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506 统一股份 更新日期:2025-08-03◇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润滑油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润滑油脂 | 70429.98| --| -| 94.34|
|其他化工产品 | 2811.71| --| -| 3.77|
|防冻液 | 1305.31| --| -| 1.75|
|其他业务 | 105.89| --| -| 0.14|
|尿素 | 1.83| --| -| 0.00|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制造业 | 230540.73| 47178.93| 20.46| 99.64|
|其他业务 | 844.40| 22.39| 2.65| 0.36|
├────────────┼─────┼─────┼───┼──────┤
|润滑油脂 | 214305.00| 45925.54| 21.43| 92.62|
|防冻液 | 8680.25| 1341.21| 15.45| 3.75|
|其他化工品 | 7553.51| -88.15| -1.17| 3.26|
|其他业务 | 844.40| 22.39| 2.65| 0.36|
|尿素 | 1.97| 0.33| 16.82| 0.00|
├────────────┼─────┼─────┼───┼──────┤
|华东 | 100409.03| 19731.63| 19.65| 43.39|
|华北 | 48023.74| 9504.60| 19.79| 20.75|
|华中 | 19551.39| 4261.47| 21.80| 8.45|
|华南 | 18920.04| 4104.70| 21.69| 8.18|
|西北 | 14505.17| 3114.49| 21.47| 6.27|
|西南 | 14301.10| 3003.33| 21.00| 6.18|
|东北 | 13779.59| 3246.68| 23.56| 5.96|
|境外 | 1050.67| 212.03| 20.18| 0.45|
|其他业务 | 844.40| 22.39| 2.65| 0.36|
├────────────┼─────┼─────┼───┼──────┤
|经销模式 | 165002.12| 35470.20| 21.50| 71.31|
|非经销模式 | 65538.62| 11708.73| 17.87| 28.32|
|其他业务 | 844.40| 22.39| 2.65| 0.36|
└────────────┴─────┴─────┴───┴──────┘
【2024年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润滑油脂 | 170384.58| --| -| 93.17|
|防冻液 | 7060.93| --| -| 3.86|
|其他化工产品 | 5028.39| --| -| 2.75|
|其他业务 | 395.80| --| -| 0.22|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润滑油脂 | 118107.56| 23754.20| 20.11| 93.08|
|防冻液 | 5383.76| 852.76| 15.84| 4.24|
|其他化工产品 | 3132.10| -44.08| -1.41| 2.47|
|其他业务 | 151.06| 57.16| 37.84| 0.12|
|其他 | 115.94| 86.64| 74.72| 0.09|
├────────────┼─────┼─────┼───┼──────┤
|华东 | 53920.38| 9898.18| 18.36| 42.49|
|华北 | 26242.45| 5170.31| 19.70| 20.68|
|华中 | 10670.75| 2247.81| 21.07| 8.41|
|华南 | 10623.44| 2159.55| 20.33| 8.37|
|西北 | 8389.73| 1640.58| 19.55| 6.61|
|东北 | 8244.23| 1815.46| 22.02| 6.50|
|西南 | 8240.41| 1658.91| 20.13| 6.49|
|国外 | 407.97| 58.71| 14.39| 0.32|
|其他业务 | 151.06| 57.16| 37.84| 0.12|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385.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498.12万元,增幅
为3.35%,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30,540.73万元,较上年增加7,578.96万元,增幅
为3.40%。2024年度公司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落实低碳战略,发展新能源市场,巩固并拓展市场份额
1、挖掘传统产品在低碳战略下的全新应用场景
公司在传统润滑油液市场持续深耕,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低碳及高端产品的市场份
额,持续推出爆款产品,挖掘传统产品在建筑中央空调、普通制造工业、数控机床
、食品加工/制药、小型船舶、汽油发动机车辆、重型车辆、农业机械、风电制造
等领域的新运用,协助经销商加强营销,增加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把握国货替
代的风口,积极拓展客户,实现主机厂、矿山、连锁、工业和4S店的拓客。
2、挖掘新能源市场需求,顺应市场发展趋势
公司加大在新能源领域推出一系列创新型的液冷和特种油脂解决方案,覆盖电化学
储能、机械储能、液冷充电桩、数据中心、风电设备、太阳能、汽车锂电池、混合
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车、新能源公交等新能源领域。
(二)强化技术创新与研发
公司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建立了更具规模和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和研发团队,增强了
