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466 天齐锂业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硬岩型锂矿资源的开发、锂精矿生产销售以及锂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为清洁
能源的转型发展提供可持续、高质量的锂解决方案。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44224.29| 62474.85| 25.58| 50.54|
|采选冶炼行业 | 238023.24| 129087.08| 54.23| 49.25|
|其他 | 1020.55| 436.91| 42.81| 0.21|
├────────────┼─────┼─────┼───┼──────┤
|锂化合物及衍生品 | 244224.29| 62474.85| 25.58| 50.54|
|锂矿 | 238023.24| 129087.08| 54.23| 49.25|
|其他 | 1020.55| 436.91| 42.81| 0.21|
├────────────┼─────┼─────┼───┼──────┤
|中国大陆 | 450649.23| 187369.90| 41.58| 93.25|
|海外 | 32618.85| 4628.94| 14.19| 6.75|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807456.47| 284306.10| 35.21| 61.81|
|采选冶炼行业 | 497818.37| 317181.85| 63.71| 38.11|
|其他 | 1072.86| 403.63| 37.62| 0.08|
├────────────┼─────┼─────┼───┼──────┤
|锂化合物及衍生品 | 807456.47| 284306.10| 35.21| 61.81|
|锂矿 | 497818.37| 317181.85| 63.71| 38.11|
|其他 | 1072.86| 403.63| 37.62| 0.08|
├────────────┼─────┼─────┼───┼──────┤
|中国大陆 |1190062.65| 553707.26| 46.53| 91.10|
|海外 | 116285.05| 48184.33| 41.44| 8.90|
├────────────┼─────┼─────┼───┼──────┤
|直销 |1287257.67| 592488.49| 46.03| 98.54|
|贸易商 | 19090.03| 9403.10| 49.26| 1.46|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384486.50| 163640.29| 42.56| 59.90|
|采选冶炼行业 | 257136.65| 168797.19| 65.64| 40.06|
|其他 | 234.71| 134.95| 57.50| 0.04|
├────────────┼─────┼─────┼───┼──────┤
|锂化合物及衍生品 | 384486.50| 163640.29| 42.56| 59.90|
|锂矿 | 257136.65| 168797.19| 65.64| 40.06|
|其他 | 234.71| 134.95| 57.50| 0.04|
├────────────┼─────┼─────┼───┼──────┤
|中国大陆 | 562558.20| 297117.79| 52.82| 87.65|
|海外 | 79299.66| 35454.64| 44.71| 12.35|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采选冶炼行业 |2720389.19|2460413.64| 90.44| 67.1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328951.93| 981378.20| 73.85| 32.81|
|其他 | 1005.09| 403.23| 40.12| 0.02|
├────────────┼─────┼─────┼───┼──────┤
|锂矿 |2720389.19|2460413.64| 90.44| 67.16|
|锂化合物及衍生品 |1328951.93| 981378.20| 73.85| 32.81|
|其他 | 1005.09| 403.23| 40.12| 0.02|
├────────────┼─────┼─────┼───┼──────┤
|国外 | 616387.90| 517073.02| 83.89| 100.00|
├────────────┼─────┼─────┼───┼──────┤
|直销 |3941842.05|3351430.96| 85.02| 97.32|
|贸易商 | 108504.16| 90764.11| 83.65| 2.68|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简介
公司是一家以锂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企业,同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002466.SZ)
和香港联合交易所(9696.HK)两地上市。公司致力于“夯实上游、做强中游、渗
透下游”的长期发展战略,以“共创锂想”为责任理念,矢志成为“以锂为核心的
有全球影响力的能源变革推动者”。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锂产业链的关键阶段,包括
硬岩型锂矿资源的开发、锂精矿生产销售以及锂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为清洁能源
的转型发展提供可持续、高质量的锂解决方案。
公司深耕锂行业已30余年,通过战略性布局中国、澳大利亚和智利的锂产业链,为
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锂精矿产品(含化
学级锂精矿、技术级锂精矿)和锂化工产品(含碳酸锂、氢氧化锂、金属锂、氯化
锂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三类电子产品、新型储能、无人机、玻璃、陶
瓷等终端市常
凭借高品质的产品、良好的口碑及销售覆盖范围,公司目前已与全球许多卓越的锂
终端客户建立长期关系。公司拥有稳定的优质客户群,主要包括全球动力电池制造
商、电池材料生产商、新能源汽车企业、跨国电子公司和玻璃生产商。随着公司产
能规模的不断增长和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已开启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合作模式,
与整车厂合作并进入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头部企业的供应链系统。公司的产品在客
户的供应链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保持着优质且质量稳定的往绩。
(二)业绩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33亿元,同比下降24.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41.06万元,同比上升101.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2.00万元,同比上升100.03%。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
动分析如下:
(1)尽管受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公司锂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
期下降,但得益于公司控股子公司文菲尔德锂矿定价周期缩短,其全资子公司泰利
森化学级锂精矿定价机制与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机制在以前年度存在的时间周
期错配的影响已大幅减弱。
(2)公司重要的联营公司SQM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幅上升导致本报告期确认的
对该联营公司的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
(3)2025年以来澳元持续走强,报告期内澳元兑美元的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收益金
额较上年同期增加。
(三)公司业务介绍
1、上游:锂资源布局
公司同时布局优质的硬岩型锂矿和盐湖卤水资源,以位于澳大利亚的控股子公司文
菲尔德之全资子公司泰利森所拥有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和公司控股子公司盛合锂业
所拥有的中国四川雅江措拉锂辉石矿为资源基地,并通过投资SQM和日喀则扎布耶
的部分股权,实现了对境内外优质盐湖锂矿资源阿塔卡马盐湖和扎布耶盐湖的布局
。
(1)硬岩型锂矿资源
公司采用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优质的原材料供应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公司已实现锂资源100%自给自足,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和雅江措拉锂辉石矿为公司国
内、国外的双重资源保障。
-澳大利亚:格林布什锂辉石矿
公司拥有世界产量最大锂矿——格林布什锂辉石矿的采矿权。根据伍德麦肯兹2025
年第二季度数据,公司控股子公司泰利森运营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预计是2025年全
球产量最大的大型锂辉石矿项目,其产量预计占全球所有锂资源项目2025年总产量
的13.7%。该锂辉石矿目前处于开采状态,其中中央矿脉区是目前锂矿石开采的主
要来源;卡潘加矿区为矿区资源基地,暂处于勘探状态。报告期内,格林布什锂辉
石矿的矿石总开采量为269.41万吨,其中化学级矿石开采量258.72万吨,平均品位
为1.89%;技术级矿石开采量10.68万吨,平均品位为3.85%。
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共有四个在产和一个在建的锂精矿生产厂,目前锂精矿产能合计
约162万吨/年,总规划产能合计约214万吨/年。报告期内,泰利森各项生产运营有
序进行,共生产锂精矿68.08万吨,其中化学级锂精矿65.44万吨、技术级锂精矿2.
64万吨;泰利森各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也稳步推进,其中化学级三号工厂建设项目
已完成干法工厂的建设,2025下半年将重点推进调试工作,为项目进入运营阶段做
好准备。2025年8月,经文菲尔德董事会批准,同意将泰利森化学级三号工厂建设
项目整体预算从8.813亿澳元调整至9.163亿澳元。预计该项目将于2025年12月生产
出第一批锂精矿产品。
-中国四川:雅江措拉锂辉石矿
公司拥有雅江县措拉锂辉石矿采矿权。该锂辉石矿项目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木
绒乡新卫村甲基卡锂矿区,是亚洲最大的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区甲基卡矿区的一部分
。根据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25年初的
报告,雅江措拉锂辉石矿项目所处的西昆仑—松潘—甘孜成矿带为世界级锂辉石型
锂成矿带,累计探明资源量650余万吨氧化锂,资源潜力超3,000万吨氧化锂。根据
2011年9月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八地质队出具的《四川省雅江县措拉锂
辉石矿区勘探地质报告》,雅江措拉锂辉石矿拥有63.24万吨碳酸锂当量的锂资源
,资源品位为1.30%。目前,公司继续对该矿的资源量、储量情况进行进一步勘探
核实,并继续更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该项目未来建成后将成为公司首个国内锂精矿供给来源,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公司的
资源保障能力,提升公司生产原料供应链(尤其是国内锂化工产品生产原料供应)
的稳定性,与澳大利亚格林布什锂辉石矿一起成为公司现有及未来规划锂化合物产
能的双重资源保障,从而助力公司未来实现国内国外锂矿锂化合物一体化供应双循
环体系。
此外,公司控股股东天齐集团直接或间接持有雅江县上都布锂辉石、硅石矿探矿权
和烧炭沟脉石英、锂辉石矿采矿权,其承诺在保证公司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
的前提下,将上述矿权、相关公司股权及相关资产以公平合理的价格出售,通过出
售资产、转让股权及或其他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或处置给公司或无关联关系第三方
。该承诺到期时间为2027年5月28日。天齐集团将在公司具有优先购买权的前提下
