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592 司南导航 更新日期:2025-11-0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高精度卫星导航差分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数据采集设备 | 7305.77| 4543.93| 62.20| 42.84|
|高精度GNSS板卡/模块 | 3529.79| 1599.67| 45.32| 20.70|
|数据应用及系统解决方案 | 3465.61| 1079.86| 31.16| 20.32|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 | 2068.72| 948.97| 45.87| 12.13|
|其他 | 682.71| 509.67| 74.65| 4.00|
├────────────┼─────┼─────┼───┼──────┤
|境内 | 11594.24| 4890.32| 42.18| 67.99|
|境外 | 5458.36| 3791.79| 69.47| 32.01|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地理信息应用及其他 | 20568.79| 11682.77| 56.80| 49.82|
|模块及数据应用 | 14514.65| 5757.44| 39.67| 35.16|
|智能驾驶与数字施工 | 6053.09| 2345.07| 38.74| 14.66|
|其他业务 | 149.61| 104.99| 70.18| 0.36|
├────────────┼─────┼─────┼───┼──────┤
|数据采集设备 | 20568.79| 11682.77| 56.80| 49.82|
|数据应用及系统解决方案 | 7608.87| 2373.58| 31.19| 18.43|
|农机自动导航驾驶系统 | 6053.09| 2345.07| 38.74| 14.66|
|高精度GNSS板卡/模块 | 5965.13| 2884.94| 48.36| 14.45|
|其他 | 940.66| 498.92| 53.04| 2.28|
|其他业务 | 149.61| 104.99| 70.18| 0.36|
├────────────┼─────┼─────┼───┼──────┤
|境内 | 31316.54| 12922.64| 41.26| 75.85|
|境外 | 9819.99| 6862.64| 69.88| 23.79|
|其他业务 | 149.61| 104.99| 70.18| 0.36|
├────────────┼─────┼─────┼───┼──────┤
|直销 | 27447.13| 13066.30| 47.61| 66.48|
|经销 | 13689.40| 6718.99| 49.08| 33.16|
|其他业务 | 149.61| 104.99| 70.18| 0.36|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数据采集设备 | 6966.69| 4281.52| 61.46| 57.94|
|高精度GNSS板卡/模块 | 2048.86| 1277.34| 62.34| 17.04|
|农机自动导航驾驶系统 | 1980.70| 801.14| 40.45| 16.47|
|数据应用及系统解决方案 | 764.55| 301.37| 39.42| 6.36|
|其他 | 263.43| 174.91| 66.40| 2.19|
├────────────┼─────┼─────┼───┼──────┤
|境内 | 8062.64| 4044.16| 50.16| 67.05|
|境外 | 3961.59| 2792.12| 70.48| 32.95|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地理信息应用及其他 | 21370.37| 12540.48| 58.68| 51.91|
|模块及数据应用 | 14099.12| 7312.42| 51.86| 34.25|
|智能驾驶与数字施工 | 5524.06| 1475.42| 26.71| 13.42|
|其他业务 | 175.68| 143.92| 81.92| 0.43|
├────────────┼─────┼─────┼───┼──────┤
|数据采集设备 | 21370.37| 12540.48| 58.68| 51.91|
|数据应用及系统解决方案 | 6464.13| 2409.82| 37.28| 15.70|
|高精度GNSS板卡 | 6351.35| 4063.69| 63.98| 15.43|
|农机自动导航驾驶系统 | 5524.06| 1475.42| 26.71| 13.42|
|其他 | 1283.64| 838.91| 65.35| 3.12|
|其他业务 | 175.68| 143.92| 81.92| 0.43|
├────────────┼─────┼─────┼───┼──────┤
|境内 | 31496.73| 14544.45| 46.18| 76.51|
|境外 | 9496.83| 6783.87| 71.43| 23.07|
|其他业务 | 175.68| 143.92| 81.92| 0.43|
├────────────┼─────┼─────┼───┼──────┤
|直销 | 31627.99| 16062.69| 50.79| 76.82|
|经销 | 9365.57| 5265.63| 56.22| 22.75|
|其他业务 | 175.68| 143.92| 81.92| 0.43|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属行业说明
(1)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
要,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
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
司南导航所处的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系我国北斗产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快速、持续发展,并提升我国
在高端科技领域的整体实力,近年来,我国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已制定并实施了一系
列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对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
(2)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情况
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产业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2025年发布的《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
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从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全球卫星导航市场保持
稳定增长,2024年全球GNSS设备和服务市场总收入约2,900亿欧元。其中,GNSS设
备收入约800亿欧元,占比27.58%;服务收入约2,100亿欧元,占比72.42%。全球GN
SS设备年度总销量约18亿台/套,GNSS设备保有量约59亿台/套,近90%的GNSS设备
主要应用于消费者解决方案。由于大众市场应用正逐步达到饱和,市场增长放缓,
预计到2033年,全球GNSS设备的年均出货量为22亿台/套,亚太地区将继续保持最
大的市场份额,占全球市场的近50%;GNSS设备保有量将达到90亿台/套,全球GNSS
设备和服务市场收入有望增长到5,800亿欧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其中,G
NSS设备收入预计约1,200亿欧元,占比约20%,服务收入预计约4,600亿欧元,占比
约80%。
2)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产业
①国内卫星导航产业整体市场情况
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75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39%。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
、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5.
