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600745 闻泰科技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0-|271711.1|54915.51|40537.44| 2.04| 0.01| 0.00|
| 24 | 0| | | | | |
├────┼────┼────┼────┼────┼────┼────┤
|2025-10-|257333.0|47026.21|49351.25| 2.03| 0.00| 0.03|
| 23 | 2| | | | | |
├────┼────┼────┼────┼────┼────┼────┤
|2025-10-|259658.0|58382.65|51792.57| 2.06| 0.01| 0.12|
| 22 | 7|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0-25】
闻泰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9.29% 旗下安世半导体单季营收43亿元创历史新高
【出处】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记者李万晨曦)
10月24日晚,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闻泰科技”)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2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279.29%,彰显出卓越的经营质量和财务健康度,盈利动能强劲。
业绩的强劲增长,反映了该公司战略聚焦与精细化经营的卓越成效。报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业务实现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12.20%,净利润达7.24亿元,业务毛利率为34.56%,一举创下其单季收入的历史最高纪录。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复苏,更是公司长期坚持技术创新、全球市场布局的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业务中国区收入创季度新高,同比增长约14%,其中汽车业务收入同比激增超26%,AI服务器、AIPC及工业领域需求增长显著。中国市场收入占全球总收入的49.29%,验证了其本土化战略的成功。同时,欧洲市场同比增长超10%;美洲市场在汽车和工业需求带动下增长约14%;亚洲其他地区也实现中个位数增长,体现了公司应对多元市场、把握结构性机会的强大能力。
该公司各产品线的稳健增长,印证了公司高效的研发落地能力。第三季度MOSFET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13%,全新一代80V、100V产品已成功量产。逻辑与模拟IC收入增长超15%,得益于公司精准把握AI与汽车产业趋势,推出的多款相关芯片产品迅速获得市场认可。此外,宽禁带(SiCMOS、GaNFET)与IGBT产品,收入规模同比实现约三倍增长,显示出公司在新一代半导体上的布局已进入收获期,为长期增长打开了空间。
据悉,安世半导体自2019年被闻泰科技收购以来,在以CEO为代表的中国管理层的带领下,实现了惊人蜕变,不仅营收增长60%、利润实现数倍增长,更在2024年10月还清了所有债务。公司全球排名从第11位跃升至第3位,汽车功率半导体份额达到约12%。如今的辉煌业绩与收购前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分证明了中国管理层的卓越经营能力。
【2025-10-25】
闻泰科技: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5.49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闻泰科技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5.49亿元,当前融资余额27.1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32%,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4549155084.00405374378.002717110954.002025-10-23470262081.00493512505.002573330248.002025-10-22583826503.00517925720.002596580672.002025-10-21637469359.00565856786.002530679889.002025-10-20478244225.00450527235.002459067316.00融券方面,闻泰科技10月24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1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101元,融券余额83.66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44101.000.00836604.002025-10-230.0012297.00832097.002025-10-224036.0048432.00831416.002025-10-2154223.004171.00905107.002025-10-2011376.003792.00777360.00综上,闻泰科技当前两融余额27.18亿元,较昨日上升5.59%,两融余额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4闻泰科技143785213.002717947558.002025-10-23闻泰科技-23249743.002574162345.002025-10-22闻泰科技65827092.002597412088.002025-10-21闻泰科技71740320.002531584996.002025-10-20闻泰科技27712800.00245984467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5】
安世半导体风波中,闻泰科技公布:三季度净利暴长279%!“若安世控制权无法恢复,可能面临收入、利润下调风险”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近期,一场控制权的争夺战围绕安世半导体(Nexperia)展开。作为全球最大的基础半导体器件供应商,安世半导体的荷兰总部因政治干预被强制接管,中国商务部随即暂停其中国工厂出口许可。
全球汽车供应链因这场风波而陷入危机,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警告,车企或面临数周内停产风险;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确认,断供或将对会员公司全球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在此情况下,闻泰科技及其核心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已成为近期全球关注的焦点。
10月24日晚间,闻泰科技发布的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半导体业务中,中国市场收入占全球总收入的49.29%,继续扮演“增长核心”角色。
不过,公司三季报中也揭示了风险称,若安世控制权在2025年末前无法恢复,公司可能面临收入、利润及现金流阶段性下调风险。
三季度半导体收入同比增长12.2%
2025年,闻泰科技持续剥离产品集成业务,并完成部分产品集成业务子公司的出售。
在这一影响下,2025年第三季度,闻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4.27亿元,同比下降77.38%;而随着产品集成业务出售,产品集成业务亏损幅度同比减少,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9.29%。
出售集成业务之后,半导体业务成为闻泰科技的主要业务板块,安世半导体正是公司的核心子公司。
根据披露,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第三季度实现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12.20%,毛利率为34.56%,对应净利润7.24亿元。
从销售区域看,中国市场持续扮演“增长核心”角色。根据披露,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在中国市场收入创下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增长约14%。其中,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6%,AI(人工智能)服务器、AI PC(人工智能电脑)等计算设备及工业相关业务收入增长显著。中国市场收入占全球总收入的49.29%,继续成为公司增长最快、战略优先级最高的地区。
