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航(600115)F10档案

中国东航(600115)相关报道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中国东航 相关报道

☆公司报道☆ ◇600115 东方航空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1-07】
东方航空(600115)转让东航地产5%股权 
    东方航空(600115)公告称,公司拟将所持东航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5%股权转
让予上海东航投资有限公司,11月4日,公司与上海东航投资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
,转让价款约为1.01亿元。据悉,东航投资系东方航空控股股东中国东方航空集团
的全资子公司,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协议标的东航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
本为1亿元,2010年度利润总额为437.00万元,净利润为381.94万元,评估价值约
为20.13亿元。
    东方航空指出,转让所持东航房地产5%股权,不仅有利于公司降低对外投资的
风险,也有助于公司更加专注于航空主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经营。公司预计此次股权
出售将产生约9566.36万元的投资收益,所得款项将用作公司运营资金。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11-04】
东方航空(600115)副董事长李军辞职
    东方航空(600115)今日公告,由于工作变动,李军请辞公司副董事长、董事
职务。相关媒体报道,东航总经理马须伦接任东航集团党组书记、副总经理,李军
另有任用。
    据了解,李军2006年调任东航集团党组书记,曾任民航局副局长,主要负责包
括投资、规划、财务等业务。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10-18】
东方航空(600115)161亿元购空客A330
    东方航空(600115)公告称,公司拟出资约25.32亿美元(合人民币约161.29
亿元)向空客公司购买15架空客A330系列飞机,并向空客公司出售5架空客A340-30
0飞机。此外,公司以同样价格,将波音公司24架波音B787飞机订单置换成45架波
音B737NG飞机。
    公司向空客公司购买的15架空客A330系列飞机包括12架空客A330-200型飞机,
3架空客A330-300型飞机。上述15架A330系列飞机将于2013年至2015年分批交付于
公司。
    公司表示,此次购买飞机交易将使公司的运力增长约9.41%,出售飞机交易将
使公司的运力减少约3.68%。公司购买的15架空客A330系列飞机将主要用于满足今
后国内、国际及地区中、远程客运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11-10-18】
东方航空(600115)与空客波音签飞机买卖协议
    东方航空今日发布公告称,公司10月17日与空中客车公司签订《飞机购买协议
》和《飞机出售协议》,公司拟向空客公司购买15架空客A330系列飞机,并向空客
公司出售5架空客A340-300飞机,其中15架A330系列飞机将于2013年至2015年分批
交付给东方航空。
    东方航空表示,不考虑公司可能基于市场环境和机龄而对机队作出的调整,以
公司截至2010年12月31日的可用吨公里(ATK)计算,通过本次购买飞机交易将使
公司运力增长约9.41%,出售飞机交易将使公司运力减少约3.68%。
    与此同时,东方航空当日还与波音公司签订《B787飞机终止协议》和《飞机购
买协议》,将24架波音B787飞机订单置换成45架波音B737NG飞机,即终止购买24架
B787飞机协议,并签署购买45架B737NG飞机协议。45架B737NG飞机的目录价格总额
与24架B787飞机的目录价格总额相当。
    据东方航空介绍,本次交易将使公司的运力增长约8.65%。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10-18】
东方航空(600115)一天买入60架飞机 合同金额最高可达371亿元
    10月17日晚,东方航空发布公告称,公司10月17日与空中客车公司同时签订了
《飞机购买协议》和《飞机出售协议》,向其购买15架空客A330系列飞机,并向其
出售5架空客A340-300飞机。
    同日,公司还与波音公司签订了《B787飞机终止协议》和《飞机购买协议》,
将24架B787飞机订单置换成45架B737NG飞机,即终止购买24架B787飞机协议,并签
署购买45架B737NG飞机协议,45架B737NG飞机的目录价格总额与24架B787飞机的目
录价格总额相当。
    空客:买15架卖5架
    与空客交易的公告显示,根据2007年空客A330系列飞机目录价格,15架空客A3
30系列飞机的基本价格合计约为25.32亿美元(按上述汇率,约为161.29亿元人民
币)。该等飞机的实际代价显著低于上述基本价格,并且公司确认在本次交易中所
获的价格优惠与公司于2009年12月向空客公司购买16架A330系列飞机中所获的价格
优惠相当。
    本次交易所涉金额将以美元现金分期支付,而上述15架A330系列飞机也将于20
13年至2015年分批交付于东方航空。
    东方航空表示,通过本次购买飞机交易将使公司的运力增长约9.41%,本次出
售飞机交易将使公司的运力减少约3.68%。公司购买的15架空客A330系列飞机,将
主要用于满足今后国内、国际及地区中、远程客运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增强公司
在相应客运市场的竞争能力,进一步优化机队结构,推进并优化公司航线网络。此
外,公司出售5架A340-300飞机将有助于降低公司单位运营成本,进一步提高中、
远程航线旅客舒适度。
    波音:24架787变45架737
    而在涉及与波音公司的公告中,东航称由于波音公司延迟交付B787飞机等原因
,并根据本公司最新发展规划,经过与波音公司的公平磋商,公司决定将24架B787
飞机置换成45架B737NG飞机,波音公司同意给予公司若干补偿,补偿金额用于抵扣
公司购买45架B737NG飞机的部分价款。上述45架B737NG飞机将于2014年至2016年分
批交付于东方航空。
    而根据2008年B737NG的目录价格,45架B737NG 飞机(含发动机)的基本价格
合计约为33亿美元(美元与人民币按1.00 美元兑6.37元人民币折算,约为210亿元
人民币)。同时东航称在本次交易中所获得的价格优惠较2008年与波音公司签署的
30架B737系列飞机中所获得的价格优惠更为优厚。
    东方航空表示,此次置换订单机型,将主要用于满足今后几年国内航空客运市
场和国际及地区中短程航空运输客运市场的增长需求,增强公司在国内、国际及地
区中短程客运市场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推进公司航线网络的优化,有利于提高公司
的经济效益。
    此外,东方航空表示,17日与空客和波音的交易在短期内或将提高公司的资产
负债率,但由于交易代价属于分期支付,预计不会对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和业务运营
产生重大影响。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8-30】
东方航空(600115)中期净利24.5亿元 同比增长26%
    东方航空(600115)周一晚间披露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4.52亿元,
同比增长26.11%,每股收益0.2174元。
    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363.53亿元,同比增长18.06%。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运输总周转量62.51亿吨公里,比去年同期上升5.33%;客
运量为485.64亿客公里,同比上升13.62%;客运收入为324.32亿元,同比增长22.9
8%,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89.21%。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1-08-30】
东方航空(600115)上半年净利增长两成多
    东方航空今天发布半年报,公司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363.53亿元,同比增长18
.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2亿元,同比增长26.11%,实现基本每股
收益0.2174元。上半年,公司主营航空业务实现收入363.53亿元,营业利润率15.7
4%,同比下降1.19个百分点。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8-10】
东方航空(600115)在港发行25亿人民币债券
    近日,东方航空(600115)香港全资子公司东航海外(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
成功发行了三年期25亿人民币债券,票面利率为4%。此次债券发行由其母公司东方
航空提供担保,从而也成为首家在香港成功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具有央企背景的航空
公司。此次债券发行受到市场热烈追捧,收获订单达42亿元人民币。
    东方航空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债券的成功发行进一步提升了东方航空在海外
的业务拓展和境外的融资能力。通过本次融资,一方面拓展了东方航空的融资渠道
,降低了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为东方航空在香港打造境外采购中心、投融资平台、
资本运作平台和东航海外(香港)有限公司形成海外业务的自我资金循环和未来快
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矗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张达

