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997 贵阳银行 更新日期:2025-09-16◇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公司金融业务、零售类业务、金融市场及同业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信息科技
建设等。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利息收入 |1178146.80| --| -| 45.86|
|发放贷款和垫款 | 758521.90| --| -| 29.53|
|债券及其他投资 | 219423.40| --| -| 8.54|
|投资收益 | 173943.00| --| -| 6.77|
|信托及资管计划 | 88509.70| --| -| 3.45|
|售后回租安排的长期应收款| 64362.80| --| -| 2.51|
|项 | | | |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34884.40| --| -| 1.36|
|存放中央银行 | 20782.10| --| -| 0.8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18938.90| --| -| 0.74|
|其他业务收入 | 15244.10| --| -| 0.59|
|理财产品手续费收入 | 12053.20| --| -| 0.47|
|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 | 9207.30| --| -| 0.36|
|融资租赁 | 5994.30| --| -| 0.23|
|其他手续费收入 | 3995.40| --| -| 0.16|
|票据贴现 | 3982.80| --| -| 0.16|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 | 2868.30| --| -| 0.11|
|结算手续费收入 | 2507.50| --| -| 0.10|
|担保及承诺手续费收入 | 2394.30| --| -| 0.09|
|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收入 | 1858.40| --| -| 0.07|
|存放同业 | 1609.30| --| -| 0.06|
|其他收益 | 900.30| --| -| 0.04|
|汇兑收益 | 23.20| --| -| 0.00|
|拆出资金 | 4.40| --| -| 0.00|
|资产处置收益 | -49.90| --| -| -0.0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51087.20| --| -| -1.99|
├────────────┼─────┼─────┼───┼──────┤
|贵州省 | 552738.70| --| -| 70.26|
|贵阳市 | 197232.40| --| -| 25.07|
|四川省 | 36695.40| --| -| 4.66|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利息收入 |2669723.50| --| -| 35.56|
|发放贷款和垫款 |1664790.20| --| -| 22.17|
|公司贷款和垫款 |1483616.80| --| -| 19.76|
|债券及其他投资 | 476142.20| --| -| 6.34|
|信托及资管计划 | 243718.30| --| -| 3.25|
|投资收益 | 223106.50| --| -| 2.97|
|个人贷款和垫款 | 173007.30| --| -| 2.30|
|售后回租安排的长期应收款| 113723.60| --| -| 1.51|
|项 | | | |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98883.50| --| -| 1.32|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78940.60| --| -| 1.05|
|融资租赁 | 69742.30| --| -| 0.93|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52644.20| --| -| 0.70|
|存放中央银行 | 44074.80| --| -| 0.59|
|理财产品手续费收入 | 30790.50| --| -| 0.41|
|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 | 15481.90| --| -| 0.21|
|其他业务收入 | 13523.80| --| -| 0.18|
|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收入 | 9139.80| --| -| 0.12|
|票据贴现 | 8166.10| --| -| 0.11|
|其他手续费收入 | 7615.30| --| -| 0.10|
|其他收益 | 6891.70| --| -| 0.09|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 | 6762.10| --| -| 0.09|
|结算手续费收入 | 5725.90| --| -| 0.08|
|存放同业 | 4564.60| --| -| 0.06|
|资产处置损益 | 3467.60| --| -| 0.05|
|担保及承诺手续费收入 | 3425.10| --| -| 0.05|
|拆出资金 | 323.30| --| -| 0.00|
|汇兑收益 | 196.20| --| -| 0.00|
├────────────┼─────┼─────┼───┼──────┤
|贵州省 |1294680.50| --| -| 62.83|
|贵阳市 | 690358.80| --| -| 33.50|
|四川省 | 75630.40| --| -| 3.67|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利息收入 |1379451.80| --| -| 36.23|
|发放贷款和垫款 | 835015.50| --| -| 21.93|
|公司贷款和垫款 | 732777.90| --| -| 19.24|
|债券及其他投资 | 252613.50| --| -| 6.63|
|信托及资管计划 | 142006.70| --| -| 3.73|
|投资收益 | 102053.90| --| -| 2.68|
|个人贷款和垫款 | 98263.40| --| -| 2.58|
|售后回租安排的长期应收款| 87817.00| --| -| 2.31|
|项 | | | |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35900.90| --| -| 0.94|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34261.30| --| -| 0.90|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30576.90| --| -| 0.80|
|存放中央银行 | 22141.00| --| -| 0.58|
|理财产品手续费收入 | 13112.40| --| -| 0.34|
|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 | 6869.30| --| -| 0.18|
|融资租赁 | 6458.70| --| -| 0.17|
|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收入 | 6003.20| --| -| 0.16|
|其他收益 | 4059.40| --| -| 0.11|
|票据贴现 | 3974.20| --| -| 0.10|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 | 3411.70| --| -| 0.09|
|结算手续费收入 | 2960.40| --| -| 0.08|
|存放同业 | 2638.70| --| -| 0.07|
|其他手续费收入 | 2547.60| --| -| 0.07|
|其他业务收入 | 1425.00| --| -| 0.04|
|担保及承诺手续费收入 | 996.30| --| -| 0.03|
|拆出资金 | 183.80| --| -| 0.00|
|汇兑收益 | 101.20| --| -| 0.00|
|资产处置收益 | 47.30| --| -| 0.00|
├────────────┼─────┼─────┼───┼──────┤
|贵州省 | 649391.40| --| -| 66.01|
|贵阳市 | 299050.90| --| -| 30.40|
|四川省 | 35390.20| --| -| 3.60|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利息收入 |2919926.80| --| -| 37.72|
|发放贷款和垫款 |1630522.50| --| -| 21.07|
|公司贷款和垫款 |1401291.80| --| -| 18.10|
|债券及其他投资 | 517260.00| --| -| 6.68|
|信托及资管计划 | 487562.20| --| -| 6.30|
|个人贷款和垫款 | 218167.80| --| -| 2.82|
|投资收益 | 110804.60| --| -| 1.43|
|售后回租安排的长期应收款| 106970.90| --| -| 1.38|
