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300684 中石科技 更新日期:2025-08-24◇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5-08-22】
行业周报|电子化学品指数涨5.06%, 跑赢上证指数1.58%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8月18日-2025年8月22日,上证指数涨3.49%,报3825.76点。创业板指涨5.85%,报2682.55点。深证成指涨4.57%,报12166.06点。电子化学品指数涨5.06%,跑赢上证指数1.58%。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宏和科技、德邦科技、思泉新材、上海新阳、鼎龙股份。
行业新闻摘要:
1:全球电子化学品市场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实现显著增长,主要受益于半导体和显示器行业的需求增加。
2: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推动电子化学品制造商加大对绿色化学品的研发投入。
3:随着5G技术的普及,对高性能电子化学品的需求持续上升,催生了新的市场机会。
4:电子化学品供应链面临挑战,部分地区由于疫情影响导致原材料短缺。
5:行业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内,电动汽车市场将成为电子化学品的重要应用领域。
6:技术创新在电子化学品生产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提升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方面。
7:亚太地区在电子化学品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将继续吸引大量投资。
8:电子化学品行业正在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9:行业内的并购活动频繁,企业寻求通过整合资源来增强市场竞争力。
10:电子化学品的回收与再利用技术正在快速发展,旨在降低环境影响并节约资源。
龙头公司动态:
1、宏和科技:1)宏和科技定增被受理 将于上交所上市。
2、鼎龙股份:1)半导体业务营收近10亿元 鼎龙股份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长49%。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8-05-0.24%0.96%2025-08-061.13%0.45%2025-08-07-0.38%0.16%2025-08-08-0.38%-0.12%2025-08-112.36%0.34%2025-08-120.73%0.50%2025-08-132.57%0.48%2025-08-14-1.72%-0.46%2025-08-153.30%0.83%2025-08-183.30%0.85%2025-08-19-0.83%-0.02%2025-08-200.46%1.04%2025-08-21-2.32%0.13%2025-08-221.03%1.45%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28.102023-12-2927.53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宏和科技23.25%86.29%560.69%鼎龙股份12.30%14.96%70.21%安集科技9.86%8.31%114.66%南大光电2.46%13.19%68.91%中船特气-1.17%38.03%59.20%国瓷材料0.64%9.47%34.44%上海新阳16.96%46.16%92.38%思泉新材17.49%165.95%359.09%容大感光4.16%10.14%52.70%广钢气体-2.55%11.81%53.42%中巨芯6.65%18.55%61.91%飞凯材料-1.27%20.88%124.36%万润股份7.37%14.02%77.09%晶瑞电材-0.08%19.11%92.68%兴福电子1.97%22.96%4.86%奥瑞德-0.97%21.49%186.62%天承科技8.98%89.85%267.35%天通股份3.03%15.40%50.65%中石科技6.36%23.82%164.24%莱特光电-3.69%2.03%71.19%
行业相关的ETF有博时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588010)、南方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588160)、汇添富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589180)、万家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159327)、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159516)、易方达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159558)
【2025-08-20】
中石科技:公司已与微软、亚马逊、大疆进行合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20日讯,有投资者向中石科技提问, 微软,亚马逊,大疆都是公司客户吗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以研发为前导,针对电子设备的基础可靠性问题,为客户提供热管理、电磁屏蔽、粘接和密封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高导热石墨产品、导热界面材料、热管、均热板、热模组、EMI屏蔽材料、胶粘剂材料及密封材料等,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数字基建、智能交通、清洁能源等高成长行业。公司坚持大客户市场战略,长期服务于行业头部客户,公司已与您所提到的客户进行合作。感谢您的关注?
〉慊鹘虢灰姿俜交ザ教ú榭锤?
【2025-08-20】
中石科技:公司产品可以应用在相关终端设备的PCB上解决其散热问题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20日讯,有投资者向中石科技提问, 公司产品如何帮助高性能PCB散热?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热管理解决方案产品包括高导热石墨产品、导热界面材料、热管、均热板、热模组等,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数字基建、智能交通、清洁能源等高成长行业。公司产品可以应用在相关终端设备的PCB上解决其散热问题。感谢您的关注?
〉慊鹘虢灰姿俜交ザ教ú榭锤?
【2025-08-20】
中石科技:公司在热管理材料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20日讯,有投资者向中石科技提问, 公司和思泉新材的业务区别?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高导热石墨产品、导热界面材料、热管、均热板、热模组、EMI屏蔽材料、胶粘剂材料及密封材料等,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数字基建、智能交通、清洁能源等高成长行业。公司深耕导热散热行业二十余年,依托在细分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前瞻性布局,目前公司在热管理材料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可提供从材料到组件到模组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在产品多元化、核心技术、客户资源、市场布局等方面均建立了核心竞争优势。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8-20】
中石科技:公司主要产品具有普适性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20日讯,有投资者向中石科技提问, 贵公司产品在机器人领域可有应用?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以研发为前导,针对电子产品的基础可靠性问题,为客户提供热管理、电磁屏蔽、粘接和密封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高导热石墨产品、导热界面材料、热管、均热板、热模组、EMI屏蔽材料、胶粘剂材料及密封材料等。公司主要产品具有普适性,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8-20】
中石科技:公司高导热垫片、导热凝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元器件中解决导热散热问题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20日讯,有投资者向中石科技提问, 公司有没有为华为海思提供散热产品?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产品目前暂未直接应用到芯片封装前的散热,公司高导热垫片、导热凝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元器件中解决导热散热问题。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8-20】
中石科技:公司积极推进行业解决方案及核心材料、模组在算力设备端的应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20日讯,有投资者向中石科技提问, 董秘您好,烦请您介绍下公司在数据液冷方面的业务布局情况,产品竞争优势及服务客户有哪些?谢谢回答。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积极推进行业解决方案及核心材料、模组在算力设备端的应用,打造新的增长曲线。公司热模组核心零部件、TIM材料等产品批量供货于服务器厂商,并积极推进液冷散热模组的客户导入,不断提升供货产品价值量。公司客户及产品情况请您关注公司在深交所指定信息披露平台上的定期报告和相关公告。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8-20】
中石科技:公司积极推进液冷散热模组的客户导入,不断提升供货产品价值量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20日讯,有投资者向中石科技提问, 公司液冷产品有没有直接或者间接供货英伟达?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积极推进行业解决方案及核心材料、模组在算力设备端的应用,打造新的增长曲线。公司热模组核心零部件、TIM材料等产品批量供货于服务器厂商,并积极推进液冷散热模组的客户导入,不断提升供货产品价值量。公司客户及产品情况请您关注公司在深交所指定信息披露平台上的定期报告和相关公告。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8-20】
中石科技:一体化VC模组产品获得国内外头部客户的产品认证并量产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20日讯,有投资者向中石科技提问, 公司产品有没有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积极推进行业解决方案及核心材料、模组在算力设备端的应用,打造新的增长曲线。在数据中心通信领域,公司持续拓展新客户,一体化VC模组产品获得国内外头部客户的产品认证并量产。公司热模组核心零部件、TIM材料等产品批量供货于服务器厂商,并积极推进液冷散热模组的客户导入,不断提升供货产品价值量。公司客户及产品情况请您关注公司在深交所指定信息披露平台上的定期报告和相关公告。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8-20】
中石科技:公司热模组核心零部件、TIM材料等产品批量供货于服务器厂商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20日讯,有投资者向中石科技提问, 董秘你好!请问公司与英伟达合作的怎么样了?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积极推进行业解决方案及核心材料、模组在算力设备端的应用,打造新的增长曲线。公司热模组核心零部件、TIM材料等产品批量供货于服务器厂商,并积极推进液冷散热模组的客户导入,不断提升供货产品价值量。公司客户及产品情况请您关注公司在深交所指定信息披露平台上的定期报告和相关公告。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8-19】
引爆!爆iphone17已进入大规模量产 印度实现全系列本地化生产
【出处】中国基金报【作者】张舟
【导读】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临近,消息称苹果iPhone 17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一年一度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渐行渐近?
