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797 第一创业 更新日期:2025-10-26◇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
(不含股票、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以外的公司债券)承销;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
;融资融券;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代销金融产品等
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业务 | 62397.71| 16193.86| 25.95| 34.06|
|证券经纪及信用业务 | 40827.48| 11042.84| 27.05| 22.29|
|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 | 33538.63| 31212.28| 93.06| 18.31|
|固定收益业务 | 23643.93| 17543.25| 74.20| 12.91|
|投资银行业务 | 12842.93| 4155.96| 32.36| 7.01|
|其他业务 | 7975.75| -14403.89|-180.6| 4.35|
| | | | 0| |
|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与另类投| 2288.65| 1160.91| 50.72| 1.25|
|资业务 | | | | |
|抵销 | -320.29| -257.83| 80.50| -0.17|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94541.57| --| -| 22.14|
|投资收益 | 74437.78| --| -| 17.43|
|基金管理业务收入 | 39742.06| --| -| 9.31|
|经纪业务收入 | 33668.12| --| -| 7.88|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 | 31885.57| --| -| 7.47|
|利息收入 | 31325.92| --| -| 7.34|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 | 29691.54| --| -| 6.95|
|融资融券利息收入 | 19420.91| --| -| 4.55|
|其他业务收入 | 16797.28| --| -| 3.93|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 | 14799.92| --| -| 3.47|
|证券承销业务 | 14055.34| --| -| 3.29|
|货币资金及结算备付金利息| 9651.77| --| -| 2.26|
|收入 | | | | |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 | 4227.50| --| -| 0.99|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2799.78| --| -| 0.66|
|期货经纪业务收入 | 1782.54| --| -| 0.42|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 | 1529.93| --| -| 0.36|
|投资咨询业务收入 | 1413.63| --| -| 0.33|
|交易单元席位租赁 | 1229.80| --| -| 0.29|
|代销金融产品业务 | 964.23| --| -| 0.23|
|财务顾问业务 | 744.58| --| -| 0.17|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 723.31| --| -| 0.17|
|其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690.35| --| -| 0.16|
|其他收益 | 626.74| --| -| 0.15|
|股权质押回购利息收入 | 304.12| --| -| 0.07|
|资产处置收益 | 27.34| --| -| 0.01|
|证券保荐业务 | -| --| -| 0.00|
|汇兑收益 | -31.31| --| -| -0.01|
├────────────┼─────┼─────┼───┼──────┤
|总部及子公司 | 156217.19| --| -| 85.27|
|华南地区 | 9469.38| --| -| 5.17|
|华东地区 | 8355.77| --| -| 4.56|
|华北地区 | 6501.58| --| -| 3.55|
|其他地区 | 2650.84| --| -| 1.45|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业务 | 114518.30| 27105.41| 23.67| 32.43|
|证券经纪及信用业务 | 68646.60| 12733.36| 18.55| 19.44|
|固定收益业务 | 64583.43| 42119.51| 65.22| 18.29|
|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 | 64407.54| 57997.60| 90.05| 18.24|
|投资银行业务 | 22529.93| -498.10| -2.21| 6.38|
|其他业务 | 15951.47| -26883.51|-168.5| 4.52|
| | | | 3| |
|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与另类投| 2673.89| -3402.51|-127.2| 0.76|
|资业务 | | | 5| |
|抵销 | -150.63| -25.71| 17.07| -0.04|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182068.47| --| -| 22.53|
|投资收益 | 155942.32| --| -| 19.30|
|基金管理业务收入 | 80910.37| --| -| 10.01|
|利息收入 | 62038.87| --| -| 7.68|
|经纪业务收入 | 56062.00| --| -| 6.94|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 | 53526.49| --| -| 6.62|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 | 48036.69| --| -| 5.94|
|融资融券利息收入 | 36719.28| --| -| 4.54|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 | 29347.28| --| -| 3.63|
|证券承销业务 | 25241.16| --| -| 3.12|
|货币资金及结算备付金利息| 23571.01| --| -| 2.92|
|收入 | | | | |
|其他业务收入 | 19099.43| --| -| 2.36|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 | 11146.04| --| -| 1.38|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4207.94| --| -| 0.52|
|交易单元席位租赁 | 4065.10| --| -| 0.50|
|投资咨询业务收入 | 3756.75| --| -| 0.46|
|财务顾问业务 | 3000.56| --| -| 0.37|
|期货经纪业务收入 | 2535.51| --| -| 0.3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 1676.81| --| -| 0.21|
|代销金融产品业务 | 1424.70| --| -| 0.18|
|证券保荐业务 | 1105.57| --| -| 0.14|
|其他收益 | 1054.97| --| -| 0.13|
|其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846.02| --| -| 0.10|
|股权质押回购利息收入 | 625.47| --| -| 0.08|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 | 71.76| --| -| 0.01|
|资产处置收益 | 38.73| --| -| 0.00|
|汇兑收益 | 34.73| --| -| 0.00|
|其他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金| 0.00| --| -| 0.00|
|融资产产生的利息收入 | | | | |
├────────────┼─────┼─────┼───┼──────┤
|总部及子公司 | 307309.58| --| -| 87.02|
|华南地区 | 16053.67| --| -| 4.55|
|华北地区 | 12593.04| --| -| 3.57|
|华东地区 | 12549.89| --| -| 3.55|
|其他地区 | 4654.36| --| -| 1.32|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资产管理业务及基金管理业| 56958.70| 14372.14| 25.23| 37.37|
|务 | | | | |
|证券经纪及信用业务 | 30899.01| 5221.57| 16.90| 20.27|
|固定收益业务 | 30436.64| 22683.95| 74.53| 19.97|
|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 | 18764.69| 16567.00| 88.29| 12.31|
|其他业务 | 7672.46| -9750.88|-127.0| 5.03|
| | | | 9| |
|投资银行业务 | 7356.19| -319.89| -4.35| 4.83|
|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与另类投| 412.64| -1491.22|-361.3| 0.27|
|资业务 | | | 9| |
|抵销 | -86.47| -29.20| 33.76| -0.06|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82451.69| --| -| 23.06|
|投资收益 | 63104.78| --| -| 17.65|
|基金管理业务收入 | 42329.31| --| -| 11.84|
|利息收入 | 31330.67| --| -| 8.76|
|经纪业务收入 | 22956.33| --| -| 6.42|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 | 21934.81| --| -| 6.13|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 | 18623.14| --| -| 5.21|
|融资融券利息收入 | 18337.59| --| -| 5.13|
|货币资金及结算备付金利息| 12114.25| --| -| 3.39|
|收入 | | | | |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 | 11053.28| --| -| 3.09|
|其他业务收入 | 10139.26| --| -| 2.84|
|证券承销业务 | 9599.38| --| -| 2.68|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 | 4376.50| --| -| 1.22|
|交易单元席位租赁 | 2654.22| --| -| 0.74|
|投资咨询业务收入 | 1337.49| --| -| 0.37|
|期货经纪业务收入 | 1021.52| --| -| 0.29|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 878.83| --| -| 0.25|
