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00393 东华实业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06-18】
东华实业(600393)1000万增加土地储备
东华实业(600393)今日公告,公司拟出资1000万元购买广州旭诚实业发展有
限公司100%股权,交易方为关联自然人林穗生与陈仕斌,二人分别持有旭诚公司80
%、20%股权。
根据相关评估报告,截至今年5月31日,旭诚公司总资产账面价值为3.29亿元
,负债3.21亿元,净资产的账面约为760万元。
据悉,旭诚公司目前正在办理东华西路房地产开发项目《国有土地使用证》更
名至旭诚公司名下的相关手续。该项目用地面积为5057.55平方米,可售商业面积
约为9437平方米,可售住宅面积为1.67万平方米,共计可售面积为2.6万平方米。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0-07-27】
东华实业(600393)遭第二大股东减持394.79万股
东华实业(600393)今日公告称,自今年4月29日至7月26日间,公司第二大股
东北京京城华威投资有限公司出售公司股份数量达394.79万股,已超过公司总股本
的1%,减持后京城华威仍持有公司1418.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73%。公开资料
显示,京城华威在东华实业股权分置改革后持有4085.5万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占
公司总股本的13.62%,截至2010年4月28日京城华威共减持公司股份约2272.5万股
,减持后京城华威共持有公司股份181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04%。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建业
【2010-07-27】
东华实业(600393)第二大股东减持公司股份
东华实业(600393)公告:截至2010年7月26日止,公司第二大股东北京京城
华威投资有限公司(本次减持前持有公司股份1813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04%
)继续出售公司股份3947900股,已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本次减持后,京城华威
仍持有公司141821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73%。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0-04-08】
东华实业(600393)09年净利缩水四成 华夏三基金或被套
新快报讯(记者 张潇 实习生 陆琨倩)尽管2009年房地产市场销售火爆,但
东华实业依然在昨日交上了一份净利缩水逾四成的成绩单。据其昨日披露的年报显
示,东华实业2009年营业收入12.37亿元,同比下降12.86%,净利润则仅有6730万
元,同比下降超过四成。但与其黯淡的业绩相比,原本并不受机构青睐的东华实业
在去年第四季度中吸引了6家机构进驻,其中3家为华夏系基金。与机构进驻时间相
配合的是,东华实业在去年9月底开始拉出一波主升浪,并在12月11日创下13.50元
的阶段性新高。昨日,东华实业微跌0.92元,报收于9.66元。
业绩受累于经适房项目
作为一家广州本地的上市房地产企业,东华实业目前主要的业务来自于北京、
广州和广东江门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业务。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12.37亿元,比上年
同期减少了12.86%,净利润6714.1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1.32%。其中,房地
产销售收入11.65亿元,同比下降超过8个百分点。公司拟实行“每10股派1元”的
分配预案。
对于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缩水的原因,东华实业方面解释称,尽管受到房地
产市场回暖的影响,东华实业去签约的房地产销售金额比2008年有所上升,但其中
较大一部分的收入来自于经济适用房项目,该部分亏损较大。此外,报告期内转结
的收入主要是2008年签约销售的商品房,而2008年因房地产市场影响而单价较低,
从而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
今年,东华实业计划完成北京天鹅湾项目的剩余面积开发,江门天鹅湾计划新
增开工10多万平方米,三门峡计划新开工面积3万平方米。此外,其在广州的两个
