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0800 一汽解放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0-|77574.64| 827.79| 702.21| 33.30| 0.05| 0.05|
| 23 | | | | | | |
├────┼────┼────┼────┼────┼────┼────┤
|2025-10-|77449.05| 648.17| 773.39| 33.30| 0.82| 0.70|
| 22 | |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0-26】
第三季度汽车品牌影响力指数发布:乘用车格局生变 商用车头部稳固
【出处】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 (记者刘钊)10月25日,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与清博指数联合发布第三季度中国汽车品牌影响力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本季度汽车品牌格局呈现“乘用车市场激烈演进,商用车市场稳健固化”的显著特征。
乘用车领域,本土品牌已占据影响力前十席位的七席,展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其中,比亚迪以784.54分蝉联榜首,问界品牌凭借767.19分的成绩首次跻身前五,成为本季度最具突破性的品牌。商用车领域则呈现出更加多元的竞争态势,其中,中国一汽以728.99分领跑重卡市场,其4.73%的主流媒体声量占比彰显出在国计民生领域的重要地位;江铃汽车在轻客领域以658.02分稳居第二,其82.54%的网民声量占比与99.60%的正面率展现出卓越的用户口碑,同时在轻卡领域也凭借99.59%的正面信息占比保持稳定表现。
乘用车市场格局深度调整 技术赋能与用户口碑成破局关键
第三季度乘用车品牌影响力排名显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其中,比亚迪以784.54分的综合得分蝉联榜首,特斯拉则以780.22分位居第二,通过ModelY在国内市场的价格调整实现了销量回升,特斯拉展现出跨国品牌在本地化运营上的灵活应变能力。
本季度最大的亮点来自新势力阵营的突破性表现。问界品牌首次上榜便以767.19分跃居第五,其网络声量达到187万条,环比呈现爆发式增长。在第二梯队中,吉利银河以761.17分成功跻身第六名,展现出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的卓越成效;五菱汽车则以755.93分位列第七。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合资品牌虽然仍在销量上保持一定规模,但投诉量相较于其规模而言明显偏高,在网络声量构成、用户满意度等关键维度已显疲态,面临着本土品牌加速崛起带来的严峻挑战。
商用车市场呈现多元竞争态势 头部品牌凭借差异化优势巩固地位
商用车各细分领域在本季度展现出更加明晰的竞争格局,其中重卡市场形成稳固的三强阵营,中国一汽以728.99分位居榜首,中国重汽以718.74分紧随其后,东风则以717.38分稳居第三。
皮卡领域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长城以699.74分继续保持绝对领先地位,长安以667.94分位列第二,上汽大通则以667.39分排名第三。
轻卡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长安以718.38分领跑该细分市场,江淮汽车以717.96分的微弱差距位居第二,北汽福田则以710.31分位列第三。
轻客领域保持平稳发展态势,长安以660.49分保持领先地位,江铃汽车以658.02分位居第二,北汽福田以644.42分位列第三。
声量与口碑协同共进 构建品牌影响力新范式
本季度数据进一步验证,在汽车产业变革深化背景下,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愈发依赖于传播声量与用户口碑的协同效应。在乘用车领域,问界的崛起完整展示了“技术+生态+口碑”的闭环竞争力。华为乾崑ADS智能驾驶系统与鸿蒙座舱的技术赋能,结合4.50分的满意度评分与仅86件的投诉量,为其声量爆发提供了坚实的口碑基础。
商用车阵营中,品牌影响力的构建更加强调可靠性与专业性的长期积累。重卡三强凭借主流媒体声量优势与深厚技术积淀持续巩固市场地位,其中中国一汽4.73%的政媒声量占比彰显出在政策导向型市场中的独特优势;江铃轻客则以“低声量、高成交”的运营模式,凭借超99%的正面率在B端市场建立了以信任为核心的影响力模型,展现出商用车品牌在用户关系维护方面的独特智慧。
相比之下,部分传统品牌在满意度评分与网民声量占比等维度的相对弱势,制约了其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这反映出在用户运营精细化和电动化转型方面仍存在优化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主流品牌在网络正面信息占比方面均保持在98%以上的高水平,反映出整个行业在品质管理和用户服务方面的持续进步。
三季度中国汽车品牌影响力指数表明,中国汽车产业正从规模竞争迈向全生命周期价值竞争的新阶段。在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的变革浪潮中,品牌建设已不再局限于声量爆破或销量增长,而是需要构建传播广度、用户口碑、技术实力与市场实绩的系统性竞争力。随着四季度数据采集工作的启动,这套科学评估体系将继续为行业提供精准导航,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化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2025-10-24】
连续三年!一汽解放再次入选这个国家级ESG榜单!
【出处】一汽解放官微
10月24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中国社科院、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等机构联合举办的“ESG中国·创新年会暨首届ESG国际博览会”在北京开幕。活动现场“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正式揭晓。一汽解放凭借在ESG领域的卓越表现,连续三年成功入选,位列商用车行业第一。
一汽解放作为中国商用车行业领军者,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践行ESG理念,全方位、多层次参与ESG实践。
以科技攻关实现市场领航
以全球布局筑牢竞争新优势
一汽解放推动自主创新与全球化的双向赋能,形成协同并进的增长格局,向着世界一流企业不断迈进,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阔步前行。
一汽解放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殷切嘱托,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传统三大领域,持续推进技术与产品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长期市场竞争优势。技术创新方面,新能源领域,实现全面突破核心技术,打造差异化整车、全自主核心总成技术平台;智能网联方面,持续攻关智能驾驶、车联网等关键核心技术;传统领域,研发高可靠耐久技术、体系化节油技术等核心技术。产品创新方面,新能源领域,聚焦重、中、轻、微卡车及客车五大整车平台,持续输出新能源产品;智能网联领域,面向高速、港口、环卫、工厂物流等应用场景,打造L2至L4级智能车产品矩阵;传统领域,2024年推出J7创领版重卡,领跑高效物流新时代。
同时,一汽解放加速全球化进程,推动海外市场从品牌建设、服务生态到产品研发的全价值链扎根,通过发布“SPRINT2030”国际化战略,聚力攻坚“重点市场赶超、空潜市场突破、合作出口提升、轻卡破局”四大方向,打造“一站驱三网”的海外服务模式,不断丰富海外产品线,实现产品出口至105个国家和地区,赢得海外客户的广泛信赖与赞誉,不断擦亮中国民族品牌“金字招牌”。
数智赋能打造绿色价值链
全链降碳激活低碳发展新动能
一汽解放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为驱动,打造绿色价值链,全力奏响“双碳”时代“主旋绿”。建立“车与环境”有机一体的低碳路线,打造6DV超级工厂、J7智能工厂等,将先进制造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相融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单车生产能耗;打造清洁高效的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车辆产品组合,不断突破体系节油技术,降低产品碳排放,单车百公里油耗平均降低1.5升,全年帮助用户累计节油超3亿升,推动全社会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用户每年降本最高超过5万元;构建覆盖产品“设计—采购—生产—运输—销售—使用—报废”的全链条绿色管理体系,推进全生命周期减碳。
多元协同共筑责任生态
绘就和谐社会美好新图景
一汽解放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与客户、员工、伙伴、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共创共享,持续为和谐社会构建赋能添力。面向客户,牢记“以客户为中心”,焕新发布“感动服务”品牌,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面向员工,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全面且人性化的薪酬与福利体系,提供“双通道”晋升模式,竭尽所能提升员工幸福感;面向伙伴,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带头作用,携手九洲恒昌、孚能科技、大连市等地方政府、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校伙伴,共同助力汽车产业发展;面向社区,携手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以及20家供应商,推进“解放爱领航”公益项目常态化发展,2024年累计帮助189位困难卡友、奖励5位正能量司机,受到党政央媒及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同时,积极推进吉林省镇赉县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落实,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击鼓催征启新程,奋楫扬帆谱新篇。面向未来,一汽解放将自觉担负起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责任,把ESG理念与可持续发展要求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实际,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领航信心,齐心协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力打赢“十四五”收官攻坚战,向着“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澎湃前进。
“中国ESG上市公司央企先锋100”榜单的评选采用符合国际标准、契合中国实际的评价体系,从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估。今年榜单以截至2025年4月30日的A股、港股6508家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并依据市值、影响力、ESG活跃度等要素,筛选出1145家上市公司作为评价对象,最终评选出100家ESG先锋企业。
【2025-10-24】
行业周报|汽车整车指数涨1.63%, 跑输上证指数1.25%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10月20日-2025年10月24日,上证指数涨2.88%,报3950.31点。创业板指涨8.05%,报3171.57点。深证成指涨4.73%,报13289.18点。汽车整车指数涨1.63%,跑输上证指数1.25%。
本周机构观点:
**东吴证券本周观点**:
客车这轮大周期驱动因素是什么?一句话总结:客车代表中国汽车制造业将成为【技术输出】的世界龙头。这不是梦想而是会真真切切反应到报表层面。海外市场业绩贡献对客车行业在3-5年会至少再造一个中国市场。背后支撑因素:
1)天时:符合国家【中特估】大方向,客车是【一带一路】的有力践行者,已有10余年的出海经验,在新的国际形势变化下,将进一步跟紧国家战略,让中国优势制造业【走出去】。
2)地利:客车的技术与产品已经具备世界一流水平。新能源客车产品维度,中国客车已领先海外竞争对手。传统客车维度,技术已不亚于海外且具备更好性价比及服务。
3)人和:国内市场价格战结束不会成为拖累反而会共振。过去6-7年国内客车“高铁冲击+新能源公交透支+三年疫情”三重因素叠加经历了长期的价格战,2022下半年宇通已率先提价,且需求本身得益【旅游复苏+公交车更新需求】有望重回2019年水平。
客车这轮盈利能创新高吗?我们认为并不是遥不可及。
1)国内没有价格战。2)寡头龙头格局。3)海外无论新能源还是油车净利率远好于国内(无需投固定资产)。4)碳酸锂成本持续下行。
客车这轮市值空间怎么看?
