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0963 华东医药 更新日期:2025-08-27◇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8-|86413.18| 5301.64| 6473.67| 3.77| 0.31| 1.40|
| 25 | | | | | | |
├────┼────┼────┼────┼────┼────┼────┤
|2025-08-|87585.21| 5965.19| 4040.02| 4.86| 0.07| 0.75|
| 22 | |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8-26】
靶点“革命” 中国减肥药后发先至?这家A股公司涨超2.5倍渐成领头羊
【出处】证券市场周刊
文丨张桔
年内到目前创新药领域牛股频出,其中减肥药领域是最火的细分赛道之一。8月15日,港股市场“减肥药新贵”银诺医药上市首日暴涨2.06倍,市值突破260亿港元,成为2025年最火爆的IPO之一。与此同时,A股的多只减肥药标的也大幅飙升,特别是博瑞医药涨幅超过260%领涨板块。
或许部分也是受益于今年整体创新药的强势崛起,与此前诸如常山药业带动A股减肥药风景独好不同,年内到目前内地和港股两个市场呈现创新药联袂走强的态势。先看港股一方,除去新股银诺医药外,比如派格生物医药年内上涨大约97%,九源基因年内上涨大约127.27%,歌礼制药年内上涨大约342.86%。此外,港股减肥药中年内涨幅超50%的还包括信达生物、来凯医药等。
对比来看内地的减肥药标的,来自资讯统计表明,截至8月20日收盘,不仅全部的24只股票实现年内上涨,而且最新已经有四家公司实现年内涨幅翻番,它们依次分别是博瑞医药、常山药业、圣诺生物、翰宇药业,尤其是最近与华润三九达成了合作协议的博瑞医药,年内的涨幅已经超过260%。
从业绩角度来看,目前中报披露正处高潮,已披露财报的减肥药赛道公司大多出现业绩大涨,甚至间接受益于减肥药赛道的医药公司也尽享红利,例如CXO龙头公司药明康德。中报显示,“减肥药风口”引爆TIDES业务,公司中报净利翻番。具体说来,多肽和寡核苷酸药物(TIDES)已成为公司最锋利的增长引擎,全球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GLP-1类药物持续火爆,推动了对多肽药物原料药及CRO的需求,这成为该公司TIDES业务增长的重要市场驱动力。
在书面回复时,艾媒资讯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在减肥药公司目前披露的数据中,包括圣诺生物、通化东宝、翰宇药业等公司还是比较出色的,比如受益于国际化布局和胰岛素系列产品收入显著增长,通化东宝预计净利润扭亏为盈。
世卫组织或将减肥药物纳入官推
中国减肥药产业圈年内突破频频
先从产业层面看,减肥药的再掀高潮有多重因素推动,首要的因素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计划于9月发布基于GLP-1疗法的成人肥胖症治疗新指南。这是WHO首次将减肥药物纳入官方推荐,标志着肥胖症正式被列为全球健康危机。据行业研究,GLP-1类药物凭借“降糖+减重”双效机制,已成为肥胖治疗首选。
对应看中国的情况,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国国成人超重率达34.3%,肥胖率达16.4%,科学减肥成为全民关注的健康课题。
继而从中国的战略层面来看,2024年国家层面出台了全面的“体重管理年”战略,明确提出提升全民健康意识、构建多部门协作机制、推行健康饮食与积极运动的双重干预,并鼓励医药行业投入到减重药物的研发与应用中。
而无论从全球的情况还是我国的情况看,从药物角度,当前最受关注的当数GLP-1受体激动剂。资料显示,这类药物最初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巨大商业成功。尤其是司美格鲁肽(诺和诺德的Wegovy)和替尔泊肽(礼来的穆峰达),临床表现突出,患者体重减轻幅度可达13%—24%。
目前该药在国际领域最新进展如何?GLP-1减肥药的适应症天花板被进一步打开,也将这一热门赛道竞争卷到脂肪肝领域。近日诺和诺德对外宣布,减重版司美格鲁肽(Wegovy)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结合减少卡路里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治疗伴有中晚期肝纤维化(F2期或F3期)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患者。公司人士指出,这是目前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MASH的GLP-1药物。
再看国内的情况,近几年,华东医药凭借国内首款GLP-1生物类似药利鲁平快速抢占市场,恒瑞医药则以多靶点和口服制剂为特色,其双靶点药物HRS9531临床表现优异,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翰森制药的HS-20094等新型双靶点激动剂也相继进入临床后期阶段。最新,石药集团采用全化学合成法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受理。
此外,国内还有两款国产GLP-1减肥针获批,即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和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需要指出的是,这两款产品均属短效制剂。
本刊还注意到,在减肥药方面,此前丽珠集团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Ⅱ型糖尿病适应症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体重管理适应症完成Ⅲ期临床入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7月21日晚间,丽珠集团发布公告称,创新药LZM012注射液III期临床达主要终点,研究证明LZM012可持续提升使银屑病患者获益。
港股减肥药阵营“开门迎客”
派格生物医药携手九源基因涨幅翻倍
从产业层面回到投资层面,港股的减肥药上市公司不仅增加新客,而且其中多家上市公司年内涨幅可观。首先,近期,被誉为“减肥药新贵”的银诺医药成功登陆港交所,其在上市首日暴涨2.06倍,市值突破260亿港元,成为2025年最火爆的IPO之一。
从招股说明书来看,银诺医药的核心业务模式为发现、开发及商业化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创新疗法。从核心产品来看,该公司的依苏帕格鲁肽α是一款人源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银诺医药获批在中国商业化公司仅用于治疗T2D的核心产品,并正在进行用于治疗肥胖和超重的核心产品IIb/III期临床试验。截至5月31日,销售不到四个月就获收入3814.4万元。
而不仅是新秀闪光,而且阵营内的老将们同样表现不俗。例如同为港股减肥概念股的派格生物医药,8月15日急升32.45%,自5月27日上市以来累计涨幅翻番。其专注慢性病创新疗法,有6款在研药物,4条管线与GLP-1类药物相关,最有希望商业化的产品PB-119用于减重领域。同样实现年内涨幅翻番的还有九源基因,其成功的原因在于手握国内潜在首款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
相比这几家公司,这一港股阵营中更具知名度的是“创新七君”中的信达生物,其在减肥药中的产业实力亦不容小视。今年6月,信达生物开发的GCG/GLP-1双靶点减重药玛仕度肽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为应对中国特色肥胖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在本月举行的体重产业管理会议上,信达生物正式宣布玛仕度肽注射液全渠道上市。或许也是与此有关,信达生物年内的涨幅约为167%。同时,信达生物近期公布,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取得总产品收入超人民币52亿元,同比保持35%以上的强劲增长,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总产品收入超过人民币2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30%,让投资者对半年报充满期待。
此外,今年内地上市公司赴港上市成为潮流,也包括该领域公司。东阳光药8月7日登陆港股,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HEC-007注射液获批开展2型糖尿病及超重或肥胖临床试验。
对于港股减肥药上市公司,张毅点评,它们的研发热情整体非常高、发展潜力还是非常大的。但也应该客观地看到,目前大多数企业仍然处在研发的投入期和关键时期,它们的大规模盈利尚需时日。
内地减肥药赛道亦惊喜连连
博瑞医药携手华润三九驶入快车道
相比港股减肥药的突破,内地上市的减肥药公司更是大踏步前进。在全球GLP-1类药物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中国药企正通过多靶点创新和差异化开发策略实现弯道超车。查阅多家企业近期公布的临床数据发现,国产GLP-1类药物在减重效果和代谢调节方面已展现出国际竞争力。
以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为例,恒瑞医药的GLP-1/GIP双靶点药物HRS9531在Ⅱ期临床试验中表现亮眼,肥胖患者治疗36周后平均减重22.8%,优于司美格鲁肽的13.7%和替尔泊肽的20.2%。
目前,HRS9531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而恒瑞的另一款口服小分子GLP-1激动剂HRS-7535也获得了Ⅱ期临床试验许可。通过聚焦GLP-1/GIP双靶点及三靶点药物,有望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形成差异化优势。
而恒瑞还不是今年迄今股价涨幅最猛的减肥药,“领头羊”博瑞医药成功涨超2.5倍,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
在二季度末美国举行的糖尿病协会(ADA)第85届科学会议上,博瑞医药公布了其自主研发的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BGM0504的两项II期临床研究数据:该药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降糖疗效良好,并初步显示优于司美格鲁肽;同时,在非糖尿病超重/肥胖人群中展现出显著体重管理潜力和代谢指标改善。
对此,该公司董事长公开表示:“这些II期数据凸显了BGM0504作为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药物的国际第一梯队潜力,包括其可能优于司美格鲁肽的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表现。同时,BGM1812的临床前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其作为新型Amylin的开发价值,彰显了公司产品管线中的更多潜力。”
8月1日,华润三九与博瑞医药签约,获得一项“可分许可的排他性合作开发实施许可”和一项“可分许可的独占性商业化实施许可”,目标是博瑞医药的GLP-1/GIP双靶点减肥药BGM0504。需要指出的是,这份合作协议和一般的BD有区别。业内人士解读,华润三九只是承担部分研发费用,BGM0504的专利权仍然在博瑞医药手里;另外,未来该产品在国内的商业化销售,华润三九也可能不会全盘拿下,可能只是充当CSO的角色来推广产品。
对于博瑞医药来说,7月中旬,博瑞医药发布的定增预案,打算募资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此时华润三九愿意承担一部分研发费用,同时获得一部分商业化权益,这对博瑞医药而言绝对是件好事。
对于该公司,张毅补充:“对于其核心产品双靶点减肥药BGM0504,相比传统的单靶点药物或具有更优的减肥效果和安全性。另外,这家公司在东南亚推进的临床试验,借助本地代理商的渠道加速它的商业化,避免了欧美的审批。”
【2025-08-26】
华东医药:炎朵 因合作方供货时间未定,公司正积极与合作方沟通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26日讯,有投资者向华东医药提问, 董秘,你好利纳西普啥时候在国内销售有人说供货出问题了,是真的吗?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炎朵 因合作方供货时间未定,公司正积极与合作方沟通。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8-26】
华东医药:中国市场包装版本预计于Q4正式销售,目前合作方已开始积极备货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26日讯,有投资者向华东医药提问, 尊敬的董秘:您好!作为一名长期持有华东的小股东,我一直都关注着公司近年来获批上市的各种新药,为公司在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但是从国外BD过来的两款药爱拉赫和炎朵获批很长时间了,一直未能上市售卖,虽然爱拉赫计划四季度开始销售,但是没看到炎朵有明确的销售预期。另外为什么国内BD的药物获批后就能快速上市销售,而国外BD的却迟迟不能落地呢?是因为合作方还是监管亦或者是其他原因呢?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 国内BD引进的产品因研发、生产及供应链体系均在国内,审批与上市衔接效率较高;而国外BD引进的产品需协调全球产能分配、跨境供应链及本土化适配(如进口包装、到岸检验),导致周期延长。爱拉赫?的海外包装版本已获得许可在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及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的特定医院进行销售,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确认上述地区的销售收入。中国市场包装版本预计于Q4正式销售,目前合作方已开始积极备货;炎朵?因合作方供货时间未定,公司正积极与合作方沟通。感谢您的关注?
〉慊鹘虢灰姿俜交ザ教ú榭锤?
【2025-08-26】
华东医药:爱拉赫 的海外包装版本已获得许可在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及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的特定医院进行销售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26日讯,有投资者向华东医药提问, 请问公司的创新药炎朵和爱拉赫为何还没有正式销售,预计几月份开始。另外炎朵为啥没在新版的医保初审目录里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爱拉赫 的海外包装版本已获得许可在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及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的特定医院进行销售,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确认上述地区的销售收入。中国市场包装版本预计于Q4正式销售,目前合作方已开始积极备货;炎朵 因合作方供货时间未定,故暂未提交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申请,公司正积极与合作方沟通。感谢您的关注?
〉慊鹘虢灰姿俜交ザ教ú榭锤?