|项 | | | | |
|融资租赁 | 80050.10| --| -| 1.03|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72999.60| --| -| 0.94|
|存放中央银行 | 46949.40| --| -| 0.6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43072.80| --| -| 0.56|
|理财产品手续费收入 | 26022.80| --| -| 0.34|
|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 | 14009.50| --| -| 0.18|
|票据贴现 | 11062.90| --| -| 0.14|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 | 8732.30| --| -| 0.11|
|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收入 | 8643.10| --| -| 0.11|
|其他收益 | 8637.00| --| -| 0.11|
|存放同业 | 6103.80| --| -| 0.08|
|结算手续费收入 | 5382.70| --| -| 0.07|
|其他手续费收入 | 5227.70| --| -| 0.07|
|担保及承诺手续费收入 | 4981.50| --| -| 0.06|
|其他业务收入 | 2324.70| --| -| 0.03|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1785.80| --| -| 0.02|
|拆出资金 | 1435.10| --| -| 0.02|
|汇兑收益 | 386.00| --| -| 0.00|
|资产处置损益 | -9.80| --| -| -0.00|
├────────────┼─────┼─────┼───┼──────┤
|贵州省 |1346354.00| --| -| 65.44|
|贵阳市 | 648715.80| --| -| 31.53|
|四川省 | 62249.70| --| -| 3.03|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2025年上半年,全国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
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
国际经贸斗争,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
入继续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上半
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银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持续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
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信贷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的特
征,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保持较高水平。
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总资产保持增长,金融服务持续加强,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
定,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流动性指标保持平稳。2025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金
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67.3万亿元,同比增长7.9%;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49%,
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11.97%,贷款拨备率为3.16%。2025年上
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
本行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人民币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
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贴现、承兑;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
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
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险箱业务;办理地方财政信用周转使用资金的委托贷
款业务;基金销售;经监管机构批准的各项代理业务。外汇业务:外汇存款;外汇
贷款;外汇汇款;国际结算;外币兑换;同业外汇拆借;结汇、售汇;资信调查、
咨询和见证业务。经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二、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本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各级
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监管要求,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抢抓国家一揽子
增量政策出台机遇,努力构建稳健安全、内涵集约、特色鲜明、管理精细、均衡协
同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整体业务经营保持稳剑
业务规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额7,415.36亿元,较年初增加358.67亿元,
增长5.08%,继续保持省内第一大法人金融机构地位。
贷款总额3,434.61亿元,较年初增加43.19亿元,增长1.27%。存款总额4,337.70亿
元,较年初增加145.62亿元,增长3.47%,存款付息率和总负债付息率均有所下降
,负债成本持续优化。其中,对公存款余额1,938.76亿元,储蓄存款余额2,306.65
亿元,较年初增加161.24亿元,增长7.52%,储蓄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53.18%
,较年初上升2个百分点,储蓄存款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经营业绩方面,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5.01亿元,同比下降12.22%,实现归属于
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下降7.20%;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68元,加权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92%(年化),总资产收益率0.70%(年化)。营业收入和净利
润同比下降主要原因,一是本行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叠加LPR利率下行带动新发
放信贷资产利率下降,以及存量资产利率调降、资产结构调整等因素,利息收入同
比减少;二是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
监管指标方面,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70%,较年初上升0.12个百分点,主
要是部分企业风险暴露,本行按照风险分类审慎原则将其纳入不良,本行将密切关
注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风险,加大存量不良清收处置力度,推动风险防范和化解,
保持资产质量稳定;拨备覆盖率238.64%,拨贷比4.05%。资本水平保持充足,资本
充足率14.97%,一级资本充足率13.7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73%,均符合监管
要求。
三、风险因素
报告期内,本行始终坚持“审慎合规、全程管控、恪守底线”的风险管理理念,围
绕“百年好银行”发展愿景,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体系,按照“匹配性原则
、全覆盖原则、独立性原则、有效性原则”进一步强化三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不
断推进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的更新,加快风险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风险管
