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601456 国联民生 更新日期:2025-08-04◇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8-|100074.1| 2990.97| 3839.98| 34.34| 0.00| 0.03|
| 01 | 3| | | | | |
├────┼────┼────┼────┼────┼────┼────┤
|2025-07-|100923.1| 4631.34| 4823.92| 34.37| 0.20| 0.53|
| 31 | 4| | | | | |
├────┼────┼────┼────┼────┼────┼────┤
|2025-07-|101115.7| 4872.60| 6200.43| 34.70| 0.00| 0.00|
| 30 | 2|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8-02】
国联民生:8月1日获融资买入2990.9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国联民生8月1日获融资买入2990.97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7.61%,当前融资余额10.0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77%,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0129909713.0038399804.001000741296.002025-07-3146313373.0048239221.001009231387.002025-07-3048725990.0062004324.001011157235.002025-07-2961315921.0073297094.001024413909.002025-07-2873402211.0083694731.001036395082.00融券方面,国联民生8月1日融券偿还30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381.87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010.003336.003818730.322025-07-3122440.0059466.003856437.422025-07-300.000.003969805.842025-07-2955776.000.004032267.822025-07-2833727.0091877.003979913.93综上,国联民生当前两融余额10.05亿元,较昨日下滑0.84%,两融余额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01国联民生-8527798.101004560026.322025-07-31国联民生-2039216.421013087824.422025-07-30国联民生-13319135.981015127040.842025-07-29国联民生-11928819.111028446176.822025-07-28国联民生-10329837.341040374995.93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01】
头部公募买入11家券商H股 券商估值重塑进行时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易方达基金7月买入11家券商H股,持股比例升至5%以上
港股券商板块出现罕见一幕。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7月中下旬,易方达基金陆续买入了中信建投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中国银河、招商证券、申万宏源、国联民生、光大证券等11家券商H股股份。此次交易完成后,易方达基金持有上述11家券商H股股份的比例(占已发行的有投票权股份百分比,下同)均提高至5%以上。
对此,有业内人士透露,这并非易方达基金“主动加仓”,而是因为易方达香港证券ETF短期内规模大增,导致被动补券买入了券商H股。
除了券商H股,A股券商板块也获得公募基金加仓。据机构最新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主动、被动型公募基金持有证券板块的市值占比分别为0.39%、8.21%,均呈现环比增长趋势。
申万宏源非银首席分析师罗钻辉表示,上半年券商H 股涨幅明显好于A 股,下半年随着险资及公募投资重心重回A 股,应重视下半年券商A 股的补涨逻辑。
被动增持?
港交所披露易显示,7月22日—7月28日,易方达基金以投资经理的身份陆续买入了11家中资券商H股股份。本轮交易完成后,易方达基金对其中6家券商H股的持股比例升至5%,对3家券商H股的持股比提升至7%,对2家券商H股的持股比例提升至6%。
图片来源:港交所
具体来看,7月24日,易方达基金买入了537.36万股申万宏源H股股份,每股平均价3.5499港元,持有申万宏源H股股份的比例由之前的4.92%增加至5.13%。
同一天,易方达基金还买入了招商证券H股、中信建投证券H股、光大证券H股股份,当日买入股份数目分别为273.5万股、270.6万股、151.08万股。
至此,易方达基金持有招商证券H股股份的比例由原先的4.92%升至5.14%;持有中信建投H股股份的比例由4.93%升至5.14%;持有光大证券H股股份的比例由4.92%升至5.13%。
7月25日,易方达基金以每股平均价21.4451港元的价格买入了714.44万股中金公司H股股份,持股比例提由4.76%升至5.13%。
7月28日,易方达基金以每股平均价17.7515港元的价格买入了广发证券H股股份,买入股份数目为347.1万股,持股比例由之前的4.91%升至5.12%。
另外,7月23日,易方达基金买入了东方证券H股、国联民生H股、中原证券H股(中州证券)股份,持有比例均提高至7.03%。并且,此前的7月11日、7月16日,易方达基金也曾增持过这3家券商H股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7月22日、7月28日,易方达基金还曾同步买入中国银河、华泰证券H股股份。
7月22日,易方达基金买入423.4万股中国银河H股股份,持股比例升至5.09%;7月28日,其又买入942.15万股中国银河H股股份,持有比例升至6.17%。
同时,易方达基金在7月22日增持198.5万股华泰证券H股股份,持股比例升至5.09%;7月28日,易方达基金进一步买入华泰证券H股股份,持股比例升至6.16%。
不难看出,经过本轮增持,易方达基金持有上述11家券商的比例相对平均,要么在5.1%左右,要么在7%左右。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因为此次易方达基金集中买入券商股,并非“主动加仓”,而是因为近期易方达香港证券ETF规模暴增,导致被动补券买入了券商H股。
“当ETF采用现金替代申购机制,且投资者选择现金替代部分或全部成份券时,基金管理人需用收到的现金替代款买入对应成份券,就会发生被动补券。对ETF而言,被动补券可保证其紧密跟踪指数,维持较低的跟踪误差。”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
据计算,截至7月31日,易方达香港证券ETF的规模达到228.76亿元,较6月底的97.03亿元增长了约135%。
这只ETF跟踪的指数为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指数,该指数成分股囊括了上述10家券商。
需要提及的是,按照《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该证券的10%。不过,完全按照有关指数的构成比例进行证券投资的基金品种可以不受上述比例限制。
机构看好A股券商补涨逻辑
香港证券ETF规模大增意味着资金正在加大对券商板块的配置。其实,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加仓A股券商板块的迹象已经显现。
据长江证券统计(基金二季报重仓持股数据),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主动、被动型公募基金持有证券板块的市值占比分别为0.39%、8.21%,分别环比增加了0.16个百分点、0.13个百分点,相较沪深300分别低配6.43个百分点、超配1.39个百分点。
从个股看,主动基金的持仓集中于中信证券(24.7%)、东方财富(18.6%)、华泰证券(16.2%);被动持仓集中于东方财富(44.1%)、中信证券(18.9%)、国泰海通(14.7%)。
港股方面,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主动、被动型基金持有证券板块的市值占比分别为0.06%、0.55%,分别环比增加0.02个百分点、0.14个百分点。从个股来看,主动基金的持仓集中于华泰证券(44.3%)、中金公司(18.7%)、中国银河(16.0%)。
“二季度公募基金主动加仓券商板块,这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券商行业基本面改善、政策红利释放及估值修复的共同认可,背后是业绩高增兑现、监管政策优化以及新增长极打开的三重驱动共振。”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指出。
另一方面,从板块表现看,今年以来,券商H股的表现好于A股。据申万宏源统计,截至7月23日,香港证券指数自年初以来上涨了49.92%,而对应的13家A+H成分股券商,其A股同期涨幅均值仅为4.63%;申万证券指数年内涨幅仅2.05%。
“上半年,外资增持中国资产、机构(险资、公募)青睐投资高股息、低估值的港股,致使券商H 股涨幅明显好于A 股,下半年随着险资及公募在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驱动下投资重心重回A 股、居民存款搬家首选A 股,我们认为要重视下半年券商A 股的补涨逻辑。”申万宏源非银首席分析师罗钻辉表示。
隋东分析,券商板块估值仍处于低位,有望吸引资金流入。建议关注零售优势突出券商,以及海外业务优势突出的头部券商。另外,业务多元发展的头部券商、业绩高增长且估值合理的标的,以及存在并购重组预期的机构,也具有投资潜力。
陈兴文认为,当前券商板块正处于 “估值修复-盈利兑现-战略转型” 三期叠加阶段,板块整体PB仅1.57倍,处于历史中低位,具备较强安全边际;市场活跃度提升带动业绩弹性释放,叠加费用管控改善,盈利能力持续修复;行业正加速向财富管理、资本中介、国际化等方向转型,重塑估值逻辑。
“长期来看,券商作为资本市场核心载体,其战略配置价值日益凸显,可聚焦于头部集中化红利、财富管理渗透提升及国际化布局先发优势等方向的机会,尤其在政策倾斜、并购整合预期及创新业务拓展背景下,具备结构性阿尔法机会。短期波动恰为布局良机,建议通过证ETF产品捕捉板块Beta,把握券商行业在改革红利下的系统性机遇。”陈兴文进一步分析。
【2025-08-01】
国联民生:8月22日将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 8月1日晚间,国联民生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2025年8月22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本次股东大会将审议《关于选举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的议案》。
【2025-08-01】
行业周报|证券指数跌-3.38%, 跑输上证指数2.44%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7月28日-2025年8月1日,上证指数跌0.94%,报3559.95点。创业板指跌0.74%,报2322.63点。深证成指跌1.58%,报10991.32点。证券指数跌-3.38%,跑输上证指数2.44%。
