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068 中铝国际 更新日期:2025-04-18◇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设计咨询、EPC工程总承包及施工、装备制造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EPC工程总承包及施工 |1933343.60| 191215.20| 9.89| 80.55|
|装备制造 | 295707.60| 50363.80| 17.03| 12.32|
|设计咨询 | 171274.30| 51460.50| 30.05| 7.14|
├────────────┼─────┼─────┼───┼──────┤
|中国境内 |1987034.80| 239172.00| 12.04| 82.78|
|其他国家与地区 | 413290.70| 53867.50| 13.03| 17.22|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程施工及承包 | 855005.40| 54636.30| 6.39| 79.83|
|装备制造 | 119606.90| 16870.10| 14.10| 11.17|
|工程设计与咨询 | 96435.30| 31046.20| 32.19| 9.00|
├────────────┼─────┼─────┼───┼──────┤
|中国境内 | 882419.00| 77092.60| 8.74| 82.39|
|其他国家与地区 | 188628.60| 25460.00| 13.50| 17.61|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程施工及承包 |1688726.00| 71217.50| 4.22| 75.60|
|工程勘察设计与咨询 | 275906.20| 88364.90| 32.03| 12.35|
|装备制造 | 245211.20| 30278.50| 12.35| 10.98|
|其他 | 9233.30| 1616.60| 17.51| 0.41|
|租赁 | 7557.60| 3642.20| 48.19| 0.34|
|销售材料 | 7082.80| 612.30| 8.64| 0.32|
├────────────┼─────┼─────┼───┼──────┤
|中国境内 |1896290.80| 154213.50| 8.13| 84.89|
|其他国家与地区 | 337426.30| 41518.50| 12.30| 15.11|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程施工 | 731251.25| 62606.61| 8.56| 76.00|
|装备制造 | 113909.85| 9006.49| 7.91| 11.84|
|设计勘察 | 113154.15| 30396.08| 26.86| 11.76|
|其他 | 4208.26| -693.26|-16.47| 0.44|
|材料销售 | 3694.48| 732.01| 19.81| 0.38|
|租赁 | 3434.92| 2245.67| 65.38| 0.36|
|其他-板块间抵销 | -1097.67| -147.77| 13.46| -0.11|
|板块间抵消 | -6349.67| 310.18| -4.88| -0.66|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公司2024年经营情况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公
司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公司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坚持“科技+国际”发
展战略,全面落实“高质量党建+强经营、推转型、防风险、深改革”整体工作部
署,以“十大专项行动”为抓手,突出“落实+实效”,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延续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1.着力强经营,在营销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全力推进业务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紧盯“三大市潮,工业合同和中铝集团内新签
合同占比大幅提升。2024年公司新签工业合同282.76亿元,占公司新签合同总额的
91.73%,较上年同期增加42.66%;公司聚焦战略优化调整,主动放弃了部分低质量
非工业类业务,全年新签非工业合同同比有所下降。海外市场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
提升,新签海外合同总额60.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5.09%,成功中标几内亚项
目。公司再次上榜ENR“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
。
奋力拓展EPC业务和专业化市常以设计企业为龙头,发挥科技引领和全产业链优势
,系统提升总承包项目营销能力,重点拓展EPC业务,全年新签EPC合同总额107.96
亿元。沈阳院成功签约国家电投扎哈淖尔电解铝二期EPC总承包项目,合同额27.99
亿元。推动机电安装、窑炉业务、矿山业务、维检修等专业化业务,新签矿山业务
合同37.73亿元,同比增长21.75%。
努力提升项目履约质量。深入落实“公司—所属企业—项目部”三级项目管理体系
,强化项目巡回督导,打造标杆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智慧工地项目调度系统,多措
并举推进履约质量提升。公司承建的印尼国家铝业公司曼帕瓦100万吨氧化铝EPC总
承包项目顺利投产,西南铜搬迁项目电解一车间提前3个月投产,华云三期项目在
同期标段中率先达到送电条件。公司全年获得国家级工程质量、科技、QC成果奖11
项。
大力强化极致降本增效。充分发挥公司项目管理、造价中心作用,夯实项目“两制
”,做实项目全过程成本管控。对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金额1亿元及以上的施工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项目,实施项目“两制”备案管理。开展钢材集中采购,采购成
本显著降低。销售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56亿元;持续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
本34个BP,利息支出同比下降0.5亿元。
2.着力推转型,在科技引领上打造新动能
科技攻关成果丰硕。长沙院“有色冶金高效转化精准调控与智能自动化系统”荣获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8项成果获得2024年度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获奖数量同比增长33%。年度新增国际先进及以上水平科技成果27项,其中国际领
先水平成果24项,同比增加60%。
科技协同成效显著。加强科技协同营销,对接控股股东中铝集团所属企业中铝股份
、中国铜业、中铝高端等召开技术交流会,推动中铝集团各经营单元之间的科技协
同发展,全力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昆勘院利用矿产资源综合勘查技术
,获取3500万吨铝土矿矿石量;长沙院深井支护、膏体充填、非爆机械采矿等核心
技术解决了深地资源开采的重大难题;沈阳院超细液滴脱硫技术实现超净排放,能
耗同比降低35%。昆明有色院《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兰坪铅锌矿260万t/a露天采
矿技改扩建工程安全设施设计》,一次性通过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审查。
数智化发展成绩斐然。夯实数字化管理基础,形成数智化“1+3+1+6”顶层架构。
统筹开展经营管理平台建设,打造经营单元统一智慧经营系统。统筹开展数字化协
同设计、数字化交付平台。智慧工地平台标杆项目顺利完成试点建设。一批数智化
产品和服务应用于华云三期电解铝、云铜锌业搬迁等多个项目。中色科技主导开发
的铝/铜表面光学检测应用场景,在集团“坤安”大模型现场发布会上进行展示,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实现新突破。以“技术+”为引领,围绕传统工艺技术优势,开
发和推广了一系列数智化产品,如数字化电解槽智能控制系统、阳极电流分布在线
检测系统等,推动项目签约、落地。2024年,数智化相关新签合同额超过4.2亿元
。
3.着力防风险,在正派经营上筑牢新防线
优化法律合规管控体系。公司总部及所属企业的两级集成法律管控体系建立运行,
