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示☆ ◇601857 中国石油 更新日期:2025-05-24◇
★本栏包括【1.最新提醒】【2.最新报道】【3.最新异动】【4.最新运作】
┌─────────┬────┬────┬────┬────┬────┐
|★最新主要指标★ |25-03-31|24-12-31|24-09-30|24-06-30|24-03-31|
|每股收益(元) | 0.2600| 0.9000| 0.7240| 0.4800| 0.2500|
|每股净资产(元) | 8.5490| 8.2798| 8.1412| 8.1406| 8.1487|
|净资产收益率(%) | 3.0000| 11.1000| 8.9000| 6.0000| 3.1000|
|总股本(亿股) |1830.209|1830.209|1830.209|1830.209|1830.209|
| | 8| 8| 8| 8| 8|
|实际流通A股(亿股) |1619.220|1619.220|1619.220|1619.220|1619.220|
| | 8| 8| 8| 8| 8|
|限售流通A股(亿股) | --| --| --| --| --|
├─────────┴────┴────┴────┴────┴────┤
|★最新分红扩股和未来事项: |
|【分红】2024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5-06-24 |
|【分红】2024年半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4-09-18 除权除息日:2024-09-19 |
|【分红】2023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4-06-25 除权除息日:2024-06-26 |
├──────────────────────────────────┤
|★特别提醒: |
| |
├──────────────────────────────────┤
|2025-03-31每股资本公积:0.67 主营收入(万元):75310800.00 同比减:-7.34%|
|2025-03-31每股未分利润:5.62 净利润(万元):4680700.00 同比增:2.27% |
└──────────────────────────────────┘
近五年每股收益对比:
┌──────┬──────┬──────┬──────┬──────┐
| 年度 | 年度 | 三季 | 中期 | 一季 |
├──────┼──────┼──────┼──────┼──────┤
|2025 | --| --| --| 0.2600|
├──────┼──────┼──────┼──────┼──────┤
|2024 | 0.9000| 0.7240| 0.4800| 0.2500|
├──────┼──────┼──────┼──────┼──────┤
|2023 | 0.8800| 0.7200| 0.4700| 0.2400|
├──────┼──────┼──────┼──────┼──────┤
|2022 | 0.8200| 0.6600| 0.4500| 0.2100|
├──────┼──────┼──────┼──────┼──────┤
|2021 | 0.5000| 0.4100| 0.2900| 0.1510|
└──────┴──────┴──────┴──────┴──────┘
【2.最新报道】
【2025-05-23】向“新”力十足 北京上市公司2024年“成绩单”发布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昝秀丽)5月23日,北京上市公司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
24年,北京辖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5142.00亿元,占A股市场总研发投入的27
.93%,专利总量为37.15万个,占全市场的16.71%,形成全国创新的“第一梯队”
;2024年以来,辖区近百家上市公司披露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4年,北
京辖区171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占北京辖区476家上市公司的35.92%;2024年,辖
区142家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近半数上市公司成立专门市值管
理团队,近三成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市场人士分析,总的来看,北京辖区上市公司2024年经济效益贡献突出、“体大质
优”特质明显、金融支柱愈发稳固、创新驱动效应明显、新质生产力培育加速、分
红回购持续有力,充分发挥首都经济“压舱石”作用,有力支撑北京市“十四五”
规划落实,为北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及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矗北京辖
区上市公司不仅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更以“北京样板”为
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
央企业绩研发“双优” 充分展现“顶梁柱”担当
截至4月30日,北京辖区476家A股上市公司全部披露2024年年报。辖区上市公司家
数占A股市场上市公司总家数的8.80%;总市值267488.17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27.5
0%。2024年,北京辖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257462.43亿元,占A股市场上市公
司总营业收入比为35.87%;净利润总额为27794.53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总净利润
比为49.72%,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位列全国第一,业绩贡献突出。其中,153家上
市公司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317家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171家上市公司实施回
购。
2024年,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优良,为北京辖区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提供
坚实助力。
北京辖区476家上市公司中有135家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占比28.36%;2024年
135家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23.55万亿元,占北京辖区上市公司营
业收入总额的比为91.48%,净利润总额为2.71万亿元,占北京辖区上市公司净利润
总额的比为97.42%。凸显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和抗风险能力。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和中国移动等中央企业控股
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超万亿元,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和中国海油等中央企业控股上
市公司的净利润超千亿元,庞大的业务规模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和市场份额
,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为持续创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北京辖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研发投入产权性质分布 主要数据来源为本站iFinD
