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600150)F10档案

中国船舶(600150)融资融券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中国船舶 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600150 中国船舶 更新日期:2025-05-24◇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5-|436249.8|10667.95|12255.72|   59.71|    6.60|    1.65|
|   22   |       4|        |        |        |        |        |
├────┼────┼────┼────┼────┼────┼────┤
|2025-05-|437837.6|16933.09|16944.04|   54.76|    2.31|    3.17|
|   21   |       1|        |        |        |        |        |
├────┼────┼────┼────┼────┼────┼────┤
|2025-05-|437848.5|11559.93|10572.81|   55.62|    1.58|    1.50|
|   20   |       9|        |        |        |        |        |
├────┼────┼────┼────┼────┼────┼────┤
|2025-05-|436861.4|10437.69|11265.59|   55.54|    9.36|    3.74|
|   19   |       8|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5-24】
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发展部总经理田明:期待相关机构超前布局清洁船燃期货产品设计 
【出处】期货日报

  期货日报网讯在上衍航运服务论坛上,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发展部总经理田明表示,期待相关机构超前布局清洁船燃期货产品设计。
  据田明介绍,目前全球绿色船舶燃料供应快速发展,清洁船燃供应量为1394万吨。主要船供油枢纽港绿色船燃料供应实现历史性突破,2024年新加坡的传统燃料和生物燃料总销量达到5492万吨,同比增长6%,创历史新高。
  考虑到航运业绿色转型日程异常紧迫,且未来还需要推动清洁船舶燃料行业标准规范建设,他认为,相关机构及企业可超前布局船用甲醇加注供应全产业链链建设,积极开展清洁船舶燃料自主供应方式创新,超前布局清洁船燃期货产品设计。

【2025-05-23】
中国船舶:5月22日获融资买入1.07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中国船舶5月22日获融资买入1.07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3.55%,当前融资余额43.6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12%,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5-22106679546.00122557233.004362498403.002025-05-21169330888.00169440379.004378376090.002025-05-20115599294.00105728131.004378485932.002025-05-19104376920.00112655890.004368614769.002025-05-1691911351.00126383381.004376893739.00融券方面,中国船舶5月22日融券偿还1.65万股,融券卖出6.6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06.4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37%,融券余额1867.73万,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5-222064480.00516120.0018677288.002025-05-21734580.001008060.0017413680.002025-05-20497226.00472050.0017503614.002025-05-192941848.001175482.0017456222.002025-05-162359024.001778679.0015659904.00综上,中国船舶当前两融余额43.81亿元,较昨日下滑0.3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5-22中国船舶-14614079.004381175691.002025-05-21中国船舶-199776.004395789770.002025-05-20中国船舶9918555.004395989546.002025-05-19中国船舶-6482652.004386070991.002025-05-16中国船舶-33896492.00439255364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5-22】
累计建造40余座,过半销往海外 中东客商青睐武汉产“海上高脚屋” 
【出处】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源、通讯员彭华欣)5月22日,山东省青岛市,中国船舶武汉船机海西重机码头,3座新建造的智能化自升式海上作业支持平台解缆起航,发往沙特阿拉伯。过去11年间,武汉船机已累计向中东客户交付21座该型产品。
  自升式支持平台可提供起重、居住、甲板货物空间、液体载荷等多种支持,是海上油田的“贤内助”。因为有4条“大长腿”深深“扎”进海里,自升式支持平台也被形象地称为“海上高脚屋”。
  “海上高脚屋”能在复杂海洋环境下完成平台起升、起重货物、平台自航等任务。平台面积约为5个标准篮球场大小,可容纳150人工作、生活。生活区对标星级宾馆建造,设有餐厅、会议室、健身房、祈祷室等。相较于国内外同类型产品,功能更完善、设计更人性化。
  中国船舶武汉船机始建于1958年,是老牌在汉央企。近年来,武汉船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陆续形成特种装备、船海工程装备、港口起重装备、特种焊接材料、悬索桥索鞍索夹、燃气轮机配套等六大业务板块。
  2012年,武汉船机首次涉足海上作业支持平台领域,13年来陆续建造40余座,已交付30余座,是国内交付该型产品最多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订单过半来自海外,仅中东客商就订走20余座。
  “2014年首次出口中东,客户对‘武汉造’很满意。”武汉船机技术中心海洋工程装备所所长赵彬说,中东客户青睐武汉船机的原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武汉船机可独立完成基本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和总包建造,建造周期可控;二是武汉船机可自主供应多型关键设备,平台性能可控;三是武汉船机具备定制化开发新型装备能力,可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四是武汉船机在中东、东南亚地区设立了售后服务站点,可确保客户“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武汉船机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还将持续围绕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打造更聪明、更环保、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海工装备,为海洋强国战略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更多贡献。

