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074 国轩高科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0-|306136.3|15284.37|20581.42| 13.75| 2.66| 0.87|
| 23 | 6| | | | | |
├────┼────┼────┼────┼────┼────┼────┤
|2025-10-|311433.4|15026.97|16664.76| 11.96| 1.16| 2.48|
| 22 | 2|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0-26】
国轩高科前三季营收近300亿元 全球产能布局持续加码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10月24日晚,国轩高科(SZ002074,股价42.20元,市值765.40亿元)交出一份营收净利双增的三季报。
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95.08亿元,同比增长17.21%,归母净利润25.3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12亿元大幅增长514.35%。
国轩高科表示,除受公司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影响外,主要系公司早期持有的奇瑞汽车(HK09973,股价33.10港元,市值1909.00亿港元)在港股上市致使公允价值大幅变动影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为8537.77万元,同比增长近50%。
日前,工信部公示申报的第40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国轩高科还将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新车“众07”提供磷酸铁锂电池,该车预计明年上市。
第三季净利润大幅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轩高科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集中于第三季度的利润爆发——归母净利润21.6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434.42%。
不过,这一增长主要来自一笔投资:奇瑞汽车上市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今年9月,奇瑞汽车披露的聆讯资料显示,其于今年1月进行过股权结构调整,调整后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持有奇瑞汽车1.66%股份。
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于港股上市,首日股票就大涨,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港元。
受益于奇瑞上市,前三季度,国轩高科账面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4.48亿元,其中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达24.36亿元。
国轩高科是奇瑞汽车新能源业务的核心电池供应商,双方深度合作。其动力电池用于奇瑞星纪元、风云系列等高端车型上。国轩高科方面称,2025年1~8月,公司已为奇瑞新能源车配套约12万辆。
今年,新能源汽车出货量仍在推动动力电池装机规模增长。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5年1~9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93.9GWh,同比增长42.5%;国轩高科累计装车量26.27GWh,同比增长84.7%,超过行业均值。
在全球市场,国轩高科装机量也在上升。
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691.3GWh,同比增长34.9%;国轩高科以25.1GWh的装车量位居全球第七,同比增长71.8%,市场份额升至3.6%。
加码全球产能扩张
面对动力电池市场的快速增长,国轩高科正加速全球产能布局。
今年前三季度,国轩高科在建工程金额达210.40亿元,较期初的148亿元增长42.16%,公司称主要系本期产线建设投入增加所致。同时,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长,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6.05亿元,同比增长17.10%,为产能扩张和产品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10月22日,国轩高科在南京投资建设的新型锂离子电池(20GWh)智造基地项目正式奠基,该项目总投资达40亿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国轩高科在南京六合地区已累计投资超百亿元,总产能接近50GWh。
与此同时,国轩高科在安徽的产能布局也在推进。此前公告显示,国轩高科拟在安徽省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20GWh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投资总额不超过40亿元。
海外市场布局上,国轩高科的摩洛哥基地取得重要进展。据安徽新闻联播报道,该基地于2025年5月启动建设,当日举办了首区结构封顶仪式。公司此前公告,摩洛哥基地将投资建设年产20GWh高性能锂电池及配套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12.8亿欧元。
除了电池生产基地,国轩高科还在产业链上游布局零碳负极材料项目。10月19日,公司打造的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在内蒙古乌海市正式落地,配套规划建设1GW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年发电量可达17亿度,能够满足40万吨负极材料生产的用电需求,实现年减碳超百万吨。
【2025-10-25】
国轩高科Q3净利暴增1434%背后:扣非净利润仅千万!激进扩张负债超868亿
【出处】时代财经
10月24日晚,A股动力电池公司国轩高科(002074.SZ)交出了“炸裂”的2025年三季度报告。
公告显示,国轩高科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1.14亿元,同比增长20.68%;实现归母净利润21.67亿元,同比增长1434.4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50.70万元,同比增长54.19%。
不过,国轩高科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激增14倍并不是其主营业务带来的贡献,而是公司早期持有的奇瑞汽车(09973.HK)股份因港股上市导致公允价值大幅变动影响。
在这份光鲜的数据背后,公司核心主业的盈利能力却并未同步起飞,一幅“表面亮眼,内涵待增”的图景清晰浮现。
业绩创造“神话”,利润结构失衡
从表面数据来看,国轩高科的三季报确实令人振奋。
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5.08亿元,同比增长17.21%;实现归母净利润25.33亿元,同比增长514.3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537.77万元,同比增长49.33%。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财务数据自然是归母净利润,同比超5倍的增长幅度令人眼前一亮。
国轩高科业绩“神话”源自于对奇瑞汽车的早期投资。根据财报,对奇瑞汽车的早期投资贡献了24.38亿元的投资收益。这笔“意外之财”是推高国轩高科净利润的主要驱动力。
不过,在剔除奇瑞汽车这笔投资收益后,国轩高科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较为孱弱。根据财报数据,前三季度反映国轩高科主业真实盈利能力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不到1亿元,与近300亿元的营业收入相比,这一数字显得格外单薄。
利润结构的失衡在前三季度季度的表现尤为明显。深入成本端,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高达291.01亿元,同比增长18.07%,高于营收增速。
除此之外,国轩高科前三季度的财务费用为10.47亿元,其中利息费用高达11.88亿元,而利息收入仅2.80亿元。由此可见,持续高企的融资成本正在不断侵蚀公司并不丰厚的利润。
“国轩高科经营现金流(增速)接近翻倍,但盈利依赖一次性收益,复购率不强,同时高负债增加杠杆风险。行业竞争激烈,原材料波动可能压缩毛利。”赛泊资本创始人马赛告诉时代财经,“国轩高科营收和现金流改善支撑中长期增长,电池整体需求复合增长超20%,但盈利质量不高。”
据财报,国轩高科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7亿元,同比增长87.72%。
激进产能扩张,资产负债表“隐忧”
然而,国轩高科在主业盈利能力孱弱的情况下,产能扩张反而更加激进。
根据财报数据,前三季度其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71亿元,较上期发生额-37.89亿元进一步扩大。同时,在建工程规模从年初的147.99亿元激增至210.40亿元,增幅高达42.16%。
时代财经注意到,在今年8月底,国轩高科连续宣布扩张产能。其先是计划在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20GWh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投资总额不超40亿元;随后在南京市六合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20GWh新型锂离子电池智造基地项目,投资总额同样不超40亿元。
这种规模的产能扩张,对现阶段的国轩高科来说,显得颇为大胆。
要知道,公司三季度末虽然将资产负债率从上半年末的72.22%降低至71.72%,但在制造业中,这一资产负债率依然属于偏高水平。拆分数据来看,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总负债已经达到868.86亿元。其中,短期借款高达187.1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90.56亿元,但同期货币资金只有143.77亿元,短期偿债压力依然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国轩高科耗费了巨额资金在研发投入上。
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6.05亿元,变动比例为17.10%。结合国轩高科在新技术路线上的尝试,不难看出公司正在多个维度上寻求突破。
东兴证券研报曾指出,国轩高科固态电池进展稳居国内领先阵营,具备切入新业务基础。公司固态电池技术有望协助其推动业务切入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领域。
据时代财经了解,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金石”电池首条中试线已正式贯通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已达90%,实现技术突破,同时已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加速产业化落地。半固态电池方面,“G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续航里程达1000公里。
这些技术突破能否为国轩高科带来差异化竞争优势,仍有待观察。
【2025-10-25】
国轩高科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5.08亿元
【出处】证券日报
