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129 太极集团 更新日期:2025-04-22◇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中、西成药的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医药工业 | 703787.35| 413253.91| 58.72| 56.82|
|医药商业 | 674022.82| 58678.25| 8.71| 54.42|
|中药材资源 | 105287.64| 9208.54| 8.75| 8.50|
|大健康及国际 | 46118.92| 2726.78| 5.91| 3.72|
|其他业务 | 15052.32| 2116.64| 14.06| 1.22|
|服务业及其他 | 320.55| 146.92| 45.83| 0.03|
|分部间抵销 |-305987.90| 890.53| -0.29| -24.70|
├────────────┼─────┼─────┼───┼──────┤
|其他业务 | 545701.58| 74943.03| 13.73| 44.06|
|呼吸系统用药 | 216372.78| 128835.75| 59.54| 17.47|
|消化及代谢用药 | 187253.08| 107810.20| 57.57| 15.12|
|抗感染药物 | 96373.95| 51745.84| 53.69| 7.78|
|神经系统用药 | 61361.64| 46564.10| 75.88| 4.95|
|大健康产品 | 60535.10| 27331.33| 45.15| 4.89|
|心脑血管用药 | 50454.46| 34097.39| 67.58| 4.07|
|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 | 20549.11| 15693.93| 76.37| 1.66|
├────────────┼─────┼─────┼───┼──────┤
|境内 |1222635.70| 484565.08| 39.63| 49.68|
|西南 | 726955.11| 189254.07| 26.03| 29.54|
|华东 | 236391.78| 140781.95| 59.55| 9.60|
|华北 | 83481.62| 55042.59| 65.93| 3.39|
|华南 | 79897.93| 48263.80| 60.41| 3.25|
|华中 | 46662.78| 25307.79| 54.24| 1.90|
|西北 | 29781.73| 16168.16| 54.29| 1.21|
|东北 | 19464.75| 9746.72| 50.07| 0.79|
|其他业务 | 15052.32| 2116.64| 14.06| 0.61|
|境外 | 913.68| 339.85| 37.20| 0.04|
└────────────┴─────┴─────┴───┴──────┘
【2024年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医药工业 | 618757.00| 378115.00| 61.11| 59.30|
|医药商业 | 510886.00| 45389.00| 8.88| 48.96|
|中药材资源 | 72369.00| 6982.00| 9.65| 6.94|
|大健康及国际 | 35524.00| 2677.00| 7.54| 3.40|
|其他业务 | 11960.81| 5356.76| 44.79| 1.15|
|服务业及其他 | 219.00| 99.00| 45.21| 0.02|
|分部间抵销 |-206334.00| 2751.00| -1.33| -19.78|
├────────────┼─────┼─────┼───┼──────┤
|其他业务 | 433909.81| 62633.76| 14.43| 41.59|
|呼吸系统用药 | 187629.00| 117438.00| 62.59| 17.98|
|消化及代谢用药 | 176913.00| 104657.00| 59.16| 16.96|
|抗感染药物 | 84792.00| 48752.00| 57.50| 8.13|
|神经系统用药 | 50946.00| 38811.00| 76.18| 4.88|
|大健康产品 | 46836.00| 23385.00| 49.93| 4.49|
|心脑血管用药 | 43010.00| 30247.00| 70.33| 4.12|
|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 | 19346.00| 15446.00| 79.84| 1.85|
├────────────┼─────┼─────┼───┼──────┤
|境内 |1030562.00| 435688.00| 42.28| 49.69|
|西南 | 599121.00| 185317.00| 30.93| 28.89|
|华东 | 204414.00| 118170.00| 57.81| 9.86|
|华南 | 73282.00| 42515.00| 58.02| 3.53|
|华北 | 71747.00| 45892.00| 63.96| 3.46|
|华中 | 41737.00| 22082.00| 52.91| 2.01|
|西北 | 23984.00| 13427.00| 55.98| 1.16|
|东北 | 16277.00| 8285.00| 50.90| 0.78|
|其他业务 | 11960.81| 5356.76| 44.79| 0.58|
|境外 | 859.00| 325.00| 37.83| 0.04|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医药工业 | 507878.28| 319460.75| 62.90| 64.97|
|医药商业 | 374145.79| 32866.03| 8.78| 47.86|
|中药材资源 | 49005.69| 4257.87| 8.69| 6.27|
|大健康 | 26542.95| 2437.56| 9.18| 3.40|
|其他业务 | 8728.54| 3665.80| 42.00| 1.12|
|服务业及其他 | 189.81| 95.78| 50.46| 0.02|
|分部间抵销 |-184774.51| 2350.26| -1.27| -23.64|
├────────────┼─────┼─────┼───┼──────┤
|其他业务 | 280064.59| 45730.40| 16.33| 35.83|
|消化及代谢用药 | 158511.54| 94554.31| 59.65| 20.28|
|呼吸系统用药 | 157412.25| 102345.18| 65.02| 20.14|
|抗感染药物 | 68290.05| 40555.26| 59.39| 8.74|
|神经系统用药 | 35447.79| 28079.60| 79.21| 4.53|
|大健康产品 | 35424.83| 17799.48| 50.25| 4.53|
|心脑血管用药 | 32521.94| 24402.35| 75.03| 4.16|
|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 | 14043.56| 11667.47| 83.08| 1.80|
├────────────┼─────┼─────┼───┼──────┤
|境内 | 772426.90| 361271.31| 46.77| 49.70|
|西南 | 415355.45| 149008.12| 35.87| 26.73|
|华东 | 163807.36| 97838.57| 59.73| 10.54|
|华南 | 65998.73| 39124.20| 59.28| 4.25|
|华北 | 57038.74| 36369.51| 63.76| 3.67|
|华中 | 37088.40| 20364.78| 54.91| 2.39|
|西北 | 20352.73| 11812.18| 58.04| 1.31|
|东北 | 12785.49| 6753.95| 52.83| 0.82|
|其他业务 | 8728.54| 3665.80| 42.00| 0.56|
|境外 | 561.11| 196.94| 35.10| 0.04|
└────────────┴─────┴─────┴───┴──────┘
【2024年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医药工业 | 269332.36| 174787.76| 64.90| 64.01|
|医药商业 | 191066.10| 16472.42| 8.62| 45.41|
|中药材资源 | 24608.72| 1674.67| 6.81| 5.85|
|大健康 | 12588.84| 588.31| 4.67| 2.99|
|其他业务 | 4442.02| 1232.38| 27.74| 1.06|
|服务业及他 | 47.57| 21.53| 45.26| 0.01|
|分部间抵销 | -81318.28| 750.08| -0.92| -19.33|
├────────────┼─────┼─────┼───┼──────┤
|其他业务 | 153972.55| 20394.09| 13.25| 36.59|
|呼吸系统用药 | 100505.17| 68472.22| 68.13| 23.89|
|消化及代谢用药 | 68219.13| 40493.81| 59.36| 16.21|
