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联电子(300585)F10档案

奥联电子(300585)经营分析 F10资料

行情走势 最新提示 公司概况 财务分析 股东研究 股本变动 投资评级 行业排名 融资融券
相关报道 经营分析 主力追踪 分红扩股 高层治理 关联个股 机构持股 股票分析 更多信息

奥联电子 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300585 奥联电子 更新日期:2025-05-24◇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动力电子控制、车身电子控制及新能源系统控制等领域。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乘用车                  |  28177.31|   4816.45| 17.09|       64.02|
|商用车                  |  14394.98|   4710.27| 32.72|       32.70|
|其他                    |   1443.51|    410.36| 28.43|        3.28|
├────────────┼─────┼─────┼───┼──────┤
|电子油门踏板总成        |  14502.67|   3509.39| 24.20|       32.95|
|换挡控制器              |  13894.09|   2902.93| 20.89|       31.57|
|汽车内后视镜            |   9213.13|   1802.03| 19.56|       20.93|
|低温启动装置            |   2298.98|        --|     -|        5.22|
|电子节气门              |   1322.31|        --|     -|        3.00|
|散件配件及其他          |    828.48|        --|     -|        1.88|
|受托研发收入            |    664.70|        --|     -|        1.51|
|整车控制器              |    575.44|        --|     -|        1.31|
|线束                    |    313.89|        --|     -|        0.71|
|电池管理系统            |    278.93|        --|     -|        0.63|
|车用空调控制器          |    123.19|        --|     -|        0.28|
├────────────┼─────┼─────┼───┼──────┤
|华东                    |  19752.38|   4516.04| 22.86|       44.88|
|东北                    |  10947.85|   2565.83| 23.44|       24.87|
|华南                    |   3935.78|   1058.29| 26.89|        8.94|
|西南                    |   3273.19|        --|     -|        7.44|
|华中                    |   2711.16|        --|     -|        6.16|
|华北                    |   2053.17|        --|     -|        4.66|
|西北                    |   1342.27|        --|     -|        3.05|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换挡控制器              |   7150.24|   1496.49| 20.93|       33.28|
|电子油门踏板总成        |   6959.80|   1657.08| 23.81|       32.39|
|汽车内后视镜            |   4083.38|    900.08| 22.04|       19.01|
|其他业务                |   3290.80|    792.12| 24.07|       15.32|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乘用车                  |  26897.69|   5873.52| 21.84|       55.09|
|商用车                  |  19509.31|   7235.24| 37.09|       39.96|
|其他                    |   2416.42|   1062.10| 43.95|        4.95|
├────────────┼─────┼─────┼───┼──────┤
|换挡控制器              |  16900.24|   4230.10| 25.03|       34.62|
|电子油门踏板总成        |  14665.05|   4501.35| 30.69|       30.04|
|汽车内后视镜            |   7432.43|   1743.72| 23.46|       15.22|
|低温启动装置            |   3101.38|        --|     -|        6.35|
|电池管理系统            |   1800.67|        --|     -|        3.69|
|电子节气门              |   1641.63|        --|     -|        3.36|
|受托研发收入            |   1121.45|        --|     -|        2.30|
|散件配件及其他          |    959.86|        --|     -|        1.97|
|线束                    |    548.19|        --|     -|        1.12|
|整车控制器              |    382.47|        --|     -|        0.78|
|车用空调控制器          |    270.04|        --|     -|        0.55|
├────────────┼─────┼─────┼───┼──────┤
|华东                    |  20845.81|   6053.25| 29.04|       42.70|
|东北                    |  12081.92|   3586.43| 29.68|       24.75|
|华中                    |   5519.30|   1771.72| 32.10|       11.30|
|华南                    |   4215.04|        --|     -|        8.63|
|西南                    |   3924.39|        --|     -|        8.04|
|西北                    |   1553.53|        --|     -|        3.18|
|华北                    |    683.43|        --|     -|        1.40|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换挡控制器              |   8474.76|   2261.73| 26.69|       35.75|
|电子油门踏板总成        |   6872.27|   1911.03| 27.81|       28.99|
|其他业务                |   5354.40|   1828.15| 34.14|       22.59|
|汽车内后视镜            |   3002.80|    760.78| 25.34|       12.67|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
/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36汽车制造业”中的“367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
制造”。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
指引》(2023年),公司所属行业为“C36 汽车制造业”中的“367 汽车零部件及
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
占据重要位置,行业的周期性、地域性、季节性受整车销量波动的影响较大。
行业发展方面:2024年,受益于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各地补贴政策的有效落
实、企业促销活动热度不减等有利因素,汽车市场持续稳定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
业协会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
比分别增长3.7%和4.5%;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
分别增长 5.2%和5.8%,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80.5万辆和 387.3万辆,同比分别下
降5.8%和3.9%,乘用车、商用车销量差距拉大;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新能源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销量
占有率达到40.9%,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行业竞争方面: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乘用车销量数据,国产品牌乘用车销
量及汽车出口销量保持增长,2024年国产品牌乘用车销量1,797万辆,同比增长23.
