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金科(000656)F10档案

*ST金科(000656)相关报道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ST金科 相关报道

☆公司报道☆ ◇000656 金科股份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09-21】
金科股份(000656)二董事辞职
    金科股份董事会于2011年9月16日收到公司董事、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傅孝文
先生与董事宗书声先生书面辞职报告,称因工作原因,分别申请辞去公司第八届董
事会董事、公司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职务与董事会副董事长职务。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8-24】
成功借壳ST东源 金科股份(000656)登陆资本市场
    经过三年运筹,金科股份(000656)成功借壳ST东源登陆中国资本市常昨日,
更名后的公司股票在深交所上市交易。昨日上午,金科股份董事长黄红云同重庆市
政府副市长凌月明共同敲响了当天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钟声。
    金科股份成立于1998年,历经13年发展,已经成为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
以五星级酒店、园林、门窗及物业管理等为辅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具有国家一级房
地产开发资质,总资产约300亿元。公司在全国的在建项目超过30个,土地储备可
建面积超过1000万平米。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8-22】
ST东源(000656)将更名金科股份 转型房地产开发
    ST东源今日公告称,公司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金科集团的工作已完成,本次新增
股份9.08亿股。公司股票8月22日停牌1天,8月23日恢复交易,证券简称由“ST东
源”变更为“金科股份”,股票代码(000656)不变。
    资料显示,吸收合并完成后,ST东源继续存续,金科集团法人资格将注销,金
科集团全部业务、资产与负债、人员等转由本公司承继,公司所属行业由原来的黑
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转型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金科集团成为证监会暂停地
产企业证券市场融资后,首家获准借壳重组的民营地产企业。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8-12】
ST东源(000656)将完成资产重组 拟更名金科股份
    ST东源今日披露,鉴于金科股份重大资产重组将实施完毕,公司拟向深交所申
请撤销对公司股票交易实行其他特别处理。如获批准,公司股票简称将由“ST东源
”变更为“金科股份”。
    今年5月,ST东源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获得证
监会核准。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金科集团全部业务、资产与负债、人员等转由公
司承继,公司也转型为房地产上市公司。金科股份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净
利润1119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45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6-16】
ST东源(000656)现金选择权行权风险提示
    ST东源(000656.SH)发布公告称,公司本次现金选择权行权价格为每股5.18
元,行使现金选择权等同于投资者以5.18元/股的价格卖出本公司股份。截至本公
告发布之日的前一个交易日(2011年6月15日),本公司股票收盘价格为13.39元,
比行使现金选择权价格高158.49%。若投资者于本公告日(6月16日)行使现金选择
权,将直接导致损失。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6-15】
ST东源(000656)重组进入实质阶段
    ST东源(000656.SZ)今日公告,公司拟更名为"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业还是物业租赁。西南证券分析人士表示:"ST东源重组进入办理相关手续阶
段,程序上的事情办得快,但涉及软实力的内容就需要很长时间,如人员和资产的
整合、企业文化的整合,这方面失败的例子很多。"
    ST东源股价从今年2月10日启动,到5月16日达到阶段高点,涨幅57%,后随着
大盘调整跌下来,6月14日报收13.38元。公司称,注册资产从25004.18万元增加到
115854.01万元。房地产研究员说,注册资本增加是正常现象,表明公司实力增强
,但如果是没有实力的公司股价也不会涨57%。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从二级市场股价看,ST东源目前股价基本反应了这次重
组的预期,主力是借利好兑现。ST东源目前市盈率140倍,而万科市盈率10倍多。
公司注入金科实业资产,二者同属于一个行业,整合起来问题不大,应该有好的协
同效应。我们主要是担心房地产开发商毛利率50%左右的时代过去了,现在主要是
建设保障房,格局已经变化了。所以,投资者还是应该谨慎,注意防范风险"。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马玉荣

【2011-06-13】
ST东源(000656)合并金科实业现金选择权实施
    ST东源(000656)发布关于吸收合并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现金选
择权实施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本次现金选择权申报期间为2011年6月1
3日至2011年6月17日,申报期间不停牌,本次现金选择权行权价格为每股5.18元。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胡仁芳