理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强化主要风险的有效识别、可靠计量、准确监测和全面
控制,不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和重大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处置能力,保障各项
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
(1)信用风险状况的说明:
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从而使银行面临损失的可能
性。本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贷款组合、投资组合、担保和其他支付承诺等,
资金业务、表外业务等也可能带来信用风险。
报告期内,本行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市场变化,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变化
和影响,不断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应用,加强信用风险防范与治理力度,提升信
用风险管理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全行授信资产稳步增长,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一
是不断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策略,持续推进政策导向作用。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及区
域经济发展战略,及时更新重点行业、产品及领域授信政策,引导业务健康发展。
二是持续推进信贷制度体制改革,报告期内完善了相关信贷业务品种制度,促进信
贷业务全流程管理,优化信用风险管理架构。并强化制度培训,开展信贷条线人员
培训工作,持续提升信贷人员专业素质,建强信贷队伍。
三是优化信贷业务管理流程,统筹信贷业务全流程管理,有序推进信贷业务尽职调
查、审查审批、存续期管理等重点环节的标准化、科学化,提升信贷业务全流程管
理能力。四是强化信用风险监测管理,持续推进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模
式,落实现场检查责任,丰富非现场监测数据来源,提高监测准确性与覆盖面。
(2)流动性风险状况的说明:
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
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引起流动性风险的事件或因素包括:存款大规模支娶债务人延期偿还到期债务、资
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加剧、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状况恶化、重要融资渠道即将受限
或失效、信用评级大幅下调、出现重大声誉风险事件、经营损失和附属机构相关风
险的传导以及其他风险转化为流动性风险等。
报告期内,本行在以下方面重点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一是将流动性风险纳入全面
风险管理框架,建立流动性风险与负债质量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持续发挥流动
性风险治理架构的各层级职能,重点加强负债质量管理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管理,
通过使用丰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手段,指导全行合理优化资产负债业务结构和期限
结构。二是加强流动性风险的前瞻性管理和控制,科学设定流动性风险年度限额管
理指标,按季监测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的特定情景或事件,审慎评估信用风险、市
场风险、声誉风险等对流动性的传导影响。三是定期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分
析评估应对流动性风险或冲击的能力,加强压力测试结果的综合运用。四是加强对
附属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不断提升集团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上半
年集团和本部未发生流动性风险事件,各项流动性监管指标均达到并优于监管要求
,流动性风险总体可控。
(3)市场风险状况的说明: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商品价格和股票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
行表内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本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强化市场风险管理,密切关注市场风险状况,市场风险整体可
控。一是定期更新并监测分析各市场风险偏好与限额指标执行情况,及时对可能超
限的指标进行风险提示和管理,确保风险可控;二是持续优化市场风险管理工具,
从敏感性分析、VaR分析、损益分析、公允价值变动、压力测试等方面加强市场风
险监测和管理,并定期向高管层和董事会报告市场风险管理情况;三是巩固资本新
规落地实施成果,做好市场风险新标准法的计量和监管报表报送以及信息披露;四
是加强同业交易对手管理,及时捕获负面信息,严格同业机构准入、存续期监测和
退出管理。五是做好估值管理,定期检验估值结果,持续完善估值模型,强化重点
债券估值监测管理,确保公允价值的准确计量。
(4)操作风险状况的说明: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存在问题以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
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报告期内,本行着力提升全行操作风险管控能力,聚焦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强化操
作风险管理,操作风险整体可控。一是制定发布《贵阳银行2025年“内控案防攻坚
年”暨“操作风险管理提升年”工作实施方案》,强化操作风险管理提升。二是根
据日常风险数据与重点领域监测情况,更新优化操作风险偏好和限额指标。三是开
展全行操作风险自评估,全面更新业务流程及风险点与控制措施,并对评估发现问
题持续整改完善。四是更新全行操作风险压力测试情景库,完成2024年度操作风险
压力测试。五是定期向高管层和董事会报告操作风险管理情况,对操作风险苗头性
事件及时采取措施。六是切实强化新产品、新业务和新系统功能等操作风险审查和
评估。七是深入开展业务连续性应急演练。八是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强化操作风险
管理情况考核,并对违规行为严格开展责任追究。
(5)合规风险状况的说明:
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
、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报告期内,本行坚持稳健审慎、依法合规的经营管理理念,统筹业务发展与风险防
控,着力内控合规长效机制建设,完善制度支撑,聚焦行为管理,强化基层合规宣
贯,提升全行合规管理水平,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一是根据监管法律、规则和准
则的变化、业务和风险的新变化、新现象、新特征,以及内外部检查存在问题及时
新增、修订、废止制度。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共有制度1,015个,报告期内新发布制度14个、修订制度100个
、废止制度11个。二是持续夯实内控管理。秉持审慎与风险为本原则,根据法律法
规、监管规定及业务风险变化,开展内部制度梳理与重检。坚持制度先行,报告期
内对29项新增及重大修订制度、新产品及业务开展合规性审核,强化制度保障。三
是强化合规文化建设。制定《贵阳银行2025年“合规文化铸盾年”工作方案》,通
过举办合规课、案防培训、普法培训、合规禁令宣贯等多种活动,激发全行合规文
化共鸣。四是抓实抓牢案件风险防控工作。聚焦重点业务领域与关键环节,开展业
务排查,通过监测系统对员工账户、涉案等情况实时监测,保持案件防控高压态势
。五是践行“防非”“防电诈”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参与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
动,持续开展打击治理电信诈骗专项工作,履行社会责任。
(6)信息科技风险状况的说明:
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
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提升信息科技对全行业务和管理的支撑能力,有效地识别、计
量、评估、监测、报告及合理应对信息科技风险,将信息科技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
范围内,确保科技对全行各项业务的安全稳定支撑,报告期内各类信息系统持续、
