☆最新提示☆ ◇601601 中国太保 更新日期:2025-05-24◇
★本栏包括【1.最新提醒】【2.最新报道】【3.最新异动】【4.最新运作】
┌─────────┬────┬────┬────┬────┬────┐
|★最新主要指标★ |25-03-31|24-12-31|24-09-30|24-06-30|24-03-31|
|每股收益(元) | 1.0000| 4.6700| 3.9800| 2.6100| 1.2200|
|每股净资产(元) | 27.4023| 30.2900| 28.4131| 27.7900| 26.8072|
|净资产收益率(%) | 3.5000| 16.6000| 14.6000| 9.5000| 4.6000|
|总股本(亿股) | 96.2034| 96.2034| 96.2034| 96.2034| 96.2034|
|实际流通A股(亿股) | 68.4504| 68.4504| 68.4504| 68.4504| 68.4504|
|限售流通A股(亿股) | --| --| --| --| --|
├─────────┴────┴────┴────┴────┴────┤
|★最新分红扩股和未来事项: |
|【分红】2024年度 |
|【分红】2024年半年度 |
|【分红】2023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4-07-11 除权除息日:2024-07-12 |
├──────────────────────────────────┤
|★特别提醒: |
| |
├──────────────────────────────────┤
|2025-03-31每股资本公积:8.31 主营收入(万元):9371700.00 同比减:-1.79% |
|2025-03-31每股未分利润:16.77 净利润(万元):962700.00 同比减:-18.13% |
└──────────────────────────────────┘
近五年每股收益对比:
┌──────┬──────┬──────┬──────┬──────┐
| 年度 | 年度 | 三季 | 中期 | 一季 |
├──────┼──────┼──────┼──────┼──────┤
|2025 | --| --| --| 1.0000|
├──────┼──────┼──────┼──────┼──────┤
|2024 | 4.6700| 3.9800| 2.6100| 1.2200|
├──────┼──────┼──────┼──────┼──────┤
|2023 | 2.8300| 2.4100| 1.9100| 1.2100|
├──────┼──────┼──────┼──────┼──────┤
|2022 | 2.5600| 2.1100| 1.3800| 0.5700|
├──────┼──────┼──────┼──────┼──────┤
|2021 | 2.7900| 2.3600| 1.8000| 0.8900|
└──────┴──────┴──────┴──────┴──────┘
【2.最新报道】
【2025-05-23】保险资金改革深化重构资本市场生态链与定价新逻辑
■蔡恩泽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批复第三批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
标志着这项始于500亿元、扩容至1120亿元的政策进入深化阶段。截至2023年末,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达27.2万亿元。其中,债券投资占比39.2%,股票和基金投资
占比12.4%。这一结构性特征正在改革试点中发生微妙变化。
从国际经验看,美国寿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长期维持在30%左右,日本险资
通过“GPIF”模式持有东证指数成分股近40%的市值。相较之下,我国保险资金在
资本市场的定价权仍有提升空间。此次试点扩围并非简单的量变,而是引发资本市
场生态链重构的质变的开端。
从资金属性看,保险资金的长期性正在改变A股的“时间贴现率”。中国人寿近期
增持中国移动H股股份至10.02%,持股周期超过5年;平安人寿通过专项产品投资京
沪高铁,持有期限达12年。这类案例凸显了耐心资本的特质。贝莱德研究显示,机
构投资者平均持股周期从2000年的2.5年缩短至2022年的0.7年,而保险资金试点项
目的平均锁定期达3年。这种时间维度的差异产生了独特的市场效应:当沪深300指
数年化波动率维持在18%—22%区间时,保险资金重仓股的波动率普遍低于15%。更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长期头寸正在形成“估值锚”效应。如中国太保持有长江电力
6年间,该股的市盈率波动区间从14—18倍收窄至16—17倍,降低了市场的非理性
波动。
改革试点对资产定价体系的影响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在固定收益领域,保险资
金对30年期国债的配置需求,推动其收益率从2021年的3.8%降至2023年的3.2%,与
10年期国债利差压缩至35个基点。权益市场则出现“双轨制”现象:保险资金持有
市值前50的个股,其股息率中位数达3.8%,显著高于全市场2.1%的水平。这种选择
偏好正在重塑行业估值逻辑。如三一重工因入选多只保险资管产品标的,其研发费
用资本化率从42%降至35%,但市盈率却从12倍提升至15倍,反映市场对真实盈利能
力的重新定价。在创投领域,泰康资产通过“保单贷款+股权投资”模式投资药明
康德,实现了年化21%的回报。这种“固收+”策略为新兴产业注入了新融资范式。
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模式因此发生连锁演变。公募基金的2023年年报显示,其重仓股
