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000035 中国天楹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1-23】
*ST科健(000035)进入破产重整
*ST科健(000035)公告称,2011年10月17日,深圳中院作出《民事裁定书》
,裁定自2011年10月17日起对公司进行重整,并指定北京市金杜(深圳)律师事务
所、深圳市正源清算事务有限公司为公司管理人。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11-16】
*ST科健(000035)负债19亿两度破产重整 多家债权人帮衬避免退市
曾经的知名国产手机厂商中国科健,由于主营业务停产,自2004年巨亏以来一
直挣扎在退市边缘。*ST科健已自11月9日起停牌,并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这是《破
产法》首个司法解释自今年8月29日获最高法院通过后,第二家被裁定破产重整的
上市公司。
对于昨日*ST科健再次公布的破产重整风险提示公告,投资者也是担心其重组
进程能否顺利。但有市场人士认为,公司被清算的可能性不大。
总负债19亿
债权人二度申请重整
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国科健如今已是严重资不抵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不抵
债额高达12.27亿元,每股净资产为-8.18元。三季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资产总计
6.62亿元;短期负债6亿,应付账款3.65亿元,应付利息3.5亿元,其他应付款2.73
亿元,流动负债合计16.61亿元,还有2.3亿的非流动负债,总计负债18.91亿元。
而公司的主要资产是市值4.8亿元的长期股权投资。
2010年12月31日,债权人之一的广西新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
新强")以ST科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不抵债为由,再次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
院申请对ST科健进行重整。法院认为,因被申请人ST科健不能清偿申请人广西新强
公司享有的到期债权,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申请人以债权人身份提出的重整申请
符合法律规定。今年10月8日深圳市中院最终裁定*ST科健进入重整程序,受此影响
,ST科健已于10月12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简称将变更为"*ST科健"。
这已是广西新强第二次提出重整申请,早先一次因广西新强未能按深圳市中院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补齐相关的申请资料,广西新强对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被视为撤
回。
清算疑云待解
无疑,*ST科健目前唯一的价值就是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但因为其债权人过多
债务过重等原因,导致此前多次重组失败。此次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给公司带来了
破产清算的风险。今日,*ST科健再度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重整期间,公司存在
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原因被宣告破产并进行破产清算的风险;
若公司被宣告破产,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但市场似乎并不如此解读。
停牌前三个交易日,*ST科健股价连续上涨,已构成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与许多破产重整企业管理人均包含政府人员不同,*ST科健此次重整仅有北京
市金杜(深圳)律师事务所、深圳市正源清算事务有限公司被指定为公司管理人。
有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不一定出现
在幕前。看公司股票停牌前的走势,并且由于中国没有建立退市制度,公司被清算
的可能性不大。
该市场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重整一般情况下是将债务剥离,这样壳就可以保
祝"由于公司的多个债权人为银行,如果债权方私下获得一些补偿的承诺,公司就
更加不大可能被清算。银行会出面解决一些问题。"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早在2009年公司再次面临退市风险的时候,包括浦发银行
、信达资产在内的多家债权人就曾伸手帮衬,同意免除*ST科健2010年度金融债务
利息,免息金额约为0.83亿元,全部计入该公司2010年度利润。公司这才得以避免
退市命运。这样看来,该市场人士之言似乎不无道理。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11-09】
*ST科健(000035)破产重整今日停牌
10月8日,*ST科健(000035)公告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
,裁定受理申请人广西新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对*ST科健进行重整的申请。1
1月17日,深圳中院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自10月17日起对公司进行重整,同
时指定北京市金杜(深圳)律师事务所、深圳市正源清算事务有限公司为公司管理
人。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自11月9日起停牌,至深圳中院就重整计划做出裁定
后,公司将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复牌。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11-09】
*ST科健(000035)进入破产重整 清算疑云挥之不去
*ST科健自今天起停牌,并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停牌前三个交易日,*ST科健股价连续上涨,已构成股票交易异常波动。*ST科
健今天公告,深圳中院裁定自2011年10月17日起对公司进行重整及相关事项,随着
停牌前20个交易日已经结束,公司股票自2011年11月9日起停牌,至深圳中院就重
整计划做出裁定后,公司再申请复牌。
*ST科健曾是手机制造的知名企业,无奈梦断自主品牌。2005年起被ST,从披
星到摘星再到披星,反反复复6年,如今终于走上破产重整道路。与许多破产重整
企业管理人均包含政府人员不同,*ST科健此次重整仅有北京市金杜(深圳)律师