【2011-08-03】
东方航空(600115)发行25亿公司债
    东方航空(600115)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东航海外(香港)有限公司将发行25
亿元人民币的有担保债券。债券利率为每年4%,交割日期是2011年8月8日,年期是
3年,并于2月8日及8月8日每半年支付一次,东方航空提供无条件及不可撤回担保
。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本次发行所得款项净额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6-22】
东方航空(600115)正式加入天合联盟 "入盟"预计带来10亿元收入
    经过一年多的对标,东方航空公司21日正式宣布加入天合联盟,成为继南方航
空之后国内又一家“天”字号联盟成员。东航子公司上海航空也一并“改投”天合
联盟。东航高层透露,此举预计将为东航带来约10亿元收入。
    天合联盟、星空联盟、寰宇一家是国际三大航空联盟,占据全球航空客运市场
约80%的份额。近几年,国际航空联盟纷纷向中国航空公司张开怀抱。国内几大航
空公司中,国航已加入星空联盟,南航选择了天合联盟。“东上”合并后,东航加
盟天合的步伐加快,2010年11月1日,已与东航合并的上航宣布退出星空联盟,随
东航一起整体申请加入天合联盟。
    作为历史最短的国际航空联盟,天合联盟在欧美市场上举足轻重,而且还是唯
一的航空货运联盟。按照国际惯例,航空联盟通常通过共享联盟资源和展开业务合
作,来为成员航空公司扩展航线网络、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客源及收入。
    21日下午,东航与天合联盟签订入盟正式协议,这标志着东航入盟的法律手续
完成。据悉,东航入盟涉及安全、服务、常旅客、IT等方面与联盟标准的对接,东
航已在组织架构、运行安全、沟通交流、收入结算、统一品牌、订座分销、常旅客
等18个大项118个小项上达到天合联盟的标准,并与天合联盟的13家成员开展了代
号共享或者联运产品的合作。
    东航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股份公司总经理马须伦此前透露,经过评
估,入盟对公司经营、服务、网络等方面的提升作用很大,预计将为东航带来约10
亿元的收入。
    马须伦21日表示,航空与高铁之间是竞争与合作关系,将根据京沪高铁运营情
况,适度调整航线,将会调整北京到南京、上海到济南等城市之间的航线。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5-23】
东方航空(600115)与银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19日,东方航空(600115)与中国银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农行、汉
庭酒店集团共同推出国内首张三方联名商旅卡——金穗汉庭东方万里行银联卡。
    根据协议,东航与银联将发挥各自优势,在“东方万里行”常旅客服务、特色
银联卡产品发行、拓展银联卡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航空购票提供多渠道支付,以及
共同开展营销宣传活动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进一步提升航空金融服务水平。东航
财务总监吴永良表示,东航将依托银联多种创新支付业务,拓展机票直销渠道,为
客户航空旅游、消费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李娴

【2011-05-10】
东方航空(600115)与携程联手挖掘休闲旅游市场
    5月9日,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携程旅游在上海宣布合作进军休闲旅游市场
,推出以“预约旅游”为特点的自由行产品。双方希望通过低价策略,培养国人尽
量“提前预约”的出行习惯,最大限度地挖掘国内的休闲旅游市常
    根据民航局《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到2015年旅客运输量将
达到4.5亿人次,年均分别增长11%。游客消费方式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互联网为代
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散客自由行市场快速成长。目前中国旅游大市场每年成长
率在15%至20%,其中通过网络预订的市场是增长最快的部分。
    但与国外游客出行习惯不同的是,目前国内游客虽然对价格敏感,却并不习惯
尽量提前预约行程以达到节约费用的目的,进而影响了成行率。针对这一潜在市场
,携程与东航共同推出了以“神机游”为品牌的自由行产品,主打“提前”和“低
价”牌。“我们可以通过提供更低价格的产品,来最大限度刺激潜在的消费,相信
会对中国正在推广的休闲旅游市场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携程和东航方面认为,
“预约旅游”作为国外成熟的提前预订消费方式,将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和必然潮流。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3-31】
东方航空(600115)2010年净利增28倍 行业需求旺盛
    东方航空(600115.SH;00670.HK)周三晚间披露年报,按国际会计准则,公司
2010年实现净利润49.58亿元,同比增长2833.73%,每股收益0.44元,利润不分配
不转增。
    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738.04亿元,同比增长89.29%。集团完成总周转量12
5.9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9.31%。
    东航表示,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航空业需求旺盛、
且公司合并上航后运营规模显著扩大,同时上海世博会拉动以及营销能力的提升,
促使业绩大幅增长。
    不过公司总运营成本也达到687.65亿元,同比上升78.81%,一方面因合并上航
后经营规模扩大,另一方面是航油价格大幅上涨所致。
    2010年国际油价较为稳定,公司原油期权合约2010年贡献利润8.33亿元,大幅
低于2009年的37.75亿元。
    公司2011年计划实现运输总周转量138.8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7086.2万人次
,货邮运输量162.7万吨。
【出处】全景网【作者】雷震

【2011-03-31】
东方航空(600115)2010年净赚53.8亿元
    今日东方航空(600115)发布2010年年报,至此,三大航空公司年报悉数出荆
    年报显示,东航201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8亿元,同比增长
656.01%。
    2010年,东航实现营业收入749.58亿元,同比增长88.19%。其中运输收入为人
民币684.7亿元,同比增长81.49%。总周转量125.9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9.31%;主
要原因是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航空业需求旺盛,公司合
并上航后运营规模显著扩大、上海世博会拉动以及营销能力的提升。
    2010年,东航的航油支出为216.06亿元,同比增长76.3%。主要原因是公司合
并上航后规模扩大以及平均油价同比增长约20%,2010年公司共计消耗航油约385万
吨,同比增长46.39%。2010年航油支出约占公司营业成本的35.58%。
    2010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8.33亿元,而2009年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
益为人民币37.75亿元,主要是由于2009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导致原油期权合约公
允价值大幅转回,而2010年国际油价较为稳定,原油期权合约公允价值转回幅度不
大。当年公司原油期权合约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含实际交割现金流出因素)约为8
亿元。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胡潇滢