10月24日晚间,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高科”)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08亿元,同比增长17.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33亿元,同比增长514.35%。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67亿元,同比增长1434.42%。
据记者梳理,除了业务规模扩大以外,国轩高科前三季度业绩的亮眼表现,主要源于该公司早期持有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汽车”)股份近期在港上市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国轩高科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该公司是奇瑞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电池供应商,双方建立了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该公司为奇瑞汽车旗下捷途、星途、iCAR等多个品牌及国际车型(如JAECOO、OMODA)提供动力电池,覆盖乘用车、商用车等领域。
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国轩高科核心经营层面的盈利能力同样展现出一定韧性。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537.77万元,同比增长49.33%。其中,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50.70万元,同比增长54.19%。
在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国轩高科持续加码研发,为未来发展积蓄动能。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6.05亿元,同比增长17.10%,重点投向磷酸锰铁锂电池与固态电池两大技术路线,形成显著的技术卡位优势。
据记者梳理,国轩高科旗下L600电池具备5C快充能力,预计2025年底实现量产,该产品凭借能量密度与成本的平衡优势,已获得主流车企的批量订单。更具战略意义的是,该公司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实现突破。目前,该公司“金石”电池实验线已正式贯通,产品能量密度可达到300Wh/kg,可支撑1000公里以上续航,计划2026年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有望在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中抢占先机。
国轩高科方面表示,面对动力电池及储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等机遇,公司在国内积极完善产能布局,推进新一代产品量产交付,满足未来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需求。
同时,国轩高科还推进海外项目落地,实现本地化生产,以更好地服务国际市场。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动力电池公司而言,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国轩高科凭借其在磷酸锰铁锂电池的产业化先发优势和固态电池的技术储备,有望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2025-10-25】
股东追踪|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新进国轩高科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国轩高科发布2025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1位股东新进,1位股东退出,1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增加,4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本期持有118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8%。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上期持有134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78%。自持流通股份增加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6.19%至5640万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4.50%至1837万股;Citibank, National Association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23.45%至1629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3.06%至1332万股;华夏沪深300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1.36%至994.1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4.406亿股25.39%不变流通A股南京国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921亿股11.07%不变流通A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5640万股3.25%6.19%流通A股李晨2847万股1.64%不变流通A股李缜2582万股1.49%不变流通A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837万股1.06%-4.50%流通A股Citibank, National Association1629万股0.94%-23.45%流通A股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1332万股0.77%-3.06%流通A股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1180万股0.68%新进流通A股华夏沪深300ETF994.1万股0.57%-1.36%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10-24】
技术突破与市场加码并举,固态电池渐行渐近
【出处】新京报
固态电池产业化再迎新的时间表。
在固态电池的车端应用方面,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于10月23日发布,其中提出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30年实现小规模应用,到2035年有望大规模全球推广,届时电池的综合性能、成本和环境适应性将更贴合消费者需求。
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锂电池技术方向,也是近年政策文件中明确的能源装备发展重点之一。近期固态电池的技术突破频传利好,多个团队提出的不同技术方案有望解决固态电池面临的续航短、电量少等瓶颈。
多项关键技术获得突破,固态电池相关ETF表现活跃
据央视新闻10月16日报道,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 “卡脖子”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100公斤电池的续航有望从500公里续航延长至突破1000公里。
这些技术突破中包括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该技术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为其走向实用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已于10月7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可持续发展》上。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电极的界面接触问题一直是制约其产业化的难题。黄学杰团队在电解质中引入了碘离子,在电池工作时,这些碘离子会在电场作用下移动至电极界面,形成一层富碘界面。这层界面能够主动吸引锂离子,自动填充所有的缝隙和孔洞,让电极和电解质始终保持紧密贴合。这种新设计不仅制造更简单、用料更省,还能让电池更耐用。
另一项技术突破同样在电解质环节。在传统固态电池中,离子传导与离子储存功能分别由电解质和电极材料承担,导致电极/电解质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为解决上述界面难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聚合物体系中,实现了具有分子尺度界面的一体化电极-电解质材料,为提升固态电池电化学性能提供了新方案。
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提速同样在市场的热情态度上得到了验证,多只跟踪固态电池相关概念的ETF产品今年以来表现活跃。
据统计,固态电池概念权重达65%的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159755)近20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超65亿元,截至10月24日年内涨幅已达57.60%。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
固态电池概念成分股占比约40%的招商中证电池主题ETF (561910)近一月日均成交额超3亿元,资金净流入显著,截至10月24日年内涨幅达61.32%。
政策驱动,多地纳入产业规划
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密集出台固态电池鼓励政策无疑也是板块活跃的催化剂。
今年2月份,工信部等8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储能用固态电池发展,提出加快长寿命、高安全性固态电池技术攻关,推动锂电池和钠电池固态化发展。
3月工信部印发的《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首次将全固态电池纳入新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提出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以加速其产业化进程。在4月发布的《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中,工信部还提出要推动制定及发布固态电池等标准子体系,加快全固态电池等标准研制,为固态电池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引。
9月下旬,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亦明确提出,推动建立高安全、高可靠电池储能装备体系,研制长寿命、宽温域、低衰减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关键装备。
北京、上海、珠海等地也已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将固态电池纳入当地产业规划。
“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突破三重驱动,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明确,市场空间广阔。”中金公司研报提出,预计全固态电池有望于2027年实现技术定型和小规模量产,2030年实现商业化量产。机构测算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808GWh,其中2030年半固态电池需求量有望超650GWh,其中动力、储能、EVTOL、消费电子分别对应半固态装机需求为466GWh、90GWh、60GWh、36GWh,渗透率分别为15%、10%、60%、23%。
