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碳元(603133)F10档案

退市碳元(603133)融资融券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退市碳元 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603133 退市碳元 更新日期:2024-07-02◇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4-06-28】
上证指数半年振幅18.12%,谁是赢家?谁是失意者 
【出处】银柿财经

  6月28日,伴随着南方连绵不休的梅雨,A股迎来了2024年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回看过去6个月,A股市场风高浪急,我们见证过“千股跌停”的震撼场面,目睹了量化私募普遍亏损、雪球产品集体敲入的“至暗时刻”,也曾为私募跑路的光怪陆离感到错愕……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磨砺了市场的韧性,激发了改革的活力。在这个关键转折点上,资本市场迎来了第三个“国九条”的发布,为A股注入了新的前进动力。当下,“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市场的主旋律。我们看到:退市标准进一步严格,为市场清除“僵尸企业”“害群之马”的决心坚定;减持行为进一步规范,维护了市场秩序,保护了投资者利益;现金分红蔚然成风,彰显了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尊重和回报;程序化交易监管细则的出台,为市场交易增添了一份透明度和规范性。
  每一次回望都是为了更坚定地前行,站在2024年上半年的尾声,我们梳理了上半年的行情脉络,总结经验、寻找机会。展望未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监管的日益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资本市场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上证指数年内下跌7.53个百分点
  从大盘看,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从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2974.93点的收盘价,来到了6月28日的2967.40点,年内涨跌幅仅为-0.25%,不过,振幅达到了18.12%。期间,最低点于2月5日创下,为2635.09点,最高点则是5月20日的3174.27点,上下差异达到539.18点。
  对于后市,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指出,6月以来,市场横盘震荡,投资者风险偏好小幅下降,股权风险溢价有所回升且总体处于历史较高水平,A股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从一级行业来看,张夏指出,6月交易热度明显提升的行业主要集中在TMT方向,主要受益于AI和半导体的景气改善预期催化。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正式吹响了苹果AI落地的号角,此外国家大基金成立、半导体设备公司订单改善预期,叠加相关个股估值历史低位,电子交易热度提升明显。
  翻倍个股数量创近年来新低
  个股方面,本站iFinD数据显示,年内有833只个股年内实现上涨,下跌的则有4524只,另有6只平盘。
  年内股价涨超100%的个股有22只,其中,有17只为年内上市新股。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往年,上半年股价实现翻倍的个股大幅减少。本站iFinD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包含新股)达119只,2022年为47只,2021年则高达277只。
  涨幅最高的是汇成真空(301392.SZ),这是一家主营业务为真空镀膜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其技术服务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于6月5日上市,截至28日收盘,涨幅逼近400%。
  剔除年内上市的新股,今年上半年,涨幅最高的则是正丹股份(300641.SZ),达到373.13%。正丹股份主营业务为高端环保新材料和特种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有偏苯三酸酐,偏苯三酸三辛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乙烯基甲苯、均四甲苯、高沸点芳烃溶剂。海通国际指出,正丹股份在我国甚至全球TMA市场都占据了领先的市场地位,是为数不多可采用连续法生产TMA的精细化工企业,今年来,低库存和高出口需求支撑TMA价格上涨。
  从跌幅看,有7只个股上半年下跌超90%,分别为退市园城(600766.SH)、退市碳元(603133.SH)、*ST保力(300116.SZ)、*ST超华(002288.SZ)、*ST美尚(300495.SZ)、ST长康(002435.SZ)、三盛退(300282.SZ)。下跌幅度最高的非ST股则是中银绒业(000982.SZ),其同样已锁定退市。此外,上榜的非ST股还有鹏都农牧(002505.SZ)、岭南股份(002717.SZ)、长药控股(300391.SZ)、深科达(688328.SH)、天瑞仪器(300165.SZ)、古鳌科技(300551.SZ)、东方集团(600811.SH)、东易日盛(002713.SZ)、跨境通(002640.SZ)。
  两大行业市值增长超万亿,白酒企业股价承压
  从个股市值变化看,领跑增长榜单的是中国石油(601857.SH)和中国海油(600938.SH)。本站iFinD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两家公司总市值分别增加5813.32亿元、4221.46亿元。
  此外,增长榜单中,工商银行(601398.SH)、农业银行(601288.SH)、中国银行(601988.SH)、建设银行(601939.SH)四大行以及招商银行(600036.SH)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市值减少榜单中,“茅五泸”贵州茅台(600519.SH)、五粮液(000858.SZ)、泸州老窖(000568.SZ),以及洋河股份(002304.SZ)等一线白酒企业现身。其中,贵州茅台上半年市值减少超过3200亿元。生物医药行业亦有药明康德(603259.SH)、智飞生物(300122.SZ)、爱尔眼科(300015.SZ)等3家公司出现在榜单中。
  个股折射了行业情况。本站iFinD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31个申万行业中,仅8个行业市值呈现正增长,其中,银行行业总市值增长最多,达到1.77万亿,其次是石油石化行业的1.09万亿元,公用事业行业、煤炭、通信、交通运输等分列其后。
  总市值减少最多的行业则是医药生物行业,达到1.38万亿元。招银国际指出,年初至今,MSCI中国医疗指数下跌26.5%,跑输MSCI中国指数33.7%。目前行业指数的动态市盈率为24.0倍,低于12年历史均值。
  招银国际表示,继续看好创新药和器械龙头以及高成长医疗消费个股。对于看好医药行业反弹,招银国际给出了三个理由:其一是医疗设备更新政策落地有效刺激采购需求,创新药械支持政策有望落地;其二是出海提供增长动力,创新医疗器械海外市场高速增长,创新药出海授权交易有望持续落地;其三是GLP-1、ADC等药物具备长期投资机会。
  最受关注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本站iF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被调研次数最多的是裕太微,达到40次;参与调研机构数量最多的公司则是中控技术(688777.SH),达到1057家。从榜单上看,今年上半年,机构倾向于调研机械设备产业、电子产业。
  对于机械设备行业,浙商证券指出,2023年在出口拉动下,工程机械龙头业绩开始拐点向上;2024年预计内需筑底,海外可期,期待2025年开启5年左右的周期上行期。浙商证券认为,在海外市占率持续提升、国内更换周期的上行周期的背景下,中国工程机械龙头凭借综合性价比优势,有望逐步迈向全球龙头。
  对于电子产业,万联证券指出,2024年以来,申万电子行业跑输沪深300指数,行情表现居于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等水平。不过,第一季度,申万电子行业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多个子板块业绩回暖,其中PCB、面板、数字芯片设计、封测等板块表现较好。展望2024年下半年,建议把握AI浪潮下算力建设与终端创新的双主线机遇。算力建设方面,AI加速建设推动AI服务器出货增长,进而拉动产业链上游部件PCB、芯片等细分领域的需求。终端创新方面,手机厂商积极推动AI功能落地,AI手机有望快速渗透;AIPC硬件基础逐渐夯实、应用生态日趋成熟、新产品陆续发布,有望拉动换机需求,进而提振产业链需求。

【2024-06-28】
退市碳元:公司股票终止上市暨摘牌,公司股票将于2024年7月3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暨摘牌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06月27日发布公司股票终止上市暨摘牌的公告:公司股票将于2024年7月3日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暨摘牌。
  公告原文

【2024-06-26】
退市碳元将于7月3日终止上市暨摘牌 
【出处】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马换换冉黎黎)6月26日晚间,退市碳元(603133)披露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2024年7月3日被上交所终止上市暨摘牌。
  退市碳元表示,公司股票于2024年6月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截至2024年6月26日公司股票已在退市整理期交易满15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已结束。根据相关规定,终止上市后公司股票将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