|其他收益 | 808.68| --| -| 0.23|
|财务顾问业务 | 772.86| --| -| 0.22|
|证券保荐业务 | 681.04| --| -| 0.19|
|代销金融产品业务 | 657.45| --| -| 0.18|
|其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398.78| --| -| 0.11|
|股权质押回购利息收入 | 347.62| --| -| 0.10|
|资产处置收益 | 30.10| --| -| 0.01|
|其他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金| -| --| -| 0.00|
|融资产产生的利息收入 | | | | |
|汇兑收益 | -3.23| --| -| -0.0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397.32| --| -| -0.11|
├────────────┼─────┼─────┼───┼──────┤
|总部及子公司 | 134431.04| --| -| 88.20|
|华南地区 | 6431.44| --| -| 4.22|
|华东地区 | 5053.53| --| -| 3.32|
|华北地区 | 4765.51| --| -| 3.13|
|其他地区 | 1732.34| --| -| 1.14|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资产管理及基金管理业务 | 106379.68| 22308.05| 20.97| 42.75|
|证券经纪及信用业务 | 63991.18| 8309.50| 12.99| 25.71|
|固定收益业务 | 43836.80| 31600.04| 72.09| 17.61|
|其他业务 | 21358.46| -9569.85|-44.81| 8.58|
|投资银行业务 | 11700.07| -7415.82|-63.38| 4.70|
|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与另类投| 6274.89| -2050.44|-32.68| 2.52|
|资业务 | | | | |
|抵销 | -312.30| -188.19| 60.26| -0.13|
|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 | -4359.84| -6266.00|143.72| -1.75|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171880.80| --| -| 24.47|
|基金管理业务收入 | 81889.14| --| -| 11.66|
|利息收入 | 72319.66| --| -| 10.29|
|投资收益 | 56551.73| --| -| 8.05|
|经纪业务收入 | 53076.03| --| -| 7.56|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 | 51420.67| --| -| 7.32|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 | 43247.81| --| -| 6.16|
|融资融券利息收入 | 37616.52| --| -| 5.35|
|货币资金及结算备付金利息| 24075.96| --| -| 3.43|
|收入 | | | | |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 | 20323.72| --| -| 2.89|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18678.45| --| -| 2.66|
|证券承销业务 | 17969.31| --| -| 2.56|
|其他业务收入 | 11404.04| --| -| 1.62|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 | 8566.48| --| -| 1.22|
|其他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金| 7683.54| --| -| 1.09|
|融资产产生的利息收入 | | | | |
|交易单元席位租赁 | 6341.84| --| -| 0.90|
|其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5015.10| --| -| 0.71|
|投资咨询业务收入 | 3010.32| --| -| 0.43|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 2943.63| --| -| 0.42|
|代销金融产品业务 | 1831.02| --| -| 0.26|
|其他收益 | 1772.23| --| -| 0.25|
|财务顾问业务 | 1707.24| --| -| 0.24|
|期货经纪业务收入 | 1655.36| --| -| 0.24|
|股权质押回购利息收入 | 767.72| --| -| 0.11|
|证券保荐业务 | 647.17| --| -| 0.09|
|资产处置收益 | 56.94| --| -| 0.01|
|汇兑收益 | 45.34| --| -| 0.01|
├────────────┼─────┼─────┼───┼──────┤
|总部及子公司 | 208812.71| --| -| 72.27|
|华南地区 | 12697.37| --| -| 4.39|
|广东 | 12581.11| --| -| 4.35|
|华东地区 | 12177.12| --| -| 4.21|
|华北地区 | 11306.03| --| -| 3.91|
|上海 | 8098.61| --| -| 2.80|
|北京 | 6541.02| --| -| 2.26|
|其他地区 | 3875.72| --| -| 1.34|
|河北 | 2983.16| --| -| 1.03|
|浙江 | 2339.04| --| -| 0.81|
|天津 | 1781.85| --| -| 0.62|
|湖南 | 1454.06| --| -| 0.50|
|湖北 | 613.04| --| -| 0.21|
|江苏 | 610.61| --| -| 0.21|
|四川 | 536.68| --| -| 0.19|
|安徽 | 439.09| --| -| 0.15|
|山东 | 413.59| --| -| 0.14|
|重庆 | 408.73| --| -| 0.14|
|河南 | 361.33| --| -| 0.13|
|辽宁 | 293.40| --| -| 0.10|
|福建 | 276.19| --| -| 0.10|
|陕西 | 156.70| --| -| 0.05|
|海南 | 116.26| --| -| 0.04|
|云南 | 51.78| --| -| 0.02|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证券行业紧紧围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坚持稳
中求进、以进促稳,以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为主线,系统落实新“国九条”和
资本市嘲1+N”政策,纵深推进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
展。证券行业把功能性放在首位,加速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夯实直接融资“服务商
”、资本市嘲看门人”、社会财富“管理者”核心职能,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
章”,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协同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着力推动资本市场规模的
合理增长和结构质量的持续改善。证券行业延续“强本强基”和“严监严管”总基
调,坚决有效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
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加
强风险监测及防范机制。证券行业并购重组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25年上半年,证券行业强化功能发挥,持续增强服务新质生产力和居民财富管理
的综合能力。经纪业务低费率竞争加剧,以买方投顾为抓手推动财富管理转型,机
构服务探索差异化竞争;投行股权融资业务继续承压,科创板增量改革政策进一步
提升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债权融资业务保持增长,利率债发行规模大幅增长,
信用债发行规模小幅提升,政策支持下科技创新债券和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显著增长
,并购重组业务持续迎来改革政策,推动投行业务着力提升价值发现、风险定价、
交易撮合等核心能力和执业质量,积极布局科技创新领域,坚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
展,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资产管理业务积极把握居民资产配置结构转型机遇,
在业绩、产品、渠道等方面构建特色优势,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进一步优化多
资产、多策略、定制化产品布局,加速多元化渠道拓展,全面服务居民多元化财富
管理需求;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在降费让利的
政策导向下,证券公司参控股公募基金的利润贡献或将短期承压。
由于证券行业的经营业绩与证券市场表现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而证券市场受到宏观
经济与政策、市场发展程度、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境外金融市场波动以及投资者行
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证券行业经营业绩存在较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性和不确定
性。2025年上半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
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
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国
内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均呈现震荡走势,2025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上涨2.76%,深
证成指上涨0.48%,创业板指上涨0.53%,北证50指数上涨39.45%,中债-新综合财
富(总值)指数上涨1.05%。
2、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本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公司证券业务牌照较为齐全。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主要为机构客户、个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产品和服务,从事的主
要业务如下:
(1)资产管理业务
母公司主要从事集合资产管理、单一资产管理和专项资产管理等券商资产管理业务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创金合信从事公募基金和私募资产管理等业务。
(2)固定收益业务
根据市场发展和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公司对固定收益业务布局进行了调整,将业务
