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920 德赛西威 更新日期:2025-04-02◇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电子 |2761806.38| 548957.38| 19.88| 100.00|
├────────────┼─────┼─────┼───┼──────┤
|智能座舱 |1822991.30| 348349.09| 19.11| 66.01|
|智能驾驶 | 731379.03| 145652.66| 19.91| 26.48|
|网联服务及其他 | 207436.06| 54955.63| 26.49| 7.51|
├────────────┼─────┼─────┼───┼──────┤
|境内销售 |2591049.77| 504661.87| 19.48| 93.82|
|境外销售 | 170756.60| 44295.51| 25.94| 6.18|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电子 |1169241.72| 237669.83| 20.33| 100.00|
├────────────┼─────┼─────┼───┼──────┤
|智能座舱 | 796515.38| 156152.08| 19.60| 68.12|
|智能驾驶 | 266696.12| 50505.98| 18.94| 22.81|
|网联服务及其他 | 106030.22| 31011.76| 29.25| 9.07|
├────────────┼─────┼─────┼───┼──────┤
|境内销售 |1093365.23| 221958.27| 20.30| 93.51|
|境外销售 | 75876.50| 15711.55| 20.71| 6.49|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电子 |2190800.26| 447872.39| 20.44| 100.00|
├────────────┼─────┼─────┼───┼──────┤
|智能座舱 |1580208.34| 325275.09| 20.58| 72.13|
|智能驾驶 | 448522.81| 72742.09| 16.22| 20.47|
|网联服务及其他 | 162069.11| 49855.21| 30.76| 7.40|
├────────────┼─────┼─────┼───┼──────┤
|境内销售 |2026434.16| 412004.71| 20.33| 92.50|
|境外销售 | 164366.09| 35867.68| 21.82| 7.50|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电子 | 872447.99| 180182.29| 20.65| 100.00|
├────────────┼─────┼─────┼───┼──────┤
|智能座舱 | 625058.65| 122654.71| 19.62| 71.64|
|智能驾驶 | 183860.47| 31271.18| 17.01| 21.07|
|网联服务及其他 | 63528.87| 26256.40| 41.33| 7.28|
├────────────┼─────┼─────┼───┼──────┤
|境内销售 | 804862.44| 168114.27| 20.89| 92.25|
|境外销售 | 67585.55| 12068.02| 17.86| 7.75|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汽车制造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汽车消费升级趋势的延
续以及汽车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汽车产业正迈向智能化与电动化的黄金发展时期
。在这一全面竞争的环境中,企业唯有具备深厚且全面的综合实力,持续自我革新
以保持与时俱进,并拥有前瞻性、清晰且聚焦的发展战略,才能抓住时代机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
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连续二年突破3,000万辆大关,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
市常从细分市场来看,乘用车产销稳步增长,分别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成为支撑汽车消费基本盘的中坚力量;新能源汽车表
现尤为亮眼,年产销首次突破 1,00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40%,标志着产业进入
规模化发展新阶段;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 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汽
车出口再创新高,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产品选择。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汽车制造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一)主要业务
公司深度聚焦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领域的高效融合,持续开发高
度集成的智能硬件和领先的软件算法,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移动出
行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
1、智能座舱
致力于构建满足未来智能化出行场景下的新人机交互关系。基于对未来用户出行场
景体验的理解,依托智能交互系统、智能显示硬件、智能域控硬件、智能计算解决
方案,重构出行体验,满足用户在用车场景下的个性需求,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
轻松便利的出行体验。
2、智能驾驶
致力于提供行业领先的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产品范围涵盖智能驾驶计算系统,
传感器和算法等,依托人工智能、大算力芯片、AI大模型算法、多传感器融合及V2
X车路协同技术,为全球用户创造安全、舒适和高效的智能驾驶服务和体验。
3、网联服务
专注于车载软件开发以及运营服务,为车厂提供或共创生态及运营、基础软件、智
能进入等整体解决方案,协助车厂构建整体的车联网生态能力以及运营服务能力,
提升整车用车及服务体验。
(二)经营模式
公司基于多年来在设计、开发、生产过程中的深厚积淀,结合行业和客户等方面的
