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冶(601618)F10档案

中国中冶(601618)经营分析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中国中冶 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601618 中国中冶 更新日期:2025-05-23◇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工程承包、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及房地产开发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程承包                |50145018.1|4633638.50|  9.24|       90.84|
|                        |         0|          |      |            |
|特色业务                |3816579.80| 653126.00| 17.11|        6.91|
|综合地产                |1875272.70|  73492.80|  3.92|        3.40|
|平衡项目                |-634406.80| -12152.70|  1.92|       -1.15|
├────────────┼─────┼─────┼───┼──────┤
|中国                    |52388912.2|4928322.60|  9.41|       94.90|
|                        |         0|          |      |            |
|其他国家/地区           |2813551.60| 419782.00| 14.92|        5.1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程承包                |27736322.8|2358783.30|  8.50|       92.81|
|                        |         0|          |      |            |
|特色业务                |1603147.60| 238080.50| 14.85|        5.36|
|综合地产                | 502964.10|  34012.00|  6.76|        1.68|
|资源开发                | 329232.80|  83269.00| 25.29|        1.10|
|平衡项目                |-287514.60| -10011.00|  3.48|       -0.96|
├────────────┼─────┼─────┼───┼──────┤
|来源于中国的对外交易收入|28553584.7|        --|     -|       95.55|
|                        |         0|          |      |            |
|来源于其他国家/(地区)的 |1330568.00|        --|     -|        4.45|
|对外交易收入            |          |          |      |            |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程承包                |58548230.1|5319796.40|  9.09|       92.37|
|                        |         0|          |      |            |
|特色业务                |3198036.30| 505745.40| 15.81|        5.05|
|综合地产                |1651939.70| 130285.70|  7.89|        2.61|
|资源开发                | 681608.00| 211217.00| 30.99|        1.08|
|平衡项目                |-692771.90| -25687.20|  3.71|       -1.09|
├────────────┼─────┼─────┼───┼──────┤
|中国                    |60751836.7|5612798.30|  9.24|       95.84|
|                        |         0|          |      |            |
|其他国家/地区           |2635205.50| 528559.00| 20.06|        4.16|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程承包                |31775059.4|2796130.90|  8.80|       95.00|
|                        |         0|          |      |            |
|房地产开发              | 778512.10|  64898.40|  8.34|        2.33|
|装备制造                | 689484.10|  92131.30| 13.36|        2.06|
|资源开发                | 428186.90| 147784.00| 34.51|        1.28|
|其他                    |  42614.90|  11810.30| 27.71|        0.13|
|分部间抵销              |-267971.40| -13896.60|  5.19|       -0.80|
├────────────┼─────┼─────┼───┼──────┤
|来源于中国的对外交易收入|32189737.2|        --|     -|       96.24|
|                        |         0|          |      |            |
|来源于其他国家/(地区)的 |1256148.80|        --|     -|        3.76|
|对外交易收入            |          |          |      |            |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
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和上级各项部署要
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
争力,奋力开拓市场抢抓先机,狠抓精细管理提升效益,突出科技创新引领赋能,
全力化解风险守牢底线,主动谋划企业再转型再升级,为公司“十四五”圆满收官
、“十五五”顺利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矗
(一)坚持守正创新、稳中求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扎实巩固
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主动顺应市场形势变化,强化基础管理能力提升,持续
推动公司经营业绩稳中向好、稳中提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12,487.0
6亿元,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931.34亿元,同比增长46.94%,海外业务规模实现两
年翻一番;实现营业收入5,520.25亿元,利润总额92.5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78.
48亿元,同比增长33.20%,保持了企业基本盘稳定,为长远发展积蓄了充沛能量。
(二)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调整,再转型再升级步伐稳步迈进
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不断优化调整“一核心两主体
五特色”业务体系。通过推动实施“五五”战略,巩固提升钢铁冶金业务比重,成
功签约山西晋钢智造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绿色低碳氢冶金项目、四川氢基竖炉冶炼钒
钛磁铁矿中试示范等项目,引领国家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冶金建设国家队
核心功能进一步增强。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和政策导向谋篇布局,在经济热点地区的
市场份额平稳上升,其中雄安新区新签合同额进入央企前列。公司通过大力实施“
五个联动”机制,积极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推动子企业互联互通形成营销合力,联
动中标项目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成功构建了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优势,在此带动下
,公司成功中标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先进机电装备和物流产业园、新加坡圣淘沙名胜
世界滨海综合度假区酒店等一批超百亿元项目。同时,公司积极推动冶金建设技术
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向相关领域延伸,大力拓展特色业务,实现铜、镍、钴等金属
资源量持续扩储,并成功开发超高纯硅基电子材料制备技术及装备等。
(三)项目管理水平稳步提升,高质量履约扎实推进
公司深入落实《工程项目管理手册》要求,全年开展全级次项目检查14,424项次,
《工程项目管理手册》宣贯培训1,255场次,联动开展首次“大履约”体系检查;
年内发布首版《商务管理制度》和《工程项目预结算管理办法》,完成首版《项目
成本管控重点工作指南》编制,为推广实施“大商务”管理打下坚实基矗推动项目
进度管理能力持续提升,通过进度预警、处置闭环管理,推动进度一级预警项目数
量占比降低12%,同时通过大力实施“降本增效、综合施策降杠杆化风险三年专项
行动”,持续改善经济运营质量。报告期内,公司承建的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重
大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自主设计供货的全球最宽厚板轧机——河南安钢周口钢铁
基地宽厚板项目成功热试,新疆有色金属冶炼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四川达钢搬迁升
级改造项目全线投产,雄安国贸中心项目完成航站楼钢结构封顶,故宫博物院北院
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江龙高速项目磨刀溪特大桥成功合龙,为保障国计民生、
引领行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科技创新支撑逐步增强,改革发展活力有效激发
公司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体系
,强化数字化管理赋能。聚焦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完善体制机制,获批组建省部级
科技创新平台6个,所属中冶建研院钢铁工业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优
化重组;所属中冶南方牵头成功获批国务院国资委“冶金工业污染治理原创技术策
源地”;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高电压大功率熔盐储能感
应加热装置成功投运,自主开发的世界首条炭热还原烟气制硫磺中试线热试成功;
示范企业培育再创佳绩,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增至6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
业增至10个;资质矩阵建设续创佳绩,特级资质增至49项;企业整体信用持续提升
,AAA级子公司增至7家,AA+级子公司达到15家。
(五)合规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风险防控成效持续巩固
公司扎实推进法治合规体系建设,建立实施子企业“一对一”评价体系,强化合规
“三道防线”主体责任,顺利通过合规管理体系认证,制订20个业务条线的《合规
管理手册》和3个重点领域的《合规指引》,引导骨干子企业全面建立合规管理“
三张清单”,案件处置和督办成效显著提高,减损挽损及回款额同步提升。公司始
终坚持底线思维,突出抓好重大风险防控,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安全保障,持续
推进房地产和PPP、投融建项目风险化解,落实中央关于房地产“止跌回稳”各项
部署要求,深入推动存货压降工作,创新土地收储、盘活闲置资产,“一项目、一
方案、一专班”统筹谋划、狠抓落实,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公司深入践行“两个至
上”理念,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初
步实现了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全面开展“防高坠”专项治理行动,系统规范高
处作业,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六)积极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理念,全面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公司积极响应上交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
