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00072 *ST钢构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0-28】
中船股份(600072)前三季盈利2814万元 同比减少12%
周四晚间中船股份(600072)发布第三季度报告称,前三季度公司盈利2814.3
万元,同比减少12.18%.
中船股份前三季营业收入为10.17亿元,每股收益为0.059元。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1-06-13】
中船股份(600072)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截止2011年6月10日,中船股份(600072)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
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根据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的
回函及公司董事会确认,在未来三个月内,公司没有任何根据有关规定应予以披露
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和对公司股票及其衍
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5-24】
中船股份(600072)董事长等四高管联袂请辞
中船股份今日公告,包括董事长在内的四名高管辞职,基于此,公司大股东提
出了股东大会增补董事的临时提案,股东大会召开时间也延迟至6月7日。
公告称,近日,中船股份董事会收到部分董事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其中包括
担任董事、董事长职务的谭作钧,担任董事、副董事长职务的任大德,以及董事曹
坚和林纳新在内的4名董事会成员,请求辞去公司职务。
公告对上述请辞高管表达了“礼节性”感谢,称他们“在担任公司董事职务期
间,在公司章程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兢兢业业,勤勉尽责,完成了董事会确定的各
项任务,公司董事会对他们长期以来为公司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
而对于上述高管的辞职原因,公告中均表述为“因工作原因”。公司年报显示
,这4名高管任期均为至2012年5月10日届满。中船股份2010年实现净利润4427.31
万元,同比下滑53.51%;今年一季度净利润427万元,同比下滑41.56%。
记者注意到,早在3月29日,中船股份副总经理丁仲全便提出辞职。当时对其
辞职原因表述为“因年龄原因”。
由于公司董事会4名董事辞去职务,持有公司40%股份的大股东江南造船集团提
出在 2010 年度股东大会上增补董事临时提案,提议增补孙伟、曾祥新、周辉和李
俊峰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
受高管辞职事件影响,中船股份延迟了股东大会召开时间。此前公司公告通知
于5月27日召开2010年年度股东大会,今日公告称,决定将召开时间延至6月7日上
午8:30分。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翟敏
【2011-03-29】
主营业务收入下滑 中船股份(600072)净利重挫50%
随着订单的减少、成本的高企以及产能过剩,很多造船企业并没有从国际金融
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有分析认为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国际钢铁价格走高,
将对中国造船企业造成沉重打击。
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大幅缩水,中船股份(600072.SH)2010年的
业绩也缩水了50%。根据公司今日公布的年报,中船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只有4427万元,比去年减少53.51%。
中船股份主营钢结构、机械制造、船配件。2010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
352,060,192.24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1,948,869.91元,主要由于钢结构市场竞争
的加剧以及成套机械设备市场的萎缩,公司钢结构和成套机械设备产品销售收入减
少。而国内销售和出口销售营业收入均比去年有所下滑,尤其是出口销售收入下降
了24.22%。利润总额的减少主要是公司投资收益的减少,上年度公司出售法人股产
生的投资收益为5354万元。事实上,中船股份近几年利润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处置交
易性金融资产而获得的投资收益。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航运业虽步入复苏初级阶段,但运力过剩的总体局
面短期内难以改观,新船价格将继续低位徘徊,中船股份船配产品接单难、交验难
等不利局面将继续延续。公司的不利局面也从存货大增中可见一斑。根据年报显示
,公司期末存货余额达到4.64亿元,而期初为3.94亿元。另外,公司期末预收款高
达1.12亿元,年初则只有410万元。
非船业务方面,钢结构和成套设备产品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主要竞争对手,
尤其是民营企业,凭借低成本优势,不断抢占市常同时材料、能源价格和劳动力等
成本不断上涨等因素,使公司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和考验。
在当前比较复杂的经营形势下,公司业务依然面临较大的订单和价格压力,为
保持了生产经营的持续稳定,公司董事会在报告期内拟不进行现金分红,而是决定
以每10股转增2股。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许洁
【2011-03-29】
中船股份(600072)2010年净利降54% 投资收益减少
中船股份(600072)周一晚间披露年报,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4427.31万元
,同比下滑53.51%,每股收益0.111元。
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13.75亿元,同比减少5.6%,主要由于钢结构和成套机
械设备产品销售收入减少。
利润下滑主要由于报告期内投资收益减少,本期公司没有出售法人股,上年度
公司出售法人股产生投资收益5354万元。
公司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股。
【出处】全景网【作者】陈丹蓉
【2011-01-24】
中船股份(600072)2010年净利预减五成 投资收益大降
中船股份(600072)周日晚间公告称,预计公司2010年净利润同比减少50%左
右。上年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9524万元。
公司表示,2010年主营业务利润保持基本平稳,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收
益大幅下降,导致净利润的下降。
【出处】全景网【作者】陈丹蓉
【2010-08-16】
中船股份(600072)2010年上半年净利下降近五成 投资收益减少
中船股份(600072)周日晚间发布中报,由于公司实现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
资收益减少,2010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接近五成。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船股份实现营业收入8.07亿元,同比增长37.69%;净
利润2190.37万元,同比下降47.04%,每股收益为0.055元,同比下降51.75%。
【出处】全景网【作者】雷鸣
【2010-07-15】
中船股份(600072)预计2010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45%左右
根据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门的初步测算,预计2010年上半年度净
利润较2009年同期(净利润为4124万元)减少45%左右,具体数据将以2010年半年度
报告(披露日期2010年8月16日)为准。
