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财经新闻 > 正文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隐含经济增速的简要测算

时间:2021-05-06 04:53:39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11月3日,《建议》全文公布。《建议》不仅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任务,还清晰描绘了2035年的远景目标和发展蓝图,深刻回答了在新时代中国要怎样发展以及如何开展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命题,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我们就“十四五”规划与前序“五年规划”进行了对比,并对“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章节进行了深入解读。同时,就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隐含的经济增速进行了动态测算: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仍需4.5%~5.3%的GDP增速。展望“十四五”时期甚至更长远的将来,中国有能力、有信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造新的光辉业绩。

  “十四五”规划与前序“五年规划”的对比

  五中全会是历届中央政府审议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建议的会议。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至今我国已经编制十个“五年计划”,以及三个“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意义重大。本次有关“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共包括十五个部分,其中一、二部分是总论,最后是结论,中间内容含十二个章节(48条内容)。通过《建议》,我们就2021年将要出台的“十四五”规划与近三个“五年规划”尤其是“十三五”规划进行了梳理与对比,认为“十四五”规划在发展理念上有对前序规划的延续,如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等,但同时也有一些不同和转变。

  首次在“五年规划”中提出远景目标。早在“九五计划”中,国家曾提出过2010年远景目标,而此后的“五年规划(计划)”中,均未再次提出远景目标。本次会议首次在“五年规 划”中提出远景发展目标,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认为,远景目标的设置有助于未来更好地落地三个五年规划,逐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将更加有序,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系统性、整体性和阶段性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连续。

  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十八届五中全会认为,我国“十三五”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但在“十四五”时期,十九届五中全会延续了2020年“730政治局会议”的判断,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本次会议尤其提到,“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当前逆全球化、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新冠疫情发生后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加剧了外部环境的恶化,而国内人口红利和低劳动成本等优势减少,我国面临的发展环境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有所淡化。我们在梳理过程中发现,这是首次在“五年规划”中没有提及具体的增速目标。例如,“十三五”时期,中央明确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但从《建议》看,“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经济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将是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未来我国可能使用其他能够全面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考核指标代替GDP增速,如失业率、研发投入、环保等(见表1)。

  更加突出安全问题。“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与“十三五”时期相比,“十四五”规划更加强调安全问题,“安全”一词在《建议》全文中出现的频率最高,达到66次。“安全”的范畴也有所拓展,强调要“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在第十三部分的50条中,整段详细论述了“经济安全”,突出强调“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此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维护金融安全,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本次《建议》中也再被提及,表明其意义重大。

标签阅读:

上一篇:欧洲启动 "滚动审查 "程序对中国科兴疫苗 欧盟申请授权铺平道路

下一篇:返回列表

财经新闻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