【2011-06-07】
房企A股融资幻影 金科借壳ST东源(000656)获批
    房企A股融资幻影西方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当上帝关上一扇门时,会为你
另外打开一扇窗户",但这显然不适用于A股资本市场,特别是房地产企业。
    近期,接踵传来的房企借壳获批消息一度被视为房企A股上市放开的信号,但
随着证监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正面回应,证明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而随着更
多地产公司因"宏观调控"纷纷放弃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案,地产公司A股的再融资
也难现曙光。此情此境,对于急需补血的房地产企业来说,A股融资依然不可期!
    经过2年多的等待,金科集团借壳重庆东源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ST东源,0
00656.SZ)终于尘埃落定,成为近期继S*ST兰光(000981.SZ)、S*ST圣方(00062
0.SZ)之后,又一家获监管部门放行的地产借壳公司。
    继5月28日ST东源公告借壳事宜获得证监会核准后,5月31日,ST东源又公告了
此次交易详细情况--ST东源新增约9.08亿股份吸收合并金科集团资产,交易对价为
47.06亿元,发行价为5.18元/股。
    "在国家对地产企业A股上市仍然亮红灯的今天,金科借壳上市最终获批是公司
稳健绩优发展得到认可的体现。"金科集团副总裁李战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
示。
    尽管业界纷纷将近期部分房企借壳ST公司的重组获批视为监管层释放的积极信
号,但目前房地产企业的再融资仍处于被暂停状态。
    5月27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目前证监会仍延续
现行政策规定,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并购重组申请。"
    一波三折上市路
    李战洪向记者介绍说,金科集团的上市计划早在2007年便开始筹划,最初打算
在A股直接上市,后来又考虑在香港上市,但直到2009年3月,金科集团借壳ST东源
的计划才正式启动。
    2009年7月,ST东源正式发布了重组方案,随后该方案获ST东源股东大会通过
,并在当年11月30日获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的有条件审核通过。不
过,在2010年4月的新一轮房地产宏观调控中,证监会开始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
业的重组申请,金科集团借壳ST东源被搁置。
    随后,ST东源2010年7月的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将重组方案决议有效期延长1年。
    2010年10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为落实国务院在房地产调控上的政策要
求,将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组申请,已受理的重组申请也将征求国土资源部
意见。
    在这一规定之下,申请再融资、重组的地产企业需要由国土资源部先审核,确
认没有囤积土地等违规行为,证监会才可能放行。这期间有10家房地产企业的重组
申请被证监会送往国土资源部征求意见。至此,这些有意借壳上市的地产企业便开
始了没有确定时间的漫长等待。
    而随着5月15日S*ST圣方和S*ST兰光相继拿到证监会批文,市场又重新燃起了
房地产借壳上市的希望,ST东源的股价也一度坚挺。
    5月26日,ST东源发布一则停牌公告,让不少人猜测ST东源重组将获批。时隔
两日,ST东源发布公告,5月27日收到了来自证监会的批复文件,金科终于借壳上
市成功。
    受益时间窗口
    接二连三的地产公司重组获批似乎在昭示着房企借壳上市的大门正在开启。然
而,业内人士指出,近期获批的地产公司只不过是新旧政策交替的特殊情况,是证
监会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国家房地产政策调控不变的形势下,房企借壳上市大
门仍会紧闭。
    其实,金科借壳ST东源上市早在2009年11月30日就获得证监会重组委有条件地
通过,但始于2010年4月的宏观调控,使其实施批文迟迟难下。当时陷尴尬境地的
地产借壳公司有数家,包括已经过会等待实施的S*ST万鸿(600681.SH)及*ST华源
(600094.SH),从目前趋势来看,这些在房地产调控之前上报的借壳重组方案,
获证监会批复的可能性较大。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5月27日表示,近期部分房地产企业的并购重组获得核准,
不意味着当前房地产并购重组政策发生了变化。这些都是在限制令出台前已经受理
的房地产类并购重组申请,去年8月份以来证监会没有受理新的房地产企业重组申
请。目前证监会仍延续现行政策规定,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并购重组申请。
    李战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包括金科在内部分房企的借壳重组案,是在
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前上报监管层的,"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因此,这些公司的重
组计划近期才获得证监会放行,但现在就说地产融资已经放松,显然还为时尚早,
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大门仍未打开。
    但即便如此,更多的房地产企业也已重启上市计划,积极备战。据记者了解,
仅金科所在的重庆,就有协信、隆鑫等房地产企业制定了上市计划,并排出了上市
时间表。
    上市后的挑战
    实际上,此次金科重组上市,背负了相当大的压力。金科集团向股东承诺,20
11~2013年,金科集团实现净利润若不能达到预测的20.99亿元,将以对应股份作
为补偿。而据财务报表,金科集团2008年度、2009年度及2010年1~10月,净利润
分别为5.11亿元、5.64亿元和3.78亿元。这意味着金科在未来3年业绩要保持相当
高的增长速度,全国扩张提速似乎不可避免。
    对此,金科集团副总裁李战洪表示,金科不会盲目求大,在整个宏观政策收紧
的背景下,金科还是将继续走稳健下谨慎扩张路线,集团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后将更
加规范运作,将继续坚持"立足大西南、做大长三角、开发环渤海"的发展战略,继
续坚持规范发展和规模发展并行,在绩优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规模化发展。
    不过李战洪也表示,在具体个别项目的开发上,金科还是将提速。
    目前,金科集团已经在全国12个城市和地区拥有32个项目。金科集团在重组完
成后,在建、拟建项目储备将超过100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重庆、北京、成都、
无锡、长沙等地。此外,金科集团还在重庆北部新区拥有自持物业,包括建筑面积
3.6万平方米的金科大酒店,以及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的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常
    此外,"金科一线城市做品牌,二线城市做利润,三线城市做规模"的战略不变
,李战洪称,"北京目前的销售规模达10个亿,今年的目标是在去年基础上增加1倍
"。
    李战洪表示,金科完成借壳上市,对于企业来讲,其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两
条腿走路",即销售市场和资本市场并进发展。
    "上市为金科实现规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让企业走得更稳剑"李战
洪说,在2009年之前,很多企业,特别是重庆的地产企业,并不重视资本市场,只
专注于通过销售市场实现资金的回笼,而单一方面的"跛腿"并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
发展。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的依赖性较高,只有通过资本市
场才能很好地解决企业现金流的问题。如果说金科集团通过销售渠道获得资金回笼
是企业发展的"生存保障",那么金科集团的上市则是"对企业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
。
    "上市,对金科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李战洪表示,上市意味着金科由一个民
营企业转变为公众公司,对企业的规范化、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上市之后金科
将坚持走规范发展、规模发展并行的道路,在规范化的前提下,实现规模发展,实
现有质量的理性发展。"
    部委观察 A股融资的变与不变
    资本市场的一点点动静,都足以搅痛房地产企业敏感的神经。5月28日,原本
平常的一天,却因诸多看似并不关联的公告成为许多A股地产公司或者急于登陆A股
的地产公司最为焦灼的一天。
    先有ST东源发布公告称,公司于5月27日收到证监会批文,核准公司以新增9.0
8亿股股份吸收合并金科集团,这让许多寄望借壳登陆A股的地产公司欢欣雀跃;旋
即天保基建(000965,股吧)(000965.SZ)公告称,"由于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
调控,房地产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的融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公司非公开发行股
票事宜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故放弃实施"。
    而蹊跷的是,金科借壳获批的5月27日,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少数公
司的核准并不意味着当前房地产类并购重组政策发生了变化,目前证监会暂缓受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并购重组申请的政策未变;金科因是去年8月之前已经存在的申请
,证监会会同国土资源部,对核查后不存在土地闲置和炒地行为的金科给予放行。
    一放一收间,隐然浮现出证监会对房企资本市场动作的严格、审慎态度,而这
也昭示着房企资本市场融资格局的悄然生变。
    并购重组空间博弈
    2009年3月,ST东源发布公告称,四川奇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宏信
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
,奇峰集团和宏信置业分别将持有的ST东源有限售条件流通股1678万股(合计3356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42%),转让给金科集团。
    此方案于2009年11月获证监会有条件审核通过。由于2010年证监会开始暂缓受
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重组申请,2010年7月经股东大会通过,ST东源将重组有效期
延期1年。
    但2010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国十条"),明确要求"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
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
    对此,证监会于2010年8月对市场公告,暂缓受理房地产企业开发企业重组申
请。证监会与国土资源部建立了房地产类并购重组监管合作机制(包括之前已经重
组委审核通过的项目)全部移交国土资源部核查。
    今年5月27日,证监会强调,其是对经国土资源部核查通过的重组申请按相关
法规和程序进行审核。少数公司的核准,并不意味着当前房地产类并购重组政策发
生了变化。
    对此个案,本报记者可以联系到的证监会人士和知名分析人士,纷纷三缄其口
。但香港利丰集团主席冯国经先生认为,"证监会的解释勉强可以站得住脚,只是
这样的案例,为资金饥渴的房地产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博弈,增加了更多微妙的
改变,监管层需要给予更好的引导和谋划。"
    再融资监管已变化
    事实上,鲜有人注意到,资本市场对房地产企业融资意愿也在调整。
    6月1日,证监会上市部一位领导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
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即将重修,再融资审核方面将是重点重修内容。
    据其透露,再融资审核方面修改的内容主要涉及加强市场的定价机制、弱化行
政监管、简化审核程序、强化信息披露以及强化募集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总的重
修原则是,对再融资将是全过程监管。
    目前,定向增发是A股市场比较常见的股本再融资方式之一,也是缺血的房地
产企业热望的再融资方式。但该人士表示,"除了几种例外情况,证监会原则上不
鼓励上市公司把再融资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这对房地产企
业将是一个很强的约束。""尽管从去年底开始,已经有些再融资审批在执行这样的
全过程监管,但放入法规后,引起的变化才是全局的。"
    此外,全过程监管成行后,再融资的审批周期可能会更加漫长--目前的再融资
审核速度比较快,正常从受理到发审会的周期为2个半月,这对急需补血的房地产
企业显然不是好消息。
    李战洪:上市不会改变公司既有经营战略
    金科集团A股重组上市意味着继龙湖地产(0960.HK)香港主板上市后,重庆再
添一家上市房地产企业。上市对金科的战略和发展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此,本
报记者专访了金科集团副总裁李战洪。
    中国房地产报:成功上市对金科集团来说意味着什么?
    李战洪: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的依赖性较高。作为房地
产开发商而言,获得资金通常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营销手段在销售市场销售房子
获得现金回款;另外一个就是通过企业在资本市场运作获得。
    上市对于金科集团来说意义重大,这为金科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说金科集团通过销售渠道获得资金回笼是企业发展的生存保障,上市则是对
企业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金科集团上市也对企业规模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金科集团将向更规范、更正规的企业方向发展。
    中国房地产报:金科上市之后,在全国扩张和拿地策略上会有哪些变化?
    李战洪:上市固然是为集团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金科全国扩张和拿地策
略还是按照集团提出的依托大重庆,挺进长三角,拓展环渤海,扩大中西部的全国
化扩张战略思路进行,争取进驻一个区域生根、发芽,最后达到遍地开花的结果。
    截至目前,金科已成功进入北京、重庆、四川、湖南、江苏等省(市)进行开发
。
    中国房地产报:金科的上市是否意味着证监会针对房企并购重组闸门已经开启
?
    李战洪:证监会对房企上市政策把控一直是断断续续地在进行,金科集团的上
市,可以说是严格按照程序做出了充分的准备。
    金科集团的上市,是企业保持高效运营、健康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显示了
金科集团作为实力企业,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并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出处】中国房地产报【作者】万小强,李鹏