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加速产品更新换代,研发并推出了多款符合低碳、环保
要求的新产品,替代了高碳产品,保持了技术领先地位。公司还加强了与国内外科
研机构及高校的合作,开展前沿数据中心、电子氟化液、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
车、工业机器人和储能等领域的油液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三)优化供应链管理
公司进一步深化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建立了更稳定、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确保
原材料和产品的稳定供应。并通过运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实现了供应链的精准
预测和灵活响应,进一步降低了采购成本和风险。
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通过更加注重原材料的环保性和可回收性,
推动供应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这些举措使公司的供应
链管理有较明显的改进,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四)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
公司通过联合细分市场的专业协会、机构、媒体,举办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低碳主题
的活动,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增强公司与客户的合作,提升市场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的各类交流活动,并在由中
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2024生活服务业大会上分享低碳理念。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参与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并成功主办了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冷却
液技术与标准高峰论坛。此外,公司积极响应国际和国内的低碳环保主题活动,从
“地球一小时”“世界地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到国内的
“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
公司响应出海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产品涉及柬埔寨、马来西亚,墨西哥、危
地马拉等中南美洲国家市场,并计划拓展俄罗斯与中东地区。除此之外,公司聚焦
工程机械与工业油业务,联合经销商伙伴,开拓越南、南非、几内亚、蒙古、塔吉
克斯坦、贝宁等国市常
(五)降本增效,提高经营效率
2024年,公司继续积极优化成本管理。
在供应链方面,公司持续加强供应链管理,持续推动从传统采购向战略采购转型,
构建与关键供应商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成本节约与技术革新路径,通过
前瞻分析市场动态,提前布局关键环节的采购策略;公司持续推进采购系统全面数
字化,包括部署行业领先的电子竞价平台等,实施智能化比价分析,从而提升降本
效果。公司积极推行可持续采购体系,获得了由权威机构BSI的ISO20400认证,可
持续采购体系的建立,既确保了公司从采购源头到供应终端每一个环节均遵循可持
续性,提升品牌形象,有效降低风险,又提升了公司的成本优化效果。
通过持续的技术降本,公司成功开发本地化原材料供应并投入使用,从而成功替代
了一部分进口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在其他方面,公司严格费用支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资产质量。公司积极调整债
务结构,归还股东贷款及银行并购贷款本金为3.04亿,财务费用整体下降比例为19
.69%,通过以上规划的实施,公司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经营成果。
(六)提升公司治理与人才培养
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高了运营效率和透明度
。年度内,公司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印章管理制度》《公司章程》《董事会战略与
ESG委员会工作细则》等制度,并根据最新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内部权限和程序手册
。
公司建立了健全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以吸引和留住行业优秀人才,打造富有创
新精神和执行力的团队。这些措施不仅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也可为公司的长期稳
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公司通过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增强了市
场竞争力,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并在2024年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营成果。
公司有信心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公司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核心,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和突破,推