以实际行动切实履行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提升自身投资价值的主体责任。锚定“一创
两最五强”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企业再转型再升级,持续优化“一核心两主体五特
色”业务结构,加快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以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坚持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积极与股东分享发展成果,报告期内完成2023年
度现金分红14.92亿元,占2023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7.21%
,本次经董事会审议的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继续保持稳定的现金分红比例,拟
实施现金分红11.61亿元;高度重视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持续提高信息披露
质量,报告期内公司连续第八年荣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年度信息披露工作A级评价;
积极与股东及投资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报告期内召开三次业绩说明会,举
办“半导体新型材料”主题反向路演,有效增进投资者对公司业务的理解与认知,
加强公司与投资者的互动与互信。2025年,公司将继续聚焦主营业务,提升全方位
价值创造力,以稳舰高质量发展积极回报投资者。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工程承包
1.冶金建设
2024年全国钢铁生产总体保持稳定,有效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对钢
铁材料的更高需求和推动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与此同时,钢铁行业进入“存量优
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行业运行持续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
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暂停钢铁产能置
换工作的通知》的发布,钢铁行业供需关系面临新挑战,绿色低碳、结构调整、布
局优化、兼并重组等对产能置换政策提出了新要求,对遏制违规产能增加以及阶段
性供需再平衡具有积极作用,长期来看,将有助于推动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促
进兼并重组以及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有助于提升钢铁行业整体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矗
2.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
国家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迎来诸多发展机遇。地方
政府专项债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专项借款以及商业银行贷款在城中村改造领
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改造支持范围扩大到了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内
下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也将重点支持城市地下管网管
廊建设改造、“两重”项目建设和“两新”政策实施,并支持利用政策性金融资金
加快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对于拓展基础设施施工、公用事业运
营等业务形成重大利好。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
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对技术落后、不满足有关标准规范、节能环保不
达标的设备,按计划完成更新改造,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
《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的发布,在智能化市政基
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重
点部署,也将对拉动未来基建投资起到积极作用。面对巨大的投资市场需求,公司
两大主体业务大有可为。
2024年海外工程承包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现稳步提升趋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经济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持续增加,“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等国际合作项
目的深入开展,为海外工程承包行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遇。随着国际
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绿色建筑和环保工程成为新的增长点,
全球供应链更趋于区域化和本土化,建筑工程企业要更多考虑供应链的安全性、稳
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特色业务
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实施意见,聚焦未来制造、未来信息、
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系统性布局技术攻关与产业
化落地。公司的特色业务与战新产业重合度高,将迎来增长窗口期。
1.矿产资源和新型材料
2024年,全球矿业形势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地缘政治
等重大风险事件相互叠加,“逆全球化”趋势及资源民族主义思潮抬头,战略性关
键矿产供应安全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战场,有色金属价格随之宽幅震荡,不同金属
品种价格走势分化明显。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汽车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于高性能存储芯片的
需求持续增长,推动芯片原材料市场蓬勃发展、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由于在先进
技术引进、合作研发等方面受到多重限制,芯片设计制造的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
为公司相关硅基材料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持续升级创造了发展机遇。
2.工程服务
得益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
,市场对综合性、跨阶段、一体化的工程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服务领域从传统基建
延伸到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新兴场域,推动了建筑工程服务行业的发展。随着大
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工程服务行业效率和质量得到进一步
提升,成本和风险显著降低,例如通过引入BIM技术,实现建筑信息模型的全过程
集成应用,提高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
服务方式,并实现了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在“双碳”目标、数字化转型、高质量
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持续推动下,整个行业预计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3.高端装备
近年来,我国冶金智能制造装备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制造工艺、技术的进步
,国内头部企业已逐渐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行业企业逐渐崭露头角,整体市场份额
正不断提升,基本实现进口替代,部分产品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钢结构方面,
根据中国钢结构协会发布的《钢结构行业“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到
2035年我国钢结构建筑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钢结构用量达到每年2亿吨以
上,占粗钢产量25%以上,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逐步达到40%左右,基本
实现钢结构建造智能化,为实现这一目标,钢结构行业需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
动钢结构产业协调发展,同时加强标准化设计、推动绿色产品研发,积极采用数字
化、智能化技术赋能钢结构全产业链。
4.能源环保
能源环保行业发展逐渐从快速扩张的工程投资建设模式,逐步向稳健经营的运营模
式转变。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背景下,能源环保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
会改变。同时,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产业低碳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以低能耗
、低污染为特点的新产业体系逐步建立,清洁能源建设市场需求旺盛,风电、光伏
发电及储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此外,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实施,
带动农村生产生活及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市场前景广阔。根据前瞻产
业研究院预测,2024-2029年期间我国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
0%,至2029年末营业收入规模有望突破4万亿元,生态环保行业将主要面向水利水
务、生态城镇建设、流域综合治理、土壤修复、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及固废处置等
领域展开。
(三)综合地产
从2024年房地产市场全年表现来看,整体仍呈现调整态势,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成
交规模仍处于低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万亿元,
比上年下降10.6%;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9%;新建
商品房销售额9.7万亿元,同比下降17.1%。从政策来看,2024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
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
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
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极大地提振了
市场信心,随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有效落实,房地产市场有望继续改善。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作为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积极顺应市场形势变化,充分结合自身优势,稳步
构建了以冶金建设为“核心”,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为“主体”,矿产资源和新型
材料、工程服务、高端装备、能源环保等业务为“特色”的“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
”多元业务体系。报告期内,公司锚定“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按照“核心做
强、主体做优、特色做大”的基本路径,系统谋划和有序推进企业再转型再升级,
加快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工程承包
报告期内,面对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公司奋力开拓市场,实现新签
工程合同额11,474.70亿元,其中,新签冶金工程合同额1,685.73亿元,占比14.69
%;新签房建、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等非冶金工程合同额9,788.97亿元,占比85.
