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00129 太极集团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1-29】
太极集团(600129)商讨重大事项
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29)今日公告,公司目前正在商讨重
大事项,相关问题尚需各方商定。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自2011年11月28日开市起
停牌5天,待披露相关公告后复牌。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5-23】
太极集团(600129)减持西南药业
就在外界传言太极系打算卖掉西南药业(600666)之时,西南药业公告,公司
控股股东太极集团(600129)自2010年4月20日至2011年5月18日,通过上海证券交
易所交易系统售出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共计2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9%。通过本
次减持,太极股份还持有公司股份9398.0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2.39%。
此前市场传言称,“太极系”旗下太极集团、桐君阁(000591)、西南药业三
家之间相互持股、相互担保,为缓解资金压力,太极系拟卖壳,更盛传赣州稀土借
壳西南药业。对此,西南药业曾澄清,赣州稀土借壳传闻不实。但4月20日-5月18
日期间,西南药业的股价持续上行,4月20日公司的开盘价为每股15.18元最高达到
每股15.71元,而5月16日除权以后,公司股价继续上涨,5月18日,公司股价最高
达每股10.51元。
另外,狮头股份(600539)也公告,公司接到第二大股东中国建设银行山西省
分行函,2011年1月6日至2011年5月19日山西省建行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
共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232.0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1%,减持后持有
公司1751.0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61%。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王荣
【2011-04-21】
曲美召回损失过亿 太极集团(600129)2010年巨亏
太极集团(600129)今日公布的2010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约59.9亿元,同比增长13.47%;亏损约1.6亿元;每股收益-0.38元。其中,曲美召
回造成损失约1.01亿元,太极集团拟将曲美召回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
太极集团将去年出现亏损归因于曲美的召回事件。2010年10月8日,美国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根据西布曲明(曲美的通用名)心血管结果的临床试验得出
结果,西布曲明可能提高潜在的心血管及中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FDA建议美
国雅培公司的减肥药诺美婷(含有西布曲明)自愿撤出美国市常
随后,中国相关部门发布通知要求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在中国的生产销
售和使用,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销毁。中国药监局认为使用西布
曲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减肥治疗的风险大于效益。而太极集团是国内西布
曲明制剂的最大生产商,随后,太极集团宣布停止销售曲美产品。2010年11月1日
,太极集团在公告中指出,曲美召回将影响公司2010年度约4000万元的收入。
但从年报来看,曲美停售造成的损失明显高于太极集团之前的估计。太极集团
表示,公司主动停止了曲美的市场销售,实施了曲美全国召回方案,对所有消费者
及商业公司商品进行了全部退赔。此次召回形成的退货损失,产成品和原辅包装材
料的报废损失,以及退货发生的相关费用等因素,导致公司2010年全年业绩出现亏
损。
不过,太极集团的亏损也早有预期,今年1月28日公司就曾公告称,预计2010
年净利润将出现亏损。同时,太极集团似乎也在努力走出曲美事件的阴霾,公司曾
于4月8日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11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50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幅度达100%以上。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建业
【2011-04-07】
太极集团(600129)料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100%以上
太极集团(600129)周四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1年一季度实现净利
约5000万元,同比增长幅度达100%以上。
公司称,公司处置重庆渝中区两路口房产产生收益较大,因此2011年一季度利
润大幅上升。
【出处】全景网【作者】邱璧徽
【2011-02-24】
太极集团(600129)转让兆和实业完成
太极集团今日披露重庆市兆和实业有限公司股权挂牌转让结果。
此前,公司及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重庆
市兆和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及9002.17万元债权。现挂牌期满,已由珠海华捷通
信设备有限公司摘牌。公告称,公司已于今年2月18日与珠海华捷通信签订产权转
让合约,以约1.14亿的价格转让了公司及大股东合计持有兆和实业的100%股权以及
9002.17万元的债权。这一价格较之13965万元的挂牌底价降价约2565万元。
资料显示,兆和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为800万元。其中大股
东集团公司出资408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1%;公司出资392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9%
