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 江苏板块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小米汽车 钙钛矿电池 新能源车 锂电池
汽车电器配件生产、销售;电子产品、五金、建材、摩托车电器配件、模具工装设备加工、销售;塑料销售;汽车电子、模具技术开发;自有房屋租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的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目前公司产品涉及动力电子控制、车身电子控制及新能源系统控制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换挡控制器、低温启动装置、电子节气门、电磁螺线管和尿素加热管、车用空调控制器、汽车内后视镜、整车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和专用车辆电源系统等。公司产品在多个细分领域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所处行业组织为中国汽车业协会。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需求与汽车产销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跟随整车产销的发展而变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6.6%,上半年汽车产销总体呈现“U型”走势。2022上半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043.4万辆和1035.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0%和3.4%。从上半年乘用车市场表现来看,受疫情影响消费需求受到一定抑制,5月底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刺激消费政策,为快速促进消费信心的恢复和提升均提供了明显支撑。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汽车市场总体处于普及的后期,居民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依然强烈,加上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带来的行业红利,为乘用车市场今后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充分保障。
公司拥有一支成熟的研发团队,以技术创新为理念,通过自主研发及与整车厂同步研发,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公司因其研发创新能力被评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且设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了省级工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公司试验中心因其严密的测试能力、可靠性强等优势,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成为面向客户的综合性检验和试验基地。公司拥有独立的经上汽通用评估认定的产品试验室(SGMGP-10认证)和比亚迪、江淮汽车、上汽大通、吉利汽车、北汽福田等评估认定的试验中心。公司是中国电子油门行业标准《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起草单位之一、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合格单位。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证书7项,新增软件著作权证书1项。截至2022年6月30日,取得专利证书共计128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92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证书50项。公司将围绕发展战略,在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持续加大有效的研发投入,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进行技术创新,确保技术的先进性,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一)技术优势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团队,以技术创新为理念,通过自主研发及与整车厂同步研发,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等资质认定;获得“省五星、四星上云企业”“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省绿色工厂”“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 个)”等荣誉。公司拥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完整的研发设计体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的产品,公司试验中心因其严密的测试能力、可靠性强等优势,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成为面向客户的综合性检验和试验基地。公司拥有独立的经上汽通用评估认定的产品试验室(SGM GP-10 认证)和比亚迪、江淮汽车、上汽大通、吉利汽车、北汽福田、长安汽车等评估认定的试验中心。公司是中国电子油门行业标准《汽车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技术条件》起草单位之一、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合格单位。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证书 10 项。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取得专利证书共计 194 项(其中发明专利 50 项,实用新型专利 136 项,外观设计专利 8 项),软件著作权证书 73 项。公司将围绕发展战略,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相关领域持续加大有效的研发投入,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进行技术和工艺创新,确保技术先进性,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二)产品优势目前公司产品涉及动力电子控制、车身电子控制及新能源系统控制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换挡控制器、低温启动装置、电子节气门、电磁螺线管和尿素加热管、车用空调控制器、汽车内后视镜、整车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和专用车辆电源系统等。公司深耕汽车电子电器领域二十余年,对动力系统附件、底盘电器,尤其是人机操纵类电子电器部件拥有丰富的产研经验。对汽车电子产品,掌握全流程的自主开发能力,对各类操纵和执行器产品的终端使用工况和对应的保证措施积累了丰富的量产经验,可以反向赋能新开发产品。随着汽车舒适性、智能化及节能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司以技术先行为理念,采用自主研发和与整车厂合作开发相结合的方式,持续进行技术升级、产品迭代,以满足整车厂对产品性能不断提高的需求,获得多家知名整车厂及发动机厂的认可。随着国产品牌地位的提升,汽车零部件国产替代进口的趋势也随之加强,公司所研产品以其功能性、可靠性、安全性在零部件国产替代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公司跟随行业政策及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方向,不断升级产品技术,助力整车节能升级。公司电子油门踏板、换挡控制器、汽车内后视镜等皆已进行技术革新,不仅可以用于传统燃油车,也可以用于新能源车辆;同时公司加大新能源领域研发,目前涉及整车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专用车辆电源系统等。(三)客户战略协同优势公司跟随汽车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依靠自身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快速的响应服务,积累了一批行业优质客户群体,如乘用车主流客户:长安汽车、一汽集团、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上汽通用、江淮汽车、广汽乘用车等;商用车主流客户:北汽福田、重汽集团、陕汽集团、东风商用车、一汽解放等;新能源汽车客户:比亚迪汽车、广汽埃安、极氪汽车、小鹏汽车等。