拆分为自营投资业务和客需业务。自营投资业务是指通过固定收益类产品、固定收
益类衍生品的投资配置、投资交易策略的开发,获取自有资金投资收益的业务。客
需业务则分为做市交易业务和债券销售业务,做市交易业务是指为客户提供各类固
定收益产品的定价支持、做市报价和交易服务;债券销售业务是指固定收益类产品
的承销、参团及销售,包括但不限于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同业存单
、其他金融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等。
(3)投资银行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一创投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
并购重组、结构化融资、新三板推荐挂牌及相关财务顾问等业务。
(4)证券经纪及信用业务
公司向客户提供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融资融券、金融产品销售、股票质押式
回购等多样化金融服务。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一创期货从事期货业务,主要包括商
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业务。
(5)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及另类投资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一创投资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业务,设立和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基
金;通过全资子公司创新资本从事另类投资业务,使用自有资金对非上市公司进行
股权投资。
(6)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
公司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主要为权益类证券投资、权益类衍生品投资以及新三板做
市业务。
3、公司市场地位、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及业绩变化
公司特色鲜明,经营资质较为齐全,具有良好的业务发展基矗报告期内,公司经营
稳健,固定收益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证券经纪及信用业务、自营
投资及交易业务等各项业务稳步发展。自北京国管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以来,公司
依托股东赋能与战略协同,全方位推动市场拓展与业务发展。
2025年上半年,公司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获得一系列荣誉。公司荣获全国银行间
同业拆借中心2024年度银行间本币市场成员业务高质量发展评价“市场创新业务机
构”“年度市场影响力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廿载同行奖”“优秀做市机构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度优秀研究成果”“2024年度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
管理最佳实践”,证券时报资本市场投教星火计划“最受欢迎投教作品IP奖”,中
国基金报“2025资产管理机构英华典型案例”——“品牌传播创新资产管理机构”
“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及“投资者教育创新项目”,财联社“华尊奖-最佳投资者
教育奖”,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2024年度深圳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典
型案例”,商道融绿“中国企业ESG领先者2025”徽章,前程无忧“2025年人力资
源管理杰出奖”等系列奖项。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经营理念
公司以“成就企业家和投资者的梦想”为使命,以“追求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独
特经营模式、业绩优良,富有竞争力的一流投资银行”为愿景;坚持“以客户为中
心,打造具有固定收益特色优势,以资产管理和投行业务驱动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
一流投资银行”的战略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活力;积极把握资本市场全
面深化改革的机遇,锐意进娶踔厉奋发,在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上重点部署,进一
步做大客户基础,做大资产规模,提升产品服务能力,提升投资者回报,形成特色
化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持续强化功能性发挥,不断探求深度
理解客户,精准服务客户,强化客户服务质效。公司持续打造“一个一创”客户管
理与协同服务体系,建立战略客户服务体系,夯实投研能力,强化链接投资者和产
业客户的服务能力,强化内外部协同力度,动态优化协同和交叉销售机制,培育协
同文化,调整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提升组织效率和协同效能,开展综合金融新业
务模式探索;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服务实体经
济和服务居民财富管理质效,积极布局科技创新领域,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
步强化北交所业务布局,坚持债券业务高质量发展;围绕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
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加大人员、资源投入,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在客
户服务、交易策略、风控合规等方面的应用,以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质效,实现经营
管理全面数字化转型;优化人才结构,持续加大人才梯队建设和专业能力培养,致
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精准、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
2、健康的股权结构,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股比例排名前五的股东为北京国管、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
展基金(有限合伙)、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和浙江
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性质涵盖国有、民营和集体所有制。健康的股权结构
使公司具有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优势,有利于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夯实。北京国管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股
东背景,巩固了健康、稳定的股权结构,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报告期内,北京国管通过强化股东赋能与战略协同,全力支持公司发展,促进公
司价值提升。
3、党建引领,夯实优秀的企业文化
公司以党建为引领、文化传承为根基,厚植“合规、诚信、专业、稳奖的行业文化
理念,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
。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及上级
党委各项重大部署要求,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
开展丰富多样的党建活动,抓实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公司始终秉承“诚信、进娶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开放、创新、包容、协
作”的海洋文化,注重效率、严守规矩。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的内
涵纳入各类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晋升体系中,将企业文化理念贯穿于公司发展
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中国
特色金融文化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公司以企业文化为依托,形成“公开、公平、透明、市场化”的人力资源政策,推
行“为贡献/业绩付薪、为潜力付薪、为能力付薪”的薪酬理念,培养有理想、有
道德、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有持续系统的学习能力的合格第一创业人。公司独特的
企业文化在培养、选拔、推动内部员工成长的同时,也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加入,
有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认同度与专业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4、建立ESG先发优势,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公司愿景和发展战略,始终将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环境改
善紧密相连。近年来,公司从战略高度全面践行ESG可持续发展理念,从ESG治理、
ESG投融资、ESG风险管理、ESG信息披露和ESG生态系统建设等多方面深入开展ESG
实践,致力于成为ESG实践的行业先行者和倡导者。公司在ESG领域已经创造了多个
行业第一,建立并持续巩固ESG先发优势,不断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国内首家加入联合国支持的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以下简称“UNPRI”)的证
券公司,公司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机构联合发起成立国内首家专门开展ESG研究
的高校智库——中国ESG研究院;行业首家支持并落实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
露工作组)信息披露建议;创设并持续运作行业首个固定收益类ESG券商资管产品
系列,通过先发优势及特色化投研体系打造固定收益类ESG资管品牌;与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牵头起草发布国内首个企业ESG信息披露标准《
企业ESG披露指南》团体标准,并配套牵头起草发布《企业ESG评价体系》和《企业
ESG报告编制指南》团体标准;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单位
,作为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绿色金融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参与深圳市地方
