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冶(601618)F10档案

中国中冶(601618)相关报道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中国中冶 相关报道

☆公司报道☆ ◇601618 中国中冶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1-18】
中国中冶(601618)前10月新签合同2460亿元
    中国中冶(601618)公告,公司2011年1-10月份累计新签合同额2460亿元,较
上年同期增长3.3%,其中海外合同137亿元。根据公告,公司10月份新签单笔合同
额在5亿元以上的重大合同金额合计83.4亿元,重大合同金额合计占2010年度经审
计营业收入的4%。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11-09-14】
中国中冶(601618)获董事长等高管增持
    近期屡见不鲜的央企高管集体增持又添一例,中国中冶(601618)今日公告称
,公司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于9月13日以个人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购入
公司41.5万股A股股票,成交价格在每股3.04元至3.07元之间。此次增持中,增持
数量最多的是中国中冶董事长经天亮、副董事长王为民,分别增持5万股。
    此前,中国北车(601299)宣布,包括董事长、总裁的9名公司高管,在8月29
日至9月5日期间,以个人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购入上市公司A股股票合计69.45万股
,成交价格在每股4.43元至4.72元之间。而在8月份,中国南车(601766)也曾出
现过高管集体增持的事件。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9-02】
中国中冶(601618)暂无股权融资计划
    昨日下午,中国中冶(601618)在上海举行了2011年中期业绩新闻发布会。公
司董事长经天亮表示,受钢铁行业宏观调控影响,公司近年来大力推进业务多元化
,多晶硅扩产效益显著,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果显著。另外,利比亚局势对公司暂无
影响,短期内公司也没有股权融资的计划。
    据介绍,在多晶硅业务扩产带动下,上半年中国中冶资源开发营业收入及毛利
率均稳步提升。其中,多晶硅项目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213%,毛利率
达51%。公司旗下的多晶硅业务主体洛阳中硅高科技公司,今年已实现产能翻倍,
达1万吨/年,预计全年产量将达8000吨。目前,公司正筹划扩建2万吨多晶硅产能
项目,但因该项目投资额超过百亿元,目前仅处于初期研究阶段。
    另一方面,公司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果显著,土地一级开发业务稳步推进。上半
年房地产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6亿元,其中保障性住房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提
高21%。未来,公司房地产业务预计将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有可能发展公租
房业务。
    公司方面表示,目前在利比亚有两个项目,一个是住宅,一个是水泥厂分包,
都已完工且有工程款预收。从现在利比亚局势看,对公司经营没有损失,但未来则
需视利比亚局势发展及该两个项目的运作情况而定。
    半年报显示,中国中冶资产负债率已达83%,上半年财务费用高达16.09亿元,
资金比较紧张。公司副总裁李世钰表示,短期内不会进行股权融资,但会考虑短融
、中票和公司债券等债务性融资手段。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8-31】
中国中冶(601618)中期净利19.69亿 同比减少11.47%
    中国中冶(601618)周二晚间发布中报,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9.69亿
元,同比减少11.47%。
    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1.5亿元,同比增长19.23%;实现每股收益0.1元,
同比减少16.67%。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1-08-23】
中国中冶(601618)成功注册发行30亿短期融资券
    近日,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接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出具的《接
受注册通知书》,同意接受本公司短期融资券的注册。
【出处】上交所【作者】

【2011-05-16】
中国中冶(601618)转让万达广场房产
    北京产权交易所日前公告称,中国中冶(601618)子公司中冶建设高新工程技
术有限责任公司有两宗房地产项目正在挂牌转让。两项目分别为位于天津和长沙的
万达广场房产,转让价格面议。
    公告显示,中冶建设拟将天津市和平区和平路119号万达商业广场一期2处(房
号分别为商1、商2)及和平路164-170号万达商业广场二期5处房屋产权(房号分别
为商31、商59,商58A,商58B,商61A)转让。该房产地处天津市和平区金街商业
中心黄金地段,由万达集团投资兴建,汇集有百盛百货、万达国际电影城、沃尔玛
超市、百安居建材超市、国美电器等商家,是天津目前规模最大的集购物、休闲、
娱乐、餐饮为一体的Shopping Mall业态。
    据了解,该7处房产性质均为商业用途,位于商业广场一层。广场一期2处房产
建筑面积分别为221.64平方米,217.01平方米;广场二期5处房产建筑面积分别为1
03.71平方米,94.8平方米,68.02平方米,69.47平方米,74.21平方米。目前该7
处房产尚有委托经营管理关系(存续到2015年)。
    此外,中冶建设还挂牌转让长沙市天心区黄兴南路445号万达购物广场19处房
屋产权。该19处房产性质均为商业用途,位于万达广场一层,现已对外承租,目前
尚有委托经营管理关系(存续到2015年)。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4-28】
中国中冶(601618)一季度净利11.96亿元 同比增长3%
    中国中冶(601618)周三晚间发布一季报称,公司2011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
11.96亿元,同比增长3%。
    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0.11亿元,同比增长17.3%,每股收益0.06元,与
去年同期持平。
    公司透露,今年2011年一季度累计新签合同额人民币777.25亿元,比上年同期
增长29.2%。其中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人民币593.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
【出处】全景网【作者】曹胜杰