。兆和实业的经营范围为玻璃器皿加工、百货、金属材料等。
兆和实业的主要资产为位于重庆渝中区两路口的闲置房产。2010年9月18日公
告披露,公司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名为“黄埔大厦”的房产以评估后作价90
02.17万元出售给兆和实业,后再与公司控股股东一并将兆和公司的股权以承债方
式整体对外挂牌转让。受让方承担兆和公司的全部债务,将对债务9002.17万元和
股权转让款一同支付给公司。
上市公司表示,本次股权处置的目的是为盘活公司闲置资金,增加现金流。
【出处】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方舟
【2011-01-28】
太极集团(600129)预计2010年度净利润将出现亏损
经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0年度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上年同期数为37,699,879.98元),具体数据以
公司披露的2010年年度报告为准。
亏损主要原因:
2010年10月25日,公司主动停止了曲美产品的市场销售,并实施了曲美全国召
回方案。本次召回形成的退货损失,产成品和原辅包装材料的报废损失,以及退货
发生的相关费用等因素,将导致公司2010年全年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亏损。
【出处】【作者】
【2011-01-28】
太极集团(600129)预计2010年亏损 因停售曲美产品
太极集团(600129)周四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10年度业绩亏损。上年
同期,公司净利润3769.99万元,每股收益0.1148元。
公司称,报告期内公司主动停止了曲美产品的市场销售,并实施了曲美全国召
回方案。本次召回形成的退货损失,产成品和原辅包装材料的报废损失,以及退货
发生的相关费用等因素,将导致公司全年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亏损。
【出处】全景网【作者】曹胜杰
【2011-01-28】
太极集团(600129)召回曲美导致去年亏损
太极集团(600129)昨晚发布业绩预亏公告称,经初步测算,去年公司净利润
将出现亏损,具体数据将在2010年公司年报中披露。
亏损原因:曲美召回
公告显示,导致公司去年亏损的主要原因为,公司主动停止曲美产品的市场销
售和实施了曲美全国召回方案。而召回形成的退货损失,产成品和原辅包装材料的
报废损失,以及退货发生的相关费用等因素,导致公司去年全年业绩出现较大幅度
亏损。
4季度亏损超3600万
太极集团去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657万,每股收益0.
085元,同比增长342.79%。据此估算,公司去年四季度停止销售曲美和全国召回,
损失至少超过3600万。
分析师认为,太极集团近年经营比较稳定,2009年公司实现净利润3770万元,
每股收益0.1148元。去年前三季度实现的净利润相当于2009年全年的净利润。由于
曲美停销和召回导致的公司偶然亏损,并不会大幅度降低公司的内在价值。
【出处】重庆晨报【作者】
【2010-12-20】
太极集团(600129)太极系1.4亿元清仓兆和实业
太极集团及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以13965万元的
价格,挂牌转让重庆市兆和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及9002.17万元债权。其中,太
极集团持有兆和实业49%股权,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持有51%的股权。
根据公开资料,兆和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为800万元。其中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出资408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1%;上海俊劢出资392万元,占注
册资本的49%。2005年,太极集团以1195万元收购了上海俊劢持有的兆和实业49%股
权。兆和实业的经营范围为玻璃器皿加工、销售五金、百货、金属材料、汽车零部
件等。
根据评估,兆和实业资产总计账面价值为9726.14万元,评估价值为13963.92
万元,其中净资产账面价值为723.97万元,评估价值为4961.75万元,增值率高达5
.85倍。
此次转让中还包括对兆和实业的9002.17万元债权。根据太极集团此前的公告
,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盘活公司闲置资产,公司拟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名
为"黄埔大厦"的房产经评估后作价9002.17万元出售给兆和实业,再与公司控股股
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一并将兆和公司的股权以承债方式整体对外挂牌转让。受让方
承担兆和公司的全部债务,将对公司的债务9002.17万元和股权转让款一同支付给
公司。
根据公告,拟处置的两路口房产,位于重庆市渝中区重庆村1号,建筑面积306
09.21平方米,其中含车库3080.02平方米。该项目由兆和实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并负
责立项和各项报批工作,房屋(地面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由太极集团出资建造,
2004年项目建成后一直由太极集团使用。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0-11-19】
太极集团(600129)大股东减持154万股 占总股本0.36%
太极集团(600129)公告称,2010年11月16日,公司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
司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减持154.19万股,占总股本的0.36%。
本次减持后,太极集团有限公司仍持有公司1.6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8.81%
,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出处】全景网【作者】曹胜杰
【2010-11-13】
太极集团(600129)减持旗下两公司股权
太极集团(600129)、西南药业(600666)今日齐发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减持的