31%。
2024年工程承包业务总体经营情况
1.冶金建设业务
冶金建设业务是公司的传统核心主业,主要包括钢铁及有色行业新建、扩建及智能
化、绿色化和高效化改造工程,钢厂及有色行业运营服务等。作为新中国冶金工业
的奠基者、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公司依托冶金
工程咨询、勘察、设计、施工全产业链整合优势,在冶金建设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地
位,是冶金建设领域领军企业。近年来,公司紧紧追随钢铁行业减量发展、由大做
强的发展进程,充分发挥核心技术优势、创新驱动优势、资源配置整合优势,积极
探索绿色低碳冶金新工艺新技术,以冶金新质生产力相关技术为核心,带动冶金工
程与运营服务业务发展,形成了全新的产业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下属中冶赛迪
与日照钢铁携手打造的日照钢铁全流程智能工厂成功上线,成为行业规模最大、产
线最多、全流程集成度最高的钢铁智慧中心;下属中冶京诚自主研发的“AI+长材
”机器视觉应用系统,在福建三钢80万吨中大规格优质棒材产线全面投用,推动钢
铁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实现重大突破,有效助力中国钢铁行业的数字化、绿色化
转型发展。
2.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业务
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为公司两大“主体”业务,是公司重要的营业收入来源,
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超高层建筑、大型场馆、结构及功能复杂的公共建筑、规模较大
的城市片区建设与更新工程,以及高等级公路、轨道交通等有比较优势的交通、市
政基础设施工程、电力工程、石油化工工程、水利工程和通信工程等业务,致力于
围绕高端业务打造集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智慧运营于一体的具有公司特色的“设
计+总承包管理+增值服务”的全过程服务生态链。报告期内,公司大力开发优质项
目、拓展优质市尝打造优质品牌。在房建领域,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大
力拓展“三大工程”业务,聚焦热点区域,加大“高大全”项目承揽;在市政基础
设施建设领域,抢抓地下管网管廊、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机遇,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
建设,提高市政业务占比。同时,通过积极发挥市场营销“五个联动”作用,进一
步发挥自身咨询、规划、勘察、设计、投资、施工、运营等全产业链优势,承揽了
一批标志性工程项目。
(二)特色业务
公司依托冶金建设主业技术优势不断延伸拓展业务领域,在矿产资源和新型材料、
工程服务、高端装备、能源环保等业务领域形成特色优势,着力打造新的产业支柱
和利润增长点,不断提升自身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实现差异化发展。
2024年特色业务总体经营情况
1.矿产资源和新型材料业务
矿产资源和新型材料业务是公司的重要特色业务,主要包括矿山开发和新型材料的
生产加工研发等。公司矿产资源业务主要集中在镍、钴、铜、铅、锌等金属矿产资
源的勘探、采矿、选矿、冶炼等领域,所产氢氧化镍钴、粗铜、锌精矿、铅精矿等
产品绝大部分稳定运回国内销售给下游精炼加工的客户;公司新型材料产品主要包
括硅基材料、钪矾、耐火材料、半导体材料、焊材、新型建材等。其中,新型硅基
材料为公司重点培育和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业务之一,下属中硅高科围绕国家战略需
求进行“卡脖子”技术攻关,目前已开发20余种高端硅基材料新产品,成功应用于
集成电路和光通信企业,不仅实现进口替代,而且远销海外国家及地区,成为国内
外具有显著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电子信息材料生产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在产及待建的重点矿产资源和新型材料项目进展情况如下:
(1)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项目:报告期末,受益于探矿权范围内的勘探找
矿成果,项目估算保有镍资源量进一步增至184.2万吨、钴资源量增至20.9万吨。
报告期内,受年度计划范围内技改维修和三季度设备大修的影响,达产率和产量同
比下降,累计生产氢氧化镍钴含镍28,669吨、含钴2,625吨,销售氢氧化镍钴含镍3
0,523吨、含钴2,793吨,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归属中方利润总额4.6亿元。
(2)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项目:报告期末,项目估算保有铜资源量180.9万吨。
报告期内,项目采矿和选矿保持稳产超产,平均达产率124.6%,冶炼生产粗铜23,8
65吨,平均达产率119.3%,销售粗铜22,760吨,粗铜年度产销量创项目历史新高,
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归属中方利润总额2.03亿元。
(3)巴基斯坦杜达铅锌矿项目:报告期末,项目估算保有铅资源量32.11万吨、锌
资源量64.29万吨,矿区北部补充勘探工作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符合预期,预计2025
年能够实现铅锌资源量的翻倍增长。报告期内,项目完成采出矿量51.3万吨,平均
达产率102.6%,累计生产铅精矿含铅8,359吨、锌精矿含锌40,941吨,销售铅精矿
含铅8,404吨、锌精矿含锌42,641吨,实现营业收入7.6亿元、归属中方利润总额2.