事务所、深圳市正源清算事务有限公司被指定为公司管理人。如此“简装”上阵,
让业界对*ST科健是否会被清算顿生疑虑。
摆在*ST科健管理人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不抵债额高
达12.27亿元,每股净资产为-8.18元。三季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资产总计6.62亿
元;短期负债6亿,应付账款3.65亿元,应付利息3.5亿元,其他应付款2.73亿元,
流动负债合计16.61亿元,还有2.3亿的非流动负债,总计负债18.91亿元。公司的
主要资产是市值4.8亿元的长期股权投资。
*ST科健上一次重组还要追溯至2009年的浙江同方集团拟借壳上市,但先后两
次启动后最终还是放弃。
*ST科健的重组难在哪里?首先是债权人太多债务太重。当时,*ST科健31.4亿
元债务涉及21家金融机构,现在虽有所“瘦身”,但近20亿的负债仍然是沉重的负
担,且*ST科健自身并没有什么资产,可以说完全缺失债务清偿来源。另外,由两
自然人控制的第一大股东深圳科健集团有限公司仅持有3361.4万股公司股份,第二
大股东深圳市智雄电子有限公司持有3100万股公司股份,合并计算仅有6461.4万股
,按收盘价计算的市值只有7.9亿元,即便全部让渡,仍远不足以抵债。
而破产重整的好处在于可以部分减债,从这个角度而言可以降低重整成本,这
或是*ST科健两年来坚持破产的深层原因。有分析人士认为,*ST科健债务繁重,若
从提高清偿率角度出发,以股抵债的方式或可以考虑。但是,以股抵债是以重整方
案能获得证监会审批通过为实施前提的,最终结果难以预料。债权银行是否愿意冒
这样的风险,存在很大的疑问。
有业内人士透露,2009年浙江同方借壳*ST科健失败,与上述难点都有关系。
另外,由于帮助还债的成本太高,重组方对于拟注入资产的评估值也不太满意。
虽然*ST科健破产重整不易,但也有熟悉资本市场的人士认为,由于中国没有
建立退市制度,*ST科健被清算的可能性很校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10-19】
*ST科健(000035)破产重整11月9日起停牌
*ST科健(000035)公告,公司收到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裁
定书及相关公告,深圳中院自2011年10月17日起对科健公司进行重整,并指定北京
市金杜(深圳)律师事务所、深圳市正源清算事务有限公司为*ST科健管理人。根
据公告,公司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定于2011年12月16日深圳中院第一审判庭召开。公
司股票将自2011年11月9日起停牌,至深圳中院就重整计划做出裁定后,由本公司
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复牌。
【出处】东南商报【作者】
【2011-10-19】
*ST科健(000035)启动破产重整 11月9日起停牌
*ST科健(000035)19日公告,公司收到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裁
定书及相关公告,深圳中院自2011年10月17日起对科健公司进行重整,并指定北京
市金杜(深圳)律师事务所、深圳市正源清算事务有限公司为*ST科健管理人。
根据公告,公司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定于今年12月16日在深圳中院第一审判庭召
开。公司股票将自2011年11月9日起停牌,至深圳中院就重整计划做出裁定后,由
公司向深交所申请复牌。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11-10-11】
ST科健(000035)被裁重整明起戴星
ST科健(000035)10月8日被法院裁定重整。
2010年12月31日,广西新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ST科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
资不抵债为由,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ST科健进行重整。
法院表示,因ST科健不能清偿申请人广西新强公司享有的到期债权,且明显缺
乏清偿能力,申请人以债权人身份提出的重整申请符合法律规定。
受此影响,10月12日ST科健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简称将修改为“
*ST科奖。
截至目前,法院尚未指定管理人。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11-08-10】
*ST科健(000035)明日摘星
*ST科健(000035)公告,公司股票将于10日停牌一天,11日恢复交易。11日
起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实行其他特别处理,公司股票简称由“*ST科奖变更为“
ST科奖。
由于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ST科健均为亏损。其后,武汉众环会
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但
非标意见对公司2010年度净利润为正无影响。审计报告显示,公司2010年度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78.21万元,每股净资产为-8元。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7-27】
*ST科健(000035)申请"摘星"
*ST科健今日公告称,公司去年合并净利润达4678万元,符合撤销股票交易退
市风险警示的条件。公司已向深交所递交申请,要求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并实行其他
特别处理,获受理。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1-18】
广西新强再递申请 *ST科健(000035)或破产重整
依靠债委会的8315万元免息收入勉强保牌的*ST科健(000035),近日收到深
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通知,公司再度被申请破产重整,而申请人仍旧是广西新强通
信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1月,公司债权人广西新强以*ST科健面临巨额债务、主业停滞、不能清
偿到期债务等诸多原因,向深圳中院提出对公司进行破产重整的申请。2010年6月
,*ST科健通过债务重组方式,将公司对爱地集团的债权作价490万元转予广西新强
,以抵偿其对该公司部分债务。因未能按深圳中院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补齐相关的
申请资料,广西新强对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已被视为撤回。
时隔一年,广西新强再度向深圳中院提出申请,请求对公司进行破产重整,深
圳中院定于2011年1月19日就该申请召开听证会。资料显示,新强通信是一家注册
