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300750)F10档案

宁德时代(300750)融资融券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宁德时代 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300750 宁德时代 更新日期:2025-05-21◇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5-|610159.5|29361.29|35631.06|   19.66|    1.20|    0.54|
|   19   |       0|        |        |        |        |        |
├────┼────┼────┼────┼────┼────┼────┤
|2025-05-|616429.2|27390.74|29228.52|   19.00|    2.17|    2.11|
|   16   |       7|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5-21】
宁德时代H股较A股溢价传递什么信号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5月20日,宁德时代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当日,该股高开超12%,盘中涨幅一度扩大至18.4%。截至收盘,宁德时代H股报306.2港元/股,涨16.43%,成交额超82亿港元。
  当日,宁德时代A股收盘价为263元/股,汇率换算后,H股较A股溢价约为7.4%,这一情况在港股较为罕见。
  业内人士认为,宁德时代H股上市有较大概率被纳入恒生指数、MSCI指数及港股通名单,有望吸引更多被动资金配置,而且宁德时代H股投资者以机构为主,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宁德时代H股较A股有溢价。此前在发行阶段,宁德时代H股首发价就创下了过去10年最低的H股发行价较A股股价的折扣率水平。这一案例或许预示着,未来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将更强调“价值对标”而非“折价融资”。
  多重因素推动
  宁德时代H股较A股现溢价
  宁德时代H股上市首日,H股收盘价格超过A股。在此之前,A股公司赴港股上市时,H股股价较A股长期普遍折让。比如,2022年中国中免H股上市时,其发行价较A股当时股价折让了27%。2024年9月美的H股上市时,也较当时A股价格折让约20%。
  业内人士认为,宁德时代H股较A股出现溢价,其背后受港股流动性、标的稀缺性及发行结构等因素影响。
  首先,港股市场流动性状况持续向好,有效提升了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融资效率。5月18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网志中披露,今年4月,港股市场日均成交额超2700亿港元,同比激增1.4倍。
  一名港股市场资管人士也表示,自去年9月底以来,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中国风险资产持续受到市场追捧,资金持续流入离岸市场中的优质中资企业。这一轮行情使得部分公司的H股折价现象逐步转为小幅溢价,目前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H股价格都高于A股。
  其次,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和储能产品方面具有极强竞争壁垒,同时在财务上具有盈利增速和盈利质量双高的特征,在港股市场具有显著的标的稀缺性。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国际投资者对优质新能源资产配置需求旺盛。这使得宁德时代H股获得了流动性溢价。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认为,此前宁德时代港股发行价定为263港元/股,根据A股5月16日的收市价计算,H股发行价较A股仅折价6.5%,远低于此前赴港上市企业的折价幅度。“在国际配售阶段,宁德时代此次IPO共获15.17倍认购。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在上市首日直接转化为流动性溢价。”他对记者表示。
  从发行结构看,天爱资本投资总监杜先杰认为,宁德时代公开发售部分共1016.84万股,占发售股份总数的约7.5%。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股份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中。在上市首日许多散户卖出后,更多股份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里。港股机构投资者更注重企业长期价值和基本面,投资期限较长,短期炒作行为较少。
   AH股溢价率趋于收敛
  多年来,在A股和港股同时上市的公司中,大多数公司在两个市场的股价长期存在明显价差,A股价格往往明显高于港股价格。2025年以来,AH股溢价率出现明显收敛。
  据统计,衡量AH股比价的主要指标恒生AH股溢价指数自2025年以来累计跌近10%,截至5月20日收报133点。机构人士称,这意味着H股估值相对A股有显著修复。
  港股市场凭借其高度国际化的特点,为内地企业搭建了连接全球资本的重要桥梁。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中国股票资本市场主管胡凌寒认为:“过去一年,很多大型A+H股公司,例如比亚迪等,已在港股进行配售融资,表明港股市场在融资方面有很大作用。”
  胡凌寒同时预计,后续在港股上市的A股龙头企业,股价折让幅度也会持续收窄,特别是万亿级市值企业,不太可能再出现过去折让30%至40%的情况,但具体折让幅度仍需根据公司情况而定。
  中金公司资本市场部负责人丛晖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A+H”上市面临更好的市场发行窗口。“受益于港股的良好表现和流动性提升,AH上市公司的价差在逐渐收窄,部分龙头企业出现H股较A股溢价。目前新能源产业链有多家A股公司进行了H股申报,我们将在港股看到更多新能源企业的发行,这些项目预计也将继续获得境内外机构投资人的青睐。”