资源优势,打造上下游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生态圈,不断拓展自身在研发创新、
客户服务、安全验证方面的综合实力,为客户提供专业、创新、智能、有竞争力的
汽车电子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对不同产品组合及业务开发模式的多元需求,为客
户提供差异化的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汽车制造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1、产品结构
公司积极应对汽车行业在新四化趋势下的挑战,满足客户对不同产品组合及业务开
发模式的多元需求,为驾乘者提供卓越的出行体验。公司致力于成为未来出行变革
创领者,引领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深度聚焦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
领域的高效融合,持续开发高度集成的智能硬件和领先的软件算法,为全球客户提
供安全、舒适、高效的移动出行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
2、研发创新
公司高度重视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并持续优化研发效能。公司已在新加坡、德国
、日本、中国南京、成都、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台湾、长沙同时设有研发分
部。公司已自主掌握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全栈设计等能力,在智能驾驶车载领域对
人工智能的应用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同时,自动驾驶算法、车载显示屏光学技术、
车载网络通信技术、网络安全技术、OTA等技术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24年,公
司研发投入约21.92亿元,占营收7.94%。
公司在知识产权布局、技术标准制定方面持续发力,截至2024年12月,公司累计申
请专利超过 3,600项,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法规
工作委员会和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导或参与的国内外技术标准
发布数累计超100项。2024年公司主导发布的技术标准包括《自主代客泊车场地试
验方法》、《智能座舱标准体系研究报告》等,参与发布的技术标准包括《道路车
辆局域互联网络(LIN) 》系列标准、《车载无线通信终端》标准等,规范行业和
产品发展。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行,公司通过应用PLM和ALM等项目、产品和软件的全生命
周期管理体系,全面实施敏捷开发,陆续获得ASPICE CL2、CL3(汽车行业软件过
程改进和能力评估模型)国际认证,汽车领域的软件开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客户结构
公司与众多国内外车企已经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客户群体主要包括国
内自主品牌客户、合资品牌客户与海外客户。自主品牌客户包括理想汽车、奇瑞汽
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广汽埃安、小鹏汽车、比亚迪、广汽乘用车、上汽乘用
车等,国内合资品牌客户包括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上汽大众、长安
福特、上汽通用汽车等,海外客户包括MAZDA、TOYOTA、STELLANTIS 、DAF、SKODA
、VOLKSWAGEN、CATERPILLAR、SUZUKI、AUDI、LEXUS、SCANIA等。
4、智能制造
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制造工艺,自主创新建成一系列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智能制造
装备,生产全栈搭载信息化系统,实现智能制造。全自动OCR/OCA贴合线体,可实
现7~55寸单屏、双联屏、三联屏以及弯曲屏的全贴合生产,拥有高柔性的智能装备
线体,满足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全系列产品的组装、测试工艺。同时,公司拥有全
过程实施零返修的SMT贴片工艺、LCM显示模组制造工艺、不同算力级别的域控制器
生产技术、世界领先的车载摄像头模组生产技术、高度自动化77G-79G毫米波雷达
生产技术等领先制造工艺技术并具备车规级SIP产品生产能力。
公司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全面应用MES、WMS、ELM、ERP
、APS等信息化系统,联动自主开发的精益化组装与测试平台,内部制造效能显著
提高,实现从客户订单到原材料采购的全价值链信息化管理,提供高质量的敏捷交
付。 同时,公司通过开展智能化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的节能减排,向低碳化转型
,同步建设数字化和集成供应链,主动变革。自2022年底开展集成供应链变革以来
,取得了显著的改善。通过优化物流运营组织,完善需求预测模型,建立产销协同
机制,精细化的库存管控等措施,整体运营效率大幅提升;交付保供 OTD 100%达
标;通过品类策略的优化、物料采购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关键绩效的提升。同时
,公司通过开展物流和关务筹划,建立智能化仓库,向低碳化运输倾斜,致力打造
成为绿色低碳的汽车电子行业智能供应链,支持公司可持续发展。
2024年,公司入围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单,获得智能制造能力成熟
度(CMMM)四级认证,充分证明了德赛西威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实力及先进水平。
5、质量管理
公司导入并融合了IATF16949、ISO26262等14项国际先进管理体系,形成了从研发
、供应链、制造到客户服务的全流程质量策划与管理的集约型一体化管理体系,同
时通过系统整合,实现了运营管理的全面数字化与智能化。秉持追求卓越的质量方
针,坚守“零缺陷、顾客满意、持续改进、以人为本”的四项管理原则,持续为客
户交付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作为中国汽车电子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是首家荣获