主要项目——益丰项目和寺右新马路商住楼两个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动
工。
优质资产陆续提速
东华实业的第一大股东是广州粤泰集团,作为广州的地产大鳄,粤泰集团自收
购东华实业后就承诺将不与东华实业产生同业竞争,因此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有计
划地将其优质房地产资产不断置入上市公司中。
目前公司主要的北京、江门项目,都是大股东及其关联方通过资产置换及股权
转让等方式置入上市公司的,这使公司的项目逐步趋向多元化,也为公司将来利用
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提供了良好的基矗
3月31日,东华实业董事会决议通过,对公司与实际控股100%的子公司北京东
华基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东华基业”)的股权结构进行调整,将东华基业所持有
的北京城启天鹅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93.33%股权、北京博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10
%股权、北京东华虹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0%股权、北京天工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90%股权、北京天鹅湾休闲俱乐部有限公司90.91%股权、三门峡东华房地产开发有
限公司20%股权都转为公司所有。
华夏系大举买入2000万股
据年报披露,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6家新进机构,其中3家属华夏系,但其中并
无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掌舵的华夏大盘。从持股数量看,华夏红利以1000.9万股一
马当先,位列第三大股东,而华夏复兴、华夏盛世精选则分别以753万股和277.6万
股分居第四和第八大股东。华夏系合计持有2031.6万股,比例达到6.78%。此外,
兴华基金、中融国际信托、建信优选等也合计持有3.2%的股权。而去年三季报中,
仅有的一家嘉实基金已隐退。而一直潜伏的著名散户黄木顺则减持了20万股,目前
仍有213万股。
从盘面看,东华实业在去年四季度经历了一波明显的放量快涨阶段,虽然开始
放量是在9元以上,但成交回报显示,在12月8日,有2家机构合计买入3045万元,
成本在12元左右,折合250万股左右,12月9日,再有3家机构合计买入6847万元,
成本在12.8元左右,折合530万股左右,12月18日再有1家机构买入905万元,但随
后股价便掉头往下。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1月15日股价曾出现一次跳空向上,当
日上涨6.87%,收盘在11.2元,成交1880万股,随后出现连续放量下挫。按建仓成
本,即使机构在该位置抛出也属斩仓,而如果机构没有出逃,则按昨日收盘仅有的
9.66元,显然有机构被深深套牢。形态上,目前处于半年线附近,如果不有效跌破
9.4元的话,未来何时营造解套行情值得关注。
【出处】新快报【作者】张潇
【2009-12-28】
东华实业(600393)披露公司债票面利率
今日东华实业(600393)披露公司债票面利率。
东华实业发行3亿元公司债的票面利率为8.50%,该公司债券将按此票面利率于
2009年12月28日-2010年1月4日在网下发行。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9-15】
东华实业(600393)关联方为何吐出到嘴肥肉
仅仅3个月时间,凭借一纸合同,东华实业(600393)主要高管的关联人公司
就获得了700多万元收益。
事情要追溯到2008年底,东华实业当时通过参与法院公开竞价拍卖方式以1.80
亿元的价格获得广州市寺右新马路商住楼地块。而到了2009年6月,东华实业宣布
,为缓解公司经营开发的资金压力,公司与广州新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该
项目。据悉,新意公司股东黄锦平曾为东华实业董事长杨树坪及副董事长杨树葵的
关联自然人。黄锦平持有新意公司90%股权。
昨日,东华实业又表示,由于公司经营开发的资金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新意公司将退出上述项目的开发,同时,东华实业将给新意公司适当补偿。新意公
司已投入该项目1.02亿元,而东华实业将退给新意公司1.10亿元,也就是说,三个
月时间里,新意公司赚了700多万。
东华实业今年6月引入新意公司时还表示资金紧缺,仅仅过去三个月,资金问
题就得到缓解了?