【2025-05-22】
中国船舶:5月21日获融资买入1.69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3.20%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中国船舶5月21日获融资买入1.69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3.20%,当前融资余额43.7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08%,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5-21169330888.00169440379.004378376090.002025-05-20115599294.00105728131.004378485932.002025-05-19104376920.00112655890.004368614769.002025-05-1691911351.00126383381.004376893739.002025-05-15159397248.00167911944.004411365769.00融券方面,中国船舶5月21日融券偿还3.17万股,融券卖出2.31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73.4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3%,融券余额1741.37万,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5-21734580.001008060.0017413680.002025-05-20497226.00472050.0017503614.002025-05-192941848.001175482.0017456222.002025-05-162359024.001778679.0015659904.002025-05-151201854.002234256.0015084366.00综上,中国船舶当前两融余额43.96亿元,较昨日下滑0.00%,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5-21中国船舶-199776.004395789770.002025-05-20中国船舶9918555.004395989546.002025-05-19中国船舶-6482652.004386070991.002025-05-16中国船舶-33896492.004392553643.002025-05-15中国船舶-9701178.00442645013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5-21】
中国船舶参加中船集团业绩说明会:手持订单排期至2029年 打造世界一流船企 
【出处】证券日报网

  5月20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了“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中船集团控股十二家上市公司参与了本次业绩说明会,全面展现集团的改革发展成果和未来发展愿景,这也是中船集团连续第三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集体业绩说明会。
  业绩说明会上,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公司董事、总经理施卫东介绍了公司近期的经营情况。2024年,中国船舶营业收入为785.84亿元,同比增长5.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14亿元,同比增长22.21%。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80.99%和230.20%。
  与此同时,中国船舶相关人士也就当前市场关注问题进行了回复。中国船舶相关人士称,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船舶及海工建造收入,船舶及海工均为订单建造,公司手持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公司根据手持订单交付计划、生产任务安排等确定收入目标,同时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争取早交船、多交船。
  中国船舶相关人士展望称,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为完成营业收入805亿元;完工计划为实现民品造船完工89艘/634.31万载重吨,修船完工270艘/19.35亿元,应用产业产值16.10亿元;公司将布局深海科技产业,进一步增强深海装备研制能力,积极构建深海科技“研发-验证-应用”闭环,形成“科研成果反哺产业、产业需求牵引科研”的良性循环,打造深海科技产业高地,大力提升公司估值科技含量,多元开拓未来利润增长点。
  近期,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组交易引发市场关注。中国船舶相关人士回应称,本次重组事宜目前正在推进中,本次合并实施后,公司将定位为中国船舶集团船舶总装上市平台,系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公司将紧紧围绕主责主业,紧抓船舶制造行业转型升级和景气度提升机遇,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施卫东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中国船舶是中船集团旗下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承担着“引领行业发展、支撑国防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职责使命。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在建航空母舰、大型LNG(液化天然气)船、大型邮轮的上市公司。随着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推进,在差异化品牌宣传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工作方面,公司未来在中船集团中所发挥的“职责、使命、功能、价值”将更加突出。

【2025-05-21】
“船”递价值 智领深蓝|中船集团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在上交所成功举行 
【出处】全景网

