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081 东风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25◇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零部件生产及销售 | 609160.39| 61487.23| 10.09| 89.45|
|其他业务 | 47907.94| 19121.47| 39.91| 7.04|
|摩托车零部件生产及销售 | 23906.38| 3359.34| 14.05| 3.51|
├────────────┼─────┼─────┼───┼──────┤
|汽车制动系、供油系、压铸| 498487.78| 52567.51| 10.55| 73.20|
|件、内饰件、电气产品、新| | | | |
|能源产品及其他产品 | | | | |
|其他业务 | 47907.94| 19121.47| 39.91| 7.04|
|调温器系统 | 46574.63| 5972.41| 12.82| 6.84|
|组合仪表、传感器及软轴 | 43158.88| 2577.57| 5.97| 6.34|
|摩托车供油系统 | 23906.38| 3359.34| 14.05| 3.51|
|排气系统 | 20939.11| 369.74| 1.77| 3.07|
├────────────┼─────┼─────┼───┼──────┤
|湖北 | 422946.56| 38715.04| 9.15| 62.11|
|广东 | 125302.26| 14238.47| 11.36| 18.40|
|江苏 | 54320.20| 10381.65| 19.11| 7.98|
|其他业务 | 47907.94| 19121.47| 39.91| 7.04|
|河南 | 30497.75| 1511.41| 4.96| 4.48|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与摩托车零部件生产及| 330648.06| 40563.45| 12.27| 99.80|
|销售 | | | | |
|房屋租赁 | 666.83| 601.08| 90.14| 0.20|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零部件生产及销售 | 640152.34| 69584.90| 10.87| 93.93|
|其他业务 | 24742.47| 13521.01| 54.65| 3.63|
|摩托车零部件生产及销售 | 16612.33| 2015.90| 12.13| 2.44|
├────────────┼─────┼─────┼───┼──────┤
|汽车制动系、供油系、压铸| 531558.82| 59305.87| 11.16| 78.00|
|件、内饰件、电气产品、新| | | | |
|能源产品及其他产品 | | | | |
|调温器系统 | 43228.56| 6467.53| 14.96| 6.34|
|组合仪表、传感器及软轴 | 39941.62| 3365.50| 8.43| 5.86|
|排气系统 | 25423.34| 446.01| 1.75| 3.73|
|其他业务 | 24742.47| 13521.01| 54.65| 3.63|
|摩托车供油系统 | 16612.33| 2015.90| 12.13| 2.44|
├────────────┼─────┼─────┼───┼──────┤
|湖北 | 490065.73| 49581.98| 10.12| 71.91|
|广东 | 129019.41| 17705.28| 13.72| 18.93|
|其他业务 | 24742.47| 13521.01| 54.65| 3.63|
|河南 | 23851.46| 1708.71| 7.16| 3.50|
|江苏 | 13828.06| 2604.84| 18.84| 2.03|
└────────────┴─────┴─────┴───┴──────┘
【2022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零部件生产及销售 | 629916.12| 78697.52| 12.49| 91.95|
|其他业务 | 32653.64| 17091.45| 52.34| 4.77|
|摩托车零部件生产及销售 | 20023.25| 1796.57| 8.97| 2.92|
|汽配及整车销售 | 2439.44| 331.71| 13.60| 0.36|
├────────────┼─────┼─────┼───┼──────┤
|汽车制动系、供油系、压铸| 524120.80| 68962.79| 13.16| 76.51|
|件、内饰件、电气产品、新| | | | |
|能源产品及其他产品 | | | | |
|调温器系统 | 42147.41| 7723.76| 18.33| 6.15|
|排气系统 | 38217.75| 518.94| 1.36| 5.58|
|其他业务 | 32653.64| 17091.45| 52.34| 4.77|
|组合仪表、传感器及软轴 | 25430.16| 1492.03| 5.87| 3.71|
|摩托车供油系统 | 20023.25| 1796.57| 8.97| 2.92|
|轿车、卡车及汽配销售 | 2439.44| 331.71| 13.60| 0.36|
├────────────┼─────┼─────┼───┼──────┤
|湖北 | 498006.57| 60273.43| 12.10| 72.70|
|广东 | 118695.04| 16987.26| 14.31| 17.33|
|其他业务 | 32653.64| 17091.45| 52.34| 4.77|
|河南 | 22017.32| 1872.71| 8.51| 3.21|
|江苏 | 11220.43| 1360.69| 12.13| 1.64|
|上海 | 2439.44| 331.71| 13.60| 0.36|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809,747,099.15元,同比下降4.98%;实现营业
利润280,801,198.37元,同比下降20.1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276