【2011-04-08】
中国中冶(601618)已为搬迁市场做好准备
    “虽然39家城市钢厂并非都将在‘十二五’期间进行搬迁,但其中一部分的搬
迁压力确实很大。”一位冶金系统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态。钢铁业的环保搬迁
压力,却给冶金工程行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不论是钢厂整体搬迁的新址规划
,还是技改市场,作为冶金工程领域的“寡头”,中国中冶(601618)几乎将独享
这块巨大蛋糕。
    四地钢厂搬迁承压
    上市以来,中国中冶历次业绩说明会的重点都放在保障性住房及海外资源上,
市场似乎在其工程承包主业(尤其是冶金工程主业上)找不到可以大书特书的故事
。而2010年的业绩说明会,这一情况则发生了变化。
    虽然业绩说明会从始至终中国中冶都表示公司正处于转型期,也确实,公司的
房地产、资源开发等业务板块在2010年的业务占比都出现了提升。但一些投资者突
然将目光移回了公司的主业——冶金工程板块。
    “十二五期间城市钢厂的搬迁对公司未来的业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位券
商研究员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对此,中国中冶似乎显得信心满满。总裁沈鹤庭表示
,公司下属的五大设计院都在与各地的城市钢厂进行积极接洽,为城市钢厂的整体
搬迁做整体规划,他表示,中国中冶已经准备好了迎接这一产业转型造就的巨大市
常
    此前,发改委人士曾在一内部会议上透露,发改委方面正在研究城市钢厂在“
十二五”期间的有序搬迁,并计划设定5大条件,筛选出需要在“十二五”期间进
行搬迁的钢厂。据中冶方面称,目前来看,国内共39家城市钢厂并不会出现在“十
二五”期间统一搬迁的局面,但其中一部分的搬迁压力则比较大,其中石家庄、合
肥、重庆、广州四地的钢厂搬迁已几成定局。
    “我们预计未来5年城市钢厂搬迁的合同订单会进一步提升。”沈鹤庭如是说
。
    搬迁难造就技改市场
    然而,有关城市钢厂搬迁的困难似乎也相当明显。以首钢的搬迁为例,据知情
人士透露,首钢的搬迁费用共计680亿元,而曹妃甸项目时至今日也未能让首钢盈
利,仍然处在月月亏损的状态。可以说,首钢的搬迁并没有为城市钢厂的搬迁做出
好的榜样。巨大的搬迁费用由谁承担也将是未来钢厂搬迁的一大难题。
    另一方面,国家对新建钢铁项目的限批也让老钢厂的搬迁变得“无处容身”。
以河北钢铁集团旗下的石家庄钢厂为例,原计划搬迁至黄骅港,但黄骅港的钢铁项
目却始终不能纳入审批日程。“国家层面除湛江项目和防城港项目外,还没有为其
他钢铁项目开启绿灯。”一位接近发改委人士表示,实际上,虽然“十二五”期间
为钢铁行业设定了沿海沿边布局的发展思路,但并非等同于所有沿海大港都能够上
钢铁项目。
    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虽然做好了备战钢厂搬迁市场的准备,但中国中冶
仍然认为这部分市场不会在“十二五”期间陡然放量。“钢厂搬迁涉及人员安顿,
甚至城市转型,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沈鹤庭这样表示。
    但这种搬迁的难点却同时为中国中冶开启了另一块市唱—钢厂的升级改造。“
宝钢在极力改造,让上海更需要我们。”宝钢人士曾在一次会议上表示,为了满足
上海市的节能环保要求,宝钢将投入更多成本用于技术改造。中国中冶董秘康承业
表示,对于公司来说,相比钢厂的整体搬迁,技术改造的市场更为切实,规模同样
可观。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若馨

【2011-04-01】
中国中冶(601618)拟开辟保障房融资渠道
    作为冶金行业工程商的中国中冶(601618),最近吸引投资者的不是其工程主
业,而是保障房业务。3月31日,中国中冶召开的业绩说明会透露,公司正在会同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寿共同研究有关保障性住房融资的创新性金融产品,预计这
一创新今年就会得到应用。
    2010年,公司保障性住房新开发项目建筑面积564万平方米,若包括之前年度
未完工累计、签署开发协议但尚未获得土地使用权和委托代建的项目,保障性住房
规划建筑总面积为3054万平方米。
    中国中冶年报显示,2010年,公司完成营业收入2067.92亿元,同比增长24.7%
;净利润53.21亿元,同比增长20.24%;每股收益0.28元,公司计划每10股派发现
金红利0.47元(含税)。
    利润增长的背后,中冶的业务构成也悄然发生改变。其工程承包主业的收入占
比从2009年的82.4%降低至2010年的75.2%;公司整体毛利构成中,工程承包的贡献
比例也从2009年的78.6%下降到2010年的66.6%。而包括房地产开发、资源开发在内
的新业务的占比则在提升,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的占比提升6.4个百分点,
毛利占比提升了11.7个百分点。
    在国家对楼市调控的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作为央企中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最大
的公司,中冶2010年在保障性住房业务板块的毛利率达到了12.5%。中冶方面进一
步解释,保障性住房收入分别来自于投资开发收益、管理费和施工建设,中冶在这
三个方面的营业利润率不低于11%。
    据介绍,中冶目前保障性住房的回款周期已大大提升,从此前的政府在小区建
成后整体回购,逐渐变为小区内部按组团回购,今年春节前后出现了按单栋回购的
个案。中冶称,目前公司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周期约在1.5年,资金回购周期约在2年
,而未来这一周期有望进一步缩短。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若馨

【2011-04-01】
中国中冶(601618)称保障房平均毛利率可达12.5%
    3月31日,中国中冶召开2010年业绩发布会。会上,董秘康承业接受《证券日
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国家规定企业开发保障房的利润率控制在3%以下,但是
若管理和施工得当,保障房平均毛利率可达到12.5%。
    中国中冶旗下四大板块:工程承包、装备制造、资源开发以及房地产开发。作
为21家获批保留地产业务的央企,中国中冶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在2010年获得大幅增
长,由去年占比总收入的5.7%增至12.1%。副总裁张兆祥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未
来中冶将加速房地产开发业务,发挥中国中冶在保障性住房市场上的主导作用。
    自2009年开始,中国中冶大规模介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当中,并在此领域扮演者
“领导者”的角色。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中冶的保障房项目共计24个,总投
资257亿元,总建筑面积564万㎡,分布于天津、上海、辽宁、河北、浙江等城市,
在央企中名列第一。
    虽然,保障性住房在中国中冶房地产开发板块的占比同比有所降低,但是总量
却相对增加:。而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一直以来市场普遍认为,保障房盈利难。
但是,中国中冶却为保障房投资者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2010年保障性住房的
毛利率高达12.5%,虽然远远低于商品房的盈利水平,但是却向市场证实保障房建
设绝对不只“1块钱”利润。
    中国中冶总裁沈鹤庭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想提高保障性住房
的毛利率,“就要加上管理”。据其介绍,目前中冶在保障房的管理上,采取责任
状、责任人、责任制的方式,并由项目经理承担相应责任。同时,董秘康承业进一
步解释,保障房的投资回报率基本上已被圈定在3%以下,因此必须要向管理要效益
,同时施工环节亦能创造利润——而管理和施工,“刚好都是中冶的强项”。
    作为央企,中国中冶的强项恐怕不止在管理以及施工环节。据悉,截至2010年
中冶获得各大商业银行保障性住房专项授信额度共计450亿元。3月31日的业绩发布
会上,总裁沈鹤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还指出,中国中冶正在策划和国
家开发银行、人寿保险共同参与对保障性住宅的开发。
    沈鹤庭提及,中国中冶“现在在手的(保障性住房)契约大概有3000㎡”,至
于2011年保障性住房的新开工以及竣工情况,还是“要看金融政策和国家政策对保
障性住房的落实情况”。
    2010年年报中,中国中冶声称要“以保障性住房开发带动商业地产、商品住宅
项目和土地一级开发业务,探索新的开发模式,提高投资回报率”。
    或者正如中冶总裁沈鹤庭接受采访时表示的那样,建设保障房是央企应有的社
会责任。同时,对于公众来说,探索保障房的盈利模式,提高投资回报率,更是一
个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责任。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谢静