【2025-08-26】
国金证券:内外共振+政策利好 中国创新药迈向全球舞台
【出处】智通财经
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中国创新药在全球供给端持续提供产能,管线数量已跃居世界首位,逐渐成为全球新药开发的中心。近年来,中国企业密切参与技术创新,多家头部创新药企不断开启头对头研究、并相较于外国竞品取得优效,用严格临床数据证明中国创新药巨大产品力。同时,近几年国家层面及各省市颁布多项创新药支持性政策,从审评审批、招采准入等多维度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推荐公司:恒瑞医药(600276.SH)、百济神州(688235.SH)、翰森制药(03692)等。
国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研发能力突破,全球竞争力凸显。
中国创新药行业历经高速发展,现已进入全面收获时代;中国创新药在全球供给端持续提供产能,管线数量已跃居世界首位,逐渐成为全球新药开发的中心。同时,中国创新药在ADC、双/多抗等多个领域已具备技术优势,全球最快/最优分子持续涌现,展现本轮研发浪潮的“量质齐升”特征。多重优势加持下,近年来中国创新药密集吸引海外药企合作,迎来License-out出海浪潮:①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交易数量持续攀升,于2023年开始License-out交易数量超过License-in,成为跨国交易主线;②真金白银落地,全球优质资产逻辑已获验证:交易首付款与交易金额屡创新高,海外成熟药企(尤其全球TOP20 MNC)为交易主力。中国企业的优势赛道在出海交易中凸显巨大优势。ADC的License-out 热度维持高位,双/多抗的License-out热度迅速提升,优势赛道与早研管线愈受海外青睐。
内外共振,把握优质赛道与出海主线。
全球头部跨国药企的多款重磅产品逼近专利悬崖、亟需布局下一个增长点,且具备高额现金储备,BD合作意愿强烈;同时,伴随技术发展,近年来ADC、双抗、CAR-T、小核酸等技术百花齐放,中国企业密切参与其中,快速引领全球医药领域展现新面貌。近些年多家头部创新药企不断开启头对头研究、并相较于外国竞品取得优效,用严格临床数据证明中国创新药巨大产品力。随着多项头对头数据胜出,中国新药展现出替代海外药物、实现临床迭代的产业趋势,国内头部药企分子加速出海。在疾病领域方面,肿瘤正在迎来国产双抗、ADC等技术的升级迭代,自身免疫疾病、COPD、减重等赛道亦均有国产新药展现突破潜力,后续进展值得密切关注。
政策提振,业绩边际改善。
化药集采已完成十批,新一批集采提高质量要求并反“内卷”,边际影响减弱。Pharma集采逐步出清,步入创新转型收获期。近几年国家层面及各省市颁布多项创新药支持性政策,从审评审批、招采准入等多维度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此外,医保政策倾斜,友好的支付端有望助力创新药快速放量,多元化医疗保障体系加速建设中,商保为创新药支付带来的新增量未来可期。
推荐公司: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翰森制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科伦博泰生物-B、华东医药、三生制药、荣昌生物、甘李药业、诺诚健华。
风险提示:业绩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汇率风险
【2025-08-26】
机构评级|西部证券给予华东医药“买入”评级 未给出目标价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6日,西部证券发布关于华东医药的评级研报。西部证券给予华东医药“买入”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华东医药2025年净利润为39.71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15家机构发布了华东医药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57.07元,最低目标价为48.00元,平均为53.88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41.62亿元,最低为38.80亿元,均值为40.1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4.19%。其中,评级方面,11家机构认为“买入”,1家机构认为“跑赢行业”,1家机构认为“推荐”,1家机构认为“增持”,1家机构认为“优于大市”。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08-26西部证券李梦园买入3971260000.0000--2025-08-25中银证券刘恩阳买入4162000000.0000--2025-08-22东吴证券朱国广买入3932000000.0000--2025-08-21财信证券吴号买入4046870000.0000--2025-08-21开源证券余汝意买入4061000000.0000--2025-08-20中国银河程培推荐3934040000.0000--2025-08-20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肖鸿德增持4032000000.000056.40002025-08-20华泰证券代雯买入3880000000.000057.07002025-08-20中金公司朱言音跑赢行业3951000000.000054.05002025-08-19国金证券甘坛焕买入4040000000.0000--2025-06-12华西证券崔文亮买入4027000000.0000--2025-05-13中信证券陈竹买入4033000000.000048.00002025-05-08广发证券罗佳荣买入4046000000.0000--2025-04-29兴业证券孙媛媛买入4086000000.0000--2025-03-01海通证券余文心优于大市395400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8-26】
浙商证券:看好国内细分领域布局药企出海BD机遇 关注GLP-1多靶点国内一梯队BD进展
【出处】智通财经
浙商证券发布研报称,广义的GLP-1赛道不管是从潜在患者基数还是市场规模的角度看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是MNC在代谢类慢病领域不容错过的最重要赛道。部分MNC在GLP-1领域的技术路径、新靶点、新适应症等方面的布局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看好国内细分领域布局药企出海BD机遇。随着适应症从降糖、减重向MASH、阿尔茨海默病拓展,技术路径向多靶点、长效化、口服化迭代,国内药企在细分领域布局领先,有望通过BD合作实现国际化突破。
浙商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一、从MNC的GLP-1布局梳理看BD机会
全球GLP-1药物市场由诺和诺德和礼来主导,其他MNC正在加速布局中。GLP-1已成为跨国药企重点布局领域,诺和诺德与礼来在相关新靶点、新技术路线与新适应症拓展进度上遥遥领先。同时,2024年以来MSD、艾伯维、再生元等公司加速布局GLP-1赛道,罗氏、安进、阿斯利康、辉瑞、吉利德、赛诺菲、BI等公司也均有个别临床阶段管线布局。随着适应症的不断拓展、剂型的不断改良、治疗效果不断迭代优化,该行认为广义的GLP-1赛道不管是从潜在患者基数还是市场规模的角度看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是MNC在代谢类慢病领域不容错过的最重要赛道。同时,上述部分MNC在GLP-1领域的技术路径、新靶点、新适应症等方面的布局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该行看好国内细分领域布局药企出海BD机遇。
适应症拓展:从降糖、减重向高质量减重、MASH、阿尔茨海默病等领域拓展。GLP-1药物首轮商业化浪潮即将到来,降糖、减重适应症上市申请预计在2025年末至2026年陆续获批。从临床开展情况看,GLP-1靶点相关药物下一步治疗领域正在向高质量减重、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炎(MASH)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领域扩展。
从单靶点向多靶点、长效化、口服化、瘦体重流失保护等方向进行相关技术路径拓展,以显著提升减重疗效。①相较于单一GLP-1R 靶点,多靶点减肥药物通过协同激活或抑制多个代谢相关受体, 能够突破单一靶点的疗效瓶颈, 实现“抑制食欲+加速代谢+器官保护”的协同机制, 在减重效果、代谢综合改善和用药依从性上实现显著提升,协同靶点主要包括GLP-1R与GIPR、GCCR、AMYR(胰淀素受体)等。
在GLP-1多靶点领域国内部分管线临床进度靠前,有望持续诞生大BD事件。②减少肌肉量流失是下一代GLP-1药物重要迭代方向,相关靶点主要包括ActRII 、MSTN/GDF-8、AMYR 、FGF21等,目前该领域国内药企管线布局相对早期。③口服与超长效制剂从提升依从性角度给出新方案,全球口服制剂进度较快的主要是礼来的Orforglipron,国内企业在口服单靶小分子领域管线储备较多;超长效药物相比目前常规的每周给药,一般能够实现2-4周给药,全球进度较快的包括安进MariTide,Metsera MET-097i与MET-233i,目前国内已经有多款超长效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二、国内单靶、多靶、口服、超长效、瘦体重流失保护细分市场研发进展
GLP-1单靶点:关注口服与适应症拓展情况。国内单靶产品临床后期项目数量较多,其中口服片剂在研管线储备丰富,已经进入临床三期的包括恒瑞医药HRS-7535、闻泰医药VCT220、中美华东HDM1002等。从适应症拓展角度,除了降糖和减重适应症外,恒瑞医药HRS-7535的糖尿病肾病、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适应症分别处于临床二期阶段,中美华东HDM1002的肝损伤适应症进入临床一期阶段。
GLP-1多靶点:全球进度靠前,关注国内一梯队BD进展。①双靶点药物方面,恒瑞医药HRS9531、翰森制药HS-20094、博瑞医药BGM0504、众生睿创RAY1225目前处于临床III期。华东医药poterepatide、通化东宝/药明康德THDBH120目前处于临床II期阶段。中新医药(康缘药业) ZX2010、派格生物PB-718、康哲药业CMS-D005、和泽医药/道尔生物HZ012处于临床一期阶段。②三靶点药物方面,联邦制药UBT251、民为生物(乐普) MWN101/MWN109、中新医药(康缘药业) ZX2021为国内第一梯队,均处于临床II期,有望在今年或明年初开始陆续进入三期。恒瑞医药HRS-4729、道尔生物DR10624 、东阳光药HEC-007处于临床一期。此外众生睿创、博安生物、翰宇药业、宜明昂科临床前阶段管线也在积极推进中。
新剂型拓展:口服与超长效制剂从提升依从性角度给出新方案。全球口服制剂进度较快的主要是礼来的Orforglipron,国内企业在口服单靶小分子领域管线储备较多,国内企业如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箕星药业、信立泰、民为生物、德睿制药等均有差异化布局;超长效药物相比目前常规的每周给药,一般能够实现2-4周给药,全球进度较快的包括安进的MariTide(Q4W), Metsera 的MET-097i(Q4W)与MET-233i(Q4W),国内企业如众生药业、中国生物制药、通化东宝、甘李药业与歌礼制药等均有布局。
以瘦体重流失保护为主要方向的新靶点和新技术路线拓展。减少肌肉量流失是下一代减重疗法的关键,GLP-1与部分靶点的联用布局成为重要方向,相关靶点布局主要包括ActRII (激活素2 型受体)、MSTN/GDF-8(肌肉生长抑制素)、AMYR (胰淀素受体)、FGF2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等。目前该领域国内药企管线布局相对早期,来凯医药、宜明昂科、正大天晴、华东医药、民为生物等均有布局。
三、从MNC管线迭代及近期BD方向看潜在机会
诺和诺德:双靶与胰淀素布局仍有提升空间,口服、三靶加速追赶礼来。口服制剂布局仍有完善空间,口服司美仅提供短期爆发力, 口服胰淀素安全性有提升空间,口服CB1小分子留下空白。双靶glp-1布局缺位,胰淀素单药与超长效制剂有提升空间。为加速追赶礼来三靶点Retatrutide引进联邦制药UBT251,但多靶点依然是短板。
礼来:前瞻布局GLP-1新靶点、新技术平台,口服仍有提升空间。目前公司在新靶点(双靶替尔泊肽、三靶Retatrutide、 ActRII 、Amylin等布局全面且进度领先)、新剂型(口服Orforglipron、超长效技术平台等)、新技术路线等布局已非常完善,但Orforglipron三期数据不及预期,口服仍有提升空间。
除了诺和诺德和礼来外,过去10年MNC在泛GLP-1领域的布局并不多,而2025年部分MNC在该领域外延布局明显加速,多靶点、瘦体重流失保护、口服等是主要关注方向。BMS在2014年通过收购Amylin获得普兰林肽、艾塞那肽等第一代GLP-1单靶点产品;辉瑞2015年布局GLP-1单靶管线,MSD在2020年布局GLP-1三靶点管线(OXM; GLP-1R; GCGR),2024年再收翰森制药GLP-1单靶管线;艾伯维2025年布局amylin/DACRA分子;再生元2025年收购翰森制药GLP-1双靶管线。
四、投资建议
关注博瑞医药、众生药业、歌礼制药、康缘药业、九源基因、乐普医疗、华东医药、石药集团、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甘李药业、翰宇药业等。
【2025-08-26】
华东医药:8月25日获融资买入5301.64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6.46%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华东医药8月25日获融资买入5301.64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6.46%,当前融资余额8.6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07%,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2553016366.0064736698.00864131781.002025-08-2259651909.0040400173.00875852113.002025-08-2142252739.0059497432.00856600377.002025-08-2094748999.0052247423.00873845070.002025-08-19103806946.00137206259.00831343494.00融券方面,华东医药8月25日融券偿还1.40万股,融券卖出31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4.31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5%,融券余额174.15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25143127.00646380.001741532.002025-08-2231941.00342225.002218531.002025-08-2131997.00196553.002533248.002025-08-20151140.00512960.002703116.002025-08-191134471.00165348.003073636.00综上,华东医药当前两融余额8.66亿元,较昨日下滑1.3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25华东医药-12197331.00865873313.002025-08-22华东医药18937019.00878070644.002025-08-21华东医药-17414561.00859133625.002025-08-20华东医药42131056.00876548186.002025-08-19华东医药-32350921.0083441713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25】
“药王”更替加速,今年上半年司美格鲁肽登顶
【出处】新京报
随着跨国药企相继披露2025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的全球畅销药TOP10也随之出炉。诺和诺德旗下黑马司美格鲁肽继今年一季度反超“K药”(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后,今年上半年以1127.56亿丹麦克朗(按1丹麦克朗=0.14796美元计算,下同,合约166.83亿美元)的销售额,继续稳坐“药王”宝座。礼来的替尔泊肽作为“后起之秀”,已经追至第3位,上述三款创新药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均破140亿美元。
新京报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上半年司美格鲁肽问鼎“药王”
近年来,全球“药王”之争备受关注,“后起之秀”增势迅猛,“药王”更替加速。2023年以前,艾伯维的阿达木单抗修美乐曾长期霸榜,11年蝉联“药王”宝座。
作为近几年全球最畅销的PD-1单抗,K药获批适应症超30项,不仅是获批适应症覆盖瘤种最多的PD-1单抗,也是肺癌适应症布局最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2022年,K药以209.37亿美元的销售额惜败给修美乐(212.37亿美元)之后,在2023年以250.11亿美元的销售额远超修美乐,荣登“药王”宝座;修美乐则以144.04亿美元的销售额(同比下滑32.2%)下滑至第四位,下滑原因是专利到期,生物类似药的围追堵截致销售额大幅下滑,一代“药王”谢幕。
不过,K药在2023年及2024年登顶“药王”后,降糖及减重领域的“悍将”GLP-1受体激动剂的实力不容小觑。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强势追赶,今年年底“药王”最终花落谁家值得期待。
被誉为“黑马”的司美格鲁肽,曾一度受产能限制,制约了销售额的快速攀升。随着诺和诺德2024年不断扩大产能,司美格鲁肽爆发出强劲的销售增势。今年一季度就已反超K药,随着今年半年报的披露,司美格鲁肽依然坐稳“药王”宝座。
司美格鲁肽共有三款产品,分别为降糖版司美格鲁肽Ozempic、口服司美格鲁肽片Rybelsus、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Wegovy,今年上半年合计销售额为166.83亿美元。其中,降糖版司美格鲁肽Ozempic实现销售额645.2亿丹麦克朗(95.46亿美元),同比增长15%;口服司美格鲁肽片Rybelsus实现销售额113.48亿丹麦克朗(16.79亿美元),同比增长仅5%;持续火爆的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Wegovy实现销售额368.88亿丹麦克朗(54.58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78%。