  5月20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了“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中船集团连续三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召开集体业绩说明会,全面展现改革发展成果和未来发展愿景,集中回应投资者关切,为资本市场大型央企上市公司举办集体业绩说明会树立了典范。
  公司介绍,本次业绩说明会以“‘船’递价值,智领深蓝”为主题,目的是让集团12家上市公司管理层和广大投资者真诚交流,积极互动,达成共识,让投资者更为充分、深入、全面的了解中船集团。会议邀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海上市公司协会、中船集团总部领导及总部相关部门、上市公司负责人出席,并吸引180余位来自各领域的投资者、证券分析师、财经媒体、中小投服代表现场参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全景网等平台进行了全程直播。
  中船集团总经理王国强在开场致辞中表示,2024年中船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初心使命,坚定聚焦主责主业,创新提升船海产业全球竞争能力。他介绍,中船集团船海业新合同订单,手持订单,船舶完工交付均持续保持全球第一,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质加速,新兴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
  王国强表示,上市公司是中船集团开展研发生产经营,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体力量,是助推主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资源。2025年,中船集团将持续贯彻落实新国九条有关精神,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主线,全面提升控股上市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经营质量,强化控股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为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序、有活力、有韧性的中国资本市场贡献中船力量。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兼秘书长何龙灿在致辞里指出,随着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全面实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上市公司进行及时、深入互动交流的需求越来越强。本次中船集团组织旗下控股12家上市公司齐聚一堂,共同举办年度业绩说明会,体现了中船集团坚持透明化、多元化沟通及尊重投资者、善待投资者、保护投资者的工作理念,也是中船集团及所属上市公司积极贯彻落实新“国九条”,不断实践创新“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
  会上12家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分别介绍了各自发展和经营情况。中船集团总经理王国强、副总经理胡贤甫及各上市公司负责人与各位投资者、分析师、媒体记者就经营业绩、发展形势、重组整合、市值管理、深海科技和战略布局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探讨和深入交流。会议指出,加快一流上市公司建设,是世界一流船舶集团建设的必然要求。中船集团高度重视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始终将上市公司作为推动主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12家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及2025年一季度经营业绩整体表现优秀,并荣获多项规范治理奖项,在资本市场中树立了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未来,中船集团及其控股上市公司将不断深耕主业实业,聚焦价值创造,持续提升经营质量;聚焦产业协同,深化整合融合,着力构建定位清晰、梯次发展的上市公司格局;持续关切投资者权益,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在价值回归道路上携手并进;把握全球造船业的周期机遇,着力“深海科技”与“绿色智能”创新,向海洋经济全产业链延伸,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向资本市场传递中船集团价值,回应投资者期待。

【2025-05-21】
中国船舶提质上量进行时:2025年营收剑指805亿元 着力打造深海科技产业高地 
【出处】全景网

  5月20日,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成功举办,包括中国船舶(600150)在内的12家“中船系”上市公司联袂登场,集体召开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证路演信息、全景路演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
  中国船舶是中船集团旗下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长期承担着“引领行业发展、支撑国防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职责使命。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在建航空母舰、大型LNG船、大型邮轮的上市公司,构建起主业优势明显、核心功能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布局。
  在投资者互动交流环节,就投资者关于公司2025年主要经营目标的有关提问,公司方面直言: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为完成营业收入805亿元;完工计划为实现民品造船完工89艘/634.31万载重吨,修船完工270艘/19.35亿元,应用产业产值16.10亿元。
  此外,公司手持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公司根据手持订单交付计划、生产任务安排等确定收入目标,同时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争取早交船、多交船。
  关于公司在深海科技产业布局有关情况的提问,公司方面表示:公司将布局深海科技产业,进一步增强深海装备研制能力,积极构建深海科技“研发—验证—应用”闭环,形成“科研成果反哺产业、产业需求牵引科研”的良性循环,促进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提升深海开发技术与装备市场竞争力,打造深海科技产业高地,大力提升公司估值科技含量,多元开拓未来利润增长点。
  关于公司与中国重工合并前景有关提问,公司方面介绍称:合并后将定位为中船集团船舶总装上市平台,系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
  公司表示,将紧紧围绕主责主业,积极应对各种复杂变化和不确定因素,以价值创造为核心,通过核心资产及业务的专业化整合以及技术、人员、生产能力、客户、品牌、供应链等核心资源协调,充分发挥合并双方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聚焦价值创造、提高经营效益、提升品牌溢价,有效提升存续公司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公司将紧抓船舶制造行业转型升级和景气度提升机遇,打造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全景网 龚璨)