动行业进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行业认可及荣誉
凭借在低碳与新能源领域的表现,公司连续获得多项行业荣誉:连续9年获得中国
润滑油行业年度总评榜(简称“Lubtop”)“中国润滑油十大品牌”的荣誉称号,
并荣获LubTop2024新能源冷却液领军品牌、LubTop2024低碳润滑油销量领军企业、
LubTop2024低碳润滑脂领军品牌等荣誉。此外,公司还获得了中国知名的第三方研
究机构——尚普咨询集团调研、认证并授予的“低碳润滑油全国销量第一”、“高
质量冷却液全国销量第一”、“国产三大润滑油品牌”称号,以及亚洲数据中心科
技博览会组委会授予的“年度亚洲数据中心创新应用产品”称号。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润滑油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用途差异,公司
产品包括传统润滑油液和新能源行业液冷及特种油脂,即对交通运输、工业制造及
电力、工程机械及矿业、农业机械、数据中心、通讯基站等行业客户,公司向其提
供低碳油液产品;对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可再生能源、储能等行业客户,公司
向其提供液冷和特种油脂产品。
(二)主要产品
1、传统润滑油液领域
公司拥有汽机油、柴机油、变速箱油、齿轮油、摩托车油、工程机械专用油、农用
机械专用油等多个品类润滑油。在交通运输方面,公司推出CK-4、CJ-4、CI-4、CH
-4、SN、SP等主流级别低碳润滑油产品。在工业机械及矿业方面,公司推出的势威
HM液压油、势威/特力格工业齿轮油、势威涡轮机油以及通用锂基脂等低碳润滑产
品,为工业生产提供全面专业的低碳润滑解决方案。在农业机械方面,公司将原有
精耕系列产品进行低碳升级,2024年取得一定增长,其中农用机械专用油N100D得
到了市场的认可;针对南方农机市场,公司在2024年特别推出了统一低碳微耕机专
用油品。工业制造及传统电力方面,公司进行低碳产品升级,涵盖各种生产型企业
工厂。在铁路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铁路机车齿轮油80W-140通过了中国中车
的严格测试和路试验证。
2、新能源行业的冷却液和特种润滑油液
在新能源行业,公司主要推出冷却液和特种润滑油液等。其中,公司针对新能源重
卡推出的产品有油冷电驱桥专用油、水冷电驱桥专用油;针对混合动力汽车推出的
产品有混动发动机专用全合成机油、混合动力车辆变速箱专用油e-ATF/e-DCTF/e-D
HTF、油电全兼容冷却液OAT、油电兼容制动液等;针对纯电动车辆推出的产品有低
电导率冷却液NE100、减速箱专用电驱变速箱油ETF-U/ETF-M/ETF-H和油电兼容制动
液;针对储能行业推出的烷基苯导热油作为特种油脂,在储能企业生产制造环节、
锂电池制造行业,已量产并广泛应用。针对冷板式应用场景,有NE系列低电导率冷
却液、OAT全有机冷却液等产品;针对浸没式应用场景,推出了单相浸没式热管理
液产品。在数据中心方面,公司推出了系列创新性冷却液产品,产品具有降低能耗
、提高冷却效率功能;公司针对新型数据中心研发的产品浸没式热管理液,已开发
完成并已在实验测试。此外,公司正加快与数据行业的合作,提供冷却液、液冷市
场用油方案以及数据化转型。
(三)经营模式
采购模式:公司采用按需采购的采购模式。生产部门根据公司的生产计划,编制物
资需求计划,并报公司管理层批准后形成采购计划,经仓储部门汇总、整理,由公
司采购部实施采购。对日常经营所需原材料及销售所需材料,采购部根据市场部预
测每月制定需求计划,并每周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公司向合作厂商直接采购产成
品。采购过程中,公司综合考虑库存、质量、价格等因素确定采购策略,或采取长
约模式锁定较稳定优惠的价格,或采用小批量采购模式来规避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
。
生产模式: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为主、统筹安排为辅的生产模式,即销售部门根据每
月末前收到的次月订单和往期经验,制定次月销售预测。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预测,
扣除库房已有成品库存后,运行得出销售订单缺货数量,结合每个产品的最优生产
批次、市场需求周期特点、市场销售特殊要求备货、原料供应、生产能力等信息,
制定次月生产计划并排产。
销售模式:公司采用以经销模式为主,非经销模式为辅的模式。在经销模式下,公
司的主要客户为经营润滑油产品的商贸公司,经销商根据自身销售情况向公司进行
买断式采购,向终端用户群体自主定价进行销售;非经销模式下,公司以直接对OE
M车厂和OES新兴渠道销售的模式为主,同时,公司亦在京东、天猫、苏宁、拼多多
等线上平台开设旗舰店直接销售给需求端用户。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品牌优势
统一润滑油创立于1993年,拥有30年发展历史,也是国有三大润滑油品牌之一。根
据2022克莱恩市场排名,统一在全球233个主流品牌中已居于24位,亚太区第14名
,独立润滑油公司第1名。
公司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统一品牌价值观体系,即:以“持续低碳创新,为客户提供
激动人心的低碳产品和服务,同时为地球的可持续未来创造全新价值”为使命,以
“成为低碳油液领跑者,做全球企业政府和用户绿色转型伙伴”为愿景,以“做客
户和地球都爱的产品”为价值观、将“保护地球的低碳润滑油”作为品牌定位,并
形成“爱地球、用统一”的口号,不断深化公司的品牌内涵。
公司品牌受到众多大型客户认可。在乘用车领域,得到了一汽大众、奔驰、宝马、
上海大众、保时捷、通用、捷豹、路虎、雷诺、PSA标致、沃尔沃、北汽新能源等
知名品牌的认可;在商用车、船舶、农业机械、发动机制造商领域,获得了马克、
曼、潍柴、底特律柴油机、沃尔沃、美国康明斯、东风康明斯、福田康明斯、约翰
迪尔、卡特彼勒、福田、柳汽、欧曼、江铃、柳工、瓦锡兰、瓦克夏Waukesha、颜
巴赫Jenbacher、徐工、福田戴姆勒等的认可;在高铁领域,获得了中国中车的认
可;在变速箱制造商领域,获得了德士龙、采埃孚、Aison艾里逊、Voith福伊特、
奔驰技术认可;在工业产品领域,获得了弗兰德、BoschRexroth博世力士乐、Deni