【2011-04-01】
中国中冶(601618)2010年净利53亿元 同比增长两成
    中国中冶(601618)周四晚间披露年报,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53.21亿元,
同比增长20.24%,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7元(含税)。
    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2067.92亿元,同比增长24.74%;每股收益0.28元,同
比减少6.67%。
    公司全年累计新签合同额2850.14亿元,同比增长30.23%。毛利率为13.03%,
同比提高0.81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工程承包、装备制造、资源开发和房地产开发四大产业板块保
持稳定运行。其中房地产开发收入总额在总收入的比重提高6.38个百分点,主要是
随着前期项目逐步在本期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大幅提高了该业务的收入贡献度。
【出处】全景网【作者】陈丹蓉

【2011-04-01】
中国中冶(601618)全年营收2068亿 净利增二成
    公司表示要承担央企社会责任,正在策划和开发银行、人寿保险共同参与保障
性住房开发
    中国中冶(601618)今日发布的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68亿元,同
比增长24.7%,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增长20.2%,基本每股
收益0.28元。公司工程承包、装备制造、资源开发和房地产开发四大业务板块均实
现稳步增长。年报显示,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7元。
    2010年,建筑业的整体高速发展促进了中国中冶工程承包业务的增长。公司全
年新签合同2185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海外新签合同266.6亿元。中国中冶加
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在紧抓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非冶金工程业
务占比大幅提高,基本改变高度依赖钢铁冶金市场的局面。同时,公司还坚持推行
EPC承包模式,着重提高EPC模式在工程承包中的比重,通过全供应链服务,提高工
程项目的经济附加值。
    资源开发业务方面,2010年中国中冶继续以铅、锌、镍、钴、铜、铁等基础金
属为主要开发矿种,跟踪、并购资源条件较好和项目所在国家政局较稳定的矿产资
源项目,巴新瑞木镍钴矿等海外矿上项目稳步推进。2010年公司多晶硅年产量达41
17吨,同比增长87.7%。
    中国中冶表示,多晶硅产业是新能源的构成部分,尤其在日本地震之后,国家
对核能源的利用进行重新审视,公司对未来光伏产业的发展、太阳能的应用充满信
心,公司将抓住时机,进一步扩大多晶硅产能,预计今年7月就将形成1万吨的多晶
硅产能。
    中国中冶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2010年新开发项目及土地
一级开发项目规划总投入约1760亿元,总建筑面积2347万平米,其中保障性住房全
年新开发项目建筑面积564万平米。相较于2009年,保障性住房的毛利率得到显著
提升。
    对于今后五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国中冶总裁沈鹤庭表示,公司要承担起中
央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目前公司正在策划和开发银行、人寿保险共同参与对保障
性住房的开发。
    展望未来,中国中冶表示,在继续巩固冶金工程承包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的基
础上,业务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是长期发展战略。公司将逐步加大资源开发等业务
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积极发展海外冶金工程及非冶金工程承包业务,进一步优化
业务结构。同时稳步扩大市场规模,提高风险防范和综合竞争能力。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孟欣

【2011-03-03】
中国中冶(601618)葛洲坝合计百亿合同受利比亚局势影响
    今日,中国中冶(601618)和葛洲坝(600068)同时发布公告,两公司在利比
亚均有项目受利比亚局势影响。
    其中,中国中冶下属子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在利比亚共有两个工程承包
项目,分别为利比亚EAST MELITA地区5000套单元住宅和配套服务设施EPC工程总承
包项目和米苏拉塔4×3000t/d水泥厂生产线一期土建工程项目。两项目暂时停工。
    其中,5000套住宅项目为利比亚政府项目,业主方为利比亚发展组织管理中心
,合同金额约54.21亿元,合同工期为36个月,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合同金额3.08亿
元,未完成合同金额51.13亿元;水泥厂项目为工程施工分包项目,总承包方为武
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同金额为1.65亿元,合同工期为13个月,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合同金额1.47亿元,未完成合同金额0.18亿元。上述2个项目的
合同资金支付方式均为按工程进度付款;上述2个项目未完成合同金额约为51.31亿
元,占公司2010年末未完成合同总额的2%左右。
    中国中冶还称,由于利比亚局势持续动荡,一冶在利比亚项目暂时停工。公司
已按我国政府统一安排,组织撤回在利比亚工作人员。本次撤离将发生一定费用。
由于利比亚局势不稳定,上述项目的后续进展将存在不确定性。
    葛洲坝称,公司在利比亚有一个7300套房建工程施工项目,合同金额约合55.4
亿元。截至2011年2月18日,项目履约进展顺利,累计完成合同工程量16.8%。根据
中国政府统一部署,公司利比亚工程项目中方员工1060人已于2月28日全部撤离,
项目暂时中止。截至项目停工前,项目履约、结算正常,经营效益能达到预期,但
本次人员撤离将发生一定的费用,鉴于项目后续实施的不确定性,项目后续经营预
期尚无法评估。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程文