【2011-06-07】
金科借壳ST东源(000656) 黄氏家族诞生六位亿万富翁
    在苦苦等待了两年之后,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终于拿到了中国证监
会的"通行证"。上周,ST东源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已经核准该公司以新增9.08亿股
股份,吸收合并金科集团47亿元的资产,该公司股票从5月30日起复牌。
    这样,金科集团就成为国内进行房地产调控以来首家获准借壳重组的民营地产
企业,而金科集团的实际控制人黄红云家族中,包括黄红云夫妇、黄红云弟弟和弟
媳、黄红云女儿和侄儿,共有6人凭借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在账面上成为了亿万
富豪。
    证监会批文迟到两年
    上周一,ST东源发布公告,宣称金科集团借壳已经获得了成功。
    事实上,自2009年3月启动借壳ST东源重组方案以来,因为国家调控房地产的
原因,证监会的批文算是迟到了两年。
    借壳方金科集团股东承诺,2011年至2013年,金科集团实现净利润若不能达到
预测的20.99亿元,将以对应股份作为补偿。而根据财务报表,金科集团2008年度
、2009年度及2010年1至10月,净利润分别为5.11亿元、5.64亿元和3.78亿元。
    诞生六位亿万富翁
    根据ST东源发布的报告书,在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金科投资将持有公司21.8
2%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包括金科投资、黄红云、陶虹遐及其他收购一致行动人
黄斯诗(黄红云之女)、黄一峰(黄红云之弟)、王小琴(黄一峰之妻)、王天碧
(黄红云大嫂)、黄星顺(王天碧之子)、黄晴(王天碧之女)、黄净(王天碧之
女)、陶建(陶虹遐之弟)在内,合计持有ST东源58.78%的股权。
    重庆招商证券(600999,股吧)有关人士分析说,在借壳上市后,以昨天ST东源
的收盘价12.97元计算,黄红云家族共计持股68603.4507万股,占借壳后ST东源总
股本58.78%,账面财富达89.18亿元。其中,黄红云和妻子陶虹遐还分别持有金科
投资60%和40%股份,成为ST东源实际控制人,各自持股36084.1379万股和20348.79
2万股,账面财富达到46.9亿元和26.45亿元,共计73.35亿元。
    另外,黄一峰持股4725.3965万股,王小琴持股2676.6222万股,黄斯诗持股26
19.6591万股,黄星顺持股1110.1198万股。加上黄红云和妻子陶虹遐,六人账面资
产均超过亿元,成为了亿万富豪家族。
    值得一提的是,26岁的黄斯诗和25岁的黄星顺,账面财富分别达到3.4亿元和1
.3亿元,成为了重庆最年轻的"80后"亿万富豪。
    金科前景可以看好
    国信证券就认为,借助在资本市场上的成功重组,金科地产有望由国内二线地
产企业成长为又一全国龙头房企。
    据称,金科集团目前在北京、重庆、四川、湖南、江苏等地九大城市进行项目
开发,总土地开发规模已超1000万平方米,与万科、保利、中海等国内一线房企不
相上下。截至2010年末,金科尚有权益可销售建面约730万方,至少满足未来3年的
开发需求。同时,金科土地储备区域分布合理,除重庆之外,还在沿海及内陆地区
的二三四线城市重点布局,为未来高成长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2010年,金科成功跻身百亿销售房企行列。预计未来三年,金科销售面积约为
535万方,预测2011~201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8亿元、106.7亿元和141.5亿元,净
利润水平分别为12.7亿元、19.7亿元和24.7亿元。
【出处】重庆晚报【作者】

【2011-05-31】
金科集团借壳ST东源(000656)落槌 三年盈利锁定20.99亿元
    苦等2年接获证监会批文的ST东源,今日披露新版收购报告书,借壳方金科集
团股东承诺,2011年至2013年,金科集团实现净利润若不能达到预测的20.99亿元
,将以对应股份作为补偿。
    金科集团为重庆知名房企,早年酝酿IPO遇挫,2009年3月启动借壳ST东源计划
。根据重组方案,ST东源拟定向增发9.08亿股,吸收合并金科集团超过47亿元资产
,实现金科集团整体上市。该方案早在2009年11月便获证监会有条件审核通过。然
而,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期而至,ST东源的资产重组进程一度被搁置,直至5月2
7日才收到证监会批文。
    根据最新的收购报告书,本次交易评估机构适当修改了评估结果。截止合并基
准日(2009年4月30日),金科集团全部股东权益的评估价值由47.32亿元调减为47
亿元,调减评估值2604.61万元。由此,拟定向发行的股份数量调减为9.085亿股,
调减股份数为502.8205万股。
    本次吸收合并前,ST东源的总股本为2.5亿股,金科集团大股东金科投资持有1
3.42%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在不考虑公司股东行使现金
选择权的情况下,ST东源因吸收合并而新增股份9.085亿股,金科投资将持有21.82
%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金科投资、黄红云、陶虹遐及其他收购一致行动人合计
持有ST东源58.78%的股权。
    在原来的定向增发方案中,金科集团股东对2009年至2011年净利润作出预测,
并承诺若业绩不达标将以股份作出补偿。由于设定的时间已失效,今年4月18日,
金科投资、黄红云、陶虹遐出具了最新的业绩承诺,金科集团2011年、2012年、20
13年净利润预测数合计为20.99亿元,届时若实际业绩未能达标,将以相应股份作
出补偿。据财务报表,金科集团2008年度、2009年度及2010年1至10月,净利润分
别为5.11亿元、5.64亿元和3.78亿元。
    尽管等候证监会批文耗时颇长,期间大盘跌宕起伏,但由于ST东源股价仍处高
位,金科集团的股东账面收益大幅增长。ST东源两年前设定的定向增发价格为5.18
元/股,公司最新股价为13.55元,为定向增发价的2.6倍,金科集团的股东账面财
富也随之暴涨1.6倍,其中包括深圳君丰渝地投资合伙企业、平安创新资本、红星
家具集团等PE股东。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5-30】
金科借壳ST东源(000656)获证监会批文
    ST东源(000656)公告,公司于5月27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重庆东源
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批复》文件,
核准公司以新增908,498,204股股份吸收合并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该批复自核准
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同日,重庆市金科投资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动人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文件,核准
豁免重庆市金科投资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动人的要约收购义务。至此,重庆金科借壳
ST东源的重组案终于落定。
    资料显示,重庆金科主营房地产业务,主要项目位于西南区域,目前公司已进
入全国12个城市和地区,共拥有房地产项目32个。
    据Wind统计,2010年4月房地产调控出台之前,沪深两市共有14家ST公司披露
了涉及房地产资产的借壳重组案,其中有5家在调控出台之前已获证监会并购重组
委的有条件审核通过,但未获得证监会的批文。这5家公司分别为:S*ST圣方、S*S
T万鸿、S*ST兰光、*ST华源和ST东源。今年以来,相继有S*ST圣方、S*ST兰光、ST
东源3家公司的重组案获得证监会批文。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林喆

【2011-05-30】
ST东源(000656)重大事项获证监会核准
    ST 东 源于2011年5月27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重庆东源
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批复》文件,
核准公司以新增908,498,204股股份吸收合并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该批复自核准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出处】深圳证券交易所【作者】

