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610 ST爱康 更新日期:2024-08-11◇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4-04-|32298.95| 533.78| 1006.98| 292.73| 2.86| 32.12|
| 29 | | | | | | |
└────┴────┴────┴────┴────┴────┴────┘
【2.公司大事】
【2024-08-09】
加速重整步伐,光伏寻找白衣骑士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实习生朱可鑫 上海报道 从“ST潮”到“重整潮”,部分A股光伏公司已经走到了企业生存的十字路口。
8月初,ST聆达(300125.SZ)发布了一份关于公司预重整债权申报的公告。根据公告,六安中院指定由金寨县人民政府组建成立的聆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算组担任公司预重整期间的临时管理人,公司债权人应在2024年9月1日前向临时管理人申报债权。但ST聆达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确定性。
而ST聆达并非目前唯一一家被债权人申请重整的A股光伏公司。就在7月底,金刚光伏(300093.SZ)、*ST嘉寓(300117.SZ)、ST爱康(002610.SZ)均发布了公司重整或者子公司重整的相关消息。此外,*ST中利(002309.SZ)则已经处于预重整阶段。
制图:21世纪经济报道
需注意的是,尽管破产重组已经成为企业实现自救的最后稻草,但能否自救成功依然与诸多因素有关。
“目前业内鼓励并购重整,以加速产业淘汰进程,但是要寻找到合适的‘白衣骑士’并非易事。”有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破产重整是较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政府的支持、企业自身的价值以及行业发展的最新环境都将施加不同的影响。
多家光伏公司被申请重整
8月9日,“妖股”ST聆达股价大跌——当日该股报收4.10元,下跌12.58%。
之所以称ST聆达为“妖股”,是因为该公司股价在过去10个交易日里实现翻倍,涨幅达105.70%。但对于公司本身而言,其却已经陷入巨大的经营困境。
作为近些年备受关注的跨界光伏公司,ST聆达的市值一度跌破5亿元,为A股最小市值光伏公司。导致该公司股价大跌的原因在于,今年一季度,ST聆达宣布核心子公司金寨嘉悦停产,而该子公司贡献了上市公司超过90%的营收和超过75%的资产。
核心子公司的停产意味着ST聆达失去了“自我造血”能力,此后ST聆达被实施风险警示,股价最低触及1.5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同期不少A股光伏公司相继被实施风险警示,且不少ST光伏公司股价持续低于1元,从而最终走向退市,ST聆达却在股价表现方面“异常坚强”:自今年7月中旬以来,ST聆达的股价走势进入上升通道,累计涨幅超过130%。虽然相较于巅峰时期接近百亿的市值仍差距甚远,但经过一番股价炒作后,其公司价值起码在市值层面得到回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申请对ST聆达进行重整的债权人正是金寨地方国资企业——金寨汇金投资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显示,金寨汇金投资的股东为金寨县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省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人民政府、金寨县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即为清一色的国有资本。这其中,金寨县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69.27%。
公告显示,金寨汇金投资对ST聆达享有的债权金额为本金1.17亿元及相应的利息。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ST聆达的总负债为13.99亿元。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今年7月以来,已有5家A股光伏公司披露了重整申请公告或进展公告。其中,ST聆达、*ST嘉寓、金刚光伏已经制定了预重整期间的临时管理人,*ST中利则正式进入了预重整程序阶段。
ST爱康比较特殊。其被申请重整的主体为控股子公司浙江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该子公司在今年7月被债权人江阴康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以浙江爱康光电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申请破产重整。
股权结构显示,浙江爱康光电最大股东为苏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约为64.46%。此外,浙江浙能电力、长兴兴长股权投资、浙江长兴交投股权投资等地方国资背景企业均持有较多股份,持股比例分别为20%、10%、5%。而截至2024年4月30日,浙江爱康光电负债总额达15.62亿元。
如何破局
眼下产业出现的周期性震动,使得不少光伏公司走到了被淘汰的边缘。
自今年二季度以来,业内在讨论“如何使光伏行业尽快回到高质量发展正轨”时已经出现了“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的声音,但也有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当前企业与企业之间并购重整的可能性并不大,头部企业当前的体量已经不俗。”
“重整企业的‘白衣骑士’大概率依旧是‘圈外人’。”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即便正式进入重整阶段,被重整企业能否顺利获救亦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以*ST中利为例,该公司已于2023年1月被债权人申请重整。2023年3月,*ST中利发布《关于公开招募和遴选重整投资人的公告》并吸引了不少产业资本参与招募。棒杰股份(002634.SZ)便是其中之一——2023年4月,该公司宣布作为产业协同方,与深圳市投控东海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扬子成信投资有限公司、江苏新扬子商贸有限公司组成联合投资体,参与*ST中利破产重整投资人招募。
然而,*ST中利的“白衣骑士”最后确定为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8月,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产业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意向)协议》公告,与产业投资人常熟光晟新能源有限公司、公司临时管理人签署协议。而常熟光晟新能源是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后者为厦门地方国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底,*ST中利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复称,“经过前期的工作,公司已与主要财务投资人达成了合作意向,涉及重整事项的具体条款内容尚待相关重整方案审核通过后进一步细化并签署正式协议”;“公司属地政府大力支持推进公司重整工作。有了政府的支持,以及产投在过渡期对公司的支持,加之公司积极配合管理人,定能进一步加快中利重整工作的推进。”
从*ST中利的案例中不难看出,企业自身的价值、地方政府的支持、产财投资人的青睐,是企业能否最终实现重整成功的关键因素。
不过,一位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管理层针对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申请的审核比较严格,焦点依然在于上市公司是否具有破产重整价值。“从某种层面上来看,企业自身是否具有发展价值将是重整成功的敲门砖。”
【2024-08-04】
行业追踪|光伏市场(7月29日-8月4日):多晶硅价格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从产业链来看,多晶硅环节重资产属性明显,折旧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超过20%,同时,多晶硅环节生产柔性差,停产后复产成本较高。电池环节70%左右为外购硅片成本, 非硅成本中40-50%左右为银浆成本。组件生产壁垒低,具有一定的期货属性。 本周,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动情况如下所示:硅料、电池、组件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多晶硅-3.08-3.082024-7-2563000.00元/吨多晶硅料(致密料)0.000.002024-7-3139.00RMB/KG
光伏玻璃重资产同质化,成本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而逆变器环节资产相对较轻,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国内逆变器企业源于元器件国产化、人工低、迭代快成本低于海外,企业同款产品成本差异不大。 本周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2.0mm光伏玻璃-6.45-12.122024-7-3114.50元/平方米3.2mm光伏玻璃-4.08-6.002024-7-3123.50元/平方米 本周光伏下游数据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下游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光伏装机量29.4829.482024-6-3010248.00万千瓦光伏组件出口数量2.802.802024-6-30610276811.00个单晶硅片出口数量-1.44-1.442024-6-304410.35吨受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化影响的公司一览表股票名净利润(亿元)机构预测年度净利润(亿元)截止日期产品名称产品收入占比(%)产品毛利率(%)隆基绿能--40.40--光伏行业10020.19通威股份--124.90--光伏业务60.1439.81TCL中环--16.98--光伏硅片77.3622.73弘元绿能--2.04--单晶硅98.5219.73京运通------硅片48.9526.83爱旭股份--18.35--单晶PERC太阳能电池片99.015.43晶科能源--60.12--光伏组件92.8413.40晶澳科技--29.25--光伏组件95.5414.15天合光能--46.95--光伏行业98.0813.80东方日升--5.42--太阳能电池及组件74.261.13福莱特--39.43--光伏玻璃81.7335.70(注:财务数据截止到该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日期)
光伏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6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产业链盈利能力自上游向下游依次递减,硅料位于光伏价值链顶端,具有较强话语权。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4-08-02】
A股再添“1元退市”案例!ST爱康与ST富通同日锁定退市,昔日明星股为何陨落
【出处】金融界
8月1日晚间,ST爱康(原爱康科技)与ST富通相继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的终止上市决定。两家公司因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发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中关于交易类强制退市的规定,8月1日,深交所正式告别了A股市场。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两家昔日明星股的陨落,也再次凸显了A股市场对于上市公司质量的严格监管。
从光伏新星到黯然退市
ST爱康,这家曾被誉为国内光伏配件龙头的企业,成立于2006年,并于2011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成为国内第一家光伏配件上市公司。在巅峰时期,其总市值一度高达275亿元,是A股市场备受瞩目的新能源企业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看似前景无限的公司,却最终走向衰落。
根据公告,ST爱康在2024年5月21日至6月18日期间,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发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中关于交易类强制退市的规定。这一事件不仅意味着ST爱康正式退出A股市场,而且由于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的情形,公司股票将不会进入所谓的退市整理期,而是直接于决定作出后的十五个交易日内摘牌。
回溯ST爱康的陨落之路,不难发现,其退市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24年初,公司就因连续多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而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而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则是公司长期以来的经营不善和信息披露违规。
6月4日,其董事长邹承慧曾公开表示公司无ST风险,ST爱康因信披违规而收到警示函。警示函认为,ST爱康在深交所互动易回答投资者关于“公司是否有ST风险”提问时,直接回复“目前公司不存在被ST的风险”,未充分向投资者披露公司生产经营风险和内部控制风险,相关回复不准确、不完整。
此外,ST 爱康还涉及多起诉讼和仲裁事项,截至6月22日,除已披露的诉讼、仲裁事项外,ST爱康及控股子公司连续十二个月内累计发生的诉讼、仲裁事项共36 件,涉案金额合计为人民币 7.6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7.44%。
更为严重的是,公司及实际控制人邹承慧还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这一事件无疑给ST爱康的退市之路再添一抹阴霾。据悉,邹承慧家族曾通过江苏爱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持有ST爱康43.63%的股份。然而,在2017年至2022年的五年间,邹承慧家族进行了大规模的减持,合计减持达6.27亿股,套现约20.54亿元。
邹承慧曾在2016年表示:“我们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实现了百亿价值,在下一个十年,我们的目标是千亿规模。”
然而,千亿没等到,反而迎来了退市。
同病相怜的退市命运
与ST爱康类似,ST富通也未能逃脱退市的命运。作为一家同样在A股市场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企业,5月20日至2024年6月17日期间,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同样触及了深交所关于交易类强制退市的规定。
虽然ST富通的具体退市原因与ST爱康有所不同,但两者都反映出了A股市场对于上市公司质量的严格监管。根据数据,已有30只股票被摘牌,6月份和7月份的摘牌数量占比70%。
在退市新规的推动下,那些业绩不佳、信息披露不规范、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公司将难以在A股市场立足。
【2024-08-02】
27万股东遭殃,ST爱康31跌停锁退市!有人称一直挂单卖不出,盼公司活下去挽损
【出处】华夏时报【作者】李佳佳
华夏时报记者 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
麻烦缠身?