46%,达到1,699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29.51%。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
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8.21%,达到4,059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
占比达到70.49%。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总数量已接近2万家
,从业人员总数近100万;在境内上市的业内相关企业(含新三板)总数为94家,
上市公司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体产值的9.52%。
2024年,北斗系统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其高精度定位、短报文
通信、时空信息服务等核心能力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北斗跨界融合不断深化,与5G
、AI、物联网技术结合,催生无人农尝数字工地等新业态;精度与可靠性不断提升
,米级定位、短报文功能已在电力和应急等关键领域成为标配;国际化拓展顺利推
进,北斗加速“出海”,服务“一带一路”。在农业领域,北斗应用向着智能化和
精准化升级,已从单一导航向全产业链智能化延伸,显著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与
资源利用率,为提升单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交通领域,北斗已
经成为公路巡检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保障“两客一危”车辆的安全运行和高速
公路与铁路的边坡、桥梁、路基等基础设施的安全;在港口装卸和堆场的全自动化
作业中,安装了北斗导航设备的无人集卡运行效率提升了25%,“5G+北斗”的模式
正在打造更多的智慧港口;中国民航已建成低空飞行服务三级体系,北斗机载终端
覆盖率已达95%,支持无人机配送、城际运输等新业态,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
低空经济。在电力领域,北斗技术助力电力系统实现精准监测与高效管理,国家电
网和南方电网将北斗用于设备监测和巡检,输电隐患排查效率大幅提升,同时还利
用北斗短报文解决配电网信号盲区问题,故障处理效率显著提升。在应急管理领域
,北斗助力快速响应与灾害防控,在防灾减灾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地质灾害多发的
贵州、云南、四川和广西等省(自治区),已累计部署了数万台/套北斗普适型接
收机,有效提升了地质灾害准确率。
②国内卫星导航高精度产业情况
白皮书显示,2024年,高精度市场持续发展,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巡检/植保无人机
、农机自动驾驶、人员高精度定位、智慧施工、测绘测量仪器、基础设施安全监测
、地灾监测、辅助/自动驾驶、共享单车等。
国内高精度测量类RTK接收机年销量超过20万套,高精度测量类RTK接收机海外市场
年销量超过10万套。得益于车辆智能辅助驾驶的快速发展,国内车载高精度地图和
高精度定位系统等产品的年销量增长快速,达到近300万台/套,增速超过240%。随
着中央财政增发万亿国债资金投向基层防灾、应急等领域,北斗高精度设备在地灾
监测、桥梁安全监测、楼宇安全监测等细分市场的年销量快速增长,已超过10万台
/套,增速超过100%;随着无人机电力线巡检、无人机植保和无人机测量等应用在
安全、效率、效益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具有北斗高精度定位功能的无人机年销量
快速增长,已超过12万台/套,增速超过100%。
2024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总额达15.80万亿元,同比增加7.30%。高铁、桥梁等大
型项目的增多,以及老旧小区改造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加速等,扩大了对具有北斗功
能的高精度测量设备的需求,国内北斗高精度测量设备的年销量超过10万台/套。2
024年,国内市场各类高精度应用终端(含测量型接收机)总销量超过460万台/套
,其中应用国产高精度芯片或模块的终端已超过80%。高精度相关产品销售收入从2
010年的11亿元人民币已快速增长到2024年的超过254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
超过25%。
(3)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链概况
按照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高精度卫星导航用户段产业可以细分为上游、中游和
下游三部分。上游主要是指包括高精度北斗/GNSS芯片、板卡/模块、软件、天线等
在内的基础器件;中游主要是指诸如高精度GNSS接收机在内的各类数据采集设备产
品以及各类高精度GNSS系统集成服务;下游主要是基于各种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及运
营服务环节。
1)上游—基础器件
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上游供应商主要提供高精度GNSS芯片、板卡/模块以及
研制核心算法、软件等产品。高精度GNSS芯片、板卡/模块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
,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与巨大的资金投入,随着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
芯片、板卡/模块市场主要由国外巨头垄断的局面已经有所改观,目前国内外高精
度GNSS芯片、模块主要厂商包括司南导航、和芯星通、天宝(Trimble)、诺瓦泰
(NovAtel)等。
2)中游—产品及解决方案
高精度卫星导航应用主要通过终端产品或软硬件集成的系统解决方案加以实现。终
端产品主要有高精度GNSS接收机及GIS数据采集器等,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形变与安
全监测系统、车辆自动驾驶系统、驾培系统等。高精度GNSS接收机市场过去基本由
国外厂商主导,但随着国内厂商特别是上游基础器件厂商的技术实现突破,国产终
端产品性能已不亚于国外厂商。目前中游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基本已被国内
厂商取代,代表性的厂商主要有南方测绘、司南导航、华测导航及中海达等。
3)下游—运营服务
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下游运营服务主要是通过建设地基增强系统提供的卫星
信号增强服务以及基于各种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及运营服务。下游运营服务代表性厂
商主要有千寻位置、中国移动、六分科技等。
(4)分行业应用
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提供高精度、全天候的全球实时三维位置、速度、姿态
和时间(PVTA)的十参数时空信息,司南导航的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通过与惯
导、激光、视觉等技术相结合,目前主要应用在模块及数据应用、时空信息应用、
智能驾驶与数字施工等行业,随着中国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
时空体系,提供高弹性、高智能、高精度、高安全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司南导航
自主创新的北斗高精度核心技术和产品及服务也将应用在更多的行业和场景。
模块及数据行业应用主要是根据客户实际需求,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精度算法、
芯片和模块,搭配其他软硬件产品及各种配件组成的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数据应用
系统解决方案,应用于地基增强系统、形变与安全监测、智能交通、自动驾驶与辅
助驾驶、野外机器人、无人机、割草机、物联网等行业。
地理信息应用行业主要是公司自主研制能提供的高精度PVTA时空信息的北斗/GNSS