资金仅有200万元的私营企业。2008年4月,新强通信通过受让火炬进出口公司对*S
T科健的债权,成为*ST科健债权人。目前,新强公司对*ST科健尚拥有180余万元的
债权。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周少杰
【2010-12-30】
债委会同意免息 *ST科健(000035)实现扭亏
*ST科健(00035)30日公告,公司于12月29日收到“债委会”的《免息通知函
》,债委会免除*ST科健2010年的贷款、押汇以及各类垫款的全部利息。
经公司测算,此次免息金额约为8315万元左右,将全部计入公司2010年度利润
。公司2010年度将实现扭亏。(周少杰)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周少杰
【2010-11-24】
破产重整落空*ST科健(000035)转入"保壳战"
今年9月底,随着深圳中院撤回债权人广西新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对*ST科健(
000035)的破产重整申请,*ST科健距离暂停上市又近一步。停产多年、几度重组
未果,昔日国产手机大佬恐难扭转经营颓势,*ST科健前途堪忧。
破产重整无疾而终
*ST科健重组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2004年,中科健因多项担保和关联交易,资金链出现压力。2005年,公司因未
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04年年报而被ST,从此开始了公司漫长的戴帽岁月。公司随后
宣布巨亏15.20亿元。与此同时,广州海纳投资有限公司、福建阳光集团分别与200
4年12月、2005年3月均尝试介入*ST科健重组,但皆无功而返。
两度重组未果之后,浙江民营房企同方集团让科健看到了希望的曙光。2008年
3月26日,已停牌8个月的*ST科健公告称,公司拟以4.28元/股的价格,向浙江地产
巨头同方联合控股集团和深圳市同利投资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3亿股。
根据预案,科健31.42亿元债务被置入一家承债公司,并被完全剥离出去,同
时,同方集团旗下的五家房企将注入到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后,曾经的国产手机
巨头将摇身变成房地产开发企业。而市场对此次重组则一致看好:公司股票复牌以
后,ST科健连续拉出9个涨停,股价从4.67元涨至7.25元。
与前两次重组类似,*ST科健的重组注定不那么顺利。2008年10月,公司发布
公告称,同方集团自然人股东朱志平已于2008年3月27日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
证,并注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后,其作为境外自然人投资者,不符合作
为科健股份本次拟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资格,因而终止了上述重大资产重组
方案。
尽管心有不甘的同方集团此后重又燃起借壳科健的念头,但终因条件不成熟而
胎死腹中。
2010年1月16日,*ST科健公告,债权人广西新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面临
巨额债务、主业停滞、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等诸多原因,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
申请,要求深圳中院对公司进行重整。
在多次重组搁浅的情况下,*ST科健只能寄望于通过破产重整程序将公司变为
无资产、无负债、无人员的“净壳”公司,改善公司现状。然而,2010年9月20日
,广西新强通信因未能按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补齐相关的申请
资料,其对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已被视为撤回。
或进入“保壳战”
自2005年开始,连年亏损的*ST科健已经戴帽5年。
*ST科健2004年、2005年分别亏损15.47亿元和1.37亿元(调整前)。2006年,
公司通过债务重组等措施实现扭亏为盈。然而,受经营环境及公司财务状况影响,
*ST科健主营业务逐渐停止经营,2008年、2009年再次出现连续两年亏损。若2010
年年度审计结果表明公司继续亏损,则公司股票将可能被暂停上市。
今年6月1日,*ST科健将对爱地集团的债权作价490万元转让给新强通信,并以
该价款抵偿公司对新强通信的相应负债,该笔交易为公司2010年产生490万元的收
益。尽管如此,*ST科健仍难以扭转经营颓势。公司最新一期季报显示,*ST科健20
10年前三季度仍亏损1880.80万元,归属股东权益为-12.68亿元。
目前,*ST科健公司盈利性资产仅剩持有35%股份的深圳三星科健移动通信技术
有限公司。然而,早在2006年12月1日,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将三星科健20%的股权转
让给韩国三星电子株式会社的议案,股权转让计价以三星科健经审计的2006年9月3
0日的每股净资产为基础,股权转让总金额1260万美元。由于股权转让协议至今尚
未签订,公司表示,鉴于三星科健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以后执行股权转让,公司管
理层拟不以上述股东大会通过的价格进行转让。
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三星科健期末总资产为19.00亿元,净资产
为11.24亿元,2009年实现净利润为1.63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季报中,*ST科健并没有对全年业绩进行预测,201
0年公司是否亏损暂时还难下结论。而这也为*ST科健的“保壳战”增添了些许悬念
。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周少杰
【2010-09-21】
*ST科健(000035)破产重整申请撤回
*ST科健今日公告,广西新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致函公司称,因其未能按深圳
市中院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补齐相关的申请资料,其对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已被视
为撤回。
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末,*ST科健合计负债达17.98亿元,其中短期负债15.7
4亿元,并存在多项担保、诉讼。2008年4月,新强通信通过受让火炬进出口公司对
*ST科健的债权,成为*ST科健债权人,并于2010年1月向深圳中院提出对*ST科健破
产重整的申请。
本次破产重整申请撤回后,*ST科健的重组前景又变渺茫。在此之前,*ST科健
的重组之路充满波折,民企同方集团曾分别于2008年3月、2009年2月两次拟重组它
,但皆因故夭折。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吴正懿