|抗感染药物 | 39749.10| 24569.00| 61.81| 9.45|
|大健康产品 | 18763.54| 9907.63| 52.80| 4.46|
|神经系统用药 | 15758.51| 12736.15| 80.82| 3.75|
|心脑血管用药 | 15700.80| 12227.07| 77.88| 3.73|
|抗肿瘤及免疫调药 | 8098.53| 6727.18| 83.07| 1.92|
├────────────┼─────┼─────┼───┼──────┤
|境内 | 416105.74| 194225.07| 46.68| 49.72|
|西南 | 217690.55| 82320.69| 37.82| 26.01|
|华东 | 95085.89| 53704.03| 56.48| 11.36|
|华南 | 32097.34| 17687.30| 55.11| 3.84|
|华北 | 30737.36| 19064.53| 62.02| 3.67|
|华中 | 23641.21| 11938.88| 50.50| 2.82|
|西北 | 10019.44| 5636.66| 56.26| 1.20|
|东北 | 6833.95| 3872.98| 56.67| 0.82|
|其他业务 | 4442.02| 1232.38| 27.74| 0.53|
|境外 | 219.57| 69.70| 31.74| 0.03|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在国药集团整体部署及地方政府大力支
持下,公司顶住行业凛冬,坚持聚焦医药战略,全面深化改革,重塑调整,夯基筑
本,持续推进公司稳定、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受2023年同期高基数及部分产品社会库存较高,以及下属子公司补税影
响,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同期下降,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86亿元,
同比下降20.72%。其中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0.38亿元,同比下降32.25%;医药
商业实现销售收入67.40亿元,同比下降9.00%;中药材资源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0.5
3亿元,同比增长0.82%;大健康及国际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39.4
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7亿元,同比下降96.76%。
1、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一是科研成果突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构建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整合内外
部资源,加快推进科研项目进度,全年在研项目61项,其中中药19项(包括创新中
药6项,改良型新药1项,古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2项,大品种二次开发9项),化药
18项(包括创新药1项,改良型新药1项,大品种上市后再评价3项,仿制药13项)
,生物药3项,大健康产品4项,一致性评价17项;7个品种10个规格通过一致性评
价,取得药品注册标准10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获得生产批件,获专利授权48项,
其中发明专利9件。
二是内外协同持续打造高质量科创平台。持续加强与院士,国医大师、高等院校及
院所合作,与陈士林院士合作建立的“中药创新研究院士工作站”成功落地;联合
发起全球首个中药全产业链大模型——本草智库-中药大模型;与国医大师林天东
合作建立“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联合申报“特色中药资源发掘与评价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以及与重庆大学、重庆医
科大学联合申报的“药物新型递送系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入选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优化重组名单;与重庆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院校共建“宽仁—太极中西医结
合研究中心”。公司完成涪陵和重庆两大科创中心建设,提升科研硬件实力。
三是广纳贤才提升科研人才队伍质量。加大科研队伍人才引进力度,招聘具有全球
视野的科学家来做中药,用西方人能听懂的语言、能接受的方式去解析中医开发中
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全年引进博士2名,硕士31名,全职博士后3人,目前公
司博士后工作站在站8人;5人列入中国科协工程领域评审专家库,1人被列入第四
批重庆市产业技术带头人后备人眩
2、持续营销变革,加快转型升级
一是夯实学术基础,推进营销协同。进一步完善循证医学,积极推动核心产品纳入
相关疾病治疗领域的诊疗指南与专家共识,加速临床研究及成果转化。报告期内,
公司13个品种成功进入10项用药指南、19项专家共识、11项用药/防治方案;其中
公司主推的重点核心产品获得了28项推荐证据。现代中药方面,太极藿香正气口服
液进入《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嗳气中医诊疗专家共识》《腹
胀中医诊疗专家共识》《登革热诊疗方案》《儿童流行性感冒中医诊疗指南》《中
国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预防和治疗指南》《四川省防控抗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
心呕吐专家共识》,是目前唯一一个进入CINV相关指南的中成药;急支糖浆进入《
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鼻窦炎口服液、辛芩颗粒两个品种
进入《中西医结合嗅觉障碍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在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鼻窦
炎口服液产品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辛芩颗粒还进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中
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儿童腺样体肥大中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通天口服液
进入《脑梗死急性期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护肝颗粒进入《原发性胆汁性胆
管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其他独家产品/剂型中成药产品方面,正清风痛
宁胶囊进入《中国膝骨关节炎临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23)》;还少丹和三仁合
剂进入《勃起功能障碍和早泄共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还少丹还进入
《2型糖尿病相关脑小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病证结合诊疗指南》,三仁合剂进入《
脾胃湿热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当归拈痛合剂进入《强直
性脊柱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2024)》《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痛风(2024-03-14
)》;白虎合剂进入《中医药在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及辅助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专
家共识(第一版)》《河北省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
》《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
。化学药方面,盐酸吗啡缓释片进入《NCCN成人癌痛指南(2024.V2)》,益保世
灵进入《女性盆腔炎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
在上市后临床研究方面,公司积极推进重点产品临床研究项目启动会、方案论证会
