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生物(300138)F10档案

晨光生物(300138)融资融券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晨光生物 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300138 晨光生物 更新日期:2025-08-03◇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5-08-01】
行业周报|农产品加工指数跌-2.12%, 跑输上证指数1.18%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7月28日-2025年8月1日,上证指数跌0.94%,报3559.95点。创业板指跌0.74%,报2322.63点。深证成指跌1.58%,报10991.32点。农产品加工指数跌-2.12%,跑输上证指数1.18%。
  行业新闻摘要:
  1:安徽宁国壮大县域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
  2: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23条措施,力促农产品消费,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
  3:灵丘特色产品在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展示,促进地方农产品加工与市场对接。
  4:极端高温影响韩国农产品价格,推动当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对挑战。
  5:助力“圣洁甘孜”出川出海活动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市场的合作。
  6:许昌探索“胖东来+”模式,促进农业企业增效益,推动农产品加工发展。
  7:四川雅安多举措推动“雅茶”产业稳步发展,强化农产品加工链条。
  8:农业农村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拓展农产品加工新空间。
  9:河南拟为粮食安全立法,促进农产品加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10:政府多举措促进农产品消费,助推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龙头公司动态:
  1、海大集团:1)海大集团 饲料业务基本面显著回升。2)饲料销量创历史同期新高,海大集团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3)海大集团半年赚逾26亿拟分红3.3亿 股价上行二季度基金加仓4128万股。4)海大集团:海外业务以当地建厂当地销售为主,布局东南亚非洲南美市场。5)海大集团:拟使用不超过100亿元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2、新希望:1)新希望入榜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2)新希望:7月31日将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3)新希望六和新获4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7-15-0.82%-0.42%2025-07-160.78%-0.03%2025-07-17-0.57%0.37%2025-07-18-0.29%0.50%2025-07-210.86%0.72%2025-07-220.14%0.62%2025-07-23-1.03%0.01%2025-07-240.24%0.65%2025-07-250.15%-0.33%2025-07-28-0.48%0.12%2025-07-29-1.23%0.33%2025-07-300.32%0.17%2025-07-31-0.53%-1.18%2025-08-010.74%-0.37%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8.562023-12-295.84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金龙鱼-2.01%2.92%13.12%海大集团1.90%-5.56%38.38%新希望-4.09%2.72%0.78%乖宝宠物-2.88%-21.49%106.85%中粮糖业-3.28%2.42%15.13%大北农-2.59%1.98%2.69%中宠股份-1.66%-15.69%198.64%中粮科技-3.30%4.09%15.35%傲农生物-3.83%5.31%-2.58%天康生物-2.87%3.88%-3.45%禾丰股份-1.83%2.76%23.13%深粮控股-1.87%2.25%17.99%唐人神-2.81%1.68%-12.16%天马科技2.20%2.36%14.16%双塔食品-1.47%1.91%23.28%晨光生物2.36%4.35%70.65%冠农股份-3.20%3.69%10.69%永顺泰-2.17%-1.43%21.50%粤海饲料-2.36%1.68%17.29%京粮控股-6.47%3.74%26.38%
  行业相关的ETF有国泰中证畜牧养殖ETF(159865)、畜牧ETF(159867)、招商中证畜牧养殖ETF(516670)、平安中证畜牧养殖ETF(516760)、易方达中证现代农业主题ETF(562900)、广发国证粮食产业ETF(159587)

【2025-07-31】
晨光生物:公司将持续推进棉籽类业务独立发展,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31日讯,有投资者向晨光生物提问, 公司棉仔油这块业务占用大量公司流动资金,而且加工费收益低拖累整体业绩,公司有没有剥离的打算?依托天然色素提取的技术市场优势,开发功能性营养饮料和饲料添加剂高附加值业务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的建议。棉籽类业务因偏大宗商品属性呈现出收入体量大、波动性强、毛利率低的特点。公司将持续推进棉籽类业务独立发展,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谢谢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30】
九大外资公募二季度大调仓,对医药、银行、港股的分歧有点大 
【出处】财闻