海外市场则呈现差异化增长态势。除中国外的亚洲市场实现中个位数同比增长,其中韩国等地区受新能源车型需求带动,汽车客户收入增长明显;欧洲地区延续第二季度末的补库存趋势,同比增长超10%,汽车Tier1(一级供应商)及工业客户需求显著回暖。美洲地区在汽车和工业需求双重驱动下,同比增长约14%。
公司提示收入、利润下调风险
就外界关注的安世半导体情况,闻泰科技在三季报中作出了专门回应。
闻泰科技表示,由于相关事件走向和潜在影响难以具体量化,半导体业务后续能否延续前三季度的良好发展势头存在不确定性。若2025年末前安世控制权无法恢复,公司可能面临收入、利润及现金流阶段性下调的风险。
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领先的分立与功率芯片IDM(垂直整合制造)龙头厂商,是闻泰科技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和业务核心。财报显示,仅2024年,半导体业务便为公司贡献了147.15亿元的营业收入和22.97亿元的净利润。
10月24日,半导体行业人士陈启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控制权的干预已超出企业层面。从公司公告判断,闻泰科技自身对事态后续发展尚不明确,最终解决有待官方的进一步磋商。
围绕安世半导体控制权问题,安世中国与安世半导体近期相继对外发声,其中安世中国态度坚决。10月19日,安世中国在官方公众号发文,强调国内公司独立运营,员工有权拒绝执行未经法定代表人同意的任何外部指令;10月23日,安世中国再度发文重申业务正常且“不受任何外部单方面的影响”。
陈启就此指出,从近期各方的表态来看,安世半导体中方股东与荷兰籍高管之间的管理分歧正日益公开化。他认为,即便官方层面就控制权事件得出明确结论,双方之间已出现的裂痕能否彻底弥合,目前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0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安世半导体相关事件联系闻泰科技,未获得公告以外信息。
10月23日,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官微发布关于安世半导体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张秋明先生任职效力的郑重声明。
其中提到,为确保安世半导体在全球以及中国市场的业务连续性与管理稳定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及行政指导精神,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安世中国”)现就近期荷兰总部单方面免去张秋明先生销售市场部副总裁职务一事,发表如下正式声明:
一、荷兰总部相关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
二、张秋明职务身份保持不变;
三、张秋明先生职权范围内的行为代表安世中国;
四、安世中国业务运营一切正常,目前,安世中国所有业务活动、生产运营及对外合作均在法律与管理制度框架下有序、正常开展,不受任何外部单方面决定的影响。我们完全有能力确保业务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2025-10-25】
手机ODM厂商竞逐第二增长曲线 多元布局驱动产业链价值重塑
【出处】证券日报
10月23日,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而外包设计订单同比增长7%。同时,原始设计制造商(以下简称“ODM”)设计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的43%,创下2019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
这组数据意味着,智能手机厂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成本压力,积极应对智能手机硬件的持续迭代升级,同时通过加大ODM外包力度,加强研发投入以及升级制造设施,扩大智能汽车关联业务、智能穿戴、机器人等多元化业务。
行业并购为产业格局添变数
在手机产业链中,ODM企业占据重要位置。与传统代工生产企业相比,ODM企业承担部分或全部的产品设计,在价值链上占据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两个环节。
纵观全球ODM市场,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旗科技”)、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勤技术”)、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精密”)、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闻泰科技”)、深圳天珑移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珑移动”)等主流企业,大多在智能时代通过频繁的行业并购实现自身与产业的跃迁。
今年以来,立讯精密对闻泰科技相关资产进行了收购。3月20日,立讯精密公告称,本公司及立讯精密全资子公司立讯通讯(上海)有限公司将收购闻泰科技关于消费电子系统集成业务的相关子公司股权、业务资产包。10月12日,立讯精密再度发布公告称,截至当日,本公司收购闻泰科技部分子公司股权及资产的交易项下,香港闻泰、印尼闻泰已依据相关协议于2025年9月16日完成股权实质性交割,并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受访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全球智能手机ODM行业正处于新一轮格局重塑期。华勤技术和龙旗科技仍维持双强地位。在立讯精密整合闻泰科技ODM业务带来的市场波动中,其他各大厂商承接了部分转移订单。天珑移动今年稳步增长,上半年成功跻身第三。立讯精密虽承接了闻泰科技的大部分ODM客户资源,并积极拓展新客户,但ODM业务的整合与提振尚需时间,目前暂列第四。未来,类似并购事件或持续出现,为行业格局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国泰海通科技资深分析师李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ODM厂商通过并购可以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扩大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版图。从手机产业链ODM订单量增长的趋势可以看出,行业正加速从“规模制造”向“价值创造”转型。
加快多元业务部署
当前,智能手机厂商正面临严峻的竞争与成本压力,推动ODM厂商加速业务多元化。多家ODM正在积极开拓行业定制产品、LED、AIoT等新业务领域。
同时,5G技术普及、折叠屏形态创新等趋势,对ODM厂商的技术集成能力和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单纯依靠成本竞争的模式已难以适应市场变化。面对智能手机硬件的持续迭代升级,ODM厂商正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并升级制造设施。
北京达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马继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ODM企业需要跟进智能手机的技术演进,保持主营业务竞争力;另一方面,也需要为未来布局,将研发资源投向增长潜力更大的新领域。
在巩固智能手机主业的同时,ODM企业还正积极扩大智能汽车关联业务、智能穿戴、机器人等新型业务。
智能汽车领域成为ODM企业跨界的热门选择,车联网、智能座舱等业务与智能手机ODM业务有一定技术协同性。立讯精密财报显示,汽车业务成为本公司上半年最亮眼的增长极,目前本公司已进入多家主流车企供应链。龙旗科技与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力国内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
“这些布局思路体现了ODM企业的核心战略,将电子制造能力平移至更高增长赛道。整体来看,智能手机ODM业务虽然利润空间逐渐收窄,但仍是企业稳定的现金流支柱;而新业务虽前景广阔,却需要长期持续投入且回报周期长。”马继华表示。
业内预计,为缓解经营压力,手机厂商将继续加大外包比例,未来几年ODM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具备增长空间。
咨询机构纳弗斯分析师李怀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三年将是ODM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头部厂商在维持智能手机业务优势的同时,能否在汽车电子、AIoT、机器人等新领域建立第二增长曲线,将决定下一轮产业竞争的格局。ODM厂商的角色也要加速从单纯的设计制造商,逐步向技术合作伙伴转变,在产业链中承担更多价值环节。