,推动上都布、烧炭沟等优质锂矿资源以公平合理的方式注入公司。公司将持续通
过可行路径实现资源协同,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源保障能力和成长空间。
(2)盐湖卤水资源布局
公司是全球少数同时布局优质锂矿山和盐湖卤水矿资源的企业之一。
-智利:阿塔卡马盐湖
2018年12月,公司通过购买智利SQM公司的23.77%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截至
目前,公司持有SQM合计约22.16%的股权。SQM拥有全球储量最大的锂盐湖智利阿塔
卡马盐湖的采矿经营权。阿塔卡马盐湖含锂浓度高、储量大、开采条件成熟、经营
成本低,是全球范围内禀赋十分优越的盐湖资源,为全球锂产品重要的产区之一。
-中国西藏:扎布耶盐湖
2014年8月,公司完成了对日喀则扎布耶20%股权的收购,实现了对国内锂盐湖资源
西藏扎布耶盐湖的战略布局。日喀则扎布耶拥有西藏扎布耶盐湖的采矿权。该盐湖
已探明的锂储量为184.10万吨,是富含锂、硼、钾,固、液并存的特种综合性大型
盐湖矿床。根据日喀则扎布耶控股股东西藏矿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
告》,西藏扎布耶盐湖是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锂矿盐湖,其卤水含锂浓度仅次
于智利阿塔卡马盐湖,含锂品位居世界第二。西藏扎布耶盐湖具有碳酸锂储量规模
较大、品位高、镁锂比低等优势。
2、中游:锂化工产品产能扩张
公司锂化工产品线涵盖电池级和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和工业级氢氧化锂、氯化锂
和金属锂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终端市场,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储
能系统、飞机、陶瓷和玻璃等。
公司深耕锂化工产品加工行业多年,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均设有加工厂。公司在中国
的五家工厂分别位于:四川射洪、四川安居、江苏张家港、重庆铜梁和四川盐亭。
同时,西澳大利亚奎纳纳氢氧化锂生产基地也同国内工厂一起,为下游客户提供优
质的产品。公司生产的锂化工产品销售至全球,通过长期与下游生产企业的合作,
公司已逐步与全球各大电池材料制造商、跨国电池公司、新能源整车企业和玻璃玻
纤及陶瓷生产商等下游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形
成互惠互利的商业共同体。
公司目前已建成锂化工产品产能约9.16万吨/年,加上已宣布的规划锂化工产品产
能共计12.26万吨/年。此外,公司在四川绵阳设有一座主要从事大宗工业固废(锂
渣)资源化综合再利用的工厂,积极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链发展。
该工厂拥有全球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年产3万吨的硅铝微粉生产线,是资源综合利
用产业的创新载体和孵化基地。公司全球各自有生产基地情况具体如下:
3、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及战略布局
除通过参股SQM和日喀则扎布耶的部分股权布局盐湖锂资源外,公司亦积极布局新
能源产业链上的新能源材料、动力电池、固态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此外,公司拥有稳定的优质客户群,主要包括全球动力电池制造商、电池材料生产
商、新能源汽车企业、跨国电子公司和玻璃生产商。近年来,公司与多家锂电材料
、锂电池制造企业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并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以加强产业链
上下游的紧密联动。
公司将持续挖掘新能源价值链上的战略布局机遇,包括新能源材料与固态电池等下
一代电池技术的合作潜力,聚焦电动汽车、储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
、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应用领域的投资契机,积极投身下游投资布局,以更有效
地应对锂在新型电池应用中的未来走向。
(四)经营模式
1、供应链管理
公司已建立起全面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该体系涵盖了七大关键部分:负责任矿产供
应链、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委外加工管理、招标管理、项目采购管理和采购应
急管理。为了确保各采购环节的有效运作,公司制定并实施《供应商管理规范》《
采购管理规范》《招标管理规范》等供应商管理制度与标准化流程,对采购行为、
供应商评估体系行为、供应商改善与优化行为以及招标采购行为进行集中化管控,
针对不同类型的供应商、采购标的、采购行为背景分别采取对应的管理策略,优化
公司供应链结构和供应质量,持续完善供应链体系。公司对供应商严格实施系统化
的筛癣准入、考核等全环节管理流程,纳入环保、员工权益、反腐败、职业健康、
社会责任履行等多维度因素,持续加强可持续供应链风险管理。
(1)锂矿采选业务
公司在国内外的锂矿采选业务采购主要为各类服务和能源,如矿山开采服务、海运
服务、陆运及港口服务、爆破和挖掘服务等;能源主要为电力、柴油和液化石油气
。供应商均为当地的服务和能源供应商,因此有助于降低公司的营运成本,并减少
设备及机械的资本支出。为此,公司秉持严格的程序,以妥善管理与采矿承包商相
关的风险,并确保在聘请承包商之前收集所有必要资料,包括健康、安全、环境、
社区关系、培训和以往的承包经验以评估承包商的能力,并确保满足相关监管规定
。公司格林布什矿场的矿物生产用水来自雨水及位于现场的多个处理水坝的储水,
所用的大部分水被回收及循环;电力和柴油供应商分别为澳大利亚当地电力供应商
及知名柴油供应商。
(2)锂化工产品加工业务
目前,公司国内外各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所需化学级锂精矿均来源于公司位于澳大
利亚的控股子公司文菲尔德之全资子公司泰利森所拥有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其中
,国内各生产基地所需锂精矿通过海运由澳大利亚到达国内港口,再分别转运至公
司位于四川射洪、江苏张家港和四川遂宁安居的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
公司围绕锂化工产品加工业务布局,在国内核心生产区域构建了完善的仓储网络。
公司在四川射洪、江苏张家港和四川遂宁安居等生产基地均配套建设了大型专业化
仓库,形成“生产基地+仓储中心”的协同布局。其中,原材料仓库专注于保障生
产原料的集中储备与高效调度,确保锂化工生产环节的原料供应稳定性;成品仓库
则针对各类锂化工产品的存储需求,采用分区管理模式,实现成品从生产下线到客
户交付的全流程规范存储,为产品快速发运至客户手中提供坚实支撑。
公司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各仓库的库存动态。在锂矿采选业务中,
根据矿山开采进度、服务采购周期以及市场对锂精矿的需求预测,设定合理的安全
库存水平。对于锂化工产品加工业务,结合生产计划、锂精矿供应周期以及客户订
单情况,精准调控锂精矿及成品的库存数量。
为提升仓储物流效率与管理水平,公司积极推进智能化仓储物流建设。在仓库引入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货物的自动存储、检索与分拣,提高了货
物出入库的效率与准确性,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与劳动强度。此外,利用大数据分
析技术,对仓储物流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优化库存管理策略与运输路线规划,进一
步提升公司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
2、生产模式
公司的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锂精矿产品及锂化工产品。锂精矿产品包括化学级锂
精矿和技术级锂精矿;锂化工产品包括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及金属锂。公司
产品的生产模式具体如下:
(1)锂精矿产品生产
目前公司生产的锂精矿均源自公司在澳大利亚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由公司控股子
公司泰利森开采并生产为锂精矿。泰利森的锂精矿生产计划根据预期的市场趋势及
与锂精矿客户的商谈情况定期制定;日常生产安排则根据上述计划及现有的库存水
平制定。
泰利森于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采用露天采矿法获取锂矿石,并通过以下步骤将锂辉石
矿石生产为锂精矿:①开采的粗矿通过多级破碎循环进行尺寸减小;②破碎的矿石
通过筛网区分尺寸,用重介质分离法使锂矿物与多密度矿物分离,将粗粒碎矿石进
行浓缩,从而得到粗粒锂精矿;③使用筛分或水力分级方法进行分类,以将剩余的
矿流按照不同尺寸分成不同的组别;④使用球磨工艺从原矿中提取锂精矿;⑤采用
湿式高强度磁选去除潜在的污染矿物质;⑥进行浮选从而得到精细的锂精矿;⑦进
行增稠及过滤以生产化学级或技术级锂精矿。
(2)锂化工产品加工
目前公司国内外锂化工产品主要由四川射洪生产基地、江苏张家港生产基地、重庆
铜梁生产基地、四川遂宁安居生产基地和澳大利亚奎纳纳工厂负责生产和运营。
公司根据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和客户订单情况,采用计划和订单相结合的生产模式。
生产部门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按月制定生产计划,统一
调度并安排生产。
公司国内外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通过以下步骤,将锂精矿加工成碳酸锂、氢氧化锂
、氯化锂及金属锂:①对锂精矿进行煅烧、磨细和酸化;②加入碳酸钙并进行调浆
、浸娶过滤,将锂精矿转化为硫酸锂溶液;③通过对硫酸锂溶液进行纯化处理,然
后分别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或氯化钙制成成品碳酸锂、氢氧化锂或氯化锂;④通
过电解和蒸馏的方法使用氯化锂生产金属锂。
(3)工艺及质量管理
公司致力于为下游市场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高品质产品,通过不断夯实质量管理体
系建设,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积极倾听并回应客户的需求与反馈,在行业内拥有良
好的口碑,并获得海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与持续信赖。
工艺技术管理方面,公司对各生产基地的工艺控制、工艺安全、工艺改进、工艺变
更、工艺信息、工艺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体系化管理。由公司总部工艺团队对基地
工艺技术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定期审核,确保公司工艺技术管理水平在
行业中处于领先。此外,根据行业动向及发展前景,公司开展了多项工艺技术研究
,积极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储备新技术应对市场变化。
质量管理方面,公司通过标准化、系统化管理,对各生产基地的质量目标、质量标
准、质量成本、关键指标、过程控制以及供应商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覆盖,切实建
设具有公司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紧跟锂行业
的发展趋势和需要,高度关注并致力于高标准满足国内外客户需求和期望,不断完
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管理基础,追求卓越品质,持续推动全员质量管理意识提升
和能力建设。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和改进,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上,各生产基地于2019年起对标国际汽车行业质量管理标准,相继引入并通过了IA
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总部质量管理团队对公司各生产基地的质量
管理实施统筹规范与监督,定期对管理系统、生产流程、产品质量等方面开展全面
审核。
产品质量方面,公司致力于打造锂化工产品的行业标杆,基于过程方法与风险的思
维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利用过程风险工具(PFMEA)充分识别及预防质量风险,
策划控制计划文件,开展周期评审;使用统计过程控制(SPC)等质量工具对生产