  在国内公募界,外资公募是比较特别的存在,他们的产品投向,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外资对A股市场的看法,因而备受市场关注。
  目前,国内共有9家外资公募,均已发售权益产品。据本站iFinD(下同),截至二季度末,9大外资公募共计持有重仓股700只,持股总市值达到365.3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二季报中,多家外资公募提及对中国权益资产抱有信心,但在重仓股上做了较大幅度调仓,对热门方向分歧较大。
  摩根基金:重仓银行
  截至二季度末,摩根基金在管公募规模为1868.48亿元,环比一季度末增加89.64亿元。共持有重仓股176只,持仓市值225.26亿元。
  从前十重仓股看,摩根基金二季度增持东山精密(002384.SZ)、新易盛(300502.SZ)、立讯精密(002475.SZ)、腾讯控股(00700.HK)、远东宏信(03360.HK),减仓宁德时代(300750.SZ)、胜宏科技(300476.SZ)、紫金矿业(601899.SH)、贵州茅台(600519.SH)、美的集团(000333.SZ)。
  二季度,银行股迭创新高,摩根基金亦重仓了18只银行股,持股总市值达到32.29亿元。环比一季度末,重仓银行股多了5只,持股市值增加10.41亿元。
  但其对银行股做了调仓,新进建设银行(601939.SH)及建设银行港股(00393.HK)、浦发银行(600000.SH)、邮储银行(601658.SH)、南京银行(601009.SH),减仓招商银行(600036.SH)、兴业银行(601166.SH)、北京银行(601169.SH),增持浙商银行港股(02016.HK)、重庆农村商业银行(03618.HK)等。
  摩根基金年内表现最好的主动权益产品为摩根沃享远见一年持有期混合,截至7月28日,A份额收益率37.44%。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7.8亿元。
  摩根沃享远见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经理杜猛在二季报里表示,对中国的权益资产抱有较大的信心,在所有资产类别中,中国股票是一个对全球投资者极具吸引力的长期投资选择。港股的表现目前看领先 A 股,因为港股市场更直接面对全球的配置资金,这一特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过A 股的机会虽迟必到,这是值得投资者期待的。
  行业上,杜猛表示,关注AI所带来的变革性机会,包括算力,以及AI落地的智能驾驶、机器人、智能终端等众多领域。此外,在工程机械、化工、动力电池、创新药、消费中的若干品类等行业,都能看到机会。
  宏利基金:加仓泡泡玛特、减持腾讯与小米
  截至二季度末,宏利基金在管公募规模为955.61亿元,环比一季度末增加25.5亿元。共持有重仓股203只,持仓市值74.76亿元。
  从前十重仓情况看,近期热门股新易盛、沪电股份(002463.SZ)是宏利基金的前两大重仓股,持股市值分别为6.59亿元、5.16亿元。不过二季度新易盛获增持,而沪电股份则被减持。
  同时,宏利基金二季度新进生益科技(600183.SH)、东山精密(002384.SZ),增持华鲁恒升(600426.SH)、麦格米特(002851.SZ)、科泰电源(300153.SZ)、福斯特(603806.SH),减仓太辰光(300570.SZ),持有江海股份(002484.SZ)。
  此外,二季度,宏利基金新进和加仓了20只港股,包括泡泡玛特(09992.HK)、老铺黄金(06181.HK)、卫龙美味(09985.HK)、古茗(01364.HK)等消费股,但减仓两家港股巨头腾讯控股和小米集团-W(01810.HK)。
  宏利基金年内表现最好的主动权益产品为宏利转型机遇股票,截至7月28日,A份额收益率24.64%。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33.37亿元。
  宏利转型机遇基金经理孟杰在二季报中谈及三大看好的行业:
  一、科技行业仍具备投资机会。他认为,人工智能开始真正进入日常工作和生活,科技竞赛将继续,算力产业链有机会;手机,汽车,智能家居等端侧的智能化将成为持续的产业趋势,国内产业链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人工智能芯片带来先进制程的巨大需求,叠加半导体设备材料国产化仍在加速,相关产业链公司订单有望持续增长。
  二、光伏行业供给优化进入深水区,多个子行业开始出现自救或者市场化的出清,供需格局将开始优化,各环节盈利有望在三季度触底回升;
  三、化工行业受到全球贸易战冲击,供需仍然在平衡过程中。一部分具备极强成本竞争力的公司仍然在持续扩张,包括全球化布局或者补齐产业链,目前无论是行业盈利还是相关公司估值都处于历史底部位置,值得重点研究。
  摩根士丹利基金:重仓医药,减持新易盛
  截至二季度末,摩根士丹利基金在管公募规模为242.93亿元,环比一季度末减少7.09亿元。共持有重仓股147只,持仓市值39.74亿元。
  持仓上,摩根士丹利基金二季度持仓中,医药比例不小,包括药明康德(603259.SH)、恒瑞医药(600276.SH)、百济神州-U(688235.SH)、华润三九(000999.SZ)、华东医药(000963.SZ)、迈瑞医疗(300760.SZ)、科伦药业(002422.SZ)、三生制药(01530.HK)等获得新进或大幅加仓,此外,新进中材科技(002080.SZ)、生益科技、中恒电气(002364.SZ)、深南电路(002916.SZ)等,减仓近期热门股胜宏科技、新易盛、潍柴重机(000880.SZ)等。
  摩根士丹利基金年内表现最好的主动权益产品为大摩沪港深精选混合,截至7月28日,A份额收益率68.29%。但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今年涨势如火如荼,该基金成立至今收益率依然为负。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1.58亿元。
  从披露信息看,大摩沪港深精选混合自成立以来死磕医药,二季度持仓集中在A股和港股的创新药上。二季报中,基金经理王大鹏表示对医药板块继续保持乐观,其认为,医保重回平稳增长趋势,商保等政策可能对创新药支付带来增量,板块回归内生增长。集采及行业整顿预计常态化推进,对板块的影响持续减弱;全方面支持创新药发展、商业保险助力药品支付等支持政策有望不断落地,利好创新药等产业发展。
  路博迈基金:坚定看好医药
  截至二季度末,路博迈基金在管公募规模为129亿元,环比一季度末增加8.43亿元。共持有重仓股42只,持仓市值5.09亿元。
  环比一季度末,路博迈基金二季度末前十重仓股基本为新进或大手笔加仓,包括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平安(601318.SH)、招商银行、农业银行(601288.SH)、工商银行(601398.SH)、美的集团、紫金矿业、立讯精密、伊利股份(600887.SH),传统蓝筹股与金融股占比相当高。而一季度末位列“前十”的科博达(603786.SH)、极米科技(688696.SH)、新泉股份(603179.SH)、三只松鼠(300783.SZ)、国瓷材料(300285.SZ)、科大讯飞(002230.SZ)均不见踪影。
  路博迈基金年内表现最好的主动权益产品为路博迈中国医疗健康股票发起,截至7月28日,A份额收益率38.11%。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2946万元。
  路博迈中国医疗健康股票发起基金经理李涛在二季报中表示,中国医药行业参与全球竞争的趋势是确定的,未来会持续看到越来越多的出海合作,金额或将不断创造新高,中国医药产业在全球的地位也会提升。除了创新药之外,器械等出海也是趋势。此外,AI 应用,干细胞、脑机接口等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坚定长期看好中国医药产业及优质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贝莱德基金:降低港股金融板块配置
  截至二季度末,贝莱德基金在管公募规模为68.60亿元,环比一季度末增加12.59亿元。共持有重仓股52只,持仓市值14.5亿元。
  从持仓看,二季度,贝莱德基金对金融股做了较大幅度调仓,包括新进江苏银行(600919.SH)、平安银行(000001.SZ)、华泰证券(601688.SH),加仓中国平安、中国银河(601881.SH)、招商银行,大幅减持中国银河港股(06881.HK),并将农业银行港股(01288.HK)、工商银行港股(01398.HK)、浦发银行(600000.SH)等清出重仓股之列。同时,新进三美股份(603379.SH)、水晶光电(002273.SZ)、国睿科技(600562.SH)、立讯精密、新易盛、中芯国际港股(00981.HK)等。
  贝莱德基金年内表现最好的主动权益产品为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混合,截至7月28日,A份额收益率25.03%。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2.18亿元。
  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混合基金经理单秀丽、毕凯在二季报中表示,考虑到金融类个股 AH 价差已经明显收敛,港股金融股估值洼地的逻辑有所弱化,因而在二季度末降低了港股金融板块的配置。同时在市场关注度相对较低的方向增加估值水平安全边际较高、基本面边际筑底回升的投资标的的配置,并逢低配置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公司。
  富达基金:大幅调仓港股
  截至二季度末,富达基金在管公募规模为41.21亿元,环比一季度末减少10.75亿元。共持有重仓股35只,持仓市值3.49亿元。
  二季度,富达基金持仓中港股占比不小,35只重仓股中有近三分之一是港股,但做了较大幅度调仓,包括新进快手-W(01024.HK)、民生银行(01988.HK)、金山软件(03888.HK)、优必选(09880.HK)、平安好医生(01833.HK)、上海复旦(01385.HK),同时德昌电机控股(00179.HK)、申洲国际(02313.HK)、兖煤澳大利亚(03668.HK)、森松国际(02155.HK)、上美股份(02145.HK)、腾讯控股被调出重仓股之列。此外,新进卫星化学(002648.SZ)、中国神华(601088.SH)、密尔克卫(603713.SH)、楚江新材(002171.SZ)、三花智控(002050.SZ)等。
  富达基金年内表现最好的主动权益产品为富达传承6个月股票,截至7月28日,A份额收益率20.92%。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2.6亿元。
  富达传承6个月股票的基金经理周文群、张笑牧在二季报中表现较谨慎。其表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强于内部新旧动能转换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内部的转型阵痛可以通过更为积极的政策调节进行缓解,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这样的局面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中持续。
  在持仓上,维持在信息技术和工业领域的较高配置,增加通信服务行业中具备较高估值吸引力公司的持仓,降低部分在亢奋市场情绪推动下估值偏高的可选消费公司的持仓。
  施罗德基金:做深做厚港股
  截至二季度末,施罗德基金在管公募规模为54.43亿元,环比一季度末减少9.32亿元。共持有重仓股14只,持仓市值6100.28万元。
  从持仓看,施罗德基金相对偏爱港股,14只重仓股中,包括中国宏桥(01378.HK)、小米集团、香港交易所(00388.HK)、腾讯控股、吉利汽车(00175.HK)、零跑汽车(09863.HK)6只港股,其中,吉利汽车、零跑汽车、香港交易所均为二季度新进,但一季度重仓的小鹏汽车-W(09868.HK)则清出了重仓股之列。A股方面,施罗德基金二季度新进新易盛,圣邦股份(300661.SZ)、恒立液压(601100.SH)、工商银行(601398.SH)则被清出重仓股。
  施罗德基金年内表现最好的主动权益产品为施罗德中国动力股票,截至7月28日,A份额收益率14.88%。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1.25亿元。
  二季报中,施罗德中国动力股票基金经理安昀、谢恒认为,下半年,对A股看法中性,但对港股相对积极,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港股较A股差异化的优质公司较多,近两年又持续在增加,这些公司或是结构性收益的主要来源之一;二是决策层对香港市场一贯支持,许多A股的优质上市公司也陆续选择去港股上市,做深做厚港股;三是非美资本从美国撤离后,如若要流向新兴市场,港股是主要承接地之一。
  整体而言,安昀、谢恒表示维持股市“结构性机会”观点,建议继续关注红利板块、酝酿之中的科技板块以及被关税压制的优质公司,预计经济整体动能或将维持温和态势,市场分化特征将更加明显。
  联博基金:重仓股“大变脸”
  截至二季度末,联博基金在管公募规模为11.10亿元,环比一季度末增加9.96亿元。共持有重仓股12只,持仓市值1.28亿元。
  环比一季度末,联博基金重仓股多了2只,持仓市值大增256%,但重仓股“大变脸”,一季度末的重仓股仅余华泰证券、宁德时代出现在二季度末,此外,新进药明康德(603259.SH)、上海银行(601229.SH)、胜宏科技(300476.SZ)、华友钴业(603799.SH)、恺英网络(002517.SZ)、渝农商行(601077.SH)、广发证券(000776.SZ)、比亚迪(002594.SZ)、贵州茅台、中国人保(601319.SH)。
  联博基金年内表现最好的主动权益产品为联博智选混合,截至7月28日,A份额收益率9.67%。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0.96亿元。
  对于后市,联博智选混合基金经理朱良认为,中美关系仍存不确定性,而近期经济数据相对平稳也降低了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出台的可能性,因而对宏观因素保持中性应对,重点关注估值合理、经营稳健、现金流健康且注重股东回报的企业。
  安联基金:超配A股
  截至二季度末,安联基金在管公募规模为6.85亿元,环比一季度末减少0.63亿元。共持有重仓股19只,持仓市值5833.28万元。
  环比一季度末,安联基金重仓股多了9只,持仓市值增加46.5%,但一二季度重合的重仓股仅日盈电子(603286.SH)1只,其余重仓股全部为二季度新进,包括小熊电器(002959.SZ)、中芯国际港股、信达生物(01801.HK)、汉威科技(300007.SZ)、晨光生物(300138.SZ)、润泽科技(300442.SZ)、先导智能(300450.SZ)、香农芯创(300475.SZ)、太辰光(300570.SZ)、中熔电气(301031.SZ)、赤峰黄金(600988.SH)、四创电子(600990.SH)、北特科技(603009.SH)、嵘泰股份(605133.SH)、先惠技术(688155.SH)、茂莱光学(688502.SH)、兰剑智能(688557.SH)、中邮科技(688648.SH),相比其他公募而言,持仓显得较为小众。
  安联基金年内表现最好的主动权益产品为安联中国精选,截至7月28日,A份额收益率17.56%。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1.26亿元。
  安联中国精选基金经理程彧表示,展望三季度,在地缘政治的复杂影响下,预计市场仍将以区间震荡攀升为主,但波幅可能较二季度收敛。随着全球贸易冲突在三季度可能进一步缓和,以及前沿科技发展可能在三季度取得积极进展,市场对于中国股票、尤其是中国优质科技资产的投资信心预计将得到明显提升。当前 A 股相对于人民币债券的吸引力更大,因此将总体维持对股票的超配,行业方面,主要看好 TMT、机械、医药、化工等优质科技资产分布相对集中的行业,以及新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和国防军工等行业。

