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示☆ ◇300274 阳光电源 更新日期:2025-10-28◇
★本栏包括【1.最新提醒】【2.最新报道】【3.最新异动】【4.最新运作】
【1.最新简要】 ★2025年三季报将于2025年10月29日披露
┌─────────┬────┬────┬────┬────┬────┐
|★最新主要指标★ |25-06-30|25-03-31|24-12-31|24-09-30|24-06-30|
|每股收益(元) | 3.7300| 1.8500| 5.3200| 3.6700| 2.3900|
|每股净资产(元) | 20.5171| 19.6708| 17.8009| 16.4773| 15.1539|
|净资产收益率(%) | 19.1800| 9.3900| 33.9900| 24.5200| 16.5400|
|总股本(亿股) | 20.7321| 20.7321| 20.7321| 20.7321| 20.7321|
|实际流通A股(亿股) | 15.8971| 15.9001| 15.9001| 15.9000| 15.9000|
|限售流通A股(亿股) | 4.8350| 4.8320| 4.8320| 4.8321| 4.8321|
├─────────┴────┴────┴────┴────┴────┤
|★最新分红扩股和未来事项: |
|【分红】2025年半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5-10-17 除权除息日:2025-10-20 |
|【分红】2024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5-06-12 除权除息日:2025-06-13 |
|【分红】2024年半年度 |
|【增发】2021年拟非发行的股票数量为43708.1805万股(预案) |
|【增发】2021年(实施) |
├──────────────────────────────────┤
|★特别提醒: |
|★2025年三季报将于2025年10月29日披露 |
├──────────────────────────────────┤
|2025-06-30每股资本公积:3.29 主营收入(万元):4353312.44 同比增:40.34% |
|2025-06-30每股未分利润:16.33 净利润(万元):773457.79 同比增:55.97% |
└──────────────────────────────────┘
近五年每股收益对比:
┌──────┬──────┬──────┬──────┬──────┐
| 年度 | 年度 | 三季 | 中期 | 一季 |
├──────┼──────┼──────┼──────┼──────┤
|2025 | --| --| 3.7300| 1.8500|
├──────┼──────┼──────┼──────┼──────┤
|2024 | 5.3200| 3.6700| 2.3900| 1.4100|
├──────┼──────┼──────┼──────┼──────┤
|2023 | 6.3600| 4.8600| 2.9300| 1.0200|
├──────┼──────┼──────┼──────┼──────┤
|2022 | 2.4200| 1.3900| 0.6100| 0.2800|
├──────┼──────┼──────┼──────┼──────┤
|2021 | 1.0800| 1.0300| 0.5200| 0.2700|
└──────┴──────┴──────┴──────┴──────┘
【2.最新报道】
【2025-10-27】第1期:新能源产业出海——光伏篇(下)
(中)篇从海外市场监管动态、海外市场竞争风险、新兴领域竞争挑战等角度展开
,本篇将简单介绍中国光伏出海概况及亮点。
中国光伏出海概况
1. 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增长,新增规模持续突破
数据显示1,2024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达到 235.93GW,同比增长13%,出口数量为8
.2亿个,同比增长约80%。
出口增速较过去两年有较大幅度下降,2022年和2023年全年光伏组件出口量分别为
154.8GW和207.99GW,同比增幅分别为74%和34%。
2022–2024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
(单位:GW)
(数据来源:PV Tech)
2.出海目的地多元化,新兴市场布局迅速
在全球光伏市场多元化的趋势下,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态势持续向好,其中2024年我
国出口的光伏组件中,约有47% 流向全球南方国家,首次与发达国家进口规模相持
平。
2024年欧洲光伏组件从中国进口量为94.4GW,较 2023 年的101.48GW有所下降。除
欧洲最大航运枢纽荷兰外,西班牙是中国光伏组件在欧洲的第二大进口国,进口量
达10.57GW,较 2023 年的11.75吉瓦GW同比下降10%;而荷兰以40%的占比位居欧洲
进口榜首。