小目标是重新挑战2015-2017年上一轮行业红利的市值峰值。大目标重新打开新的天花板(见证真正意义的世界客车龙头)。
投资建议:
【宇通客车】是“三好学生典范”,具备高成长+高分红属性。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6.3/55.2/66.8亿元,同比+12%/+19%/+21%,维持“买入”评级。
【金龙汽车】或是“进步最快学生”,困境反转利润弹性较大。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4/6.4/8.3亿元,同比+182%/+45%/+2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地缘政治波动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节奏进度低于预期。
**甬兴证券本周观点**:
行情回顾
过去一周(2025/10/13~2025/10/17),申万汽车行业下跌2.53%,表现弱于本站全A,所有一级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27。细分板块涨跌幅:过去一周(2025/10/13~2025/10/17),摩托车及其他涨幅最大,汽车零部件跌幅最大。摩托车及其他上涨0.58%,商用车下跌0.15%,乘用车下跌0.28%,汽车服务下跌2.40%,汽车零部件下跌4.04%。
核心数据
数据跟踪:
1)行业总量:据中汽协数据,2025年9月汽车销量约322.6万辆,环比约+12.9%,同比约+14.9%。2025年9月新能源汽车市占率约49.7%。
2)车企端:据乘联分会数据,2025年9月,比亚迪、吉利和一汽大众零售销量位列前三,分别约34.7万辆、23.2万辆和13.9万辆,份额分别约为15.5%、10.4%和6.2%。其中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分别同比约+42.8%、+37.3%、+32.1%。
3)周度数据:据乘联分会数据,2025年10月1-12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约68.6万辆,同比约-8%,环比约+12%;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约54.6万辆,同比约-11%,环比约-15%。
4)原材料:据iFind数据,截至2025年10月17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约为73350元/吨,较2025年10月10日变化0%。据iFind数据,截至2025年10月17日,国内铜价格约为84920元/吨,较2025年10月10日变化-2%。
行业新闻及公司公告
行业新闻:赛力斯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上市进程取得重要进展。特斯拉已启动上海超级工厂2025年第四季度的扩产。京东联合宁德时代、广汽推出“国民好车”。零跑D19发布程纯电续航500公里,预计26年一季度上市。
公司公告:
博俊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5.52亿元~6.62亿元,同比约+50%~+80%;预计公司25Q3归母净利润约2.44亿元~2.85亿元,同比约+80%~+110%。明新旭腾收到客户定点。
投资建议
政策持续呵护汽车消费,叠加新能源车销量向上。我们维持汽车行业“增持”评级。建议关注以下投资主线:
1)整车端,政策利好,建议关注智能化领先、技术周期和车型周期共振的整车企业,如上汽集团、小鹏汽车、小米集团和零跑汽车等;
2)零部件端,看好电动智能化增量环节,以及AIDC液冷产业链。
我们建议关注沪光股份、川环科技、银轮股份和地平线机器人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新车型上市不及预期、供应链配套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竞争加剧。
行业新闻摘要:
1:日产推太阳能扩展装置,Sakura电动车年增3000公里续航。
2:安世半导体危机展现供应链脆弱性,汽车产业备受影响。
3:2025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发布。
4: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
5:9月新能源VAN销量再创新高,远程夺冠,江铃飙升25倍。
6:2025年锂电行业深度报告指出,场景拓展打开增量空间。
7:2025年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发布,强调未来发展方向。
8:前三季度,中国汽车产业竞争依然残酷,市场格局变化明显。
9:2025年1-9月,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零售销量同比增长57.17%。
10:9月重卡销量同比大增82%,四家企业实现同比翻番。
龙头公司动态:
1、比亚迪:1)腾势前总经理赵长江从比亚迪离职!本人回应:先休息下。2)比亚迪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离职。3)入职比亚迪 16 年,原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官宣离职。4)比亚迪赵长江官宣离职,未透露去向。5)比亚迪宋两款新车型同时上市 搭载高速爆胎稳行系统等。6)首款中国超跑,比亚迪仰望 U9 将入驻《GT 赛车 7》。7)比亚迪出海:从"建"到"简"的车联网修行。8)满足最新国补政策,比亚迪宋家族、秦L DM-i改款上市。9)比亚迪与荣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0)2026 款比亚迪宋 Pro DM-i 上市:限时 9.98 万元起,百公里亏电油耗 3.2L、综合续航 1508km。11)AI智能体“上车”加速,荣耀联手比亚迪,聚焦AI智慧出行。12)比亚迪与荣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共绘智慧出行“全场景互联”新蓝图。13)比亚迪元 UP 变身插混小车,预计明年以“Atto 2”之名在欧洲上市。14)荣耀与比亚迪在AI智慧出行领域达成深度合作。
2、赛力斯:1)赛力斯,拟派现!。2)赛力斯:2025 年半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 5.06 亿元。3)带电磁炉、茶饮机的汽车,赛力斯第三代蓝电 E5 PLUS 官宣 11 月预售。4)何利扬:赛力斯“新汽车 新安全 新探索”。
3、上汽集团:1)上汽时代动力系统(南京)有限公司成立。2)上汽前行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3)上汽通用汽车凯迪拉克品牌发布磁浮底盘技术。4)上汽集团成立前行汽车科技公司。5)上汽集团,技术+产品双爆发 深化改革显成效。6)上汽集团向进博会交付750辆接待用车。
4、长城汽车:1)哈弗 H6L 官图发布,搭载 1.5T 和 2.0T 发动机。2)长城汽车智能四驱电混技术破解多项全球性难题。3)长城汽车 2026 款金刚炮正式上市:8.98 万元起,搭载 2.0T 发动机。4)第10万辆金刚炮整车下线 长城荆门工厂冲刺年产值400亿元。5)魏牌高山7上市,售价28.58万元。6)长城直营变革:坦克撤出魏牌渠道 魏牌All in直营。7)28.58 万元起,长城魏牌高山 7 中大型 MPV 首批车主交付。
5、长安汽车:1)长安第三代 CS75 PLUS SUV 新增“智慧冠军版”上市:搭 1.5T 新蓝鲸发动机,权益价 9.19 万元起。2)京东物流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建高效智能供应链体系。3)破解行业困境,“天枢智能”开创“泛安全”新篇。4)中国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调研东安动力。5)长安汽车:2030 年推出航线飞行汽车产品,实现商业化运营。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9-29-0.04%0.90%2025-09-300.99%0.52%2025-10-09-1.27%1.32%2025-10-101.73%-0.94%2025-10-13-0.67%-0.19%2025-10-140.16%-0.62%2025-10-152.25%1.22%2025-10-16-0.16%0.10%2025-10-17-1.75%-1.95%2025-10-20-0.39%0.63%2025-10-21-0.15%1.36%2025-10-22-0.91%-0.07%2025-10-230.36%0.22%2025-10-24-0.13%0.71%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14.992023-12-2913.85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比亚迪-0.64%-1.84%3.86%赛力斯3.18%11.62%66.35%上汽集团2.02%-5.55%27.41%长城汽车1.49%-5.35%-13.63%长安汽车1.92%4.52%-3.53%江淮汽车4.08%-1.93%45.16%广汽集团1.30%2.76%-4.99%宇通客车2.97%1.12%30.02%千里科技-0.53%-13.91%88.52%北汽蓝谷3.92%0.38%3.65%一汽解放0.72%0.00%-16.63%福田汽车4.15%0.73%9.09%中国重汽-0.45%0.17%14.05%众泰汽车15.98%14.96%81.48%东风股份4.18%0.13%17.95%中集车辆-1.14%6.95%-0.21%江铃汽车-2.30%-5.79%-20.39%汉马科技-10.23%-8.89%46.44%金龙汽车13.08%22.42%16.06%海马汽车-16.98%2.16%53.66%
行业相关的ETF有广发中证全指汽车ETF(159512)、国泰中证800汽车与零部件ETF(516110)、广发中证全指可选消费ETF(159936)、华夏中证全指可选消费ETF(562580)、申万菱信上证G60战略新兴产业成份ETF(510770)、华夏中小企业100ETF(159902)
【2025-10-24】
中国一汽品牌向上之路:自主引领 合资共进
【出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是砥砺奋进最真实的刻度。
站在“十四五”即将收官的时间点回望,五年来,中国一汽品牌向上的发展画卷,起笔不凡,落笔精彩。
这五年,中国一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一汽时的殷殷嘱托,紧跟国家战略步伐,踏出了自主品牌突破向上的铿锵足音,谱写了合资品牌深化合作的共赢华章,实现了品牌价值、市场销量、技术实力的全方位跃升,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加速自主向上
擦亮民族汽车品牌
“十四五”以来,红旗品牌始终坚守为用户造好车的初心,倾力为用户打造有底蕴的车、更智能的车、最健康的车、最安全的车。依托天工纯电、鸿鹄混动、九章智能三大技术平台,红旗品牌形成了覆盖燃油、纯电、插混、增程的全谱系产品矩阵,以前瞻技术引领未来出行新趋势。2024年,红旗品牌销量跃上40万辆级新台阶,品牌形象、市场形象、产品形象实现全面提升。在2025年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中,红旗品牌以1410.6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乘用车品牌行业第一。在国内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红旗品牌更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已成功进入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并频繁亮相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等重大国事活动和重要外交场合,彰显民族品牌的卓越品质与强大实力。如今,红旗品牌用户规模已突破200万,并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可靠的安全性能和卓越的服务理念,荣获J.D.Power车辆可靠性研究自主品牌第一名、中国汽车金扳手奖等荣誉,赢得消费者和专业机构的高度认可。