【2010-07-13】
*ST科健(000035)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770万元左右
*ST科健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770万元左右;业绩变动原因说明:公司主营业务
已停产,经营业绩主要取决于投资收益,此外,公司尚需承担因巨额负债而产生的
高额财务费用。本报告期,公司取得投资收益3000万元左右。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6-01】
分解债务包袱 新强通信成*ST科健(000035)重组热心人
游走在重整边缘的*ST科健今日披露,董事会审议通过将公司对爱地集团的债
权抵偿对新强通信相应债务的议案。值得注意的是,新强通信正是向法院提出对*S
T科健破产重整的申请人。
根据公告描述,*ST科健于1999年12月10日为爱地集团向招商银行总行营业部
贷款3000万元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因爱地集团未及时偿还,*ST科健承担了总额为2
551.5万元贷款本息的连带清偿责任。鉴于该债权多年未能收回,并被法院中止执
行,公司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ST科健今日公告,经协商,公司同意将上述对爱地集团的债权作价490万元转
让给新强通信,并以该价款抵偿公司对新强通信的相应负债。上述交易使*ST科健
甩掉了一个烫手山芋,并可为2010年产生490万元的收益。
资料显示,新强通信是一家注册资金仅200万元的私营企业。2008年4月,新强
通信通过受让火炬进出口公司对*ST科健的债权,成为*ST科健债权人,其于今年1
月向深圳中院提出对*ST科健破产重整的申请,目前法院尚未受理。在本次债权债
务抵偿前,新强通信对公司尚拥有670余万元的债权。这意味着,本次债务重组完
成后,新强通信对公司的债权仅剩180万元。
在此之前,*ST科健的重组之路充满波折。民企同方集团曾分别于2008年3月、
2009年2月两次拟重组ST科健,但皆因故夭折。在破产重整申请未获批准的背景下
,新强通信出手帮助*ST科健分解债务包袱,似乎有推进公司破产重整、尽快实现
重组之意。根据以往破产重整案例分析,新强通信的背后,很可能体现着潜在重组
方的意志。
年报显示,2009年度,*ST科健亏损1795.56万元。截至2009年末,公司合计负
债达17.98亿元,其中短期负债15.74亿元,并存在多项担保、诉讼。公司在年报中
表示,将密切跟进、积极配合相关各方推进公司尽快进入重整程序。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吴正懿
【2010-05-13】
*ST科健(000035)09年报摆乌龙掩盖3511万担保事实
*ST科健(000035)公告称,公司于2009年4月为江苏金泰贸易实业有限公司35
11万元续贷提供了担保,2009年内担保发生额合计应为3511万元,而此前公司年报
所披露的担保发生额为零。
年报显示,*ST科健报告期末担保余额合计高达12.4亿元,而一季报显示,*ST
科健资产总计为5.75亿元,净资产为负。
根据公告,公司为江苏金泰提供担保始于2003年4月,初始担保金额为4000万
元,授信银行为华夏银行南京白下支行,公司签署并提供了相关担保文件。2004年
8月公司经营出现困难后,江苏金泰也出现了经营困难,公司已对该笔担保计提了1
000万的坏账准备,而鉴于华夏银行南京白下支行是中科健及其关联公司债权人委
员会成员单位,为配合整个重组工作,公司于2009年4月应华夏银行南京百下支行
的要求,为江苏金泰续贷提供了担保,签署并提供了相关担保文件。但这笔担保在
原有的年报中被忽略。
公司并称,由于历史原因,公司存在多项巨额逾期对外担保,在无法解除担保
责任的情况下,公司唯有为续贷继续提供担保。(李阳丹)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阳丹
【2010-04-27】
*ST科健(000035)28日戴星
ST科健今天同时披露了2009年年报和2010年一季报,公司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
565万元,同比下降32.07%;净利润为亏损1796万元。
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万元,同比下降9.56%;净利润231万元。公司称,净
利润增加系投资收益增加所致。
公司股票将于4月27日停牌一天,4月28日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鉴
于公司破产重整程序最终能否成功启动或启动后能否成功重整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公司不排除采取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等在内的多项措施以保障公司的持续经营能
力。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彭飞
【2010-01-18】
ST科健(000035)面临重整
ST科健(000035)15日公告称,因公司目前陷入经营困境,严重资不抵债,债
权人广西新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1月15日致函ST科健,以公司面临巨额债
务、主业停滞、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等诸多原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七十条等的相关规定,已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深圳中院对本
公司进行重整。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0-01-16】
重组两度告吹 ST科健(000035)或将破产重整
重组连连告吹的ST科健或将进入重整程序。ST科健今日公告,因公司目前陷入
经营困境,严重资不抵债,债权人已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法院对公司进行重整。
ST科健公告,公司债权人广西新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1月15日致函公
司,以公司面临巨额债务、主业停滞、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等诸多原因,依据《破产
法》第七十条等的相关规定,已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深圳中院对
公司进行重整。
一旦公司被判进行破产重整,ST科健可能迎来第三次重组。与前两次不同的是
,这次采用破产方式。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一是降低重组方的成本
,二是提高债券清偿率。
ST科舰*ST波导、以及已暂停上市的*ST夏新曾是国产手机的翘楚。不过,近年
来随着国产手机份额下滑而纷纷沦为ST公司。目前,ST科健主营业务已经停产多年
,截至2009年6月30日,ST科健合并净资产为-12.44亿元,严重资不抵债。ST科健2