制定合同管控体系优化方案,合同“四统一”(统一合同评审权限、合同评审流程
、合同评审要求、合同管理台账)“一检查”(定期开展合同检查)工作全面开展
。全面重构重点业务领域制度,建立制度管理体系和制度贯通清单,实行制度统一
管理、集中评审、定期宣贯、全面评价机制。
强化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建设。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和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攻坚三年行
动为主线,全面加强安全环保管理队伍建设,切实提升人员履职能力;持续强化制
度体系建设,编制修订11项安全环保制度规定;深入推进工程建设施工项目、消防
、矿山等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建立公司级安全环保督察常态化工作机制,全年
实现“三零”目标。HSE体系有效运行,顺利通过再认证。
4.着力深改革,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新提升
公司围绕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目标方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
能为重点,开展系统性结构性的深彻改革,推进“1+3+6”1改革工作体系任务落地
实施,改革推进平稳有序,改革成效逐步显现。设计勘察企业以“科改行动”为抓
手,推进市场化机制和科技创新体系改革,企业经营业绩持续提升,在国资委专项
考核中取得“三个优秀、三个良好”的佳绩。施工企业按照“专精强特”的发展模
式,推进市场化改革和专业化整合,精简内部机构及分子公司,减少管理层级,降
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公司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改革,实施了长沙院、
长勘院区域一体化整合工作,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统筹推进业务体系变革。围绕重构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的核心能力,扎实推进以业
务体系改革为引领的深层次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项目管理体系重构,落实“公司
—所属企业—项目部”三级管理模式;整合成立海外业务事业部,对全级次海外业
务统筹统管,实现从项目开发到项目执行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管理。
深化推动劳动效率提升改革。深化推动劳动效率提升改革。持续优化公司总部管控
模式,从职能型、机关化的经营单元总部向经营型、价值创造型的经营单元总部转
变。全面实施劳动效率提升改革,全面优化企业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改革平稳有
序,公司及所属企业分支机构及部门压减51.61%,一般管理人员减少56.22%,改革
成效逐步显现。
强力开展“集成财经”财资管理改革。以“1+3”财务改革内容为核心,树立资金
集中管理的大财务理念,围绕“一个主体、一级管理”搭建组织架构,重塑资金预
算、内部借款、预计总成本三个管控流程,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直接管理与控制,提
升财务管理效率与效能,更好发挥财务条线专业化作用,实现由分级管控向集中管
控、由管公司向管项目的转变,为公司构建强大、完善的中后台提供财务保障支撑
。
1“1+3+6”改革工作体系: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统领,深入实施公司三项总
体改革(包括:优秀总部建设、勘察设计企业改革、施工企业改革),有序推进六
大专项改革(包括项目管理体系重构、提高劳动效率改革、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
科技创新和数智化改革、科改专项行动、困难企业治理及“两非”“两资”压减)
。
统筹实施薪酬激励机制改革。重构科学、合理的薪酬考核激励体系,建立岗位价值
评估体系,充分激发员工队伍活力。印发《施工企业薪酬管理指导意见》《激励约
束体系指导意见》,明确各层次人员薪酬构成及薪酬固浮比。指导施工企业制定薪
酬、考核、激励各项制度,以岗定薪,充分激发员工队伍活力。实施中长期股权激
励,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237人。
(二)大事记
1.2024年3月,十二冶安装公司承建的几内亚Boffa铝土矿矿山项目(境外工程)、
十二冶房建公司承建的中铝瑞闽汽车轻量化用铝合金板带材生产线项目分别获得中
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22年-2023年第一批、第二批国家优质工程奖。
2.沈阳院“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大型高电阻石墨化炉节能降碳关键技术及应用”、
沈阳院“铝冶炼数字化交付与智能运维一体化集成平台的研发与应用”、长沙院“
多金属基固废清洁回收新技术及应用”、长沙院“硬岩矿床短流程非爆连续采矿技
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中色科技“铝板带冷粗轧智能化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
”、昆勘院“软土地基勘测评价与动力加固关键技术及应用”等六项科技成果荣获
2023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2024年4月26日,由几内亚政府官员及各界精英组成的代表团一行近三十人到长
沙院访问交流,旨在深入了解长沙院在矿业开采、管理、环保等方面的先进技术,
助力几内亚矿业可持续发展,加强两国矿产政企之间的交流,推动双方合作。
4.2024年6月13日,2024年度有色金属工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暨创建精品工程
培训和项目观摩会在昆明召开,会议颁发了2022-2023年度第二批有色金属工业优
质工程奖,中铝国际共有10个项目获奖,涉及有色冶炼及矿山项目、新材料项目、
其他工业工程项目、民用建筑项目等领域。
5.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由中南大学牵头、长沙院参与完成的“有色冶金高效转化精准调控与智能自动化
系统”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6.2024年7月3日,2024年中国国际铝工业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盛大举办,
中铝集团作为铝行业的领军企业,携铝工业新技术、新工艺的最新研发成果精彩亮
相。中铝国际展示了沈阳院的氧化铝大型悬浮焙烧炉技术和600kA超大容量铝电解
槽技术,长沙院的沉积型软破围岩铝土矿床顶板安全管控与高效开采综合技术和中
色科技的六辊冷轧机组、2300mm高速切边机、1000mm铜带热轧机组实物模型以及“
黑灯工厂”“中色云”有色金属加工工业互联网平台;还展示了六冶的建川综合陈
列馆项目、洛阳奥体中心产品模型。
7.2024年7月,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发布了第八届有色金属行业工程勘察设计大
师名单,共评选出有色金属行业工程勘察设计大师7人,中铝国际所属企业占4人。
其中长沙院尹传忠获“有色金属行业工程勘察大师”称号,长沙院朱建国、沈阳院
李志国、贵阳院周凤禄获“有色金属行业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8.2024年8月13日,由中铝国际协办的中国-老挝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及综合利用论
坛暨中国有色金属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年会在老挝万象成功举办。联盟轮值主席
,中铝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宜华出席会议并致辞。
9.2024年8月28日,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发布了2024年度“国际工程设计
公司225强”“全球工程设计企业150强”榜单排名,中铝国际分列两个榜单的第98
位和第119位,在上榜的20家及22家中国企业中,排名分别为第12位和第21位。
10.2024年9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布了2024年度有色金属企业管理现代化创
