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529 爱玛科技 更新日期:2025-10-28◇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电动两轮车(包含: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及电动三轮
车等品类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动两轮车、电动三轮车、|1288392.61| 246735.23| 19.15| 98.87|
|自行车及配件收入 | | | | |
|其他收入 | 11221.30| 3527.87| 31.44| 0.86|
|租赁收入 | 3463.70| 548.08| 15.82| 0.27|
├────────────┼─────┼─────┼───┼──────┤
|境外 | 9036.55| 1638.09| 18.13| 100.00|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2134718.64| 379219.91| 17.76| 98.80|
|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 | | |
|其他收入 | 21799.41| 4795.28| 22.00| 1.01|
|租赁收入 | 4111.37| 1047.57| 25.48| 0.19|
├────────────┼─────┼─────┼───┼──────┤
|电动自行车 |1303742.44| 229151.07| 17.58| 60.34|
|电动两轮摩托车 | 521358.36| 89783.48| 17.22| 24.13|
|电动三轮车 | 195205.89| 43800.62| 22.44| 9.03|
|配件销售 | 84684.76| 11515.25| 13.60| 3.92|
|主营业务-其他 | 29727.20| 4969.49| 16.72| 1.38|
|其他收入 | 21799.41| 4795.28| 22.00| 1.01|
|租赁收入 | 4111.37| 1047.57| 25.48| 0.19|
├────────────┼─────┼─────┼───┼──────┤
|华东地区 | 747121.22| 134185.99| 17.96| 34.58|
|华中地区 | 360721.26| 66365.23| 18.40| 16.70|
|华南地区 | 353111.18| 57745.02| 16.35| 16.34|
|华北地区 | 234504.20| 40537.68| 17.29| 10.85|
|西南地区 | 197695.03| 34377.22| 17.39| 9.15|
|西北地区 | 159724.47| 30239.53| 18.93| 7.39|
|东北地区 | 44742.59| 8653.84| 19.34| 2.07|
|其他业务 | 25910.78| 5842.85| 22.55| 1.20|
|境外 | 23471.06| 4777.63| 20.36| 1.09|
|未划定区域 | 13627.62| 2337.75| 17.15| 0.63|
├────────────┼─────┼─────┼───┼──────┤
|经销 |2064147.13| 366091.61| 17.74| 95.53|
|直销 | 70571.51| 13128.30| 18.60| 3.27|
|其他业务 | 25910.78| 5842.85| 22.55| 1.2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动两轮车、电动三轮车、|1052301.37| 185463.84| 17.62| 99.36|
|自行车及配件等收入 | | | | |
|其他收入 | 3558.70| 2737.91| 76.94| 0.34|
|租赁收入 | 3232.58| 602.82| 18.65| 0.31|
├────────────┼─────┼─────┼───┼──────┤
|境外 | 12047.69| 2654.53| 22.03| 100.00|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2087385.25| 341874.04| 16.38| 99.23|
|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 | | |
|其他收入 | 11689.59| 3937.68| 33.69| 0.56|
|租赁收入 | 4537.24| 1513.76| 33.36| 0.22|
├────────────┼─────┼─────┼───┼──────┤
|电动自行车 |1284505.15| 212872.58| 16.57| 61.06|
|电动两轮摩托车 | 580593.95| 85690.65| 14.76| 27.60|
|电动三轮车 | 143464.21| 30983.16| 21.60| 6.82|
|配件销售 | 64750.04| 10136.49| 15.65| 3.08|
|主营业务-其他 | 14071.90| 2191.17| 15.57| 0.67|
|其他收入 | 11689.59| 3937.68| 33.69| 0.56|
|租赁收入 | 4537.24| 1513.76| 33.36| 0.22|
├────────────┼─────┼─────┼───┼──────┤
|华东地区 | 754038.59| 126741.63| 16.81| 35.84|
|华中地区 | 344851.68| 58283.02| 16.90| 16.39|
|华南地区 | 332244.10| 48573.40| 14.62| 15.79|
|华北地区 | 241985.57| 36629.49| 15.14| 11.50|
|西南地区 | 189090.45| 33146.25| 17.53| 8.99|
|西北地区 | 147637.02| 24726.81| 16.75| 7.02|
|东北地区 | 48286.63| 8048.01| 16.67| 2.30|
|境外 | 22607.32| 4475.08| 19.79| 1.07|
|其他业务 | 16226.83| 5451.45| 33.60| 0.77|
|未划定区域 | 6643.90| 1250.35| 18.82| 0.32|
├────────────┼─────┼─────┼───┼──────┤
|经销 |2019347.14| 331140.31| 16.40| 95.99|
|直销 | 68038.11| 10733.73| 15.78| 3.23|
|其他业务 | 16226.83| 5451.45| 33.60| 0.77|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爱玛科技成立于1999年,自2004年进入电动两轮车行业以来,始终专注于中短途交
通工具的研发与制造,是中国首批电动两轮车制造企业。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
覆盖电动两轮车(包含: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及电动三轮
车等品类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依托二十余年技术积累和市场深耕,公司产品体系
不断丰富,覆盖城市通勤、乡村代步、休闲玩乐等多样化出行场景,向广大居民提
供了完备的中短途解决方案;公司核心竞争能力持续提升,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二)公司主要产品
1、电动两轮车
公司电动两轮车产品涵盖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大类别,满
足不同出行需求。电动自行车:适用于日常短途出行,根据《2018年国标》要求,