【2011-03-14】
东方航空(600115)计划重启航油套保:只为保值不做投机
    当国际原油价格重上100美元的时候,航空公司成为最直接受影响的行业之一
,套保等金属手段成为国际各大航空公司应对成本上涨的选择。东方航空(600115
.SH)董秘罗祝平3月9日对《投资者报》表示,东航目前正在研究航油套保的可能
性,"有这样的计划,但还没有实施。"
    "两会"期间,国航董事长孔栋、东航董事长刘绍勇明确表示,要重启航油套保
。中国三大航空公司均属国资委旗下,东航和国航此番航油套保还处在研究阶段,
一切还要看国资委态度。
    不过,由于此前金融危机中,东航和国航曾深陷航油套保泥潭,所以此番表态
依旧备受瞩目。
    航油套保决于国资委
    刘绍勇表示:"油价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是正常现象。"在他看来,今年
燃油波动性会增加,主要是因为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其次也是经济格局的变化;再
加上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大幅增加了流动性。从近两年来看,市场炒
作程度也随之增加。
    不过因为按照金融危机以来国资委对央企从事衍生品交易的严控来看,包括航
空企业在内,要想再度进入这一领域,没有正式批复不能实施。
    从目前来看,包括东航在内三大航要重启航油套保难度要大很多,根据国资委
要求,要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需要持有期货交易业务的牌照。中国证监会颁发的
期货牌照几乎全都颁给生产型中央企业。
    从节能降耗的角度来看,三大航也在降低航油成本上投入很多精力:减少耗油
量、提高飞行高度、减少备用油量等,不过这些毕竟有限,航油成本作为一项生产
过程中必须产生的费用,很大程度上是随着企业运力的上升而成比例增加的。
    由于航线和航班时刻一旦确定就很难更改,即使目的地航油价格高,航班也要
继续飞,因此,航油成本控制单靠成本控制手段很难奏效。
    由此可知,采取有效的航油风险管理手段,对于实现预算控制,稳定现金流,
进而保证航企正常发展,尤其在与国际航企竞争过程中,起到作用不容忽视。
    虽然过去的2010年国内三大航盈利水准超水平发挥,但航空业进入微利时代却
是现实,总体来说民航业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低的行业。相对工业企业,
全球航企毛利均不高。
    多位航空业内人士表示,航企的毛利低主要是因为航空运输业资本高度密集,
导致资本利润率较低;此外,航企目前在中国仍然处于抢占市场阶段,在利润最大
化和市场占有率两者之间大多选市场占有率。
    也正因此,低利润率让航企面对油价不稳定时,压力倍增。甚至可以说,包括
国内三大航在内,遭遇航油价格波动时,显得无所适从。
    这也不得不让东航、国航等用油大户在此轮油价大幅上涨开始积极研究再次启
动航油套保的必要性。据了解,东航和国航此番航油套保还处在研究阶段,一切还
要看国资委态度。刘绍勇表示,东航此次重启套保业务的目的是"锁定成本",这会
将高油价的风险,控制在公司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不做金融投机
    不容质疑,当前油价飙升,对于航油占总成本三到四成的航空公司来说,高航
油成本必然成为其沉重负担。在没有航油套保的情况下,航空公司仅能通过提高燃
油附加费等被动手段来抵消部分成本。
    然而,在高铁等交通工具的竞争力日益上涨的情况下,航空公司燃油附加费的
提高也必然会对其盈利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启动航油套保业务也成为航企降低成本
的必然选择。
    3月2日,国际航协下调2011年的航空业盈利预期至86亿美元,相比2010年行业
的净利润160亿美元,下降了46%。同时,尽管国际航协称赞亚太地区将是全球航空
业盈利最高的区域,但还是下调了对它的盈利预期,由46亿美元降为37亿美元,利
润率为4.6%。
    国际航协指出,亚太地区继续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但中国正面临通货膨胀的
调整,贸易和货运需求均在下降。盈利下调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航空公司的燃油套
期保值的比例相对较低,受油价高企拖累所致。
    面对高企的油价,孔栋确定地表示,国航仍将启用航油套保,因为这对航空公
司来说,成本的压力很大。作为面对国际竞争的航空公司,国航对此早有心理准备
。
    据了解,今年7月国航的燃油套保合约将到期,孔栋承认,此前国航曾在燃油
套保上有过经验不足的问题,这一次选择合作伙伴将会更谨慎,将挑选更专业可信
的银行合作。
    刘绍勇也对此直面回答,东航正在和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希望能够做航油套保
。同时,刘绍勇坦承,过去东航因为做航油套期保值时欠缺考虑,受到了一些损失
。
    对此,刘绍勇、罗祝平均表示,此次做航油套保只为冲抵成本风险,不会涉及
金融产品投机。虽然现在政策还没有开放,但东航正在向有关部门申请重启航油套
期保值,这一次刘绍勇把"锁定成本",加强风险控制作为基本原则。
    刘绍勇强调,这次做航油套保的关键是,首先真正做航油套期保值的简单结构
,目的是为了"锁定成本",油价上涨的时候不承担油价上涨的成本压力,油价下降
的时候,航空公司使用成本也下降。"这样对我的经营上不存在重大风险。"
    高铁是合作伙伴
    实际上,目前中国高铁的发展仍然迅速,频频传来的运行速度不断地被刷新,
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部分民航客流。对于高铁对民航业的影响,刘绍勇直言,
高铁对民航总体有影响,尤其在局部。
    从目前来看,高铁网络可以涵盖中国民航45%的航线和65%的客运市场,因为这
些航线的客流量是最高的,因此在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的航程,对航空业是颠
覆性的影响。
    但刘绍勇认为,乘坐飞机出行尤其是长途仍然有不可代替的优势。对于东航来
说,最大的对手不是高铁,而是国际航空界的大鳄。
    在刘绍勇看来,高铁更应成为合作伙伴,而不是对手。"如果能在长三角地区
,利用高铁网络把旅客集中到上海,把长三角的旅客通过东航走向全国,乃至走向
全球,是一个利好双方的策略。
    刘绍勇表示,截至目前东航就此方案已经和铁路方面谈了多次,未来长三角如
果能实现一体化,显然会是东航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面向国际航空巨头的竞争时,刘绍勇认为,勤练内功非常重要,通过两年的
改革,东航对信息化的投资和航线产品的重视,将超过单纯运力和规模的扩张,未
来东航也会打高端牌。
【出处】投资者报【作者】刘秀丽

