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728 特一药业 更新日期:2025-04-03◇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5-03-30】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3月24日-3月30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小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11-0.532025-3-292945.66--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茎木类-0.47-0.222025-3-301730.32--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44-1.582025-3-301831.94--全草类-0.18-0.592025-3-301456.96--动物类-0.01-0.102025-3-303488.25--矿物类0.000.002025-3-303776.73--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3-28】
概念动态|特一药业新增“医药电商”概念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3月28日,特一药业新增“医药电商”概念。据本站数据显示,入选理由是:2023年10月24日互动易:在当前互联网医药医疗行业生态逐渐成熟,消费者的网上购药习惯已经形成的时代背景下,公司已在B2B、B2C、O2O渠道上开展与品牌企业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线上购药方案。在B2B方面,公司主要与药师帮平台合作,通过该平台覆盖终端门店或诊所;在B2C方面公司主要与阿里健康大药房合作;其他如京东大药房、康爱多、健客等都是由经销商与各平台开展合作;在O2O方面,全国百强连锁线下药店的线上旗舰店如大参林、高济体系、海王星辰、老百姓、益丰、一心堂、漱玉平民大药房及健之家等都有销售公司的产品,这些百强连锁药店也在美团、饿了么这些O2O平台上销售。该公司常规概念还有:流感、医美概念、NMN概念、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肝炎概念、幽门螺杆菌概念、深股通。
【2025-03-23】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3月17日-3月23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81-0.942025-3-222942.30--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全草类-0.45-0.472025-3-231459.59--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39-1.562025-3-231839.95--动物类-0.050.032025-3-233488.66--茎木类0.00-0.712025-3-231738.52--矿物类0.000.002025-3-233776.73--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3-16】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3月10日-3月16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小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06-0.352025-3-152966.33--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39-2.082025-3-161847.12--茎木类0.27-0.782025-3-161738.52--全草类0.20-0.442025-3-161466.24--动物类-0.04-0.012025-3-163490.45--矿物类0.000.002025-3-163776.73--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3-14】
特一药业:公司只有原料药有少量出口,出口比例很小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3月14日讯,有投资者向特一药业提问, 请问特一药业有限公司与海力药业子公司海外营收各占比多少呢?拓展海外市场营销有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产品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多年来已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经验,并构建了完善的营销网络系统。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发挥所长以内销为主,公司目前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强公司营销团队建设,积极推进营销组织变革步伐,加强和完善营销管理,提高国内市场覆盖的深度、广度;同时,公司也持续加大对特一品牌的建设力度,力争将特一品牌打造为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提高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只有原料药有少量出口,出口比例很小,如果后期有利好的出口政策或较好的市场前景,公司不排除加大国外出口业务。谢谢!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3-09】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3月3日-3月9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小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12-0.382025-3-82964.66--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38-2.042025-3-91854.38--全草类-0.15-0.642025-3-91463.35--茎木类-0.02-1.232025-3-91733.86--动物类0.00-0.102025-3-93491.80--矿物类0.000.002025-3-93776.73--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3-07】
特一药业:公司努力做好经营工作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讯 特一药业3月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股票的二级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众多,作为公司管理层,我们努力把公司的经营做得更好,科学推进营销组织变革步伐,同时通过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止咳宝片及特一系列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覆盖率,以利于公司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加强与机构等各类投资者的沟通交流,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增强投资者信心和价值的认可。
【2025-03-07】
特一药业:公司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大部分区域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特一药业3月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大部分区域,其中化学制剂药主要通过华南地区的经销商配送至全国,销售统计数据在华南。自2025年1月份以来,止咳宝片在各个销售渠道有较好的恢复,目前销售正常。
【2025-03-07】
特一药业:科学推进营销组织变革步伐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覆盖率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3月07日讯,有投资者向特一药业提问, 董秘 您好 公司最好的营销就是股票日益渐涨,知名度才会打开!而不是一直这样打压股价 股价上涨 配合止咳宝营销 应该会更好一点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股票的二级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众多,作为公司管理层,我们努力把公司的经营做得更好,科学推进营销组织变革步伐,同时通过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止咳宝片及特一系列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覆盖率,以利于公司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加强与机构等各类投资者的沟通交流,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增强投资者信心和价值的认可。谢谢!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3-07】
特一药业:止咳宝片在各个销售渠道有较好的恢复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3月07日讯,有投资者向特一药业提问, 尊敬的董秘,一、公司往年的销售均以华南、华东为主,请问今年在其他区域是否有突破性进展。二、公司二月份止咳宝销售,预估是否已达到或超过2023年同期水平。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大部分区域,其中化学制剂药主要通过华南地区的经销商配送至全国,销售统计数据在华南。自2025年一月份以来,止咳宝片在各个销售渠道有较好的恢复,目前销售正常。谢谢!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3-03】
特一药业累计回购2.48%股份 耗资9394.18万元
【出处】智通财经
特一药业(002728.SZ)公告,公司截至2025年2月28日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购回公司股份1272.96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2.48%,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394.18万元(不含相关交易费用)。
【2025-02-27】
特一药业:盐酸多西环素片通过一致性评价
【出处】本站7x24快讯
特一药业公告,公司药品盐酸多西环素片通过一致性评价,共有2个规格,分别为0.05g和0.1g。盐酸多西环素片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胆道感染、淋巴结炎、蜂窝织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也用于斑疹伤寒、恙虫病、支原体肺炎等。通过一致性评价有利于公司参与集采的投标,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
【2025-02-25】
特一药业:截至目前,公司未接入人工智能深度探索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2月25日讯,有投资者向特一药业提问, 你好,董秘,请问贵公司是否全面接入人工智能深度探索,已更好的发展!!?
」净卮鸨硎荆茫行荒怨镜墓刈ⅰ=昀矗艺咧厥佑胫С质种幸揭┑姆⒄梗抑幸揭┕芾砭钟?024年发布了《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释放中医药数据价值,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公司高度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数据分析等业务的技术与应用。截至目前,公司未接入人工智能深度探索。谢谢?