“当初拿这块地的时候,公司预计其他项目的回款正好可以够拿地所需资金,
但当时行业波动,资金回笼不及时。而如果直接向新意公司借钱,又不符合有关规
定,所以只能够采用合作的方式。”东华实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有钱了,
是因为我们原本计划投资的一些项目取消了,空闲出了一些钱。”
按照东华实业的说法,新意公司退出后,东华实业似乎占到了便宜。东华实业
公告中称,公司将享有该项目的全部权益,增加了公司在该项目上可实现的收益。
东华实业当初的拿地价格为1.8亿,而近期有媒体报道称,目前,东华实业所
拿上述地块价值已经超过3亿。
东华实业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按照该地块以前的容积率计算,建筑面积
能达到5万平方米左右,最后销售额或许能够达到5亿。“当然,这仅仅是以假定的
容积率算,最终结果并未确定。”
资料显示,在合作项目公司里面,新意公司持股比为49%。如果该地块真的增
值到了3亿,按照相应的持股比例,新意公司得到的补偿款700多万似乎并不划算。
这样的话,新意公司倒显得有些“无私”了。
“目前很难说东华实业拿的这块地价格是不是合适,毕竟容积率没定。”身处
广州的广发证券地产行业分析师花长劲说。另有分析人士指出,上述地块位于广州
繁华地段,在地产行业周期性调整中,价格波动相对较校
万国测评资深分析师谢祖平则认为,目前来看,虽然东华实业说自己能够“独
享收益”,但是在项目容积率没有确定,项目没有开工建设,整个房地产市场不确
定性大的情况下,这种收益不一定真的能兑现。相比之下,短短三个月时间,新意
公司稳收700多万的收益,似乎更为划算。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6-30】
东华实业(600393)否认利益输送 新项目明年初动工
新快报讯 昨日,东华实业(600393)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其与广
州新意合作开发五羊新城商住地块的协议。在2008年底抄底拍得地块,却在升值后
选择与关联公司合作开发,有股东质疑其涉嫌利益输送。对此说法,东华实业董事
长杨树坪昨日予以否认。
根据公告,东华实业在2008年11月21日竞拍获得五羊新城一商住地块,因资金
问题,决定与广州新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广州新意)共同成立项目公司,合作
开发,双方共投入2.38亿元,其中东华以1.2138亿元占股51%。资料显示,广州新
意的法人黄锦平曾为杨树坪的关联自然人。据了解,此地块虽然去年底购入价格仅
为1.8亿元,但随着地产市场回暖,目前其估值近3亿元。地块升值,但东华却选择
将部分开发权出售,有股东认为此举是公司高层在进行利益输送。
对此,杨树坪坦言,目前公司的资金比较紧张,根据规定必须按期缴纳土地款
,否则法院就会收回该地块。此外,对于合资的项目公司,东华也坚持控股,项目
利润都将合并入公司的报表中,并不涉及利益输送问题。据透露,该地块预计在明
年初动工,计划修建一栋30层以上的住宅加商场的商住项目。“如果以每平方米40
00元的造价计算,至少还需2亿元资金。”
东华实业昨日停牌,现价7.87元。
【出处】新快报【作者】
【2009-06-11】
东华实业(600393)1.2亿合作开发地产项目
东华实业(600393)公告称,公司拟与广州新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项
目公司合作开发广州市五羊新城寺右新马路商住楼地块,双方共投入资金为23800
万元,东华实业投入12138万元,占51%。
公告显示,东华实业与广州新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按前期投入的资金情况确定
项目公司的股份比例及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此前,东华实业于2008年11月21日通
过公开竞价拍卖方式以18000万元的价格获得合作开发的地块,该土地使用权面积
为5446平方米。
公告认为,此次交易是为缓解公司经营开发的资金压力,解决广州市寺右新马
路商住楼地块项目的开发资金缺口,有利于上市公司尽快回笼资金。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顾鑫
【2009-05-26】
东华实业(600393):做大做强房地产 提升核心竞争力
广东上市公司集体宣传日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专网开通仪式活动今天下午在
全景网举行,东华实业(600393)董秘蔡锦鹭表示,未来将做大做强房地产主业,
提升核心竞争力。
蔡锦鹭指出,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虽然出现调整的迹象,但从中长期看,随
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大力扩大内需的态度明显,基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性,
房地产行业对国家经济的重大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房消费升级,中国的土
地供应政策等都使房地产行业向好的趋势。
蔡锦鹭认为,未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仍然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房地产