2024年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创新引领作用明显。135家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研
发投入总额为3899.89亿元,占北京辖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总额比为75.84%。从北
京辖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排行前30的企业看,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共22家,占比
73.33%。
中国建筑、中国移动、中国石油等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超百亿元,
直接推动了绿色建筑、5G通信、智能油田等技术创新。分行业看,建筑装饰行业中
,中国建筑、中国中铁等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超1500亿元,聚焦智
能建造和低碳技术,积极响应“双碳”目标。通信行业中,中国移动、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研发投入总和超600亿元,持续推动5G、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落
地,助力上市公司创新发展。
金融支柱作用稳固 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
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4年,A股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共126家,其中,北京辖区21家。北京辖
区金融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52990.06亿元,净利润总额为17438.13亿元,
分别占A股金融上市公司总量的58.82%和63.40%。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头部机构营收与盈利规模领跑,充分
体现出金融是北京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也体现出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
金融营商环境高地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彰显,金融支柱作用愈发稳固。
打造全国创新第一梯队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近年来北京全力打造国际科
技创新高地,支持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
系,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创新动能。2024年,北京辖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
5142.00亿元,占A股市场总研发投入的27.93%,专利总量为37.15万个,占全市场
的16.71%,形成全国创新的“第一梯队”。
2024年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的北京辖区上市公司有55家。建筑装饰、通信、石油石
化、计算机、机械设备等行业研发投入总额较高,分别为1890.64亿元、667.81亿
元、625.03亿元、423.52亿元、316.48亿元。
京东方年度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超90%,海外专利超33%,其独有的液晶显示
领域顶流技术ADS Pro市场出货量和客户采纳度遥遥领先。北方华创作为半导体设
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技术突破提升了我国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水平。北汽蓝谷研
发投入同比增长较高,依靠创新引领推动了北京市汽车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带动了京津冀地区汽车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促进了产业集群形成。三一重工全年
新增发明专利申请623项,主要覆盖数智化技术及低碳化产品。北京市以科技创新
引领地区经济发展成效充分展现。
2024年,北京辖区新质生产力培育成效显著,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成型。计算机、
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国防军工、传媒、通信是北京辖区上市公司较为集中的行业
,研发投入行业占比远高于营收行业贡献程度,创新投入倾斜明显,在培育新质生
产力、打造新优势新动能方面跑出了北京“加速度”。
从研发强度看,265家北京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超5%,成为地区创新发展的引领者,
在推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方面形成了头部企业引领创新突破、
骨干企业支撑产业升级、集群效应激发协同动能的创新发展格局,为构建“创新驱
动—技术迭代—产业升级—集群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提供了强力引擎,有力推动
首都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速迈进。研发投入超10亿的北京上市公
司中研发强度排行前10公司主要涵盖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以及汽车等行业。
分红规模遥遥领先 为投资者奉上丰厚“红包”
北京辖区上市公司切实响应回报投资者号召,积极落实中期分红、常态化分红举措
,充分展示上市公司维护市场平稳运行、持续回报投资者的责任担当。2024年以来
,辖区近百家上市公司披露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2024年,北京辖区476家上市公司中有317家公司进行现金分红,占比66.6%,累计
现金分红总额占全市场总量的45.25%,其中中央国有企业现金分红总额辖区占比94
.38%。辖区银行业分红最高,10家银行合计分红占辖区分红总额的57.45%,领先优
势明显。中期分红方面,北京64家“中字头”和优质公司开展中期。
公司层面,工商银行分红总额为辖区最高,其它大行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石油、长
江电力等优质央企排名辖区前列。建设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石化、中国联通等公
司近3年的分红比例均超过30%,华峰测控、中际联合、峰璟股份等民营企业近3年
的分红比例也稳定在30%。
增量政策落实有力 稳市值、促活力效果显著
北京上市公司积极用好回购、增持及再贷款工具,持续加强市值管理,增强辖区资
本市场内在稳定性。2024年,北京辖区171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占北京辖区476家
上市公司的35.92%,累计回购金额193.4亿元。软件行业回购金额35.08亿元,为辖
区各行业排名最高;计算机、电信、房地产等行业回购金额均超过15亿元。公司方
面,中国联通回购金额为辖区最高;中国石化、用友网络、三一重工等公司回购金
额排名辖区前列,均超过5亿元,有力维护了广大投资者利益,巩固资本市场信心
。
2024年10月18日,股票回购再贷款政策工具创设以来,共有22家北京上市公司实施
回购专项贷款,获批贷款额度65.11亿元;10家公司实施增持专项贷款,获批贷款
额度49.02亿元。其中,中国铝业、中国中铁、中国建筑获批贷款额度均超过了10
亿元。
积极打造并购重组示范样本。北京辖区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关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