≌獬”怀莆翱萍冀绱和怼钡氖⒒幔衲曛鹘遣怀鲆馔馊越劢筰Phone 17系列。
8月19日,有媒体称,苹果iPhone 17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作为苹果iPhone的主要代工生产商,富士康郑州厂区正同步启动旺季招工,为产能爬坡做足准备。
在机型生产布局上,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等多方报道证实,苹果今年首次在印度实现iPhone 17全系列机型的本地化生产,包括四款机型(含Pro版本)均在印度工厂下线。
据悉,苹果已在印度的五家工厂扩大iPhone生产,其中两家为近期新建的工厂,此举是为了降低美国市场机型对中国生产的依赖。
投资端对苹果的态度呈现分化。根据最新13F文件披露,段永平管理的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LC.二季度增持苹果89.4万股,同期还增持了拼多多、谷歌、英伟达,减持西方石油和阿里巴巴,其持仓总市值从120亿美元微降至115亿美元。
而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则选择减持苹果。其公布的二季度持仓报告(13F)显示,该公司减持了2000万股苹果,同时减持2631万股美国银行,并斥资16亿美元新买进联合健康。
中信证券指出,根据媒体报道,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苹果公司CEO库克共同宣布,苹果公司将承诺对美国国内制造业新增1000亿美元投资,这是苹果进一步规避硬件产品未来面临惩罚性关税的措施。当前A/H股果链代表公司估值较低,看好果链阶段性利空落地带来的情绪修复。
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公司近日已正式入驻小红书平台,简介写道:“你好,这里是Apple,在此和大家分享科技、创意与未来。”不过截至目前,该官方账号尚未发布任何与秋季新品发布会相关的信息。
结合网传消息,iPhone 17系列发布会或定于9月10日凌晨1点举行,市场对新品的期待持续升温。
【2025-08-19】
券商观点|基础化工行业周报: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北京召开,关注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8月19日,东海证券发布了一篇基础化工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北京召开,关注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投资要点: 日本关东电化工厂爆炸,关注电子气体国产机遇。当地时间8月12日,关东电化工业株式会社(KantoDenkaKogyoCo.,Ltd.)发布公告称,今年8月7日凌晨4时40分,其位于日本群马县涩川市的三氟化氮(NF?)生产设施发生爆炸及严重火灾,造成一名工人死亡,另一名工人受伤。火势于当日上午8时45分被完全扑灭。关东电化工业株式会社称,此次三氟化氮制造设备两个产线中,1系列产线的一部分遭受了部分损坏,已根据当局的指示继续停止作业,其他生产线及产品类在确认安全性后,将依次恢复生产。关东电化工业株式会社是三氟化氮的主要供应厂商,其制造的三氟化氮占据日本90%的市场份额,主要客户包括三星电子与铠侠(KioxiaHoldings)等。我们认为,此次关东电化的三氟化氮工厂火灾事件的影响,其产能短期内难以恢复,叠加三井化学即将退出三氟化氮的生产,我国相关产品有望承接其退出市场,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建议关注电子级气体相关上市代表企业:南大光电、中船特气、昊华科技、雅克科技、凯美特气等。 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北京召开,关注机器人产业化进程。8月14日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精彩开幕。赛事周期为8月15日至17日,共计3天。本次赛事参赛规模创纪录,经审核,最终确定280支队伍参赛,涵盖192支高校赛队及88支企业赛队。企业赛队包含天工、宇树科技、加速进化、松延动力、傅利叶、星海图等,覆盖了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国际队伍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日本等15个国家。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整体参赛阵容强大,涵盖127个品牌,汇聚500余台人形机器人。我们认为,此次机器人运动会展现出多重价值,是促使技术不断创新的“练兵场”,是加速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是初创企业打开市场的“介绍信”,是吸引人才的“强磁石”。随着技术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继续迈向规模化、竞技化阶段。行业基础数据跟踪:上周(2025/8/11~2025/8/15),沪深300指数上涨2.37%,申万石油石化指数下跌0.05%,跑输大盘2.42pct,申万基础化工指数上涨2.46%,跑赢大盘0.09pct,涨幅在全部申万一级行业中分别位列第23位、第13位。子板块涨跌幅,涨幅前五的为:改性塑料:12.29%;氟化工:5.81%;膜材料:5.79%;涤纶:4.58%;合成树脂:4.49%。跌幅前五的为:民爆制品:-3.02%;复合肥:-1.81%;油品石化贸易:-1.62%;炭黑:-1.51%;纺织化学制品:-0.95%。价格数据跟踪:上周(2025/8/11~2025/8/15)价格涨幅靠前的品种分别为:盐酸(合成/河北):15.38%;丙烯(汇丰石化):4.00%;硝酸(98%/安徽):3.76%;硫酸(98%/浙江):3.43%;硫磺(固体/华东):2.22%。上周价格跌幅靠前的品种分别为:丁酮(华东):-7.16%;液氨(江苏):-5.89%;环氧丙烷(华东):-4.30%;有机硅DMC(华东):-3.84%;NYMEX天然气:-3.80%。投资建议:供给侧有望结构性优化,挑选弹性及优势品种板块。国内方面,国家政策端对供给侧要求(“反内卷”)频繁提及;海外方面,上涨的原料成本+亚洲产能冲击,欧美化工企业近期多经历关停、产能退出等事件。短期来看,地缘摩擦反复,海外化工供应不确定性有所增加;长期来看,我国化工产业链竞争优势明显,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和不断突破的技术实力,中国化工企业正迅速填补国际供应链的空白,有望重塑全球化工产业的格局。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从供给角度,1)若供给侧改革强化,关注供给压缩弹性较大板块:有机硅、膜材料、氯碱、染料,关注板块代表企业合盛硅业、兴发集团(有机硅&草甘膦)、东材科技、君正集团、浙江龙盛、闰土股份等;2)供需格局或仍偏弱,关注具有相对优势的品种或龙头企业:煤化工龙头宝丰能源、氟化工制冷剂品种相关及龙头巨化股份、农药板块的广信股份、润丰股份、江山股份等。消费新趋势+科技内循环,把握需求驱动下的α。1)新消费趋势下提升健康添加剂、代糖等需求;法规政策积极推动健康食饮,带动食品添加剂行业扩容。食品添加剂行业龙头重新重视价格与市场的平衡,景气有望复苏。关注注重技术和品类研发,具备差异化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百龙创园、金禾实业。2)我国化工新材料整体自给率约56%,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加速的发展机遇期。如光刻胶等半导体材料、高端工程塑料、热界面材料、高端助剂等,关注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具有技术、资金、一体化能力和客户资源积累,有望在国产化浪潮中优先受益。如金发科技、圣泉集团、彤程新材、久日新材、强力新材、中巨芯、兴福电子、联瑞新材、呈和科技、飞荣达、中石科技、思泉新材、苏州天脉等。风险提示:地缘政治不稳定,导致国际能源价格产生剧烈波动,并传导至国内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国际政策变动导致国内商品、服务出口受抑制;下游需求低迷,影响到相应企业的利润。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8-19】
上市公司抢抓液冷服务器市场发展机遇
【出处】证券日报
随着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不断升级和芯片产业的快速迭代,数据中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功率芯片服务器散热需求以及算力增长带来的能耗挑战。在此背景下,高效散热、节能低碳的液冷技术成为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期,液冷服务器概念持续升温。8月18日,曙光数据基础设施创新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冠龙阀门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强瑞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股票涨停。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液冷服务器正处于快速渗透期,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率先进行大规模部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浙商证券测算,英伟达GPU及各大云厂商自研ASIC芯片共同驱动液冷市场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至2027年液冷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354亿元、716亿元和1082亿元。
“液冷服务器的主流技术路线包括冷板式和浸没式,前者因改造成本低更普及,后者更适合超大规模集群。”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表示。
北京秦淮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淮数据”)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浸没式液冷技术是将服务器浸泡在冷却液中,冷却液是一种不导电的氟化液,成本十分高昂。公司目前在液冷方面主要采用的还是冷板式液冷技术方案。
据IDC《中国半年度液冷服务器市场(2024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达到23.7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增长67.0%。其中,冷板式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从长远来看,液冷服务器有望成为数据中心散热的主流方案,推动行业迈向更高技术水平和规模化发展。
产业链公司积极布局
