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晶光电(600537)F10档案

亿晶光电(600537)相关报道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亿晶光电 相关报道

☆公司报道☆ ◇600537 亿晶光电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08-23】
海通集团(600537)中期亏损818万元 每股亏损0.04元
    海通集团(600537)周一晚间发布中报,公司上半年亏损818.47万元,每股亏
损0.04元。上年同期公司亏损1816.56万元。
    2011年1-6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44.06%。
    公司表示,欧债危机、美国经济低靡、日本大地震以及多个国家内乱战争的发
生,给公司国际业务带来更大压力;同时国内银根紧缩、通货膨胀,以及食品行业
的质量安全事件不断爆发也给公司国内业务带来巨大挑战。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1-07-19】
海通集团(600537)重组将上会审核
    海通集团今日公告,公司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通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审核委员会将于近日审核公司本次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
宜。根据有关规定,公司股票于7月19日起停牌,待收到并购重组委的审核结果并
公告后复牌。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6-22】
海通集团(600537)复牌跌停 机构博弈"补跌行情"
    亿晶光电2011年1至4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79亿元的消息,只让海通集
团在开盘时短暂地兴奋了一下,就在10点刚过首次被打到跌停,并最终在跌停价上
收盘。
    昨天,海通集团终于在停牌一个月后迎来了复牌的日子。当日,公司宣布已摆
脱了因谢风华案而将公司重组拖入困境的原独立财务顾问中信证券,换由湘财证券
接任,修订后的资产重组报告书也随之出炉:置入资产的评估价值28.24亿元,置
出资产评估值6.98亿元,21.26亿元的价差将以每股8.31元的价格向亿晶光电股东
发行2.56亿股作为对价。
    按理说,海通集团股价在短短两个月里几近腰斩,由3月21日的最高价60.42元
跌至5月26日的32.84元,对谢风华案的影响已有所消化,且昨日公告显示亿晶光电
在今年头4个月保持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不料复牌后仍放量跌停。
    交易所盘后披露的交易信息对此给出了答案:卖出前5席均为机构,共计卖出
约1.67亿元;买方仅一个机构席位买入1573.4万元,而其他四个买入席位则很有意
思——除一家广发证券广州天河北路大都会广场营业部外,东海证券金坛北门大街
营业部、东海证券常州延陵中路营业部均为亿晶光电所在地的营业部,湘财证券岳
阳五里牌营业部为公司新独立财务顾问旗下的营业部,这三个营业部共计买入约48
74万元。
    有基金研究员和私募用“补跌”表示了对海通集团跌停的看法。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晓犁

【2011-06-22】
海通集团(600537)改聘财顾机构"急忙逃路"
    因重要公告未刊登停牌的海通集团(600537)昨日复牌,其复牌同时公告与中
信证券终止了《独立财务顾问协议书》,公司将聘用湘财证券作为重大资产重组项
目独立财务顾问。
    此前,中信证券投行人士曾牵涉到海通集团重组的内幕交易中,涉嫌内幕交易
的投行夫妻--谢风华、安雪梅两人已于近期被批捕。
    此前有消息称,涉嫌内幕交易的投行夫妻――谢风华、安雪梅,于2009年利用
常州亿晶光电借壳海通集团重组信息进行内幕交易获利。目前,两人已被批捕。此
前,谢风华曾任中信证券企业发展融资部执行总经理,安雪梅曾任华泰证券投资银
行部高级副总裁。
    海通集团昨日公告显示,虽然其独立财务顾问发生变更,但海通集团的重大资
产重组方案未作任何改变。但该股昨日复牌之后,股票遭机构投资者"用脚"投票,
该股股价昨日跌停,收于29.56元/股。换手率则高达7%,创下近期新高。
    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昨日卖出前五席位均为机构投资者,分别卖出
了3927.56万元、3849.5万元、3403.49万元、3046.16万元和2433.12万元,累计卖
出1.67亿元的股票。此外,在买入前五席位当中出现了一家机构身影,买入了1573
.36万元,位列昨日买入第四位。
【出处】东方早报【作者】