【2025-05-21】
万润新能签下5年大单:向宁德时代提供磷酸铁锂产品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5月19日晚间,万润新能(SH688275,股价38.37元,市值48.39亿元)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协议,由公司向宁德时代提供磷酸铁锂产品,2025年5月至2030年预计总供货量约132.31万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到,万润新能2024年的磷酸铁锂出货量为22.82万吨,销售收入约为72.6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8.93%。
  电池龙头宁德时代近期与不少车企签订协议,例如2月份与福特汽车签订5年供货协议,锁定2026年至2030年磷酸铁锂电池稳定供应,近日又宣布与本田中国签署深化合作备忘录,双方展开全方位升级合作的领域包括磷酸铁锂电池等。在供应端,除了万润新能外,记者还查询到,2025年1月,宁德时代与龙蟠科技签订了不限于磷酸铁锂的采购协议,采购上限为70亿元。
  有观点认为,在动储市场带动下,磷酸铁锂成为国内外车企、业主更为青睐的技术路线,上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供应商因此成为“拿单大户”。
  中银证券研报针对磷酸铁锂的深度研报分析称,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需求有望带动铁锂需求快速增长,头部铁锂企业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价格和成本改善下企业盈利有望得到修复。
  总供货量约132.31万吨
  万润新能公告宣布,近日与宁德时代签订《业务合作协议》,由公司按照协议约定供应量向宁德时代提供符合要求的磷酸铁锂产品,协议期限为5年(2025年5月1日至2030年5月1日),预计总供货量约132.31万吨。
  此外,在万润新能产品具备综合优势的情况下,宁德时代承诺2025年至2030年期间每月度采购量不低于公司承诺量的80%,每年的月度交付计划双方于前一年的10月1日前另行签订补充协议约定。同时,双方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推进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的迭代和量产导入,共同开拓新能源市场。
  2024年,万润新能营业收入为75.23亿元,同比降38.21%。公司称,虽然2024年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达到22.82万吨,同比增长39.07%,但受市场供需格局变化及碳酸锂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行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不过,2025年一季度,万润新能营收达到22.78亿元,同比增长97.30%。
  5年时间、132.31万吨的总供货量,意味着若按平均计算,万润新能每年向宁德时代的供货量约为26.5万吨,超过其2024年出货量总和。
  此次斩获大单,万润新能表示,有助于公司与下游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进公司未来产品的稳定销售等,若协议顺利履行,将对公司当期及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磷酸铁锂电池受到热捧
  从行业角度来看,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需求复苏,磷酸铁锂电池上下游订单正在集中爆发。
  例如,5月9日晚间,龙蟠科技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及控股孙公司与楚能新能源全资子公司武汉楚能、孝感楚能及宜昌楚能达成协议,预计自2025至2029年间合计向楚能新能源下属三家子公司销售15万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不考虑客供碳酸锂销售模式下,预估总销售金额超50亿元。
  龙蟠科技2024年初还宣布控股子公司、控股孙公司与LG Energy Solution,Ltd.(以下简称LGES)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约定自2024年至2028年期间合计向LGES销售1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2024年底,龙蟠科技再次公告,修改协议为将销售数量提升至26万吨。
  据高工锂电(GGII)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超900GWh,同比增长超35%,其中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出货量约560GWh,占动力电池总出货量比例达到72%;EVTank(机构名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高达92.5%。
  前述中银证券研报称,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需求有望带动铁锂需求快速增长,头部铁锂企业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价格和成本改善下企业盈利有望得到修复。高压实铁锂加速应用,磷酸锰铁锂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产品升级迭代有望加速企业盈利和市占率分化。

【2025-05-20】
宁德时代IPO募资创纪录,新能源大小厂赶着赴港上市,10年市值规模暴涨354% 
【出处】时代财经

  编者按:香港资本市场正迎来复苏的新格局。伴随监管环境优化和市场机制完善,中概股回归浪潮持续升温;同时,在流动性改善、上市制度改革等多重利好的推动下,香港IPO市场呈现全面回暖态势,融资规模在年内重回全球第一。为此,时代财经推出《港股IPO狂飙》专题报道,关注这场资本盛宴和造富故事。
  港股IPO“巨无霸”上线。
  5月20日,宁德时代H股(03750.HK)高开超12%,盘中涨幅一度扩大至18.4%,收于306.20港元/股,涨幅16.43%,市值突破1.38万亿港元。与此同时,宁德时代A股(300750.SZ)开盘涨1.71%,随后涨幅震荡收窄,当天收于263元/股,涨幅1.15%。
  根据公告,本次IPO发行价格为263港元/股,以此计算募资净额约353.31亿港元,资金投向聚焦全球化产能布局,其中90%资金(276.46亿港元)将用于匈牙利德布勒森基地建设(总产能72GWh),剩余10%资金将作为营运资金支持日常运营。
  “港股上市意味着我们更广泛融入全球资本市场,也是我们推动全球零碳经济的新起点。宁德时代不只是一家电池零部件制造商,也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更致力于成为一家零碳科技公司。”在H股上市仪式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是首个以“仅设定价格上限”方式完成定价的“先A后H”上市项目,所设价格上限较定价当日A股收盘价零折扣。
  “这种定价策略在当前A股新能源板块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可能对估值修复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如果港股的实际交易价格高于A股价格,这将释放出市场对宁德时代的信心,这种信号可能会对A股市场形成正面反馈,提振投资者情绪,从而对A股估值修复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对时代财经说道。
  截至5月20日收盘,宁德时代H/A股溢价率为7.04%。
  “宁王”港股IPO创纪录,新能源企业掀起赴港上市潮
  宁德时代IPO创下近4年港股最大规模IPO纪录,这亦成为2024年以来港股新能源企业上市热潮的阶段性高潮。
  据统计,香港股票市场新能源板块市值规模自2015年的1250亿美元增至2025年3月的5680亿美元,涨幅354%,成为香港资本市场最活跃的板块之一。同时,截至今年3月,港股新能源上市公司总数已增至37家,其中瑞浦兰钧(00666.HK)、中创新航(03931.HK)、钧达股份(02865.HK)等锂电、光伏翘楚均在近年成功上市。
  瑞浦兰钧相关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在港上市不仅使其成功对接国际资本,加速公司国际化进程,同时港股ESG方面信披体系亦有助于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任感建立与加强,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
  虽然目前成功上市的数量不多,但宣布赴港上市的不在少数。自去年以来,已有超过22 家新能源企业宣布赴港上市,涵盖光伏、锂电、储能等多个领域。
  其中,有“直赴港股”的选手,如储能锂电池龙头海辰储能、锂电回收再利用龙头金晟新能源,希望通过港股上市进一步巩固自身在市场的领先优势和份额;还有希望打通“A+H”的选手,如锂电材料商中伟股份(300919.SZ)、光伏龙头晶澳科技(002459.SZ)、储能企业南都电源(300068.SZ);同时亦有“改道追赶”的选手——如A股上市未果转战港股的双登股份、中润光能。
  赴港上市是新能源企业走向全球化布局的重要跳板之一,如宁德时代、钧达股份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在海外投建产能。
  越来越多新能源企业将目光瞄准港股究竟为何?深圳乐中控股高级研究员朱韫智对时代财经表示,一是国内融资受限,二是市场内卷推动企业加速出海,港股上市方便出海。
  不难发现,现在A股愿意去二次上市的公司,普遍市盈率不高。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19日,中伟股份、美的集团市盈率在14倍至22倍之间,均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表明其估值相对较低;而南都电源和晶澳科技的市盈率为负值,表明其短期内面临亏损。
  “在国内无法支持高溢价、又难以融资的情况下,赴港上市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港股有多重议价权,有利于企业获得一个更公允的定价,如比亚迪已经在港股创下市值新高;除此之外,宁德时代目前发展重心之一是欧洲,其此次募投的匈牙利工厂下游客户主要为宝马、奔驰、大众等集团,所以此次港股上市宁德时代不仅能融到资,拥有全球估值定价,还可以让外部欧洲资本成为战略股东,这利于未来扩产及国际资本运作。”朱韫智表示。
  据悉,此次宁德时代IPO的投资者涵盖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权基金、产业资本、长线机构、保险资金及多策略基金等。
  出海投资、赴港上市或是唯一选择
  在企业海外扩张的同时,配套政策也在为IPO保驾护航。
  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提出“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2024年10月,香港交易所宣布优化港股IPO审批流程,预计市值不少于100亿港元的A股上市公司先A后H赴港上市,设有快速审批通道;2024年11月,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保持境外融资渠道的畅通,提升境外上市备案效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赴境外上市。
  政策给力、自身拥有硬实力,宁德时代赴港上市速度迅猛,上市从启动到完成仅用时128天。
  赴港上市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
  黄立冲表示,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影响,部分欧美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兴趣下降,可能影响香港市场对部分新能源企业的估值。同时,与A股相比,香港市场也存在流动性较低、汇率风险等劣势。此外,企业需适应更高的信息披露和治理标准,增加合规成本。所以企业在选择上市地时,应综合考虑自身的业务模式、融资需求、国际化战略以及目标投资者群体,选择最适合的资本市场。
  不过,随着各项优化措施落实,香港市场的活跃度显著提升。据香港交易所统计,2024年香港股票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1318亿港元,同比上升26%;2025年第一季度每日成交金额达到2427亿港元,同比增长超144%。
  与此同时,AH估值倒挂也是明显存在的情况。不过数据显示,近些年来不少新能源上市公司的AH股溢价率有所下滑。对于该现象出现的原因,黄立冲表示主要系两地市场结构与投资者对新能源股票投资偏好差异,与此同时A股对新能源股票的投机性回落,在“均值回归”驱动、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及两市改革推进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AH溢价倒挂有望被进一步收窄,但仍将维持在一个合理区间内波动。
  在不少人看来,未来会有更多新能源选择“A+H”或直接在港股上市。
  “在国内目前整体融资收缩的大背景下,出海投资、赴港上市或是他们唯一选择。”朱韫智解释道,企业出海投资、海外建厂,需要企业更开放、更包容、更多元化,从一个国内资金为主的企业变成国际资本配置的集团。“自去年以来,除了新能源,通信、医疗等行业也同样开始向外资开放,这是国家的大政策方针。”
  除了全球化布局,黄立冲还提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新能源企业面临关税政策变化的风险。通过在香港上市,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资源,分散风险并对冲关税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其次是香港资本市场对新能源、科技等新经济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针对未盈利企业的上市规则改革,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上市选择和灵活性。