▲2025红旗品牌价值位列乘用车品牌行业第一
从深耕国内市场到加速海外拓局,“十四五”以来,解放品牌坚持向“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绿色智能交通运输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全面实施技术、产品、营销、管理等改革创新举措,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为加快发展注入新动能。五年来,解放品牌持续研发更具竞争力、更符合市场的产品,传统能源车、新能源车、智能车并举发展,产品全面适配公路、工程、市区等多种应用场景。不仅在国内中重卡市场保持绝对领先地位,解放品牌还在国际市场实现新突破,成功出口至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覆盖全球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以可靠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全球用户的广泛认可。在2025年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中,中国一汽解放品牌以1450.29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商用车品牌行业榜首,连续14年品牌价值领跑商用车行业。
从困境突围到向新而生,“十四五”以来,奔腾品牌创新转型、调整有力,在战略端、产品端、用户端全面发力,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推动品牌向更高层次迈进。在新能源战略上,奔腾品牌全力推进产品转型,形成“长春+盐城”双基地生产布局,首款微型纯电车型“奔腾小马”、全新悦意序列等车型产品不断焕新升级,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在技术突破上,奔腾品牌成功打造越影平台、逐日动力、如意座舱等新能源技术集群,致力于让技术从“可用”走向“好用”,以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在海外布局上,奔腾品牌闪耀白俄罗斯车展,实现在缅甸等地的海外本地化生产重要突破,加速推进全球化发展和海外市场拓展;在营销创新上,奔腾品牌通过跨界合作、体验式营销、用户共创等举措创新营销模式,将年轻用户喜欢的元素与产品连接起来,提升品牌关注度和影响力。
合资协同共进
打造“共赢发展”典范
作为中德企业合作共赢的典范,在“十四五”收官之际,一汽-大众即将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中国首家达成这一成就的乘用车企。“十四五”以来,中国一汽与大众汽车集团持续拓展合作深度,特别是2025年双方战略合作迎来新高度,不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秉承“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共同确定新车型规划,进一步丰富产品阵容,还签署了《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为捷达品牌“深耕本土、辐射海外”注入全新动能,书写了合资车企转型升级的新范本。与此同时,作为中国一汽与奥迪公司在电动化领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奥迪一汽新能源也已顺利投产,以“中国智造+德国质造”的全新模式,为中德汽车产业合资合作树立了崭新标杆。如今,一汽-大众已完成从单一品牌、一款车型到拥有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商品矩阵已全面覆盖主流、豪华与经济型市场,并实现海外事业“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
携手20余载,中国一汽与丰田汽车始终保持着紧密而高效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十四五”以来,中国一汽与丰田汽车通过不断完善健全沟通机制,汇聚各自优势资源,持续深化在新技术、新产品、新领域的战略合作,先后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口零部件合作备忘录》,推动合资事业向更高质量、更宽领域迈进。如今,一汽丰田已建立起强大的体系力,坚持以高品质和高价值引领品牌建设,并不断加速电动化、智能化产品技术布局,不断为用户带来新的体验。全新智能电动汽车bZ5的推出,不仅是一汽丰田“制造更好的汽车”的具象化实践,更是其以用户思维重构产品价值的战略落子,彰显了一汽丰田将秉持“用户至上”理念,在新能源赛道上保持战略定力,用技术革新回应时代期待,以品质坚守兑现品牌承诺,与千万用户共同驶向智能化绿色可持续的出行未来。
春华秋实,硕果盈枝。历经五载耕耘,中国一汽书写了品牌向上的亮眼答卷。面向未来,中国一汽将昂扬斗志、勇毅前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步伐,矢志不渝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彰显央企担当,奋力开创战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5-10-23】
广汽、一汽等均布局!“车路云一体化”迎阶段性成果,万亿赛道将迎来爆发期?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日前,广汽集团发文称,其与14家国内外主流车企、自动驾驶公司共同参与了由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主办的“车路云一体化中外车企协同开发测试行动量产应用场景动态演示及试乘体验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广汽集团重点展示了两个应用场景——“云支持自动紧急制动”和“云支持绿波车速引导”。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智能网联车辆与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李克强在近期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阶段性成果。李克强介绍,通过试点,有关方面已提炼出“车路云一体化”十大功能场景,这些研发和应用将有效支撑智慧公交、无人配送等应用系统的商业化落地。
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路径,“车路云一体化”在近些年迎来了政策、技术和市场多重因素的催化。除广汽集团外,一汽集团、吉利汽车、东风汽车等企业均进行了相应布局。根据业内预测,到2030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而“车路云一体化”带来的经济价值更为惊人,中性预期下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增量达7259亿元,2030年将增至25825亿元。
“车路云一体化”与“单车智能”不矛盾
根据公开资料,“车路云一体化”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云等物理层、信息层与应用层融为一体,基于系统协同感知、决策与控制,实现交通系统安全、节能、舒适及高效运行的信息物理系统。在该系统下,汽车不再是孤立个体,而是与路侧设备、云端服务器进行交互的节点。
以广汽集团公布的应用场景——“云支持自动紧急制动”为例,云端可实时发送车辆视距之外的关键风险信息给驾驶人或驾驶自动化系统,同时提供速度与制动决策建议,支持车辆实现自动紧急制动、多车协同避撞等功能,提前预警潜在碰撞风险,显著提升复杂场景下的行车安全性。
事实上,“车路云一体化”就是行业此前常说的“车路协同”的升级版,但二者存在一定区别:“车路协同”是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网联道路分开独立设计,且各自优化目标不同;而“车路云一体化”则是整体设计,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系统的协同感知、决策和控制,是一种更加经济、高效和安全的模式。
近年来,各地也在积极推进这项技术。例如,去年5月,北京发布“车路云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标公告,项目投资额达99亿元,计划在北京市选取约2324平方公里范围,对6050个道路路口进行智慧化改造;同年6月,湖北武汉的“车路云一体化”重大示范项目也获得了武汉市发改委批准。
不过,在加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的过程中,围绕“单车智能”和“车路云一体化”两条技术路线,业界产生了不小的争议:有企业认为,目前智慧道路的修建成本高、周期长,因此“单车智能”很关键;也有公司认为,智慧道路一旦修建好,其风险和不确定性远低于智能汽车。
对此,广汽集团方面表示,“车路云一体化”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新阶段,是在现有单车智能系统上增加了“数字轨道”,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融合人、车、路、云的物理和信息空间的技术,用以突破车辆感知盲区瓶颈,提升和改善现有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尽管基于单车智能的辅助驾驶功能已实现量产应用,但面对高级别智能驾驶的复杂场景,单车智能的技术发展路线,仍解决不了感知和不确定性事项判断等问题,下一个需要发力的新场景应该是汽车领域网联协同式智能。”李克强表示。
“单车智能是车路云一体化的基础,而车路云一体化是单车智能的升级。只有把单车智能做好,才能最终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目标。”李克强说,未来“单车智能”和“车路云一体化”都各自有优势、有结合的地方。
面临高成本、商业化无法闭环等问题
尽管政策持续推动、试点城市不断扩容,但“车路云一体化”在产业热度、市场接受度和技术成熟度上,仍远不及单车智能。例如,在今年9月的第五届沈阳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Robotaxi和无人物流车依然是受关注的热点,而“车路云一体化”的话题则相对被淡化。
另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众多布局“车路云”的科技公司,在面对资金投入高、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等问题时,不得不收缩战线,或转而发展更热门的AI(人工智能)大模型。“我们现在不提车路云了,业务方向也完全侧重AI。”某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华泰证券方面表示,“车路云一体化”目前的劣势在于非常依赖政府部门的基础设施投资,需要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同时技术通用性也受到限制。此外,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也认为“车路云一体化方案过于依赖基础设施”。
