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财经新闻 > 正文

阿里天价罚单释放三大信号 蚂蚁本质上是金融还是科技?

时间:2021-04-11 15:33:08

  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集团实施“二选一”等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处以182.28亿元天价罚款,创下中国反垄断执法最大罚单。这次主要是针对阿里垄断行为的处罚,尚未涉及蚂蚁的金融监管及相关处理。天价罚单释放哪些监管信号?对金融科技监管有何影响?蚂蚁向何处去?未来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方向如何?

  蚂蚁集团从一张小小支付牌照起家,凭借中国庞大的互联网流量红利,抓住传统金融痛点,十几年时间,小小蚂蚁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独角兽。要客观肯定蚂蚁在金融科技、移动支付、普惠金融等方面的重大创新贡献,但也应正视其在金融业务合规、杠杆控制、不正当竞争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1、阿里天价罚单释放三大政策信号。

  一是处罚速度快、金额高,具有标杆意义,彰显反垄断执法决心和威力。去年12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立案调查,短短107天开出182亿天价罚单,相比于2015年中国对高通反垄断调查案,历时15个月、处罚60亿,震慑作用和指导意义明显更强。本案注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在互联网领域反垄断的里程碑,彰显中国反垄断的决心和定力。

  二是监管初心是引导平台经济规范发展,并非针对阿里巴巴一家企业。垄断的产生是自由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固有缺陷,反垄断亦是政府有形之手调节市场秩序的正常行为。去年11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涉及美团、京东、阿里巴巴等多达27家企业。3月3日,市监总局对五家社区团购不正当价格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多多买菜被处罚150万元。本次处罚主要针对“二选一”垄断行为,并非针对阿里巴巴一家企业。人民日报评论此次处罚是“对企业发展是一次规范扶正,对行业环境是一次清理净化,对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是一次有力维护”、“扯袖子”也是一种爱护。国家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初心不改。

  三是阿里巴巴靴子落地,对蚂蚁们的监管还会远吗?自去年11月蚂蚁上市暂缓,4月6日京东数科IPO也被叫停,互联网金融科技商业模式和监管体系面临重大调整,金融与科技业务分离,金融业务将纳入监管,符合条件的要申请金控牌照。短期来看,金融科技估值参考金融公司和科技公司,缩水在所难免;长期来看,监管导向鼓励创新与风险预防并重,金融科技商业模式要从场景、流量、生态取胜,转变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普惠金融、提高科技硬实力。

  2、下一步将如何监管和处置蚂蚁?在当前舆论汹涌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专业人士保持客观理性至关重要,防止两种极端观点倾向。

  第一种是全面抹杀蚂蚁在金融创新的历史贡献。蚂蚁本身依托于阿里消费场景建立起大数据资产,以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创新打造护城河,优化移动支付、方便人民日常生活,依托大数据征信和风控让金融资源惠及更多长尾客户,在生态环保、疫情监控等方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概言之,蚂蚁在移动支付、科技创新、提高金融效率及其普惠性等方面是对社会有贡献的。

  第二种是认为监管遏制创新、打击企业家精神。伴随以蚂蚁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日益壮大,数据安全、用户隐私、垄断等新问题逐渐凸显。本轮监管升级并非仅针对蚂蚁一家企业,而是从防止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角度出发,预判风险、及时出手,明确金融科技“持牌经营”基本规则,初心是为保护消费者和中小投资者利益,促进金融科技企业向着合规、普惠、硬实力方向更好发展。概言之,监管的目的是从合法合规性角度,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并不是要消灭或打击某一个行业、某一个企业。

标签阅读:

上一篇:翰宇药业等两家公司大幅下修业绩 股东哭诉“亏得一塌糊涂”

下一篇:返回列表

财经新闻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