从司美格鲁肽三款产品的增势可以看出,减重版司美格鲁肽Wegovy的强劲增势,是助推司美格鲁肽成为“药王”的重要原因。就在近日,Wegovy在美国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伴中重度肝纤维化(符合F2-F3期纤维化)的非肝硬化成人患者。这也是全球首个GLP-1药物获批脂肪肝适应症。可以预见,Wegovy的销售额还将持续攀升。
除司美格鲁肽外,“后起之秀”替尔泊肽的增势也颇为迅猛。
替尔泊肽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的每周一次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作为双靶点GLP-1激动剂,替尔泊肽成为司美格鲁肽强劲的竞争对手。
降糖版替尔泊肽Mounjaro和减重版替尔泊肽Zepbound分别于2022年5月、2023年11月在美国获批上市。自上市以来,替尔泊肽放量速度令市场震惊,成为有史以来爬坡放量速度最快的药物。其中,Mounjaro营收从2022年4.83亿美元,快速飙升至2024年的115.4亿美元,仅以今年第二季度销售额来看,替尔泊肽以85.8亿美元超过了司美格鲁肽(84.31亿美元),成为司美格鲁肽的强劲对手。业内预计,若按此强劲势头,替尔泊肽有可能成为今年的“药王”。
今年上半年,上述三款明星创新药的销售额均超过了140亿美元。排在第4位的是BMS/辉瑞的阿哌沙班,与2024年排名相比下降1位,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样突破了百亿美元大关,为111.71亿美元。
生物类似药上市冲击,乌司奴单抗退出TOP10
在2024年全球创新药TOP10榜单中排名第10的强生的乌司奴单抗,今年上半年退出了TOP10。
乌司奴单抗由强生研发,2009年首次在美国上市,于2017年在中国获批上市,上市以来销售额快速增长,并于2023年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8.58亿美元,成为全球自身免疫领域的头部药物之一。该药获批适应症包括银屑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但是,随着相关专利到期,乌司奴单抗的遭遇与曾经的“药王”修美乐一样。众多生物类似药相继上市,冲击了原研药的销售市场。2023年以来,国内外多款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陆续上市。其中,华东医药的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为首款国产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
2024年,乌司奴单抗销售额下滑至103.61亿美元,今年上半年销售额仅为32.78亿美元,大幅下滑38.6%。
不过,强生的另一款达雷妥尤单抗同比增长21.7%,销售额达到67.76亿美元,从2024年的第9位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第7位。达雷妥尤单抗是强生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的核心产品,2024年全球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16.7亿美元,稳居强生第一大单品。该药2015年首次上市,获批多个多发性骨髓瘤相关适应症,并正从血液肿瘤向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扩展。达雷妥尤单抗专利将于2029年到期,业内预计,随着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需求的增长,达雷妥尤单抗的市场潜力将持续释放,预计2025年销售额将冲击更高目标。
作为除肿瘤之外的另一大热门疾病领域,自免领域的创新药不少,今年上半年挤入TOP10的就有两款,分别为赛诺菲的度普利尤单抗和艾伯维的利生奇珠单抗。利生奇珠单抗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78.48亿美元,从去年的第8位跃升至今年的第6位。度普利尤单抗2025年上半年实现80.15亿美元销售额,排名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依然是第5位。
【2025-08-25】
机构评级|中银证券给予华东医药“买入”评级 未给出目标价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5日,中银证券发布关于华东医药的评级研报。中银证券给予华东医药“买入”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华东医药2025年净利润为41.62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15家机构发布了华东医药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57.07元,最低目标价为48.00元,平均为53.88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41.62亿元,最低为38.80亿元,均值为40.16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4.34%。其中,评级方面,11家机构认为“买入”,1家机构认为“跑赢行业”,1家机构认为“推荐”,1家机构认为“增持”,1家机构认为“优于大市”。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08-25中银证券刘恩阳买入4162000000.0000--2025-08-22东吴证券朱国广买入3932000000.0000--2025-08-21财信证券吴号买入4046870000.0000--2025-08-21开源证券余汝意买入4061000000.0000--2025-08-20中国银河程培推荐3934040000.0000--2025-08-20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肖鸿德增持4032000000.000056.40002025-08-20华泰证券代雯买入3880000000.000057.07002025-08-20中金公司朱言音跑赢行业3951000000.000054.05002025-08-19国金证券甘坛焕买入4040000000.0000--2025-06-12华西证券崔文亮买入4027000000.0000--2025-05-13中信证券陈竹买入4033000000.000048.00002025-05-08广发证券罗佳荣买入4046000000.0000--2025-04-29兴业证券孙媛媛买入4086000000.0000--2025-04-29西部证券李梦园买入4052000000.0000--2025-03-01海通证券余文心优于大市395400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8-25】
华东医药:8月22日获融资买入5965.19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华东医药8月22日获融资买入5965.19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1.26%,当前融资余额8.7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0%,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2259651909.0040400173.00875852113.002025-08-2142252739.0059497432.00856600377.002025-08-2094748999.0052247423.00873845070.002025-08-19103806946.00137206259.00831343494.002025-08-1842786923.0072312269.00864742807.00融券方面,华东医药8月22日融券偿还7500股,融券卖出7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19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1%,融券余额221.85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2231941.00342225.002218531.002025-08-2131997.00196553.002533248.002025-08-20151140.00512960.002703116.002025-08-191134471.00165348.003073636.002025-08-180.00137020.002025244.00综上,华东医药当前两融余额8.78亿元,较昨日上升2.20%,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22华东医药18937019.00878070644.002025-08-21华东医药-17414561.00859133625.002025-08-20华东医药42131056.00876548186.002025-08-19华东医药-32350921.00834417130.002025-08-18华东医药-29604151.0086676805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25】
上市公司半年报持续披露 知名基金经理调仓路径浮现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魏昭宇
近日,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陆续披露,谢治宇、葛兰、朱少醒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调仓操作浮出水面。比如,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成为广东宏大二季度末的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在二季度增持了华东医药、信立泰、诺诚健华、新诺威等多只股票;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LOF成为吉祥航空二季度末的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有业内人士表示,2025年A股市场基本面改善与价值重估趋势明确,红利搭台、优质科技唱戏的格局有望延续。
多只股票获增持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出现在国瓷材料、农产品、广东宏大等多家上市公司半年报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以广东宏大为例,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成为该上市公司半年报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截至二季度末,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持有广东宏大1500.08万股。再以继峰股份的半年报为例,截至二季度末,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持有继峰股份3000万股,这一数字与一季度末的2800万股相比,增加了200万股。
除了加仓操作,富国天惠精选成长的减仓操作亦浮出水面。比如,国瓷材料半年报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持有国瓷材料2200万股,这一数据与去年四季度末的3100万股相比,有所减少。再比如,富国天惠精选成长还在二季度减持了昆药集团1000万股。
此外,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在二季度末对农产品和蓝晓科技的持股量与一季度末相比未发生变化。
另一位知名基金经理葛兰在二季度的调仓动作亦浮出水面。数据显示,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出现在丽珠集团、华东医药、信立泰、贝达药业、新诺威、百利天恒、药明康德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数据显示,中欧医疗健康在二季度对华东医药、信立泰、诺诚健华、新诺威等多家公司的股票进行增持。以新诺威为例,二季度末,中欧医疗健康的持股数量达2018.39万股,这一数据与一季度末的626.61万股相比,增加了1391.77万股。
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LOF出现在易点天下、奥比中光、吉祥航空等多家公司的半年报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二季度末,兴全合润LOF成为吉祥航空的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量达1878.65万股。然而,兴全合润LOF在二季度对易点天下、奥比中光进行了减仓。此外,兴全合润LOF还出现在了继峰股份半年报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与一季度末相比,该基金在二季度末的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化。
市场有望持续震荡攀升
谈及接下来股票市场的总基调,安联中国精选混合的基金经理程彧分析,市场有望保持震荡攀升的主基调。
他表示,从业绩端看,优质科技资产无论在短、中、长期,业绩增速都值得关注。市场风格将呈现“红利搭台、科技唱戏”的格局,科技主线的地位愈发凸显。“展望未来,随着基本面边际改善,市场中枢有望稳步抬高,优质科技资产的表现值得期待。”具体到关注的行业,他表示,主要关注TMT、机械、医药、化工等优质科技资产分布相对集中的领域,以及新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和军工等行业。
市场风格方面,国泰基金表示,预计市场风格下半年或逐步从小盘主题转向大盘成长。看好以下三大板块:第一,AI依然是当前最具基本面景气度的方向,首要关注海外算力链;第二是非银金融板块,长期有中国资产风险偏好企稳回升预期支撑,中期来看满足低PE分位、低PB分位和低公募配置系数的“三低”筛选;第三要在产能周期视角下的独立景气行业中筛选个股,如有色、电池、军工、出海等。另外,在短线交易上要继续关注“反内卷”政策受益的方向,这或是今年下半年到明年重要的政策方向之一。
谈及近期科创板块的走强,工银瑞信基金表示,随着国内外不断加大算力投资,当前AI成为驱动半导体成长的关键因素。半导体板块在科技板块中兼具业绩与成长性,可关注模拟芯片的景气修复机会。随着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半导体材料、设备、大模型等领域或有持续突破,或维持较好景气度。
作为今年涨幅明显的板块之一,创新药板块仍是不少基金经理关注的重要方向。国泰基金的基金经理邱晓旭表示,本轮创新药行情的表层原因是BD(商务拓展)超预期,深层原因是产业成熟后,高效研发和高效临床的创新属性被外界广泛认知。预计本轮创新药行情市值增量会大于上一轮医药行情,未来主要看好三大方向:一是创新药,中国创新药企盈利已进入爆发阶段;二是AI医疗,AI医疗将是未来AI的重要领域,且相关标的目前普遍处于低位;三是新周期低位细分的龙头,非创新药赛道行业龙头估值依然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2025-08-25】
创新药行业迈入“收获期”
【出处】证券日报
当前,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正在密集披露中,多家创新药企在营收、归母净利润等核心指标上表现亮眼,行业整体展现良好发展态势。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共计39家创新药企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其中27家归母净利润变动幅度实现正增长,占比达69.23%,更有6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通过这一成绩单可以看出行业已经走出了低谷期,盈利动能显著恢复。从周期位置判断,利润增长开始兑现,标志着行业正从“投入期”迈入“收获期”,整体进入温和扩张阶段,景气度处于回升通道。
6家净利同比增长超100%
从营收规模来看,3家企业位处“百亿元梯队”。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东医药”)以216.75亿元的营收规模位居榜首,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明康德”)紧随其后,营业收入达207.99亿元。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瑞医药”)位列第三,营业收入达157.61亿元。这些企业凭借稳定的市场布局和产品优势,保持了较大的营收规模。
从归母净利润金额来看,4家企业处于“十亿元梯队”。其中,药明康德以85.6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金额位居榜首,恒瑞医药、华东医药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50亿元、18.15亿元。
从归母净利润增速来看,6家企业实现同比增长超100%。8月23日,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8034.45万元,同比增长576.45%,成为行业“增速王”;成都圣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诺生物”)以308.29%的同比增速位居行业第二;金凯(辽宁)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凯生科”)以123.61%的同比增速,位居行业第三。
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速来看,创新药企同样表现不俗,共12家企业同比增速超100%,充足的现金流为企业的研发投入、产能扩张等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实现15.64亿元,同比增长609.03%,位居榜首;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397.97%的同比增速位居第二。
企业加速“出海”
“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提升,研发投入加大,管线丰富,产品竞争力增强,是创新药行业业绩良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说道。