【2011-06-21】
海通集团(600537)28亿进军光伏产业
    海通集团(600537)公告称,公司拟以拥有的除民生村镇银行600万股股份外
的所有资产及负债作为置出资产,与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股东持有的亿晶光
电100%股权中相应等值部分进行置换,以2009年9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置出资产
评估价值为6.98亿元,置入资产评估价值为28.24亿元。对于置入资产评估价值超
过置出资产评估价值的21.26亿元,公司将以8.31元/股的价格向亿晶光电股东非公
开发行2.56 亿股份作为受让该部分资产的对价。
    亿晶光电注册资本3.59亿元,主营业务是单晶硅、单晶硅(多晶硅)片、太阳
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与销售。截至4月底,亿晶光电资产总计44.74亿
元,营业收入14.33亿元,净利润2.82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亿晶光电股东将持
有上市公司不同比例的股份,荀建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持有上市公司46.08%的股份
,其中荀建华将直接持有39.56%的股份,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交易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将从果蔬加工转为单晶硅棒、硅片切割、太阳能电
池片、电池组件的生产和销售。公司的资产和主营业务发生整体变更,光伏行业属
于新兴行业,受宏观经济和国内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光伏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
;此外,亿晶光电对出口的依存度在90%左右,也易受出口政策影响。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6-08】
海通集团(600537)重组新聘财务顾问 湘财证券接替中信证券
    海通集团今日公告,公司将聘请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项目独立财务顾问。而与此同时,公司与中信证券终止《独立财务顾问协议书》,
中信证券将不再担任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独立财务顾问。
    此次更换独立财务顾问对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不作任何改变,公司表示,董事会
将继续积极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并根据《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
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的规定,重新履行申报程序。公司股票将在报告书修订后以及
公告湘财证券完成的《独立财务顾问报告》后复牌。
    业内人士认为,中信证券的退出和新财务顾问的进入,或意味着公司重组进程
将提速。此前中信证券投行人士曾牵涉到海通集团重组的内幕交易之中,而涉嫌内
幕交易的投行夫妻——谢风华、安雪梅两人于近期被批捕。此前,谢风华曾任中信
证券企业发展融资部执行总经理、安雪梅曾任华泰证券投资银行部高级副总裁。据
称,安雪梅涉嫌联同谢风华于2009年利用常州亿晶光电借壳海通集团重组信息进行
内幕交易获利。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叶勇

【2011-05-30】
海通集团(600537)重要事项未公告,连续停牌
    海通集团因重要事项未公告,自5月30日起连续停牌。
【出处】上海证券交易所【作者】

【2011-02-11】
海通集团(600537)批复有效期延长6个月
    海通集团(600537)三届二十六次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申请延长公司变更设立为
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原则性批复的有效期的议案:由于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
组方案还在报批过程中,为保证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继续实施,公司拟向商务部门提
出延期申请、请求将上述批复的有效期延长6个月。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1-25】
海通集团(600537)2010年年度业绩预亏
    经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上年同期数为2,379,064.32元),具体数据以公司经审
计的2010年年度报告披露的为准。
    亏损原因:
    1、国内各类农产品原料、辅料、包装、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
涨,造成产品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而作为公司产品主要销售市场日本的产品价格未
能得到同步提高,加上人民币升值因素影响,使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
    2、公司珍稀果汁饮料内销市场开拓投入费用较大,尚处于亏损状态。
【出处】【作者】

【2010-12-08】
海通集团(600537)延长重组方案有效期一年
    海通集团今天公告,将延长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
的议案有效期至2011年12月31日,并提请股东大会批准。
    2010年1月13日,海通集团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资产重组的议案。在股东
大会决议一年的有效期将至之时,海通集团提出延长有效期,显现推进重组之意。
    按照该议案,公司拟将拥有的除600万股慈溪民生村镇银行股份以外的所有资
产及负债,与亿晶光电100%股权中相应等值部分进行置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完成后,亿晶光电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荀建华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亿晶光电的主营业务为单晶硅棒、单晶硅( 多晶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
电池组件的生产及销售等。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阮晓琴

【2010-11-29】
海通集团(600537)华丽转身 尽享光伏盛宴
    资产置换获证监会受理,重组进程加快。海通集团与亿晶光电的资产置换已于
9月15日收到证监会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重组成功确定性加强,预计今年年底完
成。届时,公司将成为A股市场上首家具有完整光伏产业链的纯光伏企业。
    朝阳行业,成长性极好。2010年是光伏产业不平凡的一年,仅上半年新增装机
容量就达到7GW,预计全年可以达到15GW。受益于各国政策支持和市场回暖,电池
组件的出货量会有实质性提升。
    垂直一体化,中国企业的最佳选择。晶硅电池由于其成熟的技术、规模和成本
优势,占据了光伏电池80%的市场份额,其转化率将以每年0.5-1%的水平增加,制
造成本则以5-10%的速率稳步下降。作为逐步向规模驱动阶段过度的行业,制造性
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从铸锭到电池组件的垂直一体化是光伏组件成本控制的最佳选
择,也是我国企业最能发挥制造性技术优势的环节。
    国内组件上市公司龙头,成本控制能力强。亿晶光电是我国大陆排名第八的组
件生产商,前7名都在国外上市,一旦重组完成,公司将成为A股市场上的电池组件
龙头,并有望借助融资平台进一步扩张。公司垂直一体化经营有助于控制成本,其
模式将成为光伏企业发展的成功范式。
    我们预计公司10、11、12年的EPS分别为1.37元、1.73元、1.88元,公司26日
收盘价为38.62元,按11年每股收益计算市盈率为22倍,低于行业均值,给予"推荐
"的投资评级。
【出处】国联证券【作者】杨平