同时,当前“车路云一体化”建设还面临着路侧技术水平不足以满足自动驾驶需求的挑战。“自动驾驶技术注重强实时性、强安全性,而当前路侧的感知精度、通信的稳定性和延时性还不及车端。”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总工程师戴一凡认为,“车路云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尚不完备,亟待打通数据“烟囱”。
西部智联总经理褚文博则称,各地开展道路智能化改造仍面临较高成本的问题,如一个智能化路口的改造成本仍高达数十万元,且多为政府主导投资,推进仍有待提速。而在接入“车路云一体化”体系车辆方面,不少地方公交、出租等车辆网联设备装配率偏低,导致接入规模偏小。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车路云一体化方案上车可能会导致购车成本上涨数万元。这数万元还花在了看不到、感受不到的地方,他们肯定不愿意为此买单。在这种情况下,车路云一体化方案无法形成商业闭环。”朱西产谈到了“车路云一体化”方案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山东高速集团创新研究院院长毕玉峰表示,“车路云一体化”的推广必须要分阶段进行。首先,要在封闭场地上打造更好的技术。车路通信、车路协同有多种技术路线,到底哪些更成熟,哪些更能确保传输、计算和控制的水平,需要通过测试得出结果。
“再者,车辆需要具备在没有车路协同工况下的自动驾驶功能,即单车的前装智能。在实现单车智能后,车辆就具备一定的代还率。通过自动驾驶代还率,基建方就能有的放矢地为车辆提供路侧的基建支持;最后,实现各方利益的商业闭环,提升交通安全水平。”毕玉峰说。
【2025-10-22】
汽车行业透明供应链TSCE-Auto正式启动
【出处】汽车学会
2025年10月22日,在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5)开幕式上,汽车行业透明供应链TSCE-Auto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联合国内18家主流乘用车企业,共同推动汽车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与协同发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供应链创新分会秘书长李顺虎,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潘晓红作为项目牵头方代表,携手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北汽集团、江汽集团、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赛力斯、小米汽车企业供应链负责人共同参与启动仪式。
TSCE-Auto聚焦统一数据标准和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打破行业“数据孤岛”,实现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透明与共享,通过实时数据接入与转发,推动企业间的高效协作。通过在生产质量管理、物流库存优化、风险监控和降本增效等关键场景的创新应用,TSCE-Auto携手产业链各方应对汽车行业最严峻的业务挑战,全面赋能汽车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2025-10-22】
中国一汽: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
【出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十四五”以来,中国一汽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坚持自主创新、数智转型、绿色发展,从传统造车企业向移动出行科技公司转型跃迁,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产业链体系重构,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向新之路,奏响了民族汽车品牌的时代强音。
科技创新为核
铸就自立自强“硬实力”
“十四五”以来,中国一汽以掌控关键核心技术为根本路径,奋力攀登科技高峰,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在战略布局上,中国一汽迭代发布阩旗技术“SIGHT(洞见)531”发展战略,深入开展重大科技攻关行动,聚焦AI芯片、动力电池、线控底盘等重点领域持续“解卡去黑”,累计突破1400余项关键技术,部分成果成功打破国外垄断,专利授权量、公开量均居行业首列。
▲安全、智能、绿色、健康、美妙五大品牌基因
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领域,中国一汽完成66Ah全固态电芯试制及验证,主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自主开发的全新一代智慧电驱最高效率达到96%,位居行业领先水平。红旗品牌成功打造天工纯电、鸿鹄混动、九章智能三大技术平台,为持续跃迁奠定坚实技术基础;以九章智能平台统领认知、计算与决策,并成功推出中国首颗车规级、5纳米五域融合芯片——“红旗1号”,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上迈出了历史性一步。商用车领域成功攻克高效油冷电驱桥技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等关键核心技术,全自主中型电驱桥效率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红旗品牌天工纯电、鸿鹄混动、九章智能三大技术平台
在创新体系支撑上,中国一汽着力筑牢创新根基。2023年,中国一汽科技创新基地正式启用,其首创的智慧能源系统及5G+自动驾驶动态无线充电道路,为未来出行带来革命性想象。同时,湾区研发院、上海造型中心等相继投运,一汽解放奥地利研发有限公司等机构的设立,进一步完善了全球化研发网络,通过开放合作构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数智赋能为翼
激发高效运营“加速度”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中国一汽将数智化作为推动跃升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建设智慧企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通过构建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服务的全场景数智化管理体系,中国一汽显著提升了产业运行效率。在制造端,依托智能工厂和数字化产线,实现柔性生产和智能排产;在供应链端,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实时监测与协同,有效提升了产业链的韧性;在销售与服务环节,则通过智能客服、车联网等手段,为用户带来更便捷的个性化体验。
更为深远的是,中国一汽积极探索大模型、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产业运营中的深度应用,推动管理范式的重构与升级。中国一汽发布行业首个企业运营智能体和中国一汽行业大模型,“一汽·七星云工作台”也已上线运行。这些探索实践,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更为企业可持续创新奠定了长远基础,展现了中国一汽在智能运营领域的深入探索和积极实践。
▲一汽·七星云工作台
随着行业大模型OpenMind的不断迭代,中国一汽正从“数字驱动”迈向“智能驱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智体系,正在激活企业高效运营的“神经网络”,让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加速生成。
绿色低碳为基
澎湃持续发展“新动能”
中国一汽深入贯彻“双碳”战略,将绿色低碳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努力构建可持续的产业体系,在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变革中塑造竞争新优势。
在战略转型上,中国一汽坚定实施“All in”新能源战略,绿色发展全面提速。红旗、解放、奔腾、一汽丰田、奥迪一汽、一汽中车、中汽新能等一批新能源整车工厂和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季冻区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等创新推广,现代汽车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这不仅是技术领域的革新,更是绿色理念在企业发展各环节持续深化的生动体现。
在绿色智造上,中国一汽大力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旗下多个工厂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录。通过全面应用可再生能源、推广循环再利用等先进措施,工厂的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碳排放强度实现显著下降。
在产业引领上,中国一汽不仅自身践行绿色发展,更积极参与行业节能标准的制定,引领绿色供应链的建设,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迈向低碳发展的新阶段,展现了作为国资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回望“十四五”,中国一汽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绘就了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面向新征程,中国一汽将行稳致远,不断为民族汽车工业注入新质动能,奋力书写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新篇章。
【2025-10-22】
一汽解放: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388.1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一汽解放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388.17万元,当前融资余额7.7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24%,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13881730.0011449770.00775742759.002025-10-205899344.005602571.00783310799.002025-10-1715552708.0012514178.00783014026.002025-10-1621495856.0017820095.00779975496.002025-10-1512569113.0015762473.00776299735.00融券方面,一汽解放10月21日融券偿还180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233.26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10.0012654.002332554.002025-10-2079686.00699.002331864.002025-10-1713940.0086428.002246431.002025-10-1660974.004963.002358843.002025-10-1558548.002142.002319072.00综上,一汽解放当前两融余额7.78亿元,较昨日下滑0.9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1一汽解放-7567350.00778075313.002025-10-20一汽解放382206.00785642663.002025-10-17一汽解放2926118.00785260457.002025-10-16一汽解放3715532.00782334339.002025-10-15一汽解放-3098926.0077861880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2】