梳理半年报不难看出,创新药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高位水准。其中,华东医药上半年研发投入14.84亿元,同比增长33.75%。公司创新药研发中心正在推进80余项创新药管线研发,并在上半年取得多项积极成果。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5.52亿元,占营收比重达26.70%,公司自研的胰岛素周制剂GZR4注射液处于全球Ⅲ期临床阶段,走在行业前列。
值得关注的是,创新药企的海外市场拓展成效初显。圣诺生物表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原料药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境外销售大幅度增加,导致利润增加。
“出海”也是创新药企拓展市场空间的关键路径。今年7月份,恒瑞医药与葛兰素史克(GSK)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GSK将向公司支付5亿美元的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的选择权行使费和里程碑付款,以及相应的分梯度的销售提成。
此外,行业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今年6月30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聚焦我国创新药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5方面16条措施,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进行全链条支持。
据湘财证券研报,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迎来拐点,产业运行趋势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在基本面及政策持续推动下,板块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趋势有望延续。
【2025-08-23】
“顶流”调仓!葛兰、谢治宇、朱少醒加仓这些股票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魏昭宇
近日,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陆续披露,谢治宇、葛兰、朱少醒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调仓操作浮出水面。
有业内人士表示,2025年,A股市场的基本面改善与价值重估趋势明确,预计三季度优质科技资产的基本面将进一步改善。
最新调仓动向出炉
记者梳理发现,富国基金基金经理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出现在国瓷材料、农产品、广东宏大等多家上市公司半年报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
以广东宏大为例,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成为该上市公司半年报新进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截至二季度末,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持有广东宏大1500.08万股。此外,截至二季度末,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持有继峰股份3000万股,较一季度末的2800万股增加200万股。
除了加仓操作,富国天惠精选成长的减仓操作亦浮出水面。比如,国瓷材料半年报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持有国瓷材料2200万股,较去年四季度末的3100万股有所减少;与一季度末相比,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在二季度减持昆药集团1000万股。
此外,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在二季度末对农产品、蓝晓科技的持股量与一季度末持平。
另一位知名基金经理葛兰在二季度的调仓动作亦浮出水面。数据显示,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出现在丽珠集团、华东医药、信立泰、贝达药业、新诺威、百利天恒、药明康德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
数据显示,中欧医疗健康在二季度对华东医药、信立泰、诺诚健华-U、新诺威等多家公司的股票进行增持。以新诺威为例,二季度末,中欧医疗健康的持股数量达2018.39万股,这一数据与一季度末的626.61万股相比,增加1391.77万股。
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LOF出现在易点天下、奥比中光、吉祥航空等多家公司的半年报中。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二季度末,兴全合润LOF成为吉祥航空的新进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量达1878.65万股。兴全合润LOF在二季度对易点天下、奥比中光进行减仓。此外,兴全合润LOF还出现在继峰股份半年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与一季度末相比,该基金在二季度末的持股量未发生变化。
机构建议关注优质科技资产
展望后市,安联中国精选混合基金经理程彧表示,从盈利端看,优质科技资产的短、中、长期盈利增速均值得关注。市场风格将呈现“红利搭台、科技唱戏”的格局。
他建议关注TMT、机械、医药、化工等优质科技资产分布相对集中的行业,以及新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等行业。
谈及近期科创板块的走强,工银瑞信基金表示,随着国内外不断加大算力投资,当前AI成为驱动半导体成长的关键因素。半导体板块在科技领域兼具业绩与成长性,可关注模拟芯片的景气修复机会。
【2025-08-22】
行业周报|化学制药指数涨0.24%, 跑输上证指数3.24%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8月18日-2025年8月22日,上证指数涨3.49%,报3825.76点。创业板指涨5.85%,报2682.55点。深证成指涨4.57%,报12166.06点。化学制药指数涨0.24%,跑输上证指数3.24%。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立方制药、多瑞医药、德源药业、吉贝尔、九典制药。
行业新闻摘要: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支持企业在全球同步开展药物临床试验,以缩短药品全球上市周期。
2:全球首个特应性皮炎GPR84拮抗剂IND申请获受理,标志着新药研发的进展。
3:国家药监局恢复法速达制药公司氯雷他定原料药进口通关备案,提升市场供应链稳定性。
4:药融圈携手东亚药业与善渊制药,以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为钥,推动战略发展新局。
5:FDA批准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治疗新药,进一步丰富了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选择。
6:医疗健康领域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达15家,反映出行业吸引力的持续增强。
7:全球及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前景趋势预测显示,创新药和仿制药的市场将继续扩展。
8:医保半年报显示,医药行业在民生保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高质量发展。
9:AI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不断深化,科学家利用AI设计新型抗生素应对耐药性问题。
10:2025年全球ADC药物临床开发的热门靶点与技术创新,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向。
龙头公司动态:
1、恒瑞医药:1)恒瑞医药上半年业绩增长,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近百亿。2)恒瑞医药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创新高,累计研发投入超480亿元。3)创新药受青睐 多家公司回购增持股份。4)恒瑞医药上半年营收157.6亿,国际化BD签约金额超百亿美元。5)恒瑞医药上半年营收净利创同期新高,创新药对外许可成“常态化”业务。6)医药一哥,业绩创新高!有重要股东减持了。7)恒瑞医药上半年成绩单出炉!营收、净利创新高,拟大额回购。8)丰收期到来!恒瑞医药创新药收入占比突破60%。9)“医药一哥”上半年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95.61亿元。10)红杉中国押注:创新药中式NewCo第一单。11)恒瑞医药建议采纳2025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12)恒瑞医药上半年净赚44亿!拟以最高60亿闲置资金委托理财。13)恒瑞医药拟斥10亿元至20亿元实施回购 回购价不超90.85元/股。14)恒瑞医药:拟使用不超过60亿元自有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2、百利天恒:1)百利天恒上半年亏损超11亿 亟待融资“解渴”。2)加速推进创新药研发进程 百利天恒上半年研发投入超10亿元同比增长超九成。3)百利天恒H1转亏 正拟定增募不超37.6亿2023上市募10亿。4)百利天恒EGFR/HER3双抗ADC获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资格。5)百利天恒Iza-bren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3、华东医药:1)华东医药等新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2)创新药收入劲增59% 华东医药如何应对高增长“危”与“机”?。3)葛兰大幅增持300765。4)华东医药2025年中报业绩稳健增长,创新产品收入增幅达59%。5)华东医药创新产品收入10.8亿增59% 拟9.8亿联手杭州国资设立产投基金。6)华东医药上半年营收、净利平稳增长 中期拟10派3.50元。7)华东医药:上半年营收超216亿元 拟分红6.14亿元。8)中药创新药小儿连花清感颗粒申请上市;华东医药上半年净利润超18亿元。9)华东医药营收净利平稳增长 拟实施中期分红6.14亿元。10)创新药收入劲增59%,华东医药如何应对高增长“危”与“机”?。11)华东医药上半年创新业务增长59% 拟分红6.14亿元。12)华东医药2025年中报业绩持续增长 营收达216.75亿元 创新产品业务高速增长。13)华东医药2025年上半年营收216.75亿 拟分红6.14亿。14)创新药收入劲增59%!华东医药2025上半年创新产品持续发力,研发管线多点开花。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8-05-1.49%0.96%2025-08-06-1.60%0.45%2025-08-07-1.47%0.16%2025-08-080.48%-0.12%2025-08-111.56%0.34%2025-08-12-1.47%0.50%2025-08-130.77%0.48%2025-08-14-1.12%-0.46%2025-08-150.78%0.83%2025-08-180.35%0.85%2025-08-190.51%-0.02%2025-08-20-1.81%1.04%2025-08-21-0.75%0.13%2025-08-22-1.50%1.45%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49.142023-12-2946.75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恒瑞医药2.49%13.19%48.59%百济神州2.51%4.45%62.02%百利天恒7.43%6.67%81.69%华东医药6.09%3.75%58.49%新和成5.56%7.59%29.36%新诺威-4.06%-3.20%107.98%复星医药-1.61%8.21%27.14%海思科-2.49%17.53%98.48%科伦药业3.27%6.31%18.90%信立泰4.98%4.44%93.12%博瑞医药-7.52%15.07%322.33%常山药业-4.09%6.96%414.05%艾力斯-0.79%-5.47%95.67%迪哲医药-2.24%19.53%123.92%丽珠集团2.29%-6.56%18.42%人福医药0.53%-3.68%9.24%华海药业6.02%3.73%33.87%一品红-6.02%-12.56%316.51%泽璟制药-3.60%-15.47%89.57%川宁生物1.21%0.40%18.00%
行业相关的ETF有建信中证创新药产业ETF(159835)、南方中证创新药产业ETF(159858)、广发创新药ETF(515120)、创新药产业ETF(516060)、易方达中证创新药产业ETF(516080)、摩根中证创新药产业ETF(560900)
【2025-08-22】
机构评级|2家机构更新华东医药评级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2日,2家机构更新华东医药评级。长城国瑞证券发布关于华东医药的评级研报。长城国瑞证券给予华东医药“买入”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华东医药2025年净利润为40.28亿元。东吴证券发布关于华东医药的评级研报。东吴证券给予华东医药“买入”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华东医药2025年净利润为39.32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15家机构发布了华东医药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57.07元,最低目标价为48.00元,平均为53.88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41.62亿元,最低为38.80亿元,均值为40.16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4.34%。其中,评级方面,11家机构认为“买入”,1家机构认为“跑赢行业”,1家机构认为“推荐”,1家机构认为“增持”,1家机构认为“优于大市”。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08-22东吴证券朱国广买入3932000000.0000--2025-08-21财信证券吴号买入4046870000.0000--2025-08-21开源证券余汝意买入4061000000.0000--2025-08-20中国银河程培推荐3934040000.0000--2025-08-20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肖鸿德增持4032000000.000056.40002025-08-20华泰证券代雯买入3880000000.000057.07002025-08-20中金公司朱言音跑赢行业3951000000.000054.05002025-08-19国金证券甘坛焕买入4040000000.0000--2025-06-12华西证券崔文亮买入4027000000.0000--2025-05-13中信证券陈竹买入4033000000.000048.00002025-05-08广发证券罗佳荣买入4046000000.0000--2025-04-29兴业证券孙媛媛买入4086000000.0000--2025-04-29西部证券李梦园买入4052000000.0000--2025-04-24中银证券刘恩阳买入4162000000.0000--2025-03-01海通证券余文心优于大市395400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8-22】
券商观点|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高值耗材大型联盟集采启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8月22日,东莞证券发布了一篇医药生物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高值耗材大型联盟集采启动。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投资要点: SW医药生物行业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2025年8月8日-2025年8月21日,SW医药生物行业上涨3.86%,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0.35个百分点。SW医药生物行业三级细分板块中,全部细分板块均录得正收益,其中医疗耗材和医疗设备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上涨6.80%和5.88%。 行业新闻。8月19日,四川、内蒙古发布《开展福建省牵头省际联盟结构心脏病封堵器类医用耗材历史采购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两份通知都明确提到,此次历史采购数据填报工作是根据福建省牵头省际联盟结构心脏病封堵器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安排,其中内蒙古于8月31日截止,四川于9月1日截止。产品填报范围为结构心脏病封堵器及其输送系统医用耗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产品:国家医保局医保医用耗材编码前10位为C020301038、C020302055开头的产品。除四川、内蒙古外,7月29日,海南省医保局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用耗材集采中选(接续)结果落地采购工作的通知》也明确了将参与福建联盟的结构心脏病封堵器项目。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近期,医药生物板块持续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之前涨幅较少的医疗耗材和医疗器械板块迎来补涨,目前已经进入半年报业绩密集披露期,后续建议关注创新药等业绩有望超预期板块投资机会。关注板块包括医疗设备:迈瑞医疗(300760)、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海泰新光(688677)、开立医疗(300633)、键凯科技(688356)、欧普康视(300595);医药商业:益丰药房(603939)、大参林(603233)、一心堂(002727)、老百姓(603883)等;医美:爱美客(300896)、华东医药(000963)等;科学服务:诺唯赞(688105)、百普赛斯(301080)、优宁维(301166);医院及诊断服务:爱尔眼科(300015)、通策医疗(600763)、金域医学(603882)等;中药:华润三九(000999)、同仁堂(600085)、以岭药业(002603);创新药:恒瑞医药(600276)、贝达药业(300558)、华东医药(000963)等;生物制品:智飞生物(300122)、沃森生物(300142)、华兰疫苗(301207)等;CXO:药明康德(603259)、凯莱英(002821)、泰格医药(300347)、昭衍新药(603127)等。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产品降价,产品安全质量风险,政策风险,研发进度低于预期等。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8-22】