中银国际研报提出,设备投资是产业落地的前置环节,其订单和收入确认天然早于整车放量。当前固态电池产业整体处于中试和工艺路径确立向产线能力建设过渡的阶段,部分企业已完成关键材料和电化学体系的实验室突破,正加快建设中试或量产线。该机构认为,随着固态电池技术和产业进展加快,上车应用节点临近,对于固态电池的批量化生产提出更高要求。
【2025-10-24】
国轩高科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超17% 即将向大众汽车配套动力电池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王文嫣)10月24日晚,国轩高科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5.1亿元,同比增长17.21%;实现归母净利润25.33亿元,同比增长514.35%。财报显示,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收入101.14亿元,同比增长20.68%。这是公司连续两季营业收入达百亿元。
就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国轩高科表示,除受公司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影响外,主要系公司早期持有的奇瑞汽车股份在港股上市以致公允价值大幅变动影响。
国轩高科是奇瑞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电池供应商,为奇瑞旗下奇瑞、捷途、星途、iCAR等多个品牌及国际车型(如JAECOO、OMODA)提供动力电池,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及船舶等领域。据了解,2025年1-8月,国轩高科配套奇瑞新能源车约12万辆。双方不仅在现有车型上紧密合作,更在新车型开发及国际业务上共同布局,致力于实现长期共赢。
前三季度,国轩高科装机量持续增长。1-9月,国轩高科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6.27GWh,同比增长84.7%,远超行业均速,市场份额为5.33%,较去年同期增长1.2个百分点。9月单月装机量为4.42GWh,市场份额达5.83%。
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1-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691.3GWh,同比增长34.9%。其中,国轩高科装车量达25.1GWh,排在第7位,同比增长71.8%,市场份额升至3.6%。
国轩高科将向大众汽车交付电池。日前,工信部发布第400批次《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大众安徽旗下首款纯电轿车“与众07”搭载了磷酸铁锂电池,电芯来自国轩高科,意味着国轩高科将正式向大众汽车配套动力电池。
此外,国轩高科产能正在稳步扩张中。10月22日,国轩高科在南京投资建设的新型锂离子电池(20GWh)智造基地项目奠基,总投资达40亿元。据悉,国轩高科在南京六合已累计投资超百亿元、总产能近50GWh。
10月19日,国轩高科打造的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正式落地,规划建设的1GW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年发电量可达17亿度,可满足40万吨负极材料生产的用电需求,实现年减碳超百万吨。
国轩高科此前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拟在摩洛哥投资建设年产20GWh高性能锂电池及配套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12.8亿欧元。摩洛哥基地今年5月已启动建设。
【2025-10-24】
财报速递:国轩高科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5.33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25日,A股上市公司国轩高科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25.33亿元,同比增长514.35%。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国轩高科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良好。具体而言,盈利能力、成长能力优秀,营运能力良好。净利润25.33亿元,同比增长514.35%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295.08亿元,同比增长17.21%,净利润25.33亿元,同比增长514.35%,基本每股收益为1.40元。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211.49亿元,应收账款为187.9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7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28.05亿元。存在4项财务亮点根据国轩高科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4个财务亮点,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业绩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平均为57.96%,公司成长性出众。成长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平均为200.55%,公司成长能力优异。成长净资产同比增长率平均为13.11%,公司成长性出色。成长当期净利润同比增长了514.35%,利润增长表现出色。存在3项财务风险根据国轩高科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3个财务风险,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负债付息债务比例为41.69%,债务偿付压力很大。偿债速动比率为0.60,短期偿债能力很弱。存贷双高货币资金为143.77亿,短期借款为187.14亿,有存贷双高风险。综合来看,国轩高科总体财务状况良好,当前总评分为3.33分,在所属的电池行业的101家公司中排名靠前。具体而言,盈利能力、成长能力优秀,营运能力良好。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盈利能力3.664.3115优秀营运能力3.963.8624良好资产质量2.132.0361尚可成长能力4.904.707出众现金流1.090.9982较弱偿债能力0.250.2098较低总分3.223.3325良好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10-24】
国轩高科:第三季度净利润21.67亿元,同比增长1434.42%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国轩高科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101.14亿元,同比增长20.68%;净利润为21.67亿元,同比增长1434.42%。前三季度营收为295.08亿元,同比增长17.21%;净利润为25.33亿元,同比增长514.35%。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大幅上涨,除受公司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影响外,主要系公司早期持有的奇瑞汽车(股票代码:HK.9973)股份因其港股上市以至公允价值大幅变动影响。
【2025-10-24】
固态又推新!欣旺达新一代全固态电池上线,电池ETF涨超2%!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投资情报
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昨日落幕。电池板块作为重要的科技方向之一,今天早盘大幅上攻。
截至9:51,鹏辉能源涨超12%,阳光电源涨4.46%,科华数据、天奈科技、欣旺达涨超3%,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先导智能、国轩高科等强势跟涨,截至发稿电池ETF(561910)涨超2%。
iFinD资金流入数据显示, 电池ETF(561910)昨天单日获资金净流入2020万元,近10个交易日区间净流入额高达8.36亿元。
该ETF跟踪CS电池,标的指数中“固态电池”含量超四成,年内涨幅超过58%。
欣旺达发布400Wh/kg全固态电池
消息面上,据第一财经,10月23日,在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欣旺达推出新一代聚合物全固态电池“欣·碧霄”,能量密度达400Wh/kg,在<1MPa的超低外加压力下循环寿命1200周。欣旺达预计在今年年底建成0.2GWh聚合物固态电芯中试线。欣旺达相关高管称,公司也已经成功开发测试了520Wh/kg能量密度的锂金属超级电池实验室样品。
此外,据财联社,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柳新岩10月23日在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全球电池出货量前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6席,占总出货量的比重达69%。并提出“系统布局新型材料体系、全固态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一代电池研发工作”等四点建议。
亿纬锂能三季度量利齐升,储能电池成为重要增长极
此外,电池ETF(561910)第四大权重股亿纬锂能23日晚间发布三季报公告,实现三季报量利齐升。
根据公告,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168.32亿元,同比增长35.85%,创单季营收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为14.57亿元,同比增长50.70%,环比增长30.43%,盈利质量进一步提升。前三季度来看,公司营收450.02亿元,同比增长32.17%;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单项坏账计提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36.75亿元,同比增长18.40%。
出货量方面,今年前三季度,亿纬锂能动力电池出货34.59 GWh,同比增长66.98%;储能电池出货48.41GWh,同比增长35.51%,成为重要增长极。
机构看好固态电池产业化红利,关注核心锂电设备标的
中银国际指出,随着固态电池技术和产业进展加快,上车应用节点临近,对于固态电池的批量化生产提出更高要求。固态电池产线中,固态电池专用设备是产业化过程中的确定性红利,具备高成长性、高护城河及新一轮价值链重构机会。
东莞证券认为,当前海内外市场储能需求强劲,国内储能电芯供应紧张,头部电池企业全线满产。与此同时,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传统旺季,10月锂电排产环比继续增长。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为产业链的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带来迭代升级的确定性增量需求,在固态电池核心工艺设备环节积极布局的锂电设备公司或值得关注。
在此背景下,电池ETF(561910)跟踪CS电池,标的指数中含约4成固态概念+6成储能概念,对电池产业链布局较为全面。
【2025-10-24】
科技方向确定了,固态新款推出了,电池又要重回主线了?