公告,其中集团公司从2010年10月11日至11月11日,减持太极集团515.59万股,占
太极集团总股本的1.21%,自2010年4月21日至11月11日,减持西南药业共计247.91
万股,占西南药业总股本的1.28%。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0-11-02】
太极集团(600129):曲美下架影响4000万收入
因旗下减肥产品曲美在国内下架,生产企业重庆太极集团(600129.SH)股价
昨天以下跌6.28%开盘,并一度成为两市跌幅最深的个股。太极集团表示,经初步
测算,本次停止销售上述产品,将影响公司今年销售收入近4000万元,约占公司销
售收入的0.8%。
沪上一注册会计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曲美下架在业绩上肯定会对
太极集团产生影响。
太极集团昨日公告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FDA")于2010年10月8
日根据西布曲明心血管结果(SCOUT试验)的临床试验,得出试验结果:西布曲明
可能提高潜在的心血管及中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FDA建议诺美婷自愿撤出美
国市常
根据公司公告,太极集团旗下减肥产品曲美正是由西布曲明制成的胶囊。目前
曲美年销售额约在2亿元左右,税前贡献利润约3000万元。
10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由于使用减肥辅助治疗药物西
布曲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决定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在我国的生产、
销售和使用,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销毁。太极集团生产的曲美即
在此列。
华创证券分析师陈海刚预计,曲美下架将影响太极集团今年税前利润约600万
元。
不过陈海刚认为曲美下架对太极集团只会形成短期影响。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0-11-02】
曲美退市"无赔偿计划" 太极集团(600129)或面临诉讼
曾经铺天盖地的以明星曼妙身材作为招牌的曲美等减肥药广告将很快消失无踪
。
10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要求国内生产企业
"停止西布曲明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原因系"负面风险过大"。
这一公告的出台,对减肥产品行业可谓"灭顶之灾"。由于曲美是上市公司太极
集团(600129,SH)旗下明星产品,曲美的退市可能会影响该公司。近日太极集团
新闻中心张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公司虽然将不再生产曲美减肥胶囊
,但是保留曲美品牌,且曲美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因此对此前长期服用曲美的消费
者没有赔偿计划。"有分析师认为,从长远来看,该产品的下市,对该公司业绩的
影响不会太大。
受此影响,太极集团昨日(11月1日)逆市下跌2.64%,排在跌幅榜第五,表现
极弱。
致太极今年欠收4000万
作为以生产中成非处方药为主的上市公司,太极集团的产品线主要覆盖呼吸、
消化、心脑血管、泌尿生殖等领域。此次退市的曲美(盐酸西布曲明胶囊)是公司
主要产品。
据了解,西布曲明于1997年在国外上市,2000年获准在我国上市,属于减肥辅
助治疗药物。曲美于2000年8月在国内正式上市,至今已有10年。
2010年10月,国家相关部门给出"西布曲明目前在市场上按照适应证使用的患
者较少,停药后体重减轻持续效果较差,且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减肥治疗的
风险大于效益"的指导意见。
"我们已经没有曲美减肥药,上个星期就已经全部下架,以后就不卖了。"昨日
(11月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问询武汉的十多家街边药房
,都得到了类似回答。记者看到,之前摆放在药店显著位置的明星产品曲美减肥胶
囊已经不见踪迹。
华创证券分析师廖万国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太极集团的
曲美与另一款产品太罗(罗格列酮钠片)2009年销售合计约2.5亿元,预计2010年
销售合计超过3亿元,占该公司主业销售收入的17%左右,贡献毛利30%左右。
根据太极集团公告称,经初步测算,此次停止销售西布曲明胶囊,将影响今年
销售收入近4000万元,约占公司销售收入的0.8%;而对利润影响则还需进一步核实
。
廖万国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影响营收4000万元指的是公司四季度该
产品的收入,对公司短期影响肯定是有的,不过,从近几年太极集团曲美产品的营
收来看,其实已经处于滞涨状态,这几年的收入都在2亿元左右,因此从长远来看
,该产品的下市,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不会太大。"
国联证券的周静也表示,"曲美占太极集团营收比例不高,对其业绩影响有限
。"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陈时俊,刘晓杰
【2010-11-01】
太极集团(600129)称对曲美减肥胶囊消费者无赔偿计划
10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叫停曲美等15种含有西布曲明的减肥
药。生产曲美的重庆太极集团昨日回应,将不再生产曲美减肥胶囊,但是保留"曲
美"品牌。并认为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因此对此前长期服用曲美的消费者没有赔
偿计划。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了长沙近10家药店,所有相关减肥药品已经全部下架。
太极:不再生产曲美减肥胶囊
10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由于使用减肥辅助治疗药物西
布曲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决定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在我国的生产、
销售和使用,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销毁。
重庆太极集团抢先一步,于10月25日主动召回其2000年8月推出的曲美减肥胶