【2024-06-26】
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且未及时更正,退市碳元及相关责任人被通报批评 
【出处】深圳商报

  6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关于对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退市碳元”或“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的决定。上交所称,因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且未及时更正,决定对退市碳元及时任董事长陈剑波、时任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周春君、时任董事会秘书王泽川予以通报批评。
  ▲上交所公告截图
  上交所相关决定称,经查明,2024年1月31日,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称,预计公司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为-6,666.95万元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442.92万元左右,营业收入为14,769.19万元左右,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以下简称“扣除后营业收入”)为12,973.67万元左右,预计公司2023年度期末净资产为20,067.98万元左右。公告同时披露,若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出现《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规定情形的,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2024年4月30日,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为-6,670.79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481.88万元,营业收入为14,450.00万元,扣除后营业收入为9,189.47万元,净资产为21,501.59万元。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触及《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于2024年5月28日作出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
  公司年度业绩是投资者关注的重大事项,可能对公司股价及投资者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公司理应根据会计准则对当期业绩进行客观、谨慎的估计,确保预告业绩的准确性。但公司业绩预告中关于扣除后的营业收入是否低于1亿元的情况披露不准确,且未及时披露业绩预告更正公告,严重影响投资者对公司股票是否可能被终止上市的判断。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第2.1.1条、第2.1.5条、第5.1.1条、第5.1.4条、第5.1.5条、第5.1.10条等有关规定。
  责任人方面,时任董事长陈剑波作为公司主要负责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时任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周春君作为经营管理和财务事项的具体负责人,时任董事会秘书王泽川作为信息披露事项的具体负责人,未能勤勉尽责,对公司的违规行为负有责任。上述人员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第4.3.1条、第4.3.5条、第4.4.2条、第5.1.10条等有关规定及其在《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及承诺书》中作出的承诺。
  此外,鉴于公司在年报披露前在相关公告中已明确提示,公司对年审会计师拟出具的营业收入扣除情况表中扣除后的营业收入数据存在不同意见,如该部分营业收入被扣除将导致公司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且公司后续配合退市摘牌工作。
  据此,可酌情予以考虑。对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公司及有关责任人回复无异议。
  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经上交所纪律处分委员会审核通过,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13.2.3条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和监管措施实施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0号——纪律处分实施标准》等有关规定,上交所作出如下纪律处分决定:
  对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时任董事长陈剑波、时任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周春君、时任董事会秘书王泽川予以通报批评。
  对于上述纪律处分,上交所将通报中国证监会,并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2024-06-26】
退市前遭被通报批评 退市碳元及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出处】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6月26日讯6月25日,上交所发布公告,对碳元科技,及其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经查明,2024年1月31日,碳元科技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称,预计公司2023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666.95万元左右,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442.92万元左右,营业收入为1.48亿元左右,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1.3元左右,预计公司2023年度期末净资产为2亿元左右。
  公告同时披露,若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出现《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规定情形的,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2024年4月30日,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为-6670.79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481.88万元,营业收入为1.45亿元,扣除后营业收入为9189.47万元,净资产为2.15亿元。因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触及《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上交所于2024年5月28日作出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
  上交所认为,公司业绩预告中关于扣除后的营业收入是否低于1亿元的情况披露不准确,且未及时披露业绩预告更正公告,严重影响投资者对公司股票是否可能被终止上市的判断。
  公司时任董事长陈剑波作为公司主要负责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时任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周春君作为经营管理和财务事项的具体负责人,时任董事会秘书王泽川作为信息披露事项的具体负责人,未能勤勉尽责,对公司的违规行为负有责任。
  上交所决定对碳元科技及时任董事长陈剑波、时任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周春君、时任董事会秘书王泽川予以通报批评。对于上述纪律处分,通报中国证监会,并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记者梳理信息显示,退市碳元因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自2023年4月2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因2023年度经审计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触及《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上交所于2024年5月28日作出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
  公开资料显示,退市碳元成立于2010年8月,2017年3月在上交所上市,主要从事导热膜及热管产品、陶瓷盖板和舒适加五恒系统等业务。
  2022年,退市碳元宣布完成了新能源产业链新一轮布局,从非金属新材料扩展到电力新能源双主业。

【2024-06-26】
又一例!退市前,通报批评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作者】王墨璞嘉

  6月25日晚间,退市碳元公告称,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6月5日,预计最后交易日为6月26日。
  同日,上交所官网发布《关于对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的决定》。
  据悉,退市碳元此次被通报批评,主要是此前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且未及时更正。
  上交所指出,公司年度业绩是投资者关注的重大事项,可能对公司股价及投资者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公司理应根据会计准则对当期业绩进行客观、谨慎的估计,确保预告业绩的准确性。
  业绩预告不准确被通报批评
  1月31日,退市碳元披露业绩预告称,预计公司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约-6666.95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6442.92万元,营业收入约1.48亿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简称“扣除后营业收入”)约1.3亿元,预计2023年度期末净资产约2.01亿元。
  彼时,退市碳元公告称,若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出现《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简称《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规定的情形,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但是,退市碳元于4月30日披露的最新年报公告则显示,其2023年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年报显示,退市碳元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6670.79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481.88万元,营业收入1.45亿元,扣除后营业收入9189.47万元,净资产2.15亿元。
  上交所指出,退市碳元在业绩预告中关于扣除后的营业收入是否低于1亿元的情况披露不准确,且未及时披露业绩预告更正公告,严重影响投资者对公司股票是否可能被终止上市的判断。
  退市碳元的上述行为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第2.1.1条、第2.1.5条、第5.1.1条、第5.1.4条、第5.1.5 条、第5.1.10条等有关规定。
  责任人方面,退市碳元时任董事长陈剑波作为主要负责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时任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周春君作为经营管理和财务事项的具体负责人,时任董事会秘书王泽川作为信息披露事项的具体负责人,未能勤勉尽责,对公司的违规行为负有责任。
  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上交所对退市碳元及时任董事长陈剑波、时任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周春君、时任董事会秘书王泽川予以通报批评。
  此前已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
  事实上,退市碳元在被监管部门通报批评之前,已经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
  回溯来看,退市碳元因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为准),自2023年4月2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退市碳元因2023年度经审计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触及《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上交所于2024年5月28日作出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
  退市碳元公告称,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4年6月5日,预计最后交易日为2024年6月26日。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上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退市碳元于2010年8月正式成立,2017年3月在上交所上市,主要从事导热膜及热管产品、陶瓷盖板和舒适加五恒系统等业务。
  2022年,公司还宣布完成了新能源产业链新一轮布局,从非金属新材料扩展到电力新能源双主业。据披露,2023年,退市碳元的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于消费电子、新能源和智能家居行业。
  截至6月25日,退市碳元收盘价为0.29元/股,总市值仅剩6066万元。
  责编:孟 妹 校对:冯雯君 图编:尤霏霏

【2024-06-25】
退市碳元及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被通报批评 
【出处】金融界

  2024年6月25日,上交所发布公告,对碳元科技,及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根据此公告,上交所针对退市碳元及有关责任人的违规行为做出了纪律处分的决定。
  经查明,2024年1月31日,碳元科技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中关于扣除后的营业收入的情况披露不准确,且未及时披露业绩预告更正公告。这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公司股票是否可能被终止上市的判断。2024年4月30日,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触及《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本所于2024年5月28日作出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
  责任认定方面,公司时任董事长陈剑波作为公司主要负责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时任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周春君作为经营管理和财务事项的具体负责人,时任董事会秘书王泽川作为信息披露事项的具体负责人,未能勤勉尽责,对公司的违规行为负有责任。
  因此,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13.2.3条和《上交所纪律处分和监管措施实施办法》《上交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0号——纪律处分实施标准》等有关规定,本所对碳元科技及时任董事长陈剑波、时任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周春君、时任董事会秘书王泽川予以通报批评。对于上述纪律处分,本所将通报中国证监会,并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2024-06-17】
A股加速优胜劣汰 新“国九条”发布两月154家上市公司“披星戴帽” 
【出处】新华日报财经