安全、稳定运行,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信息科技风险事件。一是加强基础设施
保障,对各数据中心的发展进行调研和远期规划,以适应业务、技术发展对数据中
心资源的需求;并对设备进行梳理,释放被无效占用的数据中心资源,提升资源利
用率。二是加强业务连续性保障,制定年度维护计划,对网银、微信银行等行内生
产系统开展维护工作,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开展网联平台、银联无卡支付、综
合支付等系统的切换演练,模拟故障场景并对应急预案进行验证,提升应急处置能
力,保障系统连续性。三是加强运行维护保障,投产新运维值班大屏及RPA运维机
器人,实现系统巡检、24小时机房值班、告警推送等运维工作的自动化,进一步提
高运维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风险;同步升级运维操作审计平台,实现数据库操作命
令回溯、数据查询结果脱敏等功能,进一步提升运维操作安全能力。四是加强风险
监测和排查,增加高风险境外IP及域名黑名单,加强对黑名单的防护及监测工作,
有效防范外部攻击;开展多次网络安全评估,从多个维度覆盖重要应用系统、互联
网应用系统以及新建系统,持续强化风险管控。五是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优化密码
策略复杂度及改密频率标准,持续开展弱口令、漏洞扫描等检查工作,并对检查出
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提升系统安全性。六是加强外包管理,组织开展外包管理及
安全主题培训,持续强化对外包人员行为规范的管理,降低外包风险;完善外包风
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实时监控外包服务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并制
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对外包风险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7)声誉风险状况的说明:
声誉风险是指由银行行为、从业人员行为或外部事件等导致利益相关方、社会公众
、媒体等对银行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其品牌价值,不利其正常经营,甚至影响
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声誉风险大多因为信用风险、保险风险、市场风险
、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利率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其
他风险的关联而引起,引发外界的不利反应。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完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声誉风险隐患排查与预防,继续
做好主动宣传,积累正向声誉资产,有效防范声誉风险,上半年未发生重大声誉事
件。一是隐患排查与预案制定并重,严格执行月度潜在风险因素扫描与季度声誉风
险隐患排查报告机制,同步开展风险预评估;针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强化舆情监
测预警并落实预防性措施,有效遏制风险传导,避免潜在声誉事件的发生。二是强
化7*24小时监测与快速响应,依托专项监测机制,持续、全方位跟踪各类潜在风险
点、行业动态及涉及本行的信息。三是积极做好正面宣传工作,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紧跟重要政策方针、重大会议精神、重点产业项目等,结合全行工作会、行庆、
年报发布等重要时间节点,讲好全行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
高地”主定位、支持“强省会”、助力民营经济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经验做
法、突出成效,真实讲述践行金融服务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的典型案例、暖心
瞬间,全面展现贵阳银行时代风貌。
(8)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状况的说明: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是指利率水平、期限结构等要素发生不利变动导致银行账簿整体
收益和经济价值遭受损失的风险。本行将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建立与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治理架构,制定包
括风险策略、风险偏好、限额体系等在内的风险管理政策框架,明确了董事会、高
级管理层及相关部门在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职责及报告路线,保证银
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报告期内,本行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外部利率环境变化,主要采用利率敏感性缺口
分析、久期分析、限额指标分析、情景模拟及压力测试等方法,遵循合理性、审慎
性原则,定期评估不同利率条件下利率变动对净利息收入和公司经济价值的影响,
并通过资产负债管理报告、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报告、压力测试报告等提出管理
建议和业务调整策略,引导业务组合重定价期限改善,减少利率变动对盈利能力的
影响,实现利率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四、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类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盛市战略布局,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不断深耕区域,助力贵州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调整优化公司业务条线组织架构,整合公司金融部和投资银行部,搭建全流程营销
管理体系、产业金融专精服务体系和交易银行结算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
务水平。
1.公司金融业务
(1)客户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深入拓展“三新”市场,加强存量客户分层分类经营管理,建立分
级营销服务机制,针对客户差异化需求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持续夯实对公客户
基矗一是出台三新市场拓展指导意见,全力拓展新市尝新项目、新客户,开展实体
经济营销攻坚行动,深入挖掘潜在实体经济客户。二是持续做优政务场景金融服务
,在财政、医保、教育等重点领域,深化“金融+科技+政务”的合作模式,提供创
新性、场景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增强客户粘性。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对公客户存款
余额1,938.76亿元,有余额的对公客户共计12.95万户。
(2)信贷投放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立足贵州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服务地方主战略主定位,围绕做好金
融“五篇大文章”,助力贵州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把更多信贷资源投向实体经
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各项贷款余额3,434.61亿元,较年初
增加43.19亿元,增长1.27%,其中对公贷款(含贴现)余额2,907.65亿元,较年初增
加20.50亿元,增长0.71%。
一是服务地方重大战略。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
主定位,聚焦“富矿精开”等战略实施,积极参与贵州省内重大项目建设。截至报
告期末,本行支持“四化”领域贷款余额1,653.12亿元,较年初增加44.64亿元,
其中,新型工业化贷款余额364.46亿元,新型城镇化贷款余额1,164.49亿元,农业
现代化贷款余额110.99亿元,旅游产业化贷款余额143.36亿元。富矿精开领域贷款
余额165.82亿元。二是坚持信贷回归本源。聚焦推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
字产业发展,以区域资源禀赋为导向,围绕煤、磷、铝、锰等矿产资源精深加工行
业、新能源汽车及风光发电等现代能源行业、酱香型白酒以及先进装备制造、健康
医药等特色轻工业、大数据电子信息行业等,积极对接产业项目融资需求,制定综
合金融服务方案,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制造业贷款余额229.