,152.49元,同比下降37.05%;每股收益0.1608元,同比下降44.05%。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制造业”(
C36)中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C3660)。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
分类指引》(证监会公告[2012]31号),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制造业”(C36)
。
汽车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汽车需求量存在一
定的波动。当宏观经济上行时,汽车消费更为活跃,带动零部件行业增长;当宏观
经济下行时,汽车需求有所下降,零部件行业也面临下降的趋势。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销售相关业务,涵盖座舱与车身系统、制
动及智能驾驶系统、电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动力总成部件系统。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战略优势
坚持战略引领,大力落实公司事业计划,按照“系统化管理、平台化(模块化)开
发、集成化供应”发展原则,持续聚焦两高业务,持续推进公司“6+1”业务系统
化构建,提升核心业务竞争力,实现业务整合创新、转型升级。深化改革,推进非
核心业务处置,妥善做好员工安置与资产处置。
2.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与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
司产品已通过严格的质量体系认证和客户的内部审核,并与客户进行了长时间的测
试磨合。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和信赖,从而确保了
稳定的订单来源和持续的收入增长。这一优势为公司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和良好
的发展前景。
3.研发优势
公司具备为整车提供具备行业竞争力的制动与智能驾驶系统、智能座舱系统、底盘
系统、热管理系统、动力总成技术系统、新能源电驱动系统以及轻量化技术的汽车
零部件产品,持续提升同步开发能力、过程开发能力、市场与品质解析能力,让科
技创新为公司发展赋能;公司打造有符合公司特征的两级研发体系,东风科技研究
院(公司级)以汽车电子电控能力为基础,组建了高效的智能座舱、新能源电驱动、
线控底盘和集成式热管理技术创新团队,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公司下辖技术中
心6家,研发人员607人;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国家高新企业8家;拥有专利58
0项,其中发明专利312项。
4.产业发展集群优势
受我国汽车集团竞争格局的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形成了华中、长三角、东
北、京津、西南、珠三角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公司随客户实现就近配套,通
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逐步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中部等汽车零部件配套生
产基地,具备了成本优势和协同效应,同时促进公司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
作,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5.管理优势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的治理结构,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力。公
司管理层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卓越的管理能力,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和企业发
展机遇。同时,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提
升整体运营效率。2024年持续开展全价值链、全过程成本管控,组织各分子公司从
增加收入、降低制造费用等10大领域挖掘改善课题,不断提升制造领域数字化智能
化水平;公司经营层始终坚持业绩导向,开展“双目标”考核,持续提升劳动效率
。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809,747,099.15元,同比下降4.98%;实现营业
利润280,801,198.37元,同比下降20.1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1,276,152.4
9元,同比下降37.05%;每股收益0.1608元,同比下降44.05%。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行业格局
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全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营业收入达4.62万
亿元,同比增长约4.8%(2023年为4.41万亿元)。中国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2024年零部件出口额达1,056.1亿美元,同比增长6.8%,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竞
争呈多元化格局,部分国际巨头通过合资或独资扩大在华布局,而部分国内企业通
过技术突破和成本优势加速国产替代,尤其在新能源和智能驾驶领域打破垄断。一
级供应商主导核心部件研发,二级供应商专注于细分领域(如发动机、传感器),