标准《金融机构投融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要求》《绿色投资评估指南》制定。
公司成立ESG委员会,在董事会领导下全面统筹推进ESG实践,持续完善ESG投研体
系,健全ESG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丰富ESG产品和服务,积极输出ESG实践经验,提
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荣获商道融绿“中国企业ESG领先者2
025”徽章,入讯行稳致远:中国企业ESG领先者报告2025》,并获商道融绿ESGA-
评级,ESG综合得分位列A股非银金融行业第一。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影响公司核心竞争力、经营活动和未来发展的各项重大风险因素
影响公司核心竞争力、经营活动和未来发展的重大风险因素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
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洗钱风险和环境气候风险。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公司的金融资产持仓随着投资品种的市场价格变化而波动所引起损
失的风险。引起市场风险的因素包括利率、权益类资产价格、股指期货价格等。公
司的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参与的投资与交易业务。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因融资方、发行人、债务人、担保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约定
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风险。公
司的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债券投资业务、融资融券业务、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债
券逆回购业务等。
(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信息技术系统,以及外部事
件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可能贯穿于公司业务的各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交易
执行、清算结算、客户资产管理、信息披露、合规管理、信息技术系统运行等。操
作风险不仅可能导致财务损失,还可能引发法律纠纷、监管处罚或声誉损害,进而
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和市场形象。
(4)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
他支付义务或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
(5)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公司行为或外部事件及公司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是指以公司名义
对外展业的人员,包括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正式员工、与公司签署委托协议的经
纪人、劳务派遣至公司的人员等)违反廉洁规定、职业道德、业务规范、行规行约
等相关行为,导致投资者、发行人、监管机构、自律组织、社会公众、媒体等对公
司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公司品牌价值,不利公司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
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
(6)洗钱风险
洗钱风险是指公司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向客户销售金融产品或提供各种金融服
务的过程中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洗钱而使公司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被采取监管措
施、遭受商业信誉损失或者财产损失的风险。
(7)环境气候风险
环境气候风险分为与低碳经济转型相关的风险和与环境气候变化的实体影响相关的
风险。低碳经济转型相关的风险包括由政策调整、技术更替、消费者偏好变化等转
型因素产生的生产要素价格、市场需求等情况的改变,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
润下降,影响市场主体的投资价值,提高违约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而导致公司
投资损失的风险。与环境气候变化的实体影响相关的风险分为事件驱动型(急性)
或长期型(慢性)气候模式转变风险。事件驱动型(急性)气候模式转变风险包括
台风、飓风或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的严重性加剧,可能造成固定资产提前报废、产
能下降、劳动力缺失等,导致公司投资损失或固定资产损失的风险。长期型(慢性
)气候模式转变风险包括可能引起海平面上升、酷热等长期气候模式转变的风险,
可能降低经济长期发展潜能,影响投资环境。
2、主要风险管理措施
公司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防范、管理和控制业务经营活动中面临的各类风险。公司
已从风险偏好、风险限额、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计量、压力测试、风险监控
、风险处置等方面采取措施,管理公司面临的各类风险。
(1)对于市场风险,公司的管理措施主要有:
①“研究-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原则,制定并严格执行证券池制度、风险限
额管理制度、逐日盯市制度、止损制度、投资审批制度、风险监控报告制度等风险
管理制度。
②建立以风险价值(VaR)为核心,包括基点价值(DV01)、夏普比率等指标在内
的市场风险监控和业绩评估体系,结合净资本等监管要求,实现了对市场风险的持
续监控和评估。
③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研究,加强对宏观经济指标的监测,加强净资本
及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的监控,适时调整自营投资策略和投资规模的方式控制证券自
营业务的市场风险。
④通过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和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来对冲持仓头寸的市场风险
。
(2)对于信用风险,公司的管理措施主要有:
①对于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公司在充分了解发行人经营状况、历史履约情况等信
息的基础上,建立了债券池管理机制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并持续从债券投前信用
风险等级认定、风险总量及集中度控制、投后信用风险分级调整、舆情监控及应对
等方面进行风险管控。公司风险管理部门针对债券存续期的风险变化持续开展风险
排查,及时进行风险提示、预警或要求处置。
②对债券逆回购等业务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公司建立了交易对手评级和授信管理
制度。对新增交易对手均按内部授权履行内部审批程序,日常计量及监控交易对手
限额。
③对于融资融券业务、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信用风险,公司通过对客户进行风险
教育、征信评级、授信、逐日盯市、客户风险提示、强制平仓、司法追索等方式进
行风险控制。特别地,针对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公司要求每笔项目开展尽职调查
,风险管理部独立评估,审慎控制新增项目,并对存量项目合理计提减值。
(3)对于流动性风险,公司的管理措施主要有:
①按照分级决策、逐级授权的原则,建立完善的授权管理体系,明确授权主体、范
围与权限,规范授权管理与监督程序,确保各级决策机构和人员在授权范围内履行
职责。
②优化、完善与业务发展有效衔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流程,将事前风险识别、评估
并制定控制措施,事中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事后及时总结和改进管控措施相统
一,使流动性风险管理措施涵盖到所有业务的全流程,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和
反馈各个环节。
③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和财务状况,针对主要流动性风险因素设定管控限
额,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并定期进行评估,确保与资本水平相匹配、与收益水平相
均衡。
④公司根据流动性管理水平不断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系统,完成流动性风险的计量
、动态跟踪、评估、监控和预警,以符合公司整体流动性风险管理需要。
(4)对于操作风险,公司的管理措施主要有:
①采取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建立关键风险指标体系、关键点控制、授权管理等多
项措施,对业务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操作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测和防控。
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识别潜在风险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确保风险可控。
②建立操作风险事件监控、汇报、分析和整改跟踪工作机制,在业务部门和主要职
能部门建立风险管理岗,全面监控各类操作风险事件,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跟
踪落实执行情况,积极防范操作风险。
③公司定期、不定期的对重要业务流程和制度进行梳理和优化,确保其与业务发展
和监管要求相匹配。加强应用系统业务权限管理,严格执行权限分级和审批流程,
防止越权操作。同时,公司加大对各业务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对于创新业务和创新产品,公司建立了专项风险评估机制,确保在业务推出前充
分识别和评估潜在操作风险。
④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系统对操作风险的影响,通过数据定期备份、加强信息系
统和网络安全管理、建立灾难备份系统、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等措施
,防范信息系统风险。同时,公司加强信息技术项目管理,确保系统开发、测试、
上线和运维各环节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⑤公司积极培育全员风险管理的文化,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开展操作风险培训,提
升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特别是针对关键岗位人员,公司加强了专项培训,