【2011-03-02】
中国中冶(601618)利比亚项目停工 未完成合同额51亿
    中国中冶(601618)周三晚间公告称,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在利比亚项目暂时停工,公司已按我国政府统一安排,组织撤回在利比亚工作人员
。
    中国一冶在利比亚共有2个工程承包项目,合计合同金额人民币55.86亿元,未
完成合同金额约为人民币51.31亿元,占公司2010年末未完成合同总额的2%左右。
    公司称,本次撤离将发生一定费用,上述项目的后续进展将存在不确定性。
【出处】全景网【作者】陈丹蓉

【2011-01-24】
中国中冶(601618)鞍山秦皇岛南京开花 阿富汗艾娜克矿弹奏
    在2010年的股市,钢铁板块可为一波三折,先有国家调控政策下的集体疲软,
而后又在钢铁产业规划和高铁概念下屡屡爆发。作为严重被低估的超级大蓝筹,在
全球寻找资源的中国中冶(601618)和国内最大的钢材原料提供商五矿发展(6000
58)已在积蓄力量。
    不同的是中国中冶(601618.SH)厚积而薄发,五矿发展(600058.SH)一脱20
09年疲势,出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中冶:资源和房地产双翼齐飞
    "一般来讲,央企都不会主打单一业务,而注重多元化的发展。"兴业证券分析
师王挺表示。从中国中冶上市近一年时间来看,其业务在外部并未有太大突破,而
是注重调整现有四大主营业务的比重。
    据中国中冶的公告显示,如果单看营业收入,工程承包业务依然是主收入,但
是从利润来看,未来增长更快的可能在资源开发和房地产两块业务。不过从目前收
入结构的变化似乎也预示了这一趋势。
    中国中冶2010年中报中,工程承包收入在总收入中比例从2009年上半年的86.4
6%降至2010年上半年的78.84%,同时营业收入也只增长了7.92%。但房地产业务收
入在去年上半年却同比增长319%,毛利率也是四大业务中最高23.55%。
    2009年,中国中冶在建多个房地产项目,预计会在2010年的业绩中再次成为亮
点。而2010年,公司投资近500亿再次拿到鞍山、秦皇岛和南京三地的房地产项目
。同时随着国家今年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中国中冶会再有大手笔。
    而资源开发业务方面虽然受原料价格上升导致利率微降,但是营业收入同比增
长37.87%,仅次于房地产业务。王挺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中国中冶的矿虽然较多
,但是由于很多处于开发初期,体量都比较小,在2010年的业绩中贡献有限,但是
如果未来规模提高,资源开发业务应该是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主要支点。"
    据了解,上市之前中国中冶只有少量的铁矿释放产能,因此在2009年的业绩中
表现平平,但是2010年,巴西的镍钴矿和巴基斯坦的铅锌矿开始投产;同时随着旗
下亚洲最大的锌冶炼企业之一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公司产品价格提升,以及2010年
子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有限公司多晶硅的产能翻番,预计会给2010年的年报增色不少
。
    而正在建设中的年产铁精矿1500万吨的兰伯特角铁矿、年产3600万吨的西澳铁
矿和阿富汗艾娜克铜矿一旦投产,业绩将出现爆炸式增长。
    但是王挺提醒,"不管是房地产还是资源开发,盈利周期都在一年以上,因此
应更多关注未来几年的增长趋势,短期内难以得到体现。"
    而作为最大收入的工程承包依然坚挺,2010年其订单有望超过年初制定的目标
2631亿元,同比增长43%。同时随着国家钢铁振兴规划的不断推进,该业务有望稳
步增长。
    作为超级大蓝筹,中国中冶的爆发式增长不在2010年,其目前处于积蓄力量阶
段,厚积薄发将是其未来的成长风格。
【出处】理财周报【作者】滑明飞

【2010-12-14】
中国中冶(601618)财政部拨付6亿经营预算
    中国中冶(601618)近日收到控股股东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转来的财政部
有关通知,公司收到财政部拨付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境外投资资金2.87亿
元,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节能减排资金3.31亿元,两项合计6.19亿元。公
司将以资本公积(中冶集团独享)进行账务处理。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向南

【2010-12-14】
中国中冶(601618)获6亿元财政资金 
    中国中冶(601618)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东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转来的财政部通知,公司收到财政部拨付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境外投资资
金2.8724亿元,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节能减排资金3.3135亿元,两项合计
6.1859亿元。
    按照财政部通知的要求,这两笔资金作为国家资本金。公司将以资本公积(中
冶集团独享)进行账务处理。一位投行人士称,这种没有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会计
处理并不多见,可以理解为中冶集团对中国中冶进行增资,由于中冶集团是央企,
因此这种做法具有合理性,这笔资金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反而会使得利润波动加剧。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顾鑫

【2010-09-21】
中国中冶(601618)孙公司200亿中标两地块
    中国中冶今日公告称,9月19日,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8
0%的南京临江老城改造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通过竞拍取得南京市下关区滨江江边路
以西1号地块和3号地块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价分别为121.41亿元和78.93亿元,
合计200.34亿元。
    资料显示,1号地块编号为NO.2010G32,东至热河路,西至江边路,北至规划
路,南至中山北路,出让面积为353,664.3平方米;3号地块编号为NO.2010G33,
东至回龙桥,西至江边路,北至长江大桥,南至规划道路,出让面积为313,879.4
平方米。上述地块计划用于南京市下关区旧城改造项目,初步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
125.5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409.13万平方米,计划于2011年上半年开工。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吴芳兰

【2010-09-13】
中国中冶(601618)澳铁矿项目陷入纠纷
    中国中冶(601618)在澳大利亚的项目突生变故。9月8日,兰伯特角资源有限
公司发布公告声称:中国中冶未能按照于2009年12月9日签署的《租地及相关资产
转让协定承继协定》中的规定支付尾款8000万澳元,兰伯特角资源有限公司就该等
事宜对公司采取法律行动。
    中国中冶11日随即公告表示,根据协议,兰伯特角资源有限公司将在满足其在
协议项下有关义务的前提下获得中冶三金支付8000万澳元的尾款。中冶三金认为,
截至公告日,兰伯特角资源有限公司实际并未按照协议完成相关条款规定的义务。
公司和中冶三金拟按照协议中规定的纠纷解决程序处理这项纠纷的相关事项。
    资料显示,兰伯特角铁矿总资源量为19.15亿吨,中冶曾在其业绩发布会上表
示,该矿区正在进行矿山建设前期准备。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若馨