【2025-05-21】
中国船舶:5月20日获融资买入1.16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6.90%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中国船舶5月20日获融资买入1.16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6.90%,当前融资余额43.7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11%,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5-20115599294.00105728131.004378485932.002025-05-19104376920.00112655890.004368614769.002025-05-1691911351.00126383381.004376893739.002025-05-15159397248.00167911944.004411365769.002025-05-14242851296.00153913732.004419880465.00融券方面,中国船舶5月20日融券偿还1.50万股,融券卖出1.58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9.72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0%,融券余额1750.36万,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5-20497226.00472050.0017503614.002025-05-192941848.001175482.0017456222.002025-05-162359024.001778679.0015659904.002025-05-151201854.002234256.0015084366.002025-05-14899712.003310560.0016270848.00综上,中国船舶当前两融余额43.96亿元,较昨日上升0.2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5-20中国船舶9918555.004395989546.002025-05-19中国船舶-6482652.004386070991.002025-05-16中国船舶-33896492.004392553643.002025-05-15中国船舶-9701178.004426450135.002025-05-14中国船舶86779080.00443615131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5-21】
积极“船”递价值 中船集团旗下12家公司召开集体业绩说明会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5月20日,聚焦“‘船’递价值,智领深蓝”主题,中船集团旗下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船防务、中国海防、中船科技、中船应急、中国船舶租赁、久之洋、中船汉光、昆船智能、中船特气等12家上市公司召开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
  2025年一季度,中船集团取得“开门红”,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6%,民品产业新接合同金额同比增长13.7%。同时,一季度集团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国际市场份额均位居全球造船集团第一。
  中船集团总经理王国强表示,中船集团及控股上市公司将围绕“高端、绿色、智能、深海、极地”五个维度,加快布局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打造具有中船特色的科技领军企业。
  2024年,中船集团创新提升船海产业全球竞争力,船海业务新接合同、手持订单、船舶完工交付持续保持全球第一。王国强表示:“作为海洋装备产业领域的国家队、主力军和排头兵,中船集团加快构建产业结构合理、质量效益领先、国际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船舶科技集团。”
  手持订单饱满 加强科技攻关
  中国船舶2025年经营目标为完成营业收入805亿元,计划完工民品造船89艘,达634.31万载重吨;修船完工总量270艘。深海科技正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国船舶总经理施卫东表示,公司将布局深海科技产业,进一步增强深海装备研制能力,提升深海开发技术与装备市场竞争力,打造深海科技产业高地,大力提升公司估值和科技含量,多元开拓未来利润增长点。
  针对2025年目标任务,中国动力董事长李勇表示,要做好经营接单工作。船海产业方面,目前公司在手订单饱满,后续将提升低碳零碳主机占比,提高船海业务的盈利能力。应用产业上,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新能源汽车低压电池等高附加值产品的订单比例。公司部分重点业务交付压力超过2024年,要强化低碳零碳柴油机、锂电储能等履约交付。
  中船防务总经理陈利平透露,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新接订单125.0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1.64%。近年来,公司手持订单稳步增长,最远交船期已排至2029年。未来,公司将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主建船型关键周期持续压降,突破生产建造瓶颈,实现产能提升。
  作为风电新能源上市公司,中船科技积极推进风电技术研发,努力突破海上风电关键技术难题。中船科技总经理郑松介绍,公司顺应清洁能源融合发展趋势,推动单一风电开发向“风、光、氢、储”一体化等多能互补系统解决方案发展,推动蓝色海洋经济综合体、绿色燃料等创新和研究。
  “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大数据与物流系统的融合,优化产品标准化与智能化水平。强化供应链韧性,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并积极布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海外市场,通过国际化战略增强全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昆船智能董事长杨进松表示。
  久之洋董事长郭良贤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大国内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探索对外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打开红外、激光、光学、星敏等方向市场,形成产业突破口,加速推进民用产业壮大与发展。
  “中船应急将持续聚焦应急产业发展,围绕国家应急力量建设和安全产业发展规划等开展课题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产品向无人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出更多高端应急装备和海工装备。”中船应急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贾志豪说。
  提升投资价值 强化投资回报
  2024年,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换股吸收合并项目全面启动。中船集团副总经理胡贤甫表示:“本次两家头部船舶上市公司的整合,旨在通过将中国船舶股份、中国重工下属船舶制造、维修业务统一整合并入中国船舶股份,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经营质量,增强上市公司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维护中小股东权益。”
  “本次重组工作正在抓紧推进中。重组完成后,公司的市场优势将进一步提升,规模优势进一步发挥,产能优势进一步释放。”施卫东说。
  中国重工董事长王永良表示,公司高度重视二级市场、重视投资者,将规范稳妥有序开展市值管理,坚持以价值创造和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推动市场价值与公司长期内在价值相匹配。
  港股上市公司中国船舶租赁则聚焦发展船舶及海洋装备租赁及投资运营业务。中国船舶租赁董事长李洪涛表示,公司将不断提升资金、风控、资产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资金方面,实施多币种、多期限等搭配策略,降低融资成本。在风控上,实施风险量化和预警机制,风险管控和处置能力明显提升。在资产管理和运营中,强化贷后监控职能和对船舶资产全寿命周期的管控能力,通过提质增效措施来稳定经营业绩。
  中国海防董事长陈远锦表示,公司将确保防务领域科研生产任务按质保量完成;瞄准“深海作战、智能装备、无人平台”等领域建设,多元化市场开拓,培育增长新动能;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深入开展市值管理,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推动价值传递。