市场继续看好。未来几年公司的发展战略是继续努力做强做大房地产主业,逐步提
升公司的主业核心竞争实力,由区域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向全国性的房地产开发企
业进发。
他表示,东华实业将立足于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逐步向经济处于发展阶段
的二、三线城市拓展,借助收购、兼并、合作等资本运作等手段获得新的房地产发
展项目。
"通过资源整合,强化优势,拓展公司未来主营业务的成长空间和增长空间。
合理配置现有资源,将公司拥有的各地资源集中统一调配,在确保重点扶持效益优
良项目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高效配置,使各地的项目能平衡发展,为股东和
公司创造最大的效益。" 蔡锦鹭称。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09-05-21】
东华实业(600393)公司债发行获有条件通过
本报讯 东华实业(600393)今日公告称,公司发行不超过3亿元公司债券的申请
昨日经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会议审核,获得有条件通过。(尹振茂)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5-20】
东华实业(600393)公司债发行获批
2009 年5月20日,本公司发行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公司债券的申请经中国证券
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会议审核,获得有条件通过。公司将在收到中国证
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书面批复后另行公告。
【出处】【作者】
【2009-03-10】
东华实业(600393)拟发债解资金之困 与会四股东反应平淡
房地产业仍在继续萧瑟的气息,就连房地产上市公司近来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
都在不断提醒着大家,要恢复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依然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
昨日,远在广州的东华实业(600393)举行了公司2008年年度股东大会。尽管
羊城已经渐渐享受初春的暖意,不过春风并未驱散依然笼罩在房产商头上的寒意。
整个股东大会只有4个股东参加,而且参会的股东反应平淡,恐怕目前除了房产振兴
政策之外,不会再有什么事情能让这些股东兴奋了。
发债3.2亿元欲解资金之困
股东对此却反应平淡
此次年度股东大会上,除了审议东华实业董事会提交的常规性利润分配计划、
年度决算、下年度预算等议案之外,董事会还提交了关于发行不超过3.2亿元公司债
融资的议案。
按照董事会提出的方案,该部分发债融资,一部分拟用于偿还商业银行贷款,调
整债务结构;而剩余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在经历过上年房产市场低
迷带来的销售压力和现金压力后,这部分发债融资恐怕只能解决公司一时资金之渴
。
不过,对于董事会提出的这一发债方案,当日参会的股东,除大股东外,都表现出
异乎寻常的平淡,在这个仍然呈现“冷气”十足的行业低迷时期,大家似乎觉得连提
问的必要都没有了。不少股东表示目前行业政策是最能提振地产公司业绩的消息,
其他恐怕都不重要了。
而一位参会的股东对记者表示,资金紧张、土地储备少,这才是东华实业未来发
展真正的隐忧。而正是基于此,这位股东表现出对东华实业并不看好的态度。
资料显示,公司资产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源自2004年公司实行的重大资产置换,控
股股东向公司注入了北京的房地产项目,使公司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土地储备
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到2006年时公
司就又开始受制于资产规模偏小,项目数量和土地储备不多等问题。
为此,东华实业在2006年9月再次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控股股东粤泰集团和城启
集团旗下的诸多房地产资产被整合入上市公司经营中。实施完资产整合后,公司200
7年不论在净资产规模还是营业收入方面,都增值很多。公司当年营业收入增长了24
5%之多。
然而高增长过后,危机再次袭来。尤其受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国内房产市场
低迷影响,规模扩张后的东华实业腹背受敌。在外遭受销售不振威胁,在内遭遇现金
流紧张、土地储备不足之困。年报显示,公司2008年末的预收账款仅6.77亿元,比20
07年同期减少34.7%。而这一指标通常用于反映房产公司当年的预售情况。
同时,上年销售商品受到的资金也同比减少约22%,上年末货币资金存量仅为1.0
6亿元,同比减少57%。而在过去的几年中,自2004年实施资产置换后,公司已经长期
未能从资本市场融资了。而目前公司位于广州、北京及三门峡的项目都处于开发建
设期,资金需求大。
而在土地储备上,公司刚刚发布的2008年年报也承认了储备不足这一不争的现
实。
未来业绩难测
发债靠什么来还?