【2010-09-13】
中国中冶(601618)澄清"澳尾款"一事
    今日,中国中冶(601608)发布公告澄清关于兰伯特角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兰伯特角公司)提到的尾款事宜。2010年9月8日,兰伯特角公司在澳大利亚证券
交易所发布题为《兰伯特角公司采取法律行动以便从中冶收回8000万澳元的尾款》
的公告,该公告声称:中国中冶未能按照于2009年12月9日签署的《租地及相关资
产转让协定承继协定》(以下简称《承继协议》)中的规定支付尾款8000万澳元,
兰伯特角公司打算就该等事宜对中国中冶采取法律行动。
    就上述公告中提到的相关欠付尾款事宜,中国中冶做出了如下说明。2008年6
月,公司在澳大利亚的一家子公司中冶西澳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西澳)与
兰伯特角公司和MtAnketellPtyLtd(以下简称CFE公司)签订《租地及相关资产转
让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约定中冶西澳向CFE公司收购西澳大利亚兰伯特
角一带的相关矿业租地。
    此后,根据另行签订的《承继协议》,中冶西澳将《协议》项下规定的矿业租
地、相关资产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转移到公司的另一家驻澳子公司中冶澳大利亚控
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中冶澳大利亚三金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三金)。根据
《协议》,CFE公司将在满足其在《协议》项下有关义务的前提下获得中冶三金支
付8000万澳元的尾款。
    但中冶三金认为,截至本公告日,CFE公司实际并未按照《协议》完成相关条
款规定的义务。公司和中冶三金将按照《协议》中规定的纠纷解决程序处理这项纠
纷的相关事项。现在解决纠纷的时间仍未知。
    此外中国中冶还公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分别同意接受公司2010~201
2年中期票据及短期融资券的注册,注册金额分别为149亿元、144亿元。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赵阳戈

【2010-09-11】
中国中冶(601618)披露西澳兰伯特角铁矿项目纠纷
    中国中冶今日公告披露西澳大利亚兰伯特角铁矿项目纠纷一事。
    2010年9月8日,兰伯特角资源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发布题为“兰伯
特角公司采取法律行动以便从中冶收回8000万澳元的尾款”的公告。该公告声称,
中国中冶未能按照于2009年12月9日签署的《租地及相关资产转让协定承继协定》
中的规定支付尾款8000万澳元,兰伯特角资源有限公司就该等事宜对中国中冶及中
冶澳大利亚三金矿业有限公司采取法律行动。
    公司就上述欠付尾款事宜说明称,2008年6月,公司在澳大利亚的子公司中冶
西澳与兰伯特角资源公司和Mt Anketell Pty Ltd(统称“CFE公司”)签订《租地
及相关资产转让协议》。此后,根据另行签订的承继协议,中冶西澳将转让协议项
下规定的矿业租地、相关资产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转移到公司的另一家驻澳子公司
中冶澳大利亚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中冶澳大利亚三金矿业有限公司。
    根据协议,CFE公司将在满足其在协议项下有关义务的前提下,获得中冶三金
支付8000万澳元的尾款。中冶三金认为,截至公告日,CFE公司实际并未完成相关
条款规定的义务。
    公司称,将与中冶三金拟按照协议中规定的纠纷解决程序处理这项纠纷的相关
事项,该程序包括执行层的谈判、调解和可能的仲裁过程,现在解决纠纷时间仍未
知。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赵一蕙

【2010-08-25】
中国中冶(601618)上半年地产业务增长319%
    中国中冶(601618)今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0.3
亿元,同比增长18.34%;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2.29亿元,同比增长4.8
1%。公司工程承包、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四大业务板块保持了稳步增
长,尤其是房地产开发业务实现了同比319%的增长,达到77.36亿元,在总收入比
重中大幅提升至8.69%。
    对于锌业股份(000751),中国中冶称目前仍无资产注入的打算,未来有无可能
将视情况而定。
    工程承包业务方面,上半年,中国中冶新签合同金额达1239.78亿元,同比增
长53%。面对国内钢铁行业的调整,公司积极开发非冶金工程市场,有效弥补了冶
金工程市场份额的下降。
    资源开发业务方面,随着海外矿山项目的顺利推进,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增长,
其中希拉格兰德铁矿正在试生产,瑞木镍红土矿、西澳铁矿年内即将投产,而艾娜
克铜矿则正在进行矿山建设,兰伯特角铁矿正在进行矿山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报告期中国中冶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打开了新局面。
目前,中国中冶的海外项目分布全球约70多个国家。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刘杨