【2025-10-25】
闻泰科技生产经营正有序推进 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265%
【出处】证券时报
10月24日晚间,身处核心子公司安世“失控”风波下的闻泰科技(600745)发布三季报。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27亿元,同比下滑77.38%;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279.29%。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69亿元,同比下降44%;归母净利润15.13亿元,同比增长265.09%。
分业务来看,第三季度,公司半导体业务实现收入为43.00亿元,同比增长12.20%,业务毛利率为34.56%,净利润7.24亿元。
据披露,从销售地区来看,第三季度公司半导体业务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创下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增长约14%。其中,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6%,AI服务器、AI PC等计算设备及工业相关业务收入增长显著。中国市场收入占全球总收入的49.29%,继续成为公司增长最快、战略优先级最高的地区。
除中国外的亚洲市场实现中个位数同比增长,其中韩国等地区受新能源车型带动,汽车客户收入增长明显。欧洲地区延续第二季度末的补库存趋势,同比增长超过10%,汽车Tier1及工业客户需求明显回暖。美洲地区在汽车和工业需求带动下,同比增长约14%。
产品集成业务方面,受2024年年底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及供应商、客户出于谨慎性考虑的扩大化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影响,产品集成业务收入同比显著减少。公司于2025年陆续剥离产品集成业务,并完成部分产品集成业务子公司的出售。2025年第三季度产品集成业务收入为1.10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50%,净利润3.70亿元。
在三季报的期后事项提醒中,对公司旗下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失控”事件的影响亦有阐述。闻泰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业务表现突出,收入实现同比12.20%的稳健增长。在期后阶段,安世半导体以及安世半导体控股收到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的部长令(Order)和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的裁决,相关事件走向和潜在影响难以具体量化,半导体业务后续能否保持前三季度良好发展势头暂时存在不确定性。
闻泰科技称,若安世控制权在2025年末前无法恢复,公司可能面临收入、利润及现金流阶段性下调风险。公司将持续评估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评估风险,审慎决策。
从该事件最新进展来看,针对近日安世半导体警告客户无法保证来自其中国工厂的芯片质量的消息,10月23日,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官微发布双语版《致客户信》驳斥了上述言论,并表示公司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完全满足一贯的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符合与客户合同的各项约定。
“目前,安世中国各项生产经营正有序推进,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正尽最大努力致力于保障广大客户供应链稳定。”安世中国称。
【2025-10-25】
股东追踪|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等持有闻泰科技的流通股份减少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闻泰科技发布2025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5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无锡国联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无锡国联集成电路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11.38%至9672万股;天津融泽通远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珠海融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1.38%至7784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16.43%至3940万股;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23.12%至2365万股;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26.96%至1108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闻天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539亿股12.37%不变流通A股无锡国联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无锡国联集成电路投资中心(有限合伙)9672万股7.77%-11.38%流通A股天津融泽通远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珠海融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7784万股6.25%-1.38%流通A股昆明市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5608万股4.51%不变流通A股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4760万股3.82%不变流通A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3940万股3.17%-16.43%流通A股张学政3700万股2.97%不变流通A股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365万股1.9%-23.12%流通A股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412万股1.13%不变流通A股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1108万股0.89%-26.96%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10-24】
汽车巨头拉响停产警报:芯片告急!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荷兰政府干预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运营,这一事件正在造成全球汽车行业的芯片危机。
这家位居全球前三的功率半导体巨头,是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供应商。
据德国《图片报》报道,大众汽车于日前发布致员工的一封信,告知员工预计将于本周停止主要工厂的生产。
据报道,根据目前的计划,本周三大众将停止位于沃尔夫斯堡(Wolfsburg)工厂的生产,涉及主要车型为高尔夫(Golf),这是大众最受欢迎的车型之一,还包括途观(Tiguan)、途安(Touran)和探岳(Tayron)等其他在该工厂生产的车型,公司核心产品线受到冲击。
《图片报》还预估,德国汽车行业最多只能撑十到二十天。
另据财联社23日报道,消息人士称,大众汽车正与德国联邦劳动局就实施短时工作制进行“预防性”磋商,目前沃尔夫斯堡工厂暂无实施短时工作制的计划。
安世每年生产数十亿片芯片,在全球汽车供应链有关键地位,包括大众、奔驰、宝马和特斯拉等一线车厂都是其客户。
据第一财经报道,一位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安世的产品在汽车上有广泛的应用,一个PCBA(印制电路板组件)上可能就有几颗到十几颗安世的产品。
此前闻泰科技在回复投资者时曾表示,汽油车时代,全球汽车单车平均应用公司芯片约400颗,在当时电动车已有客户的案例中,单车最高应用接近1000颗。