?月29日上午,昔日的“光伏明星股”ST 爱康(002610.SZ)对外宣布,法院已裁定受理其控股子公司浙江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浙江爱康光电”)重整事宜。
据悉,ST爱康(原爱康科技)于2006年成立,2011年上市,乃是国内第一家光伏配件上市公司。但近期,公司深陷面值退市风波,因连续20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低于1元,触及退市红线。6月22日,深交所向其下发了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更令人揪心的是,有媒体曝光,爱康科技在杭州的总部玻璃大门紧闭,近乎人去楼空,公司部分员工转至江阴张家港总部。而张家港总部门口也未能幸免,因拖欠款项,出现了一些供应商上门讨债情况。
为进一步核实相关消息和了解当前情况,记者分别于7月31日下午和8月1日下午尝试联系公司董秘办,但电话均无人接听。
27万多股民被套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ST爱康的股东户数28.05万。2024年5月20日,股东户数仍有27.68万,而据网上公开数据,截至一季度末,A股上市公司的股东户数平均数约为4.5万,很显然,ST爱康的股东高于多家企业。
公司投资者为何这么多?市面上有消息称,这或与公司经常释放一些利好信息给投资者有关。2024年5月8日,ST爱康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组件、支架、边框合计在手订单销售额约50亿元,产能利用率充足。
但短短一个多月,公司接连发布了几家公司停工消息。不仅如此,4月份,曾有投资者在互动交流平台上询问“爱康科技连续三年亏损是否有ST风险?”彼时,公司回复称“目前公司不存在被ST的风险。”结果5月6日突然ST加身。自此,公司开启连续跌停之路,股价连续经历31个跌停直至停牌,且未曾打开跌停板。
邹承慧不单单是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和总裁,同时还代理董秘职责。而上述不存在被ST风险的回复,在一些投资者看来,也无异于是邹承慧本人作出的承诺。
爱康科技一股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她投了四十几万,从5月6日开始,她就开始挂单,挂了几天之后一直挂不出去,索性不管了直到5月20日,股票跌到1块了,她开始着急了。后来一直挂单,出不去。
与这位股民的交流中,记者获悉,他们正在集合股权,因为成为大股东后可以了解公司内部情况。她想问下公司为什么到这样一个境地,被ST后31个跌停,没有给股民任何可以“出逃”机会,一捆子闷在里边。据她透露,股民中不乏退休的大爷大妈,拿出了养老钱投资。
需要提及的是,2011年爱康上市之初,公司大股东邹承慧家族合计持有公司43.63%的股份。而据统计,2017年至2022年,邹氏家族通过江苏爱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阴爱康投资有限公司、爱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3家企业,合计减持上市公司股份达6亿多股,将近20多亿元。
官司缠身
上述股民还向记者透露,上周他们(股民们)联系上了余杭国投,余杭国投联系上了爱康科技,这周一他们进行了三方的会议,当时他们提出了十大问题,被一一解答了。不过,她指出,以前公司也发过增持公告,但一直没有履行,所以现在也不能全信。浙江爱康光电如果重整成功,可能才相信。
据了解,苏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苏州爱康光电”)为浙江爱康光电最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64.46%,浙能电力拥有20%的股权,其余6家公司则持有较低比例。截至2024年4月30日,被申请人浙江爱康光电资产总额25.13亿元,负债总额15.62亿元,净资产9.51亿元。
7月29日,爱康科技公告,债权人江阴康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浙江省长兴法院申请对浙江爱康光电进行破产重整。法院认为,这家公司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但具有重整价值,并且通过重整有获得重生的可能,申请人要求对其进行破产重整,符合法律规定,予以立案受理。
针对此次重整,爱康科技方面称,浙江爱康光电拟通过重整程序与战略合作伙伴、股东及债权人积极沟通,保护出资人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债务结构,尽快复工复产,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若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重整不成功,本次破产重整将转为破产清算。
不过,上述股民告诉记者,希望爱康能够活下去,因为只有活下去,他们才有可能挽回一点点损失,如果进行破产清算,他们一点都没了。她提到,他们属于二级市场投资者,属于最后一批,所有人赔付完之后才能轮到他们,而28万人,即使按平均2块来算,都需要56亿元。
然而,在浙江爱康光电破产重整之前,爱康科技早已问题重重,公司为子公司及合并报表外公司提供了巨额担保。据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ST爱康对外担保发生额合计达到20.42亿元,对控股子公司担保发生金额合计62.72亿元,担保金额占净资产比例318.17%。
截至6月22日,除已披露的诉讼、仲裁事项外,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一年内累计发生的诉讼、仲裁事项共36件,涉案金额合计7.6亿元,占公司净资产比例高达37.44%。且全部为作为被告的案件。
今年7月初,公司另一家全资子公司赣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赣州爱康光电”)因债务违约被提起诉讼,最终其部分资产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公开拍卖,起拍价约5.5亿元,拍卖标的包括一些地块、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设施房地产。
多家子公司停产
据悉,爱康科技主要是做太阳能电池及组件,2023年,这项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74.46%,也生产太阳能组件铝边框、光伏支架系统等产品。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拥有江苏苏州、江西赣州、浙江湖州、浙江舟山四大生产基地。但在今年6月份,公司先后发了两份停产相关公告,上述生产基地中三个已停产。
先是自6月8日起,公司控股子公司赣州爱康光电、浙江爱康光电、湖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湖州爱康光电”)拟对公司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实施临时停工停产。随后,自2024年6月12日起,苏州爱康光电也实施了临时停工停产消息。
提及停产原因,爱康科技指出,“鉴于公司控股子公司所生产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组件产品市场情况及公司供应链、销售、劳动力组织等各方面存在困难,考虑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存在部分资金账户被冻结的状况,经公司管理层研究决定对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实施临时停工停产,预计停产时间不超过3个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爱康科技总收入为46.62亿元,其中,全资子公司苏州爱康光电、赣州爱康光电、湖州爱康光电公司的营收分别为30.04亿元、13.75亿元、1.13亿元,控股子公司浙江爱康光电去年收入13.27亿元。
此番停产对爱康科技影响不言而喻,爱康科技也提到,作为公司主要的营业收入来源,随着主要控股子公司的停产,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将较大下降。
对于公司另外一个舟山基地的生产情况,记者尝试联系董秘办了解生产情况,但电话无人接听。
记者留意到,公司曾在2021年与华润电力、舟山海投共同出资成立HJT合资公司浙江润海新能源有限公司,随后,记者拨打了企查查App显示的电话,该合资公司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没有受到爱康科技影响,爱康只占股20%,公司出过声明。据该公司公众号上声明显示,爱康科技为参股股东,不参与日常实际经营,不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无实际控制地位。
【2024-08-01】
ST爱康: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
【出处】本站7x24快讯
ST爱康公告,公司于2024年8月1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浙江爱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不进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将于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后十五个交易日内摘牌。
【2024-08-01】
深交所:浙江爱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出处】金融界
8月1日,深交所发布公告,关于浙江爱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
浙江爱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股票在2024年5月21日至2024年6月18日期间,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9.2.1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根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9.2.7条的规定以及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的审议意见,深交所决定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同时,根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9.1.15条、第9.6.10条第二款的规定,公司股票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被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不进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将于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后十五个交易日内摘牌。深交所要求公司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股票终止上市以及后续有关工作。
【2024-07-31】
爱康科技子公司破产重整,基地员工开始办离职、找工作
【出处】银柿财经
张清(化名)没有等到期待的复工通知,却等来了签署调解协议的消息。
他是浙江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爱康光电”)湖州基地的员工,在今年6月7日收到基地停工停产的通知。这份通知显示,基地放假时间为2024年6月8日至2024年8月7日(暂定)。(详见银柿财经此前报道《一线|风波中的爱康杭州总部:退租手续正在办理,员工股票也被套牢》)
浙江爱康光电是ST爱康(002610.SZ)(以下简称“爱康科技”)旗下的子公司。7月29日,爱康科技发布了一则公告,让基地复工希望变得更加渺茫。根据公告,浙江爱康光电收到浙江湖州长兴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长兴法院”)送达的通知,长兴法院裁定受理申请人对浙江爱康光电的破产重整申请,浙江爱康光电将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包括张清在内的湖州基地员工以及爱康科技赣州基地员工也收到了要返回公司签署调解协议的通知。“公司按照‘N+1’的方式支付经济赔偿,但不是立即能拿到。”在等待赔偿的过程中,张清开始找工作,“投了十几份简历,都没有回音。”
员工签署协议,等待补偿落实
自6月7日收到停工停产通知被迫放假后,张清一直关注着爱康科技对外发布的消息。
此前,张清对于工厂复工还有一丝的乐观。但6月18日,公司发布停牌公告;6月21日,公司发布关于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的公告。“期望在一点点消失,等到7月下旬就听到了公司将要破产重整的消息。”
7月30日,收到签署调解协议的通知后,张清立即从外省驱车前往湖州长兴办理相关手续。
在湖州基地停工之初,当地劳动监察就已经介入调解了。7月31日,张清来到浙江爱康光电签署调解协议。他提供的协议照片显示,浙江爱康光电因生产经营困难,停工放假后仍不具备复工复产条件,故欲与甲方解除劳动合同。从条款内容看,停工期间6月工资是按照岗位基本工资结算,7月工资则是按照当地基本工作结算,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是“N+1”进行计算,N指的是劳动者在其单位的工作年限。
调解协议照片
调解协议中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须于2025年1月29日前支付至甲方的工资卡账户。还有条款提到,双方于2024年7月31日解除劳动关系,张清一方放弃其他诉求,别无其他争议,今后双方当事人无涉。在落款处,有三方签字盖章,分别是张清、浙江爱康光电以及长兴县煤山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对于经济补偿,张清还是比较认可的,但爱康科技另一家子公司赣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州爱康光电”)的员工王明(化名)就有点焦虑了。王明在7月30日签署了调解协议。虽然这份协议约定了各项经济补偿,但并未像湖州基地员工拿到协议那样约定具体的日期,且只有王明、赣州爱康光电两方签字盖章。
这种情况下,浙江爱康光电、赣州爱康光电与劳动者签署的调解协议,是否受到法律保护?