【2025-05-21】
直击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造船三大指标均全球第一 重大资产重组稳步推进 
【出处】证券时报网

  5月20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这是中船集团连续三年在上交所交易大厅召开集体业绩说明会,全面展现改革发展成果和未来发展愿景,集中回应投资者关切,为资本市场大型央企上市公司举办集体业绩说明会树立了典范。
  此次业绩说明会透露,截至2024年末,中国船舶集团造船三大指标——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和船舶完工量均位居全球第一,而中国船舶(600150)吸收合并中国重工(601989)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会上,12家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分别介绍了各自发展和经营情况,并就经营业绩、发展形势、重组整合、市值管理、深海科技和战略布局等问题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造船三大指标均位居全球第一
  业绩说明会以“‘船’递价值,智领深蓝”为主题,目的是让集团12家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和广大投资者积极互动,让投资者更充分、深入、全面地了解中船集团。
  中船集团总经理王国强在开场致辞中表示,2024年,中船集团坚定聚焦主责主业,创新提升船海产业全球竞争能力。他介绍,中船集团船海业新合同订单,手持订单,船舶完工交付均持续保持全球第一,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质加速,新兴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
  作为中船集团旗下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中国船舶2024年共承接民品船舶订单154艘、1272万载重吨、1039亿元,订单金额同比增长43%;完成交付民品船舶93艘、721万载重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13%。
  中国船舶总经理施卫东表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手持民船订单322艘、2461万载重吨、2170亿元,订单金额同比增长41%,订单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高端船型占比达到88%。
  中国重工董事长王永良也表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手持民船订单超过3000万载重吨,金额超1400亿元,在手订单额创历史新高,交付期已排到2028年至2029年。同时,手持订单呈现批量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特点,新接订单中主建船型批量订单占比达90%,绿色船型占比近60%,中高端船型占比超过75%。
  在王国强看来,当前我国船舶行业面临三大机遇,分别为行业仍处于景气周期、船东对我国船舶行业能力和实力等仍有信心、船舶向着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演进等。
  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稳步推进
  王国强表示,控股上市公司是中船集团开展研发生产经营,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体力量,是助推主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资源。
  去年9月,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重大资产重组正式启动。在业绩说明会上,中船集团副总经理胡贤甫表示,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的合并是A股市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5月8日已获得上交所受理,进入监管审核阶段。
  据了解,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将从多方面实现“1+1>2”的协同效应。比如,合并后的中国船舶将成为全球资产规模、营收规模、手持订单数均领跑的世界第一大造船业旗舰上市公司,在全球造船标准的制定上拥有更多话语权,进一步提升“中国船舶”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合并后的中国船舶还将整合七大船厂,统筹各大船厂的接单和排期,突出各船厂的相对优势船型,打造全球船舶建造领域的单项冠军,增强高附加值船海产品的议价能力,提升盈利水平和股东回报能力。
  “我们将以此次重组合并为新的起点,展现新时代船舶工业的新作为,开启新征程。”施卫东说。
  以投资者为本打造价值创造共同体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兼秘书长何龙灿表示,业绩说明会作为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正在成为上市公司主动引导市场预期、传递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渠道,而高质量召开业绩说明会也成为促进上市公司不断提升自身规范运作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将经营价值转化为投资价值的有效途径。
  在他看来,中船集团组织旗下12家控股上市公司共同举办年度业绩说明会,体现了中船集团坚持透明化、多元化沟通及尊重投资者、善待投资者、保护投资者的工作理念,也是中船集团及所属上市公司积极贯彻落实新“国九条”,不断实践创新“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
  王国强表示,通过业绩说明会广泛深入响应投资者的期盼,不仅是保护投资者的重要途径,更是贯穿上市公司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必然举措。
  以中国船舶为例,随着近年来船舶行业景气的提升,该公司的经济价值正不断得到兑现,公司营收规模从5年前的500多亿元不断向上跨越,2025年的经营目标更是超过800亿元。
  “我们有理由相信上升的船价可以转化为看得见的利润。”施卫东同时表示,中国船舶将以投资者为本,打造价值创造共同体,“公司将牢固树立投资者回报意识,提高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获得感,严格贯彻落实有关现金分红的要求。”
  据他透露,中国船舶未来将多维度全方位向市场传递公司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功能价值和战略价值,来增信资本市场认同和价值实现,稳定投资者预期。
  “讲清讲透逻辑对投资者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是有帮助的。在此基础上,公司也要提升处理应对资本市场复杂情况的能力,特别是反应的速度和执行力度,要依法依规适时适度运用资本市场的有力政策和市值管理举措,引导上市公司价值提升。”施卫东说。
  王国强表示,2025年,中船集团将持续贯彻落实新“国九条”有关精神,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全面提升控股上市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经营质量,强化控股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为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序、有活力、有韧性的中国资本市场贡献中船力量。
  未来,中船集团及其控股上市公司将不断深耕主业实业,聚焦价值创造,持续提升经营质量;聚焦产业协同,深化整合融合,着力构建定位清晰、梯次发展的控股上市公司格局;持续关切投资者权益,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在价值回归道路上携手并进;把握全球造船业的周期机遇,着力“深海科技”与“绿色智能”创新,向海洋经济全产业链延伸,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向资本市场传递中船集团价值,回应投资者期待。