业绩预减的原因: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公司2010
年上半年的主营业务利润虽略有增长,但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大幅下
降,导致了公司净利润的下降。
【出处】【作者】
【2009-04-13】
中船股份(600072)去年营业收入13.05亿
商报讯 (记者 王健杰) 中船股份(600072)公布的年报显示,2008年公司主营
业务在国内外市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年报显示,在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国内销售约11.57亿元,出口销售约1.4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82%和6.25%。公司合并主营业务收入13.05亿元,较2007年
上升21.54%;实现利润总额1.09亿元,较2007年上升6.09%;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
为9215.51万元,同比上年减少8.5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116.77万
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88%。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在制项目包括高新产品、大型
龙门吊车、虹桥枢纽工程、液罐等重要产品,共计90余项。公司全年完成投钢量10
.59万吨。
中船股份年报显示,去年全年共承接项目73项,合同金额13.29亿元,完成年
计划的111%,同比增长10.75%,合同金额创历史最高水平。公司产品结构继续优化
调整,钢结构占16.49%,成套设备占52.86%,船配产品占30.65%。年报还披露,公
司拟进行现金利润分红,以2008年年度公司总股本约3.62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
现金红利0.35元(含税)。
【出处】北京商报【作者】
【2009-04-12】
中船股份(600072)净利润下滑8.5% 09年计划收入持平
中船股份(600072)今晚公布年报显示,2008年收入增长逾两成但净利润仍下
滑了8.50%,实现每股收益0.254元。
年报显示,2008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5亿元,同比上升21.54%;实现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15.41万元,同比下降8.50%。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后的净利润为4116.7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88%。
公司同时提出年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5元(含税)。
报告期,公司共承接项目73 项,合同金额13.2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75%,
合同金额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公司产品结构继续优化调整,钢结构占16.49%,
成套设备占52.86%,船配产品占30.65%。
在2009年的规划方面,公司表示,今年既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造
船业可能遭遇巨大调整压力的风险,同时,政府提出了4 万亿元的投资拉动举措,
为公司做大成套设备传统优势产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公司提出,2009年计划实现
营业收入达13亿元,成本和费用总额控制在12.6 亿元左右。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08-09-22】
中船股份(600072)提前4个月完成全年目标
船配业务占比急升至50%
记者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获悉,截至8月底,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船股份(600
072)提前4个月超额完成了今年12亿元的经营任务,并已整体搬迁至上海长兴岛,
开始建设中国最大船配中心和大型钢结构制造基地。
目前,中船股份大型钢结构制造居行业领先地位并跻身国际市场,公司已被中
船集团定位为船舶配套核心企业,船配业务增长迅速。
向船配业务转型
据悉,今年虽然面临海外经济发展放缓、国内银根紧缩等宏观不稳定因素,但
中船股份前8个月的经营业绩创了公司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公司人士表示,中船股
份今后将重点培育船舶上层建筑和海洋工程生活模块、船舶舱口盖和舱口围、船舶
轴舵系、船舶机舱单元、大型液化气船用液罐等五大中心业务,以长兴岛为研发和
制造基地,向长三角拓展并辐射全国。
从手持订单看,目前船舶配套产品在主营业务中的比例已由过去的15%上升到
现在的50%,预计今后还将有更大幅度的上升。
此前,中船股份的主营业务中比例最大的是钢结构业务和成套设备(龙门吊和
盾构),根据公司2007年年报披露,两者所占公司业务比重为66%,业务收入合计
9.07亿元,与之相比,船配件业务收入仅1.4亿元。而根据公司2008年半年报,上
半年船配业务收入上升至1.2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5.83
%,带动该公司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8.89%。不过与此同
时,钢结构业务营业收入同比降低32%,公司正在实现“突破以钢结构业务为主的
束缚、改善订单结构”的目标。
船配后市发展看好
中船股份总经理刘建人表示,公司过去的主营业务以陆用大型钢结构为主,船
配业务的量一直不够大,没有享受到全球船舶行业飞速发展的收益。因此,公司将
实现“两条腿走路”,通过今年搬迁长兴岛的机遇,做大做强船配行业,成为全国
最大的钢结构制造中心和船配中心,既能追随全球火热船市的步伐,也能在船市回
落时借助钢结构业务进行支撑。
据悉,在中船集团造船-修船-船配三大产业链条中,中船股份的船配业务是
最为优质的资产,尤其借助上海世博会筹备机遇,该公司将压力容器、机械制造两
大主要生产车间搬迁长兴岛,主要产品借此由非船钢结构产品顺利转型为船用配套
产品,为该公司打造中国最大的船舶配套基地奠定了基矗
全球船市目前出现下滑趋势,但中国船舶研究机构日前的报告指出,未来2年
中国船舶市场将面临严重的船舶设备短缺,船配行业发展远远落后于造船的发展,
其传统小规模的经营模式不适合现代造船工业所要求的大规模低成本要求。由于造
船配套所需船用主机、柴油发电机和舱盖的生产周期分别比船厂的施工进度慢4年
、2年及2.5年,这也会进一步影响船厂的交付时间。目前,我国船舶设备平均自给
率不到40%,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设备的自给率分别为51.4%、42%与35%。
国金证券分析师也告诉记者,油船、散货船领域仍有相当多的市场机会,目前
船企普遍手持订单充足,造船成本上升,预计船价以及船配产品价格仍将在高位运
行。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王进
【2008-08-14】
中船股份(600072)中期收入增8.89%净利润降24.8%
中船股份(600072) 公布中报,得益于船配产品收入取得快速增长,上半年实
现主营业务收入5.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9%,而由于管理费用增加及投资收
益减少的影响,公司半年度净利润只有4302万元,相比下降了24.8%。
报告期,公司两大车间压力容器车间和机械制造车间搬迁至上海长兴岛的工作
已经基本完成。其中,新压容车间已投入试生产,机械制造车间仍有部分设备在安
装调试,整个长兴岛基地将在下半年开始正常生产。通过本次新基地搬迁建设,公
司的制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产品结构有了较大变化,在先后承接了舱口盖、
上层建筑和轴舵系等船舶配套产品后,公司船舶配件产品占公司业务比例已近50%
,船配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大增175.83%;达1.24亿元,成为公司比较稳定的主
要业务之一。
【出处】【作者】
【2008-08-07】
中船股份(600072)股东自愿延长锁定期