〉慊鹘虢灰姿俜交ザ教ú榭锤?
【2025-02-23】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2月17日-2月23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37-0.352025-2-222965.40--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97-1.312025-2-231868.22--全草类-0.43-0.432025-2-231466.53--茎木类-0.22-0.402025-2-231748.36--动物类0.00-0.222025-2-233487.58--矿物类0.000.002025-2-233776.73--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2-19】
特一药业许丹青:坚定发展信心 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既是对民营经济贡献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战略部署,为民营企业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强劲的动力,为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特一药业董事长许丹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在医药行业深耕多年的民营企业家,自己深受鼓舞。
许丹青表示,当前,医药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特一药业将坚定发展信心,抓住政策机遇,特别是在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中医药行业发展的背景下,公司将紧跟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重点发展中成药品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特一药业持续重视对研发的投入,视研发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许丹青说,近年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开展技术创新、难题攻关等技术开发活动,并积极加强与院校、研究单位的密切合作,先后完成了多项技术研究及开发工作,部分研究开发成果已在项目中得到应用,部分已申报且获得了国家专利。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为后期的梯队产品做好产品储备。”许丹青说,当前,公司将结合自身发展,不断深化产业链布局,科学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和整体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通过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的精神,我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潜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坚定了信心。”许丹青说,“未来,我将勇担时代担当,发扬企业家精神,牢牢锚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放松,坚定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科技创新,为国家发展贡献新智慧与新力量,和广大民营企业一起创造民营经济新的辉煌。”(李子健)
【2025-02-19】
江门市政协领导一行莅临特一药业集团调研
【出处】特一药业官微
2025年2月17日下午,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磊率队到特一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一药业”)调研。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文聪,台山市委书记郑劲龙、特一药业董事长许丹青参加活动。
张磊一行先后到特一药业的生产车间、研发实验室以及产品展示区参观,对企业在中药研发、生产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许丹青详细介绍了特一药业近年来在市场营销、品牌建设、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他提到,特一药业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品牌影响力。
郑劲龙表示,台山市市委、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特一药业等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他鼓励特一药业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江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张磊对特一药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他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江门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希望特一药业能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为江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特一药业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各级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继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品牌影响力,为江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2025-02-17】
特一药业全资子公司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出处】财中社
特一药业(002728)发布公告,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海南海力制药有限公司近日再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获得海南省相关部门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该证书的发证日期为2024年10月29日,有效期为3年。这次认定是海力制药原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满后的重新认定。
通过此次认定,海力制药自2024年起将连续三年享受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以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公告中提到,以上税收优惠政策不会对公司2024年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2024年前三季度,特一药业实现收入4.56亿元,归母净利润601万元。
【2025-02-16】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2月10日-2月16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05-0.532025-2-152976.38--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动物类-0.22-0.242025-2-163487.58--茎木类-0.18-1.572025-2-161752.21--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15-0.512025-2-161886.52--全草类0.00-1.162025-2-161472.79--矿物类0.000.002025-2-163776.73--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2-13】
特一药业:特一牌止咳宝片销售恢复明显,2024年销量达2.3亿片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2月13日讯,有投资者向特一药业提问, 你好,去年冬季至今流感并没有减退的迹象,请问公司针对当前的流感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另外公司营销改革成效如何?是否考虑平稳过渡改革期。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针对流感方面的用药,公司药品品类丰富,产品涵盖止咳、退热、抗生素、抗病毒、消化系统等类别。特别是公司核心产品特一牌止咳宝片,具有百年历史,在清代末期就享有盛誉,具有“宣肺祛痰、止咳平喘”之功效。经临床总结有三大特点:一是对各类型的慢性咳嗽有显著效果,对止咳、化痰、平喘疗效十分明显,临控+显效率为73%,总有效率为93%;二是毒副作用低,疗程短、见效快、服药方便;三是对虚寒型和痰湿型咳喘治疗效果最好,总有效率分别是100%及95%。另外,公司的产品用于止咳化痰方面的还有小儿止咳糖浆、小儿咳喘灵颗粒、羧甲司坦片;退烧方面的有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治疗咽喉痛的药物有蒲地蓝消炎片、咽炎片、复方鱼腥草片、穿心莲片;治疗感冒的药物有感冒灵颗粒、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另外,公司的铝碳酸镁咀嚼片、枫蓼肠胃康片、蒙脱石散等用于治疗胃肠道方面。在营销变革方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的改革达到了一定的预期,也初显成效:自营团队已初步搭建完成,职能得到细化和明确;止咳宝片已逐步分渠道销售管理;线上营销销售表现突出,初具雏形;品牌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并逐步加大了地面媒体(高铁站广告、电梯媒体)、新媒体网络平台(抖音、小红书、快手、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视频号)、生活服务类平台(美团)等渠道的品牌推广宣传。从销量数据来看,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已逐步增加发货量。2024年,止咳宝片销量的统计数据为2.3亿片,其中第四季度的销量为1.21亿片(后期将以会计核算及审计数据为准),止咳宝片销售恢复明显。2025年1月份,止咳宝片在药店的销售尽管还未达到2023年同期的水平,但保持了较好的恢复势头。由于公司的营销改革是改变了原有的销售模式,这种改革短期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有一定的影响,但有利于后期的长远发展。同时,改革初具成效后,公司将根据经营情况和市场发展,科学推进营销组织变革的步伐,努力降低营销组织变革的经营业绩风险,并着眼未来,实现公司持续稳健的发展。谢谢!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2-10】
特一药业获1家机构调研:公司中成药的最大单品为止咳宝片,该单品销售占比大,毛利率高,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但并未过度依赖(附调研问答)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特一药业2月10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2月8日接受1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贵公司于2025年1月24日晚间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2000万元至2500万元之间,同比下降90.13%至92.1%。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04元至0.05元。对于业绩下滑,贵公司表示在本报告期进行了营销组织变革,对原有的组织架构和营销渠道进行了优化和调整。这一变革涉及到销售渠道的衔接和药店销售业务的交接,为了保证变革的顺利推进,公司减少了核心产品止咳宝片的发货,导致毛利较高的止咳宝片销售收入同比降幅较大。请问为何要减少止咳宝发货?由此带来的业绩下滑,贵公司是否有所预料?贵公司能否接受这一结果?下滑的业绩要靠哪些产品弥补?