大众汽车并非个例,欧美和日本的汽车行业都受到挑战。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10月23日也发布公告称,经确认,已收到荷兰零部件厂商发来的通知,来自荷兰半导体制造商的产品存在无法保证交付的可能性。目前协会各会员企业正与零部件厂商紧密协作,共同应对此事。该制造商生产的芯片是用于电子控制单元等产品的重要零部件,协会认识到此事将对各会员企业的全球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的会员公司包括丰田、本田、马自达、三菱、日产、斯巴鲁等知名日系汽车制造商。
虽然该通知未点明是哪一家荷兰半导体公司,据第一财经报道,根据目前的行业信息,该制造商预计为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
自荷兰政府宣布控制中国闻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以来,海外多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发出警告。此前10月16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预警称,若围绕安世半导体的贸易及知识产权纠纷未能迅速解决,欧洲车企的生产可能面临中断。此外,美国汽车行业组织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也表达了类似担忧。
更早些时候,有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收到安世半导体的通知,称系列事件导致他们无法再保证向汽车供应链交付芯片。还有消息显示,安世的部分产品已经被抢货,甚至是扫货。
安世是全球领先的分立与功率芯片IDM龙头厂商,也是汽车制造领域的关键供货商。德国汽车管理中心汽车行业专家Stefan Bratzel透露,汽车制造商正在尝试转向其他供应商,但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替代者。
10月23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官微发布声明,针对荷兰总部单方面免去张秋明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职务一事,明确指出该决定在中国境内无法律效力,并同时强调,安世中国业务运营正常,所有业务、生产及合作均在法律框架下有序进行,不受外部单方面决定影响。
针对这一局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上周五强调,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针对特定国家企业采取歧视性做法,并呼吁有关国家应纠正错误做法,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停止破坏全球的产供链,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的正当合法权益。
【2025-10-24】
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三季度营收创历史记录
【出处】经济参考网
10月24日,闻泰科技(600745.SH)发布2025年三季报,报告显示,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4.27亿元;创下其单季收入的历史最高纪录;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9.29%。同时,中国市场已成为公司增长的核心引擎。
关于近期备受关注的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闻泰科技三季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旗下安世半导体实现业务毛利率为34.56%,净利润达7.24亿元,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12.2%。
对此,接近闻泰科技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安世半导体本季营收已经超越了2022年“缺芯潮”时期创下的最高单季营收记录,这一突破不仅得益于市场需求的复苏,也是其长期坚持技术创新、全球市场布局的成果。
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闻泰科技在季报中做了风险提示,“若安世控制权在2025年末前无法恢复,公司可能面临收入、利润及现金流阶段性下调风险。”
尽管安世半导体是利润支柱,但中国市场已成为闻泰科技增长的核心引擎。季报显示,第三季度,闻泰科技的中国市场收入占全球总收入的49.29%;半导体业务中国区收入创季度新高,同比增长约14%,其中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6%,AI服务器、AI PC及工业领域需求增长显著。同时,欧洲市场同比增长超10%;美洲市场在汽车和工业需求带动下增长约14%;亚洲其他地区也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记者注意到,闻泰科技仍在持续发力半导体新品。财报显示,闻泰科技全新一代80V、100V产品已成功量产。逻辑芯片与模拟芯片收入增长超15%。宽禁带(SiC MOS、GaN FET)与IGBT产品,收入规模同比实现约三倍增长。
【2025-10-24】
闻泰科技(截止2025年9月30日)股东人数为160427户 环比增加5.70%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25日,闻泰科技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9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160427人,较上期(2025-06-30)增加8645户,环比增长5.70%。从持仓来看,闻泰科技人均持仓7758股,上期人均持仓为8199股,环比下降5.38%,户均持股趋向分散。一般而言筹码趋于分散,不利于股价走强。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24】
闻泰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279.29%
【出处】本站7x24快讯
闻泰科技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44.27亿元,同比下降77.38%;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增长279.29%。前三季度营收为297.69亿元,同比下降44.00%;净利润为15.13亿元,同比增长265.09%。
【2025-10-24】
闻泰科技: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4.70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闻泰科技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4.70亿元,当前融资余额25.7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04%,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3470262081.00493512505.002573330248.002025-10-22583826503.00517925720.002596580672.002025-10-21637469359.00565856786.002530679889.002025-10-20478244225.00450527235.002459067316.002025-10-17525626998.00555879764.002431350326.00融券方面,闻泰科技10月23日融券偿还30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83.21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30.0012297.00832097.002025-10-224036.0048432.00831416.002025-10-2154223.004171.00905107.002025-10-2011376.003792.00777360.002025-10-1715400.007700.00781550.00综上,闻泰科技当前两融余额25.74亿元,较昨日下滑0.90%,两融余额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3闻泰科技-23249743.002574162345.002025-10-22闻泰科技65827092.002597412088.002025-10-21闻泰科技71740320.002531584996.002025-10-20闻泰科技27712800.002459844676.002025-10-17闻泰科技-30213308.00243213187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4】