三级供应商提供通用零部件。行业集中度低,注册企业超10万家,国内企业在电池
、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核心部件实现突破,部分领域(如轻量化材料、智能传感器
)已具备替代进口能力,性价比优势显著。
2.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驱动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爆发,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三
电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需求激增。企业加速布局铝合金高压压铸等轻量化技术,
并形成模块化、集成化生产能力以满足新能源车型的高性能需求。预计到2025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带动相关配套产业规模扩大。智能化和网联
化加速,汽车电子、通信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加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
、车联网(V2X)等技术的应用推动零部件向电子化和智能化转型。例如,传感器
、控制器等关键组件成为技术竞争焦点。轻量化材料广泛应用,铝合金、碳纤维等
轻量化材料在底盘、车身结构中的占比显著提高,旨在提升燃油效率或电动续航里
程。这一趋势与环保政策及消费者对节能需求的提升密切相关。绿色制造和可持续
发展,行业向环保生产转型,通过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技术减少能耗和废弃物。
循环经济模式(如材料回收再利用)被更多企业采用,同时环保法规的趋严推动绿
色供应链建设。产业链整合与全球化布局,国际产业转移加速,企业通过并购重组
形成规模效应,并参与全球分工。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明显,中国凭借完整产业
链优势继续扩大出口,同时强化与跨国企业的技术合作。定制化和个性化需求提升
,消费者对汽车功能差异化的需求倒逼企业提高生产灵活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模块化设计和柔性制造技术成为应对市场快速变化的关键。预计2025年汽车零部件
行业将呈现“技术驱动、绿色转型、全球协作”的多元发展格局,核心竞争点集中
于新能源配套、智能技术、材料创新及制造模式升级。
(二)公司发展战略
在“致力成为最具竞争力、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愿景的引领下
,秉承“成为汽车新技术的价值贡献者”使命,在“十四五”期间持续改革创新发
展,逐步将公司打造成为国内领先、面向国际化发展的科技创新型上市公司。通过
实施产品&技术、业务&市尝资产&资本、体制&机制、党建引领5大发展策略,实现
公司事业高质量跨越发展。同时通过布局一体化压铸、线控底盘、商用车电驱动系
统、集成式热管理、智能座舱系统等战略新兴业务,拉动公司全面转型升级。针对
新技术和新产品,公司将持续探索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创新解决方案。此外,公司
还将持续关注绿色生产和环保要求,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三)经营计划
公司2025年经营计划为:营业总收入68亿元,营业总成本59亿元。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环境变化的风险
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着多维度叠加的宏观环境风险。一方面,传统市场需求出现萎
缩,技术迭代的不确定性增加;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地缘政治冲突时有
发生。这些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风险,
企业需要采取多元化市场布局、优化供应链韧性以及动态调整技术路线等策略,以
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2.政策变化的风险
2025年预计各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调整(如退坡或取消)可能直接影响零部
件企业利润。全球碳减排政策加速推进,中国“双积分”政策对整车及零部件企业
的能耗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为了满足这些政策要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
轻量化材料(如铝合金、镁合金)的研发及生产线的改造升级。同时,国内环保、
数据安全等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国际贸易壁垒也日益高筑,迫使企业同步应对技术
升级与合规成本激增的双重挑战。在政策驱动的市场格局重塑过程中,具备技术储
备与全球化布局能力的企业将更具抗风险韧性。2025年,国内汽车产能过剩率预计
超40%,政府可能出台限制性政策,导致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滑,智能网
联汽车零部件涉及的跨境数据流动可能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规限
制,增加合规成本。
3.整车产销量波动的风险
2024年整车销量的波动对零部件行业产生了“结构性冲击”,传统燃油车需求急剧
下滑,而新能源市场的增长又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攀
升,预计2025年对传统汽车零部件市场冲击更加猛烈。同时,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区
域市场的分化,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不确定性。为了应对这些风险,企业需要加速