【出处】财闻
重磅会议落幕,科技地位进一步提升。电池作为重要的科技方向之一,今天早盘大幅上攻。
截至10月24日9:51,鹏辉能源(300438.SZ)涨超12%,阳光电源(300274.SZ)涨4.46%,科华数据(002335.SZ)、天奈科技(688116.SH)、欣旺达(300207.SZ)涨超3%,宁德时代(300750.SZ)、亿纬锂能(300014.SZ)、先导智能(300450.SZ)、国轩高科(002074.SZ)等强势跟涨,电池ETF(561910)目前涨1.91%。
本站iFinD资金流入数据显示,电池ETF(561910)昨天单日净流入2020万元,近10个交易日区间净流入额高达8.36亿元。该ETF跟踪CS电池,标的指数中“固态电池”含量超四成,年内涨幅超过58%。
欣旺达发布400Wh/kg全固态电池,重要部门支持固态技术产业化
消息面上,10月23日,欣旺达在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宣布,推出新一代聚合物全固态电池“欣·碧霄”,引发行业关注。据了解,该电池能量密度高达400Wh/kg,较主流液态电池提升超过30%,且低温性能同样优异。
此外,欣旺达预计2025年底建成0.2GWh聚合物固态电芯中试线,为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同日,重要部门提出要强化技术创新,重点布局全固态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前沿技术,加速新技术的落地转化、产业化进程。重要会议落幕后发布公报,强调“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未来5年科技或仍位于首要地位,电池技术也属于重要科技方向之一。
亿纬锂能三季度量利齐升,储能电池成为重要增长极
此外,电池ETF(561910)第四大权重股亿纬锂能23日晚间发布三季报公告,实现三季报量利齐升。
根据公告,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168.32亿元,同比增长35.85%,创单季营收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为14.57亿元,同比增长50.70%,环比增长30.43%,盈利质量进一步提升。前三季度来看,公司营收450.02亿元,同比增长32.17%;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单项坏账计提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36.75亿元,同比增长18.40%。
出货量方面,今年前三季度,亿纬锂能动力电池出货34.59 GWh,同比增长66.98%;储能电池出货48.41GWh,同比增长35.51%,成为重要增长极。
机构看好固态电池产业化红利,核心锂电设备价值凸显
中银国际指出,随着固态电池技术和产业进展加快,上车应用节点临近,对于固态电池的批量化生产提出更高要求。固态电池产线中,固态电池专用设备是产业化过程中的确定性红利,具备高成长性、高护城河及新一轮价值链重构机会。
东莞证券认为,当前海内外市场储能需求强劲,国内储能电芯供应紧张,头部电池企业全线满产。与此同时,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传统旺季,10月锂电排产环比继续增长。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为产业链的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带来迭代升级的确定性增量需求,在固态电池核心工艺设备环节积极布局的锂电设备公司或值得关注。
在此背景下,电池ETF(561910)跟踪CS电池,标的指数中含约4成固态概念+6成储能概念,对电池产业链布局较为全面,或为把握产业链β机遇的优质选择。
【2025-10-24】
国轩高科: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1.53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国轩高科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1.53亿元,当前融资余额30.6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23%,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3152843686.00205814234.003061363617.002025-10-22150269734.00166647560.003114334165.002025-10-21229720790.00194176593.003130711991.002025-10-20284726379.00232304670.003095167794.002025-10-17173722472.00247869305.003042746085.00融券方面,国轩高科10月23日融券偿还8700股,融券卖出2.66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10.8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4%,融券余额572.96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31108422.00362529.005729625.002025-10-22482212.001030936.004971772.002025-10-21400425.00893580.005597520.002025-10-20781758.00395082.006073335.002025-10-17328212.00510552.005482356.00综上,国轩高科当前两融余额30.67亿元,较昨日下滑1.67%,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3国轩高科-52212695.003067093242.002025-10-22国轩高科-17003574.003119305937.002025-10-21国轩高科35068382.003136309511.002025-10-20国轩高科53012688.003101241129.002025-10-17国轩高科-74545863.00304822844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3】
固态电池“凶猛”:续航破1000公里,成本是液态电池5-10倍
【出处】时代周报
新能源汽车一路狂奔,动力电池是“心脏”。当传统锂电池逼近性能天花板,全行业的眼光都投向了固态电池。而进入2025年,它的发展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
2024年底,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就已经将固态电池列为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之一。
张永伟表示,全固态电池当前处于核心技术突破和验证阶段,有望在未来2-3年完成小批量上车,“整车厂已经投资固态电池,传统电池企业更不会放弃,电池行业新势力也在靠固态新赛道力图重塑电池产业格局。”
在此背景下,车企、电池巨头纷纷下场,一场围绕新技术的“跑马圈地”已然开启。
比如,宁德时代提到其主攻硫化物路线,目前已进入20Ah样品试制阶段,并将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扩充至超1000人;太蓝新能源提出了“4321”固态电池减材制造理念;国轩高科全固态金石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并已启动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容百科技固态电解质业务聚焦在硫化物与卤化物两大技术路线,第一代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产品处于吨级验证阶段,计划年内完成材料定型等。
10月初,人民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100公斤重的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
在技术持续突破的大背景下,行业预测,到2027年全固态电池开始装车,预计到2030年可以实现量产化应用。
不过,尽管全固态电池凭借其性能优势已受到全产业链企业的高度关注,成为行业聚焦的热点方向,但该技术现阶段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部分核心技术细节仍需持续打磨优化;另一方面,高生产成本也成为制约其快速推进的关键因素。
固态电池赛道,巨头云集
当前的固态电池赛道巨头云集。从产业链上游到下游,再到国际市场,各类头部企业均在积极布局。
上游材料端企业积极行动,推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从实验室走向商用。
5月,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发布了针对固态电池材料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央研究院院长李子坤博士指出,3D多孔锂碳复合材料、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核心材料已不再是蓝图,而是具备商用能力的成熟方案;同月,恩捷股份子公司在玉溪投建3亿元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1000吨相关材料;10月,中自科技的“先进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固态电池中试平台”入选成都高新区中试平台名单,为技术成果转化搭建了关键桥梁。
产业链中游的电池制造企业同样紧跟步伐,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南都电源、亿纬锂能、德尔股份和欣旺达等头部企业均已入局。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即便都是电池制造企业,大家在固态电池研发方面的路线和技术,又都不完全一样,呈现多元化特点。比如,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主要走的是硫化物路线;德尔股份和欣旺达走的是聚合物复合路线;南都电源则选择了氧化物路线。
在实际应用端,车企们纷纷公布固态电池的落地时间与技术突破,加速推进量产上车。
10月20日,东风汽车发文表示,东风汽车已构建自主可控的固态电池供应链体系,相继掌握了电解质、隔膜、原位固化等核心技术,形成了240Wh/kg、350Wh/kg固态电池产品,最高续航里程也已成功突破1000公里。
长安汽车今年将首发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样车,2026年进行规模化的装车验证,2027年逐步量产。“现在指标大概是400Wh/kg,上车之后续航大约1500公里,安全性比现在最安全的液态电池还要再提高70%。”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表示。
此外,吉利计划2026年量产搭载400Wh/kg能量密度的全固态电池;上汽集团新一代全固态电池将在今年底量产装车,2027年“光启电池”正式落地;广汽集团计划2026年固态电池将在昊铂车型上搭载等。
