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这意味着在控制碳排放的持续压力下,相关行业将迎来更多整合,同时企业的节能环保支出可能会提高。规划还明确,允许制造业企业全部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同时要求规范和降低物流收费,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此外,规划还提到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托育、文化、旅游、体育、物业等服务业。与十三五规划不同的是,十四五规划并未设定服务业占GDP比重的目标,但鉴于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保持制造业占GDP比重“基本稳定”,我们认为2021-2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的增幅或低于2015-20年。
房地产政策重点围绕增加住房供给和发展租赁住房市场。十四五规划重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除了要求“遏制投机性需求”外,对商品房住宅市场的表态较为中性。规划指出房地产政策要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支持“合理”自主需求,扩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通过定向增加土地供给等措施来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同时,规划提出2021-25年要完成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21年计划完成5.3万个),远高于去年的4万个。规划还要求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并延续了十三五规划中“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的表述。政府似乎一方面希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抑制房地产相关泡沫。鉴于房地产政策可能会持续偏紧,我们依然预计今年房地产活动会小幅放缓,但考虑到市场情绪仍较为稳健,我们的预测可能面临一定上行风险。
绿色发展与碳中和是重要的长期宏观主题。为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政府计划尽快制定和出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与之相对,政府提出将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2020年的15.9%提高到2025年的20%,2030年进一步提高到25%,并在十四五期间将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政府计划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这意味着经济结构会向着能源集约转型,能源利用效率有望提高,能源结构也会向低碳强度转变。针对后者,十四五规划要求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将核电装机容量提高40%至7000万千瓦,并“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同时,规划还要求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传统高能耗行业的绿色化改造。其他措施还包括推进用能权、碳排放权等的市场化交易。
推进结构性改革,在“双循环”和十四五规划中释放增长潜力。面对更多的外部挑战和经济潜在增长率放缓,中国计划推行更多的结构性改革来释放增长潜力。十四五规划也强调了推进户籍、农村土地、国企和宏观调控等领域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