【2025-05-20】
中国船舶: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 将夯实价值创造基础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5月20日电,5月20日,在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会上,中国船舶董事、总经理施卫东在回应近期股价调整时表示,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股价涨跌受市场大盘走势、二级市场交易、公司基本面、行业情况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始终秉持上市公司姓“公”意识,不断强化公司治理水平、信息披露质量和规范运作能力,夯实价值创造基础,提升投资者信心。
  对于今年的营收计划,他介绍,2024年,公司不断优化经营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85.84亿元,完成年度经营目标的108.84%,扣除2023年确认的海工平台收入影响后,同比上年增长14.04%。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为完成营业收入805亿元。

【2025-05-20】
中国船舶:公司手持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5月20日电,5月20日下午,在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会上,中国船舶董事、总经理施卫东向投资者介绍,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船舶及海工建造收入,船舶及海工均为订单建造,公司手持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公司根据手持订单交付计划、生产任务安排等确定收入目标,同时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争取早交船、多交船。
  他同时指出,当前全球造船市场处于发展新周期,我国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造船工业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展现出充分的市场竞争力与发展韧性。

【2025-05-20】
中国船舶(5月20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5月20日中国船舶收盘价为31.47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15.00万股 | 成交价:32.50元 溢价率:3.27%买方: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西丽留仙大道证券营业部卖方: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番禺环城东路证券营业部中国船舶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5-2031.470032.500015.00000.03272958373053701938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西丽留仙大道证券营业部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番禺环城东路证券营业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5-20】
中船集团沪东中华同日创纪录完成7大关键节点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王文嫣)5月20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沪东中华”)获悉,该公司在5月19日完成1船命名、2型新船意向书签约、2船出坞、1船入坞、1船开工等7项覆盖业务全链条的关键性节点,不仅在行业发展史上实属罕见,更创下公司新纪录。
  当天,17.4万方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远海奋进”号“ocean inspiration”在沪东中华上海长兴新厂区正式命名。“远海奋进”号是中远海运中化项目17.4万方LNG运输船的首制船,总长295米,型宽45米,型深26.25米,额定航速19.5节。该船搭载全球顶尖的货物围护系统与双燃料低速机推进系统,配合全新的深冷装置,精准实现航速-蒸发气动态平衡,可自由切换长、短航线运营模式,航行适应性覆盖全球90%以上LNG贸易航线,入级美国船级社(ABS)和中国船级社(CCS)。
  同日,沪东中华成功签订批量化8300TEU级集装箱船和1艘18600立方米加注船的意向书。船东是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公司Seaspan,与沪东中华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沪东中华还同步实现了17.4万立方米LNG船H1801A船和H1884A船出坞、H1885A船入坞,13000TEU集装箱船H1933A船开工等节点。
  沪东中华方面表示,公司将以7大关键性节点同步突破为起点,继续以“节点攻坚”为抓手,推动更多关键项目的高质量建造,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洋装备产业集团的目标加速迈进。