本周机构观点:
**申港证券本周观点**:
每周一谈:
2025年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8%
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365.0亿元,同比下降1.8%。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091.2亿元,同比下降7.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330.4亿元,下降3.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823.1亿元,增长2.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389.7亿元,增长1.7%。1-6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4294.1亿元,同比下降30.3%;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5900.6亿元,增长4.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4170.4亿元,增长3.3%。
市场回顾:
上周(7.21-7.25)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为1.69%,申万二级行业指数证券行业涨跌幅为4.82%。板块内个股全面上涨。
证券板块个股周度表现:
股价涨跌幅前五名为:东吴证券、国信证券、中银证券、东方证券、西部证券。
股价涨跌幅后五名为:信达证券、中信建投、红塔证券、东方财富、国金证券。
本周投资策略:
上周证券行业指数涨幅较大,板块内个股全面上涨,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的周度表现。证券板块内个股强势上扬的表现,或许显示市场做多信心依然较大。从2022年1月以来的估值来看,估值相对合理,我们认为证券板块的高波动性依然需要注意,短期行业指数或仍处于技术上的上升通道。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市场波动风险。
**国元证券本周观点**:
报告要点:
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日益清晰
“十四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在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基础上,系统化提升资本市场功能,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通过投融资两端的协同发力,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增强。
行业收入稳增,头部券商经营优势显著,中小券商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
与“十四五”开年相比,2024年,我国证券行业上市公司规模、收入增长,经营杠杆和ROE下降,呈现出“两升两降”发展态势。竞争格局方面,由于业务结构和服务对象的趋同,目前证券行业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头部券商盈利领先优势较“十四五”开年虽略有缩窄,杠杆水平下降,但仍保持着强势水平,头部效应彰显,证券行业整合逻辑日益清晰,并购重组提速显著;而对于中小型券商,在传统业务的竞争上存在一定弱势,需结合自身区域禀赋、股东资源和业务优势,立足差异化经营策略,探索高质量发展的业务增长点。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证券行业整合提速
“十四五”期间并购政策环境持续宽松,交易显著升温,证券行业并购大势已现。经历了2014-2015年的快速发展和2016年的政策收紧后,“十四五”期间并购政策再次转向宽松,2024年“并购六条”的出台更是标志着本轮宽松周期的加速。证券行业并购重组大势已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纳入金融强国建设框架,新“国九条”明确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2025年以来,已有多家券商合并案例,预计“十五五”期间,头部券商将加速整合,打造综合型一流投行,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母级”券商。
证券行业竞争格局重塑中,各板块表现分化,AI持续赋能
1)重资产业务占比增幅显著,投资杠杆驱动扩表。与“十四五”开年相比,上市券商重资产业务营收占比整体增幅显著,2024年,头部券商重资产业务营收占比均值已超过50%,其中,投资收益成为推动头部券商重资产业务营收的主力。
2)IPO业务持续承压,“股债跷跷板”趋势再现。受市场环境影响,“十四五”期间,A股IPO数量和金额均呈现断崖式下跌。多家头部券商均提出深化现代投行转型。预计“十五五”期间,投行业务将按照“五篇大文章”指引,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产业链撮合等创新模式,深度参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3)传统经纪业务占比下滑,向买方投顾模式加速转型。随着市场对专业投顾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对券商财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券商经纪业务盈利模式的转型和人才体系建设的升维。
4)金融科技发展有望全面提升证券行业服务质效。金融科技赋能证券行业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是AI大模型驱动业务生态智能化升级;二是跨领域技术融合催生新服务模式;三是机制创新与组织变革加速科技业务深度融合。
5)资管业务规模收入双承压,集合反超单一规模;国际业务收入占比增加,全球服务能力持续升级;研究业务谋求转型,深化产业研究与资产配置。
风险提示
经济增长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景气度下降;监管政策调整;市场极端波动。
行业新闻摘要:
1:香港《稳定币条例》今日正式生效,规定发行法币稳定币必须持牌。
2:散户贪婪高涨,聪明钱削减美股多头仓位,市场情绪出现分化。
3:26家上市券商发布业绩预告,部分券商预计业绩将实现十倍增长。
4:非银金融行业观察显示,券商资管规模突破5.52万亿元,量化基金面临限购。
5:券商私募资管规模达5.52万亿元,固收类产品占比超八成。
6:深市公司中期分红已超百亿元,分红成为新的市场趋势。
7:国内商品市场全线重挫,重磅会议不及预期导致市场情绪快速降温。
8:央行透露6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87939.5亿元,市场活动频繁。
9:债市稳住股市虹吸“逆风局”,理财赎回未现“负反馈”。
10:券商上半年“成绩单”亮眼,整体业绩向好,未来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龙头公司动态:
1、国泰海通:1)AI赋能服务新范式,共筑财富新生态,国泰海通首届818理财节启幕。
2、中信建投:1)中信建投证券:董事会选举朱永为第三届董事会副董事长。2)中信建投证券:朱永获提名为非执行董事候选人。3)中信建投增补朱永为非执行董事并选举为副董事长。4)易方达基金增持中信建投证券270.6万股 每股作价约13.36港元。
3、华泰证券:1)华泰证券完成发行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第五期)。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7-150.08%-0.42%2025-07-16-0.08%-0.03%2025-07-170.10%0.37%2025-07-18-0.41%0.50%2025-07-210.83%0.72%2025-07-22-0.45%0.62%2025-07-230.50%0.01%2025-07-242.30%0.65%2025-07-250.26%-0.33%2025-07-280.29%0.12%2025-07-290.03%0.33%2025-07-30-1.54%0.17%2025-07-31-1.04%-1.18%2025-08-01-0.20%-0.37%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53.142023-12-2959.68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中信证券-3.20%4.97%52.40%东方财富-3.42%1.27%112.18%国泰海通-1.14%5.21%41.50%中信建投-2.87%6.02%30.79%华泰证券-0.25%11.52%56.22%中国银河-4.82%0.63%55.64%招商证券-3.11%4.20%23.20%广发证券-2.96%15.74%60.90%中金公司-3.50%1.96%18.84%国信证券-5.47%16.04%55.31%申万宏源-3.13%5.61%15.65%东方证券-4.04%15.77%33.89%光大证券-4.71%1.24%19.51%方正证券-4.04%3.19%6.43%国联民生-3.89%7.96%9.79%兴业证券-4.86%4.53%21.43%首创证券-2.93%0.40%-4.45%信达证券-4.75%-4.02%13.50%浙商证券-2.74%4.42%-0.70%天风证券0.00%3.75%96.06%
行业相关的ETF有浦银安盛中证证券公司30ETF(516730)、证券ETF东财(159692)、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12000)、易方达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12570)、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12880)、南方中证全指证券ETF(512900)
【2025-08-01】
26家上市券商发布业绩预告:国联民生、华西证券十倍增长
【出处】南方都市报
作为半年报业绩的首个披露月,自步入7月以来,已有26家上市券商(仅统计直接券商股)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既包括行业头部的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也有来自行业中下游的券商。
作为“牛市旗手”,多数券商在上半年业绩“预喜”,华西证券预计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025.19%~1353.90%,国联民生则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长1183%,均实现十倍增长。
有机构研报表示,交易活跃、监管优化与供给侧改革共振,使得板块长期成长性及投资价值凸显;也有机构强调道,券商股将出现估值与盈利双击。
26家上市券商发布预告
华西证券、国联民生增长强劲
南都·湾财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6家上市券商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从披露情况来看,这26家券商的归母净利润均表现良好,普遍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有券商成功“扭亏为盈”,更有券商实现十倍增长。