【2011-03-14】
东方航空(600115):计划重启航油套保 只为保值不做投机
    当国际原油价格重上100美元的时候,航空公司成为最直接受影响的行业之一
,套保等金属手段成为国际各大航空公司应对成本上涨的选择。东方航空(600115
.SH)董秘罗祝平3月9日对《投资者报》表示,东航目前正在研究航油套保的可能
性,"有这样的计划,但还没有实施。"
    "两会"期间,国航董事长孔栋、东航董事长刘绍勇明确表示,要重启航油套保
。中国三大航空公司均属国资委旗下,东航和国航此番航油套保还处在研究阶段,
一切还要看国资委态度。
    不过,由于此前金融危机中,东航和国航曾深陷航油套保泥潭,所以此番表态
依旧备受瞩目。
    航油套保决于国资委
    刘绍勇表示:"油价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是正常现象。"在他看来,今年
燃油波动性会增加,主要是因为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其次也是经济格局的变化;再
加上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大幅增加了流动性。从近两年来看,市场炒
作程度也随之增加。
    不过因为按照金融危机以来国资委对央企从事衍生品交易的严控来看,包括航
空企业在内,要想再度进入这一领域,没有正式批复不能实施。
    从目前来看,包括东航在内三大航要重启航油套保难度要大很多,根据国资委
要求,要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需要持有期货交易业务的牌照。中国证监会颁发的
期货牌照几乎全都颁给生产型中央企业。
    从节能降耗的角度来看,三大航也在降低航油成本上投入很多精力:减少耗油
量、提高飞行高度、减少备用油量等,不过这些毕竟有限,航油成本作为一项生产
过程中必须产生的费用,很大程度上是随着企业运力的上升而成比例增加的。
    由于航线和航班时刻一旦确定就很难更改,即使目的地航油价格高,航班也要
继续飞,因此,航油成本控制单靠成本控制手段很难奏效。
    由此可知,采取有效的航油风险管理手段,对于实现预算控制,稳定现金流,
进而保证航企正常发展,尤其在与国际航企竞争过程中,起到作用不容忽视。
    虽然过去的2010年国内三大航盈利水准超水平发挥,但航空业进入微利时代却
是现实,总体来说民航业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低的行业。相对工业企业,
全球航企毛利均不高。
    多位航空业内人士表示,航企的毛利低主要是因为航空运输业资本高度密集,
导致资本利润率较低;此外,航企目前在中国仍然处于抢占市场阶段,在利润最大
化和市场占有率两者之间大多选市场占有率。
    也正因此,低利润率让航企面对油价不稳定时,压力倍增。甚至可以说,包括
国内三大航在内,遭遇航油价格波动时,显得无所适从。
    这也不得不让东航、国航等用油大户在此轮油价大幅上涨开始积极研究再次启
动航油套保的必要性。据了解,东航和国航此番航油套保还处在研究阶段,一切还
要看国资委态度。刘绍勇表示,东航此次重启套保业务的目的是"锁定成本",这会
将高油价的风险,控制在公司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不做金融投机
    不容质疑,当前油价飙升,对于航油占总成本三到四成的航空公司来说,高航
油成本必然成为其沉重负担。在没有航油套保的情况下,航空公司仅能通过提高燃
油附加费等被动手段来抵消部分成本。
    然而,在高铁等交通工具的竞争力日益上涨的情况下,航空公司燃油附加费的
提高也必然会对其盈利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启动航油套保业务也成为航企降低成本
的必然选择。
    3月2日,国际航协下调2011年的航空业盈利预期至86亿美元,相比2010年行业
的净利润160亿美元,下降了46%。同时,尽管国际航协称赞亚太地区将是全球航空
业盈利最高的区域,但还是下调了对它的盈利预期,由46亿美元降为37亿美元,利
润率为4.6%。
    国际航协指出,亚太地区继续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但中国正面临通货膨胀的
调整,贸易和货运需求均在下降。盈利下调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航空公司的燃油套
期保值的比例相对较低,受油价高企拖累所致。
    面对高企的油价,孔栋确定地表示,国航仍将启用航油套保,因为这对航空公
司来说,成本的压力很大。作为面对国际竞争的航空公司,国航对此早有心理准备
。
    据了解,今年7月国航的燃油套保合约将到期,孔栋承认,此前国航曾在燃油
套保上有过经验不足的问题,这一次选择合作伙伴将会更谨慎,将挑选更专业可信
的银行合作。
    刘绍勇也对此直面回答,东航正在和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希望能够做航油套保
。同时,刘绍勇坦承,过去东航因为做航油套期保值时欠缺考虑,受到了一些损失
。
    对此,刘绍勇、罗祝平均表示,此次做航油套保只为冲抵成本风险,不会涉及
金融产品投机。虽然现在政策还没有开放,但东航正在向有关部门申请重启航油套
期保值,这一次刘绍勇把"锁定成本",加强风险控制作为基本原则。
    刘绍勇强调,这次做航油套保的关键是,首先真正做航油套期保值的简单结构
,目的是为了"锁定成本",油价上涨的时候不承担油价上涨的成本压力,油价下降
的时候,航空公司使用成本也下降。"这样对我的经营上不存在重大风险。"
    高铁是合作伙伴
    实际上,目前中国高铁的发展仍然迅速,频频传来的运行速度不断地被刷新,
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部分民航客流。对于高铁对民航业的影响,刘绍勇直言,
高铁对民航总体有影响,尤其在局部。
    从目前来看,高铁网络可以涵盖中国民航45%的航线和65%的客运市场,因为这
些航线的客流量是最高的,因此在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的航程,对航空业是颠
覆性的影响。
    但刘绍勇认为,乘坐飞机出行尤其是长途仍然有不可代替的优势。对于东航来
说,最大的对手不是高铁,而是国际航空界的大鳄。
    在刘绍勇看来,高铁更应成为合作伙伴,而不是对手。"如果能在长三角地区
,利用高铁网络把旅客集中到上海,把长三角的旅客通过东航走向全国,乃至走向
全球,是一个利好双方的策略。
    刘绍勇表示,截至目前东航就此方案已经和铁路方面谈了多次,未来长三角如
果能实现一体化,显然会是东航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面向国际航空巨头的竞争时,刘绍勇认为,勤练内功非常重要,通过两年的
改革,东航对信息化的投资和航线产品的重视,将超过单纯运力和规模的扩张,未
来东航也会打高端牌。
【出处】投资者报【作者】刘秀

【2011-03-09】
东方航空(600115)与人保财险 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昨日,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签
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据了解,人保财险和东方航空以往在航空保险、财产保险、团体意外伤害保险
、车辆保险等业务方面有着良好的合作。在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双方将
进一步在金融领域、积分互换、年金、客票、大客户业务、信息化领域加深合作,
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王文嫣

【2011-01-25】
东方航空(600115)航班正点率三连冠
    民航局日前公布的各航空公司航班正点率数据显示,东方航空(600115)航班
正点率为79.04%,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个多百分点,连续三年排名全行业第一。
    据了解,为保持高正点率,东航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源头上提高航班正常性
,成立了系统运行等8个专业小组和专家组,制定了配套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积
极争取改善航班运行外部环境,为东航重点航班正常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矗世博会期
间,建立了24人的监控队伍,全天候对航班正常性进行监控和协调。建立了国际远
程航线、快线运行档案,加强对重点航班的监督管理,着力对航班长期计划衔接的
梳理,提前对航班延误进行预判。每15天对正常率排名后30位航班的延误原因进行
分析和整改,及时协调保障单位,合理调配运力和机组,尽全力减少航班延误。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张达

【2011-01-18】
原运控总经理获刑14年 东方航空(600115)有望追回1000万元款项
    昨日审计署发布了《审计署移送的2010年底已办结的28起案件情况》。其中,
东方航空原运行控制中心总经理施国峰等人因职务侵占和挪用资金而获刑,从而逐
步揭开了此前在对东航2008年财务收支审计结果中提到的2起涉嫌犯罪案件。
    公告称,施国峰在1998年10月至2009年1月的这11年间,利用职务之便,将东
方航空飞机地面代理等业务收入1.82亿元,通过账外存放在其本人、亲属和下属员
工等个人账户中,涉嫌侵占东方航空财产。
    2010年7月,上海市长宁区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判处施国峰有期
徒刑14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00万元;以职务侵占罪判处同案犯陆维毓有期徒刑2
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万元;将1000万元违法所得归还东方航空。
    记者联系了东方航空有关人士并询问上市公司是否已收到上述1000万元款项等
。他表示,案件一直是由纪委部门负责,具体情况他并不清楚。
    东航运行控制中心成立于2004年9月。据航空系统业内人士介绍,运行中心是
航空公司所有部门中最为重要的部门之一,有的公司甚至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而
施国峰犯罪涉及的地面代理业务包括委托机场协议、航务不正常等。例如,委托机
场协议费是指对于一些小机场,航空公司将柜台、旅客事务等委托给当地的机场,
由航空公司支付一定的费用以提供服务。此外,由于航班延误,航空公司给旅客的
赔付也归运行中心管理,但上述费用并不多,要积累1.82亿元的账外资产,可能还
涉及其他业务。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王晓宇