89亿元,民营企业贷款余额404.53亿元。
2.科技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做好科技金融,加大科创行业信贷资源倾斜,有效服务新质生
产力,坚定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围绕全拾两区六基地”“六大产业基地”项目建
设以及打造“3533”产业集群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
支持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有效支持全
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一是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优化科技金融业务条线组织架构
及人员配置,组建科技金融专业团队,不断提升对科技型企业的服务水平。二是持
续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针对拥有先进知识产权且经营正常的企业,采用商标、
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作为质押担保,将企业的知识产权转换为融资优势,
拓宽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三是丰富科创型企业专属产品,联合贵阳市科技局、
贵阳市中小担公司,落地首笔针对贵阳贵安科创型企业的专属业务“科创积分贷”
,推出针对科创型企业的“科创快贷”专属信贷服务,为科创型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四是优化内部考核机制。继续对科技型企业贷款给予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和经济资
本占用折让等优惠政策。制定科技金融业务尽职免责制度,调动全行办理科技型企
业信贷业务积极性。截至报告期末,科技贷款余额211.69亿元;上半年累计办理知
识产权质押贷款19笔,投放3.64亿元。
3.绿色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积极融入国家绿色经济发展大局和地方绿色经济建设进程,深入践
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等绿色金融业务,积极
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机制,持续深化组织协同,优化政策支持,强化资源保障,不断
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一是重点支持新能源发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绿色产品
加工制造等绿色产业。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绿色贷款余额342.42亿元,较年初增加11.47亿元。
二是稳步推进绿色金融债券投放。2023年至今,本行在银行间市场公开发行了60亿
元绿色金融债券,截至报告期末,本行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均投放完毕,共计投
放155笔,涉及绿色项目80个,主要分布在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
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三是运用集团综合化经营优势
,强化“绿色+”品牌效应,子公司贵银金租公司秉承绿色生态租赁理念,坚持绿
色生态专业化发展,截至报告期末,绿色租赁本金余额179.45亿元,较年初增加14
.96亿元,增长9.09%。
4.投资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不断深化“商行+投行”特色转型,以投行专业化业务服务地方重
点战略和实体经济,持续发挥投资银行产品的功能性、差异性特点,打造“以客户
为中心”的一体化金融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多渠道满足
客户综合金融服务需求,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提升债券承销质效。
作为贵州省唯一具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一般类主承销商资质的地方法人金融
机构,截至报告期末,累计为企业发行直接融资产品248.50亿元。二是采用资产证
券化助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盘活优质资产。持续聚焦“贵阳+成都”重点区域提
供资产盘活一揽子证券化服务,累计落地85亿元。
5.国际业务和票据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遵循“风险为本,稳健经营”的原则,推动国际业务和票据业务稳
健发展。国际业务方面,本行紧跟国家金融政策导向,积极服务实体经济与外向型
企业发展。立足本地市场需求,凭借专业团队与多元产品体系,为企业提供涵盖国
际结算、贸易融资等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多维度优化服务质量,持续引导市场主体
强化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有效应对汇率波动。倡导企业牢固树立“本币优先”发展
理念,充分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汇率避险、流程简化等政策优势,聚焦企业行业特
征、经营模式和结算习惯,量身定制“一企一策”金融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跨境
人民币结算占比,助力国际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对外开放水平高质量发展。截
至报告期末,母公司国际结算量1.35亿美元。
票据业务方面,本行以票据业务的稳健发展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动能,助力产业升
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报告期末,母公司银行承兑汇票余额197.92亿元,贴现
余额61.61亿元。
6.供应链金融
报告期内,本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紧扣“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产业链升级”的核心定
位,以贵州省磷化工、煤炭、铝土矿及铝制品、白酒等重点产业及特色产业链为依
托,充分发挥爽融链“1+N+N”服务模式的创新优势,精准赋能产业链上下游民营
及小微企业发展,切实发挥金融“强链、稳链、补链”作用。通过核心企业信用穿
透,实现优质金融资源向产业链末端延伸,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问题,推出免授信、免担保的差异化融资方案,显著提升对民营、小微企业的金融
供给效率,助力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期内,爽融链金融业务累计提供融资支
持14.49亿元,同比增长20.05%;截至报告期末,爽融链项下融资余额18.28亿元,
较年初增长1.39%。
(二)零售类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深化零售业务转型,以打造区域“体验最佳零售银行”和“最
佳财富管理银行”为目标,深入推进零售一体化管理,深化渠道、权益、场景和系
统数据“四个统筹”,持续深耕客户,加大数字化赋能,实施管理变革,推动负债
业务结构优化,资产业务规模扩大,零售业务贡献度持续上升。
1.客户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聚焦客户体验升级,依托数据
驱动,强化客群分层分级管理,精准锚定不同客群需求,提升客户营销质效,不断
筑牢零售业务发展基石。一是深耕精细化客群经营。坚持全量客户思维,针对银发
、代发等重点客群制定营销指导意见,围绕重点客群拓增量,探索圈客、活客数字
化运营模式,建立价值提升标准化运营流程,深入挖掘客群潜力。依托数据驱动的
运营模式,以长尾客群“达标”、基础客群“资产提升”等线上活动为抓手,运用
“智能+人工+企微”模式深化运营,增强客户黏性,提升客户价值。二是深化科技
赋能,升级客户体验。线上渠道服务能力全面升级,正式发布超级APP-新版手机银
行3.0并在主流手机应用市场投放,对渠道系统性能和界面流程进行优化和升级,
优化支付流程,丰富客户使用场景,打造“方便、快捷、吸引、依赖、获得”的线
上渠道使用体验。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储蓄存款余额2,306.65亿元,较年初增加161.24亿元,增长7.
52%。储蓄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53.18%,较年初上升2个百分点,储蓄存款贡献
度进一步提升。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为2,878.94亿元,较年初增加159
.33亿元,增长5.86%;母公司个人全量客户数1,284.54万户,较年初增加9.35万户
。手机银行累计注册用户达606.82万户,较年初增加12.49万户。报告期内,手机
银行交易达536.06万笔,交易金额达1065.55亿元;线上支付业务累计交易笔数17,
787万笔,交易金额431.97亿元;自助机具累计交易336.35万笔,交易金额达130.2
1亿元。
2.养老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深度布局养老金融领域,构建“产品创新+生态服务+产业赋能”三