、医学专家会,组织召开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鼻窦炎口服液、通天口
服液等产品医学项目方案论证及肝病领域和疼痛领域专家研讨会,组织太极藿香正
气口服液CINV诊疗指南共识发布会、鼻窦炎口服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会等,推
动核心品种上市后循证医学体系建设。达成4个核心产品上市后研究医学项目合作
,包括: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肿瘤化疗恶心呕吐的IIT研究和多中心RCT研究、
通天口服液治疗脑卒中的RCT和RWS研究、鼻窦炎口服液治疗过敏性鼻炎的RWS研究
、盐酸吗啡缓释片与羟考酮剂量转换的IIT研究。
二是创新品牌传播,精准受众触达。一方面年轻化宣传,深入年轻群体。以藿香小
可乐为宣传点开展“跨界传播”,提升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传播声量,开拓年轻消
费市场,持续打造“太极藿小香”产品品牌IP,主品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
浆等携手京东健康亮相伦敦时装周,跨界宣传提升品牌年轻活力。另一方面全媒体
矩阵宣传。通过与人民网、央视、国医大师的合作,提升官媒声量和权威学术背书
,提升品牌学术影响力;强化内容传播,通过医生患教、达人种草等方式深度触及
消费者心智;O2O领域扩赛道,通过美团、饿了么平台多形式助力流量转化销量;
持续投放重点城市的车身、地铁、电梯广告,提高品牌曝光度。联合中国职工发展
基金会,携手人民网人民健康举办“关爱高温下的劳动者”太极劳动防暑节、组织
“助力中高考”等公益活动,打造公益品牌行动,提升品牌形象。
3、加快智改数转,精益智造水平
一是统筹产能建设。报告期内,对“四大智造中心”进行再论证,深化设计方案,
启动涪陵制药厂“灯塔工厂”建设及相关重点项目建设。二是树立质量典范。一方
面强化体系打造标杆,质量管理成绩突出,全年QC课题注册立项169项,获得各级
奖项50项,其中国家级25项,省市级22项。涪陵制药厂入寻全国质量标杆”,其“
提高A3产品成品收率”项目荣获2024年全国一等成果奖,为全国QC成果奖项最高荣
誉;天诚制药厂入寻四川省工业质量标杆”。另一方面深化协同提升标准,通过自
主研究及强化与各级药检院(所)战略合作,持续提升质量标准,全年参与国家标
准研究27项,参与制定团体标准1项,“培育牛黄”及西黄丸增加“培植牛黄”等
量替代投料获批备案;涪陵制药厂、西南药业、桐君阁药厂、南充制药厂通过ISO9
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三是持续推进用绿降碳可持续发展。公司全年万元产值综
合能耗为0.0582吨标煤/万元,低于目标值2.7%;万元年产值二氧化碳排放为0.143
9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低于目标值22.6%;通过光伏应用节本降费200余万元,发
电量300余万度,减少碳排放1670余吨。新增涪陵制药厂、中药二厂2家国家级绿色
工厂,目前拥有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新增西南药业、桐君阁药厂、天诚制药厂、
南充制药厂4家省级绿色工厂。
4、深化医药商业协同,强化业务拓展
一是深化医药商业平台融合运营。整合重庆商业平台和四川商业平台协同运营,强
化“一个商业”建设,以集中采购持续夯实供应链基础,医疗端新增国家集采、省
联采配送品规76个;零售端集采品种销售占比提高30%。二是加强业务终端拓展。
全年新开发公立等级医院40家(含中医院7家),落户1家SPD项目;零售端提质规
范,直营药店持续丰富平台品种,拓展新零售,全年新零售销售同比增长35%;规
范加盟药店,加速整治清退加盟药店。
5.加大产业链布局,做大中药材经营
一是深化双基地建设和加强大品种运营。全年药材基地在地种植面积约21万亩,其
中紫苏10万亩;紫苏、当归、黄芪、板蓝根、大青叶5个品种通过GAP基地延伸检查
;与石柱县政府联合成功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持续抓好大品种战略储备、分
级加工、趁鲜切制,半夏、紫苏叶、苍术、川芎等10个大品种销售额同比增长21%
,紫苏叶、半夏全年销售过千吨。二是稳步推进虫草产业化。
6、拓展大健康业务,加速中医药出海
一是创新构建大健康销售体系。构建大健康产品矩阵,聚焦三大类别,以太极上草
、贵细等为代表的高端精制饮片;以中药轻养生茶饮、藿香小可乐、藿香个护产品
、急支润喉糖等为代表的大品种衍生品;以还少丹、补肾益寿胶囊、丹参口服液等
为代表的补益类中成药。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模式。线下推动“太极上
草”在川渝、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市场上市;线上逐步构建私域运营体系,探索微
博话题、直播带货等创新形式,提升销量,并携手小红书等平台,内容种草,转流
量为销量。三是持续拓展进出口业务。全年获出口批件11个,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
获荷兰、法国、西班牙注册批件;涪陵制药厂获阿联酋卫生部续认证;太极上草首
次出口荷兰、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五子衍宗丸首次出口印度尼西亚;补肾益寿胶囊
上架新加坡Guardian重点门店,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进入香港最大连锁门店——万
宁,丹参口服液和通天口服液进入马来西亚同善医院,全年产品出口销售同比增长
100%。
7、加快数字化演进,提升数字化水平
一是从业务线上驱动全产业链升级加快。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贯通全产业链,加速
推进全链数字化进程。中药资源环节完成中药材智慧决策系统(一期),智慧中药
处方追溯系统实现上线运行;生产环节持续建设完善APS、TMS、MES、WMS系统;质
控环节实现LIMS、QMS、ELN系统上线;营销环节实现全域数字化洞察、广告决策、
商务洞察等多个系统上线,完成终端数字化(二期)项目。二是管理数字化水平不
断提升。积极推动战略管控与管理线的打通,业财一体化项目实现主业单位ERP系
统全覆盖;科研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一期上线,内控方面预算、司库、费控、审计系
统上线,总部管理驾驶舱和可视化平台即将上线,办公数字化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三是建设互联互通的数字化生态。加快推进重庆中药行业首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
台项目,已注册企业480家(外部供应商93%),实现标识注册量1.1亿条、解析量1
.08亿次。成功揭榜挂帅承建“现代中药+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于一体的重庆
现代中药“产业大脑”建设项目。
8、强化合规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一是深化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严格落实党委前置研究事项
清单和“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要求。二是持续组织变革。重塑营销组织,撤销原营
管中心,成立市场中心和销售中心,整合普药产品群和新零售部,优化组织结构;
完成本部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将本部职能部门精简至16个;加大干部轮岗交流调整
力度,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热情,提升管理效能。三是强化风险管控与内控管理,深
化大监督体系,推进多领域、多条线专项检查,防范债权风险,加大亏损企业治理
力度,压降资产负债率,提升经营质效。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行业情况: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
略性产业,对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长期
看,医药消费具有刚性需求,不存在明显的行业周期。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
提升以及科技的持续进步,医药行业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
近年来,国家相继对医药行业出台了多项政策,“三医”联动改革加速了医药企业
转型升级,在“医改新政”大背景下,医保目录调整、药品集中采购、医保支付方
式改革等政策的实施,使得一些常用药的价格大幅下降,药企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对药企成本控制、规模效益及供应质量等带来挑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营收25298.5亿元,与同期持平,实现利润总额3420.