限速不超过25km/h,整车质量≤55kg。
电动轻便摩托车:最高限速50km/h,搭载更高功率电机,骑行需持有摩托车驾照。
电动摩托车:功率更高,时速超过50km/h,适用于有较大载重和较长续航需求的消
费者,骑行需持有摩托车驾照。
2、电动三轮车
公司电动三轮车产品涵盖休闲电动三轮车、篷车电动三轮车、货运电动三轮车。休
闲电动三轮车:适用于日常家庭、老年人代步、社区短途出行、乡镇休闲出行等;
外观时尚、色系丰富、车型多元,契合不同用户群体的审美,且具备驾乘舒适、操
作便捷、稳定性强优点。篷车电动三轮车:进一步细分为全封闭式和半封闭式两种
设计,具备良好的遮风挡雨能力与驾乘舒适性,部分车型配置冷暖空调及智能中控
,提升骑行舒适度和智能交互体验。货运电动三轮车:面向城乡物流、农贸市尝材
料运输等有较大载物需求的领域,强调大载重、长续航、高耐用性。
3、其他品类
除主要产品电动两轮车、电动三轮车外,公司还生产低速电动四轮车、自行车、电
助力自行车等产品。公司也将围绕绿色中短途出行生态圈,持续进行新品的研发和
新业务的探索。
(三)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依托IPD体系推动研发、制造、采购、营销与渠道管理等
系统的跨职能协同,实现产品从立项至上市全周期的资源高效整合与市场需求精准
匹配。同时,公司技术研发部门聚焦电机、电控系统、智能化控制等核心技术的自
主研发,推动产品技术创新和智能化提升。
2、生产模式
公司通过“自主生产+供应链整合”模式,优化智能制造与供应链的协同效率与效
果,提升生产效率。整车制造方面,公司具有较强的综合制造与工艺设计能力,在
国内拥有天津、河南商丘、广东东莞、广西贵港、江苏无锡、重庆、浙江台州、山
东临沂八大生产基地,并持续提升公司的生产自动化能力和产业集聚效应,确保从
生产到交付的高效运作。新设生产基地浙江丽水、江苏徐州、甘肃兰州正在有序推
进中。国际方面,公司在印尼、越南的生产工厂均已投产。此外,公司在多项关键
零部件领域具备研发和/或制造能力,包括车架、喷涂件、电机、电控、车把、前
叉等,并具备行业领先的电池系统集成与适配能力。
3、采购模式
公司构建了高集成度、适应性强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采购中心和质量管理中心
,精心筛选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关键零部件的供应保障,
并通过集中采购、供应链协同控制成本。
4、销售模式
公司坚持厂商价值一体化,以经销模式为主,经销商既是公司的直接客户,也是公
司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提供服务、展示品牌形象的重要窗口,是公司重要的合作伙
伴,公司向经销商销售时一般采用款到发货的模式。近年来,公司积极探索对经销
商和渠道的创新管理模式,在部分区域试点与核心经销商开展股权合作机制,提升
激励效果与渠道粘性。同时公司通过拓展多层次的线上平台以增强用户触达与转化
能力,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有效促进销售增长。
5、物流模式
公司设有智联物流公司,专注提升交付效率、物流质量和服务质量。已承接公司主
要生产基地和部分零部件的运输服务,通过自主开发的智联物流系统,提升物流与
制造、采购、销售环节之间的信息协同效率,推动核心价值链环节的高效衔接;同
时,优化运输路线和仓储管理,实现从零部件运输到产品交付的全程可视化与精准
调度。此外,智联物流逐步扩大服务范围,已承接部分外部订单的运输业务,推动
智联物流的社会化业务发展。
6、服务模式
公司以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构建覆盖购车、用车、养车、换车等全链条服
务体系,公司依托“爱玛车服”小程序提供在线报修、维修进度查询、用户反馈管
理等服务,通过400售后服务热线及时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建立了道
路救援网络,优化响应机制,以确保用户能获得便捷、高效的救援服务。
7、共享运营模式
公司积极探索并拓展与绿色中短途出行生态相关的业务和经营模式,通过整合产品
设计、生产制造、信息系统、渠道网络以及运营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和资源,开展了
共享电动自行车的投放和运营业务,具体包括封闭和开放两种应用场景。
(四)公司所属行业情况说明
1、行业分类情况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公司所属行业为“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
运输设备制造业”大类——“C377-C3770助动车制造”(中类-小类)。
2、行业发展情况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构建高竞争力产品体系
1、持续优化产品竞争力
公司持续推进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市场化产品开发模式,聚焦产品定位的精准性、
资源配置的高效协同性与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依托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将后
续各业务环节前置嵌入开发流程,在立项阶段即开展成本资源的可行性评估,通过
跨部门协同和全流程节点控制,实现从市场调研、产品定义、设计开发到量产交付
的闭环管理,确保产品方案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兼顾成本、质量与交付周期;通
过优化产品组合策略与资源分配机制,推动产品开发更聚焦、更高效、更具有商业
价值,持续提升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市场表现。
产品结构优化方面。公司围绕市场需求与消费场景,聚焦打造“核心畅销产品+高
频场景产品+区域特色产品”的多层次产品组合,提升对主流人群及细分市场的覆
盖效率。报告期内,公司在都市通勤、亲子接送、女性骑行、银发族休闲出行、外
卖配送、乡镇代步等核心应用场景推出多款差异化产品,精准匹配用户群体的不同
偏好和区域市场的不同特点等多样化需求。同时,公司围绕重点品类打造标杆产品
,以时尚设计、高端配置、智能化技术等差异化优势提升产品辨识度与用户价值感
知,进一步巩固核心市场地位,通过差异化竞争和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增强
渠道竞争力与产品竞争力,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覆盖能力,满足更广泛消费者的出
行需求。
产品开发提效方面,公司构建以“平台化、模块化、规模化、自动化”为核心的产
品技术架构,推动多车型协同开发,通过结构、电气、底盘等核心模块的通用化设
计与组合复用,降低零部件复杂度与开发成本,提升产品一致性与供应链稳定性。
报告期内,公司在通勤、商用等核心品类基于平台快速开发多款车型,实现资源共
享与研发周期缩短,加快新品上市节奏,增强产品组合的丰富性和市场响应速度。
公司同步优化跨部门协同机制,依托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与PLM(产品生命周
期管理系统)等数智化工具,提升流程透明度与项目执行效率,确保平台化架构的
有效落地并支撑后续产品持续迭代。
质量保障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在产品开发、供应链与制造环节
的协同控制。研发阶段,质量团队参与产品策划与设计评审,落实设计验证、试制
验证与工艺评估等关键环节的质量要求;零部件方面,聚焦关键材料与核心部件,
优化测试标准,强化供应商准入与样品验证机制,压实源头质量责任;制造环节,
公司具备覆盖整车性能、机械结构、电子电器、环境适应性、电驱动系统、精密测