答:公司进行营销变革,将原经销模式改变为自营模式,这本身就意味着打破了原有的工作模式、流程和人员架构等。同时,在模式改变的情况下,原有的销售渠道(经销商渠道)的货物须清空,新的渠道需要建立和承接产品供应。 这些均需要时间来磨合和发挥作用,因此,减少止咳宝片的发货,均是为了保证营销改革的顺利推进和转型的成功。 公司的营销变革是战略规划,变革是基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举措,且经过充分评估,预计业绩下滑是短期的,公司有信心通过变革后能带来更大的业绩增长和竞争优势,公司完全接受在营销改革情形下的业绩下滑。针对营销变革及可能存在的经营业绩风险,公司在2023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中“(二)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第“6、围绕打基础、利长远进行营销组织变革和品牌营销建设”进行了阐述,同时,在“(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第“6、经营风险”中对营销改革可能带来公司短期经营业绩的风险进行了提示。 公司在决定营销改革时,对短期业绩的下滑早已预计,在此过程中,公司在加强其他产品的销售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内部管理,如资金的预算优化管理、成本的控制及部门协同等,以提高效率,减轻业绩下滑的影响。
问:业绩下滑对公司整体运营产生了哪些影响?公司如何应对这些影响?
答:公司进行营销组织变革,属于公司的自发行为,也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和赢取市场转变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谋求公司长远发展。在营销组织变革过程中的经营业绩下滑,只是盈利在短期内减少,这种业绩下滑的改革成本是可接受的,并未对公司的运营产生不利影响。 在公司营销改革的过程中,一是公司持续进行营销人员的招聘,截至2024年年末,营销中心自营团队净增加70人,后续还将继续招聘人员和进行人员培训,扩大营销团队规模、提升公司营销人员的素质和营销综合力量,以适应市场变革。 二是深化特一品牌营销建设,着力塑造特一品牌的广泛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依托特一品牌提升特一系列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认可度,实现特一系列产品的持续增长。三是公司基于对未来持续稳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的认可,为维护公司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在综合考虑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决定以不超过1.2亿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截至2025年1月31日,公司已购回公司股份1,272.96万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394.18万元(不含相关交易费用)。四是持续加大研发项目的投入,为后期的经营做好产品储备。五是继续进行募集资金项目的建设,为后期的营销改革完成后的产能释放打好基础。 同时,为了有效管理营销组织变革中的风险,公司制订了完善的风险管理策略,在分析、评估潜在风险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提高部门协同,降低运营成本;强化绩效考核,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质量管理和产品品质管理,提升品牌价值;强化现金管理,优化资金预算。 综上,公司在营销改革过程中,由于公司主动求变以谋求长远的发展,尽管带来了短期业绩的下滑,但并未对公司的运营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公司始终保持风险防控意识,优化财务策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等,保持公司良好的运营,保证公司营销改革的顺利进行,以适应后期市场的变化和企业长远的发展。
问:营销组织变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的调整和优化?变革后,公司在销售渠道和经销商管理方面有哪些新的策略和措施?营销组织变革的预期目标是什么?预计何时能够实现这些目标?
答:2024年,公司围绕“打基础、利长远”进行营销组织变革,主要是对原有的组织架构和营销渠道进行优化和调整。营销组织变革,主要包括营销模式、组织架构、销售渠道及品牌建设等方面。销售模式方面,逐步由经销商模式调整为自营+推广服务商的混合模式;组织架构方面,完善了组织架构和岗位编制,新组建了自营销售部、线上营销部、第三终端销售部、品牌市场部及市场督导部等部门;渠道方面,已完成从公司到配送商到药店的供应链渠道;此外,公司新增线上销售(包括B2C、O2O和数字化营销)作为公司后期营销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品牌推广方面,逐步由传统、单一的电视广告调整为电视广告+地面媒体+新媒体等的混合模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的改革达到了一定的预期,也初显成效:自营团队已初步搭建完成,职能得到细化和明确;止咳宝片已逐步分渠道销售管理;线上营销销售表现突出,初具雏形;品牌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并逐步加大了地面媒体(高铁站广告、电梯媒体)、新媒体网络平台(抖音、小红书、快手、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视频号)、生活服务类平台(美团)等渠道的品牌推广宣传。从销量数据来看,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已逐步增加发货量。2024年,止咳宝片销量的统计数据为2.3亿片,其中第四季度的销量为1.21亿片(后期将以会计核算及审计数据为准),止咳宝片销售恢复明显。2025年1月份,止咳宝片在药店的销售尽管还未达到2023年同期的水平,但保持了较好的恢复势头。 公司管理层对未来长远发展充满信心,将核心品种止咳宝片作为未来长期经营发展的目标,力争改革完成后3-5年左右的时间,达到止咳宝片销售1亿盒,同时通过止咳宝片形成产品集群,培育、带动皮肤病血毒丸、降糖舒丸及独活寄生颗粒等梯队产品的销售增长,推动公司特色中药品种成长为中药大品种,实现企业长远发展(该业绩预测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注意投资风险)。
问:贵公司表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特一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在减少止咳宝片产品发货的同时,加大对品牌的宣传力度,导致当期销售费用占比较高。为何止咳宝会影响贵公司的品牌美誉度?
