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018 华设集团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规划咨询、工程勘察设计、数字智慧、绿色环保等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勘察设计 | 74380.31| 29219.87| 39.28| 49.75|
|低碳及环保业务 | 19143.97| 6953.44| 36.32| 12.81|
|综合检测 | 16653.20| 3817.73| 22.92| 11.14|
|数字及智慧业务 | 14927.96| 3300.08| 22.11| 9.99|
|规划研究 | 13041.00| 6421.41| 49.24| 8.72|
|项目全过程管理及商业运营| 9390.85| 1933.12| 20.59| 6.28|
|其他业务 | 1958.82| 357.41| 18.25| 1.31|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服务业 | 439191.53| 163577.69| 37.25| 45.41|
|传统业务 | 354032.33| 134229.12| 37.91| 36.61|
|新兴业务 | 85159.20| 29348.57| 34.46| 8.81|
|绿色低碳 | 43101.21| 12218.25| 28.35| 4.46|
|数字智慧 | 42057.98| 17130.32| 40.73| 4.35|
|其他业务 | 3616.27| 1238.47| 34.25| 0.37|
├────────────┼─────┼─────┼───┼──────┤
|勘察设计 | 235100.41| 96165.16| 40.90| 53.09|
|综合检测 | 48915.78| 16316.86| 33.36| 11.05|
|低碳及环保业务 | 43101.21| 12218.25| 28.35| 9.73|
|数字及智慧业务 | 42057.98| 17130.32| 40.73| 9.50|
|规划研究 | 41553.23| 18128.57| 43.63| 9.38|
|EPC及项目全过程管理 | 25240.82| 2469.60| 9.78| 5.70|
|其他业务 | 3616.27| 1238.47| 34.25| 0.82|
|其他 | 3222.09| 1148.94| 35.66| 0.73|
├────────────┼─────┼─────┼───┼──────┤
|江苏省内 | 272275.11| 111590.80| 40.98| 61.49|
|江苏省外 | 166916.42| 51986.89| 31.15| 37.70|
|其他业务 | 3616.27| 1238.47| 34.25| 0.82|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勘察设计 | 82260.24| 34238.36| 41.62| 49.54|
|规划研究 | 22858.34| 8921.59| 39.03| 13.77|
|综合检测 | 19569.54| 5332.78| 27.25| 11.79|
|低碳及环保业务 | 18415.53| 6956.75| 37.78| 11.09|
|数字及智慧业务 | 12218.63| 2972.28| 24.33| 7.36|
|EPC及项目全过程管理 | 8199.05| 1526.17| 18.61| 4.94|
|其他业务 | 2532.28| 449.22| 17.74| 1.52|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服务业 | 531354.08| 208040.27| 39.15| 46.29|
|传统业务 | 450109.22| 179977.24| 39.99| 39.21|
|新兴业务 | 81244.86| 28063.03| 34.54| 7.08|
|绿色低碳 | 42214.27| 9420.18| 22.32| 3.68|
|数字智慧 | 39030.59| 18642.86| 47.76| 3.40|
|其他业务 | 3976.05| 760.70| 19.13| 0.35|
├────────────┼─────┼─────┼───┼──────┤
|勘察设计 | 317073.14| 133892.31| 42.23| 59.23|
|综合检测 | 51580.57| 15610.52| 30.26| 9.64|
|规划研究 | 48420.54| 23964.05| 49.49| 9.04|
|低碳及环保业务 | 42214.27| 9420.18| 22.32| 7.89|
|数字及智慧业务 | 39030.59| 18642.86| 47.76| 7.29|
|EPC及项目全过程管理 | 31771.63| 5504.76| 17.33| 5.93|
|其他业务 | 3976.05| 760.70| 19.13| 0.74|
|其他 | 1263.34| 1005.60| 79.60| 0.24|
├────────────┼─────┼─────┼───┼──────┤
|江苏省内 | 323459.87| 140048.09| 43.30| 60.42|
|江苏省外 | 207894.21| 67992.18| 32.71| 38.83|
|其他业务 | 3976.05| 760.70| 19.13| 0.74|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加速推进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环境错综复杂,我国经济却迎难而上,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
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增速较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
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国家
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稳步推进,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立项,预计总投资过万
亿;实质性推动了赣粤运河工程,开展相关预可行性研究。重大工程的推进,不仅
能拉动了相关勘察、设计、科研等领域的发展,还能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带动全国基建市场的回暖。