量等多个维度的检测能力,严控产品一致性与可靠性。同时,公司持续优化质量问
题闭环机制,依托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提升质量问题的全流程响应效率
,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与责任闭环管理,确保质量问题可溯、可改进、可控。
国际产品方面,公司持续推进重点海外市场的产品规划与落地工作。报告期内,在
印尼市场,公司结合当地消费偏好、法规标准与路况环境,完成多款车型的产品认
证,并依托本地化生产与销售体系实现量产交付。北美、韩国等市场,公司聚焦主
流应用场景与特定人群需求,推动现有产品的升级迭代并加快新品类布局,逐步构
建覆盖多元细分市场的国际市场产品矩阵,增强产品供给能力和本地适配水平,为
海外市场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2、以科技创新驱动产品升级
公司持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围绕动力系统核心部件自主研发与智能化生态
体系建设,推进整车性能与用户体验的全面升级。
公司持续强化以电机、电控、电池为核心的自主研发与系统集成能力。电机方面,
聚焦动力性能优化与多车型适配,自主开发的凸极电机、中置电机、轮毂电机、超
低静音电机及三轮电机已实现规模化应用。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多品类电机结
构与控制策略,提升动力输出、续航效率与骑行舒适性;同时,聚焦适用于高性能
电摩的中置电机以及适配Ebike车型的轻量化中置电机的开发工作,增强公司电机
产品体系对多元化出行场景的适应能力。控制器方面,公司推进“电控+智能化”
功能深度融合,优化自主研发的第二代蔚蓝控制器的坡道辅助、防打滑控制等功能
,进一步增强雪地、雨天、沙地、山地等多场景驾驶模式的切换效率,提升复杂路
况下的动力响应与行驶稳定性。报告期内,已应用于多款产品并可与整车蓝牙互联
、APP远程控制等智能交互系统协同联动,为用户提供更灵活的个性化操作体验。
电池方面,公司持续推进铅酸电池、锂电池、钠电池的应用技术研发,同时,优化
智能温控定时充电器功能,提升在多种环境与工况下的充电安全性与电池寿命。
此外,公司持续优化引擎能量系统,增强电机、电控、电池三大核心模块的协同能
力,提升整车在动力输出、能效管理与控制精度等方面的系统化表现,强化整车性
能的一体化管理与输出效率。
智能化布局方面,公司聚焦智能控制、交互体验与骑行安全三大方向,持续推进“
人-车-机-盔-云”多端协同的智能生态体系建设,升级优化核心技术模块,提升用
户使用的便捷性、互动性与安全性。报告期内,公司推进智能化技术在整车系统中
的融合与落地,推动产品从功能型工具向智慧出行平台升级。智能控制方面,公司
持续优化环境自适应算法与传感器融合逻辑,提升整车在复杂路况下的动态响应能
力。引入DSR(智能负载感知系统)与毫米波雷达技术,构建多场景辅助驾驶能力
。DSR系统支持个性化安全阈值设定,增强骑行稳定性;毫米波雷达可实现盲区识
别与报警范围设定,提供碰撞预警,有效应对雨天湿滑、坡道驻车等复杂场景,提
升行驶过程中的智能感知能力和安全性。同时,部分车型搭载高阶智能驾驶模式,
结合TFT液晶仪表与AI语音系统,实现驾驶模式个性化切换与导航交互,进一步提
升智能化操作体验。交互体验方面,公司升级“数字孪生仪表+智能支架”组合方
案,实现手机上架即导航投屏、车辆数据同步,提升操控便捷性并减少骑行分心;
优化家庭识别与个性化模式切换机制,支持多用户账号识别与“女王/儒雅/元气”
等定制化骑行偏好设置,满足家庭共享与多场景需求。结合智能投影灯、个性化音
效上传与节日彩蛋皮肤等情感交互设计,丰富人车之间的情绪联动,打造更有温度
的骑行体验。此外,公司在“爱玛出行APP”接入AI大模型,推出AI智能助手“玛
小爱”,支持语音控车、路径规划、用车咨询及生活场景推荐等功能,提升用户的
智能交互体验。骑行安全方面,公司持续完善覆盖骑行全场景的智能安全保障体系
,提升车辆对风险的主动识别与快速响应能力。依托自主研发的AIMA OS智能中台
,动态监测骑行行为、车辆状态及质量反馈,识别潜在风险并提前预警,增强产品
的智能化风险防控能力;智能头盔与整车深度互联,支持语音导航提醒、一键SOS
等功能,提升突发场景下响应效率。
(二)深化销服一体化,打造高效运营体系
公司以提质、增长为核心,持续深化销售服务体系的精细化管理,聚焦渠道能力升
级与用户价值深耕,打造高效的运营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建立市场网格化管理机制,依据区域特征、客群需求及市场规
模等多维度划分网格单元,配备专属市场团队与动态监测系统,强化对经销商客户
的精细化服务与对终端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同时及时掌握渠道销售情况并捕
捉消费趋势变化,为营销策略的动态优化与资源高效配置提供数据支撑。
经销商管理方面,公司不断优化“一区一代”政策,保障渠道秩序与区域市场经营
的独立性;同时,建立经销商分级过程管理机制,通过数字化工具跟踪评估经营过
程,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和经营特点提供专项培训、供应链协同支持及精准资源匹配
方案,实现精准赋能,提升经销商经营能力和合作黏性,从而持续增强渠道稳定性
与盈利能力。门店管理方面,公司推动以门店为核心的零售阵地转型,逐步将门店
从传统的销售终端转变为集销售、服务、客户体验、市场反馈于一体的零售核心单
元。借助渠道云、爱云销、零售通等数智化工具实时收集销售数据,并结合大数据
分析模型开展市场趋势研判,在此基础上精准制定营销策略、动态调整行动方案。
通过门店形象焕新、优化产品布局、员工培训等措施,提升门店运营效率与客户体
验。同时,公司加强门店与线上渠道的融合,深度布局小红书、抖音、天猫、京东
等多平台,形成从短视频种草引流到直播转化、新品首发推广及预约门店交付的完
整线上导流至线下成交链路;鉴于公司各地区经销商及其分销网络各自独立运营,
公司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订单分发与交付协调机制,打通平台订单与区域经销体系
,实现多方协同下的交付落地,促进线上线下高效联动、库存共享、订单互通,提
升销售转化效率与用户服务体验。
此外,公司销售服务体系深度参与产品企划开发阶段,利用其贴近市场和用户的优
势,协同精准定义产品特征与市场定位,并根据区域差异化需求分层制定新品上市
方案,结合以旧换新补贴、定制体验活动等针对性营销活动,提升产品市场认可度
与销售转化效率。
用户服务方面,公司持续推动服务体系标准化升级,重点强化线下网点与线上平台
的协同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公司优化全国服务网点的标准和执行规范,完善监管
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推进销服一体门店建设,提高服务覆盖范围。公司持续
优化以“爱玛车服”小程序与APP平台为入口的在线服务体系,实现在线报修、维
修进度查询、用户反馈闭环管理;并结合24小时客服热线服务,构建高效的响应机
制。此外,公司组织“服务进社区”等用户关怀活动,为用户提供免费巡检和用车
指导;并通过线上视频内容科普用车、养车和安全知识,增强用户对品牌的信任感
与粘性,持续改善整体服务体验。
国际市场方面,公司坚持因地制宜的渠道拓展策略,持续深化本地化运营能力建设
。报告期内,在印尼市场,公司推进门店建设并完善销售、服务及市场推广等业务
流程,逐步形成覆盖主要业务环节的运营体系,同时推动门店形象、陈列规范和终
端服务流程的统一化,以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一致性。同时,公司积极参加美国CE
S展及巴西地区行业展等国际展会,通过新品展示与用户互动,强化品牌国际化形
象并拓展潜在合作伙伴资源;此外,公司在欧美等区域推进分销代理体系建设,推
动产品适配与销售网络协同发展,稳步推进国际化布局。
(三)以品牌价值引领,夯实市场影响力