接收机以及专用配套设备能直接服务的行业,公司直接销售给客户的地理信息应用
产品主要包括一体机(H系列、T系列、SR2系列、N系列、Lu系列)、分体机(M10
系列、M900系列)、M300Pro/M360Pro基准站接收机、普适型接收机(A500、A300
)以及Z系列穿戴式设备、GIS手持机等数据采集设备。
智能驾驶与数字施工行业主要是指公司针对播种机、起垄机、打药机、收割机、插
秧机等农业机械研制的自动驾驶系统,和服务于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等工程机
械的数字施工产品所应用的行业,公司直接销售给客户的智能驾驶与数字施工行业
产品主要为平地引导系统(XT系列)、挖掘机引导系统(XE系列)、桩机引导系统
(XP系列)。
(5)中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市场特征
1)成长性
我国高精度导航定位产业目前整体处在行业成长期,呈现较快增长的趋势。在测量
测绘、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由于卫星导航等新型测绘技术的迅速普及,该行业的
应用需求不断被挖掘出来;在精准农业领域,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农村人
口向城市人口的大量转移,对农机自动驾驶的需求迅速提高。除此以外,随着经济
增长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诸如无人系统、机器人等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的新需
求层出不穷,推动整个产业蓬勃发展。
2)区域性
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理位置的影响,我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发展呈现
一定的区域特征。在首都圈、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
础设施较为完善,对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建筑物位移监测等应用的需求较大;在
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由于地处山区且地震活动相对频繁,对地质灾害监
测等应用的需求较大;在东北、内蒙古、河南、新疆等地区,由于平原广阔或农业
耕作面积较大,因此对精准农业等应用的需求较大;在山西、内蒙古等地区,由于
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因此对沉降监测等应用的需求较大。
3)季节性
我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下游应用领域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例如在测量
测绘、地理信息采集、安全监测等领域,目标客户主要为国企、政府和事业单位,
受预算安排的影响较大,因此该类客户年初采购量较少,而年末采购量较大;在精
准农业领域,由于农业活动的春耕秋收工作受季节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客户采购集
中在第二和第四季度。除此以外,由于部分客户采用项目验收方式进行结算,而验
收期普遍集中在年末,导致行业内企业第四季度收入普遍占比较高。
(5)主要技术门槛
在整个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链中,以高精度GNSS芯片为核心的上游器件是卫星
导航系统的驱动因素,是终端集成、系统集成等环节的重要支撑,也是整个产业发
展的基矗
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先天的脆弱性和局限性。首先,导航卫星发送的导航信号要穿过
对流层、电离层才能到达位于地面、空中的用户接收设备,卫星导航服务必然受到
对流层、电离层变化的影响;其次,导航信号还可能因为建筑物、树木等遮蔽物造
成反射,因此地面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常常是经反射的信号,易多径效应。第三,
在国际电信联盟的频率分配中,L频段不仅分配给了卫星导航,还分配给了其它无
线电业务,相邻频段工作的射频发射设备产生的段外辐射也会给卫星导航产生无意
干扰。总体而言,卫星导航系统固有的脆弱性、局限性使卫星导航服务存在着不足
,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环境下畅通无阻地使用卫星导航服务的难度较
大,依赖卫星导航服务的国家基础设施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面临严重挑战。
接收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很微弱,一般是淹没在噪声当中,而热噪声功率谱是很均
匀的,一旦接收信号中混入了窄带干扰,那么信号频谱在频域上会有显著的变换,
GNSS芯片就是要利用这些不同的特征,将干扰带宽内的窄带干扰信号幅度限制在一
定的范围,从而有效降低带内干扰信号对接收机捕获跟踪的影响。
为了排除干扰,提高定位准度,需要GNSS芯片综合运用多维矩阵运算技术、内存优
化技术、非差推导技术、电离层处理技术、三频超宽巷技术、动态在航技术等抗干
扰算法,从而使GNSS芯片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
(二)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经过多年的发展,司南导航已形成了“基础产品(芯片、模块)+终端+数据应用及
系统解决方案”的业务模式。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精度GNSS芯片融合核心RTK算法并集成到模块中。模块一部分直
接对外销售,另一部分作为核心部件用于生产高精度GNSS接收机等数据采集设备、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等终端。公司还会根据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数据应用及系
统解决方案。数据应用及系统解决方案主要涵盖地基增强系统、形变与安全监测以
及自动驾驶与辅助驾驶等专业应用领域。
高精度GNSS模块系公司所有产品的核心部件,决定了终端产品的性能。公司的数据
采集设备系由高精度GNSS接收机和配套设备构成,其中高精度GNSS接收机搭配了公
司自主研发的高精度GNSS模块,部分产品采取惯导、激光、视觉等多传感器融合技
术;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系以高精度GNSS接收机作为高精度导航定位的核心设备,为
农业客户提供相应高精度导航应用方案;
数据应用及系统解决方案模式是客户向公司提出终端应用需求,公司以高精度GNSS
接收机为基础,配合软件及其他外购设备作为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各
产品或服务之间的联系如图所
(1)高精度GNSS模块
高精度GNSS模块主要客户群体为接收机等终端设备的制造商或集成商。
(2)数据采集设备
公司数据采集设备主要包括高精度GNSS接收机以及专用配套设备。
①高精度GNSS接收机
高精度GNSS接收机内置自主研制的GNSS模块,采用差分定位技术,支持BDS、GPS、
GLONASS、Galileo等主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快速实现厘米级定位。凭借着高精
度、高可靠性,能够广泛用于测量测绘、形变与安全监测、智能交通等领域,在各
个应用领域帮助用户完成全方位的高精度数据采集任务,实时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
速度信息。
近几年,公司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将惯导、激光、视觉技术与RTK技术相结合,
推出激光放样、实景放样RTK接收机,现已运用在公司鲁班系列、T系列、N系列接
收机上,提高测量测绘的便捷度。
②配套设备
配套设备是指配合高精度GNSS接收机进行测量测绘、智能交通、精准农业等行业应
用的辅助产品,这些产品主要包括测量手雹GNSS多模多频天线以及其他配件。其中
,测量手薄用于实现记录及阅读测量数据,GNSS多模多频天线则用于接收GNSS信号
,为高精度GNSS接收机提供输入的信号源。
(3)智能驾驶与数字施工
公司智能驾驶与数字施工系统集成了显示平板、多功能方向盘、接收机、天线、电
机、传感器等主要部件和其他零部件。其中,接收机集成了公司核心产品高精度GN
SS模块,实现了农业机械的自动驾驶功能与工程机械的数字施工,定位误差不超过