据时代周报不完全统计,目前奇瑞、吉利、上汽、广汽、比亚迪、东风等头部传统整车厂均已下场布局固态电池。
国际巨头也不甘示弱。丰田计划最早在2027年推出首款搭载量产全固态电池技术的车型;三星SDI的固态电池技术聚焦硫化物路线,计划2027年实现量产;奔驰搭载全新固态电池的测试车已开启道路试验。
发展很快,但“拦路虎”不容小觑
回顾我国固态电池的快速发展,关键节点始于2024年,且在2024年下半年有了大踏步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申请的全固态电池专利快速增长,是日本的三倍。
从理论上来讲,与液态电池相比,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更强,充电速度更快。车百智库最新调研报告《全固态电池有望引领新一轮电池革命》指出,当前液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已接近上限(约350Wh/kg),而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有望突破500Wh/kg。
更重要的是,固态电池的安全性更好,其解决了当前液态电池易燃的问题。
这也是全产业链企业积极参与其中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随着“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相关技术的突破,固态电池似乎马上要进入下一个阶段。
但事实上,想要从实验室到真正的规模商用化,摆在当前固态电池面前的“拦路虎”,不止一只。
成本问题首当其冲。
贝特瑞集团研究院固态电池项目负责人杨成林表示,全固态电芯成本达到5元/Wh。
以此计算,其成本是主流液态锂离子电池(即“液态电池”)0.5元-0.55元/Wh的10倍左右。以80kWh的电池包为例,仅电芯成本,固态电池就高达40万元左右,相比液态电池的4万-4.4万元,要高出35.6万元以上。
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也曾公开表示,全固态电池虽潜力巨大,但目前成本仍为液态电池的5-10倍,量产仍面临材料、工艺、产业链等多重挑战。
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公布的数据,2025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均价为15.8万元。也就是说,固态电池仅在材料方面多出来的成本,就可以买两辆新能源车还有结余。
此外,运行压力要求也是固态电池与当前液态电池差异显著、且需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难点。
全固态电芯因采用固态电解质(如硫化物、氧化物等),其离子传导效率对电极与电解质的界面接触紧密程度要求极高。因此,全固态电芯运行时需维持兆帕级(MPa)的压力环境,这也是“硬性门槛”。
对比来看,当前液态电池,因为电解质为液态电解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无需额外施加压力即可实现稳定的离子传导。因此,液态电池的运行对外部压力几乎无特殊要求。
此外,前文提及的全固态电池多条技术路线,目前尚未在行业内形成统一标准与共识。无论是硫化物路线、氧化物路线,还是聚合物路线,它们虽各有优势,但也均存在明显弊端。
宁德时代创始人、董事长曾毓群曾直言,一些车企过度宣传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度,实际上是在误导公众和投资者,“所谓的2025年要大规模应用固态电池,这话不负责任。固态电池从实验室样品到量产至少需要8-10年时间。”
曾毓群强调,“目前所谓的‘固态电池’多数是半固态或准固态,仍然含有一定比例的液态电解质,与真正的全固态电池有本质区别。”
【2025-10-23】
概念动态|国轩高科新增“乡村振兴”概念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10月23日,国轩高科新增“乡村振兴”概念。据本站数据显示,入选理由是:2025年8月30日公告:2025 年上半年, 公司在安徽金寨县汤家汇镇泗道河村建成首个光储一体化示范公益项目, 采用“自发自用、 余电上网”模式运行, 打造乡村智慧能源应用场景, 捐赠项目价值 90 万元, 此项目年发电量将近 5.2 万度, 预计每年减少 30.21 吨碳排放; 公司及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稳就业政策,通过实施乡村就业帮扶, 累计提供就业岗位 5,000 多个; 公司子公司柳州国轩定向购买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粽子, 总计支出 10.6 万元。该公司常规概念还有: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锂电池概念、融资融券、华为概念、深股通、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回收、储能、飞行汽车(eVTOL)、低空经济、数据中心、换电概念、钠离子电池、长安汽车概念、两轮车、风电、人工智能、海工装备。
【2025-10-23】
国泰海通:我国新能源重卡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海内外电动重卡市场驶入增长快车道
【出处】智通财经
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电动重卡市场实现高速增长,渗透率持续提升。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达13.78万辆,同比增长184%,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24.21%。与此同时,尽管欧美地区现阶段重卡电动化水平相对较低,但在碳排放考核趋严与补贴政策支持的驱动下,其增长势头也已初步显现。随着电动重卡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其将为锂电行业带来广阔的增量空间,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企业有望从中受益。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中国:以旧换新政策驱动,新能源重卡市场驶入增长快车道
在以旧换新政策与终端售价下降的双重推动下,2024年我国新能源重卡市场实现高速增长,销量达8.21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40%;渗透率达13.61%,同比实现翻倍。2025年以来,随着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加码,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达13.78万辆,同比增长184%,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24.21%。随着新能源重卡在经济性与环保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预计2026年渗透率将提升至35%,2027年有望突破50%。
欧洲:碳排放考核推动重卡市场电动化进程
2023年以来,在碳排放考核趋严、AFIR等政策落地,以及新车型供给增加的共同推动下,欧洲重卡市场电动化进程持续加速。2023年,欧洲电动重卡销量超3000辆,同比增长约三倍,渗透率突破1%。2024/2025H1,电动重卡销量分别达4291/2410辆,同比增长35%/13%,渗透率提升至1.4%/1.6%。从区域分布来看,德国、法国、荷兰等西欧国家电动重卡市场增长较快,而南欧与东欧地区仍以柴油重卡为主。
美国:现阶段重卡电动化水平相对较低
目前美国重卡市场的电动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渗透率不足1%。但在清洁重型车辆补助计划、税收抵免等政策的推动下,美国电动重卡市场已初显增长势头。2024年,美国电动重卡销量达1103辆,同比增长34%,较2022年增长约4倍。
推荐标的
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国轩高科(002074.SZ)、亿纬锂能(300014.SZ)、中创新航(03931)、湖南裕能(301358.SZ)、紫金矿业(601899.SH)、龙净环保(600388.SH)、天赐材料(002709.SZ)。
风险提示
基础设施建设不及预期;补贴政策不及预期。
【2025-10-23】
国轩高科: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1.50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国轩高科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1.50亿元,当前融资余额31.1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32%,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2150269734.00166647560.003114334165.002025-10-21229720790.00194176593.003130711991.002025-10-20284726379.00232304670.003095167794.002025-10-17173722472.00247869305.003042746085.002025-10-16213398584.00242915342.003116892918.00融券方面,国轩高科10月22日融券偿还2.48万股,融券卖出1.16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8.22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7%,融券余额497.18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2482212.001030936.004971772.002025-10-21400425.00893580.005597520.002025-10-20781758.00395082.006073335.002025-10-17328212.00510552.005482356.002025-10-161215823.00542703.005881386.00综上,国轩高科当前两融余额31.19亿元,较昨日下滑0.5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2国轩高科-17003574.003119305937.002025-10-21国轩高科35068382.003136309511.002025-10-20国轩高科53012688.003101241129.002025-10-17国轩高科-74545863.003048228441.002025-10-16国轩高科-28820116.00312277430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2】
动力电池出海凶猛:规划产能超400GWh,相当于海外再造一个“宁德时代”
【出处】时代周报
在欧洲制造的BBA,用的也是中国电池?