囊。对此,昨日太极集团新闻中心张女士表示,今年10月中旬左右,美国FDA公布
,西布曲明可能提高潜在的心血管及中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后,太极集团主动
宣布召回曲美减肥胶囊,以避免为消费者带来风险。"当时并未接到国家药监部门
强制下架的通知。"
国家药监局曾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5日,国家药
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西布曲明相关不良反应报告298例,主要不良反应表现
为心悸、便秘、口干、头晕、失眠等,多为说明书已载明的不良反应,目前无死亡
病例。对于长期使用曲美减肥胶囊的消费者,"我们也没有什么赔偿计划。"张女士
表示,西布曲明胶囊是2000年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依法注册、生产质量完
全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
"太极集团将不会再生产西布曲明胶囊,但曲美这个品牌仍属于太极集团。"张
女士称,在做好退市工作后,太极集团将继续开展西布曲明的后续安全性研究工作
。
太极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减肥产品供应商。此次曲美减肥胶囊的退货总量还在统
计中。据太极集团10月30日的公告,本次停止销售西布曲明胶囊将影响公司今年销
售收入近4000万元,约占公司销售收入的0.8%;对利润影响还需核实。
长沙各药店相关产品已全部下架
昨日,记者走访了顺康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千金大药房等近10家药店,发
现前天还在销售的相关减肥药品昨日已全部下架,如前日仍在销售的正清盐酸西布
曲明片(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下架。韶山南路益丰大药房店长表示
,虽然没有接到相关通知,"但这类产品属于西药,只要成分一样,都会存在相应
危害。量大危害大些,量小危害小些,所以我们选择下架。"
事实上,湖南正清制药生产的正清盐酸西布曲明片并不在此次国家药监局公布
下架停售的15种产品之内。该公司副总经理傅舰军表示:"这个产品不是我们的主
打产品,下架对我们影响不大,将按照国家药监部门的要求做好下架召回工作。"
昨日下午,湖南省药监局新闻处颜莉华表示,目前尚未接到任何通知。"一接到通
知,我们会部署相关下架监督工作。"
【出处】潇湘晨报【作者】
【2010-11-01】
太极集团(600129)称对曲美消费者无赔偿计划
核心提示:10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叫停曲美等15种含有西布
曲明的减肥药。生产曲美的重庆太极集团昨日回应,将不再生产曲美减肥胶囊,但
是保留"曲美"品牌。因为自认符合标准,因此对消费者并无赔偿计划,目前相关产
品已下架。
10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叫停曲美等15种含有西布曲明的减肥
药。生产曲美的重庆太极集团昨日回应,将不再生产曲美减肥胶囊,但是保留"曲
美"品牌。并认为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因此对此前长期服用曲美的消费者没有赔
偿计划。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了长沙近10家药店,所有相关减肥药品已经全部下架。
太极:不再生产曲美减肥胶囊
10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由于使用减肥辅助治疗药物西
布曲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决定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在我国的生产、
销售和使用,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销毁。
重庆太极集团抢先一步,于10月25日主动召回其2000年8月推出的曲美减肥胶
囊。对此,昨日太极集团新闻中心张女士表示,今年10月中旬左右,美国FDA公布
,西布曲明可能提高潜在的心血管及中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后,太极集团主动
宣布召回曲美减肥胶囊,以避免为消费者带来风险。"当时并未接到国家药监部门
强制下架的通知。"
国家药监局曾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5日,国家药
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西布曲明相关不良反应报告298例,主要不良反应表现
为心悸、便秘、口干、头晕、失眠等,多为说明书已载明的不良反应,目前无死亡
病例。对于长期使用曲美减肥胶囊的消费者,"我们也没有什么赔偿计划。"张女士
表示,西布曲明胶囊是2000年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依法注册、生产质量完
全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
"太极集团将不会再生产西布曲明胶囊,但曲美这个品牌仍属于太极集团。"张
女士称,在做好退市工作后,太极集团将继续开展西布曲明的后续安全性研究工作
。
太极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减肥产品供应商。此次曲美减肥胶囊的退货总量还在统
计中。据太极集团10月30日的公告,本次停止销售西布曲明胶囊将影响公司今年销
售收入近4000万元,约占公司销售收入的0.8%;对利润影响还需核实。
长沙各药店相关产品已全部下架
昨日,记者走访了顺康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千金大药房等近10家药店,发
现前天还在销售的相关减肥药品昨日已全部下架,如前日仍在销售的正清盐酸西布
曲明片(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下架。韶山南路益丰大药房店长表示
,虽然没有接到相关通知,"但这类产品属于西药,只要成分一样,都会存在相应
危害。量大危害大些,量小危害小些,所以我们选择下架。"
事实上,湖南正清制药生产的正清盐酸西布曲明片并不在此次国家药监局公布
下架停售的15种产品之内。该公司副总经理傅舰军表示:"这个产品不是我们的主
打产品,下架对我们影响不大,将按照国家药监部门的要求做好下架召回工作。"
昨日下午,湖南省药监局新闻处颜莉华表示,目前尚未接到任何通知。"一接到通
知,我们会部署相关下架监督工作。"
【出处】解放日报【作者】
【2010-10-29】
曲美退市 太极集团(600129)痛失利润"奶牛"
太极集团的王牌产品"曲美"真的退市了!