华东医药等新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8月22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杭州福广鸿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20亿,经营范围包含:股权投资;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企业由华东医药等共同出资。
【2025-08-22】
华东医药:8月21日获融资买入4225.2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华东医药8月21日获融资买入4225.27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7.91%,当前融资余额8.5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07%,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2142252739.0059497432.00856600377.002025-08-2094748999.0052247423.00873845070.002025-08-19103806946.00137206259.00831343494.002025-08-1842786923.0072312269.00864742807.002025-08-1538734973.0034203706.00894268153.00融券方面,华东医药8月21日融券偿还4300股,融券卖出7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2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1%,融券余额253.32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2131997.00196553.002533248.002025-08-20151140.00512960.002703116.002025-08-191134471.00165348.003073636.002025-08-180.00137020.002025244.002025-08-15219351.0060214.002104049.00综上,华东医药当前两融余额8.59亿元,较昨日下滑1.9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21华东医药-17414561.00859133625.002025-08-20华东医药42131056.00876548186.002025-08-19华东医药-32350921.00834417130.002025-08-18华东医药-29604151.00866768051.002025-08-15华东医药4700352.00896372202.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22】
创新药收入劲增59% 华东医药如何应对高增长“危”与“机”?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8月19日晚间,华东医药(000963.SZ)如期交出上半年“成绩单”。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16.75亿元,同比增长3.39%;实现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增长7.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62亿元,同比增长8.40%。整体来看,华东医药2025年上半年经营稳健,业绩呈现逐季提升的态势。其中,创新产品业务陆续上市放量,当期实现销售及代理服务收入合计10.84亿元,同比增幅达59%,已进入高速增长通道。
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创新产品业务的放量带来的业绩增长印证了华东医药从传统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的战略成效,成为业绩超预期的核心驱动力。短期看,华东医药已进入“收获期”的产品(如GLP-1相关衍生物、高端医美器械等)有望继续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和临床需求放量。中期则需关注在研品种(如肿瘤免疫、ADC药物等)的临床进度和差异化优势。
“然而,行业竞争态势正在加剧。一方面,跨国药企加速中国本土化布局,生物类似药集采风险仍存;另一方面,国内Biotech公司(如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在同类靶点上的研发进度可能缩短华东的先发窗口期。”该分析师认为,华东医药需持续投入研发并强化商业化网络,以应对价格战和市场份额争夺。
创新产品放量
根据华东医药财报,公司业绩呈现“逐季提升”的态势,尤其在第二季度,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表现亮眼,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跃升至两位数,这预示着创新药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发动机”角色。
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中美华东实现营业收入73.17亿元(含CSO业务),同比增长9.24%,实现归母净利润15.80亿元,同比增长14.09%。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96亿元(含CSO业务),同比增长12.04%,实现归母净利润7.37亿元,同比增长16.34%。
聚焦创新产品商业化情况,华东医药独家商业化科济药业的CAR-T产品赛恺泽 (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2025年上半年已完成全国20余省市医疗机构认证及备案,公司已向合作方科济药业下达111份有效订单,目前已获超百家保险及惠民保项目纳入报销范畴。随着商保覆盖持续深化,该产品有望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华东医药与荃信生物合作的乌司奴单抗注射液赛乐信2024年11月获批上市,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开具处方的医院数量超过1200家,新增儿童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的补充申请于2025年3月获批,用于克罗恩病的上市许可申请和补充申请已于2025年2月获得受理。
根据科济药业与荃信生物近日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受益于这两款产品的快速放量,这两家药企也分别取得了亮眼的财务表现。
此外,华东医药商业化创新产品还包括PARP抑制剂塞纳帕利胶囊(派舒宁 )和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爱拉赫 )。财报显示,派舒宁 目前已进入商业销售阶段,当前已完成超200家DTP药房布局,覆盖医疗机构超600家,并且积极推进国家医保谈判目录的各项准备工作。爱拉赫 (Elahere )此前其已实现在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的先行先试,并已通过“港澳药械通”创新政策审批,落地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已在上述区域实现销售收入约3000万元。
据艾伯维财报,Elahere 产品2025上半年海外实现收入3.38亿美元,同比增长75.5%。华东医药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启动该产品于国内的正式商业化销售。
前述分析师指出,CSO业务是医药行业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的产物,其核心优势在于专业推广及成本优势。随着新药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商业化能力不足的Biotech及国内市场薄弱的MCN对CSO服务的需求提升,驱动国内专业化CSO行业快速发展。
“CSO业务为企业提供了明显的渠道优势。近年来,国内医药商业企业加大高毛利的CSO业务布局力度。”该分析师提到,CSO业务也面临严峻挑战,合规风险是CSO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近几年监管机构对CSO合规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从长远来看,医药CSO行业将加速整合和专业化转型。
差异化竞争
除了产品商业化推广,华东医药的布局重点还放在自研关系。目前,ADC、GLP-1成为其主要布局方向。
公开资料显示,靶向ROR1 ADC创新药HDM2005的研发进度目前处于全球第一梯队,正在国内开展三项临床试验。2025年2月,HDM2005的套细胞淋巴瘤适应症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此外,靶向FGFR2b ADC创新药 HDM2020与靶向MUC17 ADC创新药HDM2012均已获得中国和美国的IND批准。2025年8月,HDM2012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Ⅰ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MUC17 ADC。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已从2018年的20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0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9.1%;2023年到2030年期间仍将以30.3%的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增长态势,预计2030年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62亿美元。ADC药物市场空间快速增长,已成为近年来受关注度最高的药物类型之一。
随着入局企业增多,市场对ADC是否会重蹈PD-1“内卷”之覆辙多有担忧。“区别于作为靶点的PD-1,ADC是一种新的药物范式(modality),可以有不同的靶点,做不同的适应症。此外,还要考虑ADC linker(连接子)payload(载荷)的专利问题。总体来说,布局ADC的壁垒较高。”前述分析师认为,行业内有可能会出现竞争,但不太会像PD-1那样“内卷”。
此外,在内分泌领域,华东医药围绕GLP-1靶点,已构筑包括口服片剂、注射剂在内的长效及多靶点全球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相结合的全方位和差异化的产品管线。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目前已完成体重管理适应症中国临床Ⅲ期研究的全部受试者入组。HDM1010片2型糖尿病适应症的IND申请已于2025年6月获得美国FDA批准。
GLP-1R/GIPR双靶点长效多肽类激动剂HDM1005正在分别开展体重管理适应症与糖尿病适应症的Ⅱ期临床试验,均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体重管理适应症预计2025年Q4进入Ⅲ期临床研究。
高盛亚洲医药研究主管陈子易日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未来3至5年内,GLP-1类产品实际上会成为全球市场最大的药品品类,该类产品在未来几年的增长曲线无疑将保持良好态势。
“当然,在当前节点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涵盖价格以及支付端的变化。从年初开始,高盛研究部全球的医药团队在4月一同审视GLP-1模型时,最终将整体市场预期从1300亿美元下调至950亿美元,价格预期随之降低。同时,将口服产品的远期市场份额(2040年)提升至接近40个百分点,此类变化均可能影响最终市场格局。”陈子易认为,未来机会依旧存在,但机会可能更多地存在于新升级的方案、更优的口服产品、与GLP-1匹配的产品(如Amylin管线、增肌产品等)以及新的适应症和占位等方面。
基于此,前述分析师预判,华东医药短期内有望保持医药大白马的稳健性,但中长期竞争力将取决于其能否在肿瘤、代谢疾病等大赛道推出“爆款”单品,并在全球化合作中提升研发效率。
【2025-08-22】
华东医药获111家机构调研:公司新设立的专项医药投资产业基金主要投资创新药、医美、大健康、动保及与生物、医疗、健康相关的符合杭州五大产业生态圈的领域(附调研问答)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华东医药8月21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8月20日接受111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董事会秘书陈波介绍华东医药2025中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16.75亿元,同比增长3.39%(第一季度同比增长3.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增长7.01%(第一季度同比增长6.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62亿元,同比增长8.40%(第一季度同比增长7.04%)。公司整体经营保持稳健向好、逐季提升的态势,为实现全年经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其中第二季度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9.39亿元,同比增长3.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0亿元,同比增长7.98%;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64亿元,同比增长9.85%。 医药工业板块,报告期内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整体经营继续保持良好增长趋势,实现营业收入73.17亿元(含CSO业务),同比增长9.24%,实现归母净利润15.80亿元,同比增长14.09%,净资产收益率12.16%。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96亿元(含CSO业务),同比增长12.04%,实现归母净利润7.37亿元,同比增长16.34%。公司医药工业商业化创新产品梯队持续扩容,已覆盖肿瘤、内分泌、自身免疫等多个重点治疗领域,代表性产品包括尼欣那?(苯甲酸阿格列汀片)、利鲁平?(利拉鲁肽注射液)、惠优静?(脯氨酸加格列净片)、赛乐信?(乌司奴单抗注射液),以及爱拉赫?(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CAR-T产品赛恺泽?(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等。报告期内,受益于新产品陆续获批上市带来的增量释放,创新产品业务收入贡献持续攀升,当期实现销售及代理服务收入合计10.84亿元,同比增幅达59%,已进入高速增长通道,成为医药工业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工业研发投入(不含股权投资)14.84亿元,同比增长33.75%,其中直接研发支出11.74亿元,同比增长54.21%,直接研发支出占医药工业营收比例为15.97%。公司创新药研发中心正在推进80余项创新药管线研发,2025年上半年取得多项积极成果。 医药商业板块,今年上半年整体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实现营业收入139.47亿元,同比增长2.91%,实现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3.67%。 工业微生物板块,报告期内各业务单元均保持较快增长,整体销售趋势持续向好,合计实现销售收入3.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 其中,特色原料药&中间体板块增长23%,xRNA板块增长37%,大健康&生物材料板块增长21%,动物保健板块增长超过100%。 医美板块,在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市场需求调整等外部压力下,医美行业增长步入阶段性承压期。报告期内公司医美板块合计营业收入达到11.12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出现一定下降。全资子公司英国Sinclair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约5.24亿元,整体经营符合阶段性目标,其中第二季度环比第一季度增长19.96%。国内医美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环比第一季度增长14.16%。 此外,公司还将进行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现金分红总额6.14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33.83%。 (新上市的创新产品销售及研发进展情况详见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投资者互动交流
问:公司早研品种在技术方向与适应症上的布局?有哪些可 以重点关注的新方向和品种?或者即将IND的重点品种?