“全国质量奖”的企业。2022年,公司获得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2023年,斩
获ICQCC(国际QCC大会)金奖,成为行业标杆。坚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
务,助力公司连续多年获得日系合资客户(广汽丰田)质量改善标杆及品质闪光人
、日系本土客户(丰田)连续0PPM目标达成、欧系客户(DAF)10PPM卓越供应商、
本土品牌(长城集团)质量经营-零缺陷工程奖一等奖等,以及各大国内车厂基地
质量奖项。
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
AS)与美国实验室认可协会(A2LA )认可及国际与国内主流汽车厂商的认可。测
试能力覆盖电气性能、光学性能、机械、环境可靠性和EMC、射频、材料、失效分
析等领域,可满足绝大部分汽车电子试验标准测试要求。实验室配备有专业的测试
系统开发团队,具备仪器控制、机械手控制、车载总线通信、数据采集与分析、视
觉检测等自动化测试开发应用能力。
伴随产品智能化发展,公司同步布局了更为前沿的测试能力,包括高低温光学参数
测试、毫米波雷达射频性能测试、毫米波雷达功能测试、毫米波雷达材料测试、雷
达外场测试,智能驾驶测试、器件级可靠性验证、器件芯片失效分析等。其中智能
驾驶测试场,覆盖超40种道路设施,搭配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和全域 V2X 网络,可
以模拟高架、隧道、雨雾天气等多种工况,满足智能辅助驾驶、智能驾驶、智能网
联等多场景测试需求。实验室为公司产品验证提供一站式测试解决方案,为提升产
品可靠性、安全性和持续优化提供有力保障。
6、产业生态
推动汽车智能化进程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产业协作,公司积极开展多维度、多渠
道的协作共创,融合用户、车厂客户、合作伙伴、科研院校和社区开发者,在业务
发展、技术开发、质量水平、协同效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协作,共创全新生
态。良好的生态已成为公司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保障了公司在研发、
交付、质量等能力的全面提升,强化了公司整体的风险抵抗能力。
7、网络安全
公司严格遵守属地网络安全、数据合规、个人数据保护的法律法规,防止数据遭到
非法访问、使用、篡改,保障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顺应智能业务的发
展,不断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流程,构建安全合规、高效有序、可持续的网络安全环
境。公司已经具备从产品级到组织级的完整网络安全能力,其中产品级安全能力包
括从硬件研发与制造全生命周期的硬件、底层架构、软件应用、系统和平台等安全
保护能力。公司坚持以最高标准确保安全,公司已通过了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
系认证以及欧盟 TISAX AL3最高级别评估,并相继获得了 ISO 26262 ASIL D产品
认证、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认证以及 ISO 21448(SOTIF)预期功能安全体
系认证。2024年,公司相继荣获Synergy VOS AP和国产高算力芯片域控的 ASIL D
产品认证,这是公司在大型异构软件安全开发能力的突破,而国产高算力域控通过
ASIL D认证则印证了公司从软件开发到硬件载体全栈式产品形态的安全管控能力,
更是公司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的标志。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一)宏观经济及行业情况概述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128.2万辆和 3,143
.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连续两年突破 3,000万辆大关,中国汽车市场稳居
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常从细分市场来看,乘用车产销稳步增长,分别完成2,747.7万
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亮眼,年产销
首次突破1,00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40%,标志着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20
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 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汽车出口再创新高,为
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产品选择。
在智能化领域,2024年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突破与创新,为汽车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
劲动力,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进入快车道,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技术实现质的飞跃
。城市NOA等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加速推进,智能座舱全面普及,语音交互、AR-HUD
等创新技术显著提升人机交互体验。政策层面,各国相继出台智能网联汽车支持政
策,特别是在L3、L4级自动驾驶准入和上路通行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电动化
与智能化深度融合,叠加5G车联网技术普及,汽车电子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2024年,汽车智能化在技术创新、法规完善和商业化应用等方面取得全方位突破,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公司经营情况概述
德赛西威是国际领先的移动出行科技公司之一,聚焦于汽车智能化的核心产业——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领先。公司坚持长期主义,致
力于打造以综合竞争力为基储以“新技术、新产品、新市潮带动企业发展的高质量
、可持续发展业态。
2024年,公司以74名的排位连续第四年登榜《美国汽车新闻》发布的2024年全球汽