2、基础设施数字化政策持续落地,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要求日渐清晰2025年3月,住
建部印发《智能建造技术导则(试行)》,首次把BIM与人工智能并列为建筑业全
生命周期数字化交付的核心载体;4月交通运输部会同财政部公示《公路水路交通
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第二批支持区域名单》,并配套印发实施指南,明确以“
智慧扩容、安全增效、车路云/船岸云一体化”为主攻方向,12省年内将完成超200
0公里干线通道数字化改造;5月中央网信办、住建部等十部门发布《2025年数字化
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将“CIM基础平台关键技术攻关、智慧港口与内
河智慧航道建设”列为年度重点任务。
3、美丽中国先行区政策出台,城市与交通领域减排降碳协同推进2025年1月,生态
环境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推动50个左右
美丽城市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改造,推广节能低碳交
通运输工具等。同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态环境部《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
实施意见》,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政策
协同,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打造跨省零排放货运通道等。3月交通运输部等
十部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强交通与能
源基础设施规划协同,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等要求。
4、低空经济政策支持持续加强,行业应用场景日趋丰富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
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
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4月,中央空管委印发专项措施,重
点围绕健全低空管理体系、优化空域资源配置等方面,向全国空管系统部署加强低
空空管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利的空域管理环境。6月,交通运输部下发
《关于组织开展低空无人机应用公路巡查检查先行试验项目的函》,明确了低空经
济在桥梁巡查、边坡巡查、应急抢通、管理支撑等四大场景的应用范围,确定了21
个全国低空无人机应用公路巡查检查先行试验项目名单。
5、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城市发展现代化新模式
202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城市更新要突出
“留改拆增”有机统筹,严控大拆大建,强制老旧小区改造嵌入光伏屋顶与适老化
设施;韧性城市构建聚焦极端气候应对,要求三年内完成50%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升
级,强制新建城区海绵设施全覆盖;城市生命线工程实施智慧化革命,部署燃气、
供水、桥梁实时监测预警系统,2027年前实现重点城市动态风险“一网统管”;交
通发展强化多模式协同,推动轨道、公交、低空出行“三网融合”,试点10个城市
开通无人机物流与空中巴士走廊,同步压缩燃油货车城区通行权。
(二)主营业务情况
华设集团以“让世界更通达、让城市更宜居”为使命,公司在规划咨询、勘察设计
、综合检测、数字智慧、低碳环保、EPC及项目全过程管理等业务领域提供一流的
产品和服务。面对数字时代,公司坚持深耕规划咨询、勘察设计主业的同时,积极
发力数字智慧和低碳环保业务,构建双增长曲线发展格局。公司在交通和城市建设
领域提供全国领先的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融合先进的数字技术、工程技术和行业
洞察,用丰富积淀和技术创新提供卓越成果,造福当代,惠及未来。
1、业务情况
(1)规划咨询业务
公司拥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工程咨询甲级综合资信,依托交通运输部综合交通运
输理论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和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处理及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以高端规划为载体,可提供智库咨询、战略规划咨询及产业策划咨询等产品。同时
,公司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规划联动服务机制,可提供各层级、多专业、多领
域的“咨询+”体系化产品。此外,作为省内国土空间及城乡规划的特色智库,公
司提供国土空间全体系规划咨询、城乡镇村规划设计、城市更新及片区开发产业策
划以及土地咨询等方面的综合解决方案。
(2)勘察设计业务
公司拥有工程行业各领域最高等级资质——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可提供公路、
水运、铁路、民航、城市轨道、市政、建筑、水利等行业领域,从综合规划、项目
咨询、勘察设计到科研开发、检测监测、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
期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3)综合检测业务公司从事公路、桥隧、铁路、轨道、水运、市政、航空、水利
等领域的第三方检测检验技术服务,同时开展数字化技术服务、安全技术服务、绿
色低碳技术服务等业务,为客户提供从建设期到运营期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的检测
检验及健康诊断综合性解决方案。
(4)数字及智慧业务公司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为基础,不断推动数字技术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