稳定性进行动态监控。此外,公司通过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推
动产品质量持续改进,确保符合公司及客户的相关标准。随着下游电动汽车行业客
户对产品磁性异物和金属颗粒的要求日趋严格,公司积极响应客户要求,持续开展
质量万里行活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对标客户检测方法,对磁性异物持续开展质
量改进,产品磁性异物水平呈现逐年降低趋势,产品的一次合格率提升至99%以上
。
(4)环境、健康及安全管理
公司严格遵循运营所在地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及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健全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架构、落实体
系认证等一系列措施,持续提升公司环境、健康及安全(以下简称“EHS”)管理
水平。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决策机构,将EHS相关指
标纳入管理层、部门和分子基地的年度考核,并在总部层面设立环境健康安全(EH
S)部,通过部署EHS合规、EHS体系、EHS培训、EHS管控四大专业板块,推动公司
安全管理及基地安全生产工作落地落实。
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方面,公司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健康管理程
序》《EHS培训管理程序》《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程序》《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
程序》《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程序》《安全工作许可管理程序》《EHS事故事
件管理程序》《EHS奖励和问责管理程序》等多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
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公司始终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定期为员工及
承包商提供有关健康、安全和事故预防的培训。公司要求所有从事相关业务的员工
取得国家要求的资格证书,并按期培训。公司各生产基地均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体系的要求进行系统管理,其中四川射洪生产基地、重庆铜梁生产基地、江苏张家
港生产基地及澳大利亚奎纳纳工厂获得ISO45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环境保护方面,公司建立并实施《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在各生产基地执行严格的
《固态废弃物管理制度》,将公司生产产生的废弃物按照适用的环境标准分类处理
。公司各生产基地均按照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系统管理,其中四川射洪生产基
地、重庆铜梁生产基地、江苏张家港生产基地及澳大利亚奎纳纳工厂均获得ISO140
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3、销售模式
(1)锂精矿产品
公司销售的锂精矿产品为由控股子公司泰利森生产的技术级锂精矿和化学级锂精矿
。由于公司控股子公司TLEA与雅保控股子公司RTLithiumLimited(以下简称“RTLi
thium”)分别持有文菲尔德已发行股份的51%及49%,根据联合投资安排,文菲尔
德股东同意各股东有权采购格林布什锂辉石矿的实际年产量的50%。泰利森锂业(
澳大利亚)分别与公司和RTLithium签署了《采购协议》《分销协议》,以载列就
泰利森锂业(澳大利亚)向文菲尔德股东分销产自格林布什矿的锂精矿产品有关的
条款及条件。
(2)锂化工产品
公司销售的锂化工产品包括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工业级碳酸锂、金属
锂、氯化锂等。公司的锂化工产品在全球销售,遍布中国、日本、韩国、意大利、
德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市场为主要市常公司锂化工产品客户主要为
正极材料、电芯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企业;海外市场客户主要为下游日本、韩国等
正极材料和动力电池厂商,出口产品主要为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客户
结构方面,公司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合作模式,目前已实现正极材料、动力电
池和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渗透;同时亦拓展储能、三类电子产品市常订单模式方面
,公司以长期战略合约为主、零单为辅;销售价格结合客户的商业需求和条件随行
就市确定。通过长期与下游头部生产企业的合作,目前公司已逐步与全球各大电池
材料制造商、跨国电池公司、新能源整车企业、玻璃玻纤及陶瓷生产商等下游细分
市场头部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形成互惠互利的
商业共同体。
4、技术及研发
公司以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为引领,紧密贴合市场需求,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应
用,积极应对各项重大技术挑战。公司致力于通过持续的科研创新与技术革新推动
全球锂资源的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以及下一代锂电池关键材料开发,助力实现绿色
可持续开采及先进材料技术突破。依托科技创新与资源整合优势,公司与多方合作
伙伴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公司推行“以自主研发为核心、开放合作为抓手”的研发模式,并建立完善“四大
研究方向”从而实现公司研发战略落地。核心研发团队由一批精良均衡的专家队伍
组成,专家团队在材料工程、无机化学、化学工程、冶金、矿业工程等锂产品研发
领域拥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同时,通过对公司技术经理人队伍培育,有效
促进研发技术成果转换。公司内部积极倡导开放且富有建设性的竞争氛围,在四川
成都、四川眉山、四川射洪、重庆铜梁、江苏张家港及澳大利亚均设有研发团队。
为持续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公司投资建设的天齐锂业创新实验研究院(以下简称“
创新实验研究院”)已于2025年3月28日正式竣工投用。创新实验研究院将重点聚
焦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关键材料的突破性研究,并同步深入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新型高效提锂技术及电池回收再利用等关键领域的科研攻关。创新实验研究院与
公司总部形成高效协同的研发主轴线,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强力支撑。同时
,公司正积极筹备成立香港研发中心,以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整合全球研发资源
。
此外,公司视知识产权为研发创新活动的核心保障与价值载体,致力于构建并持续
优化体系化、标准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公司以两大国际标准为核心支撑——依托ISO56001构建创新管理基础框架,借助IS
O56005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专项指引,形成创新与知识产权深度融合的管理体系。依
托双标融合实践,公司持续优化“战略-创新-IP”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围绕“科技
驱动、全链协同”核心战略,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突破、新工具应用、新模式探
索、新理念实践五大维度精准发力,通过系统化管理将知识产权全流程管控嵌入创
新价值链各环节。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备案的认证机构现场认
证审核,2025年3月26日,公司正式通过ISO56001创新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和评
级(优秀级)及ISO56005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分级评价,成为锂行业首家同时
完成该体系认证与分级评定的标杆企业。这一成果既是对公司创新管理与知识产权
工作的高度认可,也为行业创新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例。
在强化自主研发的同时,公司高度重视外部创新资源的整合与知识产权成果的有效
转化。通过多元化合作模式,明确界定合作各方的知识产权归属与权益,建立高效
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机制。这不仅为前沿技术的迭代创新构建了可持续通道,更通
过知识产权的高效流转与权益配置,为核心研发成果的未来商业化路径奠定了可扩
展的权益基础与价值释放空间,同时通过完善的协议管理和风控措施,有效保障了
公司在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安全。
5、海外股权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强对海外控股子公司国际化治理和管控力度。公司在澳大利
亚的控股子公司TLEA是公司与澳大利亚上市公司IGO下属全资子公司IGOLithium以5
1:49共同持有的投资平台。TLEA进一步拥有文菲尔德51%控制权和TLK奎纳纳工厂10
0%权益,其中文菲尔德为TLEA与美国上市公司雅保下属的RTLithium以51:49共同持
有的合营企业,TLEA之全资子公司泰利森拥有格林布什锂辉石矿。
公司通过委派高层管理层人员担任以上控股子公司董事会成员,深入参与公司海外
控股子公司治理管控,对海外控股子公司的重大事项包括预算、战略发展、组织架
构、现金分红等进行决策。同时,公司总部有关部门与控股子公司管理层在日常生
产运营和管理过程中深入沟通合作,在不同层面协同少数股东代表,共同就生产运
营、项目扩建、政府审批、技术升级等专项工作展开讨论,从各自专业领域深度参
与并持续提升海外项目日常管理运营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澳大利亚控股子公司管
理团队进行了部分调整。更新后的管理团队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当地,熟悉当地企
业文化和管理风格的同时,具备国际化专业管理思维,将进一步帮助公司挖掘海外
项目的战略潜力,促进公司和合营企业总体利益实现最大化。
二期氢氧化锂项目终止后,奎纳纳工厂把工作重点聚焦一期氢氧化锂项目的爬坡和
技术改造,致力于持续优化工厂运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整体生产效率。报告期
内,一期氢氧化锂项目已初步达到目标运行率50%及以上(尽管存在波动),较以
前生产运营取得一定进展。此外,公司非常重视澳大利亚当地技术人才培养,带领
当地技术团队不断攻克生产和技术改造项目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争取早日实现突破
并为股东创造资产价值。
(五)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1、公司控股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是全球产量最大、成本最低的锂辉石项目之一
公司在澳大利亚控股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是全球目前品位最高、储量最大的在产锂
辉石项目。根据格林布什矿最新勘探结果,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格林布什锂辉石
矿总矿产资源量4.40亿吨,氧化锂平均品位为1.5%,折合碳酸锂当量约1,600万吨
;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储量合计增加至1.72亿吨,氧化锂平均品位为1.9%,折合碳酸
锂当量约810万吨。报告期内,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开采总量269.4万吨,其中化学级
矿石开采量258.7万吨,平均品位1.89%;技术级矿石开采量10.7万吨,平均品位3.
