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 江苏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380 中证500 参股新三板 融资融券 基金重仓 C2M概念 工业互联 可燃冰 贬值受益 化债(AMC)概念 人工智能 一带一路 智能机器 长江三角 创投 节能环保
许可经营项目:一般危险化学品:3类易燃液体;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类第1项毒害品(不含剧毒品,不含农药);8类腐蚀品(所有类项不得储存)的批发。一般经营项目: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钢压延加工产品及副产品的销售;焦炭及其副产品生产;钢铁产业的投资和资产管理;钢铁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废旧金属、物资的回收利用;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品业务;仓储服务;道路普通货物运输;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危险化学品经营;燃气经营。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高效率、全流程钢铁联合企业,具备年产千万吨级钢铁综合生产能力。公司升级“产业运营×产业投资”战略,打造钢铁新材料为核心的相互赋能、复合成长的产业链生态圈,聚焦产业发展和价值增长。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单体中厚板生产基地之一及国内具有竞争力的特钢长材生产基地,工艺装备水平先进,主体装备已实现大型化、自动化和信息化。
世界钢铁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粗钢产量9.49亿吨,同比下降5.5%。产钢量前三名国家未发生变化,仍然为中国、印度和日本。其中,中国的粗钢产量为5.27亿吨,同比下降6.5%,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份额的55.53%、同比减少0.47个百分点。印度的粗钢产量为6,320万吨,同比增长8.8%;日本的粗钢产量为4,600万吨,同比下降4.3%。受疫情和供需变化影响,年初钢材价格波动上行,二季度开始高位回调。中钢协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均值为133.92,同比下降2.85%。普氏62%铁矿石价格指数均值为138.9美元/吨,同比下降23.64%;安泽主焦煤价格和日照港准一级焦价格均值分别为3,014.44元/吨、3,354.94元/吨,同比分别增长75.87%、25.37%;富宝全国废钢价格指数均值为3,294.61元/吨,同比增长9.46%。
公司融合了国有企业优良传统与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特点,兼具组织和机制优势。公司坚持改革创新、优化组织管理,生产单元实行事业部制运作,推行阿米巴经营模式,提升组织运行效率。公司遵从“以人为本、同心共进”的企业价值观,建立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共创共享”文化,与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构建多层次、多维度激励体系,施行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及技术合伙人制度,激发组织内生动力。公司关注员工职业发展,构建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
公司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转变”,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研发投入连续多年超过营业收入的3%,打造行业领先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公司整合内外部资源,建立“产销研用+服务”一体化的精益研发体系,打造“2+3+5”高端研发平台:2个国际级(南钢英国研究院、与日本冶金合作成立日邦冶金)、3个国家级(检测中心、材料环境腐蚀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省级(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高端钢铁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船舶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院士研究院)。打通“设计-研发-供应-生产-制造-评价-应用”全产业链,累计建立29个联合创新中心。同时,聚焦前瞻性的、前沿的、原创性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聚集英国材料加工研究院、英国焊接研究所、瑞典国家冶金研究院、芬兰阿克北极技术有限公司等境外资源,打造开放的创新平台。2010年以来,公司共有43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等级科技进步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累计主持及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共计66项,其中国家标准34项;承担国家级项目14项,其中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项及工业强基项目3项。
公司拥有专用板材和特钢长材两大生产体系,工艺装备水平先进,主体装备已实现大型化、现代化、信息化,结合深厚的技术储备,并拥有相匹配的能源供给、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辅助系统,为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提供支撑。专用板材:生产体系包括5,000mm宽厚板、3,500mm中厚板(卷)、2,800mm中板等3条生产线,品种规格覆盖齐全、分工合理、专业化生产。其中,配套三台轧机各具优势及特点,宽厚板轧机扭矩、轧制力系同类最大之一,中厚板(卷)是国内配置最完整的炉卷轧机产线,中板轧机轧制效率国内领先,可为客户提供从宽到窄、从厚到薄的全系列一站式、一揽子的解决方案。特钢长材:生产装备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流程、短流程合理配置。其中,具有世界独特的前置控温、KOCKS高精度轧制、控冷功能的棒材生产线,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配套国内领先的热处理、探伤检测等精整能力。
2017年2月23日公告,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江北新区支行、南京南钢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南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投资意向书》,建设银行或其相关机构拟通过设立基金、信托计划或资管计划与南京钢联共同对公司全资子公司南钢发展进行增资,增资额分别为30亿元、7.5亿元,增资价格将根据南钢发展截至2016年9月30日经评估的净资产值确定。本次增资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存量债务、补充流动资金。
2016年1月11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以不低于2.87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5.78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5.29亿元,拟用于高效利用煤气发电项目、板材全流程智能定制配送项目、新材料研究及研发能力提升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其中,高效利用煤气发电项目拟投资13.26亿元,建设期为24个月,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均可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年均净利润2.01亿元。板材全流程智能定制配送项目拟投资约17亿元,项目建设期为36个月,生产期内预计年均税后利润可实现2.18亿元。新材料研究及研发能力提升项目拟投入资金1.53亿元,主要包括承担863计划子课题研究及开发任务,开展高端钢铁材料的开发设计,共性、前瞻性钢铁生产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下游用户使用技术研究等。同时,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中的13.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以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降低经营成本。