【2025-07-30】
月内券商调高25只个股评级 电子、医药生物等赛道被看好 
【出处】证券日报

  7月份以来,随着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快报的披露,券商作为具备投研优势的专业机构及时跟进,积极发布对上市公司的最新评级结果。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月内券商合计调高了25只个股的评级,调低了26只个股的评级,首次覆盖273只个股。其中,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成为影响券商评级结果的关键因素。
  4只个股评级上调至“强烈推荐”
  在上调评级方面,本月以来,券商已合计对25只个股上调评级,其中,星网锐捷、小商品城、物产环能均被两家券商上调评级。具体来看,有17只个股的评级由“增持”上调至“买入”,科沃斯、捷顺科技、晨光生物、艾罗能源4只个股的评级由“增持”上调至“强烈推荐”,2只个股的评级由“谨慎增持”上调至“增持”,1只个股的评级由“中性”上调至“优大于市”,1只个股的评级由“持有”上调至“买入”。
  在上述25只被调高评级的个股中,券商对8只给出了目标价。比如,华创证券给予中望软件的目标价为90.62元/股,其最新收盘价(7月29日收盘价,下同)为65.55元/股;华泰证券给予星网锐捷的目标价为35.65元/股,其最新收盘价为26.78元/股;国泰海通给予妙可蓝多的目标价为33.2元/股,其最新收盘价为27.53元/股。
  在下调评级方面,月内券商合计下调了26只个股的评级,有16只个股的评级由“买入”下调至“增持”,3只个股的评级由“推荐”下调至“优大于市”,2只个股的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优大于市”,2只个股的评级由“推荐”下调至“增持”,其余3只个股的评级分别由“强烈推荐”下调至“增持”、由“推荐”下调至“谨慎推荐”、由“增持”下调至“持有”。
  同时,券商也在不断扩大研究评级的覆盖面。本月以来,券商首次覆盖273只,其中,新时达、影石创新均获得4家券商的首次关注,德福科技、金海通、隆鑫通用、妙可蓝多、信捷电气均获得3家券商的首次关注。
  上半年业绩是关键
  数据显示,月内共有640只个股获得券商给出的“买入”评级,其中,东鹏饮料获得26家券商给出的“买入”评级,赛力斯、科沃斯、燕京啤酒均获得13家券商的“买入”评级,长城汽车获得12次“买入”评级,沪电股份、工业富联均获得11次“买入”评级。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正值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告、快报披露期,因此,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成为影响券商评级结果的重要因素。据记者梳理,7月份以来,共有45只个股获得券商“强烈推荐”评级,其中多家券商将上半年业绩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例如,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东鹏饮料近期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营收、利润均延续高增,维持“强烈推荐”评级。方正证券分析师也表示,赛力斯近日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归母净利润实现较快增长,第二季度产品销量同比、环比均实现高增,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从行业分布来看,上述640只获得“买入”评级的个股中,92只属于电子行业(申万一级行业,下同),68只属于医药生物行业,60只属于机械设备行业,56只属于基础化工行业,来自电力设备和汽车行业的均有48只,来自计算机、食品饮料、有色金属行业的分别有42只、28只、25只。
  “公司中报业绩作为7月份至8月份市场中重要的增量信息,受到较多投资者的关注。”光大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宇生表示,中报业绩表现较好的行业,在7月份至8月份的市场表现通常也更好。行业方面,预计轻工、有色、非银等行业上半年业绩增速可能较高,而建材、电子、通信等行业业绩改善幅度可能较大。

【2025-07-29】
晨光生物:公司暂无驱蚊原料相关业务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29日讯,有投资者向晨光生物提问, 贵司生产驱蚊原料吗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暂无相关业务,谢谢关注。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29】
晨光生物:目前公司正在与下游企业接洽,深入交流异绿原酸钠的功效、应用方案及合作模式等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29日讯,有投资者向晨光生物提问, 咱们公司饲料级异绿原酸钠为全球首次获批的新品种,虽然生产证还在办理流程中,目前国内大的饲料和养殖公司有来询问洽谈合作对接事宜吗?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目前公司正在与下游企业接洽,深入交流异绿原酸钠的功效、应用方案及合作模式等。谢谢关注。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25】
解码国内叶黄素行业趋势:儿童市场成必争之地,尚无龙头品牌领航 
【出处】新京报