面对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行业公司正密集布局液冷服务器相关业务。
据了解,除冷板液冷外,秦淮数据还拥有IDEC(间接蒸发冷却)、无水冷却、浸没式液冷等多种风冷及液冷解决方案,可支持高达140kW的高密度机柜。上述秦淮数据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向数据中心液冷趋势,公司联合生态伙伴,启动了冷板液冷系统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规范系列行业标准的立项,加速数据中心冷板液冷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国内首个行业标准化超智融合算力平台Nebula800。该平台涵盖多种先进液冷技术与能源动态优化机制,能提高部署密度,降低高负载运行能耗。
飞龙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接受调研时透露,目前公司液冷领域主要客户及建立联系的达80家,有超120个项目正在进行中,部分项目已经量产。此外,公司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正积极拓展海外服务器液冷市场,持续扩大业务版图。针对机器人关节等部位日益增长的液冷散热需求,公司依托在电子泵、温控阀及集成模块等新能源热管理产品上的技术优势,正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液冷市场。
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持续为海外大客户提供AI服务器测试设备,在测试设备中已植入自研液冷散热方案,并积累了相关技术储备和解决方案。
在市场驱动下,多家上市公司预计2025年中报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今年上半年,北京中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科技”)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亿元至1.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01%至105.75%。中石科技表示,AI赋能下新兴消费电子、数字基建(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等行业新产品快速迭代,新的散热方案需求增加,公司高效散热模组、核心散热零部件、高性能导热材料等营收同比增长较快。
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荣达”)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8.86亿元,净利润为1.55亿元至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3.95%至123.69%。飞荣达表示,上半年公司通信领域相关业务开展顺利,其中,AI服务器散热相关业务与部分重要客户的合作有序推进中,营业收入显著增长。公司凭借多年的散热技术积累与战略布局,持续加大研发和技术储备,并不断迭代产品,以保持通信领域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两相冷却、微通道液冷等新技术突破,以及国产化冷却液研发降低成本,液冷服务器有望向中小型数据中心下沉。”郭涛表示,预计未来几年液冷渗透率将大幅提升,成为绿色计算的关键基础设施。
【2025-08-15】
行业周报|电子化学品指数涨9.13%, 跑赢上证指数7.43%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8月11日-2025年8月15日,上证指数涨1.7%,报3696.77点。创业板指涨8.58%,报2534.22点。深证成指涨4.55%,报11634.67点。电子化学品指数涨9.13%,跑赢上证指数7.43%。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宏和科技、天承科技、思泉新材、中船特气、莱尔科技。
行业新闻摘要:
1:电子化学品市场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年均增长率超过10%。
2:全球对高性能电子化学品的需求不断上升,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创新和研发。
3: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促使电子化学品制造商加快绿色化转型进程。
4: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电子化学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5:行业内企业正积极寻求合作,以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6:电子化学品的品质标准正在逐步提高,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7:主要市场参与者纷纷加大在新材料领域的投资,以满足市场需求。
8:电子化学品供应链的整合趋势明显,有助于提高整体市场的稳定性。
9:技术革新促使电子化学品的生产工艺不断优化,降低了生产能耗。
10:国际市场对电子化学品的需求增长,吸引了多国企业进入这一领域。
龙头公司动态:
1、宏和科技:1)宏和科技:不存在影响股票交易价格异常波动的重大事项。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7-291.18%0.33%2025-07-30-0.53%0.17%2025-07-310.61%-1.18%2025-08-010.27%-0.37%2025-08-040.64%0.66%2025-08-05-0.24%0.96%2025-08-061.13%0.45%2025-08-07-0.38%0.16%2025-08-08-0.38%-0.12%2025-08-112.36%0.34%2025-08-120.73%0.50%2025-08-132.57%0.48%2025-08-14-1.72%-0.46%2025-08-153.30%0.83%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28.102023-12-2927.53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宏和科技33.09%59.51%407.88%鼎龙股份2.81%3.73%46.43%安集科技1.30%0.86%86.85%南大光电9.37%13.26%57.87%中船特气20.62%42.41%54.09%国瓷材料6.51%14.00%22.03%上海新阳13.29%27.11%59.45%广钢气体11.36%14.27%52.78%容大感光5.30%8.63%37.73%飞凯材料15.00%24.42%105.91%思泉新材21.11%167.09%299.78%中巨芯7.39%12.91%41.30%晶瑞电材12.00%20.06%77.79%兴福电子13.56%25.33%2.84%万润股份5.08%10.89%46.40%奥瑞德8.73%24.92%152.15%莱特光电1.25%6.35%72.97%天通股份8.20%16.58%37.54%中石科技6.33%31.39%137.87%天承科技25.94%83.06%240.58%
行业相关的ETF有博时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588010)、南方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588160)、汇添富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589180)、万家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159327)、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159516)、易方达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159558)
【2025-08-15】
中石科技08月15日主力大幅流入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入
中石科技08月15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入1.03亿元,涨跌幅为7.03%,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1.50%,两市排名77/5153。投顾分析中石科技今日主力净量为正,且值较大,表明主力大幅流入,主动买入明显多于主动卖出。中石科技今日大涨7.03%,主力拉升明显。
【2025-08-14】
中石科技(8月14日)出现2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8月14日中石科技收盘价为31.87元,出现2笔大宗交易。第1笔成交量:50.00万股 | 成交价:31.39元 溢价率:-1.51%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三环中路证券营业部第2笔成交量:60.75万股 | 成交价:31.39元 溢价率:-1.51%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三环中路证券营业部中石科技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8-1431.870031.390050.0000-0.01506118606840288673机构专用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三环中路证券营业部22025-08-1431.870031.390060.7500-0.01506118606840288673机构专用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三环中路证券营业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8-13】
中石科技(8月13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8月13日中石科技收盘价为33.55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60.00万股 | 成交价:33.04元 溢价率:-1.52%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三环中路证券营业部中石科技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8-1333.550033.040060.0000-0.01520119225037257824机构专用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三环中路证券营业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8-13】