新成果,在中铝国际申报的4项成果中,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沈阳博宇
《绿色低碳发展引领下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建设》获得一等奖;沈阳院《海外业务
协同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贵阳院《服务“一带一路”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和
中色科技《企业“阿米巴”经营模式的财务管理应用》获得二等奖。
11.2024年9月,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发布了2024年度有色金属建设行业工程咨询
、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成果评价结果,中铝国际所属沈阳院、贵阳院、长沙院、中
色科技、昆勘院、昆明有色院、山东工程等企业完成的164个项目获奖,占获奖项
目总数的25%。获奖数量、质量较往年均有大幅提升,充分彰显了中铝国际在引领
有色金属行业发展中的技术优势和专业实力。
12.2024年9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公布了2023年度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工程总承包和
工程项目管理经典项目名单,长沙院EPC总承包的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陇怀排泥
库工程(一期)获此殊荣,是其中唯一一项冶金类工程。
13.2024年10月,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发布“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
”“最大250家全球承包商”两个榜单,中铝国际再度上榜,排名分别为第125名和
第145名,在上榜的中国内地企业中排名第38名和第46名。
14.2024年12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布2024年度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获
奖名单,中铝国际21项成果入眩其中,一等奖8项,较上年增长33%;二等奖12项、
三等奖1项。
15.2024年11月,沈阳院签署通辽市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扎铝二期)工程
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金额27.99亿元。
16.2024年11月26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主办、中铝集团承办的中央企业工业
文化遗产(矿业行业)名录发布活动在京举行,沈阳院新中国铝工业技术发展图纸
档案入眩
17.2024年11月,中铝国际连续两年上榜“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
荣获ESG鲸牛奖-科创先锋奖;12月获颁第二届国新杯-ESG金牛奖公司治理二十强奖
。
18.2024年12月2日,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发布《关于2023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十大进
展”的公示》,中铝国际“超大型双熔池连续炼铜成套技术及装备、有色金属加工
工业互联网平台”两项科技成果成功入眩
19.2024年12月3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联合人民网、中国外文局、新媒体国际
传播中心主办的“砥砺七十五载谱写央企担当”第七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创作展示
暨首届AIGC创意传播作品征集展示发布活动在北京举行,六冶的《从AI视角看“六
冶建造”》作品荣获优秀AIGC图片奖。
20.2024年12月,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公布了2024年度有色金属建设行业部级施
工工法名单,中铝国际所属企业申报的36项工法榜上有名。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通过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实现了规模、效益与竞争力的全面提
升。行业坚持供需协同、绿色转型与产业链安全并重的发展路径,在稳增长、调结
构、防风险中展现出强劲韧性。铜、铝等大宗金属产量持续攀升,十种有色金属总
产量突破历史高位,新能源领域对铜、锂、镍等战略金属的需求形成显著拉动效应
。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内企业通过全球布局大幅提升铜、铝土
矿、锂等资源权益保障能力,特别是在几内亚铝土矿开发等领域形成规模化优势。
行业投资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远超工业整体水平,体现出市场对
绿色低碳转型与新兴领域发展的强烈信心。国际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铝材及中高端
铜加工产品出口保持强势,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国有企业
与民营企业协同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在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等细分领域,不同
所有制企业通过差异化定位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以镓、锗为代
表的战略金属资源,在国家关键领域资源安全保障中发挥出独特作用。
建筑业领域,在“平急两用”公共设施建设、城市更新行动等政策推动下,固定资
产投资形成有效支撑,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加快。BIM、物联网等数字技
术与建筑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建造方式向高效集约转变。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在
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比例显著提升,形成有色金属与建筑工程协同创新的新范式。
预计2025年的全球能源转型与新兴产业升级将持续释放对战略性金属的刚性需求。
中铝国际将立足“双碳”战略目标,深化科技研发与工程设计协同优势,重点突破
绿色冶金、再生金属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推动全生命周期低碳解决方案在建筑工
程领域的应用。公司将进一步强化海外资源开发与产能合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
”高质量建设,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
能。在新型工业化浪潮下,中铝国际将持续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以高端化、智能
化、绿色化为主线,引领行业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是提供有色金属先进技术、成套装备、集成服务综合解决方案的科技服务企业
,能为整个有色金属产业链各类业务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技术、工程设计及建设服务
。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设计咨询、EPC工程总承包及施工、装备制造。
(一)设计咨询业务
设计咨询是公司的传统关键主业,涵盖有色金属行业的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全
流程业务,以及新能源、化工、环保行业工程设计等领域。公司优势技术涵盖地质
勘察、工艺设计、装备研发、数字化智能化、电气自动化、公用设施、环境保护、
工程经济及技术经济等超过40个专业范畴,承担了2,000余项国家及行业重点建设
项目的工程设计咨询和百余项海外项目。公司有色行业关键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不断实现迭代升级。公司在持续巩固并扩大
在有色金属行业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加快业务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抢抓有色