确保其具备足够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
(5)对于声誉风险,公司的管理措施主要有:
①通过强化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提示、解决客户问题、保障客户合法权益、提升客户
满意度等方面积极服务客户,并妥善处理客户投诉。
②指定部门负责信息发布和新闻工作的归口管理,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信息,主
动接受舆论监督,为正常的新闻采访活动提供便利和必要保障。
③建立完善声誉信息监测研判机制,实时关注声誉信息,及时澄清虚假信息或不完
整信息以及负面信息。
④完善声誉事件的分级分类处理机制,明确相应的管理权限、职责和报告路径。定
期对舆情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舆情趋势和潜在风险点,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⑤明确需要制定及实施声誉风险处置预案的情形,完善声誉风险处置。
⑥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培训,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进行情景分析,制定预案并开展
沙盘演练,全面改进、完善突发事件声誉风险控制机制,提升公司声誉风险防范和
处置能力。
⑦建立了全公司范围内的信息协同机制,加强对声誉风险信息的及时掌握。
(6)对于洗钱风险,公司的管理措施主要有:
①建立了完整的反洗钱内控机制和组织框架,明确了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
理层、高级管理人员、法律合规部及各相关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各分支机构的反
洗钱职责及工作要求。
②落实客户尽职调查的要求,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
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业务关系或交易,采取针对性的尽职调查措施,识别并
核实客户及其受益所有人身份,了解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和交易的目的,了解客户资
金来源和用途,按要求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
③建立了可疑交易监测与报告及名单监控体系,监控异常交易,采取反洗钱特别预
防措施,防止公司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切实防范客户开户和交易过程中的洗钱风险
。
(7)对于环境气候风险,公司的管理措施主要有:
①将环境气候等ESG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战略和公司治理体系。
②开展环境气候等ESG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研究。
③搭建与环境气候等ESG风险相结合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及系统。
④推进ESG信用评级的应用。
⑤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中涵盖环境气候等ESG风险的评估内容。
⑥制定环境气候等ESG风险负面筛选清单,推进应用于具体投资。
⑦开展环境气候等ESG风险管理的培训和宣传。公司采取一系列措施主动控制环境
气候等ESG风险,引导环境气候等ESG方面的投资,践行ESG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围绕“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具有固定收益特色优势,以资产管
理和投行业务驱动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一流投资银行”这一战略目标,强化突出功
能性定位,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进一步做大客户基础,做大资产规模,
提升产品服务能力,继续大力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金融服务,打造“一个
一创”客户管理与协同服务体系,发挥各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探索建立战略客户
服务体系;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进一步夯实金融科技基础,推动数字化转型迈
向智能化;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优化风险管理机制,推动业务风险分析精
细化管理,强化合规内控体系建设。
围绕战略目标,固定收益业务以打造“中国一流的债券交易服务提供商”为目标,
深化交易驱动转型,持续打造专业的交易定价能力和市场影响力,推进协同交易的
全链条建设,交易活跃度持续提升;资产管理业务聚焦中低波动产品定位,持续打
造“固收+”、FOF和ESG产品体系,进一步提升投研风控及产品创设能力;投行业
务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化对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
角的人才布局、客户及项目储备,深耕北交所业务,坚持债券业务高质量发展,增
强内部协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经纪业务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重点
推进以金融产品保有规模和买方投顾为支点的财富管理转型,完善机制和产品配套
,强化投顾能力建设;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聚焦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投研能力
,强化投后赋能与综合金融服务,提升管理效能;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围绕经济高
质量发展主线进行布局,聚焦绝对收益策略,努力获取稳健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32亿元,同比增长20.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4.86亿元,同比增长21.41%。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551.50亿
元,较上年末增长4.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0.03亿元,较上年末增
长4.28%。
(1)资产管理业务
①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在关税战冲击下表现出较强韧性。A股市场震荡上行,全A
指数上涨5.83%;债券市场整体告别单边牛市,步入高波动震荡阶段,利率债收益
率先上后下,信用债利差持续压缩,中债新综合财富(总值)指数上涨1.05%;资
产证券化(ABS)市场明显复苏,发行规模同比增长27.19%;基础设施公募REITs(
以下简称“公募REITs”)市场发行节奏放缓,10只公募REITs发行规模合计153.01
亿元,公募REITs二级市场持续上行,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上涨14.21%;大宗商品
市场整体疲软,南华商品指数下跌2.09%。券商资管业务方面,根据基金业协会发
布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备案月报》,截至2025年6月末,证券公司
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资管产品存续规模为5.52万亿元,与2024年末基本持平。
202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金融强国战略与资本市嘲
1+N”政策协同发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成为
资管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布局投资的关键着力领域。在资产管理专业化、多元化发
展背景下,资管机构加速推进差异化战略布局,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构建多策
略综合配置体系,守正创新、提质增效。
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具有固定收
益特色优势,以资产管理和投行业务驱动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一流投资银行”的战
略目标,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及产品创设能力,围绕客户需求丰富投资品种与产
品线,打造ESG与FOF投资先发优势,强化ABS业务特色,布局公募REITs业务,夯实
投研风控体系。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受托管理资金总额为663.25
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26.87亿元,增幅为23.65%。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持续深化固收及“固收+”产品线建
设,丰富策略与期限类型;持续运作深圳首个公益券商资管产品“第一创业聚善”
系列,形成涵盖固收、“固收+”、定增、公益慈善等多元化产品线。作为国内首
家加入UNPRI的证券公司,公司持续建设ESG投研体系,将“ESG整合+负面筛驯策略
应用于固定收益资产管理。公司深入构建ESG整合信用研究能力,实施ESG风险负面
清单管理,推进ESG投研制度化与流程化,为风险管理及价值创造提供体系化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运作行业首个固定收益类ESG券商资管产品系列,依托先发
优势与特色化投研体系打造固定收益类ESG资管品牌。
FOF业务方面,作为同业中最早成立FOF团队的证券公司之一,公司致力于打造一流
精品FOF机构,做好多资产多策略配置,构建保守、稳舰稳进、平衡及“定制FOF”
五条产品线。报告期内,公司加大FOF业务布局,深化与股东及分支机构的业务协
同,推动产品规模快速增长;坚持投研导向发展路径,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取
得良好投资业绩。
权益类资管业务方面,公司坚持价值投资策略,重点布局上市公司定增及北交所战
略配售。报告期内,公司成功把握权益市场投资机遇,旗下资管产品成功获配定增
与北交所战略配售项目,持续保持券商参与北交所战配(含员工激励资管计划)的
领先地位。
ABS业务方面,公司重点围绕供应链/应收账款、租赁债权、贷款债权等债权类基础
资产储备项目,同时依托类REITs、商业房地产抵押支持证券(CMBS)、功能性ABS
等领先产品,为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打造ABS业
务特色。报告期内,由公司作为管理人、销售机构的“一创——湖南建投商办物业
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交所成功发行,发行规模11.01亿元。
公募REITs业务方面,公司依托全牌照优势积极布局,聚焦生态环保、能源、产业
园及物流仓储等重点行业,推动优质公募REITs项目申报。报告期内,由公司控股
子公司创金合信担任管理人、公司担任专项计划管理人的“创金合信首农产业园RE
IT”获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并于2025年7月成功发行上市。本项目发起人为北京