7亿元,同比下降1.1%。尽管目前医药行业在承压中前行,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趋势
,国内经济平稳运行,医药工业整体企稳回升,人口老龄化加快推动医药行业向全
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转型,慢性病管理、抗衰老、康复医疗等领域的市场需求显著增
加,以及国家对中药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中医药有望成为“新风口”。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医药产品和
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为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提高
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这些龙头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
道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数字化技术在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等方面的应用愈发广泛且深入。人工智能、大数
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新药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有利于提高研发效率,降低
研发成本。同时,在临床试验中,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试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
析,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报告期内,公司荣获
“2024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20强”“2024中药上市公司30强”“2024中药老字
号品牌企业”“2024国际推进品牌企业”“2024年度十大数智先锋企业”“2024药
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下属企业涪陵制药厂获“2024年全国质量标杆奖”,其“
提高A3产品收成率”项目获2024年全国一等成果奖,桐君阁药厂获“2024年中国十
大影响力品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公司荣获“2024年度财联社致远奖-ESG先锋
奖”“ESG金牛奖乡村振兴二十强”“2024年证券市场周刊ESG金曙光奖”,并入选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2024年上市公司
文化建设优秀实践案例”等多项荣誉。
2024年中国非处方药排名中,公司产品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蝉联中成药-感冒暑湿
类第一名,入寻2024年度中国非处方药黄金大单品名单”;急支糖浆/颗粒蝉联中
成药止咳化痰平喘类第1名,入寻2024年度中国非处方药黄金大单品名单”;鼻窦
炎口服液蝉联“中成药-耳鼻科类第1名;五子衍宗丸荣获“中成药-补肾抗衰类”
第1名”;枸橼酸喷托维林片获“化学药-止咳化痰类”第二名”;沉香化气片获“
中成药-消化类”第三名。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中、西成药的生产和销售,拥有医药工业、医药商业、药材种植、医
药研发等完整的产业链。拥有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西南药业股份有
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太极集团四川绵阳制药有限公司等13
家制药厂;拥有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是集"工、商、
科、贸"一体的大型医药集团,是目前国内医药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大型企业集团之
一。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
公司现有中西药批文1240个、全国独家生产批文87个、获国家专利335项。2024年
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公司纳入品种409个
(737个批准文号),其中甲类药品224个品种(450个批文),乙类药品185个品种
(287个批文),独家产品批文24个。2018年版国家基药产品目录中,公司纳入品
规368个。公司产品围绕“6+1”重点治疗领域,以消化系统及代谢用药、呼吸系统
用药、心脑血管用药、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用药、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用药、大健
康产品为重点治疗领域,以治疗性大众中西普药(尤其是基药品种和医保品种)为
基础性产品线,组成了治疗领域广泛的产品群。
(二)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经营主要包含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医药工业主要生产中成药和西药,医药商
业主要包括医药分销及零售。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未发生变化。
1、医药工业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下属企业生产所需的大宗原辅包装材料采购多由公司采购部门集中统一采购,
发挥公司总部集采“战略+运营”管控职能,全面推动采购管理规范化、精益化、
协同化、智慧化发展,提高采购效率,节约公司资源,有利于统一的监督把控、节
本增效,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集中采购模式主要有组织集中采购、授权集中
采购、直接集中采购和协同集中采购,主要采用“统谈分签、统谈统签”两种方式
。具体采购方式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询比采购、竞价采购、谈判采购、直接
采购。公司对供应商实行准入制度和质量分析制度,严格质量宣传和质量要求,并
严格执行GMP、GSP等相关制度。对供应商实行统一管理、动态考核,分级评价,严
格进行不良行为管理,以实现优化供应商结构,强化供应链协同,共享优质资源,
提升采购质量,防范采购风险,控制采购成本。
(2)生产模式
公司下属企业所有药品生产线均通过GMP符合性检查,采取销产联动、产能统筹、
产线协同的生产模式。坚持“正源出新,精益求精”打造中药质量标杆;构建“三
全”闭环可溯、“销产供”高效联通的生产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双品”质量文化
,提升品牌质量竞争力和影响力。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自营、代理和新零售三种销售模式。通过扁平化的自销模式缩短销售
渠道长度,减少流通环节,有效监管,保持药品价格稳定实现双赢;部分市场部分
产品借助各地优质代理客户渠道,与代理商通力合作,共同推广公司产品,保持市
场稳步增长。公司骨干产品OTC市场及川渝地区多采用自营销售模式;省外三终端
市场采用代理经销模式;部分具有年轻、大健康产品属性的品种或品规实施新零售
销售模式
目前公司已拥有遍布全国的药品营销网络。报告期内,公司在坚持主品战略的基础
上,加强学术、体验式营销,互联网与线下销售模式结合,进一步加强规模型产品
集群建设。
2、医药商业经营模式
公司医药商业经营模式为:医药分销(商业分销、医院和终端配送)和医药零售。
医药分销是指向上游医药工业或医药商业采购中西成药、医疗器械、中药饮片等本
公司取得合法经营许可的商品,通过公司的渠道网络,供应给医疗机构、其他医药
商业、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个体诊所、社会单体药店、企事业单位等,主要利润来
源为进销差价。医药零售指向上游医药工业或医药商业采购中西成药、医疗器械、
中药饮片等本公司取得合法经营许可的商品,通过公司的直营药房、加盟连锁药房
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直营药房利润来源主要为进销差价及对消费者的增值健康服务
,加盟连锁药房主要通过向其统一配送获得收益。
3、医药研发模式
公司致力于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开放协同科技创新体系,以中药全产业链科技创
新为核心,择优布局特色化药、生物药和大健康产品研发。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
,利用现代科技和数智化手段,聚焦“6+1”重点治疗领域,瞄准12类重大疾病,