【2010-09-16】
海通集团(600537)重大资产重组获受理
    海通集团今日公告,9月15日,公司接到中国证监会《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
请受理通知书》。证监会对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核准》行政许
可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查,决定对该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受理。
    2010年1月13日,海通集团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
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的相关议案,并于1月15日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重大资产
重组申请文件。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阮晓琴

【2010-08-10】
海通集团(600537):亿晶光电借壳获商务部批复
    海通集团重大资产重组获实质进展。据公司今日披露,公司日前收到商务部下
发的《商务部关于原则同意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
司的批复》(商资批[2010] 810号)。商务部原则同意建银国际光电(控股)有限
公司、常州博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荀建华、荀建平、姚志中以其持有的常州亿晶
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认购海通集团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同时受让陈龙海、周乐
群、毛培成、罗镇江所持有的海通集团部分股权。
    根据公司之前披露的重大资产置换报告书(草案),海通集团拟以公司拥有的
除民生村镇银行600万股股份外的所有资产及负债作为置出资产,与亿晶光电股东
持有的亿晶光电100%股权中相应等值部分进行置换。超过置出资产评估价值部分,
公司将以每股8.31元的价格向亿晶光电股东非公开发行约2.56亿股股份。截至2009
年9月30日,置出资产评估价值为6.98亿元,置入资产评估价值为28.24亿元,评估
增值率为198.01%。本次交易完成后,海通集团主营业务将从果蔬加工转为单晶硅
棒、硅片切割、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的生产和销售。
    华泰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公司置入的资产亿晶光电目前拥有光伏组件年产200M
W产能,今年年中扩张至400MW,产能提升一倍。主要设备采购已经完毕,处于调试
阶段,8月有望全面投产。目前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公司订单饱满,处于满负荷开
工状态,下半年的生产已全部排满,已开始明年的订单签订,新增产能可完全消化
。预计今年公司产品的出货量将由250MW上调至280MW。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黄群

【2010-06-24】
海通集团(600537)连续杀跌公司:重组方案未变
    一度带上"太阳能概念股"光环的海通集团(600537)近期突然走弱。
    先是在6月18日,四家机构席位合计卖出5600万元,导致海通集团惨遭跌停;
而在昨日(6月23日),海通集团继续走弱,放量大跌7.38%。事实上,昨日上证指
数只是小跌0.73%,太阳能光伏板块也未出现集体下挫,那海通集团为何会突然大
跌,难道是公司重组将生变?
    机构席位狂卖
    2009年9月,停牌一个月之久的海通集团公布了资产重组方案,以除600万股民
生村镇银行股份外的所有资产和负债,与亿晶光电持有的亿晶光电100%股权中的相
应等值部分进行置换。亿晶光电是国内第八代太阳能组建生产商,如果上述资产置
换顺利完成,海通集团将完成向光伏产业的华丽转身。该消息公布后,海通集团连
拉六个涨停板,随后股价也是一路上扬,并与今年4月23日创下35.58元(前复权价
格)的历史新高。
    不过在近期的二级市场,即将转型为光伏产业的海通集团走势却很弱。6月18
日,海通集团打破前期盘整的格局,当日低开后迅速跳水,早盘就几度触及跌停板
,午后不久便直接被摔在跌停板上,直至收盘。
    从当日交易所交易信息显示,卖出榜前四名全是机构专用席位,四家机构当日
合计卖出5600万元,占当日海通集团全日成交额的40%。虽然买入榜上也有两家机
构身影,但是合计买入量仅有572.45万元。
    经过6月18日放量大跌,随后两个交易日,海通集团走势相对温和。不过在昨
日,海通集团再次杀跌。早盘海通集团还维持弱势整理,但很快公司股价便开始走
低,午后更是一度触及跌停板,全日重挫7.38%,成交量也大幅放大至2.09亿元。
    6月18日四家机构大肆出货,6月23日公司股价再次放量重挫,这两个事件联系
在一起,是否意味着海通集团的资产重组出了问题?
    重组方案没有变化
    其实市场原本预计,6月份海通集团即可顺利完成置产置换相关审批、核准手
续。但是目前已经到了6月下旬,公司却迟迟未公告审批进展事宜。对此《每日经
济新闻》昨日致电上市公司,证券办一位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生产经营一切
正常,而且资产置换仍在正常进行,暂时没有任何利空消息。而对于二级市场机构
大肆出货的情况,该人士称,自己也不理解。
    此后记者还致电了此次重组方亿晶集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负责的经理
因资产置换一事正在出差途中。不过该人士表示,目前来看资产置换大的方向不会
发生变化,而且正在商务部审批;另外,工厂的内部情况也比较稳定。当记者问及
重组方案是否会被否决,该人士称,没有这个可能,也没有听到这个说法,重组完
成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资产置换大的方向没有任何改变,而且也将按计划完成,那二级市场上机
构出货、股价大跌又该如何解释呢?
    对此某券商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获得商务部通过,后期证
监会通过的概率也很大。不过该分析师认为,亿晶光电80%产品出口到德国,并以
欧元结算,因此欧元汇率波动对公司盈利能力将产生较大影响。而近期欧元贬值,
人民币升值预期也严重利空出口导向型企业,在这样的氛围中,机构态度或许就变
得更加谨慎了。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张昊