2.5厘米,可安装在播种机、起垄机、打药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目前
公司数字施工系统可安装在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等工程机械上。
(4)数据应用及系统解决方案
数据应用及系统解决方案系公司基于在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积累的技术成果,
紧跟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操作趋势,结合自主研发生产的高精度GNSS接收
机,灵活满足不同行业的差异化需求,全面布局高精度GNSS生态圈,产品应用涵盖
地基增强系统、形变与安全以及自动驾驶与辅助驾驶等专业应用领域。与向客户直
接销售高精度GNSS接收机等数据采集设备不同,数据应用及系统解决方案属于系统
集成领域,主要依托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各类高精度GNSS模块、接收机,搭配其
他软硬件产品,根据客户实际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5)新兴业务布局
此外,公司依托高精度算法、专用芯片和模块自主可控的技术和产品优势,持续在
无人机、智能驾驶及物联网等新兴业务领域进行布局,以积累在新兴业务领域的先
发优势。
近年来应用于植保、物流、测绘等领域的无人机精准飞行市场发展迅速,前瞻产业
研究院数据显示,预计我国工业无人机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9%。公
司多年来持续加大应用于无人机领域的高精度北斗/GNSS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推出
的K8系列、K9系列北斗高精度定位/定向模块,支持板载组合导航解算,其更优越
的定位和导航性能、更小尺寸和更低功耗优势为司南导航拓展无人机等新兴高精度
应用市场提供有力支持。公司将持续加大无人机领域相关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
抓住无人机市场机遇,实现新的业绩增长。
2024年,公司自主研制的北斗机载导航设备随某型教练机通过民航局的适航认证审
查,目前尚未有实质性订单。
智能驾驶技术近年来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智能驾驶需要感知车辆及周边环境信
息,并通过车路协同系统与可能影响车辆的实体进行信息交互,高精度卫星导航定
位技术为智能驾驶提供高精度、全天候的实时三维位置、速度、姿态和一维时间(
PVTA)的十参数时空信息。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进行高精度PVTA传感器方面的技术
攻坚,保障智能驾驶汽车中高精度数据在严苛的车载工况环境下的可用性与可靠性
。公司开发车规级模块K802A、K902A,瞄准自动驾驶前装应用,支持全系统多频点
定位,内置抗多径和抗干扰技术,具备组合导航能力,保障车辆在复杂环境下实现
高精度定位与感知。公司积极融入整车企业的智能驾驶生态链,充分把握北斗高精
度技术在智能驾驶市场的发展机遇。继2018年为上汽荣威MarvelX提供智能驾驶汽
车北斗高精度位置感知解决方案后,司南导航高精度北斗/GNSS定位技术持续迭代
,2020年开始助力上汽集团全球首款“5G+L4级”智能重卡示范运营任务,截至报
告期末,已保障超过700万公里的示范运营,运输超过20万标箱。司南导航M900组
合导航接收机,内置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智能融合算法,支持多样化的数据协议和传
输方式,可结合车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平台,满足车载导航、智能交通等需求。
物联网(IoT)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包括北斗/GNSS及其他各
种传感设备所提供的位置、时间、状态、环境等信息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
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随着国家高精
度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司南导航的高精度北斗/GNSS模块核心技术及产品将为
实现万物互联的移动终端提供高精度PVTA支撑。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司南导航是完全自主掌握高精度北斗/GNSS模块核心技术并成功实现规模化市场应
用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在高精度算法、专用芯片和核心板卡/
模块等方面持续投入实现了进口替代,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
地位。公司主要产品为基于北斗及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实时高精度定位芯片、模块
、接收机等数据采集设备终端和高精度北斗/GNSS应用系统解决方案,广泛应用和
服务于测绘与地理信息、智能交通、形变与安全监测、无人机、辅助驾驶与自动驾
驶、野外机器人、精准农业、物联网等专业领域和大众应用等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对北斗/低轨高精度融合定位技术等在内的前沿技术进行前瞻投入
,推动技术迭代,在技术领域持续推进“北斗+”创新融合。在芯片、模块、终端
产品进行革新升级,推动卫星定位与惯导、激光、视觉、声纳等运用技术创新融合
,并运用在公司新品上以推动产品服务差异化竞争,将“+北斗”迈向各行各业。
报告期内公司已授权发明专利新增4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授权专利77项,
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5项(含美国发明专利7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主持或
参与了高精度卫星导航应用领域的已实施的4项国际标准、29项国家/行业/团体标
准的制定。2025年5月,公司主要参与编制的《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运行
维护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获批发布。
报告期内,公司在全球开展或主办展会活动达21场,其中在国内参展或主办11场,
海外参展10场,加速全球市场布局将国产自主核心技术和产品推出国门,积极拓展
北斗高精度应用的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公司通过高质量的展会推广,树立
起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用户对于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扩大品牌影响力。截至
2025年上半年公司产品和服务远销海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50多个在“一带
一路”域内。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2024年GNSS/MET水汽观测站采购项目”,该项目进展符
合预期。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52.61万元,同比增长41.82%。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272.34万元,同比下降218.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的净利润-764.87万元,同比增长11.11%。公司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
润本期为613.34万元,上年同期为230.17万元,同比上升166.48%。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29,260.87万元,较年初减少1.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94,880.89万元,较年初增加0.31%。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65.91万元,较上年的-7,470.