中船股份(600072)称,于近日收到其控股股东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承诺函。江南集团承诺于2009年4月12日解禁上市流通的144,995,136股中船股份股
票,自2009年4月12日起自愿继续锁定两年,至2011年4月11日。在此期间不通过上
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出售该部分股份。
自2011年4月12日起三年内,若中船股份二级市场价格低于30元/股,江南集
团承诺不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出售该部分股份(从公告之日起因分红、配
股、转增等原因导致股份或权益变化时,按相应因素调整该价格)。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08-08-06】
中船股份(600072):控股股东承诺延期限价出售限售股
中船股份(600072)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以下简称“江南集团”的承诺函,承诺于2009年4月12日解禁上市流通的144
995136股中船股份股票,自2009年4月12日起自愿继续锁定两年,至2011年4月11日
。在此期间不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出售该部分股份。
同时,自2011年4月12日起三年内,若中船股份二级市场价格低于30元/股,江
南集团承诺不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出售该部分股份(从公告之日起因分红
、配股、转增等原因导致股份或权益变化时,按相应因素调整该价格)。(全景网
/陆泽洪)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08-08-06】
中船股份(600072):控股股东承诺延期限价出售限售股
中船股份(600072)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以下简称“江南集团”的承诺函,承诺于2009年4月12日解禁上市流通的144
995136股中船股份股票,自2009年4月12日起自愿继续锁定两年,至2011年4月11日
。在此期间不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出售该部分股份。
同时,自2011年4月12日起三年内,若中船股份二级市场价格低于30元/股,江
南集团承诺不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出售该部分股份(从公告之日起因分红
、配股、转增等原因导致股份或权益变化时,按相应因素调整该价格)。(全景网
/陆泽洪)
【出处】全景网【作者】陆泽洪
【2008-04-14】
中船股份(600072)2007年净利增长4倍多
中船股份(600072)年报显示,公司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10.83亿元,同比增
长35.78%;实现利润总额1.03亿元,同比增长365.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1亿元,同比大增446.1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78元。
2007年,公司共承接项目59项,合同金额10.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5%,合同
金额创历史最高水平。产品结构有所改善,大型钢结构、成套设备(龙门吊车及盾
构)、船配件(含液罐)的业务比例分别为21%、45%和34%。与前几年相比,船配件
和成套设备的比例明显上升。全年完成投钢量10.7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8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约10%、37%,是公司成立以来增长较快的一年。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李阳丹
【2007-11-21】
中船股份(600072)做强船配业务
中船股份(600072)今日公告,公司与上海德瑞斯华海船用设备有限公司、上
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港开发区船舶物流园区共同投资设立江南德
瑞斯(南通)船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暂定名)。
新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其中公司出资现金5000万元,占新公司注册
资本的50%,投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上海德瑞斯华海船用设备有限公司出
资现金4000万元,占新公司注册资本的40%;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出资现金1000万
元,占新公司注册资本的10%。
新公司经营范围为各类船用舱口盖、滚装通道设备、其它船用钢结构等的制造
、销售。新公司三家投资主体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因
此构成关联交易。
公司表示,随着世界造船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仅次于韩国的世界
造船第二大国,国内船舶配套产业呈现迅速发展态势,对于各类船舶配套产品的需
求也将大幅增加。作为长期从事船配制造的公司,公司已提出大力实施发展船配的
战略,此次投资江南德瑞斯主要从事船舶舱口盖的生产,是公司实施船配发展战略
的重要举措,符合公司大力发展船配业务的战略需要,有利于公司做大做强船配业
务。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07-10-15】
江南重工(600072)中船集团资产注入迷雾
江南重工中船集团资产注入迷雾 整体上市待规范
江南重工现有的船配资产基本上已是中船集团最主要的船配资产,再加上中船
集团已有中国船舶作为造、修船业务的上市平台,因此不太可能对江南重工进行其
他资产的注入。
“这一个月来,江南重工成了明星股,但这个明星股,是要加引号的。
”9月28日,在“十一”长假前最后一个股票交易日里,在连拉九个涨停板又
继之以两个跌停板后,江南重工(600072,现已更名中船股份)今年首次临时股东大
会上,股民突然有很多话要讲。
江南重工的股东会,一向是上海上市公司中开会时间较早的。上午8时半,在
绝大多数白领还奔波在上班路上时,位于鲁班路99号的江南造船大厦的会议室里,
就已挤满了参会的股民。有老股民表示,这么多人涌入会场,在他们参加江南重工
股东会的历史上,还十分少见。屡次与会的大股东江南造船集团的代表也称,在座
约五分之四是没有参加过前两届股东会的。
这种旺盛人气的出现,来自江南重工股价一个月来的异常表现,以及股价过山
车背后各种耐人寻味的传言。在股东会上,公众最关心的两个热点问题,一是究竟
有无资产注入和坊间传言的私有化可能;二是公司今后的战略定位和主业方向究竟
如何。面对无数股民的期盼目光和喧杂提问,会前会后,公司管理层多少用不同于
公告公文式的话语,回应了这两个问题。
私有化目前不可能
面对“公司是否有私有化可能”以及“是否有资产注入、兼并收购等预期”等
问题,公司管理层出言极为谨慎。
江南重工副董事长任大德表示,私有化目前是不可能的事情,股民要擦亮眼睛
,分析市场的各种观点时,要以公司的公告为准。
而当记者提问“公司如何考虑走兼并收购等外延式跨越发展道路”时,江南重
工一位高层表示,这个问题很重大,公司管理层也有过仔细考虑,但要由大股东统
一安排。公司管理层负责认真做主业;借助上市公司这一平台,适当酝酿股权运作
等,也都是大股东层面才能决定的事情,只是最近一段时间肯定没有。
不过,有许多股民仍然不死心,一位在19元低价买进股票、现在盈利颇丰的老
股民告诉记者,江南重工资产注入可能性很大,“股东会后,我故意用反问法问一
位领导,说公司肯定没有资产注入,那个领导对此并不赞同。这就表示资产注入的
可能性很大。”该股民又说,抛开炒作因素,江南重工的股价即使稳定在现在价位
,也还是小视了它的潜力;托身如此庞大的、手中资产无数的中船集团,江南重工
的发展前景肯定无可限量。
无论出于何种考虑,许多股民在江南重工上坚持了长线投资,一位公司高层认
可管理层坚定持股对股民信心的稳定作用,并说,“我手中持有的36000股公司股
票,就坚决不卖。”
中船集团可注入业务少
目前,许多股民和研究员都热衷于想象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
船集团”)整合旗下所有船配业务注入江南重工后的美好前景,却少有人认真分析
中船集团旗下究竟有多少船配业务,其资产质量究竟如何?即使注入江南重工后,
能支撑的二级市场股价又究竟有多高?