答:目前公司创新药研发中心正在推进80余项创新药管线研发。适应症布局上,主要集中在内分泌、自身免疫及肿瘤领域,同时向心血管、肾脏疾病等领域拓展。新品种的立项时会优先考虑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的产品。肿瘤领域,主要围绕ADC进行布局。靶向MUC17的HDM2012已获得中国和美国的IND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中国Ⅰ期临床试验于2025年8月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MUC17 ADC;靶向FGFR2b的HDM2020已获得中国和美国的IND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中国Ⅰ期临床试验于2025年8月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靶向CDH17的HDM2017已于2025年7月完成中国IND递交;双靶点ADC HDM2024正有序推进临床前研究,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提交IND申请。自免领域,first-in-class双特异性抗体候选药物HDM3018注射液正在进行IND开发工作,预计2026年Q3前获得中国和美国的IND批件,拟开发适应症为炎症性肠病(IBD)、斑块状银屑病(PsO)及银屑病关节炎(PsA);first-in-class双特异性抗体候选药物HDM4002注射液正在进行IND开发工作,预计2026年Q3前完成中国和美国IND申报,拟开发适应症为IGA肾病。HDM4002预计将于今年11月在美国肾脏病学会(ASN)大会做Post展示。
问:请问公司在ADC创新药的布局、研发进度及未来展望?
答:公司目前8个主要在研ADC产品的进度如下:(1)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爱拉赫?,研发代码:IMGN853、HDM2002)由附条件批准转为常规批准的补充申请于2025年3月获得受理。(2)靶向ROR1的HDM2005,其联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和泼尼松(R-CHP)治疗既往未经系统性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IND申请于2025年4月获得NMPA批准。2025年2月,HDM2005的套细胞淋巴瘤(MCL)适应症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该项目进度位于ROR1 ADC全球临床研发第一梯队,目前正在国内开展三项临床试验:一项为单药用于治疗晚期血液瘤(MCL,DLBCL,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的Ⅰ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四个剂量爬坡,正在进行第五个剂量爬坡,并同步进入两个剂量组的扩展阶段;一项为单药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Ⅰ期临床试验,于2025年5月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目前在剂量爬坡中;HDM2005联合用药针对DLBCL患者的Ⅰb&Ⅱ期临床试验,目前组长单位已启动。(3)靶向MUC17的HDM2012已获得中国和美国的IND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中国Ⅰ期临床试验于2025年8月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MUC17 ADC。(4)靶向FGFR2b的HDM2020已获得中国和美国的IND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中国Ⅰ期临床试验于2025年8月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5)靶向CDH17的HDM2017已于2025年7月完成中国IND递交。(6)HDM2024正有序推进临床前研究,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提交IND申请。(7)公司与德国Heidelberg Pharma合作的HDM2027(HDP-101)的中国IND申请已于2024年10月获批,用于治疗B细胞成熟抗原(BCMA)阳性克隆性血液学疾病(如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Heidelberg Pharma目前正在推进该产品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海外Ⅰ/Ⅱa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前7个患者队列和剂量水平,第8个队列(140?g/kg)已启动。(8)公司与德国Heidelberg Pharma合作的针对前列腺癌PSMA靶点的HDP-103(HDM2031)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未来ADC产品开发上,公司将关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以实体瘤为主,其中消化道肿瘤、泌尿系统肿瘤是主要关注的方向,同时向非小细胞肺癌、肝癌、乳腺癌等拓展。
问:公司在自免疫领域的布局,未来大品种储备?
答:合作开发的MC2-01乳膏等,都是较为有潜力、能满足临床需求的产品,其中:(1)first-in-class双特异性抗体候选药物HDM3018注射液正在进行IND开发工作,预计2026年Q3前获得中国和美国的IND批件,拟开发适应症为炎症性肠病(IBD)、斑块状银屑病(PsO)及银屑病关节炎(PsA)。(2)first-in-class双特异性抗体候选药物HDM4002注射液正在进行IND开发工作,预计2026年Q3前完成中国和美国IND申报,拟开发适应症为IGA肾病。(3)改良型新药芦可替尼凝胶(HDM3010)治疗结节性痒疹Ⅰ/Ⅱ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受试者入组。此外,该产品正在开展用于治疗白癜风的Ⅲ期临床研究。(4)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HDM3001(QX001S)新增儿童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的补充申请于2025年3月获批。此外,用于克罗恩病的上市许可申请和补充申请已于2025年2月获得受理。(5)HDM3016(QX005N)目前正在开展结节性痒疹和特应性皮炎2个适应症的中国Ⅲ期临床,并于2025年3月完成结节性痒疹Ⅲ期研究全部受试者入组,预计2025年Q4获得顶线结果;特应性皮炎Ⅲ期研究入组已接近尾声。(6)HDM3014(罗氟司特乳膏),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两个适应症的中国Ⅲ期临床均已获得积极顶线结果,计划于2025年Q4递交两个适应症的NDA申请。(7)MC2-01乳膏,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中国Ⅲ期临床试验申请于2025年7月获得批准。
问:公司今明年创新药业务收入占比提升预期展望?
答:今年上半年,公司创新产品业务收入贡献持续攀升,当期实现销售及代理服务收入合计10.84亿元,同比增幅达59%。后续随着爱拉赫?正式上市推广,迈华替尼片、MB-102注射液等陆续获批,以及塞纳帕利胶囊、爱拉赫?、赛恺泽?等产品如顺利被纳入医保/商保目录,将有助于推动相关产品放量,创新产品业务收入有望保持持续提升和快速增长趋势。今年上半年创新产品业务收入占医药工业整体收入的比重已接近15%,随着创新产品收入的快速增长,其整体占比也将进一步提升。
问:公司内分泌在研管线进展?
答:公司内分泌治疗领域的研发主要围绕GLP-1靶点进行布局:(1)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conveglipron),目前已完成体重管理适应症中国临床Ⅲ期研究的全部受试者入组。此外,该产品用于2型糖尿病初治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已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另一项糖尿病适应症Ⅲ期临床研究已获CDE同意开展。(2)GLP-1R/GIPR双靶点长效多肽类激动剂HDM1005(poterepatide),目前正在开展体重管理适应症Ⅱ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4月完成Ⅱ期全部受试者入组,预计2025年Q4进入Ⅲ期临床研究。此外,糖尿病适应症Ⅱ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7月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3)FGF21R/GCGR/GLP-1R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已成功完成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Ⅱ期临床研究并获得揭盲后的阳性顶线结果。此外,合并肝纤维化高风险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以及代谢合并酒精相关脂肪变性肝病的Ⅱ期临床研究,于2025年4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4)HDM1010片(HDM1002固定比例复方口服制剂)2型糖尿病适应症的IND申请已于2025年6月获得美国FDA批准,目前已经启动临床准备工作。(5)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已于2025年3月递交并获受理;体重管理适应症已于2025年2月完成Ⅲ期临床研究全部受试者入组,预计2025年Q4获得顶线结果。
问:对外授权进度预期?
答:公司目前和海外企业就授权事项保持交流,将在继续积极推进自研产品的国内临床进度基础上,推进创新产品的对外授权工作。公司始终持开放态度,期待在双方需求契合、互利共赢的原则下,与优秀的合作伙伴达成授权合作。
问:DR10624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二期顶线结果如何?该产品正在开展的MASH二期临床进展如何?如何评估未来在MASH领域竞争力?
答:DR10624在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Ⅱ期临床研究已经完成,揭盲后的数据已投稿国际知名学术会议,具体详情将在未来的学术会议中进行首次披露。此外,DR10624用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的Ⅱ期临床目前正在入组中,相较目前MASH领域的竞品,DR10624的早期研究数据显示,DR10624对降低肝脏脂肪的药效较强,起效更快。
问:近几年后续国内医美产品上市预期?
答:生美设备Préime DermaFacial有望于今年在国内上市,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Ellansé?伊妍仕?M型有望于今年底或明年获批。此外,公司EBD类产品V30(射频+强脉冲光+Nd:YAG激光高端集成多功能平台机)、新型高端含利多卡因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填充剂MaiLi?Precise、独家经销产品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YY001以及聚左旋乳酸胶原蛋白刺激剂Lanluma?、Ellansé?伊妍仕?S型新增适应症、EBD类产品Primelase、新材料壳聚糖真皮注射填充剂KIO021等产品也有望于2026、2027年陆续获批上市。
问:公司新设立的医药投资产业基金主要关注的方向?看的项目进度?
答:公司新设立的专项医药投资产业基金主要投资创新药、医美、大健康、动保及与生物、医疗、健康相关的符合杭州五大产业生态圈的领域,与公司的战略发展和产业链布局方向高度契合的项目。该产业基金虽然是新设立,但已历经一年以上的筹备期,目前,公司投研团队正积极拓展外部资源,筛选符合公司投资或合作标准的项目,并已储备了几个潜在标的,主要聚焦于创新药研发中后期的项目,考虑通过参股方式取得项目的合作销售权或优先权。另外也包括创新的医疗器械,尤其是针对慢病领域,以及和公司现有的产品管线形成有效协同、能够充分发挥公司商业化优势的创新产品。
问:从临床数据上来看,公司的迈华替尼相较其他EGFR抑制剂有什么差异化优势?以及最新的上市进展?
答:迈华替尼片有望于今年Q4获批。和其他二代及三代的EGFR-TKI相比,其对于罕见突变(G719X、S768I、L861Q),以及L858R置换突变,尤其是L858R合并TP53的双突变,展现出显著疗效,可填补现有二代/三代药物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现有的临床数据显示,迈华替尼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数据与三代药物相当或更优,同时其展现出突破性的OS获益,尤其是在L858R合并TP53的双突变患者中,迈华替尼的总生存期(OS)风险比(HR)达0.41(与一代药相比),而当前三代及一代药物在该人群未见OS获益趋势。此外,迈华替尼的耐受性优于二代药物,公司认为其未来也具有联合用药的潜力。
问:公司口服小分子HDM1002临床进展节奏,在目前临床阶段的口服小分子GLP-1中,公司HDM1002的竞争优势?
答: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conveglipron),目前已完成体重管理适应症中国临床Ⅲ期研究的全部受试者入组。此外,该产品用于2型糖尿病初治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已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另一项糖尿病适应症Ⅲ期临床研究已获CDE同意开展。已有的数据显示,该产品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具有竞争力。
问:ROR1 ADC剂量爬坡进展,血液瘤和实体瘤瘤种选择考量?
答:公司ROR1 ADC HDM2005目前已完成2.75mg/kg剂量的爬坡试验。从现有数据来看,HDM2005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支持未来进一步开展联合试验。在血液瘤方面,公司主要针对套细胞淋巴瘤(MC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开展临床研究;在实体瘤方面,目前正在开展多个瘤种的Ⅰ期临床,正在积极入组中。
问:创新药研发方面,今年公司还有哪些数据读出的计划?今年是否还会在哪些学术会议上发表数据?
