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示☆ ◇600150 中国船舶 更新日期:2025-09-16◇
★本栏包括【1.最新提醒】【2.最新报道】【3.最新异动】【4.最新运作】
┌─────────┬────┬────┬────┬────┬────┐
|★最新主要指标★ |25-06-30|25-03-31|24-12-31|24-09-30|24-06-30|
|每股收益(元) | 0.6590| 0.2520| 0.8100| 0.5080| 0.3160|
|每股净资产(元) | 11.7941| 11.6345| 11.3808| 11.0778| 10.8949|
|净资产收益率(%) | 5.6300| 2.1900| 7.2800| 4.6300| 2.8900|
|总股本(亿股) | 44.7243| 44.7243| 44.7243| 44.7243| 44.7243|
|实际流通A股(亿股) | 44.7243| 44.7243| 44.7243| 44.7243| 44.7243|
|限售流通A股(亿股) | --| --| --| --| --|
├─────────┴────┴────┴────┴────┴────┤
|★最新分红扩股和未来事项: |
|【分红】2025年半年度 |
|【分红】2024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5-06-20 除权除息日:2025-06-23 |
|【分红】2024年半年度 |
|【增发】2024年拟非发行的股票数量为304407.1716万股(预案) |
|【增发】2025年(实施) |
├──────────────────────────────────┤
|★特别提醒: |
| |
├──────────────────────────────────┤
|2025-06-30每股资本公积:7.55 主营收入(万元):4032503.12 同比增:11.96% |
|2025-06-30每股未分利润:2.91 净利润(万元):294598.45 同比增:108.59% |
└──────────────────────────────────┘
近五年每股收益对比:
┌──────┬──────┬──────┬──────┬──────┐
| 年度 | 年度 | 三季 | 中期 | 一季 |
├──────┼──────┼──────┼──────┼──────┤
|2025 | --| --| 0.6590| 0.2520|
├──────┼──────┼──────┼──────┼──────┤
|2024 | 0.8100| 0.5080| 0.3160| 0.0900|
├──────┼──────┼──────┼──────┼──────┤
|2023 | 0.6600| 0.5730| 0.1240| 0.0100|
├──────┼──────┼──────┼──────┼──────┤
|2022 | 0.0400| 0.3270| 0.0440| 0.0120|
├──────┼──────┼──────┼──────┼──────┤
|2021 | 0.0500| 0.0920| 0.0580| 0.0210|
└──────┴──────┴──────┴──────┴──────┘
【2.最新报道】
【2025-09-15】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新增股份将于明日上市 全球最大造船
航母即将正式启航
中国船舶(600150)以换股吸收合并方式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增发的30.53亿股
股份,将于2025年9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标志着A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
吸收合并将于9月16日正式完成,全球规模第一的“造船航母”即将正式启航。
此前公告指出,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中船重工集
团、中船工业集团、大船投资、渤海造船、武船投资、北海船厂、上海衡拓、海为
高科、中船集团投资在本次交易中换股取得的14.54亿股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
个月内不得转让。
此次吸收合并积极响应国家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号召,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关于推
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是提升我国在全球船舶制造行业话语权的
关键举措;同时,这也进一步兑现了中船集团合并时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承诺,成
就了“十四五”期间中国资本市场深化国企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的又一里程碑式实
践。
业内普遍预期,合并完成后的新“中国船舶”未来将深入构建全球稀缺性龙头企业
的估值逻辑,具备从资产规模、技术实力、交付能力到全球市场占有率等多维度重
塑国际造船格局的实力。
本次重组将实现顺畅深度整合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本次交易前,作为中船集团旗下两大上市公司,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长期各有侧重
,下属骨干船厂多年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与产品,在产品结构和
市场定位上形成互补格局。
具体来看,中国船舶拥有先进的海洋防务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亦是知名的
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海洋科考装备研制及供应商,在特种船型领域具有
领先优势;中国重工则是产业链最完整的海洋防务装备上市公司,在超大型油轮、
干散货船等方面实力雄厚。
通过整合中国重工旗下的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核心资产,新“中国船
舶”将构建起更为完整的造船产业链,充分发挥各大船厂的优势船型作用,提高生
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1+1>2”的效果。同时,在全球造船行业向高端化
、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新“中国船舶”也将充分交流借鉴各船厂技
术经验,进一步提升研发制造实力,实现研发设计、核心配套、总装建造全链条技
术攻关,合力解决高端船型的技术难点。
规模、订单全球领先合并后将进一步夯实全球旗舰地位
除了技术实力上的整合,新“中国船舶”在规模与订单上亦呈现出全球领先的优势
。据披露,两家公司业绩均实现高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实现归母净利
润29.46亿元,同比增长108.59%;中国重工实现归母净利润17.45亿元,同比增长2
27.07%。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船舶累计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33艘、2649.11万