需求大增 液冷概念板块投资机遇凸显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刘英杰
● 本报记者 刘英杰
随着算力密度的不断提升,数据中心及算力设备的散热问题日益突出。液冷技术作为解决高密散热的核心方案,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引起市场关注。数据显示,8月以来,液冷服务器概念指数累计上涨13.64%。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海外厂商GPU方案对于液冷需求的逐步提升,液冷产业链市场空间逐步增长,相关投资机遇值得重视。
液冷技术渗透加速
数据显示,液冷服务器概念指数8月12日上涨1.73%。指数成分股中,英维克涨超9%,同飞股份涨超8%,曙光数创涨超7%,鸿富瀚、飞荣达、高澜股份等跟涨。
近年来,英伟达、微软、谷歌、Meta等公司深入布局AI产业,带动液冷技术渗透加速。据悉,英伟达旗下GB300系统日前正式交付,该系统集成72颗NVIDIA Blackwell Ultra GPU和36颗基于Arm架构的Grace CPU,全部采用了液冷散热设计。
此前,AMD在2025全球AI发展大会上发布的最新Instinct MI350系列GPU,实现了4倍的AI计算能力提升和35倍的推理性能飞跃,系列中的高性能型号MI355X峰值功耗为1400W,采用了液冷散热设计。
IDC日前发布的《中国半年度液冷服务器市场(2024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达到23.7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增长67.0%。其中,冷板式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IDC预计,2024-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8%,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2亿美元。
IDC中国服务器市场研究经理辛一认为,在全球算力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的背景下,液冷服务器市场正经历多重变革驱动的结构性增长。随着大模型训练、AIGC推理等AI算力需求的增长,已推动冷却技术向模块化、智能化、场景适配性方向演进,形成灵活高效的散热解决方案体系。
中报业绩向好
飞荣达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8.86亿元,净利润为15500万元-17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3.95%-123.69%。飞荣达表示,公司AI服务器散热相关业务与部分重要客户的合作有序推进中,营业收入显著增长。公司凭借多年的散热技术积累与战略布局,持续加大研发和技术储备,并不断迭代产品,以保持通信领域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中石科技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11600万元-129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01%-105.75%。中石科技表示,公司新项目和新产品放量,主要大客户终端产品散热材料需求用量增加、公司产品份额提升;AI赋能下新兴消费电子、数字基建(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等行业新产品快速迭代,新的散热方案需求增加,公司高效散热模组、核心散热零部件、高性能导热材料等营收同比增长较快。
华正新材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3700万元-47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702.75万元-3702.75万元,同比增长271.02%-371.30%。
中金公司研究团队表示,在海外算力开支持续增加、算力芯片及液冷方案持续迭代升级下,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液冷板块有望迎来斜率向上的投资机会,国产液冷链有望借此机会切入海外市场。此外,随着国产算力芯片突破,液冷产业链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产业链迎新发展机遇
“液冷技术可以细分为喷淋式液冷、冷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三种类型,其中冷板式液冷技术为成熟度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液冷散热方案。”中信建投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周君芝表示,水的热容量为空气的4000倍,热导率是空气的25倍,液冷能大幅增加机柜散热功率。在相同温度变化中,水能存储更多的热量且热量的传递速度远超空气。
中信建投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阎贵成认为,2025年是英伟达AI芯片液冷技术渗透率大幅提升的一年,随着单芯片功耗的提升,液冷市场规模有望明显增长。同时,伴随ASIC(专用集成电路)机柜方案逐步采用液冷技术以及国内厂商超节点方案的推出,液冷技术在ASIC市场及国内市场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国金证券新能源与电力设备行业首席分析师姚遥表示,国内液冷企业有机会重塑全球行业格局,国产厂商液冷市场份额提升趋势明确。对于AIDC液冷环节,建议关注海外链国产化率提升的部分零部件厂商以及受益于国内外大厂资本性支出提升的温控方案解决商。
中国银河证券通信首席分析师赵良毕认为,随着海外厂商GPU方案对于液冷需求的逐步提升,液冷产业链市场空间逐步增长。产业趋势革新已提前到来,在高集成、低功耗及低成本的优势下,后市建议重点关注具备成熟冷板式液冷技术的厂家、布局浸没式液冷以及喷淋式液冷技术的重点厂家。
【2025-08-12】
东方证券:液冷产业趋势加速 国内厂商切入海外供应链开启高增长
【出处】智通财经
东方证券发布研报称,看好液冷成为后续AI基础设施的散热刚需,渗透斜率加速向上,产业链有望从主题趋势迈向订单及业绩的持续超预期。同时伴随需求的快速增长,核心部件的供需缺口下供应链格局也将更为开放,国内厂商有望凭借自身优质产品力、产品研发迭代效率、成本等优势直接或间接出海切入海外供应链。建议关注电子领域液冷环节相关供应商领益智造(002600.SZ,买入)、比亚迪电子(00285,未评级)、中石科技(300684.SZ,买入)、思泉新材(301489.SZ,未评级)。
东方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液冷从可选方案升级为算力技术设施核心必备环节,市场空间有望迎来指数级扩容
AI 集群单机柜功耗已迈入100kW+时代且还在快速增长,GB300 单一芯片功耗较GB200 提升15-20%达到1,400W,单一机柜功率增至120kW。而下一代 RubinNVL144 及Rubin Ultra NVL576 单一机柜功率将激增至600kW。这一能量密度早已超出传统风冷系统极限,AI 算力演进与基础设施升级推动散热需求质变,液冷成为必选项。除了NV 以外, Meta、Google、AWS 等海外CSP 巨头在自研AI 集群中加速液冷部署,大厂全面拥抱液冷方案,后续有望从服务器延展至交换机、ASIC 等网络设备侧。同时随着国产算力芯片突破,液冷后续有望在国内加速渗透,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
产业趋势加速兑现,板块持续性强化,逐步迈向业绩驱动阶段
市场担心液冷板块行情持续性,该行认为当前液冷的核心驱动力已切换至需求主导,液冷从“试点”转向“刚需”,从主题迈向产业趋势,也在逐步看到订单兑现及盈利弹性。例如海外头部液冷厂商Vertiv 25Q2 业绩再超预期,Q2 订单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11%,过去12 个月(TTM)订单同比增长 11%,积压订单达85 亿美元,订单出货比约1.2x,反映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台系头部散热厂商奇宏等也受益于GB 系列加速出货及ASIC 产品需求提升,月度收入同比高增。该行认为当前板块行情具备扎实的产业基础,后续有望看到更多液冷产业链相关公司迎来订单与业绩释放,长期来看随着功率密度的提升,液冷各环节产品价值量及附加值有望持续提升。
需求加速技术升级趋势下,国内厂商迎出海机遇
当前北美液冷产业链相关主要集中于美国和中国台湾,GB200 时代英伟达通过参考设计推动行业标准化,而AI服务器对产品的快速迭代、快速规模化交付能力的高要求也给了国产液冷产业链厂商切入机遇。随着GB300 以及下一代更高功耗服务器的出货,上游液冷部件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当前产业链决策权逐步解耦,ODM/OEM 厂话语权提升,ASIC 端云厂也拥有更高话语权,国内厂商有望凭借自身优质产品力、产品研发迭代效率、成本等优势直接或间接出海切入海外供应链。
风险提示
贸易环境不确定性风险、液冷渗透率不及预期风险、竞争格局加剧风险。
【2025-08-11】
中石科技(8月11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8月11日中石科技收盘价为32.74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60.00万股 | 成交价:32.25元 溢价率:-1.50%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三环中路证券营业部中石科技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8-1132.740032.250060.0000-0.01496640195479535736机构专用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三环中路证券营业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8-11】
多家算力公司净利润增幅超100%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当全球数字化浪潮与AI革命交织,算力正成为驱动未来的新“电力”。
2025年半年报帷幕初启,算力产业链上多家公司交出亮眼答卷。
截至8月8日,在算力主题指数成份股中,11家已预告业绩企业净利润增幅均超39%,其中永鼎股份以922%的预增幅度领跑,新易盛、澜起科技等企业增速逾3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AI算力需求井喷与国产替代深化的双重催化下,半导体、高速光模块等细分领域逐渐呈现“技术突破—产品放量—业绩兑现”的良性循环,部分企业单季度盈利已创历史新高。
这场始于算力基建的产业共振,动能依旧澎湃。
半导体国产替代趋势凸显
受益AI驱动需求和国产替代加速,多家芯片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俗。