随着10月8日美国雅培公司发布声明,在美国和香港市场上主动撤回其减肥药
诺美婷(通用名西布曲明)的销售和注册。根据美国相关部门数据显示,在诺美婷
中含有一中叫做西布曲明的成分,该成分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具有兴奋、抑食
等作用,但同时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美国食品
和药物管理局(FDA)曾就西布曲明对心血管的影响进行了6年的实验,认为西布曲
明将加重心血管疾玻
国内,和诺美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太极集团旗下的王牌减肥产品——曲美
。那么,诺美婷的退市会对曲美产生不利影响吗?
公司证实退市正在召回产品
虽然之前曲美退市的传闻漫天飞,但并没有得到公司内部人员的证实。为了求
得真相,记者以投资人身份联系到太极集团董秘办工作人员。针对退市这个避讳莫
深的话题,公司前台和董秘办工作人员都三缄其口。而在公司的销售部门,记者终
于求得了真相。根据太极集团销售部门一位女工作人员证实:曲美确实已经退市,
目前公司正在召回市场上所有的曲美产品,新产品也不再上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
美国有部门查出心脑血管患者对西布曲明有不良反应。
"那么,公司以后还会继续生产曲美吗?"记者紧接着追问。
"应该不会了,也就是说曲美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该工作人员如实回答。
"这部分召回的产品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什么不利影响呢?"
"目前损失还未统计出来,等有了数据我们会公告通知。"
曲美支撑大半利润
作为中国减肥药市场中不折不扣的"老大",曲美一直都有着超高的人气和不错
的市场口碑。而且,为了宣传这款王牌产品,太极集团也可谓下了大本钱,不仅重
金请来如巩利、范冰冰等一线明星代言,更是每年豪掷上亿元广告费在全国各大电
视台滚动播出,仅2007年前三季度,太极集团就为曲美花去了1.5亿元的广告费,
而同期,曲美的销售收入为3.1亿元,广告费的支出达到了50%这样一个惊人的比例
。
记者统计,2008年之前,太极集团的胶囊剂收入占到了公司收入的绝大部分,
而曲美作为胶囊剂的代表,自然也为太极集团的收入"添砖加瓦",一份数据显示,
2001年,曲美销售额为3981.76万元,并在2002年迅速达到4亿,一度占据国内减肥
药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国内西布曲明类药物的销售额达到10亿,2006年,国内
减肥药品市场规模达到25亿元的峰值,此后开始下行。
数据显示,2010年中期,太极集团胶囊剂的销售同比下滑了5.59%,而同期,
公司的另外两项主营产品糖浆剂和口服液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都在10%以上。
虽然市场竞争加强,利润有所削弱,但太极集团从来就没放弃过曲美这棵摇钱
树,这又是为什么呢?2010年太极集团中报显示,在太极集团的三大主营产品中,
胶囊剂是生产成本最少,毛利率最高的项目,仅2010年上半年,胶囊剂一项产品只
用了1515万元成本就换回12261万元的收入,毛利率达到87.64%,虽然口服液产品
的销售总额高于胶囊剂,但所得净利润还不如胶囊剂高,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太极集
团不愿意放弃曲美的缘故。
损失短期难弥补
很显然,失去了曲美这棵摇钱树,必定会对太极集团2010年乃至今后业绩产生
不利影响,但这个影响究竟有多大呢?公司工作人员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这些问题
,而是一再含糊其词:"公司的胶囊剂也不完全是曲美在支撑,还有番茄胶囊和补
肾益寿胶囊,上述两者的营业收入也不低,即使我们失去了曲美,相信其他产品也
能起到弥补作用,不会对公司业绩造成太大影响。"
而一位冷眼旁观的投资者表示:"曲美是目前太极集团投入最多,品牌最响的
产品,要想重新打造一个和曲美同样效果的产品,恐怕三五年内很难办到。"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0-10-13】
太极集团(600129)出售资产盘活1亿现金
昨日,太极集团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拟出售"黄埔大厦"房产的议案。根据议
案,公司先将其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的该处房产以评估价约9002万元出售给重
庆兆和公司,后再与控股股东一并将兆和公司股权以承债方式整体对外挂牌转让。
据太极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上市公司占兆和公司的股比为49%(另外51%