“调解协议有效,受法律保护。但从内容来看,协议条款并不完善。”四川昱坤合律师事务所律师邓秀看完两份调解协议后分析道,这些协议当中没有违约责任的条款,还有一份没有约定经济补偿支付的时间,签字的只有员工和公司,没有当地劳动局相关部门签字。
邓秀建议,如果劳动者迟迟无法拿到赔偿款项,可以前往当地法院指定的破产管理人那里申报债权。
据受访对象介绍,湖州基地、赣州基地员工均超百人。“这次是真失业了,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找工作,不会挑地方的。”今年王明看多了光伏行业裁员、停工检修、停产事件,他深知就业机会难得,“毕竟在这一行干了挺长时间,接下来还是会去找光伏工厂”。张清也有类似的打算。
诉讼不断、子公司资产降价拍卖
公开资料显示,爱康科技是国内较早投身光伏行业的民营企业之一,公司于2011年8月上市,是国内光伏配件行业的首家上市企业,被誉为“光伏配件第一股”。
本站iFinD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爱康科技净利润分别为-16.68亿元、2952.57万元、-4.20亿元、-8.33亿元、-8.27亿元。2024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2.33亿元。
爱康科技拥有湖州、赣州、苏州、无锡四大生产基地。据其6月份发布的公告,苏州、赣州、湖州三大基地,均已宣布停产。算起在浙江爱康光电的工作时长,张清也算是基地的老员工了,亲眼见证了公司从正常经营走到如今破产重整的地步。
而根据发布的破产重整公告,截至2024年4月30日,浙江爱康光电总资产总额为25.13亿元,负债总额15.62亿元,净资产为9.51亿元。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资本市场部主任毛伟介绍道,破产重整是企业破产中的一个程序,寻找一个合适的投资人对这个企业进行投资、重整。毛伟表示,倘若重整方案能对股权架构、债务处理方案、后续业务发展等作出妥善安排,并最终通过债权人大会认可,那么投资人会成为公司的新股东,公司或能恢复正常经营。
不过,毛伟也坦言,“实际上就是找个投资人过来承担债务,重整的难度比较大。”他还指出,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多方平衡利益关系,若重组投资人进来后公司能有好的发展,债权人的债务能有一定比例的清偿。
除了浙江爱康光电将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如今爱康科技以及其他子公司也是诉讼不断,还有资产法拍因无人问津而一拍流拍。
阿里拍卖平台一拍流拍截图
爱康科技在6月22日发布的公告中称,截至报告披露日,除已披露的诉讼、仲裁事项外,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连续十二个月内累计发生的诉讼、仲裁事项共36件,涉案金额合计为人民币7.60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7.44%。全部为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被告涉及的诉讼、仲裁案件。
另外,因债务到期无法偿还,赣州爱康光电被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城发集团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被起诉。阿里拍卖平台显示,7月23日~24日,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法院对赣州爱康光电多宗工业用地及地上资产,进行公开拍卖,拍卖标的评估价为5.5亿元,起拍价为5.5亿元。
但此次法拍,却因无人报名而流拍。阿里拍卖平台显示,赣州爱康光电上述流拍物,将于8月9日~8月10日再次拍卖,标的评估价不变,依旧是5.5亿元,但起拍价降已至5.23亿元。
【2024-07-29】
ST爱康巨额债务缠身,面临生死考验,控股子公司破产重整是否成唯一出路
【出处】金融界
浙江爱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爱康")及其控股子公司浙江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浙江爱康光电")近日陷入债务泥潭。7月24日,长兴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江阴康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对浙江爱康光电的破产重整申请,此前ST爱康及实际控制人邹承慧已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ST爱康面临的经营困境和财务风险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频繁调整战略方向,业绩持续低迷
作为国内首个光伏配件上市公司,ST爱康在2006年至2023年间不断调整其产业链布局,业务范围从光伏配件制造扩展到光伏电站投资和高效电池、差异化组件制造等领域。然而,这些战略调整并未给公司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导致了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出现。据披露,ST爱康旗下多家子公司近期频繁公告涉及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停工停产,其中贡献六成以上营收的苏州爱康光电已全面停产,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将大幅下降。
ST爱康的财务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截至2023年底,公司实际对外担保余额高达13.39亿元,总计实际担保余额更是达到64.61亿元,资产受限53.14亿元,而其总资产仅为104.23亿元,净资产为20.31亿元。此外,ST爱康自2016年起未进行过现金分红,累计增发48.3亿元,累计分红仅2.12亿元,长期以来回报股东的能力明显不足。
地方国资支持效果有限,员工流失引发质疑
为缓解资金压力,ST爱康近年来频繁寻求与地方国资的合作。2023年7月,公司将注册地址迁至杭州余杭区,余杭国资成为股东后为其提供了8000万元转贷资金,双方还计划共同打造"云雀新能源云制造中心"项目。ST爱康还与江西赣州区域国资、云南省曲靖市政府等洽谈合作,希望借此优化负债结构、增强资本实力和扩展新能源领域布局。
但这些举措能否帮助ST爱康走出困境仍存在不确定性。尽管余杭国资的支持一度使ST爱康迎来发展机遇,但近期大量员工从余杭区办公区搬走的现象引发市场质疑,这是否会影响双方关系与合作的持续性值得关注。同时,ST爱康与其他地方国资的合作进展也不尽如人意,有的虽实现了资金注入,但有的仍无明确进展。
ST爱康目前已处于退市警示阶段,公司及实际控制人还面临证监会的立案调查,未来前景充满不确定性。浙江爱康光电若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势必会对ST爱康的整体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在产业环境不断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ST爱康能否凭借自身实力和外部支持渡过难关,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拭目以待。
【2024-07-28】
行业追踪|光伏市场(7月22日-7月28日):多晶硅价格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从产业链来看,多晶硅环节重资产属性明显,折旧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超过20%,同时,多晶硅环节生产柔性差,停产后复产成本较高。电池环节70%左右为外购硅片成本, 非硅成本中40-50%左右为银浆成本。组件生产壁垒低,具有一定的期货属性。 本周,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动情况如下所示:硅料、电池、组件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多晶硅-3.08-3.082024-7-2563000.00元/吨多晶硅料(致密料)0.000.002024-7-2439.00RMB/KG
光伏玻璃重资产同质化,成本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而逆变器环节资产相对较轻,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国内逆变器企业源于元器件国产化、人工低、迭代快成本低于海外,企业同款产品成本差异不大。 本周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2.0mm光伏玻璃0.00-8.822024-7-2415.50元/平方米3.2mm光伏玻璃0.00-3.922024-7-2424.50元/平方米 本周光伏下游数据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下游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光伏装机量29.4829.482024-6-3010248.00万千瓦光伏组件出口数量2.802.802024-6-30610276811.00个单晶硅片出口数量-1.44-1.442024-6-304410.35吨受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化影响的公司一览表股票名净利润(亿元)机构预测年度净利润(亿元)截止日期产品名称产品收入占比(%)产品毛利率(%)隆基绿能106.8740.402023-12-31光伏行业10020.19通威股份182.46124.902023-12-31光伏业务60.1439.81TCL中环38.9921.132023-12-31光伏硅片77.3622.73弘元绿能7.412.042023-12-31单晶硅98.5219.73京运通1.97--2023-12-31硅片48.9526.83爱旭股份7.5718.352023-12-31单晶PERC太阳能电池片99.015.43晶科能源74.4042.202023-12-31光伏组件92.8413.40晶澳科技71.9223.062023-12-31光伏组件95.5414.15天合光能59.9846.432023-12-31光伏行业98.0813.80东方日升13.8626.222023-12-31太阳能电池及组件74.261.13福莱特27.6339.432023-12-31光伏玻璃81.7335.70(注:财务数据截止到该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日期)
光伏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6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产业链盈利能力自上游向下游依次递减,硅料位于光伏价值链顶端,具有较强话语权。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4-07-28】
突发!“破产重整”
【出处】中国基金报【作者】卢鸰
已锁定面值退市的ST爱康,其控股孙公司浙江爱康,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近日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
不过,ST爱康目前还没有公告相关事项。
控股孙公司破产重整
浙能电力7月26日公告,浙江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浙江爱康)债权人以浙江爱康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浙江爱康破产重整。
法院认为,浙江爱康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但具有重整价值,并且通过重整有获得重生的可能,故申请人要求对其进行破产重整符合法律规定。法院裁定受理对浙江爱康的破产重整申请,自即日起生效。
截至2024年4月30日,浙江爱康资产总额为25.13亿元、负债总额15.62亿元、净资产9.51亿元,明显资不抵债。
浙江爱康是ST爱康的控股孙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实缴资本10.5亿元,由ST爱康全资子公司苏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苏州爱康)持股64.46%,浙能电力参股20%。
不过,ST爱康目前还没有披露相关事项。
近期新增20起股权冻结
作为国内首家光伏配件上市公司,ST爱康被称之为“光伏配件第一股”,目前拥有湖州、赣州、苏州、舟山四大高效电池组件产业制造基地。
不过,由于ST爱康的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交易,自6月19日起已停牌。
近年来,ST爱康连续亏损。2019年-2023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6.12亿元、1715.48万元、-4.06亿元、-8.33亿元、-8.26亿元。2024年一季度,其净利润为-2.13亿元。
据ST爱康6月8日公告,其旗下公司赣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赣州爱康)、浙江爱康、湖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湖州爱康)拟对公司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实施临时停工停产,停产时间自2024年6月8日起,预计停产时间不超过3个月。
6月13日,ST爱康又公告,全资子公司苏州爱康对公司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实施临时停工停产,停产时间自2024年6月12日起,预计停产时间不超过3个月。
也就是说,其四大生产基地中,已有三处宣布临时停工停产。而且,赣州爱康还被推上拍卖台,首次拍卖流拍后,又降价出售。
此外,天眼查还显示,自2024年6月以来,ST爱康或其子公司,新增了20起股权冻结。其中,数额最大的是苏州爱康15.08亿元的权益,被登封市人民法院从7月24日起冻结。
截至5月20日,ST爱康的股东数为27.68万人。
【2024-07-27】
锁定退市!冻资、拍卖、破产重整......债权人纷纷出手
【出处】证券时报e公司【作者】证券时报
ST爱康(002610)控股子公司的破产重整的重要事项,被合作伙伴率先公之于众。
证券时报.e公司发现,目前,ST爱康虽未正式摘牌退市,但债权人们为了自己权益,纷纷行动起来,冻资、诉讼、法拍等维权行为接踵而至。
明显缺乏偿债能力
7月26日公告显示,浙能电力(600023)近日收到参股公司浙江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浙江爱康”)关于其破产重整的通知。
通知称,浙江爱康债权人以浙江爱康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浙江省长兴县人民法院申请浙江爱康破产重整,法院已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浙江爱康破产重整。
法院认为,浙江爱康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但具有重整价值,并且通过重整有获得重生的可能,故申请人要求对其进行破产重整,符合法律规定。法院裁定受理对浙江爱康的破产重整申请,自即日起生效。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30日,浙江爱康资产总额25.13亿元,负债总额15.62亿元,净资产9.51亿元。也就是说,浙江爱康已明显资不抵债。
浙江爱康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金15亿元,ST爱康持有60%股权,浙能电力持有20%股权,长兴国资等股东持有余下20%股权。
浙能电力称,参股公司浙江爱康的破产重整事项,不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业务,不会对公司的持续经营造成影响。鉴于浙江爱康破产重整的具体方案尚未出台,且破产重整程序复杂、流程较长,时间进度难以把握,公司将根据浙江爱康破产重整进展情况,审慎确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金额。
不过,截至目前,作为浙江爱康的大股东,ST爱康尚未披露相关事项。
新增批量冻资、立案
ST爱康是国内较早投身光伏行业的民营企业之一,公司于2011年8月上市,也是国内首家光伏配件上市企业,被誉为“光伏配件第一股”。
目前,ST爱康拥有江苏苏州、江西赣州、浙江湖州、浙江舟山四大生产基地,累计出货组件近18GW。已为超过15GW的组件厂商提供定制边框,连续多年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首位。