【2025-05-20】
宁德时代:本次全球发售H股总数为1.36亿股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5月20日电,宁德时代(300750)5月20日晚间公告,公司本次全球发售H股总数为1.36亿股(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前),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16.84万股,约占全球发售总数的7.5%(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前);国际发售1.25亿股,约占全球发售总数的92.5%(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前)。根据每股H股发售价263港元计算,经扣除全球发售相关承销佣金及其他估计费用后,并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公司将收取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353.31亿港元。经香港联交所批准,公司本次发行的1.36亿股H股股票(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前)于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上市交易。公司H股股票中文简称为“寧德時代”,英文简称为“CATL”,股份代号为“3750”。

【2025-05-20】
中金公司助力宁德时代完成港股IPO 
【出处】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刘英杰)5月20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绿鞋前发行规模46.0亿美元,绿鞋后发行规模52.9亿美元(假设绿鞋全额行使)。中金公司担任本次项目的联席保荐人、整体协调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并担任本次项目的独家后市稳定商及独家结算代理人。
  中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本次项目募集资金的90%将用于推进宁德时代匈牙利项目建设,以更好地满足欧洲等海外市场不断增长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对宁德时代国际业务布局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香港资本市场而言,宁德时代H股IPO提升了市场活跃度,增强了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具有示范效应,或将带动A股其他企业赴港上市。
  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负责人许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金公司作为宁德时代港股IPO的联席保荐人参与其中,一方面深度参与新能源产业链龙头企业资本运作,积极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另一方面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助力“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稳步推进。此次服务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是公司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作为本次项目的联席保荐人,中金公司全面协助宁德时代解决执行中的难点及技术问题,精准把握项目关键节点,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夯实基础。销售方面,中金公司发动全球销售网络进行市场推介,为发行预热。许佳向记者介绍,本次宁德时代港股发行过程中,公司与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等21家投资者签订合计26.28亿美元的基石投资协议,占基础发行规模的65%;国际配售锚定投资者方面,公司收到大量国际主权基金、长线基金、多策略基金的优质订单,合计金额超500亿美元,订单覆盖倍数超过30倍。
  中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司多年来持续服务宁德时代,深度参与其2020年、2022年A股再融资,本次H股IPO项目的圆满完成进一步巩固了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此项目彰显了中金公司持续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深耕绿色金融业务,助力绿色发展的责任担当。
  长期以来,中金公司始终坚持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提升综合竞争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未来,中金公司将继续秉持‘植根中国,融通世界’的理念,凭借专业能力和国际业务优势,持续为中国企业提供优质资本市场解决方案,助力中国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许佳说。