【2010-08-25】
上半年房地产收入增3倍 中国中冶(601618)暂无注资锌业股份计划
    中国中冶(601618)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完成营业收入890.3亿元,同比增
长18.34%,实现净利润22.29亿元,同比增长4.81%,每股收益0.12元。
    公司上半年业绩的提升得益于其传统的工程业务及逐渐发力的房地产业务的增
长,而被寄予厚望的资源开发板块业绩释放并不明显。公司方面称,海外矿区将于
今年下半年开始陆续释放业绩,但即便如此,仍没有对锌业股份(000751)做进一
步资产整合的打算。
    公司管理层还在业绩说明会上披露了公司2013年的经营目标,计划非冶金工程
营业收入到2013年占到公司工程收入的50%;资源及房地产板块的营业收入占到集
团总收入的20%以上,其中房地产收入占7-8%。海外市场的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
的30%。
    房地产收入同比增3倍
    上半年,中国中冶在工程承包和房地产开发领域的收入快速增长。其中,房地
产开发业务总收入的占比从2009年上半年的2.45%一举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8.69%,
绝对值从2009年上半年的18.45亿元增长到2010年上半年的77.36亿元,同比增长3
倍以上。
    中冶开发及新签房地产项目超过126项,计划总投资1627.7亿元,较去年同期
增长近2倍。公司副总经理王秀峰表示,目前中冶的房地产业务呈现商业项目、住
宅项目、保障性住房项目三足鼎立的形式,而到2013年,公司计划将提升一级土地
开发方面的业务比重,使其占据公司房地产业务的20%。
    而保障性住房无疑是中冶房地产业务的一大亮点,王秀峰称,6月底时公司在
手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建筑面积约在1600万平方米,而在手的商业项目和住宅项目的
土地面积则共计4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
    据称,由于中冶同时作为一家工程业务企业,对于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单位利
润不得超过房价的3%的利润限制并不敏感。"我们看中的是拿下保障性住房项目对
公司工程板块业务量的拉动。"王秀峰称,实际上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工程毛利率甚
至要高于一般的工程项目,且开发周期较短,能够提升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
    海外矿区开始陆续产出
    相比之下,公司另一块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资源开发板块,在上半年的业绩却
并没有显现出同样迅猛的成长性,该板块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2.27亿元,同比增幅
为37.87%。
    公司副总经理张兆祥表示,公司的海外项目的推进虽然遇到过阻碍,但仍在积
极推进之中。据了解,中冶所控制的艾娜克铜矿目前正在进行矿山建设,总资源量
高达6.67亿吨的该矿区预计2011年将产出40.1万吨的铜精矿;希拉格兰德铁矿正在
进行试生产,今年全年将产出铁精粉66万吨,明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00.9万吨;总
资源量1.43亿吨的瑞木镍红土矿也将于年内投产,2010年产出氢氧化镍钴0.5万吨
,2011年产出4万吨;兰帕特角铁矿正在进行矿山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计划9月份
完成可研报告。
    虽然,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中冶在海外的矿区将陆续有所产出,但公司似乎
并不准备对旗下的锌业股份做进一步的资产整合。锌业股份的中报显示,公司上半
年盈利1659万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则亏损1523万元,上半年公司实现盈利的最
大推手是债务重组损益。对此,张兆祥表示,未来中冶对锌业股份的支持体现在整
个集团的完整产业链,但暂时没有对锌业股份进行资产注入的计划。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若馨

【2010-08-25】
中国中冶(601618):四大主业全面增长
    中国中冶今天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尽管海外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但公司通过新
业务,特别是房地产业务的快速增长,使整体业绩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公司总收
入为890.3亿元,同比增长18.34%;实现净利润22.29亿元,同比增4.81%;每股收
益为0.12元。
    主营业务中,工程承包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从去年年底的82.26%下降到目前的78
.84%。与2009年年末相比,四项主业都有所增长,资源开发和装备制造从负增长转
变为正增长,其中资源开发的增长率大幅提升到37.87%。
    上半年公司最大的亮点在于房地产开发业务有较大幅度增长,实现营业收入77
.36亿元,居四大板块收入比重第二名,仅次于工程承包业务比重,同比增长率达
到319.9%。在房地产业务中,商业、住宅和保障性住房板块的毛利率均有所增长。
其中,商业板块的毛利率明显大于其他板块。
    中国中冶负责房地产业务的副总裁王秀峰昨天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虽然商业
地产板块增长强劲,但目前公司将商业地产作为房地产业务发展重点的时机还不成
熟,房地产业务目前仍然是商业、住宅和保障性住房三足鼎立的局面,加上一级土
地开发板块,四大板块的占比结构为3:3:2:2。
    对于公司房地产业务的经营优势,王秀峰表示,公司的商业、住宅板块业务很
少从公开招牌挂渠道获得土地,而是在与政府合作进行一级土地开发、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合法合规的原则,通过与政府协商,获得具有比较优势的土
地。另外,公司参与城市综合开发,能很好把握城市开发热点,对城市的地块市场
价值评估更加可控。
    除房地产业务外,中国中冶积极开发非冶金工程市场,房屋建设、市政公用设
施及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公司冶金工程承包业务在工程承包
业务板块收入中的比重从2009年上半年的66.25%下降到2010年上半年的63.11%,非
冶金工程市场份额的增长有效地弥补了冶金工程市场份额的下降。
    中冶高层表示,在未来经营中,公司将力图实现结构调整下的装备制造业务振
兴。中冶副总裁黄丹透露,在国内外体育场馆的建设方面,钢结构业务将有很大的
上涨空间。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8-16】
中国中冶(601618)132.97亿元参建秦皇岛新民居
    中国中冶今天公告,公司获得了秦皇岛新民居建设、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近期
,秦皇岛市政府下达了第一批任务,项目总投资费用暂估约132.97亿元,约占公司
2009年营业收入的8.05%。
    中国中冶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中冶建设先后与秦皇岛市政府签订《长期战略
合作协议》和《合作框架协议》,同意共同出资设立中冶建设持股97%的中冶秦皇
岛城乡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公司),以推进秦皇岛市的新农村建设。秦皇岛市政府
将辖区内新民居建设项目、土地综合整治交给合作公司;合作公司按照新民居建设
或土地综合整治直接成本的1.5%提取管理费,并获取新民居建设或土地综合整治直
接成本6%的固定收益。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阮晓琴

【2010-06-30】
中国中冶(601618)紧盯海外资源项目
    中国中冶(601618)昨日举行2009年度股东大会,会上公司高管对有关保障性
住房项目、对外收购矿产资源情况以及新能源等问题做了回答。
    中国中冶副董事长王为民表示,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房地产调控仍
在继续,做好保障性住房项目是重中之重,作为央企更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20
09年公司共完成29个保障房项目,签约1300多万平方米。由于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保障房的开发速度较快,周转期为1-1.5年,提高了整体利润率。
    关于近期热点新能源问题,公司也给出了很明确的回答。公司并不会盲目大举
进军新能源领域,而是根据自身的优势稳步前进、适时开拓。作为国内最早涉足硅
材料生产的公司,中国中冶在国内技术优势明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近两年竞
争白热化的光伏产业中始终保持20%多的利润率。公司在冶金产业回收技术处于国
内一流,此外公司还在研发风力发电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关设备。
    在海外资源投资方面,王为民信心满满,他坦言相对于金融领域更看好资源领
域的投资,目前中冶的海外各大矿产项目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同时,公司还在
跟踪几个大型的资产,但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马晨雨

