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财经新闻 > 正文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隐含经济增速的简要测算

时间:2021-05-06 04:53:39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隐含经济增速的简要测算

  《建议》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涉及对我国经济、科技、文化、人民生活、综合国力等的远景展望。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我们认为,虽然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规划”以定性描述为主,但其中也蕴含着定量要求。那么,“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究竟是什么水平?我国应该维持多高的GDP增速才能在2035年实现这个目标呢?根据我们的测算,在不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未来十五年我国GDP增速可能需要4.5%~5.3%来达到目标。

  “中等发达国家”对应的水平

  “中等发达国家”并非国际通用概念,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中就曾提到过,但没有对此概念进行进一步阐述。中科院每年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对“中等发达国家”进行了定义,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分为三类:排名21~45位的国家是中等发达国家,排名46~80位的国家是初等发达国家,排名81~131位的国家为欠发达国家”。《建议》发布后,也有市场观点认为可从“发达国家”人均GDP的中位数来考虑。我们参考联合国及世界银行的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联合国。联合国将所有经济体分为三大类: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2019年,联合国确定的发达经济体数量为35个,发达经济体人均GDP的中位数约为4万美元。排名21~45位的国家人均GDP在1.95万~4.28万美元之间。

  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将全球所有经济体分为四类,分别为低等收入、中低等收入、中高等收入和高等收入经济体(高于12375美元)。其中,高等收入经济体在2019年有82个,高等收入经济体人均GDP的中位数约3.2万美元。排名21~45位的国家人均GDP在1.95万~4.36万美元之间。

  综合考虑,若以“发达国家”人均GDP的中位数(3.2万~4万美元)作为15年后的发展目标,按照我国目前5%~6%的潜在增速,该目标或难以达成,因此我们以世界银行与联合国排名21~45位的国家人均GDP水平为界来定义中等发达国家,即人均GDP在1.95万~4.3万美元之间。

  对经济增速的简单动态测算

  2020年四季度,我国经济呈良好复苏态势。本文预测,我国2020年实际GDP增速约为2.1%,名义GDP增长2.3%,全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平均值为6.9左右,人口增速约为0.3%。根据我国2019年的人均GDP(10262美元,世界银行),可预测出今年我国人均GDP约为10461美元。因此,就未来十五年经济增速测算,可以做出以下两个情景假设。

  假设1(高估发达国家增速):我国和中等发达国家的通胀差基本抵消汇率变动,2020~2035年中等发达国家的年均实际人均GDP增长约1.0%(略低于世界银行排名21~45位国家近15年人均GDP平均增速1.05%)。至2035年,中等发达国家的低门槛约为2.29万美元。

  可倒推出,我国需要人均GDP5.2%~5.3%的增速。考虑人口增速0.3%后,预计未来十五年我国实际GDP增速需要达到5.4%~5.5%左右。但是,鉴于新冠疫情的长期影响,本文认为未来全球经济增速可能较之前15年下一个台阶,因此实际需要的GDP增速可能较本情景假设结果略低。因此,我们需要引入假设2。

  假设2(中性估计发达国家增速):考虑新冠疫情发生后未来全球经济增速可能较前15年有所放缓,在其他假设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设2020~2035年中等发达国家的年均实际人均GDP增长约为0.5%。可倒推出,未来十五年我国实际GDP增速需要达到4.8%~4.9%左右。

  可见,未来我国能否达成目标不仅取决于我国自身情况,还取决于未来全球的经济增长状况、通胀以及汇率等综合情况。尤其是若全球经济增速下行,那么对应的GDP增速目标也可以低一些。本文预计,我国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未来十五年可能需要我国GDP增速达到4.5%~5.3%的水平。

  “十三五”时期,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展望“十四五”时期甚至更长远的将来,我们要更加珍惜当下的有利局势,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奋斗精神,抓住机遇,奋勇向前。

  以上是爱股网小编整理的“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隐含经济增速的简要测算”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标签阅读:

上一篇:欧洲启动 "滚动审查 "程序对中国科兴疫苗 欧盟申请授权铺平道路

下一篇:返回列表

财经新闻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