东华实业早在2月17日就发布了2008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12.92亿
元,同比增长8.91%;净利润为13560.96,同比增长41.46%。应该说,在房地产寒冬气
息中,能维持这样的增长幅度已经实属不易。同时比较公司前几年的业绩增长情况,
也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
不过,如果仔细查看公司报告期的经营情况,便可发现2008年的业绩表现基本主
要依靠2007年公司商品房预售收入。像很多房产公司一样,东华实业也是依靠“蚀
老本”才保持了业绩的增长。报告期收入大部分来自于2007年预售结算,然而从上
年实际新增销售收入情况来看,销售签约金额比2007年实际上有所减少。
如此看来,2008年预售收入的减少必将会影响2009年公司营业收入水平,同时,
另一个严峻的问题也逐渐摆在公司面前。随着房产消费的萎缩和预售收入的下降,
公司现金流逐渐紧缩,而公司内部土地储备量的“短缺”将会把公司推上“军中无
粮”的危局。
资金短缺也将公司推上舆论浪尖,之前公司表示由于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为
负,因此决定不进行利润分配。不过,媒体发现不分红的同时,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
还是上升了一倍以上。而此次股东大会上,董事长杨树坪表示,不分红的主要原因在
于要“以发展为主,而分红次之”。
同时,杨树坪表示,随着土地价格的走低,2009年将是公司买地增加储备的绝佳
机会。不过,买地是需要资金的,而资金除了通过公开募集和发债之外,很大一部分
来自于公司自身的销售周转。不过,2008年继续下滑的房产签约量似乎让2009年公
司收入显得非常难以预测。
难怪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房产市场前景难测情况下,公司发债容易,还债恐怕也
难。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09-03-06】
东华实业(600393)不分红 薪水狂涨一倍
继华发股份高管薪酬大增被曝光后,房地产企业逆市大幅加薪的现象已经是公
开的秘密。有趣的是,部分公司不惜与业绩脱钩对高管慷慨发钱却对股东无半点分
红回报。
据统计,有13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合计平均达到635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而净
利润的增速却未至六成。
事实上,部分底子薄的上市公司在高管薪酬“上涨”行情下也有较大压力,“被
逼”跟着行情涨工资。
高管加薪一倍vs向股民不分红
同处广东,虽然华发股份高达上千万元的高管薪酬,东华实业难以望其项背,不
过东华实业的薪酬增幅并不逊色。2008年,东华实业董事长等15位高管的薪酬合计3
60.44万元,比上年174.97万元增长了106%。
薪酬的翻番并不与公司业绩一致。年报显示,2008年东华实业实现主营收入12.