股权为控股股东太极有限持有),而兆和公司资产评估值约在三、四千万元,因此
,挂牌出让该笔股权至少能为公司换回1500万至2000万元现金;加上出售"黄埔大
厦"的9002万元,此次交易将总共为公司盘活至少1亿多现金,而且每年还可节约相
关财务费用700万至800万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9-20】
太极集团(600129)组合拳布局房地产
太极集团(600129)公司董事会17日审议通过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
司整体吸收合并重庆太极医药工业有限公司议案。
吸收合并方案为:公司将持有医药工业公司的股权全部转让给涪陵制药厂,转
让价格为2元/股,转让总价款为6.99亿元。转让后,医药工业公司成为涪陵制药厂
的全资子公司。同时,同意涪陵制药厂在经营范围上增加"房地产开发"项目。
公司称,医药工业公司目前主要资产为土地1085.82亩。公司拟阶段性介入房
地产项目,为了便于项目运作,涪陵制药厂拟整体吸收合并医药工业公司股权。公
司同时公告,涪陵制药厂拟在重庆市涪陵区李渡工业园区征地150亩用于建设新厂
区。征地费用合计6300万元。
此外,公司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名为"黄埔大厦"的房产对外处置,该房产
建筑面积30609.21平方米。公司拟将修建两路口大厦形成的资产,经评估后作价90
02.17万元出售给兆和公司,后再与公司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一并将兆和公
司的股权以承债方式整体对外挂牌转让。受让方承担兆和公司的全部债务,将对公
司的债务9002.17万元和股权转让款一同支付给公司。
兆和公司由公司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和公司出资组建,其中上市公司占
注册资本的49%。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少林
【2010-09-19】
太极集团(600129)整合资源开发工业房产
太极集团今天公告,董事会决定,公司全资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
限公司整体吸收合并重庆太极医药工业有限公司。太极集团持有重庆太极医药工业
公司99.86%,其余股权为重庆太极医药工业有限公司持有。
公告显示,医药工业公司的资产为土地资产1085.82亩。截至2009年12月31日
,医药工业公司总资产68783.49万元,净资产为68679.74万元,净利润为-280万元
。转让价格以每股净资产为依据,转让价格为2元/股,转让总价款为69900万元。
太极集团称,为了整合集团内部资源,盘活公司土地资源,根据涪陵区人民政
府关于"退城进园"的整体工业产业规划,公司拟阶段性介入房地产项目。为了便于
项目运作,将由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拟整体吸收合并医药工业公司股
权。根据涪陵区人民政府规划,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新生产厂位于涪
陵主城区,为此,涪药公司拟在李渡工业园区征地150亩,征地费用合计6300万元
。
董事会还决定,为解决四川太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在直营药房发展过程中资
本金不足的问题,最终实现公司下属子公司桐君阁的商业终端网络建设"千家万店"
目标,公司拟对太极大药房进行增资。具体为:公司出资1600万元,折为股份为80
0万股;桐君阁出资1400万元,折为股份700万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阮晓琴
【2010-09-18】
太极集团(600129)资产处置点燃太极系整合预期
今日,太极集团(600129)披露了一揽子的资产处置方案。公告显示,董事会
同意全资子公司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整体吸收合并公司控股子公司重庆太极医
药工业有限公司;太极集团出售两江口物业;太极集团和桐君阁(000591)拟共同对
四川太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进行增资等。
此举不禁让市场联想到传闻已久的太极系资产整合。今年以来,太极集团与太
极系另两家公司桐君阁和西南药业(600666)一直存在着整合预期。9月6日,太极
集团在异常波动公告中还表示,关于外界对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桐君阁和西南药业重
组的传闻,经公司向其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核实,在未来三个月内,太极集
团不存在对公司及上述两家子公司包括但不限于涉及公司非公开发行、债务重组、