一汽解放与国轩高科开展座谈交流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10月22日电,据“一汽解放”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21日,一汽解放与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交流座谈会在合肥举行。双方围绕商用车新能源行业发展、电池技术升级与供应链协同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应对市场机遇与挑战。本次交流标志着一汽解放与国轩高科进入更紧密的合作阶段。双方将通过整合一汽解放的整车优势与国轩高科的电池资源,引领中国商用车绿色转型发展。
【2025-10-21】
一汽解放与国轩高科寻求更紧密战略合作 引领商用车行业绿色转型
【出处】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宋维东)10月21日,一汽解放与国轩高科举行交流座谈会,围绕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发展、电池技术升级与供应链协同等进行深入探讨,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应对市场机遇与挑战。本次交流,标志着一汽解放与国轩高科进入更紧密的合作阶段。双方将携手共进,通过整合一汽解放的整车优势与国轩高科的电池资源,推动新能源商用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绿色转型。
一汽解放总经理于长信表示,整车企业与动力电池企业应当“命脉相连”,携手面对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新机会与挑战。电池技术是新能源商用车发展的核心环节,行业正致力于解决大电量、快充和适用性等关键技术难题。期待双方进一步拓展合作维度,从技术升级、市场拓展、产业共赢三方面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整合双方优势,共同发展进步。
国轩高科执行总裁王启岁表示,国轩高科将围绕此次座谈会内容积极推进后续工作,做好商用车市场的技术升级与前瞻布局。国轩高科期待与一汽解放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提高双方产品市场份额,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
【2025-10-20】
第138届广交会:一汽解放彰显中国商用车硬实力
【出处】一汽解放官微
10月15日至19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盛大举行。一汽解放以“创造财富,驱动未来”为主题,携旗下明星产品——J7牵引车、JH6自卸车及虎6G纯电轻卡重磅亮相,向全球伙伴展示了中国商用车在高端制造、绿色低碳与智能网联领域的领先实力,展位现场人流如织,洽谈气氛热烈,充分展现了“中国智造”的非凡魅力与解放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本届广交会上,一汽解放展台成为全场焦点之一。展台设计融合科技感与国际化元素,生动诠释了解放品牌赋能全球物流的核心理念。开展以来,吸引了来自拉美、中东、非洲、东南亚、欧洲等全球多个地区与国家的客商驻足。现场自然访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累计接待近千人次,进行深度洽谈的潜在客户超过六百位,涵盖了物流公司、大型车队运营者及地区分销商。
本次一汽解放展出的三款主力车型,各具特色,精准覆盖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
J7牵引车定义了高端、安全与舒适的新标准,580PS大马力发动机配合3.545小速比后桥,专为高效干线物流设计。
JH6自卸车以其强大的承载性与可靠性面向重型工程建设市场,具备卓越的爬坡和复杂路况适应能力,10英寸屏搭配四方位影像等配置,显著提升了作业安全性。
虎6G作为纯电轻卡,是响应全球零碳物流趋势的力作,其搭载的96.2kWh磷酸铁锂电池,配合高效的电池液冷系统,确保了稳定的续航表现。
除了量产车型,一汽解放还展示了与战略伙伴壳牌联合开发的创新成果——星域概念混动卡车。该车型集成了多项前沿技术,描绘了未来商用车的节能减碳蓝图。搭配的智慧动力域(H动力域)采用P2构型混合动力系统,结合智能能量管理与余热回收技术,实现油耗显著降低。通过“子弹头”驾驶室与主挂一体降阻套件,风阻系数低至0.24。配备L2级智能驾驶、电子后视镜以及预见性巡航控制系统,实现能效与安全双提升。应用低滚阻轮胎、挂车顶部太阳能电池板及低摩擦润滑技术,全方位挖掘节能潜力。
展会期间,一汽解放凭借其过硬的产品力与技术优势,收获了丰硕的商务成果。众多国际客户对J7的智能科技、JH6的强悍耐用以及虎6G的环保经济表现出浓厚的采购与代理意向。来自拉美地区的客户计划在会后实地考察一汽解放生产基地,以深入了解其智能制造体系。同时,针对非洲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用户对纯电产品购买的强烈意愿,一汽解放正积极推进本地化服务网络建设与适应性产品开发,以加速全球市场布局。
面向未来,一汽解放将继续深化“场景化产品+本土化服务”的海外战略,持续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迭代与应用,完善全球供应链与售后服务体系,以更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与全球伙伴共创繁荣,助力中国商用车品牌在世界舞台上迈向新高。
【2025-10-20】
一汽解放受邀参加“赋能进步·共话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合作论坛
【出处】一汽解放官微
10月16日,由清华大学与壳牌中国联合主办的“赋能进步·共话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合作论坛(2025)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汇聚了政府部门、智库机构、学界权威专家以及来自能源、交通、电力、工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国内外行业伙伴,围绕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前沿洞察与实践经验,共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能源转型路径。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副院长郭平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浸没式电池:为解放新能源车注入硬核竞争力》的主题演讲。此外,她还参与了“交通与电力行业融合发展”圆桌讨论环节,与各界嘉宾共话行业协同与创新方向。
郭平表示,自2021年发布“15333”新能源战略以来,一汽解放持续加大新能源领域投入,加速推进企业转型进程,并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在混动重卡领域,一汽解放与壳牌联合开发了星域概念卡车,通过全新混动技术探索传统动力链的低碳化路径,相关成果已于2023年正式发布并下线。今年,一汽解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技术探索,聚焦高倍率充放电场景下的热管理难题,在行业内率先推出混动重卡动力电池浸没式解决方案,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变革进程。
该解决方案将电芯直接浸没于绝缘且具备高导热效率的热管理液中,突破了传统底部冷却方案存在的间接散热瓶颈,能够有效满足电池在持续大电流充放电等极端、多变工况下的散热需求,并显著提升电池系统的温度均匀性,确保每一颗电芯始终维持在最佳工作区间。由此打造出的动力电池系统,具备高安全、大功率、高效率与长寿命等综合优势,全面支撑整车在动力性、经济性等方面的性能提升,为一汽解放新能源车型注入硬核竞争力。
在圆桌论坛环节,郭平详细介绍了一汽解放新能源产品销量实现爆发式增长的亮眼表现,并就未来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规划布局作了阐述,还与来自政府、高校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2025年重卡电动化推进过程中的关键痛点与阶段成果,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追求卓越,永无止境。未来,在新能源转型的奋进征程中,作为行业引领者,一汽解放将坚定不移推进“15333”新能源战略,持续发力新能源赛道,始终秉持敢为人先的勇气、开拓创新的精神与勇于担当的姿态,携手各方伙伴,共同迎接商用车全面电动化时代的到来。
【2025-10-20】
一汽解放: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1555.2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一汽解放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1555.27万元,当前融资余额7.8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28%,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715552708.0012514178.00783014026.002025-10-1621495856.0017820095.00779975496.002025-10-1512569113.0015762473.00776299735.002025-10-1425055897.0012894446.00779493095.002025-10-1310660524.008346194.00767331644.00融券方面,一汽解放10月17日融券偿还1.24万股,融券卖出2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39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224.64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713940.0086428.002246431.002025-10-1660974.004963.002358843.002025-10-1558548.002142.002319072.002025-10-1482836.001404.002224638.002025-10-13133509.0020271.002134047.00综上,一汽解放当前两融余额7.85亿元,较昨日上升0.37%,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7一汽解放2926118.00785260457.002025-10-16一汽解放3715532.00782334339.002025-10-15一汽解放-3098926.00778618807.002025-10-14一汽解放12252042.00781717733.002025-10-13一汽解放2395767.0076946569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9】