1%,乘用车国内销量2,260.8万辆,同比增长3.1%,乘用车出口495.5万辆,同比增
长19.7%。为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各主机厂采取如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车型
换代升级和新车型推出节奏以及降价等一系列措施,车市价格战持续存在,加剧了
国内汽车行业的竞争态势,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各主机厂不仅自身需要不断提升
应对挑战的能力,对供应链配套企业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对于零部件企业,
在技术开发方面,要始终保持敏锐的市场及前沿趋势洞察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供
应保障上,必须确保零部件供应的稳定性和及时性,以支撑主机厂的生产节奏;在
质量控制方面,要严格把控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较高水平;同时,还要在
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进行精准的成本管控,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
行业层面上述快速且复杂的变化,也给公司的营业收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
公司持续稳定增长构成了严峻考验。面对机遇与挑战,公司将跟随国家政策及汽车
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深耕汽车电子主业,推动产品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不
断开拓市场,实现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主要产品和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目前公司产品涉及动力电子控制、车身电子控制及新能源系统控制等领域。主要产
品包括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换挡控制器、低温启动装置、电子节气门、电磁螺线管
和尿素加热管、车用空调控制器、汽车内后视镜、整车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电
池管理系统和专用车辆电源系统等。
(二)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采购管理及程序严格执行 IATF16949:2016 质
量管理体系。将原材料采购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有效地结合,降低库存风险的同时
,亦有助于公司从采购环节实施成本和质量控制,保证产品交付要求。
公司通过建立了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和流程,实现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成
立采购委员会进行定期评审,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和合格供应商评级制度,从产品
开发能力、供货及时性、以及供货质量绩效(如一次交验合格率、质量稳定性、退
货率等)、设备生产能力、成本控制多方面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供应商进入合格
供应商名录。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年度评定,审核评级,只有通过评级审核的供应商
才能列入下一年度合格供应商名录。具体采购时综合考虑需求情况、采购价格、供
货能力等因素,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择供应商。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为主的生产模式。公司根据客户的交货需求,编制合理
的生产计划,各部门严格按计划执行,确保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质量检验、包
装运输等环节按计划要求完成。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经营模式,按照实际订单和生产的饱和度制定生产计
划,安排生产。针对零部件产品,生产部门以根据客户订单交付时间编制的销售预
测为基础,经审核后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生产部门根据日常进度计划,组织生产
,确保生产计划顺利完成。为确保产品质量,公司设有质量部,负责全面把控产品
的质量,对入库产品、在制品、产成品进行抽样检查,落实质量检验标准,全程把
控产品质量,以及出货前的产品检验、全面检查和质量把控。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直接销售的方式将产品销售给客户。
公司十分注重大客户的维护和新客户的开发培养。在整车配套市场中,对零部件产
品的品质和质量要求极为严格,汽车零部件行业实行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知名汽
车生产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通常会对供应商进行合格供应商认证,定期进行评估,
并以最终的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纳入合格供应商目录。公司在与潜在客户取得初步合
作意向后,积极配合客户做好合格供应商认证工作,认证通过后进入客户的合格供
应商目录。对于存量客户,公司配备专业的客户经理进行跟踪维护,及时了解客户
需求并配合做好定期评估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竞标的方式从客户处获取新项目定点。公司在接到客户需
求后,组织技术、销售等部门结合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及合理利润等要
素进行报价。通常情况下,客户在项目定点前会对供应商的产品成本、品质、技术
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并最终确定供应商。公司中标定点后,双方签署项目合同
,对产品系列、每年采购价格、每年预计采购数量、项目各主要节点进行约定。整
车厂商的认证较为严格,且认证周期长,为保证生产的稳定和连续,一旦通过认证
后,合作关系将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同比变化30%以上的原因说明
1.低温启动装置产量较上年同期下滑30.52%,销售量较上年同期下滑24.23%,主要
