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001 平安银行 更新日期:2025-08-24◇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各项商业银行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零售金融业务 |3108100.00|2005700.00| 64.53| 44.79|
|批发金融业务 |3042500.00|2238600.00| 73.58| 43.85|
|其他业务 | 787900.00| 710900.00| 90.23| 11.36|
├────────────┼─────┼─────┼───┼──────┤
|利息收入 |8793100.00| --| -| 40.57|
|发放贷款和垫款 |6745700.00| --| -| 31.13|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435900.00| --| -| 6.63|
|金融投资 |1398200.00| --| -| 6.45|
|投资收益 |1273000.00| --| -| 5.87|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 | 640800.00| --| -| 2.96|
|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 488400.00| --| -| 2.25|
|返售金融资产 | | | | |
|代理及委托手续费收入 | 312400.00| --| -| 1.44|
|其他 | 212200.00| --| -| 0.98|
|结算手续费收入 | 190700.00| --| -| 0.88|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160800.00| --| -| 0.74|
|资产托管手续费收入 | 79800.00| --| -| 0.37|
|汇兑损益 | 76700.00| --| -| 0.35|
|其他业务收入 | 17400.00| --| -| 0.08|
|资产处置损益 | 8300.00| --| -| 0.04|
|其他收益 | 5000.00| --| -| 0.02|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66500.00| --| -| -0.77|
├────────────┼─────┼─────┼───┼──────┤
|总部 |4015200.00|2953700.00| 73.56| 57.87|
|南区 |1004300.00| 720900.00| 71.78| 14.47|
|东区 | 958800.00| 674100.00| 70.31| 13.82|
|北区 | 640400.00| 401500.00| 62.70| 9.23|
|西区 | 264300.00| 162700.00| 61.56| 3.81|
|境外 | 55500.00| 42300.00| 76.22| 0.80|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零售金融业务 |7125500.00|4921900.00| 69.07| 48.57|
|批发金融业务 |6384100.00|4480100.00| 70.18| 43.52|
|其他业务 |1159900.00|1061400.00| 91.51| 7.91|
├────────────┼─────┼─────┼───┼──────┤
|利息收入 |19838100.0| --| -| 41.19|
| | 0| | | |
|发放贷款和垫款 |15419900.0| --| -| 32.02|
| | 0| | | |
|金融投资 |3053800.00| --| -| 6.34|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2784400.00| --| -| 5.78|
|投资收益 |2460400.00| --| -| 5.11|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 |1317400.00| --| -| 2.74|
|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1020600.00| --| -| 2.12|
|返售金融资产 | | | | |
|代理及委托手续费收入 | 543400.00| --| -| 1.13|
|其他2 | 475800.00| --| -| 0.99|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343800.00| --| -| 0.7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310400.00| --| -| 0.64|
|结算手续费收入 | 302200.00| --| -| 0.63|
|资产托管手续费收入 | 145600.00| --| -| 0.30|
|汇兑损益 | 88000.00| --| -| 0.18|
|其他业务收入 | 38200.00| --| -| 0.08|
|其他收益 | 17800.00| --| -| 0.04|
|资产处置损益 | 800.00| --| -| 0.00|
├────────────┼─────┼─────┼───┼──────┤
|总部 |8101800.00|6215800.00| 76.72| 55.23|
|南区 |2255500.00|1569000.00| 69.56| 15.38|
|东区 |2085400.00|1333300.00| 63.93| 14.22|
|北区 |1466400.00| 883400.00| 60.24| 10.00|
|西区 | 674200.00| 409100.00| 60.68| 4.60|
|境外 | 86200.00| 52800.00| 61.25| 0.59|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零售金融业务 |3909100.00|2664400.00| 68.16| 50.68|
|批发金融业务 |3309600.00|2433000.00| 73.51| 42.91|
|其他业务 | 494500.00| 426600.00| 86.27| 6.41|
├────────────┼─────┼─────┼───┼──────┤
|利息收入 |10412900.0| --| -| 41.13|
| | 0| | | |
|发放贷款和垫款 |8152600.00| --| -| 32.20|
|金融投资 |1559700.00| --| -| 6.16|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493200.00| --| -| 5.90|
|投资收益 |1223900.00| --| -| 4.83|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 | 641200.00| --| -| 2.53|
|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 528400.00| --| -| 2.09|
|返售金融资产 | | | | |
|其他 | 297500.00| --| -| 1.18|
|代理及委托手续费收入 | 290200.00| --| -| 1.15|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242400.00| --| -| 0.96|