从净利润的绝对值角度来看,在中信证券未公布预告的情况下,国泰海通证券的净利润表现一枝独秀。其预计净利润位于152.83亿元-159.57亿元之间,远远超过第二名的中国银河证券,甚至是后者的两倍以上。
在国泰海通证券之后,上半年净利润预计超过40亿的券商还有4家,分别为中国银河、国信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其中,中国银河的净利润上限有望逼近70亿元。
从净利润增长的角度来看,华西证券与国联民生可谓“大出风头”。
华西证券预计上半年盈利4.45亿元-5.75亿元,同比涨幅达1025.19%-1353.90%;国联民生的公告则显示,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人民币11.2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人民币10.41亿元,同比增长1183%左右。上述两家券商均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十倍增长。
此外,在上述两家券商外,锦龙股份与天风证券亦表现不俗,两者都实现了“扭亏为盈”,扭转了业绩的不利局面。
从结果上看,多数发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券商实现了超过50%的归母净利润增长。方正证券则在研报中预计全部上市券商业绩情况。方正证券表示,券商板块((44家上市券商小计))2025年上半年主营收入同比增幅为27.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为60.8%;剔除国泰海通吸收合并负商誉影响后,上半年券商板块归母净利润增幅为48.0%。
从已经发布业绩预告的26家券商来看,归母净利润总量第一的是国泰海通证券,归母净利润增长第一的是国联民生证券,两者都是券商重组的受益者。
国联民生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有序推进与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合工作,并将其纳入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公司证券投资、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条线实现显著增长,同时由于上年同期比较基数较小,本期经营业绩同比大幅提升。”
除却重组整合的券商外,其余券商多将业绩增长归因为各项业务的增长。从各家券商的表态来看,券商业绩的增长是多方面的复苏。
中信建投表示,报告期内,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营业务、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加较多。此外,华安证券表示,公司经营发展表现出较强韧性,其中投资收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在报告期内有较大增幅,带动公司经营业绩同比提升;国元证券则表示,财富信用和自营证券投资等业务收入实现较好增长。
机构:券商股估值与盈利双击
对于券商业绩“预喜”,市场或许早有预期。近来,券商板块作为“牛市旗手”强势领涨,数据显示,证券精选指数自步入5月份以后开始快速攀升,更是在7月预告期实现一波“七连阳”与“六连阳”。
对于券商板块缘何表现强劲这个问题,中金公司认为交易活跃、监管优化与供给侧改革共振,使得板块长期成长性及投资价值凸显。
中金公司从短、中、长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短期维度,交易放量、指数向好或提振券商轻资本业务规模与重资本业务收益率,驱动盈利预期上修与估值抬升;中期视角,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下,监管持续优化有望打开业务空间、抬升行业ROE中枢,譬如近期科创板"1+6"改革[2]稳步落地为投行添增量,资本市场开放持续深化拓宽跨境业务路径,互换便利等机制助力券商增配权益、提升杠杆效率等;长期来看,以一流投行建设及《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为代表的政策引导下,行业供给侧改革有望稳步推进,优质头部券商与特色化中小机构长期优势凸显、市场份额提升下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有望持续提升。
国信证券则认为券商减员增效有所作用。国信证券表示,证券行业业绩驱动力持续改善,一方面随着增量资金入市,市场交易量改善、两融持续扩张、另一方面,券商行业减员增效等一系列安排有利于减少行业成本收入比,带动行业留存现金流提升,增加投资者长期回报,这对行业盈利模式将有长期改善,两者叠加带动券商股估值与盈利双击。
平安证券看来,稳定币概念对券商板块有催化作用。平安证券表示,市场活跃度维持高位,市场成交额回升,主要市场指数频创阶段新高,直接点燃市场对券商板块的热情。此外,近期稳定币概念对证券板块也有一定催化,国泰君安国际正式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将其现有证券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及相关意见服务的综合牌照,成为首家获此全方位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资格的香港中资券商,驱动资金对券商、多元金融等细分板块的追捧。
【2025-08-01】
热烈祝贺“25联投09”“25驻投05”成功发行!
【出处】经济观察网
近日,由国联民生证券子公司民生证券担任主承销商的“25联投09”“25驻投05”发行成功?
∑渲校?5联投09”采取簿记发行,发行总规模10亿元,发行期限为5年期,票面利率2.65%,全场认购倍数2.98。发行人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湖北省成立最早的省政府直属国有大型控股公司,主体信用等级AAA,业务板块涵盖工程建设、城市更新、产业园区、产业供应链服务、产业金融等领域。
“25驻投05”采取簿记发行,发行规模3.2亿元,5年期,票面利率2.77%,全场认购倍数4.375倍。发行人驻马店市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信用等级AA+,其作为国有企业,主要开展投融资,城乡重大项目建设、运营和产权管理等业务。
民生证券始终以专业、务实的态度深度融入实体经济建设,与各地发行人携手共进,建立了稳固且深厚的合作关系,在项目发行工作中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努力为发行人创造低成本、便利、高效的融资环境,为企业引入资金活水,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未来,国联民生证券将继续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主线,深耕重点地区和企业,促进产融结合,以丰富的发行经验和强大的债券销售定价能力为企业融资保驾护航,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5-08-01】
国联民生证券与基石资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出处】经济观察网
7月29日,国联民生证券与基石资本在无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联集团总裁、国联民生证券党委书记顾伟、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出席签约仪式。国联民生证券执行副总裁汪锦岭、基石资本合伙人黄锡成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由国联民生证券副总裁徐春主持。
签约仪式上,国联集团总裁、国联民生党委书记顾伟对基石资本张维董事长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系统介绍了国联民生证券的发展历程。他希望双方能以此次签约为契机,立足彼此优势领域,有机链接业务资源,探索建立“基金+证券”协同赋能模式,旨在增强产业项目招商横向辐射能力及扶持本地企业纵深发展能力。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表示,希望此次签约后,双方能够共同打造涵盖基金投资、资产管理、投研财顾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生态圈,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同时,共同塑造行业竞争优势。
国联民生证券相关职能部门、子公司以及基石资本相关业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共同参加了此次签约仪式。
【2025-08-01】
国联民生:7月31日获融资买入4631.34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国联民生7月31日获融资买入4631.34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7.59%,当前融资余额10.0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76%,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3146313373.0048239221.001009231387.002025-07-3048725990.0062004324.001011157235.002025-07-2961315921.0073297094.001024413909.002025-07-2873402211.0083694731.001036395082.002025-07-2572958727.00112546431.001046687602.00融券方面,国联民生7月31日融券偿还5300股,融券卖出2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24万元,融券余额385.64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3122440.0059466.003856437.422025-07-300.000.003969805.842025-07-2955776.000.004032267.822025-07-2833727.0091877.003979913.932025-07-250.0026611.004017231.27综上,国联民生当前两融余额10.13亿元,较昨日下滑0.20%,两融余额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31国联民生-2039216.421013087824.422025-07-30国联民生-13319135.981015127040.842025-07-29国联民生-11928819.111028446176.822025-07-28国联民生-10329837.341040374995.932025-07-25国联民生-39638780.771050704833.27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31】