【2011-05-28】
苦等两年 金科集团借壳ST东源(000656)圆上市梦
    继S*ST圣方和S*ST兰光变身房企的重组方案最近获得证监会批准之后,苦等两
年的重庆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科集团)借壳ST东源(000656)事宜
也获得了证监会批文。ST东源今日公告称,公司27日收到证监会批文,核准公司以
新增9.08亿股股份吸收合并金科集团47亿元的资产,公司股票将于5月30日复牌。
    公告显示,ST东源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重庆东源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合并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批复》文件,核准公司以新增9.08亿
股股份吸收合并金科集团。同日,ST东源的控股股东重庆市金科投资有限公司及一
致行动人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豁免重庆市金科投资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动人公
告重庆东源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并豁免其要约收购义务的批复》文件
,核准豁免重庆市金科投资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动人因ST东源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金科
集团而增持ST东源股份,导致合计持ST东源6.81亿股股份,约占ST东源总股本的58
.78%而应履行的要约收购义务。
    金科集团的上市计划早在2007年便开始筹划,最初打算在A股直接上市,后来
又考虑在港股上市。但直到2009年3月,金科集团借壳ST东源的计划才正式启动,
当年7月ST东源正式发布了重组方案,随后该方案获ST东源股东大会通过,并在当
年11月30日获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的有条件审核通过。
    不过,在2010年4月的新一轮房地产宏观调控中,证监会开始暂缓受理房地产
开发企业的重组申请,金科集团借壳ST东源被搁置。随后,ST东源当年7月的股东
大会决议通过将重组方案决议有效期延长一年。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所有涉及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都要先征求国土
部意见,这期间有10家房地产企业的重组申请被证监会送往国土部征求意见。业内
人士分析,从目前趋势来看,部分在房地产调控之前上报的借壳重组方案,获证监
会批复的可能性较大。
    对于此次借壳上市成功的金科集团未来的发展,该公司副总裁李战洪昨日接受
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集团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后将更加规范运作,将继续坚持
“立足大西南、做大长三角、开发环渤海”的发展战略,继续坚持规范发展和规模
发展并行,在绩优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规模化发展。据李战洪介绍,今年以来,为应
对房地产调控,集团在产品结构上加大了刚需的供应量。目前,集团已经在全国12
个城市和地区拥有32个项目。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5-26】
ST东源(000656)停牌 等待变身房企冲关
    在地产类上市公司借壳屡屡折戟的当下,重庆市金科实业有限公司借壳ST东源
(000656)的事宜似乎仍在推进。ST东源公告,公司股票于26日起停牌,待相关重
大事项公告后再申请复牌。
    早在2009年3月,在金融危机期间回归A股折戟的金科选定了ST东源为借壳上市
的平台。根据重组方案,ST东源拟定向增发9.08亿股,吸收合并金科集团47.7亿资
产,该方案已于同年11月获证监会有条件审核通过,并在2010年7月经股东大会通
过将重组有效期延期一年。
    然而,这一美好的重组方案却受阻于证监会对房地产再融资的收紧。而近期随
着S*ST圣方和S*ST兰光相继拿到证监会批文,市场又重新燃起了房地产借壳上市的
希望。近期A股表现持续低迷,ST东源的股价却稳步抬升,一度涨至5月16日的一年
内新高14.95元/股。而从公开交易数据来看,众多机构已经在买入筹码,赌其重组
顺利推进。4月中旬的三个交易日内,ST东源共成交1421万股,成交金额超过1.88
亿元,累计涨幅偏离值达到12.45%。买入金额最大的前5名中包括4个机构席,合计
买入金额达到6062万元。
    在此期间,ST东源也不得不连续发布股票异常波动公告,坦陈公司尚未收到中
国证监会相关核准文件,但公司将继续积极推动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工作。
    就在ST东源停牌前的一个交易日(25日),公司股票再次放量上涨,最终以涨
停报收,收于14.26元/股。市场无疑在期待,停牌后的ST东源能够顺利拿到证监会
的一纸重组通行证。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5-16】
押宝重组通过 机构扫货ST东源(000656)
    尽管从消息面上来看,金科集团重组ST东源(000656)目前没有任何实质性进
展,金科仍然没有拿到最为关键的证监会的正式核准文件,但坊间炒作ST东源股价
的热情却持续高涨。从4月12日时的近期最低价11.48元,连续上攻到4月20日时的
相对高位14.46元。而在"五一"假期过后,ST东源卷土重来,从13.06元开始再度强
行上行,一度在上周四创下了自去年4月2日以来的最高价14.73元。
    种种迹象以及公开信息表明,部分机构投资者寄望于地产重组重启,推动了ST
东源股价的连续疯狂。
    机构连续疯狂扫货
    事实上,从公开资料和披露信息来看,机构投资者对ST东源的青睐和偏好,一
直未曾因为决策层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严厉调控而中断过。
    据统计,2011年1月10日,ST东源日涨幅偏离值达到7%,当天买入金额排名前5
名中有两个机构席位;2011年2月9日至11日,ST东源累计涨幅偏离值超过12%,买
入金额排名前5名中的前三个席位均为机构,累计买入超过5000万元。
    另外,在2月9日-2月11日期间,ST东源前五大买入营业部和卖出营业部均出现
了机构专用席位。其中,前五大买入营业部机构占据三席,累计买入额达4075.3万
元。此外,长江证券(000783)天津宏达街证券营业部和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证券
营业部分别跟风买入了698.7万元和545.8万元。与此同时,两个机构专用席位也出
现在前五大卖出营业部上,卖出额为2564.1万元,约占机构买入总额的六成左右。
    来自深交所的公开数据也显示,今年4月15、18、19三个交易日内,ST东源共
成交1421万股,成交金额超过1.88亿元,累计涨幅偏离值达到12.45%。其中,买入
金额最大的前5名中,除了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安立路证券营业部之
外,四个机构席位赫然在列,合计买入金额达到6062万元。
    值得留意的是,年报显示,ST东源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共有6家基金现身,分
别是国泰区位优势、国泰金牛创新成长、国泰金鹰增长、长盛动态精癣国泰金鹏蓝
。其中,国泰系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就开始增持,国泰系4只基金抱团共持有1776万
股。
    预期重组前景美好
    如果没有地产调控,金科集团借壳ST东源本来是一出漂亮的资本重组大戏。
    2009年3月,ST东源重组正式启动,拟以每股5.18元的价格定向增发9.08亿股
,吸收合并金科集团47.7亿资产,这一重组方案在当年11月获证监会有条件审核通
过,并在2010年7月经股东大会通过将重组有效期延期一年。
    初步估计,金科集团在重组完成后,在建、拟建项目储备将超过1000万平方米
,主要分布在重庆、成都、无锡、长沙等地。同时,金科集团还在重庆北部新区拥
有自持物业,包括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的金科大酒店,以及建筑面积10.7万平方
米的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常
    按金科集团的承诺,如果重组顺利完成,2010-2011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不低
于6亿元和6.7亿元,即每股收益不低于0.52元和0.58元。然而,尽管从基本面来看
,ST东源已成净壳。然而,由于受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影响,目前金科集团
仍然没有拿到正式核准文件。
    地产融资并未开闸
    业内人士分析说,ST东源连续多次遭到机构爆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已获得证
监会有条件通过,只是静候正式核准文件。因此,一旦对房地产企业重组或者融资
开闸,ST东源就将立即受益。
    或许正是因为对地产融资重启预期过于强烈,一有风吹草动,机构就轮番上阵
,疯狂炒作一番。但是据了解,从2010年2月份开始,证监会就始终没有放行过涉
及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的重组申请。从去年10月份起,所有涉及房地产业务的上
市公司的再融资申请,都需要先由国土部进行合规性审核,再由证监会进行发行审
核。
    据统计,2009年以来,共有45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发布了再融资方案,其中,有
多达26家上市房企停止实施再融资计划,包括"招、保、万、金"四大上市房地产巨
头的再融资方案也未获得证监会批文,招商地产(000024)去年还主动撤回了非公
开发行股票申请,其余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也仅仅停留在股东大会通过层面或者董事
会预案层面。
    "从中央的决心来看,短期内房地产企业再融资及借壳上市还无法实现。"一位
券商分析人士称,对于ST东源来说,还需要更多耐心。
【出处】重庆晚报【作者】