  新华日报财经讯 新“国九条”发布已两月,“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依然是主线。截至6月15日,A股共有154家上市公司因触碰红线受到风险警示,处于“披星戴帽”状态(被实施ST或*ST),其中江苏上市公司有21家。市场规范化进程加速,监管力度加强,既是对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在重塑A股市场生态格局。
  “披星戴帽”多因触及财务红线
  在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和健康状况是吸引投资者的核心要素。
  “财务类退市风险仍然是上市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预计影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国金证券分析师杨佳妮指出,今年,A股被“戴帽”企业中有52家因财务类指标被实施风险警示,占比将近七成。根据2023年年报数据测算,若按新规“市值低于3亿元将提示退市风险”标准,不满足该指标的企业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89家。5月以来,就有*ST同达、*ST碳元、*ST园城3家公司因财务问题被上交所终止上市;*ST三盛、*ST越博因无法按时披露2023年年报,被深交所宣布退市。随着新规过渡期结束,将有更多上市公司因不满足财务类指标面临退市。
  “披星戴帽”的21家江苏公司中,大多数公司都因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而被实施ST或*ST,其中不乏一些昔日的市场明星企业。
  5月8日,ST中南迎来了在A股市场上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定格在0.56元。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5月13日该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15年的A股上市历程终结。ST中南的退市过程与公司长期以来的财务亏损密切相关,从2021年至2023年分别亏损33.82亿元、91.83亿元、52.93亿元,亏损额度逐年增大。
  ST中利则是因财务造假问题而受到关注,该企业因涉及专网通信业务造假,连续5年虚增收入和利润,同时存在巨额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导致公司经营陷入困境。2020年至2023年,ST中利累计亏损超过87亿元,财务状况严重恶化。此外,公司还存在巨额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未按规定披露等问题。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对公司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新“国九条”指导下,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对财务造假的打击更为严厉,新增了单年财务造假、多年连续造假、资金占用、内控非标审计意见等多种强制退市情形。随着退市新规的不断严格执行,“应退尽退”的常态化理念逐步得到认可,“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资本市场新生态正在逐步构建。
  “一元退市”增多
  今年以来,ST板块累计跌幅达到50%,一些“披星戴帽”上市公司跌势尤为猛烈。“一元退市”现象增多,资本市场自我净化和优胜劣汰速度加快。
  3月18日,ST鸿达在A股的20年上市历程落幕,成为2024年江苏首只A股退市企业。此前,公司因信披违规于2023年9月遭证监会调查,随后负面新闻不断,经营与股价双双陷入困境。今年1月18日,股价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门槛,符合深交所交易类强制退市标准。至此,ST鸿达及其可转债在同日被深交所摘牌,退出市场舞台。
  “多元化的退市标准正推动退市流程走向常态化,A股市场正在进行快速清理,退市机制正在显现效果,市场的竞争淘汰机制日益明显,这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指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开始更加积极地行使选择权,通过市场机制“用脚投票”来淘汰那些业绩不佳的公司,从而推动上市公司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改善。
  随着“一元退市”逐渐成为主流退市方式,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品质门槛显著提高,以往企业通过重组或借壳上市以求“绝处逢生”的路径变得日益狭窄,迫使困境企业必须正面迎战市场考验,倒逼企业管理层积极应对核心难题,或寻求实质性的业务转型。在这过程中,盈利能力差或管理混乱的公司难以再获市场宽容,资本市场资源逐渐向真正具备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优质企业集中,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
  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投资者是市场之本。在“两强两严”的监管导向下,投资者的投资逻辑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低价投机转向注重企业基本面研究和长期价值评估,投资者开始更加重视公司的内在价值和长期发展潜力,更看重公司的真实价值和未来的盈利能力,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稳定现金流、良好治理结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上市公司。
  “摘星脱帽”仍有希望
  面对市场对ST股可能遭遇强制退市的担忧,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日前明确指出,ST、*ST制度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充分提示上市公司相关风险,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撤销。
  其中,ST为“其他风险警示”,不会直接退市。*ST为“退市风险警示”,今年以来,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2023年全年退市47家,退市新规设置了一定过渡期,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事实上,6月12日,ST实华、ST金运、*ST东洋、*ST正邦等几家公司经历了停牌调整后重新开市并成功“摘帽”。
  聚焦到省内上市公司,5月29日,ST易购旗下的苏宁易购零售云完成了4.8亿元战略引资,用于支持零售云业务发展、优化现有供应链等。业内普遍认为,虽然距离“脱帽”尚远,这样的举措对ST易购来说无疑是“回血续命”的积极信号,表明市场和投资机构对其未来发展仍持乐观态度。通过引入战略投资,ST易购也有望增强财务稳健性,改善现金流状况,并加速业务转型与升级。
  “退市新规的出台,加强了对低质低效公司的退市力度,提高了市场的整体质量。”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告诉记者,对于那些业绩不佳、存在风险隐患的公司而言,“摘帽”是避免退市风险、恢复市场地位的重要途径。新“国九条”的发布,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在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双重推动下,ST公司要紧紧抓住黄金期,改善经营状况、减少亏损,积极寻求转型升级机会,才能实现“自救”。
  中亲农有限公司总裁支培元认为,顺利实现摘帽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经营风险全部解除。企业经营风险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摘帽只是表明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其他风险警示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仍需持续关注市场变化,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益,以确保公司稳健发展。投资者在投资“摘帽股”时,也应保持谨慎,关注公司后续发展,动态调整投资策略。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詹超

【2024-06-14】
今年已有37家公司退市或锁定退市 这家公司将成“市值退市”第一股 
【出处】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讯】(记者 钟国斌)截至6月13日收盘,建车B股价1.36港元,总市值仅为1.48亿元人民币,这是其总市值连续第19个交易日不足3亿元。在既有交易规则下,建车B已经无力回天,即将成为市值退市第一股。
  退市新规发威,股市正在加速形成常态化退市格局。据本站数据统计,截至6月13日,今年A股已有12家公司完成退市,24家公司锁定退市。加上B股退市公司——建车B提前锁定“市值退市”,AB股至少有37家公司退市或锁定退市。
  具体来看,今年退市或锁定退市的公司中,*ST华仪、*ST泛海、*ST柏龙、*ST爱迪、ST鸿达、*ST新海、*ST博天、ST贵人、ST星源、*ST美盛、*ST民控、*ST世茂等12家公司已摘牌。*ST左江、*ST三盛、*ST中期、*ST太安、*ST越博、*ST园城、*ST同达、*ST商城、*ST碳元、*ST新坊、正源股份等公司已被交易所终止上市。*ST美盛、ST阳光、ST爱康、*ST美吉、*ST美尚、ST中南、*ST保力、*ST巴安、ST富通、*ST超华、ST亿利、ST长康、中银绒业等公司,因股价连续跌破面值,即便后续连续涨停,其股价也无法重返1元,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另外,除建车B锁定“市值退市”外,今年4月以来,有5家公司因触发市值退市指标而发布退市风险提示公告。
  据记者统计,“3亿元”退市新规实施后,*ST美讯是第一家因触及市值退市红线而发布退市风险提示公告的上市公司。*ST深天紧随其后,截至6月13日,该股已连续7个交易日收盘市值低于3亿元。还有2家B股公司汇丽B和宁通信B,均发布了“市值退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今年4月12日,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出台,明确提出“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随后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沪深北交易所同步修订相关退市规则,完善财务类、重大违法类、规范类和交易类四类强制退市指标。随着退市新规正式实施,A股市场退市格局出现了新变化。
  “面值退市”威力逐渐显现。5月31日,正源股份公告称收到上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这意味着,正源股份成为年内首家面值退市的非ST股。6月13日,中银绒业跌11.11%报0.32元/股,已连续14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即使后续6个交易日涨停,公司股价也无法重回1元,中银绒业将成为年内第二家非ST退市股,也将是深交所首家非ST退市股。