伴随光伏行业深度调整,ST爱康近年来连续亏损。财报数据显示,过去5年(2019—2023),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6.12亿元、1715.48万元、-4.06亿元、-8.33亿元、-8.26亿元。2024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2.13亿元。
因公司2023年年报被出具保留意见和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说明段的审计报告,内控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自5月6日带帽“ST”后,连续上演31个“一”字跌停。
由于ST爱康的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交易,并自6月19日起停牌。不过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正式摘牌退市。
不过,见势不妙的债权人们,已经开始纷纷维权。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发现,自今年6月以来,ST爱康或子公司,新增批量股权冻结、立案、诉讼。
根据天眼查显示,6月14日、18日、20日,杭州、赣州两地的法院,将ST爱康、相关子公司及实控人邹承慧,列入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1.02亿元—3.51亿元。
同时,6月12日、7月3日,7月10日、7月18日、7月24日,江苏、浙江、四川等地的法院,先后8次立案(含同日多起立案)。ST爱康或其子公司,在这些案件案件中,或被诉人,或为第三人。
另外,自6月以来,ST爱康或子公司,还新增了20起股权冻结。譬如,子公司苏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15.08亿元的权益,被登封市人民法院7月24日起冻结。
5.5亿元资产法拍无人问津降价再卖
根据今年6月公告,ST爱康的四大生产基地,苏州、赣州、湖州三大基地,已宣布停产。
ST爱康的赣州基地的载体,是赣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赣州爱康光电”)。因债务到期无法偿还,赣州爱康光电被赣州市南康区城发集团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南康城发”)被起诉。
阿里拍卖平台显示,7月23日—24日,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法院对赣州爱康光电多宗工业用地及地上资产,进行公开拍卖。拍卖标的评估价为5.5亿元,起拍价为5.5亿元。
不过,赣州爱康光电的此次法拍,却因无人报名而流拍。
就在今年5月14日,赣州爱康光电还与南康城发签署《股权合作协议》,南康城发拟出资不超过3.6亿元向爱康光电增资、受让赣州爱康不低于51%股权。当时公告称,此次股权合作,体现了南康建发对公司未来良好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
殊不知,仅仅只过了两个多月,赣州爱康光电不仅停产了,还被推上了拍卖台。首次拍卖流拍后,又进行降价出售。
拍卖平台显示,赣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述流拍物,将于8月9日—10日再次拍卖,标的评估价不变,依旧是5.5亿元,但是,起拍价降至5.23亿元。
减持超20亿元,自称个人未获利
上市之初,邹承慧及其关联方,合计持有ST爱康43.63%的股份。但是,截至2024一季度末,邹承慧及关联方合计持有ST爱康的股份,已降至6.4%。
据choice数据不完全梳理,仅2015年—2022年,邹承慧及关联方就进行了30余次减持,累计减持约6.27亿股,套现金额达到20.54亿元。
在大手笔套现的同时,邹承慧及其关联方持有的ST爱康的股份,目前已经几乎全部质押。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邹承慧控制的爱康实业,累计质押了持有的ST爱康9815.5万股,累计质押比例高达99.99%。
另外,数据还显示,自2011年上市以来,ST爱康增发2次,累计增发募资净额为47.46亿元。算上IPO的8亿元募资。累计合计募资55.46亿元。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次,累计分红金额为2.6亿元。最近一次分红,还需要追溯到2015年年报实施的10派1。
爱康控股集团官网显示,近日,张家港市政府、张家港农商行、华夏银行等爱康集团债权银行与ST爱康实控人邹承慧召开专项会议。
在与金融机构交流过程中,ST爱康实控人邹承慧就近期大家关注的事项进行了回应,称“减持的二十多亿元,主要用于为公司偿还银行、机构的本息或支付供应商应付款等支出,部分用于相关投资,个人没有从中得利”。
(实习生卢伊对此文亦有贡献)
校对:彭其华
【2024-07-21】
行业追踪|光伏市场(7月15日-7月21日):多晶硅料(致密料)价格环比没有变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从产业链来看,多晶硅环节重资产属性明显,折旧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超过20%,同时,多晶硅环节生产柔性差,停产后复产成本较高。电池环节70%左右为外购硅片成本, 非硅成本中40-50%左右为银浆成本。组件生产壁垒低,具有一定的期货属性。 本周,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动情况如下所示:硅料、电池、组件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多晶硅料(致密料)0.00-2.502024-7-1739.00RMB/KG多晶硅0.000.002024-7-1965000.00元/吨
光伏玻璃重资产同质化,成本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而逆变器环节资产相对较轻,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国内逆变器企业源于元器件国产化、人工低、迭代快成本低于海外,企业同款产品成本差异不大。 本周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2.0mm光伏玻璃0.00-16.222024-7-1715.50元/平方米3.2mm光伏玻璃0.00-7.552024-7-1724.50元/平方米 本周光伏下游数据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下游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光伏装机量29.4829.482024-6-3010248.00万千瓦光伏组件出口数量2.802.802024-6-30610276811.00个单晶硅片出口数量-1.44-1.442024-6-304410.35吨受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化影响的公司一览表股票名净利润(亿元)机构预测年度净利润(亿元)截止日期产品名称产品收入占比(%)产品毛利率(%)隆基绿能106.8740.402023-12-31光伏行业10020.19通威股份182.46124.902023-12-31光伏业务60.1439.81TCL中环38.9921.132023-12-31光伏硅片77.3622.73弘元绿能7.412.042023-12-31单晶硅98.5219.73京运通1.97--2023-12-31硅片48.9526.83爱旭股份7.5718.352023-12-31单晶PERC太阳能电池片99.015.43晶科能源74.4042.202023-12-31光伏组件92.8413.40晶澳科技71.9223.062023-12-31光伏组件95.5414.15天合光能59.9846.432023-12-31光伏行业98.0813.80东方日升13.8626.222023-12-31太阳能电池及组件74.261.13福莱特27.6339.432023-12-31光伏玻璃81.7335.70(注:财务数据截止到该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日期)
光伏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6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产业链盈利能力自上游向下游依次递减,硅料位于光伏价值链顶端,具有较强话语权。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4-07-14】
行业追踪|光伏市场(7月8日-7月14日):多晶硅料(致密料)价格环比没有变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从产业链来看,多晶硅环节重资产属性明显,折旧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超过20%,同时,多晶硅环节生产柔性差,停产后复产成本较高。电池环节70%左右为外购硅片成本, 非硅成本中40-50%左右为银浆成本。组件生产壁垒低,具有一定的期货属性。 本周,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动情况如下所示:硅料、电池、组件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多晶硅料(致密料)0.00-2.502024-7-1039.00RMB/KG多晶硅0.000.002024-7-1265000.00元/吨
光伏玻璃重资产同质化,成本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而逆变器环节资产相对较轻,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国内逆变器企业源于元器件国产化、人工低、迭代快成本低于海外,企业同款产品成本差异不大。 本周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2.0mm光伏玻璃0.00-16.222024-7-1015.50元/平方米3.2mm光伏玻璃0.00-7.552024-7-1024.50元/平方米 本周光伏下游数据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下游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光伏装机量31.6831.682024-5-317915.00万千瓦单晶硅片出口数量-27.93-27.932024-5-314474.68吨光伏组件出口数量18.0018.002024-5-31593657091.00个受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化影响的公司一览表股票名净利润(亿元)机构预测年度净利润(亿元)截止日期产品名称产品收入占比(%)产品毛利率(%)隆基绿能106.8740.402023-12-31光伏行业10020.19通威股份182.46124.902023-12-31光伏业务60.1439.81TCL中环38.9921.132023-12-31光伏硅片77.3622.73弘元绿能7.412.042023-12-31单晶硅98.5219.73京运通1.97--2023-12-31硅片48.9526.83爱旭股份7.5718.352023-12-31单晶PERC太阳能电池片99.015.43晶科能源74.4042.202023-12-31光伏组件92.8413.40晶澳科技71.9223.062023-12-31光伏组件95.5414.15天合光能59.9846.432023-12-31光伏行业98.0813.80东方日升13.8626.222023-12-31太阳能电池及组件74.261.13福莱特27.6339.432023-12-31光伏玻璃81.7335.70(注:财务数据截止到该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日期)
光伏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6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产业链盈利能力自上游向下游依次递减,硅料位于光伏价值链顶端,具有较强话语权。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4-07-12】
逾期榜单新增多家A股公司,技术性问题成重要原因
【出处】银柿财经
日前,上海票据交易所披露了最新的《承兑人逾期名单》,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发生3次以上票据逾期,且月末有逾期余额或当月有票据逾期行为发生的承兑人数量为1397家。这一规模年内连续第6个月环比减少。
逾期企业地域和行业分布几何?
制图:许督
按地区和行业看,企查查数据显示,剔除金融企业后,出现票据逾期的1355家公司中,房地产行业公司占比约36%,这一数据环比上月的43%继续减少;另外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的公司较多,分别占比13%、12%和11%。地区方面,位于山东省的公司仍然最多,占比约17%,另外江苏省和广东省的公司分别均占11%。
有A股公司截至月末仍逾期超3800万
A股公司方面,据企查查及本站iFinD数据整理,此次新增出现在《承兑人逾期名单》中的涉及A股公司的企业有40家,截至6月末仍有较大余额包括ST高鸿(000851.SZ)、春兴精工(002547.SZ)、航新科技(300424.SZ)、中国一重(601106.SH)、浙大网新(600797.SH)等。
其中ST高鸿子公司江苏高鸿鼎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截至6月末的逾期余额最大,近3817.88万元。ST高鸿主营业务为企业信息化业务、信息服务业务、终端销售业务。
ST高鸿子公司截至6月末的票据逾期信息,来源:上海票交所
从近期系列公告看,ST高鸿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据公司7月8日公告,公司新增多笔担保逾期。一个月前,ST高鸿下属子公司还只总共存在6笔逾期债务;据此次最新公告,ST高鸿及下属子公司新增32笔逾期债务。截至7月12日,ST高鸿合并范围内在金融机构融资净额共计12.87亿元,占公司2023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36.77%,已发生债务逾期累计为4.39亿元,占公司2023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12.56%。“鉴于公司目前现金流情况,上述负债存在逾期的可能。”ST高鸿在公告中提示称。
另外,ST高鸿还于7月11日公告拟向法院申请预重整及重整的消息,其在公告中称:“受资金流动性不足等因素影响,公司陆续出现债务逾期,日常生产经营受到较大不利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公司已经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但ST高鸿同时认为,公司仍具备较大破产重整价值,因此拟主动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破产重整。相关议案已获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预重整及重整申请能否被法院受理,公司后续是否进入预重整及重整程序均存在不确定性。”ST高鸿在公告中提示。
春兴精工出现逾期的子公司金寨春兴精工有限公司对逾期原因在票交所发布澄清公告,称票据逾期原因为,持票人提示付款清算方式不符合公司内部规定,公司先做拒付处理,逾期票据均已结清,公司承兑票据不存在信用风险。
春兴精工其中一家子公司发布的澄清公告,来源:上海票交所
春兴精工对另一家子公司深圳市迈特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逾期向银柿财经解释称,系网银系统出现异常导致自动扣款未成功导致,在发现未扣款成功之后,子公司第一时间与银行沟通协调处理,并配合提供所需的文件和信息,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兑付,该笔逾期票据涉及金额较小,对业务无影响。
截至6月末有350余万元票据逾期的航新科技回应银柿财经表示,公司已就票据逾期情况发布公告。航新科技上市公司层面的公告显示,逾期原因为公司新上岗的工作人员工作不细致、业务不熟悉等原因造成上述商业承兑汇票在到期日未及时应答,导致票交所自动拒付。公司发现后已第一时间通知收款人再次发起提示付款并完成兑付。
航新科技公告
浙大网新工作人员对票据逾期原因向银柿财经邮件回应称:“经核查确认,涉及的相关票据,公司子公司浙大网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均已按期划付,该情况是银行票据系统更新导致,目前公司正在向银行进行反馈与申诉,要求消除相关错误记录。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不存在经营或流动性问题。”
出现类似情况的还有金溢科技(002869.SZ),截至6月30日,公司逾期余额2.83万元。公司方面表示,由于银行的系统在6月30日升级,公司没有收到银行的提示信息,在发现逾期情况后,相关票据已于7月1日处理。
哪些公司季度内连续逾期?