中船集团主要未上市资产除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江南造船集团外,就是生产船
配业务的辅机厂,以及一些仪器仪表厂。效益比较好的辅机厂资产主要包括:南京
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该公司据悉以船用甲板机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06年工
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36亿元,净利润650万元左右。 华南船舶机
械厂,是舰船甲板机械的制造企业和海洋工程设备设计制造的主要厂家。镇江中船
设备有限公司,主产船用中速柴油机、船用发电机、船用辅机等。后两者的年利润
据悉均为数百万元。此外还有九江船用机械厂、江西朝阳机械厂、江西船用阀门厂
等。
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中船集团旗下的多数船配企业,效益都比较差,如中船
绿洲等盈利近千万元的企业属于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这位人士质疑道,“即使把
效益较好的中船绿洲、镇江中船、华南船舶机械等通通无偿注入江南重工,其效益
能增加多少呢?即使有十家这样的企业、每家年盈利1000万元,注入后也不过增加
一个亿的利润,加上江南重工自己今年可能达到的一个亿利润,也就两个亿的效益
,能支撑这么高的股价吗?”
此外,从江南重工内部发展角度分析,一般成熟市场上工业企业的市盈率为40
倍,对应江南重工现有61元以上的股价,那么其每股收益至少要到1.5元,则在现
有股本下公司年净利润将必须达到5.4亿元,这对两到三年内的江南重工来说,简
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公司今年中报数据看,扣除投资收益,公司当
期主营业务带来的净利润不过500万元。这500万元净利润对应的主营业务收入却已
经高达近5亿元,这只是半年的数据。以目前这种利润率计算,如果其年净利润想
达到5亿元,那么就需要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才能支撑。而2006年全国规模
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也不过1560亿元。
据悉,江南重工总股本3.6245亿,中船集团间接控股40%(目前由江南造船集团
持股),若以中国船舶(600150)为蓝本进行资产注入,按中船集团直接控股51%计算
,必须增发至少7000万股,总股本扩大到4.32亿。即使以目前两市平均静态市盈率
60倍,股价61元计算(截至10月12日,江南重工收盘价为61.64元,当日最高63.8元
),注入的资产(假如2007年就合并报表),至少2007年净利润要达到4.39亿元。中
船集团内部什么样的船配资产可以达到如此高的资产盈利能力呢?
知情人士表示,如上分析,船配资产无法注入,即使注入也没有大的作用;另
一方面,从造船、修船等资产注入可能性考虑,目前,中船集团已经有了自己的造
船业务上市公司平台??中国船舶、广船国际,广船国际现在做的是中小船,中国船
舶做的是大型船,江南重工如果有造船资产注入,能做什么船?而且,那样不是立
刻形成同业竞争了吗?
在市场的一片火热想象中,也不乏清醒者。据悉,曾有基金研究员在江南重工
股价50多元的时候来公司调研时表示,中船集团把所有的船配资产注进来,也应该
值不了这个价,更何况放进来以后还要折股,江南重工股本还要扩大,其每股收益
就更低了。也有行业分析员曾表示,江南重工现有的船配资产基本上已是中船集团
最主要的船配资产,再加上中船集团已有中国船舶作为造、修船业务的上市平台,
因此不太可能对江南重工进行其他资产的注入。
但在市场对资产注入预期的狂热中,清醒者的声音被悄悄地淹没在喧嚣的大海
中。
船配业务支撑未来
中船集团船配业务注入虽然不可能,但江南重工的确已开始将船配业务作为未
来公司的支撑产业,并准备以内生式发展来用3年时间打造船配大企。
在记者日前与公司管理层的接触中,对于公司将来的主业发展,管理层寄予最
大期望的就是船舶配套。
如果与公司2006年年报和2007年半年报配合解读,可以看出船配业务彼时在公
司主业中的贡献并不突出。种种由隐到显的变化,反映了公司力图及时攀上船市景
气周期、分一杯羹的希望。
江南重工总经理刘建人就表示,公司过去的主营业务以陆用大型钢结构为主,
船配业务的量一直不够大,没有享受到全球船舶行业飞速发展的收益。所以现在提
出要“两条腿走路”,通过今年搬迁长兴岛的机遇,做大做强船配行业,所以江南
重工现在的想法是:一要成为全国最大的钢结构制造中心,二要成为全国最大的船
配中心,钢结构业务将是为应对船市回落的支撑。
大股东江南造船集团的代表表示,大股东很希望上市公司有更快发展,“如果
股民参加过以往两届股东大会,对江南重工搬迁长兴岛后的发展前景应该会更清楚
些”。江南造船集团面临着借助搬迁带来的大发展,随着世博会举办,江南集团要
搬到长兴岛,岛上建设目前已基本就位,集团五分之一的人已经上岛造船,设计规
模为年产450万吨,目前江南集团的产量是年产60万吨,达到前者的时间不可能在
一两年,大约至少要两到三年,“我们希望抓住目前最有利的船市,在最短的时间
内将投资的规模效应发挥出来。”
虽然上述言谈没有直接提及江南重工的发展,但言下之意,集团获得跨越式发
展了,为集团做船配业务的江南重工,其前景自然也将可观。
记者问及江南重工除了服务中船集团外,有没有可能做到全球的船配制造中心
,将产品拓展到国外去。一位公司高管表示,“从总经理刚才的讲话中,你应该能
听到朝这个方向努力的味道,否则我们何必现在这么辛苦努力谋求大发展?”