公司坚持“时尚爱玛,自在出行”品牌主张,围绕时尚化、科技化、年轻化三大方
向,持续构建多元传播体系,增强品牌势能,提升用户认知,并加快品牌国际化步
伐,推动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
时尚化方面,公司通过产品外观设计、终端空间塑造与内容场景共建,持续强化品
牌的时尚属性。报告期内,公司围绕A7Pro、元宇宙、Q5、乐享CA500等多款重点产
品开展主题发布活动,结合骑行挑战赛、亲子骑行等多元形式,增强产品视觉吸引
力与年轻时尚氛围。公司持续升级终端门店形象,融入多种潮流配色与互动式陈列
,打造更具辨识度与沉浸感的线下体验空间。同时,公司持续推进MISS女性主题店
等多类型门店升级,构建贴合细分人群审美的品牌触点,并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
台内容运营,释放品牌时尚主张与审美理念。
科技化方面,公司聚焦产品性能表达与智能平台建设,持续强化品牌技术形象与用
户智能体验。报告期内,围绕A7Ultra等产品开展多场景试驾与专业测评,突出其
智控系统、扭矩识别、极限工况等功能,增强高性能技术在骑行过程中的感知体验
。公司构建AIGC内容平台与矩阵账号体系,实现内容标准化生成和高效分发,提升
终端门店线上触达效率。同时,与火山引擎、美云智数等平台深化合作,推动品牌
传播向“数智化、用户化”方向升级,增强用户在内容获取与使用场景中的智能交
互体验。
年轻化方面,公司通过场景活动与内容创意,持续增强品牌与年轻消费群体的连接
力。报告期内,举办“追星音乐节”“闪耀地带校园新声”等品牌活动,覆盖校园
及音乐文化等年轻用户高度参与的场景,结合粉丝互动、试驾体验与促销联动,提
升品牌在年轻用户中的认知与参与感。同时,公司与潮玩品牌TOP TOY联合推出“
元宇宙Play”线下互动项目,增强品牌的社交属性与年轻化表达能力;通过在《长
安的荔枝》《功夫梦》等热门影视作品中进行产品植入与品牌联合推广,扩大品牌
的可见度与影响力;公司在小红书平台与“黄油小熊”等IP合作,推出契合年轻用
户表达风格的创意内容,拓宽品牌在年轻圈层中的触达广度与社交影响力。
品牌国际化方面,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布局,优化海外品牌手册、国际官网、海外门
店形象、宣传片等核心内容,统一规范,完善国际品牌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
内容丰富的国际传播体系。在印尼、越南、美国等重点市场进行品牌传播,在Face
book、TikTok、Instagram等海外主流平台开展社媒内容运营,结合印尼开斋节等
消费旺季开展终端营销活动,并积极参加美国CES等知名展会进行技术与品牌展示
,实施差异化本地化传播策略,提升品牌在重点区域的触达能力与内容适配度。
此外,公司通过权威媒体报道、国内外奖项认证及参与行业重点活动,多维度展示
品牌综合实力与社会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接受央视《消费主张》国补政策专题
、央视《正点财经》电动车出海专题及新华社春节复工专题等权威媒体深度报道,
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社会公信力与影响力。奖项方面,公司荣获弗若斯特沙利文“全
球领先电动两轮车品牌”认证,并在中企品研发布的2025年C-BPI中国电动自行车
行业品牌力榜中位列第一,同时旗下Q5、CA500及多款Ebike产品斩获罗马、MUSE等
国际设计大奖,充分体现产品设计实力与品牌国际认可度。公司积极参与达沃斯论
坛、天津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展览会、中国电动车华南展等活动,展示创新产品,扩
大品牌在全球范围的专业曝光度与行业影响力。
(四)强化端到端供应链协同,持续提升全链条综合运营效率
公司以“提质、增效、增收”为核心,围绕制造、采购、物流三大关键环节,构建
了端到端协同的供应链体系,持续提升供应保障力、成本控制力与交付响应力。报
告期内,公司在智能制造升级、供应商协同优化、物流体系完善及全球产能布局等
方面持续推进,提升全链条核心竞争力。
1、供应效率提升与协同优化
供应保障力提升方面,公司持续推行供应商分级动态管理机制,围绕核心物料建立
稳定供应关系,强化优胜劣汰的准入与退出机制,确保关键零部件的及时、充足、
优质供应。同时,深化本地化供应链布局,在主要制造基地周边推动供应商建设工
厂或零部件中转仓,缩短供应链半径、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区域供给保障力。
供应协同与降本增效方面,公司强化与供应商的联合开发机制,通过IPD流程联合
推进关键零部件的设计、验证与试制,加快从设计到量产的转化效率。报告期内,
公司与供应商协同开展材料替代、结构优化与工艺改进等专项工作,兼顾性能与成
本的同时提升关键零部件的适配性。
供应质量与库存管理方面,公司持续优化来料质量标准与交付节点管控机制,提升
零部件的一致性与装配兼容性,从源头确保各生产基地的物料可通用互供,为多基
地协同供货和高效计划调度提供保障。依托WMS智能仓储系统与平台化数据工具,
实现物料入库、在库与出库的全过程可视化管理,提升库存周转效率、物料匹配精
度与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保障供应链运行的稳定性。
2、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升级
公司制造体系基于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在产品开发前期即参与结构设计与
物料适配,提供可制造性评估与工艺优化建议,推动关键零部件提前开模、产线工
艺提前布局,确保新品开发与制造落地实现“同步启动、快速响应”,为后续高质
量量产提供坚实保障。
公司具备总装、焊装、注塑、烤漆工艺,以及电机、车架等核心部件的生产制造能
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自动化产线升级,引入桁架搬运机械手、机器人检测
工站、成品车自动输送等智能设备,优化焊接、检测、装配等关键生产工序,提升
生产效率与产品一致性、降低单车制造成本。同时,公司推进MES制造执行系统与S
CADA数据监控系统的融合应用,将生产设备运行数据与生产调度系统深度联动,实
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异常预警与节拍控制,强化制程质量管理,提升产品的一
致性与稳定性,推动制造过程向数字化、精益化、高效化持续升级。
3、物流体系完善与交付能力提升
公司围绕“提升交付效率、服务质量以及强化供应链协同”为核心,持续优化覆盖
整车、零部件及社会化订单的智联物流体系。
整车物流方面,依托销售网络布局,公司不断优化“四纵四横”干线运输网络,已
形成覆盖主要生产基地的干线运输能力,并在重点区域拓展城市配送能力,实现产
品从工厂或销售仓库直送至门店。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多条运输线路与调配路径,
进一步提升高峰期及远距离市场的发运响应速度与覆盖能力;同时,拓展承接电商
平台仓储端的整车订单运输服务,丰富多元场景下的发运能力。
零部件物流方面,公司依托“集中计划、集中物流”策略,构建从供应商仓库至生
产基地的干线运输网络,重点覆盖江苏、浙江、天津等核心零部件集散区域。报告
期内,围绕供应商分布与采购节奏,公司划分重点线路并采用循环取货模式,提升
运输频次与时效性,降低单次运输成本,保障关键物料的稳定供应;同时,在入厂
环节推广标准化集装器具与规范化操作流程,提升卸货效率与到货准确性,从而优
化仓库到产线的衔接效率。
社会化订单方面,公司积极拓展对外物流业务,承接电池、铅锭运输及其他快消品
客户的运输服务,持续提升物流能力的外部价值。
为支撑物流业务的高效运行,公司持续升级智联物流系统,优化从订单生成、运力
匹配、装车发运到交付反馈的全流程可视化控制,并通过GPS监控与在途预警机制
,提升运输安全性与交付稳定性。报告期内,系统新增异常节点预警机制,实现运