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是本年度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企业。公司连续三年荣膺“
中国品牌 500强”称号,凭借大算力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斩获第六届盖世汽车金辑奖
“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奖”;公司以卓越的出海模式、经验和成果,摘得“2024
最佳出海实践奖”。公司荣获“2024-「鼎革奖」数字化转型先锋榜年度产业链领
军企业奖”。2024年,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标委组织,中
汽中心(CATARC)、德赛西威、东风汽车牵头编制的《智能座舱标准体系研究报告
》重磅发布,首次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智能座舱发展提供了系统化的支撑体系,
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公司工业设计团队再创佳绩,凭借
其卓越的设计实力和出色的作品,斩获多项设计大奖,并成功入选IXDC2023国际体
验设计百强-十大杰出设计机构。
本年度,公司紧抓汽车智能化发展机遇,核心业务实现突破性增长。高阶智能座舱
和高阶智能驾驶产品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显示屏、信息娱乐系统等产品线客户群
体进一步扩大,推动经营业绩再创新高。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6.18亿元,
同比增长26.06%,2021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2.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20.05亿元,同比增长29.62%,2021-2024年复合增长率34.01%;新项目订单年
化销售额突破270亿元,为未来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矗
1. 开拓国际市场,构建协同生态
在国际市场,公司目前已拥有TATA MOTORS、VOLKSWAGEN、MAZDA、STELLANTIS、SE
AT、TOYOTA 、SKODA、VOLVO、FORD、AUDI、LEXUS、SUZUKI 等品牌的新项目订单
,并在 2024年成功开拓了全新客户HONDA。随着海外业务的持续增长,公司抓紧海
外产能配套。报告期内,公司西班牙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启动,随着公司西班牙智能
工厂投入量产,将显著提升公司在欧洲市场的战略布局,为扩大欧洲市场份额奠定
坚实基矗通过持续拓展海内外优质客户,公司客户群体日益多元化,客户结构更趋
合理均衡。
2024年,公司秉持“与客户共创生态”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 Tier1供应商的创新
引领作用,通过构建新型产业协同关系,与合作伙伴实现战略优势互补和资源优化
配置,共同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技术解决方案,推动汽车智能化转型升级,
实现与全球客户的协同发展。公司在技术创新、质量管控和服务响应等方面的卓越
表现获得行业广泛认可,在国内市场斩获多项殊荣:包括理想汽车“2024理想TOP
奖”、广汽集团“十佳供应商奖”、奇瑞汽车“优秀供应商”、长城汽车“真心伙
伴奖”、小鹏汽车“与鹏同行奖”、长安汽车“2024年度战略生态奖”、东风乘用
车“2024年量产质量奖”、长安福特“卓越供应商奖”以及佩卡中国“2024年度长
期合作伙伴”等重要奖项。
2. AI赋能驱动,研发效能不断提升
公司始终将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长期坚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以
确保持续的技术引领和行业领先地位。公司通过建立完善的研发人才培养机制、创
新激励机制,设计与时俱进的研发流程体系,研发效能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公
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优势。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 21.92亿元,占销售额的
7.94%,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45.98%。
AI技术是公司技术研发的核心支撑,为满足 AI技术对高性能算力的需求,公司提
前布局,自建了先进的算力基础设施,并持续扩建。这些设施为AI模型的训练、优
化和部署提供了强大的计算支持,确保了AI服务的高效运行。公司在报告期内申报
非公开发行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扩建智算中心。智算中心项目将为公司的智能化
产品开发及前瞻性技术研发提供算力支持,助力公司探索人机交互、车路协同、自
动驾驶模型等前沿领域,在智能驾驶技术上实现突破创新。通过自建算力中心,公
司不仅降低了对外部资源的依赖,还显著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和模型迭代效率,为
AI技术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深度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矗公司还不断通过将AI服务与组织
经营管理的深度整合,实现组织管理的全方位智能化升级,提升了研发效率与管理
效率。
随着研发成果的持续转化与积累,公司在技术、产品等领域形成了越来越强大的发
展势能。2024年,公司累计申请专利数超3,600项,累计参与或主导国内外技术标
准发布超100项,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话语权。公司AI赋能新型工业
化应用成功入选工信部典型案例,标志着公司在AI技术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
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产品在技术、质量、市尝规模等方面领先,随着汽车电子产
品的持续升级以及持续的研发积累,公司的产品竞争力仍将逐渐增强。未来,公司
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AI技术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推动汽车智能化的不断