|结算手续费收入 | 183600.00| --| -| 0.7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172200.00| --| -| 0.68|
|资产托管手续费收入 | 80700.00| --| -| 0.32|
|其他业务收入 | 19200.00| --| -| 0.08|
|其他收益 | 11500.00| --| -| 0.05|
|汇兑损益 | 5600.00| --| -| 0.02|
|资产处置损益 | 2300.00| --| -| 0.01|
├────────────┼─────┼─────┼───┼──────┤
|总部 |4199400.00|2978300.00| 70.92| 54.44|
|南区 |1240300.00| 955300.00| 77.02| 16.08|
|东区 |1064700.00| 750100.00| 70.45| 13.80|
|北区 | 786800.00| 541600.00| 68.84| 10.20|
|西区 | 379200.00| 271900.00| 71.70| 4.92|
|境外 | 42800.00| 26800.00| 62.62| 0.55|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零售金融业务 |9616100.00|6604700.00| 68.68| 58.39|
|批发金融业务 |5358100.00|3669600.00| 68.49| 32.53|
|其他业务 |1495700.00|1427900.00| 95.47| 9.08|
├────────────┼─────┼─────┼───┼──────┤
|利息收入 |22761700.0| --| -| 41.95|
| | 0| | | |
|发放贷款和垫款 |18384900.0| --| -| 33.88|
| | 0| | |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3504200.00| --| -| 6.46|
|金融投资 |3114800.00| --| -| 5.74|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 |1612800.00| --| -| 2.97|
|投资收益 |1605400.00| --| -| 2.96|
|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 877600.00| --| -| 1.62|
|返售金融资产 | | | | |
|代理及委托手续费收入 | 769700.00| --| -| 1.42|
|其他2 | 617800.00| --| -| 1.14|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384400.00| --| -| 0.71|
|结算手续费收入 | 329400.00| --| -| 0.61|
|资产托管手续费收入 | 174500.00| --| -| 0.32|
|汇兑损益 | 66200.00| --| -| 0.12|
|其他业务收入 | 53800.00| --| -| 0.10|
|其他收益 | 23400.00| --| -| 0.04|
|资产处置损益 | 14400.00| --| -| 0.03|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35400.00| --| -| -0.07|
├────────────┼─────┼─────┼───┼──────┤
|总部 |8267900.00|6069600.00| 73.41| 50.20|
|南区 |2822900.00|2044000.00| 72.41| 17.14|
|东区 |2511100.00|1712300.00| 68.19| 15.25|
|北区 |1885300.00|1222500.00| 64.84| 11.45|
|西区 | 933900.00| 637600.00| 68.27| 5.67|
|境外 | 48800.00| 16200.00| 33.20| 0.30|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2025
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经济金
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聚力攻坚,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经济呈现向
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金
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
展之路,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
文章”,积极服务新质生产力,持续加大对居民消费、民营企业、制造业等领域的
金融支持力度,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全力
助推高质量发展。
2、从事的主要业务
本行是中国内地首家公开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过多年发展,本行已逐
渐成长为一家公司治理健全、网点覆盖广泛、产品服务齐全、风险管控有效的全国
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本行着力打造独特竞争力,在科技赋能、零售业务、综
合金融等领域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经营特色。本行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综合金融优
势突出本行积极加强与控股股东平安集团的协同协作,借助平安集团的客户、产品
、品牌等优势,通过资源整合、相互协同,打造鲜明的综合金融优势。本行坚持从
客户需求出发,全面完善综合金融的管理模式、协作机制和服务平台,持续强化关
联交易管理,强化客户信息保护,坚持公允定价,有效做好风险隔离,依法合规开
展综合金融业务。
科技赋能不断深入本行利用领先数字技术为战略转型注入动力,不断提升科技对金
融服务的赋能水平。科技赋能零售业务,全面深化零售数字化工程,通过拓展数字
营销渠道、加强数字化经营、优化数字化服务,将数字化平台打造为客户经营的线
上阵地,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体验;科技赋能对公业务,建
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数据驱动的客户分层经营体系,通过生态经营、综合金融服
务和数字化赋能,持续夯实客户基础,提升经营贡献;科技赋能资金同业业务,投
资交易将科技创新与细分场景深度结合,提升交易效率、风控和投研能力,客户业
务运用领先的iDeal平台、“行e通”平台等提供综合服务,构建全能型机构销售服
务。风险控制有力有效本行搭建并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垂直集中的风
险治理架构,建成覆盖全流程的风险管控机制。事前前瞻引领,以数据驱动风险策
略制定,动态研判、敏捷调整,引导优质资产投放,从源头降低风险;事中精准预
控,通过系统模型自动预警、地面队伍合作管控组成“天眼+地网”,对风险资产
早发现、早管控、早化解,有效防范风险生成;事后高效处置,以专业化、生态化