国联民生:7月30日获融资买入4872.6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国联民生7月30日获融资买入4872.60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1.38%,当前融资余额10.1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70%,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3048725990.0062004324.001011157235.002025-07-2961315921.0073297094.001024413909.002025-07-2873402211.0083694731.001036395082.002025-07-2572958727.00112546431.001046687602.002025-07-24123110019.00129129988.001086275306.00融券方面,国联民生7月30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396.98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300.000.003969805.842025-07-2955776.000.004032267.822025-07-2833727.0091877.003979913.932025-07-250.0026611.004017231.272025-07-2420952.00406236.004068308.04综上,国联民生当前两融余额10.15亿元,较昨日下滑1.30%,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30国联民生-13319135.981015127040.842025-07-29国联民生-11928819.111028446176.822025-07-28国联民生-10329837.341040374995.932025-07-25国联民生-39638780.771050704833.272025-07-24国联民生-6321078.581090343614.04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31】
一个月内规模暴增超百亿!7家券商H股,被这家公募巨头集中买入
【出处】证券时报网
港股券商正在遭遇公募机构“扫货”。
7月28日和29日,港交所披露,7家券商H股遭遇公募巨头易方达基金的买入,这7家券商既有头部券商中信建投证券、招商证券等,也有光大证券、中原证券等中型券商,持有H股比例均严格控制在5%至7%。
“上述券商H股属于被动买入,易方达基金管理的香港证券ETF申购补券买入了券商H股超过5%,港交所按照规则自动披露。”相关知情渠道方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不过,这些持股比例仍是H股部分超过5%,总股本尚未到5%的举牌线。
数据显示,在港股交投活跃之下,易方达基金管理的香港证券ETF规模在最新一个月内就实现了翻倍,自6月30日的97亿元增加至7月29日的230亿元,一个月内规模增加了133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这种现象是被动资金配置与行业景气回升共振的结果,证券行业中期业绩亮眼和H股的低估值也提供了更高的安全边际和股息回报,吸引资金配置。
7家券商H股被易方达集中买入
7月28日和7月29日,港交所集中披露多家上市公司股东变动情况,其中,涉及多家H股券商,这些券商均被一家公募基金——易方达买入。
7月28日,港交所集中披露,易方达基金买入了东方证券H股、国联民生证券H股和中原证券H股3家。
具体如下:
易方达基金于7月23日买入东方证券H股157.76万股,买入价格7.57港元/股至7.61港元/股,在买入之后,易方达基金持有东方证券H股比例从6.87%升至7.03%。
易方达基金于7月23日买入国联民生证券H股67.95万股,买入价格6.02港元/股至6.06港元/股,在买入之后,易方达基金持有国联民生证券H股比例从6.88%升至7.03%。
易方达基金于7月23日买入中原证券H股183.6万股,买入价格2.81港元/股至2.83港元/股,在买入之后,易方达基金持有中原证券H股比例从6.87%升至7.03%。
紧接着,7月29日,港交所披露,易方达基金买入了申万宏源集团H股、招商证券H股、光大证券H股和中信建投证券H股4家。具体如下:
易方达基金于7月24日买入申万宏源集团H股537.36万股,买入价3.55港元/股至3.56港元/股,在买入之后,易方达基金持有申万宏源集团H股比例从4.92%升至5.13%。
易方达基金于7月24日买入招商证券H股273.5万股,买入价16.99港元/股至17港元/股,在买入之后,易方达基金持有招商证券H股比例从4.92%升至5.14%。
易方达基金于7月24日买入光大证券H股151万股,买入价10.99港元/股至11.08港元/股,在买入之后,易方达基金持有光大证券H股比例从4.92%升至5.13%。
易方达基金于7月24日买入中信建投证券H股270.6万股,买入价13.36港元/股至13.46港元/股,在买入之后,易方达基金持有中信建投证券H股比例从4.92%升至5.14%。
综合来看,易方达基金买入的上述7家券商H股,持有的上述券商H股比例整齐划一严格控制在5%—7%左右。
券商中国记者采访相关渠道方了解到,这些H股券商并非易方达基金“主动买入”,而是其管理的香港证券ETF基金规模大增,被动补券买入H股券商,不过,所持H股券商比例超过5%,但是总股本尚未达到5%举牌线。
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管理的香港证券ETF(513090)主要追踪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指数,从证券投资主题的角度反映了在香港上市证券的表现,6月30日该基金规模显示为97亿元,而截至7月29日,该基金规模已经增加至230.29亿元,即实现了一个月内规模翻倍,创成立以来新高。
券商中期业绩亮眼
易方达基金集中“扫货”券商H股,受到市场关注。而券商自身中期业绩在上市公司阵营中表现亮眼。
截至目前,从已公布的30家上市券商或上市券商股上半年业绩来看,业绩全线上涨(含扭亏),其中,28家券商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50%,天风证券和锦龙股份2家扭亏为盈,近半数公司业绩翻番,部分基数较低的券商如华西证券净利预增超10倍。
山西证券分析师李明阳等在研报中分析,上半年二级市场成交活跃度明显提升,股票市场回暖,同时股权融资发行规模有所提升,并购持续活跃,证券公司各项业务均有所受益,业绩预告指出业绩增长主要原因为上半年投资交易、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的增长。
同时,上述分析师认为,受益于稳定币、虚拟资产等发展,头部券商积极推动香港1/4/9号牌升级,券商将拓展新的蓝海,支撑业绩及估值提升。
与此同时,业界分析人士认为,券商H股较A股普遍存在折价现象,例如,国联民生证券A/H溢价近100%,光大证券A/H溢价超过80%,申万宏源集团和中原证券A/H溢价均超70%,H股的低估值提供了更高的安全边际和股息回报,吸引更多资金的配置。
华创证券分析指出,取剔除指数型基金后的其他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持仓数据,证券、多元金融持仓数据均环比上升。受益于市场情绪修复及虚拟资产相关政策催化,今年第二季度证券板块持仓环比边际提升,但多数增配资金流向头部券商,板块整体仍严重欠配。目前多家上市券商披露中报业绩预告,表现超预期,当下板块估值仍处低位。
【2025-07-30】
国联民生:公司证券投资、财富管理等业务条线实现显著增长,同时由于上年同期比较基数较小,本期经营业绩同比大幅提升,预计公司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人民币11.29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30日讯,有投资者向国联民生提问, 并购了民生证券以后,无论业绩、股价表现都是券商倒数第一,请问管理层,这样的情况有说法嘛?会好转嘛?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已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在报告期内主动把握市场机遇,积极探索科技、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协同赋能”和“内生增长”为主线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有序推进与民生证券的整合工作,并将其纳入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公司证券投资、财富管理等业务条线实现显著增长,同时由于上年同期比较基数较小,本期经营业绩同比大幅提升,预计公司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人民币11.29亿元,具体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敬请注意投资风险。感谢您的关注。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30】
国联民生:公司的主要业务和分支机构在境内并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国联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30日讯,有投资者向国联民生提问, “请问贵公司在欧盟国家是否有销售收入?主要涉及哪些国家?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是多少?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的主要业务和分支机构在境内,并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国联证券(香港)有限公司,通过其下设的子公司从事境外证券业务。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30】
中资券商股午后快速走低 多股跌幅超3% 机构称券商AH溢价率已经显著收窄
【出处】智通财经
中资券商股午后快速走低,截至发稿,光大证券(06178)跌3.57%,报10.8港元;招商证券(06099)跌3.41%,报17港元;国联民生(01456)跌3.32%,报6.11港元;中信建投证券(06066)跌2.26%,报12.98港元。
消息面上,A股上市公司进入业绩预告密集披露期。交银国际指出,从公布业绩预告的券商来看,二季度业绩仍保持强劲增长,增速超我们预期。目前已有24家A股上市券商公布中报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区间在65%-80%(扣除国泰海通合并产生的负商誉),平均增长72%;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增长13%。
申万宏源此前指出,香港证券指数年初至今上涨49.92%,而对应的13家A+H成分股券商A股同期涨幅均值仅4.63%。券商AH溢价率已经显著收窄:根据恒生沪深港通AH溢价指数,当前全市场AH溢价率已经下行至125%以下,而券商板块AH溢价率收窄更甚。该行认为外资增持中国资产、机构(险资、公募)青睐投资高股息、低估值的港股,致使券商H股涨幅明显好于A股。重视下半年券商A股的补涨逻辑。
【2025-07-30】