【2025-05-20】
年内全球最大IPO登陆香港,股价收涨 
【出处】金融时报【作者】李自钦

  5月20日,新能源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
  截至当日收盘,宁德时代A股报收263元/股,收涨1.15%,H股报收306.2港元/股,收涨16.43%。
  从2月11日递交上市申请表,到5月20日正式挂牌,宁德时代此次登陆港股历时仅三个多月。此次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1.35亿股,新发行股数占发行前宁德时代股份总数约为3%;发行定价为263港元/股,触顶此次发行价格区间上限,较5月16日确定发行价当天A股收盘价折价率不足7%;募资规模约355亿港元,荣登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IPO宝座。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此次IPO的基石投资者名单也十分亮眼。
  据披露,参与本次基石认购的投资者包括中石化、主权基金KIA(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高毅资产、瑞银资管、橡树资本、韩国未来资产、加拿大皇家银行等,投资者涵盖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权基金、产业资本、长线机构、保险资金及多策略基金等。宁德时代公告内容显示,23名基石投资者的占股比例为57.13%。
  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847.05亿元,同比增长6.18%;实现归母净利润139.63亿元,同比增长32.85%。宁德时代招股书显示,本次港股IPO募集资金的90%将投向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进一步提升本地化供应能力,巩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10%用于运营资金及其他企业用途。
  在繁复的各项发行数据背后,此次宁德时代港股上市的两大特点值得深入 寻味 。
  第一个是此次宁德时代的基石投资者热情高涨,外资机构参与度高。基石投资者在港股IPO是十分重要的,为保证发行,项目发行或者招股书之前公司都希望让基石投资者覆盖一半左右。比如,蜜雪冰城港股IPO引入的5名基石投资者认购股份就占全球发售的45.09%(绿鞋前)。
  近期基石投资者积极性出现了明显提升。瑞银中国区总裁、瑞银证券董事长及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席胡知鸷表示,当前基石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关注度非常高,在上市前就对企业做足了功课,还出现了争抢基石的情况。
  在胡知鸷看来,这与上市公司质量、市场表现及资金流入密切相关。一是在香港上市的都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发行的公司项目质量很高,同时所在行业也是海外投资者所关心的消费、科技行业。二是今年以来中国资产二级市场表现优异,使得A和H两边差价折让迅速缩窄,估值 相对 比较友好。三是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和其他新兴市场股市相比仍处在较大的低估状态,此外,还有近期政策面的积极信号以及DeepSeek等科技创新突破,吸引了包括主权基金在内的各类资金从其他市场流入。“中国资产的折价只是暂时的,当前资金的流入将会较长时间地持续下去。”胡知鸷表示。
  第二个是此次港股发行股份总数占比较低。宁德时代此次港股上市将发行1.35亿股,仅占总股份约3%。这并非孤例,在近期港股发行的“A+H”上市企业中,港股发行股份占比都较低,比如,5月15日宣布H股全球公开发售的恒瑞医药,其港股新发股份数也仅占发行前总股份数的3.4%。
  对此,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谌戈表示,在A+H上市的公司,港股新发股份会稀释现有股东股权,这是股东十分关心的问题。“‘A+H’在首次发行时发行比例可以比较低,很多公司在5%左右,尤其大市值的公司现在都不到5%。”谌戈说道。在此次港股IPO前,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为宁德时代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3.27%。港股IPO后,曾毓群持股比例将略降至22.66%,仍为第一大股东。
  同时,谌戈认为,虽然这些公司发行股份不多,但是在取得香港上市地位之后,后续融资工具的安排会更加灵活。“只要在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作为港股上市公司后续可以做‘闪电配售’等,这使得公司手握灵活选择权。如果将来公司在境外有投资或者并购需求,需要大笔融资的时候,可以在一到两周内完成,当然这一到两周包括准备时间,具体发行其实一到两天或者隔夜就可以完成。”谌戈表示。
  宁德时代赴港上市仅是近期内地行业领军企业进军“A+H”平台的众多案例之一。2025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增速明显,年初以来完成香港IPO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32家,募集资金总额是2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约127%。同时,香港资本市场年初至今的配售H股、红筹、可转债的募集金额整体超过了200亿美元。
  香港IPO市场的强劲表现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除了内地监管不断发声外,港交所也在持续进行上市制度改革。过去几年,香港上市条例逐步修订,包括推出《上市规则》第18C章、下调特 专 科技公司上市时的市值门槛以及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等。
  5月6日,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发布联合公告,宣布正式推出“科企专线”,以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此次新政对于这两类企业在“保密提交”与“不同投票权架构”认定方面都有突破。
  政策支持叠加港股走强,还有DeepSeek等科技企业的异军突起,进一步激发了投资者对中国科技创新企业的兴趣,促使市场重新审视中国资产的价值。“当前香港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上市融资的首选地之一,赴港上市已经是资本市场的关键主题。在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A+H’模式将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胡知鸷表示。