  随着智能手机等各类电子产品的全面普及,长期荧屏光暴露对视觉的潜在危害越来越受重视。作为维护视力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叶黄素近年来受到市场关注,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尤其是儿童视力健康问题受到家长重视,儿童市场成为叶黄素赛道的必争之地。
  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介绍,叶黄素类产品在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两大赛道均竞争激烈,但尚无龙头品牌领航,企业新入局须明确差异化定位并提升技术门槛。
  国内市场规模预估近60亿元
  叶黄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近年来在生物学功能及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领域备受关注。从当前研究进展来看,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必须从食物(含母乳)或其他相关来源,如膳食补充剂中获得。
  2007年,叶黄素被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着色剂和营养强化剂;2008年,叶黄素酯被批准为新食品原料(原新资源食品),推荐食用量≤12毫克/天。2011年原卫生部办公厅发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叶黄素酯使用问题的复函》,明确了通过微囊化和稀释工艺生产的低浓度叶黄素酯,可以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近年来,叶黄素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保健品、食品等行业的推动,产量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在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已成为全球叶黄素生产核心,叶黄素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多维度的增长与结构性变革,这得益于技术创新、应用领域拓展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的推动。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叶黄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全球叶黄素市场呈现“东升西稳”格局。中国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8.3亿元扩张至2024年预估的58.5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19.8%,增速显著领先于全球市场。细分市场中,眼科保健领域贡献主要增量,叶黄素软胶囊年销量超2亿瓶,进口品牌市占率从58%降至45%,国产品牌通过性价比优势实现逆袭。
  叶黄素产业链上游端万寿菊种植已呈现规模化、集约化特征。中游端提取加工环节,晨光生物、荷兰DSM(帝斯曼)、印度Kemin呈现“三足鼎立”竞争格局。晨光生物科技集团邯郸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海超提供给新京报记者的数据显示,晨光生物的叶黄素原料市场份额约占全球的1/3,其中,人用叶黄素份额占比同样约为1/3。
  下游产品端,随着应用场景持续拓展,眼科保健、功能性食品、医疗美容三大赛道并驾齐驱,上述《报告》数据显示,眼科保健市场占比达62%,功能性食品领域年增速超40%。在功能性食品领域,此前中国叶黄素市场面临着高端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但近年来随着本土企业技术创新,实现突破,一些优秀的国产品牌崭露头角,但与海外品牌相比,仍需不断提升品牌和产品的竞争力。
  “数字化生活普及与快节奏作息导致视觉疲劳问题高发,驱动护眼类营养健康产品市场快速增长,其中叶黄素作为核心品类,市场已经‘卷’起来了。”营养健康市场智库庶正康讯产业研究负责人陈白雪指出,为突破同质化竞争、提升产品功效,各大品牌都在产品上下功夫,慢慢从单一营养素向复合营养素靠拢,也愈发关注营养素之间的“组合配比”研究,以期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眼部营养。目前营养健康产品中,跨境购占到了很大比例,很多国外品牌将中国视为战略核心,为此专门设立团队,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进行配方优化与使用场景定制。
  新京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以“叶黄素”为关键词搜索,结果显示,叶黄素产品排在靠前位置的依然是进口品牌居多,包括德国Doppelherz双心、德国NaturElan呐兔、德国Elite nutrition益力德、澳大利亚Swisse斯维诗、澳大利亚Youthit优思益、意大利Brieye珍悦目、英国Kingslac可唯思等。
  超150款叶黄素保健食品注册上市
  随着维护眼健康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市场对叶黄素产品的宣传等影响,大众对叶黄素的认知度也在提升。叶黄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争夺市场份额。
  “2017年我在市场走访时,多数人对叶黄素了解甚少;七八年后的今天,一提叶黄素,很多人都知道是与眼健康有关的营养素,叶黄素的市场认知度变化很大,公司很看好叶黄素市场。”万海超表示,晨光生物有万寿菊种植基地,并开展叶黄素提取业务,根据下游产品的应用形式生产叶黄素原料,供给国内外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企业。此外,公司有叶黄素胶囊和片剂生产线,目前主要是为其他企业贴牌生产叶黄素成品制剂。
  目前,我国营养健康市场上叶黄素产品通常分为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两类,聚集了众多企业。
  叶黄素保健食品方面,近两年来注册数量猛增。有媒体2023年4月14日报道,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检索到共有86个保健食品注册。而截至今年7月7日,该平台检索到我国已注册上市的叶黄素保健食品,仅“缓解视觉疲劳”功能的产品就有157个,除了参天制药株式会社的露泰克叶黄素软胶囊是进口产品外,其余全部为国产产品。
  从产品剂型来看,胶囊剂型仍是保健食品最常用的剂型。据新京报记者统计,在157个“缓解视觉疲劳”功能的叶黄素产品中,共有105个胶囊产品,片剂产品、颗粒产品、饮料产品、粉剂产品分别为36个、13个、2个、1个。汤臣倍健、晨光生物、浙江医药、莎普爱思、太阳神、仙乐健康、华北制药、南京圣诺、雅芳(中国)、杭州娃哈哈集团、兴齐眼药、华润、养生堂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均有叶黄素保健食品获注册。
  陈白雪表示,叶黄素保健食品最早在2004年就有产品获批,持续至今。因叶黄素尚未纳入可备案的《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因此只能通过注册制上市,产品声称的保健功能主要是“缓解视觉疲劳”,此外还有“有助于抗氧化”“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其中,缓解视觉疲劳功能需要进行人体试食试验,试食时间为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60天。
  陈白雪表示,保健食品功能声称的科学性一直受到广泛关注,部分产品在证据支持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现有功能验证主要依赖于动物试验或小规模人群试验,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上市后评价报告尚缺乏系统完善的证据支持。这些问题提示我们,在保健食品功效的科学论证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和消费者的期望,好在龙头企业、学术机构以及行业协会都在发力弥补这方面的缺憾。”陈白雪说道。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保健食品原料保健功能声称科学证据评价技术指南》(T/CNSS 031-2024),为保健食品产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和循证评价方法。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则发布了行业首个真实世界研究标准《保健食品真实世界研究指南》(T/CNHFA141-2025),强调通过真实环境中的数据分析来评估产品效果和风险,为保健食品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指导。
  软糖等创新品类更受欢迎
  部分产品存含量不足等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叶黄素产品较多,剂型的选择也较多,不同消费者根据实际情况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除了传统的胶囊、片剂、颗粒剂外,软糖、即饮饮料等创新品类也从不同层面迎合消费者需求。功能性食品领域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叶黄素软糖、即饮饮料等创新品类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叶黄素软糖市场规模突破15亿元,即饮饮料品类年增87%。
  另据魔镜洞察2024年一季度消费新潜力白皮书数据,软糖类护眼产品在抖音平台表现良好,叶黄素、蓝莓仍为主要成分,消费者关注产品在缓解眼部不适、日常明目护眼的功效。护眼产品在抖音平台实现91.9%增长率。软糖类、胶囊类产品剂型增速上涨。软糖类产品口感Q弹,口感更佳,符合当下养生食品零食化的趋势,也更容易被年轻受众接受。片状、粉末冲剂类护眼产品的增速下降。
  但上述白皮书也指出,部分产品由于成分含量不足、配方不健康、有添加剂等问题,产生消费者负面评价。
  一家不愿透露名称的企业回复新京报记者,当前国内叶黄素市场呈现两大矛盾:一面是儿童近视率攀升带来的刚需爆发,另一面是低效产品的信任危机。市场看似百花齐放,实则同质化严重——市场上主流仍是含糖含胶的软糖形态,通过营销话术掩盖吸收率不足、无效补给的真相。
  万海超认为,目前市面上的叶黄素产品参差不齐,尤其是直播电商兴起后,好产品不一定卖得好。此外,保健食品的24个功能,产品同质化严重,一些功能实际上并不精准。“从长远布局来看,要做出品牌力,必须走注册保健食品的道路,或者探索新功能,因为食品类产品没有门槛,普通食品也无法宣称功效,将会影响后期销售。”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叶黄素软糖、即饮饮料等创新品类均以普通食品的身份上市,在这类普通食品级别的产品中,有很多为跨境购进口产品,这类产品在海外属于膳食营养补充剂,但因我国没有对膳食营养补充剂的法律定义,也被视为普通食品进行管理。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教授邓勇表示,根据《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未在国内注册/备案的膳食营养补充剂,无论国外是否验证功效,均只能按普通食品宣传,禁止宣称保健/治疗功效。“叶黄素有较高的市场认知度,《居民营养膳食指南》中也推荐叶黄素,消费者有一定认知,提到叶黄素就会想到‘护眼’功效。但叶黄素保健食品的‘缓解视疲劳’功效,与防控近视没有关系,很多产品的宣传与近视挂钩就会不合规。”
  普通食品不得宣称功效,为何市面上会有不少此类叶黄素产品?对此,陈白雪表示,对于企业而言,在选择申报叶黄素产品保健食品时,面临着较高的研发成本和时间成本,技术升级、产品迭代的灵活性也相对不高,在成分含量上与普通食品相比没有太大差别。相比之下,跨境购的进口叶黄素产品在配方和成分含量上可能更具灵活性,这使得国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一定的挑战。因此很多企业更愿意选择以普通食品方式推出叶黄素产品。不过,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对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
  陈白雪表示,根据食品声称的使用目的和监管方式,我国的食品声称主要可分为四类:一般性声称、营养声称及营养成分作用声称、食品配料或成分的健康效应声称以及保健食品声称。当某营养成分的含量标示值符合营养声称的含量要求和限制性条件时,可使用《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附录D中相应营养成分的一条或多条功能声称标准用语。其中也规定了一些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健康声称,如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暗视力。但该附录尚未将叶黄素纳入其中。
  儿童市场成必争之地
  在儿童叶黄素细分赛道,据中童优选报告《2024全龄儿童健康成长新趋势白皮书》,叶黄素领跑市场明星产品其他细分品类,迎来新增长。另据今年4月“2025天猫金婴奖”的数据,过去一年,超300条细分趋势赛道增速显著领跑行业,其中叶黄素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0%,消费者增长超100%。
  京东健康数据显示,近两年,平台的叶黄素整体成交金额呈增长趋势。婴童叶黄素主力购买人群在26-45岁之间,占比约九成,其中七成以上为女性;广东、北京、江苏为核心购买地。
  从品牌来看,今年6月,京东健康婴童叶黄素成交额TOP10品牌分别为Inne(因你)、Nature's Way(佳思敏)、Swisse(斯维诗)、NaturElan(呐兔)、Little Umbrella(小小伞)、Childlife(童年时光)、Autili(澳特力)、Brieye(珍悦目)、ERIC FAVRE(艾瑞可)、KINGSLAC(可维思)。TOP10均为进口品牌,没有国产品牌的身影。7月8日,新京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以“儿童专用叶黄素”为关键词搜索,同样是进口品牌占多数。
  从产品价格来看,进口叶黄素产品价格往往较高,平均单价几乎都要上百元。如Brieye珍悦目儿童DHA叶黄素眼脑宝的券后单瓶价208.38元,德国NaturElan呐兔叶黄素护眼水果软糖的券后单瓶价格为158.99元,澳大利亚Youthit优思益的儿童专利叶黄素咀嚼片券后单价189元。
  国产叶黄素产品中,单价基本为几十元不等。如仁和蓝莓叶黄素酯果汁软糖券后单价为28.4元,甚至有不到10元的产品。汤臣倍健的叶黄素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如汤臣倍健Yep蓝莓花色苷叶黄素酯糖果片券后单价91.43元,健视佳越橘叶黄素酯胶囊(保健食品)券后单价129.81元。
  “儿童市场已成为叶黄素赛道的必争之地,其核心在于多个方面:一是刚需属性的强化。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已经达到了51.9%,叶黄素作为视网膜黄斑区的核心营养素,需求的刚性显著增加;另一个是新一代父母对于儿童营养补充的认知水平和支付意愿的明显提升。”加拿大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牌滴适宝(D-sorb)中国区创始人李仁俊表示,新时代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早且频率高,经过市场多年的科普,叶黄素护眼防蓝光的认知已经得到了很多家长的广泛认可,“用眼过度、防蓝光”等适用场景已经被市场广泛接受。
  李仁俊表示,儿童叶黄素产品的剂型开发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目前的剂型大致可以分为软糖、液体、片剂/压片糖果、软胶囊等,整体来说各有劣势和优势。不同剂型在吸收效率、适口性、便利性等维度各具特点,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态势。其中,液体形式叶黄素比固体的更容易吸收,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活性成分直接接触消化道黏膜,可以提高生物利用度。
  万海超认为,与蛋白粉赛道相比,儿童叶黄素市场还没有表现特别突出的品牌,这对于企业而言正是机会。
  业内分析:
  叶黄素市场集中度低,尚无龙头品牌领航
  王大宏介绍,目前叶黄素类市场发展现状是众多品牌“一哄而上”,既有传统品牌,也有大量的白牌(几乎没有市场知名度的新品牌),至今尚未出现有领导力的龙头品牌。
  “龙头品牌通常通过持续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消费教育和品牌建设来占据市场份额,这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甚至借助自有渠道来完成。例如目前大家熟悉的蛋白粉市场,早年就是龙头品牌通过企业长期的市场培育首先在直销渠道成长起来,随后在药店、健身房、电商平台逐步发展起来的。相比之下,叶黄素的消费需求是伴随着电子产品频繁使用、老龄化问题等引发的健康焦虑造就的。”王大宏指出,市场有需求就会有企业布局,但叶黄素市场进入门槛低,没有强势品牌,导致市场集中度低。此外,对于不同渠道的监管完善程度不同,一定程度影响了市场秩序。
  在制剂技术方面,叶黄素产品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但不易被消费者关注。王大宏介绍,叶黄素产品的原料分为叶黄素和叶黄素酯两大类。叶黄素本身不稳定,易被破坏;叶黄素酯虽然稳定,但仍然怕高温破坏。比如叶黄素酯软糖在加工时需要加热成型,若技术保护措施不到位,叶黄素酯会在加工环节被破坏流失,导致产品中功效成分含量极低。“此前有调查发现,市场上众多叶黄素酯软糖存在此类问题,主要是由于加工工艺不成熟所致。因此,目前市场上能够高质量生产叶黄素酯软糖的企业较少。”
  王大宏指出,叶黄素市场已经很“卷”,企业在决策产品开发之前,一定要针对消费市场进行有价值的差异化布局,否则难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此外,新产品入市须考虑不易被跟进者模仿,如果做不到,建议暂缓推出叶黄素类产品,避免与市场上的“劣币”“假币”们纠缠。