【2010-01-14】
海通集团(600537)资产重组获股东大会高票通过
    备受关注的海通集团资产重组再进一步。海通集团今日公告,公司临时股东大
会高票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及定向增发购买资产的相关议案。记者了解到,海通集团
本次股东大会吸引多家机构的关注,共有10多家基金公司参与投票表决。
    据公告,本次股东大会参加表决的股东及股东代表共479人,代表股份14753.8
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4.14%;参加网络投票的流通股东和股东授权代理人共469
人,代表股份5942.28万股,占所有流通股股份总数的25.83%,占公司总股本的25.
83%。对于资产重组总体方案,参加表决的股数为6635.78万股,同意的有6581.10
万股,占99.18%,反对的仅占0.01%。
    根据重组方案,海通集团拟以截至2009年9月30日拥有的除民生村镇银行600万
股股权之外的全部资产及负债,与常州亿晶光电等值股份进行资产置换。对于置入
资产超过置出资产价值部分约21.39亿元,海通集团将通过定向增发购买,预计发
行数量约25700万股,发行价格为8.31元/股。另外,亿晶光电股东以取得的置出资
产加3000万元现金,与海通集团原大股东陈龙海及其一致行动人进行交换,换取存
量股份5000万股。
    亿晶光电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光伏设备制造商。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末,亿晶
光电总资产15.92亿元,净资产8.34亿元,2008年实现净利润2.79亿元。2006至200
8年,公司销售收入从1.65亿元增长到27.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06.2%,净利润从
6874万元增长到2.7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0%。重组完成后,海通集团的资产
质量和盈利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预测报告显示,海通集团本次拟购买资产2010年度、2011年度和2012年度预测
净利润分别为30442.01万元、34890.26万元和36658.39万元。根据海通集团与亿晶
光电股东签署的利润补偿协议,亿晶光电股东荀建华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亿晶光
电2009至2012年实现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不低于12亿元,若实际净
利润数小于承诺数,荀建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将以现金补足。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9-26】
海通集团(600537)变身光伏股连续六涨停
    概念就是变身光伏股,实际上产业目前正处低谷
    6个交易日6个涨停,股价从7.97元涨到14.14元,涨幅达到77.4%,浙股海通集
团(600537)堪称近期第一大牛股。这只重组股昨天尽管盘中打开涨停,换手率达到
23.52%,但截至收盘仍有21194手涨停价买单。
    9月18日,已被停牌一个月的海通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同意与亿晶光电进行
资产置换,根据置换方案,海通集团将拥有亿晶光电100%的股权,而其原有资产和
负债都被置出。
    亿晶光电是国内排行第8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企业,重组后,海通集团总股本
约为4.81亿股,以昨天收盘价14.14元计算,总市值约68亿元。
    根据媒体的报道,2002年,亿晶光电董事长荀建华感到太阳能电池产业存在机
会,到各地考察后决心上马单晶棒拉制和光伏电池组件行业。本来其计划今年以IP
O的方式登陆A股,融资20亿元,但最后选择了借壳方式登陆A股。
    不过,尽管公布借壳消息后,海通集团股价表现强势,但光伏产业面临的产能
过剩和价格下跌,仍是困绕亿晶光电的难题。
    全球市场研究公司IMS Research的最新调查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球光伏设备
的出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4%。根据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2
008年电池组件售价在每瓦2.5欧元到2.8欧元左右,2009年价格大跌到了最低每瓦1
.7欧元。在本月德国举行的一次光能展会上,一家来自安徽的新成立的光伏太阳能
企业甚至为光伏电池板开出了1.2美元/瓦的价格,号称"全球最低价"。
    光伏产品的价格大跌,也让亿晶光电利润大跌。2009年1到7月,亿晶光电营收
为7.9亿元,而去年全年公司获得了27.24亿元的收入。同样,2009年前7个月公司
净利润为8174万元,2008年亿晶光电的全年净利润是2.8亿元。
    在海通集团公布资产置换方案预案后,东北证券(000686)就预测,重组完成后
海通集团的合理股价将为26元。有分析师表示,这一目标价现在看来有些可望而不
可及。因为,去年亿晶光电每股收益为0.58元,再乘上45倍的市盈率就得出26元的
目标价,但目前看来,今年,亿晶光电的每股收益很难达到0.58元。
    其他光伏企业的股价在今年也出现了大幅波动。国际太阳能电池领头羊无锡尚
德半年前股价最高44.99美元,最低跌到5.09美元,前天收报16.9元,市值为24.88
亿美元,而其去年股价一度近百美元。国内的另一家太阳能电池巨头天威保变(600
550)昨天收盘32.47元,其2008年每股收益达到0.81元。
    "海通集团的股价可能还会上冲,但很难达到26元的目标价,估计20元左右应
该是其合理估价。"一位分析师这样表示。
【出处】钱江晚报【作者】