载重吨、2334.87亿元;中国重工手持订单229艘、3493.92万载重吨。
据测算,整合后的新“中国船舶”总资产将超过4000亿元,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
手持订单量全球占比近20%,确立其作为全球最大的造船上市企业的行业地位。
依托体量优势和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新“中国船舶”将在原材料采购、技术研发、
市场拓展等方面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和竞争力,同时通过技术、制造、供应链等方
面的互补,有望优化订单完工周期及产能,进一步提升接单能力。
2025年,全球造船行业、船舶行业处于良好发展态势。高盛分析师在最新报告中预
测称,在环保法规、船队老化和贸易增长的共同推动下,全球造船业正进入一个可
能持续到2032年的“多阶段、长期上行周期”,并带来价值1.2万亿美元的新船订
单。与此同时,海洋强国已成为推动我国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工信部近期亦提出
将实施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行动,并印发绿色航空和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纲要。
华西证券分析师表示,中国在本轮新造船周期中最为受益。从订单量、造船交付量
、新签船舶订单、完工量等指标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船舶制造国。在全
球船舶市场格局重塑的背景下,新“中国船舶”将成为引领全球船舶工业发展的中
坚力量,改变全球船舶制造行业的竞争态势。(厉平)
【3.最新异动】
┌──────┬───────────┬───────┬───────┐
| 异动时间 | 2021-09-02 | 成交量(万股) | 19953.245 |
├──────┼───────────┼───────┼───────┤
| 异动类型 |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 |成交金额(万元)| 528141.950 |
| | 偏离值累计达20% | | |
├──────┴───────────┴───────┴───────┤
| 卖出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沪股通专用 | 0.00| 663726719.15|
|机构专用 | 0.00| 393911492.42|
|机构专用 | 0.00| 245739338.71|
|机构专用 | 0.00| 225812557.39|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农业路证券营| 0.00| 150513078.79|
|业部 | | |
├──────────────────┴───────┴───────┤
| 买入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沪股通专用 | 802888499.70| 0.00|
|机构专用 | 367159211.47| 0.00|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闸路证| 222154634.35| 0.00|
|券营业部 | | |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 | 130911101.08| 0.00|
|机构专用 | 121631013.40| 0.00|
└──────────────────┴───────┴───────┘
【4.最新运作】
【公告日期】2025-09-12【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为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加快船舶总装业务高质
量发展、规范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中国船舶”或“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工
”)正在筹划由中国船舶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
中国重工(以下简称“本次交易”或“本次重组”)。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预计
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不会导致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公告日期】2025-01-25【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根据公司与中船财务签署的《金融服务协议》约定,中船财务拟将为公司
办理相关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存款、结算、贷款、授信、外汇业务等经国家金融监
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其他金融服务;在协议有效期内(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
日,下同),公司在中船财务的日最高存款结余(不包括应计利息)不超过人民币
720亿元(含外币折算人民币金额),贷款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50亿元(含外币折算
人民币金额),年度授信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亿元(含外币折算人民币金额),
新增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不超过等值于800亿元人民币的外币,其他金融业务在公
司的关联交易年度预计限额中明确,协议有效期为1年。
【公告日期】2025-01-25【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为支持子公司生产、经营、发展需要,减少公司合并范围内整体融资总量
,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本公司拟授权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外高桥造船”)、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澄西”)
和控股子公司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船国际”,公司持有其56.58%的股
权),通过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船财务”)向其合并范围内的子
公司开展委托贷款业务,同时根据公司本部的实际资金情况,拟授权公司本部通过
中船财务向子公司开展委托贷款业务。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