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设备 浙江板块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微盘股 机器人概念 农业种植 乡村振兴 无人驾驶 生态农业
一般项目:农业机械制造;农业机械销售;农业机械租赁;农业机械服务;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制造;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销售;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安装、维修;智能农业管理;智能农机装备销售;农林牧渔机械配件制造;农林牧渔机械配件销售;机械设备研发;机械设备销售;渔业机械销售;渔业机械制造;金属材料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农作物秸秆处理及加工利用服务;农林牧渔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林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技术研发;生物有机肥料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金属结构制造;金属结构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公司致力于中国现代农业装备的推广与应用,主要从事农业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始终坚持以政策导向为指引,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潜心钻研、开拓创新,专业为客户打造作业性能优越和高效的农业机械产品并提供全面优质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公司不断完善产品系列,从单一的联合收割机产品,拓展至遍及水稻、小麦、玉米、花生、油菜、棉花等六大主要农作物品种,覆盖耕、收及收后处理三大作业环节的全程机械化产业链,产品包括拖拉机、履带式旋耕机等耕种环节机械,履带自走式稻麦油联合收割机、轮式稻麦联合收割机、采棉机、玉米收获机、花生收获机、青贮机等收获机械,烘干机、轮式压捆机、自走式履带打捆机、制肥机等收后处理机械,以及跑道养鱼设施、智能化立体栽培机等生态农业产品。
随着农业规模经营渐成主体,大型农机的需求不断上涨,但大型农机几乎被国外巨头垄断。国内农机智能化水平较低,与世界上普遍倡导应用的自动化作业、智能化作业、高效率作业等要求有差距。我国整个农机制造业存在着高端产品不足,低端产品过剩的问题,整体研发能力较弱,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关键零部件依靠进口,基础材料和配套机具质量不过关,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由此可见,在强化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发展、创新型发展上,信息技术成为未来中国的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突破口,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外,农业机械化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品种、不同环节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旧突出,不仅有效供给不足、低端产能过剩,而且新技术、新产品、大型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全面、全程机械化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其中,我国农业机械化主要在耕种环节表现了较高的水平,但收获环节与耕种环节相比较弱;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但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北方平原和旱田农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较快,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和南方水田地区、特别是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我国要实现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仍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此背景下,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目标也在不断提升,从“十一五”期间的60%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到“十四五”期间的75%,我国农业机械化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大中型、智慧化、复合型产品是“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发展产品,而“智慧农业”的概念也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被提及,农业智慧化发展趋势明显。
当下国内中低端产品市场存量饱和,先进适用、智能高端、环保节能和大型农业机械需求不断增加,畜牧机械、经济作物收获机械等小众产品逐渐兴起,公司适应时代需求,及时转型升级,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使公司产品结构逐步向大型、绿色、高端、智能化转变,产品品类向经济作物机械、饲草料作物机械、设施农业等领域拓展。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了九大作物中的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油菜、花生等六大作物领域,全程机械化产业链布局将逐步覆盖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耕、种、管、收及收后处理等作业环节,产品系列已延伸至拖拉机、旋耕机、自走式履带谷物联合收割机、采棉机、自走式花生捡拾摘果机、玉米收获机(收棒、收籽)、轮式稻麦联合收割机、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压捆机、粮食烘干机、制肥机等多个品类,产品范围扩展至水产养殖装备、设施农业等机械化农业领域,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具备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的核心团队一直专注于农业机械的研发和制造,熟练掌握了农业机械各种技术间的融合,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制造经验,具备了良好的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和制造工艺水平。与此同时,公司通过内部员工技能培训、校企合作等方式,持续加强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构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研发、制造、营销团队,持续加强适用于高端产品研发、中端产品品质全面提升的高素质人才团队的建设,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持续倡导“星光创造”与“星光智造”创新型开发,打造精良品牌。拥有多项授权专利,并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技术成果奖。建有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同时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凭借较强的研发实力,先后参与制定数项国家标准和国家机械行业标准。公司高度重视核心技术,树立在创新中求变革、求发展的意识,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准确把握技术发展动态和趋势,集中力量研发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以提升公司的创新发展力和市场竞争力,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在充分保护核心技术、确保加工质量和供货及时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在产业链上的主导作用,与零部件供应商进行专业分工协作,在保留核心加工能力前提下,将其他零部件加工交由外部企业生产,可有效控制公司零部件的库存量和采购成本,最大限度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并且可使公司将更多精力专注于整机的核心技术研发。公司地处浙江省农机工业集聚区,区位优势独特,外协配套能力强,为公司通过外购和外协零部件来提高产能提供了重要保障。公司对零部件生产建立了标准化体系,能有效保证零部件的一致性。公司具有较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生产组织协调能力,为该生产模式提供了组织保证。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区位优势、管理优势等诸多优势、通过自制、外购和外协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公司的经营效率,专注于核心技术开发,降低生产成本,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2016年3月10日公司公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收购湖北玉龙机械有限公司51%股权的议案》,同意收购许玉国持有的湖北玉龙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玉龙”)51%股权,交易金额人民币1.53亿元。公司通过本次收购将切入压捆机行业,构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产业链;玉龙系国内领先的压捆机研制企业,其系列压捆机具有秸秆成捆率高、性能稳定等优点,该公司2015年实现净利润1948.23万元,原股东承诺,如湖北玉龙三年累计年度税后净利润低于9000万元,将向公司进行补偿。