此次仍有不少公司连续三个月“上榜”,其中不少公司已被实施各类风险警示,如*ST傲农(603363.SH)、*ST超华(002288.SZ)、*ST汉马(600375.SH)、ST中装(002822.SZ)、*ST合泰(002217.SZ)、ST爱康(002610.SZ)等。
另外黄河旋风(600172.SH)、龙元建设(600491.SH)、正邦科技(002157.SZ)、哈投股份(600864.SH)、海格通信(002465.SZ)、海南瑞泽(002596.SZ)、上海沪工(603131.SH)、长药控股(300391.SZ)等公司的上市主体或子公司连续三个月出现在《承兑人逾期名单》中;ST富通(000836.SZ)、孚日股份(002083.SZ)、高斯贝尔(002848.SZ)、曲江文旅(600706.SH)的直接或间接控股股东连续三个月“上榜”。
附:截至2024年6月末涉及A股上市公司的票据逾期企业名单
【2024-07-07】
行业追踪|光伏市场(7月1日-7月7日):多晶硅价格环比没有变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从产业链来看,多晶硅环节重资产属性明显,折旧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超过20%,同时,多晶硅环节生产柔性差,停产后复产成本较高。电池环节70%左右为外购硅片成本, 非硅成本中40-50%左右为银浆成本。组件生产壁垒低,具有一定的期货属性。 本周,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动情况如下所示:硅料、电池、组件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多晶硅0.000.002024-7-365000.00元/吨多晶硅料(致密料)0.00-3.702024-7-339.00RMB/KG
光伏玻璃重资产同质化,成本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而逆变器环节资产相对较轻,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国内逆变器企业源于元器件国产化、人工低、迭代快成本低于海外,企业同款产品成本差异不大。 本周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2.0mm光伏玻璃-6.06-16.222024-7-315.50元/平方米3.2mm光伏玻璃-2.00-7.552024-7-324.50元/平方米 本周光伏下游数据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下游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光伏装机量31.6831.682024-5-317915.00万千瓦单晶硅片出口数量-27.93-27.932024-5-314474.68吨光伏组件出口数量18.0018.002024-5-31593657091.00个受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化影响的公司一览表股票名净利润(亿元)机构预测年度净利润(亿元)截止日期产品名称产品收入占比(%)产品毛利率(%)隆基绿能106.8740.402023-12-31光伏行业10020.19通威股份182.46124.902023-12-31光伏业务60.1439.81TCL中环38.9921.132023-12-31光伏硅片77.3622.73弘元绿能7.412.042023-12-31单晶硅98.5219.73京运通1.97--2023-12-31硅片48.9526.83爱旭股份7.5718.352023-12-31单晶PERC太阳能电池片99.015.43晶科能源74.4042.202023-12-31光伏组件92.8413.40晶澳科技71.9223.062023-12-31光伏组件95.5414.15天合光能59.9846.432023-12-31光伏行业98.0813.80东方日升13.8626.222023-12-31太阳能电池及组件74.261.13福莱特27.6339.432023-12-31光伏玻璃81.7335.70(注:财务数据截止到该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日期)
光伏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6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产业链盈利能力自上游向下游依次递减,硅料位于光伏价值链顶端,具有较强话语权。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4-07-04】
太惨了,基金刚建仓就退市,暴跌近81%!一季末斥资69亿元,押宝235只小盘绩差股,这只股巨亏近120亿元
【出处】证券时报数据宝【作者】陈见南
基金为何重仓绩差小盘股?
今年A股市场各大指数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上证指数年内小幅上涨,两大科创指数重挫,科创50指数累计跌幅接近18%。申万一级行业普跌,仅银行、公用事业、煤炭等8个行业指数上涨,综合、计算机、社会服务等6个行业指数跌逾20%。
市场风格持续转向红利高股息资产,低市盈率、低市净率指数年内涨幅均超7%。与此同时,绩差股暴跌,亏损股指数年内跌幅超过25%。
新“国九条”重塑A股生态,优胜劣汰持续加速推进,退市股数量有望再创新高。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基金还“踩雷”了退市股,风控合规或遭拷问。
基金刚建仓就退市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有4只锁定退市的个股一季报出现了基金重仓的情况,分别是中银绒业、鹏都农牧、ST爱康、ST富通。
从期末持股市值来看,鹏都农牧、ST爱康两只个股基金期末持股市值均超过5000万元。
鹏都农牧一季度获得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基金新进重仓4253.2万股,期末持股市值5188.9万元。
ST爱康一季度获得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华夏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两只基金新进重仓共2971.95万股,期末持股市值5676.42万元。
这两只退市股4月以来均大幅下挫,鹏都农牧4月以来大跌逾70%,ST爱康大跌近81%。
上述两只退市股遭遇了基金刚建仓就退市;无独有偶,中银绒业和ST富通也是有知名机构刚建仓就退市。其中,中银绒业一季度获得北上资金新进3726.24万股;ST富通则获得两家知名QFII新进建仓:UBS新进602.28万股,巴克莱银行新进405.44万股。
公募基金一季度重仓
235只绩差股
机构们这番操作值得商榷,上述4只个股去年净利均为亏损,尤其是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其风控合规性值得拷问;基金新进建仓的鹏都农牧、ST爱康去年均巨亏超8亿元。
尴尬的是,公募基金一季度甚至重仓了不少这类绩差小盘股。据数据宝统计,评级机构数为0、滚动市盈率为负、且市值在50亿元以下的个股中,有235只个股一季度末获得基金重仓。
其中,201股去年净利为负,117股亏损超亿元,*ST合泰巨亏近120亿元居首。该股一季度获得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基金新进重仓977.06万股。
从期末持股市值角度来看,基金整体持仓上述个股超过69亿元,苏大维格、福光股份、平治信息等个股基金均重仓超过亿元。
持仓市值过亿元的个股中,仅3只个股去年没有亏损,分别是冰川网络、天际股份和利民股份。
风控合规遭拷问
一般而言,基金重仓股往往意味着该股票受到了专业机构的青睐。基金公司在进行股票投资时,通常会经过严格的分析和筛选,选择那些基本面良好、具有成长潜力的股票进行重仓持有。因此,基金重仓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场对该股票的认可和信心。
然而,基金持有的上述股票,并不符合常识下的基金重仓股特征,其风控合规或存漏洞。这些个股也普遍给基金业绩表现带来拖累,4月以来平均跌幅超过19%,远远跑输各大指数同期表现。
整体来看,这235只个股中,有211只个股4月以来股价下跌,占比超过九成。其中,中银绒业、ST富通、ST爱康等个股4月以来跌幅均超80%,ST东时、鹏都农牧、ST高鸿等111股跌幅超20%。
【2024-07-01】
半年立案60余家上市公司,市场爆出哪些“雷”
【出处】银柿财经
郑煤机(601717.SH)踩雷“私募跑路”,3亿理财仅收回一成;东方集团(600811.SH)超16亿元存款出现大额提取受限情形;ST亿利(600277.SH)超39亿存款出现重大可收回性风险;古鳌科技(300551.SZ)实控人陈崇军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被青岛市公安局逮捕……今年上半年,A股“雷”声阵阵,“惊起一滩鸥鹭”。
“平地一声雷”以外,连年亏损、财务造假、内控失效等多重风险交织下,不少公司积重难返,或“披星戴帽”警铃大作,或被立案调查风险高悬,或摘牌退市黯然落幕。
2024年A股的上半场已然收官,今年上半年,市场爆出哪些“雷”?在新“国九条”严监严管背景下,市场又有哪些变化?