答:HDM2005的I期数据预计将于今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大会上进行公布;DR10624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Ⅱ期揭盲后的数据已投稿国际知名学术会议;HDM4002预计将于今年11月在美国肾脏病学会(ASN)大会做Post展示;HDM1002、HDM1005在肌肉代谢方面的临床前动物研究,将在今年9月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作口头报告;另外还有宠物创新药预计于今年在巴西的世界小动物兽医师大会(WSAVA)上做Post展示;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东海基金基金公司--中海基金基金公司--中航基金基金公司--中融基金基金公司--兴业基金基金公司--兴银基金基金公司--创金合信基金基金公司--华夏基金基金公司--华安基金基金公司--南华基金基金公司--博远基金基金公司--嘉实基金基金公司--国金基金基金公司--圆信永丰基金基金公司--太平基金基金公司--富安达基金基金公司--建信养老基金公司--招商基金基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基金基金公司--施罗德基金公司--永赢基金基金公司--汇丰晋信基金基金公司--禧弘基金基金公司--融通基金基金公司--金鹰基金基金公司--银华基金基金公司--东北证券证券公司--东吴证券证券公司--东方证券证券公司--东方财富证券证券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证券公司--中信证券证券公司--中国银河证券证券公司--中金公司证券公司--兴业证券证券公司--华创证券证券公司--华泰证券证券公司--华源证券证券公司--华西证券证券公司--国信证券证券公司--国泰海通证券证券公司--国海证券证券公司--国金证券证券公司--山西证券证券公司--广发证券证券公司--开源证券证券公司--江海证券证券公司--浙商证券证券公司--湘财证券证券公司--瑞银证券证券公司--美银证券证券公司--西部证券证券公司--长城国瑞证券证券公司--上海世诚投资阳光私募机构--上海常春藤资产管理阳光私募机构--上海明河投资阳光私募机构--云门投资阳光私募机构--勤远投资阳光私募机构--同犇投资阳光私募机构--嘉谟资本阳光私募机构--大朴资产阳光私募机构--朱雀基金阳光私募机构--重庆穿石私募基金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东吴人寿保险公司--中意资产保险公司--人寿资产保险公司--大家资产保险公司--天安人寿保险公司--平安养老保险公司--建信保险保险公司--新华资产保险公司--泰康基金保险公司--长江养老保险保险公司--阳光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Artisan Partners匠人资本海外机构--KIM韩国投信海外机构--Pinpoint保银投资海外机构--红杉资本海外机构--高盛QFII--万泰华瑞投资其他--上海仁布投资其他--上海勤辰其他--上海天猊投资其他--上海谦璞投资其他--个人其他--中信期货其他--中信资管其他--优益增投资其他--冲积资产其他--前海联合其他--北京知合私募基金其他--博裕资本其他--国华兴益资产其他--复胜资产其他--太朴持信其他--循远投资其他--杭州汇升投资其他--润晖投资其他--深圳市国银资本投资其他--益和源投资其他--睿郡资产其他--碧云资本其他--蜂巢基金其他--贝莱德BlackRock其他--远信投资其他--道生投资其他--鑫诺嘉誉投资其他--银叶投资其他--青榕资产其他--静瑞资本其他--高毅其他--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
【2025-08-22】
长线资金“上榜” 大手笔布局超百只A股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张韵
近日,随着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陆续披露,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长线资金的部分持仓情况浮出水面。数据显示,统计截至8月21日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数据发现,二季度末已有40余只社保基金组合、20余只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进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覆盖上市公司约160家。
超百只A股获社保基金青睐
截至8月21日,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社保基金组合投资范围较广,其身影在超过140只A股公司二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部分公司更是获得多只社保基金组合的青睐。
例如,常熟银行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四大席位都被社保基金组合占据,分别为社保基金16042组合、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全国社保基金四零六组合,合计持仓市值(以6月30日收盘价计算,下同)超过20亿元。
其中,持股较多的社保基金16042组合持有常熟银行的市值约6.9亿元,位居公司第四大流通股东。
此外,南微医学、凯立新材、苏试试验也获得多只社保基金组合的青睐。3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均有3只社保基金组合的身影。海大集团获社保基金持有的市值也较高,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六组合、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九组合持有海大集团的市值合计超过12亿元。
单一社保基金组合持仓市值较高的个股为鹏鼎控股、万华化学,两只个股均获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重仓,持仓市值分别为13.8亿元、11.5亿元。
信维通信、藏格矿业、华东医药获单一社保基金持仓的市值紧随其后,均超过7亿元。除了华东医药外,其余两只个股也受到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的青睐。
养老金大手笔投向40余只个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投资方面,20余只基金组合共进入超40家A股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其中,春风动力、蓝晓科技受到养老金机构的追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二二组合是这两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持仓市值均超过10亿元,且都相较于一季度末进行了增持。
春风动力还获得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三二组合的新进投资。该基金组合持有春风动力超190万股,持股市值约为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三二组合已进入5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此外,宏发股份、海兴电力、华峰铝业、多利科技等也获得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的青睐。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五零二二组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七组合合计持有宏发股份超6亿元。
两类资金持仓超46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按已披露半年报数据的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持股进行计算,社保基金组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在二季度末合计持有A股总市值超过460亿元。
其中,社保基金组合持仓市值占比超过80%,合计持仓超过370亿元。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进入18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全国社保基金五零三组合、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一组合进入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的数量均在10次及以上。
综合目前已披露的数据来看,合计获社保基金组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持股市值最高的为春风动力,持仓市值超过21亿元。
2025年半年报显示,春风动力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两个席位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一个席位为社保基金组合。相较于一季度末,全国社保基金四二零组合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二二组合增持超120万股。这也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二二组合连续第五个季度增持该股。
春风动力主营产品有全地形车、中大排量摩托车、电动两轮车。2025年上半年,春风动力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约9.5亿元,同比增长38.38%。截至8月21日收盘,今年以来春风动力涨幅超过80%。
据统计,包括春风动力在内,共有9家A股公司合计获社保基金组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持股市值超过10亿元,涵盖汽车、PCB、银行、化工、食品饮料、医疗、电气等领域。
【2025-08-22】
“创新+国际化”步伐加快 多家创新药企“中考成绩”亮眼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李梦扬
近日,恒瑞医药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43.00亿元,同比增长41.80%。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及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均创同期新高。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百济神州、翰森制药等多家创新药企披露上半年业绩情况,创新药收入情况、研发管线进展、出海规划等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创新药相关企业已经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逐渐从“跟跑者”到“引领者”。创新药板块景气度有望持续,“创新+国际化”步伐逐渐加快,成为医药板块的核心方向。
恒瑞医药
上半年研发投入逾38亿元
创新药方面,恒瑞医药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为95.6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的60.66%,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为75.70亿元。
恒瑞医药表示,瑞维鲁胺、达尔西利、恒格列净等创新药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艾瑞昔布、瑞马唑仑、吡咯替尼及氟唑帕利等上市较早的创新药,随着上市后研究循证医学证据的逐步积累及新适应症的持续获批,持续为公司销售收入贡献增量。
“创新药对外许可作为公司常态化业务,其收入已成为公司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半年,公司收到Merck Sharp & Dohme2亿美元以及IDEAYA7500万美元的对外许可首付款,并确认为收入,进一步推动经营业绩指标增长。”恒瑞医药称。
研发方面,恒瑞医药介绍,公司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38.71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32.28亿元。上半年公司(含报表内子公司)6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
在研管线方面,恒瑞医药称,公司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上半年公司有15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分子进入临床阶段,药物类型包括小分子化药、抗体、ADC(抗体药物偶联物),涉及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多个疾病治疗领域。
展望未来,恒瑞医药表示,公司将始终坚持创新与国际化战略,加速创新药研发,持续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药好药;通过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多路径深化全球布局,加快创新药出海进程,双轮协同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创新与国际化成关键词
近期,多家创新药企披露上半年业绩情况,创新与国际化成为药企业绩增长的关键词。根据百济神州近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公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百济神州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产品收入为173.60亿元,上年同期产品收入为119.08亿元,产品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自主研发产品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和安进授权产品以及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的销售增长。公司上半年实现盈利,主要系产品收入大幅增长和费用管理推动了经营效率的提升。
近日,翰森制药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2025年上半年,翰森制药实现营业收入约74.34亿元,同比增长约14.3%。翰森制药表示,公司在中国产生销售收入的创新药共七款,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管线。上半年公司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约61.45亿元,同比增长22.1%,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约82.7%,已成为驱动集团业绩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根据华东医药日前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75亿元,同比增长3.39%;实现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增长7.01%。创新药方面,华东医药称,公司创新药研发中心正在推进80余项创新药管线研发。
日前,甘李药业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57.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101.96%。公司称,作为以科学和创新为驱动的全球性制药企业,甘李药业始终坚持研发是第一生产力。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5.5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6.70%。公司还称,报告期内,公司国内销售收入达18.45亿元,同比增长55.28%;同时,公司加速推进国际市场开拓工作,国际销售收入达2.19亿元,同比增长74.68%。
创新药板块景气度有望持续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显著提升,原研创新药持续取得突破。中国创新药市场产业逻辑向上,叠加政策支持和出海突破,近几年其市场规模迎来快速爆发之势。”东吴证券表示,“预计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院内销售+院外销售+BD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销售分成)将突破20000亿元,相较于2024年市场规模增长约264%。”
天风证券亦表示,回顾中国创新药产业近十年发展,中国创新药从无到有,在数量、质量、技术上均有明显突破。中国创新药的质量在海外认可度持续提升,在海外上市创新药数量持续提升,出海交易金额亦持续增长。
“考虑到中国创新药公司深厚的工程化改造能力,高质量的BIC(Best in Class)、FIC(First in Class)分子持续涌现,早期数据的质量持续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能力越来越出色。创新药投资方面,我们认为,未来创新药投资将更注重海外合作、更注重早期数据、更注重平台型公司,AI制药、创新药企盈利、突破性疗法的重要性也有望持续提升。”天风证券进一步称。
兴业证券认为,当前我国创新药相关企业已经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逐渐从“跟跑者”到“引领者”。展望未来,创新药板块拥有突破空间,可以长期持续关注,看好具有差异化创新能力和有全球BIC潜质产品布局的相关公司。
【2025-08-21】
葛兰大幅增持300765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随着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一些知名基金经理的调仓动向浮出水面。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新进入丽珠集团和贝达药业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并在二季度大幅增持了新诺威(300765)、信立泰、诺诚健华-U等。其中,对新诺威加仓了近1400万股,增幅达222%。
二季度增持多只个股
截至8月21日,据不完全统计,丽珠集团、华东医药、信立泰、贝达药业、诺诚健华-U、新诺威、百利天恒、药明康德、九洲药业等九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中欧医疗健康基金的身影。
其中,中欧医疗健康新进入丽珠集团和贝达药业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分别为593.9万股和435.13万股,也是两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唯一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截至8月21日,丽珠集团和贝达药业自三季度以来分别上涨14.57%和10.58%。