资产剥离或资产注入等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尽管太极集团今日公布的资产整理方案
与市场期待相差甚远,但却让市场看到了太极系的整合预期。
在此次的资产整理中,物业资产的处置是重点。首先,太极集团拟将两路口大
厦作价9002.17万元出售给关联方重庆市兆和实业有限公司;然后,太极集团与集
团公司再将兆和公司的股权以承债方式整体对外挂牌转让。受让方承担兆和公司的
全部债务,并将对公司的债务9002.17万元和股权转让款一同支付给公司。
上述物业有望被太极集团全资子公司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摘牌,因为涪陵
制药在此时适时地将经营范围增加了“房地产开发”这一职能。公告显示,涪陵制
药将整体吸收合并太极集团子公司重庆太极医药工业有限公司,具体方案为,公司
将持有的太极医药99.86%股权全部转让给涪陵制药,转让总价款为6.99亿元。太极
医药的主要资产为土地资产1085.82亩。同意涪陵制药在经营范围上增加“房地产
开发”项目。
同时,经与重庆市涪陵区李渡新区管委会初步协商,涪陵制药拟在上述工业园
区征地150亩用于建设新厂区,其中: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分别为100亩、50亩;征
地费用合计6300万元。
此外,太极集团和桐君阁拟共同对四川太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其
中,太极集团、桐君阁分别出资1600万元、1400万元。增资完成后,太极大药房注
册资本增至2000万元,太极集团的持股比例由原来的20%上升至45%,桐君阁则由原
来的80%下降至55%。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0-09-06】
太极集团(600129):3个月内不存在重大事项
太极集团今日发布股价异动公告,对公司及子公司桐君阁和西南药业重组传闻
做出回应。经向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核实,未来三个月内,控股股东不存在
对公司及上述两家子公司涉及非公开发行、债务重组、资产重组等重大事项。
经过连续两日涨停,太极集团最新股价报收于11.45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赵一蕙
【2010-03-04】
三年被查处十余次 太极集团(600129)腰痛丸广告屡禁屡犯
3月2日,河南省药监局公布了2010年第一期违法广告通知,太极集团赫然名列
其中,其下属浙江东方制药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制药)的腰痛丸,由于违法在大众
媒体上发布广告,被移交工商局处理。
《每日经济新闻》查阅发现,太极集团这款“腰痛丸”的产品,在过去几年内
,因违法发布广告被各省市药监部门多次查处。
产品违法广告被查10余次
昨日 (3月3日),《每日经济新闻》从太极集团网站了解到,东方制药是太
极集团下属的九家制药厂之一。东方制药宣传部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证实,所通报的
产品确实是太极集团的产品。
据《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广告须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广
告批准文号;未取得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不得发布。此外,处方药只能在指定的
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
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不符合这几条的均被视为违法广告。
通过查阅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简单统计后发
现,在过去三年多时间中,腰痛丸竟然被天津、甘肃、河南、江苏、浙江、宁夏等
省市药监部门查处10余次。
其中,在河南省,腰痛丸更算得上是“惯犯”,在2009年第6期和第11期违法
广告公告中,由于未经审批擅自在大众媒体上发布广告,腰痛丸两次被河南省药监
局通报。在2010年的第1期违法广告公告中,腰痛丸又再次“上榜”。
对于屡次违法发布广告,东方制药的宣传人员表示,太极集团如果发布广告一
定会经过药监局审批。腰痛丸之所以出现违法广告主要是因为采取代理的方式,违
法行为出自产品代理商。对于代理商违规行为,他们一旦发现,会和代理商进行沟
通,让他们限时撤掉广告。
不过,这并非太极集团唯一经常被查处违法发布广告的产品。《每日经济新闻
》查阅公开资料发现,其旗下明星产品曲美,因“在非专业媒体宣传擅自发布未经
审批发广告”,也屡屡受到北京、江苏等多省市药监局的通报。
监管薄弱难撼广告“同盟”
上有监管部门的检测和通报,下有生产企业的“随时沟通”,腰痛丸的违法广
告为何还是屡禁不止?