【2011-04-20】
ST东源(000656)重组无进展 难挡机构入驻
    尽管公司称重组事宜并无最新进展,且一季度业绩也预计同比将大幅下滑,但
依旧难以阻挡机构大举杀入ST东源的强势步伐。
    昨日晚间,深交所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4月15、18、19三个交易日内,ST东
源共成交1421万股,成交金额超过1.88亿元,累计涨幅偏离值达到12.45%。其中,
买入金额最大的前5名名单中,除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安立路证券营
业部之外,四个机构席位赫然在列,合计买入金额达到6062万元。
    ST东源今日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拟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重庆
市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暨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已于2009年11月30日获中国证
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有条件审核通过。截至目前,公司
尚未收到中国证监会相关核准文件。公司将继续积极推动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工作,
并按有关规定及时披露相关进展情况。
    除此之外,ST东源以及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公司的应披露而
未披露的其他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亦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了
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近期公司经营情
况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此前,ST东源4月14日发布业绩预告,2011年第一季度预计实现盈利约100万至
200万元,同比下降约90%,主要原因系上年同期公司处置非流动资产实现收益。公
司最新公告称,截至目前,该业绩预告不存在较大差异,2011年第一季度报告将于
4月21日披露。
    资料显示,ST东源一直十分受机构投资者青睐。2011年1月10日,ST东源日涨
幅偏离值达到7%,当天买入金额排名前5名中便有两个机构席位;2011年2月9日至1
1日,ST东源累计涨幅偏离值超过12%,买入金额排名前5名中的前三个席位均为机
构,累计买入超过5000万元。
    “或是源于对地产融资重启的遐想。”昨日,一位市场资深人士对此向记者表
示:“可能是看到SST圣方重组方案得到证监会核准,市场抱有侥幸心理。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SST圣方仅为个案,其情况特殊,并不具备可比性。目前看来,房
地产调控只会逐步深入,房企再融资是不会放宽的,ST东源并不具备这个炒作点。
”
    据悉,ST东源将于4月20日开市起停牌1小时,上午10:30恢复交易。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翟敏

【2011-03-30】
ST东源(000656)再次放弃增资银海租赁
    ST东源公告,公司近日收到重庆银海融资租赁公司《增资认购意向征询函》,
该公司拟新增注册资本金2亿元,增资价格为按2010年末该公司经审计后净资产值
确定为1.29元/股,现有股东享有优先认购权。ST东源持有银海租赁18%股权。
    ST东源称,鉴于公司当前正处于重大资产过渡期等实际情况,不参与银海租赁
本次增资。早在2009年3月,银海租赁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8亿元增资至3亿元,作
为原第一大股东,ST东源因放弃增资而成为小股东,持股比例由30%降为18%。资
料显示,银海租赁近三年来财务状况良好,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8106.31万元,实
现净利润2261.42万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宋元东

【2011-02-16】
ST东源(000656)昨惊现乌龙指
     “3000嘛,他就告诉我四位数嘛,我按四个‘0’嘛……个、十、百、千……
妈呀,前边儿还一个3呐1这是赵本山《捐款》小品里发生的“乌龙指”一幕。昨
日这一幕在A股市场再次出现。杭州私募华升(化名)周二在ST东源(行情,资讯
)(000656)交易中发生误操作,一指敲掉50万元。
    “竟然乌龙指”,这是华升MSN上昨天挂出的签名。记者询问其具体事由,华
升称早盘操作ST东源时本来准备挂涨停价11.29元卖出50万股,结果误输入成10.29
元。
     兔年伊始,ST东源连拉三个涨停板。到昨日,ST东源上涨势头虽有所减弱,
但盘中依然几度封住涨停板。最终收盘亦报收于11.26元,上涨4.74%。记者从ST东
源的分时走势图中看到,在9:39时左右,该股股价有一个突然下栽的变化,从涨
停板的11.29元瞬间变成下跌4.2%,成交价10.29元,这是当天的最低价,随后股价
又被迅速拉到上涨4%以上。从成交明细表中可以看出,9:39时,一笔卖出大单吃
掉了该股从11.29元至10.29元之间所有的买单,其中在10.29元成交了4450股。
    “成交是瞬间的。往下砸,连带其它价格一起成交了。哎,不要嘲笑了,一指
干掉50万。”华升有些郁闷地说。
【出处】大众证券报【作者】张世斌

【2011-02-14】
ST东源(000656)预计2010年盈利2300万
    由于股票2月9日、10日、11日连续三个交易日达到涨幅限制价格,ST东源今日
发布异动公告。公司称,2010年度预计实现盈利约23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约40
%,主要原因系处置非流动资产实现收益以及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转回。
    关于备受关注的借壳事宜,公司称,已于2009年11月30日获证监会并购重组委
有条件审核通过。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收到中相关核准文件。公司将继续积极推动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工作,并按有关规定及时披露相关进展情况。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魏梦杰

【2010-10-26】
ST东源(000656)重组无进展 机构股东仍守望
    金科集团借壳ST东源迟迟未获进展,公司股东们出现分析。国泰基金却依然在
场内持续守望,而公司第二大股东泛华工程却在大笔减持。
    ST东源于今日披露三季报。与半年报相比,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国泰基金的席
位由6席变为4席,旗下国泰金牛、国泰优势、国泰金鹏和基金金鑫均榜上有名;同
时,半年报中未露身形的易方达价值精选攀到第五大流通股股东之位;而半年报中
的两大QIFF也在翘首企盼。但第三大股东泛华工程于10月22日减持750万股,套现6
525万元。
    三季报显示,ST东源实现净利润1576.36万元,同比上涨1,227.30%;基本每股
收益0.063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魏梦杰

【2010-10-26】
重组暂缓掣肘金科借壳 ST东源(000656)遭一股东减持5%
    ST东源(000656)公布金科集团借壳的方案一年多后,其重组仍然没能完成。随
着近期证监会关于房地产企业重组申请暂缓消息的公布,ST东源的股东也开始大量
减持。
    2010年10月22日,ST东源股东泛华公司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减持占总股本2.99%
的股权。而自2008年9月2日至2010年10月22日,泛华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
竞价交易系统减持200股,大宗交易系统减持1250万股,占ST东源总股份数的5%。
本次减持后,泛华公司持有ST东源股份数为97万股,比例为0.39%。
    ST东源于去年7月召开200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该重组议案并形
成决议,同意公司以5.18元/股定向增发9.08亿股吸收合并金科集团。2009年11月3
0日,经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ST东源重组事宜获得有条
件审核通过,待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相关核准文件后再另行公告。
    不过,ST东源迟迟没有收到核准文件。今年7月,ST东源无奈发布公告称,公
司董事会通过了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延期一年的议案。而本月中
旬,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为落实国务院在房地产调控上的政策要求,
中证监将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组申请,已受理的重组申请也将征求国土资源
部意见。
    业内人士分析,泛华公司在重组申请暂缓有关政策出台后几天即大量减持,或
是担忧ST东源重组会受到政策影响。实际上,减持ST东源的股东不止泛华公司一家
。自2010年4月9日到2010年5月12日,ST东源第四大股东四川奇峰实业有限公司通
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 累计减持公司股份250.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
    据有关媒体的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今,发布重组预案且尚未实施的企业中,
拟注入房地产资产的共有19家,其中,已有6家企业通过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过
会审批。但是,迄今为止,仍在苦等证监会有关部门发布重组的正式批复文件。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范彪