是报告期内低温启动装置订单减少,销售量下降所致;
2.车用空调控制器产量较上年同期下滑38.96%,销售量较上年同期下滑 47.41%,
主要是报告期内车用空调控制器订单减少,销售量下降所致;
3.线束产量较上年同期下滑21.33%,销售量较上年同期下滑31.50%,主要是报告期
内线束订单减少,销售量下降所致;4.电池管理系统产量较上年同期下滑11.66%,
销售量较上年同期下滑95.53%,主要是报告期内电池管理系统订单减少,销售量下
降所致;
5.整车控制器产量较上年同期上升51.85%,销售量较上年同期上升86.80%,主要是
报告期内整车控制器订单增加,销售量上升所致;
6.汽车内后视镜产量较上年同期上升61.27%,销售量较上年同期上升52.76%,主要
是报告期内汽车内后视镜订单增加,销售量上升所致。
零部件销售模式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1、技术优势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团队,以技术创新为理念,通过自主研发及与整车厂
同步研发,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南京市企业
技术中心”“南京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等资质认定;获
得“南京市工业设计培育批文”“市级专家工作室称号”等荣誉证书。
公司拥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完整的研发设计体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的
产品,公司试验中心因其严密的测试能力、可靠性强等优势,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
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成为面向客户的综合性检验和试验基地。
公司拥有独立的经上汽通用评估认定的产品试验室(SGM GP-10认证)和比亚迪、
江淮汽车、上汽大通、吉利汽车、北汽福田、长安汽车等评估认定的试验中心。
公司是中国电子油门行业标准《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起草单位之一、
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合格单位。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证书42项
;新增软件著作权证书10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取得专利证书共计187项(其
中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132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证书73项
。
公司将围绕发展战略,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相关领域持续加大有效的研
发投入,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进行技术和工艺创新,确保技术先进性,保持在
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产品优势
目前公司产品涉及动力电子控制、车身电子控制及新能源系统控制等领域,主要产
品包括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换挡控制器、低温启动装置、电子节气门、电磁螺线管
和尿素加热管、车用空调控制器、汽车内后视镜、整车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电
池管理系统和专用车辆电源系统等。
公司深耕汽车电子电器领域二十余年,对动力系统附件、底盘电器,尤其是人机操
纵类电子电器部件拥有丰富的产研经验。对汽车电子产品,掌握全流程的自主开发
能力,对各类操纵和执行器产品的终端使用工况和对应的保证措施积累了丰富的量
产经验,可以反向赋能新开发产品。随着汽车舒适性、智能化及节能化的要求不断
提高,公司以技术先行为理念,采用自主研发和与整车厂合作开发相结合的方式,
持续进行技术升级、产品迭代,以满足整车厂对产品性能不断提高的需求,获得多
家知名整车厂及发动机厂的认可。随着国产品牌地位的提升,汽车零部件国产替代
进口的趋势也随之加强,公司所研产品以其功能性、可靠性、安全性在零部件国产
替代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公司跟随行业政策及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方向,不断升级产品技术,助力
整车节能升级。公司电子油门踏板、换挡控制器、汽车内后视镜等皆已进行技术革
新,不仅可以用于传统燃油车,也可以用于新能源车辆;同时公司加大新能源领域
创研,目前涉及整车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专用车辆电源系统等
。
3、市场开拓和客户资源的优势
公司跟随汽车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依靠自身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快速的
响应服务,积累了一批行业优质客户群体,如乘用车主流客户:长安汽车、一汽集
团、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上汽通用、江淮汽车、广汽乘用车等;商用车主流客
户:北汽福田、重汽集团、陕汽集团、东风商用车、一汽解放等;新能源汽车客户
:比亚迪汽车、广汽埃安、极氪汽车、零跑汽车、小鹏汽车等。
面对汽车行业的新变化,公司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坚持产品技术创新并优化产品结
构,深耕现有客户并提升市场份额。充分聚焦商用车、乘用车大客户和新能源头部
车企等优质客户开发工作,高效推动项目落地,充分发挥客户资源优势。
4、全价值链加工与运营能力
公司在汽车电子零部件制造领域深耕细作二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不仅
具备了从产品设计开发、模具设计及加工、注塑、SMT贴片、装配到检测的全流程
作业链,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公司始终致力于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通过这种全
方位的服务,显著提升了全价值链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了产品从概念到成品的每
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此外,这种全面的加工与运营能力,不仅为公司的资源整合