作为算力产业链的基石,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与应用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呈井喷之势。
以英伟达为例,其数据中心GPU芯片持续引领市场,推动了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热潮。
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组织(WSTS),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充分彰显行业景气度。
国内芯片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借助国产替代机遇实现业绩突破。
从已经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来看,上半年,澜起科技预计实现营收约26.33亿元,同比增长约58.17%,其中互连类芯片销售收入约为24.61亿元,同比增长约61%;归母净利润11亿元~12亿元,同比增长约85.5%~102.36%。
对于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澜起科技指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受益于AI产业趋势,行业需求旺盛,公司的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且第二子代和第三子代RCD芯片出货占比增加,推动公司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其二,澜起科技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PCIeRetimer、MRCD/MDB及CKD)合计销售收入2.94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其三,随着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高性能运力芯片销售收入占比增加,公司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
从单季度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澜起科技预计实现营收约14.11亿元,同比增长约52.12%,环比增长约15.47%;归母净利润5.75亿元~6.75亿元,同比增长55.51%~82.56%,环比增长9.46%~28.49%。互连类芯片产品线销售收入约13.21亿元,同比增长约58.56%,环比增长约16%。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第二季度,澜起科技业绩预计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其中归母净利润实现连续九个季度环比增长。
上半年,海光信息(688041.SH)预计实现营收约54.64亿元,同比增加45.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01亿元,同比增加40.78%
中芯国际(688981.SH)于8月7日披露了上半年业绩,上半年销售收入为44.6亿美元,同比增长22%;毛利率21.4%,同比提升7.6个百分点。
在8月8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中芯国际联合CEO赵海军预计,从目前最新的订单状况来看,预计至少到今年10月份左右,公司产能依然维持供不应求。
高速率光模块需求高增
光模块作为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相互转换的关键器件,是算力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核心部件。随着数据中心向超大规模发展以及5G网络的广泛部署,对高速率、长距离传输的光模块需求激增。
群益证券研报显示,受益于AI引领的相关算力投资热情,上半年全球数据中心相关支出达到高峰、全球算力需求持续高涨。
在这一趋势下,光模块领域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集体爆发。
作为光模块的主要厂商之一,中际旭创(300308.SZ)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6~44亿元,同比增长52.64%~86.57%;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0.17~28.17亿元,同比增长50%~109%。
谈及业绩增长,中际旭创表示,得益于终端客户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资本开支强劲增长带来800G等高端光模块销售的大幅增加,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得到大幅提升。此外,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000万元。
同为光模块厂商,新易盛业绩增速更胜一筹,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7亿~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385.47%;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6.91亿~41.91亿元,同比增长326.84%~384.66%。
单季度来看,第二季度新易盛预计实现净利润21.3亿~26.3亿元,同比增长294%~386%,环比增长35%~67%;扣非净利润21.2亿~26.2亿元,同比增长145%~203%,环比增长35%~67%。
新易盛表示,上半年公司受益于人工智能相关算力投资持续增长,产品结构优化,高速率产品需求持续增加,预计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此外,预计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约为900万元。
此外,锐捷网络(301165.SZ)、光迅科技(002281.SZ)、星网锐捷(002396.SZ)、剑桥科技(603083.SH)、华工科技(000988.SZ)等光模块企业均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均超过50%。
LightCounting预计2024~2029年全球数通光模块市场CAGR将达到27%。
根据专业机构讯石光通信预计,2025年全球800G光模块的需求量有望达1800~2200万只,主要采购方包括英伟达、谷歌、Meta、AWS等。
中原证券分析师指出,海内外各大厂商在大模型、云计算、搜索及广告、生产力工具等赛道积极拥抱AI商业化浪潮,发力布局AI大模型应用及产品服务,带动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链的高景气度,AI产业链中光模块等产业持续受益。
液冷赛道冰火两重天
随着算力密度的不断提升,数据中心及算力设备的散热问题日益突出。液冷技术作为解决高密散热的核心方案,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科智咨询,预计2022~2027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将以59%的复合增长率持续蓬勃发展。预计到2027年,随着AI系列应用的规模化落地以及液冷生态的日趋成熟,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大关。
截至2024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其中智能算力规模达90EFLOPS。科智咨询预计2025年互联网行业液冷数据中心占比将达到24.0%,金融行业将达到25.0%,电信运营商行业将达到2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万得液冷服务器指数成份股中,有10家公司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业绩表现却是“冰火两重天”。
从预告上限来看,6家公司业绩预盈,分别为华正新材(603186.SH)、飞荣达(300602.SZ)、中石科技(300684.SZ)、松芝股份(002454.SZ)、领益智造(002600.SZ)、众捷汽车(301560.SZ),预告净利润变动幅度分别是371.3%、123.69%、105.75%、86.49%、66.66%、9.08%。
华正新材表示,业绩增长得益于公司开拓市场,销售持续增长,同时通过开展降本增效、持续调整产品结构等。中石科技则透露,上半年,主要大客户终端产品散热材料需求用量增加、公司产品份额提升。
在上半年业绩预计下滑的公司中,佳力图(603912.SH)、安洁科技(002635.SZ)、鸿富瀚(301086.SZ)、捷荣技术(002855.SZ)预告净利润变动幅度分别是-292.48%、-67.4%、-59.91%、-26.23%。
其中,佳力图指出,业绩下滑原因有三,一是产品销售单价下降,导致毛利率下降;二是销售费用及研发费用增加;三是折旧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加。
安洁科技透露,上半年受市场需求影响,公司产品订单量及单价下降,公司营收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时受固定成本费用等多种因素制约,从而影响了公司净利润。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算力产业成绩单,不仅印证了AI时代的技术爆发力,更揭示了国产替代的加速突破。
从芯片到光模块,从散热技术到数据中心,产业链的每一环都在为全球数字化进程提供“硬支撑”。然而,高增长之下,技术迭代与市场分化的挑战依然存在。
可以预见,随着算力需求持续攀升,创新与效率将成为下半场的核心命题。
【2025-08-08】
算力产业链半年报亮眼:AI驱动高增长,国产替代加速破局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算力产业链2025年上半年业绩亮眼,AI驱动与国产替代加速推动行业高增长。
当全球数字化浪潮与AI革命交织,算力正成为驱动未来的新“电力”。
2025年半年报帷幕初启,算力产业链上多家公司交出亮眼答卷。
截至8月8日,在算力主题指数成份股中,11家已预告业绩企业净利润增幅均超39%,其中永鼎股份(600105.SH)以922%的预增幅度领跑,新易盛(300502.SZ)、澜起科技(688008.SH)等企业增速逾3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AI算力需求井喷与国产替代深化的双重催化下,半导体、高速光模块等细分领域逐渐呈现“技术突破-产品放量-业绩兑现”的良性循环,部分企业单季度盈利已创历史新高。
这场始于算力基建的产业共振,动能依旧澎湃。
半导体国产替代趋势凸显
受益AI驱动需求和国产替代加速,多家芯片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俗。