5亿元。
(4)巴基斯坦锡亚迪克铜矿项目:报告期内,该项目团队持续推进开发前期各项
工作,目前巴基斯坦内相关审批程序已全部申请并基本获批,预期增储上产前景好
,本公司将继续开展锡亚迪克铜矿项目科学研究、开发筹划及找矿工作。
(5)阿富汗艾娜克铜矿项目:报告期内,该项目开展西矿区Ⅱ期补充勘探,将西
矿区资源提高到勘探级别,增加了128万吨铜资源量,使得该项目整体资源量增长
到1,236万吨。本公司正在与阿富汗临时政府保持密切沟通联系,计划加快完成项
目可行性研究论证、进矿道路建设等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改善项目
投资效果,确保尽早与阿富汗临时政府共同推动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6)中硅高科新型硅基材料项目:公司下属中硅高科主要生产、研发、销售高纯
多晶硅、高纯四氯化硅及电子气体等硅基材料,并提供技术服务。作为我国电子信
息行业优秀创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硅高科目前已建成一个硅基材料制备技术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国家能源金属资源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两个省级研发平
台和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产业振
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工业强基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等重点
项目26项,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获得授权专利265项,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
标准73项,率先利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带动新能源
产业发展,促进了我国多晶硅产业从无到有并统领全球市常报告期内,中硅高科累
计销售区熔用/直拉用电子级多晶硅281.93吨,光通信四氯化硅9,031.75吨,硅基
电子特气877.32吨,碳化硅59.77吨,实现营业收入23,075.43万元。
2.工程服务业务
公司工程服务业务主要包括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工程勘察、质检技术、信息技术
、全过程咨询等。公司工程服务业务以“优模式、拓领域、育能力”为发展重点,
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为发展方向,致力于由传统的单
个项目技术服务向为园区/厂区建筑、构筑物安全智能“管家式”服务方面转型升
级。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公司已在工程勘察、测绘、全过程工程咨询(含工程
监理、造价咨询)、工程服务(城市更新、城乡规划、高端咨询、全生命周期服务
)、综合管廊管网及地下空间设计、智慧管廊运营、场馆运营、电力设计、新一代
信息技术(智慧城市、智慧政府、云服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制造、数字信
息化产品、工业互联网平台)、检验监测及评价、认证、智慧钢厂、索道工程设计
等诸多领域形成了行业领先优势,成功打造了“中冶赛迪”“中冶京诚”“中冶南
方”“中国恩菲”“中冶长天”“中冶检测”等一批市场知名品牌。未来,公司将
继续聚焦核心优势领域,沿着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将特色技术优势向产
业链高端不断延伸,持续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高端装备业务
高端装备业务为公司冶金建设国家队的“硬支撑”,业务范围包括冶金专营设备及
非冶金设备(含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工业钢结构、民用建筑和基础设施钢
结构、住宅产业化、装配式构件制造(主要包括冶金装备核心制造和总装集成,超
高层、市政、桥梁、海洋等高端钢结构,复杂工业钢结构,住宅产业化,装配式住
宅等的构件制造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钢结构、金属加工机械、物料搬运设备、冶
金装备、建筑装备等。公司核心装备业务以冶金装备为主,拥有中冶赛迪装备基地
、中冶陕压装备基地、中冶长天重工基地、中冶南方装备基地等多个核心制造基地
,其产品涵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铸造轧钢等冶金主要工艺关键设备。公司旗下
“中冶重机”为冶金市场提供专业冶金大物流装备,目前已形成以抱罐车、环保型
焊接渣罐、加料机等特种设备为代表的冶金大物流装备集群,其中抱罐车国内市场
占有率达80%。公司旗下“中冶铸模”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自主研发的钢锭模及
铸件、热挤压模具、等温锻造模具、锻压机工模具广泛应用于国内冶金装备、航空
航天、交通运输、石油开采、核电工业及武器装备领域,其中,等温锻造模具获评
“中国冶金行业最具竞争力产品”。公司在冶金工业炉研发制造领域处于国际领先
、国内一流水平,为冶金工业炉成套设备全国产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公司高炉炭砖
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生产全程采用信息化管理,产品质量均匀稳定,产品性能
指标达到或超过进口同类产品水平。公司在钢结构综合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具备集研发、设计、制造、安装、检测、监理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整合优势,钢结
构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打造“中冶钢构”子品牌,在海内外享有知名
度。
4.能源环保业务
公司依托“中国中冶”品牌优势和专业技术研究院的领先专业技术优势,紧盯绿色
低碳发展的有利时机,在能源环保领域持续发力,构建了包括规划咨询、研发设计
、投资开发、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营管理、投融资服务等在内的环保全产业链
,业务范围涵盖污水处理、河道整治、垃圾焚烧、清洁能源、土壤治理、矿山修复
、生态城市、美丽乡村、海水淡化等建设工程业务(业务范围包括风光电储能、生
态环保修复、大气污染防治、工业节能、废弃处置、工业废水废液资源化、水环境
治理等)。公司水务环保业务平台“中冶生态环保”,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现有水厂57家,总设计规模逾350万吨/天,分布于北京
、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河南、河北、福建、甘肃等9个省市,水务处理规模
位居建筑央企前列。公司拥有工业环境保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钢铁工业环境保护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钢铁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研究
平台,在钢铁工业节水、污水处理和废水资源化利用,烟气除尘与净化、煤气回收
与利用,钢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节能与低品质热源利用等涉及钢铁工业全流程的
相关环境保护领域掌握了多种核心技术与装备,相关技术成果与商业模式成功应用
于宝钢湛江钢铁、越南台塑钢厂等百余工程项目,为推进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和升级
树立了典范。近年来,公司基于传统主业优势积极开拓“光伏+”、“储能+”等新
能源业务,涵盖了生产侧的风光发电及制氢工厂,存储侧的地下分布式储氢、岩洞
储氢,输运侧的天然气掺氢输送、高压纯氢输送,以及消纳侧的加氢站、氢化工、
氢能-电网耦合调峰等方面。报告期内,由公司下属中冶武勘投资建设的大冶深地
岩洞储氢项目开工建设,成为我国岩洞储氢技术的首例实践。
(三)综合地产
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首批确定的16家房地产央企之一,下属房地产专业企业中冶置
业拥有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两项国家一级资质。报告期内,公司准确把握房地产
政策大力调整机遇,把化解存量项目作为首要任务,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存货去化。
2024年,公司房地产开发投资金额为110.5亿元,施工面积778.9万平方米,其中新
开工面积32.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64.9万平方米,签约销售面积61万平方米,签
约销售额98.9亿元。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稳健发展原则,把防范业务风险作为底
线要求,在坚持“去存控增”既定要求基础上,聚焦现金流管理,把守住资金链安
全底线摆在突出位置;围绕“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聚焦高品
质住宅开发,盘活存量土地,有选择、有倾向、有针对性、有前瞻性的开展地产开
发业务;提速布局,把进军轻资产业务作为长期路径,加快从单纯的商业地产开发
向以管理能力和增值服务收益为核心的新发展模式过渡,稳步构建以开发代建、商
业运营、物业管理为主体的新兴地产业务结构。
2024年综合地产业务总体经营情况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与创新驱动能力
公司在冶金建设、有色冶金、矿产资源及基本建设等领域拥有较为完整的科技创新
体系,致力于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拥有
17家科研设计单位、2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5家技术研究院、5.5万余件专利、9户
“科改”“双百”企业、6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
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79项、国家标准686项,不仅在冶金建设领域有极高话语权
,还在绿色低碳、智能化建造等新兴领域展现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凭借着一批行业
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贯穿全产业链的多学科、多专业系统集成能
力,公司将加快推动绿色化、智能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不断提升公司在国内外市场
的竞争力。
(二)独特的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能力
公司具有独特的全产业链的系统集成能力,拥有12家甲级科研设计院、15家大型施
工企业,拥有5项设计综合甲级资质、3项勘察综合甲级资质、8项监理综合资质、4
9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形成了高阶多元的资质矩阵。公司拥有涵盖科研开发、
咨询规划、勘察测绘、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土建施工、安装调试、运营管理、装
备制造及成套、技术服务与进出口贸易等全流程、全方位的完整工程建设产业链。
与一般的工程设计企业、工程施工企业或设备制造企业相比,可在全产业链上进行
资源整合,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综合性的服务。同时,通过有效发挥内部单位“
五个联动”一体化作用,进一步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提升了公
司在综合项目中的市场竞争力。