【2011-01-05】
东方航空(600115)预计201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0倍
    东方航空(600115)周二晚间公告称,公司预计2010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倍
左右。
    上年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5.40亿元,每股收益0.0839元。
    公司表示,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有,2010年航空运输市场快速复苏并持
续回升、东上联合重组快速推进、世博会的召开以及公司致力于经营管理水平的持
续改进。
    东方航空周二收市报6.80元,涨3.34%。
【出处】全景网【作者】曹胜杰

【2011-01-05】
航空业首份业绩预告发布 东方航空(600115)2010年净利润预增10倍
    航空业首份业绩预告发布,东方航空公告称,公司2010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
的净利润比2009年增长10倍左右。东方航空前三季度净利润50.99亿元,同比增长3
26.11%,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31.55亿元,同比增长135倍。
    对于能够取得10倍的增长业绩,东方航空解释称,2010年航空运输市场快速复
苏并持续回升,尤其是我国航空运输市场仍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东上联合重组
快速推进,协同效益逐步显现。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使上海客运市场旅客运输量大幅
增长。东方航空致力于经营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了经营效益
的稳步增长。
    2010年11-12月航空业进入传统客运淡季,旅客人数、客座率和主业盈利等通
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环比下降。但分析人士认为,今年的淡季仍有惊喜,全民航效
益提升幅度显著好于需求提升幅度。尤其是在年中世博会透支和近期亚运会压抑航
空需求的情况下,航空票价水平依然表现坚挺,大幅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因而带动
航空公司主业盈利大幅好于历史同期。
    随着春节临近,春运帷幕逐渐拉开,航空业再临旺季。分析人士认为,航空已
经逐渐走向大众化,国内航线需求和票价环比有望显著提升,航空业逐渐从传统淡
季过渡到春运旺季。
    2010年12月31日,东航航空发布拟购买飞机公告,公司与空客签订《飞机购买
协议》,耗资 32.24亿美元购买 50架 A320,计划于 2012-2015年间交付。
    此外,东航吸收合并上航进入到接受债务阶段。2010 年3 月26日,上海航空
有限公司( "上航有限")成立,用于接收上海航空拥有的与公共航空运输主业相关
的资产、负债以及人员。2010年12月16日,经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上海航
空予以注销,本公司于2010年12月30日在上交所网站上公布了《中国东方航空股份
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情况报告书》。 
    鉴于东方航空于2010 年12 月29日取得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根据《关于外商
投资企 合并与分立的规定》第36 条,特向上海航空的债务人和债权人发布如下通
知:自2010 年12 月16 日起,上海航空的债权和债务由上航有限或东方航空承继
。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胡潇滢

【2010-12-31】
东方航空(600115)拟购50架空客飞机
    东方航空(600115)30日与空中客车公司签订《飞机购买协议》,购买50架空
客A320系列飞机。50架A320系列飞机将于2012年至2015年分批交付于东方航空。
    根据2005年的相关目录价格,50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含发动机)的基本价格
合计约为32.24亿美元。上述基本价格包括机身价格、选择件价格及发动机价格。
空客公司以信贷备忘形式就该等飞机交易给予公司较大幅度的价格优惠。因此,该
等飞机的实际代价显著低于上述基本价格。
    东方航空称,如不考虑公司可能基于市场环境和机龄而对机队作出的调整,以
公司截至2009年12月31日的可用吨公里(ATK)计算,通过此次交易将使公司的运
力增长约14.39%;以公司及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09年12月31日的可用吨公
里(ATK)计算,通过此次交易将使吸收合并完成后公司的运力增长约11.24%。
    东方航空认为,购买的50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将主要用于满足今后几年国内
航空客运市场和国际及地区中短途航空客运市场的增长需求,增强公司在中短程客
运市场的竞争能力。
【出处】中国证券网 【作者】李若馨