、投行化思路创新特殊资产经营模式,通过多元清收处置手段,提升不良资产回收
价值。同时,本行不断提升智慧风控水平,夯实风险数据底座,建设全流程风控平
台,以数智化手段进一步精进风险管控能力。
经营效率不断提升本行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业务模式变革,提升经营管理精
细化水平,驱动降本增效。本行持续提升金融科技投产效率,深化科技基础平台建
设,推动应用上云,提升系统稳定性、需求响应交付和资源利用效率;强化重点科
技项目投产测算,加大投入端管控力度,提升产出端价值贡献。本行持续加强费用
精细管理,优化费用结构,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企业文化深入内核本行深入践行新
价值文化,将“专业-价值”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将价值作为检验一切工作
的唯一标准,推动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本行深入践行合规文化,全面
构建合规网格治理体系,建立完善合规管理机制体系,持续强化合规文化建设,不
断提升合规管理智能化水平。本行深入践行清廉文化,树立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
价值取向,全面营造清廉文化风尚。本行深入践行协同文化,建立健全跨条线、跨
部门、总分行协同机制,营造高效协同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经营管理合力,提升
客户综合服务能力。
二、风险管理
本行建立组织架构健全、职责边界清晰的风险治理架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
级管理层及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建立多层次、相互衔接、
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本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提高本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有效
保障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匹配性、全覆盖、独立性、有效性四大基
本原则,一是本行制定风险与收益相均衡的风险管理目标,使风险管理体系与业务
发展战略、风险状况相匹配;二是本行确保全面风险管理覆盖全业务、全风险、全
流程、全机构、全人员;三是本行风险管理架构保持独立性,风险条线人员、职责
、报告路线及考核均保持相对独立,与业务条线形成制衡;四是本行根据风险管理
结果,有效评估内部资本充足性,定期开展压力测试,确保资本水平与风险偏好、
风险管理状况相适应,并能充分抵御所面临的各类风险。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一是加强防线建设,结合本行风险防
控重点,优化风险管理综合评价指标及规则,压实一道防线风险防控职责;二是确
保风险偏好的全面引领,持续完善各类风险偏好的监测、偏离处置与调整机制;三
是不断升级各类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使风险管理能力匹配业务发展水平与风险状
况,继续强化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表外业务风险情况保持良好;四是持续深化全面
风险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加强数据治理,夯实信息底座,同时加快推进AI大模型风
险中台工具的建设及应用,进一步提升风险识别、管控与分析效率。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手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而形成的
风险。本行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统筹各层级风险管理工作,总行风险管理部、总行
授信审批部、总行零售信贷风险管理部等专业部门负责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本行坚
持“风险与发展相互协调,风险与收益相互均衡,风险与资本相互适应”的风险管
理原则,持续完善信用风险全流程管理,有效提升本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报告期内,本行研判风险形势,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确保资产质
量保持稳定:一是把好增量,推进资产结构优化,实时跟踪行业、客户、区域、产
品风险变化,做好政策及制度检视,强化前瞻研判及敏捷调整,动态调整客户准入
及行业预警标准,优化制度风险管理要求,从源头上控制资产质量;二是管好存量
,从行业、客户、产品等管理维度实施分类分层差异化管理,落实贷后管理规定动
作,重点把控关键问题,加大对贷款本息的回收预控;强化预警监测管理,进一步
提升预警前瞻性,提升早期预警管理成效;三是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理,聚焦重点
机构、重点客群、重点大户早期风险摸排和管控,深化客户和机构的分层管理,同
时,严格落实一揽子化债政策要求,稳妥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控债务新增,并把
握化债新阶段机遇,分区域施策,积极助力地方一体化推进债务风险化解和高质量
发展;四是加大问题资产清收处置力度,进一步优化不良资产管理机制,强化资产
分类施策,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提升不良资产清收处置质效。
2、大额风险暴露
根据《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大额风险暴露是指商业银行对单一客户
或一组关联客户超过对一级资本净额2.5%的信用暴露(包括银行账簿和交易账簿内
各类信用风险暴露)。本行将大额风险暴露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制定了《平
安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大额风险暴露管理职责和流程管理方案
,不断完善客户授信管理要求、系统建设与数据治理,实现客户大额风险暴露的自
动化统计、监测、预警和控制,通过科技手段动态管控客户集中度风险。报告期内
,除监管豁免客户外,本行同业单一客户、同业集团客户、非同业单一客户、非同
业集团客户风险暴露占一级资本净额的比例,均满足监管达标要求。
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商
业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本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为利率风险和汇
率风险。本行建立了有效的市场风险治理架构和管理职责分工。董事会是市场风险
管理最高决策机构,承担市场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及其下设委员会负