答:公司的“特一”品牌目前还处于成长期,需要进行品牌拓展和强化品牌形象,因此,特一品牌在当前阶段,需要强化“产品即品牌”的理念,而止咳宝片对特一品牌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能提升特一品牌的美誉度和市场知名度。 止咳宝片产品对特一品牌的影响,主要体现如下方面: 1、止咳宝片品质卓越。特一止咳宝片具有百年历史,为全国独家品种,秘方入选岭南中药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还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2、止咳宝片治疗效果显著。止咳宝片的功能主治为宣肺祛痰、止咳平喘,对各类型慢性咳嗽效果显著,对止咳、化痰、平喘疗效明显,尤其是虚寒型和痰湿型咳喘,总有效率分别达100%及95%,毒副作用低,疗程短、见效快、服药方便。 3、止咳宝片市场认可度高。止咳宝片凭借卓越品质和显著疗效,在市场上赢得广泛认可和好评,连续多年位列止咳祛痰平喘类中成药前十大品牌,并荣登2024中国医药品牌榜。 因此,公司的“特一”品牌现阶段应聚焦核心产品止咳宝片,通过深化特一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强化特一品牌的独特价值和优势,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提升特一品牌的影响力。后续,公司将持续依托止咳宝片多年来形成的良好口碑和品牌形象,通过止咳宝片的品牌建设和广告投入,进一步提高特一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培育、带动“特一”品牌系列品种,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形成1+N矩阵,增强市场竞争力。
问:目前,公司中成药的最大单品仍为止咳宝片,该单品销售占比大,毛利率高,是否形成了过度依赖?为了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公司有哪些计划和措施来推动其他产品的销售增长?
答:公司中成药的最大单品为止咳宝片,该单品销售占比大,毛利率高,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但并未过度依赖。 从公司2018年至2023年的营业收入结构来看,止咳宝片在历年的销售中,其销售收入最高时在2023年度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了41.96%,为公司的第一大单品;同时,公司持续对止咳宝片进行品牌建设的投入,历年对止咳宝片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广告投入均较大(除2020-2022年由于防控政策导致药品在药店销售受限制的情况下,减少了止咳宝片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的投入),如果将止咳宝片产品的毛利减去营销推广费后的毛利占总体的毛利,最高的年度如2023年,占比为38.66%。除了第一大单品止咳宝片外,其他产品合计的营业收入占比历年均超过了50%以上。具体数据如下: 从以上数据来看,止咳宝片产品的销售收入、毛利占比都比较大,同时,用于止咳宝片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的投入也比较大。尽管在止咳宝片产品销售减少的年份(如2020年和2021年药店市场受限,2024年营销组织变革减少了发货),公司持续进行品牌的投入,影响到公司当期的经营业绩,但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在发展的过程中,持续提高止咳宝片的市场影响力,从而提高公司的特一品牌知名度,为后期的发展打好基础。止咳宝片产品对公司的经营业绩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并未形成过度依赖。 同时,为了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管理层在对止咳宝片销售推广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对潜力品种皮肤病血毒丸、降糖舒丸及独活寄生颗粒等市场容量大的产品市场推广力度。在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中医药行业发展的背景下,公司已将上述品种作为继止咳宝片后的重大品种进行培育。随着这些产品的陆续推出和销售的扩大,将提高公司抗风险的能力。 此外,公司将充分利用“原料+制剂”关联审评的产业政策,加大新宁制药原料药的协同,把公司制剂生产所需的原料药,更多由新宁制药生产提供,一方面可以保证公司化学制剂药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制剂药的原料药采购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未来,公司将力争在现有的优势基础上,稳步推进营销组织变革,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提高营销能力,进一步把止咳宝片市场做深做细,巩固存量市场,拓展增量市场,进一步扩大核心品种止咳宝片的销售份额的同时,促进其他中成药产品的销售增长和培育产品梯队,加强原料和制剂的协同效应,形成多品种的盈利组合,为公司的发展走上新的台阶。
问:截至2025年2月5日,A股市场上共有267只医药股披露了2024年业绩预告。整体来看,医药股2024年业绩分化明显,按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来看,有110股业绩同比增长,157股业绩同比出现下滑。相比之下,特一药业的业绩下降幅度较大,显示出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压力。请问贵公司如何看待这一情况?贵公司想向投资者说些什么来提振市场信心?
答:不同的企业,由于其发展的阶段、产品结构、经营模式等不同,采取的经营策略也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就公司而言,在公司2023年业绩突破新高度的情况下,管理层也清楚地认识到,止咳宝片2023年的销售增长,并不是公司营销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不是经销商改变或调整了营销策略,而是当时市场特别是消费者需求的急剧增加,自发产生的销售增长。随着市场需求的日趋正常,市场同类产品供给的改善,这样的销售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公司应当在品牌进一步得到提升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营销组织变革,为公司后期保持持续发展打基础,公司经过深思熟虑后,于2024年初提出了“打基础、利长远”的营销组织变革和品牌建设的战略决策,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和赢取市场转变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谋求公司长远发展。在营销组织变革过程中,公司通过承担一定的经营业绩下滑的改革成本以实现“阵痛换新生”。公司的这种营销改革,势在必行,是经过充分的考虑后所做出的决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的改革达到了一定的预期,也已经初显成效。公司管理层对未来长远发展充满信心,将核心品种止咳宝片作为未来长期经营发展的目标,力争改革完成后的3-5年左右的时间,达到止咳宝片销售1亿盒,同时通过止咳宝片产品形成产品集群,实现企业长期的发展(该业绩预测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注意投资风险)。
问:公司近3年的研发费用占比一直没超过营收的5%,未来是否有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在研发创新方面,公司目前有哪些重点项目或方向?这些项目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研发目的就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形成差异化产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一贯重视对研发的投入,视研发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海力制药、新宁制药均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公司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截至2024年末,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35项、外观设计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企业研究开发也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公司每年均根据研发项目进度和后期的研究方案,制定研发投入计划并实施。