研发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的创新药物,提供“态靶结合”的创新性整体解决方案
。重点实施新产品开发、大品种二次开发、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大战略任务
,系统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为世界500强企业,是中国和亚洲综
合实力和规模领先的综合性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拥有产品数量众多,研发力量强大
,产业链完整及管理水平领先等突出优势。公司将借助国药集团先进科学的管理模
式和强大的医药平台资源优势,加速打造世界中医药产业高地。
2、具有完整的产业链
公司以中西成药制造为核心业务,拥有医药工业、医药商业、药材种植、医药研发
完整的医药产业链。拥有13家制药厂、2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是集"工、商、科、
贸"一体的大型医药集团,是目前国内医药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
公司全资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口服液及糖浆剂生
产基地,年产口服液26亿支、糖浆剂1亿瓶,中药提取中心年加工药材10万吨,是
国内产量最大的植物药提取基地,重庆市灯塔工厂种子企业。主要产品有:太极藿
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通天口服液、太罗、丹参口服液、补肾益寿胶囊、番茄
胶囊等。
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麻醉药及精神类药品定点生产企业
。是中国第一个口服缓释制剂的诞生地,获中国首个大输液GMP证书,西南药业的
缓控释技术、速释技术、滴丸和缓释滴丸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小针剂为全国各
大医院放心使用的“西南第一针”。该公司有500多个生产批文,拥有益保世灵、
洛芬待因缓释片、散列通、芬尼康、美菲康及涵盖各个治疗领域的普药产品。
公司医药商业系统是西部地区药品经营业态最完善、综合实力前三强的大型医药商
业体系,经营品规达5万余个,涵盖药品批发、配送、零售、进出口等业务,业务
覆盖川渝100多个市、区、县,2万多个直接配送终端,拥有立足川渝、辐射全国重
点城市的强大市场网络。重庆区域等级医院覆盖率达91%,等级中医药覆盖率达97%
。
零售药房两大品牌“太极大药房”和“桐君阁大药房”的综合竞争力在川渝地区稳
居第一。四川太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的零售经营管理水平、大数据分析和应用能
力,已走在了同行业前列。桐君阁连锁大药房和四川太极连锁大药房以专业的服务
赢得百姓广泛赞誉,双双荣获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发布的“2022—2023年度中国
连锁药店50强”称号。2024年,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荣获“重庆服务业企业10
0强”“重庆企业100强”称号,重庆桐君阁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荣获“药品零
售城市群竞争力十强成渝城市群TOP10”。
公司在重庆、涪陵、永川、成都、绵阳、德阳等地共有配送中心17个,总仓储面积
约15万㎡,具备自有冷链配送、箱式配送车辆近200辆,配送能力可辐射西南片区
终端10万家以上,实现配送半径200公里12小时内送达,200至400公里24小时内送
达。成都西部经营有限公司具有医药第三方物流资质,重庆桐君阁物流配送中心是
重庆首家取得医药和器械第三方物流资质的配送企业,总建筑面积7万㎡,设计仓
容100万件,年吞吐能力2000万件。
3、品牌、产品优势
公司拥有驰名商标2项,"太极"(TAIJI)为中国首批驰名商标,拥有“桐君阁”和
“剑门”中华老字号2个,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已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名录。公司拥有中西药批文1240个,其中化药批文550个,中药批文690个,全
国独家生产批文87个、获国家专利335项。2024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
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公司纳入品种409个(737个批准文号),其中甲类药
品224个品种(450个批文),乙类药品185个品种(287个批文);2018年版国家基
药产品目录中,公司纳入品规达368个。
公司产品围绕“6+1”重点治疗领域,对公司产品进行科学筛癣分析和规划,完善
产品管线。以消化及代谢用药(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太罗为代表)、呼吸系统用
药(急支糖浆、鼻窦炎口服液为代表)、心脑血管用药(通天口服液、丹参口服液
为代表)、抗感染药物(益保世灵为代表)、神经系统用药(盐酸吗啡缓释片、洛
芬待因缓释片为代表)、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用药(小金片、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为
代表)、大健康产品(天胶、补肾益寿胶囊、五子衍宗丸为代表)为重点治疗领域
。以治疗性大众中西普药(尤其是基药品种和医保品种)为基础性产品线,组成了
治疗领域广泛的产品群。
2024年中国非处方药排名中,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蝉联中成药-感冒暑湿类第一名
,入寻2024年度中国非处方药黄金大单品名单”;急支糖浆/颗粒蝉联中成药止咳
化痰平喘类第1名,入寻2024年度中国非处方药黄金大单品名单”;鼻窦炎口服液
蝉联“中成药-耳鼻科类第1名;五子衍宗丸荣获“中成药-补肾抗衰类”第1名”;
枸橼酸喷托维林片获“化学药-止咳化痰类”第二名”;沉香化气片获“中成药-消
化类”第三名。
4.科研技术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拥有强大的科研体系,1998年建立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99
9年太极集团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4年建立重庆市中药创新院
士工作站,现拥有9家高新技术企业和9家市级技术中心,4家省市级技术创新示范
企业。近20年来,公司科研成果丰硕,成功研发新药40余个、获国家新药证书30余
个、生产批件70余个、临床批件20余个。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科技奖13项
,省级优秀奖10余项、中国专利金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承担国家各部委项
目30余项,省级科技项目70余项。拥有多个中西药研发平台:麻精药品缓释技术重
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中药提取分离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隔膜压滤分中心、
重庆市现代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新型释药系统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药物新型递送系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特色中药资源发掘与评价重庆市重点实
验室、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中药口服
液体制剂整体纯化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太极集团中药提取分离纯化创
新技术平台成为国内多项先进技术集成应用的典范,为中药新药研究、药品二次开
发和产业化提供了技术平台,为国内领先。
5、营销优势
公司具有中国医药市场一流的营销队伍、一流的管理队伍,营销管理2000年获得“
国家管理成果一等奖”,受原国家经贸委委托在全国进行经验推广和培训;2017年
,获中国非处方药协会颁发的全国杰出营销模式奖,获中国医药行业管理协会颁发
的2017年度中国医药十大营销案例第一名;目前公司已建立遍布全国的药品营销网
络,拥有中国西部地区最完善的医药商业网络和最成熟的医药物流配送体系,拥有
20余家医药商业流通企业、2家大型医药物流中心,以及综合竞争力在川渝地区稳
居第一的零售药房桐君阁连锁大药房(太极大药房)。
6、成本质量优势
公司坚持生产物资基地建设,原辅包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扎实推进“双基地”建设
,坚持“道地种植、全程追溯”,遵循《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开展中药材规