【2010-12-21】
三合一 东方航空(600115)打造国内最大货运航空
    经过近一年的洽谈,东航终于将旗下的三家货运公司和四个股东的整合方案敲
定,并开始为打造一个定位于"天地合一"物流企业的新中货航作准备。
    昨天,东航与中远集团、新加坡货航以及台湾长荣航空就成立新的中国货运航
空有限公司(下称"中货航")的增资协议在上海正式签署,四方将同时向中货航增
资共计20.5亿元,其中东航出资10.455亿元,持股比例为51%仍保持控股地位,中
货航的原股东中远持股17%,长荣航空和新加坡货航分别持股16%。
    新的中货航,就是东航整合旗下三家货运航空公司(原中货航、上货航和长城
航)的主体,长荣航空和新加坡货航此前则分别是上货航和长城航的股东。获得增
资后,中货航将以2931.6万元和3.87亿元收购上货航和长城航的全部资产,从而使
机队规模达到20架,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航空货运公司。
    中货航总经理朱益民告诉记者,重组后几家股东会在市场和网络上进行协调,
比如中货航就计划与新加坡货运在澳洲航线实现代码共享,将新中货航的网络迅速
拓展到全球各地。
    而东方航空总经理马须伦还对记者表示,目前新的中货航正在制订"十二五"规
划,初步的计划是尽快对三家货运航空现有的航线和机队进行优化,尤其是机队方
面,现在共有四种机型,希望在"十二五"末将机型缩减为777和747两种。
    据记者了解,新中货航的"十二五"战略还确定了机队规模30架的目标,并考虑
适时加入全球货运联盟。
    在马须伦看来,上海市场在中国的货运市场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货源条件,不过
,潜力巨大的上海市场也同样面临激烈的竞争。
    目前,上海的航空货运市场几乎全部被以UPS、DHL为首的国际航空货运巨头垄
断,这两家公司在浦东设有自己的货运站,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而国航
和国泰早先宣布成立的合资货运航空公司已经获得了所有政府审批,基地同样放在
了上海。
    对此,新的中货航希望通过拓展空地联运,打造延伸产业链的物流企业来应对
竞争。
    马须伦对记者透露,公司计划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成立卡车转运中心,把长三
角的货物通过卡车集结到上海,并在浦东自建货站。未来新中货航就是要走"天地
合一"的路子,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做大空地联运,并大力发展快件运输,提供
端到端、门到门的服务。"最近,中货航还向邮政局申请了快递经营资质,希望发
展邮件、特货等高附加值运输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东航还与中国邮政快递、中外运集团等公司签订了战略
合作协议,而中外运集团也有意参股东航的货运整合,对此,东方航空董事长刘绍
勇表示,中货航未来将寻求更多的战略伙伴的加入。
    而对于市场一度有关于政府有意将三大国有航空的货运公司整合为一家的传言
,马须伦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具体消息,"但是如果通过整合能够提升
中国货运的国际竞争能力,能够为国家振兴物流业规划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多
做贡献,我们对货运的整合是抱积极的态度的。"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三大航空货运整合难以实现。一方面,随着航空货
运市场的逐渐复苏,三大航空公司都在纷纷加快自身货运业务上的扩张。此外,在
实际业务操作中也存在很多难点,比如如何处理三大航空公司客运飞机上各自的腹
舱带货业务利益分配。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0-12-20】
东方航空(600115)出资10亿控股中货航 
    东方航空(600115)公告称,公司将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Concor
d Pacific Limited、新加坡货运航空公司共同出资20.5亿元对中国货运航空有限
公司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公司将获得中货航51%股权。
    此次对中货航增资,东方航空出资10.46亿元,中远集团出资3.49亿元,Concor
d Pacific Limited出资人民币3.28亿元,新加坡货航出资人民币3.28亿元。增资
完成后,中货航的股权比例分别为:公司持股51%、中远集团持股17%、Concord Pac
ific Limited持股16%、新加坡货航持股16%。
    根据公告,中货航将购买上海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的航空货运主业及关联资
产,包括全部资产、负债、飞机、人员、航线以及合同等,初步转让价格为2931.6
0万元。此外,中货航还将购买长城航空有限公司的航空货运主业及关联资产,初
步转让价格为3.87亿元。
    公司表示,将把中货航发展成为国家物流产业和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主力军,
中货航向长城航购买资产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既有利于增强中货航的可持续发展能
力,又避免了同业竞争,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0-12-17】
东方航空(600115)活过来 走出去
    2010年,航空业迎来一个新的景气周期,国内三大航空巨头均业绩飘红,尤其
是第三季度,在世博等各种利好因素刺激下更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东方航空(60
0115.SH)的涨幅最为惊人,其第三季度净利润达到31.55亿元,同比增长135倍,
前三季度利润总额50.99亿元,同比增长325.98%。这样的业绩似乎很难跟一家巨亏
139亿元的企业联系起来。但这正是东航在两年间天翻地覆的转变。 
    2008年底从南航董事长位置空降至东航的刘绍勇,通过争取国家注资、市场融
资、内部整改等一系列措施,给不断亏损中的东航"输血"、"止血",将其从"生死
边缘"拉了回来,并在2009年底就实现了账面的扭亏。今年初,谈及自己继2006年
带南航扭亏为盈后的又一次"救火"成功,刘绍勇保持着一贯的冷静:"人努力,天
帮忙。"他清醒地看到这时的东航并没有实现真正经营性的赢利,不过是缓解了危
机,"东航依然需要变革"。
    在刘绍勇的全盘计划里,变革的核心是把东航打造成一个国际化、大规模的网
络型航空公司,这与他之前给南航开出的药方是一样的,主要是考虑到小航空公司
低成本优势和高铁的来势汹汹,为着更长远的发展而扬长避短。网络的建设也不是
漫无目的,而是围绕着核心枢纽,首先是上海这样的基地枢纽,然后是西安、昆明
、北京等东航的地区枢纽。
    将上海打造成国际性航空枢纽不是东航一家公司的愿望,2003年国家民航总局
和上海市政府就有此规划,无奈上海市场的航空公司竞争激烈,市场分散,分量最
大的东航也不过32%的市场份额,难当航空枢纽基地公司之大任。2009年东航与上
海航空重组方案的提出解决了这个问题。今年1月底,两家公司完成换股重组,一
个运行资产超过1500亿元、拥有331架大中型飞机、通航点151个的"新东航"出炉。
合并之后,东航在上海的市场份额达到51%。
    在完成价格共进、航班共保、代码共享等初步资源整合后,更深层次的人事、
结构和业务融合也在东航内部相继展开。尤其是航线优化方面,东航的一些调整已
经开始发挥效应。在赢利性最佳的京沪快线上,两个公司的航班资源整合后,实现
了半小时对发,同时东航增加了一个早上7点从上海出发的商务航班,方便去北京
办事的商务人士,这些都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溃
    与此同时,围绕着上海这个基地枢纽的网络扩展也开始进行。首当其冲的是周
边的杭州、南京等城市。东航将自己的宁波分公司升级为浙江分公司,同时增资江
苏分公司,增加两地的航班密度以抢占市常同时东航也增加了很多从上海浦东飞往
福州、厦门的航班,从北京分流了部分中转航班。此外,东航还于今年4月成立四
川分公司,发展上海之外的区域枢纽。东航计划开通成都至上海的空中快线,探索
成都至四川省内等旅游城市航线,在丰富和完善中转联程航线的基础上,逐步开通
成都至东南亚等地的国际直飞航线。
    在转型最为关键的这一年,东航也赶上了好时候,不仅全球航空业普遍复苏,
还迎来上海世博会这样的机遇。世博会不仅为刚刚走出泥潭的东航提供了提升品牌
形象的平台,更是东航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契机。东航借机加密了往返台湾地区
及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周边国家,以及通达纽约、洛杉矶、巴黎、法兰克
福、伦敦、莫斯科等国际大都市的航线。最为直接的成果是,世博会为上海两个机
场带来4000万人次的流量,东航作为独家赞助商、承运人,成为受益最多的航空公
司。加上票价上涨,市场回暖等诸多利好,直接助力东航三季度的赢利激增。东航
今年来自国际航线的收入有望从去年的三成增加到四成。
    给人们带来更大想象空间的是东航今年加入天合联盟,与联盟内航空公司的共
享代码和航线串联等合作,将给东航国际业务拓展插上新的翅膀。当全球三大航空
联盟都抛出绣球之时,东航最终选择了"网络协同效应最好"的天合,其战略用意彰
显无遗。刘绍勇在今年的博鳌论坛期间明确表示,因为国内航运替代品的竞争,特
别是500-800公里以下的航线竞争加剧,东航的战略重心会从过去的国内航线为主
转向国内国际共同发展。
    东航的转型之路上尚有颇多阻碍,最让刘绍勇挂怀的是至今居高不下的资产负
债率(95%左右),这个历史包袱给想要尽快腾飞的东航带来沉重负担。从去年开
始,东航就不断释放出寻求投资合作的信号。关于东航重温"东新恋"(与新加坡航
空的战略合作)的猜测也甚嚣尘上。东航的心态不可谓不开放:有品牌又有管理经
验的航空公司是第一选择,同样欢迎财务投资者,不局限于天合联盟内成员。但迄
今仍不知道可以"花落谁家"。
    说到合作,东航在今年9月与上海机场(600009)(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
作框架协议》,确立了以浦东机场为主、虹桥机场为辅的"一市两场"功能定位,"
力争2015年成为领先亚洲、享誉世界的大型枢纽航空公司"。在这条也许不会太漫
长的转型路上,东航已经找到了一位同行者。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0-12-16】
东方航空(600115)拟整合货运业务 
    东方航空(600115)公告,公司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Concord Pacific Limi
ted、新加坡货运航空公司拟以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6月30日的评估值为基础对其
进行增资。
    完成增资后的中货航还将以现金方式向上海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购买其航空
货运主业及关联资产,并以现金方式向长城航空有限公司购买其航空货运主业及关
联资产。
    中货航为东方航空控股子公司,同时长城航空为东方航空控股股东中国东方航
空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公司独立董事认为,货运业务本次重组整合的战略目标是顺应国家物流振兴规
划和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需要,将中货航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航空物流
企业。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顾鑫