【2024-06-13】
退市碳元选举周春君为董事长 
【出处】智通财经

  退市碳元(603133.SH)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长陈剑波先生递交的辞职报告,陈剑波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审计委员会委员、战略委员会委员及薪酬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其他任何职务。
  公司于2024年6月13日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公司董事长的议案》,同意选举董事周春君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免去其副董事长职务,任期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四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公司于近日收到周春君先生的辞职报告,因工作调整原因,周春君先生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职务,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周春君先生的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公司于2024年6月13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的议案》,同意聘任徐世中先生为公司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任期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公司第四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同时,根据《公司章程》第八条“总经理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法定代表人将由周春君先生变更为徐世中先生,公司将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法定代表人工商变更登记等事项。

【2024-06-07】
东方证券:AI大模型手机端落地将成为趋势 生成式AI有望重塑智能手机 
【出处】智通财经

  东方证券发布研报称,媒体报道,苹果可能在WWDC发布iOS18,有望整合OpenAI或谷歌Gemini的AI功能。2024年手机端侧AI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进步和手机AI芯片算力的提升,手机运行本地大模型已成为可能。三星、oppo、vivo、小米、荣耀、红魔等国内外手机厂商亦相继发布或计划发布具有生成式AI能力的手机终端产品和相应APP等。AI大模型在手机端的落地将成为趋势,为智能手机制造产业注入新动力,同时其应用的日常化和高频化对于手机硬件及零配件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手机硬件迭代,手机零组件供应商有望从中受益。
  东方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AI大模型有望重塑手机功能,端侧大模型落地基础已然完备
  生成式AI使手机能创建全新的数字视频、图像、文本、音频或代码等内容,重塑AI手机功能。得益于大模型突破和端侧计算成本下降,生成式AI落地手机终端,多家国内外手机厂商先后发布自研AI大模型及相应的手机操作系统和APP升级。上游芯片算力进步,手机端侧大模型落地的芯片基础已然完备,23年9月以来,苹果、谷歌、联发科、高通均发布了新一代的高性能手机芯片,可支持上百亿参数AI大模型的本地运行。
  AI丰富智能手机应用场景,推动手机影像、人机交互、身份认证和系统优化等能力的迭代
  AI算法和算力加持,提升人像、长焦、夜景等典型场景下手机影像能力,生成式AI使手机拍摄可以调整拍摄内容,甚至实现虚实结合;语言大模型最早落地,语音助手和文本处理将成旗舰手机标配;AI可提升手机内部资源感知和管理能力,优化管理芯片性能;5.5G将带来10倍的网络性能提升,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提升用户体验,丰富垂直应用场景,推动端侧智能化进程。
  AI有望推动手机产业链进步
  AI驱动产业创新,拉动手机芯片市场增长,加剧手机芯片市场竞争。AI大模型的应用带动对移动终端芯片计算能力、计算功耗和计算成本的需求,高通、联发科等主要芯片厂商相继发布端侧AI大模型的新一代芯片,AI芯片算力显著提升。AI推动手机传感器件的智能化发展,AI影像、手机助手等AI应用的发展和普及,将加速多模态人机交互需求,推动传感类元器件向智能化方向的转变,3D智能摄像头、各类生物(指纹、虹膜等)传感器的需求有望增长。
  AI将推动操作系统转型并改变手机软件生态。AI推动手机操作系统的重要战略转型,使操作系统发展成为智能助理和电子顾问;端侧AI成为可能,出于低延迟和数据安全性需求,本地运行的AIAPP可能受到广泛欢迎。
  建议关注标的:
  芯片领域:中芯国际(688981.SH)、华天科技(002185.SZ)、长电科技(600584.SH)、通富微电(002156.SZ)。
  存储领域:兆易创新(603986.SH)、东芯股份(688110.SH)、恒烁股份(688416.SH)、聚辰股份(688123.SH)、普冉股份(688766.SH)、江波龙(301308.SZ)、德明利(001309.SZ)、朗科科技(300042.SZ)、佰维存储(688525.SH)、深科技(000021.SZ)。
  散热领域:中石科技(300684.SZ)、碳元科技、富信科技(688662.SH)、鸿富瀚(301086.SZ)、飞荣达(300602.SZ)。
  续航领域:珠海冠宇(688772.SH)、欣旺达(300207.SZ)、豪鹏科技(001283.SZ)、德赛电池(000049.SZ)、紫建电子(301121.SZ)、厦钨新能(688778.SH)、领益智造(002600.SZ)、安克创新(300866.SZ)。
  零部件微小化:顺络电子(002138.SZ)、惠伦晶体(300460.SZ)、环旭电子(601231.SH)、长电科技(600584.SH)、立讯精密(002475.SZ)、鹏鼎控股(002938.SZ)、东山精密(002384.SZ)、长盈精密(300115.SZ)、汇创达(300909.SZ)、鸿日达(301285.SZ)。
  传感器:舜宇光学科技(02382)、欧菲光(002456.SZ)、丘钛科技(01478)、高伟电子(01415)、韦尔股份(603501.SH)、水晶光电(002273.SZ)、蓝特光学(688127.SH)、汇顶科技(603160.SH)。
  风险提示:下游手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端侧AI大模型进展不及预期;手机硬件技术升级不及预期;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