009三季报显示,公司负债合计18.17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合计15.86亿元,非流
动负债2.31亿元。此外,在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为60801.51万元,应付利息2792
2.55万元。除多项巨额逾期借款外,公司还存在多项对外担保,面临多项诉讼,部
分资产被查封或冻结等。
业内人士指出,ST科健债权方涉及多家银行,此前ST科健多家债权银行成立“
中科健债委会”,债委会内部协议为采取行动一致原则,即不论之前各家银行采取
了什么行动,债委会成立后,成员单位一致行动,所获债权按比例归还各银行。
债委会一直希望通过剥离债务资产人员,将ST科健变成空壳公司,再通过定向
增发购买重组方资产。民营房企同方集团曾于2008年3月和2009年2月两次拟重组ST
科剑不过,前次因同方集团实际控制人朱志平的香港居民身份不符合规定而中止;
其后,朱志平将股份转给其子,但又因同方集团未能按计划完成资产预评估,重组
再度失败。
虽然两次重组失败,不过,ST科健仍在2009年半年报中表示,力争年内再次启
动重组。业内人士指出,ST科健目前面临保牌压力,如今,采用重整方式,只有寻
找到实力雄厚的重组方才能提高清偿率,减少银行呆账。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10-28】
华融资产包再度出让 ST科健(000035)重组仍不确定
尽管ST科健在半年报中表示力争年内再启重组,但临近年末,中国华融资产管
理公司深圳办事处(下称华融深圳办)还是再度把ST科健债权资产包拿出来处置。
26日,重庆联交所率先将华融深圳办"中科健及其关联方债权资产包处置"进行
了预公告。挂牌资产中,包括三项估值共1.88亿元的资产:一个是中国科健股份有
限公司,挂账金额(债权账面额)80.44万元,保证人深圳市科健营销有限公司、
深圳市金珠南方贸易有限公司;二是深圳市金珠南方贸易有限公司,挂账金额1673
5.46万元,保证人西藏雅砻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和郝建学;三是深圳市科健营销有限
公司,挂账金额2000万元,保证人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金珠南方贸易有
限公司。该资产包中,两项资产颇受关注:一个是ST科健债权,一个是由ST雅砻提
供担保的资产。
上述资产包在去年10月份就挂牌处置过,挂牌价格也是1.88亿元。消息人士透
露,去年,由于摘牌人报价太低,最终没有获得华融公司内部批准。今年,华融深
圳办将采用拍卖的方式,处置上述资产,拍卖时间初定11月底前后,拍卖行待定。
为了更好地回收债权,ST科健多家债权人曾联合组成了债委会。债委会各债权
人之间奉行"一致行动,联合维权"的原则。据华融深圳办人士介绍,与上次一样,
华融ST科健债权受让人需要承继与债委会之间的协议,即不单独起诉,因而华融此
次单独处置资产并不影响ST科健的重组。
在半年报中,ST科健曾称,力争年内再启重组。而华融深圳办此次待处置的资
产包是否被看好,某种程度上与ST科健密切相关。此前,ST科健曾两度启动与浙江
同方联合控股集团的重组,但最终告吹。ST科健重组版本中,曾设定了一家承债及
受赠股票的公司,以落实债权。目前,年内仅剩两个月,在此关节眼上,华融深圳
办为何要把到手的"肥肉"拱手送人?
华融深圳办人士告诉记者,ST科健重组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对转让资产的定价
,主要是基于ST雅砻股权的质押权。
虽有两次失败,浙江同方联合控股集团一直没放弃ST科剑记者昨天致电浙江同
方联合控股集团控制人朱志平。朱志平称,浙江同方上市的事情,还没有进展。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ST科健料难重组。
与去年10月处置资产包时的情况不同,ST雅砻在去年12月启动了资产重组,今
年9月,重组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公司股价由重组前的3元,上涨到8元。据资
料,如果ST雅砻重组成功,华融深圳办将获得ST雅砻不低于966.6万限售期为三年
的股份。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8-24】
数度"牵手"告吹 ST科健(000035)力争年内再启
ST科健今天在半年报中称,力争年内再次启动重组。
截至2009年6月30日,ST科健合并净资产为-12.44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此
外,公司存在多项巨额逾期借款、对外担保,同时还面临多项诉讼、部分资产被查
封或冻结,主营业务处于停产状态。报告期内,ST科健营业总收入为277.99万元,
主要系租金收入,公司主营业务已经停产,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
359.9万元,
ST科健主营业务已经停产多年。近年来,ST科健一直在积极寻找重组方。民营
房产企业同方集团两次与其“牵手”,但均告失败。 去年3月26日,ST科健发布了
《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及非公开发行股票购买资产的预案公告》,根据预案,公司拟
向同方集团全体股东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3亿股股票,由同方集团的全部股东以其
拥有的同方集团的100%股权按评估值作价认购。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同方集团股东
将获得ST科健的控股权。10月,ST科健公告,因同方集团实际控制人朱志平的香港
居民身份不符合规定,定向增发中止。今年2月,ST科健重启与同方股份的重组,
这一次,朱志平已将手中持股悉数转给儿子,以儿子的身份重启借壳。但是,3月2
6日,ST科健再次公告,因同方集团未能按计划完成其资产的预评估工作,本次重
大资产重组的条件尚不成熟而中止。公司称,至少三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事项。
今年6月份,朱志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仍然没有放弃重组ST科剑
同方集团拟注入ST科健的资产,为几家房地产企业。去年,房产销售不畅,且
房价大幅下调,同方集团旗下房产亦受冲击,拟注入房产未来三年的赢利能力存在
重大不确定性。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今年一季度。到4月份,房产成交重新活跃
,二季度,房产成交量可与高峰期2007年相比,另外,房价强力反弹,重新站上高
点。这些,为同方集团重新“牵手”ST科健创造了条件。
但是,在此期间,坊间对ST科健的重组方另有种种猜测。有说法为,山西金业
煤焦化集团和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或重组ST科剑
上周五,ST科健收盘价为4.88元/股,前一个月最高价不过6.85元/股,对重组
方来说,目前的二级市场价格,或易为接受。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8-24】
重组迟迟未果 ST科健(000035)欲寻新重组方?