2018年至2023年,公司研发情况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每年均根据实施计划进行,因此研发投入的资金有所波动,有的年份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超过5%以上,有的年份接近5%。 公司在药物创新研究方面,持续推行中成药和化学药研发双向并举进行。在中成药方面:加强对现有中成药的传承和开发,拓展医院销售渠道。以真实世界研究为抓手,通过临床循证再评价,增加产品适应症,对特色中成药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并拓展医院的销售渠道,推动公司特色中药品种(含止咳宝片、皮肤病血毒丸、降糖舒丸等)成长为中成药大品种。积极抓住中药产业发展的机会,加强与相关院所合作,开发中药创新药;在化学药方面:开展“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创新研究,对重大疾病治疗药物进行前沿化调研,以“原料药+制剂”关联的模式开展高难制剂和原料的研发,提高协同效应,降低化学制剂药的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问:公司在治理结构和管理方面有哪些优势和不足?未来是否有计划进行改进和优化?公司如何平衡股东利益和公司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执行,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明确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职责,保障科学、合理决策;公司有健全的信息披露机制,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能充分协调投资者、员工、客户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公司稳定发展。公司在管理过程中,能注重长期战略规划的同时,兼顾短期目标和股东利益。如公司自2018年以来,持续进行大比例的现金分红,就是体现企业长期价值的作用(见下表)。另外,在2024年营销改革过程中,公司基于对未来持续稳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的认可,为维护公司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决定以自有资金进行股份回购,截至2025年1月31日,公司已购回公司股份1,272.96万股。 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组织管理、企业员工、经营目标、长期战略等均会因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动态调整。追求企业卓越管理,是所有企业进行管理改进和优化的目标,特一药业也不例外,特一药业也将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好公司治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优化调整。 后期,公司将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以兼顾短期与长期目标,使战略规划既能符合公司长远发展需要,又能体现股东的利益诉求。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公司财务、经营决策等进行监督,切实维护公司长远利益和股东权益。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与股东的沟通交流,及时进行信息披露,让股东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增强股东对公司的信任,争取股东对公司长远发展的支持,实现股东、企业与社会价值的共赢。
问:在环保方面,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公司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有哪些投入和贡献?未来是否有计划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力度?
答:1、在环保方面,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加强工艺技术改进,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并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公司主要的污染物为废水和废气。 (1)废水处理方面: 公司采用国内先进的生物法,在污水池内投加复合菌生物制剂培养抗生素降解菌、硝化菌,处理后的难降解废水由原排放标准提高到地表Ⅳ类标准,并且成功地消除了污水站的臭味异味。 (2)废气处理方面: 公司及子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锅炉燃料产生的烟气。公司及子公司设有锅炉烟气除尘脱硫处理系统,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废气处理工艺,废气的排放浓度达到排放标准。 公司一直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政策和法规要求,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推进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并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续加强工艺技术改进,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并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公司自成立以来,依法纳税,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了当地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的就业情况;公司长期以来关注社会公共事业,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为共建和谐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对外捐赠现金及自产药品的形式积极组织及参与多项公益活动。 公司长期以来关注社会公共事业,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为共建和谐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对外捐赠现金及自产药品的形式积极组织及参与多项公益活动,体现了公司在医药健康、社会救助、文化教育等多领域的责任担当,展现了企业“专一专业”的核心理念与“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 (1)关爱偏远地区2020年公司通过慈善基金会,向青海、西藏、甘肃等地的学校和医院捐赠止咳宝片等药品,支持贫困地区健康防护,并获得“最具社会责任企业”称号。 (2)全力保障防控药品供应2020年,公司向相关地区捐赠现金和药品;2022年末防控期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调整生产线优先保障退烧药、止咳药等防控药品的生产,24小时满负荷生产并以平价销售缓解用药紧缺问题。 (3)支持老区建设和灾区医疗物资救援等2024年,公司两次向台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捐赠,积极响应当地政府部门发出紧急救灾捐赠需求,捐赠医疗救援物资。 (4)教育支持与文化传播公司为支持教育及文化传播,多年向相关教育机构进行现金捐赠,以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特一药业始终将公众利益作为己任,以实际行动诠释企业的社会责任,彰显出新时代下企业的担当精神,得到了多级政府部门、单位及社会的高度认可。2023年,公司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2024年,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作为医药企业,未来,公司将不忘初心,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以踔厉奋发、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精神,充分发挥医药企业的特色和优势,在新征程上不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助力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医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及高质量发展;同时,公司将继续诚信经营,回报股东、回报社会,彰显新时代的担当精神,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华夏时报其他于娜、张斯文、陈岩鹏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