今年9月,全球顶级车展之一——慕尼黑车展在德国慕尼黑开幕,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惊艳全场,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参展,并同步在欧洲发布新的技术产品或公布新的布局。
在产品出海的同时,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已在海外多个国家或地区建厂,推动当地化生产。此前,这些动力电池企业已实现全球化合作,为奔驰、宝马、大众汽车、特斯拉、通用汽车、丰田汽车等全球化车企提供动力电池。
这使得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贡献了全球过半的动力电池装机量。据SNE数据,今年1-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的企业中,有6家为中国企业,依次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电池)、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以及蜂巢能源。
动力电池出海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的关键一环。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下,动力电池玩家纷纷拓展海外市场,在当地建厂成为重要选择。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动力电池产业海外本土化发展面临多重挑战,甚至还面临与新能源汽车出海建厂不同的难题。
到海外,再造“宁德时代”
从最早的把电池卖出去,到当下主动走出去并扎根当地,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正在迅速深化海外布局。在这其中,实现本土化制造是不少玩家完成海外产业链的最后一环。
在今年2月,中创新航首座海外电池工厂在葡萄牙锡尼什市开工。官方介绍称,这座工厂是行业首座零碳数智化(AI)超级工厂,涵盖电芯、模组和电池包生产环节,将生产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品。
中创新航将这座工厂视作在欧本土化生产的主阵地,斥资约20亿欧元(约合165亿元)打造,一期年产能达15GWh,预计于2027年开始交付电池产品。
今年上半年,总部位于惠州的亿纬锂能宣布在欧扩张取得关键进展——亿纬锂能匈牙利项目已收到建筑许可决定,公司已经开始全面推进建设工作,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
亿纬锂能匈牙利项目是亿纬锂能在欧洲的首个电池工厂项目。9月,该项目的机电设备正式进场,标志土建工程进入关键阶段。亿纬锂能表示,这座工厂专注生产大圆柱动力电池,产品将直接供应给宝马集团位于同一城市的德布勒森工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时代周报记者制图
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的海外布局更加广泛。宁德时代欧洲区总经理对外称,该公司在匈牙利的新工厂预计于2026年年初前投产。据悉这座工厂投资金额达7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04亿元),客户为宝马、Stellantis和大众汽车等欧洲大型车企集团,规划年产能为100GWh。
此外,宁德时代斥资1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9亿元)建成的德国工厂已建成投产,规划产能14GWh,主要面向欧洲车企客户。宁德时代还在西班牙投资约4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39亿元)建厂,计划2026年底投产磷酸铁锂电池,年产能50GWh,配套Stellantis的欧洲车型。
国轩高科、瑞浦兰钧、远景动力等动力电池企业也在加速海外布局。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还分别依托海外股东,各自在大众集团所在地德国、日产汽车所在地日本等地建厂,借力外部力量出海。
据时代周报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厂商已在海外超13个国家布局制造工厂,整体规划产能接近400GWh。这个数字超过了宁德时代2024年全年全球339.3GWh的动力电池装机量。
至此,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出海已形成研发、制造、销售及投资的全链条布局。
既是蓝海,也有挑战
动力电池产业出海,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在业内人士看来,动力电池企业出海不仅利于其全球化发展,包括获得更多海外客户、降低海外市场准入难度等,也与自主品牌车企海外本土化生产相辅相成。尤其是后者纷纷在海外建厂来减少贸易壁垒的当下,动力电池企业和自主品牌车企能够相互促进发展。
这也是中外产业交流、共建的新范式,颇受当地政府欢迎。在上述多个工厂开工或奠基的时候,不少当地政要还出席见证。
2025年1-8月全球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 图片来源:SNE Research
不过动力电池产业出海也面临多维度的考验,包括但不限于成本、基础设施、文化与环境等层面。
在成本层面,按照国海证券测算,海外建设单GWh生产线的成本至少是国内的3倍。同时以德国、匈牙利等地建厂投入计算,单GWh产能投资高达6亿-9亿元。加之海外人力及其他生产要素成本更高,导致本地化生产意味着总体成本上升和利润率下降。
因此,上述多个工厂投入资金均接近甚至超过百亿元人民币。而颇高的海外建厂成本也成了后来者必须跨过的一道门槛。
成本的增加也体现在时间和效率上。电池厂从审批到投产耗时也不尽相同,国内可能需要1-2年,海外可能长达3-4年。这不仅意味着厂商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获得回报,漫长的建设周期还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此外也有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早先计划海外建厂,但经评估后认为海外建厂难度与收益不匹配,开始考虑替代方案。“以前倾向于海外建厂,现在发现行不通,正在讨论怎么干更合适。”国内某动力电池企业从业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称,其所在企业正在大幅调整出海策略。
该人士所在的企业评估认为,相对于国内有成熟的上下游供应链体系,海外几乎是从0做起,出海的成本几何式递增。同时以欧洲为主要市场的出海方案中,当地文化、环保等观念与国内大相径庭,难以复制国内的建设效率和成本。
此外,欧洲主要车企的电动化转型态度摇摆不定也给动力电池企业的海外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出海面临的挑战十分多样化,但其实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都是常态。“只要谋发展、必然有困难。”一位浙江的动力电池企业从业者对记者说:“但动力电池产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样,只有走出去,才有机会再进一步。”
【2025-10-22】
一汽解放总经理于长信到访国轩高科
【出处】国轩高科官微
10月21日,一汽解放总经理于长信一行到访国轩高科中国总部,与公司执行总裁王启岁等开展座谈交流。双方围绕商用车新能源行业发展、电池技术创新与供应链协同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应对行业机遇与挑战,推动中国商用车绿色转型进程。
王启岁对一汽解放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陪同于长信一行参观了国轩高科展厅与验证院,系统讲解了公司发展历程、技术体系与产品布局。期间,他重点介绍了国轩在商用车动力电池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与应用实践,展现了国轩高科以技术创新驱动整车伙伴实现市场突破的能力与决心。座谈会上,双方进一步围绕商用车技术升级、前瞻布局、市场份额提升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于长信高度赞扬了双方前期已取得的合作成果。他表示,整车企业与动力电池企业“命脉相联”,应携手把握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新机遇,共同应对新挑战。他强调,电池技术是新能源商用车发展的核心环节,行业正致力于解决大电量、快充和适用性等关键技术难题,期待双方在技术升级、市场拓展、产业链协同与售后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
合作以来,国轩高科已为一汽解放商用重卡累计配套电池近5000套,产品覆盖J6L、J6P、JH6、JM6等主力车型。以此为基础,双方战略合作将迈入新阶段。接下来,国轩高科将充分发挥在电池研发与全产业链整合方面的优势,与一汽解放的整车制造及市场引领能力深度融合,共同致力于新一代新能源重卡产品的联合开发与海外市场开拓,驱动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国商用车绿色转型,为实现绿色、智能、共享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2025-10-22】