64万元有所好转。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行业引领者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打破跨国企业的技术垄断,在高精度上游领域具有
引领者优势。
2012年,公司推出北斗/GPS高精度多模多频OEM板卡K502,打破了行业领军企业美
国天宝(Trimble)与加拿大诺瓦泰(NovAtel)对我国高精度OEM板卡的长期技术
垄断,突破了高精度GNSS核心算法、芯片、板卡、接收机、应用及产业化等关键技
术瓶颈。
2012年和2013年,公司分别承担北斗重大专项“多模多频高精度OEM板项目”二期
和三期项目的研发工作,并在2015年通过验收。
2014年,公司发布第一代高精度GNSS基带芯片“Quantum-I”。2014年10月,公司
“M300GNSS接收机产品”获得由科学技术部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2016年11月,公司参与的“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得由
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该项目为当年唯一特等奖获
奖项目。
2017年12月,作为“高精度可靠定位导航技术与应用”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公司获
得由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同年正式对外发布第二代GNSS
高精度基带芯片“Quantum-II”。
2018年7月,公司参与的“北斗高精度星基广域差分关键技术应用”获得由中国测
绘学会颁发的“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9年12月,作为“北斗性能提升与广域分米星基增强技术及应用”项目的主要参
与者,公司获得由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20年8月,公司推出第三代、全系统全频点高精度GNSS导航定位SoC芯片“Quantu
m-Ⅲ”,支持包括北斗全球系统在内的所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部频点,抗干扰性强
,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可对标国外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同类芯片。
2020年和2021年,公司分别承担北斗重大专项“北斗全球系统高精度基础类产品”
一期和二期的研发工作,并成功通过验收。
2024年,公司最新研制的新一代基带射频一体化高精度芯片QC7820与全系搭载QC78
20芯片的K9系列高精度GNSS定位/定向模组发布,QC7820是公司推出的第四代、集
射频、电源、基带、CPU一体的全系统全频点高精度GNSS导航定位SoC芯片,支持高
性能浮点运算。芯片拥有1688个通道,并搭载宽带信号接收技术,窄带抗干扰技术
、抗连续波干扰技术并采用多系统联合定位/定向技术、地基/星基增强技术、SBAS
技术、完好性技术,为用户提供高可靠的位置和姿态信息。芯片支持RTK、RTD、PP
P、PDP、SPP、GNSS/IMU组合等定位模式,可应用于多种复杂的高精度定位场景中
。
2、具有深厚技术底蕴且敢于创新的研发团队
公司核心研发人员具有多年的高精度GNSS芯片设计和RTK高精度定位算法研发经验
,并通过十年来在高精度北斗/GNSS领域的深耕,形成了坚实深入且全面的技术沉
淀,多次打破海外厂商的技术壁垒。主要技术骨干百余人次获得省部级及行业协会
科技奖项,并带领公司获得2017年度、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研发人员186人,占员工总数的32.69%。公司的研发团队
历经多年的磨合和技术打磨,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极具创新力并已占领技术制高点
的成熟技术团队。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2023年、2024年至2025年上半
年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20.48%、20.66%、24.79%、20.49%,为公司保持在行业内的
领先优势提供支撑。研发优先的公司发展战略、具有深厚底蕴且敢于创新的研发团
队、充足的研发投入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3、成熟应用并得到客户认可的高精度、高性能RTK算法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精度GNSS算法,历经十余年迭代优化与市场打磨,拥有复杂环境
下精度可靠、实时可用等特点。高精度算法包括基于伪距和载波相位改正的实时动
态差分(RTK)技术和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
公司RTK算法技术拥有复杂环境下高可靠、高可用的特点,基于智能驾驶、无人机
、机器人、精准农业、测量测绘等多领域的丰富应用经验,不断优化改进。公司的
RTK算法采用双擎技术与动对动技术,实现了高效的双天线定位定向以及冗余计算
校核能力,提升了可靠性。RTK算法基于多维矩阵运算技术与内存优化技术极大增
强了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非差推导技术,减少RTK对共视卫星的依赖,增强了复杂
环境下RTK的可用性。
同时,公司RTK算法还具备三频超宽巷技术与动态在航技术,实现定位定向的1s固
定;而精密的电离层处理技术可实现超长基线解算能力,扩大了作业范围。多重技
术的叠加有效满足了高动态、高精度的应用需求。
4、品牌优势
公司自成立伊始就受到了市场和业界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公司迭代推出多款模块
、接收机等产品,凭借优秀的产品性能、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技术支持以及优
质的售后服务积累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在业界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2018年12月,司南导航多类解决方案及应用案例入选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
编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案例》(以下简称“《应用案例》”):(1)作
为北斗基础产品,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仅推荐了两家企业的多模多频高精
度OEM板,公司位列其中;(2)在北斗水电站大坝形变监测应用,公司是《应用案
例》唯一提名的企业;(3)在北斗农机自动驾驶应用,公司是《应用案例》提名
的三家企业之一;(4)基于北斗的驾驶人考训应用,公司是《应用案例》提名的
两家企业之一;(5)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中的北斗高精度接收机,公司是《应用
案例》提名的五家企业之一;(6)《应用案例》还提名了公司产品在印度尼西亚
土地确权应用、科威特建筑施工形变监测应用、马尔代夫海上打桩应用、老挝土地
确权应用等方面的应用。
较高的品牌优势为公司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公司新产品、新应用更快
地占领市常
5、经验丰富的客户服务团队
经过多年的经营,公司已拥有一支具有一定规模且专业的销售团队并建立了发达的
营销网络。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市嘉定区,并在北京、广州、内蒙古、新疆、贵州、
西安、福州、武汉等多地设有子公司或售后服务网点,派驻业务人员长期驻扎当地
为客户提供点对点的销售和售后服务。除此以外,公司还与国内多家经销商开展合
作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同时,公司还积极开拓海外业务,其产品已远销
140个国家和地区,并与所在国或地区的经销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海外营销
网络已覆盖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是业内技术实力较强的专业化公司,具备为全球客户提供导航应用领先技术产
品的能力,公司产品质量好,服务水平高,获得客户一致认可和广泛好评,形成良