【2025-02-10】
特一药业:预计3-5年内止咳宝片销售1亿盒推动公司增长
【出处】金融界
金融界2月10日消息,特一药业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正在进行营销组织变革,逐步由经销商模式调整为自营+推广服务商的混合模式,已优化组织架构并增设多个部门。改革初见成效,线上营销销售表现突出,止咳宝片销量在2024年第四季度有所恢复。公司预计在3-5年内实现止咳宝片销售1亿盒,并通过这一核心品种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增长,推动公司特色中药品种成为中药大品种。
【2025-02-09】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2月3日-2月9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小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07-1.312025-2-82977.93--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茎木类-1.39-1.802025-1-231755.40--全草类-1.16-1.272025-1-231472.79--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17-1.952025-1-231892.95--动物类-0.02-0.672025-1-233495.14--矿物类0.000.002025-1-233776.73--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2-08】
特一药业接待投资者调研 营销改革初显成效
【出处】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特一药业日前披露投资者调研记录表,公司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2024年公司全力推进营销改革,截至目前,改革达到了一定的预期,已初显成效。公司管理层对未来长远发展充满信心,将通过止咳宝片产品形成产品集群,实现企业长期发展。
去年四季度以来销售回暖
特一药业此前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受营销改革及品牌投入增加等因素影响,公司全年净利润预计为2000万元至2500万元,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但仍保持每个季度均盈利。
在问及公司核心品种止咳宝片的销售情况时,特一药业表示,2024年,公司核心产品止咳宝片销量2.3亿片,其中第四季度销量为1.21亿片,约为500多万盒。
从销售结果来看,公司2024年还是以清理渠道为主,止咳宝片的发货量较少。同时,由于第四季度相对来说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旺季,公司在2024年12月份已逐步增加发货量。整体来看,2024年的营销组织变革工作主要是以营销组织及团队建设为主基调,公司认为,当前的营销布局,对后期的业绩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数字化手段助力线上营销表现突出
据介绍,特一药业在2023年销售形势良好的背景下启动营销模式转型,从纯经销转向“自营+经销”混合模式。公司解释称,传统经销模式虽早期助力快速扩张,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经销商推广动力减弱,难以支撑公司进一步扩大市占率的目标。改革后,公司自营团队已净增70人,线上营销部门扩充至10人,并初步完成止咳宝片分渠道管理体系的搭建。
值得注意的是,在营销渠道改革过程中,线上销售(包括B2C、O2O和数字化营销)已经作为公司后期营销的重要渠道之一,公司线上销售团队已从2人扩充到目前的10人。公司在B2C、O2O方面,均有合作。内容包括设立平台的线上自营旗舰店、制定和落实配送流程、制定和投放平台宣传活动和进行精细化运营等方面。
就目前来看,公司核心产品止咳宝片在B2C、O2O方面销售表现突出,就2025年1月数据来看,在美团平台呼吸系统止咳化痰类排名第7位,且同比、环比均有增长;在B2C方面,公司自营方面以阿里、京东数据来看,环比、同比增幅均较大;在抖音平台,公司以广告品牌与销售结合,2025年1月在医疗健康行业店铺销售排名第一。尽管目前止咳宝片在线上销售基数较低,但已经达到公司当初的预期,已初具雏形,有利于后期公司线上营销和符合后期发展的趋势。
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和完善营销变革,同时持续开拓与药店的业务合作,持续探索数字营销模式,提升核心产品止咳宝片在电商平台的流量和曝光量,使特一品牌直接触达消费者,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知名度,实现品牌精准触达与转化提升,保持持续性长远发展。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公司于2024年启动股份回购计划,拟斥资7000万元至1.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截至2025年1月底,公司回购股份达1272.96万股,耗资9394.18万元。
【2025-02-07】
2月6日基金调研瞄准这些公司
【出处】证券时报网
昨日基金共对6家公司进行调研,扎堆调研科德数控、新开普、东方钽业等。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2月6日共7家公司被机构调研,按调研机构类型看,基金参与6家公司的调研活动。科德数控最受关注,参与调研的基金达29家;新开普、东方钽业等分别获21家、6家基金集体调研。
基金参与调研的公司中,按所属板块统计,深市主板公司有2家,创业板公司有2家,沪市主板公司有1家,科创板公司有1家。
从基金调研公司的A股总市值统计,总市值不足100亿元的有6家,分别是特一药业、龙高股份、新开普等。
市场表现上,基金调研股中,近5日上涨的有4只,涨幅居前的有新开普、科德数控、德方纳米等,涨幅为12.31%、6.76%、5.31%;下跌的有2只,跌幅居前的有龙高股份、东方钽业等,跌幅为3.92%、0.47%。
业绩方面,基金调研公司中,有1家公司已经公布了业绩快报,净利润增幅较高的有科德数控,增幅为27.91%。公布全年业绩预告的共有2家。以净利润增幅中值来看,净利润增幅最高的是德方纳米,预计净利润中值为-13.55亿元,同比增幅为17.19%。(数据宝)
2月6日基金调研公司一览代码简称基金家数最新收盘价(元)近5日涨跌幅(%)行业688305科德数控2971.436.76机械设备300248新开普2111.7712.31计算机000962东方钽业614.84-0.47有色金属300769德方纳米334.495.31电力设备605086龙高股份228.45-3.92基础化工002728特一药业18.323.87医药生物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机构调研、基金动态
机构调研、调研、基金动向、基金、走访
【2025-02-07】
特一药业获1家机构调研:2024年,公司核心产品止咳宝片销量的统计数据为2.3亿片(附调研问答)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特一药业2月6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2月6日接受1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基金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公司2024年全年经营情况?从中成药与化学制剂药分类别来看,经营情况怎么样?
答:2024年,公司进行营销组织变革,对原有的组织架构和营销渠道进行优化和调整。由于营销组织变革和营销模式的调整,涉及到销售渠道的衔接和药店销售业务的交接。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变革的顺利推进,公司减少了核心产品止咳宝片的发货,导致毛利较高的止咳宝片销售收入同比降幅较大。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特一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在减少止咳宝片产品发货的同时,加大对品牌的宣传力度,当期销售费用占比较高。这些主要导致了公司业绩下降幅度较大。2024年度,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0万元—2,500万元区间内,同比下降92.10%—90.13%的经营业绩。 从中成药与化学制剂药的分类别来看,主要由于核心产品止咳宝片的降幅大,带来了中成药产品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较大。化学制剂药 方面,其中通过药品批发渠道销售的药品,除退烧药外其他品种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通过药店渠道销售的药品由于受营销变革的影响,营业收入有一定下降。
问:公司在2023年营销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进行营销改革考虑充分吗?