son丹尼逊、EATON伊顿、SIEMENS西门子技术认可。
(二)低碳优势
在统一品牌价值观体系基础上,公司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变革,将低碳理念落实在
生产、产品,以及供应链等多方面并取得成绩。
1、生产方面
公司在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办法的基础上,于行业内率先提出并自愿践行低碳战略
。截至目前,公司已构建较为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了碳排放管理体系、能
源管理体系、水足迹等多项ISO认证。2021年,公司实现了北京工厂的“碳达峰”
,并承诺在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GHG)排放量减半、到2040年实现零碳排放,承
诺成为润滑油行业中最早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的企业之一。
2、产品方面
公司将碳中和目标和路线的设定和低碳技术研发,落实到低碳产品解决方案和低碳
品牌,打造出低碳产品矩阵,所有产品已经通过ISO14067:2018碳足迹核查及认证
,并已实现占比达78%的产品为低碳产品。
在产品包装方面,公司积极探索包材循环化与减量化等减碳措施,例如:与京东养
车共同发布的共创永续计划001号产品——瓶中树,采用新型无机降解材料制成的
可降解桶及可降解种子纸标签,实现779天自然厌氧环境降解90.3%,并以稳定速率
继续降解。公司一项低碳发明专利申请已成功授权并取得专利证书,12项低碳发明
专利申请已初审合格,正处于实质审查阶段。
2、供应链方面
除了自身减碳外,公司推动上下游行业低碳发展。
2024年,统一石化发起的中国首个“低碳供应链联盟”持续壮大,已吸纳超百家头
部供应商,为低碳供应链提供助力;传统经销商渠道新增终端门店4,000余家,进
一步推动低碳理念普及与发展。
2024年,公司亮相中国供应链博览会、亚洲数据中心科技博览会、法兰克福汽配展
等多个国际级展会,受邀出席COP29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
并分享低碳经验。同年,公司加入联合国契约组织、ODCC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C
TC开放计算标准工作委员会、ALD液冷绿色数据中心产业联盟、OCP开放计算项目、
CDCC中国数据中心工作组等权威行业组织,共同推动行业发展与变革。
(三)新能源业务优势
新能源车辆产品方面,公司针对商用车业务(DEO)推出了新能源商用车全有机冷
却液OAT(光辉红)和新能源商用车专用水冷减速器油(大功率机械式自动变速箱
油AMTF),开启新能源商用车售后养护品的市场化进程;针对乘用车业务线(PCMO
)已经布局了混合动力车型、纯电动车型的多款新时代产品,包括混合动力车辆专
用汽机油、混合动力车辆专用变速箱油、油电全兼容全有机冷却液OAT、油电全兼
容全合成制动液、纯电动车专用电驱变速箱油(减速器油),以及电动车专用低电
导率冷却液NE100等,其中NE100低电导率冷却液产品顺利通过英国标准协会(BSI
)的碳足迹、水足迹严格评估,该产品在技术上实现了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
高效支持,符合全球环保标准。在新能源车辆业务方面,公司与宁德时代、同飞股
份、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绿源电动车在新能源产品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
可再生能源领域方面,针对包括光伏、抽水蓄能、风电等设备生产商、设备运维商
,公司提供相关设备的风机运转油液解决方案。针对可再生能源行业以及客户的生
产设备,公司产品主要是OAT长效冷却液、变压器油、润滑脂、导热油、涡轮机油
、风电齿轮油、高温导热油等,并与武骏重庆光能有限公司等建立合作,提供优质
润滑产品。
在新能源汽车冷却液板块,公司参与制定了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冷却液国家强
制性标准(GB29743.2《机动车冷却液第2部分:电动汽车冷却液》;GB29743.3《
机动车冷却液第3部分:燃料电池汽车冷却液》);与行业龙头电池厂家携手,并
与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成立了“新能源流体及热管理液联合实验室”。
在储能、数据中心和大功率充电桩等重要的液冷技术应用领域,公司先后参与了多
项行业组织和团体标准的制定,例如加入了中关村储能产业联盟CNESA,液冷绿色
数据中心产业联盟,并联合数据中心相关企业联合制定了冷却液团标标准T/CI393-
2024《浸没式液冷冷却液选型要求》和《数据中心浸没式液冷系统冷却液技术要求
》,参与制定了T/DCB012—2024《储能电池集成式液冷设备技术规范》标准,以及
团标《储能液冷专用乙二醇型冷却液》等多项冷却流体技术标准。在产品技术方面
,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浸没式绝缘冷却工艺,包括国际上被
少数发达国家企业垄断的电子氟化液产品,产品具有较高稳定性和消防安全性、绝
缘安全性、高热传导性以及良好的环保特性,实现了此类产品的国产替代。公司的
浸没式冷却工艺能广泛应用于高密度数据中心、超算智算中心、大功率充电桩和储
能系统,助力人工智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四)研发优势
公司T-ab润滑实验室依托大数据管理平台,致力于低碳技术的研发。实验室能够精
准检测187项润滑油、润滑脂、液冷产品的关键参数,已获得全球46个经济体的56
个实验室认可机构的互认。实验室技术团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低碳科研经验,取得
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包括5项国家节能产品奖、71项高新技术成果和超过300项权威
机构认证,其中176项为国际认证,211项为OEM认证。2024年,实验室成功研发并
获得美国农业部USDA生物基产品认证的植物基负碳润滑油,以及符合新国标要求的
新能源电动车冷却液,成功上市了一系列低碳新产品。