责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审批市场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定期听取市场风险管理执
行的汇报;风险管理部是市场风险的牵头管理和具体执行部门,与前台业务部门保
持独立。本行已搭建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制度体系,覆盖了市场风险识别、计量、
监测、报告和控制的全流程,定期审视评估市场风险的各项制度和管理办法,并根
据业务和发展现状不断完善、改进、优化流程。本行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风险管
理流程,从事前的可交易产品授权管理和账簿划分,事中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管
控,到事后返回检验、压力测试,全面覆盖风险管理的整个流程。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加强市场风险管理,一是持续完善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制度体系
,围绕可交易产品审批流程、资产配置、策略执行、限额管理等方面优化市场风险
管理工作,促进业务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加强主动风险管理,敏捷分析外部热点事
件的影响,及时提示相关风险;三是结合AI技术运用,进一步完善市场风险智能化
风控平台,提升市场风险管理效率。
4、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
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根据《商业银行流
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本行坚持审慎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原则和稳健的管理策略,通
过建立适时、合理、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流动性风险的充分识别、
准确计量、持续监测和有效控制,确保本行无论在正常经营环境中还是在压力状态
下,都有充足的资金应对资产的增长和到期债务的支付。本行建立了完善的流动性
风险管理治理架构,董事会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
及高级管理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高级管理层承担流动
性风险管理职责,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高管理机构。资产负
债管理部在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指导下,负责流动性风险的具体管理工作,与各业
务管理部门和分支机构共同组成执行体系。稽核监察部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部
审计。
本行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持续优化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和管理策略,建立了
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一是强化流动性风险指标管理,加强现金流监测和资
金来源管理,促进核心负债稳步增长,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合理控制错配流动
性风险;二是优化流动性应急管理体系,审慎评估未来流动性需求,维持充足的优
质流动性资产,持续完善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开展流动性风险应急演练,有效防
范应急流动性风险;三是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流动性的分析,提高流动性管
理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及时应对市场流动性风险。同时,本行依据监管指标监管标
准、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资产负债结构状况及融资能力等因素
制定流动性风险指标限额;根据本行资产负债结构和产品种类,合理审慎设定压力
情景,定期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评估压力情景下的流动性风险抵御能力。
报告期内,本行各项业务稳步发展,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充裕,流动性状况保持安
全稳健,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
5、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存在问题以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
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本行建立了完整、独立的
操作风险管理架构,董事会承担操作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监事会承担监督责任,
高级管理层承担实施责任,法律合规部负责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报告期内,本行以落实操作风险相关监管新规为目标,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提
升操作风险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一是持续优化操作风险自评估、关键风险
指标、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三大管理工具,加强风险预警和跟踪改善,提升风险防
控的有效性;二是强化数据驱动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整合风险监测数据,升级完
善风险热图,不断提升操作风险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三是全面升级操作风险资本计
量体系,以持续满足操作风险标准法相关监管合规达标要求;四是加强业务连续性
管理工作,完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提升运营中断事件的综合处置能力;五是加
强操作风险培训宣导,持续开展对各级机构的业务支持和评价,培育良好操作风险
管理文化。
6、国别风险
国别风险是指由于境外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
区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银行业金融机构债务,或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该国
家或地区的商业遭受损失,或使银行业金融机构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本行将国别