【2024-06-06】
ST“大逃杀” 
【出处】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蔡越坤 6月6日,A股市场上,ST板块正在“批量跌停”。
  截至6月6日收盘,ST爱康(002610.SZ)跌,演绎了“24连板”,股价为0.52元/股,24天累计跌幅达70.45%,已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ST富通(00836.SZ)同样跌停,走出“24连板”,股价为0.49元/股,总市值仅为5.90亿元,同样锁定面值退市;
  *ST鹏博(600804.SH)跌停走出“9连板”,9天累计跌幅达36.75%,目前总市值为17亿元。
  随着一批ST股被敲响“退市警钟”,投资者们对ST类股票也在更加小心谨慎。
  6月6日晚间,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就近期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ST、退市情况答记者问(下称“答记者问”)。证监会表示,ST、*ST制度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充分提示上市公司相关风险,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撤销。其中,ST为“其他风险警示”,不会直接退市。这些上市公司的相关问题和风险,大多已通过立案公告、责令改正措施、财务信息披露等方式多次反复提示。*ST为“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以来,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2023年全年退市47家,退市新规设置了一定过渡期,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
  ST板块暴跌
  数据显示,6月6日,ST板块指数(884197)暴跌5.09%,创历史新低。
  ST板块包括ST联络(002280.SZ)、*ST同洲(002052.SZ)、*ST超华(002288.SZ)、*ST恒立(000622.SZ)等近百余只个股接近跌停。
  6月6日,A股市场震荡走低,三大指数收跌,微盘股指数跌超6%,大小指数明显分化。全市场超4800只个股下跌,逾百股跌停或者跌幅超过10%,上涨个股仅有500余只。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54%,收于3048.79点;深证成指跌0.57%,收于9340.01点;沪深300跌0.07%,收于3592.25点;创业板指跌0.71%,收于1820.45点;科创50指数跌1.17%,收于743.23点;得全A跌1.18%,收于4327.81点。
  自4月12日新“国九条”和退市系列监管政策亮相以来,A股市场被实施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数量激增。同时,部分ST上市公司开始进入退市倒计时。
  6月4日晚间,*ST深天(000023.SZ)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股票2024年6月4日收盘市值低于3亿元,根据交易所相关规定,公司首次出现该情形的,应当在次一交易日开市前披露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若公司股票收盘总市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将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这意味着,*ST深天或成为史上首例“市值退市”股。
  截至6月6日,ST亿利(600277.SH)的股价跌停至0.62元/股,已经连续10个交易日处于1元之下,按照交易规则,如果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处于1元之下,公司将被摘牌退市。
  随着A股退市力度加大,市场优胜劣汰提速。
  在此之前,5月29日晚,深交所发布公告,决定终止*ST中期(000996.SZ)、*ST新纺(002087.SZ)两家公司上市。在此之前5月28日晚,*ST同达(600647.SH)、*ST园城(600766.SH)和*ST碳元(603133.SH)也同时收到了上交所发布的股票终止上市决定书,公司股票将进入退市整理期。
  6月4日,*ST同达、*ST园城、*ST碳元均公告表示,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4年6月5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4年6月26日。
  6月5日,*ST中期、*ST新纺公告表示,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4年6月6日,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4年6月27日。
  6月6日,*ST中期、*ST新纺的股价分别暴跌75.17%、60.87%,总市值分别仅为1.30亿元、1.50亿元。
  一位资深券商分析师曾向经济观察网表示,尽管股票被实施ST并不直接等同于退市,但监管层对于财务造假等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无疑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便是国资背景的公司,也必须严格遵守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这促使投资者在面对ST股时,采取更加审慎的投资策略。
  强制退市有望创历史新高
  证监会在上述答记者问中指出,2024年以来,沪深两市新增99家公司股票被实施ST或*ST;其中,ST公司44家、*ST公司55家。与往年相比,沪深两市2021年、2022年、2023年同期新增此类公司117家、78家、81家,今年到目前为止变化不大。截至目前,沪深两市ST板块共有169家上市公司;其中,ST公司85家、*ST公司84家,数量略少于2021年(202家)、2022年(184家),略多于2023年(164家)同期。
  证监会进一步披露,根据市场规则,每年4月30日年报披露结束后,问题公司的股票会因各种原因被实施ST或*ST,包括财务数据不达标、大额资金被大股东占用、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等。按照4月底新修订的沪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的主要变化是,为严惩造假行为,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行政处罚但未达重大违法退市标准的,将被实施ST,目前已有7家。
  A股市场优胜劣汰效应日益凸显,强制退市企业数量有望创历史新高。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截至2024年5月底,A股已有9家上市公司因触及交易类和重大违法类指标完成退市,被退市风险警示(*ST)和其他风险警示(ST)的企业数量达到75家,创历史同期新高,表明市场对绩差企业的出清力度进一步加强,强制退市的企业数量也有望迎来新高,年化退市率或将突破1%。
  此外,国金证券称,财务类退市风险最大,预计随着新规过渡期结束财务类指标的影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在A股被“戴帽”的企业中,有52家因财务类指标被实施风险警示,占比近七成。此外,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报数据测算,若按新规提出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标准,不满足该指标的企业将增加89家,未来或有更多上市公司因不满足财务类指标而面临退市。
  相比之下,触及分红风险警示企业数量开始减少,上市公司分红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升。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本次修订的退市规则新增了分红风险警示,对分红不达标的上市公司采取ST处理,重点将多年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纳入ST情形,从而提升上市公司分红主动性,更好回报投资者。基于披露的2020年至2022年年报数据,触及分红风险警示的企业数量为114家,包括主板89家,双创板块25家,但结合最新披露的2023年年报数据,触及该指标的企业数量则降低至61家,说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在今年提升分红比例以规避未来ST风险,上市公司分红主动性明显提升,投资者获得感逐渐增强。此外,退市新规之后仅有1家科创板企业被实施ST,监管对科创板企业“包容度”较其他企业更高。
  证监会在上述答记者问中指出,上市公司退市后,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对于退市前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仍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证监会高度重视涉及退市的投资者保护工作,坚持对上述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一追到底”,对退市过程中的市场操纵、财务造假等行为依法严惩,并多渠道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长期来看,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认为,A股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第一,质地较差的上市公司逐渐被市场边缘化,优质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受到资金的青睐;第二,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市场的整体质量会提升;第三,监管层对于不法行为的监管和惩处,会优化市场环境,增强投资者信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强化监管是长期的行为,只有在保证市场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2024-06-06】
退市碳元06月06日主力大幅流入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入
退市碳元06月06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入71.60万元,涨跌幅为0.00%,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1.08%,两市排名24/5114。投顾分析退市碳元今日主力净量为正,且值较大,表明主力大幅流入,主动买入明显多于主动卖出。退市碳元今日收涨0.00%,主力有可能在吸筹建仓。