输过程的实时异常识别与自动提醒,减少人工排查与干预环节,加快异常处理速度
,从而提升整体发运响应效率与运营水平;同时,优化零部件运单自动计价功能,
增强结算透明度与成本控制能力,为供应链高效协同提供数字化支撑。
4、推进产能布局,提升全球供应保障力
公司持续推进国内外产能布局,通过智能制造与高效生产体系的建设,全面提升供
应保障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国内方面,重庆、丽水、徐州、兰州生产
基地正有序建设中,新建基地将进一步优化产能结构,提升区域调度灵活性与交付
响应速度。国际方面,公司在印尼、越南的生产工厂均已投产。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公司逐步构建并完善了“一基一台四梁八柱”的战略实现体
系,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矗其中,“一基”即合规与风险管理系统,是
公司稳健运行的底层保障;“一台”即趋势研究与利益相关方需求洞察,确保公司
决策始终契合市场发展方向;“四梁”包括战略清晰、组织高效、文化育人、绩效
卓越,是公司经营的基本准则;“八柱”则覆盖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信息与智能
化、研发开发、生产制造、供应商管理、经销商合作和用户服务八大关键经营领域
,构成了公司业务体系的核心支柱。
这一体系是公司多年深耕行业所形成的管理与运营体系,体现了公司在战略执行、
组织协同与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系统性优势。依托于这一体系的高效运行和持续优化
,公司积淀如下核心竞争力:
(一)基于用户需求精准洞察和持续投入的产品创新与技术研发能力
1、用户需求洞察与产品创新
公司始终将用户需求置于战略核心位置,构建了全链条深度协同的集成产品开发体
系,涵盖市场调研、精准企划、产品研发、智能制造及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前置
设计评审与成本利润评估,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市场需求,确保产品具备竞
争力。同时,公司通过引入造车平台化、CBB共享模块开发体系,提升研发效率,
降低成本,优化产品迭代速度,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公司始终引领行业潮流,在时
尚设计领域方面,深度挖掘全球时尚趋势,融合艺术美学与人体工程学原理,通过
车身造型、色彩搭配、材质质感及喷涂工艺的创新,打造兼具时尚感与实用性的产
品。
2、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
公司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重点布局电机、电控、电池应用、智能化等核心技
术领域,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已具备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和/或制造
能力,同时在电池系统集成与能效控制等应用技术领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自
主研发的引擎动力系统持续升级,优化动力系统集成,显著提升整车动力性能、续
航能力及能效管理,赋能多款旗舰产品。智能化领域,公司构建“人-车-机-盔-云
”全场景生态链,积极推进智能交互、智能控制及智能驾驶辅助等技术创新,深化
智能生态布局。依托智能中控系统、智能语音交互、鸿蒙智行生态等技术,打造便
捷、安全、个性化的智能骑行体验。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专利超过2000项。
3、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化
公司积极承担行业责任,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化,在标准制定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主
编或参与制定并已发布的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包括《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防盗装置》《
电动自行车能量消耗量和续行里程试验方法》《电动自行车售后服务规范》《电动
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与外部电源传导连接的安全》《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
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图形符号》《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道路试验方法》等。
(二)智能制造与供应链高效协同的综合运营能力
1、智能制造
公司具备行业领先的生产制造能力,持续推动智能制造升级。公司具备电机、车架
、烤漆件等核心部件的自制能力,通过引入数控弯管机、全自动化数控激光切割设
备、焊接机器人和自动管料加工线等先进设备,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
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公司设有无尘涂装车间,采用业内一流的电泳技术和高品质原
料,通过内外双层喷漆技术,增强抗老化与抗腐蚀性能力,提升产品美观性与耐用
性。公司建设了高自动化注塑车间,引入自动供料和机械臂抓取系统,提升部品生
产的自动化水平和精密度,优化生产场地的使用效率,提升生产效能。公司现已拥
有天津、重庆两大电机生产基地,布局了10余条生产线,含3条全自动的智能生产
线,累计实现千万台电机量产下线。在智能制造转型进程中,公司全面引入工业4.
0技术,通过智能排产系统、摩擦输送线、四向智能仓储等技术手段,实现从生产
设备到管理流程的全面数字化升级,确保生产过程的高精度和生产成果的高质量,
且提升生产柔性与效率,为公司敏捷响应市场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精益运营
公司依托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存货周转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综合运营效率优
势显著。供应商管理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优质供应商筛选机制,通过深度合作
、精准帮扶以及联合开发等举措,与供应商构建了紧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同时
,公司全面推行的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深度融入供应链各环节,从产品研发
初期即介入评审,明确物料需求,通过集中采购和物料归一策略,提高采购效率和
精准度,有效缩减SKU。此外,公司依托自主开发的智能采购系统,结合市场行情
动态、历史价格趋势以及供应商动态评估体系,提升采购决策的前瞻性与精度,强
化成本管控。供应链布局方面,公司积极推动供应商本地化布局,形成了区域协同
、高效互补的供应网络,有效缩短供应半径,提升供应效率。物流领域,公司成立
智联物流公司,承担主要生产基地的整车运输业务和部分零部件的运输业务,依托
自主开发的物流平台,实现供应链信息实时共享与高效调度。
3、全流程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公司始终将产品质量作为立足之本,构建了覆盖设计、研发、采购、制造、产品交