安世中国:所有在华生产产品均满足技术标准
【出处】证券时报
针对荷兰安世半导体警告客户无法保证来自其中国工厂的芯片质量的消息,10月23日,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安世中国”)官微发布双语版《致客户信》驳斥了上述言论,并表示公司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完全满足安世一贯的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符合与客户合同的各项约定。
目前,安世中国各项生产经营正有序推进,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正尽最大努力致力于保障广大客户供应链稳定。
坚决反对荷兰安世言论
这封落款为安世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的《致客户信》显示,目前,安世中国各项生产经营正有序推进,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正尽最大努力致力于保障广大客户供应链稳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荷兰安世半导体现任管理层在此情况下不但继续无视安世中国的合法权益,试图干扰公司正常经营,甚至不顾广大客户的切身利益,向客户散布与事实不符的信息,无端质疑产品合规性、质量标准和技术能力,企图混淆视听,干扰客户正常采购决策。公司对此坚决反对,并将采取一切手段依法维权。
尽管当前外部环境空前复杂,安世中国始终将客户利益置于首位,将保障客户生产连续性视为公司现阶段最高追求。在此,公司郑重承诺: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完全满足安世一贯的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符合与客户合同的各项约定,并在出厂检验环节通过公司的严格质量检验。后续关于产品供应、生产工艺、技术标准等如有变更或调整,公司将会按照正常流程与客户提前沟通。
安世中国表示,只有与客户并肩应对、共渡难关,才能将不确定因素降至最低。安世中国期待与客户继续保持紧密、透明的沟通,请客户一如既往地给予信任与支持,携手维护供应链的长期稳定与韧性,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中荷两国已交换意见
就安世半导体问题中荷两国高层已经交换意见。
10月2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时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中荷经贸合作。荷方针对安世半导体采取的有关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中方敦促荷方从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的大局出发,秉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尽快妥善解决问题,保护中国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卡雷曼斯表示,荷方高度重视荷中经贸关系,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近期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警告,尽管汽车行业已经从市场上其他厂商采购同类型的芯片,但特定零部件新供应商的认证和产能提升将耗时数月,而当前安世半导体芯片的库存普遍预计仅能维持几周。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也敦促各方解决难题,如果安世半导体芯片供应中断的问题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甚至可能导致生产停产。
上市公司回应影响
10月12日,闻泰科技公告子公司安世半导体被荷兰政府实施全球运营冻结的“失控”事件之后,产生了连锁反应。近期安世半导体代理市场活跃,公司产品缺货涨价消息不断。据证券时报记者从线下代理商了解,安世部分车规级产品出现缺货,部分产品甚至“有价无市”,另外有消息称一级分销商控货。
据安世半导体官方披露,中电港系安世分销商之一。对于近期事件影响,中电港日前回复互动易平台提问时表示,公司是安世分销商之一,相关产品线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例较小,影响有限。
另有代理安世半导体产品的上市公司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公司原有的安世半导体订单可以正常出货,但未来新签订单担心存在落地问题,目前安世半导体事件对公司影响有限。
【2025-10-23】
安世中国最新声明!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胡可
安世中国最新声明。
10月23日,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公众号发布《关于安世半导体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张秋明先生任职效力的郑重声明》。
声明称,为确保安世半导体在全球以及中国市场的业务连续性与管理稳定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及行政指导精神,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安世中国”)现就近期荷兰总部单方面免去张秋明先生销售市场部副总裁职务一事,发表如下正式声明:
一、荷兰总部相关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
二、张秋明职务身份保持不变;
三、张秋明先生职权范围内的行为代表安世中国;
四、安世中国业务运营一切正常,目前,安世中国所有业务活动、生产运营及对外合作均在法律与管理制度框架下有序、正常开展,不受任何外部单方面决定的影响。我们完全有能力确保业务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当天早些时候,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双语版《致客户信》,表示荷兰安世半导体现任管理层散布与事实不符的信息,无端质疑产品合规性、质量标准和技术能力,企图混淆视听,干扰客户正常采购决策。对此公司坚决反对,并将采取一切手段依法维权。
同时,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承诺,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完全满足安世一贯的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符合与客户合同的各项约定,并在出厂检验环节通过公司的严格质量检验。后续关于产品供应、生产工艺、技术标准等如有变更或调整,公司将会按照正常流程与客户提前沟通。
10月12日,闻泰科技(600745)发布公告披露,公司旗下贡献百亿元营收的核心半导体资产——安世半导体(Nexperia),突遭荷兰政府与法院的双重限制。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部长令,要求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30个主体对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进行为期一年的“冻结”,不得进行任何调整。紧随其后,荷兰当地法院应安世半导体三位外籍高管的紧急请求,裁决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董事职务,并任命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董事,同时将闻泰科技方面持有的几乎全部股权交由第三方管理。
此前,10月2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双方围绕安世半导体等问题交换意见。王文涛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中荷经贸合作。荷方针对安世半导体采取的有关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中方敦促荷方从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的大局出发,秉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尽快妥善解决问题,保护中国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卡雷曼斯表示,荷方高度重视荷中经贸关系,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校对:刘星莹
【2025-10-23】