【2009-09-25】
海通集团(600537):连续5个涨停后提示重组风险
    在连续5个涨停板之后,海通集团(600537)昨晚发布耐人寻味的《关于重大
资产重组的提示性公告》,对9月18日披露的资产重组预案做出风险提示,并对外
界质疑的拟置入资产的估值作出说明。
    海通集团公告称,公司拟实施的重大资产重组存在审批风险及方案无法实施等
诸多风险。
    据海通集团9月18日公布的重组计划,该公司拟以除民生村镇银行600万股股权
之外的全部资产及负债(预估值约6.6亿元),外加以8.31元定向增发约25700万股
作为对价,收购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股东持有的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下称亿晶光电)100%股权。
    该重组方案一出,海通集团股价次日起,便连续强势涨停。
    不过,在股价飙升之际,市场也出现质疑之声。有分析人士认为,亿晶光电相
对行业内其他企业存在技术弱势及其风险。资料显示,亿晶光电今年1-7月8174万
元的净利润,尚不及去年2.8亿元净利润的1/3。
    对此,海通集团昨晚表示,拟置入资产的最终估值将由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资
产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结果确定。此外,根据相关各方签订的协议,海通集团将在
重组完成后的3年内,单独披露相关资产的实际盈利数与评估报告中利润预测数的
差异情况,若亿晶光电实际盈利数不足利润预测,海通集团将获得现金补足利润差
额。
【出处】东方早报【作者】

【2009-09-18】
海通集团(600537)将变身光伏设备制造商
    本报讯今日,停牌30天的海通集团(600537)推出了包括重大资产置换、发行
股份购买资产在内的系列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根据公告,现以果蔬农产品加工和销
售为主业的海通集团或将变更为单晶硅棒、单晶硅(多晶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及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企业。同时,公司股票也于今日复牌。
    海通集团将以截至2009年9月30日拥有的除民生村镇银行600万股股权之外的全
部资产及负债(预估值约6.60亿元)与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股东持有的亿晶
光电100%股权(预估值约27.99亿元)中等值部分进行资产置换。就置入资产超过
置出资产价值部分(约21.39亿元),海通集团将向亿晶光电股东定向发行股份进
行购买,发行价格定在公司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8.31元。亿晶光电股东以取得的
置出资产加3000万元现金与海通集团的原大股东陈龙海及其一致行动人进行交换,
并换取存量股份5000万股。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完成后,亿晶光电将成为海通集
团的全资子公司。
    亿晶光电成立于2003年,截至2008年12月31日,亿晶光电总资产15.92亿元,
净资产8.34亿元,2008年实现净利润2.79亿元。2006-2008年,销售收入从1.65亿
元增长到27.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06.2%,净利润从6874万元增长到2.7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0%。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1-7月,亿晶光电业绩有所下滑,但是净利润仍
然高达8174万元,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好转,其经营状况已经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希望借助这次机会步入资本市场,从而进一步推动公
司业务发展、提升公司在全球光电行业中的综合竞争力和行业地位。
    市场人士表示,如果能顺利完成重组,海通集团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将得到
明显提高。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9-18】
海通集团(600537):转战光伏行业 亿晶光电借壳上市
    经过一个月的漫长等待,海通集团(600537)资产重组终于尘埃落定,公司将
采取资产置换以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置入亿晶光电100%股权,进军光伏行
业,亿晶光电也将成功借壳上市。
    转战光伏行业
    海通集团今日公告称,公司将以拥有的除民生村镇银行股权外的所有资产及负
债 (作为置出资产),与亿晶光电股东持有的亿晶光电100%股权(作为置入资产
)中等值部分进行置换,置入资产的价值超过置出资产价值的部分,公司将向亿晶
光电全部股东以8.31元/股的价格发行约2.57亿股进行购买。亿晶光电股东还将以
取得的置出资产及3000万现金换取海通集团股东陈龙海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有的公
司5000万股存量股份。
    公司称,此次进行资产重组是因为公司目前经营有很大困难,若继续经营现有
业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公司业绩难以有较大程度的实质性提升,通过重组
可以实现公司业务的转型,从根本上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
力和发展潜力,提升公司价值和股东回报。
    通过此次交易,除民生村镇银行600万股股权外,海通集团现有资产、负债、
业务、人员均被剥离出上市公司,由公司现大股东陈龙海及其一致行动人承接和安
置;同时,亿晶光电将其持有的优质光电业务和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公司将转变为
一家规模较大、技术领先、产业链完整、具备较高市场份额和较强竞争力的光伏发
电设备制造商,主营业务则将变更为的营利能力将得到显著改善。
    据资料显示,亿晶光电成立于2003年5月7日,注册资本为300万元,其实际控
制人荀建华27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单晶硅、多晶硅、石英制品的技术开发及
制造。
    业绩将大幅提高
    那么,此次资产重组后,对海通集团业绩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据资料显示,亿
晶光电在2006年-2008年期间,销售收入从1.65亿元增长到27.24亿元,年复合增长
率306.2%,净利润从6874万元增长到2.7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也达到100.4%。不
过今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亿晶光电于今年1至7月累计实现净利润为8173.9
7万元。不过,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好转,亿晶光电的经营状况已经逐步恢复至正
常水平。
    相比之下,海通集团近年状况则不佳,2008年全年净利润仅为584万元,较200
7年下降多1000万元,今年上半年更是亏损277万元。因此,通过此次重组,其营利
能力将得到显著改善。
    业内人士称,海通集团通过此次重组,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将得到明显
提高,股东的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另外,公司业绩也将有所好转,未来将有不错
的发展潜力。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

