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01106 中国一重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1-28】
中国一重(601106)核电设备制造获新突破
日前,由中国一重承制的福清1号核电机组主泵泵壳在一重核电石化事业部一
次通过水压试验,成功填补我国核电制造业的空白。该台泵壳是我国首台CPR1000
堆型的锻造主泵泵壳,技术要求高,制造周期长,其成功制造为一重后续泵壳的生
产制造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一重加快科研开发,拓展核电产品种类提供有效保证
。
福清1号核电机组主泵泵壳为锻造结构泵壳,采用的是锰-镍-钼合金钢、内壁
堆焊不锈钢的方式进行制造。该产品是哈电向中国一重采购,由奥地利安德里兹公
司设计的核反应堆一回路承压部件,其设计理念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11-26】
中国一重(601106)核电设备制造再传捷报
近日,由中国一重承制的福清1号核电机组主泵泵壳在一重核电石化事业部一
次通过水压试验,成功填补了我国核电制造业的空白。该台泵壳是我国首台CPR100
0堆型的锻造主泵泵壳,技术要求高,制造周期长,其成功制造为一重后序泵壳的
生产制造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一重加快科研开发,拓展核电产品种类提供了有效
保证。
福清1号核电机组主泵泵壳为锻造结构泵壳,采用的是锰-镍-钼合金钢、内壁
堆焊不锈钢的方式进行制造。该产品是哈电向中国一重采购的,由奥地利安德里兹
公司设计的核反应堆一回路承压部件,其设计理念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一
重是哈电选定的主泵泵壳的唯一制造厂商。合同签订以来,由于该合同的采购关系
十分复杂,其制造文件的审批过程非常严格且繁琐,批文周期较长。中国一重生产
和科研部门通力合作,不断优化工艺过程,操作工人加班加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
下,全力缩短制造周期,确保了该产品各工序生产的顺利推进和水压试验的成功。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10-31】
中国一重(601106)前三季净利9900万元 同比降78.7%
中国一重(601106)周日晚间发布三季报,公司7-9月净利润4315.4万元,同
比下降73.81%。
1-9月,公司盈利9900.21万元,同比下降78.72%,每股收益0.02元。
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48亿元,其中,7-9月为20.29亿元。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1-10-13】
中国一重(601106)信披漏掉4.6亿元合同 金额少对利润影响不大?
10月12日,中国一重(601106)因信息披露和会计核算、财务处理等方面
存在问题被监管部门责令整改。在整改内容中,中国一重2010年因有数亿元应收账
款科目没有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而备受瞩目。
对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一重证券部人士,此人向记者解释,公司
就此事已经进行了研讨,主要问题是公司所请的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与黑龙江证
监局所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计提坏账准备的这一问题的理解是有争议的。虽然,双
方各自有各自的理解,但中国一重表示会尊重证监局的整改要求,并于30日的期
限内给出整改报告。
中国一重被查两问题
4.6亿合同因过小被"忽视"
中国一重10月12日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证监会黑龙江监管局对公司下达
的《责令整改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其中显示公司在信息披露、会
计核算和财务处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通知书》中显示,在信息披露方面,中国一重存在以定期报告代替临时公告
的现象;且2010年年报中披露的"应收关联方及出口退税特殊风险组合"坏账准备计
提政策同实际执行的不符。
在会计核算和财务处理方面,在2010年,中国一重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取得了子公司一重集团苏州重工有限公司,但对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商誉计算错误。
不过该错误不影响利润总额。
对于《通知书》中提到的中国一重存在以定期报告代替临时公告的现象,上述
公司证券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其主要指的是一笔4.6亿元的设备合同没有按规
定披露。
"从严格来讲,没有披露是个失误。"此人士称:"因为公司是在去年上市的,
处于上市过渡期,因此,才会产生这种失误。"据了解,中国一重上市前的净资产
为44亿,按规定,在4.4亿元以上的合同应该给予披露。而在上市后,中国一
重的净资产达160亿元,也就是说,公司达到16亿元以上的合同才需要披露。
2010年,中国一重全年签订了160亿元的合同,而这4.6亿元的合同与此
相比明显就有些微不足道了,照上述人士的描述:"4.6亿元的合同对公司的利润
影响不大。"
数亿应收不计提
只因母公司懒做账?