杨兆全律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一方面药品广告众多,监管部门精力有
限;另一方面,与药品广告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相比,药品广告的处罚相对较薄
弱。
腰痛丸不是太极集团的明星产品,但记者从腰痛丸的加盟商处解到,只要投入
就能带来销量的提升。至于处罚,他表示,损失不太大。
很多报纸和电视等媒体也难抵药品广告的巨大诱惑。2008年尼尔森公司发布的
医药保健行业报告显示,药品类广告份额居广告市场第一,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药
品行业的广告投放额达663亿元。
事实上,药品违法广告屡禁不止还另有隐情。昨日,内蒙古某县药监局工作人
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药品违法广告屡禁不止的原因还在于审批权和处罚权
不统一。违法广告被药监部门查处以后,药监部门只有吊销广告文号的权力,却没
有处罚权,必须移交给工商局进行查处,查处的力度就依赖于工商局了。而吊销广
告文号并不能给药厂以实质性的打击,因为即使吊销广告批准文号,厂家还可以照
样发布,监管部门却对此无可奈何。他表示,现实的情况是即使没有药监的批准文
号,药品广告依然能够播出。
上述药监局人士直言,在药品广告的利益链条上,药企、广告商间形成了紧密
同盟,薄弱的监管很难打破。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
【2009-12-16】
太极集团(600129)未谋出让旗下净壳
本报讯 太极集团(600129)今日对有关媒体报道的整合传闻作出澄清。据悉,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关于太极集团《或先出让桐君阁壳资源 太极系整合待东风》的
文章,称“其已做好桐君阁、西南药业净壳出让准备”。受此传闻影响,太极集团
股价近两个交易日出现大幅上涨,昨日甚至涨停。昨日桐君阁和西南药业的股价也
出现涨停。
今日太极集团称,2006年公司曾对桐君阁进行重组,但因双方对重组事宜中涉
及的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导致重组失败。截至目前,公司未对桐君阁和西南药业的
净壳出让做准备。经核实,在未来三个月内,太极集团对桐君阁和西南药业、公司
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对太极集团,均不存在涉及非公开发行、债务重组、资
产剥离或资产注入等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12-16】
太极集团(600129)澄清太极系整合传闻
太极集团(600129)15日发布澄清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未对控股子公司桐
君阁(000591)和西南药业(600666)的净壳出让做准备,并在未来三个月内,对
桐君阁和西南药业不存在包括但不限于涉及公司非公开发行、债务重组、资产剥离
或资产注入等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公告称,经向公司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核实,在未来三个月内,太极集
团有限公司也不存在对公司包括但不限于涉及公司非公开发行、债务重组、资产剥
离或资产注入等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2006年公司曾对桐君阁进行重组,但因双方对重组事宜中涉及的问题未达成一
致意见导致重组失败。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太极集团已做好桐君阁、西南药业的净
壳出让准备,太极系整合待东风。
12月15日,太极集团、桐君阁、西南药业三家股票均走出涨停板。(王锦)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09-12-16】
太极集团(600129):众多机构押宝太极系整合
【本报讯】本周一有媒体报道太极集团已做好桐君阁、西南药业净壳出让的
准备,目前也有意向与收购方接洽。消息敏感的资金或先下手抢筹,当日一度翻绿
的太极集团在尾盘放量急升,最终收盘上涨5.94%。桐君阁、西南药业则反映
“迟钝”,涨跌互现,波动幅度不大。而周二,市场对太极集团整合的预期迅速提
升,三只相关个股昨日全部放量涨停,太极集团、桐君阁更是双双创出年内新高。
太极集团今日发布澄清公告称,2006年公司曾对桐君阁进行重组,但因双
方对重组事宜中涉及的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导致重组失败。截至目前,公司未对桐
君阁和西南药业的净壳出让做准备。经核实,在未来三个月内,公司对桐君阁和西
南药业、公司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对公司均不存在包括但不限于涉及非公开
发行、债务重组、资产剥离或资产注入等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媒体曾报道重庆市政府去年规划在重庆市打造一个巨型医药企业,作为目前最
大的医药企业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其整合动向引起了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太极集团
旗下在重庆共有三家上市公司,太极集团、桐君阁、西南药业。在此前的市场传言
中,太极集团有计划将旗下桐君阁、西南药业置出的医药资产全部注入太极集团中
。
在太极集团整合争议的风口浪尖,昨日龙虎榜上机构大量增持太极集团、桐君
阁。昨日太极集团成交额环比翻了一倍多,沪市公开交易信息显示,两个机构席位
合计买入5486.5万元,占当日该股总成交的21.5%。银河证券宁波解放
南路营业部也大手笔买入2734万元,而主要抛售席位中并无机构身影。更为微
妙的是,同日涨停的桐君阁也有机构增持加码。昨日一个机构席位净买入731.
7万元,占当日总成交5.8%。
【出处】深圳商报【作者】
【2009-08-28】
太极集团(600129)产品进入基本药物目录
太极集团、西南药业今日均披露,两家公司有产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太极集团称,根据2009年8月18日国家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正式颁
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太极集团及下属子公司共有151个产品品种进入了上
述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其中化学类药品有110个产品品种,201个药品生产批
文;中药类药品有41个产品品种,156个药品生产批文。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