85%。报告期内,该项目共生产锂精矿68.08万吨,其中包括化学级锂精矿65.44万
吨和技术级锂精矿2.64万吨。根据伍德麦肯兹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格林布什锂辉
石矿预计是2025年全球产量最大的大型锂辉石矿项目,其产量预计占全球所有硬岩
锂矿项目总产量的20.4%,占全球所有锂资源项目总产量的13.7%。
同时,凭借优越的资源品位以及成熟稳健的当地管理团队,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项目
的锂精矿生产成本一直保持在全球所有锂辉石矿中的低位水平。根据ProjectBlue2
025年第二季度数据,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项目化学级锂精矿工厂的现金生产成本在
全球硬岩锂矿项目中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公司项目管理团队仍在不断思考并优化
项目生产加工成本,使之在全球硬岩锂矿项目当中持续保持低位水平。
2、公司参股的阿塔卡马盐湖是全球产量最大、成本最低的锂盐湖项目之一
公司参股的SQM拥有智利阿塔卡马盐湖部分地区采矿权。阿塔卡马盐湖含锂浓度高
、储量大、开采条件成熟、经营成本低,是全球范围内禀赋十分优越的盐湖资源。
根据SQM2025年披露的《阿塔卡马盐湖技术报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SQM所拥
有的部分阿塔卡马盐湖区域享有锂资源量(不包含储量)约1,080万吨金属锂当量
;锂储量约27万吨金属锂当量,合144万吨碳酸锂当量。根据伍德麦肯兹2025年第
二季度数据,阿塔卡马盐湖预计是2025年全球产量最大的盐湖卤水项目,其年产量
预计占全球所有锂盐湖项目2025年总产量的36.0%,占全球所有锂资源项目2025年
总产量的11.8%。
同时,阿塔卡马盐湖的锂盐湖项目生产成本始终位于全球锂资源较低水平区间。根
据ProjectBlue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SQM享有的阿塔卡马盐湖锂盐湖项目是全球所
有锂资源当中成本最低的项目。
3、公司全球范围内拥有多个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
公司目前建有五个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分别位于中国四川射洪、四川遂宁安居、
重庆铜梁、江苏张家港以及澳大利亚奎纳纳(一期氢氧化锂项目),已建成的锂化
工产品产能约9.16万吨/年。根据伍德麦肯兹行业报告,江苏张家港生产基地是全
球首条在成熟运营中的全自动化电池级碳酸锂工厂。同时,澳大利亚奎纳纳工厂一
期氢氧化锂项目是澳大利亚首个在产氢氧化锂项目,也是中国企业首个在海外运营
的氢氧化锂生产线。
公司在江苏新建的年产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可柔性调剂生产碳酸锂产品)已于202
5年7月30日竣工,并进入联动试车阶段。同时,公司在重庆铜梁正在建设年产1,00
0吨金属锂及配套原料的扩建项目。上述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全球综合锂化工产品
产能合计将达到12.26万吨/年。
另外,公司在四川绵阳设有一座从事大宗工业固废(锂渣)资源化综合再利用的工
厂,该工厂拥有全球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年产3万吨硅铝微粉生产线,是资源综合
利用产业的创新载体和孵化基地。
(六)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1、锂资源
(1)锂资源供给
全球锂资源主要包括卤水型和硬岩型两大类。卤水型锂资源包括盐湖卤水、地热卤
水和油气田卤水等;硬岩型锂资源则包括锂辉石、锂云母、铁锂云母、透锂长石、
磷铝锂石和锂黏土等。盐湖卤水型锂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南美的“锂三角”地区,
包括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维亚。硬岩型锂资源则广泛分布于全球多个国家。中国拥
有丰富的锂资源,涵盖了盐湖卤水型和硬岩型。目前,盐湖卤水、锂辉石和锂云母
是生产锂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少量透锂长石、磷铝锂石也用于此用途。
根据伍德麦肯兹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按照资源端口径统计,2024年全球锂资源供
给量约144.9万吨LCE,同比增长33.5%;其中硬岩型锂资源供应97.3万吨LCE,同比
增长34.6%,占总供应量约67%,持续占据主要地位。伍德麦肯兹预测,2025年至20
30年全球锂资源端供应将以12.5%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到2030年以后增速放缓
。
硬岩型锂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津巴布韦等国家;其中,澳大利亚是最
大的硬岩型锂资源供给国。根据伍德麦肯兹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2024年澳大利亚
锂精矿产量折合碳酸锂当量约48.5万吨,约占硬岩型锂资源供应总量的49.8%,约
占资源端总供应量的33.5%。其中,公司拥有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2024年共生产锂
精矿折合碳酸锂当量约20.5万吨,占澳大利亚总供应量的42.3%。
硬岩型锂资源中,锂辉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透锂长石、锂云母、锂粘土等逐渐增
加。伍德麦肯兹预计,未来十年内锂辉石依然是全球硬岩型锂资源供给的最主要来
源。公司控股的位于澳大利亚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锂辉石矿床
之一,开采历史悠久,该矿床品位高、资源供应稳定,被视为全球锂辉石供应的关
键来源之一。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5年1月发布的数据统计,全球锂金属资源量总计约1.15亿
吨,同比增长9.5%;锂金属储量3,000万吨,折合1.6亿吨LCE,同比增长7%;这些
资源主要集中在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其中,
玻利维亚和美国锂资源尚未大规模开发。
2025年初,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中国地质
调查局联合中国各省份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找矿集中攻坚行
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
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提升至16
.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其中新发现的西昆仑
—松潘—甘孜长达2,800千米的成矿带为世界级锂辉石型锂成矿带,累计探明资源
量650余万吨氧化锂,资源潜力超3,000万吨氧化锂。公司控股子公司盛合锂业拥有
的雅江措拉锂辉石矿项目正位于该成矿带。
近年来,各国各地政府意识到锂矿作为战略资源的重要性,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
锂资源勘探、开发与布局上竞争激烈。中国企业正加速全球化资源布局,通过跨周
期并购不断拓展全球资源版图。与此同时,国际巨头积极推进产能整合与战略性扩
张,依托技术协同和规模效应持续强化行业领导地位。综上所述,国内外矿业企业
和投资者对锂矿行业和锂资源前景较为看好。
(2)锂精矿价格
2025年上半年,锂精矿价格跟随锂盐价格运行。受锂盐价格持续走弱影响,进口锂
精矿价格亦出现回落。自2024年下半年起,部分海外矿山陆续减产或停产,带动矿
端库存持续去化;叠加春节前后下游备货需求释放,进口锂精矿价格于年初至春节
期间出现小幅回升。但随着节后实际需求增速不及预期,锂盐与锂精矿库存同步回
升,供应压力加剧,锂精矿价格进入持续下行通道。2025年3月下旬,受市场对全
年供应过剩预期的影响,悲观情绪升温,锂精矿价格跌幅进一步扩大。2025年4月
,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对储能电芯出口及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拓展形成一定冲
击,锂精矿和锂盐价格螺旋式下降,加速探底。2025年6月中旬,碳酸锂价格在累
库背景下趋于稳定,带动锂精矿价格在快速下行后企稳。2025年7月,宏观政策导
向积极,叠加部分供应扰动因素显现,进口锂精矿价格出现明显反弹,一度回升至
接近年初水平。
2、锂化工产品
(1)锂化工产品供给
2024年全球锂化工产品供应延续高速增长态势,主要受新能源车及储能行业需求持
续扩张的驱动。根据伍德麦肯兹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2024年全球锂化工产品总供
应量达132.8万吨LCE,同比增长38.4%。从全球锂资源供应格局来看,中国仍占据
主导地位。2024年中国锂化工产品产量达89.3万吨LCE,同比增长41.2%,占全球总
供应量的67.2%。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锂产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仍不足50%。展望
未来,随着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和产能逐步释放,中国锂化工产品产量有望实现稳
步增长。
根据伍德麦肯兹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锂化工产品的原料来源主要分为硬岩锂精矿
、盐湖卤水和回收锂。硬岩锂精矿仍维持主导地位。伍德麦肯兹预计,硬岩锂精矿
衍生的锂化工产品产量将在2037年达到197万吨LCE的峰值,但市场份额峰值将提前
至2026年实现,届时占比达64%,澳大利亚、中国和津巴布韦是该领域的主要供应
国。盐湖卤水保持稳定增长。伍德麦肯兹预计,2025年至2050年间盐湖卤水衍生的
锂化工产品产量年均增速为2%,但在总供应中的占比呈下降趋势,将从2024年的35
.8%逐步于2035年和2050年分别降至29%和21%。回收锂呈现最快增速:回收锂衍生
的锂化工产品产量2024年占比3.8%,预计到2043年将超越盐湖锂成为第二大供应源
,年产量突破100万吨,市场份额超过25%。
锂化工产品结构方面,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持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伍德麦肯
兹预测,全球锂盐需求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变化趋势。电池级锂盐产品(碳酸锂和氢
氧化锂)将成为未来锂产业增长的绝对主力,其中电池级碳酸锂产量预计从2024年
的44.4万吨LCE增长至2030年的118.2万吨LCE,年均增速约18%,主要受益于磷酸铁
锂电池的持续扩张;而电池级氢氧化锂预计从2024年32.15万吨LCE增至2030年的86
.4万吨LCE,年均增速17%,反映了高镍三元电池的市场渗透加速。
(2)锂化工产品现货价格
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与氢氧化锂现货主流价格运行区间大致在6万至8万元/吨之
间。除2025年1月碳酸锂与氢氧化锂现货主流价格小幅上行外,2025年上半年整体
呈现下行趋势。2025年第一季度初,受“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以及储能抢装出口带
动,正极材料与电芯环节排产超出预期。淡季不淡,市场对全年需求预期上修,推
动锂化工产品价格在2025年1月触及上半年高点。春节后,随着国内锂盐企业陆续
复工,江西地区产能恢复超预期,行业整体产量与开工率均高于历史同期,供给端
持续走强。进入2025年3月中旬后,锂精矿价格出现松动;同时2025年4月美国对等
关税政策冲击,影响储能电芯出口与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拓展,形成“矿价—盐价
”螺旋式下探格局。锂盐价格一度跌破6万元/吨。同时,从智利进口碳酸锂数量逐
步回落,市场预期改善。2025年7月开始,宏观政策释放积极信号,叠加锂盐价格
阶段性超跌反弹,以及部分地区矿权合规性问题导致供应端扰动频发,锂化工产品
价格快速反弹。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氢氧化锂价格与碳酸锂价格走势基本一致
。
(3)锂化工产品期货价格
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由2025年1月2日的开盘价79,820元/吨下
跌至2025年6月30日收盘价62,260元/吨,累计跌幅达22.00%。具体来看,2025年上
半年碳酸锂供应维持高位运行,锂盐持续累库;同时需求前置导致后续下游正极材
料厂排产增速不及预期,叠加锂精矿价格承压,进一步削弱成本支撑,期货价格持
续下探。从基差走势来看,春节前现货价格率先回落,形成“现货领跌期货”的格
局;节后随着市场对供需格局的悲观预期加剧,期货价格反而转为领跌现货。直到
2025年6月受阶段性需求回暖影响,碳酸锂期货价格出现升水于现货的结构性修复
。进入2025年7月,随着中央提出“反内卷”宏观政策导向,加之供给扰动等多重
利好因素共振,碳酸锂期货价格迎来强势反弹,行情转入上行通道。
3、锂产品终端市场
锂资源在经过加工得到碳酸锂、氢氧化锂和氯化锂等锂化工产品后,可广泛应用于
动力电池、消费电子、新型储能电池以及其他的传统应用领域。根据美国地质调查
局2025年1月31日发布的《2025年矿产品概要》(MineralCommoditySummaries2025
)数据,尽管锂资源的使用量因地区而异,但其在全球应用情况估计如下:锂电池
占比87%、陶瓷和玻璃占比5%、润滑脂占比2%、空气处理占比1%、连铸保护渣占比1
%、医疗占比1%、其他用途占比3%。
(1)锂离子电池
锂作为锂离子电池终端产品产业链上游的关键原材料,是生产锂电池产品所必须的
金属材料之一。锂离子电池是依靠锂离子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以达到充放电目的
的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具有重量轻、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的特点。根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于2025年1月发布的数据,随着可充电锂电池在电动汽车、便携
式电子设备、电动工具和电储能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显著增加
。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量占全球锂资源需求量的比例已从2015年的31%上升至2024
年的87%。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
量1,545.1GWh,同比增长28.5%。展望未来,EVTank预计,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
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1,899.3GWh和5,127.3GWh。
动力电池:SNEResearch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已达
到401.3GWh,同比增长38.5%。此外,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
025年上半年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销量分别为697.3GWh和659.0GWh,分
别同比增长60.4%和63.3%,供需两旺。其中,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99.6GWh,同比
增长47.3%;磷酸铁锂电池得益于安全性和性价比优势,装车量同比增长73%至244.