2011 年9 月20 日-23 日,黑龙江证监局对中国一重进行了全面检查暨治理专
项活动回访。通过检查,发现公司存在两项信披问题:中国一重存在以定期报告代
替临时公告的现象;且2010年年报中披露的"应收关联方及出口退税特殊风险组合"
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同实际执行的不符。
据2010年报显示,中国一重应收关联方及出口退税特殊风险组合在期初账面余
额为36.75亿元,占其他应收款的99.19%,但是坏账准备金额为0;期末账面余额为
6.47亿元,占其他应收款的91.32%,坏账准备金额也是为0。
由于中国一重在年报"按信用风险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的确定依据、
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一栏中提及应收关联方款项组合要单独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坏账
。黑龙江证监局认定公司实际执行与该会计政策不符。
对此,中国一重证券部门人士向记者解释道:"对于这个问题,公司所请的事
务所与这次检查的事务所是有分歧的,两方对此问题的理解是有争议的。"至于到
底谁的理解对,双方的分歧到底在哪里,此人士表示:"这是会计专业的问题,我
也无法回答。"
对此,记者咨询了中央财经大学的景小勇,他表示,普通的应收款应该要提的
,其实应该要提,起码0.5%,不提有违反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一分不提,过分了
,原则性的,违规吧。"
对于两事务所对此事看法的分歧,景小勇认为,是因为这两个事务所对风险的
把控不一样。"公司调查了觉得不会有风险就不计提了。就是没有考虑谨慎性的前
提下,选用会计准则许可的会计政策。"景小勇说道。
记者在查阅中国一重2010年报表时发现,此次零计提的应收账款是发生在
公司母公司报表中的,因此,其只能对公司母公司的利润造成影响。
景小勇向记者指出,由于关联方是公司的子公司,因此不会影响合并报表的利
润。公司没有计提坏账也许是母公司懒得做账。
银根紧缩
下调预计指标
按照景小勇的说法,中国一重坏账的计提问题并不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影响。
但由于银行贷款的难度加大,中国一重的日子开始难过起来,而公司上半年的业绩
也下降了8成。
中国一重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1.19亿元,同比增长5%;净
利5584.81万元,同比下降81.41%;每股收益0.0085元。
公司表示,导致营业利润降幅较大的主要原因,一是受产品价格、成本及结构
变化等因素影响,综合毛利率下降;二是期间费用等同比增加。此外,受国家费用
性拨款同比减少影响,公司营业外收支净额同比减少。
中国一重证券部门人士表示,由于公司的冶金产品技术成熟,在国内企业之间
竞争激烈,这就造成了毛利率下降。而具有高附加值的就算石化和核电项目了,可
是由于日本核泄漏的原因,国家的核电项目在没有出相关政策前无法审批,这就使
得公司的核电产品的订单减少。但此人士表示,公司相信国家会继续支持核电项目
,因此公司会继续研发新技术。
"相比与核电项目对中国一重业绩的影响还算大,其实对公司影响最大的要算
银行贷款难的问题。"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公司是生产设备为主,一般生产
项目不靠自有资金而是靠银行贷款,因此对银行贷款依赖性较强。
在目前高利贷横行的市场上,中国一重恐怕要过一段节衣缩食的日子了。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10-12】
中国一重(601106)收到责令整改通知书
中国一重(601106)今日公告,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黑龙江监管局
对本公司下达的《责令整改通知书》。针对黑龙江证监局在现场检查工作中发现的
有关问题,公司将按照黑龙江证监局的要求,对公司信息披露、会计核算和财务处
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查找存在的隐患,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认真落实整改并形
成整改报告。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10-11】
中国一重(601106)拟发50亿元公司债
中国一重(601106)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50亿元公司债的议案,此次发
行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公告,本次发行的公司债券规模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计划分期发行,首
期发行25亿元,剩余数量自核准之日起24个月内发行完毕。同时董事会还同意,中
国一重将闲置募集资金20.75亿元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为6个月。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11-08-25】
中国一重(601106)中期净利降八成 综合毛利率下降
中国一重(601106)周三盘后发布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5584.81万元,
同比下降81.41%。
2011年1-6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1.19亿元,同比增长5%;每股收益0.00
85元。
公司表示,导致营业利润降幅较大的主要原因,一是受产品价格、成本及结构
变化等因素影响,综合毛利率下降;二是期间费用等同比增加。此外,受国家费用
性拨款同比减少影响,公司营业外收支净额同比减少。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1-07-12】
中国一重(601106)签10台加氢反应器合同
日前,由中国一重为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400万吨/年渣油加氢脱硫项目制造
10台加氢反应器战略采购合同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
中国一重此前与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曾有过良好的合作,为后者制造了世界
最大的石油加工用1600吨锻焊结构和400吨板焊结构的加氢反应器。此次签约的项
目,是中国一重与中国石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后的第一个大项目,对中国一重与
中国石油展开合作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这10台反应器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产品
总重近9000吨,首次在国内采用新容标轻量化设计方案,对完善国家重装设备相关
法规,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高文力
【2011-06-29】
铺路苏州重工MBO 中国一重(601106)原价叫卖持股
在实现控股11个月后,中国一重决定原价叫卖所持一重集团苏州重工有限公司
的48.42%股权,背后原因除了苏州重工始终徘徊在亏损边缘外,更重要或许是后者