【2024-06-06】
A股新纪录!9.8元股价一天跌至3毛,退市股成“绞肉机” 
【出处】华夏时报【作者】帅可聪陈锋

  华夏时报记者 帅可聪 陈锋 北京报道
  “100万元瞬间就剩下3万了,可怕!”6月5日盘后,一位投资者在园城黄金(600766.SH)股票论坛如此表示。
  当天,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低,沪指收跌0.83%至3065.4点。园城黄金、碳元科技(603133.SH)、同达创业(600647.SH)同日步入退市整理期,集体断崖式下跌,成为市场一大焦点。
  其中,园城黄金股价盘中最大跌幅超过98%,收盘下跌逾96%,由昨日收盘价9.84元/股跌至0.35元/股,市值蒸发超20亿元至不足1亿元,创下A股市场个股单日最大跌幅纪录。碳元科技、同达创业收盘跌幅亦超过80%。
  随着监管层持续加大退市力度,A股市场正在加速出清。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表示,对于市场来说,出清是好事,有利于市场优胜劣汰,迎来高质量发展。投资者应及时转变思路,在规避问题股以及退市股的同时,尽量选择靠谱的上市公司。
  三只退市股集体暴跌
  截至6月5日收盘,园城黄金跌幅为96.44%,报0.35元/股,市值仅剩约7800万元;而在前一天收盘时,其股价和市值分别为9.84元、22亿元。
  碳元科技单日跌幅为83.33%,每股由1.98元跌至0.33元,市值仅剩约6900万元;同达创业跌幅80.65%,每股由7.13元跌至报1.38元,市值缩水至约1.92亿元。
  此前5月28日,园城黄金、碳元科技、同达创业同日收到上交所的终止上市通知。三家公司被退市的原因都是因为经营能力不佳,触发了财务类退市指标。
  公开资料显示,园城黄金全称为烟台园城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6年10月28日在上交所上市,是烟台市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尽管公司名称带有黄金二字,但事实上目前主要从事钢材、煤炭、燃料油酒水饮料等相关贸易业务。
  因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园城黄金股票自2023年5月5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4月30日,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被年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发了《股票上市规则》中的退市条款。
  同达创业全称为上海同达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一家老牌上市公司,于1993年上市,最早由新亚快餐改革发展而来。2000年8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信达投资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多年业绩不振下,公司进行了数轮业务重组,此前曾从事贸易业务、房地产业务等,目前主要经营绿色建筑全流程解决方案、智慧能源运维服务、专项技术服务等业务。
  同达创业的退市原因与园城黄金基本相似。其2022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而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3年度财务报告也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碳元科技全称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3月登陆上交所,公司创立以来主要从事高导热石墨散热材料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与前两家公司退市略有不同,这家公司主要是因为触及“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根据公告,三家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4年6月5日,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4年6月26日。首个交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10%,退市整理期届满后的5个交易日内由上交所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园城黄金、同达创业、碳元科技的股东户数分别为6786户、7456户、12621户,合计约2.7万户。
  A股市场优胜劣汰提速
  近几年来,随着监管层明确A股市场“应退尽退”,并持续完善退市制度,退市股票数量已明显增多。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5日,A股市场共有266只个股被摘牌处理,其中2022年摘牌数量为47只,2023年摘牌数量为46只,2024年摘牌数量已有11只(上年同期摘牌8只)。此外,目前已有十余只股票因明显低于1元,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在新“国九条”的指引下,沪深交易所于今年4月30日正式发布修订后的退市规则,进一步从严设定多项退市指标。国金证券分析师杨佳妮在研报中表示,财务类退市仍是现阶段上市公司面临的主要退市风险,预计财务类指标的影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她指出,2024年在被“戴帽”的企业中,有52家因财务类指标被实施风险警示,占比将近七成。此外,退市新规将主板财务类退市指标由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提高至3亿元,进一步扩大了财务类退市指标的影响范围。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2023年报数据测算,若按新规“3亿元”标准,不满足该指标的企业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89家。
  杨佳妮预计,随着新规过渡期结束,将有更多上市公司因不满足财务类指标面临退市处境。A股市场出清力度明显加大,强制退市企业数量有望创历史新高。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层持续加大退市力度,积极意义在于进一步优化了市场的资源配置,推动市场优胜劣汰,让优秀的企业有更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对那些不符合市场规则的企业形成压力,促使其改进。对于市场整体来说,这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市场的利好。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对于退市整理期的股票应更加谨慎,避免盲目投资。已经持有退市股的投资者,应当注意风险控制,及时止损。”柏文喜指出,在投资决策之前,深入了解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以及行业趋势是非常必要的。
  郭一鸣亦分析认为,退市股暴跌的背后,是强监管以及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同时,结合风险警示以及退市的常态化,也是A股市场加速出清的具体体现。对于市场来说,出清是好事,有利于市场优胜劣汰效,迎来高质量发展。对于投资者来说,应及时转变思路,在规避问题股以及退市股的同时,尽量选择靠谱的上市公司。
  展望A股后市,郭一鸣认为,当前市场仍在期待政策刺激后的验证,同时也在期待基本面的提振,但这需要时间。而在持续上行以及阶段估值修复尾声下,随着短期市场交易性风险的呈现,预计市场仍将保持震荡下的重心回落为主。对于激进投资者来说,可适当博弈反弹需求下的超跌反弹机会。而对于稳健投资者,在市场没有出现明显企稳信号之前,建议继续保持观望,耐心等待市场新的方向选择。

【2024-06-05】
3只退市股集体暴跌 退市园城单日最大跌幅超98% 
【出处】证券时报网

  随着A股退市力度加大,市场优胜劣汰提速,今日(6月5日)3只进入退市整理期的个股遭遇暴跌,其中退市园城盘中一度跌逾98%,仅一天时间便跌去几乎所有股价,为A股罕见。而值得注意的是,接下来几天还有多只股票也将进入退市整理期。
  根据目前的交易规则,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首个交易日不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此后每个交易日的涨跌幅限制为10%。
  在6月5日,退市园城、退市同达、退市碳元同日进入退市整理期,当日开盘后,退市园城以0.23元开盘,较前收盘价下跌97.66%;退市同达以3.57元开盘,较前收盘价下跌49.93%;退市碳元以0.99元开盘,较前收盘价下跌50%。
  跌得最为猛烈的退市园城,该公司股价由盘前的9.84元/股最多跌至0.13元/股。由于股价跌幅巨大,上交所上午盘中对退市园城两次发布临时停牌公告。第一次临时停牌自9时30分开始,9时40分起恢复交易。第二次临时停牌自9时41分开始,9时51分起恢复交易。截至当日收盘,退市园城跌幅为96.44%,报收0.35元/股,换手率19.39%,成交额1501.62万元。
  此外,退市碳元上午盘中同样两次发布临时停牌公告,退市同达上午则触及一次盘中临时停牌。
  在此前的5月28日,上交所先后发布3份退市公告,终止*ST同达、*ST园城和*ST碳元股票上市。其中,*ST碳元因“净利润为负+营业收入不足1亿元”触及退市情形,*ST园城和*ST同达触及“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退市情形。
  今年,在新“国九条”实施以来,A股市场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加速形成进退有序、及时出清的格局,类似退市园城等在持续经营、财务状况、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瑕疵的公司,成为监管重点关注对象。
  以退市园城为例,该公司全称为烟台园城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园城黄金”),原主要从事钢材、煤炭及燃料油业务,但近年来该公司逐步脱离实业,主要以贸易业务为主,并不断尝试跨界等资本运作,但均无果。2018年至2022年,园城黄金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4.94万元、1003.49万元、-1542.57万元、297.48万元和-123.10万元,呈现出盈亏交替的保壳现象。并且,作为一家市值超20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退市园城员工仅18人,被称为A股“最袖珍”上市公司。
  4月22日,园城黄金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因涉嫌内幕交易,董事长牟赛英也被立案。
  在新“国九条”瞄准“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加大出清力度的背景下,退市新规持续落地发威。截至目前,有近百家上市公司“被ST”,其中有58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
  与此同时,年内ST板块也成为A股“最惨”板块。据统计,自4月12日新“国九条”实施以来,截至目前ST板块累计跌幅达37%。6月5日当天,有近50只ST股跌停,其中,ST阳光、*ST美吉、ST爱康等7只股票连续23个交易日跌停,累计跌幅均超68%,此外还有多只个股连续十几个跌停。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今日3只进入退市整理期个股突发暴跌的现象,也引发投资者对后续进入退市整理期个股的关注。
  除了前述3家公司外,此前5月29日深交所还宣布有2家公司同日退市,分别为*ST中期、*ST新纺2家上市公司,这2只个股将于明日(6月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

【2024-06-05】
退市碳元06月05日主力大幅流入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入
退市碳元06月05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入348.25万元,涨跌幅为-83.33%,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5.20%,两市排名2/5114。投顾分析退市碳元股价下跌,dde大单净额大幅净流入,涨跌幅与主力走势呈现背离情况,往往可能是庄家在故意打压股价,借机吸筹;也有可能是庄家借势洗盘,清理场中不坚定的筹码,便于后期进一步拉升 。