金属行业绿色低碳、数智化发展的重要机遇,紧跟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
,推进商业模式持续优化,打造“技术+”业务新形态。公司主要客户为有色金属
矿山、冶炼、加工企业,建筑及其他行业施工企业。根据合同约定,公司承担相应
的产品设计质量、进度等风险,服务费用通常参考国家勘察收费标准并结合市场行
情来确定。公司凭借在有色冶金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通过设计咨询业务为公司高
质量发展贡献了较高的利润率。
(二)EPC工程总承包及施工业务
公司的工程施工及承包业务覆盖冶金工业、房屋建筑、公路、建材、电力、水利、
化工、矿山、市政公用、钢结构、新能源等领域,以及建筑行业地质勘察、楼宇建
造。公司采用多种工程及施工承包业务模式,包括EPC、E+P、E+C、P+C、EPCM等,
发挥技术优势、有色金属全产业链优势、工程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优势、有色金属
门类专业齐全优势,大力推进EPC总承包业务,实现公司所属设计企业与施工企业
协同发展,业务模式由一次性项目服务向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全专
业领域产品、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转变,实现盈利模式多样化。此业务通常以月进
度或项目节点为基础进行结算收款,如有预付款,则按合同约定收龋随着基础设施
和民用市场业务投资萎缩,有色行业稳定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光伏、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带动有色金属新需求,公司
在工业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显现,EPC工程总承包及施工业务结算和利润得到有效保
障。
(三)装备制造业务
装备制造是公司着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坚持自主科技创新,专注于有色金
属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的研发,引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的发展方
向。公司装备制造主要产品包括定制的核心冶金及加工设备、环保设备、机械及电
子设备、工业自动化系统及矿山安全监测与应急智能系统。公司的产品应用于有色
金属全产业链,包括采矿、选矿、冶炼及金属材料加工。业务在采用市场通用设备
销售模式的基础上,也逐步尝试依托核心优势技术,通过投融建运模式拓展市场,
扩大市场份额。未来五年,中央企业预计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
元,为公司装备制造技术更新和业务拓展带来较大的发展机遇。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和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强大的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拥有5家甲级设计研究院、2家甲级勘察
设计研究院和3家大型综合建筑安装企业。截至目前,公司拥有1家“国家铝镁电解
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铝工业节能环保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博士后科研
工作站”,以及3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2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拥有国家和行业勘察设计大师41位,享受国务院或省级政府特殊津贴20人,拥有
420名正高级职称、2,139名副高级职称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785人。
公司围绕勘察探测、矿山、氧化铝、电解铝及铝用炭素、重有色及稀有金属冶炼、
有色金属加工、施工建设、战新产业等全产业链,聚焦“双碳”治理、有色行业关
键工艺技术及装备、大数据服务及智能制造、资源综合利用、市政公共服务等重点
方向,以公司“十四五”科技规划为指引,积极履行央企职责使命,加大核心技术
研发,不断增强科技领先优势。
1.拥有行业先进的矿山技术。开发了可适用气温零下20℃以下、海拔超5000米、边
坡超千米的高海拔高寒矿山大型化装备、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生态修复、高陡
冻融边坡安全开采、铜铅钼混合浮选等安全、高效、绿色、低碳采选技术,建成了
全球海拔最高的露天矿山、中国首座高海拔高寒大型环保绿色矿山、中国第一座高
海拔露天转地下矿山等。开发了沉积型软破围岩铝土矿床顶板安全管控综合技术、
超深井支护与提升技术、铜镍钴复杂物料绿色高效综合利用、长距离膏体管道安全
输送与智能管控等绿色、低耗、低成本开采技术,建成了中国第一深井矿山、中国
首条超千米混合井矿山、中国最高提升速度竖井矿山、中国最大的锡多金属矿山等
。形成矿山重大危险源无人自动安全巡检系统、细粒级尾矿库智能预警控灾与应急
响应评估关键技术、岩溶精准探测评价及防控关键技术与智能化装备、高原高陡矿
山边坡安全调控及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地质矿山安全技术。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技术
2.拥有世界领先的冶金技术。铝电解方面,陆续研发180kA、280kA、320kA、350kA
、400kA、500kA、600kA系列电解技术,推动中国大型铝电解槽技术走向世界;行
业内首创的超细液滴卧式脱硫装备,吨铝电耗较传统脱硫装置降低30%,在多家电
解铝企业推广应用,技术指标国际领先;氧化铝方面,形成140万吨/年超大型高温
拜耳法氧化铝生产线成套技术;研发三水铝石矿生产氧化铝提质降耗关键技术,打
造高铁铝土矿磁化焙烧技术全产业链;开发适合不同氧化铝厂的有机物脱除技术,
形成一系列有机物脱除工艺配套技术;首创了国内赤泥堆场半干法、干法、湿法改
干法技术。铜铅锌冶炼方面,设计了中国首个单套40万吨熔池炼铜项目;设计了中
国首个闪速炼铅联合沸腾焙烧湿法炼锌的铅锌联合冶炼项目、世界首个30万吨氧压
浸出炼锌项目;形成铜铅锌工业三废治理与防护先进技术,实现铅锌冶炼渣减量化
、无害化处置。钛冶炼方面,开发的基于钛-镁联合生产工艺的多极性镁电解槽技
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炭素方面,开发了混捏成型沥青烟气全流程高效吸附净化技
术、G/ETO沥青烟气高效焚烧技术、阳极防氧化涂料在线自动喷涂装备等技术成果
;基于机器视觉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开发阳极组件表观质量检测系统替代人工,对
阳极组件的表观质量问题进行在线自动检测并与悬链系统联动,实现阳极组件维修
处理的自动分类及引流。
铝电解槽多参数平衡控制技术与装备
3.拥有国内唯一一家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发科研院所,是我国集有色金属加工行业
规划、工程设计、设备研制、科研开发及成果产业化、工程总承包于一体的综合性
企业。研发宽幅铝板带智能化冷轧关键装备及控制技术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
果一等奖。开发了2800mm、2300mm等系列六辊铝带冷轧机组装备、铝合金带材高速
切边技术、节能环保型铝轧机全油回收技术,突破数十项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国
内技术和装备空白。自主研发的技术和装备出口到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等20多
个国家和地区。
2800mm宽幅高精度铝合金板带六辊冷轧装备研制及应用
4.聚焦新业态新领域持续开拓创新。推进有色金属矿山、冶炼、加工等领域数字化
转型,大岩土数智系统、电解槽控制技术、铝电解槽控制系统、阳极导杆自动焊接
、有色金属加工工业互联网平台、地质灾害监测系统、MES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打造数字化交付新模式,实施了广西华昇、云南神火、包铝华三等一批数字化智能
化系统建设应用示范工程。围绕新能源电池材料制备技术、盐湖提锂、锂云母提锂
技术、新能源负极材料等不断拓展新兴产业领域,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分布式智慧能源应用技术及装备