范化种植,已有86个中药材品种实现全程追溯,黄芪、当归、紫苏叶、板蓝根、大
青叶5个品种通过GAP基地符合性延伸检查并公告;紫菀获“三无一全”品牌认证;
实施“1+3+N”战略,快速推进中药材加工中心建设,开展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分
级加工,有效保障中药材品质。重点包材、辅料等选择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
作,共同促进产品品质提升。
中药材实施订单种植,通过面积和产量调剂供需关系,做到行情相对稳定成本可控
。中药材种植覆盖全国七大道地产区,20余个省区。其中,半夏、苍术、紫苏等大
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于全国前列。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受2023年同期高基数及部分产品社会库存较高,以及下属子公司补税影
响,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同期下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3.86亿元,同比下
降20.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7亿元,同比下降96.76%;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39亿元,同比下降95.02%。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在社会经济结构中
具有重要角色。2024年,医药行业整体面临内需不足、发展承压情况等挑战,但行
业整合与集中呈加速趋势,龙头企业凭借规模、技术和资源优势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三医”联动改革也加速医药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国家对创新药政策支持力度加
大,医保谈判推动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科技创新和差异化策略已成为医药行业竞
争趋势,行业集中度上升,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是必然趋势。
中医药作为我国的独特资源,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
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深以及广大群众对医疗保健的持续追求,加快推动医药行业向
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转型。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国家药监局等发布
了一系列医药行业相关政策,2024年3月,创新药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标志着国家对创新药研发的重视程度达到新高度;2024年6月,《中医药标准化
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系列创新性举措推动中医药标准化高质量发展,为中
药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推动中药行业高质量发展。随后《全链
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方案》的发
布,加速创新药上市进程。《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2024年)》正式发布,进一步表明国家对中药研发创新的重视,中药创新药、经典
名方在临床使用方面将获得国家重点支持,这将有力促进整个中药行业主动转型升
级。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医药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加速,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度不
断提高,“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中医药国际合作的加强,中国医药企业出口规
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未来将依托全产业链优势,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与
国际化。
受门诊统筹及医保政策影响,实体药店零售市场饱和,客流量和客单价萎缩。国家
医保局推动药品价格透明化与监测,进一步加剧药店竞争。数字化技术在医药行业
的应用将更加广泛,线上线下融合加速,全渠道购买模式成为趋势,电商平台和社
交媒体普及推动医药产品在线销售,为患者提供更便捷购药体验,数字化营销工具
和技术在医药营销中愈发重要。
(二)公司发展战略
战略方向:现代中药智造(主),麻精特色化药(辅),区域商业领军企业(辅)。核心
主线:充分发挥“太极(TAIJI)”驰名商标、百年“桐君阁”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
充分挖掘传统中药、品牌产品、经典名方的市场价值,打造具有科技创新、智能制
造等多优势的现代中药。
并行辅线:打造以麻精药为特色的化药与生物药生产基地;打造川渝地区医药商业
领军企业公司坚定不移聚焦医药健康主业,在基础管理稳步提升的前提下,实现科
研发力、源头把控生产智能、终端连横、营销突围,打造新模式、新业态、新理念
的“成渝双城圈”大型医药基地,成为国药集团在中国西部地区的战略增长极。公
司通过内生发展加外延扩张,并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中药企业。
(三)经营计划
1、总体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公司将
紧紧围绕“两聚焦、两创新,做强做优中药大品种”的战略目标,以科技创新培育
新质生产力,以营销创新促进业绩恢复性增长,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内
生与外延增长结合,夯基筑本聚势谋远,为“十五五”打下坚实的基矗
2、重点经营管理工作计划
①统筹谋划,明确战略方向
持续深化“战略+运营”模式,全面复盘“十四五”战略规划执行情况,启动“十
五五”专项规划与总规划编制,多形式开展规划调研、专题讨论,完成规划顶层设
计。
②科技创新驱动,打造高质发展强劲引擎
以市场为中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抓实科研项目,完善科研创新体系。一是创新
科研模式。一方面以中医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三结合”为核心,建立中药
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另一方面用西医和西方人听得懂的语言及可以接受的方式来
解析中医、开发中药,实现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同时推进中西医联合诊疗,把传
统中药和现代生物技术结合,中医复杂理论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结合,讲清楚中药的
作用机理、物质基储活性成分,以化药大品种带动中药大品种。二是强化四个聚焦
。聚焦中药大品种,主要是中成药、中药材;聚焦重点领域,主要是消化系统、呼
吸系统、心脑血管、肿瘤和抗衰、治未病领域;聚焦重大项目,结合“十五五”战
略,充分利用公司优势资源,着眼未来突破性大项目;聚焦商业转化,以市场为导
向,与生产、销售链接,转化为生产力。通过与地区顶级医院的合作,推动大品种
和独家品种的临床适应症研究,争取更多的专家共识和临床指南;对大品种的剂型
、规格、应用场景方式进行提升,扩大市场应用潜力和技术护城河。三是着力三个
关键。全面统筹子公司的科研工作,立足太极科创中心,强化临床医学、信息技术
和新药开发的内部团队建设和实力提升,形成科研合力;以市场化的运作将科研项
目进行全流程战略重构,推动科研项目制、公司化,强化科研激励机制,使科研和
营销联动、风险与收益挂钩;强化内外协同,内部科研与营销及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外部与顶级院校合作,以院士为引领,深化院士工作站等已有产学研平台项目落
地和成果转化。
③市场驱动需求,营销创新开新局
2025年,公司工业营销以利润和结果为导向,强化市场职能,提升销售能力,实现
销售恢复性增长。
一是建立以临床价值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战略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产品的
临床价值,建立以临床价值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学术化推广体系,实