(三)绝对领先的冶金建设运营整体方案提供能力
公司是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在冶金工程领域拥
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和领导地位。公司在冶金工程领域具备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积
累了贯穿冶金工程各个环节的核心技术优势和设计施工能力,特别是在高炉、转炉
、轧钢等方面具有自主核心技术;公司拥有国内冶金工程领域排名前列的所有最大
最强的冶金设计院,主导完成了我国几乎所有大中型冶金联合企业的规划、设计和
建设,占据国内冶金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全球份额远超其他竞争对手,具备无可
撼动的市场影响力。
(四)较强的“一业为主、相关多元”业务综合抗风险能力
公司业务结构具有“一业为主、相关多元”的显著特征,这种业务结构在提升企业
抗风险能力、强化业务协同效应、增强发展韧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公司在冶金
建设核心主业方面长期保持绝对竞争优势,凭借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稳定的客户关
系网络,构筑了坚固的“护城河”。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拓展房建、市政基础设
施、矿产资源、新能源材料、能源环保等业务领域,并已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速
公路、特殊地质条件下大型深基坑、超高层建筑、超大跨度建筑、超大型复杂高精
度机电系统工程建设领域拥有了一大批国际一流的技术,并且在矿产资源和新型材
料、工程服务、高端装备、能源环保业务等特色业务领域也形成了先进的技术优势
,形成了“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多元业务体系布局。公司的多元业务结构能够有
效降低波动、分散整体经营风险,同时,公司相关业务之间通过共享技术、客户资
源和供应链,有助于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并对
拓展新兴市场空间提供有力支持。
(五)传承发展的企业文化软实力
公司的历史可追溯至新中国最早一支钢铁工业建设力量,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开拓者
和主力军,从1948年投身“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钢的建设,到建设武钢、包钢
、太钢、攀钢、宝钢等,先后承担了国内几乎所有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要生产设施的
规划、勘察、设计和建设工程,是构筑新中国“钢筋铁骨”的奠基者,由此积淀形
成了以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团结奋斗、敢打能拼为主要特征的优秀传承,成为公
司巨大的精神财富。公司锚定“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以“美好中冶”凝聚了
人心,以朴实诚实、担当负责、风清气正、奋勇争先引领全体干部员工同向而行,
努力奋进,再一次迸发出新的活力。在此过程中形成和沉淀的优秀企业文化,是公
司独有的制胜法宝和基业长青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
分。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2,024,638千元,同比减少12.91%;实现利润总
额9,254,538千元,同比减少32.77%;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45,954千元
,同比减少22.20%。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冶金建设领域,我国冶金工业近年来呈现稳步发展态势,钢铁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显
著,钢铁产品出口增幅较大,未来,低碳化将成为中国冶金行业必然发展趋势。生
态环境部提出到2025年底前,全国力争80%以上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粗略
测算未来4年可能超8亿吨粗钢产能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在环保升级的拉动下,预
计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将稳定增长,2025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固定资
产投资有望升至1.13万亿元左右,复合增速约10%。根据《冶金行业碳达峰行动计
划》,到2030年行业整体能耗强度要较2025年再降低10%。在冶金建设领域,公司
将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突出设计院先端作用,巩固科技创新优势,加强
钢铁冶金尤其是新型炼钢技术的研发,完善专利导航和布局,坚持产品化战略,探
索适度超前。
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部分细分领域和区域市场依然蕴藏很大机遇。实施
城市更新行动已经成为拉动经济、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之一,根据住建部的要求,
2025年将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已排查出老
化燃气管道的更新改造任务,由此带来的城市更新市场潜力巨大。同时,城镇化率
的提高也将作为市政投资最大内需,持续推动市政相关投资的增长,预计到2030年
,城镇化率将达到70%,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将接近2.8万亿元。从市政
领域各细分行业投资看,2025年道路桥梁仍是主要投资方向,新一线、二线城市将
成为未来轨道交通建设的主战常
特色业务领域,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战略性新兴产
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地竞相产业布局的新赛道,
行业内企业围绕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积极进行智能建造、新一代信
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
。对公司而言,战新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
节能环保等方向与公司特色业务密切相关,是公司发挥优势、扩大业务规模的重点
,未来将成为“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业务体系的重要支撑。
(二)公司2025年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
2025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推进企业再
转型再升级具有承上启下的里程碑意义,公司将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根基,以“基
础管理提升三年行动”为关键环节,统筹推动企业再转型再升级。坚持“稳增长、
强产业、抓创新、降成本、防风险、保安全、促改革”21字方针,围绕中国中冶“
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按照“核心做强、主体做优、特色做大”的基本路径,
系统谋划,有序推进落实“五五”战略。
冶金建设核心业务领域,以“打造具有超强核心竞争力的冶金建设运营最佳整体方
案提供者”为使命担当,发挥咨询、规划、勘察、设计、投资、施工、运营等全产
业链优势,在低碳冶炼、极致能效、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大攻关力度,推动冶金数字
化产业形成规模,不断将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再将新产品转化为好商品,实现冶
金业务再升级。
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两大主体业务,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公司将
以“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基本建设最可信赖的总承包服务商”为战略引领,借助
设计院的策划和规划作用,依托全产业链优势,稳步向高端领域聚焦,在稳控规模
前提下,提升项目质量。公司将先进工业制造业工程、超高层、高端建筑、会展中
心和标志性建筑等作为房建业务市场开拓的重要方向,同时聚焦“三大工程”、城
市更新、城市地下管网管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市政基础领域,并在桥梁隧道、
装配式建筑、建筑机器人等领域不断培育关键技术,以科技创新实现主体业务再升
级。围绕高端业务搭建集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智慧运营于一体的具有中冶特色的
“设计+总承包管理+增值服务”的全过程服务生态链。
特色业务方面,充分发挥特色技术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提升自身产品和服务的附
加值并积极向关联领域拓展延伸,着力打造新的支柱产业和利润增长点。在符合再
转型再升级工作需要、主业协同、能力匹配、市场客观等要求下,对公司矿产资源
和新型材料、工程服务、高端装备、能源环保等五个特色业务谱系进行全面扩容和
升级,站在行业发展高度作出前瞻性规划,不断探索新业态、培养新功能,以特色
业务壮大实现公司再转型。
在矿产资源领域,聚焦在手矿山,重点围绕矿带推进矿边深部勘查找矿,总结复制
低成本绿地风勘经验,以铜、铅、锌、锂等金属为重点,聚焦优势成矿带,抢占成
矿潜力区,争取以点带面进一步获取新矿权和新资源。加大内部协同,优化联动和
分配机制,发挥公司在勘探领域和设计领域的领先优势,推进尖端前沿勘探技术、
手段、设备在矿山项目现场落地、融合。
在新型材料领域,结合国内外优质研发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合作创新模
式,引进创新技术、创新产品,构筑“引进合作+自主研发”双轮驱动的复合型创
新研发体系,提升技术攻关水平。同时,构建“供产销一体化”的管理体系,精益
生产计划管理,稳定生产计划执行率。
在工程服务领域,围绕服务主营业务,持续强化钢材产品的认证品牌影响力,持续
打造双碳认证业务,不断突破出口认证,丰富服务认证资质和业务。加快弥补资质
能力短板、提升技术服务能力,积极拓展电池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新兴领
域,开展多领域、多元化检测业务,培育新的市场增长点。通过组建世界领先、国
内一流的建筑钢结构焊接与无损检测技术专业团队,完善建筑钢结构领域标准体系
建设,打造全过程咨询管理服务链条。
在高端装备领域,转变“大而全”的业务策略,逐步退出技术成熟、市场竞争充分
的产品线,聚焦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核心关键设备及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以关
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为统领,通过外部采购实现总装集成,降低冶金工程行业周期
波动对产能效率的不利影响。依托核心专长技术,对传统装备进行智能化提升和系
统化集成,装备搭载核心技术提升公司工程服务核心竞争力。面向前沿科技和国家
需求,加大创新,突破瓶颈,根据现有装备制造业务发展水平,明确各自在装备领
域的技术攻关和研发,加快产品转化。
在能源环保领域,积极落实落细市场开发“五个联动”,充分借力“技术高地”,
移植冶金建设、矿山修复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共同拓展工业废水废液资源化、矿山