(二)“三全”优势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覆盖全金属门类、全产业链、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技术服务商
,即:业务领域覆盖有色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稀有稀散金属、准金属以及黑
色金属全金属门类;技术覆盖从资源勘查、采选冶、加工制造、金属再生以及全流
程资源综合利用全产业链;业态覆盖勘察、咨询设计、施工建造、运维服务工程全
生命周期。当前正在聚焦有色和优势工业领域,致力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提供有
色金属先进技术、成套装备、集成服务综合解决方案的科技服务企业,以在行业绝
对领先的技术优势、资质优势、人才优势、全产业链优势,为整个有色金属产业链
上各类业务提供全方位综合技术及工程设计、建设服务。
(三)资质优势
公司拥有各类资质共计408项,其中包括: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1项,工程设计行
业资质甲级1项,工程设计专业资质甲级11项,勘察综合甲级2项,施工总承包特级
资质2项、冶金工程总承包特级1项,工程监理甲级资质4项;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
信7项。
(四)国内市场优势
公司以在有色金属行业绝对领先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质优势、全产业链优势
和国际化优势,为整个有色金属产业链上各类业务提供了全方位的综合技术及工程
设计和建设服务,并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公司所
属企业均是行业骨干企业,先后参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外冶金、交通、市政、
建筑、电力、石油、化工、军工等十多个行业的规划、科研、设计和工程建设,创
造了百余项“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缔造者、行业标
准的制定者、有色工程技术的引领者。
公司国内业务集中在冶金行业项目设计咨询、工程总承包、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
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板块,包括冶金、交通、房建、市政、建材、电力、水利
和化工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显著业绩,有500多个承建项目分别获得了中国建
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建筑工
程钢结构金奖、省部级优质工程等奖项。地域分布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
(五)海外市场优势
公司全面践行“科技+国际”战略,充分依托“三全”优势,按照“总部+所属企业
+境外机构”的组织实施模式对全级次海外业务统筹管理,实现从项目开发到项目
执行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管理,已向巴西、越南、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沙特阿拉
伯、哈萨克斯坦、几内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输出了技术、设备;与越煤集团、印
尼国家铝业公司和印尼国家矿业公司等大客户签署并实施了大型EPC总承包项目;
在印尼市场,公司持续深耕印尼国家铝业公司和印尼国家矿业公司等大客户,承揽
并实施了氧化铝、电解铝改造多个EPC总承包项目。公司在印尼市场电解铝设计占
有率100%,氧化铝银行级可研和EPC总承包市场排名第一,铝冶炼、镍冶炼施工有
较强竞争优势。全球范围内与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建立了
合作关系;在几内亚、秘鲁等国家布局并在当地设立了新的分支机构;参与了多项
海外专题论坛、国际矿业论坛、国际产能合作大会等。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03亿元,同比增加7.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为2.21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为:
(一)本年度公司加快推动转型升级,聚焦有色及优势工业领域,全力推进结构优
化调整,新签工业合同同比提升42.66%;海外市场开发实现量质齐升,新签合同同
比增长65.09%;公司以设计企业为龙头,发挥科技引领和全产业链优势,新签EPC
合同同比增长67.08%。
(二)本年度公司进一步提升项目履约质量,实施项目全过程极致成本管控;深化
推动劳动效率改革,管理成本进一步下降,降本效果显现。
(三)本年度公司加强收款管控,紧盯当期销售回款,部分长账龄应收款项实现清
收,当年计提的减值损失同比下降。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有色金属行业
本公司在以下四大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涉及的有
色金属重大投资项目;二是紧缺战略性矿产(包括铜、铝、镍、锂和铂族金属)的
国内勘察与开发;三是行业的绿色化和智能化改造;四是聚焦重点客户的新能源、
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智能化业务等重点领域开展的科技攻关。
“十四五”以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生产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
行业工业增加值提升显著。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推进,新材料技术和智能制造等
领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为有色金属行业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在
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对于轻量化材料和高性能
合金的需求显著增长,直接促进了相关金属产品市场需求的上升。面对多方面的挑
战,有色金属行业整体呈现出需求上涨的趋势。
在发展模式上,行业将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优化现有资源、控制新增产能,并主
动减少过剩产能,向创新驱动、质量效益提升、高质量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和智
能化方向转变。目标市场也将由以增量为主转变为存量市场的深耕细作,从新建项
目转向项目的迁移建设、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和技术服务。在此过程中,铝、铜等
核心产品的产量预计会保持稳定增长,整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将持续
攀升,而绿色化、智能化改造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绿色化转
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并促使公司加大在节能减
排、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致力于绿
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海外市场方面,目前全球冶金工程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显示出海外冶金工程
市场的巨大体量,且后续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当前,全球众多发展中国家正处于
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如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的部分国家,大规模的
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项目开发等对钢铁、铝、铜等金属材料需求旺盛,中铝国际凭
借全金属领域、工艺全产业链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优势,在全球冶金工程市场中有
着巨大的机遇。
同时,鉴于中国矿产资源供给端的短缺,后续众多国内有色行业头部企业将加快在