由债委会主导运作的ST科健重组有着过山车一般的经历,如今面对一度陷入重
组困局的ST科健,不仅一般人都道不出个所以然来,恐怕ST科健自己都说不清楚。
同方集团一头热
不放弃重组
去年三月,ST科健重组方案亮相,债务剥离完成后,ST科健将通过非公开发行
股票不超过5.3亿股的方式购买同方集团100%股权。上述交易完成后,同方集团的
资产和业务将全部转移至ST科健,ST科健将转变为以房地产投资为主的企业。
然而此后,同方集团二度重组ST科健均失败,与此同时近期同方集团放弃ST科
健的说法也在市场中流传,那么该消息是否空穴来风呢?
同方集团董事长朱志平8月2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从来没有放弃重组S
T科健的想法。”
对于二度重组科健失败,ST科健给出的原因是,同方集团未能按计划完成其资
产的预评估工作,也未完成其资产的整理和剥离工作,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条件尚
不成熟。
对此,朱志平不以为然:“科健的态度很不明朗,债务影响太多,现在遇到相
对比较麻烦的事。”
此次ST科健的重组,一头热的同方集团陷入无奈之中。
朱志平告诉记者:“按照证监会规定一个月之内评估报告要出来,评估公司一
个月之内拿到我们和科健的合同才能评估。债委会同意之后我们马上就可以签合同
,但是解决债务需要那么多银行同意,债委会光走流程就需要二十多天,评估公司
根本没时间去做报告。”
同方集团主营房地产投资,以及与房地产相关的配套业务,兼营实业投资、科
技投资、旅游投资、交通投资、农业投资、工业投资(金融投资除外),是多元化
发展的大型集团公司。
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如何改进成为一大难题,最终朱志平决定走上市这条路。而
重组ST科健正是这样一个契机。
“我已经和科健方面建议,必须给评估公司留下多于二十多天的时间做评估,
才能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否则一个月之内肯定是来不及的。现在就看科健的工作效
率如何。”朱志平透露他也一再提醒过ST科剑
对于与同方集团形成冰火两重天的ST科健的冷淡态度,朱志平深感无奈:“因
为是国有银行流程比较复杂,几个亿的债权肯定要总行批过,他们的流程也需要花
时间,在流程方面没有安排开,那么多银行程序走一圈下来,留给评估公司的评估
时间就不够。”
那么,ST科健是否可能正在寻求新的重组方?
朱志平表示:“这个是他们的权利,找谁是他们的事情,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放
弃过。”
ST科健利益难均衡
迟迟未答复
那么,对于重组,ST科健到底玩的什么把戏?