【2025-05-20】
宁德时代,下一个AI领域的英伟达 
【出处】凤凰网【作者】凤凰网科技

  摘要: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更值得关注的是能源效率
  AI时代,什么才是硬道理?
  曾经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且只有算力,代表企业则是英伟达。如今,随着电力需求指数级的攀升,则有了新的解题方向。
  《Joule》杂志此前曾刊文预测,到2027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年电力消耗将达到85.4至134太瓦时(TWH),约等于荷兰、瑞典或阿根廷等国家一年的总用电量。
  这意味着,能源效率问题,将成为另一个限制AGI终局的核心要素。
  事实上,该杂志的预测并非一家之言。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到2050年,全球年用电量将增长75%;未来25年,可再生能源总投资潜力为10.55万亿美元。另有预测指出,到2030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超过14万亿千瓦时。届时,将重点依赖绿电和储能,提供和分配电力,以满足激增的电力需求。
  而对于刚刚完成港股上市的宁德时代,以及由它领跑的新能源市场来说,无论是从汽车Tier1还是储能角度,这无疑都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遇。
  不止电池制造商,更是零碳科技公司
  5月12日,宁德时代披露发行阶段董事会公告,并同步刊登H股注册招股书,标志着公司正式启动香港上市进程。
  此前,宁德时代于2025年2月11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文件,3月25日获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创近年境外发行备案最快纪录。按照5月20日上市计算,宁德时代从申报到上市仅花了3个多月。
  根据公告,宁德时代计划于5月20日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每股最高发行价263.00港元,与其5月8日A股收盘价基本持平,同时也接近A股高位水平,显示出宁德时代在定价策略上的信心。
  最终,宁德时代本次港股上市,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绿鞋前1.35亿股,募资总金额353亿港元,创下2022年以来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IPO。
  但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之所以引发巨大的关注度,远不仅仅基于上述原因。
  4月21日召开的宁德时代“边界觉醒” 科技日,是宁德时代吹响的上市“前哨”。在这场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发布一系列全新电池技术,直接突破了各种技术边界。
  其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钠新电池——后者利用钠离子取代传统锂离子,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但与锂电池相比,钠新电池的优势在于,钠在地球的储量远比锂要更高,而且分布广泛;此外,钠电池的安全性相对更高,低温耐候性更好。
  过去十几年间,全球多个国家都在研究如何用钠离子取代锂离子的技术,而现在,这项技术由中国企业宁德时代率先推出,它代表着钠离子电池的最近技术成果,涵盖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重卡蓄电池两项落地应用。
  此外,宁德时代还于近日成功通过AS9100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该认证是由国际航空航天质量集团(IAQG)制定的全球航空航天领域最高质量标准,被誉为航空工业的“通行证”。不仅是对宁德时代电池技术先进性的权威认可,更标志着其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可靠性及持续改进能力已达到航空工业标准。该认证的获得,意味着宁德时代在无人机、eVTOL等新兴市场拥有了国际化资质保障,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新能源化进程。
  有关研究机构近日提出,从中长期维度看,宁德时代新业务的价值并未在当前市值中体现,换电、数据中心和零碳电网储能、低空和机器人电池、钠电和双核电池等新技术和新业务,都将给宁德时代的市值带来进一步提升空间。
  其中,零碳是最具远景的方向之一——2023年,宁德时代发布“零碳战略”,确立碳中和目标;去年9月27日,宁德时代在“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又提出“零碳新基建”,以实现零碳排放为核心目标,通过技术创新推动零碳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升级建设,旨在构建一个更高效、智能、零碳的基础设施体系。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指出零碳新基建应具备三大特征:一是全景式、一体化;二是可持续;三是全球化新生态。而它们都被率先应用于宁德时代自家的锂电工厂,并有力带动了锂电池乃至全社会加速向零碳转型。
  在港股上市仪式上,曾毓群也提到,当前,全球已有195个国家和地区公布了碳减排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各国都在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起,为实现“净零排放”,全球投资每年将达4.5万亿美元。基于这个趋势,宁德时代不仅将在今年把所有工厂打造为“零碳工厂”,更对外输出技术经验,推动钢铁、水泥、化工等传统产业新能源化。同时,我们也在探索一体化零碳解决方案。目前,我们正与海南合作打造“零碳岛”,与山东东营共建零碳产业园,打造全域零碳示范城市,并与国际物流巨头DHL合作打造零碳物流。他说,宁德时代将是全球零碳经济的参与者,更是重要推动者。
  不设边界,基石投资人用脚投票
  投资者喜欢将宁德时代称为“宁王”,在于它已经连续8年,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但也正是因此,过去几年,随着二三线电池厂起量,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放缓等等,宁德时代屡屡遭受舆论质疑。总有一种声音在强调,宁德时代已经见顶,它的成功,容易复制,但不可持续。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点,主要原因在于,它把宁德时代粗暴地与新能源汽车捆绑在一起,进而会因行业内卷,各家厂商提供的产品趋于同质化而“杞人忧天”,同时,又依然认为电池生产只是传统制造行业,各家的份额必然此消彼长,一旦电池产能过剩,那么宁德时代必然危矣。
  但现实则是,若将新能源产业比作数字时代的"硅基革命",那么来自B端、C端市场用户的认可,已让宁德时代逐渐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台积电"的角色——正如台积电以70%的全球半导体代工份额定义行业标准,宁德时代凭借38%的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和37%的储能市场份额,成为新能源领域的冠军。
  二者的相似性不仅体现在技术壁垒与市场集中度上,更在于对产业链生态的重塑能力——台积电通过先进制程工艺绑定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宁德时代则以绝对领先的电池技术及安全性,深度嵌入全球头部车企的供应链体系,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前10中9家都是宁德时代的客户。
  事实上,早在2022年5月5日,曾毓群就指出,宁德时代面对未来10倍以上的市场空间,成长潜力巨大。他强调,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等于电池渗透率。后者的应用范围广阔,包括“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和不跑的(储能)。”
  这也意味着,掌握核心技术的宁德时代,议价能力够强,可以保持其在先进电池上的垄断地位和高额利润,即使只专注于电池制造这一单一行业,也完全有可能突破制造业的估值上限。
  更何况,宁德时代的业务并不仅仅局限于电池制造,其星辰大海是业务规模比动力电池“大十倍”的作为大型独立能源系统的零碳电网,也将是软硬通吃的制造业+服务业的智能化综合体。
  这也是为什么,此次宁王登录H股,能够吸引到那么多基石投资者参与的缘故。
  根据宁德时代披露信息,此次港股IPO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顶级基石投资者,参与基石认购的机构包括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KIA)、高瓴资本、高毅资产、瑞银资产管理(UBS)、橡树资本(Oaktree)、未来资产(Mirae)、加拿大皇家银行(RBC)、中国太保、泰康保险、博裕资本、景林资产等。按上限价格计算,认购金额高达203.71亿港元。投资者阵容可谓豪华,涵盖能源巨头、主权财富基金及国际一线资产管理机构,充分体现出市场对宁德时代前景的高度认可。
  对此,宁德时代表示,在当前环境下,公司实现接近A股价格的高位定价、超200亿港元的基石投资者认购,及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上市流程,体现全球投资者对于宁德时代及全球新能源产业的价值认可。
  宁王开始穿越下一个周期
  2024年11月28日到29日,由《商业周刊》主办的“The Year Ahead 2025展望峰会”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制造官、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倪军在演讲中表示,技术领域在未来有三大新趋势,分别是大数据AI、大模型时代以及云边端融合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五次工业革命,即人工智能和“零碳”同时到来,对于人类社会、对于各种产业、各种投资其实带来了非常独特的一些机遇和挑战。
  而宁德时代对此已经做足了准备。
  一方面,当前,动力电池与储能市场的集中度提升趋势愈发显著,正加速向半导体市场的"寡头格局"靠拢。而宁德时代作为连续8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第一、连续4年储能市占率第一的领军者,目前已建立了全球6大研发中心、13大生产基地构建的产业版图,在技术研发、制造规模与商业价值上有着绝对优势,有望复制台积电在半导体领域的统治地位。
  另一方面,宁德时代也在加速从硬件生产到技术服务的身份转变。
  自2023年起,宁德时代开始向福特、特斯拉等北美车企输出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授权,通过"技术授权+产线服务"的LRS模式,在规避地缘政治风险的同时,实现了收入的结构升级。这种近乎零资产投入的合作模式,正成为其突破产能竞争、构建技术壁垒的核心策略。
  宁德时代的技术授权业务,可以理解为是能源领域的"ARM模式":如同ARM以芯片架构授权实现轻资产高估值(2025年PE超60倍,较传统芯片商较持续享受估值溢价),宁德时代也在通过技术输出构建类似的价值体系,即以技术专利为核心资产,通过长期分成模式锁定全球产业链。
  类似的参照物还有微软的云服务和软件订阅制,以及特斯拉的FSD。它们都属于"硬件+技术溢价"双驱动模式,而如同上述模式分别带领相关企业突破了增长瓶颈一样,宁德时代也有望再度突破自己的天花板。
  事实上,随着全球新能源竞争从"制造规模"转向"技术标准",这种轻资产、高利润率的商业模式,不仅将重构行业估值体系,更有望让宁德时代在能源科技赛道,开启属于自己的"技术授权驱动估值溢价"新周期。
  与此同时,这家市值万亿的中国科技制造巨头,还在不断展现布局前沿技术的更大野心。
  据媒体报道,宁德时代去年底开始增加对机器人领域的投入,目前已在上海成立数十人的团队自研机器人本体,控制和人机交互算法,计划制造机械臂、AGV 等工业机器人。
  去年 8 月,宁德时代独家投资数亿美元,成为 eVTOL(垂直起降飞行器)公司峰飞航空的战略投资者。此举被认为是宁德时代亲自下场,“催熟” eVTOL 低空经济。
  “零碳”是另一个关键词。去年11月,曾毓群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宁德时代的目标是将自己重塑为绿色能源供应商,他预计,开发和管理“零碳”电网的业务可能比供应电动汽车电池大“十倍”。
  媒体预测,“零碳”电网的业务的年营业额将可能达到2.8万亿元——需要明确的是,这仅是宁德时代一家企业的产值。
  宁德时代此次上市披露的公告则显示,宁德时代此次港股IPO募资的90%,将投向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的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在海外市场的本地化供应能力。目前,宁德时代在海外投建了3座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德国、匈牙利、西班牙,其中位于匈牙利的生产基地总投资金额预计不超过73.4亿欧元,合计投建年产100GWh的动力电池系统生产线。
  也就是说,此次上市,也标志着宁德时代新一轮全球化征程的开始,它的背后,是新一轮技术与产业升级的起点。
  结语
  十年之前,没有人能够想见,英伟达的市值,会在2015-2024十年间,从108.9亿美元上涨到2024年最高点的37501亿美元,暴涨344倍。
  这背后,是行业对AI的拨云见雾,直到确定它将成为未来。
  如同Transformer架构,后者诞生于2017年,但真正颠覆式的产品出现,已经是2022年。
  事实上,每每新技术诞生,都要经历从初具摸样,到真正可以应用的长周期发育。
  从宁德时代提出零碳构想,到真正构建一个零碳生态乃至零碳世界,必然也需要一定时间。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此次港股上市,仅仅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