国联民生:7月29日获融资买入6131.59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国联民生7月29日获融资买入6131.59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9.42%,当前融资余额10.2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69%,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961315921.0073297094.001024413909.002025-07-2873402211.0083694731.001036395082.002025-07-2572958727.00112546431.001046687602.002025-07-24123110019.00129129988.001086275306.002025-07-23146950792.00131407238.001092295275.00融券方面,国联民生7月29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48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5.5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403.23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955776.000.004032267.822025-07-2833727.0091877.003979913.932025-07-250.0026611.004017231.272025-07-2420952.00406236.004068308.042025-07-2390218.0025124.004369417.62综上,国联民生当前两融余额10.28亿元,较昨日下滑1.1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9国联民生-11928819.111028446176.822025-07-28国联民生-10329837.341040374995.932025-07-25国联民生-39638780.771050704833.272025-07-24国联民生-6321078.581090343614.042025-07-23国联民生15635031.771096664692.62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30】
券商出海提速 国际业务成必争之地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林倩
近日,首创证券宣布拟赴港上市,有望成为第14家“A+H”股上市券商。随着港股市场融资热度持续攀升、券商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券商加码布局在港业务,包括赴港上市、设立或增资香港子公司。
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机构人士看来,券商赴港上市既可为其提供国际化融资平台、增强资本实力以支撑跨境业务,又可显著提升品牌国际认可度、吸引海外机构客户。未来,券商国际业务增长趋势明显,成为必争之地。
有望迎来第14家“A+H”股上市券商
香港市场融资机制成熟、投资者结构国际化,长期以来是内地金融机构拓展海外布局的重要阵地。
近日,首创证券公告称,为进一步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整合国际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港股融资不仅是资本补强的工具,也是业务外溢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提升的路径。”东海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陶圣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通过港股融资,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元资本注入借鉴国际经验,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增强实力,并拓宽业务能力边界,实现资本补强;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动国际化战略落地和品牌影响力提升,进而提高公司市场认可度和估值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记者发稿时,在AH两地上市的券商共有13家,分别是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海通、广发证券、华泰证券、中国银河、招商证券、光大证券、东方证券、中原证券、国联民生、中信建投、申万宏源。
2019年4月,申万宏源完成港股上市,此后暂无新增内地券商赴港上市,首创证券有望成为第14家“A+H”股上市券商。
陶圣禹表示,券商赴港上市,除了有资本和品牌方面的加持,严格的港股合规要求还倒逼券商完善跨境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人才专业化水平,将为国际业务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加码布局在港业务
在香港设立子公司也是券商加速出海的重要途径之一。据记者统计,截至7月29日,已有逾30家内地券商在香港设有子公司。
2025年1月,广发证券公告称已向全资子公司广发香港公司增资21.37亿港元,实缴资本增至103.37亿港元;6月,西部证券公告称,拟出资等值10亿元设立全资香港子公司,从事监管机构允许开展的相关业务;7月,东吴证券在其最新的定增公告中表示,定增募资的其中一个投向就是增加对境外子公司的投入。
东吴证券表示,通过向子公司东吴香港增资,有助于提升其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打造境内外财富管理服务新生态,提升公司的国际品牌影响力,为资本市场开放和境内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助力。
从增资用途来看,内地券商增资香港子公司的主要目的是补充跨境业务资本金、扩大投行业务及衍生品规模。2024年,中信证券完成对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增资约9.16亿美元;兴业证券完成向子公司兴证香港金控增资10亿港元;方正证券完成向子公司方正香港金控增资5000万元。2023年,中国银河完成向子公司银河国际增资16亿港元。
香港市场作为内地券商出海的桥头堡,吸引了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等头部券商较早深度布局。近来,一些中小券商也尝试在中国香港开拓国际业务。
陶圣禹表示,券商对香港市场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已呈现出三个明显趋势:一是增资节奏加快,多家券商对香港子公司注入新一轮资本;二是业务维度更广,不再仅局限于IPO、债券发行等传统业务,而是转向全链条服务,包括跨境FOF、ETF互通的结构化产品;三是金融科技与合规基础建设同步推进,不少券商开始探索链上清算、KYC优化、投研系统国际化等路径,为后续服务外资与全球客户做储备。
“以上趋势反映出国内券商正逐步构建境内外双轮驱动的服务体系,尤其是在港股市场活跃度提升、国际资本结构多元化增强的趋势下,券商在香港市场的布局更具必要性和前瞻性。”陶圣禹表示。
国际业务增长趋势明显
增资在港子公司或赴港上市真能带动国际业务突飞猛进吗?国际业务能给券商业绩带来切实的增量吗?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券商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虽然较低,但增长趋势明显,有望成为券商业绩突围的重要一环。
以头部券商中信证券为例,公告显示,2024年中信证券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2.6亿美元、净利润5.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1%和116%,创历史最好水平。
截至目前,2025年上半年券商国际业务的相关业绩还未可知。不过,近期多家券商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其中山西证券就提及国际业务在上半年实现增长。
“国际业务成为券商兵家必争之地。”申万宏源非银首席分析师罗钻辉表示,在传统经纪业务佣金率持续下行、境内资管及投行阶段性承压的背景下,券商国际业务已成为突围的关键赛道,2024年券商国际业务收入普遍实现高速增长,业绩贡献比重上升。
陶圣禹表示,目前来看,国际业务收入在多数券商中的占比仍偏低,但增长趋势非常明确。未来三到五年,头部机构在离岸人民币定价、数字资产标准等领域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强,为收入结构优化提供长期支撑。
【2025-07-29】
国联民生2024年全年每10股派0.560元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8月4日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财经讯 国联民生发布公告,公司2024年全年权益分配实施方案内容如下:以总股本523795.28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56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2.93亿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73.81%,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8月4日,除权除息日为8月5日。据国联民生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称,公司营业收入26.83亿元,同比下降-9.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7亿元,同比下降-40.80%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14元,去年同期为0.24元。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信用交易业务及证券投资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信用交易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证券投资业务、资产管理与及投资业务。(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7-29】
国联民生:拟于8月5日进行现金红利发放,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6元
【出处】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郝彦)7月29日,国联民生证券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告表示,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56.81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6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18亿元(含税)。其中A股普通股股份数为52.38亿股,本次派发A股股东现金红利2.93亿元(含税),现金红利发放日在8月5日。
【2025-07-29】
易方达基金增持国联民生67.95万股 每股作价约6.02港元
【出处】智通财经