提供以基础设施、运营服务、行业治理为核心的全过程数字化解决方案,围绕“低
空经济、车路云一体、智慧公路、智慧港航、智慧运输”等全空间无人交通运输体
系,研发成套智慧能解决方案与产品,构建全面感知、泛在互联、协同运行、高效
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和城市系统。
(5)低碳及环保业务
公司瞄准交通和城市两大领域,重点围绕碳排放服务、智慧能源管理、新能源技术
应用集成等进行系统研发,形成低碳建设监测与评估、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光伏建
筑一体化(BIPV)、“光储充”一体化系统等低碳新能源业务矩阵。同时,公司可
提供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生态环保全过程咨询及工程服务,拥有江苏省生态
环境厅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联合成立的“江苏省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形成了以“双碳”政策研究与碳评估、噪声污染防治、镇村生活污水处理、
流域及河道治理、市政及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为代表的系列产品。
(6)项目全过程管理及商业运营
公司重点在智慧交通、生态环保和智能建造等领域积极拓展总承包业务,在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优先选择以设计牵头、具有技术引领的项目,控
制项目风险。同时,公司选择能力强、信誉好的大型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开展业
务。公司瞄准城市更新及乡村振兴等产业方向,依托"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服务升
级"的产品逻辑,提供交通资产(服务区、客运枢纽)、新社区服务中心、文商旅
融合新模式等领域,从商业策划-设计实施-可持续运营的全流程服务产品。
2、主要经营模式
市场经营方面。公司立足江苏,坚持“走出去”战略,构建全国布局的市场经营网
络,积极推动属地化区域中心建设,并不断加快“国际化”战略落地。全国布局了
长三角、华南、华北、西南、西北经营区域,聚焦京津冀、粤港澳、成渝城市群等
国家战略重点地区,设立区域中心,积极打造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为核心的华南区
域中心,不断提升省外市场生产经营一体化能力。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
香港、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等地设置分支机构,加快对东盟市场的深度拓展。
业务承接方面。公司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成熟运用CRM数字化工具,
打通市场信息,高效匹配公司资源,提升客户转化率及客户满意度。坚持市场可持
续发展和责任营销,通过完备的客户分级管理体系和项目评级制度,做好项目承接
前的利润测算及风险控制,提升承接业务“含金量”。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
招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等相关法律及规定,规范营销
人员行为,设置相应的定期检查和追责机制,定期对员工开展负责任营销培训,加
强员工的合规意识,确保经营过程合法合规。
质量控制方面。公司通过了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版认证,并取得AA
A+认证证书。公司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等标准要求全方位运行,有效保证了
对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职工职业健康及安全风险方面的全面管控,实
现了质量管理精细化水平及管理效能的不断提升,并能够及时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并加以纠正,确保产品和服务的稳定性和高品质。
3、公司市场地位
公司长期致力于在交通与城市建设领域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具备全专业设计能
力,可提供交通及城市领域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在业务领域、人才技术、项目经验
、科研创新、服务品牌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位居国内前列,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
势。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名列前茅,荣膺2022年度“全国勘察
设计行业企业勘察设计收入前100名”第3名、荣登2023十大民营工程设计企业榜首
、2024年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第65名,确立了交通发展与城市建设领域
设计企业的龙头地位,努力打造数智化转型领航企业。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坚定转型,打造创新型科技企业平台
2025年上半年,面对传统勘察设计行业下行周期,公司加速转型发展,坚定“数字
化、产业化、平台化、国际化”战略路径,加速围绕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数字化、
交能融合等领域开展技术布局,持续推进业务转型,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以规划设计为入口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平台加速构建。报告期内,公司传统业务有所
下滑,数字智慧、低碳环保、项目全过程管理及商业运营等业务板块营收及占比同
比均实现增长。