公司管理层对船配业务信心的提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船配生产设备借助此次
搬迁得到了很大发展,比如在长兴岛重金投入的船用液罐制造中心和轴舵系加工中
心,其规模都比现有生产能力提升两倍;二是公司船配市场的重大拓展。大股东代
表介绍,江南重工以前绝大部分的船配件业务,都是与江南集团之间的往来;随着
船市的提升和公司搬迁后业务能力的扩展,中船集团对江南重工的要求也将随之提
高。
9月中旬,公司公告披露,公司的关联交易对象将从原来的江南造船集团,扩
大到整个中船集团,船配产品的规模也将随着公司搬迁逐步放大,成为公司持续稳
定的产品之一。
此次公司产品提供市场的突然扩大,为公司的船配增长提供了动力。
此前,公司的船配件业务一直没有占据核心。在2007年半年报中,船配件的营
业收入为0.45亿元,同比还降低了5.7%,同期钢结构业务和机械制造业务分别为1.
71亿元和2.71亿元。即使在整个2006年,船配业务为0.86亿元,无法与同期4.93亿
元的钢结构业务相比。
江南重工的一位高管表示,船配业务的发展前景广阔,作为江南集团甚至中船
集团的船配业务的供给者,两大集团每年的造船订单相当惊人,哪怕按这些订单的
一定比例接船配业务,公司的发展也将很可观。“以后造船的趋势,就是模块化、
集成化、一体化,配件水平是加快接单速度与提高船舶档次的重要资源,我的配套
加快了,它造船的速度才能上来”。
所以公司在年报中曾提出,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的经验表明,没有发达的船舶配
套,就不可能有强大的造船业。公司要用3年时间,使船舶配套与非船产品经营比
例达到一比一。
股价坐上过山车
从9月3日开始,到27日,江南重工的股价从28.5元飞跃到最高63.97元,又迅
速回落到47.99元,共经历了9个涨停板和2个跌停板。尤其是9月13日以来,股价连
着6个涨停板,随后紧急停牌,而复牌后又是连着2个跌停,即使在经历7天长假后
,10月8日开盘又是触及跌停,最后以跌幅8.79%的43.77元报收,与9月14日开盘即
涨停的价格仅相差一角。
按市场分析人士的说法,江南重工的突然发力,起因是市场对公司公告的某种
刻意解读。
面对市场传言和追捧,江南重工于9月21日出台了澄清公告,但出公告当天还
是被上交所要求紧急停牌,并于25日再度公告澄清,两则公告都表示,“市场出现
的关于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将造船资产或船舶配套资产注入公司、将公司变更为一
级子公司及实行私有化的传闻,与公司实际情况不符”。
25日公告出台后,股价应声下跌。
公司拟更名公告出台15天后,公司高管首次回应了更名的缘由:这件事本来并
无任何玄机,其“目的就是跟公司船舶配套业务更贴近,更好为其服务”。
不过,也有公司董事选择了在高位抛售股票,成为此次江南重工股价异动事件
的一个插曲。据上证所网站披露的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变动情况,江南重工一位董事
在9月20日抛售了15800股公司股票,持股数量由63397股降至47597股。以卖出均价
63.41元计,在扣除交易成本后,该董事此次减持近100万元。
由于该董事在抛售股票的第二天,公司股票就停牌,许多股民对此事持怀疑态
度,质疑是否涉及内幕交易等问题。
不过,江南重工董秘陈慧日前对此事解释说,这名董事在20日抛售股份,没有
违反锁定期的规定,也没有违反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其行为是合乎规范的,此外,
他在抛售股票后立刻向公司和上交所进行了通报和披露,在程序上是合法的。
至于为何董事高位抛售后继之以第二天的股票停牌,陈慧表示,21日公司股票
停牌,是上午9点过两分后,公司接到上交所电话紧急停牌,与沈的抛售没有任何
联系,是当天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是一个巧合。
船配仍是发展方向
□中信建投 高晓春
钢结构业务大幅下降,机械制造业务大涨。今年上半年江南重工钢结构业务实
现收入17128.06万元,同比下降43.45%,占主营业务比重降为34.30%,远低于去年
同期70.48%的水平,也低于去年全年62.64%的占比水平。而由于公司保持去年承接
长兴岛7台600吨、800吨大型龙门吊车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先后又承接了广州龙穴
基地的5台大型龙门吊车,按完工百分比确认了部分收入,上半年公司机械制造业
实现销售收入27177.7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6.62%,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54.
53%。船舶配件实现收入4508.77万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我们认为,钢结构业务占比下降符合公司长期发展规划,龙门吊需求随着船厂
建设高峰的过去而大幅下降,船配没有增长主要受搬迁的影响。搬迁完成后,公司
搬迁完成后将实现“两条腿走路”,钢结构和船舶配件并举。受上海世博会规划的
影响,公司现所属部分资产(压力容器和机械制造车间)将在年底前搬迁至上海崇明
的长兴岛。钢结构业务在松江基地生产,年产能5万吨,没有扩产计划。公司长兴
岛新基地规划建设总投资约5亿元,占地约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
建成后将形成两大制造生产中心:船用液罐制造中心和船舶轴舵系加工中心,产能
是目前的两倍。长兴岛新基地建成后将改变公司目前的产品结构,公司将实现大型
钢结构制作及船配件加工“两条腿走路”的夙愿,并将以长兴岛基地为核心,最终
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船舶配套基地。上半年,公司的搬迁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新基
地的主要厂房结构将要封顶,新添设备的招标工作基本完成,预计到年底整个搬迁
建设工作将基本结束。
股票投资进入收获期,可交易性金融资产爆增预示未来投资收益存在巨大空间
。公司持有多家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的限制性流通股票,随着股改时间超过一年,这
些“小非”都可以出售。2006年在提取1100万元坏帐准备导致营业利润同比下降62
.43%的情况下,由于股票投资收益和减值准备冲回,实现投资收益1139.46万元,
净利润还增长45.16%。今年上半年,实现投资收益5178.87万元,占利润总额的76.