【2025-05-20】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宁德时代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有两层重要意义 
【出处】银柿财经

  5月20日,据“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速递”微信公众号消息,内地新能源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当日在港交所上市,这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型的新股集资个案。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席上市仪式并致辞。
  内地新能源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5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席上市仪式并致辞。
  随后,陈茂波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宁德时代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有两层重要意义:一方面,反映了企业和投资者对香港股票市场的信心。陈茂波说,今年以来,港股出色的表现和港元的强势,蓬勃了市场的氛围,为新股市场提供了正面的预期。在目前地缘政治纷繁复杂、各地资金积极作多元化配置的时候,内地和其他地方企业利用香港这个平台上市集资、壮大发展,正值其时。
  另一方面,是内地企业通过香港加速它们的全球战略布局。这种“香港集资以支持国际拓展”的模式在未来会成为内地企业出海的发展态势,也标志着香港以自身所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里程。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内地龙头企业,已在港设立国际总部、科研中心,把筹融资、国际业务管理、创新人才和研发都汇聚在香港,充分发挥香港国际化和内联外通的优势,把业务发展推上新的台阶。
  陈茂波表示,特区政府会继续努力不懈,吸引更多内地和全球的优质企业来港上市、发展和营运,增强香港“金融”和“创科”两个重要经济引擎的动力,加速推动香港的高质量发展。