(二)聚焦重点市场,稳定经营大盘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重点市场,夯实长三角、珠三角市场经营基本盘,主动收缩部
分省外市场,获取合同总额近33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江苏省与广东省合同总
额达近27亿元,同比增长超40%,省外市场紧跟国债投放重点省市和业务范围,深
耕开拓,获取合同14.87亿元。成功中标了江苏盐城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建设及运
营(建湖)、昆山市白莲湖低空飞行试验场项目设计、福建厦门市无人机智慧巡查
管理系统开发、沪宁高速数字化转型项目设计、徐州205国道新沂收费站智慧化改
造提升工程设计、江苏常台高速公路尹山枢纽至苏浙省界段扩建工程、盐宝线航道
整治工程、兴东线泰州段航道整治工程、京杭运河淮安四线船闸工程、通苏嘉甬铁
路如东延伸段、福建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四川雅安市芦山县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青衣江流域)建设、新疆塔城市2026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新疆喀什地区农村公路、
新疆焉耆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西藏拉萨市鲁定路、当热路优化改造工程等重要
项目。
(三)数字化业务取得新进展,加速向行业数字化领先企业转型报告期内,公司数
字化工作取新进展,数字化业务合同总额突破1.5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全生命
周期基础设施数字化业务(BIM+CIM)超7000万元,数字建造及智慧业务超8000万
元。公司数字化核心技术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紫坤"“紫图”“紫镜”“紫枢
”“紫灵”“紫链”“紫域”7大数字平台矩阵产品序列正式发布,公司核心竞争
优势持续扩大。同时,业务数字化与数字化业务发展持续深入,在苏通二通道、常
泰未来大桥、广靖高速扩建、徐圩船闸等重点项目中以“数据-模型-设备-算法”
四维融合重塑交通基建数字化范式,持续加强数字设计示范作用,引领行业数字化
转型发展。此外,公司自主研发“低空空地一体智联数字系统”,成功运用在昆山
市白莲湖低空飞行试验场项目,实时采集气象设备、起降场等设施的运行数据,构
建低空数字底座,为飞行计划制定、可信航路设计及场景运营,提供低空飞行的环
境感知与数据支撑能力。
(四)产业化进程成效初显,第二增长曲线持续拓展
报告期内,公司产业化转型成效初显,公司低空经济、低碳环保及新能源、乡村振
兴及新农业、城市更新及商业运营等产业板块订单量达12.23亿元,同比增长128%
。低空经济产业。上半年公司锚定UAM综合服务供应商的发展定位,聚焦规划、建
设、运营、场景开发等领域,打造国内一流低空经济平台型企业,提供低空全链条
业务服务。2025年3月26日,华设低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华设低空科技(苏州)
有限公司、低空产业投资并购基金、低空装备联合研发实验室在苏州揭牌成立。同
时,筹建华设低空智慧起降装备科技公司,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点。报告期内,新
承接低空类相关项目43个,新签业务合同额达到4233万元,同比增长27%,项目重
点围绕国家级城市群,覆盖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业务类型实现建、管、运全覆盖
。其中,公司主持的厦门跨海大桥无人机桥梁养护巡查项目成功入选交通部全国21
个低空示范项目之一。公司从项目咨询—规划设计—项目总集建设,全面参与昆山
白莲湖低空飞行试验场(江苏首个大中型无人机试飞测试场)与盐城市低空飞行服
务中心(建湖)项目。低碳环保及新能源产业。公司通过对基建场景的深刻理解和
多专业协同设计能力,聚焦“场景应用+技术融合+模式创新”,致力于从“工程设
计师”转型为“绿色基础设施系统服务商”。上半年,承接低碳环保及交能融合相
关产业订单达9.5亿元。成功中标广东省阳江市市区污水处理及排水排污管网改造
工程、江苏建兴高速泰州至兴化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江苏连云港至宿迁高速公
路徐圩至灌云段服务区智慧化工程及光伏工程项目。此外,公司主办中国公路勘察
设计协会可持续和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公路绿色可持续技术交流会议,
开展《中国可持续公路基础设施评估评价体系》标准研究制定,探索建立可持续交
通基础设施的华设方案,进一步提升公司低碳产业品牌影响力。
乡村振兴新农业产业。上半年,公司围绕"生态共生农业"新模式,瞄准"规模农业
、未来农业、乡村闲置资产盘活"三大产业方向全面发力,总体种植规模突破5万亩
,通过集约化经营、智能化管理和全产业链优化,推动综合生产成本下降15%以上
,实现8%以上的行业领先利润率。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农业多业态融合创新,以江
西庐山沙湖山基地为示范,通过种养循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碳汇农业等实践,成
功塑造了"华设农业"绿色、科技、高品质的品牌形象。城市更新及商业运营产业。
上半年,公司与南京明商集团合资成立城市更新商业公司,围绕城市更新及可持续
运营相关产业,初步建立投建营一体化标准流程,发布了《社区菜市场3.0白皮书
》,在全省范围探索轻资产服务输出模式。目前正在推进南京市秦淮区光华门菜市
场试点项目,创新性地引入"生鲜+社区服务+社群运营"复合业态,营业额较传统模
式提升25%。此外,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华设资产,多元布局新消费业态,为十余
家政府机关定制咖啡茶饮解决方案。拓展文旅融合产业赛道,与南京六朝博物馆、
南京博物总馆、江苏省人民医院、镇江米芾书法公园及多家景区联合开发文创IP。
自营品牌“九号咖饮”创新“咖啡+文创”模式,已在北京、上海、南京布局20余
家门店,并正式入驻京东外卖平台,服务高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场景。
(五)AI赋能平台化构建,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平台化加速推进,降
本增效成效显著。公司基本搭建了包括云开发平台、知识共享平台、DeepSeek-R1A