和规模降本效应的发挥提供了坚实基础,还使公司在汽车电子零部件制造领域具有
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确保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持续创新,为客户提供更高价
值的产品和服务。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一)2024年度公司整体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015.8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85%;实现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0.60万元,去年同期为522.42万元;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总资产89,951.40万元,较期初下降5.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0,7
92.32万元,较期初下降1.67%。
深入分析销售、利润达成情况,造成经营结果下滑的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为应
对行业竞争及满足客户降本需求,公司主营产品销售均价有所下降,加之受部分客
户相关车型销量有所下滑、订单延迟等因素影响,公司营业收入下降 9.85%,同时
,受商用车业务、乘用车业务收入结构变动影响,毛利率较高的商用车业务收入占
比有所下降,综合毛利率下降 3.96个百分点。此外,控股子公司奥联光能及奥联
智驾新业务开展合计产生期间费用约2,100万元,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较大。
(二)2024年度主要工作回顾
1、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大客户战略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大客户战略,以应对汽车行业新的竞争态势及新变化,集
中公司销售、技术、项目管理、采购及制造等各种优势资源,对商用车、乘用车大
客户和新能源头部车企等优质客户进行多品类产品的业务拓展,旨在扩大单个客户
销售规模、提升销售空间、降低市场拓展成本并改善盈利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电
子油门踏板产品成功进入长安供应商体系,新开发进入小鹏汽车供应商体系并获得
项目定点;新产品怀档组合开关在供货长安客户的基础上,新拓展进入柳汽供应商
体系;主要产品新增项目定点涉及客户包括比亚迪、吉利、极氪、长安、北汽、一
汽、零跑、广汽传祺/埃安、岚图、重汽、东风商用车等。
2、紧跟客户新需求,推进产品研发与迭代
公司在拥有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团队及拥有完整的软硬件、结构、CAE等技术能力
的基础上,持续跟踪客户新需求,通过自主研发及与整车厂同步研发的模式,进行
定制化研发新产品,同时推进现有产品迭代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技术能力建设,取得功能安全体系认证 D级,完成自主
电磁仿真环境搭建,提升2D贴片霍尔技术和超声波焊接工艺水平,新增接插件实验
能力并获得客户认可;进一步提升产品规划与研发创新能力,建立以设计团队为核
心的产品规划工作机制,推出5款预研产品且均在年内完成方案设计及首轮样件试
制,其中 4款产品进入到客户具体项目交流阶段,完成怀档产品开发,开拓硅油水
泵螺线管品类,拓展了未来的市场空间。
3、优化组织流程,紧抓生产经营重要环节
报告期内,公司以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为主线,紧抓研发、质量、采购、生产等生
产经营重要环节提升公司内部管理决策及执行的及时性、有效性;梳理优化职级职
等体系及薪酬绩效体系,强化岗位责任意识,根据业务需求不断优化责任权限范围
及精简组织架构,优化组织运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和各层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切实提高各部门的协同性,为高效的管控与职能管理奠定基矗
4、抓住新能源发展契机,深耕汽车电子主业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公司为抓住这一市场机遇,不
断优化业务布局,充分发挥公司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优势,紧跟汽车行业的技术发
展趋势,围绕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加大与车企在新能源车型领域的联合研发
合作,着力开发更具科技含量,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在保持现有业务稳定的同
时,不断探索新的增长点和创新点。
报告期内,公司跟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节奏,加大研发力度推进产品迭代升级及
新产品预研,积极拓展现有客户新能源车型及新能源头部车企项目定点;对于钙钛
矿业务,结合行业及公司情况控制投资节奏,实施“降本+提效”策略,推进中试
线整线工艺调试优化及钙钛矿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稳定性提升工作,同时实施优化
费用支出等降本增效措施,降低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发展态势
展望2025年,依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分析,我国经济工作将秉持稳中求进的总基
调及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在此背景下,宏观经济有望持续回升向好,这
将为汽车行业的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两新”等一系列政策的陆续出台与落地实施,政策组合效应将不断释放,有
助于进一步挖掘汽车市场潜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5年汽车市场将延续稳
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汽车产销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具体而言,预计中国汽车总销
量将达到3,290万辆,相较于2024年增长4.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量预计将达1