14家公司完成退市,面值退市是最大“杀手”
新“国九条”后,A股退市力度加码,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进一步明确。
据本站iFinD显示,截至6月28日,今年上半年共有14家A股公司摘牌退市。同时,据不完全统计,三盛退(300282.SZ)、太安退(002433.SZ)等7家公司目前处于退市整理期,即将退市。此外,还有ST航高(002665.SZ)、ST联络(002280.SZ)、*ST超华(002288.SZ)、中银绒业(000982.SZ)等18家A股公司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目前正处于连续停牌期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退市或即将退市的公司中,“诞生”了年内首家非ST退市股正源股份(600321.SH)以及史上最低价个股*ST保力(300116.SZ),后者5月16日停牌前收盘价0.11元,创下历史纪录。
从退市原因来看,股价低于面值是最大的“退市杀手”。已经退市的14家公司中,因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而退市的企业共有11家。股价跌破1元,是公司财务表现不佳、投资者“用脚投票”的重要风向标。
例如,昔日“运动品牌第一股”贵人鸟,ST贵人(603555.SH)面值退市背后,是公司在近年深陷亏损泥潭。今年1月26日,ST贵人披露2023年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3年净亏损4.85亿元,较2022年年报数据净亏损941.37万元,亏损同比扩大超50倍。在此前的2018年~2022年间,ST贵人归母净利润出现4次亏损。2018年~2020年分别净亏损6.86亿元、10.96亿元及3.82亿元,2022年净亏损941.37万元,合计亏损超20亿元。2021年,公司因完成破产重整,确认债务重组收益12.22亿元,当年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除了交易类退市指标以外,还有退市商城(600306.SH)、新海退(002089.SZ)两家公司因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被终止上市,退市博天(603603.SH)则因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被终止上市。
以退市商城为例,其因2022年财务指标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且2023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最终终止上市。
退市博天是今年首家因重大违法而强制退市的公司。此前的2月2日,退市博天收到北京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认定,公司通过多种方式虚增或虚减营业收入、利润,导致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此外,财政部于2023年6月8日对退市博天作出《行政处罚事项决定书》,认定公司“通过伪造验工计价原始凭证虚增收入和成本”“无依据进行会计核算”“伪造债权债务转让协议”“经济业务实质与账面金额严重不符”等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相关规定。
上交所认为,退市博天虚假记载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虚假记载金额大、占比高,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其中,2020年及2021年资产负债表连续2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2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净资产合计金额的50%。前述情形触及《股票上市规则》中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76家公司“披星戴帽”,ST板块陷入跌停潮
除了完成退市或锁定退市的上市公司,仍有大量ST股在退市边缘挣扎。随着新“国九条”严打保壳炒作,“壳”价值显著缩水,ST板块随即掀起跌停潮。自4月以来,本站ST板块指数跌幅达45.35%,而上证指数在此期间跌幅为2.43%。
据本站iFinD显示,截至6月28日,今年上半年共有76家A股上市公司“披星戴帽”,其中不少公司“背”上了退市风险与其他风险的双重警示。银柿财经注意到,财务问题是这76家被实施风险警示的公司的基本盘,仅在2023年年报披露季落幕前后,就有36家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更进一步来看,这36家公司中,*ST龙宇(603003.SH)、*ST巴安(300262.SZ)、*ST天创(603608.SH)等8家公司2023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ST恒立(000622.SZ)、*ST导航(688282.SH)、*ST龙津(002750.SZ)、*ST威帝(603023.SH)等13家公司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追溯重述后);*ST傲农(603363.SH)、*ST开元(300338.SZ)、*ST景峰(000908.SZ)、*ST博信(600083.SH)等14家公司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追溯重述后),其中“早教第一股”*ST美吉(002621.SZ)还涉及非标审计报告因素。此外,*ST金科(000656.SZ)因法院依法受理公司重整、和解和破产清算申请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另一方面,从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40家上市公司来看,大都缘于内部控制出现重大缺陷事项,约有20家公司2023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或者鉴证报告。
其中,不少公司存在触发“带帽”的多种情形。例如,ST长康(002435.SZ),除2023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外,还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以及违规担保事项;锁定面值退市、正处于停牌期的ST爱康(002610.SZ),除2023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外,还因最近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被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保留意见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说明字段的审计报告。
此外,还有盈利能力堪忧的8家公司,因最近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包括ST春天(600381.SH)、ST迪马(600565.SH)、ST天邦(002124.SZ)等。亦有因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3个月内不能恢复正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司,ST聆达(300125.SZ)、ST宁科(600165.SH);ST中装(002822.SZ)因公司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值得一提的是,新“国九条”后,沪深交易所新修订的《股票上市规则》增加了适用于财务造假的ST指标,旨在对财务造假“零容忍”。实施情形将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载明的事实,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者负债科目)存在虚假记载,尚未达到退市标准的,实施ST。
截至6月28日,共有7家上市公司因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年报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其中不乏国有企业,例如实控人为新疆国资委的ST中泰(002092.SZ),为完成控股股东下达的营业收入目标,2022年虚增收入42.48亿元;浙江国资委下的ST瑞科(300600.SZ)通过参与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2020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2.26亿元。
63家公司及相关方被立案,中介机构责任进一步压实
退市机制常态化运转的同时,“严监严管”也正成为A股市场主旋律。新“国九条”指出,必须全面加强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稳为基调、严字当头,确保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据本站iF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今年上半年共有63家上市公司及相关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从违规行为类型来看,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依然是上市公司及相关方被立案调查的主要原因,共有51家上市公司及相关方因此被立案;其次是涉嫌内幕交易和涉嫌短线交易,分别有5家、3家上市公司因此被立案;此外还有4家上市公司因其他原因被立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发布以来,监管部门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多家券商机构因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受牵连被立案调查。
具体而言,东吴证券(601555.SH)因涉嫌国美通讯、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业务未勤勉尽责,在今年4月16日收到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银柿财经注意到,国美通讯(*ST美讯 600898.SH)、已退市的紫鑫药业(002118.SZ)都曾经进行过定增,且定增期间出现财务造假行为,保荐人均为东吴证券。
此外,海通证券(600837.SH)、中信证券(600030.SH)则因相关主体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002145.SZ)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涉嫌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4月12日,前述两家券商先后公告称收到《立案告知书》,同日稍早,中核钛白公告称,公司实控人王泽龙因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信息披露违法等违法违规行为被证监会立案。
4月30日,海通证券与中信证券的行政处罚落地。《行政处罚决定书》披露了此次定增案件违法细节。2022年7月,中核钛白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获证监会通过后,中信中证向中核钛白实控人王泽龙推荐定增多空方案,“通过场外衍生品交易台直接实现定增多空套利,提前结算收益,无需等待六个月的锁定期,通常一个多月时间即可回笼资金和收益”。王泽龙决定实施套利定增,海通证券参与中信中证达成挂钩标的为“中核钛白”股票的多头收益互换。最终,王泽龙获利6063.8万元,中信中证未有实际获利,中信证券融券业务收入191.07万元,海通证券收益互换业务收入78.94万元。
证监会表示,前述主体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证券管理办法》(2020年修订)中对于依法发行证券转让时间、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规定。证监会依法拟没收上述主体违法所得共计7753.2万元,并处以罚款1.57亿元,共计罚没2.35亿元。其中,中信证券及中信中证被罚款6975万元,海通证券被罚款697.5万元。
【2024-07-01】
行业追踪|光伏市场(6月24日-6月30日):多晶硅料(致密料)价格环比没有变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从产业链来看,多晶硅环节重资产属性明显,折旧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超过20%,同时,多晶硅环节生产柔性差,停产后复产成本较高。电池环节70%左右为外购硅片成本, 非硅成本中40-50%左右为银浆成本。组件生产壁垒低,具有一定的期货属性。 本周,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动情况如下所示:硅料、电池、组件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多晶硅料(致密料)0.00-4.882024-6-2639.00RMB/KG多晶硅0.000.002024-6-2765000.00元/吨
光伏玻璃重资产同质化,成本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而逆变器环节资产相对较轻,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国内逆变器企业源于元器件国产化、人工低、迭代快成本低于海外,企业同款产品成本差异不大。 本周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2.0mm光伏玻璃-2.94-10.812024-6-2616.50元/平方米光伏板(120W+)-2.28--2024-4-220.43美元/瓦3.2mm光伏玻璃-1.96-5.662024-6-2625.00元/平方米 本周光伏下游数据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下游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光伏装机量31.6831.682024-5-317915.00万千瓦单晶硅片出口数量-27.93-27.932024-5-314474.68吨光伏组件出口数量18.0018.002024-5-31593657091.00个受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化影响的公司一览表股票名净利润(亿元)机构预测年度净利润(亿元)截止日期产品名称产品收入占比(%)产品毛利率(%)隆基绿能106.8740.402023-12-31光伏行业10020.19通威股份182.4629.742023-12-31光伏业务60.1439.81TCL中环38.9929.162023-12-31光伏硅片77.3622.73弘元绿能7.412.042023-12-31单晶硅98.5219.73京运通1.97--2023-12-31硅片48.9526.83爱旭股份7.5710.292023-12-31单晶PERC太阳能电池片99.015.43晶科能源74.4041.012023-12-31光伏组件92.8413.40晶澳科技71.9228.402023-12-31光伏组件95.5414.15天合光能59.9846.952023-12-31光伏行业98.0813.80东方日升13.8623.192023-12-31太阳能电池及组件74.261.13福莱特27.6339.432023-12-31光伏玻璃81.7335.70(注:财务数据截止到该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日期)
光伏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6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产业链盈利能力自上游向下游依次递减,硅料位于光伏价值链顶端,具有较强话语权。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4-06-27】
光伏龙头股 市值再创新低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当前光伏产业的周期性调整,使得A股相关板块的股价表现持续低迷。
光伏指数显示,截至6月26日,该指数本月以来跌幅13.18%,创下近三年来的新低。值得注意的是,头部光伏企业市值已经大幅缩水,阳光电源(300274.SZ)、隆基绿能(601012.SH)最新市值分别报收1331亿元、1111亿元。通威股份(600438.SH)、晶科能源(688223.SH)、特变电工(600089.SH)紧随其后,最新市值分别为895亿元、736亿元、698亿元。
糟糕的股价表现已经让部分光伏公司坐不住了。6月25日晚间,天合光能(688599.SH)发布公告,再推回购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仅在今年6月份,通威股份、隆基股份、协鑫集成(002506.SZ)、林洋能源(601222.SH)等多家光伏公司便再出手增持或回购股票。
最惨光伏股市值已不足5亿元
行业的“内卷”,蔓延至股市,这让A股光伏板块在最近两年内遭遇重挫。
两个现象较为显眼:一方面,光伏龙头公司市值大幅下滑,千亿市值企业仅剩2家;另一方面,ST公司数量增多,3家光伏企业已经锁定面值退市。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6月26日收盘,A股光伏板块共计15只股票今年以来的股价跌幅超过50%。ST股首当其冲,率先遭受资本抛弃。ST亿利(600277.SH)、ST聆达(300125.SZ)、ST航高(002665.SZ)、ST爱康(002610.SZ)以及ST阳光(600220.SH)年初至今股价跌幅超过80%,而ST亿利、ST爱康和ST阳光已经进入退市程序,股票停牌。