概念动态|国轩高科新增“海工装备”概念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10月22日,国轩高科新增“海工装备”概念。据本站数据显示,入选理由是:根据2025年10月20日互动易: 公司输配电设备产品包括高低压开关成套设备、电器数字化设备、配网智能化设备、10~35kV各类断路器、储能机柜等。在海上风电等海洋领域有0.4kV~35kV 配电开关柜的应用。该公司常规概念还有: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锂电池概念、融资融券、华为概念、深股通、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回收、储能、飞行汽车(eVTOL)、低空经济、数据中心、换电概念、钠离子电池、长安汽车概念、两轮车、风电、人工智能。
【2025-10-22】
国轩高科: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2.30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国轩高科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2.30亿元,当前融资余额31.3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28%,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1229720790.00194176593.003130711991.002025-10-20284726379.00232304670.003095167794.002025-10-17173722472.00247869305.003042746085.002025-10-16213398584.00242915342.003116892918.002025-10-15208748064.00270903847.003146409676.00融券方面,国轩高科10月21日融券偿还2.12万股,融券卖出95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0.0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4%,融券余额559.75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1400425.00893580.005597520.002025-10-20781758.00395082.006073335.002025-10-17328212.00510552.005482356.002025-10-161215823.00542703.005881386.002025-10-151047000.001000932.005184744.00综上,国轩高科当前两融余额31.36亿元,较昨日上升1.1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1国轩高科35068382.003136309511.002025-10-20国轩高科53012688.003101241129.002025-10-17国轩高科-74545863.003048228441.002025-10-16国轩高科-28820116.003122774304.002025-10-15国轩高科-61999285.00315159442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2】
一汽解放与国轩高科开展座谈交流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10月22日电,据“一汽解放”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21日,一汽解放与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交流座谈会在合肥举行。双方围绕商用车新能源行业发展、电池技术升级与供应链协同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应对市场机遇与挑战。本次交流标志着一汽解放与国轩高科进入更紧密的合作阶段。双方将通过整合一汽解放的整车优势与国轩高科的电池资源,引领中国商用车绿色转型发展。
【2025-10-22】
锂电材料供需逆转 六氟磷酸锂价格跳涨 磷酸铁锂产能利用率进入繁荣区间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锂电材料供需逆转 六氟磷酸锂价格跳涨
磷酸铁锂产能利用率进入繁荣区间
日前,锂电市场旺盛的需求向上游传导,主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大涨,磷酸铁锂产能利用率攀升。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9月15日以来,六氟磷酸锂价格已上涨44%,尤其是最近十天左右跳涨33%。光大证券研究所研报分析,涨价的核心驱动因素是强劲的需求复苏与供给端的紧张格局。磷酸铁锂价格虽未出现大幅拉涨,但据则言咨询统计,9月磷酸铁锂产业产能利用率为73.46%,进入繁荣区间。磷酸铁锂头部企业如湖南裕能、富临精工、国轩高科等继续满产,二梯队中前期尚有闲置产能的企业逐渐重新开启,奔向满产。
六氟磷酸锂价格近期跳跃式上涨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10月21日六氟磷酸锂平均价格(长江综合)达到80750元/吨,较9月15日的55900元/吨上涨44.45%。
尤其是国庆中秋假期后涨势迅猛,10天左右急速拉升33.14%,每吨价格上涨20100元。
“自9月中旬以来,六氟磷酸锂价格打破了长期的横盘整理态势,开启快速上行通道,最近更是出现了跳跃式上涨。”光大证券研究所回顾称。
一位电新分析师对上海证券报记者称,六氟磷酸锂未来还可能继续上涨,其近期从产业交流中获悉,电解液客户预期散单价可能较快达9万元/吨。
光大证券研究所认为,本轮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的核心驱动因素是强劲的需求复苏与供给端的紧张格局。下游电解液和电池制造商的需求显著回暖,而上游的六氟磷酸锂生产商此前在行业低谷期普遍采取了谨慎的生产策略,并未有显著的产能扩张,当前市场上大部分厂家基本处于满产状态,供应增幅较小。
该机构称,当前六氟磷酸锂行业库存已基本见底。即便生产商现在开始启动扩产计划,新产能的建设和达产至少需要一年时间,短期内有效供给增量依然缺乏,六氟磷酸锂市场将进一步缺货。
我国六氟磷酸锂产能行业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于天赐材料、多氟多、天际股份、石大胜华等主要厂商。据公开资料,天赐材料产能最多,具备约10.5万吨/年六氟磷酸锂产能,电解液全球市占率超35%。多氟多产能约为6万吨/年,石大胜华产能约为3.7万吨/年,天际股份产能约为3.7万吨/年,新宙邦投资的石磊氟材料现有六氟磷酸锂产能为2.4万吨/年。
天赐材料曾于9月23日披露一项高达80万吨的电解液合作协议,80万吨相当于现有年产能的近8倍。签约对方为储能头部企业瑞浦兰钧,协议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
磷酸铁锂产能利用率进入繁荣区间
磷酸铁锂作为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在我国动力电池装车中市占率已超过80%,并且几乎占据储能电池全部市场份额。由于动力和储能是锂电池目前最大的两个下游市场,这意味磷酸铁锂在如今锂电池正极材料中属当之无愧的主流。
在市场需求的强势拉动下,磷酸铁锂相关企业产能利用率明显攀升,年初还低迷的开工率如今已进入繁荣区间。
据则言咨询10月1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9月磷酸铁锂统计产量为35.84万吨,环比增长9%。当月旺季行情延续,叠加铁锂供需关系走向反转,涨价现象频发,电池厂多有低价囤货需求,供销两旺,铁锂产销继续创新高。
“9月产能利用率为73.46%,环比增加3.6个百分点,进入繁荣区间。”则言咨询分析。
则言咨询将磷酸铁锂产业梯队划分为:一梯队包括富临精工、湖南裕能两家公司,二梯队包括德方纳米、万润新能、龙蟠科技、安达科技、四川协鑫、友山科技等。该机构分析,除头部企业继续满产以外,二梯队中前期尚有闲置产能的企业已逐渐重新开启,奔向满产。现有产能闲余更多集中在三四梯队或者以二代品为主的企业中。
从价格看,9月因为铁锂缺货导致加工费上调明显,主流报价上移1000元/吨至2000元/吨。同时,由于部分电池厂不接受涨价,出现显著的供应商调整现象。
则言咨询称,10月磷酸铁锂旺季延续,抢料现象变得普遍,预计产销将继续创新高,开工率继续上移。
前述电新分析师称:“锂电供需关系不断向好,出现‘供需逆转’的环节盈利水平将有非线性修复。预计11月至12月,头部电池公司将锁定更多长单。大单可能导致锂电材料进一步普遍涨价。”
【2025-10-22】
高端产能供不应求 锂电龙头忙扩产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高端产能供不应求
锂电龙头忙扩产