废水治理、污泥处置、环境修复等领域市常盘活公司内部市场,构建内部市场机制
,形成“兵团式”的市场开发模式,持续扩展供应链上下游客户群,培育供应链集
成能力。
(三)经营计划
2024年,面对内外部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中国中冶主动应变、积极求变,调结
构、转方式、谋创新、提质效,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保持了企业基本盘稳定,
为长远发展积蓄起充沛能量。受钢铁行业需求持续下降、建筑工程行业增长乏力、
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加之公司自身转型升级带来的业务结构调
整等阶段性因素,公司2024年实现新签合同额12,487.06亿元,营业收入5,520.25
亿元,未达原定经营计划。
2025年,本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5,640亿元;计划实现新签合同额11,500亿元。
公司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总基调,推动公司不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提高市场营销质量方面,继续借力“五个联动”工作经验,加大“高大全”
项目承揽,特别是在地下管网管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续建基础设施等领域,加
大联动力度,进一步提升优质项目市场竞争力。同时,在海外市场继续发力,充分
利用属地化资源,深耕细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快“走出去”步伐。
二是在增强项目履约能力方面,进一步落实《工程项目管理手册》要求,抓细项目
管理策划、抓好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地、抓实项目结算回款,强化目标管理责任考核
,充分调动项目管理团队的积极性,增强项目履约能力。
三是在提升基础管理能力方面,以总结“十四五”和谋划“十五五”为契机,全面
总结基础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成效,将好的经验做法巩固深化为制度机制,推动
公司走上质量更优、效益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方面,聚焦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三
化融合”,形成创新产业链集群,加速产业升级,通过加快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公司传统冶金主业新优势。同时,依托公司在冶金建设主业的
技术优势,持续巩固在低碳冶金、能源环保、绿色智能、高端装备等方面的技术成
果,深入挖掘潜在的业务增长点。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风险
当前,全球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地缘政治冲突交织
,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国内
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尽管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
外形势,但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
基本趋势没有变,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加快显现,经济运行明显回升。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明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出加大宏
观调控力度、强力稳增长的鲜明信号。但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
难和挑战,主要是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经济调整转型仍在推进之
中,扩大国内需求、化解风险隐患仍需要持续用力。
为有效应对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公司将紧紧围绕“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业务体系
,对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密切跟踪、分析研究,审慎评估相关风险,
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推动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2.传统冶金工程领域风险
当前,钢铁行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仍将延续并进一步深化。冶金技术装备高
端化升级、绿色低碳改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是国内钢铁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并将带来一系列质量效益性调整和升级改造的市场机会。从国外来看,尽管当前
国际形势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化态势,但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海
外市场仍是公司未来冶金工程板块增长的重要一极。
面对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公司将立足国内市尝以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以打
造成为具有超强核心竞争力的冶金建设运营最佳整体方案提供者为目标,持续关注
钢铁行业去产能带来的市场风险,提前防控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造成的成本风险,不断巩固世界一流冶金建设国家队地位,持续提高在全球钢铁工
程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3.非冶金工程领域风险
非钢工程领域的风险与国家战略、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密切相关,随着城镇化进程放
缓、未来建筑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逐渐降低。同时,受到经济增速下行,地
方政府隐性债务管控、专项债发行额度偏紧、PPP模式政策性调整等因素影响,非
钢工程市场出现产能过剩,“马太效应”加剧,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建筑
材料,如钢铁、水泥和木材的价格波动,及供应链或资源暂时短缺可能导致成本上
升,对建筑项目进度及成本产生一定影响。近期,为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国家持续
释放新的利好,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地方政府隐债化解举措,增发超长期特别国
债,鼓励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进建设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等“三大工程”,给建筑企业发展带来机遇。在区域发展
方面,人口和资源持续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等经济相对发
达的城市群、都市圈聚集。在上述经济热点地区,公司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公司将持续融入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三优”,树立“大营销”理念,扎实推行“
五个联动”,坚定优化“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业务结构,创新商业模式,强化营
销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司在非冶金工程市场的竞争能力,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
领先的基本建设最可信赖的总承包服务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4.房地产开发业务领域风险
2024年以来,中央和地方逐步放宽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行业政策进入全面宽松
周期,国家层面多项政策的集中出台,不断降低购房者置业成本。但从行业表现看
,住房需求释放动能逐步减弱,城镇化放缓,居民收入预期较弱,宏观经济不景气
的背景下,政策宽松还没有完全被市场接受,房地产市场尚未显现明显回暖迹象,
房地产行业分化趋势延续。
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政策调控的影响,市场供需关系发生逆转,公司房地产
项目库存积压多,项目销售不畅等问题逐渐暴露。公司要积极适应形势要求和市场
变化,落实“化解存量、严控增量”的总体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颠覆性
风险的底线,同时探索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模式。
一是坚定围绕“去库存”制定专项方案和行动计划,多措并举加大库存去化、资产
盘活力度以及风险项目出清力度,努力克服房地产市场下行冲击的不利影响,确保
现金流安全。
二是发挥公司投、融、建、营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结合“五个联动”的创新营销
模式,加强内部业务协同联动,不断提升房地产开发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物业管
理水平。提高经营质量,一体提升产品力、服务力和品牌力,走以房产开发管理服
务和品牌输出为主的轻资产发展之路。
5.金融领域风险
从全球来看,欧美主要经济体持续加息抬升市场利率水平,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
缘政治风险仍然存在,各国之间合作与博弈并存,预计全球发达市场的央行将进入
降息周期,但高息环境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改变,经济复苏力度有限。我国传统产
业亟待转型升级,新经济尚在培育,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我国经济恢复仍处
在关键阶段,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机遇和风险
并存。
为防范金融领域风险,公司密切关注政策走向及市场变化,加强融资双控,强化统
筹运营,持续优化融资结构,抢抓低成本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借助资本市场
力量,开展资本运作,优化资本结构。坚持汇率风险中性管理理念,统筹外汇风险
敞口管控,严守套期保值原则,审慎开展外汇保值业务,主动防范化解外汇风险。
6.大宗商品价格风险
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工程类原材料以及金属矿产资源等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受到国际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及市场需要变化影响,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进而影响公
司的生产经营成本及收入利润等。
公司将针对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加强对变化趋势及政策的研究与预测,进而调整采