答:公司进行营销组织变革,是基于市场环境和后期的发展规划,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策,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1、纯经销模式已不利于公司后期的规模扩张和快速发展 公司的经销模式,在发展早期,依托经销商在各自当地的资源,较快速地将公司的产品(如止咳宝片等)推广到了全国市场,由经销商在各自区域对止咳宝片等药品进行推广销售,公司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品牌的宣传推广,形成较好的分工协作。但随着止咳宝片销量的增长和消费者对止咳宝片产品的信赖,经销商在无需再进行较大投入便可获得较好回报的情况下,对市场进一步推广销售的动力减弱,与公司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标已不能完全匹配。 另外,在经销模式下,公司营销人员主要工作是与代理商达成代理协议,完成每年的销售任务和销售回款。由于产品畅销和产能有限,绝大部分经销商每年都能完成销售任务。在销售和回款较好的情况下,公司对经销商的铺货率、产品宣传及品牌推广等方面较少管理,公司营销人员不能对销售市场做到精细化管理,达不到市场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营销力量薄弱与进一步发展的矛盾尤其突出。 2、市场营销环境的转变 随着消费者行为的改变以及媒介传播趋于多样性,市场营销越来越表现为多渠道、平台化的特征,这些改变带来了营销模式的质变。为了适应市场营销的变化,需要公司营销人员能在第一现场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收集产品销售数据,这些,都需要公司对营销体系进行改革。 3、对营销改革充满信心 (1)止咳宝片疗效显著,见效快,具有竞争优势。止咳宝片产品 具有百年的悠久历史,产品秘方入选岭南中药文化保护遗产,止咳宝片曾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止咳宝片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针对咳嗽(尤其是寒性咳嗽、痰湿咳嗽)疗效确切。止咳宝片经广东省中医院和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疗效总结有三大特点:一是对各类型的慢性咳嗽有显著效果,对止咳、化痰、平喘疗效十分明显,临控+显效率为73%,总有效率为93%;二是毒副作用很低,疗程短、见效快、服药方便;三是对虚寒型和痰湿型咳喘治疗效果最好,总有效率分别是100%及95%。 (2)止咳宝片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止咳宝片原来是以地级市及省会城市为区域代理方式进行销售。目前存在部分市场覆盖率较低的区域,公司营销组织变革完成后,这些空白区域的开拓将进一步增加止咳宝片产品的长期市场空间。 (3)止咳宝片有较大的消费群体。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等,呼吸系统疾病成为中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又以咳嗽患者居多,而我国在治疗咳嗽方面的用药,主要是以中成药为主。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人口统计数据来看,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比2023年净增加1300万人口,随着老年人口的进一步增加,止咳化痰类产品的消费人群更加庞大。 (4)止咳宝片有充足的产能。止咳宝片有专门的生产车间,当前的产能是18亿片,后期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在现有的场所增加生产设备,产能可以达到24亿片。 此外,公司药品品类丰富,产品涵盖止咳、退热、抗生素、抗病毒、消化系统等全类别。除止咳宝片外,公司的产品用于止咳化痰方面的还有小儿止咳糖浆、小儿咳喘灵颗粒、羧甲司坦片;退烧方面的有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治疗咽喉痛的药物有蒲地蓝消炎片、咽炎片、复方鱼腥草片、穿心莲片;治疗感冒的药物有感冒灵颗粒、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另外,公司的铝碳酸镁咀嚼片、枫蓼肠胃康片、蒙脱石散等用于治疗胃肠道方面。 基于上述原因,公司营销改革势在必行,是经过充分的考虑后所做出的决定。营销改革从经销模式到自营+经销的混合模式,变革的 变化比较大,也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和付出一定的改革成本。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的改革达到了一定的预期,也已经初显成效。公司管理层对未来长远发展充满信心,将核心品种止咳宝片作为未来长期经营发展的目标,力争改革完成后的3-5年左右的时间,达到止咳宝片销售1亿盒,同时通过止咳宝片产品形成产品集群,实现企业长期的发展(该业绩预测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注意投资风险)。
问:公司止咳宝片2024年的销量,特别是第四季度的销售情况?
答:2024年,公司核心产品止咳宝片销量的统计数据为2.3亿片,其中第四季度的销量为1.21亿片(后期将以会计核算及审计数据为准)。从销量数据来看,第四季度销售的数量约为500多万盒。从销售结果来看,公司2024年直到11月,还是以清理渠道为主,止咳宝片的发货量较少。同时,由于第四季度相对来说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旺季,公司在2024年12月份已逐步增加发货量。整体来看,2024年的营销组织变革工作主要是以营销组织及团队建设为主基调,公司认为,当前的营销布局,对后期的业绩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问:公司营销改革的进展如何?
答:2024年是公司围绕“打基础、利长远”进行营销组织变革的第一年。这一年,公司以营销架构重塑、渠道梳理、营销网络建设和品牌推广为主调,从目前营销组织变革开展的进度来看: 1、自营团队初步搭建完成,职能得到细化和明确 公司在原先营销中心的基础上,对业务和管理进行了细化,完善了组织架构和岗位编制,新组建了自营销售部、线上营销部、第三终端销售部、品牌市场部及市场督导部等部门,已开始有效运转。截至2024年年末,营销中心自营团队净增加70人,后续还将继续招聘人员和进行人员培训,扩大营销团队规模、提升公司营销人员的素质和营销综合力量。 2、止咳宝片已逐步分渠道销售管理 2024年,在营销组织变革的同时,公司对止咳宝片分渠道进行了 梳理,截至2024年末,止咳宝片的渠道库存已基本得到消化,止咳宝片从厂到配送商到药店的渠道已经建立,止咳宝片已初步具备分渠道销售管理的基础条件。 3、止咳宝片线上营销初具雏形 在公司营销组织变革之初,线上销售(包括B2C、O2O和数字化营销)已经作为公司后期营销的重要渠道之一,公司线上销售团队已从2人扩充到目前的10人。公司在B2C、O2O方面,均有合作。内容包括设立平台的线上自营旗舰店、制定和落实配送流程、制定和投放平台宣传活动和进行精细化运营等方面。就目前来看,公司核心产品止咳宝片在B2C、O2O方面销售表现突出,就2025年1月数据来看,在美团平台呼吸系统止咳化痰类排名第7位,且同比、环比均有增长;在B2C方面,公司自营方面以阿里、京东数据来看,环比、同比增幅均较大;在抖音平台,公司以广告品牌与销售结合,2025年1月在医疗健康行业店铺销售排名第一。尽管目前止咳宝片在线上销售基数较低,但已经达到公司当初的预期,已初具雏形,有利于后期公司线上营销和符合后期发展的趋势。 4、持续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公司以往在品牌推广上,主要以央视频道、地方卫视等广告投放为主。随着消费者行为的改变以及媒介传播趋于多样性,公司根据市场情况结合消费者行为习惯,逐步增加在地面媒体(高铁站广告、电梯媒体)、新媒体网络平台(抖音、小红书、快手、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视频号)、生活服务类平台(美团)等渠道进行品牌推广宣传,进一步提高消费者认知,增加新的消费群体。 后期,公司将根据实际经营情况科学推进营销组织变革步伐,努力减少营销组织变革对经营业绩产生的风险,并着眼未来,实现公司长远的发展。
问:2025年一月份,流感高发比较严重,公司止咳宝片的销售情况?
