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设备 新疆板块 反内卷概念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180_ 融资融券 HS300_ 半导体概念 西部大开发 太阳能
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常用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合金销售;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自2011年成立以来,公司紧紧围绕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结合低成本能源优势以及地处硅产业基地集群优势,一直专注于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公司目前已形成年产30.5万吨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的高纯多晶硅产能,是多晶硅行业主要的市场参与者之一。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高纯多晶硅,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多晶硅经过融化铸锭或者拉晶切片后,可分别做成多晶硅片和单晶硅片,进而用于制造光伏电池。根据下游生产硅片的不同,可将高纯多晶硅分为单晶硅片用料和多晶硅片用料。随着下游电池向下一代N型技术的过渡,单晶硅片用料又可进一步分为P型单晶硅片用料和N型单晶硅片用料。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国内多晶硅生产总量约59.6万吨,对应期间公司的多晶硅产量为5.08万吨,占国内多晶硅产量的8.52%,规模在业内稳居第一梯队。此外,公司依托其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稳定、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单晶硅片用料及N型单晶硅片用料占比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公司多晶硅产品产销情况良好,产品质量享誉全球,近年来随着公司扩产项目的不断落地、生产技术的持续革新以及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公司行业地位得以不断稳固。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电力、水等能源,以及硅粉等材料的单位耗用均远优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的行业平均水平,较低的电力消耗和较低的原材料消耗使公司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
(一)技术研发优势公司在加强自主研发实力的同时,高度重视与技术咨询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借助外部研发机构的力量,努力提升公司整体的研发技术水平,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运作模式。公司先后与多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研发还原和精馏先进过程控制技术,在提升N型致密比例、增加单炉产量、降低还原炉电耗、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精馏能耗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通过不断培训内部研发人员,推进相关技术交流,促进研发人员了解国内外相关的先进工艺技术,从而提升研发人员的科学视野和研发能力。(二)成本优势硅料生产工艺属性决定能耗成本占比较高,公司凭借自身在电力获取或管理方面的优势,如通过与当地电力企业的长期合作协议、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等方式,获取价格相对较低的电力资源,并大比例购买绿电,使得电力成本在行业内具备显著优势,从而有效降低多晶硅生产成本。(三)质量优势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高纯多晶硅生产,产品质量长期保持稳定,获得了下游客户的高度认可。通过不断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多晶硅产品中N型致密比例可达到70%以上。公司建立了从原辅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全过程、可追溯的质量管控体系,并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数字化项目,将公司的流程、规范标准固化到系统中,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监控到产品检测,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与操作规范。通过先进的检测设备与专业的质量检测团队,确保全过程管控产品质量。(四)管理团队优势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在行业内已深耕多年,经历了全球光伏产业爆发式增长期、国内产能短期过剩和需求萎缩带来产能出清的低谷期,管理团队成员大多拥有多年多晶硅行业从业经历,对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变革方向、市场动态等有着深刻理解与敏锐洞察力。能够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及时应对市场挑战,带领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发展。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