实验室注重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共同开展前沿数据中心、电子氟化液
、工业机器人、储能、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公司与奇瑞汽车、嘉
瑞环保共建“低碳、绿色、再生油液实验室”,共同推进低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合作,为国能集团油品采购开发产品碳足迹标准数据库及
核算系统;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公高远成立“新能源流体及热管理液
联合实验室”,共同促进新能源油液的产品开发和验证;加入液冷绿色数据中心产
业联盟和中关村储能产业联盟,推动数据中心和储能液冷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公司还收获了多项来自行业组织的重要认证,主要涵盖美国石油学会API(发动机
油)、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发动机油)、日本润滑油协会JALOS(发动机油
)、日本汽车标注组织JASO(变速箱油)、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食品级白
油)、美国全国卫生基金会NSF(食品级白油)、SAEPRI齿轮润滑油评审委员会(
变速箱及后桥通用齿轮油)、K-REACH(食品级白油)、FM美国火险(抗燃液压油
)、美国农业部USDA(生物基润滑油)等。
(五)渠道优势
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经销商渠道,公司经销商队伍超过1300家,网络已全面覆盖
我国所有31个省市自治区,触及345座城市,覆盖超过40,000家终端客户,通过提
供定制化服务方案、优化物流配送网络,激发了经销商积极性,提升客户满意度与
市场占有率。公司严格渠道管理,避免市场违规行为,维护渠道良性运转。
在OEM主机厂渠道,公司与多家商用车、乘用车主机厂进行业务合作,包括东风康
明斯、东风柳汽、北汽福田、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北汽集团、江铃汽车、东风风
行、徐工重型、柳工集团、沃得农机等。
在OES连锁渠道,公司以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与多家商用车、乘用车连锁服务平台
进一步加深合作,包括快准车服、新瑞立汽配连锁、驰加连锁门店、汽配猫、百援
精养等。通过快准车服的国货出海项目,年内完成了对2个东盟国家和1个南美国家
的润滑油产品出口。
在电商渠道,公司已逐步由行业品牌转向消费者品牌,在京东、拼多多、天猫养车
、抖音、快手、苏宁等平台开设网店,并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
(六)供应链优势
在采购环节,公司深化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建立更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不
断强化供应链管理,推动传统采购模式向战略采购转型;通过与关键供应商确立长
期战略合作关系,协同探索成本节约途径与技术创新策略;通过市场动态分析,建
立更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同时,运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实现供应链的精
准预测和灵活响应。公司推动供应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注重原材料的低碳及可循
环,并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获得国际权威机构BSI认证的ISO20400可持
续采购体系,确保供应链的每一步操作都遵循可持续原则。
在生产环节,公司完成了生产工厂的布局调整优化,提升了设备和设施的利用率及
能效,并在2023年11月通过了国家级绿色工厂认可。2024年5月796.95KW光伏太阳
能发电设施建成并投入运行,截至本报告期末,共发电56.55万度,降碳339吨,为
进一步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奠定基矗公司在生产方面逐步建立了较为完
整的管理体系,并取得相关的官方认证,包括ISO9001、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
理体系,GJB9001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4064温室气体管理体系,ISO14046水足迹管理体系,ISO5
0001能源管理体系、ISO37001反贿赂管理体系等。
此外,公司满足客户订单72小时交付,订单交付率达成96%,客户特殊需求的订单
达成100%。
(七)融资优势
公司的融资途径具有多样性,有力地支持了公司进一步发展主业,拓宽产品品类,
延伸经营环节,并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作为A股上市公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具
有良好的稳定的合作关系,保障了公司的资金链安全,支持了公司各项目投资需求
,并通过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不断优化融资成本。公司拓展业务品类过程中,亦将发
挥自身的各类优势,在更好地以盈利回报股东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
(八)ESG优势
公司秉承“做客户和地球都爱的产品”的价值观,将ESG治理融入公司日常业务经
营管理当中,并在战略路线引领和治理赋能下,不遗余力地推动“对内提升企业ES
G文化、对外提升公司ESG形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积极响应国际和国内的低
碳环保主题活动,从“地球一小时”“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
样性日”,到国内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不仅公司自身积极参