创新。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车载操作系统解决方案Synergy VOS AP具有灵活的架构设计
和卓越的性能表现,通过算力优化、动态部署和安全机制,推动智能驾驶与网联服
务的落地, 2024年,Synergy VOS AP荣获ISO 26262 ASIL D认证,标志着公司在
软件功能安全能力以及全栈自主研发能力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 深化汽车智能化布局,驱动业绩高增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业务板块,随着汽车智能化
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以及单车价值量的显著增长,公司核心业务板块的业绩实现强
劲增长。
(1)智能座舱
2024年,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在产品组合多元化、市场延伸策略以及新客户订单的强
劲推动下,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82.30亿元,新项目订单年化销
售额超过16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第四代智能座舱平台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在
理想汽车等客户中成功配套。同时,公司持续获得奇瑞汽车、吉利汽车、广汽丰田
、理想汽车、广汽埃安、TATA等多家车企的新项目订单,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新产品方面,公司基于全新AI芯片推出第五代智能座舱平台。公司构建了第五代智
能座舱的底层链路设计,并结合自研板端大模型与云端应用,满足用户在车端设备
、跨端设备、云端的丰富场景中管理和操作的需求。此外,第五代智能座舱平台支
持实时决策、自适应响应和主动协助,打造了一个能服务于用户出行、工作、生活
的专属座舱智能管家,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实现智能、直观和个性化驾乘体验的工
具。公司HUD产品取得重大进展,成功进入日系、德系车企供应链。公司首个HUD项
目成功量产下线,标志着公司在智能驾驶视觉领域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
(2)智能驾驶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驾驶业务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73.14亿
元,同比增长63.06%,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接近100亿元。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
快速普及,城市NOA等高级智能驾驶功能加速商业化落地,将进一步推动公司智能
驾驶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领域,公司持续巩固行业领军地位,产品矩阵不断优化升级,
全面覆盖多样化市场需求。公司高算力平台已成功实现规模化量产,为理想汽车、
小鹏汽车、极氪汽车、长城汽车、广汽埃安、路特斯等多家知名车企提供配套支持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斩获长城汽车、奇瑞汽车、广汽埃安、广汽丰田、小鹏汽车
等车企新项目订单。2024年,公司与奇瑞汽车达成相关合作,共同开发舱驾一体中
央计算平台,该平台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中央计算平台ICPS01E打造,采用创
新的单芯片多域融合解决方案,成为业内首款可量产舱驾一体SOC产品,标志着公
司在智能驾驶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公司与昊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基于
新一代高算力芯片共同研发推动新一代舱驾一体乃至中央计算平台的加速落地,适
配L4高级别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需求。
面对智能驾驶功能升级带来的安全挑战,公司在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领域持续保持
行业领先优势。2024年,公司基于国产高算力芯片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成
功通过汽车行业最高安全等级 ASIL D认证。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彰显了公
司在国产域控制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将安全基因深植于产品核心,为智能驾
驶安全保驾护航。
在智能驾驶全栈解决方案的关键组成部分——传感器和T-Box产品领域,公司已确
立显著的市场领先优势。2024年,公司推出新一代高性能CRD03P角雷达产品。同时
,公司积极布局FRD02级联成像雷达、FRD03前向毫米波雷达、CRD03E角雷达等系列
传感器产品,构建起完整的感知系统解决方案,为全场景城市NOA提供卓越的感知
能力,助力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传感器相关产品已获得广汽丰
田、奇瑞汽车、TATA等海内外车企的新项目订单。
(3)网联服务
公司致力于通过创新的软件解决方案和大数据应用,与整车厂商一起构建完整的车
联网生态体系为用户提供全场景沉浸式安全的驾乘体验。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与理想汽车、长安汽车、小鹏汽车、捷途汽车、MERCEDES
-BENZ、VOLVO、上汽通用五菱、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一汽-大众等战略客户在网
联服务业务的合作。产品服务范围覆盖智能网联生态系统、基础软件平台、智能进
入解决方案、智能周边产品、网络安全防护、OTA升级等全栈式解决方案,充分彰
显了公司在智能网联领域的综合实力。公司创新推出的大模型语音解决方案,可根
据不同车端平台需求进行端侧大模型定制,具备语音适配系统生态化、场景应用差
异化、能力输出标准化、成本配置灵活化等核心优势,为车载语音智能化升级提供
全方位价值赋能。公司自主研发的“蓝鲸”生态系统在报告期内实现重大突破,实
现端云两侧大模型部署,端侧小模型可以解决本地化服务智能化,让用户随时随地
体验智能化升级,云侧大模型可根据不同用户自动生成各种智能场景,并且实现服
务多端生态互联互通,解决全场景生态互联互通的需求,让用户能够在车内安全便
捷地获取到各类服务。同时,“蓝鲸”生态系统还推出了海外版本,全面拥抱出海
需求,一套软件解决多语言多地图的问题,给车企提供安全快速出海的全栈解决方