与保险资金的重合度从2020年的18%升至29%,这种“跟随效应”强化了价值投资传
导链。但同时也需警惕新的市场失衡——保险资金前三大行业配置(银行、电力和
公用事业)占比达58%,可能导致“核心资产”泡沫化。日本经验表明,当保险资
金过度集中于防御性板块时,市场创新弹性会下降。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改革试
点已出现积极调整,如人保资本近期参与宁德时代定增,新华保险设立50亿元专户
投资科创板。这些动向显示资产配置正在向“哑铃型”结构优化。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试点扩围的实质是直接融资体系的重要制度创新。美国401K计
划推动养老金与资本市场形成正向循环,其经验表明,长期资金占比每提升1%,市
场换手率将下降0.8个百分点。我国试点项目创造的“封闭运作+业绩挂钩”机制(
如平安设立的5年期业绩基准考核),正在培育真正的长期投资文化。但制度设计
仍需完善,当前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的风险因子为0.35,仍高于美国的0.25,抑制了
权益配置空间。银保监会数据显示,若风险因子调整至国际水平,预计可释放约80
00亿元的配置潜力。
这场改革正在书写资本市场发展的新范式。当3000亿元试点资金完成布局后,预计
将带动超过1.2万亿元的市场跟投效应。但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规模本身,而在于其
创造的“时间溢价”——当投资决策从季度考核转向三年评估,企业才有勇气进行
前沿技术研发。正如伯克希尔通过保险浮存金实现长期复利,中国资本市场也需要
这样的“稳定器”。未来的改革纵深,应在扩大试点规模的同时,配套衍生品对冲
工具开发、税收优惠等政策,构建完整的长期投资生态系统,使保险资金真正成为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3.最新异动】
┌──────┬───────────┬───────┬───────┐
| 异动时间 | 2009-12-04 | 成交量(万股) | 11307.592 |
├──────┼───────────┼───────┼───────┤
| 异动类型 | 日涨幅偏离值达7% |成交金额(万元)| 297662.170 |
├──────┴───────────┴───────┴───────┤
| 卖出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机构专用 | 0.00| 129725672.96|
|机构专用 | 0.00| 71107943.33|
|机构专用 | 0.00| 59825521.20|
|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福华路证券营| 0.00| 54928247.00|
|业部 | | |
|机构专用 | 0.00| 48609168.46|
├──────────────────┴───────┴───────┤
| 买入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新闻路证券营| 130869458.68| 0.00|
|业部 | | |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庆春路证券营| 122393185.90| 0.00|
|业部 | | |
|机构专用 | 110969495.32| 0.00|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 110117896.38| 0.00|
|营业部 | | |
|机构专用 | 100435415.42| 0.00|
└──────────────────┴───────┴───────┘
【4.最新运作】
【公告日期】2024-12-28【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公司与关联方资金运用、销售金融产品与再保险业务2024预计发生金额47
6亿元20241228:截至2024年9月30日日常关联交易发生额29.89亿元。
【公告日期】2024-12-28【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2025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或“本公司
”)及控股子公司与关联方进行资金运用、销售金融产品与再保险业务相关的日常
关联交易。
【公告日期】2008-03-22【类别】资产交易
【简介】本公司已于2008 年3 月6 日与北京荟宏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出卖
人)就本公司(买受人)整体购买位于中国北京市金融街H 区内的丰盛大厦办公楼
事宜签订了《北京市商品房预售合同》协议基本内容公告如下:1、买受人购买的
商品房所在土地用途为:办公,土地使用年限自2003 年4 月5 日至2053 年4 月4
日止;2、预测总建筑面积为70818平方米;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
为:2008年4月30日;4、该商品房已由北京市建设委员会批准预售,预售许可证号
为:京房售证字( 2007 ) 457 号;5、购置总价款为人民币2,195,360,170元;6、
本合同(包括本合同附件及补充协议)于买受人股东大会对本合同下的交易作出必
要的批准后立即生效,若本合同未能在2008 年3 月24 日或之前生效,则本合同自
动废止。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