与,还广泛动员上下游伙伴共同参与,形成了强大的环保合力,为低碳环保事业贡
献了“统一力量”。
对内,公司设立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公司可持续发展委员会、ESG工作组三层
ESG治理架构;推动加大低碳原料使用、推广“瓶中树”等低碳、减塑包装、建设
绿色工厂与门店、完成光伏发电项目、优化供应网络等“ESG十大项目”;组织举
办4次大型季度ESG可持续发展活动周,涵盖22场包括ESG培训、创“党建引领、绿
色低碳”品牌、社区志愿、个人减碳等一系列活动,累计个人减碳量8.5吨,志愿
服务时长386小时,绿色低碳供应联盟培训时长1187小时,参与人次10628次,公司
在社会、环境、治理三个维度的表现得到持续提升。
对外,受邀参加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2024期青年专业人才创新加速器创新营,分享
低碳哲学;公司有10位员工参加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青年创新加速器、气候雄心加
速器、性别平等加速器三大项目并获得结业证书。
公司在ESG方面的努力,得到行业内外专家及评级机构的肯定:ESG评级由2023年BB
级,提升至2024年BBB级,在107家石油、天然气类公司中排名第12位;获得了中国
证券报金牛奖、证券周刊金曙光奖等ESG奖项;公司还作为企业ESG与低碳战略实践
案例,被写入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解码企业ESG与低碳战略实践》一书。
四、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385.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35%。其中:主
营业务收入230,540.7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40%;其他业务收入为844.40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8.74%。实现营业利润4,102.92万元,利润总额4,158.71万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8.76万元。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低碳趋势
“转型脱离化石能源”是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公约(UNFCCC)第28届缔约方大会(
COP28)最引人瞩目的成果,其不仅标志着化石燃料时代进入尾声,更意味着“低
碳替代高碳”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全球性的经济结构和技术进步的核心。在此
大趋势之下,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区域正在重新调整其能源和产业政策,并经
历着一场由高碳迈向低碳的转型。
在能源生产领域,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正在逐步替代煤炭、石油等为
主的化石燃料能源。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已连
续几年超过化石燃料,成为全球能源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交通运输领域,电动车的
普及、氢燃料汽车的研发和公共交通系统的绿色改造成为趋势。工业领域的低碳转
型同样突出,特别是钢铁、水泥和化工等行业,这些行业正在通过能效提升、采用
环保材料和循环经济模式来减少碳排放。
我国在全球低碳化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已纳入国
家发展战略。在交通领域,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2024年新注册登记新
能源汽车112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41.83%;在工业领域,我国正通过实
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制造来减少工业部门的碳排放。除了使
用采用更环保的生产技术外,还通过“绿色供应链”和“碳交易市潮等激励企业减
少碳足迹。
2、国产替代
国产替代进口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重组
的背景下成为主流。为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挑战,我国积极推动“国产替代进口”
战略,以减少外部依赖,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自给自足能力,实现国
产替代。
受此影响,润滑油市场亦在推进实现国产替代。我国是润滑油的主要消费国,在过
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外品牌润滑油以其“质量好、功能强”的固有形象主导
了国内润滑油市常在高端润滑油,特别是一些尖端行业和进口设备使用的润滑油,
国外知名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甚至形成垄断,但是,伴随着国产润滑油品牌的
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这一局面正逐渐被打破。在质量和性能等方面,国
产润滑油已经具备替代进口油的潜力。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数据,20
22年中国润滑油自给率已经达到了70%以上,与十年前不足50%的自给率相比,进步
显著。在某些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国产润滑油开始逐渐替代进口产品。
3、新能源替代
新能源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新能源对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机构的影响不断