向、具有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的优质标的,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
覆性技术等创新企业并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化、人工智能、新能源、新
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领域并购,向“新”求“质”,推动高水
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4年,北京辖区公司新
增重大资产重组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8家次。特别是“并购六条”出台以来,共有1
1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启动,市场示范效应显著。
此外,辖区142家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近半数上市公司成立专
门市值管理团队,近三成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在业内人士看来,北京辖区上市公司不仅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迈出坚实步
伐,更以“北京样板”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北京市蓬勃的资
本市场活力、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与高效的产业升级效能,将持续引领我国现代化
经济体系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北京动力”。
【3.最新异动】
┌──────┬───────────┬───────┬───────┐
| 异动时间 | 2015-07-06 | 成交量(万股) | 76966.765 |
├──────┼───────────┼───────┼───────┤
| 异动类型 |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 |成交金额(万元)| 975908.070 |
| | 偏离值累计达20% | | |
├──────┴───────────┴───────┴───────┤
| 卖出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沪股通专用 | 0.00| 267658942.94|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红荔西路证券| 0.00| 185894034.25|
|营业部 | | |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玉林容县兴容街证| 0.00| 165667662.11|
|券营业部 | | |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湛山一路营业| 0.00| 155670528.24|
|部 | | |
|机构专用 | 0.00| 118964978.86|
├──────────────────┴───────┴───────┤
| 买入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总部证券营业| 3348705117.38| 0.00|
|部 | | |
|机构专用 | 2901319222.14| 0.00|
|沪股通专用 | 293871552.93| 0.00|
|机构专用 | 254818442.57| 0.00|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湛山一路营业| 231099558.97| 0.00|
|部 | | |
└──────────────────┴───────┴───────┘
【4.最新运作】
【公告日期】2024-12-21【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与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中油财务)于2024年12月20日签署《货币类金融衍生业务服务框架协议》(
以下简称2025年衍生品框架协议),中油财务将于2025年度向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以
下合称本集团)提供货币类金融衍生品服务。
【公告日期】2010-03-26【类别】资产交易
【简介】2009年6月18日,本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西部管道分公司与中国石油集团
下属的西部管道有限公司签订资产转让协议,根据该协议,西部管道分公司向转让
方收购西部管道资产,资产收购完成时,本公司将向转让方支付人民币970,815万
元(约1,103,199万港币)的对价,以2009年3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向中国石油集
团下属的中国石油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收购西部管道资产,资产购买日期:
2009年6月30日,资产收购价格:人民币83.55亿元
【公告日期】2009-08-29【类别】资产交易
【简介】2009年5月15日,本公司以109400万元收购中国石油集团之全资下属企业
中国华油集团公司及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的城市燃气业务及资产。
【公告日期】2009-06-19【类别】资产交易
【简介】2009年6月18日,本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西部管道分公司与中国石油集团
下属的西部管道有限公司签订资产转让协议,根据该协议,西部管道分公司向转让
方收购西部管道资产,资产收购完成时,本公司将向转让方支付人民币970,815万
元(约1,103,199万港币)的对价,以2009年3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
【公告日期】2008-11-20【类别】资产剥离
【简介】2008 年11 月19 日,本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收购辽河石油勘探局等六家企业风险作业服务业务资产的议案》,根据该议案,本
公司将通过下属6 家分公司签署收购协议,向中国石油集团下属6 家企业收购风险
作业服务业务资产。资产收购完成时,本公司将向6 家企业支付530,631 万元人民
币(约602,335 万港元)的对价。对价数值将按评估基准日至交割日间风险作业服
务业务资产的报表权益变化实际金额进行调整。
【公告日期】2009-03-26【类别】资产剥离
【简介】2008年11月19日,本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
辽河石油勘探局等六家企业风险作业服务业务资产的议案》,根据该议案,本公司
将通过下属6家分公司签署收购协议,向中国石油集团下属6家企业收购风险作业服
务业务资产。资产收购完成时,本公司将向6家企业支付530,631万元人民币(约60
2,335万港元)的对价。对价数值将按评估基准日至交割日间风险作业服务业务资
产的报表权益变化实际金额进行调整。
【公告日期】2009-08-29【类别】资产剥离
【简介】2009年8月28日,CNPCI和CNPCI签署了合同权益转让协议,本公司通过北
京阿姆河公司向CNPCI收购其在《关于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巴格德雷合同区域产
品分成合同》项下享有的合同权益及其为履行该合同而形成的相关资产和负债,本
次收购完成时,北京阿姆河公司将支付收购对价118,652万美元(约人民币810,663
万元),其中,以现金方式直接向CNPCI支付35,052万美元,承接CNPCI为履行《产
品分成合同》而形成的银行贷款83,600万美元。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