【2025-07-22】
晨光生物:饲料级异绿原酸钠为全球首次获批的新品种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22日讯,有投资者向晨光生物提问, 公司提交的异绿原酸钠生产许可证是否已经下发?饲料级异绿原酸钠产品主要对标企业有哪些、是否为公司独家产品?该产品合理定价是多少?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异绿原酸钠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目前公司正在按流程办理相关生产许可证,后续将向市场销售。饲料级异绿原酸钠为全球首次获批的新品种,尚无公开竞品及对标企业,现阶段属公司独家产品,具备先发优势。公司根据其生产成本、功能价值及目标市场,参考现有高端饲料添加剂价格区间,合理动态定价。谢谢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18】
晨光生物获5家机构调研:公司在印度和赞比亚进行产能布局,并正在缅甸建设原料基地,在原料基地进行初加工,后期精加工阶段在国内进行(附调研问答)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7月17日接受5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基金公司、证券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一、投资者参观公司展厅 二、投资者交流
  问:公司在合成色素替代方面有哪些优势?合成色素替代对天然色素行业意味着什么机会?
  答:公司对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高度关注,替代合成色素的趋势对于天然色素行业、对于公司来讲是很好的机会。公司天然色素产品规模大、品种多,公司不仅在原料及提取技术端有优势,在色素制剂化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在解决天然色素的稳定性和溶解性方面,做了很多技术储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的番茄红素、辣椒红、叶黄素等品种可替代部分合成色素,可增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问:公司海外子公司/海外基地布局如何?
  答:公司主要在印度、赞比亚和缅甸设有子公司,在印度和赞比亚进行产能布局,并正在缅甸建设原料基地,在原料基地进行初加工,后期精加工阶段在国内进行。
  问:公司是否有再融资需求?
  答:目前没有,未来如有将会及时进行披露。
  问:公司如何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答:公司核心策略是增强自身产品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做到性价比最高和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从而让客户愿意接受晨光的产品。公司的优势在于提取、分离、制剂化技术,可快速切入不同的原料,对植物中的颜色、味道、功效等进行提取,以量和价格取胜。
  问:合成色素与天然色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替代方案如何?
  答:合成色素着色能力强,而天然色素在替代合成色素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如何保证稳定性,天然色素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正攻克技术难题,解决天然色素的稳定性问题,以便替代合成色素。
  问: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的市场容量、预期市占率及利润水平如何?
  答: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的市场是一个逐步替代渐进的过程,供应和需求需要相互磨合发展,一般得有几年时间才能达到平衡,具体数据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朝着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方向努力,尤其是辣椒红和叶黄素的份额稳定,而番茄红素则需结合成本下降和市场需求逐步替代。
  问:新产品和品种的研发情况如何?
  答:公司不断有新的品种推出,新品种如姜黄色素的工艺试验已经进行了几年,在银杏叶提取物方面也计划进行放大试验,以改进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收率和产品质量。
  问:姜黄色素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姜黄色素的优势主要在技术上,公司通过实验室研究和生产实践,使姜黄素的收率优于行业水平。此外,在原料供应链上,从不同国家和地区获取原料,采购运输距离更近的原料。
  问:生物发酵技术和植物提取相比,哪种路线成本更具优势?
  答:现阶段生物发酵技术主要用于生产一些价格较高的产品,如番茄红素,且随着技术进步和产量增长,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但对于辣椒红、叶黄素等单价较低的产品,较难实现产业转化。公司也高度关注生物发酵技术路线,并安排了专门团队进行相关技术研发。且公司核心技术在于有效成分提取及精制,发酵法/合成生物学只是改变了有效成分的合成路径,但仍需提取后才能使用。
  问:对于行业利润率高低的理解?
  答:利润率高低取决于商业模式,如走终端、以服务客户为主的企业通常毛利较高但费用率也高。公司做植提业务(主要为To B)的不同细分领域,如辣椒红色素、香辛料提取物等,由于市场定位和加工链长短不同,利润率各异,核心在于技术优势转化的成本优势带来的可持续稳定利润水平。
  问:辣椒红和叶黄素这两个产品目前所处周期及何时能看到毛利率改善?
  答:辣椒红因2024年原料扩种,成本及销售价格降至低位,因公司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方式,虽价格暂未恢复,但今年以来毛利率显著改善。叶黄素已连续多年维持低位,原料采购价格不断下行,农户种植积极性持续下降,未来可能因种植面积下降或其他因素影响,改变供需关系,但具体时间节点仍难判断。
  问:合成色素替代方面是否已经有实质性的订单?
  答:目前已经与一些客户对接,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但尚未开始大规模替代。
  问:辣椒精由于原材料产地转移,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提升空间有多大?
  答:目前辣椒精领域,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已显著提升。由于原料主要产地转移到中国,印度企业的竞争力减弱,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晨光在国内市场销售渠道成熟,尤其是在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精方面,国内市场份额较大。在国际市场印度企业直接采购中国原材料不便捷,有利于晨光提升市场份额。
  问:姜黄业务的发展情况如何?
  答:姜黄业务去年进行了技改,目前在进行试验和研发改进工艺的过程,最近工艺已相对稳定,计划建设生产线扩大规模,以实现成本优势和市场增速。
  问:在保健食品业务方面,公司希望采取怎样的发展模式?是否考虑收购其他企业品牌?
  答:目前公司保健食品业务主要为国外代工、国内OEM代工和自己的品牌。未来公司还是主要采用合作的方式,结合公司的技术优势和生产优势,以及合作伙伴的营销优势,共同推进业务发展。特别是在终端市场,我们会增加新的合作伙伴,并考虑在有稳定供应能力和渠道能力的情况下进行深入的合作。
  问:公司保健食品业务目前主要发展方向还是以生产为主吗?
  答:目前公司的核心优势依然是原料组织、生产技术、功效研究、研发开发等方面,近期保健食品领域在探索研究植物胶的应用和发展。
  问:保健食品业务每年的增速如何,利润率水平如何?
  答:公司保健食品业务目前规模较小,未来增长空间广阔,不同模式下的利润率差异较大,自主品牌利润率高于代工利润率,国内代工利润率高于国外。
  问:中药业务中,银杏叶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的情况如何?
  答:公司银杏叶片在成本和售价上具有优势,在多地集采中以最低价中标,集采中标后会有一定的量的增长。未来银杏叶片可以利用成本优势去开拓市场份额。除银杏叶片外,其他中药业务与海外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代加工,利用海外企业渠道、品牌等优势,合作进行中药业务推广。中药配方颗粒方面,由于政策尚未完全放开,目前无法互相调剂,公司将持续关注相关政策动态,并积极准备。
  问:公司未来有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打算吗?
  答:目前公司内部建立了具有充分竞争力的绩效评价激励制度,且激励体系运行良好,激励效果明显,暂无股权激励计划。
  问:公司在原料种植和海外基地建设方面的规划是什么?
  答:相对国内来说,国外优势区域的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对劳动力占比较大的原料降低成本存在很大优势。长远来看,公司将持续推进缅甸、印度、赞比亚等国外原料战略基地建设,提高原料成本优势;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东方基金基金公司吕燕晨鹏扬基金基金公司王亦沁中信证券证券公司江皓云天风证券证券公司林毓鑫西南证券证券公司朱会振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