I智能体平台等功能模块在内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赋能中台,加速贯通公司数据底
座,赋能生产经营全流程。同时,公司业财一体融合持续深化,项目管理系统生产
与管理协同模块上线运行,建立健全了跨部门合作机制和核算机制,推动事业部虚
拟子公司化改革,提升各事业部人、财、物管理能力,强化公司业财审计和合规风
险管理防控,上半年,公司总体运营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近13%。此外,建设完成
了人工成本自动核算的数据底座,明确人工成本分配总思路及预算、核算的规则,
持续优化薪酬结构。在人效管理方面,初步建立了人效监控管理中台,2025年上半
年,公司总体人均净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12.8%。
(六)国际化业务加速推进,人才团队不断拓展报告期内,公司国际化业务推进逐
步深入,主动跟踪亚行、亚投行等多边银行及中国援外工程项目,成功中标香港青
马大桥增设主缆除湿系统工程、菲律宾马尼拉跨巴士河钢桁架桥及竖井设计等项目
,并在哈萨克斯坦、新加坡、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跟踪储备项目订单近
10亿元人民币。国际化领军人才团队不断拓展,成功引进某国际顶尖咨询公司亚太
区总裁及其团队核心成员,进一步加快融合国际工程咨询经验,显著提升海外项目
交付与风险管理能力。同时,加速本地化市场布局,通过合资、分支机构设立及本
地员工招募,深化属地经营生产能力,上半年新设中亚办公室,成立了蒙古、哈萨
克斯坦及新加坡子公司。此外,通过高频次、高质量的国际化交流,进一步提升华
设品牌在目标市场的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高层领导拜访或接待了希腊、塞尔维
亚、哈萨克斯坦、柬埔寨、香港等国家或地区重要领导及代表,进一步与海外政府
机构、核心业主及国际行业协会建立了高层级对话机制。
(七)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增加发展内驱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科技创新驱动,打通市场洞察-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全
流程创新体系。公司申报的《城轨交通结构在役性能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获2024年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新一代交通运输执法智
能研判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获2024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同时,公司获得申请专利14件,其中发明专利13件(算法、软件类核心发明专利
7件),取得专利授权15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登记软件著作权10件。此外,公
司深度参加第九届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2025)和交通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全程参与展览展示、产品发布、论坛交流等多项活动,全面展示集团在AI+交通
运输、低空经济、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韧性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综合能力
资质高、专业全。公司是国内首家获得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并在主板上市的工程
咨询公司,是以规划设计作为入口的创新科技企业平台,是交通发展与城市建设领
域的全过程技术解决商,拥有工程行业各领域最高等级资质,具有城乡规划编制甲
级、工程勘察综合资质甲级、工程咨询甲级综合资信等,是国内极少数同时具有公
铁水空全方式设计能力的企业。公司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已取得中国工程勘察
设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AAA+级认证。
链条全、入口广。公司可提供公铁水空、城市、乡村、建筑、智慧环保等领域,从
综合规划、项目咨询、勘察设计到科研开发、检测监测、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全产
业链、全生命周期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坚持以规划设计为入口,深耕
基础设施领域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各类项目经验,参与设计了超过7,000公里的高
速公路和5,000公里的干线公路,超过1,000公里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主持或参
与设计了300多座特大型桥梁,其中8座为跨径超过1,000米的跨江大桥,以及70多
座城市景观桥梁;设计了约3,200公里的四级以上内河干线航道和沿海航道,各类
船闸80余座,完成了200余项码头工程及百余项水利工程、海洋工程的设计咨询任
务;承担了1,000多公里铁路设计。
(二)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公司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
入及能力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在创新研发方面积累了较为扎实的基矗公司先后荣
获各类奖项1511项,其中科学技术奖393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0项。同时,
公司建立了“开放引智、激发创新”的科技研发创新制度,有完善的科技基金管理
、科技基础设施管理和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并加大了科技创新投入,营造了良好的