购及销售策略。同时,加大勘查找矿力度,创造积极条件研究推动新建、扩建矿山
,实现增储上产,通过优化生产管理,强化工艺和设备管理,鼓励科研创新,实施
技术改造,降低单耗能耗,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降低生产、经营等各项成本,进一
步实现降本增效。
7.国际化经营风险
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营业务,一方面受当地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汇
率等环境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凸显,经
济下行风险及地缘政治风险叠加带来的衍生风险仍在继续,可能发生工程无法按期
完工、成本超支、产生索赔纠纷、履约困难及矿山项目运营风险增加等情况,进而
影响公司海外业务的收入及利润。
公司将督促各子企业及境外机构科学制定安全预案,认真做好风险评估及应急演练
工作,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安全;同时总结国际化经营在市场开拓和项目实施方
面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深入研究海外项目所在地的政策、法规和人文环境,与当地
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获取合同条件好的项目和对在建项目动态
监管,努力降低国际化经营风险。
8.环境及安全生产风险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经成
为重要国家战略,企业必须提高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公司涉及
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资源开发等多个行业,子企业及所属项目众多,对生态环
保工作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作为施工及生产类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存在于公
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
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原因等,可能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伤害员工身体健康,给
企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甚至影响企业声誉。
为应对以上环境及安全生产风险,公司将继续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国家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不断完善节能环保制度体系,强化日常监管,积极主动开展环
境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公司将进一步提高安全认识,持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不
断提升领导带班检查质量,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做好安全生产
培训教育工作,强化分包队伍安全管控,严肃事故责任追责,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
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9.资料诈骗及盗窃风险
为保守国家秘密,保护商业秘密,维护国家及企业安全,公司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
保密制度。公司定期以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加强员工保密意识,每年抽查评价子企业
保密工作,采取访谈、查阅制度、记录文件以及现场查看的形式,对保密工作管理
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限期整改。
公司配置国产涉密计算机,并实时更新防护系统,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严格遵守“
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原则。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资料诈骗及盗窃事故。
10.网络风险及安全
为有效防控网络和信息安全风险,增强安全防护能力,公司已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相
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构建了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并持续推动企业应用系统与信
息化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公司定期开展安全监控防护策略的核查调优,对各类信
息系统、服务器主机开展漏洞扫描,及时整改加固发现问题并进行复测,保障数据
使用环境的安全稳定。注重网络出口安全防护能力建设,部署防火墙、IDS、IPS等
网络安全设备抵御外部网络攻击,确保公司网络和数据安全万无一失。
(五)其他。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中冶华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50000.00|           -|           -|
|重庆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有限公|             -|           -|           -|
|司                        |              |            |            |
|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52851.10|           -|           -|
|重庆云开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           -|           -|
|中冶保定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           -|           -|
|邯郸市锦蓉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           -|
|贵州紫望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             -|           -|           -|
|司                        |              |            |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328310.40|    53397.20|  2730001.90|
|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931225.80|    31151.30|  3781579.10|
|贵州三荔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             -|           -|           -|
|司                        |              |            |            |
|中冶中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50000.00|           -|           -|
|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     100000.00|           -|           -|
|司                        |              |            |            |
|贵州三施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             -|           -|           -|
|司                        |              |            |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577785.00|   127985.00|  7791611.10|
|石钢京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           -|           -|
|石家庄市衡昔高速公路建设管|             -|           -|           -|
|理有限公司                |              |            |            |
|甘肃景礼高速公路陇南管理有|             -|           -|           -|
|限公司                    |              |            |            |
|甘肃公航旅通定高速公路管理|             -|           -|           -|
|有限公司                  |              |            |            |
|瑞木镍钴管理(中冶)有限公司|          0.30|           -|           -|
|珠海横琴总部大厦发展有限公|             -|           -|           -|
|司                        |              |            |            |
|湖南省茶常高速公路建设开发|             -|           -|           -|
|有限公司                  |              |            |            |
|湖南省新新张官高速公路建设|             -|           -|           -|
|开发有限公司              |              |            |            |
|深圳中冶管廊科技发展有限公|             -|           -|           -|
|司                        |              |            |            |
|河北钢铁集团滦县司家营铁矿|             -|           -|           -|
|有限公司                  |              |            |            |
|江西新钢南方新材料有限公司|             -|           -|           -|
|柳州市国冶路桥投资发展有限|             -|           -|           -|
|公司                      |              |            |            |
|广州城投空港会展投资发展有|             -|           -|           -|
|限公司                    |              |            |            |
|宁国宝冶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             -|           -|           -|