案。
公司基于卓越的技术创新实力。凭借“蓝鲸”OS8.0荣膺“2024中国汽车软件优秀
创新案例”及“产业创新实践奖”双项殊荣,充分彰显了行业对公司技术创新能力
的认可。
4. 坚定可持续发展道路,全方位打造稳固根基
在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环境里,为保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公司需要打造软硬实力
兼备、与时俱进的综合能力,形成可以穿越周期的稳固根基。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化推进组织变革行动,通过体系优化、数字化、智能化、标
准化提升管理效能与创新力,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学习与发展平台,从组织、人才、
资源等多维度着手提升国际化运营水平,构建以客户为导向、跨区域协同的全球流
程体系,打造开放共享、跨领域、深度协同的合作生态。公司在惠州、成都、西班
牙建设新工厂以支持快速提升的产能需求,新设产业基金开辟产业布局新通道。20
24年,通过全方位的自我革新,公司实现快速进化,为把握智能化、国际化发展机
遇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为公司实现跨越性成长保驾护航。
此外,公司不断提升合规治理水平,保护投资者权益,上市后连续 6年获得深交所
信息披露最高等级A级。同时,公司积极通过现金分红回馈股东。公司在雇员发展
、社会公益、碳中和等方面持续发力,履行社会责任。报告期内,公司荣获“2024
福布斯中国-年度最受员工欢迎雇主”奖、“中国杰出雇主”奖、RBA-VAP认证及财
联社“ESG-先锋奖”,蝉联第十四届公益节“2024年度责任品牌奖”。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2024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汽车消费升级
趋势的延续以及汽车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汽车产业正迈向智能化与电动化的黄金
发展时期。在这一全面竞争的环境中,企业唯有具备深厚且全面的综合实力,持续
自我革新以保持与时俱进,并拥有前瞻性、清晰且聚焦的发展战略,才能抓住时代
机遇。
公司在国内外市尝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及管理效能等领域已奠定显著领先优势:智
能化产品连续多年引领行业,高阶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业务高速增长,成为公司发
展的核心驱动力;孵化类业务的持续投入为未来增长铺平道路;国内高端品牌与合
资品牌合作不断突破,国际市场成功斩获多家知名企业的新项目订单,为海外市场
拓展注入强劲动能;同时,公司持续推进组织变革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全方位提升
管理效能,为持续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矗
展望2025年,德赛西威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深化汽车智能化领域的研究,加速国
际化市场布局,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出行科技公司
。通过开放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公司将为全球用户创造更加安全、舒适、高效、环
保的出行体验,引领智能出行新时代,推动汽车产业迈向更加智能化、全球化的未
来。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Desay SV Automotive Japan | 61.41| -| -|
|Co., Ltd | | | |
|DESAY SV SPAIN,SOCIEDAD LI| 1514.21| -| -|
|MITED | | | |
|Antennensy steme Scandinav| 6.57| -| -|
|ia AB | | | |
|长春惠享投资有限公司 | 0.10| -| -|
|Desay SV Automotive Europe| 2909.49| -| -|
| GmbH | | | |
|深圳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 1000.00| -| -|
|公司 | | | |
|Antenna Technology Center | 18.81| -| -|
|(Europe) ATC GmbH | | | |
|深圳市德赛西威产业投资有限| 20000.00| -| -|
|公司 | | | |
|成都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 50000.00| -| -|
|公司 | | | |
|成都市德赛西威卡蛙科技有限| 5000.00| -| -|
|公司 | | | |
|Desay SV Automotive Singap| 2166.84| -| -|
|ore Pte.Ltd | | | |
|Desay SV Automotive USA, I| 718.84| -| -|
|nc. | | | |
|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 1000.00| -| -|
|研究院有限公司 | | | |
|惠州市威元科技有限公司 | 300.00| -| -|
|德赛西威(香港)贸易有限公司| 463.00| -| -|
|广州市德赛西威智慧交通技术| 3000.00| -| -|
|有限公司 | | | |
|PT DESAYSV AUTOMOTIVE INDO| 475.65| -| -|
|NESIA | | | |
|广东省威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3500.00| -| -|
|富赛益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26000.00| -| -|
|台湾德赛西威有限公司 | 187.92| -| -|
|南京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 500.00| -| -|
|公司 | | | |
|DESAY SV DE MEXICO SOCIEDA| 1803.23| -| -|
|D DE RESPONSABI LIDAD LIMI| | | |
|TADA DE CAPITAL VARIABLE | | | |
|上海迅猛龙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1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