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冶(601618)概念题材

概念题材 投资亮点 财务分析 公司简介

中国中冶(601618)所属板块题材

  • 要点一:所属板块

    工程建设 北京板块 中特估 破净股 低价股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证金持股 沪股通 上证180_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中字头 HS300_ AH股 低碳冶金 装配建筑 PPP模式 一带一路 小金属概念 央国企改革 太阳能 节能环保

  • 要点二:经营范围

    国内外各类工程咨询、勘察、设计、总承包;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工程设备的租赁;与工程建筑相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交流和技术转让;冶金工业所需设备的开发、生产、销售;建筑及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规划、勘察、设计、监理和服务和相关研究;金属矿产品的投资、加工利用、销售;房地产开发、经营;招标代理;进出口业务;机电产品、小轿车、建筑材料、仪器仪表、五金交电的销售。

  • 要点三:工程承包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程承包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装备制造业务、资源开发业务。2022 年,公司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以“巩固提升冶金业务、优化提升房建业务、扩大提升基建业务”为开展市场营销工作的目标和努力方向,聚焦优质市场、聚焦优质客户、聚焦优质项目,奋力开拓国内外工程市场,实现新签合同额的高速增长。

  • 要点四: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

    1.冶金建设领域,在大力推进“双碳”目标背景下,钢铁行业正积极策划、整体推进“产能置换”、“超低排放”和“极致能效”三大钢铁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大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低碳生产技术革新,节能减排、智能制造等成为钢铁企业重点发展方向,冶金建设领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基本建设领域,发展前景依然广阔。2022 年 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提出将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两新一重”、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绿色环保、社会民生将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发力方向,预计 2023 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超过 10 万亿,投资力度前所未有。新能源建设领域,将继续加速发展。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将向以光伏、风电、水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转型,利好政策与行业需求双效叠加,新能源发展将持续提速。公司将继续在传统优势领域与新兴领域齐头并进,抢抓发展机遇,顺势而为,努力跻身行业先进之列,实现更高质量发展。2.2022 年年末以来,中央和地方逐步放宽房地产调控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国家层面多项政策集中出台,大力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尤其是供给端政策工具箱持续释放,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金融十六条”新政,监管部门接连打出信贷融资、债券发行、股权融资“三箭齐发”的政策组合拳,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3.目前,钢铁行业已经进入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十四五”关键时期,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的不断深化,钢铁行业作为碳减排的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智能化发展成为主要方向。2021 年工信部和发改委先后出台了《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和《钢铁冶炼项目备案管理办法》,对现有产能设备升级改造提出新的要求,对促进短流程炼钢产线建设给予政策支持,以电炉为代表的核心冶金装备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此外,以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与传统装备制造业相结合,实现数字化转型对装备制造业的赋能,也将成为我国冶金装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 要点五:冶金建设领域优势

    在冶金建设领域,公司是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以独占鳌头的核心技术、持续不断的革新创新能力、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整合优势,承担起引领中国冶金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国家责任,是全球最强最优最大的冶金建设运营服务“国家队”。在国内市场,环保原料场、焦化、烧结及球团、炼铁、炼钢及连铸、热轧扁平材、热轧长材和冷轧业务领域的技术水平、工程业绩、建设效果、业主满意度方面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在国外市场,站在国际水平的高端和整个冶金行业的高度,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开发新的核心技术,创建走向海外的新竞争优势。公司在钢铁冶金领域的高端咨询及总体设计能力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具有在钢铁工程的八大业务部位的技术竞争力,充分代表了中国在钢铁冶金建设领域技术开发和工程建设方面的实力和水平。

  • 要点六:工程承包领域优势

    在工程承包领域,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承包公司之一,在房屋建筑、装配式建筑、房地产、市政基础设施、综合工业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施工技术优势,在 2022 年ENR 发布的“全球承包商 250 强”排名中位居第 6 位。公司拥有 12 家甲级科研设计院、15 家大型施工企业、拥有 5 项综合甲级设计资质和 42 项特级施工总承包资质,公路施工特级资质 7 项、市政施工特级资质 7 项,建筑工程特级资质 14 个,具备房建和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产业链的系统集成能力,拥有涵盖科研开发、咨询规划、勘察测绘、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土建施工、安装调试、产业运维、装备制造及成套、技术服务与进出口贸易等全流程、全方位的完整工程建设产业链。与一般的工程设计企业、工程施工企业或设备制造企业相比,可在全产业链上进行资源整合,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综合性的服务。