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原始权益人为北京首农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本项目的
成功发行,是公司和创金合信努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服务北京市属国
企,为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的成功示范。在
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储备公募REITs项目的同
时,公司积极探索公募REITs业务链条延伸,在投资端进行布局。
市场展望与发展规划资管行业在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下加速转型,主动管理能力进阶
,回归本源趋势巩固,风控效能系统性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增强。立足监管“
强本强基”导向,资管行业正以专业化、精细化、数字化为核心,持续筑牢高质量
发展根基,为居民财富长期配置与市场稳健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公司将继续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以固定收益为特色,加大“固收+”等多类型产品
的创设力度;以FOF、定增、战略配售为权益投资突破口,夯实投研能力,持续推
进产品创新、优化产品线布局、丰富产品货架;加强机制建设,提升专业能力,提
高服务质量,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产品类型、全业务链条的资产证券化解决方案;
积极把握公募REITs高质量发展机遇,推进差异化发展,扩大固收、固收+、权益类
产品的资管规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精品资产管理机构。
②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温和复苏与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形成双重驱动,投资者信心
持续修复,居民财富向标准化资产转移趋势明显。在存款利率下行推动下,部分银
行储蓄资金转向公募基金,同时外资配置需求回暖,共同推动市场流动性环境整体
改善。公募基金规模再创新高,权益与指数化投资加速发展,ETF市场规模突破4万
亿元。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公募基金产品数量12,905
只,较2024年末增长4.35%,公募基金规模34.39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78%;
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管机构15家。
2025年上半年,监管部门持续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等重大政策安排,以推动资本
市场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贯彻“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原则,聚焦费率改革、权益
占比提升、中长期资金引入、跨境互通等重点领域,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公募基
金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三步走”持续落实,新浮动管理费率产
品试点上半年密集落地。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聚焦强化投资者利益绑定、提升长期投资稳定性、优化收费模式与激励机制、发展
权益类基金产品等领域,着力推动公募基金行业从“规模驱动”转向“回报导向”
,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公司控股子公司创金合信坚持公募基金管理业务与私募资产管
理业务双核驱动的发展战略,深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持续构建独
特人才组合优势及金融科技能力。截至2025年6月末,创金合信设立并在存续期的
产品457只,其中私募资产管理计划358只,证券投资基金99只。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方面,创金合信已建立固收、权益、量化、指数、MOM、FOF、QDII等多元化产品线
,布局周期、新能源、医药、消费、科技、资源主题等行业赛道,为客户提供定义
清晰、品类丰富的产品选择;私募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创金合信进一步丰富产品策
略,加强系统建设,通过科技赋能持续提升服务体验,为机构与个人客户提供定制
化金融服务。
产品创设方面,报告期内,创金合信新设“创金合信文丰债券A(023485)”“创
金合信创和一个月滚动持有债券A(024208)”2只公募基金,丰富固定收益产品货
架。公募REITs业务取得突破,报告期内,与公司合作的首只公募REITs产品“创金
合信首农产业园REIT”获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并于2025年7月成功发行上市(场
内简称:首农REIT,基金代码:508039),募集金额36.85亿元;其成功发行标志
着城市更新与资本创新的深度融合,为首都存量资产盘活树立新标杆。创金合信持
续优化产品布局,为机构客户资产配置与零售客户财富管理提供精品公募产品;完
善投研体系组织架构,加强研究能力建设;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在管产品无重大信
用风险,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投资业绩方面,创金合信在固收赛道持续发力,根据国泰海通《基金公司权益及固
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创金合信固定收益类公募基
金近三年收益率行业排名第54/150名。创金合信旗下短债、普通债券、可转债、混
合型及股票型基金业绩表现优异,多只产品收益率居同类前列。根据国泰海通《基
金业绩排行榜》,截至2025年6月末,创金合信21只产品获得三年期五星基金评级
,11只产品同时获得三年期和五年期五星基金评级。
管理规模方面,创金合信资产管理规模整体企稳,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持续稳健增长
,公募非货规模行业排名第40名。截至2025年6月末,创金合信受托管理资金总额5
,961.50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361.47亿元,降幅为5.72%。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
模1,646.98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89.44亿元,增幅为13.00%。
报告期内,创金合信在交易能力、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得到认可,荣获全国银行间同
业拆借中心2024年度银行间本币市嘲年度市场影响力机构”“市场创新业务机构”
;本站iFinD2024金融机构评寻最佳股票型基金管理人”“最佳债券型基金管理
人”“最佳合作伙伴”,本站“2024年杰出电商团队奖”;创金合信旗下投教平
台“合信岛”获中国基金报“2025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英华典型案例——投资者教育
创新项目”奖项。
市场展望与发展规划随着宏观经济政策效应不断累积,我国经济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回升向好基础巩固。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基础性制度不断完善,长期资金入
市提速;公募基金行业践行金融报国、金融为民的发展理念,突出功能性定位,落
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布局,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矗
创金合信将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一如既往践行普惠金融使命,秉承投资者利
益优先原则,继续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着力提高投资者获得感;坚持研究创造价值
,持续提升投研能力,完善产品布局,推进ETF筹备;把握公募REITs制度和市场机
遇,推动业务发展进入新阶段;夯实金融科技支撑,提升智能化水平,创新开展线
上渠道运营建设;重视投资者陪伴,为客户提供丰富的精品基金和优质的财富管理
服务。
(2)固定收益业务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流动
性管理更趋精细化。债券市场利率维持低位运行,受央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资
金面、中美关税战、股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呈现倒“V型”走势。根据中国外汇
交易中心《2025年上半年银行间本币市场运行报告》,上半年现券成交184万亿元
,同比下降4.96%。
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现券交易总量205.23万亿元,同比下降5.42%。
2025年上半年,债券发行延续扩容态势,助力实体经济稳中向好。根据中国人民银
行2025年1-6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上半年共发行各类债券44.30万亿元,同比增
长16.48%;各主要券种发行增速分化,地方政府债券、国债、金融债券、同业存单
和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规模分别同比增长57.18%、35.86%、18.86%、6.41%和3.78%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同比下降22.89%。
2025年5月,为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孝投长期
、投硬科技,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催生债券
市嘲科技板”。
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固定收益业务持续深化交易驱动战略,围
绕“自营投资+客需交易”的双轮驱动,加强一级销售、二级交易联动,根据市场
变化加大“固收+”投资品种布局,推进交易的全链条建设和数字化建设,持续提
升客户服务能力和市场影响力。
①自营投资业务
在低利率和息差收敛的环境下,公司持续强化投研建设,固定收益类自营投资根据
市场情况调整持仓结构并优化策略运用。一方面,加强中长期趋势研究和前瞻布局
,通过品种切换与久期调整优化策略组合,把握“固收+”等大类资产轮动机会;
另一方面,积极拓展衍生品运用场景,逐步形成风险收益平衡性突出、抗波动能力
强的衍生品组合策略。
②客需业务
做市交易业务方面,公司继续践行交易驱动战略,由规模竞速向价值深耕转型,加
快做市交易深化转型。公司立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与债券品种特性,构建以客户为中
心的精细化分工体系,按投资属性及业务品种实施专人专岗报价交易机制,强化客
户联动,持续提升做市、定价及交易能力,助力市场流动性提升。2025年上半年,
公司在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的债券交易量为3.21万亿元,同比下降31.46%;银行间
市场做市交易量为0.93万亿元,同比下降42.96%。根据财政部国库司《关于公布20