安世中国驳斥荷兰安世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10月23日晚,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安世中国”)就近期荷兰总部单方面免去张秋明销售市场部副总裁职务一事,发表正式声明。
该声明表示,荷兰总部相关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具体来看,安世中国经审慎研判,并与专业法律机构确认,荷兰安世半导体单方面发布的免职决定,不符合安世中国公司章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中国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该决定在中国法域下不发生法律效力。
声明还表示,基于上述法律事实及中国劳动法的要求,张秋明的劳动合同并未被合法解除或变更,张秋明作为安世全球销售市场部副总裁的职务身份依然有效。他将继续履行此前的岗位职责,全权负责并领导安世全球(包括中国区)的全部销售运营、客户关系维护、供应链协调及日常经营决策。
此外,所有经由张秋明或其授权,为安世业务运营之目的,所进行的商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签署、协议订立、管理指令发布及对外承诺,均视为安世中国的正式行为,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安世中国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
安世中国还表示,目前,安世中国所有业务活动、生产运营及对外合作均在法律与管理制度框架下有序、正常开展,不受任何外部单方面决定的影响。安世中国管理层有充分的决心与能力,继续提供卓越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
此前,闻泰科技于10月12日公告称,荷兰政府9月30日发出指令,要求子公司安世及其下属所有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等全球30个主体对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不得进行任何调整,有效期为一年。其后,安世半导体部分外籍高管向法庭提交了启动对公司调查与采取临时措施的紧急请求。
10月23日,安世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亦向客户发表声明称,荷兰安世半导体现任管理层无视安世半导体中国实体的合法权益,试图干扰公司正常经营,甚至不顾广大客户的切身利益,向贵司散布与事实不符的信息,无端质疑产品合规性、质量标准和技术能力,企图混淆视听,干扰贵司正常采购决策。
安世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承诺,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完全满足安世一贯的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符合与客户合同的各项约定,并在出厂检验环节通过公司的严格质量检验。后续关于产品供应、生产工艺、技术标准等如有变更或调整,公司将会按照正常流程与客户提前沟通。
【2025-10-23】
热榜 | 闻泰科技位居本站热榜第9名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热榜数据显示,闻泰科技人气值冲榜,人气排名从第14名上升至第9名,排名上升5位次。截至今日收盘,闻泰科技上涨1.56%,当日主力资金买入金额8.96亿元。根据回测数据显示,近一年以来,闻泰科技进入人气前10的次数共计有10次,持股周期为两天的条件下,单次收益平均值为1.12%。(注:表格中买卖价格均为当日收盘价)股票代码买入时间卖出时间买入价卖出价单次收益率(%)600745202206282022063080.6285.115.57600745202206292022070178.6582.14.39600745202206302022070485.1177.36-9.11600745202304112023041363.9364.120.30600745202304122023041465.7266.20.73600745202304142023041866.265.69-0.77600745202510152025101738.1938.50.81600745202510162025102036.9237.922.71600745202510172025102138.541.718.34600745202510212025102341.7140.99-1.73
【2025-10-23】
安世中国驳斥荷兰安世不实言论: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产品均合法合规 坚持一贯品质
【出处】本站7x24快讯
10月23日,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双语版《致客户信》,表示荷兰安世半导体现任管理层散布与事实不符的信息,无端质疑产品合规性、质量标准和技术能力,企图混淆视听,干扰客户正常采购决策。对此公司坚决反对,并将采取一切手段依法维权。同时,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承诺,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完全满足安世一贯的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符合与客户合同的各项约定,并在出厂检验环节通过公司的严格质量检验。后续关于产品供应、生产工艺、技术标准等如有变更或调整,公司将会按照正常流程与客户提前沟通。目前,安世半导体中国实体各项生产经营正有序推进,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正尽最大努力致力于保障广大客户供应链稳定。(人民财讯)
【2025-10-23】
闻泰科技: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5.84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闻泰科技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5.84亿元,当前融资余额25.9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17%,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2583826503.00517925720.002596580672.002025-10-21637469359.00565856786.002530679889.002025-10-20478244225.00450527235.002459067316.002025-10-17525626998.00555879764.002431350326.002025-10-16565475316.00432142475.002461603092.00融券方面,闻泰科技10月22日融券偿还1200股,融券卖出1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036元,融券余额83.14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24036.0048432.00831416.002025-10-2154223.004171.00905107.002025-10-2011376.003792.00777360.002025-10-1715400.007700.00781550.002025-10-1640612.0014768.00742092.00综上,闻泰科技当前两融余额25.97亿元,较昨日上升2.60%,两融余额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2闻泰科技65827092.002597412088.002025-10-21闻泰科技71740320.002531584996.002025-10-20闻泰科技27712800.002459844676.002025-10-17闻泰科技-30213308.002432131876.002025-10-16闻泰科技133334047.00246234518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2】