  • 要点七:新兴产业领域优势

    在新兴产业领域,近年来,公司在生态环保、特色主题工程、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在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土壤修复、固废治理、垃圾焚烧、余热余压的资源综合利用等能源环保方面拥有一大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实现最高排放标准的市政污水处理项目,在大型焚烧发电咨询设计领域已占据到全国 60%的市场份额;公司拥有 28 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以及管廊、海绵城市、美丽乡村和智慧城市、主题公园、水环境、康养等一批国家级技术研究院,累计拥有有效专利超过 47,000 件,特别是主题公园研究院为国内唯一一家主题公园的专业设计院,同时借助公司强大的钢结构特别是异型钢结构生产制造能力,在主题公园设计、原材料、施工等方面实现了“中国制造”。此外,公司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掌握多项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矿山工艺和核心技术,拥有国内有色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设计院,具有完善的铜、铅、锌、镍及其他多种金属的矿山、冶炼工艺和装备技术,拥有数字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冶金矿山开采方面,大型地下铁矿采矿技术、大型露天开采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要点八:重大合同签订

    2016年4月19日公告称,公司2016年1-3月份累计新签合同额112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4.9%,其中新签海外合同额为人民币162.6亿元。公司3月份新签单笔合同额在人民币5亿元以上的重大工程承包合同包括“郑州市惠济区老鸦陈、张砦、双桥村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一期工程)”等共计27项,上述重大合同金额合计454.0亿元,占公司2015年度营业收入的20.9%。

  • 要点九:定增降低价格 

    2016年2月19日晚间公告称,结合近期国内证券市场的变化情况,为确保公司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宜的顺利进行,公司拟调整该方案中发行价格及定价原则、发行数量、发行决议有效期。其中发行底价拟由6.92元/股下调为3.85元/股。公司最新股价为4.37元/股。公司此次发行数量拟由不超过14.18亿股上调为不超过25.49亿股;调整后的发行决议的有效期为自公司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及类别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事项之日起十二个月。公司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8.13亿元,拟用于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节能环保投资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保障房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 要点十:工程承包业务

    公司在2016年共中标PPP项目122个,总投资2,537.85亿元,带动施工合同额1,750.5亿元,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主要包括道路、产业园区及其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管廊、棚改保障房类、公建类及生态建设项目。

  • 要点十一:资源开发业务

    公司从事的资源开发业务主要集中在镍、铜、铅、锌等金属矿产资源的采矿、选矿、冶炼等领域。

  • 要点十二:装备制造业务

    公司装备制造板块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冶金设备及其零部件、钢结构及其他金属制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安装、调试、检修以及相关服务。

  • 要点十三:房地产业务

    房地产板块作为中国中冶的主营业务之一,近年来收入和利润基本保持稳定,公司不追求业务规模盲目扩张,而以提升产品质量和打造品牌为主。截至2016年12月末,中国中冶共有22家二级子公司在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业务类型已经从商品房、保障房和一级土地开发多头并进的局面,发展为以商品房为主的格局。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金额为142.98亿元,同比降低8.4%;施工面积1,109.02万平方米,同比降低9.9%;其中新开工面积187.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8%;竣工面积185.14万平方米,同比降低37.3%;签约销售面积138.79万平方米,签约销售额211.82亿元。

  • 要点十四:参股金融

    公司初始投资3000万元持有长城人寿保险公司1.28%股权,初始投资2769.6万元持有汉口银行0.74%股权,初始投资1709.8万元持有宝钢集团财务公司2.2%股权,初始投资1167.2万元持有北京恒嘉泰投资基金18.37%股权,初始投资200万元持有武钢集团财务公司0.13%股权,初始投资200万元持有申银万国证券公司0.02%股权。

  • 要点十五:中港两地上市

    公司于2008年12月1日由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与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先后于2009年9月21日和2009年9月24日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主板两地上市。公司A股被纳入上证央企指数、中证基建指数、上证180R成长指数、上证市值百强指数、一带一路指数等;H股被纳入富时中国50指数,标普中国BMI指数,彭博全球指数,恒生AH股H指数,彭博亚太地区工程和建设业指数等。

  • 要点十六:前11月新签合同4995.2亿元

    2017年11月14日公告,中国中冶2017年1-11月份新签合同额人民币4,99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9%,其中新签海外合同额为人民币450.9亿元。

  • 要点十七:前5月新签合同额同比增18.5%

    2019年6月14日公告,公司1-5月份新签合同额299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5%,其中新签海外合同额为99.1亿元。

  • 要点十八:下属子公司被纳入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名单

    2018年8月14日公告,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决定选取百余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余户地方国有骨干企业,在2018-2020年期间实施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冶赛迪被纳入本次双百企业名单。

  • 操作说明:手指放在表上向左滑动可以查看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