位一体的养老金融体系。持续深耕养老客群,围绕养老金融大文章,聚焦养老客群
多样化需求,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养老金融服务生态。一是创新产品服务,助力
老有所安。本行立足老年群体需求,构建“产品+服务”双轮驱动的养老金融体系
。在产品创新方面,针对老年客户风险偏好特点,打造覆盖保险、理财、储蓄的专
属产品矩阵,推出定期寿险、分红险等保障型保险产品,引入低波稳健型养老理财
和发行“银发专属-金债定期”产品,并创新上线银发专属储蓄。在服务优化方面
,打造“养老金融”生态圈,深化“爽爽银发课堂”品牌建设,以“四位一体”的
办学模式多维度提升养老客户综合金融与非金融服务体验,满足银发客户多样化需
求,2025年上半年,“爽爽银发课堂”开班374期,服务老年客户累计覆盖超4万人
次;升级适老版手机银行,新增智能客服、方言语音等功能,提升养老客户使用体
验;完成首批“爽银养老示范网点”建设并投入运营,同时依托农金服务点推进“
银社一体化”,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可得性。二是创新金融供给模式,多维度赋
能养老产业发展。通过“信贷+消费”双引擎驱动养老产业发展,满足老年群体多
元化需求,为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在信贷支持方面,重点围绕民政
部下发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清单,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围绕养老基础
设施建设、医疗配套项目、智慧养老产业开发等重点领域,制定“养老金融”服务
方案。在消费金融方面,打造信用卡“银发专区”,提供健康监测设备等养老产品
0息分期服务,降低银发客群消费门槛,满足银发客群日常需求。
3.零售信贷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普惠群体的支持力度,持续
健全以消费信贷为核心、住房按揭为支撑的零售信贷业务体系,通过强管理、强统
筹、强赋能、强联动开展零售信贷业务,强化零售业务竞争力,纵深推动零售信贷
业务转型升级。截至报告期末,零售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461.78亿元,较年初
增加25.64亿元,增长5.88%。
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方面,贯彻落实监管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要求,加大对小微企
业主、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推广贵州省大数据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线上融资对接
服务,积极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有关工作部署,推动小
微企业融资成本再降低,报告期内,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20%,较
上年同期下降43个BP。截至报告期末,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余额170.03亿元。
个人综合消费贷款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文件精神,制
定《贵阳银行支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指导意见》,助推本行个人综合消费贷款服务
迭代升级,助力提振市场消费。一是对消费贷款专属产品“爽快贷”进行全面优化
升级,提升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增加灵活还款,提升产品竞争力。截至报告
期末,“爽快贷”贷款余额55.98亿元,较年初增加15.67亿元,增长38.87%。二是
优化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产品“誉无价”,实现50万以内小额贷款主要流程线上化办
理和续贷功能上线。截至报告期末,母公司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
60.71亿元,较年初增加17.22亿元,增长39.60%。
个人住房类按揭贷款方面,持续响应房地产市场平稳与健康发展的政策导向,以“
大力提升一手房按揭服务质效,抢占二手房按揭市场占比”为目标,不断提升“爽
按揭”品牌竞争力。有序开展贵阳市“商转公”贴息业务,持续做好“保交楼”配
套个人住房贷款服务。截至报告期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24.73亿元,较年初增加
6.02亿元。
个人涉农贷款方面,持续提升农村地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推行“线上+线下”双
渠道申请,探索运用大数据风险模型,持续简化涉农贷款审批材料,提升部分偏远
地区客户融资便利性。持续更新迭代“爽农诚意贷”和“爽诚贷PLUS”等特色产品
,加强与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担合作,持续深化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报告期内,
本行农户经营性贷款累计投放16.49亿元,支持农户7,520户。截至报告期末,爽农
贷品牌项下产品余额21.27亿元,较年初增加3.26亿元,增长18.10%。
4.普惠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坚持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认真落实监管部门有关普惠金融政策,
积极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创新金融产品、强化普惠小微贷款减费
让利力度,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小
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实施。
制定下发《2025年贵阳银行深化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在总行、
分行、县域支行成立100余个工作专班,走访完成近4万户对公小微结算客户,持续
推动信贷资金直达小微企业。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不断优化完善本行零售普惠信贷
政策和产品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完善优化配套支持政策。出台《关于切实
做好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2025年贵阳银行乡村振兴业务指导意
见》《贵阳银行支持毕节市深化普惠金融改革发展零售资产业务的指导意见》等业
务配套政策,多角度支撑业务发展,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普惠客群和实体经济倾斜
。三是强化惠企减费让利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和传导央行利率政策,充分运用LPR
利率机制、支小再贷款、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将货币政策红利传导至企业。四是完
善普惠产品体系。优化“爽担贷”业务流程并加强推广;推出贵阳贵安科创型企业
的专属产品“科创积分贷”针对科创型企业的“科创快贷”专属信贷服务;推出退
役军人专属产品“爽爽拥军贷”,成功实现首笔落地。
报告期内,本行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380.39亿元;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金融监管
总局“两增两控”口径)175.77亿元,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20%,
较上年同期下降43个BP。截至报告期末,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
2,111.57亿元,较年初增加29.29亿元,增长1.41%,贷款户数46,251户,较年初增
加1,558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1.26亿元,较年初增加24.94亿元,增长6.29
%,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达到监管要求。
5.信用卡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信用卡业务坚守稳健经营的理念,通过持续优化业务策略、完善经
营体系,充分发挥信用卡在提振消费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信用卡业务的转型升级。
一是积极响应国家提振消费政策。深度融入客户交易场景,不断丰富权益使用场景
,将信用卡服务融入新能源汽车等使用场景;通过与电商合作开展精准营销,持续
搭建3C数码、家电“0息分期”场景,带动分期业务规模整体提升,切实降低居民
消费成本,激发消费活力,2025年上半年累计带动消费超80亿元。二是持续强化产
品服务能力。增强产品吸引力,响应国家促消费政策,调整大额分期金额上限,提
供优惠分期利率,让利于民。三是强化风险防控,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持续推进贷
前模型优化迭代与效率提升,优化产品和业务流程提升业务便捷度,提高客户体验