25年上半年记账式国债现货交易量排名的通知》,公司“2025年上半年记账式国债
承销团非银行类成员国债现货交易量”排名第6名。
债券销售业务方面,公司主要参与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非金融企业
债务融资工具(含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定向债务融资工具、项目收益票据等)
等固定收益产品的参团及销售工作。作为在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固定收益产品销售
团队,公司深度覆盖银行(含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城商行、农商行
等)、基金、保险、信托、财务公司等投资机构,持续挖掘客户需求,通过专业化
高效服务提升客户黏性与满意度。公司继续巩固地方政府债销售优势,具有32个全
国省市地方政府债承销商资格。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证券公
司债券(含企业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公司“地方政府债券实际中标金额”
排名第11名,“地方政府债券实际中标地区数”排名第10名。2025年上半年,公司
固定收益各品种销售数量合计2,125只,同比下降3.32%;销售金额合计724.50亿元
,同比下降21.24%。
数字化建设方面,公司加快固定收益业务数字化建设进程。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
成eDEAL交易报价管理系统自研建设,进一步提升做市报价的响应速度与服务效率
;更新自动化做市报价策略及eBOND债券管理系统,适配业务发展需求;紧跟国家
政策导向,开发多只科创债自动做市报价策略;推进债券定价模型、对冲模型与量
化策略模型建设,以科技驱动业务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固定收益业务持续得到市场认可,荣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24年
度金融债券廿载同行奖”“2024年度金融债券优秀做市机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24年度银行间本币市场成员业务高质量发展评价结
果”——“年度市场影响力机构”“市场创新业务机构”,上海证券交易所“2024
年上交所债券市场交易百强”,宁波森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4qeubee第三届固
收行业奖——交易机构最具影响力团队奖(国债交易团队)”“2024qeubee第三届
固收行业奖——做市机构最具影响力团队奖(地方债做市团队)”,浙江核新同花
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本站iFinD2024金融机构评血—固收金融科技创新奖
”等奖项。
市场展望与发展规划2025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财政政策将持续发
力,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将持续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引导债券
资金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提升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
。债券市场利率绝对水平处于低位,围绕中美贸易战进程、经济复苏强度等因素,
市场将呈现偏强震荡、扰动较多的特点。
公司固定收益业务将继续围绕交易驱动转型战略提质增效,致力于成为“中国一流
的债券交易服务提供商”。自营投资业务方面,公司将持续加强市场前瞻性研判,
在把握配置及波段交易机会的同时,积极关注债市“科技板”的投资机遇,布局大
类资产轮动机会。客需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深化分品种做市报价策略,为各类客
户提供全品种做市报价综合服务,加快交易频次并扩大品种覆盖面,增强市场定价
能力和交易服务能力;深入挖掘客户多样化需求,完善债券一级发行和二级做市交
易服务体系;加大资源投入与人才培养,强化交易定价能力建设,探索“销售+定
价+交易”策略,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司将持续推动固定收益业务数字化
建设,完善债券全品种做市报价平台,优化自动化做市及量化模型,加强不同做市
品种板块间协同机制建设,以科技赋能提升业务效率与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3)投资银行业务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改革步伐加速推进,鼓励科技创新、提升制度包容性与适
应性的政策密集落地,以深化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
新融合发展。在政策驱动下,A股市场股权融资功能显著增强,IPO受理总数大幅攀
升;债券一级市场维持景气态势,专项债和科技创新债等工具落地进程加快,助力
资金加速流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债券融资规模持续稳定增长。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股权融资(剔除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增资)1,941.51亿
元,同比增长69.76%。其中,企业首发上市融资380.02亿元,同比增长25.53%;上
市公司再融资(剔除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增资)1,561.48亿元,同比增长85.68%
。全市场各类债券发行规模合计44.68万亿元,同比增长16.89%;证券公司承销债
券7.52万亿元,同比增长22.28%。A股上市公司完成并购重组交易总价值7,446.60
亿元,同比增长18.65%。
债市“科技板”重磅上线,科技创新债承销规模大幅增长。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
2025年上半年度证券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上半年证券公
司科技创新债券承销金额达3,813.91亿元,同比增长56.48%。
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企业并购重组、
新三板推荐挂牌及相关财务顾问等业务。公司积极挖掘、精心培育细分行业的优质
客户,向资本市场输送了一批优质企业,帮助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强做优做大。公
司在IPO(含北交所)、上市公司再融资、复杂并购重组交易、新三板、债券以及
资产证券化、国企服务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一创投行积极履行直接融资“服务商”与资本市嘲看门人”职责,
持续强化“三道防线”建设,健全内控体系,提升执业质量,扎实做好金融“五篇
大文章”。在严守风险底线基础上,一创投行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新质生
产力领域,重点布局医药大健康、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客户;稳步
扩大债权融资规模,拓展科技创新债、绿色债、乡村振兴债及公募REITs等创新产
品体系;同时积极探索并购重组业务转型方向与市场空间,全面提升综合金融服务
能力。
股权融资业务方面,一创投行持续聚焦和布局北交所IPO业务。2025年上半年,一
创投行成功申报1单北交所IPO项目。截至2025年6月末,一创投行北交所IPO在审项
目共计2单。债权融资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一创投行完成债权融资项目(企
业债及公司债)70单,总承销金额252.74亿元,同比增长296.64%,企业债及公司
债承销规模行业排名第26名,较去年同期上升29名。一创投行积极服务国家科技创
新战略,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2025年上半年度证券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承销
业务专项统计》,一创投行2025年上半年承销科技创新公司债券73.11亿元,承销
规模排名行业第10名;承销(或管理)民营企业债券(或资产证券化产品)30.00
亿元,承销规模排名行业第18名;承销(或管理)绿色债券(或资产证券化产品)
金额5.00亿元,承销规模排名行业第25名;承销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2.00亿元,承
销规模排名行业第21名。
新三板业务方面,一创投行持续加大新三板挂牌业务开拓,挖掘优质新三板挂牌企
业,为北交所IPO业务蓄力。报告期内,一创投行完成新三板挂牌推荐项目2单;截
至报告期末,一创投行持续督导新三板挂牌企业38家。
市场展望与发展规划2025年下半年,资本市场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
”为主旋律,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提质升级。投行业务继续
把功能性放在首位,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
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培育贡献专业力量。
一创投行将紧密围绕政策导向,积极把握改革机遇,通过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
新,推动科技、资本与产业良性循环;持续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
设等国家战略,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客户为中心,加强与股东和公司各业务板
块的内部协同,提升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股权融资业务方面,一创投行将继
续聚焦北交所业务机遇,加强优质上市项目储备及申报以提升市场份额,同时强化
内部协同拓展未盈利企业IPO储备,精准服务优质科创企业。债权融资业务方面,
一创投行将深化客户服务,扩大区域覆盖,提升债券项目的发行规模与服务质量,
并积极拓展科技创新债、绿色债、乡村振兴债等国家战略领域业务。并购重组业务
方面,一创投行将紧扣政策导向挖掘业务机会,持续关注优质资产,助力产业链整
合。
(4)证券经纪及信用业务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呈现“N型”震荡上行态势,主要指数全线上涨,交投活跃
度显著提升。
A股上半年成交额162.65万亿元,同比增长61.14%;截至2025年6月末,融资融券余
额为1.84万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0.86%。央行降息与监管部门引导中长期资金入
市协同发力,助力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修复,居民存款向财富管理领域迁移,推动
财富管理市场规模扩张。
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通过
精细化客户分层管理及“保存量、争增量”的客户开发策略,坚定不移推进财富管
理转型;依托高质量增值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推动经纪业务跨周期稳健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客户12.11万户,新增客户资产规模63.82亿元。