香港联交所最新数据显示,7月23日,易方达基金增持国联民生(01456)67.95万股,每股作价6.0155港元,总金额约为408.75万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为3113.75万股,持股比例为7.03%。
【2025-07-29】
国联民生:7月28日获融资买入7340.22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7.19%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国联民生7月28日获融资买入7340.22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7.19%,当前融资余额10.3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73%,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873402211.0083694731.001036395082.002025-07-2572958727.00112546431.001046687602.002025-07-24123110019.00129129988.001086275306.002025-07-23146950792.00131407238.001092295275.002025-07-2267159810.0077431380.001076751721.00融券方面,国联民生7月28日融券偿还7900股,融券卖出29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37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1%,融券余额397.99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833727.0091877.003979913.932025-07-250.0026611.004017231.272025-07-2420952.00406236.004068308.042025-07-2390218.0025124.004369417.622025-07-2222700.005675.004277939.85综上,国联民生当前两融余额10.40亿元,较昨日下滑0.9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8国联民生-10329837.341040374995.932025-07-25国联民生-39638780.771050704833.272025-07-24国联民生-6321078.581090343614.042025-07-23国联民生15635031.771096664692.622025-07-22国联民生-10262053.221081029660.85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8】
业绩大幅预增 券商股或迎多方利好共振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7月28日电,近日,至少有28家上市券商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纷纷报喜,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绝大多数超过了50%,其中也不乏预增超过100%的大型券商,如申万宏源、国泰海通等,国联民生、华西证券甚至预增超过10倍。总体来看,上市券商业绩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抓住市场带来的机遇。
多家券商非银研究团队认为,券商股目前的估值水平还有空间,主要依据包括:一是基本面支撑。二是资金面支撑。三是政策面支撑。四是估值还不算太高。不过值得关注的是,短期板块受市场追捧热度过高,可能会遭遇资金获利了解带来的调整,投资者需注意风险。
【2025-07-26】
国联民生:7月25日获融资买入7295.8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国联民生7月25日获融资买入7295.87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6.51%,当前融资余额10.4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79%,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572958727.00112546431.001046687602.002025-07-24123110019.00129129988.001086275306.002025-07-23146950792.00131407238.001092295275.002025-07-2267159810.0077431380.001076751721.002025-07-2178707639.0072423269.001087023291.00融券方面,国联民生7月25日融券偿还230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401.72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50.0026611.004017231.272025-07-2420952.00406236.004068308.042025-07-2390218.0025124.004369417.622025-07-2222700.005675.004277939.852025-07-210.000.004268423.07综上,国联民生当前两融余额10.51亿元,较昨日下滑3.6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5国联民生-39638780.771050704833.272025-07-24国联民生-6321078.581090343614.042025-07-23国联民生15635031.771096664692.622025-07-22国联民生-10262053.221081029660.852025-07-21国联民生6325665.211091291714.07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6】
多家券商因股权变更、并购重组更名
【出处】证券日报
今年以来,多家券商纷纷进行更名。例如,瑞信证券更名为北京证券,宏信证券更名为天府证券,国泰君安更名为国泰海通,国联证券更名为国联民生等。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上述券商更名的主要原因包括股权结构的重大调整以及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
7月23日,瑞信证券正式更名为北京证券,其在股权变更完成后正式转变为国资控股券商,并展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去年6月份,方正证券将持有的瑞信证券49%股权转让给北京国资公司,瑞银也将持有的瑞信证券36.01%股权转让给北京国资公司。今年3月份,中国证监会核准北京国资公司成为瑞信证券的主要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券商因股权结构变更、地方国资入主而选择更名的情况并非个例。5月29日,宏信证券正式更名为天府证券。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目前共有12家股东,第一大股东为四川信托,持股60.38%。去年9月份,四川信托破产重整完成后,蜀道集团成为其控股股东。至此,该券商的全部股东均变为四川省省属或地方国有企业。
“在当前证券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国资股东的加持能够在公司治理、资本实力提升、业务拓展等多方面为券商赋能。”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郑志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资本层面来看,国资股东能够通过增资等方式为券商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助力其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升抗风险能力。在业务拓展方面,券商可依托国资背景股东的资源优势,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开拓新客户、挖掘业务增长点,尤其是对于中小券商而言,可依托国资股东的区位与资源禀赋,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除了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外,并购重组也是券商更名的重要原因。当前,证券行业并购重组持续推进,多家券商在合并完成后均选择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
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合并,堪称证券行业并购重组中的“重磅”案例。4月3日,国泰海通宣布,公司正式完成公司名称、注册资本等事项的变更登记手续,公司中文名称由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4月11日,公司A股证券简称由国泰君安变更为国泰海通。
年内另一家完成并购重组后更名的券商为国联民生。国联民生表示,基于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同时使公司名称更为全面、准确地反映公司基本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2月7日,公司正式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公司名称由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月14日,公司A股证券简称由国联证券变更为国联民生。
日前,证券行业还有多起并购重组正在推进中,包括国信证券与万和证券、浙商证券与国都证券、西部证券与国融证券等。
在招商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郑积沙团队看来,并购重组仍是证券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未来,业内的并购重组或将围绕券商解决同业竞争、区域金融资源整合、国资央企聚焦主业剥离金融资产等主线展开。
“展望未来,在政策引导叠加内生驱动背景下,行业内的并购重组可能会增多,资源整合或成为券商快速提升规模与综合实力的重要方式。”东吴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孙婷表示,大型券商有望通过并购进一步补齐短板,巩固优势;中小券商有望通过并购“弯道超车”,实现规模效应和业务互补。
【2025-07-25】
券商忙着更名,背后有何深意
【出处】大河财立方【作者】王磊彬
大河财立方记者 王磊彬
7月23日晚间,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已完成股权变动的工商变更登记,并正式更名为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而就在近两个月前,位于四川的宏信证券也正式更名为天府证券。
据大河财立方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已有国投证券、华源证券、天府证券、国泰海通证券、国联民生证券等10余家券商更名。
券商为何热衷于更名?换了“招牌”之后的券商有哪些变化?