【2010-12-15】
东方航空(600115)11月经营数据环比下降
    随着世博会、亚运会的相继结束,航空淡季姗姗来迟。
    昨天,东方航空(600115.SH)和中国国航(601111.SH)相继公布11月运营数
据,客运同比继续维持增长,但环比均出现下滑。
    其中,东方航空11月的总载运人次为506.36万,环比降17.50%,同比增54.36%
,11月份的客座率为75.74%,环比下降了5.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了2.03个百分点
。
    中国国航11月的国际、国内和地区航线的旅客周转量及运输量环比也都有所下
降,但同比仍有增长。当月客运量同比增8.3%至364万人次,但环比降幅达13.5%,
当月的平均客座率为76.8%,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环比降6.5个百分点。
    11月的客运回落已经是大部分航空公司面临的共同情况。此前,国泰航空公布
的数据也显示,公司11月份载客人次及货运量约218万及15.36万吨,同比涨8.7%及
8.4%,但较10月份回落4.8%及6.9%。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陈姗姗

【2010-12-02】
大雾导致东方航空(600115)取消25个航班
    11月30日到12月1日的东部地区大雾,令全国东部很多机场大多出现了大面积
的延误。记者12月1日从东方航空(600115.SH;00670.HK)了解到,大雾严重影响
了东航的航班运行。
    截至12月1日中午12时,东航共取消航班25个,备降19个,已安排补班33班。
预计延误超过2个小时的航班达60班。
    东航方面告诉记者,为了尽量大雾导致航班延误带来的影响,公司已经在第一
时间启动航班大面积延误四级警告,增派大量现场服务人员,为旅客提供签转、退
票、协调、餐饮休息等服务。而随着中午气温升高,大雾逐渐消散,浦东、虹桥两
场航班已经陆续起降。
    不过,尽管从12月1日中午开始遭受延误的航班陆续得到起飞指令,但由于积
压航班过多,空管部门和航空公司的调整难度很大,至1日晚上,起降秩序仍然没
有恢复正常。
    据全国机场当前延误情况图显示,截至1日傍晚18点,上海,南京、杭州、青
岛、天津、北京等城市机场依然存在大面积延误现象。比如上海浦东机场航班出港
延误148班,进港延误97班;虹桥机场航班至17:00出港延误152班,进港延误113
班。北京首都机场出港延误162班,进港延误99班。青岛机场出港延误60班,进港
延误31班。杭州萧山机场出港延误101班,进港延误69班。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0-11-29】
东方航空(600115):世博后淡季不淡 客座率仍超80%
    "今年业绩好得出乎我们的意料。"东方航空(600115.SH)副总经理唐兵在上
海世博会举行期间的一次会议上谈到,现在一直在思考以后的发展方向。
    东方航空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2010年7月至9月实现净利润32亿元,同
比增长135倍,2010年1月至9月累计实现净利润5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倍。
    11月23日,东方航空董事会秘书罗祝平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航空业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期,对民航来说如何提高运力是问题的关键。
    罗祝平并不认同高铁将会冲击航空业的观点。他认为,这正表明消费升级,人
们出行质量的提高,将会从整体上做大出行的"蛋糕",因此,高铁和民航是相互补
充的。
    此外,据消息人士透露,东航将在年底前确定引入战略投资者事宜,不过罗祝
平并未对此正面回应。
    淡季不淡
    "一般年份,四季度对航空业来说是多亏还是少亏的问题,而今年四季度,东
航将不会亏损。"湘财证券分析师刘江渝告诉《投资者报》记者,10月份还是世博
会举行期间,东航的盈利很好,即使后两月出现一点亏损,整体四季度还是赚钱的
。
    罗祝平向记者证实,公司11月份仍将盈利,因此今年四季度淡季不淡已经成定
局。同时他表示,目前对民航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时机,比如,小航空公司进
入民航的门槛提高,不容易进来,所以总体供给不足,大的航空公司都有一个比较
高的客座率。即使在世博会之后,东航航班的客座率仍然在80%以上。
    招商证券(600999)分析师姚俊也对记者表示,今年的航空业环境比较好,油
价波动也不大,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都是对航空公司有利的。
    而东方航空与上海航空合并后,对东航的业绩有正面影响。刘江渝认为,东航
合并上航后,公司对市场的控制力加强,减少同业竞争,票价得到提高,业绩会得
到保障。华创证券认为,新东航在上海的市场份额由原先的37%提高到50%左右,国
航、南航分别占10-11%。新东航不论是在销售体系还是在运力引进、调配以及航班
时刻编排上都有很大改进。
    东航在解释三季度利润大幅提升的理由时表示,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主要
来源于东方航空发展方式的转变,受惠上海世博会带来的旺盛市场需求,通过航线
运营、业务协同、产品开发等各方面努力,实现了国内、国际、地区航线客货周转
量及运输量的快速增长。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对此表示质疑,东航的老问题还没有得到
解决,东、上内部的整合还需要时间。比如成本控制,机队优化等问题,还要看明
年的改善情况。
    高铁冲击存疑
    对于"高铁时代"对民航业的影响,存在不同的看法。
    一般的说法,高铁四个小时以内可以到达的,对民航的影响最大。刘江渝表示
,高铁一等座的成本也就在每公里0.65元左右,而飞机则在每公里1元以上,如果
飞机跟高铁一样竞争价格,那么肯定要亏损。而东航总部所在的上海,从地理位置
上,恰好处于中间位置,往南往北,高铁四个小时左右基本都可以到达,因此,高
铁对东航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
    招商证券分析师姚俊也表示,高铁将会影响航空股的估值,原来是20倍的平均
市盈率,那么现在很可能是15倍左右,但是具体很难量化估算。
    不过,在东方航空董秘罗祝平看来,高铁将会对民航产生冲击的看法存在误区
。他认为,高铁和航空是做大蛋糕的两个方面,高铁和航空都是提高出行质量的。
中国人出行的基本需求要得到满足的空间还非常大。高铁即使有分流,但是中国民
众出行本身每年就有15%的增长,因此并不会冲击民航业。
    与此同时,出行基础设施的改造,民航业的改善,给需要航空业的旅客也增加
了方便。比如上海的国际航线比较多,那么长三角地区城市可能有通过坐高铁到上
海坐飞机的需求。如果杭州、南京到深圳的机票便宜,游客也会从上海到杭州、南
京坐航班。总体上,肯定是需求增加,人们出行的频率在增加,对于民航业是有利
的。
    罗祝平一再表示,整个基础建设的改善,实际上是促使人们出行更方便,东航
将会增加联运,方便旅客之间互相中转。国元证券(000728)分析师胡德全认为,
上海虹桥机场二号航站楼与地铁、高铁直接换乘也是国内唯一的,为中转提供了方
便。因此,如果东航加强飞机运营管理的路线,进行很好的成本控制,那么未来增
长的空间还是很大。
【出处】投资者报【作者】