现“营”“销”结合,做好医疗终端,发力第二、第三终端(药店、基层医药),
扩大第四、第五终端(线上、海外),形成“根深叶茂花繁”的药品营销模式。二
是加强渠道整合和终端拓展。整合优化一级经销商,合理布局二级经销商;加快五
个终端的拓展和纯销上量,强化等级医院学术推广,抓好准入基础,聚焦重点终端
,探索院企合作模式;加强连锁药店品牌建设,聚焦百强连锁,扩大品牌声量,强
化终端动销;提高基层医疗销量,加速库存消化,选好高价值产品,借力主题行动
开拓市场;积极推进线上销售重整合,升级头部平台合作,深化线上行销标准,线
上线下协同增效;同时推进团购、海外出口补充,拓展团购业务。三是加快产品和
品类导入。做好多产品在各个渠道中迅速导入及上量,尤其是医疗终端,以大品种
带小品种,强势品种带弱势品种,强化自营和代理相结合。
④筑牢基础根基,提级智能制造
工业板块将密切“产-业”链接,深化资源协同,打造“质量一流、成本领先、绿
色敏捷”药品制造体系与产能智造中心。
一是提级智能制造。以精益化管理和数字化为战略抓手,密切“产-销”“产—研
”“产—数”“产—采”链接,打通“销采产供存”数据链,提升生产工艺,优化
中药提取与制剂先进智造技术方案,深化中药材战略采购合作,提升数字化采购水
平,降低采购成本。二是精益质量管理,加强质量专业培训和内审专家培训,打造
质量标杆,持续导入卓越绩效管理,积极推进QC项目创新。三是构建大安全体系,
压实主体责任,落实质量、安全底线考核,完善职业健康体系建设,推动“双防控
”数字化,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⑤持续创新发展,促进医药商业提质增效
一是快速壮大医疗业态。开发公立等级医院不少于20家(其中中医院不少于5家)
,紧盯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快速开发上量,积极参与医共体合作、设备维
保、煎配中心等新项目,拓展医疗服务边界,提升市场覆盖率。二是稳步发展分销
业态。积极争取一级经销权,拓展业务版图,丰富产品管线,推动B2B平台太极“e
”药上线终端家数增幅30%,为个体门店、社区诊所的开发赋能。三是高质量发展
零售业态,通过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等诸多方式,提升直营门店经营效益;创新
营销模式,提高新零售运营水平,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淘汰不能实行直
营式管理的加盟药房,确保加盟质量。
⑥深耕中药材资源,强化投资收益
一是聚焦中药材大品种,提升资源管控能力。抓牢“双基地”建设,发展25万亩规
范化订单种植,完成半夏、苍术、黄连等5个以上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完成枸杞、
黄芪等5个以上药食同源品种“三无一全”基地建设;建立50个大品种分级加工(
趁鲜切制)标准,100个中药材品种全程追溯;打造半夏、黄连2个过亿元品种。二
是做大中药饮片区域规模。紧抓中药饮片全国联采开户;以煎配中心为抓手,积极
拓展医疗饮片销售,聚焦川渝龙头中医院,打造院企合作典范,以点带面拓展地级
市及县中医院。三是提升虫草产业竞争力。推动虫草种源基地、拟境抚育基地建设
,推进拟境抚育冬虫夏草川渝地方标准研究,提升出草率、优品率、良品率,同时
加强成本管控和体系建设。
⑦多措并举,提升合规运营质效
一是党建引领,党业融合发展,强化价值创造力。二是提升财务预见的确定性,强
化对上游业务至下游财务进行穿透管理,通过财务结果反推业务管理问题,提升财
务数字化管理水平。三是加大专项治理,压减法人层级,盘活企业资产,加快“两
资”“两非”处置力度,健全投资项目闭环管理机制。四是推进提质增效,加大“
两金”压减力度,加强总额控制,降低运行成本和风险,优化存货结构,提高周转
效率,完善相应的考核机制和管理制度。五是严格合规经营,健全内控体系,建立
合规管理长效机制,让合规贯穿整个经营体系全过程及全方位,夯实主体责任;严
守安全生产、质量及环保风险底线,构建大监督体系,压实监督责任,严厉责任追
究。六是深化组织变革,精兵简政、简政放权,提升效率,降低“供养比”,构建
人才发展机制,开放内外部人才交流;实现干部年轻化、专业化,建立人才后备力
量,打造更多大师、工匠。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政策监管风险: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显著,产业政策以及国家、地方性法律法规
的动态变化,直接关系到医药行业走向。2024年,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持续扩围,更
多药品品种被纳入,大幅降低了药品价格,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医保政策不断调
整,对医保目录内药品的支付标准、报销范围等严格把控,进一步影响医药企业的
营收。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未来更多医药政策的出台和集采的推进
,仍可能给行业带来较大冲击。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成立专业的政策研究团队,深入解读政策,
提前分析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凭借企业独家品种、基药品种、医保品种多的产品优
势,积极参与国家集采、医保谈判等工作,优化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同时,通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加强品牌建设,以品牌驱动销售,
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的稳定增长,增强企业应对政策风险的能力。
2.质量风险: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完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
营质量管理规范(GSP)飞行检查、跟踪检查以及频繁的评价性抽检成为常态,化
学药一致性评价也在持续推进。这些不仅要求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保证规范化
运行,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研发等方面。
应对措施:公司始终将质量视为生命线,持续升级质量装备,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
设,以风险管控为核心,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
到成品出厂,进行全流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高标准。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对
药材的原产地严格把控,针对重点品种,在道地产区建立规范化的种植基地,保证
药材来源及产地固定,从源头保障原药材物质基础的一致性,进而保证产品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3.市场风险:当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药品能否入选各地基药目录、医保目录,招
标价格高低与中标情况,以及医疗、零售终端渠道的价格联动,都对公司收入和利
润影响重大。同时,医药零售医保支付管理日益严格,市场主要竞争者不断扩张,
新进入者也纷纷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复杂性。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顺应医改新政,及时掌握各地政策法规变化,提高市场预判
能力,提前布局产品和市常重点推动有医保、基药优势的重点产品参与国家集采、
国家医保、国家基药入围及各省市招标、挂网、议价工作,争取更有利的市场地位
。拓展市场渠道,进一步聚焦资源优势客户,发挥医疗机构对OTC销售的带动作用
,加大与品牌连锁的战略合作,通过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推动销售增长。全面提升商
业市场竞争能力,加强供应链建设,优化经营结构,提高配送效率和效益;零售业
态加强品类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创新销售模式,如开展线上线下融合销售、会员
服务等,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4.成本风险:近年来,原料成本、人工成本、改造成本等持续上升,而终端药品价
格受政策管制,压缩了公司的盈利空间,对公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2024年部分中
药材价格涨幅明显,给中药生产企业带来较大成本压力。
应对措施:公司实时跟踪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及时把握采购时机,有效控制价格
波动对采购成本的影响。通过基地种植、野生转家种等方式,从源头降低原料成本