02%。这其中打新股收益749.10万元,小非解禁转让股票收益4409.39万元。值得注
意的是,上半年公司仅出售很小部分已上市有条件限制流通股,中期末可供出售金
融资产成本价5468.44万元,公允价值变动15892.10万元(记入资本公积)。如果公
司中期末到现在没有出售股票,按照10月12日的收盘价计算,这些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实现浮动盈利2.39亿元,如果全部出售将增加每股收益0.56元(考虑所得税因素)
。
改名一波三折,短期无资产注入或重组可能。9月12日,公司四届董事会十次
会议决议拟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并在9月28日的第
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通过。10月9日,公司公告将证券简称从10月15日起由“江南
重工”变更为“中船重工”。但仅时隔三天之后,10月12日公告将证券简称从 “
中船重工”再次改变为“中船股份”。由于中国船舶的国家队“北方公司”中国船
舶重工集团公司的简称也是“中船重工”,因此江南重工拟改的简称存在歧义。9
月21日,公司的澄清公告指出,“中船集团及江南集团均回函明确表示:到目前为
止并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没有任何涉及公司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股权转让、非公开发行、债务重组、业务重组、资产剥离或资产注入等重大事项
”; 9月25日的复牌公告进一步指出,“在可预见的三个月时间内也不会有关于上
述事项的计划、筹划和意向”。因此,短期内公司没有资产注入或重组可能。
公司在中船集团内的定位思考。中船集团把外高桥造船等资产注入沪东重机初
步实现了民品造船的整体上市,并承诺在合适时机将江南长兴基地和中船龙穴基地
再注入上市公司。中国船舶成为中船集团造船资产整体上市的平台已经确定。江南
重工此次改名,冠上“中船”二字,预计被中国船舶私有化的可能性就大为降低。
从江南重工的搬迁和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船舶配件业务应是公司未来的扩张主业
,并不再局限于轴舵和舱口盖等,还会进入船舶电气设备、其他甲板机械等领域。
因此我们维持以前的判断,公司作为中船集团船舶配件资产整合平台的可能性较大
。目前公司估值偏高,但我们看好公司搬迁后基本面改善的前景和中船整体上市带
来的整合预期,长期值得关注。
整体上市期待规范
□本报记者 王进
江南重工的“更名”和“注资”事件,在A股市场引发了巨大反响,让很多投
资者直呼看不懂。前者固然是事实,后者亦暂时是传言,但为什么两者一旦联系在
一起,便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推动公司股价连拉数个涨停板,又在传言澄清时连出
数个跌停板?这其中的玄机,是不是反映了市场急于迎合题材的某种浮躁心态?
正是借助故意误读事实,传言才有了更强的说服力。简单的更名,引发了注资
乃至私有化猜想的出现,实在是各方需要好好思索的事情。这也表明,在股指突破
历史高点的状态下,个股如何继续攀升、公司股价如何在二级市场继续走牛所需的
后续能量是各方急于寻觅的。这样,整体上市、资产注入便是在半年报过后、公司
业绩支撑影响逐渐衰落的情况下的最好题材。
在股改这一系统工程已经顺利结束后,目前证券市场面临的又一重大问题,或
许是诸多公司如何实现规范、有序、统一整体上市。整体上市是进一步规范资本市
尝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解决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等痼疾的重大举措,但是如果没有
统一的步伐,而是各家各走各的路,那么谁也无法预测一家公司什么时候采取什么
方式来注资或整体上市;如果只有靠内部关系才能知道,那就难怪题材满天飞,也
就难怪投资者无法坚持正常的价值投资,所以打击内幕交易、消除“题材效应”,
是否应该从规范的整体上市入手,来解决此一根本性问题?
此外,在记者的采访中还深切感到,就投资者而言,要展开追逐题材股的冒险
之旅,打铁还需自身硬。总是猜测公司有何内幕的同时,也许还要审视自己的投资
思路是否正确,自己对公司的研判是不是到位。近日的股东会上,有股民问,公司
对十月开盘后的股价有何预测?如果跌的话,会否采取行动来挽救?公司高管对这
个问题哭笑不得。还有股民则表示,“江南”这么好的一块牌子给了你们,现在和
沪东重机比起来,公司无论价格还是名气都已经落后,又是为什么。
此外还有相当多股民搞不清中船集团和江南集团,搞不清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
司(cssc)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谁是江南重工的控制人。
股市进入5600点以上的高位,股民中急于赚快钱的思想又开始抬头。人性中的
急躁和贪婪,借助“题材”的炒作,开始在股市中兴风作浪,一旦遭遇打击,损失
在谁不言而喻。10月8日,长假后一开盘,此前公司股价如坐了火箭般飞升的东莞
控股(000828)就封死在了跌停板上,原来公司当日澄清,公司控股股东及最终控制
人暂时没有向公司注入东莞证券股权资产的计划。再看股价曾如竹子开花节节攀升
的首创股份(600008),也是随着一纸澄清公告???公司的资产、业务和股权在三个
月之内不因北京市国资委的重组而发生变化???股价应声而落。
尤其在江南重工事件中,由于其“兄弟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的高股
价和财富效应,以及“言船必涨”的船舶工业神话,握有“江南”的股民总是不能
免去“攀比”之心,而忽视了公司发展的合理节奏和客观规律。在这样一种状态下
,如果坚持选绩优股、坚持长线投资,也许还可以稍许忽略功课是否作足,然而如
果也要人云亦云地追求题材效应和股价短时翻番,那就危险的很了。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王进
【2007-10-12】
江南重工(600072)股价再度上演连续涨停
9月中旬连续六个交易日涨停的江南重工(600072.SH),近三个交易日再现连
续涨停。
10月9日,江南重工一纸公告,表示其将更名为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自10月15日起其证券简称变更为“中船重工”。
公告发布当日,江南重工就以涨停收盘。而在10月的第一个交易日,其股价仍
然延续了9月底的跌势,当日大跌了8.79%,盘中曾经一度跌停。
今日,该公司再度发布公告称,考虑到“中船重工”这一股票简称可能存在歧
义,经公司申请,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证券简称自2007年10月15日起由
“江南重工”变更为“中船股份”,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事实上,江南重工关于更名的消息,自9月13日就已经公布,当日该公司的公