【2025-05-20】
中国船舶:5月19日获融资买入1.04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7.10%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中国船舶5月19日获融资买入1.04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7.10%,当前融资余额43.6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11%,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5-19104376920.00112655890.004368614769.002025-05-1691911351.00126383381.004376893739.002025-05-15159397248.00167911944.004411365769.002025-05-14242851296.00153913732.004419880465.002025-05-13423513343.00362787090.004330743610.00融券方面,中国船舶5月19日融券偿还3.74万股,融券卖出9.36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94.1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65%,融券余额1745.62万,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5-192941848.001175482.0017456222.002025-05-162359024.001778679.0015659904.002025-05-151201854.002234256.0015084366.002025-05-14899712.003310560.0016270848.002025-05-13350649.007467876.0018628623.00综上,中国船舶当前两融余额43.86亿元,较昨日下滑0.1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5-19中国船舶-6482652.004386070991.002025-05-16中国船舶-33896492.004392553643.002025-05-15中国船舶-9701178.004426450135.002025-05-14中国船舶86779080.004436151313.002025-05-13中国船舶52410976.00434937223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5-20】
新型甲醇发动机交验,主机性能和排放水平进一步优化提升 
【出处】中国船舶官微

  5月15日,中船集团旗下中船动力与MAN ES联合举办的CPGC/CMD-MAN B&W 12G95ME-C10.5-LGIM-EGRTC甲醇发动机工厂验收测试(FAT)交验仪式在中船动力下属中船三井成功举行。
  该型甲醇发动机是中船动力在绿色船舶动力领域的最新成果,具有创新双通道废气再循环系统等技术优势,将应用于24000TEU超大型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该型机输出功率达到64650kW,总重2400吨,超大的结构和液压系统可为全球最大的甲醇动力船提供强劲动力;全球首次应用双通道废气再循环系统(two-string EGR system),主机结构更为紧凑,维护操作更为便捷;基于MAN-ES最新一代LGIM设计平台和控制逻辑,整机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通过和MAN-ES联合研发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升了主机性能和排放水平,甲醇替代率达到93%,甲醇模式热效率达到52.5%,甲醇模式二氧化碳排放相比燃油模式降低约9%。
  为实现该项目的高质量交付,中船动力成立专项项目组,全面细致策划,奋力攻坚克难,实现甲醇关键部件加工和装配多项首创技术与工艺攻关成果,掌握了甲醇系统密性试验和甲醇性能调试等关键技术,进一步夯实了在大缸径主机和双燃料主机制造领域的优势。提交期间,中船动力还向客户首次展示了数字化远程可视化交验平台,通过持续的数转智改与全面精益管理,中船动力不断夯实全流程质量控制,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