数字化建设方面,公司积极探索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的深度进化。公司通过技术融合
与业务重构,持续提升客户服务智能化水平,推进客群精细化运营;依托AI及大数
据技术,“一创智富通”持续丰富策略工具、金融产品及投顾服务功能,通过精准
匹配客户差异化需求提升财富管理效能。截至2025年6月末,“一创智富通”App累
计注册用户超过161万户,2025年上半年新增用户数量同比增长43.26%。
机构客户业务方面,公司构建“机构经纪与机构财富双轮驱动”核心策略,通过多
元化服务举措挖掘、兑现客户价值,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机构经纪方面,公司以
专业化服务为根基深耕增减持业务,2025年上半年新增客户签约特殊委托交易规模
同比增长183.08%;量化业务方面,公司整合量化客群资源,系统迭代优化与策略
供给升级双管齐下,2025年上半年算法总线平台成交量、量化系统交易量分别同比
增长87.67%、49.33%;机构理财方面,公司整合资源上线“机构通”理财平台,打
造集研究支持、产品供给、交易执行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满足
机构客户多样化需求,2025年上半年机构理财保有客户数、保有规模分别同比增长
241.67%、79.41%。
金融产品销售和投顾业务方面,公司聚焦金融产品销售和投顾业务“双轮驱动协同
”目标,加强投顾队伍资产配置能力,完善投顾服务体系并持续提升客户体验。20
25年上半年,公司金融产品销售规模68.14亿元,同比增长5.64%;金融产品日均保
有规模102.92亿元,同比增长17.18%;持续打造“e投顾”品牌,截至2025年6月末
,投顾签约客户数、签约资产规模较2024年末分别增长187.98%、92.08%。公司积
极践行ESG理念,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持续加强ESG产品销售。2025年上半年,公司
ESG主题公募基金和资管产品销售规模17.82亿元,同比增长163.61%;截至2025年6
月末,公司ESG主题公募基金和资管产品保有规模9.6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4.39
%。
融资融券业务方面,公司持续开展专项服务活动,强化总分业务协同,以客户为中
心积极满足多样化需求,多措并举加强客户开发,努力提升业务发展质效。截至20
25年6月末,公司融资融券本金余额74.8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22%;融资融券
客户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88.48%,风险控制良好。
期货业务方面,一创期货积极落实发展规划。零售业务重点强化IB业务,联合公司
经纪业务线推动年度营销激励方案,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投资者教育,持续优化线
上服务提升客户体验;机构业务积极与私募机构合作开发金融产品账户,协同公司
分支机构开发产业客户,夯实业务发展基矗
市场展望与发展规划资本市场改革纵深推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证券公司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中介机构,肩负社会财富“管理者”功能,承载着为人民群众提
供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使命,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公司将继续把握行业财富管理转型机遇,以资产配置和综合服务为抓手提升服务质
量,有效满足客户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分支机构“特
色化、专业化”发展策略,强化“以客户为中心”和“一个一创”经营理念,以“
业务示范机构”为载体深化跨业务线协同,持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5)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与另类投资业务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我国股权投资市场(VC/PE)新成立基金数量再度回落,募资规模
延续下行趋势,降幅收窄;投资回暖,人工智能、新材料、医疗器械领域交易活跃
。投中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25上半年新成立基金1,966支,同比减少18%;募集规
模10,665亿元,同比减少32%;中国VC/PE市场投资数量5,074起,同比上升28%;市
场交易规模5,748亿元,同比上升18%。
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2025年上半年,一创投资继续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聚焦先
进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深度挖掘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领域的优质企业,大力支持具有新质生产力特质的新技术、新动能、新优势企业发
展,持续提升投研能力,深化投后赋能与综合金融服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
技支撑。截至报告期末,一创投资在管基金规模19.78亿元。
2025年上半年,创新资本聚焦产业链上下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挖掘新能
源、新材料、硬科技等领域投资机会,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截至报告期末,创新
资本在投金额10.07亿元。
市场展望与发展规划2025年以来行业规范管理持续深化,监管积极引导长期耐心资
本加速进入私募股权市场,丰富多元化退出渠道,切实增强市场活力,畅通“募、
投、管、退”良性循环。一创投资将持续践行负责任投资,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
服务国家战略,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进行投资能力建设,持续聚焦重点领域新
质生产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资本将继续深化业务协同,在符合国家战略
导向的高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挖掘优质投资项目。
(6)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市场环境
2025年上半年,权益市场受国际经贸事件影响宽幅震荡,主要指数收涨,行业分化
显著,有色金属与银行板块领涨,其他板块轮动。
2025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上涨2.76%,深证成指上涨0.48%,创业板指上涨0.53%,
科创50指数上涨1.46%,北证50指数上涨39.45%。
经营举措及业务发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综合国内宏观经济及
外部环境变化,对相关受益风格板块进行配置;积极发掘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
方向的优质上市企业投资机会,运用各类衍生工具实施风险对冲,降低投资组合波
动。报告期内,在A股市场宽幅震荡的环境下,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根据行情灵活
配置,实现较好收益。
新三板做市业务方面,公司根据市场阶段性特征调节仓位与组合结构,进一步聚焦
于为优质新三板做市企业提供流动性。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为9家企业提供新三
板做市报价服务。
市场展望与发展规划2025年下半年,国内财政政策持续托底、海外降息预期升温,
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公司将持续关注经济基本面的
变化,在市场波动中逢低布局,积极寻找性价比高的投资机会,努力获取稳健收益
。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深圳市创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5000.00| -| -|
|广东恒元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 -| -| -|
|公司 | | | |
|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22220.00| 28354.11| 686139.89|
|广东晟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 -| -| -|
|理有限公司 | | | |
|深圳市一新光伏新能源投资合| 2001.00| -| -|
|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江西贝融循环材料股份有限公| -| -| -|
|司 | | | |
|北京亦城宏泰科技投资管理有| -| -| -|
|限公司 | | | |
|深圳元山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有| -| -| -|
|限公司 | | | |
|深圳一创兴晨投资合伙企业( | 5000.00| -| -|
|有限合伙) | | | |
|深圳一创新天投资管理有限公| 1510.00| -| -|
|司 | | | |
|北京亦融创生物医药产业投资| -| -| -|
|中心(有限合伙) | | | |
|上海市鼎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
|金砖一创(厦门)智能制造产业| -| -| -|
|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 | | | |
|合伙) | | | |
|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
|珠海一创创新科股权投资基金| -| -| -|
|企业(有限合伙) | | | |
|颐创(上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000.00| -| -|
|深圳第一创业创新资本管理有| 300000.00| -| -|
|限公司 | | | |
|广东一创恒健融资租赁有限公| -| -| -|
|司 | | | |
|第一创业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 17000.00| -| -|
|上海欣弗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 -| -| -|
|公司 | | | |
|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 40000.00| -| -|
|任公司 | | | |
|第一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110000.00| -| -|
|吉林东工控股有限公司 | -| -| -|
|深圳市鲲鹏一创私募股权投资| -| -| -|
|管理有限公司 | | | |
|深圳市鲲鹏一创战略新兴产业| -| -| -|
|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 | | | |
|合伙) | | | |
|深圳市第一创业债券研究院 | 100.00| -| -|
|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26096.00| 9459.79| 239638.87|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