作为算力产业链的基石,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与应用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呈井喷之势。
以英伟达为例,其数据中心GPU芯片持续引领市场,推动了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热潮。
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组织(WSTS),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充分彰显行业景气度。
国内芯片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借助国产替代机遇实现业绩突破。
从已经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来看,上半年,澜起科技预计实现营收约26.33亿元,同比增长约58.17%,其中互连类芯片销售收入约为24.61亿元,同比增长约61%;归母净利润11亿元-12亿元,同比增长约85.5%-102.36%。
对于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澜起科技指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受益于AI产业趋势,行业需求旺盛,公司的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且第二子代和第三子代RCD芯片出货占比增加,推动公司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其二,澜起科技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PCIeRetimer、MRCD/MDB及CKD)合计销售收入2.94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其三,随着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高性能运力芯片销售收入占比增加,公司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
从单季度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澜起科技预计实现营收约14.11亿元,同比增长约52.12%,环比增长约15.47%;归母净利润5.75亿元-6.75亿元,同比增长55.51%-82.56%,环比增长9.46%-28.49%。互连类芯片产品线销售收入约13.21亿元,同比增长约58.56%,环比增长约16%。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第二季度,澜起科技业绩预计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其中归母净利润实现连续九个季度环比增长。
上半年,海光信息(688041.SH)预计实现营收约54.64亿元,同比增加45.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01亿元,同比增加40.78%
中芯国际(688981.SH)于8月7日披露了上半年业绩,上半年销售收入为44.6亿美元,同比增长22%;毛利率21.4%,同比提升7.6个百分点。
在8月8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中芯国际联合CEO赵海军预计,从目前最新的订单状况来看,预计至少到今年10月份左右,公司产能依然维持供不应求。
高速率光模块需求高增
光模块作为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相互转换的关键器件,是算力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核心部件。随着数据中心向超大规模发展以及5G网络的广泛部署,对高速率、长距离传输的光模块需求激增。
群益证券研报显示,受益于AI引领的相关算力投资热情,上半年全球数据中心相关支出达到高峰、全球算力需求持续高涨。
在这一趋势下,光模块领域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集体爆发。
作为光模块的主要厂商之一,中际旭创(300308.SZ)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6-44亿元,同比增长52.64%-86.57%;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0.17-28.17亿元,同比增长50%-109%。
谈及业绩增长,中际旭创表示,得益于终端客户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资本开支强劲增长带来800G等高端光模块销售的大幅增加,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得到大幅提升。此外,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000万元。
同为光模块厂商,新易盛业绩增速更胜一筹,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7亿-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385.47%;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6.91亿-41.91亿元,同比增长326.84%-384.66%。
单季度来看,第二季度新易盛预计实现净利润21.3亿-26.3亿元,同比增长294%-386%,环比增长35%-67%;扣非净利润21.2亿-26.2亿元,同比增长145%-203%,环比增长35%-67%。
新易盛表示,上半年公司受益于人工智能相关算力投资持续增长,产品结构优化,高速率产品需求持续增加,预计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此外,预计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约为900万元。
此外,锐捷网络(301165.SZ)、光迅科技(002281.SZ)、星网锐捷(002396.SZ)、剑桥科技(603083.SH)、华工科技(000988.SZ)等光模块企业均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均超过50%。
LightCounting预计2024-2029年全球数通光模块市场CAGR将达到27%。
根据专业机构讯石光通信预计,2025年全球800G光模块的需求量有望达1800-2200万只,主要采购方包括英伟达、谷歌、Meta、AWS等。
中原证券分析师指出,海内外各大厂商在大模型、云计算、搜索及广告、生产力工具等赛道积极拥抱AI商业化浪潮,发力布局AI大模型应用及产品服务,带动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链的高景气度,AI产业链中光模块等产业持续受益。
液冷赛道冰火两重天
随着算力密度的不断提升,数据中心及算力设备的散热问题日益突出。液冷技术作为解决高密散热的核心方案,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科智咨询,预计2022-2027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将以59%的复合增长率持续蓬勃发展。预计到2027年,随着AI系列应用的规模化落地以及液冷生态的日趋成熟,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大关。
截至2024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其中智能算力规模达90EFLOPS。科智咨询预计2025年互联网行业液冷数据中心占比将达到24.0%,金融行业将达到25.0%,电信运营商行业将达到2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液冷服务器指数成份股中,有10家公司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业绩表现却是“冰火两重天”。
从预告上限来看,6家公司业绩预盈,分别为华正新材(603186.SH)、飞荣达(300602.SZ)、中石科技(300684.SZ)、松芝股份(002454.SZ)、领益智造(002600.SZ)、众捷汽车(301560.SZ),预告净利润变动幅度分别是371.3%、123.69%、105.75%、86.49%、66.66%、9.08%。
华正新材表示,业绩增长得益于公司开拓市场,销售持续增长,同时通过开展降本增效、持续调整产品结构等。中石科技则透露,上半年,主要大客户终端产品散热材料需求用量增加、公司产品份额提升。
在上半年业绩预计下滑的公司中,佳力图(603912.SH)、安洁科技(002635.SZ)、鸿富瀚(301086.SZ)、捷荣技术(002855.SZ)预告净利润变动幅度分别是-292.48%、-67.4%、-59.91%、-26.23%。
其中,佳力图指出,业绩下滑原因有三,一是产品销售单价下降,导致毛利率下降;二是销售费用及研发费用增加;三是折旧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加。
安洁科技透露,上半年受市场需求影响,公司产品订单量及单价下降,公司营收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时受固定成本费用等多种因素制约,从而影响了公司净利润。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算力产业成绩单,不仅印证了AI时代的技术爆发力,更揭示了国产替代的加速突破。
从芯片到光模块,从散热技术到数据中心,产业链的每一环都在为全球数字化进程提供“硬支撑”。然而,高增长之下,技术迭代与市场分化的挑战依然存在。
可以预见,随着算力需求持续攀升,创新与效率将成为下半场的核心命题。
【2025-08-08】
中石科技(8月8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8月8日中石科技收盘价为32.08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60.00万股 | 成交价:31.60元 溢价率:-1.50%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三环中路证券营业部中石科技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8-0832.080031.600060.0000-0.01496259351620947631机构专用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三环中路证券营业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8-08】