闻泰科技: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6.37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闻泰科技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6.37亿元,当前融资余额25.3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87%,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1637469359.00565856786.002530679889.002025-10-20478244225.00450527235.002459067316.002025-10-17525626998.00555879764.002431350326.002025-10-16565475316.00432142475.002461603092.002025-10-15800741199.00859396023.002328270251.00融券方面,闻泰科技10月21日融券偿还100股,融券卖出13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5.42万元,融券余额90.51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154223.004171.00905107.002025-10-2011376.003792.00777360.002025-10-1715400.007700.00781550.002025-10-1640612.0014768.00742092.002025-10-15477375.0022914.00740886.00综上,闻泰科技当前两融余额25.32亿元,较昨日上升2.92%,两融余额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1闻泰科技71740320.002531584996.002025-10-20闻泰科技27712800.002459844676.002025-10-17闻泰科技-30213308.002432131876.002025-10-16闻泰科技133334047.002462345184.002025-10-15闻泰科技-58196313.00232901113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1】
【实探】华强北安世代理市场:产品控货“一天一价”,客户备份、替代需求旺盛
【出处】证券时报e公司【作者】证券时报
在偌大的深圳华强北市场,安世半导体的线下代理商却是相对的“少数派”。
证券时报记者最新询问了华强北多个片区商铺工作人员,均被告知并不代理安世产品;少数代理安世产品的分销商向记者明确表示,近期安世产品缺货涨价,甚至“有价无市”,同时,有分销商反馈安世的国产竞品销售火爆。
相关上市公司向记者表示,最近有一些寻求替代安世的询单或者部分订单,但当前局势不明朗,这些并不构成趋势,也尚未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安世产品“一天一价”
“我们代理的安世产品线很齐全了,但现在也不敢保证都有货。” 一位自称安世半导体二级分销商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前安世的产品是“一天一个价”。
据其介绍,自己公司长期代理安世半导体的产品,安世货物交割方式比国产产品要求多,成本相对更高;这一波自己第一时间不知道安世出了事,当时还按原价出了一波货。
“有代理安世产品的同行现在控货,想等等再涨涨价,我们还是打算能出尽出。”该分销商向记者表示,关键是上游一级安世的分销商在控货,甚至有担忧当前状态可能会持续一年。
另一家安世分销商明确向记者表示,安世半导体的车规级产品现在处于缺货状态,只能出报价,不能承诺出货。
有代理安世半导体产品的上市公司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公司原有的安世半导体订单可以正常出货,但未来新签订单担心存在落地问题;目前安世半导体事件对公司影响有限。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有安世东莞组装厂员工介绍,因为部分原材料短缺和员工配置问题,下周起部分岗位工时调整,加班时间也会相应减少;分销商表示,安世半导体自国庆假期后开始限制出货,当前市场缺物料,公司未来可能也会涨价。
近期安世半导体产品缺货涨价消息不断。记者注意到,芯片行业群有安世芯片需求询问,也有主动报价。产业链已经开始提示风险。近期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警告,尽管汽车行业已经从市场上其他厂商采购同类型的芯片,但特定零部件新供应商的认证和产能提升将耗时数月,而当前安世半导体芯片的库存普遍预计仅能维持几周。
市场存在替代、备份需求
在深圳华强北,有档口商户向记者表示虽然不代理安世,但是最近寻求安世替代、备份的需求旺盛。
“最近咨询替代、备份安世的生意特别火爆,只要型号对得上,客户都愿意试。”有位商户一边整理货物,一边向记者表示。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有多家半导体上市公司产品与安世有一定重合度,最近也有寻求替代询单或者部分订单,但当前局势不明朗,这些替代并不构成趋势,也尚未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分立与功率芯片IDM龙头厂商,是全球汽车半导体龙头公司之一,拥有近1.6万种产品料号。其中,公司小信号二极管和晶体管出货量全球第一、逻辑IC全球第二、ESD保护器件全球第一、小信号MOSFET全球排名第一、车规级Power MOS全球排名第二。
目前分立器件全球市场的高端产品主要由欧洲、美国和日本厂商主导,国内高端IGBT及MOSFET领域仍面临一定程度进口依赖,近年来国产厂商也在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集邦咨询分析师龚瑞骄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从替代难度来看,分立器件相对容易,比如二三极管上,扬杰科技、捷捷微电、乐山无线电都有产品供应,MOSFET产品上,新洁能、华润微也有供应;相对而言,逻辑器件替代难度大,目前国产厂商很少有做,比如润石科技,台企相对比较多,难度主要在于质量把控和工艺积累等。
“从下游应用来看,安世产品主要面对汽车市场,博世作为主要客户业务贡献最高达到1/4。但是经历了疫情缺芯潮之后,国产芯片在加速认证,近些年汽车芯片联盟也在推进这一进程。” 龚瑞骄指出,在车规领域有替代契机的话,客户会优先选择有稳定的晶圆厂资源或者IDM模式的厂商,比如新洁能、扬杰科技等,另外,士兰微主要见长于IPM模块和IGBT,华润微也在发力汽车芯片,包括12英寸的车规级MOSFET和IGBT等产品。
另外,AI服务器和储能市场成为当前功率半导体重要增量,闻泰科技披露有布局AI服务器电源业务,推出48V热插拔系列模拟产品与分立器件打造一站式热插拔整体解决方案。龚瑞骄表示,整体来看,功率半导体领域竞争比较充分,产能供给略大于需求,市场开始出现回暖迹象。
闻泰科技:中国区开展独立自救行为
据最新消息,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在接受荷兰公共电视台节目采访中表示,荷方正积极斡旋,安世事件已上升至最高层级讨论。同时,卡雷曼斯承认中美双方认知存在差异,同时强调“中国汽车制造商同样需要安世的芯片,荷中应共同解决问题”。
10月12日,闻泰科技公告子公司安世半导体被荷兰政府实施全球运营冻结的“失控”事件。
随后传出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中国)员工公司系统权限被全面中断的消息。
对此,闻泰科技相关负责人10月18日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安世中国团队的账号被封,具体原因不明,目前有部分恢复。考虑到紧急状态下欧洲可能会切断系统切断资金,中国区不得不采取独立的自救行为,加紧拉通国内供应链,确保国内客户的供应。
10月18日下午,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官微发布《安世中国致全体员工》公开信,表示全体员工应当继续执行安世国内公司的工作指示,对于任何其他未经安世国内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示,大家有权拒绝执行而不构成违反工作纪律或者法律规定。另外,安世国内全部主体运营及员工薪资福利一切正常,将继续由安世国内公司而不是 Nexperia (安世)荷兰主体发放。
闻泰科技管理层表示对公司长期价值看好。
10月15日闻泰科技如期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了《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等四项议案。闻泰科技董事长杨沐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对公司的长期价值仍然看好,公司管理层有信心打通国内供应链;在安世老产品稳定增长前提下,模拟类、高压类等新产品将是未来增长的重点。公司正在积极与国际律师事务所团队沟通法律救济方案及手段,将采取一切行动,最大限度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二级市场上,10月21日,闻泰科技午后涨停。
【2025-10-21】
闻泰科技10月21日涨停分析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个股涨停分析
闻泰科技10月21日涨停收盘,股价上涨9.99%,收盘价为41.71元。该股于下午 1:17:42涨停。截止15:00:31未打开涨停,封住涨停时长1小时42分21秒。其涨停封板结构一般,最高封单量:4614.69万,目前封板数量:508.28万,占实际流通盘0.50%,占当日成交量:2.91%。【原因分析】闻泰科技涨停原因类别为半导体+安世事件+车规龙头。行业原因:
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报告显示,2025年10月iPhone 17系列在中国和美国市场早期销售表现强劲,销量较iPhone 16系列增长14%,中国市场基本款销量几乎翻倍,带动苹果股价创历史新高并提振产业链表现。
公司原因:
1、据2025年10月18日第一财经报道及10月19日安世中国公开信,安世半导体中国区系统权限被短暂中断后部分恢复,公司启动“独立自救”加紧拉通国内供应链,确保国内客户供应。
2、据2025年9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战略聚焦半导体IDM,2025年上半年中国区收入占比超48%、同比增长超20%,逻辑IC出货量全球第二,模拟IC国产替代订单显著增长。
3、据2025年4月26日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8月30日半年报,公司已完成产品集成业务剥离,全面转向高毛利半导体业务,90%产品符合车规级标准,全球功率分立器件排名第三、中国第一,与特斯拉、博世等头部客户深度合作。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10-21】
热榜 | 闻泰科技位居本站热榜第2名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热榜数据显示,闻泰科技人气值冲榜,人气排名从第14名上升至第2名,排名上升12位次。截至今日收盘,闻泰科技上涨9.99%,当日主力资金买入金额16.99亿元。根据回测数据显示,近一年以来,闻泰科技进入人气前10的次数共计有9次,持股周期为两天的条件下,单次收益平均值为1.44%。(注:表格中买卖价格均为当日收盘价)股票代码买入时间卖出时间买入价卖出价单次收益率(%)600745202206282022063080.6285.115.57600745202206292022070178.6582.14.39600745202206302022070485.1177.36-9.11600745202304112023041363.9364.120.30600745202304122023041465.7266.20.73600745202304142023041866.265.69-0.77600745202510152025101738.1938.50.81600745202510162025102036.9237.922.71600745202510172025102138.541.718.34
【2025-10-21】
存储芯片涨价潮席卷全球,芯片ETF龙头收涨3.16%
【出处】财闻
10月21日,市场震荡反弹,创业板指涨超3%,沪指涨1.36%重返3900点。板块方面,培育钻石、工程机械、CPO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涨1.36%,深成指涨2.06%,创业板指涨3.02%。ETF方面,广发国证半导体芯片ETF(159801)收涨3.16%,成分股中,闻泰科技(600745.SH)涨停,寒武纪-U(688256.SH)涨6.86%,晶盛机电(300316.SZ)涨5.45%。
消息面上,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英伟达CEO黄仁勋确认已完全退出中国先进AI芯片市场,市占率从95%归零。他认为此举将促使华为等中国厂商崛起,并导致全球AI生态分裂。
招商证券表示,全球贸易格局的演变促使芯片半导体自主可控上升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关键战略,政府部门持续加码对该领域的政策扶持。AI创新周期赋能叠加关税背景下自主可控预期强化,芯片半导体产业已开启新一轮向上周期。
此外,全球存储产品涨价潮持续,机构预测四季度存储市场将继续火热。CFM闪存市场发布的《2025年四季度存储市场展望》显示,预计四季度企业级SSD(eSSD)价格涨幅将达到10%以上,DDR5RDIMM价格涨幅约10%~15%。此前的9月,闪迪(Sandisk)、美光、三星、西部数据等多家存储巨头已先后发布提价通知。
摩根士丹利认为AI驱动下存储行业供需失衡加剧,预计将开启持续数年的“超级周期”,到2027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有望向3000亿美元迈进,存储芯片行业或正迎来新一轮产业周期的起点。
银河证券指出,半导体领域需求周期向上,AI成为核心增长动力,模拟芯片周期触底、数字芯片AioT需求爆发、功率半导体盈利改善、制造稼动率回升、设备业绩强劲、材料内部分化、封测先进封装亮眼。DeepSeek等开源模型降低部署门槛,推动SoC芯片需求。TWS耳机、智能手表算力需求提升,DDR4短期紧缺(Q2价格季增18-23%),AI驱动HBM、DDR5需求增长。
天风国际证券指出,目前看,半导体板块中长期逻辑依旧非常好。一方面,需求在持续扩张,整体盘子在扩大。另一方面,国产替代在推进,中国公司能吃到的份额也在提升。两点共同指向国内半导体企业价值量不断上升。
【2025-10-21】
巴菲特“卖飞”!苹果股价今年首创新高 强劲需求或持续至2027年
【出处】财闻
10月21日,苹果公司股价创下2025年以来首个历史新高。
本站数据显示,苹果股价周一收涨3.94%,收于262.24美元,突破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高纪录,也让该公司超越微软,成为美国市值第二大的企业,仅次于英伟达。
图片来源:本站app
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数据,苹果公司(AAPL)9月发布的 iPhone 17 系列在美国和中国前10天的销量较 iPhone 16 系列增长了14%,推动其股价上涨。
分析师认为,销量增长主要得益于基础款机型的强劲吸引力,该机型在保持去年价格的同时,提升了性能、升级了摄像头并增加了存储容量,同时通过折扣和优惠券进一步刺激销售。此外,苹果的增长势头还受到 CEO蒂姆·库克(Tim Cook)访华及新款iPhone Air迅速售罄的推动,显示出区域市场需求旺盛。
Loop Capital 将苹果评级上调至“买入”,并将目标价从226美元上调至315美元,指出需求强劲可能超出华尔街预期,持续至2027年。Evercore 分析师也重申了看涨观点,认为苹果有望超越三季度的盈利预期。
随着市场对 iPhone 前景重燃乐观情绪,苹果市值涨至3.89万亿美元,这轮强劲上涨,让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此前的减持决策显得尤为瞩目。
伯克希尔此前数次减持苹果股票,据 whalewisdom.com 统计,今年二季度,伯克希尔大笔减持苹果2000万股,减仓幅度约为6.67%。截至今年6月30日,伯克希尔的苹果持股已从2023年底的9.06亿股骤降至2.8亿股,不过,苹果仍为第一大重仓股。据估算,伯克希尔出售苹果股票的平均价格约为每股185美元,以苹果当前近262美元的股价计算,比伯克希尔的预估平均卖出价高出近80美元,意味着,巴菲特“卖飞”的股份错失了约500亿美元的升值空间。
一些伯克希尔的观察人士则认为,减持是因为苹果的持仓占比过高。该笔投资一度占到伯克希尔股票投资组合的40%以上,多次减持后,苹果的占比已降至22.31%,有效分散了风险。
图片来源:whalewisdom.com
图片来源:whalewisdom.com
【2025-10-21】
涨停雷达:半导体+安世事件+车规龙头 闻泰科技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今日走势:闻泰科技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4次。
异动原因揭秘:行业原因: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报告显示,2025年10月iPhone17系列在中国和美国市场早期销售表现强劲,销量较iPhone16系列增长14%,中国市场基本款销量几乎翻倍,带动苹果股价创历史新高并提振产业链表现。公司原因:1、据2025年10月18日第一财经报道及10月19日安世中国公开信,安世半导体中国区系统权限被短暂中断后部分恢复,公司启动“独立自救”加紧拉通国内供应链,确保国内客户供应。2、据2025年9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战略聚焦半导体IDM,2025年上半年中国区收入占比超48%、同比增长超20%,逻辑IC出货量全球第二,模拟IC国产替代订单显著增长。3、据2025年4月26日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8月30日半年报,公司已完成产品集成业务剥离,全面转向高毛利半导体业务,90%产品符合车规级标准,全球功率分立器件排名第三、中国第一,与特斯拉、博世等头部客户深度合作。(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setTimeout(window.onload = function(){if (/(iPhone|iPad|iPod|iOS|Android)/i.test(navigator.userAgent)){$('.phshow').css('display', 'block');}else{$('.pcshow').css('display', 'block');}},10)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