一汽解放(无锡)研发能力提升项目竣工 “四国九地”研发布局获新突破
【出处】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宋维东)10月18日,一汽解放(无锡)研发能力提升项目竣工。一汽解放董事长李胜在项目竣工仪式上表示,一汽解放(无锡)研发能力提升项目是一汽解放动力总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是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载体,在一汽解放“四国九地”研发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汽解放将以该项目为核心,统筹区域研发力量,集聚自主创新原生动力,为持续领航商用车领域输入磅礴动能,同时促进无锡地方产业链蓬勃发展。
近年来,一汽解放致力于构建智慧动力域研发布局,大力推进(无锡)研发能力提升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解放动力总成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汽解放(无锡)研发能力提升项目于2023年9月26日奠基,当年12月16日开工建设。项目团队坚持品质当头,严格守住安全、合规、质量、效益、工期、环保六条底线,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项目于2024年12月27日完成主体结构封顶,2025年9月30日完工。
一汽解放(无锡)研发能力提升项目总投资达4.23亿元。其中,研发综合楼地上12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建筑结构高度为59.26米,建筑装饰总高度为71.18米。该项目引领行业创新理念,按照国内绿色建筑最高标准设计建设,打造智慧研发办公新环境;夯实技术创新基础,建成国内一流的非道路发动机环境舱试验台,覆盖全球从平原到高原、从高寒到高温的发动机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品牌窗口效应,依托研发能力提升项目,打造中国一汽和一汽解放在长三角的创新中心、文化中心。
“该项目将依托长三角区位优势,借助无锡深厚的科技创新底蕴和产业发展基础,以一流的研发硬件设施与行业引领的研发管理体系,有力提升一汽解放动力总成产业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进一步巩固解放动力的行业领军地位,增强一汽解放动力总成产业发展后劲。”一汽解放副总经理王志宇说。
当日,一汽解放还同步发布了解放H智慧动力域非道路矿用自卸两款新品——HDRE400(柴油400kW增程产品)和HSRE400(天然气400kW增程产品)。解放H智慧动力域非道路产品的发布,表明解放智慧动力域不仅在车用领域持续领航,同时也在非道路市场加速布局。这两款新产品的推出,将为客户带来更优质的选择,也将为一汽解放赢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副院长兼动力总成事业部副总经理刘江唯介绍,上述两款新品直击矿用自卸使用场景中的“重载上坡、恶劣环境、充电设施不足”三大痛点,应用关键核心技术带来“极致智能、极致节能、极致可靠、极致安全”四项极致价值,让动力系统从简单“执行命令”进化到“主动思考、协同优化”的新阶段,总成发电功率高达400kW,并实现了更高能耗转化效率(油电比达到4.31kWh/L、气电比达到5.1kWh/kg),燃料费用能够降低5%-10%,2万小时稳定运行,出勤率达95%以上,还构建起“双制动、双保险”的安全防线,为客户提供更低的综合运营成本、更高的投资回报以及有效的运营保障。
【2025-10-19】
一汽解放与临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据一汽解放消息,10月17日,一汽解放与临工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无锡举行。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市场、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强精诚合作。
【2025-10-17】
跨境资金池首通非洲,中国一汽全球金融战略迈出关键一步——首笔境外放款落地坦桑尼亚,金融赋能解放品牌拓局非洲市场
【出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10月16日,财务公司作为跨境资金池主办企业,成功实现首笔境外放款业务落地。境内主体解放公司向解放汽车(坦桑尼亚)公司(以下简称“坦桑公司”)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跨境融资,专项用于其在非洲市场的本地化运营与业务拓展。
作为中国一汽及吉林省首笔跨境资金池境外放款,该业务标志着中国一汽跨境资金管理实现从“单向引进”到“双向融通”的结构性跃升,以精准金融支持助力海外前沿布局,成为深化全球资金统筹、赋能产业出海的关键里程碑。
金融创新
实现跨境资金池功能全面升级
自承接中国一汽境外财资中心管理职能以来,财务公司积极推动跨境金融创新,精准对接成员单位国际化业务需求,并完成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的功能升级,跨境资金池入池企业数量由8家拓展至14家,跨境人民币资金净流入(出)额度由140亿元提升至308亿元,为充分满足各成员单位跨境融资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效协同
打通成员单位跨境融通新路径
首笔业务的落地,一方面得益于解放公司和坦桑公司的高度配合及高效的执行力,通过三方紧密协同,精准对接境内外资金安排与业务流程,成功构建高效顺畅的跨境融通合作机制,在此过程中,解放公司勇于担当,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依托多年来对金融领域持续深耕,财务公司以较强的金融专业优势,为该笔业务的顺利达成提供关键赋能。
该笔业务的成功落地,标志着中国一汽打通了境内外资金双向循环的通道,可进一步提升内部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降低海外业务资金成本,精准诠释“金融赋能实体”内涵。展望未来,财务公司将持续深化金融创新,强化全球财资管理能力,坚定服务中国一汽全球化战略,为中国一汽海外业务纵深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2025-10-17】
一汽解放T-shift AMT:为何成为中重卡市场的“现象级爆款”?
【出处】一汽解放官微
金秋十月,随着“一汽解放T-shift AMT J7牵引车全国专属活动”拉开序幕,一汽解放全新一代T-shift 12挡AMT变速箱在多地掀起销量狂潮。截至目前,解放动力T-shift系列变速箱销量已突破8000辆,尤其在高端物流、干线运输、冷链专线等对效率要求极高的细分市场,一汽解放T-shift AMT变速箱成为众多卡友的“首选”,也是商用车市场罕见的“现象级爆款”产品。
那么,这款上市仅4个月的变速箱究竟凭借什么在外资品牌长期主导的AMT市场中强势突围?一汽解放T-shift AMT变速箱为何能成为爆款?答案藏在一汽解放研发、技术、服务与时代需求的深度契合之中。
顺势而为
国六时代下的一汽解放“T系列”
一汽解放T-shift AMT的爆发,与两大行业趋势高度共振:一是国六排放标准全面落地,倒逼整车与动力系统技术升级。发动机、后处理、变速箱必须实现更精准的匹配与控制,而AMT作为“智慧大脑”在优化燃烧、降低排放、提升传动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二是物流行业进入“降本增效”深水区,消费者迫切需要更高效、更省油、更易操作的运输工具,依赖熟练司机的模式难以为继。为了打造最适合中国路况、最懂中国司机的高端变速箱产品,解放动力集中研发力量,充分对标国际高端产品,开发出“T系列”换代重型AMT变速器产品。由于其集合了“技术先进”(Technol)、“性能强劲”(Titan)、“用户信赖”(Trust),产品定名为“T-shift”。
硬核实力
三大技术革命定义重卡AMT“天花板”
2025年6月8日,伴随一汽解放2025“京津冀万辆庆典”活动,一汽解放T-shift 12挡AMT变速箱正式上市!该产品专为用户高效运输打造,产品最高传动效率达99.8%,最大输出扭矩3500N·m,换挡动力中断时间仅0.75秒。作为一汽解放“智慧动力域GD300-3.0”的最新技术成果之一,这是国内首个实现“机箱桥”全域深度自研的重型AMT产品,具备“高舒适”“高可靠”“高经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解放J7、J6V、鹰途、鹰航等中高端车型。其成功源于三大技术革命:
智能化场景适配:从“反应式”到“预判式”换挡
传统AMT依赖传感器实时反馈进行换挡决策,属于“反应式”控制。而T-shift AMT引入GPS预判与大数据分析,可提前识别前方2公里内的坡度、弯道、限速等信息,自动调整换挡策略,这种“预判式”智能控制,较传统AMT的“反应式”换挡效率显著提升。
极致可靠性验证:通过百万公里严苛考验
产品基于“系统工程”集成开发。历经42项台架试验、核心部件耐久验证近800万次,50辆整车道路试验,验证里程超600万公里,覆盖高原、极寒、极热等极端环境。其200万公里B10寿命,顺利通过5000米高原连续爬坡,40℃极热与-40℃极寒环境测试,成为国内首个完成G109青藏线和G318川藏线双高原穿越的国产重型AMT。
轻量化与效率革命:产品为高质量节油而生
T-shift 12挡AMT变速箱采用集成式斜齿齿轮单元与拓扑优化壳体,自重仅263公斤,较行业主流竞品轻27公斤。扭重比达到行业领先的11.4。传动效率高达99.8%,综合节油率超3%,配合低拖曳同步器与散热优化技术,油温降低10℃,整体动力域协同百公里节油1.5L。
为保障品质,一汽解放投资8.98亿元在长春变速箱智能工厂建设了33条全新智能化产线,新增400余台国际一流设备,同步开发22项核心制造技术,确保每一台出厂产品都达到国际制造水准。
服务护航
“保姆式”服务再无后顾之忧
再好的产品,若服务跟不上,也难以赢得用户信任。为此,一汽解放建立了全时、全天候、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体系,这种“保姆式”服务彻底消除了用户对国产AMT“维修难”的顾虑。
一汽解放建立400热线,服务专家24小时在线,联动1000家服务站及全国300名厂家驻点服务人员,为用户提供7×24小时贴身守护。同时,识别AMT整车主要物流运输路线,强化重点路线节点超300家服务站能力建设,并建立三级服务响应团队,面对复杂故障,可由区域专家、服务专家、技术专家飞行服务支持。
在备品保障方面,一汽解放按总成前置储备和零部件分级储备的标准,在重点区域设立备品中心,并开通了“紧急供应绿色通道”,实现省内24小时、省外48小时响应。
用户口
效率与经济双管齐下
在用户对于T-shift 12挡AMT变速箱的真实反馈中,我们看到这款产品深入人心的成功。
对于卡友而言,它意味着效率的革命。在郑州至广州的集装箱运输场景中,搭载T-shift AMT的车辆月均趟次从8-9趟增至11-12趟,运营效率提升30%。江苏卡友高创表示:“车辆百公里油耗降至27L,一年油费能省好几万”。
河南李师傅驾驶搭载T-shift AMT的JH6感慨道:“堵车时再也不用频繁踩离合,T-shift AMT的无感换挡技术与NVH优化显著降低驾驶疲劳,轻松多了。油耗也从过去百公里30L左右控制到28L,超级省”。
卡友们也算了一笔“经济账”,以T-shift 12挡AMT全生命周期200万公里计算,累计节省约22万元。因其高效传动+智能换挡技术,做到百公里节油1.5升,以油价7元/升为例:1.5升/百公里×200万公里×7元/升=210000元。