【2010-09-17】
放弃"提前终止" ST东源(000656)如愿收回信托投资本金收益
    曾经拟提前终止信托投资的ST东源,并未如期执行,而是选择坚持到了最后。
随着如今该笔1.1亿元投资的到期归还,ST东源也收获了最近一个信托年度837.42
万元的投资收益,这笔对外投资对于仅通过房屋租赁服务实现微薄的业务收入的ST
东源来说,无疑是一笔丰厚的红包。
    收益较高、稳定性好是信托理财产品的最大卖点,而这也让ST东源心动不已。
就在三年前,ST东源曾签署《重庆国有企业环保动迁项目集合资金信托合同》,投
资人民币1.1亿元加入重庆国有企业环保动迁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信托计划
于2007年9月13日成立,信托期限为3年,于2010年9月13日到期。据了解,这份信
托投资预计年收益率为6%到10%,信托收益于信托每满一年后的十个工作日内以现
金方式进行分配。
    重庆国投于2008年2月22日将这一信托计划项下1.2亿资金贷款给重庆钢铁(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贷款期限为2008年2月22日至2010年9月13日,贷款年利率为8%
。随后两年,ST东源从这一信托投资中陆续收到收益。据该公司2008年及2009年年
报显示,ST东源2008年度共确认该信托产品的信托收益647.90万元,其中244.82万
元的信托收益尚未收龋2009年这一收益数额继续增长,当年公司实现该信托投资收
益856.93万元。2010年第一季度,报告期内,公司所持有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
,实现信托投资收益205.40万元。
    尽管这一信托投资陆续见效,但ST东源在去年年末也曾有过提前退出的打算。
2009年12月22日,ST东源公告称拟提前终止《重庆国有企业环保动迁项目集合资金
信托合同》。然而这计划并未付诸实施,ST东源在随后并未提前终止,而是坚持到
了合同的截止日。至于为何放弃了提前终止合同的计划,ST东源则未有表态。
    如今,随着合同到期,ST东源也于日前披露了本金及投资收益情况。公司称,
已于当日收到该信托投资本金1.1亿元和最近一个信托年度(2009年9月14 日至201
0 年9月13日)的信托收益837.42万元。
    随着信托投资顺利回收,长期困扰ST东源的债权回收问题也开始逐步解决。公
司日前称,根据公司与四川宏凌实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8月30 日签订《债务承担及
清偿协议》的约定,公司于2010 年9 月1 日收到四川宏凌支付的债权款200万元。
截止目前,该笔债权款余额为人民币2182.77万元。规定显示,,四川宏凌将自201
0年8月至2011年4月(其中2011年2月除外),每月向ST东源清偿200万元,2011年5
月清偿390 万元,剩余392.77万元到2011年6月30日前清偿完毕。
    对于此次债权回收的进展,ST东源认为这将妥善解决公司历史遗留问题,从回
收债权风险和违约金综合考虑,该协议有利于公司规避风险和损失。
【出处】证券日报 【作者】吕东

【2010-09-15】
ST东源(000656)收回信托投资近1.2亿元
    ST东源今天公告,公司于2007年9月6日签署了《重庆国有企业环保动迁项目集
合资金信托合同》,投资1.1亿元加入重庆国有企业环保动迁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
划。该信托计划于2007年9月13日成立,信托期限为3年。目前,该信托投资于2010
年9月13日到期,公司已于当日收到该信托投资本金1.1亿元和最近一个信托年度(
2009年9月14日至2010年9月13日)的信托收益837万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8-11】
押注金科集团借壳 国泰旗下6基金固守ST东源(000656)
    即便房地产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很大,即便金科集团借壳无奈顺延,但均无碍
于国泰基金对ST东源的执著守候。8月10日,ST东源披露半年报显示,原本出现在
一季度无限售条件股东名单上的多家基金均有大肆减持动作,唯独国泰旗下6只基
金坚守。
    一季报中,包括华安宏利、信诚四季红、兴业责任、基金安信在内的多家基金
均出现在ST东源10大流通股股东之列,持股数量上至600万股,少的也有357.83万
股。半年报中,以上多家基金已不见踪迹;而国泰旗下4只开放型基金和2只封闭型
基金齐列流通股股东名单之中。其中,基金金泰以442.71位列第三,国泰金牛、国
泰金鹏、基金金鑫和国泰金马均榜上有名。国泰旗下6只基金共计持有ST东源1901.
8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6%。除国泰基金之外,还有两家QFII出现在名单之中。
    ST东源于半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仍处于重大资产重组过渡期,主营业
务仍未恢复正常,仅通过房屋租赁服务实现微薄的业务收入,且主要依靠对外投资
维持较低的收益。公司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金科集团的重大资产重组已于2009年11月
30日获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有条件通过,截至报告期末尚
未收到相关核准文件。
    分析公司上半年的利润构成,不难感受公司当前的窘迫。虽然公司上半年实现
营业利润774.52万元,净利润1541.06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68.39%和490.11
%。但为公司业绩作出重大贡献的却是来自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下的两处收益。报
告期内,公司通过转让泛华大厦获得转让收益1277.74万元,并实现信托投资收益4
15.69万元。
    市场人士表示,国泰基金力挺ST东源,目的是赌金科集团借壳成功。市场人士
表示,ST东源的重组方案已获证监会并购重组委有条件审核通过,批文之所以迟迟
未至,主要还是当前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控阶段。但金科集团经营方面比较规范,业
绩表现也很好,有望获得批文。"国泰基金之所以独家重注ST东源,很可能也是出
于类似的考量。"市场人士如是说。
    7月14日,ST东源公告,董事会通过金科集团借壳方案有效期延长一年的议案
。公司称,在重组标的资产后续评估价值不低于今年1月董事会同意的标的资产评
估价值基础上,提请股东大会将重组方案决议有效期,延期至2011年7月29日。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魏梦杰

【2010-07-27】
ST东源(000656)原大股东减持获利3亿元
    今日,刚刚宣布顺延一年重组的ST东源发布了股东减持公告,此前的公司控股
股东四川奇峰集团卖出了自己持有的ST东源最后1.16%的股份。
    公告显示,自2010年6月9日-2010年7月26日,公司第四大股东四川奇峰实业(
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奇峰集团)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2897
90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6%。而这也意味着本次减持后,四川奇峰集团不再持有
ST东源的任何股份。
    减持获利3亿
    原大股东顺利解套
    2007年8月4日,奇峰集团和四川宏信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宏信置业)两家
公司以4.27亿元的价格拿下锦江和盛(2007年8月4日前公司控股股东)和另一法人
股东合计持有的ST东源6857万股股份(约6.43元/股)。
    奇峰集团和宏信置业也以一致行动人的身份合计持有ST东源总股本的27.42%,
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然而,巨资抢盘的宏信、奇峰不仅在资金上捉襟见肘,也难
以拿出像样的资产来重组ST东源。所以自从两家公司入主ST东源后,便开始考虑如
何套现,但2007年底,大盘开始一路下跌使得他们被高位套牢,套现计划很难实现
。
    然而,自从2009年3月23日,ST东源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金科集团的重大资产重
组正式启动后,公司原控股股东奇峰集团和宏信置业便开始频繁减持ST东源股份。
    其中奇峰集团在2009年9月份就表示,因流动资金周转需要,奇峰集团计划未
来六个月通过深交所集中竞价系统和大宗交易系统出售所持ST东源5%以上的股份;
拟出售的时间从2009年9月17日起至2010年3月16日,拟出售的价格区间为不低于11
元/股。
    从2009年8月28日至2010年5月27日,奇峰集团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
易系统多次减持,期间共减持ST东源超过1250万股,占ST东源总股份数的5%。
    而通过这一系列的减持,奇峰集团也顺利的完成了套现,不但收回了当年买下
ST东源部分股权的成本,而且获利颇丰。
    而随着重庆金科集团出手ST东源,奇峰集团和宏信置业也终于迎来解套机会。
2009年3月份,奇峰集团和宏信置业将其合计持有的3356万股以每股5.2元的价格转
让给黄红云夫妇控制的金科投资,套现逾1.74亿元后隐退为普通股东。而奇峰集团
剩余持有的ST东源1545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在全部减持完毕后,套现金额更是达
到2亿元以上,总共套现金额约3亿元。
    金科或成房企借壳"开闸"标杆
    而在原控股股东完全退出ST东源前,公司也刚刚宣布了金科集团借壳方案有效
期延长一年的议案。据了解,ST东源去年7月29日股东大会通过该借壳方案,自通
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由于借壳尚未拿到证监会实施批文,ST东源称,在重组标
的资产后续评估价值不低于今年1月董事会同意的标的资产评估价值基础上,提请
股东大会将重组方案决议有效期,延期至2011年7月29日。
    对此,一家券商的投行部人士就认为,其实像ST东源这样的重组方案,在并购
重组委通过后,就表示管理层原则上同意了,之所以管理层不给批文,主要还是不
愿违背当下中央调控房地产市场政策意图。
    而招商证券一位地产分析师此前也对媒体表示,重庆金科地产借壳ST东源是最
早上报的方案,而且该公司各方面都比较规范。所以,关心借壳上市的房企,可以
密切关注ST东源重组的动向,如果管理层正式批复了这一重组,或意味着借壳上市
的真正"开闸"。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王峥