海外的资源布局,开始大规模在金属冶炼和加工领域投资建厂,尤其是东南亚和非
洲,而这两大区域正是中铝国际深耕十余年的重点区域,拥有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
和业绩,掌握先发优势,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2.工程建筑行业
2025年,中国工程建筑行业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加速结构上的调整,逐步迈向高
质量发展阶段,强调质量和效益并重。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导致外部需求对经济
增长的支持减弱,但在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支持下,基础设施投资依然具有一定的韧
性,但增速趋于平稳。
“十五五”期间,我国将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产业创新将成为新型
工业化的根本动力。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环境保
护、推广清洁能源使用的政策措施,这将促进新兴工业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绿色
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传统建筑方法和建材生产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绿色建筑、数
字化建筑、工业化建筑和建筑节能将成为未来建筑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建筑工业
化加速推进,装配化率不断提升,建筑智能化加速演进,BIM、物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建筑机器人等新技术将对建筑工程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行业技术革新加速,绿色化、智能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同时,经营模式加速向“
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转型发展,区域布局更趋差异化,东部地区侧重于高
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依托基础设施的升级释放发展潜力。
(二)公司发展战略
聚焦有色和优势工业领域,全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提供有色金属先进技术、成套
装备、集成服务综合解决方案的科技服务企业。
在发展思路上,按照“332+N”发展思路,立足三个市尝深耕三个领域、创新两种
模式、打造N个业务新形态,实现向科技服务企业转型。具体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1.立足三个市场
深耕细作中铝集团内部市场;深挖有色和优势工业领域市场潜力,巩固扩大国内市
场;坚定不移拓展国际市常
2.深耕三个领域
一是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流程技术服务;二是供应技术+中高端产品;三是实施以技
术为内核的有色行业和工业领域投融建运项目。
3.创新经营模式
业务模式由一次性项目服务向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全专业领域产品
、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转变;商业模式由单一项目交付向技术价值成果分享、长期
装备产品收益分享、数智化长期维护收益分享等运营及平台模式转变。
4.形成“技术+N”模式业务新形态
以科技创新为圆心,以能力建设为半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模式,
打造技术+产品、技术+服务、技术+装备、技术+产业等业务新形态。设计勘察业务
按“123+N”模式、施工业务按照“专、精、强、特”方向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
发展。
5.推进向科技服务企业转型
推进向科技服务企业转型,以服务核心客户、核心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动生
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以先进工艺技术、绿色节能降耗、数字运维、数字智造等
为方向,打造“技术+”业务新模式,强化科研成果产业化及市场化应用,在研发
端建立起设计创新优势,在营销端拓展高端咨询服务能力,在生产端推进智能制造
系统升级,推动企业向产业链两端的设计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发展。
(三)经营计划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
划谋篇布局之年。2025年,公司将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坚定实施管理
体系变革,强化经营工作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围绕深耕“三大市潮,全
面打赢“四场攻坚战”,以有效执行“五大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彻落实“六大体
系变革”,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力建设“新中铝国际”。
1.坚定不移抓战略落地,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围绕“4+4+N+专项”的年度执行体系,强化战略引领,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夯实主
责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
设计勘察企业坚持科技引领业务拓展,持续强化工程设计及技术服务的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勘察设计、装备制造以及工程化应用等优势,培育过硬的创新能力和科技
成果转化能力,打造EPC综合管理能力,为客户提供研发与设计集成的“定制化”
极致服务和低成本高性价比的成套装备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
施工企业将抓市尝合同、提升履约能力,进一步优化管理层级和管理人员,优化劳
动用工,提高项目一线人员占比,做精做专做细施工业务,以项目为核心,以合同
严格执行为重点,加强与勘察设计企业的协同。
2.坚定不移抓市场营销,打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打响打赢“市场提质增量攻坚战”。坚定不移抓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
理增长,实现业务结构显著优化,发展壮大战新产业。
冶金及优势工业领域市场份额持续增长。聚焦冶金及优势工业领域,紧盯行业增量
市场,深挖存量市常加强与骨干企业的合作,围绕中央企业以及冶金、有色类企业
,在业务范围内形成稳定的合作资源和大客户市常
EPC业务总量实现大提升。以先进的核心技术为引领,坚持国内国外并重,深化设
计、勘察和施工企业内部协同,提升EPC总承包综合竞争力,坚定拓展EPC总承包业
务。推动重点项目优先以EPC总承包模式承揽。
海外有色市场再上新台阶。聚焦东南亚、非洲及俄语区等重点市场,推动几内亚氧
化铝、尼日利亚电解铝及印尼曼帕瓦二期等重点海外EPC总承包项目落地,成立“
总部大区+所属企业+境外机构”专项工作小组,协调推进项目进程。加大海外市场
资源投入,优化海外业务薪酬体系和激励制度。深化属地资源管理,动态管理海外
业务数据库,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客户满意度。
3.坚定不移抓项目履约,提升项目本质盈利能力
打响打赢“项目履约提升攻坚战”“极致降本增效攻坚战”,提升项目成本管控能
力和项目履约质量。
持之以恒实施项目管理体系重塑。以项目管理为中心,以成本管控为核心,以现金
流把控为重心,以提升项目盈利能力为目标,持续深入推进项目管理体系重塑。全
面开展生产经营改革专项检查,确保项目三级管控落实落地,实现项目的直管直控
。推动极致经营理念穿透落地,强化成本测算与管控,重点深化二次、三次经营,
提升项目盈利水平。强化项目“两制”管理落地,坚持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实现
刚性兑现。
下定决心实施分包商管控体系重塑。完成分包商管理信息资源库的建立,实时监控