付及售后服务在内的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各环节的质量一致性与产品稳定性
。公司在各生产基地均设有配套检测部门,配备400余台先进检测设备及专业技术
团队,具备整车性能、机械、电子电器、环境、电驱动系统、精密测量等领域的测
试能力。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综合实力,公司多家生产子公司入选工信部《电动
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白名单”,这一认证是对公司在产品质量、生产规范等多
方面的高度认可,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三)广覆盖的销售渠道、高标准的服务体系
公司构建了广覆盖、高效率、智能化赋能的销售与服务体系,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
合,持续提升渠道运营力、终端竞争力和用户体验。
销售渠道方面。公司推行以满足消费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策略,通过智能化管理工具
全链路监测渠道销售情况与市场动态,确保销售资源与需求精准匹配并高效运作。
线下,公司坚持厂商价值一体化,吸引优质经销商与公司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经过多年积累,构建了以区/县为单位的扁平化营销渠道,形成覆盖全国的线下销
售网络。同时,通过涵盖人员培训、库存管理、陈列优化等多个关键环节的智能化
工具强化门店管理,有效提升门店管理效率,推动渠道精细化运营与市场精准渗透
。线上,公司加强线上线下数据联动与协同机制建设,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
内容营销等方式精准触达用户,实现线上品牌曝光、用户购买决策与线下终端交付
的高效转化,持续提升全渠道营销效率与品牌市场影响力。
服务方面。公司构建了高标准、智能化的服务网络体系,通过遍布全国的售后服务
网点和自研的“爱玛车服”智能服务工具,实现用户在线报修、维修进度追踪、用
户反馈的闭环管理,并建立道路救援网络及紧急响应机制,提升售后服务效率与用
户体验。此外,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化建设,参与起草《电动自行车优质服务承
诺规范》《电动自行车优质服务评价规范》《电动自行车优质售后服务》《电动自
行车经营门店服务指南(北京)》等多项服务团体标准,引领行业服务规范发展。
(四)行业领先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坚持“时尚为纲、科技为本”的品牌战略,经过多年经营积淀,构建了行业领
先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知度。围绕核心产品矩阵,公司打造差异化品牌IP,与国
际色彩机构潘通(Pantone)合作,引领行业流行色彩趋势。携手意大利知名设计
公司RIZOMA,推出兼具科技感与时尚美学的创新产品。公司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
的营销体系,依托明星代言、体育赛事营销、综艺合作、潮流音乐节、校园推广、
IP跨界等多元化营销矩阵,精准覆盖目标用户,深化品牌影响力。通过短视频、直
播电商、达人种草、社群互动等方式,加强品牌内容营销,并通过智能化数据分析
,持续优化营销策略与私域流量运营,增强用户互动,提升用户粘性与品牌忠诚度
。同时,公司加强线上线下数据互通,实现品牌曝光、用户购买、终端成交的营销
闭环,提高市场渗透力,持续推动品牌价值增长。
国际品牌建设方面,公司围绕核心产品在不同市场的需求特征、消费趋势及法规标
准,实施差异化品牌与产品策略。通过参加全球展会、海外社交媒体传播、本地化
市场运营等多维度举措,持续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的认知度与影响力。
此外,公司在品牌建设方面获得多项权威认可,包括连续十余年蝉联Chnbrand发布
的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电动自行车品类榜首,获得《福布斯中国》“年度好
品牌TOP50”和《品牌女性》杂志发布的“品牌女性喜爱的品牌50强”、荣获全球
知名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的“全球电动两轮车领先品牌”等,彰显品
牌的持续领导力。
(五)全面赋能提效的数智化管理体系
公司持续深化数智化转型,构建与公司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高度契合的数智化管理
体系,为各业务领域全面赋能。研发端,通过数据驱动的用户洞察与精准企划,优
化产品开发流程,提高市场适配性。生产端,推动智能制造升级,依托智能排产、
自动化调度与智能仓储,实现柔性生产、精准控制节奏,提升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
率。供应端,依托数智化供应链管理系统提升供应链弹性,实现精准采购、库存优
化与供需匹配,强化成本管控。营销端,搭建智能营销体系,通过内容精准投放、
需求趋势研判及私域流量运营,实现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提升渠道运营效率。服
务端,构建智能化售后体系,依托“爱玛车服”平台优化用户反馈闭环管理,提升
服务响应效率和品牌粘性。公司通过数智赋能经营管理,推动业财一体化,以经营
数据驱动决策,实现降本增效与精细化运营,提升经营可视化、智能化,优化全链
条运营效率,进一步夯实公司综合竞争力。
(六)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
公司秉承“尊重人、成就人、幸福人”的人才管理理念,建立以人才发展和人力资
本增值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建设和与之对
应的职业晋升通道,具有吸引力的薪酬激励体系,专业的人才培训体系,完善的员
工福利体系及具有包容性和创造性的多元企业文化,使公司成为奋斗者的发展平台
。聚焦人才体验,不断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归属感以及专业发展能力,打造出一支
具有高忠诚度和专业度的人才队伍。
公司坚持“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理念,基于中长期战略目标,锚定价值创造,
强化内部培养,设定对准价值创造的牵引性组织绩效考核指标、价值分配机制、晋
升制度以及培训体系,强化组织发展和个人成长在绩效考核、价值分配中的重要地
位,不断完善各层级员工短、中长期激励模式及荣誉体系。对于核心管理/技术/业
务人才建立了具有竞争力的、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和激励措施,包括多层次、
常态化的股权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结合在一起
。公司自上市以来已实施四期股权激励计划,分别为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
划。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政策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政策导向型行业,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与上牌使用等关键环节
均受到国家及地方政策的直接规范与引导,行业发展趋势也与政策变化密切相关。