要实施MBO。
苏州重工48.42%股权近日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中国一重转让该部分股
权的挂牌价格为7463.27万元。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注册资本15413.27万元,
主要从事压力容器制造等,中国一重、自然人孙永飞和张百梅分别持股53.42%、45
.28%和1.3%,此次股权转让后,中国一重仍持有该公司5%股权。
回查资料,中国一重是在2009年参股苏州重工的,后经增资扩股逐步达到控股
地位。中国一重2010年年报显示,2009年11月,公司与张家港市永大化工机械有限
公司的出资人签署协议,以1元钱受让其5%的股权,同时将永大化工更名为一重集
团苏州重工有限公司。2010年8月,公司向苏州重工通过增资的方式获得48.42%的
股权,持股比例增至53.42%。至此,公司共支付合并对价7463.27万元,该价格正
好是此次股权挂牌价格。
中国一重对于此次收购表示,有利于加强公司主业、优化产品结构、完善企业
战略布局,符合公司和股东的长远利益。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自收购日起
至2010年底苏州重工为中国一重贡献的净利润为负397万元。
以2010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苏州重工经审计的主要财务指标数据为营业收入
为6262万元,净利润为负992.35万元,总资产为29630.9万元,负债14815万元,所
有者权益为14815万元,截至今年5月底,该公司实现营收为1818万元,亏损241万
元。根据北京国融兴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书,苏州重工经评估
的主要财务指标数据为总资产为30185.万元,负债14815万元,净资产为15370.81
万元,标的对应的评估值为7442万元。
对于受让方,中国一重要求,意向受让方须为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的从事压力
容器行业(以营业执照为准)的企业法人,截至2010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
于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苏州重工管理层拟参与受让中国一重所持48.42%股权,公司总
经理孙永飞明确表示拟受让全部挂牌股权,这样,其持股比例将达到93.7%。孙永
飞表示,管理层受让股权目的是保持公司继续经营,保持企业平稳良好发展。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刘相华
【2011-06-16】
中国一重(601106)交付福清核反应堆压力容器
日前,中国一重承制的中核集团福清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发运庆典
仪式,在中国一重大连核电制造基地隆重举行。
在福清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中国一重组织高效、生产
管理协调统一,在质量和进度上实现了双控双达标,仅用39个月就完成了该反应堆
压力容器,创造了同类型产品压力容器制造周期最短的历史纪录,而且是一重核电
石化事业部2011年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的首台核反应堆压力容器,为后续产品的出
产奠定了基矗
中国一重董事长吴生富称,2010年12月18日,一重在该基地举行的红沿河1号
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发运仪式,标志着中国一重全面掌握了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
压力容器的制造技术,彻底冲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改变了我国核电重大技术装备
所需关键设备和大型铸锻件受制于人的局面。此次举行福清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
压力容器发运仪式,进一步证明中国一重具备了为我国核电建设标准化、批量化、
规模化发展提供成套装备的能力。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吉文 张海英
【2011-05-20】
中国一重(601106)合同未受核电危机影响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中国一重(60106)加快技术创新,完善基础管
理,周密组织生产,沉着应对核电危机,在手合同未受核电危机影响。
在中国一重现有核电项目中,国家正式批准的项目共计82台,已投料96%,不
会受任何影响;国家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共计21台,已投料56%,其中,AP10
00堆型压力容器5台,蒸发器4台,属于国家致力发展的第三代堆型,目前来看后续
制造不受影响。中国一重目前在手的百万千瓦核电压力容器承制合同共28台,只有
部分项目被要求暂停。
有关专家指出,福岛核电站使用的是上世纪60年代的核电技术,我国正在沿海
建设并将向内陆推广的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主力技术,安全
性能已得到大幅度提升。
中国一重是目前我国唯一能提供全套核电大型铸锻件又具有核岛成套设备制造
能力的企业,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在三代核电装备制造方面优势明
显。
有关专家认为,日本福岛核事故会暂时影响核电项目的发展,但无法改变核电
在我国乃至世界长期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趋势,核电产业仍将会得到较快
的发展。
公司负责人表示,中国一重正全力研发更先进更安全的新一代核能装备,力争
全面实现新一代核电装备国产化。目前,三代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取证工作正稳
步推进,预计在今年底及后年可初步形成相应的成套生产能力。此外,CAP1400、E
PR、快中子堆、高温气冷堆等堆型的一回路设备铸锻件及成套设备的研发工作也在
按计划运行。
据悉,继今年2月,中国一重富拉尔基铸锻钢基地和大连核电装备制造基地顺
利通过了ASME联检组的换证检查和评审后,最近国家核安全局又批准了中国一重民
用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资格许可证延续申请及百万千瓦核岛主设备支承制造资格许
可证取证申请。公司负责人称,硬件设施的改造升级和软件管理的逐步到位,为中
国一重提升管理水平,树立国际品牌,进一步拓展国内、国际核电设备市场奠定了
更加坚实的基矗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马越
【2011-05-19】
中国一重(601106)三代核电可持续发展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世界核电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核电发展何去何
从,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应如何应对?近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中国一重(601106)