技术转型、实施库存精细化管理以及拓展多元化市场布局。
4.市场竞争的风险
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导致议价能力弱、难以形成
规模效应。国际行业巨头与本土企业竞争激烈,市场资源逐步向头部集中,中小型
企业面临淘汰压力。预计2025年,行业竞争风险呈现“多维撕裂”特征:传统巨头
增长停滞与新兴势力野蛮生长并存,叠加技术迭代加速、国际市场壁垒高筑、区域
需求分化,倒逼企业通过技术护城河构建、供应链协同优化及全球化韧性布局抵御
系统性冲击。
5.原材料价格波动与供应链的风险
2024年,铝合金、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受国际局势和能源成本影响显著,直接增加
企业生产成本。例如,欧洲能源价格高企削弱了其相对于中国和北美的竞争力。全
球供应链整合加速,但地缘政治(如贸易壁垒)和突发事件(如能源危机)可能扰
乱供应,尤其依赖单一区域的企业风险更高。预计2025年,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汽车
零部件行业形成“多维冲击”:铝、锂等关键材料价格分化导致成本结构失衡,主
机厂压价与账期拉长进一步削弱企业抗风险能力。行业需通过动态采购策略(如期
货套期保值)、技术降本(材料利用率提升)及供应链多元化(分散矿产来源)构
建韧性,头部企业或借规模优势加速整合,而中小厂商可能面临淘汰出清。
6.技术风险
技术迭代风险,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替代路径若加速商用,可能导致现有产线
投资沉没。标准切换滞后,自动驾驶法规落地慢于技术发展(如L3级法规延迟),
拖累商业化回报周期。预计2025年,行业技术风险呈现“多维度叠加”特征:传统
技术升级滞后、智能化落地瓶颈、电动化路线博弈与轻量化成本压力相互交织,倒
逼企业通过研发联盟共建、工艺精益化改造及国际标准对标构建技术护城河。
7.股票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基本面的变化、行业的景气变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国家经济政策调整、本
公司经营状况、投资者心理变化等种种因素,都会对股票价格带来影响。为此,公
司提醒投资者,需正视股价波动及今后股市中可能涉及的风险。
8.其他风险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公司需要增加环保投入,这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成本产生一
定压力。同时,不排除因政治、经济、自然灾害等其他不可控因素给公司带来不利
影响的可能性。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上海东仪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 -| -| -|
|上海伟世通汽车电子系统有限| 9967.62| 13369.15| 144004.85|
|公司 | | | |
|上海弗列加滤清器有限公司 | 6300.00| 8425.42| 58432.93|
|东科信强汽车零部件湖北有限| -| -| -|
|公司 | | | |
|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技术有| 7000.00| 2044.65| 61805.22|
|限公司 | | | |
|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 | 1000.00| 235.64| 33876.28|
|十堰)有限公司 | | | |
|东科延锋(广州)座椅系统有限| 3365.47| 7570.43| 132881.45|
|公司 | | | |
|东风佛吉亚排气控制技术有限| -| -| -|
|公司 | | | |
|东风佛吉亚(襄阳)排气系统有| 1000.00| -| -|
|限公司 | | | |
|东风(十堰)有色铸件有限公司| 10000.00| -| -|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 3635.37| 1039.82| 42031.09|
|司 | | | |
|东风延锋(十堰)汽车座舱系统| 8800.00| -| -|
|有限公司 | | | |
|东风延锋汽车座舱系统有限公| 56437.41| 19916.44| 324316.56|
|司 | | | |
|东风延锋盐城汽车座舱系统有| 5000.00| -| -|
|限公司 | | | |
|东风延锋(郑州)汽车座舱系统| 1500.00| -| -|
|有限公司 | | | |
|东风河西(大连)汽车饰件系统| -| -| -|
|有限公司 | | | |
|东风河西(襄阳)汽车饰件系统| 7700.00| -| -|
|有限公司 | | | |
|东风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 55333.31| -| -|
|东风饰件日本株式会社 | 25.86| -| -|
|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 13863.60| 2855.77| 148989.02|
|十堰天纳克发动机零部件有限| -| -| -|
|公司 | | | |
|富奥泵业(湖北)有限公司 | -| -| -|
|广州德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12000.00| -| -|
|康斯博格莫尔斯(上海)控制系| 3393.13| -718.76| 12032.76|
|统有限公司 | | | |
|智纪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3700.00| -| -|
|湛江德利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 11708.33| 5607.68| 121534.77|
|苏州东风精冲工程有限公司 | 6316.40| 1662.16| 28197.76|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