行业周报|电子化学品指数涨2.87%, 跑赢上证指数0.76%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8月4日-2025年8月8日,上证指数涨2.11%,报3635.13点。创业板指涨0.49%,报2333.96点。深证成指涨1.25%,报11128.67点。电子化学品指数涨2.87%,跑赢上证指数0.76%。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思泉新材、中船特气、菲沃泰、飞凯材料、中石科技。
行业新闻摘要:
1:10亿元电子化学品项目在上海落地,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2:中国科协年会聚焦电子化学品关键材料,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
3:电子化学品行业在人才薪酬结构上出现新趋势,45-49岁年龄段成为高薪群体。
4:行业内环保法规日益严格,促进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应用。
5:国内市场对电子化学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
6: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国内企业积极寻求海外合作与扩张。
7:技术创新成为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的关键,各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8:行业标准化进程加快,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9: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产品的兴起,进一步推动电子化学品的市场需求。
10:智慧制造与数字化转型在电子化学品行业逐渐普及,提高了生产效率。
龙头公司动态:
1、南大光电:1)南大光电:公司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2、宏和科技:1)宏和科技实控人续签一致行动人协议 保障公司持续稳定发展。2)鼎通科技控股股东、江南奕帆股东拟清仓 104家公司合计套现124.93亿元。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7-22-0.17%0.62%2025-07-23-0.54%0.01%2025-07-240.25%0.65%2025-07-251.35%-0.33%2025-07-282.24%0.12%2025-07-291.18%0.33%2025-07-30-0.53%0.17%2025-07-310.61%-1.18%2025-08-010.27%-0.37%2025-08-040.64%0.66%2025-08-05-0.24%0.96%2025-08-061.13%0.45%2025-08-07-0.38%0.16%2025-08-08-0.38%-0.12%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28.102023-12-2927.53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鼎龙股份0.18%-2.90%37.70%安集科技-1.02%-5.13%76.51%南大光电2.66%1.78%41.79%宏和科技-4.63%10.82%287.60%国瓷材料4.35%5.44%9.28%中船特气17.03%17.31%27.24%上海新阳4.54%11.70%40.01%容大感光1.76%1.07%29.92%广钢气体3.03%2.30%34.48%中巨芯2.70%4.59%29.86%飞凯材料7.12%1.33%80.62%万润股份-0.80%8.58%35.82%晶瑞电材3.52%6.01%55.25%莱特光电1.52%8.16%70.09%思泉新材24.47%125.15%235.12%兴福电子4.34%7.99%-9.44%奥瑞德-6.44%8.31%188.55%天通股份0.38%8.33%25.71%中石科技6.40%25.80%133.99%光华科技0.21%-4.28%86.06%
行业相关的ETF有博时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588010)、南方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588160)、汇添富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589180)、万家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159327)、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159516)、易方达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159558)
【2025-08-08】
液冷服务器概念股再度拉升,华光新材、飞龙股份午后双双涨停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液冷服务器概念股午后再度拉升,华光新材、飞龙股份午后双双涨停,英维克此前涨停,强瑞技术、依米康涨超10%,中石科技、申菱环境、日海智能、淳中科技等涨超5%。暗盘资金正涌入这些股票,点击速看>>>
【2025-08-06】
中石科技(8月6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8月6日中石科技收盘价为31.48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150.00万股 | 成交价:31.04元 溢价率:-1.40%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三环中路证券营业部中石科技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8-0631.480031.0400150.0000-0.01397712833545108005机构专用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三环中路证券营业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8-05】
中石科技(8月5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8月5日中石科技收盘价为30.15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110.00万股 | 成交价:29.69元 溢价率:-1.53%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三环中路证券营业部中石科技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8-0530.150029.6900110.0000-0.01525704809286898839机构专用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三环中路证券营业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8-05】
券商观点|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反内卷”有望进一步细化,新材料关注AI、机器人新进展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8月5日,东海证券发布了一篇基础化工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反内卷”有望进一步细化,新材料关注AI、机器人新进展。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投资要点: 政治局会议和国家发改委再提“反内卷”。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8月1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蒋毅表示,对企业普遍关心的“内卷式”竞争问题,国家发改委正在统筹采取修订法律、出台政策、完善标准、强化行业自律等多种举措,加快推动整治“内卷式”竞争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将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相关修正草案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坚持依法依规,综合整治低价无序竞争行为,明确治理措施,引导企业科学定价,理性定价,有力有效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我们认为,“反内卷”有望成为化工供给侧后续演绎重点,关注供给压缩弹性较大板块和具有相对优势的品种或龙头企业。 SEMI、IDC报告显示半导体、机器人需求旺盛,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美国加州时间2025年7月29日,根据SEMI旗下SiliconManufacturersGroup(SMG)发布的硅片行业季度分析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硅晶圆出货量达到33.27亿平方英寸(millionsquareinches,MSI),与2024年同期的30.35亿平方英寸相比增长9.6%。环比来看,出货量较今年第一季度的28.96亿平方英寸增长14.9%,显示出memory以外的部分领域开始出现复苏迹象。用于AI数据中心芯片的硅晶圆需求(包括高带宽存储器HBM)依然非常强劲。8月1日消息,IDC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据近半份额,并以近15%的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前列,成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7月31日,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在政策端发力下,化工新材料投资方向重点关注半导体AI、机器人等领域。行业基础数据跟踪:上周(2025/7/28~2025/8/1),沪深300指数下跌1.75%,申万石油石化指数下跌2.94%,跑输大盘1.19pct,申万基础化工指数下跌1.46%,跑赢大盘0.29pct,涨幅在全部申万一级行业中分别位列第26位、第11位。子板块涨跌幅,涨幅前五的为:合成树脂:3.77%;其他橡胶制品:3.40%;炭黑:2.62%;其他化学原料:0.72%;膜材料:0.22%。跌幅前五的为:民爆制品:-6.73%;氯碱:-3.98%;油品石化贸易:-3.50%;粘胶:-3.39%;油田服务:-3.16%。价格数据跟踪:上周(2025/7/28~2025/8/1)价格涨幅靠前的品种分别为:轻质纯碱(华东):8.25%;软泡聚醚(华东):6.04%;重质纯碱(华东):5.97%;TDI(华东):4.99%;烧碱(99%粒碱/山东滨化):4.50%。价格跌幅靠前的品种分别为:聚四氟乙烯(PTFE/福建三农):-26.19%;丙烯酸甲酯(华东):-7.16%;维生素E(国产50%):-7.14%;DMF(浙江):-4.20%;NYMEX天然气:-3.63%。