【2025-07-18】
行业周报|农产品加工指数跌0.00%, 跑输上证指数0.69%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上证指数涨0.69%,报3534.48点。创业板指涨3.17%,报2277.15点。深证成指涨2.04%,报10913.84点。农产品加工指数跌0.00%,跑输上证指数0.69%。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路德环境、ST朗源、京粮控股、道道全、*ST佳沃。
  行业新闻摘要:
  1:贸易环节库存为近3年低位,预计8月底前玉米价格存在上涨机会。
  2:科技赋能农业,管理推动创新,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3:从外国果园到中国餐桌,绿色农业链串起全球共赢市场。
  4:农业农村部: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预计秋粮长势正常。
  5:农业农村部:全面落实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
  6: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收途径,稳住增收势头。
  7:农业农村部: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同比增加。
  8:农业农村部: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就业创业质量。
  9:在融合中价值共生,推动“媒体+”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10:国内商品期市夜盘收盘多数上涨,黑色系普遍上涨,反映出农产品市场的活跃度。
  龙头公司动态:
  1、金龙鱼:1)金龙鱼旗下梁汾醋业增资至5.8亿元。
  2、新希望:1)“脱不花”被推选为新希望新独董 其与罗振宇共同创立思维造物、和刘畅开过广告公司。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7-010.61%0.39%2025-07-020.82%-0.09%2025-07-030.63%0.18%2025-07-04-0.96%0.32%2025-07-07-0.29%0.02%2025-07-08-0.40%0.70%2025-07-090.10%-0.13%2025-07-10-0.66%0.48%2025-07-110.62%0.01%2025-07-140.21%0.27%2025-07-15-0.82%-0.42%2025-07-160.78%-0.03%2025-07-17-0.57%0.37%2025-07-18-0.29%0.50%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8.562023-12-295.84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金龙鱼0.73%2.45%10.72%海大集团-0.35%-1.89%27.48%新希望-0.71%2.96%1.46%乖宝宠物-0.88%-19.07%91.55%中粮糖业2.27%7.24%17.10%大北农-0.48%2.48%1.42%中宠股份-3.95%-13.15%176.15%中粮科技0.34%7.40%17.82%傲农生物-0.53%3.91%-1.59%天康生物0.16%2.42%-8.49%禾丰股份-1.96%2.65%21.51%深粮控股0.88%3.93%20.95%唐人神-1.64%0.42%-14.29%双塔食品-0.18%7.61%32.70%天马科技2.63%3.50%15.57%晨光生物-0.97%10.61%61.27%冠农股份-0.12%8.86%10.51%永顺泰0.76%1.18%25.95%粤海饲料0.75%4.00%14.33%京粮控股6.51%11.22%36.91%
  行业相关的ETF有国泰中证畜牧养殖ETF(159865)、畜牧ETF(159867)、招商中证畜牧养殖ETF(516670)、平安中证畜牧养殖ETF(516760)、易方达中证现代农业主题ETF(562900)、广发国证粮食产业ETF(159587)

【2025-07-18】
晨光生物:现阶段生物发酵技术主要用于生产一些价格较高的产品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现阶段生物发酵技术主要用于生产一些价格较高的产品,如番茄红素,且随着技术进步和产量增长,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但对于辣椒红、叶黄素等单价较低的产品,较难实现产业转化。公司也高度关注生物发酵技术路线,并安排了专门团队进行相关技术研发。且公司核心技术在于有效成分提取及精制,发酵法/合成生物学只是改变了有效成分的合成路径,但仍需提取后才能使用。

【2025-07-18】
晨光生物:目前公司保健食品业务主要为国外代工、国内OEM代工和自己的品牌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公司保健食品业务主要为国外代工、国内OEM代工和自己的品牌。未来公司还是主要采用合作的方式,结合公司的技术优势和生产优势,以及合作伙伴的营销优势,共同推进业务发展。特别是在终端市场,我们会增加新的合作伙伴,并考虑在有稳定供应能力和渠道能力的情况下进行深入的合作。

【2025-07-18】
晨光生物:利润率高低取决于商业模式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利润率高低取决于商业模式,如走终端、以服务客户为主的企业通常毛利较高但费用率也高。公司做植提业务(主要为ToB)的不同细分领域,如辣椒红色素、香辛料提取物等,由于市场定位和加工链长短不同,利润率各异,核心在于技术优势转化的成本优势带来的可持续稳定利润水平。

【2025-07-18】
晨光生物:公司主要在印度、赞比亚和缅甸设有子公司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主要在印度、赞比亚和缅甸设有子公司,在印度和赞比亚进行产能布局,并正在缅甸建设原料基地,在原料基地进行初加工,后期精加工阶段在国内进行。

【2025-07-18】
晨光生物:辣椒红因2024年原料扩种,成本及销售价格降至低位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辣椒红因2024年原料扩种,成本及销售价格降至低位,因公司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方式,虽价格暂未恢复,但今年以来毛利率显著改善。叶黄素已连续多年维持低位,原料采购价格不断下行,农户种植积极性持续下降,未来可能因种植面积下降或其他因素影响,改变供需关系,但具体时间节点仍难判断。

【2025-07-18】
晨光生物:目前辣椒精领域,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已显著提升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目前辣椒精领域,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已显著提升。由于原料主要产地转移到中国,印度企业的竞争力减弱,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晨光在国内市场销售渠道成熟,尤其是在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精方面,国内市场份额较大。在国际市场印度企业直接采购中国原材料不便捷,有利于晨光提升市场份额。

【2025-07-18】
晨光生物:公司目前没有再融资需求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目前没有再融资需求,未来如有将会及时进行披露。

【2025-07-18】
晨光生物: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的市场是一个逐步替代渐进的过程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的市场是一个逐步替代渐进的过程,供应和需求需要相互磨合发展,一般得有几年时间才能达到平衡,具体数据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朝着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方向努力,尤其是辣椒红和叶黄素的份额稳定,而番茄红素则需结合成本下降和市场需求逐步替代。

【2025-07-18】
晨光生物:公司核心策略是增强自身产品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核心策略是增强自身产品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做到性价比最高和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从而让客户愿意接受晨光的产品。公司的优势在于提取、分离、制剂化技术,可快速切入不同的原料,对植物中的颜色、味道、功效等进行提取,以量和价格取胜。

【2025-07-18】
晨光生物:合成色素替代方面尚未开始大规模替代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合成色素替代方面目前已经与一些客户对接,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但尚未开始大规模替代。

【2025-07-18】
晨光生物:公司银杏叶片在成本和售价上具有优势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公司银杏叶片在成本和售价上具有优势,在多地集采中以最低价中标,集采中标后会有一定的量的增长。未来银杏叶片可以利用成本优势去开拓市场份额。除银杏叶片外,其他中药业务与海外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代加工,利用海外企业渠道、品牌等优势,合作进行中药业务推广。中药配方颗粒方面,由于政策尚未完全放开,目前无法互相调剂,公司将持续关注相关政策动态,并积极准备。

【2025-07-18】
晨光生物:公司通过实验室研究和生产实践,使姜黄素的收率优于行业水平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姜黄色素的优势主要在技术上,公司通过实验室研究和生产实践,使姜黄素的收率优于行业水平。此外,在原料供应链上,从不同国家和地区获取原料,采购运输距离更近的原料。

【2025-07-18】
晨光生物:公司保健食品业务目前规模较小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保健食品业务目前规模较小,未来增长空间广阔,不同模式下的利润率差异较大,自主品牌利润率高于代工利润率,国内代工利润率高于国外。

【2025-07-18】
晨光生物:公司不断有新品种推出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不断有新的品种推出,新品种如姜黄色素的工艺试验已经进行了几年,在银杏叶提取物方面也计划进行放大试验,以改进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收率和产品质量。

【2025-07-18】
晨光生物:公司目前暂无股权激励计划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公司内部建立了具有充分竞争力的绩效评价激励制度,且激励体系运行良好,激励效果明显,暂无股权激励计划。

【2025-07-18】
晨光生物:姜黄业务去年进行了技改,目前在进行试验和研发改进工艺的过程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姜黄业务去年进行了技改,目前在进行试验和研发改进工艺的过程,最近工艺已相对稳定,计划建设生产线扩大规模,以实现成本优势和市场增速。

【2025-07-18】
晨光生物:目前正攻克技术难题,解决天然色素的稳定性问题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晨光生物7月18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合成色素着色能力强,而天然色素在替代合成色素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如何保证稳定性,天然色素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正攻克技术难题,解决天然色素的稳定性问题,以便替代合成色素。