好口碑,打造了优质品牌。上述既往的积累将为公司未来各种业务的承揽奠定坚实
的基矗
公司拥有成熟的产品技术服务团队,快速、准确地对客户进行技术服务支持。技术
服务团队能够将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与产品服务有机地融合,充分运用技术服务手段
,快速、准确地对客户进行技术服务支持,同时与市场用户需求形成交互反馈,最
终实现用户服务满意度的最大化。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
施
(三)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已形成了六大核心技术,各项技术的先进性体现或应用情况如下:
(1)高精度GNSS信号的接收
高精度GNSS模块由射频、基带、处理器、外围器件,以及运行在其上的软件组成,
模块接收来自高精度GNSS天线的射频信号,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计算后,最终通
过硬件接口电路输出给用户高精度的空间三维坐标等信息。基带电路作为高精度GN
SS信号接收的基础,完成对卫星信号捕获、跟踪与处理,是该技术中的关键核心器
部件。GNSS信号高精度跟踪能力,直接决定了高精度定位产品的性能水平,公司在
GNSS高精度领域中深耕十多年,拥有复杂环境下信号的高精度跟踪与处理技术,可
为高精度处理算法提供高速率、高精度、高实时性的载波、伪距观测信息,以及相
关卫星导航电文。具体技术如下:
①低功耗抗干扰技术:宽带采样技术将若干个窄带射频接收通道组合成三个宽带接
收通道,通过下变频、滤波、采样、抗干扰、重量化等实现信号分离。相比传统的
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公司自主的抗连续波干扰技术具有电路简单、功耗低的优势
;
②高性能捕获技术:同时支持快速捕获、高灵敏度捕获、高动态捕获等多种场景;
③高精度的信号跟踪与处理技术:该技术可对北斗、GPS、Galileo、GLONASS等卫
星导航系统的各种调制信号稳定跟踪,通过识别载波及伪距的变化速率和导航定位
结果,快速识别接收机的动态变化状态,自适应调整载波和伪距跟踪环路的参数,
让卫星跟踪始终保持动态变化与高精度跟踪的动态平衡,确保在各种动态场景下都
能为PVT和RTK算法提供高可靠、高精度的载波、伪距数据。
(2)高精度GNSS算法技术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精度GNSS算法,历经十余年迭代优化与市场打磨,拥有复杂环境
下精度可靠、实时可用等特点。高精度算法包括实时动态差分(RTK)技术和精密
单点定位(PPP)技术。PPP-B2b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对外发布的星基精密
单点定位信号,由三颗北斗高轨道卫星播发,为用户提供公开、免费的高精度定位
服务。基于PPP-B2b信号的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可以在一些RTK差分服务无法覆盖或
覆盖不稳定的环境和场景中,为用户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解决如戈壁、矿山、海
上等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无法覆盖、参考站架设困难或不具备无线通信条件等区域
高精度定位问题。公司高精度GNSS算法技术先进性具体内容有:
①算法具有支持北斗二号、北斗三号、GPS、GLONASS、Galileo和QZSS,及目前各
卫星导航系统所有民用频点信号的高精度计算能力;
②基于低功耗应用处理器,综合考虑多维矩阵的计算效率和内存优化,实现了高更
新率的差分定位和定向能力。该算法使得芯片具备100Hz原始数据、50Hz定位和20H
z姿态解算的高频输出能力,RTK定位输出时延小于50ms。该技术可以满足高动态载
体控制、智能驾驶、航天器对接等领域对高动态、低时延的应用需求;
③算法采用粗差探测、抗差估计、双擎冗余计算、非差平滑滤波等方法,减少差分
定位对通讯网络质量的需求,降低了对终端和参考站共同可见卫星的依赖,增强了
复杂环境下RTK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提升了高精度GNSS模块在精准农业、工程施工
、无人机控制、自动驾驶等方面的性能;
④针对新一代GNSS信号体系,实现了三频动态定位导航技术和定位定向的秒级快速
固定;
⑤区域电离层处理技术可实现超长基线解算能力,扩大了作业范围;
⑥率先开展PPP-B2b信号研究,并将PPP-B2b技术和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PP)算法
应用于高精度产品,在不依赖于通信网络的情况下实现实时高精度定位。
上述技术综合应用了原始观测量、导航电文、基带电路对GNSS信号接收与跟踪方面
的信息,以及单站、地基和星基等增强改正信息,针对智能驾驶、无人机、机器人
、精准农业、测量测绘等领域的丰富应用经验,不断优化改进,上述多重技术的叠
加有效满足了高动态、高精度的应用需求。
(3)高精度GNSS芯片和模块技术
公司掌握了包括GNSS射频、基带、处理器等关键单元的芯片设计和集成能力,以及
高精度GNSS OEM板卡和模块的设计制造能力。芯片和模块也是上述高精度GNSS信号
接收和处理技术、高精度GNSS算法运行的载体和平台。
公司在芯片和模块的设计过程中,融入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没有盲目追求先进
工艺,而是从用户当前的实际应用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性能、功耗、尺寸、成本、
可用性和可靠性等,选择合适的工艺制程,结合自身积累的丰富设计经验,打造最
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在射频设计方面,公司具有DLL(延迟锁相环)错误锁定自动检测与修正电路设计
技术、带隙基准电压检测电路设计技术等发明专利技术;同时还掌握了多重环-深
阱隔离技术、支路平衡校正电路设计技术、直流失调校正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基
于以上技术设计实现的宽带射频芯片,公司在国家北斗重大专项的两轮比测中,分
别获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基带电路设计方面,公司具有低开销的窄带干扰检测和抑制技术,仅消耗极低的
功耗即可具备优越的抗干扰性能;通道复用技术可实现硬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
低芯片的规模和成本。
在处理器设计方面,公司采用的高性能处理器和高速缓存架构,可实现高更新率输
出和低时延。
在芯片综合设计方面,公司掌握的动态低功耗技术,可智能识别用户应用场景,进
行灵活功耗控制;时钟展频技术可有效减小电磁干扰辐射(EMI),实现良好的电
磁兼容性;温度检测和补偿技术,可实现不同工艺角参数调偏,保证芯片宽温范围
内性能的一致性,提升良率;芯片级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技术,可保障芯片量
产环节的可测性,实现经济高效的良品筛选,缩短芯片批量上市时间。
在芯片质量控制方面,公司搭建了一套成熟的芯片质量管控体系,可针对各种高低
温环境,对芯片进行可靠性分析和失效分析,有效地保证了芯片的良率,降低了设
计风险,同时也为可靠性要求极高的车规级芯片设计奠定了技术基矗
基于以上技术,公司多次承研北斗重大专项高精度OEM板和模块项目(含基带芯片
研制),并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组织的多轮技术比测中,历次成绩始终
保持前二名。公司目前在研的下一代芯片和模块,将瞄准可穿戴、物联网和智能驾
驶市场,具备高动态、高灵敏度、极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等特点,贴合用户终端实际
产品形态,可有效降低用户开发、使用、维护成本及技术难度。
(4)GNSS与其它传感器的组合导航技术
卫星导航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INS)组合可实现优势互补,在GNSS信号失锁时,
惯性导航系统可以输出连续的定位定姿测速信息,提高导航系统可用性和连续性。
与此同时,组合导航系统利用高精度GNSS信息,实时估计惯性导航系统误差并进行
反馈校正,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也得到有效地保障。具体技术有:
①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中,GNSS模块输出的RTK定位结果经过平滑滤波器平滑处
理后,输入组合导航滤波器进行融合,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在应用上,针对车载