民用核设备制造资格延续申请及百万千瓦核岛支承制造资格取证申请,引起多方关
注。
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一重有关专家及领导,他们普遍认为,日本福岛核事故引
发的核泄漏危机虽然会暂时影响核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但无法改变核电在我国乃
至世界长期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大势,调整期过后,核电建设安全管理会
更加严格规范,核电装备产业的准入门槛会显著提高,有核电成套设备制造实力、
核文化建设扎实深入、核电装备质保体系健全完善的制造企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
遇。
内部管理不断完善
据介绍,作为我国核电装备制造的领军企业,中国一重正全力研发更先进更安
全的新一代核能装备,力争全面实现新一代核电装备国产化,同时,努力完善基础
管理,严格按照核电质保大纲和质保程序的要求,周密组织在手的三代核电锻件生
产,为核危机后推动我国核电产业快速发展夯实基储提供保障。近日,国家核安全
局经严格审查,已正式批准中国一重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资格许可证延续申请
及百万千瓦核岛主设备支承制造资格许可证取证申请,充分肯定了中国一重从事核
安全设备制造质保管理的扎实有效,坚定了公司上下打造世界一流核岛装备供应商
、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信心。
提及未来发展,中国一重有关领导及专家充满信心。他们认为,综合比较而言
,核电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兑现减排国际承诺、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最为有
效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未来国家能源战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会因为日本的一次核
事故而发生根本改变,调整和完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核安全规划,会使政
府和相关企业冷静思考存在的问题,完善应对方案,从而更有利于今后核电产业的
健康发展。
三代核:持续发展必然趋势
有关专家指出,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其二代核电应急系统中的泵需要
电源驱动,但应急供电设施被海啸破坏后,反应堆停堆后无法冷却散热,导致了一
系列后果。
而我国核电项目普遍采用的是压水堆,即使失去全部厂内外电源,也能通过自
带的气动给水泵和蒸汽排放的形式维持对堆芯的冷却,安全性能要优于上世纪60年
代日本福岛核电站采用的沸水堆技术,尤其是我国正在沿海建设并将向内陆推广的
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整个安全设备系统没有一台泵,无需依靠外在电源,利用
高位水箱,靠温差、靠重力、靠气体膨胀来推动流体流动,安全系数大幅提升,将
成为我国今后积极发展的主力堆型。
可喜的是,中国一重目前在三代核电装备制造方面优势明显,已掌握了"三代"
核电大型锻件制造技术,并承制了世界首批AP1000三代核电核岛主要锻件,随着前
不久三门1号机组稳压器下封头的成功发运,已完全具备了生产AP1000三代核电站
核岛一回路所有锻件的能力,能够成套供应AP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蒸发器锻件,
具备了为我国核电建设标准化、批量化、规模化发展提供成套装备的能力。
据了解,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我国立即组织了针对全国核设施
的全面安全检查,切实加强核设施运行的安全管理,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严格审
批新上核电项目,并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核安全
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在中国一重现有核电项目中,国家正式批准的项目共计82台,已投料96%,不
会受到任何影响;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可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共计21台,已投料56
%,其中,AP1000堆型压力容器5台,蒸发器4台,属于国家致力发展的第三代堆型
,设计先进,安全性更高,目前来看后续制造不会受影响。综合统计,中国一重目
前在手的百万千瓦核电压力容器承制合同共28台,只有部分项目被要求暂停。
核电装备中国制造
"十一五"期间,中国一重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系统性"的原则,先后规划并
实施了研发中心建设、大型铸锻钢基地建设、核电基地建设等重大技术改造项目,
通过全面推行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专业化的有效融
合,具备了年产10套百万千瓦级核电大型铸锻件的制造能力,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
跻身世界前列。
今年2月,中国一重富拉尔基铸锻钢基地和大连核电装备制造基地又顺利通过
了ASME联检组的换证检查和评审,核电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再次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
认可。前不久,国家核安全局经严格审查,已批准中国一重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制
造资格许可证延续申请及百万千瓦核岛主设备支承制造资格许可证取证申请。硬件
设施的改造升级和软件管理的逐步到位,为中国一重提升管理水平、树立国际品牌
、进一步拓展国内、国际核电设备市场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矗
"十二五"期间,中国一重将攻克制造难关,加强对核蒸汽系统的科研开发,力
争在新一代核压力容器、蒸发器、稳压器、堆内构件的设计制造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早日取得相关资质,全面实现新一代核能装备国产化。目前,三代蒸汽发生器、
堆内构件取证工作正稳步推进,相关制造设备已开始安装,各项科研试验正在进行
,预计在今年底及后年可初步形成相应的成套生产能力。
此外,CAP1400、EPR、快中子堆、高温气冷堆等堆型的一回路设备铸锻件及成
套设备的研发工作也将按计划运行。同时,中国一重还将加大技改力度,用信息化
、自动化、专业化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核电装备制造能力,实现产能最大化,并着力
解决影响批量化生产的技术难点,稳步提高核电产品生产效率,全面加强核安全文
化建设,同时不断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和核安全意识,进一步完善核能装备质量保
证体系,全面提高核能装备的制造质量,以迎接下一轮核电建设高潮的到来。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彭志华
【2011-04-29】