深化和扩大。
为应对全球变暖和传统石化能源的不可再生性等多种挑战,我国制定了“3060”目
标,即到2030年碳排放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与之相应的,市场对新能源系
列产品的关注度和接受程度也在持续升温。这背后,是市场对新能源长远发展潜力
的信心,也是对我国新能源市场巨大潜力的认可。
(二)公司发展战略
1、核心优势驱动主业发展
公司将充分发挥在资本运作、公司治理、团队管理、融资渠道等方面的显著优势,
全力推动主营业务的高质量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
率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公司资产质量,确保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稳健
发展态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坚定低碳战略引领未来
坚定不移地贯彻低碳发展战略,加大在低碳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紧密围绕市
场需求,积极研发和生产更多高性能、低排放的低碳产品,以满足社会对环保产品
的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优化原材料选择、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推进产品
回收和再利用等措施,全面实现公司的低碳化运营。同时,积极关注行业政策动态
和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提升公司在低碳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在未来市场竞争
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经营计划
1、创新研发平台升级与强化核心竞争力
2025年,公司将持续优化研发项目科学管理机制,以国家级T-ab实验室为核心,进
一步深化技术研发工作。一方面,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优化研发团队结构,提
升团队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研发体制机制,加强项目管理能
力建设,确保研发项目高效推进。将研发创新重点聚焦于市场需求旺盛的低碳产品
和新能源产品领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加快新产品的研发速度和上市
进程。同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积极做好商标申请和专利申报,建立健
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防止技术侵权行为的发生,巩固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
地位,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矗
2、具体行动计划
(1)高举低碳润滑战略
我们致力于成为低碳油液领域的领跑者,推动绿色转型,携手全球企业、政府和用
户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提供创新的低碳&新能源润滑油液解决方
案,更是要通过这些产品实现对客户和地球的双重价值。我们坚信,低碳不仅是对
环境的承诺,更是市场发展的未来。到2030年,我们将实现碳排放减半,朝着碳中
和的目标迈进。
(2)降本降碳,优化供应链
在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将通过降本增效的措施,进一步优化供应
链,降低产品成本,并确保我们能以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利用现有国内过剩产能,布局多个工厂(9+N工厂模式),采用本地化材料与生
产方式,有效降低运输与原材料成本,从而提升价格竞争力。并通过年度配套采购
成本优化、新材料和新配方的降本应用、生产工艺的提升以及资金成本的降低,我
们将进一步增强运营效益,确保能够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保持更低的生产和采
购成本。
(3)拓展多元化渠道布局
我们将加大在渠道开发方面的投入,重点巩固传统经销商渠道,同时开辟新的销售
渠道:我们将专注于发展与头部主流企业的合作,特别是交通运输行业整车厂、新
能源整车厂及相关零部件制造商,推动OEM业务的稳步增长。积极投入货架电商和
兴趣电商双渠道,拓宽线上市场的覆盖面,提升品牌的线上曝光度和销售转化率。
在全球化战略的指引下,我们将着力开发海外市场,尤其是针对新兴市场和区域性
市场,建立更强的渠道拓展能力。
(4)产品开发与创新
在储能、数据中心、纯电动商乘用车、商乘用车电驱变速箱、无人机等新兴市场,
我们将积极研发符合行业需求的创新产品。传统终端渠道市场,我们将推出能够帮
助经销商和门店提升销售的产品,注重产品的市场适配性和销售便捷性,增强经销
商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为提升产品附加值,我们将推动低碳包装的升级,开发0
绿色溢价产品。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将针对食品级白油(包括佛灯油)等工艺油、
金属加工油、工业发动机油、特种润滑脂等类别中,抢占市场空白点,进一步提升
品牌与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5)可持续发展与合规并行
我们始终坚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因,将低碳目标与企业战略深度融合。主动遵循
全球可持续发展法规,确保企业运营中的每一环节都符合环保、社会责任与治理(
ESG)标准,不断推动社会与环境的双重价值创造。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绿色产
品的研发,我们将不断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股东、员工和