应用场景,通过构建车辆运动学模型,使用安置角误差估计技术,对组合导航系统
误差进行修正,较大程度提升了地库、隧道等卫星信号长时间失锁场景下的导航性
能;
②在GNSS/INS接收机中,公司结合激光、视觉技术,推出激光放样、实景放样RTK
接收机,激光放样,VR测量放样范围可达50米,大幅提升作业的便捷度。公司已将
组合导航技术集成在各类产品中,如高精度GNSS模块、测量型接收机、车载高精度
终端、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等,组合导航技术赋能这些产品的关键特性,有效地提升
了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自动导航与控制技术
公司的自动导航控制技术,首先应用于农业机械的高精度定位与精准控制。该技术
通过GNSS高精度定位技术结合惯性导航技术,实现对农业机械位置与姿态的精准感
知,并通过自动控制算法,实现车辆的转向控制,完成农机自动化作业。公司农机
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如车载电脑、控制器、高精度定位定向接收机与姿态
传感器,均为自主研发。基于系统自研设备的协同优化优势,公司农机自动驾驶系
统在用户体验、成本、质量控制与供应链可靠性方面,均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具体
的技术先进性有:
①农机自动导航与控制技术包括卫星导航(GNSS)、惯性导航(INS)和激光雷达
(LiDAR)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自动驾驶路径规划与路径跟踪技术,以及机器人
控制技术,实现感知—计算—控制的全链路覆盖,并基于此技术累积了多项发明专
利;
②在路径规划与路径跟踪技术方面,系统具备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贝塞尔曲线和
多项式曲线的局部路径规划与轨迹修正技术;
③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方面,具备基于组合滤波与时间同步的GNSS与INS数据
融合与估算技术;
④在自动控制技术方面,具备基于阿克曼转向模型的车辆横向控制技术。
基于以上技术,可实现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在复杂作业环境下精准可靠作业。在全球
农业自动化趋势下,基于自动导航控制技术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将极大地提高农
机作业质量与作业效率。在农机自动导航与控制技术基础上,公司将进一步拓展数
字施工、区域无人驾驶等行业应用,实现基于时空信息的行业数字化赋能。
(6)高精度GNSS应用技术
作为高精度北斗/GNSS核心技术及应用的创新者和先行者,公司除了致力于核心技
术的创新和基础产品研发外,还专注于高精度GNSS技术的创新性应用。公司开创了
北斗高精度在测量测绘、驾考驾培、形变监测、农机自动驾驶、守时授时、气象等
行业的应用,并在这些应用方面保持了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具体如下:
①驾考驾培方面:2012年公安部123令要求全国驾驶人申领驾照考试采用自动化手
段,公司将北斗高精度应用到驾驶人考试中,并在2013年就取得了较好的市场业绩
,2015年、2019年,相关技术被成功地应用在国家重大庆典活动的保障中;
②北斗/GNSS参考站技术:连续运行参考站是高精度GNSS差分定位的基础设施,也
是我国新基建的关键设备。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的参考站接收机技术不仅在数据质
量和设备可靠性方面可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的需求,还根据重点行业用户对信息安全
的需要,持续提高网络通讯的安全性。此外,公司参考站接收机技术还在守时授时
应用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如采用高稳定度的压控晶振方案,支持外部频标输入,
可满足用户精度2-5纳秒的秒脉冲输出要求;同时采用双机共视授时技术,将北斗
高精度接收机输出的共视授时精度提高到几纳秒。参考站接收机的高精度授时技术
,满足了电力、通信等关键行业领域对时间同步/比对的精度越来越高的需求;
③形变监测:我国西南地区水电资源丰富,但中大型水电站同时受到恶劣地质环境
的威胁,大量的泥石流和滑坡需要采用科技手段进行安全监测。受观测条件和卫星
数量限制,传统的GPS监测不能满足高山峡谷等场景需求,我国的北斗系统拥有多
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可大幅改善观测卫星数量不足和观测条件差的问题。2013年
公司开发出了多系统兼容共用的形变监测软件,将北斗应用于地质滑坡监测;
④测量测绘:作为高精度GNSS传统的应用行业,公司利用自己掌握高精度GNSS核心
技术与产品的优势,除了在产品性能与制造成本上寻找差异化外,还在测量软件、
参考站接收机、网络通信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逐步在这一激烈竞争的细分市场中
取得了相对优势。
⑤水汽监测技术:公司深耕卫星定位多年,对卫星信号延迟因素进行长时间分析积
累,形成一套对大气层中含水量测算模型及气象监测专用设备,并应用在气象监测
行业。2024年,公司在气象监测领域更进一步,中标“2024年GNSS/MET水汽观测站
采购项目”,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气象设备市场的地位。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公司持续高比例投入研究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报告期内公司已授权发明专利新增4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
拥有授权专利7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5项(含美国发明专利7项)。公司为国际
海运事业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TCM)成员,同时担任RTCM SC104、RTCM SC134以及
RTCM SC135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过RTCM3.X、RINEX及NMEA等国际标准的修订工作
,公司也是国家认监委北斗基础产品认证技术委员会、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SAC/TC544)、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地理信息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
员单位。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主持或参与了高精度卫星导航应用领域的已实
施的4项国际标准、29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的制定。
3、研发投入情况表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公司资本化项目“导航芯片”流片计划放在2025年下半年执行。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四、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52.61万元,同比增长41.82%。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272.34万元,同比下降218.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的净利润-764.87万元,同比增长11.11%。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
公司本期为613.34万元,上年同期为230.17万元,同比上升166.48%。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29,260.87万元,较年初减少1.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94,880.89万元,较年初增加0.31%。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65.91万元,较上年的-7,470.