【2010-05-13】
ST东源(000656)遭第四大股东奇峰实业减持250.4万股
    ST东源(000656)公告,自2010年4月9日到2010年5月12日,公司第四大股东
四川奇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250.4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
    公告显示,此次减持前,四川奇峰合计持有ST东源635.2万股,占总股本的2.5
4%,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减持后,四川奇峰还持有公司股份384.8万股,占总
股本的1.54%。(李阳丹)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阳丹

【2009-12-22】
ST东源(000656)拟提前回收1.1亿信托投资
    本报讯鉴于公司后续经营发展的需要,ST东源(000656)决定提前终止《重庆
国有企业环保动迁项目集合资金信托合同》,及时收回该项投资。公司于2007年9
月6日签署了《重庆国有企业环保动迁项目集合资金信托合同》,投资1.1亿元加入
重庆国有企业环保动迁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信托计划于2007年9月13日成立
,信托期限为3年。
    此外,公司近日还与泛华集团签订2009-12-15号《房产转让协议》,将公司持
有的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新华路筷子街片区"泛华大厦"Ⅱ区裙房第一层(部分)建筑
面积为187.41平方米、Ⅱ区裙房第二层建筑面积为2018.24平方米房屋按现状转让
给泛华集团,转让价格为2000万元。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12-02】
金科集借壳ST东源(000656)上市获批 百名员工财富人均超千万
    2009年3月24日,金科集团宣布,拟对ST东源进行重大资产重组,ST东源停牌
。
    3月29日,金科投资公司受让ST东源股权,成为ST东源第二大股东。
    6月4日,金科公布借壳预案,股票复牌。
    7月29日,ST东源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借壳正式方案,并向中国证监会申报审批
。
    11月26日,ST东源公告审核方案,停牌。
    11月30日,证监会审核通过,ST东源12月1日复牌。
    昨日,ST东源发布公告称,该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宜获中国证监会有条件审核
通过。按照重组预案,ST东源将向重庆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科集团
)定向增发9.21亿股,吸收合并金科集团47.70亿元全部资产,变身房地产公司。
最迟明年5月前,ST东源将变身金科实业。
    股权争夺战谢幕
    重庆富豪入主ST东源
    翻开ST东源的发展史,除了摇摇欲坠的业绩外,频繁的股权变动尤为引人注目
。这家于1996年脱胎于重庆钢铁集团的公司,主业从最初的钢铁、设计制作、物资
销售等行业,一步步滑落到靠租赁服务艰难度日。
    从2001年开始,ST东源就开始了命运多舛的日子。当年10月,成都锦江和盛通
过受让股份成为ST东源控股股东,五年后,锦江和盛实际控制人陈凯,因挪用成都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资本,再虚假出资注册锦江和盛而被捕,其持有的股权随即也
走上了拍卖台。
    接盘者便是奇峰集团和宏信置业。2007年8月4日,经过37轮竞拍,两家公司最
终以4.27亿元的价格拿下锦江和盛和另一法人股东合计持有的ST东源6857万股股份
(约6.43元/股)。奇峰集团和宏信置业以一致行动人的身份合计持有ST东源总股
本的27.42%,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
    今年3月,奇峰集团和宏信置业将其合计持有的3356万股转让给黄红云夫妇控
制的金科投资,隐退为普通股东。此外,ST东源将向金科集团定向增发9.21亿股,
吸收合并金科集团47.70亿元全部资产。完成上述交易后,金科集团实际控制人黄
红云夫妇成为ST东源的控股股东。
    按照要求,重大资产重组将在收到证监会核准文件后,6个月内实施完成,期
间将办理资产移交、工商变更等手续,最迟在明年5月前,ST东源将变身金科实业
。
    变身房地产公司
    105名员工财富人均超千万
    ST东源2009年三季报显示,1~9月净利润为119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90.21%
,若扣除与公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支出后,该公司处于亏损状态。
此外,该公司的现金很紧张。
    此次接盘的重庆富豪黄红云夫妇是重庆地区的富豪。黄红云曾坦言,他的原始
积累是从5毛钱开始的。1984年,20岁的黄红云从重庆涪陵区来到一家建筑公司当
学徒,四年后晋升为该公司的工程处处长。1998年拿着攒下的8000元钱,与朋友合
作接小工程,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余万元。之后,黄红云与三个合伙人在
重庆创办了金科集团,正式步入房地产开发。如今,金科集团资产已达110亿元。
目前,金科集团在川亦成立了房产公司,进入成都市场开发房地产。
    此次重组完成后,黄红云夫妇将合计持有ST东源5.6868亿股,以昨日收盘价17
.91元/股计算,黄红云夫妇身家将达102亿元,仅次于重庆首富龙湖地产吴亚军夫
妇的身家。与此同时,吸收合并金科集团后,金科集团全部资产、债务、业务以及
人员将由ST东源承继,金科集团将诞生6位亿万富翁,105名员工人均财富超千万,
最低的也高达145万元。
【出处】成都商报【作者】