亚太地区光伏组件从中国进口总量为68.11GW,较2023年的53.93GW 增长26%。其中
,巴基斯坦是该区域组件进口量最高的国家,进口量达16.91GW,较2023年的7.47G
W增长127%,占该区域进口总量的25%。
2024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市场分布
(单位:GW)
(数据来源:PV Tech)
中国出口美洲地区光伏组件累计达 33.28GW,同比增长10%。巴西是该区域进口冠
军,进口量为22.5GW,较2023年的20.61GW增长9%,占该区域进口总量的68%。
中东地区光伏组件来自中企的出货量总计28.79GW,较2023年的14.46GW 增长99%。
沙特阿拉伯占比最高,进口量达16.55GW,较2023年的7.71GW增长115%,占该区域
进口总量的58%。
2024年非洲地区光伏组件从中国进口量为11.36GW,较2023年的7.94GW增长43%。南
非是该区域进口量最高的国家,进口量为3.81GW,较2023年的4.11GW下降7%,占该
区域进口总量的34%。
3.龙头企业业绩卓著,市场表现活跃
2024年全球光伏企业出货量排名中,中国企业包揽前十2 ,分别是晶科能源、晶澳
科技、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通威股份、正泰新能、阿特斯、一道能源、协鑫集成
和东方日升。前十企业总出货量达到约502GW,年增长率达到22%,在海外的出货量
约213GW,占比42%。
2024年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与天合光能连续稳居出货量前四名,在前十
总量中占比高达63%。自2019年起,这几家垂直整合的头部公司基本维持在前四格
局,“强者恒强”趋势明显。
2024年全球出货量前五的光伏企业
(单位:GW)
(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
中国光伏企业还在国际展会舞台上频频亮相、表现抢眼,通过参展、产品展示、技
术交流等方式积极塑造国际形象,并增强与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联系,彰显其全
球化布局与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晶澳科技在慕尼黑Intersolar Europe展会)
晶澳科技携带其DeepBlue 4.0Pro系列n型组件和BlueStar储能系统亮相2024年慕尼
黑Intersolar Europe(The smarter E Europe),重点推介其n型Bycium+钝化接
触电池技术(开路电压高达约740mV、量产效率可达23%级别),并展示多种尺寸与
功率组合的组件版型以适配工商业及屋顶市场需求。在该展会上,晶澳获得了壳牌
能源颁发的“欧洲、中东和非洲供应商卓越奖”有助于增强其在当地市场的行业信
誉3。
(天合光能在慕尼黑Intersolar Europe展会)
与此同时,天合光能也在2024Intersolar Europe展会上展示其升级的系列产品,
包括储能系统Elementa 2和智能跟踪系统Vanguard 1P,后者与其高效Vertex N模
块组合展示4;9月,天合在英国伯明翰举办的Solar&Storage Live UK 2024上继续
大展拳脚,其在NEC展馆的D11a展位展示了多款适用于屋顶系统的模块(如Vertex
S+ 500W+、Clear Black / Full Black版本),以及其大规模地面系统结构FixOri
gin搭配Vertex N 720W+模块5。
中国光伏出海亮点
1.从“产品出海”到“产能出海”,推进供应链本地化
早期多数中国光伏企业主要以组件或电池向海外出口为主,但近年来这种模式正被
“在海外建厂、产业链环节同步落地”的策略取代。中国光伏产业在“十四五”期
间已从“产品输出”为主,转向“先进技术+资本+产业链”协同输出的新阶段。
行业内部结构正发生明显调整:上游硅料厂商在东南亚布局,中游电池与组件生产
基地向欧美、中东等地延伸,下游项目开发商也在海外展开业务,形成“制造+资
本+项目”协同出海模式。
(晶科能源与PIF签约)
例如,2021年9月,晶科能源在越南宣布投资建设硅锭—硅片一体化生产设施,设
计年产能达7GW,用于支撑其全球供应链布局。次年6月,晶科又在马来西亚启动电
池与组件制造基地,覆盖N型高效电池与组件生产环节,在东南亚逐步形成从材料
端到组件端的制造链条6。
2024年7月,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宣布与多家中国光伏企业成立合资公
司,其中TCL中环将在当地建设年产20GW的硅棒硅片产能,晶科能源将建设年产10G
W的电池与组件产能,旨在将核心制造环节本地化落地沙特市场7。
2.“光伏+储能”双增长引擎驱动
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与波动性,需要配套储能系统以提升电力平稳性与调度灵活性
。因此,在光伏项目之外,中国光伏龙头纷纷将能量储存系统(ESS/BESS)纳入其
海外业务布局。海外市场对整合型“光伏+储能”方案的需求日益显现,成为推动
企业整体方案输出、提升项目竞争力的重要路径。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上升,对