【2025-05-20】
128天闪电上市与顶格定价,宁德时代的“阳谋”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上海报道
  5月20日,香港交易所的电子钟指向9:30,大厅中央巨幅屏幕代码03750下方跳动的数字,瞬间吸引着全球资本市场的目光。
  宁德时代从启动到完成港股上市仅用时128天,是备案制以来最快完成境外发行备案的上市企业,实现“A+H”上市,加速其全球化布局。
  最终,港股挂牌的首日,截至发稿前宁德时代港股股价全天最高一度涨超18%,H股最新市值1.29万亿港元。
  从受理到完成仅历时25天;从2025年2月11日递交香港上市A1申请,仅用2个月即通过港交所聆讯,用不到100天的时间便完成了上市。
  顶格定价
  据悉,此次宁德时代全球发售1.35亿股,发行价格为263.00港元/股,募资356.57亿港元,其中90%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
  宁德时代是2023年迄今全球最大IPO、过去四年最大香港IPO,“闪电闯关”背后是中国新能源企业正改写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资风向。
  在其上市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金额达203.71亿港元,占募资总额的49%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在港股公开发售的融资认购倍数超120倍,认购金额突破2800亿港元,其中,基础发行国际配售部分获逾30倍超额认购,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151倍超额认购。不难看出,宁德时代上市在资本市场上受到的关注程度之高。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行是首个以“仅设定价格上限”方式完成定价的“先A后H”上市项目,所设价格上限较定价当日A股收盘价零折扣。
  具体而言,宁德时代的发行价相较定价区间基准日(5月8日收盘)0折价,较定价日前五日(5月9日-5月15日)收盘价平均值折让5.1%,较定价日(5月16日收盘)折让6.1%,是过去十年间A股公司赴港上市最窄折让。
  在A/H股长期存在20%~30%价差的惯性下,宁德时代零折扣定价意味着中国核心资产开始掌握外资定价权。
  长江证券认为,宁德时代的H股发行将体现其全球影响力,且在外资定价体系下,有望牵引A股估值修复。
  具体来看,阵容豪华的投资者中既有中石化这样的传统能源巨头,也包括主权基金KIA(科威特投资局)、长线资本高瓴资本、高毅资产、瑞银资管、橡树资本、Mirae投资者等机构集体入场,覆盖能源、金融、产业资本等多重领域,涵盖15个国家和地区是其加速全球化的重要信号。
  大型能源资本的入局是传统能源巨头对可持续未来确定性的一个注脚。
  在宁德时代赴港上市前,中石化就与其达成了换电等业务方面的战略合作,同时也是基石投资者之一。科威特投资局(KIA)是科威特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坐落于中东中心地带,成立于1953年,负责管理该国的石油收入和其他资产。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其投资动向素来有“聪明钱”之称。
  Mirae未来资产集团,是韩国的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投资公司。与十年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彼时韩国动力电池产业风光无限,曾经一度在全球市场上“呼风唤雨”,甚至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十年后,韩国财团“用脚投票”选择了宁德时代。
  韩国财团转向,中东主权基金疯抢中国电池龙头的背后是全球能源转型正在加速推进,零碳经济带来的市场机遇。
  零碳“阳谋”
  当众多全球资本用真金白银投票,争夺的不仅是动力电池龙头,或许也是零碳时代标准制定者的入场券。而宁德时代也正借机狂揽国际资本的垂青,以将其触角向外部延伸助力产能与市场的全球化。
  高工产研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渗透率将超过55.7%,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9.2%,形成数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空间。
  面对这一市场机遇,企业通过进一步完善全球生产网络,提升本地化供应能力,能够更灵活地响应全球市场的需求。当前,宁德时代已在全球拥有13个电池生产基地,包括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埃尔福特基地和匈牙利的德布勒森基地。
  其中,德国工厂成为欧洲首家获得大众集团电芯认证的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的德国工厂从2018年开始建设,2022年底正式建成投产,到2024年,德国工厂已开始盈利。此外,宁德时代还与Stellantis在西班牙建设合资工厂,与印尼合作伙伴建设涵盖从采矿到电池制造、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项目。
  当前,宁德时代的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一期工程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建设,模组产线已经于2024年投产,电芯产线预计今年正式投产。未来,公司将加速推进匈牙利工厂、与Stellantis合资的西班牙工厂,以及印尼产业链项目等项目建设,从而进一步完善全球生产网络,提升本地化供应能力,以更灵活地响应全球市场的需求。
  宁德时代还将通过技术授权(LRS)方式,不断深化与客户的合作。
  但宁德时代的野心不止于此,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在上市仪式上表示:“宁德时代不只是一家电池零部件制造商,也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更致力于成为一家零碳科技公司。在全球新能源革命的大趋势下,零碳经济正快速崛起。宁德时代将成为全球零碳经济的开拓者。”
  宁德时代的零碳科技布局涉足全球零碳交通、全球零碳电力以及全球产业新能源化三个万亿赛道。
  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正以车电分离和电池标准化为核心,推动换电模式发展,促进交通网和能源网的融合,打造从电池制造、使用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零碳新业态。同时,公司正研究零碳电网技术,包括电力电子、柔性调控、虚拟电厂等技术,打造新型零碳电力系统。
  宁德时代还承诺,在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比同行业电池企业提前15年以上。
  正是因为跳出“电池制造厂商”周期性逻辑,转向“科技+能源”的复合赛道,宁德时代正在跻身长坡厚雪赛道中的核心资产。零碳经济的潮头之上,宁德时代港股上市正向水面投下一枚问路之石。

【2025-05-20】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募356.6亿港元 近5年A股募647亿元 
【出处】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0日讯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03750.HK)今日在港交所上市,开盘报296.00港元。截至今日收盘,宁德时代报306.20港元,涨幅16.43%。
  宁德时代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以推动移动式化石能源替代、固定式化石能源替代,并通过电动化和智能化实现市场应用的集成创新。
  分配结果公告显示,宁德时代发售股份数目135,578,600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的发售股份数目(经计及发售量调整权已获悉数行使)10,168,400股,国际发售的发售股份数目(经计及发售量调整权已获悉数行使)125,410,200股,于上市时已发行的股份数目(于超额配股权获行使前)4,538,973,511股。
  宁德时代的最终发售价为263.00 港元,募集资金总额为35,657.2 百万港元,扣除按最终发售价计算之预计应付上市开支325.9 百万港元,募集资金净额为35,331.2 百万港元。
  宁德时代拟将募集资金净额用于推进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宁德时代本次发行的联席保荐人、整体协调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为Merrill Lynch (Asia Pacific) Limited、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国际)融资有限公司、J.P. Morgan Securities (Asia Pacific) Limited,整体协调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为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UBS AG Hong Kong Branch,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为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宁德时代于2018年6月1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数量217,243,733股,发行价格25.14元/股,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5,461,507,447.62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5,352,084,455.31元。
  根据宁德时代于2019年11月1日披露的2019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一)上市公告书,该公司债券于2019年11月4日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系统和综合协议交易平台双边挂牌交易,并面向合格投资者交易。本次发行价格100元/张,发行总额15亿元,债券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3.68%。
  根据宁德时代于2020年2月13日披露的2020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上市公告书,该公司债券于2020年2月14日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系统和综合协议交易平台双边挂牌交易,并面向合格投资者交易。本次发行价格100元/张,发行总额30亿元,债券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3.63%。
  根据宁德时代于2020年7月30日披露的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本次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122,360,248股,本次非公开发行价格为161.00元/股,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9,699,999,928.00元,扣除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82,228,641.75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9,617,771,286.25元。
  宁德时代于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901号)批准,宁德时代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109,756,097股,每股发行价格为410.0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5,000,000千元,扣除本次发行费用人民币129,887千元(不含增值税)后,本次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44,870,113千元。上述募集资金到位情况已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出具致同验字(2022)第351C000348号《验资报告》。宁德时代与保荐机构、存放募集资金的商业银行签署了募集资金监管协议,对上述募集资金进行专户管理。
  经计算,近5年,宁德时代2次募集资金总额为647亿元。