【2009-09-18】
海通集团(600537)转投太阳能电池
    在停牌一个月后,海通集团(600537)18日公布了资产重组方案。通过资产置
换和定向增发,公司将从食品加工和进出口企业转变成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商,从而
转向新能源领域。
    置入近28亿资产
    根据重组方案,海通集团拟以截至2009年9月30日拥有的除民生村镇银行600万
股股权之外的全部资产及负债,预估值约6.60亿元,与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股东持有的亿晶光电100%股权中等值部分进行资产置换。亿晶光电100%股权预估值
约27.99亿元。
    对于置入资产超过置出资产价值部分,约21.39亿元,海通集团向亿晶光电股
东定向发行股份进行购买。发行数量约25700万股,发行价格为公司停牌前20个交
易日均价8.31元。
    另外,亿晶光电股东以取得的置出资产加3,000万元现金,与海通集团的原大
股东陈龙海及其一致行动人进行交换,换取存量股份5,000万股。
    增发和资产置换后,亿晶光电股东荀建华及其一致行动人获得的海通集团股份
比例将超过30%,海通集团实际控制人将变更。
    亿晶光电设立于2003年,截至2008年12月31日,亿晶光电总资产15.92亿元,
净资产8.34亿元,2008年实现净利润2.79亿元。2006-2008年,销售收入从人民币1
.65亿元增长到27.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06.2%,净利润从人民币6,874万元增长
到2.7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0%。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1-7月,亿晶光电业绩有所下滑,但是净利润仍
有8,174万元,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好转,其经营状况已经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转投新能源行业
    海通集团有关人士介绍,公司最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稳定,但增长缓慢,销售
净利率低。2008年海通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584.22万元,较2007年下降
71.49%,2009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已出现亏损达277.3万元。
    一位券商研究员分析,近年来不断爆发农产品及食品行业质量安全事件,对农
产品类公司均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海通集团而言,其主营的农产品出口业务更
是受到质量安全事件的较大影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主营业务利润水平不
断下降。
    另外,海通集团参股投资的桐乡房地产项目出现了较大经营亏损,参股投资的
杭州湾大桥虽在2008年5月通车,但其投资效益尚未体现,融资发生的财务费用仍
对公司效益产生较大影响,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公司业绩恐怕难以有较大程度
的实质性提升。
    亿晶光电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此前曾希望通过IPO进入资本市场,但由于IPO排
队公司较多,因此公司转而通过重组上市。据了解,亿晶光电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光
伏产业链,成为国内仅有的三家拥有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且产能在200MW以上的太阳
能电池组件生产企业之一。在产业链、规模、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积累了较强的竞
争优势,尤其是管理团队有丰富的太阳能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
    重组后,海通集团的主业将从果蔬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变更为单晶硅棒、单晶硅
(多晶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及销售。市场人士表示,如
果能顺利完成重组,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将得到明显提高。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09-09-18】
海通集团(600537)转战新能源:亿晶光电携28亿光伏资产借壳
    在停牌一个月后,海通集团的投资者终于等来了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此
前曾希望通过IPO进入资本市场的光伏行业企业亿晶光电,将借壳海通集团。亿晶
光电表示,由于IPO排队公司较多,所以转而通过重组上市。
    根据方案,亿晶光电近28亿元光伏资产将以资产置换与定向增发相结合的方式
注入上市公司。重组完成后,海通集团将转变成为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商,转战新能
源领域。
    据公告,海通集团以截至2009年9月30日拥有的除慈溪民生村镇银行600万股股
权之外的全部资产及负债(预估值约6.60亿元)与亿晶光电股东持有的亿晶光电10
0%股权(预估值约27.99亿元)中等值部分进行资产置换;对于置入资产超过置出
资产价值部分(约21.39亿元),海通集团向亿晶光电股东定向发行股份进行购买
。发行价格为8.31元/股;亿晶光电股东以取得的置出资产加3000万元现金与海通
集团的原大股东陈龙海及其一致行动人进行交换,换取存量股份5000万股。
    资料显示,海通集团最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稳定,但增长缓慢,销售净利率低