;强化供应商管理,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控制原料成本。
大力推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改造,科学调度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
成本。
5.研发风险:药品具有高科技、高风险和高附加值的特点,新药研发从立项、临床
前研究、临床研究、生产注册到生产,环节众多、周期漫长,且耗资巨大。研发过
程中,科研开发力度、新产品上市进度和产品销售情况都对公司未来发展潜力有着
关键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快在研项目研究进度,深化大品种二次开发研究,加快创新药
的研发,积极推进新项目的筛选和立项工作。以现代中药智能开发、制造为主、特
色化药为辅、布局生物制造,致力于传承创新中医药和发展现代医药。建立健全产
学研融合科创平台和协同创新网络,继续做好已有科研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太
极科创中心建设。持续与国内大型中医院、著名研发机构和院校建立健全产学研融
合科创平台和协同创新网络。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雅安市太极智慧云医药科技有| 3.00| -| -|
|限公司 | | | |
|重庆阿依达太极泉水股份有限| -| -| -|
|公司 | | | |
|重庆西部医药商城有限责任公| 4000.00| -| -|
|司 | | | |
|重庆西南药业销售有限公司 | 7200.00| -| -|
|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 | 30000.00| 15204.22| 438305.46|
|重庆桐君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 5000.00| -| -|
|重庆桐君阁大药房连锁有限责| 8500.00| -| -|
|任公司 | | | |
|重庆桐君阁中药批发有限责任| 300.00| -| -|
|公司 | | | |
|重庆市长寿湖太极岛酒店有限| 95.00| -| -|
|公司 | | | |
|重庆市太极国际健康产业有限| 298.00| 508.28| 17718.21|
|公司 | | | |
|重庆市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 | 531.14| -| -|
|重庆太极麒灵电子商务有限公| 500.00| -| -|
|司 | | | |
|重庆太极杏湖网络科技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重庆太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100.00| -| -|
|重庆太极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3000.00| -| -|
|重庆太极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 1600.00| -| -|
|公司 | | | |
|重庆太极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1500.00| -| -|
|重庆中药饮片厂有限公司 | 5100.00| -| -|
|重庆中药材有限公司 | 5889.08| -| -|
|重庆中医药高科技发展有限公| 5620.00| -| -|
|司 | | | |
|西藏藏医药大学藏药有限公司| 3120.00| -| -|
|西南药业(重庆)有限公司 | 20000.00| -| -|
|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49014.63| -10337.19| 292285.17|
|自贡市太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绵阳鑫天诚医药物流有限公司| 2000.00| -| -|
|绵阳市安州区天诚医药有限公| 155.27| -| -|
|司 | | | |
|绵阳太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750.00| -| -|
|绵阳太极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 660.00| -| -|
|公司 | | | |
|绵阳太极医药物流有限公司 | 5000.00| -| -|
|甘孜州康定贡嘎中华虫草产业| 300.00| -| -|
|有限责任公司 | | | |
|三台县天诚医药有限公司 | 1000.00| -| -|
|海南省太极南药种植有限公司| 1000.00| -| -|
|海南太极海洋药业有限公司 | 3500.00| -| -|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国太牧业| 3000.00| -| -|
|有限公司 | | | |
|海南太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有| 300.00| -| -|
|限公司 | | | |
|海南太极医疗养生有限公司 | 500.00| -| -|
|南充市太极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1000.00| -| -|
|成都西部医药经营有限公司 | 25000.00| -| -|
|成都市垚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 500.00| -| -|
|公司 | | | |
|德阳大中太极大药房连锁有限| 30.00| -| -|
|公司 | | | |
|巴中市太极医药有限公司 | 1000.00| -| -|
|四川国药天江药业有限公司 | -| -| -|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医药有限公| 2000.00| -| -|
|司 | | | |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 90000.00| 7132.25| 326117.36|
|公司 | | | |
|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 8000.00| -| -|
|公司 | | | |
|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医药批发| 15000.00| -| -|
|有限公司 | | | |
|太极集团重庆市沙坪坝区医药| 530.00| -| -|
|有限公司 | | | |
|四川天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10000.00| 2937.60| 56716.26|
|太极集团重庆市永川区中药材| 2000.00| -| -|
|有限公司 | | | |
|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有限公| 1500.00| -| -|
|司 | | | |
|太极集团西南药业(成都)有限| 1600.00| -| -|
|公司 | | | |
|四川太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5600.00| -| -|
|太极集团甘肃天水羲皇阿胶有| 287.00| -| -|
|限公司 | | | |
|太极集团海南医药研究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有限公| 2000.00| 151.43| 13526.20|
|司 | | | |
|太极集团小金县雪梨膏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太极集团四川绵阳制药有限公| 2000.00| 6854.45| 65514.33|
|司 | | | |
|太极集团四川省德阳大中药业| 2000.00| -| -|
|有限公司 | | | |
|太极集团四川德阳荣升药业有| 2000.00| -| -|
|限公司 | | | |
|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 217.00| 107.46| 17289.65|
|司 | | | |
|四川太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3000.00| -| -|
|太极集团四川天诚制药有限公| 3612.18| 884.77| 31605.78|
|司 | | | |
|太极集团四川南充制药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四川省自贡市医药有限公司 | 2000.00| -| -|
|四川德阳太极大药房连锁有限| 100.00| -| -|
|责任公司 | | | |
|四川太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20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