,2025年上半年累计授信40余亿元。持续提升反诈工作的质效,聚焦关键风险环节
,迭代优化反诈规则,通过预警-响应-处置高效联动,实现风险拦截和管控,有
效保护客户信用卡资金安全。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76.13万张。
6.财富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深入贯彻“区域最佳财富管理银行”目标,聚焦提升区域差异化财
富管理核心竞争力,推动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机构合作,构建全渠道产
品矩阵。强化与头部机构的深度合作,报告期内成功引入并上架261支优质理财产
品及1支分红型寿险产品,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多风险偏好的多层级差异化产品
体系,有效应对市场变化,为客户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工具。报告期内财富管理代
销收入实现1,760万元,同比增长211%。二是创新权益服务,打造非金融增值生态
。全面升级“爽盈积点”财富客户增值权益服务领用模式,构建特色化非金融服务
生态,有效提升财富客户非金融服务体验,推动金融服务与非金融服务深度融合。
三是丰富活动矩阵,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围绕财富客户需求,举办养生、教育、
保障等主题讲座和专属沙龙活动,围绕新春、端午等节日,在各网点“爽盈门”专
区组织百余场主题活动,增强客户体验感和获得感,不断擦亮“爽盈门”财富品牌
。四是锻造专业团队,夯实服务效能根基。秉持“专业创造价值”理念,以锻造“
专业精、服务优、效能高”的财客经理团队为目标,扎实推进“一对一”专属服务
机制,构建专业人才梯队。深度聚焦主流客群财富管理需求,持续提升财客经理资
产配置能力,为客户财富增长提供全周期专业支持。
截至报告期末,母公司服务财富客户数共41.82万户,管理财富客户资产规模2,282
.58亿元,较年初增加135.56亿元,增长6.31%。
(三)资产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资产管理业务立足专业能力建设与客户需求导向,围绕场景应用、
渠道协同、风险管控及服务升级持续发力,推动资管业务高质量发展。一是升级渠
道效能与数字化服务。构建“爽生活”立体化传播矩阵,多渠道联动开展理财营销
活动,进一步提升客户参与度;完成移动端适老化改造,优化信息无障碍服务体验
,同时升级理财信息披露平台功能,实现一站式产品信息检索,保障信息披露的及
时性与透明度。二是加强资产多元化配置。持续完善资产配置策略,强化债券资产
投资全流程管理,新增货币增强策略及信用债、利率债ETF配置,拓展打新策略应
用,为不同风险偏好产品提供差异化收益增厚工具,全面提升资产组合的流动性和
收益竞争力。三是筑牢全方位合规风控体系。
全面强化操作风险防控,在交易环节嵌入反诈、人脸识别等技防措施,建立“排查
—整改—提升”全流程合规管理机制,并依托风控系统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实施动态
监测,实现业务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确保业务稳健运行。四是强化场景
生态协同。聚焦产品场景应用,开展专项营销活动,深度挖掘场景应用价值,升级
“智慧爽得宝”产品实现信用卡还款及生活缴费场景应用,打造“金融+生活”一
站式服务体验。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存续理财产品156只,存续余额629.38亿元。
报告期内,累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21亿元。
(四)金融市场及同业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金融市场业务在优化流动性管理与资产配置的基础上,深化宏观经
济、货币政策及国内外金融形势研究。通过主动管理负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
升交易与研判能力,严控风险,推动业务稳健发展。一是加强负债主动管理。优化
同业负债结构,推进同业存单发行业务,稳定同业负债规模,报告期内累计发行同
业存单90期,募集资金877.5亿元,持续丰富负债来源,拓展融资渠道。二是优化
资产结构。
以流动性好、安全性高的债券资产作为核心配置,辅以兼顾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
性的同业资产,形成整体合理的资产结构。三是加强货币政策传导。积极履行公开
市场一级交易商职责,认真履行、传导和执行央行货币政策,根据业务需求积极参
与公开市场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票据互换等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提升资金交易
活跃度。四是严格执行做市商协议。优化现券报价、提升参与活跃度及推动业务多
元化,通过地方债篮子报价和内部协同,提升贵州省地方债与信用债的活跃度、流
动性及吸引力,助力完善贵州省地方债定价机制。五是稳健开展利率债投资及交易
。有序推进债券承销工作,切实履行好本行作为记账式国债、国开债、地方债、非
金融企业融资工具的承销商职责,通过“一级投标与二级交易联动”的策略操作,
在保证配置收益的同时灵活捕捉交易机会。六是强化风险管理能力。持续优化市场
风险监测指标,按日统计关键指标变化,持续完善压力测试模板和工具并根据国内
外市场变化情况,结合市场波动情况,不断丰富压力测试情景。七是科技赋能驱动
业务升级。推动数字化升级转型,加速自动化工具部署,持续推进机器人流程自动
化(RPA)开发协作,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提升业务经营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能
力再提升。
(五)金融科技
报告期内,本行围绕夯实信息科技基础服务能力,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
进科技与业务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的支持保障作用和赋能驱动作用,有效
赋能业务发展。一是稳步推进信息科技架构管理及建设,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持续
开展重要系统的架构优化,提高系统稳定性,为业务服务加强系统支撑。二是推进
RPA应用场景建设,为经营管理降本增效。持续开展RPA推广应用工作,挖掘、建设
新的RPA应用场景,协助本行经营管理工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准确性和质
量、增强合规性。三是推进大模型应用探索,辅助数智化办公。持续完善大模型知
识库,上线爽爽办公系统集成行内AI助手,启动建设大模型智能中台会议助手、制
度检索、合规助手、信贷调查报告助手、智能营销、代码审查助手等应用场景,推
进数智化建设。四是夯实数据中台建设,深化数据应用。推进流水线及测试一体化
平台建设,实现配置一体化平台组版环境发版及版本窗口管理功能等,辅助提升研
发及管理工作效率。五是推进业务系统建设,赋能业务经营数字化。持续开展业务
系统的建设和优化工作,推进绩效测评平台、ECIF系统、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
用信息共享平台等系统的建设,完善信用卡管理平台、反诈一体化平台等系统的功
能,为本行的经营管理夯实技术支撑。
(六)数字金融
报告期内,本行紧密围绕客户需求与市场变化,以科技、数据为双要素驱动,深入
探索数字金融的广阔空间,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战略,通过数字化经营、数字化运
营、数字化管理及数字化能力建设多维度协同推进,不断优化服务体验、升级产品
质量、提升经营效率,为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是建立融合的数字金
融运行机制。成立数字金融管理部,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贯彻“融合发展、
互为佐力、专精务实”的数字化战略,落实顶层设计和发展方向,推动全行工作机
制和流程建设,强化科技及数据支撑,全力打造“业技融合、业数融合、业业融合
”的新质生产力和数字化生态。业技融合方面,加强业务与技术的双向沟通和理解
,促进科技对业务的精准支撑,推动传统业务线上化及智能化进程,并保障数字项
目建设效率,控制投入成本,降低无效支出。业数融合方面,通过数据的共享和互
通,实现业务与数据之间的连接,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初步实现洞察客户需求、优
化业务流程和产品设计。业业融合方面,通过与战略伙伴的合作,建立跨行业、跨
领域的合作,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和合作模式,共同开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展
业务范围,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二是构建数字金融服务体系。数字化经
营方面,为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本行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成功推出“爽薪通
”“诚e贷PLUS”“乡村振兴产业贷”“税源e贷PLUS”等一系列线上化创新金融产
品,提升客户金融服务获得感。
数字化运营方面,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优化风险防控和升级用户体验;积极探索RP