告表示其四届十次董事会已经通过了更名议案。当日以及其后的五个交易日,其股
价就开始连续涨停。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更名给市场投资者再次带来了关于中船集团可能会私有化
江南重工或者注入资产的想象。然而,从上市公司连续披露的公告来看,这似乎仍
然只是想象。从此前江南重工连续六次涨停,至近三个交易日的连续涨停的资金进
出来看,仍然是游资居多。在尚无实质性题材注入,或者私有化等概念推动的情况
下,江南重工股价再度连续涨停,多位券商研究员对此表示不解。
针对公司股价的异常波动,江南重工今日公告称,公司董事会确认,公司没有
任何根据有关规定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
、协议等和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出处】第一财经日报【作者】王斌
【2007-10-11】
江南重工(600072)涨停复跌停如坐过山车
成为两市第一"妖股" 江南重工涨停复跌停如坐过山车
一个名字的变更让江南重工从连续跌停到连续两个涨停,江南重工已经替代*S
T金泰成为两市第一"妖股"。
10月9日,江南重工公告称,自10月15日起江南重工变更为"中船重工",这则
变更公告让江南重工在前日和昨日连续两日封上了涨停板。而此前3个交易日,江
南重工已经连续下跌。
但其实江南重工更名的消息早在9月13日就已公告,也就是从9月13日开始,江
南重工股价连续拉了6个涨停,直到9月21日公司对媒体刊登的一篇题为《中船系整
合路线图:江南重工或变身一级子公司》的文章报道内容做出澄清,否认了中国船
舶工业集团公司将对公司实行私有化或者对公司进行注资整合的传闻公司开始停牌
,涨停才告一段落。
不过江南重工9月25日早盘结束临时停牌后,立即全天封死在跌停板上,直到9
月28日最后一个交易日,江南重工的股价都呈下跌趋势。分析认为,公司股价迅速
从涨停到跌停,使市场开始相信,中船集团管理层的真实目的是希望尽快解决内部
的关联交易问题,而不是急于将江南重工"私有化"。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更名的议案在9月28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就已通过,
而消息的公布却在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虽然更名不会给公司带来实质性的变化,
但更名后大涨以及推迟一日公布更名消息的现象却值得琢磨。
【出处】北京商报【作者】
【2007-10-10】
上演股价过山车 江南重工(600072)暴涨暴跌背后
暴跌后连续两涨停江南重工暴涨暴跌背后
在宣布将要更名后,江南重工(600072)股价走势急剧扭转,从连续跌停到连
续涨停。
江南重工节后宣布,将自15日起更名为"中船重工"。正是这则更名公告发挥的
巨大效应,使得前天还跌停的江南重工股价走势实现大逆转,昨日涨停后,今日盘
中再度涨停。
江南重工上演股价过山车
在暴跌4日之后,近期的“明星股”江南重工(600072 行情,资料,评论,搜索
)昨日午后一路狂奔又奔涨停。公司昨天公告,自2007年10月15日起,公司证券将
简称由“江南重工”正式变更为“中船重工”,证券代码不变。
江南重工是近期A股市场最引人注目的焦点股票之一,公司传闻不断,股价跌宕
起伏惊险刺激。今年9月3日,江南重工股价启动,直至9月20日的14个交易日,从2
8元上涨到63.97元。9月20日当天,有媒体报道江南重工可能被私有化或注资整合
,当天该股报收连续第六个涨停。之后,江南重工涨停神话终结,股价急转直下。
9月25日,江南重工在停牌两天后发布澄清公告,表示市场上出现的关于公司大股
东或实际控制人将造船资产或船舶配套资产注入公司、将公司变更为一级子公司及
实行私有化的传闻与公司实际情况不相符。此公告一出股价应声跌停,第二天再告
无量跌停,第三第四天分别跌去7.37%、8.84%。其中9月27日这天江南重工股价走
势大玩“过山车”,连续大幅振荡,从跌停到几近涨停,8分钟内被拉高10元,再
到几近跌停,当天换手高达19.34%。而昨天,江南重工在发布更名公告后股价又奔
涨停,换手10.56%。加上前两个交易日,三天换手41.4%。
江南重工曾在9月13日公告,拟更名为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将核心产
品转为船配产品。分析人士称,江南重工前期持续走强与此不无关系。同为中国船
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沪东重机,更名为中国船舶后,股价迅速上冲,最高冲过28
4元,牢牢占据两市第一高价股的地位,由此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虽然船舶业长
期看质地比较好,但就江南重工而言,股价已远远被高估。
资料显示,在9月27日的巨幅震荡中,一家机构专用席位卖出6623.47万元。有券商
人士认为江南重工资金出逃迹象明显,但也有分析师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这么大
的成交量非散户能够完成,也可能是主力通过公司近日利空以激进方式短时间内达
到清洗浮筹的目的。(北京青年报)
【2007-10-08】
江南重工(600072)15日起更名中船重工 代码不变
江南重工(600072)发布证券简称变更公告,根据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0
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并经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名称变更为
“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经公司申请,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证
券简称自2007年10月15日起变更为“中船重工”,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出处】【作者】
【2007-09-30】
忙于整合中国船舶 江南重工(600072)重组年底难实现
中船集团正在集中精力整合中国船舶。只有等中国船舶的事情料理清楚了,下
一步才会考虑到旗下的几个上市公司。而这个事项估计要到年底才能完成。
上周四, 江南重工(600072)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股价波动,先是一开盘即被
封死在跌停板,半个小时后突然被不断涌现的大单拉起,8分钟内涨幅就达到了8%
。随后,股价迅速跌落。下午行情震荡向下,收盘股价已经重新回到跌停价。全天
振幅49%。
江南重工董秘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公司于28日召开股东大会。会议内容其中之