中国一重(601106)一季度净利2151万元 同比下降77%
中国一重(601106)周四晚间发布一季报称,公司2011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
2151.05万元,同比下降76.65%。
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6亿元,同比下降8.34%,每股收益0.0033元,同
比下降81.36%。
公司称,营业利润大幅减少,主要受产品单价、成本及结构变动影响,同时因
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2亿元、营业毛利率下降了10.96个百分点所致。
【出处】全景网【作者】曹胜杰
【2011-04-29】
中国一重(601106)2010年净利降34% 拟每10股派0.208元
中国一重(601106)周四晚间披露年报,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7.9亿元,同
比下降33.58%,拟每10股派现金股利0.208元(含税)。
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91亿元,同比下降6.13%;每股收益0.13元,同比
下降50%。
公司称,营业收入减少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冶金设备收入同比减少16.58
亿元,虽然核能设备收入增长较快,但总体收入仍呈现下降趋势;利润下降主要是
因为受产品价格、成本及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综合毛利率同比减少。
【出处】全景网【作者】林菡
【2011-03-15】
中国一重(601106)已具备三代核电所有锻件生产能力
3月12日,由中国一重研制的世界首个AP1000核电站三门一号机组稳压器下封
头的发运仪式隆重举行,这标志着中国一重已完全具备AP1000三代核电站核岛一回
路所有锻件的生产能力,并实现了自主化和批量化。
中国一重在前期同样材料成功用于AP1000蒸发器的基础上,攻克多项技术难关
,用最短的时间研制了专用锻造成型附具,并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组合作业法,严
格按照质量管理的要求,比6个月的计划周期提前30多天成功生产出AP1000稳压器
下封头,产品性能完全达到技术要求。这是继中国一重成功研制AP1000蒸发器管板
锻件、反应堆压力容器锻件之后,在核电设备国产化上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吉文 张海英
【2011-03-14】
中国一重(601106)具备三代核电站全部锻件生产能力
3月12日,中国一重(601106)研制的世界首个AP1000核电站—三门一号机组
稳压器下封头开始发运,标志着中国一重已完全具备AP1000三代核电站核岛一回路
所有锻件的生产能力,并实现了自主化和批量化。
稳压器属于核电站核岛一回路的关键设备,稳压器下封头的制造难度较大,对
材料的强度、韧性和纯净度的要求都非常高。在其他同行企业未能研制成功的情况
下,中国一重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比6个月的计划周期提前30多天成功生产出AP100
0稳压器下封头,产品性能完全达到技术要求。这是中国一重继成功研制AP1000蒸
发器管板锻件、反应堆压力容器锻件之后,在核电设备国产化上取得的又一重大突
破。
目前中国一重已成为国内唯一能提供全套核电大型铸锻件又具有核岛成套设备
制造能力的企业。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马越
【2011-02-11】
中国一重(601106)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技术晋升国际水平
中国一重承制的福清1号机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水压试验近日圆满成功。这是
继红沿河项目研制成功一个月后,中国一重完成的又一台完全自主化的百万千瓦核
反应堆压力容器。这标志着我国百万千瓦级核岛关键设备的制造技术达到了国际先
进水平,公司具备了为我国核电建设标准化、批量化、规模化发展提供成套装备的
能力。
福清1号机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水压试验的成功,为中国一重2011年达产5台核
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目标夯实了基础,为打造世界一流核蒸汽设备制造基地,实现核
岛主设备产业化、专业化的目标提供了核心制造能力的支撑和保障。
据了解,由中核集团公司与华电福建发电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的福清核电站
,一期工程建设为两台百万千瓦级机组,计划分别于2013年、2014年建成发电。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12-21】
中国一重(601106)获8.24亿合同
中国一重(601106)12月18日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签订5笔供货合
同,合同金额共计8.24亿元。
其中公司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之间的防城港蒸发器采购合同涉及金额4.74亿
元;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之间AP1000常规岛半转速汽机转子制造合同金
额1.73亿元;与哈电交直流电机有限责任公司之间百万千瓦级反应堆主泵泵壳制造
合同金额1.2亿元。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李坤
【2010-12-20】
中国一重(601106)实现百万千瓦级核压力容器国产
中国一重(601106)承制的我国首台完全自主化的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核反
应堆压力容器,各项技术指标全部满足要求,12月18日完工发往辽宁红沿河。此举
标志着我国百万千瓦级核岛主设备已完全实现国产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备
了为我国核电建设标准化、批量化、规模化发展提供成套装备的能力。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是压水堆核电站中的关键设备。在研制过程中,中国一重先
后攻克重重技术难关,自主创新多项技术成果,并进行大量管理创新,使公司在核
电设备生产研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据介绍,目前,中国一重核压力容器和核岛锻件产品订货合同分别占国内市场
的80%以上和90%以上。近日,公司还将签订咸宁AP1000核电汽轮机整锻低压转子和
高中压电机转子供货合同,合同额约1.6亿元。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0-11-16】
"平安系"操刀中国一重(601106)2.7亿"被大宗"
"平安系"或许再度抛售中国一重。昨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平台显示,
中国一重一日之内被甩卖2.73亿股,占到了公司总股份的4.17%。买入卖出中国一
重的营业部均为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内部对倒?