社会创造长期的价值。
(6)为公司长远发展储备力量
公司将始终围绕吸引、保留、培养和储备与公司发展需求匹配的专业人才。加强与
行业领先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吸引顶尖人才加入,同时为现有员工提供不断提
升的职业发展机会,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能力强、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团队。通
过建立灵活的职业发展体系,我们将为公司未来的扩展和技术革新提供源源不断的
智力支持,确保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7)公司治理体系完善与风险防范强化
面向未来,公司将始终把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提升运营效能和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作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持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确保公司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围绕低碳品牌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公
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安全
。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对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全面
评估和有效监控,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应对措施,及时化解风险隐患,为公司长远
发展保驾护航。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形势波动带来的风险
近年来,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大。公司主营产品
的下游需求与国民经济整体景气度密切相关,因此,公司经营情况受宏观经济形势
波动影响明显。为了抵御经济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将结合自身行业特点,总
结管理经验,制定应对措施,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尤其是低碳润滑油脂产品,提
高公司整体管理效率,但宏观经济形势的整体波动仍可能对公司经营状况造成一定
程度的风险。
2、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润滑油脂的生产原材料主要为基础油、添加剂等。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
本比例较高,而基础油、添加剂等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主要受国际原油等大宗化学品
原料的价格走势变动,以及炼厂开工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受国际环境变化
等因素影响,包括原油在内的全球多种原材料和生产资料价格都出现幅度上涨。同
时,受全球供应链割裂等因素影响,石化炼厂开工率普遍不足,造成供应紧张,基
础油价格居高不下。未来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企,则公司可能面临生产经营和盈
利能力受到不利影响的风险。
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润滑油脂及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所处石油化工行业在品牌、销售渠
道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进入壁垒。但市场上现存的厂家为了扩大和维持自身的市场份
额,可能会采取更加激烈的价格竞争策略,进而对公司的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造成
不利影响。
4、安全生产的风险
公司为化工行业企业,公司厂区配备了较完备的安全设施,并建立了风险分级管控
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目前,生产厂区的安全防护设备有效运行,但仍不
能排除主观或者客观原因造成的意外事故。对此,公司会继续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
产培训,并确保承包商员工入厂安全教育培训100%,严格按照《化学品企业特殊作
业安全规范》(GB30871-2022)八大特殊作业要求执行,落实属地安全管理,定期
开展安全检查和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随时关注安全设备的运营,规范厂区内员
工的生产操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上海西力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10000.00| -| -|
|突破润滑油有限公司 | 6277.60| 738.52| 31183.42|
|统一电子商务(海南)有限公司| 1000.00| 283.42| 28194.83|
|统一石油化工山西有限公司 | 500.00| -| -|
|统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34673.50| 9678.06| 222529.54|
|统一(陕西)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4000.00| -| -|
|达励国际有限公司 | 0.79|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