【2025-07-18】
基金调研丨东方基金调研晨光生物 
【出处】本站iNews【作者】AI基金
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7月17日,东方基金对上市公司晨光生物进行了调研。从市场表现来看,晨光生物近一周股价下跌0.60%,近一个月上涨11.46%。基金市场数据显示,东方基金成立于2004年6月11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1033.79亿元,管理基金数115个,旗下基金经理共23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东方量化成长灵活配置混合A(005616),近一年收益录得59.07%。东方基金在管规模前十大产品业绩表现如下所示:基金简称基金代码基金类型基金经理规模(亿元)年涨跌幅(%)东方添益债券400030债券型吴萍萍169.944.39东方卓行18个月定开债券A008322债券型刘长俊、程旺、车日楠96.130.74东方金账簿货币B400006货币型郑雪莹87.841.68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400015混合型李瑞83.7528.62东方中债1-5年政策性金融债C012404债券型冯焕81.862.89东方臻宝纯债债券A006210债券型刘妍、吴萍萍、郑雪莹78.955.82东方臻慧纯债债券A009463债券型刘长俊52.372.46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C017811混合型严凯35.8626.23东方中债绿色普惠主题金融债券优选指数A021303债券型冯焕、车日楠35.062.98东方中债1-5年政策性金融债A012403债券型冯焕33.332.94(数据来源:本站iFinD) 附调研内容:一、投资者参观公司展厅
二、投资者交流    问:公司在合成色素替代方面有哪些优势?合成色素替代对天然色素行业意味着什么机会?答:公司对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高度关注,替代合成色素的趋势对于天然色素行业、对于公司来讲是很好的机会。公司天然色素产品规模大、品种多,公司不仅在原料及提取技术端有优势,在色素制剂化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在解决天然色素的稳定性和溶解性方面,做了很多技术储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的番茄红素、辣椒红、叶黄素等品种可替代部分合成色素,可增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问:公司海外子公司/海外基地布局如何?答:公司主要在印度、赞比亚和缅甸设有子公司,在印度和赞比亚进行产能布局,并正在缅甸建设原料基地,在原料基地进行初加工,后期精加工阶段在国内进行。
    问:公司是否有再融资需求?答:目前没有,未来如有将会及时进行披露。
    问:公司如何保持产品的竞争力?答:公司核心策略是增强自身产品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做到性价比最高和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从而让客户愿意接受晨光的产品。公司的优势在于提取、分离、制剂化技术,可快速切入不同的原料,对植物中的颜色、味道、功效等进行提取,以量和价格取胜。
    问:合成色素与天然色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替代方案如何?答:合成色素着色能力强,而天然色素在替代合成色素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如何保证稳定性,天然色素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正攻克技术难题,解决天然色素的稳定性问题,以便替代合成色素。
    问: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的市场容量、预期市占率及利润水平如何?答: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的市场是一个逐步替代渐进的过程,供应和需求需要相互磨合发展,一般得有几年时间才能达到平衡,具体数据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朝着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方向努力,尤其是辣椒红和叶黄素的份额稳定,而番茄红素则需结合成本下降和市场需求逐步替代。
    问:新产品和品种的研发情况如何?答:公司不断有新的品种推出,新品种如姜黄色素的工艺试验已经进行了几年,在银杏叶提取物方面也计划进行放大试验,以改进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收率和产品质量。
    问:姜黄色素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姜黄色素的优势主要在技术上,公司通过实验室研究和生产实践,使姜黄素的收率优于行业水平。此外,在原料供应链上,从不同国家和地区获取原料,采购运输距离更近的原料。
    问:生物发酵技术和植物提取相比,哪种路线成本更具优势?答:现阶段生物发酵技术主要用于生产一些价格较高的产品,如番茄红素,且随着技术进步和产量增长,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但对于辣椒红、叶黄素等单价较低的产品,较难实现产业转化。公司也高度关注生物发酵技术路线,并安排了专门团队进行相关技术研发。且公司核心技术在于有效成分提取及精制,发酵法/合成生物学只是改变了有效成分的合成路径,但仍需提取后才能使用。
    问:对于行业利润率高低的理解?答:利润率高低取决于商业模式,如走终端、以服务客户为主的企业通常毛利较高但费用率也高。公司做植提业务(主要为To B)的不同细分领域,如辣椒红色素、香辛料提取物等,由于市场定位和加工链长短不同,利润率各异,核心在于技术优势转化的成本优势带来的可持续稳定利润水平。
    问:辣椒红和叶黄素这两个产品目前所处周期及何时能看到毛利率改善?答:辣椒红因2024年原料扩种,成本及销售价格降至低位,因公司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方式,虽价格暂未恢复,但今年以来毛利率显著改善。叶黄素已连续多年维持低位,原料采购价格不断下行,农户种植积极性持续下降,未来可能因种植面积下降或其他因素影响,改变供需关系,但具体时间节点仍难判断。
    问:合成色素替代方面是否已经有实质性的订单?答:目前已经与一些客户对接,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但尚未开始大规模替代。
    问:辣椒精由于原材料产地转移,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提升空间有多大?答:目前辣椒精领域,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已显著提升。由于原料主要产地转移到中国,印度企业的竞争力减弱,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晨光在国内市场销售渠道成熟,尤其是在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精方面,国内市场份额较大。在国际市场印度企业直接采购中国原材料不便捷,有利于晨光提升市场份额。
    问:姜黄业务的发展情况如何?答:姜黄业务去年进行了技改,目前在进行试验和研发改进工艺的过程,最近工艺已相对稳定,计划建设生产线扩大规模,以实现成本优势和市场增速。
    问:在保健食品业务方面,公司希望采取怎样的发展模式?是否考虑收购其他企业品牌?答:目前公司保健食品业务主要为国外代工、国内OEM代工和自己的品牌。未来公司还是主要采用合作的方式,结合公司的技术优势和生产优势,以及合作伙伴的营销优势,共同推进业务发展。特别是在终端市场,我们会增加新的合作伙伴,并考虑在有稳定供应能力和渠道能力的情况下进行深入的合作。
    问:公司保健食品业务目前主要发展方向还是以生产为主吗?答:目前公司的核心优势依然是原料组织、生产技术、功效研究、研发开发等方面,近期保健食品领域在探索研究植物胶的应用和发展。
    问:保健食品业务每年的增速如何,利润率水平如何?答:公司保健食品业务目前规模较小,未来增长空间广阔,不同模式下的利润率差异较大,自主品牌利润率高于代工利润率,国内代工利润率高于国外。
    问:中药业务中,银杏叶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的情况如何?答:公司银杏叶片在成本和售价上具有优势,在多地集采中以最低价中标,集采中标后会有一定的量的增长。未来银杏叶片可以利用成本优势去开拓市场份额。除银杏叶片外,其他中药业务与海外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代加工,利用海外企业渠道、品牌等优势,合作进行中药业务推广。中药配方颗粒方面,由于政策尚未完全放开,目前无法互相调剂,公司将持续关注相关政策动态,并积极准备。
    问:公司未来有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打算吗?答:目前公司内部建立了具有充分竞争力的绩效评价激励制度,且激励体系运行良好,激励效果明显,暂无股权激励计划。
    问:公司在原料种植和海外基地建设方面的规划是什么?答:相对国内来说,国外优势区域的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对劳动力占比较大的原料降低成本存在很大优势。长远来看,公司将持续推进缅甸、印度、赞比亚等国外原料战略基地建设,提高原料成本优势;