答:一般来说,流感高发季节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但直到2024年12月19日,中疾控才宣布流感进入季节性流行期。从往 年来流感数据来看,这个冬季的流感流行时间比往年有所推迟。感染流感后,患者主要表现为突然的高热,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发热体温可达39 ~40 ,有的会发生胃肠道的不适感。公司止咳宝片由于其独特的疗效以及稳定的质量,可用于流感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咳嗽症状。鉴于目前止咳宝片的渠道库存基本已得到消化,随着公司自营团队的初步搭建完成并建立直接与终端药店的业务联系,以及止咳宝片分规格、分渠道管理得到有效实施,公司在2024年12月份起已逐步增加止咳宝片的发货量。同时,由于第一季度相对来说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旺季,止咳类药品的市场需求有所增加。从2025年一月份,止咳宝片在各个销售渠道的数据来看,止咳宝片在药店的销售已经有较好的恢复,但还未达到2023年同期的水平。在线上业务方面,尽管早期的基数较低,但表现还是比较突出,是公司在培育的潜力市场,也是符合后期业务发展的趋势。
问:公司对后期经营发展的展望?
答:(一)持续推进和完善营销变革,为后期的发展打好基础公司将坚持营销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营销组织,持续进行人员的招聘和培训,扩大营销团队规模和业务素质。在此同时,持续开拓与药店的业务合作,持续探索数字营销模式,提升核心产品特一止咳宝片在电商平台的流量和曝光量,使特一品牌直接触达消费者,提高核心产品止咳宝片及特一品牌的认知度和知名度,实现品牌精准触达与转化提升,保持持续性长远发展。 (二)加大潜力中成药产品的市场培育和开发力度 随着公司自主营销能力的逐步提升,公司将通过“1+N”的模式,在持续加大核心产品止咳宝片市场销售的同时,以皮肤病血毒丸、降糖舒丸以及独活寄生颗粒为主要梯队产品进行培育。随着止咳宝片渠道的进一步完善,逐步将梯队产品或产品组合,渗透到各区域的终端药店和诊所,提高渠道效率和营销效率,增强产品的集群效应。 (三)夯实“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推动化学药品高质量发展 随着新宁制药扩产项目的逐步投产,在原料药、制剂药关联审评审批政策背景下,公司将夯实“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把公司制剂生产所需的原料药,更多由新宁制药生产提供,有效降低整体生产成本,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化学药品高质量发展。 (四)在保持主业稳健经营的情况下,深化公司的产业链布局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为后期的梯队产品做好产品储备。同时,在当前健康消费已成为社会发展和重大需求的前提下,公司将结合自身发展,不断深化产业链布局,科学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和整体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问:后期的回购计划?
答: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维护公司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经公司2024年6月11日召开的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拟以不低于人民币7,000万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12,000万元(含)的自有资金,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截至2025年1月31日,公司已购回公司股份1,272.96万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394.18万元(不含相关交易费用)。目前,公司的股份回购方案正在实施过程中,谢谢;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鹏扬基金基金公司崔洁铭、曹敏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
【2025-02-06】
特一药业:公司设有废气处理设施设备达标排放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2月06日讯,有投资者向特一药业提问, 您好,我是一名市民,很关注空气污染问题。想请问贵公司在日常生产活动中,有没有采取过一些提升空气质量的措施?希望贵公司与市民携手防范空气污染,建设美丽家园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在废气处理方面,公司及子公司设有废气处理设施设备,达标排放。此外,公司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续加强工艺技术改进,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并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谢谢!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2-05】
特一药业:截至 2025 年 1 月 31 日股份回购进展情况
【出处】金融界
金融界2月5日消息,特一药业公告称,截至2025年1月31日,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购回公司股份1272.96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2.48%,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8.03元/股,最低价为6.79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394.18万元(不含相关交易费用)。本次回购股份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回购价格未超过回购方案中拟定的价格上限12.96元/股(含)。本次回购符合公司回购股份方案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回购股份的时间、回购股份数量、回购股份价格及集中竞价交易的委托时段均符合相关规定。公司后续将按照相关规定及公司回购股份方案,根据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继续实施回购,并在回购期间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025-02-05】
特一药业已累计回购股份2.48%股份 耗资约9394万元
【出处】金融界
智通财经APP讯,特一药业(002728.SZ)发布公告,截至2025年1月31日,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购回公司股份1272.96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2.48%,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8.03元/股,最低价为6.79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394万元。
【2025-02-02】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1月27日-2月2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没有变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00-1.372025-2-12975.94--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茎木类-1.39-1.802025-1-231755.40--全草类-1.16-1.272025-1-231472.79--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17-1.952025-1-231892.95--动物类-0.02-0.672025-1-233495.14--矿物类0.000.002025-1-233776.73--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1-26】
行业追踪|中医药市场(1月20日-1月26日):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中医药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产业链相关材料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综合200中药材价格指数-0.36-1.572025-1-252975.94-- 本周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茎木类-1.39-1.802025-1-231755.40--全草类-1.16-1.272025-1-231472.79--中药材价格指数(总指数)-0.17-1.952025-1-231892.95--动物类-0.02-0.672025-1-233495.14--矿物类0.000.002025-1-233776.73--
中医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中,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种植业,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和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从中药成本构成中,占据首位的是销售费用,成本占比50%左右,其次为中药原材料,成本占比30%左右。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