记者多次拨打ST科健董秘的电话,但是始终无人接听。
一位接近ST科健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科健原来隶属中科院,各方利益满足
都有个过程,这就看利益如何平衡,国有企业大多会有这样的弊端。”
他告诉记者:“虽然前中科院秘书长在业界相当有影响力,但是国有企业发展
净资产不灵活,发展起来很多东西说不清楚,涉及面比较复杂。”
目前ST科健前三大股东分别是深圳科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2.41%,深圳
市智雄电子有限公司20.67%,中国科技产业投资管理有公司1.83%。
业内一位长期关注ST科健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ST科健一直有重组计划,时
代都在变化,谁来重组、注入什么资料,对上市公司影响如何,都是科健头疼的问
题,但是各方利益不均衡,重组涉及多方利益的博弈,一般外界的人难以理解。”
无主营收入债务庞大
重组之路艰难
如今ST科健已经完全无业务支持,只能寄期望于重组。而看到ST科健债务庞大
的债务,不禁使人深吸一口气。
ST科健刚刚出炉的2009年半年报显示,主要收益来源对合营公司深圳三星科健
的投资收益为2400万元左右,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80%左右。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
润约为-1300万元左右。主营业务已经停产多年,近年来,公司主要以清理库存为
主,因去年底库存已清理完毕,故报告期公司无主营业务收入。
截至2009年6月30日止,ST科健担保余额为人民币125,663.85万元,美金483.9
7万元,合计折合人民币为128,971.60万元。其中对外担保余额逾期金额为125,460
.60万元(折合人民币),担保预计负债17,697.30元。ST科健对外担保均为历史
遗留下的担保。
同时,ST科健作为主债务人向银行借款,由于逾期未还被债权人起诉而产生多
起诉讼事项,共计本金人民币11,550万元及相关利息、美元1,696.26万元及相关利
息。截至2009年6月30日,ST科健资产总计5.5亿,总负债18亿,严重资不抵债。
ST科健称,近年来,公司一直在寻求通过债务重组及重大资产重组的方式争取
豁免或剥离公司的或有负债,希望公司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同时不断完善法人治理
结构,加强风险防范措施,确保今后不再发生新的违规担保。
一方面同方集团一再表露重组ST科桨盛意拳拳”,另一方面ST科健的重组一度
搁浅,到底是否你情我愿,ST科健的重组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09-08-23】
ST科健(000035)公布09年中报主要财务指标,每股收益-0.09元
(000035)ST 科 健:2009年半年度报告主要财务指标及分配预案
一、2009年半年度报告主要财务指标
1、每股收益(元) -0.09
2、每股净资产(元) -8.30
3、净资产收益率(%)--
二、不分配不转增
【出处】【作者】
【2009-07-14】
ST科健(000035)中期净利润亏损约1300万元
ST科健(000035)今日公告,报告期内,公司主要收益来源对合营公司深圳三
星科健的投资收益为2400万元左右,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80%左右。初步估算,公
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约为-1300万元左右。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09-04-29】
ST科健(000035):业绩亏损996万 目前已资不抵债
4月29日晚间,ST科健公布了2008年度报告。
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1.46万元,同比减少21.33%;实现利润总额-9
96.08万元,同比减少108.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6.08万元,同比
减少108.44%。基本每股收益-0.07元。
ST科健称,受经营环境及公司财务状况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已停止
经营。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净资产为-123,085万元,已严重资不抵债,
存在多项巨额逾期借款、对外担保。本公司面临多项诉讼、部分资产被查封或冻结
。
另外,年报显示,ST科健2005--2008年4年未分红。
【出处】和讯网【作者】
【2009-04-14】
ST科健(000035)预计第一季度净利润约为-2900万元左右
ST科健(000035)第一季度净利润约为-2900万元左右。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3-26】
言而无行 同方集团重组ST科健(000035)又搁浅
同方集团虽然不乏重组ST科健的“诚意”,但还是未能如愿以偿。ST科健今日
披露,二度提起重组的拟重组方同方集团,未能按计划完成其资产的预评估工作,
也未完成其资产的整理和剥离工作,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因条件尚不成熟而中止。
2008年3月26日,ST科健发布了《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及非公开发行股票购买资
产的预案公告》,根据预案,公司拟向同方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体股东非公
开发行不超过5.3亿股股票,由同方集团的全部股东以其拥有的同方集团的100%股
权按评估值作价认购。
2008年10月11日,因同方集团股东身份发生变化,ST科健发布了《重大重组中
止公告》。2009年2月24日,公司收到同方集团 “关于重新启动ST科健向同方集团
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函”。在该函中,同方集团确认有意重新启动与公司的重大重组
工作。由于重组事项存在不确定性,ST科健股票自2月25日起停牌。
据悉,停牌期间,ST科舰债委会、同方集团就重组事项展开各项工作。期间,
相关各方就拟置入资产的评估、审计等工作多次协商、沟通,相关中介机构亦对同
方集团展开尽职调查。
然而,截至目前,同方集团未能按计划完成其资产的预评估工作,也未完成其
资产的整理和剥离工作,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条件尚不成熟。法律顾问向同方集团
出具的法律意见书称:因同方集团未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向ST科健提供必要的资料
,包括但不限于交易标的主要历史财务指标、估值及拟定价、未来盈利能力等,导
致ST科健无法按照要求披露上市公司的重组预案,从而导致中科健本次重大资产重
组中止。
ST科健承诺:公司至少三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2009年
3月26日开始复牌。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3-23】