0GWh,占比81.4%,维持在较高水平;三元电池装车量55.5GWh,同比下降10.8%,
占比18.5%。出口方面,虽受关税扰动,但上半年累计出口仍同比增长56.8%至127.
3GWh,占销量的19.3%。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将达752
.4GWh。
储能电池:近年来,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
25-2030年全球与中国储能锂电池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显示,2024年全球储
能电池出货量为326.5GWh,同比增长63.0%;其中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260GW
h,同比增长40.54%。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达457
.1GWh,其中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364GWh。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与深入
践行,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持续推动,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固态电池:固态电池是电解质为固态或者半固态的电池产品,其核心优势为能量密
度高和安全性高(固态电解质不易燃)。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指出,2024
年以来,随着下游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固态电池的优势获得更好的体现。首先,
固态电池成为影响未来车企格局的竞争要素之一,车企为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性和续
航能力,积极布局固态电池。多家车企计划于2027年进入规模化装车测试,于2030
年左右实现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车型。第二,在消费电子领域头部企业也寻求通过
固态电池提升电子产品的便携性与续航能力。第三,2024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电动
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新赛道加速锂离子电池升级迭代,为制造成本较高的
固态电池的应用打开更加广阔市常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预测,2025年固态电池
需求量有望突破44.2GWh,到2030年全球出货量预计将达到614.1GWh,其中全固态
电池占比接近30%。从政策端来看,2025年以来中国对固态电池行业大力扶持。202
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并提出要打造全球龙头企业的目标。2025年4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动力电池“不起火、
不爆炸”改为了强制性要求,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因该政策对电池安
全性要求高,而固态电池安全性突出,该政策为固态电池发展带来机遇。2025年5
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推出《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解决了行业界定模糊等问题
,为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应用筑牢基矗政策的持续推动,为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营造了
良好环境,产业链相关企业在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进程上获得助力。根据前瞻产业研
究院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20亿元人民币。前瞻产业
研究院预计,2025年中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86亿元人民币,2026年将进一步
增长至205亿元人民币,2030年将达到1,163亿元人民币。此外,EVTank数据显示,
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达到3.3GWh,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增长至11.1GWh。
(2)新能源汽车
中国市场:2025年上半年,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带动下,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
增长态势,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5年1月
至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
4%和40.3%。其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分别为441.5万辆和252.
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2%和31.1%。渗透率方面,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
新车销量的44.3%。此外,2025年1月至6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为587.8万辆,同比
增长35.5%;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海外市场:据市场调查机构RhoMotion报告,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到910万辆,同比增长28%。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向好发展态势,销量达到200万辆,同比增长26%。其中,
插电混动车型增长27%,纯电动车型增长26%。受政策支持力度减弱的影响,北美新
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缓慢,销量为90万辆,同比增长3%。世界其他地区新能源汽车销
量为70万辆,同比增长40%。
展望未来,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新能源汽车行业可能会从规模扩张转向注重质量
的稳健成长,这一转变也将促进锂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国际能源署(IEA)预计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突破2,00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四分之一以
上;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4,00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将达
到2,80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达到1,200万辆。
(3)消费电子
消费型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电源、无人机以
及机器人等消费电子产品中。消费型锂电池通常分为一次性(一次)电池和可充电(
二次)电池,其中二次锂电池为当前消费电池的主流产品。按照封装形式不同,锂
离子电池可分为圆柱锂电池、方形锂电池和聚合物软包锂电池三类。
近年来,全球消费型锂电池市场的需求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智
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以及新兴应用
领域如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电动汽车等的快速发展。根据企业增长咨询公司弗
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数据,2020年至2024年,全球消费型锂电池总出货量从99亿只
增长至177亿只,年复合增长率为15.9%。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产品、汽车电子
等下游产业的扩张以及电池技术的升级。未来,5G设备的普及和低空经济将进一步
拉动需求。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5年全球消费型锂电池出货量为217亿只,到2
029年将达到551亿只,2025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6.2%,市场将持续扩大
。
中国消费型锂电池市场当前正处于技术驱动的增长阶段,其发展以多元化应用场景
为依托,同时拥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作为保障。从未来发展方向来看,该市场将把
高性能提升、智能集成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相关技术创新放在优先位置。企业增长
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报告指出,在出货量方面,2020年至2024年,中国
消费型锂电池出货量从29亿只增长至71亿只,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8%。这一增长
态势的背后,是中国消费电子产品等下游产业的强劲需求在持续拉动。展望未来,
随着5G基础设施集成的不断推进,以及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持续发力,消费型锂
电池需求将进一步释放。预计2025年出货量为90亿只,到2029年将攀升至264亿只
,2025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30.9%。
4、政策环境
(1)国内政策环境
报告期内,中国政策持续鼓励锂电产业链发展。2025年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
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
要求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
,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2025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新型储能制
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强调重点布局大容量高安全储能电池、高功率电
池、全生命周期高能效电池、储能用固态电池、全气候低衰减长寿命电池、高一致
性电池系统等先进储能型锂电池产品。
此外,2025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四部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
下乡活动的通知》,明确提出持续优化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应用配套环境,积极扩
大新能源汽车乡村地区消费。此次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将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推
动农村市场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新的增长极。随着相关政策的推进及消费者认知度
、接受度的提高,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发布的《中国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出行研究》预计,到2030年,中国农村地区汽车千
人保有量将近160辆,总保有量将超7,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乡发展潜力巨大。
2025年以来锂电行业相关政策及要点
(2)国外政策环境
2025年,全球各国新能源政策呈现一定分化趋势。美国通过《OneBigBeautifulBil
lAct》(“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以下简称“大而美”法案),将于2025年9
月30日起取消电动车和光伏联邦税收抵免。欧盟、英国则持续推动零排放交通工具
普及,其中欧盟《清洁企业车辆条例》预计将强制企业车队向电动化转型;英国新
一轮电动车购车补贴计划将延续至2029年。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和立
陶宛等国纷纷加码储能与可再生能源支持力度,加快能源结构转型进程。沙特阿拉
伯计划至2026年运营22吉瓦时储能项目;澳大利亚大幅提高家庭太阳能电池补贴,
并优化招标流程;立陶宛则追加3,733万欧元支持大型储能项目建设。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优越的硬岩锂矿和锂盐湖资源禀赋
公司是全球少数几个已同时掌握全球最优质的硬岩锂矿和锂盐湖核心资源的公司之
一。
公司在澳大利亚控股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是全球目前品位最高、储量最大的在产锂
辉石项目。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格林布什锂辉石矿总矿产资源量4.40亿吨,氧化
锂平均品位为1.5%,折合碳酸锂当量约1,600万吨;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储量合计增
加至1.72亿吨,氧化锂平均品位为1.9%,折合碳酸锂当量约810万吨。与此同时,
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项目还在周边地区持续进行资源勘探工作,旨在不断开发其资产
价值。
公司参股的SQM在智利拥有阿塔卡马盐湖部分地区采矿权。阿塔卡马盐湖含锂浓度
高、储量大、开采条件成熟、经营成本低,是全球范围内禀赋十分优越的盐湖资源
。根据伍德麦肯兹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阿塔卡马盐湖预计是2025年全球产量最大
的盐湖卤水项目,其年产量预计占全球所有锂资源项目2025年总产量的11.8%。根
据SQM2025年披露的《阿塔卡马盐湖技术报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SQM所拥有
的部分阿塔卡马盐湖区域享有锂资源量(不包含储量)约1,080万吨金属锂当量;
锂储量约27万吨金属锂当量,合144万吨碳酸锂当量。
同时,公司在国内控股的四川雅江措拉锂辉石矿是亚洲最大的硬岩甲基卡锂矿的一
部分。根据2011年9月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八地质队出具的《四川省雅
江县措拉锂辉石矿区勘探地质报告》,雅江措拉锂辉石矿拥有63.24万吨碳酸锂当
量的锂资源,资源品位为1.30%。该项目于2012年取得采矿许可证,期间暂停建设
,后于2022年重新启动建设前期工作。目前,公司在加紧推进雅江措拉锂辉石矿项
目建设和要件办理相关工作。该项目未来建成后将成为公司首个国内锂精矿供给来
源。
此外,公司控股股东天齐集团直接或间接持有雅江县上都布锂辉石、硅石矿探矿权
和烧炭沟脉石英、锂辉石矿采矿权,其承诺2024年5月28日起的36个月内,在保证
天齐锂业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的前提下,将上述矿权、相关公司股权及相关
资产以公平合理的价格出售,通过出售资产、转让股权及或其他切实可行的方案解
决或处置给天齐锂业或无关联关系第三方。
(二)锂精矿和锂化工产品产能迎来进一步提升
公司目前锂精矿产能主要来自于公司控股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该矿区目前有四个
锂精矿选矿厂,已建成锂精矿产能为162万吨/年,包括化学级锂精矿一号工厂、化
学级锂精矿二号工厂、技术级锂精矿工厂和尾矿再处理厂。报告期内,格林布什锂
辉石矿共生产68.08万吨锂精矿,其中包括65.44万吨化学级锂精矿和2.64万吨技术
级锂精矿。根据伍德麦肯兹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预计是2025年
全球产量最大的大型锂辉石矿项目,其产量预计占全球所有锂资源项目2025年总产
量的13.7%。除此之外,格林布什锂辉石矿目前正在建设的化学级锂精矿三号工厂
预计将于2025年12月完工。化学级锂精矿三号工厂投产后,格林布什锂精矿项目总
产能将达到约214万吨/年,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格林布什锂精矿项目在全球硬岩锂矿
项目中的领先地位。
锂化工产品方面,公司在国内外共有五个已建成投产的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分别
位于四川射洪、重庆铜梁、江苏张家港、澳大利亚奎纳纳以及四川遂宁安居,目前
综合锂化工产品产能合计9.16万吨/年。奎纳纳工厂一期氢氧化锂项目目前仍处于
爬坡阶段,团队持续致力于优化工厂运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整体生产效率。报
告期内,一期氢氧化锂项目已初步达到目标运行率50%及以上(尽管存在波动),
较以前生产运营取得一定进展。2025年7月30日,江苏张家港年产3万吨氢氧化锂项
目(可柔性调剂生产碳酸锂产品)已竣工,并进入联动试车阶段。同时,公司在重
庆铜梁正在建设年产1,000吨金属锂及配套原料的扩建项目。上述项目建成投产后
,公司全球综合锂化工产品产能合计将达到12.26万吨/年。
另外,公司在四川绵阳设有一座从事大宗工业固废(锂渣)资源化综合再利用的工
厂,该工厂拥有全球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年产3万吨硅铝微粉生产线,是资源综合
利用产业的创新载体和孵化基地。
(三)凭借优越资源禀赋和垂直一体化模式实现成本优势
公司同时掌握了全球最具成本优势的硬岩锂矿和锂盐湖资源项目。
公司在澳大利亚控股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项目,资源禀赋优越,始终在全球硬岩锂
矿中保持较低的锂产品生产成本优势。报告期内,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开采总量269.