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按照监管要求制定国别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明确管
理职责、管理手段和审批流程,规范国别风险管理。本行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国
别风险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高五个等级,并对每个等级实施相应的分类管
理。本行将承担境外主体国别风险的各类经营活动均纳入国别风险限额统一管理,
根据国别风险评级结果、国别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业务需求,按年度核定国别风险限
额,并根据风险变化动态调整国别风险评级与限额。本行已严格落实《银行业金融
机构国别风险管理办法》要求,持续完善国别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国别风险管理能
力。
报告期内,本行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持续开展国别风险评级与限额监测,限额
执行情况良好,国别风险暴露主要集中在风险较低的国家或地区,风险整体可控。
7、银行账簿利率风险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是指利率水平、期限结构等要素发生不利变动时,导致银行账簿
整体收益及经济价值遭受损失的风险。根据《商业银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指引
(修订)》等法律法规要求,本行持续完善利率风险治理架构,优化利率风险相关
制度和系统,丰富利率风险计量框架,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本行有效地识别
、计量、监测与管控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利率风险。本行主要采用缺口分析、久期分
析、情景模拟及压力测试等方法,遵循合理性、审慎性原则,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
进行有效计量。根据上述计量方法,建立并实施银行账簿利率风险限额管理体系,
持续监测利率风险暴露及限额使用情况,并定期向董事会(或其授权的专业委员会
)及高级管理层进行汇报。综合考虑利率风险特征和实际业务发展状况,本行加强
分析研判利率市场趋势,合理调节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利率风险敞口。
报告期内,国内市场方面,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及存款利率继续下调,贷款
重定价效应凸显,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人民币存贷款缺口风险加大,人民币业务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波动水平上升;国际市场方面,降息周期主要外币利率逐步下行
,外币负债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外币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难度有一定缓解。本行
持续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加大对于宏观经济及利率走势的研判力度,结合风
险敞口变化趋势,采取积极主动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利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
P)等定价工具适时调整业务组合重定价期限,及时引导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有效
控制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报告期内,本行各项监控指标均在限额内运转,银行账簿
利率风险水平整体平稳。
8、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主要是指由本行行为、从业人员行为或外部事件等导致利益相关方、社会
公众、媒体等对本行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本行品牌价值,不利于本行正常经营
,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本行上下积极联
动,根据《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等监管要求,以“前瞻性、
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基本原则和“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实时监测、预防为
主,快速响应、分类处置,守土有责、协同应对”执行原则为指导,将声誉风险管
理纳入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落实各项声誉风险管理工作,不断提升
声誉风险管理效能。
报告期内,本行从治理架构、经营活动、常态化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声誉风险管理体系,主要落实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一是强化声誉风险排查及
舆情预警,升级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并在“两会”“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
重要节点制定应急预案及专项监测;二是建立健全重大信访或群诉风险事件、舆情
事件的事前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预案,有效防范风险;三是妥善处置声誉
风险事件,针对不实信息,采取立体化、多层次的策略,通过适当形式,澄清事实
情况,回应社会关切;四是全面落实正面舆论引导工作,以“传统媒体+新媒体”
矩阵相辅相成的媒介形式,全方位提升本行良好的品牌形象;五是不定期开展危机
响应处置的模拟演练,强化各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声誉风险管控及舆情处置能力建
设;六是强化考核问责,通过完善风险考核机制,将声誉风险事件的防范处置纳入
各单位考核范围,加强源头治理;七是围绕本行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各项举措
,开展支持实体经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主题宣传,提
升品牌形象。
9、战略风险
本行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精神,紧跟政策导向和监管要求,坚持“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战
略方针不动遥本行持续完善战略制定和执行检视机制,在坚持既定战略方针的前提