△2022年以来更名的部分券商名单
现象:2022年以来有10余家券商更名
7月23日,方正证券的一则公告,为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的历史画上句号。
这家拥有17年发展历史,曾承载外资投行本土化期待的合资券商,正式完成股权变更工商登记,更名为北京证券,标志着其从外资控股券商彻底转型为国资主导的金融机构。
去年6月,北京国资公司与瑞银集团、方正证券达成三方协议,以合计约15.35亿元人民币收购瑞信证券85.01%股权,其中瑞银集团转让36.01%、方正证券转让49%。
此次交易完成后,北京国资公司成为瑞信证券的控股股东,方正证券不再持有瑞信证券任何股权,而瑞银集团则保留14.99%股权,最终促成了此次更名。
5月29日,位于四川省的宏信证券正式更名为天府证券,其之前的名称为和兴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伴随着宏信证券的更名,其企业性质也由民营券商“变身”为地方国资券商,其实际控制人是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瑞信证券、宏信证券更名,只是中国证券业发展的缩影。
据大河财立方记者统计,自2022年开始,已有金融街证券、麦高证券、高盛(中国)证券、国新证券、诚通证券、国投证券、华源证券、天府证券、国泰海通证券、国联民生证券等10余家券商更名。
原因:控股股东变更、合并重组等
据记者统计,券商更名的原因多是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品牌升级、战略调整等。
以天府证券为例,该券商更名前有12家股东,其中,四川信托持有60.38%的股权,为控股股东。2024年4月,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已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四川信托依法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今年3月,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裁定终结四川信托重整程序,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天府春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国有资本入主四川信托。宏信证券的实际控制人也发生变化。
记者注意到,在四川证监局1月2日对宏信证券出具的警示函里,宏信证券存在五个问题:第一,投行内控体系和制度不健全;第二,投行项目利益冲突审查流程不完善;第三,质控部门对投行项目尽调底稿把关不严;第四,对投行内核部门的意见跟踪落实不到位;第五,投行项目材料及反馈意见报送的内控流程不规范。
由此,新控股股东为了改变宏信证券形象、开拓新业务而对其改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除了控股股东变化推动券商更名之外,还有合并重组引起的更名。
2024年9月,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同步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开启合并重组。今年4月11日,两者合并重组后的新名称——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公布。国泰海通证券A股证券简称由“国泰君安”也变更为“国泰海通”。
与国泰海通证券情况类似的还有国联民生证券。今年2月7日,国联证券吸收合并民生证券,吸收合并后证券名字变更为“国联民生证券”。
此外,安信证券更名为国投证券,强化与股东国投集团的产融协同;华菁证券更名为华兴证券,借助股东华兴资本的新经济投行品牌优势。
对于多家券商更名,国内某知名证券研究机构负责人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券商更名潮的背后,本质上是行业格局优化、资本运作深化与战略升级的综合映射。
变化:多数券商更名后身价、业绩倍增
河南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郭兴方表示,券商更名并非简单的“换招牌”,而是资本结构、战略定位或控股股东变更,其背后往往伴随着资源整合与能力重构,进而推动业绩增长。
据Wind数据,更名的10家券商中,有9家券商2024年净利润大幅增长,尤其是国联民生证券、麦高证券和国泰海通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超100%。其中,麦高证券净利润增幅高达1095.03%。仅有国新证券一家券商净利润下滑33.98%。
2023年1月12日,A股上市公司指南针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网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网信证券)为适应经营发展需求,更名为麦高证券。
据了解,指南针于2022年7月获得网信证券100%股权。收购网信证券的股权后,指南针就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高管团队进行了大调整,多项经营指标好转,结束了此前连续4年的净亏损局面。
国联民生证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高达800.98%,净利润同比增长率高达1183%,主要得益于民生证券的业务整合和协同效应的释放。国泰海通证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也达377.57%,主要由于海通证券的吸收合并带来的规模效应。
不仅如此,多数券商改名换姓之后,身价因控股股东而大增。
2021年底,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收购新时代证券98.24%股权。2022年6月,新时代证券更名为诚通证券,晋级为央企背景券商。
2022年7月底,华融证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公司名称由“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新旗下国新资本取代中国华融成为新晋股东,同样也是大央企。
分析:应客观看待更名的利与弊
尽管部分券商通过更换控股股东、更名等实现了综合资本实力提升、优化了渠道和品牌,提高了运营效率,但也要看到背后存在的问题。
郭兴方表示,券商更名虽能带来协同效应,但涉及股权结构调整、文化融合、品牌信任重建等复杂问题,尤其当存在外资股东时,挑战更为突出。
比如,瑞银集团尚持有北京证券14.99%的股权,可能会由于经营理念的不同产生隐性摩擦。还有可能由于风险偏好、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等问题影响发展。
在投资者认可度方面,部分投资者可能对新控股股东的业务能力抱有怀疑态度,进而导致原有核心客户流失。
此外,更名往往伴随着业务整合、人员调整和系统迁移,这些过程需要大量资源和时间。例如,国泰海通证券在2025年8月22日完成与海通证券的业务迁移,涉及客户数据、结算编码等多方面的调整。
一些券商在更名初期可能面临业绩波动,尤其是当整合尚未全部完成时。例如,国新证券在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3.98%,可能与其业务整合过程中资源调配和市场适应有关。
“总体而言,多数券商更名后业绩增长是‘资源整合红利’的短期释放,长期竞争力仍需依赖差异化能力(如财富管理、科技赋能)的构建,而非单纯的‘换名字’。”郭兴方表示,投资者在关注更名带来的短期业绩变化时,也应关注其长期战略调整和业务协同效应的实现情况。
【2025-07-25】
券商观点|金融行业双周报:券商半年报预喜,银行板块回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7月25日,东莞证券发布了一篇银行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券商半年报预喜,银行板块回调。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行情回顾:截至2025年7月24日,近两周银行、证券、保险指数涨跌幅分别-6.07%、+6.68%、+2.28%,同期沪深300指数+3.47%。在申万31个行业中,银行和非银板块涨跌幅分别排名第31、11位。各子板块中,南京银行(-1.35%)、中银证券(+24.81%)、新华保险(+6.81%)表现最好。 周观点:银行:本周银行板块走弱,银行板块PB从年初的0.64修复至7月初的0.77,部分资金选择高位兑现,前期上涨过快以及分红除权后存在技术性回调的需要,部分短期套利资金在分红到账后迅速兑现收益离场,增大了短期资金集中抛售的压力。除此以外,近期多家银行股东高位减持也影响了市场情绪。展望后市,短期调整后银行估值修复逻辑不改,增量资金向银行板块迁移的逻辑仍为确定性稀缺时代对相对安全边际的追逐,只要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的核心矛盾未发生根本性扭转,险资、被动资金等增量资金对高股息、低估值的银行股的配置需求就会持续存在,同时公募基金考核机制改革也将加速资金向显著低配的银行板块倾斜,该逻辑在强化分红、驱动长期资金入市等政策红利与稳健基本面的共振下,正推动银行股实现估值重塑。 证券:本周券商板块走强,一方面,多家上市券商披露的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31家上市券商披露中报业绩预告,且全部实现预增或扭亏为盈,国联民生、华西证券更是以1183%和1025%-1354%的净利润增速领跑行业;另一方面,市场活跃度维持高位,市场成交额回升,主要市场指数频创阶段新高,直接点燃市场对券商板块的热情。此外,近期稳定币概念对证券板块也有一定催化,国泰君安国际正式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将其现有证券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及相关意见服务的综合牌照,成为首家获此全方位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资格的香港中资券商,驱动资金对券商、多元金融等细分板块的追捧。建议后续重点关注中报业绩、大盘成交额、稳定币主题对券商板块行情的催化。 保险:近期,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将险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设定为30%、50%、20%,并要求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正式实施。有利于险资坚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投资风格与投资理念,提高其配置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积极性与稳定性,为增量险资入市进一步打开空间,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同时对优化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结构、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展望后市,随着保险行业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战略转型不断深入推进,保险板块中长期有望演绎“资负共振”逻辑实现估值修复。一方面,分红险等收益浮动型产品持续发展,推动险企从刚性兑付向“保证收益+分红浮动收益”模式转变,助推负债端成本改善。预计下半年预定利率将进一步下调,或触发三季度“炒停售”保费放量,行业利差损风险将进一步减轻。另一方面,在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入市政策持续松绑,今年以来险企频频举牌银行股,银行板块今年以来强势的行情以及稳定分红将有望增厚险资收益,强化险企投资端的稳健性。而从资金面来看,非银板块长期处于显著低配状态,公募基金考核新规改革有望催生补仓需求,推动板块估值修复。 投资建议。银行:建议关注成都银行(601838)、宁波银行(002142)、杭州银行(600926)、常熟银行(601128)、招商银行(600036)、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工商银行(601398)和中信银行(601998)。保险:中国太保(601601),中国平安(601318),中国人寿(601628),新华保险(601336)。证券:浙商证券(601878)、国联民生(601456)、方正证券(601901)、中国银河(601881)、中信证券(600030)、华泰证券(601688)、国泰海通(601211)。 风险提示:贸易战引发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增强,银行海外业务收益受损、风险敞口扩大的风险;关税战贸易战扰乱产业链供应链,银行对相关企业信贷投放回笼困难,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银行资产质量承压的风险;代理人流失超预期、产能提升不及预期的风险;长端利率快速下行导致资产端投资收益率超预期下滑的风险等。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25】
民生期货因报告不及时等收警示函 为国联民生下属企业
【出处】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5日讯 中国证监会山西监管局网站公布的行政监管措施〔2025〕26号显示,民生期货有限公司因存在报告不及时、对分支机构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被山西监管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经查,该公司于2025年5月7日下发《关于王丽娜免职的通知》,免去王丽娜运城营业部负责人职务,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向山西监管局报送相关材料。同时,该公司6月3日才指定代为履职人员,未在原负责人离职后及时指定新负责人或代为履职人员。
上述情况反映出该公司存在报告不及时、对运城营业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违反了《期货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227号)第二十七条,《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55号,下同)第五十一条、一百零二条第(四)项的规定。
山西监管局根据《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决定对该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资料显示,2024年12月26日,中国证监会核准国联集团成为民生期货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现名为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民生期货有限公司持股100%。