一就是关于股东大会是否同意更名事项。至于二级市场股价的波动,纯属市场行为
。公司的重要事项以公告为准,公告上说明公司目前没有重组意向。
澄清传闻 股价下跌
江南重工于上周二澄清传闻并复牌。早前,江南重工因被报道中船集团将对其
实行私有化或者对其进行注资整合而被上交所停牌两天。江南重工发公告称:市场
上出现的关于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将造船资产或船舶配套资产注入公司、将公司变
更为一级子公司及实行私有化的传闻与公司实际情况不相符。复牌后股价立马封死
在跌停板。周三依然如此。周四上演了过山车式惊险表演。周五停牌开股东大会。
“从业绩上来说,江南重工的股价肯定是高估了。”中投证券一知名分析师说
。不过他认为,江南重工的靠山江南造船集团是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公司。从国际环
境上分析,造船业目前逐渐景气,中国也可能成为以后造船业龙头。如果它能够对
江南重工有所动作的话,那么目前的股价就不算高了。现在的重组方式可能有两种
,一是江南造船集团把全部的资产都整合注入江南重工实现整体上市。二是把中船
集团和江南造船的船配业务整合注入江南重工。
重组年底不能实现
传闻的重点就是关于中船集团将私有化江南重工。私有化江南重工意味着中船
集团有意向以换股合并的方式来整合江南重工,而不是以定向增发的方式。东方高
圣投资咨询公司董事长陈明键介绍说换股合并重组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先私有化然
后再重新上市的程序,操作的成本也较高,但重组后的公司在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
上非常干净。相比较定向增发整体上市的方式,换股合并难出现关联交易的后遗症
。
但是江南重工已经澄清了这个传闻。中船集团现在也还忙着整合中国船舶(行
情 股吧),无暇顾及对江南重工的吸收合并。其证券代表黄来和称,中船集团正在
集中精力整合中国船舶。只有等中国船舶的事情料理清楚了,下一步才会考虑到旗
下的几个上市公司。而这个事项估计要到年底才能完成。
“也就是江南重工目前也只能做做整合前公司单方面的准备工作。实质性的进
展在今年可能没有。”一分析人士对记者说,“而市场之所以作出如此激烈的反应
,一方面是受中国船舶在注入资产后成为第一股的影响,另一方面个别资金雄厚的
投资者抓住了真真假假的传闻效应推高了股价获利。”
目前,江南重工正在进行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更名。根据公告称
,江南重工拟将名称变更为“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的意图依然明显
。二是迁址。一方面受上海世博规划影响,公司两大主力车间压力容器车间和机械
制造车间将搬迁至上海崇明的长兴岛。黄来和称,最快到年底,新厂址才能竣工,
到时才实施搬迁工作。搬至新基地后,江南重工将可能成为国内最大的船舶配套基
地。“如果江南重工这个地位得到确立的话,中船就可能注入相关资产使之成为集
团内部的船舶配件业务的支柱。”分析人士说。
【出处】华夏时报【作者】
【2007-09-28】
江南重工(600072)触及第三个跌停后主力对倒
触及第三个跌停后主力对倒 江南重工巨幅震荡
江南重工在触及第三个跌停后出现大幅波动,并以21.45%的振幅高居沪市榜
首。走势上看,该股无论短期还是中长期的累积涨幅都非常可观,在公司多次发布
澄清公告后,江南重工出现连续跌停,昨日更是携巨量出现剧烈震荡。
江南重工昨日以跌停价46.63元开盘,上午10点04分左右突然被拉起,8分钟内
被拉高10元,随后回落再拉起,之后一直在前收盘价下方运行,下午一度被打到跌
停。江南重工昨日换手率接近20%,以212251.68万元成交了4336.95万股。资深市
场人士潘伟君认为由于跌停开盘,所以卖盘基本上是主力的压盘,快速拉起疑是主
力对倒,全天在前收盘价下方运行,主力是防止卖盘大量涌出,反复震荡既可测试
卖盘与接盘,又可吸引买盘接货,并乘机出掉部分货。
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信息显示,一家机构专用席位卖出 6623.47万元,以
当日均价48.73元计,抛出了136万股。前5位席位合计买入12369万元,卖出15390
万元。值得注意的是,申银万国上海商城路营业部、 国信证券上海北京东路营业
部都同时出现在买卖席位上,合计买入3152万元,卖出3579万元。
北京首证云清泉分析师认为,该股日线显示上档抛压仍相当重,后市很可能仍
将延续震荡整理态势。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俞险峰
【2007-09-27】
江南重工(600072)一董事高位抛股套现百万
江南重工昨日全天跌停,这是该股9月25日复牌以来的第二个跌停。不过,上
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提供的信息显示,就在江南重工连续跌停之前,该公司董事沈樑
已在高位减持15800股,套现约100万元。
据上证所网站上披露的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变动情况,沈樑在9月20日抛售了158
00股江南重工,持股数量由63397股降至47597股。以卖出均价63.41元计,在扣除
交易成本后,该名董事此次减持有近100万元现金到手。
这一减持行为可以称得上是完美套现,因为63.41元的卖出均价十分接近江南
重工近期最高价63.97元。而就在股价创出这一新高后的第二天,江南重工即发布
澄清公告,对私有化及注资整合的传闻予以否认,其股价也在复牌后应声跌停。
江南重工澄清公告针对的是一篇题为“中船系整合路线图:江南重工或变身一
级子公司”的报道,该报道主要内容是:江南重工实际控制人中船集团将对公司实
行私有化或者对公司进行注资整合。
这篇报道发表于9月20日,当天,江南重工拉出连续第6个涨停,股价跃上60元
大关,沈樑也就是在这一天抛出手中股票的。
事实上,大户及机构在这一天也选择了抛售。上证所topview数据显示,单个
账户持股数量在5万股以上的大户及机构在9月20日减持了江南重工1.88%的流通股
,而近6000名散户则接走了1.83%的流通股。
江南重工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年初时,沈樑持股数还只有13728股,但截至去
年6月底,其持股数突增至63367股。半年时间里沈樑手上增加的近5万股,系通过
股改送股和二级市场增持而来。根据江南重工10送3.2股的股改方案,沈樑原持有
的13728股因实施股改仅增加4393股,因此,增加的近5万股中的大部分应从二级市
场购入。而在去年上半年,江南重工股价大部分时间在3元上下,这意味着,沈樑
这一买一卖竟赚了20倍。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袁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