记者注意到,如今面值退市已经成为部分A股公司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因此包括一些光伏公司亦实施股价“自救”。例如,*ST嘉寓(300117.SZ)在今年5月底、6月初时股价一度暴跌至0.72元/股,但此后该公司股价持续拉升,站上1元/股上方。然而,多空双方博弈激烈,截至6月26日收盘,该公司股价回落至0.88元/股,已连续三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
在低迷的行情下,“1元”“2元”光伏股数量激增。而相对应的,已有12家光伏公司市值低于20亿元。这其中,ST聆达已成为目前A股市值最小的光伏公司,仅为4.9亿元。
“核心子公司产线关停重挫ST聆达主营收入,资本市场已对其失去了信心。”一位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事实上,不仅中小光伏公司目前深陷市值大幅缩水的烦恼,头部光伏企业的估值同样颓靡。
眼下,A股仅剩阳光电源和隆基绿能这两家光伏公司市值超过1000亿元,而市值不足千亿但超过500亿元的公司则为通威股份、晶科能源、特变电工和合盛硅业(603260.SH)。
光伏龙头公司频频出手“护盘”
相较于此前的高光时刻,当前A股光伏板块的估值已经跌去六成。
光伏指数显示,截至6月26日,该指数报收2562.66点,最近三年跌逾50.65%,最大回撤达到59.94%。
不佳的行情下,增持、回购便成为光伏公司大股东们“稳信心”的常见手段。
6月25日晚间,天合光能公告了新的回购方案,该公司在方案获董事会通过的12个月内,计划斥资10亿元至12亿元回购最高占公司当前总股本1.78%的股份。公告显示,该公司将通过自有资金,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股份回购,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需提及的是,在上一轮(2023年5月29日至2024年5月28日)回购中,天合光能实际斥资约4.44亿元回购约1349.16万股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价格区间在21.77元/股至38.12元/股。不过,截至6月26日,天合光能的股价为17.85元/股,比回购的最低价格还少18%。
而就在同一天,另一家光伏公司大全能源(688303.SH)则发布了实控人不减持股票的公告——该公司董事长徐广福称,自2024年7月23日(即首发限售股上市流通之日)起6个月内(即自2024年7月23日至2025年1月22日),不以任何方式减持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截至公告日,徐广福直接持有大全能源0.91%的股份。
实际上,在本月,不少光伏公司股价创下近三年来的新低,这导致包括部分龙头在内的光伏公司需要出手“护盘”,传递积极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本月已有3家光伏公司发生增持或者回购股份的动作。
6月25日,林洋能源控股股东华虹电子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340.5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7%,增持金额2090.57万元;6月24日,协鑫集成通过股份回购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750.47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1283%,成交总金额为1500.28万元(不含交易费用);6月20日,通威股份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576.99万股,使用资金总额约1.17亿元(不含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6月20日,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同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80万股,增持金额为1251.30万元。
“A股光伏板块‘跌麻了’,未来是否还具备长期配置的价值?对于这一问题,我认为答案还是取决于产业层面是否见底。”一位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虽然当前估值已经来到低位,但在整个光伏产业基本面尚未出现拐点之前,光伏板块就不能说真正见底。”
【2024-06-26】
低迷行情下光伏股最低市值跌破5亿元 多家龙头公司再度出手护盘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当前光伏产业的周期性调整,使得A股相关板块的股价表现持续低迷。
光伏指数显示,截至6月26日,该指数本月以来跌幅13.18%,创下近三年来的新低。值得注意的是,头部光伏企业市值已经大幅缩水,阳光电源(300274.SZ)、隆基绿能(601012.SH)最新市值分别报收1331亿元、1111亿元。通威股份(600438.SH)、晶科能源(688223.SH)、特变电工(600089.SH)紧随其后,最新市值分别为895亿元、736亿元、698亿元。
光伏板块高估值的辉煌很难再现。且随着行业基本面的剧变,部分A股光伏公司甚至走到了退市边缘。
而糟糕的股价表现已经让部分光伏公司坐不住了。6月25日晚间,天合光能(688599.SH)发布公告,再推回购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仅在今年6月份,通威股份、隆基股份、协鑫集成(002506.SZ)、林洋能源(601222.SH)等多家光伏公司便再出手增持或回购股票。
最惨光伏股市值已不足5亿元
行业的“内卷”,蔓延至股市,这让A股光伏板块在最近两年内遭遇重挫。
两个现象较为显眼:一方面,光伏龙头公司市值大幅下滑,千亿市值企业仅剩2家;另一方面,ST公司数量增多,3家光伏企业已经锁定面值退市。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6月26日收盘,A股光伏板块共计15只股票今年以来的股价跌幅超过50%。ST股首当其中,率先遭受资本抛弃。ST亿利(600277.SH)、ST聆达(300125.SZ)、ST航高(002665.SZ)、ST爱康(002610.SZ)以及ST阳光(600220.SH)年初至今股价跌幅超过80%,而ST亿利、ST爱康和ST阳光已经进入退市程序,股票停牌。
记者注意到,如今面值退市已经成为部分A股公司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因此包括一些光伏公司亦实施股价“自救”。例如,*ST嘉寓(300117.SZ)在今年5月底、6月初时股价一度暴跌至0.72元/股,但此后该公司股价持续拉升,站上1元/股上方。然而,多空双方博弈激烈,截至6月26日收盘,该公司股价回落至0.88元/股,已连续三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
在低迷的行情下,“1元”、“2元”光伏股数量激增。而相对应的,已有12家光伏公司市值低于20亿元。这其中,ST聆达已成为目前A股市值最小的光伏公司,仅为4.9亿元。
“核心子公司产线关停重挫ST聆达主营收入,资本市场已对其失去了信心。”一位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根据公告,ST聆达最重要的子公司金寨嘉悦目前仍未复产,该子公司营收占比超过90%,意味着ST聆达几乎失去了可持续经营能力。
事实上,不仅中小光伏公司目前深陷市值大幅缩水的烦恼,头部光伏企业的估值同样颓靡。
眼下,A股仅剩阳光电源和隆基绿能这两家光伏公司市值超过1000亿元,而市值不足千亿但超过500亿元的公司则为通威股份、晶科能源、特变电工和合盛硅业(603260.SH)。
光伏龙头公司频频出手“护盘”
相较于此前的高光时刻,当前A股光伏板块的估值已经跌去六成。
光伏指数显示,截至6月26日,该指数报收2562.66点,最近三年跌逾50.65%,最大回撤达到59.94%。
不佳的行情下,增持、回购便成为光伏公司大股东们“稳信心”的常见手段。
6月25日晚间,天合光能公告了新的回购方案,该公司在方案获董事会通过的12个月内,计划斥资10亿元至12亿元回购最高占公司当前总股本1.78%的股份。公告显示,该公司将通过自有资金,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股份回购,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需提及的是,在上一轮(2023年5月29日至2024年5月28日)回购中,天合光能实际斥资约4.44亿元回购约1349.16万股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价格区间在21.77元/股至38.12元/股。不过,截至6月26日,天合光能的股价为17.85元/股,比回购的最低价格还少18%。
而就在同一天,另一家光伏公司大全能源(688303.SH)则发布了实控人不减持股票的公告——该公司董事长徐广福称,自2024年7月23日(即首发限售股上市流通之日)起6个月内(即自2024年7月23日至2025年1月22日),不以任何方式减持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截至公告日,徐广福直接持有大全能源0.91%的股份。
实际上,在本月,不少光伏公司股价创下近三年来的新低,这导致包括部分龙头在内的光伏公司需要出手“护盘”,传递积极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本月已有3家光伏公司发生增持或者回购股份的动作。
6月25日,林洋能源控股股东华虹电子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340.5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7%,增持金额2090.57万元;6月24日,协鑫集成通过股份回购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750.47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1283%,成交总金额为1500.28万元(不含交易费用);6月20日,通威股份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576.99万股,使用资金总额约1.17亿元(不含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6月20日,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同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80万股,增持金额为1251.30万元。
“A股光伏板块‘跌麻了’,未来是否还具备长期配置的价值?对于这一问题,我认为答案还是取决于产业层面是否见底。”一位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虽然当前估值已经来到低位,但在整个光伏产业基本面尚未出现拐点之前,光伏板块就不能说真正见底。”
【2024-06-24】
重要公告速递:科创板迎两单股权并购
【出处】本站C闻
业绩>>>
宏华数科: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25%-42%。
投资并购>>>
万通发展:拟3.24亿美元购买索尔思光电股权。
芯联集成:拟收购控股子公司芯联越州72.33%股权。
纳芯微:拟以现金方式收购麦歌恩68.28%的股份。
新筑股份:子公司拟投资建设新龙项目和乡城项目。
昊帆生物:拟10亿元投建多肽合成试剂生产项目。
万集科技:拟500万韩元在韩国成立合资公司。
双枪科技:拟投建全竹绿色循环高效产业园项目。
永兴材料:拟2.95亿元投建锂云母绿色智能高效提锂综合技改项目。
生产经营>>>
龙建股份:联合体中标6.99亿元时代广场项目。
增持&回购>>>
华侨城A:控股股东拟增持公司股份1.65亿元至3.3亿元。
利欧股份:拟以4亿元至6亿元回购股份。
容百科技:拟以5000万元-1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安凯微:实控人提议公司以3000万元至6000万元回购股份。
梅雁吉祥:董事长提议4000万元-6000万元回购股份。
香江控股:董事长提议3000万元-6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
宝鹰股份:控股股东拟增持1%-2%公司股份。
健之佳:拟2000万元-3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
宝泰隆:控股股东拟增持2000-4000万股。
减持>>>
伟测科技:多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11%股份。
海创药业:盈创动力拟减持不超1%股份。
运机集团:博宏丝绸拟减持不超2%股份。
欧科亿:股东南京精锐拟减持不超1.26%股份。
拓荆科技:多名股东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1%股份。
中国东航:股东均瑶集团拟减持不超0.35%股份。
易天股份:实控人等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84%公司股份。
紫燕食品:股东合计拟减持不超过0.6%公司股份。
隆达股份:国联产投拟减持不超1%股份。
监管>>>
东方集团: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公告澄清>>>
中信尼雅: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近期未签订重大合同。
华蓝集团: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正常未发生重大变化。
云涌科技:公司暂未直接参与“车路云一体化”等相关概念项目投标。
金麒麟:目前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外部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其他>>>
ST爱康: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西南证券:子公司拟出售所持西证国际证券全部股份及永续证券。
海默科技:与中科清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ST迪马:收到拟终止股票上市告知书 6月24日起停牌。
绿通科技:美国企业对中国特定低速载人车辆申请双反调查。
永吉股份:实控人拟转让5.24%公司股份。
华夏幸福:与浙江科比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低空经济发展领域深入合作。
【2024-06-23】
行业追踪|光伏市场(6月17日-6月23日):多晶硅料(致密料)价格环比略有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从产业链来看,多晶硅环节重资产属性明显,折旧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超过20%,同时,多晶硅环节生产柔性差,停产后复产成本较高。电池环节70%左右为外购硅片成本, 非硅成本中40-50%左右为银浆成本。组件生产壁垒低,具有一定的期货属性。 本周,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动情况如下所示:硅料、电池、组件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多晶硅料(致密料)-2.50-7.142024-6-1939.00RMB/KG多晶硅0.00-7.142024-6-2165000.00元/吨
光伏玻璃重资产同质化,成本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而逆变器环节资产相对较轻,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国内逆变器企业源于元器件国产化、人工低、迭代快成本低于海外,企业同款产品成本差异不大。 本周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2.0mm光伏玻璃-8.11-8.112024-6-1917.00元/平方米3.2mm光伏玻璃-3.77-3.772024-6-1925.50元/平方米光伏板(120W+)-2.28-0.232024-4-220.43美元/瓦光伏系统-1.35--2024-4-192.20美元/瓦光伏逆变器(2000W+)-0.79--2024-4-190.13美元/瓦 本周光伏下游数据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下游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光伏装机量31.4231.422024-4-306011.00万千瓦单晶硅片出口数量-27.93-27.932024-5-314474.68吨光伏组件出口数量18.0018.002024-5-31593657091.00个受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化影响的公司一览表股票名净利润(亿元)机构预测年度净利润(亿元)截止日期产品名称产品收入占比(%)产品毛利率(%)隆基绿能106.8760.082023-12-31光伏行业10020.19通威股份182.466.492023-12-31光伏业务60.1439.81TCL中环38.9928.072023-12-31光伏硅片77.3622.73弘元绿能7.412.042023-12-31单晶硅98.5219.73京运通1.97--2023-12-31硅片48.9526.83爱旭股份7.5725.702023-12-31单晶PERC太阳能电池片99.015.43晶科能源74.4076.342023-12-31光伏组件92.8413.40晶澳科技71.9227.192023-12-31光伏组件95.5414.15天合光能59.9844.872023-12-31光伏行业98.0813.80东方日升13.8626.222023-12-31太阳能电池及组件74.261.13福莱特27.6339.252023-12-31光伏玻璃81.7335.70(注:财务数据截止到该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日期)