。2008年海通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584.22万元,较2007年下降了71.4
9%,2009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已亏损277.3万元。
    亿晶光电设立于2003年,截至2008年12月31日,亿晶光电总资产15.92亿元,
净资产8.34亿元,2008年实现净利润2.79亿元。2006至2008年,亿晶光电的销售收
入从1.65亿元增长到27.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06.2%,净利润从6874万元增长到2
.7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0%。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1至7月,亿晶光
电的业绩有所下滑,但净利润仍达8174万元,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好转,其经营状
况已经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重组后,海通集团的主业将从果蔬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变更为单晶硅棒、单晶硅
(多晶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及销售。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9-14】
为抹平上半年财务赤字 海通集团(600537)出售孙公司力挣全年盈余
    9月11日,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集团,股票代码600537)
发布出售资产公告,旗下控股子公司上海海通环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出售所持有的
慈溪路佑食品有限公司全部股权。
    有业内人士称,海通集团现在正处于重组的关键时刻,此次出售很可能是为了扭
亏做打算。
    出售亏损资产
    接盘者为自然人
    2009年9月10日,海通集团控股子公司上海海通环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
环宇公司”)与自然人周国芳及赵建群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慈溪
路佑食品有限公司(下称“路佑公司”)100%股权全部转让给周国芳及赵建群,其
中,周国芳受让路佑公司70%股权,赵建群受让路佑公司30%股权。转让价格为人民
币2498万元。
    海通集团公告称,周国芳和赵建群与本公司没有任何关联关系。为此次资产出
售交易,已聘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路佑公司进行了审计,并由其出具了信会师报字
(2009)第24222号审计报告。
    记者查看资料显示,上海海通环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注册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318号-322号1201室,法定代表人陈龙海,经营范围为实业
投资(除专项规定),企业投资管理,企业资产委托管理;食品销售管理。海通集团
占有其90%股权。
    受让方:周国芳与赵建群家庭地址均登记慈溪市浒山街道五房弄1号楼204室。
    公告还称,路佑公司成立以来未开展实际生产经营,本次出售资产的目的是为了
盘活资产,提高公司资产质量,优化财务结构。上述资产出售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不
产生影响,上述资产出售完成后,上市公司预计当期将获得转让收益约680万元,而这
将大大增厚公司2009年的业绩。
    记者查看资料发现,海通集团在今年的7月31日曾公告公司上半年将会亏损,并
称经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测算,预计2009年上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
有者的净利润将发生亏损(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10万元)。
    但是等到2009年半年报出来的时候,公司的亏损情况让所有人为之大惊。在半
年报中,公司称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684.8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93%,主
营业务利润4,391.1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33%,净利润-277.30万元,比上年同期
下降130.48%。
    有业内人士称,公司现在正处于重组的关键时刻,此次出售很可能是为了扭亏做
打算。
    而记者也了解到,此次出售的资产是公司近年来一直亏损的项目,去年这个项目
足足亏损了113万元,而今年截至8月31日,公司已经亏损了53万元,由此可见这个项
目实在是没给公司带来任何效益。
    重组是为整合资源
    更好发展果蔬汁领域?
    早在今年7月份就传出可口可乐并购海通集团的消息,海通集团一度辟谣,但没
过多久8月19日,海通集团即发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宜开始停牌,预
计9月18日复牌。
    但对于重组对象及细节,均未吐露。
    记者与海通集团高管进行联系采访,对方也未给予明确的回复。
    但早在商务部阻止汇源并购案业内争论不休之际,海通食品集团就发布旗下新
品杨梅汁上市发布会,高调谋局果汁业。据上海饮料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陈杰介绍,仅
2008年中国果蔬饮料的产销量突破1200万吨,持续保持着超过20%的增长速度。
    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在惜败汇源收购案后,可口可乐坚定表示不放弃国内果汁
饮料市场,20亿美元投资计划不变。
    而后不久即传出,可口可乐收购海通集团的传闻,而海通集团及时发布公告澄清