此外,产品超长换油周期亦可为用户节省1万元,综合节省超22万元运营成本。
爆款背后,是一汽解放“以客户为中心”的长期主义。一汽解放T-shift AMT之所以成为爆款,绝非偶然。它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对服务的全心投入的综合体现。更重要的是,它让高效运输梦想,真正照进现实。
一汽解放T-shift AMT的热销,正是一汽解放“中国第一,世界一流”战略目标最生动的注脚。未来,随着物流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加速演进,一汽解放将继续以T-shift为支点,推动一汽解放“智慧动力域”全面落地,引领中国重卡进入更高阶的“自动挡时代”。
【2025-10-17】
2025年中国汽车用户满意度测评 红旗双车型蝉联细分市场第一
【出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10月17日,由中国质量协会主办的2025年中国汽车用户满意度(CASCI)测评结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中国一汽全新红旗H5斩获20万及以下中型轿车用户满意度测评第一名,新红旗HS5车型同步摘得20万及以下中型SUV用户满意度测评第一名。继2024年后,红旗品牌车型再度包揽该两大细分领域用户满意度第一名,以硬核实力延续用户认可。
作为国内最权威的质量专业评测机构,中国质量协会已连续24年深耕中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CACSI)测评工作。该测评采用全球统一的先进标准测评模型,凭借稳定性强、统计显著性高的核心优势,其结果不仅为消费者购车提供了科学参考,更为汽车生产企业优化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指明了方向,是行业内极具公信力的“品质风向标”。此次红旗品牌能在竞争激烈的测评中一举拿下两项桂冠,核心源于品牌对产品质量的高标准把控,以及“用户第一”服务理念的深耕。长期以来,红旗质量体系紧密围绕“质量强国”战略部署,坚守“以最优的质量成本,实现最高的用户满意”质量战略,将用户需求贯穿于产品研发、生产、服务全链路。
每一辆交付的红旗车,都承载着三重使命:是守护家庭安全与幸福的移动空间,是回应用户信任的责任载体,更是中国自主品牌向上发展的尊严与骄傲象征。未来,红旗品牌将持续以品质为基、以用户为中心,致力于让每一辆红旗车都成为高品质的典范、让每一代红旗车都成为可传承的经典,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2025-10-17】
一汽解放9月新能源为何“反超” 登顶国内榜首?
【出处】证券日报网
“金九银十”如期而至,据中汽协最新公布的9月汽车工业产销数据显示:9月我国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7.6万辆和36.8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9.3%和16.3%。其中,中重卡环比增长16.1%,轻卡环比增长15.0%,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突破30%,9月销量同比猛增70%!意味着每卖出10辆商用车,就有3辆是新能源车,标志着市场转型已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当月,国内终端保险数据更是“喜人”,9月商用车销量接近31.2万辆,环比增长16.1%;其中,中重卡销量直逼8.7万辆,环比增长23.6%,成为今年下半年以来的单月最大增幅。
一汽解放以21.3%的国内中重卡终端份额稳居行业首位!9月,解放传统车份额达23.3%,牵引、载货、NG细分市场全面领先。在河北、河南、山西、江苏、安徽、辽宁、江西、福建、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海南12个省销量行业居首。此外,9月解放新能源车迎来“爆发式”增长,销量超4500辆,份额16.2%,实现行业“反超”,登顶国内新能源中重卡行业榜首!其中,新能源牵引车份额18.7%、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蝉联细分市场桂冠,并在北京、广东、山西、江西、福建等地销量领跑。
战略先行:谋定后动 厚积薄发
解放为何能够在三季度新能源实现“反超”?这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15333”新能源战略的兑现——代表属于解放的“新能源时代”已然到来。
一汽解放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于长信曾言:“新能源时代,一定要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我相信,一汽解放重卡行业第一的位置不会变!”这份底气,源于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于长信表示,一汽解放早在2021年就发布了“15333”新能源战略,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在传统重卡企业中,解放属于较早布局投入新能源赛道。“这个时候就看谁能最快、最早得到用户的认可,谁的新能源市场占有率就会大幅提升。”
连续四年,一汽解放新能源销量实现跃迁式增长:2021年568辆,2022年939辆,2023年2193辆,2024年9633辆。2025年1-9月,解放新能源产品累计销量超2.97万辆,新能源中重卡同比增长313.3%,增速行业居首。
今年内,一汽解放已经4次登顶新能源牵引车月销量榜,9月,我国新能源商用车在整体汽车产业回升向好的趋势下,实现了内需与外销的双重突破。解放新能源中重卡一举突破4000辆,以“解放速度”登顶新能源中重卡行业第一!从“追赶”到“领跑”,解放用行动证明:真正的领先,始于远见,成于坚持。
技术为王:全域自研 掌控核心
技术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命脉。一汽解放在全国11个城市布局五大整车基地,三大总成基地,六大新业态基地,“十四五”期间投入超200亿元打造“四国九地”全球化新能源创新基地,并投入100多亿元打造燃料电池整车与系统专属基地以及纯电动整车与动力电池专属基地。
更重要的是,一汽解放已实现对三电核心技术的全面自主掌控,并深度布局全产业链体系,构建起涵盖自研电池PACK、电机及电驱桥、箱等关键环节的完整产业生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解放通过持续开展高标准、严考核的“三年质量攻坚行动”,让技术和质量成为产品最坚实的“护城河”,今年一汽解放新能源产品品质取得显著突破,赢得了市场与用户的广泛认可。
产品制胜:精准洞察 全场景覆盖
产品上,解放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围绕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构建覆盖钢厂、煤炭、港口、短驳运输、快递快运、市政工程、城市环卫、城市公交等场景的新能源产品矩阵。
2025年下半年,一汽解放将重磅推出解放7系新能源新品及鹰系列新能源升级车型,这些新品将以低能耗、轻量化、高品质为核心优势,为用户提供高可靠、长续航、强经济的全新选择。
生态共建:破解痛点 创新模式
解放深知,新能源推广的最大障碍从来不是技术,而是“购车贵、充电难、运营愁”。一汽解放深度布局新能源领域,既聚焦全场景应用需求持续推出大电量、大功率、低电耗的创新产品,又着力推进全周期商业模式革新与全产业链生态共建,逐步打通并完善了新能源汽车的商业闭环。
2025年,一汽解放与国家电投、宁德时代、特来电、高老桩新能源科技等合作伙伴联动,通过电池租赁、整车租赁及“以租代购”等灵活模式,配套7×24小时安全管家服务,全链条破解用户痛点,大幅降低用户初始投入。并积极牵头构建覆盖“车辆研发-换电站建设-售后服务”的一体化生态网络。
目前,一汽解放拥有覆盖县乡级的数千家服务网络,新能源专属服务体系已全面落地,品牌信任度与服务水平都更能赢得用户信赖。与此同时,依托解放新能源车联网平台,实现了远程诊断、预约服务、智能调度、线上线下服务的深度融合,服务响应效率行业领先。让用户买到的不仅是一辆车,而是长期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从传统燃油时代的领航者,到新能源时代的破局者,再到如今的登顶者,一汽解放的每一步,都走得铿锵有力而清醒。它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战略的远见、技术的深耕、产品的打磨、生态的构建与服务的坚守。
于长信说:“产品能力、客户基础、网络能力,这是一汽解放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正是这些“看不见”的优势,在新能源浪潮中被彻底激活,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2025-10-17】
行业周报|医疗服务指数跌-3.13%, 跑输上证指数1.66%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10月13日-2025年10月17日,上证指数跌1.47%,报3839.76点。创业板指跌5.71%,报2935.37点。深证成指跌4.99%,报12688.94点。医疗服务指数跌-3.13%,跑输上证指数1.66%。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海特生物、诚达药业、新里程、创新医疗、华康洁净。
行业新闻摘要:
1:临沂市对6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调整,检查费降低约45%。
2:云南省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推动基层医疗水平全面改善。
3:今年底,90%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将建成门诊和入出院“一站式”服务中心,提升服务效率。
4: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京保医疗协同让更多人共享优质资源,促进医疗公平。
5:上海市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资源共享与医疗服务整合。
6:卫健委发文,大批医疗机构要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家庭医生覆盖面。
7: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与一汽总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共探中西医协同服务新模式。
8: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国际诊疗中心即将启用,打造妇产科国际化医疗服务新标杆。
9:商洛市山阳县通过靶向监督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助推医疗服务质量。
10:全国首家公立省级专科医院进入市场,行业生存规则即将重构,民营机构面临挑战。
龙头公司动态:
1、药明康德:1)药明康德四次减持药明合联套现近64亿 两年半减员6529人李革年薪4200万。