【2010-06-30】
中国中冶(601618):矿业投资今年仍有机会
    "矿业并购在2010年仍有机会。"中国中冶(601618)副总裁张兆祥无疑是29日
公司股东大会上的红人,众多投资者对于中国中冶的矿业投资显得相当有兴趣。他
在作出上述表述的同时还称,未来中国中冶的海外矿业项目将集中于除澳大利亚、
加拿大、美国以外的"非传统矿业投资地区",如拉美、非洲等地,并将继续发扬中
冶在工程方面的优势,着力开发海外矿业绿地项目,同时回避类似"中铝并购力拓"
这样的巨型海外项目投资。
    目前,中冶的海外项目包括希拉格兰德铁矿(持股70%),兰伯特角铁矿(持
股100%),瑞木镍钴矿(52%),杜达铅锌矿(持股41%),山达克铜金矿(租赁期
10年),艾娜克铜矿(持股75%);公司拥有的权益铁矿石资源量在33.25亿吨,铜
精矿资源量在687万吨。
    中冶方面称,瑞木镍钴矿下半年将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兰伯特角铁矿今年三季
度也将完成可研报告,杜达铅锌矿和希拉格兰德铁矿也将在今年进入试生产,均有
产品产出。
    至于未来在资源方面的图谋,张兆祥表示,由于欧洲经济的整体复苏情况要低
于前期的市场预期,加之众多矿业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遗留的问题尚没有完全解决
,这就给2010年的矿业并购留下机会,而中冶目前手头也在跟踪一些海外项目,待
时机成熟时出手。张兆祥认为,2009年时的矿产品价格过低,导致真正愿意出手的
矿主并不多,反倒是目前的大宗商品价格水平更有利于并购的完成。
    有投资者担心,到中冶矿业项目进入投产期时,大宗商品价格进入下行通道,
初始的投资回报将面临风险。对此,中冶方面认为,目前的大宗商品价格水平仍然
处于一个相对低位,2000年左右的低价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走
势将是波动向上。
    再加上中冶的海外矿业项目在投资伊始的评估基准都是选用过去5-10年的价格
平均为依据的。如在做位于阿富汗的艾娜克铜矿的可研报告时,公司依据的就是45
00-5000美元/吨的铜价进行的盈利测算,规避了高价位的投资风险。"无论怎样,
对矿业领域的投资风险肯定是小于投资金融资产的。"张兆祥如是说。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若馨

【2010-06-30】
中国中冶(601618)非钢业务拓展引人关注
    中国中冶昨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与会投资者对公司非钢业务的拓展和未来前
景纷纷表示关注。据了解,中国中冶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矿产开发、新能源等领域
都已形成较多的资源储备,虽然钢铁行业宏观调控对公司冶金工程承揽带来了一定
的影响,但公司将做好"结构调整"这篇文章,争取今年继续取得较好增长。2010年
,中国中冶仍计划实现新签合同额2360亿元以上,实现营业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去年
。
    中国中冶现有工程承包、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房地产四大业务板块,其中资
源开发最受关注。中国中冶副总裁张兆祥透露,公司所收购的澳洲铁矿项目将于今
年三季度做完开发的前期工作,并报中、澳两国政府批准;阿根廷铁矿项目年内也
将实现销售;其他包括阿富汗铜矿、杜达铅锌矿等都在加紧投入建设中。他同时表
示,矿业是一个长周期行业,公司对矿业投资风险给予了高度关注,目前收购的矿
产项目都是以5-10年的历史平均价格来衡量风险收益的,抵抗行业波动风险的能力
较强。目前矿产品价格均明显高于公司收购时设定的价格。
    在保障性住房领域,公司人士表示,目前中冶主要以委托代建和委托开发两种
模式参与地方保障房建设。相比商品房3年左右的开发周期,保障房开发周期只要1
-1.5年,因此虽然只有3%左右的利润率,但公司收益仍较为可观。
    而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中冶旗下的洛阳中硅拥有国内唯一的多晶硅材料制备技
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优势明显。目前,洛阳中硅已经开发出世界先进的冷氢化
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并在多晶硅生产节电、废液处理等技术方面具有独到优势。
此外,中冶在风力发电设备、风力发电核心技术、冶金行业余热回收等领域也已有
多个立项,未来可望推动公司新能源产业规模增长。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徐玉海

【2010-06-09】
中国中冶(601618)拟发中期票据及短券
    中国中冶(601618)董事会同意公司注册发行不超过149亿元中期票据及不超
过144亿元短期融资券的议案,公司将根据金融环境、日常经营需求和项目需求,
在注册有效期内择机分次发行。
    募集资金用途全部用于替换银行贷款,发行利率根据发行时市场情况确定,并
遵循相关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其中,中期票据发行期限根据公司资金需求情况确
定,单期期限拟不超过10年,短期融资券单期发行期限为一年期。
    中国中冶表示,上述议案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所涉发行中期票据及短期融
资券事宜有利于降低公司财务费用,不会对资产负债率产生重大影响。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郑昱

【2010-06-09】
中国中冶(601618)拟债务融资293亿元
    中国中冶(601618)公告,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49亿元中期票据和不超过144亿
元短期融资券。
    公司此次发行中期票据的发行期限将根据公司资金需求情况确定,单期期限拟
不超过10年;发行利率将根据发行时市场情况确定,并遵循相关管理部门的有关规
定;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替换银行贷款。短期融资券的单期发行期限为一年期;发
行利率根据发行时市场情况确定;募集资金用途全部用于替换银行贷款。
    公司表示,所涉发行中期票据及短期融资券事宜有利于降低公司财务费用,不
会对资产负债率产生重大影响。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阳丹

【2010-05-07】
中国中冶(601618)子公司签订150亿元保障性住房项目
    中国中冶今日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与鞍山市城市建
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鞍山市达道湾保障性住房工程项目BT模式建设协议》。
合同总价包括项目工程建安费、土地费和项目建设其他费用,暂定为150亿元,最
终价格以鞍山市人民政府委托相关部门审批的决算为准,约占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
2009年营业收入的9.1%。
    公司表示,该协议项下所指的BT模式,即"建设-移交"模式,指中国三冶作为
乙方按合同约定负责项目投、融资建设,并承担期间的风险,在乙方按约定将项目
建成竣工移交给甲方--鞍山城投及其指定的管护单位后,按BT合同总价收回投资。
整个项目将由中国三冶负责达道湾新城保障性住房建设,总工期为三至五年,并由
鞍山城投负责分批回购。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吴芳兰

