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408 三环集团 更新日期:2025-04-18◇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电子元件及其基础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业 | 342740.58| 143599.78| 41.90| 100.00|
├────────────┼─────┼─────┼───┼──────┤
|电子元件及材料 | 144435.52| 57518.78| 39.82| 42.14|
|通信部件 | 122112.37| 53155.03| 43.53| 35.63|
|其他业务 | 76192.69| 32925.97| 43.21| 22.23|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业 | 572668.85| 228115.87| 39.83| 100.00|
├────────────┼─────┼─────┼───┼──────┤
|电子元件及材料 | 219639.91| 71224.90| 32.43| 38.35|
|通信部件 | 198704.88| 80280.50| 40.40| 34.70|
|其他 | 143413.88| --| -| 25.04|
|压缩机部件 | 10910.19| --| -| 1.91|
├────────────┼─────┼─────┼───┼──────┤
|境内 | 457520.63| 175816.09| 38.43| 79.89|
|境外 | 115148.22| 52299.78| 45.42| 20.11|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业 | 262918.94| 104456.09| 39.73| 100.00|
├────────────┼─────┼─────┼───┼──────┤
|通信部件 | 93220.73| 39097.90| 41.94| 35.46|
|电子元件及材料 | 92168.37| 27341.40| 29.66| 35.06|
|其他业务 | 77529.85| 38016.79| 49.04| 29.49|
└────────────┴─────┴─────┴───┴──────┘
【2022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业 | 514938.69| 227106.60| 44.10| 100.00|
├────────────┼─────┼─────┼───┼──────┤
|通信部件 | 147857.98| 71157.27| 48.13| 28.71|
|电子元件及材料 | 146115.36| 65553.38| 44.86| 28.38|
|其他 | 111612.47| --| -| 21.67|
|半导体部件 | 98002.49| 30124.46| 30.74| 19.03|
|压缩机部件 | 11350.40| --| -| 2.20|
├────────────┼─────┼─────┼───┼──────┤
|境内 | 406186.59| 176707.49| 43.50| 78.88|
|境外 | 108752.10| 50399.11| 46.34| 21.12|
└────────────┴─────┴─────┴───┴──────┘
【3.经营投资】
【2024-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经营范围和主要业务
本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元件及其基础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包括通信部件、
电子元件及材料、新材料等,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
工业用电子设备和新能源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公司秉承“‘材料+’构筑美好生活”的愿景,聚焦“材料”基因,以“材料+结构
+功能”为发展方向,不断探索新材料、新功能、新技术。公司光通信用陶瓷插芯
、片式电阻用氧化铝陶瓷基板、半导体陶瓷封装基座等产品产销量均居全球前列,
其中,光纤陶瓷插芯、片式电阻器陶瓷基板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单项冠军
”产品。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企业技术
中心、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
报告期内,受益于消费电子、光通信等下游行业需求持续改善,以及公司MLCC产品
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下游应用领域覆盖日益广泛,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2,740.58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36%;营业利润118,562.7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44%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2,554.6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26%。
报告期内,公司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与客户需求,不断突破新关口,实现产品的高性
能定制化设计、高品质批量生产,形成完整的产品线条以及配套能力,为客户提供
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其中,MLCC产品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矩阵,广泛应
用于移动通信、智能终端、新能源等行业。报告期内,公司的超高容MLCC产品荣获
第十二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金奖。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13.03%。公司持续推进
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为代表的一系列新产品的创新开发,推动产业转型
升级。同时,公司加快建设成都三环研究院和苏州三环研究院,打造公司在西南区
域和华东区域的研发中心和人才中心。截至本报告出具日,成都三环研究院已投入
使用,苏州三环研究院项目工程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公司将始终密切跟踪行业发展趋势,以“材料+”为战略核心不断实现自我突破,
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坚持“量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调研一代”的
产品创新驱动,不断推陈出新,继续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公司在电子陶瓷元件领域具有超过50年的研发经验,公司掌握了各类陶瓷材料的制
备、成型、烧结技术,以及多种精密模具的设计制作技术,可满足各行业所需的微
小型及精密光电子部件、电子功能零件、新型功能材料生产应用。公司实现了各大
主营产品的规模化量产,拥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2、研发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引进高
端技术人才,持续推进创新研发项目。公司已在多地建立研究院,并积极完善以研
究院为核心,各事业部技术课相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研究院配备先进测试分析仪
器和试验设备,专注于新材料、新产品、模具及夹具的研究与创新,形成了新技术