2、泰格医药:1)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增持泰格医药57.31万股 每股作价约42.09港元。2)高盛:首次覆盖泰格医药H股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62.1港元。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9-22-0.32%0.22%2025-09-23-2.91%-0.18%2025-09-240.68%0.83%2025-09-250.09%-0.01%2025-09-26-1.47%-0.65%2025-09-29-0.77%0.90%2025-09-300.99%0.52%2025-10-09-1.38%1.32%2025-10-10-1.15%-0.94%2025-10-13-1.32%-0.19%2025-10-14-1.10%-0.62%2025-10-151.59%1.22%2025-10-16-0.75%0.10%2025-10-17-0.06%-1.95%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37.202023-12-2940.87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药明康德-7.75%-11.33%107.75%爱尔眼科-0.87%-2.56%-9.32%康龙化成-9.22%-15.38%18.65%泰格医药-3.69%-11.04%-9.85%凯莱英-7.22%-11.75%44.02%昭衍新药-3.56%-19.55%102.37%美年健康-0.39%-3.23%32.67%华大基因-6.24%-10.08%4.68%通策医疗-6.11%-9.82%-14.21%九洲药业-5.04%-6.82%34.55%华厦眼科-4.20%-10.16%-4.43%皓元医药-7.00%-2.17%146.10%博腾股份-3.69%-13.80%65.49%金域医学-5.12%-11.17%-22.12%三博脑科-2.55%-4.27%46.30%国际医学-0.82%-5.66%-4.92%创新医疗2.74%-11.76%199.59%迪安诊断-6.56%-11.16%23.64%药石科技-3.09%-11.04%17.40%成都先导-6.36%-15.49%99.64%
行业相关的ETF有华宝医疗ETF联接A(162412)、广发中证医疗ETF联接(LOF)A(502056)、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广发中证医疗ETF(560260)、国泰中证医疗ETF(159828)、易方达中证医疗ETF(159847)
【2025-10-17】
一汽解放: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2149.59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一汽解放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2149.59万元,当前融资余额7.8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24%,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621495856.0017820095.00779975496.002025-10-1512569113.0015762473.00776299735.002025-10-1425055897.0012894446.00779493095.002025-10-1310660524.008346194.00767331644.002025-10-1014264248.008674511.00765017314.00融券方面,一汽解放10月16日融券偿还700股,融券卖出86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6.1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1%,融券余额235.88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660974.004963.002358843.002025-10-1558548.002142.002319072.002025-10-1482836.001404.002224638.002025-10-13133509.0020271.002134047.002025-10-1071000.0075970.002052610.00综上,一汽解放当前两融余额7.82亿元,较昨日上升0.4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6一汽解放3715532.00782334339.002025-10-15一汽解放-3098926.00778618807.002025-10-14一汽解放12252042.00781717733.002025-10-13一汽解放2395767.00769465691.002025-10-10一汽解放5587665.0076706992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6】
降价减少、促销平缓 9月乘用车市场格局微变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金秋九月历来是汽车市场的传统销售旺季,2025年9月车市也如期迎来环比与同比的双重增长。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以下简称乘联分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24.1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11.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700.5万辆,同比增长9.2%,再破历史峰值。
“反‘内卷’浪潮正推动车市向‘降价减少、促销平缓’的方向转变,车市运行日益平稳。”乘联分会方面表示。
各车企或品牌则呈现出“冷热不均”的鲜明态势:多数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依旧高歌猛进,实现了同比、环比双增长;合资车企则面临集体承压,仅有零星亮点。
自主品牌零售份额超六成
乘联分会方面的数据显示,9月,自主品牌零售150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12.9%。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6.9%,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1至9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64.8%,较去年同期增长5.9个百分点。
乘联分会方面认为,自主品牌取得上述成绩主要是在新能源车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从9月国内零售情况来看,自主品牌中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78.1%,成为妥妥的销量“引擎”。尽管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同比微降2.3个百分点至70.1%,但仍以绝对优势占据新能源车市场主导。
细分到品牌,比亚迪依旧领衔自主品牌,不过在9月其出现了自2024年3月以来首次单月同比下降,终结了连续18个月的增长态势。官方数据显示,9月,比亚迪销量达39.62万辆,同比下降5.52%,被上汽集团(整车销售44万辆)反超,没能继续保持月度销量冠军之位。
具体来看,比亚迪在9月销售的乘用车中,纯电车型销量为20.5万辆,同比增长24.31%;插混车型的销量为18.8万辆,同比下降25.58%,与今年插混和增程车型销量下滑的大趋势相吻合。
吉利汽车与奇瑞汽车,正在不断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吉利汽车公告称,9月其销量达27.31万辆,同比增长35.24%,环比增长9.18%。于9月在港股上市的奇瑞汽车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9月销量为25.56万辆,同比增长8.90%,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7.24%。
紧随其后的长安汽车和长城汽车也实现了同比、环比双增长。长安汽车产销快报显示,9月销量为26.63万辆,同比增长24.92%,环比增长13.86%;长城汽车官方则透露,9月销量超13.36万辆,同比增长 23.29%、环比增长15.65%,新能源车型和海外销量再创新高。
合资品牌销量环比增长
对比之下,合资与豪华品牌尽管在9月实现了销量的环比增长,但同比数据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乘联分会方面的数据显示,9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9万辆,同比下降6%,环比增长4%,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6%;豪华车当月零售24万辆,同比下降1%,环比增长16%,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0%。
从官方数据来看,大众汽车两家合资公司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表现不一。其中,9月,上汽大众销量达9.41万辆,实现同比、环比双增,再创年内新高;一汽-大众则与主流合资品牌的表现类似,9月销量呈现同比下滑、环比增长的态势。值得一提的是,两者依旧位于乘联分会9月车企批发销量榜前十位。
在德系豪华品牌方面,根据第三方平台的数据,9月,奔驰呈现销量环比增长的态势;华晨宝马、上汽奥迪与一汽奥迪则均实现了销量同比、环比双增长,其中奥迪两家合资公司的月销量同比涨幅均达到了两位数。
基于这些品牌的表现,9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同比下滑了2.3个百分点至14.3%。“自主品牌实现巨大场景丰富与功能提升,因此获得消费者充分的认可。在高端豪华市场板块,从自主品牌表现来看,替代德系高端车现象极其明显。”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
日系品牌乘用车9月的市场份额为11.6%,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但各个品牌表现不一。根据广汽集团产销快报,广汽丰田9月销量为7.65万辆,同比增长5.84%、环比增长19.53%。当月,其纯电SUV铂智3X交付9017辆,再创单月纪录;同时,凯美瑞月销量超2.05万辆,同比增长24%。
与德系和日系品牌不同,美系品牌9月的市场零售份额达到了5.8%,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其中,上汽通用表现抢眼。根据上汽集团公布的9月销售数据,上汽通用当月销量同比增幅超过124%,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美系品牌的市场份额实现了增长。
【2025-10-16】
中国一汽刘亦功:汽车行业AI赋能、赢者通吃局面加速形成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10月16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V)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亦功表示,汽车已经成为深度数据驱动持续进化、生态共生的智能终端。从市场格局看,领先企业依托数据闭环、算法迭代加生态协同构建起AI(人工智能)赋能的非对称优势,赢者通吃局面加速形成。从基础能力看,产业竞争的关键要素正从马力转向算力,算法、芯片、数据等逐步成为核心能力。从竞争策略看,企业护城河正被AI重新定义,核心软件、硬件技术创新、数据驱动的用户洞察、快速迭代的敏捷型组织正成为制胜未来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