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调运新规是否会影响到猪价和猪肉供给?在朱增勇看来,参考先前在中南区实行的调运政策,此次禁止调运活猪政策在落地前很短的时间内会对市场有影响。结合曾经“北猪南运”的背景,短期内,北方主产区外调猪数量下降,供给短时增加,价格下滑,南方主销区调入的活猪量减少,但白条肉增加,猪价下降速度会略缓。但上述影响其实一周左右就可以消化。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来讲,这种措施是有意义的。
对于限制活猪跨区调运过程中,部分种猪、仔猪仍可调运的原因,朱增勇指出,仔猪和种猪是生产投入品,如果不允许调运,生产就没有办法继续。同时,在非洲猪瘟发生前,跨省活猪调运量在1亿头以上,但相比之下,仔猪和种猪的调运量相对来说要小很多。此外,非洲猪瘟发生后,很多省份都已经开始鼓励提升本地种猪供给能力,养殖户倾向于为减少疫情风险选择在本省购买种猪或者留存性能较好三元母猪做种猪,也使得后期仔猪、种猪调运量不大。
朱增勇认为,调运新规的实施并不会对各地区猪肉供给产生影响。非洲猪瘟发生后,我国生猪调运结构已经发生改变。2019年,农业农村部对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区域化防控,按照地理相邻、产销互补等区域划分原则,将国内分为北部区、西北区、东部区、中南区和西南区5个大区,经过科学划分的各大区内都有具备实力的主产省和主销省,其间一些地区已不允许跨区调运活猪,但会允许区域外经过备案、检疫的规模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之间实施“点对点”的调运,走指定通道,满足猪肉产品需求。“2019年,活猪调运量较上年下降了约48%,猪肉调运增加9.7%,现在活猪调运比例也仍在下降。”
“在新调运政策的推动下,‘北猪南运’会慢慢转变成‘北肉南运’。”朱增勇举例称,假设河北省的猪肉量已经可以满足北京、河北等北部区需求,多余的猪肉就可以通过就地屠宰,以肉的形式再运到南方区域,“但这也要依赖于这个省份本身拥有的屠宰深加工能力和所在区域的冷链物流设施条件。”
猪肉价格还会上升吗?
3个好消息来袭
1、假期来袭
距离五一假期已越来越近,而随着年后的猪价接连下跌,很多猪农则是提前将70-90公斤生猪卖出去,以至于市场的后续透支,接下来的生猪出栏会陆续收紧。
而假期的到来,必然会带动餐饮行业的复苏,更何况五一假期5天,到时候旅游、聚会活动很是频繁,猪肉消费需求增加,必然会带动猪价的反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