4万吨,其中化学级矿石开采量258.7万吨,平均品位1.89%;技术级矿石开采量10.
7万吨,平均品位3.85%。凭借优越的资源品位以及成熟稳健的当地管理团队,格林
布什锂辉石矿项目的锂精矿生产成本一直保持全球所有锂辉石矿低位水平。根据Pr
ojectBlue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项目当中的化学级工厂在全球
硬岩锂矿项目当中现金生产成本处于较低水平。同时,项目管理团队还在不断思考
并优化项目生产加工成本,使之在全球硬岩锂矿项目当中持续保持低位水平。
公司通过将低成本的格林布什锂精矿运送至在国内外的锂化合物生产基地,进行锂
产品加工并销售。公司在四川射洪的锂盐生产基地始建于1992年,该基地作为公司
第一个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帮助公司在后续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生产和管理经
验,目前公司在国内外已建成五个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得益于垂直一体化优势,
以及公司在锂精矿和锂化工产品端成熟稳定的生产运营经验,公司总体上实现了较
低的锂化工产品一体化生产和加工成本。
另外,根据ProjectBlue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公司参股的SQM阿塔卡马盐湖锂盐湖
项目也是全球所有锂盐湖当中成本最低的项目。
(四)研发与创新孵化双轮驱动,打造锂产业链循环经济品牌
研发与创新能力是公司发展的基石,也是维持业务稳健增长的坚实保障。公司研发
创新中心经过近3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以成都总部为管理中心,创新实验研究院作
为中心研究院,射洪研发实验室、重庆研发实验室和江苏研发实验室三个基地实验
室协同发展的格局。公司拥有一支学历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科研队伍
,现有科研及科研辅助人员79人,客座人员53人,高级职称以上34人。配备有行业
内领先的科研仪器设备,例如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电化学工作站、软包电
池试验线等,能够满足材料微结构表征与宏观性能测试的全方位需求。
公司围绕“锂资源开发—基础锂电材料—下一代关键电池材料—电池回收—固废资
源高值化综合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不断深耕,打造并形成锂产业链循环经济品牌
;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研发项目为核心的研发管理体系,形成了矿产资源综合利
用、新型提锂技术、下一代高性能锂电用新型锂材料、电池回收与资源回收四大研
究方向。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开展自研项目17项,全部按既定计划完成,其中已
有2项自研项目达到预期目标完成结题验收工作。
同时,公司加强创新项目孵化,通过寻找公司战略、研发、对外合作的良好协同模
式,遴选出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的应用技术项目,进行有序整合,为实现公司发展战
略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矗2025年,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
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新增12项合作项目
,建立起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为锂电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与突破提供
动力源泉。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授权专利286件,其中发明专利130件(
其中国外专利9件),获得1项国家专利金奖;发表高水平论文56篇,其中SCI/EI收
录38篇,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6项。“锂辉石冶炼渣资源化综合利用
成套技术”入讯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5年版)》
。
公司被评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镁锂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
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创设了
“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低碳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
从事开展盐湖资源绿色高效分离技术创新、锂资源分离提取和低碳资源综合回收利
用等研究。
公司原“锂资源与锂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于2025年2月经四川省科技厅批准,
重组更名为“锂资源综合利用与新型电池基础锂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
称“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后的省重点实验室由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地
质调查局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重庆大学锂电及新材料遂宁研究院、成都理工
大学三家单位共建。省重点实验室将继续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瞄准前沿,以硬岩
型锂矿资源高效绿色开发与新能源产业链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锂资源与
锂材料开发专业人才汇聚培养为牵引,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建设“理论创新+
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科教融合”四位一体的新型省重点实验室。
(五)卓越工艺技术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作为锂行业价值链的上游、锂盐行业的引领者,专注于为下游市场提供满足客
户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公司凭借高禀赋的资源、过硬的技术,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
口碑,并获得海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与持续信赖。
公司在技术创新、工艺改进、质量提升、管理优化、标准建设等方面持续深耕,拥
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并不断迭代创新,保证了生产高效运行、产品质量稳定。公司
持续开展工艺技术创新课题研究,不断突破行业难题。2025年公司预计将完成江苏
张家港生产基地年产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可柔性调剂生产碳酸锂产品)的建设及
调试工作,产线可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氢氧化锂或碳酸锂产品;射洪基地实施了连续
浸出等工艺改进,提高了自动化水平、产品收率、锂盐产品质量;2025年上半年,
公司从工艺技术改进和降低生产成本两个方向策划并实施了降本增效措施,将进一
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公司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持续开展客户交流活动
,积极响应客户要求,紧跟锂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公
司持续践行管理创新,引入六西格玛管理工具和理念,推动管理与思维革新;公司
多年来持续积极推动锂业标准建设,在全球范围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公司将继续利用深厚的技术积累,不断提升各基地工艺和质量关键指标,同
时确保公司各个项目工艺技术的先进性。
(六)优质的客户资源和稳定的客户关系
公司在锂行业已拥有逾30年的历史。凭借高品质的产品、良好的口碑及销售覆盖范
围,公司目前已与全球许多卓越的锂终端用户建立长期关系。公司拥有稳定的优质
客户群,主要包括全球动力电池制造商、电池材料生产商、新能源汽车企业、跨国
电子公司和玻璃生产商,客户主要为产业链细分市场头部企业。随着公司产能规模
的不断增长和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已开启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合作模式。2023年
起,公司开启了与整车厂的合作,并进入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头部企业的供应链系
统。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之间的彼此认同度在大幅提升,相互之间的依赖和黏性
也在逐步提高。一直以来,公司与大多数客户都保持着稳定的关系。公司还参与了
许多客户自身的研发工作,包括致力于开发使用寿命长、能量密度高且可靠性和安
全性高的电池,成为了许多客户的重要供货商之一。公司的产品在客户的供应链中
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保持着优质且质量稳定的往绩,使公司能够持续发展并维持
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七)优秀的领导及管理团队
公司拥有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行业经验丰富、专业背景多元且富有远见的领导及
管理团队,对锂电行业发展有着敏锐且深刻的洞察。公司领导及管理团队充分发挥
各专业领域的优势,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并结合公司的经营情况、行业发展趋势和
市场需求,及时、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发展战略。在领导及管理团队的带
领下,公司聚焦主业,积极布局全球锂电材料资源和加工产能,并持续关注产业链
上下游的机会。目前,公司已开启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通过经营、参股、
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到锂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及下游。与此同时,公司凭借“
求真务实、坚持奋斗、引领变化、创造独特价值、追求高效卓越、真诚对待利益相
关者”为核心信条的企业文化,凝聚了大批全球优秀人才。相信在领导及管理团队
的带领下,公司将不断突破,在行业波动中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八)公司治理及可持续发展
董事会构成方面,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占比50%,女性成员占
比50%。公司董事会成员拥有多元化的专业及行业背景,具有锂行业、公司治理、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ESG、战略等一项或多项领域的丰富经验。公司董事会下设
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提名与治理委员会和
ESG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五个专门委员会作为辅助董事会行使权力的内部常设机构
。五个专门委员会均由独立董事担任召集人,其中审计与风险委员会召集人为财务
领域专家。
可持续发展方面,公司将高管薪酬绩效与ESG指标挂钩,目前设有67项定量和定性
指标。2024年,公司全体高管ESG指标达成率为100%,实现责任与激励的闭环管理
。鉴于公司在标普CSA评分(一种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工具)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公司被纳入多项标普全球ESG系列指数,如标普中国A300ESG偏向型指数、标普全球
大中盘ESG指数,并连续两年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公司
在国证ESG评级和华证ESG评级中均取得最高等级AAA级;凭借公司在气候管理方面
的优秀实践,公司于2025年8月荣获Sedex供应链大奖“环境贡献奖”。根据全球环
境信息研究中心(CDP)2025年初公布的2024年评级结果,公司在气候变化问卷和
水安全问卷中均获评B级(管理良好)。此外,依托锂渣高值化利用项目,公司充
分发掘硅铝微粉产品应用于玻纤原料的节能与绿色低碳优势;根据公司发布的硅铝
微粉产品碳足迹的第三方鉴证报告,公司盐亭工厂2024年度硅铝微粉产品碳足迹较