储能的配置比例不断提高,使得双系统协同出海成为未来趋势。
2024年6月,天合光能通过其子公司Trina Storage与丹麦基金Obton签署德国Tange
rmünde储能项目合作合同,向该项目交付逾35MWh的Elementa系统,用于提供电网
调频与套利服务。该项目将采用天合自主的能源存储柜、功率变换系统和控制软件
,一体化模块化部署8。
(阳光电源在澳大利亚的混合光储项目)
在澳大利亚,阳光电源参与的Cunderdin混合光伏+储能项目于2025年4月正式投入
运营9,该项目装机规模为128MWdc / 100MWac 光伏系统,加配55MW / 220MWh 储
能系统,是目前澳大利亚运营中规模最大、采用直流偶联(DC-coupled)架构的光
伏+储能项目之一。
3.技术壁垒重构核心竞争力
在光伏行业国际竞争愈加激烈、组件价格大幅下跌、全球市场出现供过于求、贸易
壁垒高筑的背景下,中国光伏企业正通过加速技术创新与研发,借助更高效、更可
靠和更集成的产品,重构其出海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市场对效率、可靠性、寿
命、系统兼容性和智能化运维 等要求不断提高,具备更高转换效率、更优温度系
数、更低衰减率,以及在光储结合、离网应用、集成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和
产品组合,正逐渐成为形成“技术壁垒”的核心要素。企业若能掌控这些技术,便
能在海外当地法规、项目招标、投资方审慎性与机组寿命保障等方面获得更强的议
价与进入能力。
(正泰新能与Atlas签订700MW框架协议)
例如,正泰新能依托其ASTRO-N系列TOPCon模块,在海外市场形成了差异化优势。
该系列采用 210mm 大尺寸硅片、SMBB 多主栅、无损切割与高密度封装等技术,实
现高功率与低系统成本,同时在抗 PID、抗 LETID、湿热老化及温度循环等可靠性
测试中表现优异,首年衰减率10可低至约 0.66%。2024年6月,正泰宣布拿下拉美
Atlas Renewable Energy 700MW 模块供应合同11。
2024年5月,阳光电源中标沙特一项离网储能项目,向AMAALA地区提供160MW/760MW
h储能系统以及165MW的逆变器设备。该项目是一项典型对高可靠性、寿命、系统集
成度要求极高的工程,其技术要求不仅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热控系统,还需兼顾离
网环境的稳定供电12。
4.区域策略高度灵活,规避贸易风险
在国际贸易的现实中,很多国家和地区会根据本地产业保护、环保标准、碳边境机
制、反倾销或反补贴制度等,设定不同的准入门槛或政策调节,使中国企业极易受
到海外政策变动的冲击。因此,越来越多中国光伏企业选择在海外布局制造基地、
申请本地专利许可、构建本地产业链,以降低单纯出口路径风险。
例如,2025年9月,天合光能与法国初创公司Holosolis签署专利许可协议,允许Ho
losolis在欧洲使用其n-型TOPCon技术。此举使Holosolis在法国Hambach建设5GW级
电池与组件厂时能合法使用该技术,并规避直接出口可能面临的专利或贸易障碍13
。
(东方日升在西班牙马德里的欧盟运营中心)
东方日升在2024年11月宣布在西班牙建立总部兼欧盟运营中心(以马德里为枢纽)
,以更贴近欧洲市场和政策环境,便于应对欧洲对光伏与储能系统的标准、认证、
补贴机制等政策变化,有利于使其在进入欧洲市场时具备更高灵活性14。
数据来源:
1. PVTech, ,2025年2月
数据来源:
2.InfoLink Consulting, , 2025年2月
3.晶澳科技,《Intersolar Europe丨晶澳科技光储同耀慕尼黑》,2024年6月
4.Trinasolar,, 2024年5月
5.Trinasolar, , 2024年9月
6.JinkoSolar, , 2021年9月
JinkoSolar,,2022年6月
7.Public Investment Fund, , 2024年7月
8.Trinasolar,, 2024年6月
9.Sungrow, , 2025年4月
10.Astronergy, ,2023年7月
11.Astronergy, , 2024年6月
12.Sungrow,,2024年5月
13.Trinasolar,, 2025年9月
14.Risen Energy, , 2024年11月
【3.最新异动】
┌──────┬───────────┬───────┬───────┐
| 异动时间 | 2025-09-05 | 成交量(万股) | 16994.109 |
├──────┼───────────┼───────┼───────┤
| 异动类型 |连续3个交易日内收盘价 |成交金额(万元)| 2171117.500 |
| |格涨幅较基准指数偏离值| | |
| | 累计达到30% | | |
├──────┴───────────┴───────┴───────┤
| 买入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深股通专用 | 4785882864.88| 2855094624.51|
|机构专用 | 1001384409.43| 1431886331.50|