【2010-11-06】
东方航空(600115)年底前机队规模达357架
    记者昨日从东方航空(600115)获悉,2010年底前东航的机队规模将达到357
架,2010年旅客运输量预计达到6600万,这两项数据均已进入世界航空公司前十名
。
    东航有关负责人表示,从曾经一个亏损大户华丽转身为一个强势企业,如今的
东航,完成了吸收合并上航大业,坐拥上海航空市场的半壁江山,承担着建设上海
国际航空枢纽的使命,迎来了成长发展壮大的黄金年代。他指出,东航在发展战略
、网络结构和产品体系上均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三个不可缺的合作伙伴,一个是航
空联盟,一个是规模大B2B网站,第三是上海机场(集团)公司。 (张 达)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0-11-02】
上航退出星空联盟 随东方航空(600115)加入天合联盟
    东方航空(600115)全资子公司--上海航空有限公司昨日正式退出星空联盟,
并宣布将随同母公司东方航空一同加入天合联盟。据了解,上航随同母公司东航正
式加入天合联盟后,其航线网络将进一步完善,航线竞争能力将显著提升。通过与
联盟13家会员航空公司航线网络的衔接和融合,上航旅客可通过一票到底、行李直
挂和无缝隙中转到达世界169个国家的898个目的地。
    新东航进出上海航班的客座率达到85%左右;通过重构东航和上航的航线网络
,新东航的中转衔接机会大幅提高,航班衔接更加合理,形成了1614个有效航班衔
接机会,在浦东机场初步建成早、中、晚"三进三出"的航班波,使东航的国内、国
际通航点达到152个,为旅客出行带来了更多便利。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张达

【2010-10-29】
东方航空(600115)2010年第三季度净利32亿 同比增逾135倍
    东方航空(600519)周四晚间公布2010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
长135倍。
    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3亿元,同比增长91.45%;净利润31.55
亿元,同比增长13524.45%;每股收益0.2798元,同比增长9253.61%。
    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4.66亿元,同比增长91.92%;净利润50.99亿元,
同比增长326.11%;每股收益0.4591元,同比增长126.16%。
【出处】全景网【作者】成亮

【2010-09-29】
东方航空(600115)旗下货运资产大整合 新公司有望明年面世
    随着东航和上航业务整合的加紧推进,备受业界关注的货运公司的整合也有了
实质性的进展。
    东方航空(600115.SH)总经理马须伦昨天透露,东航对旗下的中国货运航空
有限公司(下称"中货航"),上航旗下的上海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下称"上货
航")以及东航控股的长城货运整合成一家公司的股权分配已经基本谈定,东航将
保持控股,而其他股东也都不会退出。
    在东航和上航整合前,两家公司各拥有一家货运航空公司中货航和上货航,此
外,今年东航集团还无偿受让了长城货运大股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1%的控股
权,因此,东航希望在东上重组后,将三家货运航空公司合并为一家。但由于中货
航除了东航之外还有中远集团作为股东,上货航除了上航外还有台湾长荣航空作为
股东,长城货运除了东航外还有一家股东新加坡航空,因此东航需要与其他股东洽
谈新货运航空的股权分配。
    马须伦告诉记者,经过多轮谈判,如今三家货运航空公司的股东已经对新公司
的股权分配基本达成了一致,东航将保持控股,而其他三家股东也不会退出。根据
东航内部的计划,由三家货运航空公司整合而成的新航空货运公司希望在明年1月1
日正式面世并运营。
    目前,东航有10架全货机,加上上航和长城货运的货运运力已居全国之最。不
过,新东航在上海的货运市场也面临着残酷的竞争。目前,上海的航空货运市场几
乎全部被以UPS、DHL为首的国际航空货运巨头垄断,这两家公司在浦东设有自己的
货运站,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国航和国泰也宣布成立合资货运航空公司,基地
同样放在了上海,目前正在等待政府部门的相关审批。
【出处】第一财经日报【作者】

【2010-09-29】
东方航空(600115)与上海机场共推沪航空枢纽建设
    昨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与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
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建设。双方力争2015年实现上海两场旅客吞吐
量达到亿人次,基本建成亚太地区核心枢纽,同时东航力争在上海客运市场份额达
到50%。
    据了解,双方将在此次合作框架下,共同深化落实《上海航空枢纽战略规划》
,坚持以浦东机场为主、虹桥机场为辅的"一市两场"功能定位,力争2015年,上海
机场客货吞吐量达到亿人次和550万吨,进入世界机场排名前列的目标。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张达

【2010-08-30】
东方航空(600115)上半年盈利19.44亿元 同比增长49.73%
    东方航空30日公布201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336.36亿元,归属于母
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9.44亿元,同比增长49.73%。基本每股收益0.1764元。
    营业收入增加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合并了上海航空以及公司推行内涵式
发展模式提高了单位收益水平。
    公司审议通过关于收购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所持上海东方飞行培训有限公司股权
的议案。同意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东航集团所持有的上海东方飞行培训有限公司5%
股权,收购价约为人民币2826万元。股权转让完成后,上海东方飞行培训有限公司
将成为东方航空的全资子公司。
    同时,审议通过关于收购东航集团所持东航大酒店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同意
公司以现金形式收购东航集团所持东航大酒店有限公司14.14%股权。收购价格约为
人民币1494万元。股权转让完成后,东航大酒店有限公司将成为东方航空的全资子
公司。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周文天

【2010-08-11】
东方航空(600115)集团与湖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昨日,东航集团与湖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共同推进湖南航空运
输的发展。
    东航将加快发展长沙和张家界机场的航空运输业务,不断增加在湖南的运力投
放,并设立长沙机场飞机临时过夜基地。
    东航力争尽早开通“长沙-上海”空中快线,优化现有“长沙-昆明”空中准快
线,并进一步拓展湖南省国际航空客运及货运通道。(张 达)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0-07-29】
东方航空(600115):东航云南昨日正式揭牌
    昨日,东航集团与云南省政府在昆明举行揭牌仪式,正式宣布由东航集团子公
司东方航空(600115)与云南省国资委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公司--东航云南有限公
司进入实质性筹建阶段。
    据悉,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6.6亿元,其中东方航空出资23.8亿元,占注册
资本的65%;云南省国资委出资12.8亿元,占注册资本的35%。合资双方约定,未来
将把合资公司视为云南同类行业中最高层次的合作项目,在相关政策和措施上全面
扶持合资公司各项运作,确保将合资公司打造成为云南航空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基
地航空公司。
    东航集团总经理刘绍勇表示,政企合作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云南的"国家队",使
其既能成长为东航在西南边陲的强力支撑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又能融东航的战略目
标和云南省的战略构想于一体,依托上海总部,提升云南航空的通达能力和市场需
求,利用东航大枢纽完成云南省走向世界的梦想。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张达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中国东航(600115)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