2024年,国家相继出台《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加强电动自
行车产品准入及行业规范管理的公告》以及《2024年国标》等多项强制性标准与规
范文件,从企业布局、技术研发、生产工艺、质量保障等多个维度严控生产标准、
电池安全,并逐步提高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标准与技术要求。若整车厂商未能及时采
取有效措施应对政策变化,将面临产品认证失效、市场准入受阻及库存积压风险,
进而影响其经营稳定性,削弱其市场地位。
公司作为行业领先企业,积极参与行业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根据行业监管要求,
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制造能力,在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快速调
整,推动技术升级与合规能力提升,以行业新标准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巩固行业地
位,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2、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随着行业规范化发展和竞争秩序的持续优化,众多小规模企业加速退出市场,行业
竞争焦点转向领先企业间在产品性能、技术能力、渠道模式以及国际化布局等多维
度的综合竞争。若整车厂商未能精准把握用户需求、持续输出高品质产品与服务,
将面临市场地位弱化的风险。
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完善的精益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全域营销网
络和良好的品牌口碑等竞争优势,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将继续聚焦用户需
求,实施差异化竞争,通过车联网技术与核心硬件研发推动产品智能化升级和性能
提升,并依托数智化与研发降本增效,巩固综合竞争优势。
3、新项目不及预期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行业市场容量的不断拓展和公司产品销量逐步提升,公司经充分调研
论证后,启动多个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新基地建设周期较长,且受政策、施工条
件等因素影响,可能存在建设及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投产后,若政策、行业
趋势或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也可能对项目收益产生不利影响。其中,海外
生产基地可能面临本地化运营、认证适配、汇率波动及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因素。
此外,新项目将增加固定资产折旧,短期内可能对业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公司将持续关注政策与市场变化,加快项目建设和达产进程,同时通过提升科技力
与产品竞争力,精准满足消费需求,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新项目收益。
4、产品研发风险
随着行业内消费升级趋势加速,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征
,这要求生产企业持续预判需求变化,推进产品创新与技术研发。若公司对新车型
的研发方向预判失误或市场接受度未达预期,可能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新
车型研发周期较长,若有生产企业率先推出同类产品并实施专利封锁,可能会加剧
其他企业的研发压力。
公司始终将研发与产品创新作为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手段,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经过
多年的市场深耕,凭借过硬的科技力和创新能力、对消费潮流的精准把控能力使公
司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公司将持续以用户为中心完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强化科
技力、创新能力和消费洞察力,以降低研发风险并巩固市场地位。
5、经销商管理风险
公司产品以经销为主要销售模式,经销商既是公司的直接客户,也是品牌形象展示
与消费者服务的重要窗口。经销商自身的经营能力、风险偏好以及奋斗意愿对其经
销区域内的销售表现影响较大。若经销商的经营方式与服务质量有悖于公司经营宗
旨,或对公司管理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和品牌形象造成不
利影响。
对此,公司持续优化经销商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经销商准入、培训、考核评价及退
出等方面的管理规范,建立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分级动态渠道管理制度,激发经
销商经营热情、提升经销商运营能力,确保公司渠道体系的活力和良性发展。
6、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主要构成为直接材料,占比较高。行业原材料采购价格受宏观
趋势、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波动风险,可能增加采购成本管控难度,并对
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对此,公司打造高质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构建数智化
的供应链平台,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与资源整合能力;设立专门的SQE(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团队,负责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的质量审核与过程控制;同时,
公司积极构建自研自产能力、投资入股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提前锁定价格与采购量
,以确保供应安全与成本稳定,对冲原材料波动风险。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爱玛创业投资(宁波)有限公司| 3000.00| -| -|
|重庆小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 -| -|
|重庆小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江苏爱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35000.00| -| -|
|重庆清风畅骑出行科技有限责| 1000.00| -| -|
|任公司 | | | |
|爱玛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 6000.00| -| -|
|重庆爱玛智联物流有限公司 | 5000.00| -| -|
|广西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