【2010-04-29】
中国中冶(601618)战略转型显成效
    中国中冶(601618)今日公布2009年度业绩报告。年报显示,公司业务及各项
指标均表现出强劲增长态势,各大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使得业绩实现超预期增长;
其中营业收入达到1652亿元,同比增长7.7%;利润总额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65.3
亿元,同比增长44.2%。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建设综合服务商之一,全球最大的冶金工程承包商,2009
年,中国中冶工程承包、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房地产四大业务板块继续保持快速
发展。同时可喜的是,中国中冶战略转型初见成效,对钢铁工程承包业务的依赖程
度不断降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提升。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刘杨

【2010-04-13】
中国中冶(601618)相中8亿美元境外锌资产
    早报讯 资源价格猛涨的大背景下,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
中冶”,601618)近来动作不断。
    昨日有国外媒体最新报道称,中国中冶将竞购英美资源集团出售的8亿美元锌
资产。
    报道称,竞标截止时间为本月底,业界认为中冶将凭藉雄厚的财务实力在竞标
中处于领先地位。
    据报道,其他潜在的竞购方还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巨头Apollo和First Reserv
e、印度矿企Vedanta Resources PLC (VED.LN)和加拿大矿企HudBay Minerals Inc
(HBM.T)。
    至昨晚截稿时间,中国中冶尚未发布任何相关公告。
    但若上述消息属实,这将是中国中冶在最近一个季度内的第二次对国外“大手
笔”投资。
    今年2月份,中国中冶曾发布过公告称,该公司在1月29日与澳大利亚RESOURCE
 HOUSE公司签订了股份配售协议,约定以2亿美元认购澳大利亚RH不超过5%的股权
。
    后者系澳大利亚的一家矿业公司。中国中冶当时还承诺每年从澳洲RH旗下煤矿
项目中购买至少3000万吨煤炭。
    可查的资料显示,中冶早年从建筑起步,后小规模地尝试冶金、逐步发展为以
冶金为主业,并于近年大力转型为矿产资源类综合性企业。目前,中冶在海外的矿
产投资主要集中于铁矿石及有色金属矿产。
    而就在前日,澳大利亚矿企FMG董事长安德鲁曾在博鳌论坛间隙透露,FMG正在
与中国中冶集团洽谈合资在澳大利亚北部建设一个新的港口,目前在可行性研究阶
段。按照规划,这个港口完全建成后其规模将与澳大利亚目前最大的黑德兰港口相
当。
【出处】东方早报【作者】

【2010-03-04】
中国中冶(601618)获3.9亿元财政拨款
    中国中冶(601618)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东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转发的《财政部关于下达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专项(拨款)的通知》,收到财政部拨付2009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专项合计39
257万元,其中4871万元用于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支出;34349万元用于境外投资支出
;37万元用于社会保障支出。按照财政部通知的要求,这些补助资金中38020万元
需作为国家资本金,公司将以资本公积进行账务处理。(顾鑫)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0-02-08】
中国中冶(601618)有望分羹24亿美元佣金
    由中国中冶(601618)承建,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贷款支持的澳大利亚源库资
源(Resourcehouse)公司China First动力煤项目,确定了最大用户。源库资源公
司2月6日与中国电力(2380.HK)签订了600亿美元的煤炭贸易协议,在20年内,每
年由China First动力煤项目为中国电力提供3000万吨煤炭。
    根据中国中冶此前的公告,公司获得了澳大利亚China First动力煤项目EPC(
设计、采购和施工)总承包管理以及年产3000万吨煤炭销售的4%固定佣金权益。照
此计算,中国中冶将从中国电力与源库资源的600亿美元合同中分得24亿美元佣金
。
    中澳最大合作项目
    源库资源主席克莱夫·帕尔默表示,与中国电力的贸易合同是澳大利亚"有史
以来最大的出口合同",而该合同所需煤炭资源来自中国中冶承建的China First动
力煤项目,该项目的煤炭年产量为4,000万吨。
    "中国中冶将组织一个由中煤国际集团、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1800.HK
)和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601390.SH,0390.HK)组成的企业团,建设澳大利亚
最大的煤矿和必要的出口基础设施。"帕尔默说。中国进出口银行已为此项目提供
了5.6亿美元的贷款。帕尔默曾在去年11月表示,他希望这一煤炭项目能在2010年
开工建设,2013年投产。
    中国中冶尚未透露China First煤矿项目EPC总承包的合同金额和分包细节,而
仅此次中澳合作中煤炭出口部分的金额就已使此次合作成为中澳两国最大的合作项
目。
    根据公开资料,China First动力煤项目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煤炭储量超
过10亿吨,项目总投资超过70亿美元。据外媒报道,项目的煤矿和基础设施包括露
天矿、地下矿井和495公里的重载铁路,以及位于Abbot Point港口的4,000万吨、
有两个泊位的煤炭出口码头。该煤矿项目还拟增加Galilee电厂工程,即12.5亿美
元建设一座采用碳捕获和封存(CCS)技术的电厂。据透露,这座450MW清洁燃煤电
站的正式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已经展开,最终可能将扩大至900MW。
    源库资源将赴港上市
    源库资源还计划下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融资30亿美元用于澳大利亚的煤炭、
铁矿石、石油天然气项目,以及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项目
。
    根据中国中冶与源库资源签订的股份配售协议约定,中国中冶将按照源库资源
初始发行价和市场价格孰低的原则,以2亿美元现金认购其股份。具体认购股数将
视最终认购价格确定,预计最终所持源库资源的股权比例将不超过5%。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力斥资600亿美元的购煤计划似乎并不划算。
公司20年合计将获得6亿吨煤炭的供应,平均每吨价格为100美元,高于目前澳大利
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91.83美元/吨的现货价,而如此长期的合同应当获得更为优惠
的价格。此外,如果中国中冶2亿美元能收购源库资源2%的股权,中国电力花600亿
美元甚至足够买下几个源库资源公司。
    目前澳大利亚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进口来源地,2009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
了4390万吨煤炭。2008年,中国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三大投资者,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主要投资采矿业。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中国中冶(601618)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