上证所大宗交易平台昨日晚间披露数据显示,11月份以来首度现身的中国一重
首演可谓重磅。共计四笔成交股份约2.73亿股,成交金额达到15.896亿元。而这四
笔交易所成交的股份也达到了中国一重总股份的4.17%。
数据显示,昨日中国一重共计成交的2.73亿股成交价均为每股5.83元,该价格
正好是昨日中国一重的收盘价。而上周五中国一重在大跌5.39%之后的报收价格为
每股5.79元。按此计算,昨日现身买入中国一重的资金方面并未上演折价现象,反
而相对溢价了每股4分钱。
数据还显示,昨日卖出与买入中国一重的营业部均来自"平安系",即平安资产
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从上述的公告来看,昨日现身大宗交易平台可能是"平安系"内
部的对倒操作。
曾大肆抛售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一重10月25日曾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0年10月22日接到
股东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自2010年6月30日至10月21日收
盘,该公司及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
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系统分别转让公司股票850万
股、200万股、200万股、5万股。转让完成后,平安系仍持有公司股票3.26亿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4.99%。
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中国平安为持有总股本5%以上的股东,减持到5%以
下要在三个工作日作出公告,此后再减持不用公告。
诸多机构看好中国一重
让人有点匪夷所思的是,尽管昨日被甩卖多达2.73亿股,但是在诸多机构眼中
,中国一重依旧是推荐买入的对象。
申银万国最新研究报告就明确表示,维持对中国一重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
提高至每股7.8元。申银万国证券称,2010~2012年核电业务进入结算高峰,预测中
国一重2010~2012年核电设备收入分别为12亿、33亿和48亿元,核电设备占总收入
的比例分别为13%、25%和32%。预测公司2010~2012年EPS分别为0.16、0.28和0.38
,给予核电业务2011年PE40倍,传统业务2011年PE20倍的估值,给予买入评级。
安信证券张仲杰同样表示,中国一重是核电以及重型容器铸锻件最具实力的龙
头企业,未来在新能源产业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未来增长值得期待。按照
2011年30倍PE估值,合理股价为每股6.63元,维持买入评级。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程亮亮
【2010-10-28】
中国一重(601106)2010年第三季净利1.65亿元 营收20.7亿元
中国一重(601106)周四晚发布季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73亿元
,净利润为1.65亿元,每股收益0.03元。
今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42亿元,净利润为4.65亿元,每股收益0.08
元。
【出处】全景网【作者】黄丽
【2010-10-23】
中国一重(601106)遭"平安系"减持
中国一重今日公告,公司接到通知,股东中国平安及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
限公司、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将其所持公司
股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系统转让,分别转让850万股、200万股、200万
股和5万股。该次转让完成后,“平安系”仍持有公司股票32649.21万股,持股比
例降至4.99%。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吴芳兰
【2010-09-06】
中国一重(601106)承制6台大型容器如期完工发运
由中国一重承制的中石油四川彭州石化项目6台大型锻焊结构石化容器已如期
完工,日前在中国一重大连基地装船发往用户。该项目从投料到完工发运,整个周
期仅为11个月,刷新了国际重型锻焊结构压力容器制造界单件产品制造周期最短的
纪录。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吉文,张海英
【2010-09-03】
中国一重(601106)彭州石化六台大型容器完工
继8月17日完成辽阳石化7台锻焊结构热壁加氢反应器制造后,中国一重(6011
06)承制的中石油四川彭州石化项目6台大型锻焊结构石化容器8月31日顺利完工。
中国一重是国内最大的重型压力容器设备制造商,也是国内唯一具有千吨级加
氢反应器制造业绩的企业。公司已先后制造不同规格大型加氢反应器300余台,并
成功制造出世界单重最大的煤液化反应器(2044吨)和世界最大的加氢裂化反应器
(1600吨)。目前公司在压力容器材料研究和焊接技术上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具备
了年产3万吨锻焊结构容器和2万吨板焊结构容器及超大型换热器产品的生产能力,
并成功地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常
据了解,通过铸锻钢基地改造,中国一重在作为石化容器基础的大型铸锻件方
面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已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在大型石化容器及百万千瓦级核电
一回路主设备改造项目达产后,将形成新增年产7200吨大型炼油、乙烯、PTA等石
化装备的能力,实现大型石化容器产业化、批量化生产,满足相关行业的需求。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马越,徐光
【2010-08-31】
中国一重(601106)加氢反应器交付使用
日前,中国一重(601106)承制的7台锻焊结构加氢反应器制造完成并顺利运
抵中石油辽阳石化公司。比该产品14个月的平均生产周期提前了5个月,创相同产
品最快生产速度。
中国一重承制的中石油辽化项目是我国与俄罗斯能源战略合作的重点工程,该
项目包含的7台加氢反应器是配合俄罗斯输油管道建设而制造的核心装置。
据了解,随着产品订货量的增加,公司改变了重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单件小批量
生产的常规模式,通过生产流程再造,优化产品生产工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能
源装备,着力推进企业内部专业化生产线的建设,提高了相关产品的生产效率,缩
短了制造周期和运输周期。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马越
【2010-08-28】
中国一重(601106)七台加氢反应器交付使用
日前,中国一重承制的七台锻焊结构加氢反应器制造完成并顺利运抵中石油辽
阳石化公司。至此,中国一重成功实现9个月交付7台锻焊结构加氢反应器制造任务