|重庆爱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 -| -|
|重庆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 15551.68| 171779.46|
|重庆爱玛车服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 -| -|
|爱玛科技(丽水)有限公司 | 1000.00| -| -|
|重庆鑫泰铝业有限公司 | -| -| -|
|阳江小玛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 50.00| -| -|
|司 | | | |
|零动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1000.00| -| -|
|爱玛科技(台州)有限公司 | 1000.00| 5156.97| 54367.14|
|河南爱玛车业有限公司 | 10000.00| -| -|
|浙江二三四模塑有限公司 | -| -| -|
|爱玛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4000.00| -| -|
|爱玛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3000.00| -| -|
|格瓴新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 8922.00| -| -|
|司 | | | |
|爱玛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2000.00| -| -|
|广东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 -| -|
|爱玛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 -| -|
|爱玛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3000.00| -| -|
|浙江爱司卡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小帕电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00.00| -| -|
|宁波爸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 -|
|天津爱玛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 1000.00| -| -|
|浙江爱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00.00| -| -|
|天津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 41282.80| 381626.44|
|天津爱玛联祥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天津爱玛盛斯拓科技有限公司| 500.00| -| -|
|天津爱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 -| -|
|爱玛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1000.00| -| -|
|天津清风畅骑出行科技有限责| 100.00| -| -|
|任公司 | | | |
|天津斯波兹曼车业有限公司 | 500.00| -| -|
|天津斯波兹曼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天津捷马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 -| -|
|天津岁万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500.00| -| -|
|天津小玛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 1000.00| -| -|
|司 | | | |
|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 | 10000.00| 18389.54| 108435.35|
|浙江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 -| -|
|天津天锂电动自行车有限公司| 500.00| -| -|
|天津创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 -|
|爱玛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1000.00| 130794.80| 770575.27|
|台州锦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 -| -| -|
|有限合伙) | | | |
|台州爱玛机车制造有限公司 | 40000.00| 11191.74| 119933.20|
|台州小玛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 700.00| -| -|
|司 | | | |
|北京众众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 -| -| -|
|甘肃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28000.00| -| -|
|丽水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 -| -|
|上海爱玛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 200.00| -| -|
|司 | | | |
|万宁小玛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 2000.00| -| -|
|司 | | | |
|PT AIMA TECH INDONESIA | 3680000.00| -| -|
|PT AIMA ELECTRIC VEHICLES | 16954300.00| -| -|
|INDONESIA | | | |
|索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 6300.00| -| -|
|POWELLDD TECHNOLOGY COMPAN| 19044000.00| -| -|
|Y LIMITED | | | |
|AIMA TECHNOLOGY SINGAPORE | 0.10| -| -|
|PTE.LTD. | | | |
|AIMA EBIKE,INC. | 220.00| -| -|
|超级宇宙(重庆)车业科技有限| 3800.00| -| -|
|公司 | | | |
|重庆三晶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 -| -|
|重庆唐隆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 -| -|
|广西小玛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 5000.00| -| -|
|司 | | | |
|江苏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44000.00| 7741.35| 158517.94|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