叶蜡石降低52%,绿色效益突出。
此外,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诚信正直的企业文化发展,保护公司及所有投资
者利益,公司设立了监察职能岗位。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搭建相关内部制度、开展
廉洁文化宣贯等举措,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同时,公司致力于建立阳光、透明
的供应链,在与客户签署的销售合同中设有反商业贿赂、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方
面的条款,并在与供应商和承包商签署的合同中设有阳光采购承诺的条款。
(九)资本市场认可度及品牌形象
公司A股股票入选深证100指数、深证成份指数、中证A100指数、沪深300指数、MSC
I中国指数,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公司在市值规模、企业治理及行业代表性等方面的
认可。根据胡润百富发布的“2024年胡润中国500强”榜单,公司企业估值排名186
。公司于2024年12月获评香港《大公报》金紫荆评选卓越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奖,
于2025年1月获评“雪球最佳投资者关系管理奖”,并入寻本站最具人气上市公
司TOP300”。此外,凭借公司在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的优秀实践,公司
于2024年12月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汇编的《上市公司董事会最佳实践案例汇编(
2024)》,获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度上市公司董办最佳实践案例奖,并于20
25年1月和4月分别获评第八届中国卓越IR评选最佳价值创造奖、第八届新财富最佳
IR港股公司评选最佳IR港股公司(A+H股)。2025年5月,公司产品电池级碳酸锂凭
借卓越的工艺及质量,获得“天府名品”品牌标识授权(“天府名品”是按照四川
省委、省政府关于品牌建设的部署要求,以“创新驱动、标准领先、品质卓越、品
牌引领、社会责任”为内涵,打造的四川省高端区域公共质量品牌),体现了市场
对公司产品电池级碳酸锂品质的权威肯定。
公司秉承创造独特价值、追求高效卓越及真诚对待利益相关者的核心理念,致力于
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负责任的产品与服务;通过负责任的营销方式树立良好品
牌形象,积极倾听并回应客户的需求与反馈,以出色的产品与服务品质引领市常此
外,公司深度参与和策划重要外事访问、国际展会、论坛峰会等活动,全面展示公
司深入履行可持续发展承诺和社会责任,积极推动绿色生产,降低能耗和排放,参
与当地的社区建设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品牌国际适应性和全球知名度。
另外,公司凭借三十余年深耕锂业的丰富经验,成功打造全球首座以锂元素为主题
的科普性综合展馆——Li科学馆,深入浅出地展示了锂元素的演变史、锂技术的推
进史、锂产业的更迭史以及锂在塑造“零碳”地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所扮
演的关键角色,为锂科学知识科普提供了教育平台,为锂产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沟
通桥梁,打造极具天齐特色的中国锂电名片。2025年上半年,Li科学馆承接了川渝
地区使领馆外事行、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拉美记者团等重要参访活动。凭借在科
普教育、产业推广及国际交流等多方面的卓越表现,Li科学馆于2025年5月荣获“2
025中国上市公司经典品牌案例”奖项。
(十)数字化体系搭建为公司合规经营保驾护航
在数字化战略委员会的战略引领与统筹规划下,公司致力于以精益管理、价值链协
同为核心,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了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底座,覆盖研发、工
艺、生产、质量、仓储、环境健康安全、财、资、税等核心业务的一系列数字化应
用,积累了海量生产制造和产业经营数据,并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设
备运维、工艺优化、经营预测等场景的应用落地。在数字化战略委员会的主导下,
逐步描绘出一个有效集成、全面支撑、灵活适应、快速复制的数智天齐。
智能制造方面,公司高标准建设了工厂精益管理体系,深入推动工厂的数字化转型
与智能化改造。贯穿工艺生产全流程,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通生产管理、工艺执行、
质量检验、设备运维、物料管控、能耗管理、安全生产等工厂运营的各个环节,达
成对人、机、料、法、环、测六大核心要素的高效有序组织与管理。依托工艺、业
务数据的全面采集与深度整合,构建起覆盖工厂制造全过程的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
。
经营管理方面,构建了业、财、资、税深度融合的数字化平台,全面支撑公司的经
营管理体系。围绕产供销协同、财务精细核算、预算严格管控、毛利分析预测等核
心业务场景,依托业务流程闭环管理与数据资产沉淀,打造出可支撑总部-基地一
体化运营的数字化经营管理中枢,显著提升了公司的资源配置能力与经营决策效率
。
风险管控方面,公司构建了数字化风控管理体系平台,根据设定规则对关键经营指
标进行全天候自动扫描监测,及时识别经营风险发出预警,并形成了针对预警风险
的判断、处置、追踪的标准化线上程序,有效促进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效能提升。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锂价市场波动的风险
有色金属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受多种因素变化的影响,锂产品价格呈现波动性,
当前以及预期的供求变动都可能影响锂产品的当前及预期价格。锂价格的下降可能
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均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根据伍德麦肯兹报告,
其他可能影响锂价格的因素包括全球经济增长、供需动力、生产成本变动(包括能
源、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变动、汇率变动、商品库存以及技术发展。
公司无法保证锂的价格将不会下跌。该等因素可能以各种方式对业务、财务状况及
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锂价格的大幅或持续下跌可能导致客户不愿按预先约定的定价条款履行其购
买产品的合约承诺;
(2)锂价格的大幅或持续下跌可能导致营业收入及盈利能力降低;
(3)锂价格的大幅或持续下跌可能导致锂产品价值下跌(包括公司持有的SQM股权
投资等资产的减值亏损),其可能导致对资产的减值;
(4)如锂产品的生产不再具有经济可行性,则可能会减产或停产。
应对措施:总的来说,锂资源相对于其他有色金属行业来说,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
性,尽管锂价存在周期性的价格波动风险,但下游终端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
业未来的高成长预期、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公
司认为锂行业基本面在未来几年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同时,公司可以通过开展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并将期货和现
货有效结合,以规避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带来的潜在风险,保障公司健康持续运行
。
未来,公司将继续依托资源和成本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
创新,稳步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加大与锂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通过不断提升公司
的内在价值和创新能力的方式,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以应对锂价格周期性波动可
能会对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
2、产能爬坡进度不达预期,导致项目收益延缓,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风险
2022年11月,公司奎纳纳工厂一期氢氧化锂项目产品样品已经第三方产品认证机构
中国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验,产品样品符合GB/T26008-2020标准。奎
纳纳工厂产品已取得送样客户SKOnCo.Ltd等客户认证通过,并于2024年1月开始发
货。
公司奎纳纳工厂一期氢氧化锂项目自2022年12月实现商业化生产,至今处于产能爬
坡阶段。
项目达产之前还需要按照逐步提高负荷率进行产能爬坡;在产能爬坡过程中,如出
现对质量和产量有影响的问题,还需要进行局部工艺优化和技术改造并投入资金,
以逐步达到设计产能。如果锂价格下跌叠加上述各步骤的实现时间不达预期,将延
缓项目收益的实现,并将在一定时间内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公司在
相关项目上已投入资本性支出,投入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投资回报不如预期,同
时会增加相应的资金成本、转固后的折旧费用以及其他运营成本。截至本报告披露
日,公司正在就该项目的未来发展计划与TLEA另一股东展开交流与探讨。
应对措施: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上述项目持续投入成本、投产和爬坡进度情况可能
给公司经营带来的潜在不利影响,积极委派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和支持项目爬坡工作
,力争以此加快项目达产进程,早日发挥项目效益。同时,公司将与TLEA另一股东
保持密切沟通。
3、地缘因素及逆全球化的风险
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各国逐渐意识到锂作为能源金属的战略意义,相继
明确关键金属保护计划。智利、墨西哥等国开始提出锂资源国有化。2024年5月31
日,公司参股公司SQM与CorporaciónNacionaldelCobredeChile(智利国家铜业公
司,以下简称“Codelco”)签署了PartnershipAgreement(以下简称“《合伙协
议》”),拟通过将Codelco之子公司并入SQM子公司的方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以开发SQM阿塔卡马盐湖地区及生产锂、钾及其他产品的活动和后续销售。目前,S
QM拥有其在智利的锂业务的控制权。在满足相关先决条件的情况下,SQM与Codelco
的合作伙伴关系拟于2025年生效;虽然SQM在阿塔卡马盐湖锂业务的开采经营权拟
从2030年到期延期至2060年,且2025年至2030年间在阿塔卡马盐湖开采锂的授权生
产配额拟增加,但自2025年起阿塔卡马盐湖的核心锂业务将由Codelco对合营公司
持有多数股权,并将由Codelco自第二阶段合并报表。未来,预计从2031年开始,S
QM不再拥有其智利阿塔卡马核心锂业务的控制权,SQM未来收益可能发生变化,可
能影响公司在SQM的投资收益及分红,同时公司作为其第二大股东的权益可能不能
得到有效保障。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合作协议》尚未正式生效。
另一方面,全球主要资源国家更加倾向于推动本土锂产业链的上下游一体化建设,
进一步享受锂资源生产环节的附加值。部分国家开始转向贸易保护主义,一定程度
上希望通过以补贴、高额关税等方式能扶持本土企业发展。澳大利亚锂矿企业普遍
推出了本地的锂化工产品冶炼产能建设规划;加拿大通过修订其外国投资法,对外
国投资者在特定领域(如:关键矿物、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加大审查权力;美
国特朗普政府多次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商品额外加征关税;津巴布韦将从2027年1
月起禁止出口锂精矿,仅允许出口附加值更高的硫酸锂等等。我国锂电产业链公司
可能会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对公司的长期战略布局、应对策略和适应能力等
提出了较高要求。
应对措施:就SQM与Codelco签署的《合伙协议》事宜,公司认为应适用智利《公司
法》提交SQM股东大会并经拥有表决权的已发行股份的三分之二法定票数批准同意
,否则将损害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齐智利作为SQM股东的投票权以及相关股东权利,