92亿元,同比增长8.91%,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41.46%。
对于高管薪酬增幅明显超出业绩增长,东华实业董秘蔡锦鹭表示,薪酬有大增长
主要是几个原因,有几个董事的工资是在下属并表公司领取的,因为我们公司的薪酬
比其他公司低,去年也就100多万元,所以有意把他们在子公司的薪酬列进去了。另
外他们在子公司的薪酬也多过母公司。
记者注意到,东华实业董事李彪和监事于彪均在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东华
基业投资有限公司任职,李彪四季度薪酬在控股子公司领龋副董事长杨树葵从零薪
增至48.8万元。
虽然东华实业高管加薪有水分,但不分红却成为中小投资者心头的痛。一些投
资者表达了要求分红的愿望,寄望东华实业能学习中天城投改变不分配利润的计划
。
截至目前,自2006年10派0.5元,东华实业连续两年不实施利润分配,而帐上未分
配的利润已经累积了2.77亿元。
不过,2008年东华实业母公司本年度可供分配利润为-1283.12万元,资本公积金
5291.81万元。董事会拟决定公司2008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本年度不分配现金和红利
,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昨日,董秘蔡锦鹭告诉记者,也有股东反映过要分红,按会计政策要以母公司未
分配利润,但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而且因为现在房地产行业处于调整阶段,公司
为持续经营不可能图一时之快,给将来发展带来资金压力。
“为保护股东利益,我们也在公司章程里增加了中期分配的规定。如果上半年
资金好点,不排除向股东进行中期分配。”蔡锦鹭表示。
东华实业财务总监杨建东也表示,“未分配利润在控股子公司里,股东大会后,
我们会把子公司利润分配到母公司,这是个手续问题,实际上真正的分配还是按照并
表的未分配利润来的。”
杨建东还称,“房地产这两年不景气,我们公司在去年增加了几个项目,主要是
缺资金。所以我们发债来支持项目。如果明后年市场好了,项目现金流好了,分红也
是肯定会分的。”
东华实业尽管净赚1.36亿,但母公司营业收入仅1893万元,净利润却亏损1688万
元,其中管理费用就有1239万元,未分配利润为负也不足为奇。
杨建东解释,公司总部是没有项目开发和销售的,主要是老物业的零星收入,而
加强公司内审和预算管理中心以及对外投资坏账准备增加了管理费用。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08年底,东华实业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有3.13亿元,比
上年明显增加38倍。而东华实业货币资金仅1.0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3.24%。在资
金趋紧的情况下东华实业又如何还款?
“我们会争取和银行续贷,而且北京等地的项目预收款也能缓解资金需求。公
司发债主要是归还银行借贷,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但不是用于即将到期的长期借款。
因为发行公司债走完审批,贷款可能已经到期了。”蔡锦鹭称。
工程欠费550万涉官司
楼盘质量也有待提高
除了资金压力,东华实业还要忙于几个诉讼。伴随着管理费用的增长,东华实业
诉讼费用也从26万元增长至261万元。
东华实业子公司北京东华基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中悦置业有限公司的关于北
京城启房地产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纠纷就让东华实业头疼了3年,至今未有仲裁判决。
如今又一纸诉状将东华实业告上法庭。
据报道,2008年11月,东华实业控股孙公司北京博成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北京
“天鹅湾”项目的售楼处聚集了前来讨薪的农民工。此前,这些农民工所在的安徽
建奥劳务有限公司北京负责人缪金勇因到开发商和总承包方广州富银建筑工程有限
公司要劳务费,被开发商打伤。
之后开发商北京博成房地产有限公司和总包方广州富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朝
阳区建委的协调会上,承认欠安徽建奥劳务有限公司劳务费550万元,并承诺在11月
付款225万元,而剩下的325万元也给出还款计划。
资料显示,总包方广州富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股东和东华实业控股股东广州
粤泰集团有所关联(无股权上的关系),富银建筑和东华实业的关联交易金额更是
日益见长。2008年富银建筑为东华实业提供建筑安装工程服务,发生工程款为1.84
亿元,而2007年支付工程款1.38亿元。
不过,550万元的欠费并未按承诺到达劳务公司手里。安徽建奥等待的却是1月8
日博成房地产在朝阳区人民法院的起诉。博成房地产状告安徽建奥名誉侵权,组织
民工聚集减少了楼盘销售收入,并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和赔偿经济损失600万元。
不过,东华实业并未对这个案件进行披露,董秘蔡锦鹭表示,按规定,诉讼金额最
低达到1000元的事项才需要披露,而且诉讼金额要达到净资产一定比例要求才需要
披露。
而对于550万元的欠费,蔡锦鹭称,目前自己也不清楚是否已经给劳务公司。当
时我们已按合同约定支付了大部分款项,但是劳务公司提出的价格比合同约定的价
格多了一倍。