,600万辆,同比增幅达24.4%,继续在汽车行业的转型与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从
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伴随着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转型步伐日益加快,汽车行业
格局正经历快速调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整车企业对零部件供应商在技术开发、
供应保障、质量控制以及精细化成本管控等方面的要求也在持续提高。对于零部件
供应商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而出,关键在于加强产品技术创新,不
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积极拓展客户群体,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增强客户
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这些举措,才能有效构建起坚固的“护城河”,在行业变革中站稳脚跟,实现
可持续发展。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坚定不移地聚焦汽车电子主业,加快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以市尝客户需求
为导向,制定更加精准的市场策略,持续推进新产品研发及现有产品迭代升级,为
客户提供更具价值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同时深入优化内部流程和管理机制,建
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拉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提升组织整体效能,并深化降本增效
措施,不断提升公司精细化运营管理水平及盈利能力,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三) 2025年度经营计划
1、精准发力高潜力领域,实现业务增长
紧跟汽车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围绕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转型领域,加大研发力
度,开发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具价值的产品解决方案。通过精益
生产和工艺优化改造,对传统产品业务进行提效;关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了
解市场需求,持续关注新客户、新产品动态,争取更多的项目机会并取得新业务突
破。在销售团队深入服务客户的基础上,产品开发和项目管理团队深入行业市尝贴
近客户,建立走访交流机制以获取行业趋势和客户需求信息,通过自研或与整车厂
联合研发推动新产品研发和现有产品迭代升级。在具体产品上,构建互动型产品规
划与开发体系,计划针对多种产品推出新一代平台化产品以降本提质、开拓市尝实
现预研产品客户项目定点并拓展新品类产品规划。
2、精细化管控降本增效,实现盈利能力提升
在竞争激烈、客户降本诉求强烈的市场环境下,公司为满足需求,深入推进降本增
效工作:在采购环节,构建严格供应商筛选与评估体系,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
作,根据生产与库存精细制定采购策略,有效避开价格波动和防范缺货风险;在制
程方面,推行精益生产,剖析流程、优化任务安排,强化设备维护管理,提高设备
利用率;在技术方面,鼓励技术创新,从设计源头优化,改进工艺、采用新材料、
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在质量保障方面,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贯
穿产品全生命周期,严格原材料检验和过程监控,加强生产工艺管控,提高产品一
次合格率,降低质量索赔风险;此外,实时监控库存水平,精准预测与排产,减少
库存积压。同时,强化费用管理,制定预算并严格管控支出,通过优化成本费用,
全方位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3、组织效能策略,保障战略落地
依据战略目标和业务模式,优化组织架构,确保其与战略方向高度契合。梳理各项
业务及资产,整合资源配置,优化组织结构,降低经营管理成本,集中优势资源,
抓住汽车电子主业发展机会。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各
部门在战略实施中的职责和定位,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协作规范,实现各层级的
有效沟通与协同合作。通过流程优化再造,梳理核心业务流程,制定统一标准规范
,消除低效冗余环节,确保操作规范、质量可控。搭建统一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实
时传递,增强部门间协作透明度,构建数据驱动的运营体系,提升决策速度与精度
。
4、人才与创新策略,驱动长期竞争力
为驱动长期竞争力,面向新能源、智能驾驶领域,适当引进专业人才,加大轻量化
与智能制造研发投入,加速技术商业化。培养与激励并重,构建多元团队;促进人
才与创新协同,以创新需求育才,用创新提升人才管理效能,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动
力。持续建设适配战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完善人才选拔、培养与激励机制;
强化绩效管理,科学设定指标,加强对战略执行过程的监控与反馈;同时,积极培
育创新与变革文化,鼓励员工主动适应战略调整,从而全面提升组织效能,为实现
战略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的措施
1、供应链重构的不确定性
在当前的发展格局中,公司聚焦于汽车整车厂商这一主要客户群体,深度融入汽车
行业的发展浪潮之中,与行业的发展脉搏同频共振。鉴于国际形势的多元性与动态
性,以及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存在的波动性特点,汽车市场整体销量或会受到一定
程度的影响,这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公司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
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变化,公司将持续跟踪宏观经济及汽车行业发展动向,密切
关注市尝客户需求变化,加快产品及市场的转型升级,巩固现有客户份额,积极开