下,将年度经营计划与战略目标有机衔接,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紧密结合内外部
形势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深化战略内涵,确保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始终聚焦于战
略目标,积极推动本行战略规划全面落地并高效执行。本行战略符合党和国家的要
求、符合宏观形势发展变化、符合客户需求日益变化的要求,整体的战略执行力持
续提升,战略风险管控能力持续增强,战略风险总体平稳可控。
10、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是指因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行为或者员工履职行为违反合规规范,造成金融
机构或者其员工承担刑事、行政、民事法律责任,财产损失、声誉损失以及其他负
面影响的可能性。本行由董事会负责确定合规管理目标,对合规管理的有效性承担
最终责任,高级管理人员负责落实合规管理目标,对主管或者分管领域业务合规性
承担领导责任。各部门、各分支机构负责落实本部门、本级机构的合规管理目标,
对本部门、本级机构合规管理承担首要责任,法律合规部牵头负责合规管理工作。
本行深化合规文化建设,确立合规从高层做起、全员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理
念,营造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想违规的合规文化氛围,促进内部合规管理与外
部监管指导的有效结合。报告期内,本行开展“合规风险治理深化年”活动,围绕
提升内控合规管理有效性目标,专注业务赋能、风险管控、风险处置三种能力的提
升,对标新规夯实文化、体制、队伍、制度、系统等基础建设,守好合规底线、管
控好合规风险,助力业务可持续发展。
11、洗钱风险
洗钱风险是指在开展业务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被洗钱、恐怖融资、扩散融资及其
他洗钱上游犯罪活动利用而面临的风险。本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洗钱风险管理机制
,包括组织健全的洗钱风险管理架构、层级明确的反洗钱制度体系、全面有效的风
险评估及监测机制、专业可靠的技术支持以及长效的反洗钱培训与宣传机制等,实
现对洗钱风险的有效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和报告,有效防范和控制洗钱风险。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完善反洗钱及制裁合规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洗钱及制裁风险
管控,贯彻落实反洗钱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一是持续优化洗钱风险管理政策和程
序,完善反洗钱工作机制,提升反洗钱管理能力;二是逐渐形成契合国际标准、具
有本行特色的反洗钱集中作业管理模式,打造专业化反洗钱人才队伍,提升监测分
析工作质效;三是加强重点领域的洗钱风险管理,强化核心义务履行,提升风险防
控能力;四是积极开展反洗钱宣导培训,提升全员反洗钱意识和能力,切实防范洗
钱及恐怖融资风险;五是探索新技术在反洗钱领域的实践应用,完善反洗钱模型监
测预警体系,升级反洗钱系统及分析工具,持续提高反洗钱监测预警能力。
12、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签订的合同因违反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可能被依法确认无效;因违约、
侵权或者其他事由被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依法可能承担赔偿责任;业务、管理
活动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监管规定,依法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的风险。
本行建立了有效的法律风险治理架构,并确定了管理职责分工。董事会是法律风险
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承担法律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承担法律风险管
理的实施责任,执行董事会的决议;分管风险的行长牵头负责法律风险管理,其保
持充分的独立性;总行法律合规部统筹法律风险的实施管理。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提升法律风险管控水平:一是持续完善格式法律文书,优化重
要业务格式法律文书,防范和控制业务法律风险;二是坚持专业引领,支持分行综
合化经营,赋能业务发展,守好合规底线;三是开展重点业务的法律调研、法律风
险预警和提示工作,支持业务健康发展;四是加强诉讼仲裁案件的精细化管理,加
大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过程性节点管控和指导赋能,不断提高案件处置能力和水平,
防范案件处置次生风险;五是持续提升律师资源质量,加强库内律师风险管控,进
一步规范律师代理工作的过程管理和结果评价。
13、信息科技风险
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
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本行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全面
风险管理,建立由金融科技部门及各单位、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门、稽核监察部门
构成的信息科技风险三道防线。三道防线分工明确、相对独立、各负其责、相互联
动,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维度实施信息科技风险管控。报告期内,本行健全信
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开展信息科技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报告和跟踪处置
等工作;重视网络与数据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持续开展外规内化,落实网络与数据
安全责任,加强网络安全监控和应急管理,有效保护本行客户的资金和信息安全;
关注分布式云计算、AI、大数据模型等新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风险与控制,增强科技
风险防范能力;加强信息科技风险文化建设,强化宣传信息科技风险知识。报告期
内,本行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良好,信息科技风险整体可控。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平安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 500000.00| 192200.00| 1312800.00|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