|机构专用 | 851934831.31| 645531062.83|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655114845.32| 507360267.84|
|机构专用 | 508640300.50| 364978745.63|
├──────────────────┴───────┴───────┤
| 卖出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深股通专用 | 4785882864.88| 2855094624.51|
|机构专用 | 1001384409.43| 1431886331.50|
|机构专用 | 851934831.31| 645531062.83|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创新大道证券| 14936444.00| 819968674.73|
|营业部 | | |
|机构专用 | 0.00| 597054516.40|
└──────────────────┴───────┴───────┘
【4.最新运作】
【公告日期】2025-04-26【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预计2025年度,公司与合肥仁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的采购商品,销售
商品,接受服务等交易金额合计为34415.7万元。
【公告日期】2025-04-26【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2024年度拟向仁卓智能科技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仁卓智能”)采购商品和接受服务、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收取
租赁费用预计总金额合计不超过36,190万元;向合肥蓝点数字电源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合肥蓝点”)采购商品和接受服务、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收取租赁费用预计
总金额合计不超过10,075万元;向合肥零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零熵”)
采购商品和接受服务、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收取租赁费用预计总金额合计不超过
3,200万元;向仁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洁智能”)采购商品和接受服务
、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收取租赁费用预计总金额合计不超过2,820万元;向合肥碳
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碳睿科技”)采购商品和接受服务、销售商品和提供服
务、收取租赁费用预计总金额合计不超过800万元;向南京光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光献科技”)采购商品和接受服务、收取租赁费用预计总金额合计不超过210
万元;向简爱数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简爱数智”)采购商品和接受服
务预计金额不超过80万元。20250426:2024年实际发生金额23017.08万元。
【公告日期】2024-04-23【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2023年度拟向仁卓智能科技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仁卓智能”)采购商品、销售商品预计总金额合计不超过20,030
万元;向合肥蓝点数字电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蓝点”)采购商品、销售商品
、收取租赁费预计总金额合计不超过8,550万元;向仁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仁洁智能”)采购商品、销售商品、支付租赁费预计总金额合计不超过3,040万
元。仁卓智能、合肥蓝点为合肥仁创二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
“仁创二期”)的控股子公司;仁洁智能为合肥仁创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
简称“合肥仁创”)的控股子公司。因公司董事长曹仁贤先生分别为仁创二期和合
肥仁创的有限合伙人。基于谨慎原则,本公司将与仁卓智能、合肥蓝点和仁洁智能2
023年度上述交易预计视为日常关联交易预计。20231028:预计增加日常关联交易2
0,000万元。20240423:2023年度实际发生金额33,069.79万元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