研究-成果转化-再创新的循环机制。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为公司新品研发、
工艺升级、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3、管理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健全治理结构和完善内控制度,践行“能自我修正的管理机
制”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的发展理念,推动落实“用制度规范公司,用机制
管理人员,用文化凝聚员工”的管理机制。公司根据战略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了
多项管理制度,从人才培养、职业操守、成本效益、法规制度、资源共享、质量第
一、服务用户、团队精神等多方面深化人文内涵,确保公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有
完善的运营管理机制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保驾护航。公司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业务
需求的变化,不断完善线上办公系统,推进信息化和数字化办公,提高各相关部门
业务的协调性和规范性,提高办公效率。
4、人力资源优势
公司坚持实施“广聚人才、真才实用、培养造就、技术超前、待遇从优、文化认同
、五湖四海”的人才战略,持续引进、培育和储备优质科研技术人才,提高公司创
新实力。公司拥有完善的内部培训体系,并积极通过项目培养、对外技术协作、学
术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强人才队伍的思维转型和素质提升,进一步培养、锻炼和造
就科技创新型实用人才。同时,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员工晋升渠道,鼓励优秀员工参
与工程师、“三环之星”等评选,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对员工的工作表现给予充分
的肯定和认可,为全体员工搭建一个实现自我价值、展示抱负的平台。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技术研发风险
公司所处的相关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下游产品更
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要求公司不断增强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敏捷地响应市场的需
求变化。如果公司未来在技术研发方面不能跟上新技术、新应用的崛起速度,可能
削弱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进而影响到公司业绩增长。同时,新技术、新工艺、新
产品的研发策略需根据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谨慎选择,如果公司的研发方向存在偏
差,无法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不利的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要求,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同
时设立专业研发团队,聘请行业专家、学者,以国家政策和行业客户需求为导向,
深入解读国家规划布局的发展方向,明确研发方向并及时调整创新战略。同时,对
已形成产业化的产品进行深度开发,保持技术优势。
2、应收账款金额较大的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7.04亿元,应收账款金额较大的原因主要是
公司针对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结算方式,给信用较好的客户一定的账期。后续,
随着公司规模的继续扩张,应收账款可能会进一步增长,如果客户付款能力发生不
利变化,应收账款无法足额收回,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不断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执行信用期管理制度,加强应收
账款的催收力度,并纳入相关人员的考核指标,通过事前审核、事中控制、事后催
收等措施,确保实时跟踪每笔应收账款情况,从而逐步降低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
险。
3、管理能力不能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导致的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公司人员将同步增加,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将日趋
复杂化,这对公司在机制建立、组织设计、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诸多方面的管理
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如果公司的管理能力无法适应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需
求,人才培养、组织模式和管理架构不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将会削弱公司的市场
竞争力,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益和未来发展潜力。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根据经营方针、战略规划及未来发展形势,持续完善自身管
理体系、提升管理能力,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经营管理制度,学习借鉴先
进的管理经验,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持续提升员工素质,形成公司特有的、且适合
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应对公司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4、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
被动元件行业处于产业转移阶段,进口替代空间大,国内市场参与者不断涌入,竞
争日趋激烈,鉴于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国内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拥有强大竞
争力和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才能迅速占领市常如果公司不能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及
时调整发展战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未来将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
地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会采取更加积极的经营管理措施,加大研发投入,密切跟踪
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沿创新技术,并积极关注行业竞争所带来的整合机遇,维持并加
强公司在产品性价比、用户粘性及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
展。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暂无数据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