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齐智利于智利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就CMF的该决定向智利法院
提起诉讼,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智利法院尚未判决;后续,公司会持续关注相关交
易后续的进展,动态评估对公司的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加强与相
关方面的沟通协调,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尽可能维护公司作为SQM股
东之一的合法权益,保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不受损害。
面对内外部环境,公司将积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一方面锻炼和培养辨识能力
,增强风险意识和预判能力;另一方面将继续全面收集信息,提升整合分析能力,
坚定代表公司利益做出管理决策和应变策略。此外,公司将继续寻求匹配的、能互
利互惠的战略合作伙伴,以扩大对高质量锂矿资源的布局,尝试开展战略合作;同
时,公司将继续和全球领先的矿业企业合作探索新的锂资源开发机会,从而拓展高
质量的锂矿资源布局。在确保生态安全前提下,公司还将加快推进国内锂资源开发
步伐,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
4、安全环保风险
作为锂矿开采和锂化工产品的生产企业,公司在采矿及项目建设中,可能从事若干
具有固有风险及危害的活动,如高空作业、使用重型机械等,若出现矿山地质灾害
防治措施不到位、员工误操作或设备故障等情况,可能导致影响生产或造成人身伤
害的安全事故。同时,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部分辅料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如防范措施不到位或出现有毒气体、强酸强碱等液体泄漏,将有可能导致生产中断
、人员伤害、甚至产生法律责任从而影响公司的良好声誉和企业形象。另外,公司
作为生产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三废”,在环保设备出现故障或特定情况
下,可能导致排放参数不达标而被主管部门处罚,故也存在一定的环保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决策机构,并在
总部层面设立环境健康安全(EHS)部,通过部署EHS合规、EHS体系、EHS培训、EH
S管控四大职能板块,推动公司安全管理及基地安全生产工作落地落实。此外,公
司拥有2名ESG与可持续发展背景的董事,公司将从ESG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层面,提
前识别潜在环境保护及绿色发展相关风险,提升公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将EHS指标纳入公司管理层、各部门及各生产基地和项目的关键绩
效指标;构建一体化EHS管理体系,搭建平台统一标准;定期组织职业健康周、安
全生产月、消防月系列活动、红线禁令主题培训等,以提升公司全体员工EHS的能
力和意识。公司将继续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方
针,在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设计时依照最新监管标准,对安全环保风险因素进行充分
论证和评估,从工艺设计上强化本质安全;持续对现有产线进行全自动化改造,增
加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尽量减少人工操作环节,减少安全环保风险点;新建项
目将全部采购一流供应商提供的安全性高、环保节能、效率高的生产设备,生产线
逐步实现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实时监测、预警、传输、反馈,及时排除隐
患;同时,继续为员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加强全员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方面的培
训和考核,重视员工生产操作的规范性,坚持对安全环保应急预案的持续完善和员
工预防性演练,从根本上防控安全、环保问题。
5、IGO交易可能存在的潜在税务风险
2021年,公司全资子公司TLEA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澳大利亚上市公司
IGO;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TLEA注册资本的51%,IGO的全资子公司IGOLithium持有T
LEA注册资本的49%。该交易已于2021年实施完成。目前澳大利亚税务局(以下简称
“ATO”)仍在就上述交易的交易结构(包括内部重组的实施步骤)可能产生的税
务影响进行审查和评估。如果ATO的审查意见认为该交易结构未实质性符合澳大利
亚《所得税法案-1936》一般反避税条款,由此可能导致包括但不限于内部重组涉
及的TLA股权转让不予适用同一合并纳税集团下的资本利得税豁免,同时可能产生
应付税款总额25%-100%的罚款、利息等额外的税务成本,从而增加本次交易的税务
负担,对公司当期或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025年8月8日,公司子公司TLH收到ATO就相关事项发来的初步意见沟通函。ATO在
初步意见沟通函中表示基于当前所获信息,反避税的适用可能存在几种不同的情形
,对应不同金额的纳税义务,需要公司进一步反馈对于初步意见沟通函所述内容的
不同意见,包括但不限于事实情况、法律适用、金额计算等,或者公司认为还有其
他ATO需要考虑的情况,均可于2025年10月3日前反溃截至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准备
相关回复及材料。
由于目前收到的系ATO的初步意见沟通函,各种情形的适用与否取决于公司进一步
提供的回复及材料以及ATO后续的评估,因此暂无法据此评估其对公司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的影响。从当前情况判断,该事项暂不会对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状况和
经营业绩产生影响。具体影响情况需结合最终审查意见内容、相关情形的实际适用
结果等因素综合评估确定。
应对措施:公司及相关子公司与IGO、IGOLithium于2021年6月21日签署了《税务分
担协议》。如经澳大利亚税务局审查和评估后确认内部重组实施步骤将产生资本利
得税,IGO和IGOLithium同意在不超过该《税务分担协议》约定的最高总额,并符
合特定条件的前提下,基于其在合资公司49%的股权比例与公司及/或相关子公司在
约定范围内分担税务责任。目前,公司及相关子公司正在就税务审查事宜与澳大利
亚税务局积极沟通协商,配合相关税务审查事宜,以期尽可能避免或降低该税务审
查可能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
6、外汇汇率波动的风险
公司面临与汇率波动相关的风险。公司承受汇率风险主要与美元、澳元有关,存在
因美元、澳元汇率波动引致的业绩波动风险。汇率波动可能会增加以人民币计量的
海外业务成本或减少公司以人民币计价的海外业务收入,或影响公司出口产品的价
格以及公司进口设备及材料的价格。由于外汇汇率波动而导致的任何成本增加或收
入减少均可能对公司的利润产生不利影响。因汇率波动引起的外币资产及外币负债
的减少或增加也可能对公司利润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在中国境外存在重大股权投资
,随着公司海外业务进一步拓展,公司的外汇计量资产及负债预计也将增加。由于
记账本位币的不同,公司存在由于外币折算影响财务报表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制定了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审批及管理的相关制度,在确保安全性和
流动性的前提下,授权管理层选择采取远期结售汇、外汇互换、外汇期权等金融工
具灵活操作,降低因汇率变化给公司盈利水平带来的不利影响。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Amazon Lithium Ltda | 384.75| -| -|
|Inversiones TLC SpA | 2348653.02| -| -|
|Salares de Atacama Socieda| -| -| -|
|d Contractual Minera | | | |
|Talison Lithium Pty Ltd | 372381.23| -| -|
|Tianqi Asset Management Li| 273.58| -| -|
|mited | | | |
|Tianqi Grand Vision Energy| 4295.16| -| -|
| Limited | | | |
|Tianqi Lithium Australia I| 2170560.23| -| -|
|nvestments 1 Pty Ltd. | | | |
|Tianqi Lithium Australia I| 1592375.41| -| -|
|nvestments 2 Pty Ltd. | | | |
|Tianqi Lithium Australia P| 105194.38| -14238.14| 596430.28|
|ty Ltd | | | |
|Tianqi Lithium Chile SpA | 715.86| -| -|
|Tianqi Lithium Energy Aust| 350552.89| -| -|
|ralia Pty Ltd | | | |
|Tianqi Lithium HK Co., Lim| 256211.52| -| -|
|ited | | | |
|Tianqi Lithium Holdings Pt| 261342.92| -| -|
|y Ltd | | | |
|Tianqi Lithium Kwinana Pty| 103592.22| -| -|
| Ltd | | | |
|Tianqi Lithium Singapore C| 0.00| -| -|
|o., Pte. Ltd | | | |
|Tianqi New Energy (Hong Ko| 0.91| -| -|
|ng) Co., Limited | | | |
|Windfield Holdings Pty Ltd| 349769.27| 174205.71| 2312191.81|
|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 -| -| -|
|司 | | | |
|四川天盛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 -| -| -|
|四川天齐盛合锂业有限公司 | 32500.00| -| -|
|因弗申SLI智利公司 | 4475.46| -| -|
|天齐创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1816.00| -| -|
|天齐卫蓝固锂新材料(深圳)有| 3600.00| -| -|
|限公司 | | | |
|天齐卫蓝固锂新材料(湖州)有| 2230.00| -| -|
|限公司 | | | |
|天齐新锂新材料(盐亭)有限公| 4000.00| -| -|
|司 | | | |
|天齐特锂新材料(眉山)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天齐鑫隆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1723470.00| -2989.27| 1930346.66|
|天齐锂业(射洪)有限公司 | 592600.00| -24821.61| 412731.20|
|天齐锂业新能源技术研究(眉 | 1000.00| -| -|
|山)有限公司 | | | |
|天齐锂业新能源材料(苏州)有| 49511.20| -| -|
|限公司 | | | |
|天齐锂业(江苏)有限公司 | 182051.28| -3575.54| 201074.21|
|天齐锂业资源循环技术研发( | 2536.00| -| -|
|江苏)有限公司 | | | |
|天齐(雅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100.00| -| -|
|成都天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成都天齐锂业有限公司 | 870000.00| -1087.48| 1591019.09|
|文菲尔德芬可私人有限公司 | 0.00| -| -|
|智利化工矿业公司 | 1129371.52| 162085.23| 8249596.41|
|泰利森服务私人有限公司 | 0.00| -| -|
|泰利森矿业私人有限公司 | 17295.25| -| -|
|泰利森锂业(MCP)私人有限公 | 0.00| -| -|
|司 | | | |
|泰利森锂业(加拿大)公司 | 28599.83| -| -|
|泰利森锂业澳大利亚私人有限| 0.00| -| -|
|公司 | | | |
|西藏日喀则扎布耶锂业高科技| -| -| -|
|有限公司 | | | |
|遂宁天齐锂业有限公司 | 242100.93| -8899.54| 259018.79|
|重庆天齐锂业有限责任公司 | 15689.41| -353.35| 35039.50|
|重庆天齐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50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