公司与主流整车厂商构建深度协同生态体系:通过组建跨职能敏捷开发团队,形成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洞察与快速响应机制,打破传统研发壁垒,显著缩短产品导入周期并获客户高度评价;推行客户分级管理体系,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借助联合研发、定制服务等模式深化合作基础,构建多层次战略合作伙伴网络,提升高端项目溢价能力。以联合开发与快速响应为双引擎,持续增强客户黏性,构筑起客户合作层面的战略协同优势。(四)全价值链加工与运营能力公司在汽车电子零部件制造领域深耕细作二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不仅具备了从产品设计开发、模具设计及加工、注塑、SMT 贴片、装配到检测的全流程作业链,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公司始终致力于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通过这种全方位的服务,显著提升了全价值链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了产品从概念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此外,这种全面的加工与运营能力,不仅为公司的资源整合和规模降本效应的发挥提供了坚实基础,还使公司在汽车电子零部件制造领域具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确保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持续创新,为客户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将以“创新型新能源产业的龙头企业”为目标,秉承“国内汽车电子电器零部件领域领跑者”的使命,目前公司产品涉及动力电子控制、车身电子控制及新能源系统控制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换挡控制器、低温启动装置、电子节气门、电磁螺线管和尿素加热管、车用空调控制器、汽车内后视镜、整车控制器、多合一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和专用车辆电源系统等。公司产品在多个细分领域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汽车舒适性、智能化及节能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司以技术先行为理念,采用自主研发和与整车厂合作开发相结合的方式,持续进行技术升级、产品迭代,以满足整车厂对产品性能不断提高的需求,获得多家知名整车厂及发动机厂的认可。随着国产民主品牌地位的提升,汽车零部件国产替代进口的趋势也随之加深,公司所研产品以其功能性、可靠性、安全性及过程的管控力在国产零部件替代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公司凭借良好的研发设计实力,可靠的产品品质及快速响应等优势,拥有优秀的客户群体,产品覆盖国内主流自主及多个合资品牌的客户,为汽车控制及汽车零部件的一级供应商。目前公司向上汽通用、上汽大通、吉利汽车、一汽红旗、一汽解放、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广汽乘用车、江淮汽车、重汽集团、福田汽车、东风汽车、东风马勒、东风悦达起亚、南京依维柯、江铃汽车、潍柴动力、广西玉柴、北京现代、卡特彼勒等客户配套供货。面对汽车行业的新变化,公司将持续以客户为中心,以优秀的产品质量及快速响应为核心,坚持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紧跟市场发展,深耕现有客户,拓展市场份额,同时顺应造车新势力潮流,目前已经展开和部分造车新势力头部车企的合作。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7,779.3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1,610.10万元,设备投资3,788.80万元,流动资金2,380.40万元,本次募投项目以发行人为实施主体,拟新建一座三层厂房,用地面积为7.27亩,建筑面积为10,578.40平方米,并购置相应设备。预计本项目建成达产后,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19,500.00万元,增加利润总额2,420.70万元。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26.90%,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5.40年(含建设期2年)。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9,656.5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1,703.00万元,设备投资4,651.20万元,流动资金3,302.30万元,本次募投项目以发行人为实施主体,拟新建一座三层厂房,用地面积为6.36亩,建筑面积为9018.84平方米,并购置相应设备。预计本项目建成达产后,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27,300.00万元,增加利润总额3,645.30万元。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32.10%,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5.00年(含建设期2年)。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7,342.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1,636.80万元,设备投资4,214.00元,流动资金1,491.20万元,本次募投项目以发行人为实施主体,拟新建一座三层厂房,用地面积为6.40亩,建筑面积为6739平方米,并购置相应设备。预计本项目建成达产后,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13000.00万元,增加利润总额2255.90万元。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26.20%,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5.40年(含建设期2年)。
公司上市后将在足额计提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后,在符合现金分红的条件且公司未来十二个月内无重大资金支出发生的情况下,公司每个年度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20%。
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公司将通过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公司全体董事(独立董事除外)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以及公司回购股份等措施来稳定股价。
2023年1月13日公司对外公告,公司于2023年1月12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注销控股子公司的议案》,为进一步优化公司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经公司审慎考虑,决定注销公司控股子公司南京奥联途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联途睿”),同时授权公司管理层依法办理相关清算和注销事宜。奥联途睿注销完成后,将不再纳入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次注销事项在公司董事会审批权限范围内,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本次注销事项不涉及关联交易,也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基于公司整体经营规划和战略布局,为进一步整合及优化公司资源配置和管理架构,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公司经审慎研究,决定对奥联途睿进行清算注销,并授权公司管理层依法办理相关注销事宜。公司本次注销控股子公司奥联途睿不会对公司整体业务发展产生影响,不会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注销后,奥联途睿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不会对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