64万元有所好转。
五、风险因素
(一)技术被超越或替代的风险
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于2020年7月正式开通并实现全球组网。2022年11
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指出中国将建成更
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提供高弹性、高智能、高精度、高
安全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更好惠及民生福祉、服务人类发展进步。北斗应用正在
诸多领域走向“标配化”,北斗高精度应用市场显现新一轮快速增长态势,市场对
高精度导航定位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若公司不能根据相关
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市场需求对公司的业务与产品进行持续的更新与升级,将对公司
的市场竞争带来不利影响。公司将通过继续加大科研和人才方面的投入,注重对员
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训,扩大人才储备,提升公司的凝聚力。公司也将根
据行业发展需求和特点,相应调整研发方向和投入,确保技术上与时俱进,保持产
品的领先优势,以防范风险。
(二)存货跌价的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18,052.49万元,占总资产的13.97%,较今年期初
增长34.15%。公司根据存货管理制度,计提了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金,截至2025年
6月30日累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1,187.26万元。如果未来公司因货品存放或人工
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存货损坏、或因产品更新换代导致型号陈旧及销售停滞,可能
导致存货发生减值的风险。公司通过认真分析各类存货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严格执
行存货管理制度,充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一步加强对存货的管理,以防范风险
。
(三)坏账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34,850.07万元,较期初减少7.92%。随着公司
收入规模的扩大,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可能增加。若出现重大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情
况,将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
管理,完善信用管控制度,加大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充分计提信用减值准备,
公司截至报告期末已计提信用减值准备5,902.90万元,以防范风险。
(四)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的风险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公司承接研发项目取得的政府补贴和暂时闲置募集资金理
财收益,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数为492.
53万元;去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数为1,090.68万元。公司将进一步
拓展市场,扩大销售额,以减少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的风险。
(五)进口国政治经济环境变动对海外销售影响的风险
司南导航产品已经覆盖了亚太、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全球一百四十余个国
家与地区,用户涵盖“一带一路”沿线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国际
化经营的大背景下,随着公司对外出口国家数量和规模的逐渐增加,公司除了要承
担相应商业风险及汇率波动外,还必然要面临和承担许多国外政治和经济风险的影
响和考验。公司积极参与北斗的相关标准的布局、制定、建议和推动,强化在国际
高精度领域的话语权,重视国际专利的申请,争取知识产权上的主动,同时加强与
国外的高校、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掌握海外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
地做好高精度产品的应用和服务;同时公司将根据未来海外市场销售规模,可选择
多币种结算以及利用外汇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对冲汇率波动风险,从而有效把控海
外市场风险。
(六)新兴产业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目前,公司已在测量测绘、形变监测、精准农业等应用领域成功实现了产业化,但
现阶段仍主要是一家上游关键基础器件制造商,在上游高精度GNSS模块产品的市场
占有率相对较高,近年来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四分之一。而在中下游接收机、农机
自动驾驶系统等终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近年来市场占有率均不足一成。
未来,随着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高精度卫星导航应用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将继续下
降,届时用户群体和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更多应用需求将实现商业化。
我国高精度卫星导航产业中下游应用最早开始于测量测绘、地基增强、形变监测和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北斗导航与其他产业融合程度日益加深,中
下游市场大量涌现出诸如无人装备(户外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智能与辅助
驾驶(汽车自动驾驶、低速无人车)、物联网等新兴的应用需求。上述新兴应用领
域,特别是智能与辅助驾驶方面,高精度GNSS芯片的行业发展空间广阔,目前如瑞
士优北罗(u-blox)、意法半导体(ST)、美国天宝(Trimble)等国外公司市场
应用处于领先位置,而国内高精度GNSS企业在市场应用、经验储备等方面相对薄弱
,公司报告期内也已在此业务领域进行了相应布局;无人机应用方面,目前瑞士优
北罗(u-blox)、和芯星通在市场应用方面相对领先,公司也针对性地研制了对应
新产品;其他应用领域,国内外公司目前均处于市场开拓和产品导入阶段,未来也
将是新的竞争点。
综上所述,公司目前已实现产业化的应用领域主要为测量测绘、地基增强、形变监
测和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正在进行产业布局和技术储备的新兴应用领域主要为无人
机、汽车自动驾驶、物联网等。未来如果高精度北斗/GNSS技术在新兴领域的应用
不及预期,或者公司在新兴领域的商业化应用中无法维持技术优势或是市场开拓落
后于竞争对手,将会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福州司南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 -| -|
|江苏南大苏富特智能交通科技| 1250.00| -105.67| 8939.32|
|有限公司 | | | |
|武汉司南万象科技有限公司 | 200.00| -| -|
|广州九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200.00| -2.77| 133.57|
|四川天择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15.43| 1251.34|
|司南芯途(上海)电子技术有限| 1000.00| -7.86| 4808.96|
|公司 | | | |
|司南导航(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60.00| -91.50| 189.60|
|司南导航新加坡有限责任公司| 100.00| -| -|
|北京司南北斗科技发展有限公| 1000.00| 371.57| 3134.70|
|司 | | | |
|内蒙古司南智慧农业有限公司| 1000.00| -87.95| 628.79|
|上海钦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1000.00| -1033.14| 3755.78|
|上海西虹桥导航技术有限公司| 3000.00| -240.82| 6560.55|
|上海司南知行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上海七星耀华导航技术有限公| 1000.00| -45.08| 438.88|
|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