【2025-05-19】
超600单重组项目亮相,上市公司重组新规如何影响市场 
【出处】投资时报

  2025年以来,上市公司筹划资产重组愈发积极,已披露超600单,是上年同期的1.4倍,近日《重组办法》的修改将如何影响市场?
  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一直备受关注。
  2024年4月,新“国九条”出台,加大了并购重组改革力度;同年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又提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大产业整合支持力度、提升监管包容度等一系列举措。
  在此背景下,并购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据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上市公司筹划资产重组已披露超6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是上年同期的3.3倍。
  近日,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下称《重组办法》)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内容主要涵盖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包容度;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明确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锁定期要求;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以及根据《公司法》等有关内容做出适应性调整,这六个关键部分。
  这些修改将为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资料来源:证监会官网
  私募基金参与重大资产重组有何变化?
  私募基金作为专业投资机构,通常会借助股权投资、并购基金等形式参与上市公司重组。在此过程中,私募基金主要承担“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的角色。近年来,随着IPO节奏有所放缓,并购重组逐渐成为私募基金实现项目退出的重要路径。
  中国证监会近期修改的《重组办法》明确,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锁定期实施“反向挂钩”,即私募基金投资期限满48个月的,第三方交易中的锁定期限由12个月缩短为6个月;重组上市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关联人以外的股东,其锁定期限由24个月缩短为12个月。有分析指出,这一调整或直接回应了私募基金“退出难”的痛点,通过缩短锁定期降低退出风险,有助于提升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的积极性。
  据数据不完全统计,在《重组办法》修改公告发布当晚,欧菲光(002456.SZ)、琏升科技(300051.SZ)、蓝科高新(601798.SH)、迅捷兴(688655.SH)等A股公司披露了并购重组事项的最新进展,在前述并购交易中,有多家私募基金机构作为交易出让方现身。
  例如,琏升科技拟向自贡金马产投、福州数字新基建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38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兴储世纪69.71%股份,而福州数字新基建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经营范围包括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类似地,迅捷兴计划购买嘉之宏100%股权,该交易的出让方包括附有“私募基金”标签(天眼查信息显示)的湖州同鑫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由于政策调整,这类私募基金的退出周期有望大幅压缩。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2025年以来,包括梦网科技(002123.SZ)、新相微(688593.SH)、腾景科技(688195.SH)、阳光诺和(688621.SH)、金利华电(300069.SZ)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其披露的并购重组预案中,均出现了私募基金作为交易出让方的身影,包括苏州中新兴富新兴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厦门钧石协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国投(宁波)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等。
  琏升科技披露的并购重组交易出让方中包含私募基金
  资料来源:琏升科技关联交易预案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要求放宽
  《重组办法》修改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相关要求得以放宽,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具体而言,新规明确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包容度,将上市公司应当充分说明并披露本次交易有利于“改善财务状况”“有利于上市公司减少关联交易、避免同业竞争、增强独立性”的要求,调整为“不会导致财务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不会导致新增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以及严重影响独立性或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
  同时,新规明确了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锁定要求:对被吸并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人设置6个月锁定期,构成收购的,执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18个月的锁定期要求;对被吸并方其他股东不设锁定期。这一安排既能防范短期套利,又释放了市场活力。
  近年来,“A吸A”案例较少,而近期的政策松绑,或有助于推动正在进行的相关交易。2024年9月,中国船舶(600150.SH)公告称拟吸收合并中国重工(601989.SH),而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均为中国船舶集团控制的下属上市公司,在船舶制造、维修领域业务重合度较高。
  若上述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2025年5月8日,该交易已获上交所受理,最终能否实施虽仍存在不确定性,但或已释放出政策引导产业整合的信号。
  市场分析认为,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投资价值,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和市场日趋成熟,未来,此类交易有望逐步增多。
  此外,新规对业绩承诺协议的修改同样值得关注。新规明确,在强制业绩承诺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与交易对方可以选择业绩补偿,或是分期支付加业绩补偿等方式履行承诺义务。这一调整显著减轻了交易各方的经营与资金压力。
  以近日新疆火炬(603080.SH)披露的并购交易为例,该公司拟以1.25亿元收购江西中久持有的玉山利泰100%股权。转让方及标的公司承诺,标的公司2025年至2027年各年,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将不少于1000万元、1100万元及1200万元。若未达标,转让方需以现金补足之间的差额,或是按原转让价款向新疆火炬回购本次交易标的股权。分析认为,前述交易若采用修改后的业绩承诺机制,将更有助于保障上市公司利益,同时降低交易风险。
  根据数据,2025年以来,亦有多家上市公司如南华仪器(300417.SZ)、德尔股份(300473.SZ)、福昕软件(688095.SH)、蜀道装备(300540.SZ)、瑞康医药(002589.SZ)、佛塑科技(000973.SZ)等,均在并购重组交易预案中披露了业绩承诺协议,覆盖科技、医药、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整体来看,《重组办法》修改通过放宽上市公司之间的合并要求,优化私募基金参与、业绩承诺协议等机制,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制度环境,有望推动更多并购交易落地,从而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中国船舶(600150)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