|天津盛禾置业有限公司      |             -|           -|           -|
|四川发展国冶建设投资有限公|             -|           -|           -|
|司                        |              |            |            |
|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    |             -|           -|           -|
|十堰宝冶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             -|           -|           -|
|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基金合伙|             -|           -|           -|
|企业(有限合伙)            |              |            |            |
|北京京西文旅产业投资基金( |             -|           -|           -|
|有限合伙)                 |              |            |            |
|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      76181.60|           -|           -|
|限公司                    |              |            |            |
|北京中冶建新投资基金管理有|             -|           -|           -|
|限公司                    |              |            |            |
|兰州连霍清忠段高速公路建设|             -|           -|           -|
|发展有限公司              |              |            |            |
|云南芒梁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             -|           -|           -|
|限公司                    |              |            |            |
|云南泸丘广富高速公路投资开|             -|           -|           -|
|发有限公司                |              |            |            |
|中山香山大道综合管廊科技有|             -|           -|           -|
|限公司                    |              |            |            |
|中国第十三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11166.30|           -|           -|
|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      |     234673.00|    33936.90|  1254677.30|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182165.20|    32642.90|  1800124.70|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391099.90|    58419.30|  3238953.60|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205000.00|    92537.90|  5545326.70|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532334.30|   240098.50|  8556828.00|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205000.00|           -|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339328.10|    75122.30|  3822907.20|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230496.10|    33133.60|  3213064.40|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150000.00|           -|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241772.70|   116381.00|  5127095.50|
|中冶集团铜锌有限公司      |     317292.40|    27514.70|   600191.00|
|中冶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      12000.00|           -|           -|
|司                        |              |            |            |
|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     128600.00|           -|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      67730.10|    21407.90|   676031.90|
|司                        |              |            |            |
|中冶长城投资有限公司      |    1500000.00|           -|           -|
|中冶金吉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     309570.30|    44584.10|   722638.80|
|中冶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200000.00|           -|           -|
|中冶越南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             -|           -|           -|
|司                        |              |            |            |
|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      |     230000.00|    63686.80|  2172130.50|
|中冶(贵州)建设投资发展有限|     300000.00|           -|           -|
|公司                      |              |            |            |
|中冶西澳矿业有限公司      |      12438.20|           -|           -|
|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    1000000.00|           -|           -|
|中冶综合管廊科技发展有限公|      20000.00|           -|           -|
|司                        |              |            |            |
|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300000.00|    41518.70|   732907.10|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129660.00|           -|           -|
|中冶澳大利亚控股有限公司  |       4901.60|           -|           -|
|中冶湘西矿业有限公司      |             -|           -|           -|
|中冶海外工程有限公司      |      42912.60|           -|           -|
|中冶(海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10000.00|           -|           -|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34626.40|           -|           -|
|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100000.00|           -|           -|
|黄冈市莲露水务有限公司    |             -|           -|           -|
|中冶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        648.50|           -|           -|
|鹰潭市中冶信银产业发展合伙|             -|           -|           -|
|企业(有限合伙)            |              |            |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290511.00|    30226.50|  1526783.40|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244905.40|    58916.00|  3642077.90|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120000.00|           -|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205000.00|    31799.00|  3442303.30|
|雄安雄商置业有限公司      |             -|           -|           -|
|中冶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100000.00|           -|           -|
|中冶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           -|           -|
|中冶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10000.00|           -|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335000.00|    60220.60|  2688093.00|
|银川市怀远路地下综合管廊建|             -|           -|           -|
|设管理有限公司            |              |            |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82325.90|           -|           -|
|中冶华发公共综合管廊有限公|             -|           -|           -|
|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中国中冶(601618)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