,大大缩短了该产品14个月的平均生产周期,在世界同行业中再创新的“中国速度
”。
中国一重承制的中石油辽化项目是我国与俄罗斯能源战略合作的重点工程,其
包含的7台加氢反应器是配合俄罗斯输油管道建设而制造的核心装置。目前,中国
一重重型石化容器专业化生产线已经初步形成,并迅速提高有关产品的生产效率,
创造了锻焊结构加氢反应器制造速度新的世界纪录。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吉文,张海英
【2010-08-24】
中国一重(601106)上半年净利3亿元 二季度机构持股骤增
今年2月上市的中国一重今日披露半年报,公司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29.69亿元
,营业利润3.14亿元,净利润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截至二季度末机构
持股数大增。
据粗略计算,截至一季度末,共有8家机构现身前10大无限售条件股股东榜单
,合计持股7369万股;而至二季度末,前10大流通股股东榜单则被机构"占据",合
计持股量达8.12亿股,其中,中国平安人寿保险的理财产品个险万能以1.3亿股居
榜单首位,其一致行动人还包括平安人寿-分红-团险分红等另4只。
而"平安系"是参与中国一重新股申购的主力之一,累计持有中国一重3.39亿股
(占总股本的5.19%),其所持中国一重股票的锁定期为6个月。
今日,中国一重还同时公告,2010年公司冶金成套产品订单呈现恢复性增长,
1-8月公司新签该类产品订货合同达35亿元,为去年全年同类产品订货合同的211.7
4%;同时面对国内冶金设备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近
期公司与奥钢联(VAI)合作,签订出口巴西4300mm双机架宽厚板轧机订货合同,
订单金额约合4亿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赵晓琳
【2010-08-24】
中国一重(601106)新签4亿元出口合同
中国一重(601106)公告,2010年公司冶金成套产品订单呈现恢复性增长,1-
8月公司新签该类产品订货合同达35亿元,为去年全年同类产品订货合同的211.74%
;同时,公司签订出口巴西合同,金额约合人民币4亿元。
公司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亿元,同比下
降40.41%,基本每股收益0.05元,下降54.55%。
今年上半年核能设备实现收入3.18亿元,为去年同期收入的18倍;大型铸锻件
实现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785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20%;重型压力容器实现收
入较去年同期增加601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0%。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欧阳波
【2010-08-24】
中国一重(601106)2010年上半年净利同比降四成
中国一重(601106)今日公告称,2010年,公司冶金成套产品订单呈现恢复性增
长,1-8月新签该类产品订货合同达35亿元,为去年全年同类产品订货合同的211.7
4%。近期公司还与奥钢联(VAI)合作,签订出口巴西4300毫米双机架宽厚板轧机订
货合同,订单金额约合4亿元。另外,中国一重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约29.7
亿元,同比下降27.2%;实现净利润约3亿元,同比下降40.4%;每股收益0.05元。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仁际宇
【2010-08-17】
中国一重(601106)与沈鼓达成供货意向
日前中国一重(601106)与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达成AP1000主泵泵壳供货
意向,将正式启动AP1000主泵泵壳的国产化研制。
AP1000是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2007年以来,中国一重已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实现了AP1000主管道、大型锻件的国产化。
据悉,2009年年底,国核工程公司与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等签署了第三代
AP1000屏蔽主泵批量化采购合作协议。据此,沈鼓集团将承担AP1000堆型10台核电
机组,包括我国首批内陆核电站-桃花江核电机组和咸宁核电机组的40台主泵的制
造任务。今年6月份,中国一重与沈鼓签署了AP1000主泵泵壳合作研制技术协议。
中国一重研制成功AP1000的主泵泵壳后,将优先向沈鼓供货,并用于桃花江核电机
组。预计在本月内,中国一重将和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合同意向,签订供
货合同。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马越
【2010-08-11】
中国一重(601106)与沈鼓集团签AP1000泵壳供货意向
记者从日前在中国一重举行的AP1000泵壳研制件开工会上获悉,中国一重与沈
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达成AP1000主泵泵壳供货意向。与此同时,中国一重将正式
启动AP1000主泵泵壳的国产化研制。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沈阳鼓风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湖南桃花江核电有
限公司等相关方面的负责人出席开工会。公司副总裁王宝忠在会上介绍了AP1000泵
壳研制件开工准备情况。
AP1000为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自2007年以来,中国一重边生产边研制,突
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AP1000主管道、大型锻件的国产化。AP1000主泵是AP10
00的特殊重要设备,与传统核电站主泵完全不同,国产化难度很大。
为突破这一关键性技术难题,包括中国一重在内的国内主要核电设备制造企业
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此次开工会的召开标志着AP1000泵壳研制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预计在本月
内,中国一重将和沈阳鼓风机集团完成合同意向,签订供货合同。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吉文
【2010-08-09】
中国一重(601106)开工制造核电大型铸锻件
日前,由中国一重承制的国内首座内陆咸宁核电AP1000一号机组核反应堆(RP
V)锻件开工会在一重宾馆召开。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设备部副主任简靖文、国核工
程公司总经理孙文科、咸宁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卞书明、上海核工院院长郑明光
和有关专家出席。
首批内陆AP1000核电站湖北咸宁核电站一号机组三代核电机组大型铸锻件在一