相关法规:
《期货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期货公司免除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分支机构负责人的职务,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任职备案时备案及抄报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免职决定文件;
(二)相关会议的决议;
(三)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期货公司拟免除首席风险官的职务,应当在作出决定前10个工作日将免职理由及其履行职责情况向公司住所地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一条:期货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并持续完善覆盖境内外分支机构、子公司及其业务的合规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
《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百零二条:发生下列事项之一的,期货公司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向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书面报告:
(一)变更公司名称、形式、章程;
(二)同比例增减资;
(三)变更股权或注册资本,且不涉及新增持有5%以上股权的股东;
(四)变更分支机构负责人或者营业场所;
(五)作出终止业务等重大决议;
(六)被有权机关立案调查或者采取强制措施;
(七)发生影响或者可能影响期货公司经营管理、财务状况或者客户资产安全等重大事件;
(八)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事项。
上述事项涉及期货公司分支机构的,期货公司应当同时向分支机构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书面报告。
《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百零九条:期货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期货公司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对其采取监管谈话、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监管措施。
以下为原文:
关于对民生期货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民生期货有限公司:
经查,我局发现你公司存在以下问题:
你公司于2025年5月7日下发《关于王丽娜免职的通知》,免去王丽娜运城营业部负责人职务,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向我局报送相关材料。同时,你公司6月3日才指定代为履职人员,未在原负责人离职后及时指定新负责人或代为履职人员。上述情况反映出你公司存在报告不及时、对运城营业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违反了《期货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227号)第二十七条,《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55号,下同)第五十一条、一百零二条第(四)项的规定。
根据《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我局决定对你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你公司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提高规范运作意识,健全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对分支机构管控,并于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1个月内将整改情况书面报送我局。
如果对本监督管理措施不服,可以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也可以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与诉讼期间,上述监督管理措施不停止执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
2025年7月21日
【2025-07-25】
国联民生:7月24日获融资买入1.23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5.77%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国联民生7月24日获融资买入1.23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5.77%,当前融资余额10.8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91%,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4123110019.00129129988.001086275306.002025-07-23146950792.00131407238.001092295275.002025-07-2267159810.0077431380.001076751721.002025-07-2178707639.0072423269.001087023291.002025-07-1870486710.0077235947.001080738921.00融券方面,国联民生7月24日融券偿还3.49万股,融券卖出18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10万元,融券余额406.83万,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420952.00406236.004068308.042025-07-2390218.0025124.004369417.622025-07-2222700.005675.004277939.852025-07-210.000.004268423.072025-07-182252.0042788.004227127.86综上,国联民生当前两融余额10.90亿元,较昨日下滑0.5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4国联民生-6321078.581090343614.042025-07-23国联民生15635031.771096664692.622025-07-22国联民生-10262053.221081029660.852025-07-21国联民生6325665.211091291714.072025-07-18国联民生-6820093.881084966048.86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4】
国联民生提名徐慧敏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
【出处】智通财经
国联民生(01456)发布公告,董事会于2025年7月24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同意提名徐慧敏女士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的议案,并提交公司股东大会选举。徐慧敏女士将在公司股东大会选举通过后接替朱贺华先生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委员及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任期至第五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2025-07-24】
国联民生与交通银行无锡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出处】经济观察网
7月23日,国联民生证券与交通银行无锡分行在无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交通银行总行金融机构部副总经理胡翔,国联集团总裁、国联民生证券党委书记顾伟,交通银行无锡分行行长谢金海出席了签约仪式。国联民生证券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尹磊与交通银行无锡分行副行长于海龙代表双方签约。双方相关机构、部门负责人出席仪式。
签约仪式上,交通银行无锡分行行长谢金海对国联集团总裁、国联民生证券党委书记顾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国联民生证券一直以来对交通银行的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谢,希望双方以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为契机,全面深化七大领域合作,不断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共同开拓探索,推进合作迈上新台阶。
顾伟表示,国联民生证券近年来在创新转型方面卓有成效,期盼以这次签约为新起点,希望交行无锡分行能够与国联民生证券一道,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扎实推动双方各层级、多领域合作落实落细,不断盘活合作存量、扩大合作增量、提高合作质量,开拓创新、携手并进,共同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共育新质生产力。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企业融资、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2025-07-24】
中资券商股延续近期涨势 上半年券商业绩或好于预期 市场投融资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出处】智通财经
中资券商股延续近期涨势,截至发稿,东方证券(03958)涨5.8%,报8.03港元;国联民生(01456)涨3.84%,报6.22港元;中金公司(03908)涨2.6%,报21.7港元;中信建投证券(06066)涨2.65%,报13.18港元。
消息面上,上半年券商板块业绩预计高增。截至7月18日,A股市场共有29家上市券商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其中27家预增,2家扭亏。12家券商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至少增长100%。其余头部券商中,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国信证券业绩增幅同样突出,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均超过60%。
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预计上半年上市券商业绩好于预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23%。从上市券商2025H1各项业务收入对营收增量贡献度看,预计投资业务对调整后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为60.51%,主因是权益市场相较2024年上半年收益率明显改善,且2025二季度单季度股、债两市收益率环比/同比均提升。同时,经纪业务同比增长对调整后营收增量的贡献为32.40%,主因2025年上半年市场交易额同比大幅提升。围绕科技与开放,市场投融资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建议增持港股低估标的与有并购预期标的。
【2025-07-24】
国联民生:7月23日获融资买入1.47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7.78%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国联民生7月23日获融资买入1.47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7.78%,当前融资余额10.9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00%,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3146950792.00131407238.001092295275.002025-07-2267159810.0077431380.001076751721.002025-07-2178707639.0072423269.001087023291.002025-07-1870486710.0077235947.001080738921.002025-07-1770283318.0062873643.001087488158.00融券方面,国联民生7月23日融券偿还2200股,融券卖出79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9.02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436.94万,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390218.0025124.004369417.622025-07-2222700.005675.004277939.852025-07-210.000.004268423.072025-07-182252.0042788.004227127.862025-07-174536.000.004297984.74综上,国联民生当前两融余额10.97亿元,较昨日上升1.4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3国联民生15635031.771096664692.622025-07-22国联民生-10262053.221081029660.852025-07-21国联民生6325665.211091291714.072025-07-18国联民生-6820093.881084966048.862025-07-17国联民生7395280.451091786142.74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