创新氛围,为未来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活力。公司明确了“交通大数据”、“基础设
施数字化”、“智能交通”、“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绿色低碳”等重点研发
方向,每年发布年度自主立项科研项目申报选题指南,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
造核心关键技术和产品,推动产业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科技平台覆盖广。公司目前共有23个部、省级科技平台,包括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
研工作站、1个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1个省级重
点实验室。公司结合创新技术研发合作,着力构建与国内顶尖科研院所、高校、院
士科研团队、信息科技头部企业等创新资源的优良生态圈,成立了“东南大学—华
设集团联合研发中心”、“省产研院—华设集团联合创新中心”、企业研究生工作
站等协同创新平台,并和包括中国工程院、中国公路学会、国家科协、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腾讯、中
电28所在内的30多家机构建立了常态化创新合作机制。
明晰创新产业化路径。公司成立华设创新产业研究院,瞄准数字技术、智能技术、
大数据、新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打造集团核心业务产品线,成为持续引领企业
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核心科技战略力量,形成“市场洞察—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
”的全流程创新体系,培育公司新业务生态,打造公司未来可持续增长核心引擎。
数字化工作取新进展。公司数字化管理委员会统筹推进"业务+管理"双线升级,实
现半年阶段性目标:数字化业务合同总额突破1.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数字化业务
超7000万元,数字智慧业务贡献8000万元,数字化进程持续推进中。同时,核心技
术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紫坤"、“紫图”、“紫镜”、“紫枢”、“紫灵”、
“紫链”、“紫域”7大平台矩阵正式发布,支撑苏通二通道、常泰未来大桥等标
杆工程,以“数据-模型-设备-算法”四维融合重塑交通基建数字化范式,为行业
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三)人才能力
人才质量、结构持续优化。公司瞄准构建“精准选配、赋能成长、有效激励”三位
一体的人才管理机制,围绕公司“数字化、产业化、平台化、国际化”发展路径,
加快推进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优化。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员工5428人,其中硕士
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共172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全集团员工总数的88%。拥有
正高级职称193人,高级职称1292人,中级职称1901人,中级及以上占比近62%。数
字化人才逐年提高,现有约520人,为公司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治理能力战略引领。公司编制印发《集团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2024-2026
年)》,围绕“高质转型,基业长青”,瞄准“规划设计作为入口的创新企业平台
”的目标,坚持走“数字化、平台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道路,不断完善战略
规划体系,基本形成了“战略规划+三年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年度重点计划”的战
略规划体系架构,并按照不同周期进行动态调整、发布和执行。报告期内,各二级
机构在公司战略的指引下,已相继编制印发各部门的三年行动计划。事业合伙人。
以传承为责任、以创新为抓手构建命运共同体,凝聚并赋能志同道合的事业伙伴,
公司建立了事业合伙人计划,制定《合伙人计划管理制度》。未来,集团将有计划
、分步骤地推进事业合伙人机制,打造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激
发组织活力。组织机构优化。适应市场变化,加强内部资源整合,对职能、生产、
技术、市场体系组织机构进行优化整合,总体上形成职能体系2办4中心+生产体系1
8大事业部+营销体系7大区域+产业体系9大直属子公司的组织架构,进一步提升企
业发展效能,促进协同发展。合规风控管理。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体
系,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突出了战略目标引领和责任主体落实,强化业务流程中的
风险内控过程管理要求,依托信息系统加强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推动项目管理、
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分包采购等公司管控系统集成,促进部门间的沟
通与协同,实现风险内控体系与业务信息系统有机融合。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长三角航运发展研究院(江苏)| -| -| -|
|有限公司 | | | |
|中路未来(北京)交通技术研究| 500.00| -| -|
|院有限公司 | | | |
|苏州交投华设设计有限公司 | -| -| -|
|西藏中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500.00| -| -|
|镇江华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 -| -|
|北京华设恒通建设工程有限公| 10500.00| -| -|
|司 | | | |