【2025-07-18】
基金调研丨鹏扬基金调研晨光生物 
【出处】本站iNews【作者】AI基金
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7月17日,鹏扬基金对上市公司晨光生物进行了调研。从市场表现来看,晨光生物近一周股价下跌0.60%,近一个月上涨11.46%。基金市场数据显示,鹏扬基金成立于2016年7月6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1244.34亿元,管理基金数169个,旗下基金经理共23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鹏扬北证50成份指数A(018114),近一年收益录得66.1%。鹏扬基金在管规模前十大产品业绩表现如下所示:基金简称基金代码基金类型基金经理规模(亿元)年涨跌幅(%)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511090债券型施红俊、王凯160.2113.93鹏扬通利货币E010005货币型王莹莹102.171.69鹏扬通利货币B004984货币型王莹莹90.751.69鹏扬利沣短债A006829债券型王黎骁、陈钟闻72.922.12鹏扬淳旭债券A020060债券型焦翠、管悦56.124.3鹏扬浦利中短债A008497债券型陈钟闻55.372.37鹏扬利鑫60天滚动持有债券C014098债券型陈钟闻、黄乐婷42.892.15鹏扬利鑫60天滚动持有债券A014097债券型陈钟闻、黄乐婷38.722.25鹏扬淳开债券A007408债券型王黎骁、管悦、陈钟闻37.134.48鹏扬淳合债券A006055债券型王莹莹33.213.61(数据来源:本站iFinD) 附调研内容:一、投资者参观公司展厅
二、投资者交流    问:公司在合成色素替代方面有哪些优势?合成色素替代对天然色素行业意味着什么机会?答:公司对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高度关注,替代合成色素的趋势对于天然色素行业、对于公司来讲是很好的机会。公司天然色素产品规模大、品种多,公司不仅在原料及提取技术端有优势,在色素制剂化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在解决天然色素的稳定性和溶解性方面,做了很多技术储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的番茄红素、辣椒红、叶黄素等品种可替代部分合成色素,可增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问:公司海外子公司/海外基地布局如何?答:公司主要在印度、赞比亚和缅甸设有子公司,在印度和赞比亚进行产能布局,并正在缅甸建设原料基地,在原料基地进行初加工,后期精加工阶段在国内进行。
    问:公司是否有再融资需求?答:目前没有,未来如有将会及时进行披露。
    问:公司如何保持产品的竞争力?答:公司核心策略是增强自身产品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做到性价比最高和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从而让客户愿意接受晨光的产品。公司的优势在于提取、分离、制剂化技术,可快速切入不同的原料,对植物中的颜色、味道、功效等进行提取,以量和价格取胜。
    问:合成色素与天然色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替代方案如何?答:合成色素着色能力强,而天然色素在替代合成色素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如何保证稳定性,天然色素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正攻克技术难题,解决天然色素的稳定性问题,以便替代合成色素。
    问: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的市场容量、预期市占率及利润水平如何?答: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的市场是一个逐步替代渐进的过程,供应和需求需要相互磨合发展,一般得有几年时间才能达到平衡,具体数据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朝着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方向努力,尤其是辣椒红和叶黄素的份额稳定,而番茄红素则需结合成本下降和市场需求逐步替代。
    问:新产品和品种的研发情况如何?答:公司不断有新的品种推出,新品种如姜黄色素的工艺试验已经进行了几年,在银杏叶提取物方面也计划进行放大试验,以改进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收率和产品质量。
    问:姜黄色素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姜黄色素的优势主要在技术上,公司通过实验室研究和生产实践,使姜黄素的收率优于行业水平。此外,在原料供应链上,从不同国家和地区获取原料,采购运输距离更近的原料。
    问:生物发酵技术和植物提取相比,哪种路线成本更具优势?答:现阶段生物发酵技术主要用于生产一些价格较高的产品,如番茄红素,且随着技术进步和产量增长,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但对于辣椒红、叶黄素等单价较低的产品,较难实现产业转化。公司也高度关注生物发酵技术路线,并安排了专门团队进行相关技术研发。且公司核心技术在于有效成分提取及精制,发酵法/合成生物学只是改变了有效成分的合成路径,但仍需提取后才能使用。
    问:对于行业利润率高低的理解?答:利润率高低取决于商业模式,如走终端、以服务客户为主的企业通常毛利较高但费用率也高。公司做植提业务(主要为To B)的不同细分领域,如辣椒红色素、香辛料提取物等,由于市场定位和加工链长短不同,利润率各异,核心在于技术优势转化的成本优势带来的可持续稳定利润水平。
    问:辣椒红和叶黄素这两个产品目前所处周期及何时能看到毛利率改善?答:辣椒红因2024年原料扩种,成本及销售价格降至低位,因公司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方式,虽价格暂未恢复,但今年以来毛利率显著改善。叶黄素已连续多年维持低位,原料采购价格不断下行,农户种植积极性持续下降,未来可能因种植面积下降或其他因素影响,改变供需关系,但具体时间节点仍难判断。
    问:合成色素替代方面是否已经有实质性的订单?答:目前已经与一些客户对接,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但尚未开始大规模替代。
    问:辣椒精由于原材料产地转移,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提升空间有多大?答:目前辣椒精领域,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已显著提升。由于原料主要产地转移到中国,印度企业的竞争力减弱,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晨光在国内市场销售渠道成熟,尤其是在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精方面,国内市场份额较大。在国际市场印度企业直接采购中国原材料不便捷,有利于晨光提升市场份额。
    问:姜黄业务的发展情况如何?答:姜黄业务去年进行了技改,目前在进行试验和研发改进工艺的过程,最近工艺已相对稳定,计划建设生产线扩大规模,以实现成本优势和市场增速。
    问:在保健食品业务方面,公司希望采取怎样的发展模式?是否考虑收购其他企业品牌?答:目前公司保健食品业务主要为国外代工、国内OEM代工和自己的品牌。未来公司还是主要采用合作的方式,结合公司的技术优势和生产优势,以及合作伙伴的营销优势,共同推进业务发展。特别是在终端市场,我们会增加新的合作伙伴,并考虑在有稳定供应能力和渠道能力的情况下进行深入的合作。
    问:公司保健食品业务目前主要发展方向还是以生产为主吗?答:目前公司的核心优势依然是原料组织、生产技术、功效研究、研发开发等方面,近期保健食品领域在探索研究植物胶的应用和发展。
    问:保健食品业务每年的增速如何,利润率水平如何?答:公司保健食品业务目前规模较小,未来增长空间广阔,不同模式下的利润率差异较大,自主品牌利润率高于代工利润率,国内代工利润率高于国外。
    问:中药业务中,银杏叶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的情况如何?答:公司银杏叶片在成本和售价上具有优势,在多地集采中以最低价中标,集采中标后会有一定的量的增长。未来银杏叶片可以利用成本优势去开拓市场份额。除银杏叶片外,其他中药业务与海外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代加工,利用海外企业渠道、品牌等优势,合作进行中药业务推广。中药配方颗粒方面,由于政策尚未完全放开,目前无法互相调剂,公司将持续关注相关政策动态,并积极准备。
    问:公司未来有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打算吗?答:目前公司内部建立了具有充分竞争力的绩效评价激励制度,且激励体系运行良好,激励效果明显,暂无股权激励计划。
    问:公司在原料种植和海外基地建设方面的规划是什么?答:相对国内来说,国外优势区域的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对劳动力占比较大的原料降低成本存在很大优势。长远来看,公司将持续推进缅甸、印度、赞比亚等国外原料战略基地建设,提高原料成本优势;

【2025-07-17】
7月机构密集调研业绩预增标的 
【出处】中国证券报

  7月以来机构调研上市公司热情不减,适逢中报业绩预告、快报密集出炉,多家上半年业绩预增标的成机构调研“心头好”。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共有近400家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从基本面看,国城矿业、*ST铖昌、豪鹏科技、中润资源、东瑞股份、晨光生物等多家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逾100%或实现扭亏为盈。
  从整体行业分布情况看,7月以来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较为密集地分布在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等行业。就后市投资机遇而言,CXO(医药合同外包服务)、人形机器人、英伟达产业链等方向受到机构关注。
  多只绩优股获机构密集调研
  数据显示,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光模块产品的中际旭创,7月以来共接待130家机构调研,是同时期机构调研时最关注的公司。公司此前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为52.64%至86.57%。从公司披露的调研纪要看,如何看待下半年毛利率变动趋势等话题受到机构重视。
  中际旭创表示,预计今年下半年客户需求仍保持增长,毛利率将由以下多个因素拉动,包括硅光方案得到更多客户认可使得出货比例持续提升、1.6T产品需求提升以及公司不断提高良率和生产效率。
  包括中际旭创在内,截至7月1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7月以来已有399家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适逢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快报密集出炉,不少上半年业绩预增标的成为机构调研的“心头好”。
  致力于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的豪鹏科技,7月以来共接待85家机构调研,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8.03%到271.77%。从公司披露的调研纪要看,固态相关产品及各项AI类业务的进展情况受到机构关注。
  主要产品聚焦智能电动低速车和特种车的涛涛车业,7月以来共接待82家机构调研,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34%至97.81%。调研纪要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增长原因、下半年经营业绩预计如何、无人车产品的布局、为何会选择进入机器人行业等话题被机构问及。
  以预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下限统计,7月以来接待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中,*ST铖昌、中润资源、东瑞股份、晨光生物等15家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逾100%或扭亏为盈,众生药业、申万宏源、西部创业、福田汽车、亚太股份等21家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逾50%。从行业分布情况看,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多集中在计算机、医药生物、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
  三大行业受关注
  从前述7月以来接待机构调研的399家上市公司整体行业分布情况看,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等行业较受机构关注,行业内均有超过38家公司接待机构调研。就后市投资而言,CXO、人形机器人、英伟达产业链等方向获得机构看好。
  今年以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行情迎来明显修复,医药生物(申万一级)指数年初至今累计上涨超13%,涨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位居第五。就板块后市投资而言,国元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马云涛认为,伴随我国创新药产业整体持续快速发展,科研试剂、CXO等相关上游产业链也将迎来逐步回暖,预计从2025年中报开始,这些细分方向的业绩有望逐步向好,建议关注。
  机械设备行业中,人形机器人依然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光大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黄帅斌表示,从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角度看,2025年将会是突破性的一年,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而万台级别的数据采集和训练有望真正解决数据匮乏的难题,推动人形机器人走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当前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建议关注丝杠量产与降本、谐波产业链、六维力传感器、机器人动捕与训练等多个细分领域的机遇。
  对于电子行业,近期英伟达总市值超4万亿美元持续吸引全球投资者关注。国信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胡剑认为,AI基础设施建设仍是需求确定性高增长的投资主线,建议持续关注产业链相关公司;对于整个电子板块,胡剑坚定看好其在“宏观政策周期、产业库存周期、AI创新周期”共振下的估值扩张行情。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晨光生物(300138)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