【2024-06-05】
暴跌98.68%,A股单日最惨跌幅诞生,不到1分钟时间,区区2430元将10元股砸到1毛3,尴尬一幕出现 
【出处】金融界

  金融界6月5日消息 A股史上尴尬一幕出现,退市园城盘中一度大跌98.68%,创造了A股历史单日最惨跌幅纪录。
  今天上午开盘,退市园城等三家A股上市公司迎来退市整理期的首个交易日,三家公司毫无例外都遭到资本抛弃,叠加退市和首个交易日不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三只个股开盘即暴跌。行情数据显示,退市园城今日上午开盘报0.23元,跌幅高达97.66%。随后继续下至0.13元,跌幅达到98.68%。
  而退市园城复牌前最后的收盘股价为9.84元,相较今日盘中最低的0.13元,在短短不到1分钟的时间,退市园城股价几乎归零。98.68%的跌幅也打破了A股史上单日最惨暴跌记录,此前,A股最惨暴跌纪录是由退市厦华2022年6月2日创造的90%。
  按照交易规则,上交所不得不对退市园城两次临停,第一次临时停牌自9时30分开始,9时40分起恢复交易。第二次临时停牌自9时41分开始,9时51分起恢复交易。
  在交易所出手,退市园城勉强止住了颓势,开始出现反弹。
  从成交分析看,在0.23元/股的位置上,一共成交了100手,成交额共2300元。在0.13元/股的位置上,成交了10手,成交额130元。这区区价值2430元的成交额和110手的成交量让退市园城之前的22亿元市值几乎归零。
  除了退市园城之外,退市同达、退市碳元也同样惨不忍股,退市同达跌逾85%,退市碳元跌逾87%。退市碳元上午盘中同样两次发布临时停牌公告,退市同达也被盘中临时停牌。
  退市园城,退市同达、退市碳元进入退市整理期
  此前,5月28日,上交所先后发布3份退市公告,终止上海同达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园城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和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其中,*ST园城和*ST同达触及“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退市情形。*ST碳元因“净利润为负+营业收入不足1亿元”触及退市情形。
  昨日晚间,三只退市股同步公告,其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4年6月5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4年6月26日。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多只个股面临退市
  除了这三只个股外,还有多只个股已经自排队中。
  5月29日深交所宣布再有2家公司同日退市,分别涉及*ST中期、*ST新纺2家上市公司。其中,*ST中期触及“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退市情形;*ST新纺触及“净资产为负”以及“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退市情形。
  而这2只个股股将于6月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 在今天退市园城创下A股尴尬记录后,*ST中期、*ST新纺的跌幅或超过预期。
  5月30日,正源股份公告成为2024年第一家面值退市的非ST股票。
  正源股份公告称已收到交易所下发的《关于拟终止正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2024年4月30日至2024年5月30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4月修订)》第9.2.1条的规定,公司股票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
  交易所根据规定,对公司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公司自2024年5月31日开市起停牌,上交所将在公司触及交易类退市情形之后5个交易日内,向公司发出拟终止其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届时,正源股份成为年内首家非ST的退市股。
  在正源股份停盘之前,正源股份股价连续5个交易日跌停,连续20个交易日每股股价低于1元,最新收盘价仅为0.5元/股。
  6月4日晚,*ST深天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6月4日收盘市值低于3亿元,根据交易所相关规定,公司首次出现该情形的,应当在次一交易日开市前披露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若公司股票收盘总市值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将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这意味着,*ST深天将有可能成为史上第一只因为市值不达标,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的公司。
  此外,还有ST民控、ST美盛直接省去了退市整理期的“折磨”。
  6月3日晚间,深圳证券交易公告布因股价连续低于面值,触发强制退市规定,ST民控和ST美盛两家上市公司将被迫退市。根据深交所的公告,这两家公司的股票将不会进入退市整理期进行交易。一旦退市决定正式生效,这两家公司的股票将在深交所作出决定后的15个交易日内被正式摘牌,
  ST板块出现“自救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退市新规逐渐发威的背景下,退市园城单日股价几乎清零的残酷摆在眼前,今天A股ST板块出现了一波“自救行情”,其中ST春天上演“地天板”,ST英飞拓、ST春天双双上演“地天板”,*ST嘉寓、ST百灵、ST特信、ST证通等涨停。
  而ST三圣、ST永悦"搏杀激烈,早上上演“地天板”行情,下午就成了“天地板”,让人惊呼实在是太刺激了。
  此外,虽然退市园城等三只个股暴跌,但是仍有资金火中取栗,妄图复制退市厦华的走势,退市园城三只个股实际换手率均超过了20%,其中退市同达成交额超过2800万元。
  2022年6月份,进入退市整理期后,退市厦华退市整理期首日一度跌至0.35元/股的低位,最终收报0.37元,跌幅89.58%,随后强劲反弹,并录得7天5板,7个交易日内区间涨幅超72%。不过故事最终还是以公司撤回复核申请收场,6月23日也成为退市厦华在A股最后一个交易日。
  如今,A股市场生态巨变,优胜劣汰趋势不断加速。这次接盘资金还能成功吗?

【2024-06-05】
独家资金:主力进散户逃前10股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6月5日大单净量前十名个股如下:
  dde大单净量=dde大单净流入量/流通股本股票简称DDE大单净量DDE大单金额(元)DDE散户数量实时资金主力意图汇成真空25.033.61亿-8022.85点击查看主力监控斯菱股份4.456462.63万-703.87点击查看主力监控退市碳元3.96267.60万-575.33点击查看主力监控台基股份3.301.24亿-86.50点击查看主力监控ST永悦3.092579.99万-452.29点击查看主力监控中海达3.011.32亿-305.19点击查看主力监控中晶科技2.664712.32万-92.94点击查看主力监控华体科技2.404839.95万-97.76点击查看主力监控南华仪器2.141515.29万-436.39点击查看主力监控永兴股份1.864247.64万-295.82点击查看主力监控【主力意图监控】
  散户数量前十名个股如下:
  dde散户数量表示卖出大单数和买入大单数的差与笔数化流通盘的比值,相当于是对散户数量增减的一个估算值。当日散户的参与度大小,散户参与度越小表明筹码在被少数大资金收集。股票简称DDE散户数量DDE大单净量DDE大单金额(元)实时资金主力意图中瑞股份1899.15-6.60-6244.91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中威电子1564.72-5.11-9506.53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瑞迪智驱1071.51-1.22-1677.48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骏鼎达929.74-2.50-3542.02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肯特股份927.45-2.12-1952.88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万集科技754.45-3.46-1.85亿点击查看主力监控美信科技707.55-1.15-629.22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退市园城627.440.6052.80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信音电子625.56-1.89-1623.71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ST恒久578.61-1.78-571.08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主力意图监控】

【2024-06-05】
进入退市整理期,A股三只票暴跌超70% 
【出处】金融界

  截至半日收盘,A股市场跌幅居前的三只票分别为退市园城(-96.65%)、退市碳元(-83.33%)、退市同达(-78.82%)。 *ST园城昨晚发布公告称,股票将于6月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26日,到期后将被摘牌终止上市。 *ST碳元公告,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为6月26日,退市整理期届满后将被摘牌终止上市。 *ST同达公告,股票将于6月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直到6月26日为止。公司在退市整理期结束后5个交易日内将被摘牌,终止上市。

【2024-06-05】
罕见!3只A股集体暴跌 最高跌近99%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胡华雄