拓新客户,并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组织整体的运营效率和灵活性,增强公司
风险研判、应对和防范能力。
2、市场竞争风险
在市场竞争激烈且价格战频发的形势下,公司需多管齐下积极应对。一方面,需强
化自身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核心技术,打造差异化的产品优势,如研发
高性能、轻量化且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的零部件,以满足客户对品质和技术的
新要求;同时,注重精细化管理,优化生产流程,借助自动化与智能化提升生产效
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价格应对弹性。另一方面,需深度耕耘客户关系,为现有
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稳固合作基础,挖掘合作深度;并
积极开拓新客户群体,关注行业新兴趋势,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此外,还可通过
战略联盟与合作,与同行携手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或进行跨行业合作拓展业
务边界,从而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抵御市场竞争风险。
3、技术迭代加速带来的研发压力
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拥有诸多坚实的资源优势,这些优势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
了坚实基矗公司高质量的研发团队、先进的开发软硬件设备和持续积累的技术优势
是公司关键的资源要素。随着市场的不断演进,消费水平的升级促使客户对产品提
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公司始终保持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积
极的态度应对市场变化。同时,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团队,对公司
的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及流程的优化起着关键作用,公司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力资
源的科学管理,将人才视为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为了吸引和稳定技术人才,公司制
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吸引力和前瞻性的人才政策,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公司将始终坚持技术为本,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加强高端人才
引进,不断进行研发创新,把握技术变化带来的机遇,提高应对技术变化的能力。
4、新业务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为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提高整体盈利能力,培育全新业务增长点,开展了钙
钛矿业务。目前奥联光能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中,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行业尚处在发
展初期,处于向商业化过渡阶段,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大面积制备等仍是
制约产业化的瓶颈,行业层面存在着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行业进入者增加导致竞
争加剧等风险;奥联光能自身层面存在着技术更新、订单获取以及对外融资不及预
期等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根据项目开展情况及市场动态,加强日常跟踪管
理,提前做好相关风险防范。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南京奥联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       5500.00|    -1474.99|     7268.48|
|无锡市大金谊科技有限公司  |       6758.63|      414.29|    30675.45|
|江苏容鑫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       1000.00|           -|           -|
|海南奥联投资有限公司      |      10000.00|           -|           -|
|南京奥吉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             -|           -|           -|
|有限公司                  |              |            |            |
|南京奥联新能源有限公司    |       1000.00|     -188.91|     3614.44|
|南京奥联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552.64|       50.84|
|南京海亚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       1000.00|      587.45|     8333.07|
|司                        |              |            |            |
|南京卓远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3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操作说明:手指可上下、左右滑动,查看整篇文章。
    奥联电子(300585)F10资料:主要是指该股的基本公开信息,包括股本、股东、财务数据、公司概况和沿革、公司公告、媒体信息等等,都可快速查到。爱股网提供的个股F10资料,每日及时同步更新,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个股的详细信息。“F10”是键盘上的一个按键,股票软件默认用作股票详情的快捷键,就是你按F10键,就可以跳到该股的详细资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