2015年12月12月14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下属子公司江苏金贸钢宝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钢宝股份”)于12月14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新三板”)挂牌公开转让,证券简称为钢宝股份,证券代码为834429,转让方式为协议转让。钢宝股份注册资本为1.1亿元,其中南钢股份出资额为1亿元,占其总股本的90.91%;南钢股份全资子公司南京南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江苏金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出资额为1000万元,占其总股本的9.09%。
2015年3月11日公告称,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公司“钢铁加节能环保”的发展目标,公司拟投资5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金石节能环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金石节能环保将主要从事与节能环保相关的实业投资。公司表示,节能环保投资控股公司的设立将对公司拓展节能环保业务产生积极影响,对公司转型升级发展和业务重新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5月,公司接到控股股东南京南钢钢铁联合有限公司通知,南京钢联的全资子公司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增持了499963股公司股份。增持后,南钢联合持有公司股份105661.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26%。南京钢联及南钢联合共持有公司股份324757.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3.79%。此外,基于对公司内在价值判断和未来持续发展的信心,南京钢联拟在未来6个月内,以自身名义或通过一致行动人南钢联合继续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2%(含本次已增持股份),且不排除作出进一步增持的安排。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由复星产业发起设立的有限合伙企业-上海复星创富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有限合伙企业认缴出资总额为人民币15.25亿元,其中公司关联企业复星产业,复星创富分别出资4.84万元,1600万元,公司出资2亿元。公司已完成第一期出资,即1亿元。该合伙企业投资目标为对除房地产,医药,钢铁和矿山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符合法律规定及合伙协议约定的其它投资。
公司大股东南京钢联由南钢集团,复星集团,复星产业投资及复星工业发展公司于09年5月共同出资设立(复星系3家公司合计占60%),复星系实际控制人郭广昌以180亿的资产列百富榜第43位(2010年10月胡润榜)。复星集团的母公司复星国际(00656.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整体成功上市,旗下控股复星医药,复地集团(HK2337),南钢股份,豫园商城四家上市公司。
公司与世界银行于06年签署温室气体减排购买协议,公司将借助转炉煤气回收利用发电,运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向世界银行(代表意大利碳基金)转让该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意大利碳基金将通过世行分10年购买约6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量,每吨减排量转让价格不低于6.25美元,合计406.25万美元。该项目是中国政府在《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下批准的第一个提高能效项目,也是世界银行“碳融资”的第一个钢铁行业项目。
2017年9月,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446,905,000股,募集资金总额17.88亿元,增加公司净资产17.59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净资产为155.58亿元,较年初增加87.62亿元。
2017年,公司对外股权投资合计15,604.61万元,包括:公司出资370万元投资南钢日邦冶金商贸(南京)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金凯节能环保出资14,904.61万元投资天创环境、菲尔特、思普润;控股子公司南钢发展出资330.00万元投资安徽金元素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南钢发展,成立于2009年9月27日,目前注册资本301,900.00万元,经营范围:钢铁冶炼、钢材轧制(在存续公司的生产能力内生产经营);自产钢材销售;耐火材料、建筑材料、焦炭及其副产品生产;自产产品销售;钢铁产业的投资和资产管理;钢铁技术开发服务;冶金专用设备制造、安装;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计算机系统服务;其他印刷品印刷、内部资料印刷。(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公司持有南钢发展61.28%股权。报告期,南钢发展(合并)主营业务收入1,993,620.76万元,主营业务成本1,805,447.35万元,净利润88,808.60万元。
2019年5月7日公告,公司拟以3.69元/股,向控股股东南京钢联发行股份,购买南钢发展38.72%股权、金江炉料38.72%股权。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仍为南京钢联,实际控制人仍为郭广昌。此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鉴于标的公司预估值和拟定价尚未确定,此次交易中对交易对方的股份支付数量尚未确定。
2022年12月2日公司对外公告,公司分别于2022年8月1日、2022年8月17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柏中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同意公司与南京南钢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钢联”)签署《南京南钢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柏中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之表决权委托及股份转让协议》(以下简称“《表决权委托及股份转让协议》”),公司以自有资金2,175,058,671元购买南京钢联持有的柏中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柏中环境”)199,497,394股股份(以下简称“标的股份”),占其总股本的53.5674%(以下简称“本次交易”);其中,本次交易全部对价的95%即2,066,305,737元于《表决权委托及股份转让协议》生效之日起7日内支付,剩余108,752,934元在标的股份变更登记至公司名下后的7日内支付;并授权公司董事长在规定额度范围内决策相关事项及签署相关协议。2022年8月18日,公司与南京钢联签署《表决权委托及股份转让协议》,并向南京钢联支付本次交易全部对价的95%即2,066,305,737元,南京钢联将标的股份对应的股东大会表决权、提案权、董事和监事提名权等股东权利不可撤销地委托给公司行使,公司取得标的股份的实际控制权。同日,柏中环境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2022年11月30日,南京钢联将其持有的柏中环境199,497,394股股份(占柏中环境总股本的53.5674%)转让给南钢股份。同日,柏中环境对其股东名册进行了变更登记,将标的股份由南京钢联变更登记至公司名下,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南京南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计持有柏中环境350,697,394股股份(占柏中环境总股本的94.1663%)。2022年12月1日,公司向南京钢联支付完成本次交易对价剩余108,752,93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