A、虚拟数字人等技术,驱动流程优化和运营能力提升。数字化管理方面,运用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包括零售CRM系统和公司业务管理平台在内的决
策支持系统,提供全面而精准的决策依据,同时坚持将风险管理作为业务发展的重
要支撑,建立全面的智能风险管理体系。三是强化数字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数据治
理和应用能力建设,推进数据架构建设、强化数据标准管理,提升数据质量和数据
应用能力,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度分析业务数据,为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
支持。
五、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良好的区域发展前景和政策支持
国务院于2022年印发了《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
发〔2022〕2号文件),从政策、项目、资金等多方面大力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
大开发上实现新目标新定位,赋予贵州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
攻坚成果样板区、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内陆开放型经济新
高地的“四区一高地”战略定位,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重大机遇
,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202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贵州,强调要坚持以
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贵州要下定决心、
勇于探索,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强化创新驱动,统筹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
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习
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贵州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势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指明了方向和道路。2025年上半年,全省坚持以高质
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尝稳预期,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二)稳固的客户基础和突出的机构网点优势
作为贵州省第一大法人金融机构,本行坚守“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
地方经济”市场定位,成立28年来扎根本土、精耕细作,紧密贴近市场,熟悉本地
市场和客户需求,能够针对市场变化有效调整,及时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一体
化、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获得客户广泛认可和信赖,与地方支柱产业、优势行
业的公司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拥有涵盖城乡居民的广大零售客户群,市场
占比高,客户基础稳固。
本行已实现贵州省各市州及88个县级行政区域机构网点全覆盖,并不断加强全省农
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点建设,初步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的重要渠道支撑和有效联动网络
,使本行竞争优势更加凸显。同时,本行加快网点智能化转型,智能化网点覆盖面
不断扩大,业务流程与运营模式持续优化,网点服务质效良好。
(三)高效的组织管理架构和积极的创新转型理念
本行作为区域性商业银行,战略布局合理,三级组织架构完善,各业务板块、总分
支行、前中后台协同能力较强,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决策授权机制和快速有效的信息
传导机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促进经营管理质效持续向好。
本行持续深化改革转型,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多条线特色产品体系,提升精细
化管理水平和统筹管理能力,推动全面发展转型。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围绕市民衣、食、注行,不断丰富和升级综合金融服务,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
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有效满足客户多样性金融
需求。本行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强化科技赋能,持续加大对金融科技建设的投
入力度,通过精准搭建营销场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服务网络,加强
大数据应用与业务创新的融合,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转型成效明显。
(四)规范稳健的公司治理
本行建立了以决策引领、监督制衡、执行落实为关键要素的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并
构建了规范有效的运行机制。在治理实践中,本行始终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加
强和完善公司治理的根本原则,将“完善治理体系协同机制”作为强化治理效能的
有力抓手,形成了党委全面领导、决策机构科学议策、监督机构依法履责、执行机
构高效落实的治理模式。
本行将继续按照新《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不断优化适应新时代发展要
求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在实践中深化治理改革路径探索,持续提升公司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五)审慎稳健的风险管理体系
本行始终坚持“审慎合规,全程管控,恪守底线”的风险管理理念,从管理架构、
政策制度、业务流程、问责考核等方面建立了涵盖“总分支”三级及附属机构,覆
盖全资产、全口径、全流程、全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了由业务条线部门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组成职责明确的风险管理“三道防线”。
本行持续提升合规内控管理水平,不断强化三道防线建设,推进风险管理技术和手
段的更新,加快风险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风险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狠抓风险管理工具的落地应用,有序开展各类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工
作,不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和重大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处置能力,保障各项业
务稳步健康发展。
(六)明确清晰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
本行坚持“百年好银行”战略愿景,以实现“西部上市城商行排头兵”和“贵州新
发展重要助力者”为战略目标,构建了完善的战略闭环管理体系与专业化经营体系
。以高质量发展为一个统揽,始终坚守发展和风险两条底线,聚焦“改革转型、管
理精进和深化创新”三项策略,以“做强公司业务、做大零售业务、做优金融市尝
做好资管业务”为四大引擎,统筹做好“以党建为引领、以人力为支撑、以稳收为
重点、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五项重点工作,并构建了明确的支撑体系,
围绕“12345”战略有序推进业务转型与结构调整,推动战略有效落地,引领全行
高质量发展。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贵阳花溪建设村镇银行有限责| 10000.00| 265.19| -|
|任公司 | | | |
|贵阳贵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 200000.00| 40000.00| 3480000.00|
|司 | | | |
|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 75200.00| 4200.00| 1305100.00|
|公司 | | | |
|息烽发展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 60000.00| 677.74| 50700.00|
|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