投资建议:供给侧有望结构性优化,挑选弹性及优势品种板块。国内方面,国家政策端对供给侧要求(“反内卷”)频繁提及;海外方面,上涨的原料成本+亚洲产能冲击,欧美化工企业近期多经历关停、产能退出等事件。短期来看,地缘摩擦反复,海外化工供应不确定性有所增加;长期来看,我国化工产业链竞争优势明显,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和不断突破的技术实力,中国化工企业正迅速填补国际供应链的空白,有望重塑全球化工产业的格局。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从供给角度,1)若供给侧改革强化,关注供给压缩弹性较大板块:有机硅、膜材料、氯碱、染料,关注板块代表企业合盛硅业、兴发集团(有机硅&草甘膦)、东材科技、君正集团、浙江龙盛、闰土股份等;2)供需格局或仍偏弱,关注具有相对优势的品种或龙头企业:煤化工龙头宝丰能源、氟化工制冷剂品种相关及龙头巨化股份、农药板块的广信股份、润丰股份、江山股份等。消费新趋势+科技内循环,把握需求驱动下的α。1)新消费趋势下提升健康添加剂、代糖等需求;法规政策积极推动健康食饮,带动食品添加剂行业扩容。食品添加剂行业龙头重新重视价格与市场的平衡,景气有望复苏。关注注重技术和品类研发,具备差异化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百龙创园、金禾实业。2)我国化工新材料整体自给率约56%,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加速的发展机遇期。如光刻胶等半导体材料、高端工程塑料、热界面材料、高端助剂等,关注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具有技术、资金、一体化能力和客户资源积累,有望在国产化浪潮中优先受益。如金发科技、圣泉集团、彤程新材、久日新材、强力新材、中巨芯、兴福电子、联瑞新材、呈和科技、飞荣达、中石科技、思泉新材、苏州天脉等。风险提示:地缘政治不稳定,导致国际能源价格产生剧烈波动,并传导至国内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国际政策变动导致国内商品、服务出口受抑制;下游需求低迷,影响到相应企业的利润。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8-05】
华福证券:北美云厂资本开支再次上修 AI景气度强化
【出处】智通财经
华福证券发布研报称,谷歌(GOOGL.US)、微软(MSFT.US)、Meta(META.US)、亚马逊(AMZN.US)均已披露第二季度财报,今年二季度单季资本开支分别为224亿美元/242亿美元/170亿美元/322亿美元,分别同比+70%/+27%/+101%/+83%,同比仍保持高增速。大模型的竞争与迭代仍在持续,算力资本开支仍将维持较高水平,二季度财报披露的资本开支数据和对下个财季/下一财年的指引基本验证了此前观点,AI产业趋势进一步得到强化。AI产业趋势自今年以来重新强化,驱动力来自推理需求大幅度增长,AI资本开支有望持续增加。
华福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北美云厂商集中披露二季度财报,资本开支再次上修
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均已披露第二季度财报,今年二季度单季资本开支分别为224亿美元/242亿美元/170亿美元/322亿美元,分别同比+70%/+27%/+101%/+83%,同比仍保持高增速。根据指引,4家北美云厂2025年(自然年)资本开支不同程度上修:
(1)谷歌将2025全年资本开支从750亿美元上调至850亿美元,基于强劲的云产品和服务需求,增加的资本开支反应服务器的额外投资、服务器交付时间以及数据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谷歌指引2026年资本开支将继续增长;(2)微软预计下个财季资本开支超过300亿美元(环比增长将超过24%),对于2026财年资本支出的指引未变,2026财年增长将较2025财年有所放缓,短期资产将增加;
(3)Meta将2025年资本开支区间从640-720亿美元调整至660-720亿美元,上修了区间下限,并预期2026年资本支出将保持同样的高增速;(4)亚马逊表示二季度资本开支代表了下半年的季度资本开支水平。
华福证券认为,大模型的竞争与迭代仍在持续,算力资本开支仍将维持较高水平,二季度财报披露的资本开支数据和对下个财季/下一财年的指引基本验证了此前的观点,AI产业趋势进一步得到强化。
推理需求承接训练需求,应用端空间广阔
今年以来推理算力消耗呈倍数级增长,推理侧算力对训练侧算力需求的承接推动总算力需求进一步增长。根据华尔街见闻援引火山引擎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5月底,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s使用量超过16.4万亿,较去年5月刚发布时增长137倍。
根据谷歌5月I/O大会披露的数据,2025年4月每月处理的tokens总量超过480兆,这一数据在去年4月为9.7兆,同比增长50倍。本次业绩会上,谷歌披露当前月tokens处理量达到980兆,达到4月的2倍,近一个月时间录得显著增长。其次,谷歌Geminiapp当前月活用户超过4.5亿,并且正持续看到强劲的增长势头和用户参与度,每日请求量相比第一季度增长超过50%。
此外,根据新浪财经,7月31日Figma在美股上市,上市首日涨幅250%,Figma作为设计软件公司正发展成为一个互联互通、由AI驱动的平台,AI应用正在不断向各个领域延伸。
投资建议
AI产业趋势自今年以来重新强化,驱动力来自推理需求大幅度增长,AI资本开支有望持续增加。PCB是AI硬件供应链重要环节,英伟达GPU以及各家云厂商自研ASIC的需求放量带来高端产能供需缺口,供给紧张或将持续到2026年,PCB受益量价齐升逻辑,建议关注沪电股份(002463.SZ)、胜宏科技(300476.SZ)、深南电路(002916.SZ)、生益电子(688183.SH)、东山精密(002384.SZ)、鹏鼎控股(002938.SZ)、景旺电子(603228.SH)、广合科技(300891.SZ),以及CCL环节的生益科技(600183.SH)、南亚新材(688519.SH)。其次,建议关注服务器代工厂工业富联;液冷供应链英维克(002837.SZ)、思泉新材(301489.SZ)、中石科技(300684.SZ)。
风险提示
AI应用发展不及预期;国内AI加速卡供给受限;云厂商未来资本开支不及预期。
【2025-08-05】
液冷服务器市场前景广阔 多家产业链公司业绩向好
【出处】证券日报
近期,液冷服务器板块上市公司受到市场关注。
数据显示,A股市场中布局液冷服务器的概念股共有32只。截至8月4日,近20个交易日内液冷概念板块指数涨幅为12.02%。此外,截至目前A股市场已有10家液冷服务器概念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有6家上市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数据,2025全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33.9亿美元,与2024年相比增长42.6%。预计2025年至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约48%,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62亿美元。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技术与AI、云计算等领域进一步融合,液冷服务器在高性能计算、边缘计算等细分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同时,技术创新将推动液冷服务器发展,如液冷技术与浸没式冷却、智能温控系统等结合,以及相变冷板式液冷等新技术的应用,有望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此外,在全球算力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背景下,数据中心绿色转型需求强烈,液冷服务器作为高效散热与节能的解决方案,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液冷服务器赛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也随之向好。
例如,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荣达”)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元至1.7亿元,同比增长103.95%至123.69%。飞荣达董秘办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AI服务器散热相关业务与部分重要客户的合作有序推进中,进一步推动了公司市场份额增加,营业收入显著增长。同时,公司在液冷散热领域已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在业务推进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芝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亿元至1.7亿元,同比增长53.58%至86.49%。公司聚焦移动式热管理尤其是汽车热管理主业,已升级迭代开发商用车(重卡、工程机械等)热管理系统和液冷式储能电站电池热管理系统。据松芝股份董秘办相关人士介绍,2025年上半年,主要业务板块订单较为饱和,国内外业务均实现平稳增长。
中石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6亿元至1.2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85.01%至105.75%。业绩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大客户终端产品散热材料需求用量增加,AI赋能下新兴消费电子、数字基建(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等行业新产品快速迭代,新的散热方案需求增加,公司高效散热模组、核心散热零部件、高性能导热材料等营收同比增长较快。
北京中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公司热模组核心零部件、TIM材料等产品批量供货于服务器厂商,并积极推进液冷散热模组的客户导入,不断提升供货产品价值。
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办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数据中心、储能等领域对高效散热的需求日益增加,液冷技术凭借卓越的散热效率、低能耗和高可靠性,正逐步扩大在数据中心等关键领域的市场份额,市场规模持续攀升。公司提前对冷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进行战略布局,后续将继续通过产业及供应链整合对液冷技术领域进行横向和纵向延伸,迅速抢占市场先机。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