分包商履约情况,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优化分包资源,引入外部优质分包商
,培育核心优质分包资源,探索建立“战略分包商”机制,建立长期稳固合作关系
。
破除障碍实施采购管理体系重塑。加速推进公司集中采购业务,根据物资重要性、
采购金额及市场状况,确定集采品类。组建集中采购执行团队,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与流程,培训业务人员,设定绩效考核指标。监控集中采购执行情况,定期评估采
购绩效,实现采购效率和成本控制双提升。
全面提升EPC项目履约能力。坚决贯彻落实《施工项目本质安全实施意见》,持续
完善《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流程标准化管理手册》落地实施,设计院与施工单位联
动,强化资源共享,加快形成多个专业化EPC项目管理团队。以重大项目为抓手,
扎实抓好扎铝二期等EPC总承包项目的履约,通过实战项目培养队伍,完善EPC总承
包项目管理体系,带动EPC总承包项目履约能力全面提升。
全面提升专业化能力。积极打造“机电安装团队、窑炉业务团队、矿山业务团队”
“全领域维检修业务团队”。根据目前各施工企业的优势业务领域,通过设计院先
进技术赋能,组合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的技术、技能和项目管理人才形成专业化团
队,差异化发展专业化业务,实现施工企业向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加快培育专业化
矿山业务能力,为进一步拓展矿山建设和运维业务提供支撑。
4.坚定不移抓科技创新,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以“科技创新专项行动”“数智赋能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重点项目,加强核心
技术研发。强化机制创新,激发公司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新和数智化对业务的带
动引领作用。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科技规划重点任务和有色金属绿色低碳领域原创技术
策源地任务,加快年度研发投入计划落地,稳步提升研发投入的规模和质量。围绕
国家、重点客户及市场需求,在矿产资源、有色冶炼、金属加工等领域布局重大研
发项目,全力推进氧化铝绿色能源焙烧、电解铝深度节能、冶金及加工大型装备和
人工智能应用等重点专项攻关,取得一批行业领先成果。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技术+”引领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试点布局,遴选
技术领先、市场前景广阔的科技成果,系统总结经验和问题,打造“技术+”模式
的典型示范,培育一批亿元以上的“技术+”单项产业化技术。统筹推进绿色低碳
铝电解深度节能综合技术、尾矿库、边坡在线监测系统等一批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应
用,进一步释放科技贡献潜力。
加速推进数智化应用和建设。落地公司“1+3+1+6”数字化发展目标,即,构建1个
经营管理平台、3个专业化生产平台(协同设计平台、数字化交付平台、智慧工地
平台),通过作业层与经营层应用的有效衔接、数据融合,赋能公司项目管理体系
;坚持将人工智能应用作为1个专项工作,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的最佳实践;
结合工业互联网、5G专网等产业互联技术,着力打造勘察、矿山、重有色、氧化铝
、电解铝、加工等6个领域的应用产品或解决方案,加速构建数智化产品服务能力
。加速开展工程技术领域数据治理工作,进一步健全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制度,加
强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集中培训。
5.坚定不移抓深彻改革,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以“深彻改革专项行动”为抓手,落实“六大管理体系变革”,深化市场化机制改
革,搭建一体化经营管理平台,推动运营体系系统性、革命性重构。
抓实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强组织、协调、督导检查,协同推进各项改革进程,全
面完成《中铝国际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69项改革任务;
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当年任务完成率100%,年累计完成率100%。动态跟进各项科改指
标的进展情况,强化指标过程监督和考评,在国资委科改专项考核实现“提档升级
”。
抓实“六大”管理体系变革。全面开展管理体系变革,健全依靠组织系统赋能的体
系,系统性地开展业务流程建设,明确流程的权责主体,实施管理体系变革,全面
推动“狼性文化”市场营销体系、“高效优质”项目履约管理体系、“平安为先”
安全管控体系、“集成财经”财资管理体系、“聚智赋能”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合规先锋”法律合规管理体系的落地实施。
抓实市场化机制建设。深化组织体系变革,全面完成公司所属企业“四定”改革工
作。构建基于业务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一企一策”实行差异化考核。全面重构
绩效考核体系,实施“一人一表一目标”考核全覆盖。建立全员市场化薪酬体系,
强化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加快建立“以岗定薪、以价值创造定薪”的绩效体系,
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提高浮动工资占比。
6.坚定不移抓风险防控,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以“安全生产专项行动”“风险防控专项行动”以及年度安全环保工作计划为抓手
,聚焦安全管理底层逻辑,强化合规经营和风险管控。
狠抓安全环保风险防控。以安全管理体系变革为契机,聚焦基层一线、聚力基础管
理,对中铝集团内项目实现督察覆盖率为100%,适时开展安全管理专项评价,进一
步夯实基础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安全环保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打造智慧工地、标
准化工地。加强对作业人员执行SOP情况的现场管控,实施安全环保督察和项目督
导并行。
深化落实“工程三必审”工作部署。坚持亏损项目必审、重大项目过程必审、重大
项目竣工必审,聚焦重点工程项目,强化5000万以上工程项目动态跟踪,扎实开展
工程项目竣工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及亏损项目审计工作,狠抓审计整改及成果运用
,全面提升审计监督质效。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公司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风险、现金流风险、工程项
目管理风险、改革业务转型风险、市场变化和市场竞争风险。
1.安全和环保风险
公司安全环保工作主要面临以下几类风险:一是落实公司工程领域“五不接”2规
定及市场领域“八不准”3的经营纪律要求不严,可能导致出现承揽超越自身资质
或能力范围的项目;二是安全环保理念意识不足,可能出现安全环保管理人员业务
素养参差不齐,安全环保履职不到位的情形;三是人员安全生产职责未清晰、未明
确,可能导致“三管三必须”安全生产责任无法有效压实。
防控措施:一是组织合规专项整治,杜绝源头安全隐患;二是全面梳理并制定《安
全法律法规及制度汇编》《安全环保管理手册》,分层组织宣贯培训考核,切实指
导和规范一线作业人员安全环保行为;三是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及“三管三必须”
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化实化各层级、各专业管理岗位
安全责任清单,厘清责任边界,并定期开展履职评价考核。
2.现金流风险
随着建筑行业市场下行,工程项目结算难、收款难。此外,下属施工企业以前年度
在充分竞争、无优势的县域基础设施业务领域承揽项目,业主多为政府及平台公司
。
防控措施:2025年度公司将在集成财经“资金集中管理”的总体框架下,进一步强
化销售回款,落实以项目为中心的月度收款预算流程,从严从细加强项目结算收款
责任闭环管控,落实合同按时回款刚性预算,降低开累为负金额,促进公司资金收
支管控到位,以“销售回款率110%、存量应收款项清收、重点项目清收”为核心导