光伏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6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产业链盈利能力自上游向下游依次递减,硅料位于光伏价值链顶端,具有较强话语权。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4-06-21】
定了!这5只A股,将退市
【出处】中国基金报【作者】忆山
6月21日晚间,ST亿利、ST迪马、*ST巴安、ST爱康相继发布公告称,收到交易所下发的拟终止上市告知书,其中,ST亿利、ST迪马将自6月24日起停牌,*ST巴安、ST爱康则已于6月19日起停牌。
*ST越博于同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7月19日。
数据显示,前述五家公司的股东户数合计超50万户。
ST亿利拟终止上市
6月21日晚间,ST亿利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上交所《关于拟终止亿利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2024年5月24日至6月21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上交所将根据相关规定,对公司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ST亿利将自2024年6月24日(周一)开市起停牌。
公司还于同日收到了上交所下发的监管工作函,要求该公司尽快聘请主办券商,做好公司股票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具体安排和信息披露工作。
上交所还强调,目前公司存放在关联方亿利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大额存款存在重大可收回性风险。公司应当尽快收回相关存款,减少损失,切实保护上市公司利益,相关关联方应当尽快化解有关风险,不得违规侵占上市公司资金。
据了解,今年4月底,审计机构对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其中便指出ST亿利在亿利财务公司存放了大额存款,2023年末存款余额为39.06亿元,占期末货币资金总额的90.24%。
根据ST亿利6月4日披露的公告,前述存款的用途主要是向亿利集团及其关联方发放贷款,近日公司获悉相关贷款已被划分为次级贷款(不良贷款的一种),公司存款存在重大可收回性风险。
资料显示,ST亿利于2000年7月在上交所上市,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现代煤化工、光氢新能源、清洁热力等。该公司股票自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亿利洁能”变更为“ST亿利”。
受前述事件影响,ST亿利自5月6日复牌起持续走低,至6月21日跌停收盘后,已连吃19个跌停板。当日股价每股收报0.38元,市值缩水至14亿元。
此外,6月10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ST亿利被证监会立案。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1.26万户。
ST迪马拟终止上市
ST迪马也于6月21日收到上交所下发的《关于拟终止重庆市迪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2024年5月24日至6月21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上交所将根据相关规定,对公司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ST迪马也将自6月24日(周一)开市起停牌。
资料显示,ST迪马创立于1997年,2002年在上交所上市。目前主要从事智能制造、城市运营和智慧民生三大业务板块。
因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表、经营成果进行审计,出具了带“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落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于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迪马股份”变更为“ST迪马”。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ST迪马曾多次“保壳”,包括高管增持计划,以及在盘中发布利好消息等。直到6月19日晚间,ST迪马还在发布最新的高管增持计划。但第二日股价仍收于跌停板,6月21日开盘再次跌停,每股收报0.85元,公司市值缩水至21亿元。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8.2万户。
*ST巴安、ST爱康被拟终止上市
*ST巴安、ST爱康也于6月21日相继披露公告称,收到了深交所《事先告知书》,因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触及终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此前于6月18日晚间,*ST巴安、ST爱康曾发布公告称,因触发面值退市条件,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并于6月19日起停牌。
6月18日,*ST巴安曾上演面值“保卫战”,但在最后五分钟以跌停遗憾收场,最终每股收报0.68元。ST爱康则连吃31个跌停板,当日每股收报0.37元。
资料显示,*ST巴安于2011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是一家专业从事环保能源领域的智能化、全方位技术解决方案运营服务商。ST爱康于2011年8月在深交所上市,曾是国内首家光伏配件上市公司。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ST爱康曾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爱康实业及其关联方计划在6个月内拟增持1亿—2亿元。而根据6月21日晚间披露的进展公告,截至该公告披露日,受行业波动和融资环境的影响,公司控股股东资金紧张,相关增持主体尚未增持公司股份。
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ST巴安股东约有2.5万户。
截至5月20日,ST爱康股东达27.68万户。
*ST越博被终止上市
6月21日晚间,*ST越博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于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
因公司经审计的2022年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359.91万元,公司股票交易自2023年5月4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根据相关规定以及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的审核意见,深交所决定该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根据公告,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4年7月1日,退市整理期为十五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4年7月19日。
今年5月8日,因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报,证监会决定对*ST越博立案。*ST越博也于5月6日起停牌,停牌前每股报0.8元,公司总市值为1.1亿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6月以来,该公司董事长、非独立董事李迅,非独立董事申瑞强、朱锐铿、吴小平,独立董事陈硕雨相继因个人原因辞任。总经理周学勤和财务总监李义荣则于5月初因个人原因辞任。
其中,申瑞强、朱锐铿均指出,公司实控权及治理层存在较大不稳定因素,上市公司近两年员工大幅流失,或导致公司出现组织架构不完善、内控机制执行不到位、工作效率低下、资产被掏空流失等问题,上述事项将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资料显示,*ST越博于2018年5月上市,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新能源整车制造厂商提供整体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9569户。
【2024-06-21】
ST爱康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出处】智通财经
ST爱康(002610.SZ)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公司股票在2024年5月21日至2024年6月18日期间,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2024-06-21】
ST爱康:控股股东爱康实业资金紧张 相关增持主体尚未实施增持
【出处】金融界
ST爱康(002610.SZ)公告,关于公司控股股东爱康实业及其关联方股份增持计划的进展,受行业波动和融资环境的影响,公司控股股东爱康实业资金紧张,相关增持主体尚未增持公司股份。
【2024-06-21】
ST爱康: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出处】证券时报网【作者】许擎天梅
ST爱康(002610)6月21日晚间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深交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公司股票在5月21日至6月18日期间,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2024-06-20】
光伏明星股退市倒计时 ST爱康、ST亿利、ST阳光黯然离场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6月20日,是ST爱康(002610.SZ)停牌的第二天。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该公司股票甚至不会进入退市整理期,超过27万股民等不到“缓冲期”。
面临同样境况的还有ST阳光(600220.SH)和ST亿利(600277.SH)。
6月14日,ST阳光开始停牌,截至一季度末,该公司股东人数约9.98万。6月24日,ST亿利预计将停牌,截至一季度末,该公司股东人数约11.26万。
昔日三大光伏股均开启了摘牌倒计时,这让无论是光伏业内人士还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都不胜唏嘘。
曾经,上述三家光伏公司亦各有光环:爱康科技是光伏边框、异质结制造头部企业,亿利洁能在光伏治沙领域名声大噪,江苏阳光更是频频展现大手笔投资光伏产业的决心。
三只拟退市股“锁住”40多万股东
高光时期,ST爱康、ST阳光以及ST亿利都曾是百亿市值股。其中,ST爱康和ST亿利的市值都突破过250亿元。
作为光伏边框龙头企业,ST爱康自2011年上市以来经历了多次业务转型,涉足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能源互联网等业务。最近三年来,该公司重点投资HJT电池,并布局了湖州、赣州、苏州和舟山四大制造基地。
然而,押注HJT的这三年里,ST爱康连年亏损——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合计亏损超过20亿元。且在今年一季度,ST爱康仍未止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13亿元。
持续性的亏损,致使ST爱康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该公司2023年度财报出具了保留意见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说明段的审计报告。此外,ST爱康的年度审计会计师事务所还对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这些因素叠加,ST爱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一个插曲是,就在今年的4月15日,ST爱康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称,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目前公司不存在被ST的风险。即便是5月8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该公司管理层依然表示此前所说“目前公司不存在被ST的风险”的说法不存在误导投资者的情况。
并且,ST爱康的董事会彼时还认为,“未来12个月内,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问题。”
但这与后来发生的实际情况相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过去几年,资本市场对于ST爱康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热度。尤其在2022年6月30日的报告期,该公司股东数量达到了最高点,为34.86万。可ST爱康当前股权结构极为分散。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公司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仅为9.32%。
“实控人持续减持套现,是(导致股权结构分散)一大原因。”一位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股东通过减持把股份“让渡”给了散户,“受伤的还是散户投资者。”
根据记者初步统计,仅在2017年至2022年间,ST爱康的实际控制人邹承慧家族便合计减持6.27亿股,减持金额达到20.54亿元。
最新的数据显示,ST爱康截至5月20日的股东为27.68万,相较于一季度末的数据只少了3610户。
ST阳光和ST亿利的股东数虽然不及ST爱康,但两家公司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股东数量合计超过20万。具体来看,ST阳光当期股东数量为9.98万,ST亿利则为11.26万。
最近五年里,ST亿利的股东规模翻了数倍——2019年一季度末,该公司股东总人数为4.97万,而2022年上半年,其股东总人数猛增至14.17万。在2022年一季度,ST亿利市值也创下历史新高,接近280亿元。
头顶过各类光环,ST爱康、ST阳光和ST亿利这三只昔日光伏明星股将从A股黯然离场。
退市背后的“控股股东之罪”
不过,退市不等于破产清算,ST爱康、ST阳光以及ST亿利这三家光伏公司并未走到死亡的边缘。
今年6月10日,ST亿利的母公司亿利资源集团发布《写给亿利人的一封信》提到,“资产价值上看,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末,上市公司(即ST亿利)仍有190亿元净资产;经营质量上看,在今年严峻的经营环境下,一季度仍能实现超十亿元的营业收入、创造上亿元的经营性现金流;业务亮点上看,沙漠风光新能源与煤化工等优质业务稳健经营。”该集团还进一步称,“亿利洁能股价持续下滑,集团公司管理不善是重要的主因。”
事实上,围绕在ST亿利的争议,绝大多数皆因控股股东而起。
例如,导致ST亿利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其中,主要情况为亿利洁能公司2023年末在亿利财务公司存放大额款项达到39.06亿元,而这笔资金被亿利财务公司用于向亿利集团及其关联方发放贷款,而相关贷款已被划分为次级贷款(不良贷款的一种),公司存款存在重大可收回性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3年6月,因往年度出现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关联交易未履行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等违规行为,上交所曾对ST亿利、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予以公开谴责。
而ST阳光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原因,亦与其控股股东江苏阳光集团密切相关。这包括了该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非经营性资金1.7亿元。除此之外,在2023年度审计报告中,ST阳光为江苏阳光集团提供的4亿元借款担保一事,会计师事务所认为无法对该担保事项预计可能产生的担保责任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眼下,在A股光伏板块,濒临危机的光伏公司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均难逃责任。
除了上述三家拟退市公司外,至今仍处于停牌状态的东旭蓝天(000040.SZ),也面临着存入集团财务公司的大额款项取款受限的困境,这使得原本自身造血能力下降的上市公司遭遇着较为严重的资金流动性难题。
一位金融人士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由集团公司主导设立的财务公司存在着管理上的风险。“财务公司股权结构相对单一,经营决策和业务活动往往会受到企业集团的干预与影响。且其风险管控体系容易受到集团层面干扰,需要极大地考验集团的内控机制。”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