该基金在二季度还对华东医药、信立泰、诺诚健华、新诺威、百利天恒等公司的股票进行增持。其中,新诺威备受青睐,中欧医疗健康的持股数量由一季度末的626.61万股加仓至二季度末的2018.39万股,增加了1391.77万股,增幅达222.11%。同时,由葛兰管理的另一只基金中欧医疗创新也于二季度末新进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持股数量为723.1万股。
同时,中欧医疗健康二季度增持信立泰1209.72万股至2616.3万股,增幅为86%,并成为该公司第二大流通股股东;对诺诚健华增持398.07万股至1304.78万股;对华东医药、百利天恒分别加仓了362.01万股和25.86万股。
此外,中欧医疗健康二季度对药明康德和九洲药业进行减仓,持股数量分别降低7.54万股和438.84万股。
构建体系化的投研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中欧医疗健康发布公告称,增聘赵磊为基金经理,与葛兰共同管理该产品。近一年来,中欧基金旗下约30只基金产品实行了“共管式增聘”。据悉,这是中欧基金在监管引导下,朝着团队化、平台化方向转型的动作之一。
2025年5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出台,强调要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做大做强投研团队。在此背景下,中欧基金近年来致力于打造“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的投研体系,并将核心理念归结为“中欧制造”。
据中欧基金介绍,专业化是解决研究深度与质量问题,通过精细化分工,提升每一位投资人员的研究深度与判断力,让组织内部的人才各有所长、术业有专攻。工业化解决的是组织协作问题,当投研人员提出一个好的投资想法,由于工业化倡导的是“投资理念与投资流程的一致性”,团队成员可以用同一种“语言”交流,使投资机会不会在繁琐的沟通中流失。数智化则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效率问题,目标是将人的经验、判断、逻辑固化为可存储、可传承、可重复使用的数据资产,把“一个人的好方法”变成“一个组织的通用能力”。
中欧基金表示,通过“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转型,公司有望实现从“个体”向“体系”的飞跃,构建一个长期可持续产生阿尔法的组织,实现资管行业真正的生产方式变革,从而为投资人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2025-08-21】
华东医药2025年中报业绩稳健增长,创新产品收入增幅达59%
【出处】财闻
近日,“医药大白马”华东医药(000963.SZ)发布2025年半年报。随着创新产品商业化持续发力,自研产品管线推进不断加速,公司经营成果显著,业绩持续稳健向好增长。与此同时,华东医药继续加大回馈股东力度,拟拿出超三成利润分红。随着眼下国内医药产业政策支持不断落地,公司展现出积极发展前景。
多项业绩指标稳步增长
业绩方面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华东医药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16.75亿元,同比增长3.39%;实现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增长7.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62亿元,同比增长8.40%;同期销售毛利率约33.9%,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24.57亿元,同比增加7.98%。
逐季度看,华东医药的业绩同样保持增长。据本站iFinD数据,华东医药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营收环比和同比均有增长;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06%和7.98%。
中期分红方面,华东医药拟每10股派3.50元人民币现金(含税),总计派发现金红利6.14亿元(含税),占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33.83%。
创新产品商业化“捷报频传”
业绩的稳步增长离不开各大板块业务的积极推进。华东医药目前业务覆盖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美、工业微生物四大板块。
2025年上半年,医药工业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整体经营继续保持良好增长趋势,实现营业收入73.17亿元(含CSO业务),同比增长9.24%,实现归母净利润15.80亿元,同比增长14.09%。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96亿元(含CSO业务),同比增长12.04%,实现归母净利润7.37亿元,同比增长16.34%。
其中创新产品业务陆续上市放量,实现跨越式增长。当期实现销售及代理服务收入合计10.84亿元,同比增幅达59%。
按产品来看,依托强大的商业化能力,华东医药独家商业化科济药业的CAR-T产品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自上市以来临床反馈积极,市场覆盖快速扩张。2025年上半年已完成全国20余省市医疗机构认证及备案,公司已向合作方科济药业下达111份有效订单,目前已获超百家保险及惠民保项目纳入报销范畴。随着商保覆盖持续深化,该产品有望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另一款产品乌司奴单抗注射液赛乐信上半年同样突破不断。该产品由华东医药与荃信生物合作,自2024年11月获批上市以来,市场表现持续亮眼,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开具处方的医院数量超过1200家,新增儿童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的补充申请于2025年3月获批,用于克罗恩病的上市许可申请和补充申请已于2025年2月获得受理。
全资子公司华东医药(贵州)药业有限公司(简称“贵州公司”)也交出亮眼成绩单,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0,211万元,同比增长188%,净利润2,754万元,同比增长超300%。截至目前,贵州公司核心产品伤科灵已新增等级医院准入超760家,基层医疗机构覆盖近3,000家,零售药店覆盖突破80,000家。短时间内的迅速突破充分彰显华东医药强大的创新产品的商业化能力。
三大领域研发管线加速兑现
作为医药企业,研发实力是拉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2025年上半年,华东医药医药工业研发投入(不含股权投资)14.84亿元,同比增长33.75%,其中直接研发支出11.74亿元,同比增长54.21%,直接研发支出占医药工业营收比例为15.97%。
公司创新药研发中心正在推进80余项创新药管线研发,在肿瘤、内分泌和自身免疫三大核心治疗领域均已有全球首创新药(first-in-class)上市,并形成了ADC、GLP-1、外用制剂三大特色产品矩阵,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
管线进展方面,在自免领域,公司与荃信生物合作的创新药HDM3016目前正在开展结节性痒疹和特应性皮炎2个适应症的中国Ⅲ期临床;特应性皮炎Ⅲ期研究入组已接近尾声。公司与美国Arcutis公司合作的罗氟司特乳膏,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两个适应症的中国Ⅲ期临床均已获得积极顶线结果,计划于2025年Q4递交两个适应症的NDA申请。
在肿瘤领域,公司ADC创新药研发矩阵加速兑现。其中,靶向ROR1ADC创新药HDM2005的研发进度目前处于全球第一梯队,正在国内开展三项临床试验。2025年2月,HDM2005的套细胞淋巴瘤适应症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此外,靶向FGFR2b ADC创新药HDM2020与靶向MUC17ADC创新药HDM2012均已获得中国和美国的IND批准。2025年8月,HDM2012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Ⅰ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MUC17ADC。
在内分泌领域,GLP-1靶点药物持续火热。华东医药凭借前瞻性、差异化的管线布局占据重要市场地位。其中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目前已完成体重管理适应症中国临床Ⅲ期研究的全部受试者入组。HDM1010片2型糖尿病适应症的IND申请已于2025年6月获得美国FDA批准。GLP-1R/GIPR双靶点长效多肽类激动剂HDM1005体重管理适应症预计2025年四季度进入Ⅲ期临床研究。
工业微生物和医美业务协同推进
深化医药工业“肿瘤、内分泌、自免”三大核心治疗领域布局的同时,华东医药持续推进医药商业、工业微生物与医美的战略协同。
2025年上半年,公司医药商业实现营业收入139.47亿元,同比增长2.91%,实现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3.67%;工业微生物实现销售收入3.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其中,特色原料药&中间体板块增长23%,xRNA板块增长37%,大健康和生物材料板块增长21%,动物保健板块增长超过100%。
在医美板块,华东医药已实现非手术类医美注射产品和能量源器械中高端市场的全覆盖,实现注射填充与能量源器械领域“微创+无创”高端产品线全布局。当前40款国际化产品组合中,26款已在海内外上市销售,确立全球高端医美市场核心竞争壁垒。
今年来,国内药企BD大单频现,医药板块市场表现强劲。近期政策面也迎来多项利好,如商保创新药目录的推行,医保局方面明确集采中选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等。多家机构看好医药板块后续走势。华东医药作为“医药大白马”,凭借完善的管线布局,突出的商业化能力和源源不断的研发创新驱动,后续发展值得关注。
【2025-08-21】
券商+社保基金+QFII+险资翻倍增持股曝光
【出处】证券时报数据宝【作者】陈见南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有23股二季度机构(券商、社保、QFII、险资等四类)合计持仓翻倍且期末持股市值超过5000万元。
从期末持股市值来看,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华东医药、恩华药业、昆药集团、锦浪科技、新强联,持仓市值均超3亿元。
按照持仓比例来看,二季度末机构持仓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超过4%的有3股,分别是浙江华业、濮耐股份和利民股份。其中浙江华业以6.19%的持仓比例排在首位。持股比例变动方面,浙江华业、润本股份、合金投资等个股机构增持比例较大,均超3%。
机构翻倍增持的个股大多业绩较好。其中,华东医药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营收同比增长3%,净利润同比增长7%。新强联和利民股份上半年业绩大增,其中新强联营收翻倍,净利润增速接近5倍;利民股份净利润增速最高,超过747%。
上述个股既有大市值的优质股,比如华东医药、锦浪科技、恩华药业等,A股市值均超200亿元。其中,华东医药业务覆盖医药全产业链,拥有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美、工业微生物四大业务板块,已发展成为集医药创新研发、生产、经销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药上市公司。
锦浪科技立足于新能源行业,专注于光伏发电领域,已形成光伏逆变器和分布式光伏发电两大核心业务,致力于“用技术的力量推动清洁能源成为全球主力能源”。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组串式逆变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为并网逆变器和储能逆变器。
另外,合金投资、通达动力、陕西金叶等个股市值均不足40亿元。通达动力主要从事电动机、发电机、新能源汽车定转子铁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陕西金叶作为全国烟草配套领域的重要上市企业,现有业务覆盖教育事业、烟草配套产业、医养产业三大板块。教育事业聚焦高等学历教育、教育教学及教育投资业务,旗下院校具备成熟办学资质,持续输出优质教育资源;烟草配套产业深耕烟标、烟用丝束、滤嘴棒的生产与销售,凭借稳定的产品品质与技术积累,在行业内形成差异化优势;医养产业已布局医院及医养项目公司,目前处于培育阶段。
从股价表现来看,上述23股7月以来平均涨幅超14%,强于大盘同期表现。其中,濮耐股份涨幅最大,接近45%。此外,浙江华业、东睦股份、剑桥科技等个股7月以来涨幅均超30%。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多只个股近期创出了历史新高,比如东睦股份于8月7日创出新高,润本股份和利民股份也均在年内创出新高。
【2025-08-21】
葛兰最新持仓动向曝光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聂林浩)随着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一些知名基金经理的调仓动向浮出水面。截至8月21日,据不完全统计,丽珠集团、华东医药、信立泰、贝达药业、诺诚健华-U、新诺威、百利天恒、药明康德、九州药业等九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中欧医疗健康基金的身影,该基金由基金经理葛兰掌管。
其中,中欧医疗健康新进入丽珠集团和贝达药业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分别为593.9万股和435.13万股。二季度中欧医疗健康还对华东医药、信立泰、诺诚健华、新诺威、百利天恒等公司的股票进行增持。新诺威备受青睐,中欧医疗健康的持股数量增至二季度末的2018.39万股,共增持1391.77万股,增幅达222.11%。
此外,中欧医疗健康二季度对药明康德和九州药业进行减仓,持股数量分别降低7.54万股和438.84万股。
【2025-08-21】
华东医药:合并肝纤维化高风险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以及代谢合并酒精相关脂肪变性肝病的Ⅱ期临床研究,于2025年4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21日讯,有投资者向华东医药提问, 董秘您好,请问GLP-1多靶点药物针对代谢性肝炎适应症的创新药有几款?分别处于什么阶段,如果现在II期已经给药的情况呀,预计明年上半年可以进入III期么?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控股子公司道尔生物研发的first-in-class候选产品FGF21R/GCGR/GLP-1R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注射液,已成功完成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Ⅱ期临床研究并获得揭盲后的阳性顶线结果。此外,合并肝纤维化高风险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以及代谢合并酒精相关脂肪变性肝病的Ⅱ期临床研究,于2025年4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感谢您的关注?
〉慊鹘虢灰姿俜交ザ教ú榭锤?
【2025-08-21】
华东医药:DR10624注射液已完成Ⅱ期临床研究并揭盲阳性结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21日讯,有投资者向华东医药提问, 尊敬的董秘您好,中国的非酒精性肝炎领域(MASH或者MASH)有近5000万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领域有约1.2亿。针对这个领域目前全世界只有一款2024年FDA批准的小分子药物,疗效差强人意。FDA近日批准了司美格鲁肽治疗NASH或者MASH。据我说知,针对这一超级大蓝海领域,贵公司有GLP-1的多靶点生物药物布局,而且已经进展到了2期,在国内属于唯独的第一梯队。请问这是否属实?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控股子公司道尔生物研发的first-in-class候选产品FGF21R/GCGR/GLP-1R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注射液,已成功完成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Ⅱ期临床研究并获得揭盲后的阳性顶线结果。此外,合并肝纤维化高风险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以及代谢合并酒精相关脂肪变性肝病的Ⅱ期临床研究,于2025年4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8-21】
机构评级|开源证券给予华东医药“买入”评级 未给出目标价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1日,开源证券发布关于华东医药的评级研报。开源证券给予华东医药“买入”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华东医药2025年净利润为40.61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15家机构发布了华东医药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57.07元,最低目标价为48.00元,平均为53.88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41.91亿元,最低为38.80亿元,均值为40.32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4.80%。其中,评级方面,11家机构认为“买入”,1家机构认为“跑赢行业”,1家机构认为“推荐”,1家机构认为“增持”,1家机构认为“优于大市”。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08-21开源证券余汝意买入4061000000.0000--2025-08-20中国银河程培推荐3934040000.0000--2025-08-20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肖鸿德增持4032000000.000056.40002025-08-20华泰证券代雯买入3880000000.000057.07002025-08-20中金公司朱言音跑赢行业3951000000.000054.05002025-08-19国金证券甘坛焕买入4040000000.0000--2025-06-12华西证券崔文亮买入4027000000.0000--2025-06-09东吴证券朱国广买入4032000000.0000--2025-05-13中信证券陈竹买入4033000000.000048.00002025-05-08广发证券罗佳荣买入4046000000.0000--2025-04-29兴业证券孙媛媛买入4086000000.0000--2025-04-29西部证券李梦园买入4052000000.0000--2025-04-24中银证券刘恩阳买入4162000000.0000--2025-04-18财信证券吴号买入4190950000.0000--2025-03-01海通证券余文心优于大市395400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