【2025-05-20】
中金公司助力宁德时代完成H股IPO 
【出处】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记者周尚伃)5月20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股票代码:300750.SZ,3750.HK)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绿鞋前发行规模46.0亿美元,绿鞋后发行规模52.9亿美元(假设绿鞋全额行使)。中金公司担任本次项目的联席保荐人、整体协调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并担任本次项目的独家后市稳定商及独家结算代理人。
  本次项目为2023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IPO(假设绿鞋全额行使),2022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资企业IPO(按定价日),2022年以来中国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IPO,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A股上市公司H股IPO(假设绿鞋全额行使)。本次项目募集资金的90%将用于推进宁德时代匈牙利项目建设,以更好地满足欧洲等海外市场不断增长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对宁德时代国际业务布局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本次项目的联席保荐人,中金公司全面协助宁德时代解决执行中的难点及技术问题,精准把握项目关键节点,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夯实基础。销售方面,中金公司发动全球销售网络进行市场推介,为发行预热。本次项目共引入基石投资者21家,合计认购约26.3亿美元,中金公司成功协助宁德时代引入多家高质量基石投资者,并在启动发行后成功转化顶级主权、长线基金的订单需求,助力宁德时代成功实现理想定价。
  中金公司多年来持续服务宁德时代,深度参与其2020年、2022年A股再融资,本次H股IPO项目的圆满完成进一步巩固了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此项目彰显了中金公司持续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深耕绿色金融业务,助力绿色发展的责任担当。

【2025-05-20】
128天火速登陆港股、首日涨幅超18%,宁德时代募资超300亿“卷”出海 
【出处】北京商报

  5月20日,宁德时代在中国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此次,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绿鞋”(超额配售选择权)前1.35亿股,发行价格为263港元/股。首日开盘后,宁德时代股价涨幅一度超18%,市值突破1.3万亿港元。宁德时代方面表示,本次发行是首个以“仅设定价格上限”方式完成定价的“先A后H”上市项目,所设价格上限较定价当日A股收盘价零折扣。
  从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看,本次宁德时代赴港上市募集资金净额约353亿港元(约合325亿元人民币),为今年全球最大IPO。据悉,宁德时代募资规模也接近快手于2021年2月在港股上市时逾400亿港元的体量,创下港股四年多以来的募资新高。
  同时,本次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可谓“火速”。去年底,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今年2月11日,宁德时代向港交所递交A1申请文件;3月25日,宁德时代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从启动赴港上市到成功登陆港股,宁德时代仅用时128天。
  本次宁德时代登陆港股意图扩张海外市场。据了解,本次宁德时代90%的募资所得,将投向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宁德时代方面在招股书中提到,欧洲等海外市场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不断增长,为更好地响应客户需求、增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建立欧洲本地化生产能力对公司国际业务布局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建立匈牙利工厂能够贴近欧洲主要客户生产基地,使宁德时代的产品供应和服务更为灵活和及时,有效保障客户的供应链稳定,提升本地化供应能力。
  2022年,宁德时代召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议案,拟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基地分三期投建年产100GWh的电池生产线,总投资金额预计不超过73亿欧元,总建设期预计不超过64个月。据了解,宁德时代已在全球拥有13座电池生产基地,包括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埃尔福特基地和匈牙利的德布勒森基地。其中,德国工厂成为欧洲首家获得大众集团电芯认证的电池制造商。此外,宁德时代还与Stellantis集团在西班牙建设合资工厂,与印尼合作伙伴建设涵盖从采矿到电池制造、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项目。
  宁德时代持续扩盘海外市场,也与国内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不无关系。来自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7—2024年,宁德时代已连续八年位居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首位。不过,近年来该领域涌入大量竞争者,欲分食其市场份额。财报显示,2021—2024年,宁德时代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59.06%、152.07%、22.01%和-9.7%;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85.34%、92.89%、43.58%和15.01%。
  据国信证券相关分析师预测,到2027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有望达到1476GWh,储能电池需求有望达到381GWh。“近年来动力电池市场的原材料价格有所波动,让相关的电池价格产生波动。同时,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以及国内动力电池企业间激烈的竞争,也对宁德时代产生一定影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对于宁德时代来说,扩充海外市场成为进一步稳固市场地位的“杀手锏”。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认为,宁德时代不只是一家电池零部件制造商,也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更致力于成为一家零碳科技公司。此次宁德时代在港股上市,意味着更广泛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是推动宁德时代全球零碳经济的新起点。
  据了解,本次赴港上市,宁德时代的投资者涵盖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权基金、产业资本、长线机构、保险资金及多策略基金等。

【2025-05-20】
恒生指数涨1.49% 宁德时代涨超16%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5月20日电,港股收盘,恒生指数涨1.49%,恒生科技指数涨1.15%。医药股涨幅居前,荣昌生物、宁德时代涨超16%,小米集团涨超4%。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宁德时代(300750)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