【2009-12-01】
ST东源(000656)资产重组获有条件通过
    ST东源今日披露,11月30日,经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
,公司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暨重大资产重组事宜获
得有条件审核通过,待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相关核准文件后再另行公告。股票将于
12月1日复牌。(彭友)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10-20】
ST东源(000656)股东奇峰实业集团减持3525444股
     ST东源(000656)公告,公司股东四川奇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于8月27日
-10月19日减持公司股份3,525,444股,占总股本1.41%。减持后,奇峰实业仍持有1
1,925,602股ST东源,占总股本4.77%,为公司的第三大股东。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09-09-16】
ST东源(000656)原东家苦守两年设法解了套
    经过逾2年时间的“高位套牢”之后,ST东源的原实际控制人终于以时间换空
间迎来了“解套”之日。单凭他们刚刚减持的股票和手中股票的市值,便已经收回
了成本。 
    ST东源昨日披露,公司原实际控制人近日减持股份数达到5%。其中,8月27日
,奇峰集团通过集中竞价系统减持5万股,成交价格为13.9元。9月3日,宏信置业
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804万股,成交价格为12.05元。9月14日,宏信置业通过大
宗交易方式减持441万股,成交价格为14.49元。根据记者计算,上述三笔交易的套
现额为1.62亿元。
    本次减持后,宏信置业还持有ST东源363万股,奇峰集团持有ST东源1540万股
。ST东源昨日收盘于14.70元,上述股份总市值达2.8亿元。
    记者统计,上述套现额加剩余总市值合计为4.42亿元。2007年,宏信置业和奇
峰集团以4.27亿元的价格联合竞拍得ST东源6857万股,也就是说,宏信、奇峰目前
的“获利”已经超过了2007年底高位接盘的成本,这还不算他们之前的多次减持,
以及转让给ST东源现控股股东金科集团套现的1.75亿元。
    2007年8月4日,宏信置业和奇峰集团以天价抢下ST东源的控股权,然而,巨资
抢盘的宏信、奇峰不仅在资金上捉襟见肘,也难以拿出像样的资产来重组ST东源。
为此,宏信、奇峰在股权过户后的第一步,就是将股权质押曲线“套现”。与此同
时,宏信、奇峰还立即在二级市场套现。截止到2007 年11月2日,宏信、奇峰减持
ST东源合计数为347万股,按期间加权均价计算套现3421万元。 
    宏信、奇峰没有赶上好时候,2007年底,大盘开始一路下跌使得他们被高位套
牢。2008年10月,宏信、奇峰拟引进四川省乐山市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
“自救”,但后者在一个月后却宣布退出。此时,ST东源的股价也跌至谷底。
    然而,峰回路转,宏信、奇峰终于找来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新当家。今年3月,
金科集团出手ST东源,该公司以每股5.2元的价格,受让ST东源13.42%的股权,总
价款逾1.74亿元。 其中,奇峰集团和宏信置业分别将持有的ST东源有限售条件流
通股1678万股(合计3356万股)出让给金科集团。
    其实,宏信、奇峰还留了一手,以备搭上“顺风车”。本次股份转让后,奇峰
集团还持有ST东源1545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宏信置业还持有公司1608万股无限
售条件流通股。这也为其日后高位减持埋下了伏笔。
    奇峰集团昨日称,计划未来六个月通过深交所集中竞价系统和大宗交易系统出
售所持ST东源5%以上的股份,拟出售的价格区间不低于11 元(根据市价)。宏信
置业也计划出售所持ST东源5%以上的股份,每股出售单价不低于9元(根据市价)
。
    一位市场人士分析说,与很多投资者类似,宏信、奇峰也是套牢在高位,然而
,一个重大的不同点在于,作为控股方,宏信、奇峰有能力去寻找新的重组方,他
们不仅能甩掉“烫手山芋”,还能让剩余股份“坐轿子”,这也是一般投资者所不
能及的“优势”。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9-15】
ST东源(000656)两股东去意已定
    本报讯6月初复牌后一度拉出22个涨停的ST东源(000656 )昨日再度涨停,与
此同时,今日一股东发布了计划减持公司股份公告。自金科集团入主后,变身房地
产企业的ST东源已经连续遭遇股东减持,
    公告显示,ST东源9月14日收到公司股东四川奇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关
于出售解除限售股的函》。奇峰集团表示,因流动资金周转需要,奇峰集团计划未
来六个月通过深交所集中竞价系统和大宗交易系统出售所持ST东源5%以上的股份
;拟出售的时间从2009年9月17日起至2010年3月16日,拟出售的价格区间为不低于
11 元(根据市价)。奇峰集团为公司的第四大股东,2009年8月27日通过二级市场
减持5.1万股后,截至目前尚持有公司股份154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6.16%。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原第三大股东四川宏信置业在9月1日也发布过类似的沽价
待售股票的公告,股东减持的原因也是因“资金运营需要”。根据当天的公告,宏
信置业计划出售所持ST东源5%以上的股份,拟出售的时间从2009年9月2日起至201
0年3月1日,每股出售单价不低于9元(根据市价)。根据公司今日同时发布的另一
则公告,四川宏信置业于2009年9月14日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了公司441.05万股
,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76%。减持后,四川宏信置业尚持有公司363万股。大宗交易
信息显示,四川宏信置业以每股14.49元的价格售出441.05万股,套现约6390万元
。
    记者通过查阅大宗交易信息发现,买入441万股股权的营业部与卖出的营业部
均在成都,买入方营业部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西一环路证券营业部,卖出
方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南一环路证券营业部。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9-15】
ST东源(000656)第四大股东拟大减持
    ST东源今日公告称,因流动资金周转需要,第四大股东奇峰集团计划未来6个
月出售所持公司5%以上的股份,价格不低于每股11元。
    此前,ST东源刚刚遭三、四股东联手减持。据今日公告,奇峰集团于8月27日
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所持ST东源5.10万股,截至目前持有154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
6.16%。此外,第三大股东四川宏信置业9月14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441.0523万股,
占总股本的1.76%,持成交价格14.49元/股。奇峰集团为宏信置业一致行动人。(
吴芳兰)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9-14】
ST东源(000656)股东拟出售解除限售股份的提示
    (000656)ST 东 源:股东拟出售解除限售股份的提示
    ST 东 源于2009年9月14日收到公司股东四川奇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关
于出售解除限售股的函》。该函主要内容如下:奇峰集团于2009年8月27日通过二
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51,046股,截止目前持有公司股份15,400,000股,占公司股份
总额6.16%。根据2008年9月8日奇峰集团出具的《关于出售解除限售股计划的承诺
函》的要求,因流动资金周转需要,奇峰集团计划未来六个月通过深圳交易所集中
竞价系统和大宗交易系统出售所持公司5%以上的股份,拟出售的数量超过5%;拟
出售的时间从2009年9月17日起至2010年3月16日,拟出售的价格区间为不低于11元
(根据市价)。
【出处】【作者】

【2009-09-01】
ST东源(000656)第三大股东拟沽售持股
    ST东源今日披露,公司收到第三大股东四川宏信置业相关函件称,因资金运营
需要,宏信置业计划未来6个月通过深圳交易所竞价交易系统(含集中竞价系统和
大宗交易系统方式)出售所持ST东源5%以上的股份,拟出售的时间从2009年9月2
日起至2010年3月1日,每股出售单价不低于9元(根据市价)。
    宏信置业目前共持有ST东源1608.1万股,占上市公司股份总额的6.43%,全部
为限售解禁股。(徐锐)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8-24】
ST东源(000656)净利润261万元 同比下降70.69%
    周一晚间ST东源公布了中期业绩公告。
    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每股净资产1.70元,同比增加0.59%;实现利润总
额288万元,同比下降68.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万元,同比下降70
.69%。财务指标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每股收益0.01元,同比下降75.00%;实现
净资产收益率0.61%,同比下降1.52%。
    报告期内公司无拟定的利润分配预案、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出处】【作者】

【2009-08-04】
ST东源(000656)高层大换血黄红云出任董事长
    昨日召开的ST东源临时股东大会对公司董事会进行了大换血。由于此前,公司
原董事长邓惠明、副董事长叶文金等6名董事(含2名独立董事)已书面辞职,来自
新东家——金科集团的黄红云、罗利成、宗书声、傅孝文以及由其推荐的两名独立
董事顺利当选为ST东源新一届董事会成员,代表重庆渝富的两名董事张子春和乔昌
志则继续留任。在随后召开的公司董事会上,金科集团董事长黄红云当选ST东源新
董事长,傅孝文出任公司总经理。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7-30】
ST东源(000656)吸并金科集团方案获股东认可
    在昨日下午召开的ST东源股东大会上,公司拟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重庆市金科实
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系列议案获得了与会股东的高度认可,得以顺利通过。
    由于市场对于表决结果已没有太多的悬念,因此出席现场会议的流通股股东寥
寥无几,来自金科集团、重庆渝富、四川奇峰以及四川宏信的代表占据了绝大多数
位置。记者观察到,此前一直矛盾重重的重庆渝富和四川奇峰在会场上也相处得非
常融洽,这透露出市场各方对这一重组结果均表示满意。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ST金科(000656)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