|华设低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5000.00| -| -|
|华设国际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华设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 2296.58| 40544.73|
|华设(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华设(浙江)交通设计咨询有限| 1000.00| -| -|
|公司 | | | |
|华设生态(深圳)有限公司 | 600.00| -| -|
|华设盐城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 -| -|
|华设盐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 -| -|
|华设设计集团北京民航设计研| 2000.00| -| -|
|究院有限公司 | | | |
|华设设计集团四川工程咨询有| 3000.00| -| -|
|限公司 | | | |
|华设设计集团安全科技(江苏)| 1000.00| -| -|
|有限公司 | | | |
|华设设计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华设设计集团浙江工程设计有| 2040.80| -| -|
|限公司 | | | |
|华设设计集团环境科技有限公| 5375.00| -| -|
|司 | | | |
|华设设计集团腾飞工程咨询有| 5000.00| -| -|
|限公司 | | | |
|华设设计集团菲律宾有限责任| 1200.00| -| -|
|公司 | | | |
|华设资产管理(江苏)有限公司| 1000.00| -| -|
|华鲜生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00.00| -| -|
|南京中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 -| -| -|
|司 | | | |
|南京华设商业发展有限公司 | 300.00| -| -|
|南京地铁运营咨询科技发展有| 500.00| -| -|
|限公司 | | | |
|南京明华城市更新有限公司 | 400.00| -| -|
|南京江宏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 -| -| -|
|司 | | | |
|南京资云九号餐饮管理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南宁华设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200.00| -| -|
|南方海绵城市工程技术(佛山)| 1080.00| -| -|
|有限公司 | | | |
|太仓市低空经济科技发展有限| -| -| -|
|公司 | | | |
|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 1363.61| -| -|
|公司 | | | |
|宁夏华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400.00| -| -|
|宁夏华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安徽省现代交通设计研究院有| -| -| -|
|限责任公司 | | | |
|山东中设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 500.00| -| -|
|司 | | | |
|广东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600.00| -| -|
|扬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1333.00| 1231.89| 57575.87|
|司 | | | |
|江苏三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 -|
|江苏华汇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 -| -|
|江苏华设感知数据科技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江苏华设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 200.00| -| -|
|江苏华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 -|
|江苏卓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4000.00| -| -|
|江苏扬子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 -| -| -|
|司 | | | |
|江苏源驶科技有限公司 | -| -| -|
|江苏狄诺尼信息技术有限责任| 5000.00| -| -|
|公司 | | | |
|江苏省建设材料设备供应有限| 200.00| -| -|
|公司 | | | |
|江苏省新通智能交通科技发展| 1785.00| -| -|
|有限公司 | | | |
|江苏省铁路规划设计研究院有| 200.00| -| -|
|限公司 | | | |
|中德(常州)设计研究中心有限| 160.00| -| -|
|公司 | | | |
|江苏纬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4000.00| 1576.20| 89664.53|
|江苏聚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3300.00| -| -|
|江苏苏通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 200.00| -| -|
|中煤建工中设地下空间科技有| -| -| -|
|限责任公司 | | | |
|泰州城投华设环境治理有限公| -| -| -|
|司 | | | |
|中设设计集团中原建设工程有| -| -| -|
|限公司 | | | |
|泰州海陵华设环境治理有限责| -| -| -|
|任公司 | | | |
|泰州高港华设港城环境治理有| -| -| -|
|限责任公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