重顺利开工制造,标志着我国推进三代核电AP1000后续项目工程建设实现的又一个
里程碑节点目标,进一步表明我国在扎实推进三代核电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工程
建设的同时,后续的AP1000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吉文,张海英
【2010-08-09】
中国一重(601106)首座内陆核电机组设备开工
由中国一重(601106)承制的国内首座内陆核电机组-咸宁核电AP1000一号机
组核反应堆锻件开工会8月4日在一重召开,这是我国推进三代核电AP1000后续项目
建设的又一个重要步骤。
我国已完成的11台核电机组都位于东部沿海,核电装机容量仅占全国发电装机
容量的1%强。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在内陆修建核电站的能力,咸宁核电项目是国内首
个内陆核电项目,具有示范意义。中核集团已经与多个内陆省份签订合作协议,进
行核电项目开发,今后我国将陆续建设多个内陆核电项目。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马越
【2010-07-29】
中国一重(601106)荣获两项大奖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2007-2009年任期业绩优秀企业和特别奖获奖企业
名单。中国一重荣获"科技创新特别奖"和"管理进步特别奖"两项大奖。
据悉,第二任期业绩考核工作中,纳入国资委考核范围的中央企业有132家,
其中,23家企业获得"科技创新特别奖",15家企业获得"管理进步特别奖"。中国一
重是重型装备制造行业唯一一家获得两项殊荣的企业。
近年来,中国一重构建了"构思一代、研发一代、试制一代、生产一代"的技术
创新体系,设立了"研发层、转化层、执行层、基础层",使公司具有国内领先的自
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实现了由生产驱动型到技术驱动型的转变。2007-2009年
,中国一重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
在管理创新方面,中国一重打破思维定式,构建战略体系,建立发展战略执行
体系和工作机制,推进管理创新,积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集团管控模式,合
理布局企业战略,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高文力
【2010-07-27】
中国一重(601106)获国资委两特别奖
7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会议,公布了2007-2009年任期业绩优秀企业
和特别奖获奖企业名单。中国一重(601106)荣获“科技创新特别奖”和“管理进
步特别奖”两个奖项,也是重型装备制造行业唯一获得两项殊荣的企业。
在技术创新方面,2007-2009年,中国一重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
二等奖1次。
在管理创新方面,中国一重构建了新的战略体系及其执行体系和工作机制,推
进管理创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集团管控模式,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转型,有
效地应对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据悉,纳入本期国资委考核范围的中央企业有132家,其中,23家企业获得“
科技创新特别奖”,15家企业获得“管理进步特别奖”。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马越
【2010-07-02】
访中国一重(601106)董事长吴生富
曾有"国宝"美誉的中国一重,近10年来不但登上了百亿元产值的历史新平台,
稳固了"中国第一重"的龙头地位,更赢得国际市场的"话语权",近年来,一重的主
导产品不但在国内市场占有优势,而且已出口到世界五大洲。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
公司董事长吴生富。
记者:中国一重地处北国边陲,在自主创新中如何解决技术人才上的短板?
吴生富:无地利之优所以我们坚持"走出去",在大连建设出海口基地,把设计
研究院和市场营销部整体搬迁至那里。逐步把大连基地建设成为核电和石化容器设
备制造基地。经过10年的建设,一重大连加氢反应器制造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具有核
反应堆压力容器、大型石化容器制造能力和优秀业绩的企业,年产值近50亿元。目
前,一重正在大连基地实施"大型石化容器及百万千瓦级核岛一回路主设备制造项
目",对于打破国外企业对我国大型石化装备、核岛设备的垄断,加快其国产化进
程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国家发改委和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重发起组
建了"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成立了天津重工有限公司,规划建设成
套设备生产基地。如果说一重大连设计研究院与一重大连核电石化事业部是设计与
制造的完美组合,那么,一重天津研发中心与一重天津重工有限公司可称为璧合珠
联。
同时在国家产业政策的积极支持下,致力于把富拉尔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铸
锻钢生产基地。该基地建成后,可实现年产钢水50万吨、大型锻件24-25万吨、大
型优质铸件6-7万吨,能力等级达到"7654"的世界极端制造水平,即:一次提供钢
水700吨,最大钢锭600吨,最大铸件500吨,最大锻件400吨,从根本上满足国家建
设的需要,并具备国际竞争力。
记者:核电是公司的一个新亮点,未来公司核电发展前景如何?
吴生富:目前中国一重成为国内最大的核电锻件及核岛主设备供应商。2010年
4月,中国一重又签署了两份总金额高达5.65亿元人民币的反应堆压力容器供货合
同,而在2009年,中国一重签订的核电产品合同额达51亿元。这是中国一重应对危
机,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所体现的显著成果。目前中国一重在核电产品研
制方面占领了国内市场的制高点,成为国内唯一承担并已完成和正在完成包括二代
核电技术、二代加核电技术、三代核电技术、四代核电技术产品的企业,产品种类
覆盖了核岛一回路的所有设备。
记者:目前公司在核电领域的市场份额如何?
吴生富:目前,中国一重占有国内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约80%市场;在国内核锻
件市场方面,中国一重占有率约在90%。一重目前在手合同覆盖国家在建所有核电
站,而且核能设备合同已上升到中国一重订货总额的40%,不但使企业的经济效益
大幅增长,而且被誉为核电装备领域的"新贵族"。中国一重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
国际知名品牌,拥有核心制造能力的大型国际重大技术装备供应商。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高文力,张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