ST科健(000035)最迟26日复牌
ST科健(000035)公告,根据有关规定,公司最迟于2009年3月26日公告重组
预案并复牌,如公司逾期未能披露重组预案,公司股票自2009年3月26日复牌,同
时公司将承诺自复牌之日起至少3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重组事项。
因公司重新启动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已按有关规定于2009年2月25日
起开始停牌。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09-03-05】
朱志平解密ST科健(000035)重组:股权转给儿子 不放弃上市
ST科健的重大资产重组在去年10月中止过后,于日前重新启动。此前,因重组
方同方集团董事长、实际控制人朱志平的身份变更为境外自然人,导致重组发生变
数。
重组中止又恢复,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了解其中详情,《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昨日到来杭州同方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这里,同方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
朱志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ST科健重组中存在的疑问被逐一揭开。
话题1为何重组
重组为了上市融资
为什么要重组科健?朱志平给出的答案是:“用发展的眼光看,上市是为了融
资。”
在经历了成功创业之后,和一些有志向的企业家一样,如何更进一步发展是朱
志平现在苦恼的问题。朱志平表示,公司要发展,家族式的管理方式肯定是需要改
进的。在认识到这点之后,朱志平下定决心要走上市这条路。而重组ST科健正是这
样一个契机。
实际上选择ST科健,朱志平有着自己的想法:“科健曾经是一个很有品牌的企
业,并且是中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在中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他表示,“科健
作为净壳转让,能减少很多债务关系和法律关系纠纷等等”。
实际上吸引同方的并不仅仅是ST科健的净壳。朱志平继续解释到,“从企业自
身发展来讲,企业上市会有两个提升,首先将有一个很好的管理体制,迎合市场竞
争的管理体制。另外,房地产企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今后发展需要一个宽泛
的融资平台,而上市公司正符合这样的要求。
不过朱志平坦言,现在的经济环境决定了公司在头两年很难融到资。
话题2股权转让
股份已转给儿子
“重组计划不会改变,我手中持有的股份已交给儿子,将借儿子的身份继续重
组。”对于ST科健重组,朱志平如是告诉记者。但他同时也表示,“现在上市的路
途很复杂,科健只要碰到任何问题都可能刹车。”
ST科健的重组之路,的确经历了许多变数。2008年3月26日,ST科健发布了《
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及非公开发行股票购买资产的预案公告》,拟向同方联合集团的
全体股东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3亿股股票,由同方集团的全部股东以其拥有的同方
集团的100%股权按评估值作价认购。
2008年10月,ST科健的公告披露,因同方集团董事长、实际控制人朱志平的身
份已于2008年3月27日变更为境外自然人,按照规定其已不符合作为ST科健拟非公
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资格,重组中止。
3月26日的重组公告,3月27日朱志平身份就发生了变更。有人猜测,同方是不
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找借口不上市了呢?但这种猜测被朱志平否认了。
“重组的计划并没有改变。”朱志平重申,“我们现在正非常努力地做这件事
情,毕竟花了这么多时间,花费了相当多的财力。”朱志平表示,已经把手上持有
的股份都转给了尚在美国念书的儿子,“等3、4年之后,我将退居幕后,将公司的
管理大权交给儿子。”
话题3公司计划
未来将走兼并道路
尽管科健手机在市场上已难寻踪影了,但人们一提到科健,联想到的总是手机
。同方这样一家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重组科健,是否打算借此来发展综合产业呢?
朱志平的回答似乎排除了上述可能。他明确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会
让同方进入电子产业。他表示,“国际手机巨头的垄断,再加上国内几大手机巨头
的竞争,现在进入手机市场很难有所发展。如果投入的话,风险非常大。”
“今后还是会专注地产,但是以后还要在虚拟市场上有所发展。”这是朱志平
对同方未来的打算,“中国的兼并、投资这一块大有前景,兼并这条路还是会走的
。”
朱志平强调,企业不在虚拟市场发展的话,是做不大的。正是自己敢于挑战的
性格决定了企业将走并购、兼并的道路。尽管这条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存在相当
大的风险,朱志平却将风险一语带过,“这还是要靠自己来把握。”
对于重组的未来,朱志平表示:“重组的结果不好预测,但是我们有思想准备
,科健不行可以再做其他的。”在采访的最后,朱志平语重心长地说道,“上市是
必经之路,我们有信心完成这次重组。”
链接
朱志平:借壳上市“很吃亏”
2007年到2008年间,有不少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其目的也只有一个:融资。
但是许多案例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房地产公司都能“华丽转身”。
朱志平也同意这种说法,在谈到对现在公司借壳上市的感受时,他用了三个字
:很吃亏。据他分析,“这些公司往往过高评估自己,把土地收益都评进去了,这
样让后续的土地很难产生利润。”
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证监会对房地产企业审批很严,要用这样的方式融资很
难。朱志平显然也想到了这点,他强调,同方若是计划上市,将不同于别的地产公
司。
据了解,同方有多处物业租金支撑上市公司,据朱志平估算,这些租金大概能
为公司每年带来3亿元左右的资金,“假设房地产不景气,还可以利用物业的资金
来维持发展。”
除了以上困难,朱志平还感慨到,同样是重组,去年3月和今年3月的投资环境
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朱志平表示,现在的房地产企业都在不同程度缩水,房地产今后的投资将会日
趋理性,利润也不会很高,搞物业才有收益,光是卖房子风险很大。
尽管不看好楼市,但朱志平对股市似乎还比较有兴趣。曾经当过股评家的朱志
平向记者分析了现在的股市,并表示:“今年下半年,中国证券市场的机会到了。
中国股市未来三年可能会涨到8000点。”
朱志平语录
◆为何重组
“用发展的眼光看,上市是为了融资。”
◆重组困难
“现在上市的路途很复杂,科健只要碰到任何问题都可能刹车。”
◆未来打算
“今后会专注地产,但是以后还要在虚拟市场上有所发展。”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