向,以“收款”作为管理公司年度现金流的最重要手段,防范公司出现现金流风险
。
3.工程项目管理风险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受工期、供应链、市场价格、劳务用工等多种因素制约,项目
实施过程中存在进展滞后、垫资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等风险因素。
防控措施:一是严控源头风险,筑牢风险意识,承接高质量合同;二是强化项目质
量管理,以不发生A类质量事件为基础要求,开展项目质量提升活动,推行“智慧
工地”管理模式,提高项目履约质量;三是全面落实项目标准化手册和项目本质安
全实施意见要求,加强项目策划管理。2“五不接”规定,即:业主资信不佳的项
目不接;付款条件不明确或者付款条件苛刻的项目不接;超越自身资质或能力范围
的项目不接;业主资金不到位、资金来源不落实或项目审批手续不齐全的项目不接
;合同额小且毛利额低的施工项目不接。
3“八不准”规定,即:不准做“两头在外”的贸易;不准开展形式为加工业务而
实质为贸易的业务;不准以联营或合作之名与第三方开展任何形式的挂靠业务;不
准开展“融资性”工程业务;不准在公司内部、中铝集团内部企业之间进行恶性竞
争;不准进行不正当竞争;不准为完成经营指标签订不能转换的合同;勘察设计企
业不准自行承接市政民建总承包项目。
提前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潜在风险,落实“公司-所属企业-项目部”
三级管控模式,保障项目按期履约;四是建立生产经营周调度例会制度,围绕全年
生产经营目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定期召开生产经营调度例会;五是强化督导巡
查,对重点项目实施提级管理,成立巡回督导工作组,督导重点项目履约完成情况
,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协作企业解决项目存在的难题。
4.改革与业务转型风险
公司在改革与业务转型中可能面临以下几类风险:一是战略决策风险。战略决策过
程中缺乏充分的调研与论证,会增加战略失误的概率,使企业陷入资源错配、运营
效率低下的困境;二是组织架构风险。不合理的架构和人员配置不仅增加人力成本
,还可能削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人员变动风险。员工对改革的不理解、不支持
,可能引发抵触情绪,导致积极性受挫,关键岗位人员流失,影响企业持续发展。
防控措施:一是加强改革的组织领导。公司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深化改革工
作,研究讨论公司重大改革方案和风险应对措施,协调解决公司改革中的重点难点
问题;二是强化改革督导推动。公司定期召开改革例会,通报各项改革任务进度,
督促相关部门和责任单位加快推进改革;三是紧盯关键重点突破。瞄准重点难点改
革任务,专项改革牵头部门建立督办任务清单,分解落实计划,深入分析存在问题
,明晰攻坚方向,细化具体工作措施,推动重点改革举措落实到位;四是强化改革
评估考核。紧盯国资委和中铝集团考核要求,加强改革完成情况考核,开展常态化
考核评估改革工作;五是全面梳理改革存在风险,制定相关防控预案,通过提前筹
划,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有效应对。
5.市场变化和市场竞争风险
有色行业是中铝国际的传统主业,但受国家“双碳目标”“能耗双控”“电解铝产
能天花板”等一系列政策的影响,有色行业新建项目市场面临萎缩,行业发展方式
正在由规模扩张向优化存量转变,由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智慧发展等转变。行业目标市场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由
增量为主转向存量为主,由新建项目转向项目迁建、技术改造、产业升级与技术服
务,这些都将给中铝国际带来新的挑战。
防控措施:一是科学制定年度营销考核激励指标,动态跟踪督导,以月为周期对照
检查,每季度末预警通报,发现问题,协同采取措施完成纠偏;二是加强客户管理
,完善大客户管理台账和评价体系,制订客户拜访计划清单,两级企业联动统筹做
好大客户拜访工作;三是深化营销协同,统筹开发中铝集团内项目,共享新开市场
资源,加大上下游企业合力开发市场力度,获取增量订单;四是深化科技营销,强
化“技术+模式”,依托优势核心技术,开发新型客户,扩大市场份额;五是加强E
PC总承包能力打造和市场开拓,提升矿山、技改和运维等专业化运营能力;六是推
进全员营销,实施正向激励,在公司全级次贯彻全员营销理念,营造全员营销氛围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九冶建设有限公司 | -| 1328.50| 971162.70|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 -| 6549.40| 54282.20|
|公司 | | |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8374.50| 184297.20|
|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 -| -| -|
|究院有限公司 | | | |
|中际山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827.80| 31109.90|
|中铝视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 -|
|娄底浩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 15880.00| 68493.90|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 -| 11389.60| 458691.80|
|公司 | | | |
|中铝西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 -| -|
|太康浩文建设有限公司 | -| 23418.00| 87130.40|
|中铝招标有限公司 | -| -| -|
|青岛市新富共创资产管理有限| -| -| -|
|公司 | | | |
|中铝山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206.10| 77659.00|
|中铝国际香港有限公司 | -| -| -|
|中铝国际铝应用工程有限公司| -| -| -|
|中铝国际投资管理(上海)有限| -| -| -|
|公司 | | | |
|广西通锐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 -| -|
|中铝国际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 -| -|
|中铝国际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 -| -|
|温州通汇建设有限公司 | -| -| -|
|中铝国际(天津)建设有限公司| -| 395.20| 143238.40|
|中铝国际(印度)私人有限责任| -| -| -|
|公司 | | | |
|温州通润建设有限公司 | -| -| -|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3119.90| 205074.20|
|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 -| 500.10| 489255.60|
|云南宁永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 -| -|
|CHALIECO GUINEA COMPANY SA| -| -| -|
|RLU | | | |
|株洲天桥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 -|
|云南临双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 -| -|
|云南临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 -|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5466.90| 228187.50|
|上海丰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 -| -43.60| 6974.80|
|业(有限合伙) | | |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 -| 5521.00| 190208.50|
|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 -| 1023.70| 1201609.00|
|设有限公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