,称从未与可口可乐高层接触进行任何有关股权转让及公司收购方面的洽谈事宜,不
存在任何与上述事项有关的接触、洽谈和意向等。
    但是不可否认的防止恶意并购的重要筹码就是使得自己做大做强。
    而二十几年精耕果蔬深加工的海通集团也跨步发力该市常汇源、统一、康师傅
和农夫果园等企业则在国内跑马圈地,引导消费者认知果汁的功能,果汁消费市场的
竞争日渐激烈。
    2008年,国内急剧增长的果汁市场与金融危机下的农产品外销下滑形成鲜明对
比,海通集团成立健康饮品事业部,专业生产和销售健康饮品,高调进军中国果汁市
场,以国际知名品牌“卡依之”切入行业竞争。
    而在9月9日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主办“爱健康 喝果汁——果蔬汁饮料行动计
划”。该活动为期三年,起因和终极目标是拉动内需、服务三农、营养大众,而果蔬
汁加工已被列入轻工业振兴计划,势必为饮料企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海通集团显然也明白这一点。
    海通集团陈龙海董事长曾表示,目前国内果汁市场领导型品牌欠缺;果汁种类还
较集中在橙汁、苹果汁等以提供维生素为卖点的果汁上,产品不够多元,高端产品稀
少。今后几年,是中国饮料市场,也是果汁市场翻天覆地的年头。
    那么海通集团重组事宜会否是剥离亏损的资产,整合资产的优良度为果蔬汁加
工等做大做强做好准备?目前不得而知,结果即将揭晓,
    但不可否认的,海通集团已经为提高资产的优良度踢开了一个绊脚石。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09-09-11】
海通集团(600537)转让下属亏损公司
    本报讯海通集团(600537)控股90%的子公司上海海通环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将其持有的慈溪路佑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周国芳及赵建群,转让总价为24
98万元。其中,周国芳受让路佑公司70%股权,赵建群受让路佑公司30%股权。路佑
公司2008年亏损112.95万元,今年前8个月亏损52.58万元。 (向 南)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7-29】
海通集团(600537)澄清可口可乐收购传闻
    针对最近市场上关于的可口可乐拟收购海通集团的传闻,海通集团今天发布公
告称,经公司董事会认真核实,认为上述报道毫无根据,亦不清楚来源。此外,公
司从未与可口可乐高层接触进行任何有关股权转让及公司收购方面的洽谈事宜,不
存在任何与上述事项有关的接触、洽谈和意向等。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4-01】
海通集团(600537)进军珍稀果汁行业
    昨日,海通集团在上海召开新品杨梅汁上市发布会,高调进军珍稀果汁高端市
常公司董事长陈龙海表示,掌控果汁的源头和前端将成为其最大的优势。
    海通集团昨日推出的“卡依之”牌杨梅汁,定价高达8.8元/227ml。陈龙海表
示,在目前中国的果汁行业里,橙汁、苹果汁等普通果汁已经难以具备强大的竞争
优势,反而是珍稀果汁,尤其是果汁产地较为集中,公司掌控了源头和前端以后,
能够很好地具备价格优势。目前,杨梅的主要产地在宁波慈溪市,亦即海通集团总
部所在地。
    海通集团创建于1984年,是一家以果蔬加工为主业的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企业,
专业生产冷冻食品、干燥食品、罐头食品、浓缩果蔬汁、调理食品、保鲜腌渍菜等
七大类200多种产品。业内人士指出,此前,由于国内对于高端果蔬的需求量小,
出口成为海通集团重要的盈利点。目前海通集团在目标市场已经拥有了30多家经销
商或意向合作伙伴。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美国人年均果汁消费量为45公升,德国为46公升,日本
和新加坡为16至19公升,世界人均消费量已达7公升,与此同时,中国人年均果汁
消费量还不到1公升,仅是美国的1/40,差距十分明显。
    据上海饮料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杰介绍,近几年,果汁成为畅销的产
品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和追捧。仅2008年,中国果蔬饮料的产销量突破1200万吨
,持续保持着超过20%的增长速度。
    陈龙海坦陈,目前公司推出的珍稀果汁,遇到的最大挑战是需要改变消费者的
理念,使其认识到珍稀果汁的好处。据悉,除杨梅汁以外,海通集团还拟推出蓝莓
汁、樱桃汁等。
    陈龙海认为,公司此时推出珍稀果汁,将明显受益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
。而借助这一契机,公司还将进军连锁餐饮,研究标准化生产,推出“二分之一厨
房”业务,为餐饮企业提供前端的菜肴,后端只需要经过加工,便可提供给消费者
。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彭友

【2009-02-23】
海通集团(600537)股东减持 
    2009年2月23日,公司收到公司股东叶成浩所发的《关于减持流通股股份的函
》,该函提及:叶成浩自2009年2月12日起至2009年2月20日止,在此期间内累计出
售公司流通股股份的数量达78,32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3%),目前持有公司流
通股股份11,458,94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8%)。
【出处】【作者】

【2009-02-06】
海通集团(600537)遭遇股东减持
    海通集团(600537)于2月5日收到股东叶成浩所发的有关函,其自2008年1月11
日起至2009年2月4日止,累计出售公司流通股股份的数量达约241.1万股,占公司
总股本的1.05%,目前仍持有公司流通股1177.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12%。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亿晶光电(600537)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