2016年3月10日公司公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收购江苏正工采棉机有限公司56.66%股权的议案》,同意收购吴和平、钟仁华、祁力群、王军华、朱役斌五名自然人持有的江苏正工采棉机有限公司56.66%股权,交易金额为人民币3300万元。采棉机系《中国制造 2025》中农机装备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江苏正工自主研制的4MZ-3采棉机已取农机推广鉴定证书,并进入农机补贴目录,具有高采净率、低撞落棉率、梳棉通畅、卸棉快捷、性价比高、部件使用寿命长且易于维修等优势,已实现小批量生产,在采棉机国产化过程中具有先发优势。公司公告表示,通过本次收购,公司将进入采棉机行业,培育战略新兴业务,打造未来利润增长点。
2016年3月9日晚间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不低于30.34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298.22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01亿元用于投资年产800台采棉机项目、年产5000台压捆机项目和年产1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项目。年产800台采棉机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建设期为2年,达产期为3年。项目将通过购置先进设备、扩大生产面积,进一步提高批量生产高质量采棉机的工艺水平和制造能力,提升采棉机质量,增强采棉机的产品竞争能力,项目达产年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84956万元。年产5000台压捆机项目总投资3.5亿元,建设期为3年,达产期2年,达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5964万元。年产1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项目总投资4.46亿元,建设期为2年,达产期3年,达产年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2.52亿元。此次发行完成后,公司在主营业务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募投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公司发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及收后处理等一体化作业的农机产品系列。此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将会得到改善,进一步加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该项目建设有利于星光农机实现做大、做强农机产业的发展战略。项目建成后,公司将以现代生产技术制造高质量的多功能高效联合收割机 2 万台。同时,该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装备制造业的优化发展,新增就业岗位,并增加地方税收,形成较好的社会效益。项目总投资为49,789.00万元,项目建设期为2年。可实现利润总额19,858.00万元,投资回收期5.6年,投资内部收益率27.5%。
公司实行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公司利润分配应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并兼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可以采取现金、股票或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分配股利,并优先采取现金分红。公司可以进行中期现金分红。如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等事项发生,公司应当采取现金方式进行利润分配,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 30%。
为在公司上市后保持公司股价稳定,保护中小股东和投资者利益,公司特制定《公司上市后三年内稳定公司股价的预案》。稳定股价预案的启动条件:公司股票连续 20 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具体措施:1、公司回购股票;2、公司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票;3、董事(不含独立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等方式。
公司实际控制人章沈强、钱菊花夫妇,以及公司控股股东新家园承诺:自星光农机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直接和间接持有的星光农机股份,也不由星光农机回购该等股份;公司股东达晨创泰、达晨创恒、达晨创瑞、肖冰、华晨成长、领庆创投、红十月投资承诺:自星光农机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星光农机股份,也不由星光农机回购该等股份。
2019年6月10日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章沈强因个人身体状况欠佳,无法投入大量精力经营上市公司。为进一步优化股东结构,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控股股东新家园及章沈强、钱菊花拟将其持有的公司77,402,000股股份以148,850万元(折合每股19.23元)的对价转让给赵夏或赵夏控制下的法律主体,本次转让完成后,收购方将持有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9.7700%。同时,出让方承诺在正式转股交易文件中,在29.7700%股份在证券登记机构的过户登记完成后且出让方持有的目标公司剩余股份合计超过20%以上的期间内,出让方放弃行使其所持有的10%目标公司股份的投票权。基于此,若本次交易实施完成,新家园、章沈强、钱菊花合计将持有公司30.3623%的股份,能够行使的投票表决权占公司总股份的20.3623%,收购方将持有公司29.7700%的股份和投票表决权,收购方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并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赵夏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转让价19.23元每股,较公司最新股价13.83元,溢价39%。
2023年1月17日公司对外公告,为推进公司产业整合发展,提升子公司的整体制造装备能力,公司控股子公司星光玉龙拟在通山县南林桥镇石垅村(咸通高速南林出口引线东面)投资建设星光通山农机产业园(一期)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19,000.74万元。2023年1月16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控股子公司投资建设星光通山农机产业园(一期)项目的议案》,公司董事会同意星光玉龙投资建设星光通山农机产业园(一期)项目。本项目投资事项在董事会审批权限范围内,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本项目的实施是对公司部分产业进行整合的举措,将总部部分产品向中部地区进行转移,以星光玉龙为基础,建立中部制造基地,有利于提升公司在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制造能力和维保响应,提高运营效率,也有利于拓展总部产业再升级的空间,促进公司进一步转型升级,为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次投资资金来源为星光玉龙自有或自筹资金,公司也将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与运营的相关政策补贴,本项目的实施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截至本公告日,本项目尚处于前期开工准备阶段,预计短期内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构成实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