10月20日晚,宁德时代举办线上业绩说明会,公司高管介绍,为应对客户激增的订单需求,公司正全力推进全球产能建设。当天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41.86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归母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21%。
“电池产能现在比较紧张,应该说,高端产能一直就紧张。”亿纬锂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记者调研了解到,最为紧张的是储能市场。在储能领域,头部电芯厂商的生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第二梯队厂商的产能利用率普遍超过80%。
巨大的需求带来新一轮扩产行动。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二季度以来,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龙头企业纷纷启动新的产能建设。受益于大圆柱电池的供不应求,多氟多的电池产能从2024年底的8.5GWh提升至2025年底的22GWh,2026年计划进一步扩产。
龙头企业加速扩产
宁德时代正全力推进全球产能建设。
9月30日,洛阳市伊滨区发布消息,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二期项目电芯工厂、电池包工厂近日正式投产。该项目二期规划包括3条电芯产线、10条PACK产线,全面达产后年产能将增加30GWh。伊滨区此前发布消息称,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三期、四期项目核心区生产厂房主体钢结构施工正在加紧进行,年底前核心厂房将主体封顶。
9月8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由宁德时代在厦门投建的“时代高性能锂电池项目”完成签约,规划建设年产能约80GWh的全智能化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线。
今年7月底,宁德时代山东东营锂电池基地正式开工,项目投资80亿元,一期建设40GWh锂电池绿色制造基地。同月,宁德市生态环境局对“时代一汽动力电池项目(一期技术改造)工程报告表”进行公示,该项目将对年产10GWh的时代一汽动力电池项目进行产能扩建。
不止是宁德时代在扩产。
今年8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披露了比亚迪新增“郑州动力电池生产线扩充项目”“郑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液冷板生产线建设项目”两个扩建项目,其中郑州动力电池生产线扩充项目总投资50亿元。今年4月底,长沙弗迪电池有限公司PACK产线扩建项目获得环评批复。
同在今年8月,国轩高科宣布同步推进江苏南京新型锂离子电池智造基地与安徽芜湖新能源基地项目,两个项目投资总额均为40亿元,拟分别建设年产20GWh新型锂电池产线和动力锂离子电池产线及配套项目。
“预计到今年底,多氟多将形成近22GWh的产能,根据市场需求情况,2026年有进一步扩大产能的准备。”日前,多氟多新能源公司总经理许飞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查询,至2024年底,多氟多电池产能约为8.5GWh。
今年二季度以来,还有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珠海冠宇、清陶能源等多家电池厂启动扩产。据上证报资讯不完全统计,今年第三季度,锂电池产业签约扩产项目达到19个,公布的投资金额超过747亿元。
技术引领新一轮扩张
新一轮的扩产,与前几年的全行业扩张,有哪些不一样?
“头部集中,规模加码。”有锂电产业观察人士评价,本轮锂电企业的扩产更像是非理性扩张后的结构性优化。多位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的锂电产业人士表示,此次产能扩张背后,有清晰的市场需求和技术逻辑在驱动。
一方面,下游市场需求仍在快速增长。今年1月至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1%。
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调研统计,2025年第三季度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165GWh,同比增长65%。2025前三季度合计出货量为430GWh,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随着欧洲户储回温叠加澳洲户储爆发,在头部企业大储电芯满产满销的挤压及小储电芯扩产不及时的背景下,户储电芯出现结构性“缺芯”的现象。
另一方面,技术快速迭代,龙头企业需要更新产能建立新的护城河,核心逻辑已从单一的规模扩张转向技术升级。
今年8月,多氟多自主研发的“氟芯”大圆柱电池单月出货量突破1000万支,对应装机规模超1GWh。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所有产线都在满负荷运转,订单已经排到明年。”
“电池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头部公司布局早、深耕长、规模大,但真正赚钱的只有一两款产品。”多氟多新能源公司总经理许飞介绍,公司此前也曾在软包和方形电池领域广泛布局,最终选择了深耕大圆柱这一赛道,并瞄准20Ah至100Ah之间的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储能和轻型车三大核心应用场景,逐步构筑起核心竞争力。
大容量电芯也带来一轮升级需求。今年以来,以314Ah为代表的300+Ah电芯在全球大储、工商储、户储等场景全面替代280Ah,市占率超65%。另外,500Ah+电芯进入量产倒计时,280Ah老旧产线被迫“技术性”退出,有效供给缩水,头部企业为占据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纷纷扩张新型产能。
面对需求的超预期增长,企业纷纷快速扩产,锂电产业链正在寻找新的平衡。多位业内人士预计,调整的时间不会太长。正如宁德时代高管在最新业绩说明会上的表态:“产能会在未来一两个季度得到逐渐的缓解,交付不是最大的问题。”
【2025-10-21】
国轩高科:无逾期担保事项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10月21日晚间,国轩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事项已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履行了相应审批程序,符合有关规定,无逾期担保事项,亦未发生涉及诉讼的担保或因担保被判决败诉而应承担损失的情况。
【2025-10-21】
一汽解放与国轩高科寻求更紧密战略合作 引领商用车行业绿色转型
【出处】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宋维东)10月21日,一汽解放与国轩高科举行交流座谈会,围绕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发展、电池技术升级与供应链协同等进行深入探讨,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应对市场机遇与挑战。本次交流,标志着一汽解放与国轩高科进入更紧密的合作阶段。双方将携手共进,通过整合一汽解放的整车优势与国轩高科的电池资源,推动新能源商用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绿色转型。
一汽解放总经理于长信表示,整车企业与动力电池企业应当“命脉相连”,携手面对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新机会与挑战。电池技术是新能源商用车发展的核心环节,行业正致力于解决大电量、快充和适用性等关键技术难题。期待双方进一步拓展合作维度,从技术升级、市场拓展、产业共赢三方面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整合双方优势,共同发展进步。
国轩高科执行总裁王启岁表示,国轩高科将围绕此次座谈会内容积极推进后续工作,做好商用车市场的技术升级与前瞻布局。国轩高科期待与一汽解放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提高双方产品市场份额,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
【2025-10-21】
概念动态|国轩高科新增“风电”概念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10月21日,国轩高科新增“风电”概念。据本站数据显示,入选理由是:根据2025年10月20日互动易:公司输配电设备产品包括高低压开关成套设备、电器数字化设备、配网智能化设备、10~35kV各类断路器、储能机柜等。在海上风电等海洋领域有0.4kV~35kV 配电开关柜的应用。该公司常规概念还有: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锂电池概念、融资融券、华为概念、深股通、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回收、储能、飞行汽车(eVTOL)、低空经济、数据中心、换电概念、钠离子电池、长安汽车概念、两轮车。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