对于案件进展,安徽建奥劳务有限公司代理律师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诉讼结果
。开发商起诉劳务公司名誉侵权是不成立的,对他们违约我们也要提起反讼,我们春
节前已经立案3个案件,春节后有1个案件,主要是3号、19号、23号、31号楼四个楼
盘涉及的劳务费。3月12日将开庭审理其中3个案件。
而在杨建东看来,“劳务公司和上市公司下属的开发公司是没有关系的。我们
已经和建筑公司结算了,而劳务公司和建筑公司结算。劳务公司把关系搞错了,就到
开发商要钱。”
尽管开发商和劳务公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开发商对于保证楼盘质
量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知情人士透露,东华实业“天鹅湾”项目31号楼的外墙保温材料曾在2007年
施工期间两次着火,发生在3层和6层。按照相关规定,外墙保温材料必须是阻燃的。
而2007年8月,曾有天鹅湾业主发帖声称,“房屋本体质量和装修质量都存在严
重问题。如7号楼多个楼层出现厨房水管崩裂漏水,门窗塑钢变形开裂等等。虽然开
发商承认这些问题并同意整改,但进程缓慢,推诿责任,造成多个业主无法收房入住,
开发商亦不肯承担晚交责任”。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09-02-25】
东华实业(600393)遭股东京城华威减持340万股
东华实业(600393)公告,截至2009年2月23日,公司第二大股东北京京城华
威投资有限公司继续出售公司股份数量达3,400,088股,已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减持后京城华威仍持有公司21,14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05%。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09-02-18】
东华实业(600393)全力打造"天鹅湾"品牌
本报讯 东华实业(600393)日前公布的2008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
92亿元,同比增长8.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41.46
%;基本每股收益为0.45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收入来自于北京地区、广东江门地区
以及广州地区的商品房开发、销售。所开发的项目主要包括北京地区的天鹅湾项目
、虹湾国际中心;广东江门地区的江海花园、天鹅湾项目;河南的三门峡项目;广
州的益丰花园第三期项目等。由于受2008年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影响,东华实业销售
签约金额比2007年有所减少,但由于报告期内有前一年度的预售商品房已达到收入
结算条件,2008年度的销售收入仍比2007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1-20】
东华实业(600393)预计2008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0%左右
东华实业(600393)预计2008年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0%左右。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08-11-24】
东华实业(600393)1.8亿拍得五羊新城土地
东华实业(600393)公告称,为增加公司的土地储备,提高公司开发效能,公
司于2008年11月21日通过公开竞价拍卖方式以1.8亿元的价格获得广州市五羊新城
寺右新马路规划商业楼土地使用权及地上物项目。
该项目位于广州市五羊新城寺右新马路和广州大道交界处,东临珠江新城,土
地使用权面积为5446平方米。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陆洲
【2008-11-04】
东华实业(600393):4085万股限售股将于本周五上市
东华实业(600393.SH)周二晚间公布,公司4085万股限售股将于本周五上市。
本次上市的限售股持有人主要包括广州粤泰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京城华威投资
有限公司等,其中粤泰集团是公司的控股股东。
公司表示,此前持股公司5%以上的华威投资已将2006年11月解禁的1500万股减
持完毕,2007年11月解禁的1500万股则减持了363万股。本次华威投资有1085万股
限售股上市。
东华实业周二收市报2.62元,跌5.07%。(全景网/陆泽洪)
【出处】全景网【作者】陆泽洪
【2008-11-03】
东华实业(600393):四千万限售股将于本周五上市
东华实业(600393)周一晚间宣布公司约4千万股限售流通股将在11月7日(本
周五)上市。(全景网/周蓓)
【出处】全景网【作者】周蓓
【2008-07-24】
东华实业(600393)预计中期业绩同比增长85%
经广州东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根据2008年半年度财务数据测算,预计20
08年度1-6月份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85%以上。
原因:2008年1-6月,公司有部分前期商品房预售款已达到确认收入条件。
【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