  今天进入退市整理期的几只退市A股的二级市场价格表现,让不少投资者见识了此类股票跌势的惨烈。
  其中一只退市股今天开盘即暴跌97.66%,盘中跌幅甚至一度达98.68%,日内如此大的跌幅在A股市场历史上实属罕见。另外两只退市股盘中跌幅也超过80%。
  业内人士认为,长期来看,严格的退市制度下,后期A股市场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市场有进有出,才能够有效清除市场中的“害群之马”,并为真正优质的上市公司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三只A股进入退市整理期 最高一度暴跌98.68%
  在年报披露季后,A股市场近日相继有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摘牌前的最后交易阶段。
  就在今天,就有退市园城、退市碳元、退市同达三只退市股进入退市整理期,股价均出现暴跌走势。
  行情数据显示,退市园城今天上午开盘报0.23元,跌幅高达97.66%,盘中进一步下行,一度跌至0.13元,跌幅进一步扩大至98.68%,后股价有所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股价跌幅巨大,截至发稿,上交所上午盘中对退市园城两次发布临时停牌公告。第一次临时停牌自9时30分开始,当日9时40分起恢复交易。
  第二次临时停牌自9时41分开始,9时51分起恢复交易。
  不久前,烟台园城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书的公告。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5月28日收到上交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关于烟台园城黄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2024】67号),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公告称,因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公司股票自2023年5月5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4月30日,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2023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年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上述情形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第9.3.11条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9.3.14条的规定,经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在退市园城暴跌之际,另外两只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股票也跌势惨烈。
  退市碳元今天开盘跌50%,盘中进一步下挫,一度跌87.37%。
  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前发布关于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的公告。公告称,因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为准),公司股票自2023年4月2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4月29日,公司提交并披露了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上述情形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第9.3.11条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9.3.14条的规定,经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退市同达今天上午开盘跌49.93%,盘中最大跌幅一度达到85.55%。
  近日,上海同达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的公告。公告称,因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股票自2023年5月5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4月30日,公司披露的2023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显示,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上述情形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第9.3.11条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9.3.14条的规定,经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ST类股票近期连续走低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退市股暴跌,近期ST类股票也持续走低。
  行情数据显示,今日开盘,ST板块指数进一步下跌,一度刷新该指数发布以来的新低,不过随后跌幅有所收窄,似乎出现“刹车”迹象。此前,该指数已连续7个交易日下跌,年初至今该指数已接近“腰斩”。
  银泰证券策略分析师陈建华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经营的角度看,被实施风险警示本身就表明上市公司自身在持续经营、财务状况、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瑕疵,其将对上市公司声誉、市场地位等产生作用,进而可能进一步冲击上市公司经营;从融资的角度看,被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将面临融资能力下降、融资成本上升等问题,同样对公司现金流、经营活动等形成考验。
  陈建华认为,长期来看,严格的退市制度下,后期A股市场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市场有进有出,才能够有效清除市场中的“害群之马”,并为真正优质的上市公司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同时,加大退市监管,有利于上市公司形成优质优价的格局,前期炒小炒差的行为料将逐步减少,市场投资将趋于理性,有利于A股市场朝着成熟市场的方向发展。

【2024-06-05】
关于退市碳元盘中临时停牌的公告 
【出处】上交所网站

  上证公告(股票临停)[2024]004号
  退市碳元(603133)今日上午交易触及盘中临时停牌。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有关规定,本所决定,自2024年06月05日09时30分开始暂停退市碳元(603133)交易,自2024年06月05日09时40分起恢复交易。
  本所提醒投资者注意交易风险,理性投资。
  上海证券交易所
  2024年06月05日

【2024-06-04】
*ST碳元: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预计最后交易日为6月26日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4日,*ST碳元公告,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4年6月5日;预计最后交易日为2024年6月26日。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2024-06-03】
5月累计15家上市公司被终止上市或锁定退市 正源股份连续6日跌停后成年内首只面值退非ST股 
【出处】金融界

  A股市场退市力度不断升级。据不完全统计,5月包括*ST商城、*ST同达、*ST碳元、*ST园城、*ST中期和*ST新纺在内的6家上市公司公告公司股票被终止上市;包括ST中南、*ST太安、*ST越博、*ST美尚、*ST世茂、*ST保力、*ST左江、*ST三盛、正源股份在内9家公司公告收到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其中,本周被终止上市的*ST同达、*ST碳元、*ST园城、*ST中期和*ST新纺均因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正源股份因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而触及交易类退市情形,成为年内首只面值退的非ST股。

【2024-05-31】
退!退!退!周内5股退市!含烟台首家A股上市公司 
【出处】齐鲁晚报网

  王赟 济南报道
  日前,*ST园城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上交所出具的股票终止上市决定书。这意味着上市28年的“烟台第一股”即将退出A股舞台。
  本周内已有*ST中期、*ST新纺、*ST同达、*ST碳元、*ST园城合计5家上市公司被终止上市,
  多次“变身”未成,壳股*ST园城迎新买家入主月余即临退市
  今年3月底才成为实控人的王焕成,入主月余就要面对退市窘境。
  *ST园城1996年登陆A股市场,当时它的名字叫烟台华联,是烟台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之后主业多次转型,变成了现在的园城黄金。在ST和*ST之间几次切换,一年利润才几百万,还在A股呆了28年。
  上市第二年,第一大股东烟台国资把手头1530万股转让给了深圳一家叫“德庐投资”的公司。1999年5月,德庐投资又把3060万股卖给了鲁企“鲁信国际”。鲁信国际成立于1994年,2009年已被吊销。鲁信国际成立时的股权结构也很复杂,有一部分是社会个人股,另外还有很多鲁企的持股。 比如山东新华制药厂、莱芜钢铁、淄博信托、山东邹县发电厂、潍坊电厂等。
  鲁信国际也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把手头的4680万股以每股3.012元的价格卖给了深圳万基药业,获利4767万。万基药业就是深圳那家做西洋参的公司,老板叫陈伟东,当时他已经是有名的“中国保健品大王”了。 他买ST烟发的股权,目标很明确,是因为相中了旗下的鲁南制药和申威药业。
  今年3月底,*ST园城公告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王焕成旗下天津天机同升科技有限公司从徐诚东手中受让了园城黄金2466.93万股股票,交易总价约3.54亿元。天机同升由此成为园城黄金控股股东,王焕成则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在4月30日收盘后,天机同升上述持股市值约为2.43亿元,浮亏已超过1.1亿元。*ST园城自2024年4月30日起停牌至今,目前股价为9.84元/股。
  早在2023年11月20日晚间,在停牌一个交易日后,*ST园城发布“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徐诚东于11月18日与天津天机同升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徐诚东(持股比例15%)有意向出让其所持上市公司2466.93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1%。此次公告显示,天津天机同升成立于2023年11月13日,距离公告日仅仅一周时间。而天津天机同升的控股股东天津沃商同创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刚刚成立于2023年11月9日,该公司持有天津天机同升99%的股份。
  上市28年来,*ST园城业绩乏善可陈,并呈现出“赚亏交替,赚少亏多”的循环模式。例如,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97.5万元,但随后2022年和2023年分别亏损了123.1万元和387.5万元。
  为扭转局面,*ST园城也曾多次尝试跨界并购,它试图涉足过矿产、危废处置、白酒、新材料、燃油、锂电池等多个领域,有些只是画了个饼,有些为保壳大业短暂献过身。不过公司主业未能改善,最终遭遇退市。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ST园城从上一年的94人迅速减到了25人。从数量上看,砍掉了不到70人;但从比例上看,足足砍掉了七成。2023年,离职与现任的十几位高管报酬加在一起,才刚刚百万出头。董事长、副总裁牟赛英年薪只有10.3万,董秘张鑫年薪2.2万,财务总监潘海华年薪3.4万。
  根据公开信息,*ST园城在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自2023年5月5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此后,*ST园城的2023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年审机构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发了终止上市情形。2024年5月28日,公司收到上交所的退市决定书。
  公告显示,*ST园城股票自2024年6月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4年6月26日。退市整理期结束后,公司股票将被摘牌,终止上市。
  一日三家“财务退”,次日再添两家
  *ST园城公告同日,*ST同达、*ST碳元也公告公司同因财务问题被上交所终止上市。
  *ST同达公告,公司股票将于2024年6月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26日,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间,公司股票继续在风险警示板交易,首个交易日无涨跌幅限制,其他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为10%。退市整理期满后,公司股票将被摘牌,终止上市。
  *ST同达自2024年4月30日起停牌至今,目前股价为7.13元/股。
  *ST碳元披露关于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的公告,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4年6月5日;预计最后交易日为2024年6月26日。
  *ST碳元自2024年4月30日起停牌至今,目前股价为1.98元/股。
  这三家公告次日的晚间,深交所官网连发两份公告,分别对ST阳光、*ST中期作出终止上市决定,两家公司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自2024年6月6日起,*ST中期、*ST新纺均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对上述两家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此外,另一家拟退市股*ST商城将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ST商城公告,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4年5月29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4年6月19日。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ST商城自2024年4月30日起停牌至今,目前股价为1.99元/股。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退市碳元(603133)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